隧道掌子面稳定性控制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库尔勒隧道开挖掌子面稳定性研究

库尔勒隧道开挖掌子面稳定性研究

DOI:10.16660/ki.1674-098X.2110-5640-4836库尔勒隧道开挖掌子面稳定性研究朱孟艳1,2陈国1,2*窦晗1谈闯2(1.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工程分公司陕西宝鸡721006;2.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37)摘要:在砂质围岩地层和软弱破碎围岩中开挖隧道会引起围岩扰动卸荷并改变围岩应力状态,若变形控制不当,极易导致掌子面发生破坏。

库尔勒隧道为典型的戈壁全风化砂岩浅埋隧道,下穿既有营业线,掘进施工难度大,技术复杂。

采用离散元颗粒流软件PFC2D研究全断面法、双台阶法及三台阶法在库尔勒隧道开挖中的适用性,从而确定合理的开挖工法。

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全断面法和双台阶法施工时,围岩变形控制能力差,塑性区分布面积较大,围岩易产生滑塌。

三台阶法更适合开挖库尔勒隧道,仰拱施作后隧道衬砌结构的安全系数较大,结构内力较小。

相关研究成果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隧道工程掌子面全断面法两台阶法三台阶法变形控制中图分类号:U4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21)08(c)-0026-05 Research on Stability of Excavating Face of the Korla TunnelZHU Mengyan1,2CHEN Guo1,2*DOU Han1TAN Chuang2(1.China Railway First Group Third Engineering Co.,Ltd.,Baoji,Shaanxi Province,721006China;2.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Province,210037China)Abstract:Tunnel excavation in sandy surrounding rock strata and soft fractured surrounding rock will cause disturbance and unloading of surrounding rock and change the state of stress distribution of surrounding rock.If the deformation is not controlled properly,it is very easy to cause damage to the tunnel face.Korla tunnel is a typical shallow buried tunnel in Gobi completely weathered sandstone.It crosses the existing business line,which is difficult to excavate and complex in technology.The discrete particles flow software PFC2D is used to study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full face method,double-step method,three-step method in the Korla tunnel excavation,so as to determine the reasonable excavation method.It is found that when using the full face and double-step methods in the excavation,the deformation control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is bad,the distribution area of the plastic area is large, and the surrounding rock is easily collapsed.The three-step method is more suitable to excavate the Korla tunnel, the safety factor of the tunnel lining structure after inverted arch construction is bigger,and the internal force of the structure is smaller.The relevant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 in the future.Key Words:Tunnel engineering;Tunnel face;Full face method;Double-step method;Three-step method;Deformation control作者简介:朱孟艳(1982—),男,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桥梁与隧道施工。

围岩级别对大断面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影响论文

围岩级别对大断面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影响论文

围岩级别对大断面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影响论文【摘要】隧道围岩级别对掌子面稳定性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围岩条件越差,隧道自支护的能力越差,掌子面稳定性越差。

Ⅱ、Ⅲ级围岩条件下,塑性区和掌子面的变形都较小,掌子面主要发生弹性变形,掌子面稳定。

Ⅳ~Ⅵ级围岩,随着围岩级别增大,塑性区和掌子面变形均大幅度增大,应及时采取支护措施,防止隧道坍塌。

1、大断面隧道定义按照国际隧协断面划分标准,认为隧道断面面积为50.0~100.0m2时,即为大断面隧道。

随着大断面隧道的增多,世界各国都把大断面隧道修建技术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加以研究。

本文主要从围岩级别对大断面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影响进行研究。

2、模型的建立和计算本文的数值模型是基于工程实例来确定的,隧道断面尺寸为:宽×高=10m×8.5m,三心圆隧道。

根据国际隧协关于隧道断面的划分标准,本隧道断面面积已超过50m2,属于大断面隧道。

利用FLAC3D软件建立了数值模型,模型两侧宽度各取4倍跨度,埋深均为25m,纵向深度取40m。

围岩材料的力学模型采用Mohr-Coulomb弹塑性理论模型,支护结构的力学模型采用弹性模型,均采用实体单元,隧道开挖方式采用全断面开挖。

我国铁路隧道和公路隧道采用同样的围岩分级方法,把围岩基本上分为六级。

隧道围岩分级是以坑道稳定性为为前提进行分级的,即把稳定性大致相同的地质条件归属于同样稳定性的一级。

从根本上说,在坑道工程中,如何保证坑道的暂时稳定(施工期间)和长期稳定(运营期间)始终是一个基本、关键性的问题。

[1]为了研究掌子面的稳定性情况,选取同一隧道在Ⅱ~Ⅵ级围岩条件下进行计算,研究其掌子面上塑性区的形成情况和掌子面变形进而判定其稳定性。

3、计算结果分析3.1. Ⅱ级围岩从数值模拟结果可以看出,在Ⅱ级围岩的条件下开挖后掌子面处于弹性状态,并无塑性区域产生。

掌子面的变形很小,最大挤出位移约为2.3mm,此时的掌子面还处于弹性变形阶段。

隧道工程中的软岩隧道设计与掌子面稳定分析

隧道工程中的软岩隧道设计与掌子面稳定分析

隧道工程中的软岩隧道设计与掌子面稳定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地下交通成为缓解交通拥堵的有效方式之一。

而软岩地层作为隧道工程中常见的地质构造,其设计与掌子面稳定分析成为工程师们在隧道建设中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1. 软岩隧道设计的挑战软岩地层指的是由石膏、石灰石、砂岩等组成的地层,其力学性质相对较差,易受水分、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在软岩地层中设计隧道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隧道稳定性:软岩地层中的隧道容易发生坍塌、局部溃落等不稳定现象,需要通过充分地了解地质构造、地下水位等因素,设计合理的支护结构,以确保隧道的稳定性。

(2) 导水问题:软岩地层通常存在较大的渗透能力,设计隧道时需综合考虑地层渗透性及地下水位等因素,合理设计隧道排水系统,防止隧道受到地下水侵蚀。

(3) 施工困难:软岩地层的强度较低,易破碎、塌陷,给施工带来了困难。

因此,在软岩隧道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的支护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

2. 软岩隧道设计技术为了应对软岩隧道设计的挑战,工程师们结合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设计技术。

(1) 地质勘探与分析:在软岩隧道设计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了解地层的土质、岩石特性、水文地质情况等。

通过地质分析,确定软岩地层的稳定性和可行性,为隧道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2) 支护结构设计:根据软岩隧道的不同地质情况,确定合适的支护结构。

常用的支护结构包括钢拱、锚杆、喷锚网等。

通过采用这些支护结构,保证软岩隧道的整体稳定性。

(3) 排水系统设计:针对软岩地层的渗透特性,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防止地下水进入隧道。

常见的排水方式包括设置涵洞、排水坑等。

3. 软岩隧道掌子面稳定分析软岩隧道掌子面稳定分析是软岩隧道设计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隧道的施工安全和使用寿命。

(1) 掌子面分析方法:软岩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分析一般采用解析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两种。

解析方法常用的有极限平衡法、变形极限法等,而数值模拟方法则包括有限元法、离散元法等。

隧道施工中的岩层掌子面稳定性分析

隧道施工中的岩层掌子面稳定性分析

隧道施工中的岩层掌子面稳定性分析随着城市建设和交通网络的发展,隧道的建设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现象。

在隧道施工的过程中,岩层掌子面的稳定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对隧道施工中岩层掌子面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以帮助工程师和施工人员更好地排除隧道施工中的安全隐患。

1. 引言隧道施工中的岩层掌子面稳定性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岩层或土壤的断裂、滑动、坍塌等不稳定现象。

在进行隧道施工前,必须进行岩土力学测试和分析,以评估岩层掌子面的稳定性,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2. 岩土力学测试和分析在进行隧道施工前,岩土力学测试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采集岩层样本并进行实验,可以得到岩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如抗压强度、抗剪强度等。

此外,还可以进行地质勘察,了解岩层的结构、岩性、断裂裂隙等情况。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进行岩土力学分析,评估岩层的稳定性。

3. 岩层掌子面的稳定性分析岩层掌子面的稳定性是指岩层在施工过程中是否有倾倒、滑动或坍塌等情况。

在分析岩层掌子面的稳定性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因素:3.1 岩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岩层的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是评估岩层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当岩层的抗剪强度较低时,容易发生滑动和倾倒现象;当岩层的抗压强度较低时,容易发生坍塌现象。

3.2 岩层的结构和岩层面的倾角:岩层的结构和岩层面的倾角也是影响岩层掌子面稳定性的因素。

结构复杂、岩层面倾斜较大的岩层更容易发生滑动和倾倒现象。

3.3 岩层周围的地应力:地应力是指施工场地附近的地下压力。

当地应力较大时,岩层掌子面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出现滑动和倾倒现象。

4. 隧道施工中的岩层掌子面稳定性分析方法为了预防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岩层掌子面稳定性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分析和控制:4.1 前期地质勘察和岩土力学测试:在进行隧道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岩土力学测试,以了解岩层的结构、性质和稳定性。

这将为后续的施工过程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4.2 施工支护结构的设计和改进:根据岩层的稳定性分析结果,设计合适的施工支护结构,如锚杆、喷射混凝土和钢筋网等。

矩形顶管隧道掌子面支护压力及稳定性分析

矩形顶管隧道掌子面支护压力及稳定性分析

矩形顶管隧道掌子面支护压力及稳定性分析王明胜;王光辉;刘岩;徐虎城;叶康慨【摘要】为了研究繁华城区大断面顶管隧道施工过程中掌子面的支护压力及稳定性规律,本文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不同地层下隧道掌子面变形发展规律,对比分析了两种工况下极限支护压力比λ,同时计算分析了隧道埋深和土体强度因素对极限支护压力的影响规律.研究成果能够为工程施工中掌子面稳定压力的确定提供数据支持.%In order to study the laws of supporting pressure and stability of tunnel face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large section pipe jacking tunnel in prosperous urban area,the development of deformation of tunnel face with different stratums was calculated by adopting the FEM numerical simulation.The ultimate support pressure ratio under two conditions was analyzed.In addition,the effects of buried depth and soil strength on ultimate supporting pressure were studied.The conclusion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steady pressure of tunnel face dur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期刊名称】《低温建筑技术》【年(卷),期】2017(039)005【总页数】4页(P82-84,89)【关键词】矩形顶管隧道;极限支护压力;稳定性分析【作者】王明胜;王光辉;刘岩;徐虎城;叶康慨【作者单位】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河南洛阳471000;中铁隧道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南洛阳471000;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 郑州450000;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 郑州450000;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 郑州4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42采用矩形顶管法修建城市地下交通隧道工程,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施工过程对周边环境和交通车流的影响,确保周边环境安全可控,而且极大提高地下空间利用率,且相比盾构法隧道,造价更低,实用性更高。

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综述

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综述

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综述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的方法呈现出各种各样。

文章通过资料的查阅,总结了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其以后的发展趋势。

标签:公路隧道;围岩稳定性;理论研究;数值模拟;模型试验1 概述近几年随着我国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我国的隧道也随之不断发展,其规模越来越大,样式越来越多,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我国大陆运营公路隧道14006座,总长12684km,每年其数量都在以16%的速度增长,这其中包含了各种地质、环境等差的隧道。

为了解决隧道施工及运行的安全,因此,大量的从事隧道相关的科研人员对其稳定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本文对他们的研究总结及其阐述,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未来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的发展趋势。

2 围岩稳定性研究现状2.1 理论研究现状围岩压力理论从19世纪的古典压力理论,后來的散体压力理论,到现在的弹性力学理论及塑性力学理论,人们无不时时刻刻在对围岩压力理论进行研究。

在国外,芬纳(Fenner)-塔罗勃根据压力理论总结出了围岩的弹塑性应力图形,日本研究人员Kawamoto采用美国学者Krajcinova提出的损伤力学知识对节理岩体的力学性质进行研究。

在国内孙钧通过对围岩-支护系统受力机理的理论研究,其提出了西原模型在隧道围岩-支护系统中的有限元解朱合华[1]提出了广义虚拟支撑力法,其采用位移释放系数来反映掘进面对围岩的空间约束程。

大量理论研究表明隧道开挖后会使围岩原始应力发生改变,并在开挖面附近出现应力集中现象。

2.2 数值模拟现状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计算机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其计算能力得到不断提高,能够方便快速的解决问题,因此越来越多科研人员采用数值模拟来解决围岩稳定性问题。

现有的数值模拟大致分为4种,其包括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边界元法、离散元法。

有限元法是发展的非常早的数值分析方法,发展到现在其十分成熟,并包含了几十种岩体的本构模型。

暗挖隧道掌子面稳定条件分析

暗挖隧道掌子面稳定条件分析

土层 、粘性土层隧道核心土作用和不同性质土层 ,确定隧道最大开挖高度 。
关键词 :浅埋暗挖 ;纵 向土拱 ;掌子面高度 ;核心土作用
中图分 类 号 :T U9 4 文 献标 志 码 :B 文 章 编 号 :1 0 0 0 — 4 7 2 6 ( 2 0 1 7 ) 0 6 — 0 5 8 3 — 0 4
Abs t r a c t : Fa c e s t a b i l i t y o f s h a l l o w. b u r i e d c o v e r e d e x c a v a t i o n t u n n e l i s t h e p r e c o nd i t i o n f o r t u n ne l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S o i l s t r a t u m d e f o r ma t i o n m a V b e c a u s e d a t t h e c o v e r e d e x c a v a t i o n t un n e l f a c e a r c h d u e t o
收 稿 日期 :2 O l 7 加4 _ 2 l
作者简 介 :王利民 ( 1 9 7 O 一 ),男 ,天津人 ,教授级 高级工程师 ,技
术总监 ,e - ma i l :1 1 0 1 7 3 9 8 4 0 @q q . c o n. r
采用 浅埋 暗挖 法施 工隧 道时 ,在 一定 时间 内保 持 隧 道开 挖尺 寸 、隧道 开挖 方法 等 。决定在 某地 区修 建
掌子面稳定是安全施工的前提条件 ,影响掌子面稳定 隧 道时 其土 层参数 就 已确 定 ,设计和 施 工人 员可根 据 的因素有土层抗剪特征参数 ( 粘聚力、内摩擦角 )、 土 层特 征确 定隧 道开 挖尺 寸和开 挖 方案 ,由于 地层 的 复杂睦,目前多采用工程类比法进行隧道开挖断面的

隧道施工文献综述【可编辑范本】

隧道施工文献综述【可编辑范本】

隧道施工管理文献综述文献一:汪令平《隧道的常规施工和管理》四川建筑第28 卷3期200806隧道施工是由多种作业工序构成,施工的综合性非常强。

对隧道工程的施工管理中常规和普通的做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为常规隧道的施工管理提供了一个思路, 希望能够为隧道的施工和管理提供借鉴。

作者从确定目标、管理实施两个方面,结合乌鞘岭隧道论述隧道施工和管理方法.首先,确定隧道施工目标,然后确定隧道工程的管理实施:正确配置生产要素,合理布置临时设施,动态施工管理。

重视作业环境。

隧道施工是由多种作业工序构成,每一项作业搞不好,都会影响全局, 施工的综合性非常强。

隧道工程的管理实施就是保证各工序正常生产并合理衔接, 不断提高隧道的工厂化和规范化施工能力,使工程快速有序的进展, 最终实现工程目标。

文献二:章健华《提高隧道施工管理水平探讨》现代隧道技术第38卷第4期目前在我国隧道工程中,施工管理是一个薄弱环节, 大部分还是传统的或受传统模式影响的管理模式,在组织隧道施工中存在种种误区, 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如何改变观念,向管理要效益、挖潜力, 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文章从实际出发并针对目前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在现代生产中,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诸多要素中的第一要素, 管理科学的研究和应用为第一生产力要素增添了新的内涵。

管理在现代化大生产中的作用表现为通过对生产力诸多要素合理的配置和有效的驾驭, 提高硬技术的使用效率或扩大其功能,从而构成整体效益的优化。

目前我国隧道工程造价居高不下, 而施工质量不容乐观, 施工单位的效益不尽人意,问题出在哪儿?关键在管理.作为传统的隧道施工管理方法、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如何向管理要效益、挖潜力,促进我国隧道施工管理水平上新台阶是摆在每一个隧道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首先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隧道工程建设水平的标准, 然后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计划,一般来说, 编制施工组织计划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连续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均衡性原则、弹性原则、经济性原则。

隧道围岩掌子面稳定性分析及支护设计

隧道围岩掌子面稳定性分析及支护设计

隧道围岩掌子面稳定性分析及支护设计隧道是建设中的重要工程,在穿越一些复杂地质条件时,往往需要对围岩进行支护。

隧道围岩掌子面稳定性分析和支护设计是隧道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从围岩掌子面稳定性分析和支护设计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围岩掌子面稳定性分析1.1 围岩分类围岩是指隧道开挖所接触到的地质层。

根据其性质和组成,围岩可分为岩石类、弱结构岩和土层类。

其中岩石类围岩的稳定性相对较好,其次是弱结构岩,土层类围岩则稳定性最差。

1.2 围岩支撑方式围岩支撑方式通常分为自稳支撑、锚杆网支撑和衬砌支撑。

自稳支撑适用于较稳定的岩石围岩,锚杆网支撑适用于中等稳定性的岩石和弱结构岩围岩,衬砌支撑则适用于稳定性较差的土层和软岩围岩。

1.3 掌子面稳定分析方法在分析掌子面稳定性时,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地应力状态和围岩摩擦角等因素。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理论分析法、数值模拟法和实际采样测试法等。

二、支护设计在进行支护设计时,需要结合围岩的稳定性分析结果,选取适当的支护方式和支护措施。

2.1 支护方式根据掌子面稳定情况和围岩性质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

自稳支护方式多采用短杆、锚短杆、锚索等方式;锚杆网支护方式多采用锚索网、网壳、锚索墙等方式;衬砌支护方式多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或机械衬砌等方式。

2.2 支护措施根据围岩性质、地下水和地震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支护措施。

一些常用的措施包括喷射混凝土、爆破充填、拱形截面等。

三、结论在进行隧道建设时,围岩掌子面稳定性分析和支护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合理的围岩支撑方式和支护措施,可以使隧道建设过程更加安全、顺利。

在未来的工程实践中,还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改进和优化,以更好的满足隧道建设的需求。

哈尔滨地铁工程掌子面及隧道洞身稳定性研究

哈尔滨地铁工程掌子面及隧道洞身稳定性研究

工程技术哈尔滨地铁工程掌子面及隧道洞身稳定性研究全强1郭文静2史培贺2(1.哈尔滨地铁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80;2.山东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061)摘要:本文依托哈尔滨地铁粉质黏土隧道工程,基于超前小导管的支护作用,并根据围岩亚级划分的标准,建立了双参数下超前小导管支护的弹性地基梁受力模型,开展了超前小导管支护下的隧道掌子面稳定性评估,并基于收敛约束法进行了隧道开挖过程中不用支护情况的弹塑性二次应力状态分析,开展了隧道洞身稳定性及衬砌结构稳定性评价。

关键词:超前小导管掌子面稳定性收敛约束法隧道洞身稳定性中图分类号:U2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21)10(b)-0029-05Research on Excavation Face and Tunnel Stability ofHarbin Metro EngineeringQUAN Qiang1GUO Wenjing2SHI Peihe2(1.Harbin Metro Group Co.,Ltd.,Harbin,Heilongjiang Province,150080China;2.Geotechnical andStructur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Shandong University,Jinan,Shandong Province,250061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silty clay tunnel project of Harbin metro,based on the support effect of advance small conduit and the standard of sub grade classification of surrounding rock,the mechanical model of the double-parameter elastic foundation beam supported by the leading ductile was established,and the stability evaluation of the excavation face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leading ductile was carried out.Based on the convergence constraint method,the elastic-plastic secondary stress state without support during tunnel excavation is analyzed as well,and the stability of tunnel body and lining structure are evaluated.Key Words:Leading ductile;Stability of the excavation face;Convergence constraint method;Stability of the surrounding rock隧道掘进过程中,掌子面和围岩的变形是影响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所以保证掌子面及围岩的稳定性对施工安全至关重要。

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分析的一种简化方法

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分析的一种简化方法

0引言
近年来.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国家对 交通行业大力投入.使中国公路交通行业得到了迅 猛发展。截至2016年底,中国隧道共计23 707. 9
km,19 516处,较2015年增幅分别达到10. 99%、 9. 10%,无论是长度还是数量都已位居世界第一。
随着隧道总长和数量的全面增长,隧道修建过 程中遇到穿越软弱破碎围岩和古滑坡体I等不 良地质现象的隧道工程实例不断增加。在这些地区 修建隧道时.如何控制掌子面稳定并采取及时、有效 的预加固措施一直是隧道工程设计和施工领域的一
收稿日期:2018-10-1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802202) 作者简介:顾博渊(1981).上海人.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公路隧道新建和加固方面的设计和科研工作
129
筑路机械计算方面•中南大学阳军生等"为研究 浅埋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及获取精细化的破坏模式. 提出了一种上限有限元非结构化网格自适应加密策 略。兰州交通大学郭桃明等「针对黄土地区山岭双
掌子面稳定分析是一个三维问题,运用数值分 析技术虽然可以模拟整个施工过程及掌子面的破坏 机理,但由于时效性较差,很难及时得出隧道掌子面 支护的安全系数,不利于隧道施工期间掌子面稳定 性判断、工程整体控制。本文基于楔形块体平衡理 论.提出一种快速、准确评估软弱围岩隧道浅埋段掌 子面稳定性的计算公式。这种计算模式考虑了围岩 黏聚力、摩擦角、泊松比、土压力、开挖进尺、三维空 间效应对掌子面稳定的影响,对隧道工程设计和施 工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GU Bo-yuan, BAI Lang-feng, XU Ping, LIU Yan-peng
(CCCC First Highway Consultants Co. • Ltd.・ Xi'an 710075, Shaanxi, China)

地铁隧道掌子面支护稳定性分析与安全评价研究

地铁隧道掌子面支护稳定性分析与安全评价研究

地铁隧道掌子面支护稳定性分析与安全评价研究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地铁系统已然成为了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组成部分。

伴随着地铁系统的各项建设,地铁隧道的建设更是成为了整个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地铁隧道的建设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城市交通的拥堵问题,同时也有效地改善了城市运输的效率和人们的出行质量。

而地铁隧道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如何保证隧道的掌子面支护稳定性。

本文将对地铁隧道掌子面支护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并进行安全评价。

一、隧道掌子面支护形式地铁隧道中的掌子面支护主要有两种形式,分别是钢撑和玻璃钢带。

其中钢撑是使用较为广泛的掌子面支护方式,但钢撑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长杆靠架的支撑,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效率较慢,同时在后期维护中也会增加一定的难度。

相比之下,玻璃钢带掌子面支护更为轻便、便于施工和维护,且具有较好的防腐和节能效果,成为地铁隧道掌子面支护的主要发展方向。

二、掌子面支护稳定性影响因素地铁隧道掌子面支护稳定性受众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主要包括岩层性质、施工方式、围岩地应力状态、支护形式和支护结构等。

其中,岩层性质直接影响着地铁隧道的掌子面支护稳定性,特别是在软弱围岩的情况下更为明显。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式的合理选择和控制也对隧道掌子面支护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地铁施工中切削方式和施工时间也是影响隧道掌子面支护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掌子面支护稳定性评价方法地铁隧道掌子面支护稳定性的评价主要包括人工评估和数值计算方法两种形式。

人工评估方法主要是根据工程施工经验及现场观测,通过判定隧道支护稳定性来进行安全评价,但这种方法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

相比之下,数值计算方法更为准确,主要是基于有限元和边界元方法进行的,能够在模拟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时进行定量评估,更为科学准确。

四、掌子面支护稳定性分析针对地铁隧道掌子面支护稳定性分析,本文将以某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掌子面支护稳定性问题为例进行分析。

过程中使用玻璃钢带作为掌子面支护,针对可能出现的隧道收敛、支护系统承载能力和隧道周围地层的变形等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基于有限元方法进行的安全评价,得到的评价表明该地铁工程的掌子面支护稳定性较为稳定,符合相关要求。

深埋软岩隧道掌子面变形控制研究

深埋软岩隧道掌子面变形控制研究

深埋软岩隧道掌子面变形控制研究以陕西汉中新茨沟隧道工程为背景,研究不同支护参数、不同台阶长度、不同台阶高度 3 种情况下隧道掌子面变形规律。

通过三维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对于深埋软岩隧道,掌子面挤出变形量大,变形速度快;掌子面挤出变形受初期支护参数和上台阶断面开挖高度影响显著,实际施工过程中应通过加强初期支护参数和减小上台阶高度控制掌子面变形,确保隧道整体稳定。

标签:深埋软岩隧道;掌子面变形;控制0 引言软弱围岩的显著特征就是质软、结构松散、岩体稳定性差,软岩隧道在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围岩变形量过大、初期支护严重变形而导致侵限严重、掌子面变形过大而导致局部坍塌、频繁设计变更等问题。

因此,软岩隧道的变形特征和稳定性控制一直是当前隧道工程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目前,国内专家学者主要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室内实验以及现场监测等手段,研究软岩隧道的施工力学行为。

受目前监测技术和认识水平的限制,对于深埋软岩隧道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隧道开挖后的洞周变形上,而对于掌子面变形的研究相对较少。

工程实践中对于深埋软弱围岩来说,有效控制掌子面的变形才是保证隧道整体稳定的关键。

本文以新茨沟隧道为工程背景,通过对不同支护参数、不同台阶长度、不同台阶高度 3 种工况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得出隧道掌子面变形规律,将三维数值模拟结果用于指导现场施工。

1 工程概况新茨沟隧道位于汉江右侧中、低山区,隧道起止里程为DZK219+840~DZK220+737,全长897 m,隧道最大埋深215 m,隧道洞身穿越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坡积层、志留系下统片岩,为深埋软岩隧道。

本隧道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地质问题为炭质片岩,炭质片岩为软弱围岩,片状构造发育,地层产状多变,褶曲发育,受构造挤压作用明显,岩体从破碎至极破碎,开挖中容易产生坍塌。

DZK220+525~DZK220+669 段原设计为Ⅴ级一般围岩,采用1 榀/m 的格栅钢架支护,初期支护厚度为22 cm,现场实际施工过程中,掌子面变形过大而导致局部坍塌,初期支护严重受损破坏并侵限。

铁路凝灰岩隧道掌子面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

铁路凝灰岩隧道掌子面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

铁路凝灰岩隧道掌子面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发布时间:2021-09-08T06:25:45.649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4月第12期作者:王林俊[导读] 实际施工中再结合合理调整开挖工法,加强施工组织,使围岩快挖、快支、快封闭,最大限度的保证掌子面稳定。

王林俊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西安 710038) 摘要:大临铁路白石头隧道通过软弱凝灰岩地层,围岩易风化崩解,遇水软化,掌子面开挖后围岩极不稳定,开挖后易出现溜塌现象。

结合围岩松动圈理论对凝灰岩隧道掌子面围岩变形机理进行分析,提出将靠近掌子面一环垂直打设的系统锚杆调整为斜向打设,通过FLAC3D数值计算软件模拟初期支护和施工倾斜系统锚杆措施条件下围岩的受力状态,计算得出倾斜系统锚杆可显著增强初期支护与围岩的耦合性,可以减小围岩所受的剪切应力,进而起到控制围岩失稳的作用,有效控制掌子面稳定。

实际施工中再结合合理调整开挖工法,加强施工组织,使围岩快挖、快支、快封闭,最大限度的保证掌子面稳定。

关键词:凝灰岩掌子面溜塌倾斜系统锚杆 FLAC3D 稳定性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new positioning fixture for water stop belt of tunnel low side wall Wang linjun (China Railway 17th Bureau Group 2th Engineering Co., Ltd., Xian 710038, China) Abstract: The baishitou tunnel of Dalin railway passes through the weak tuff stratum. The surrounding rock is easy to be weathered and disintegrated and softened when meeting water. The surrounding rock is extremely unstable after excavation, and it is easy to slide after excavation. Combined with the theory of surrounding rock loose circle, the deformation mechanism of surrounding rock on the face of tuff tunnel is analyzed.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system bolt set vertically near the face should be adjusted to the oblique direction. The stress state of surrounding rock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initial support and construction inclined system bolt measures is simulated by FLAC3D numerical calculation softwa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clined system bolt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coupling between the initial support and surrounding rock, reduce the shear stress of surrounding rock, and then control the instability of surrounding rock, and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stability of tunnel face. In the actual construction, the excavation method should be adjusted reasonably, and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make the surrounding rock fast excavation, fast support, fast closureso, as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tunnel face to the maximum extent. Key Word: Tuff tunnel face collapse inclined system anchor FLAC3D stability引言随着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逐渐向偏远地质条件复杂的山区延伸,遇到的复杂地质情况越来越多,因此施工中由不良地质引起的工程难题也越来越多。

哈尔滨地铁工程掌子面及隧道洞身稳定性研究

哈尔滨地铁工程掌子面及隧道洞身稳定性研究

哈尔滨地铁工程掌子面及隧道洞身稳定性研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大中城市开始规划和建设地铁交通系统。

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城市,哈尔滨也开始了地铁建设工程,以提升城市交通效率和改善居民出行条件。

随着哈尔滨地铁建设的展开,掌子面及隧道洞身的稳定性成为了工程施工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确保地铁运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必须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分析,以保证隧道洞身的稳定性。

首先,我们需要对掌子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掌子面是地铁隧道中的一种重要结构形式,其作用是通过两个面板和上部拱顶来支撑和分散地下水平荷载。

对掌子面的稳定性研究旨在确定掌子面设计的合理参数和施工工艺,以确保隧道洞身的力学性能满足工程需求。

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掌子面结构的稳定性分析、掌子面承载力的计算、材料力学性能的测试和分析等。

其次,隧道洞身的稳定性研究是地铁工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因为地铁隧道是在地下进行施工的,地下水体、地质构造和地下建筑物等因素都会对隧道洞身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从地质勘察、潜水位测量以及地下水压力分析等方面入手,全面了解隧道洞身的地质和水文条件,以制定合理的工程方案。

同时,还需要对隧道洞身的变形性能进行研究,包括荷载-位移关系的分析、地下水渗流对洞身变形的影响分析等。

为了进行以上研究,我们可以采取多种科学手段和方法,包括数值模拟、物理模型试验和现场监测等。

数值模拟可以通过有限元方法对结构进行力学仿真,以分析和评估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

物理模型试验可以通过缩小比例建立模型,模拟实际工况来验证数值结果。

现场监测可以通过传感器、测量仪器等设备对隧道洞身进行实时监测,以获取实际工况下的数据。

综上所述,哈尔滨地铁工程的掌子面及隧道洞身稳定性研究是地铁建设工程中的重要问题。

通过对掌子面和隧道洞身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提出合理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以确保地铁的安全运营。

这不仅对于哈尔滨地铁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于其他城市地铁建设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基于强度折减法的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及破坏形态

基于强度折减法的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及破坏形态

基于强度折减法的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及破坏形态安永林;欧阳鹏博;岳健;胡文轩【摘要】为了获得掌子面的稳定性及临界失稳破坏形态,依托武广客运专线浏阳河隧道某断面里程位置的情况,建立数值模型,基于强度折减法的原理,从掌子面中心点水平位移、最大塑性应变、塑性区面积/隧道面积等随折减系数的变化,获得掌子面的临界稳定安全系数,得到掌子面的塑性区分布及破坏形态,并同现场监测及相关研究做了对比.结果表明:该隧道的掌子面的稳定安全系数为2.8,与实际情况较吻合;破坏形态是在掌子面斜上方一个火焰形状的区域,未发展至地表,与已有的相关试验有所不同,主要是因为掌子面围岩失稳既有黏聚力的影响,也有内摩擦角的影响.【期刊名称】《矿业工程研究》【年(卷),期】2018(033)001【总页数】6页(P39-44)【关键词】隧道工程;强度折减法;掌子面稳定;破坏形态【作者】安永林;欧阳鹏博;岳健;胡文轩【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岩土工程稳定控制与健康监测省重点实验室,湖南湘潭411201;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湘潭411201;湖南科技大学岩土工程稳定控制与健康监测省重点实验室,湖南湘潭411201;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湘潭411201;湖南科技大学岩土工程稳定控制与健康监测省重点实验室,湖南湘潭411201;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湘潭411201;湖南科技大学岩土工程稳定控制与健康监测省重点实验室,湖南湘潭411201;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湘潭4112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53.2掌子面失稳而发生隧道坍方的事故很多,如广深港客运专线狮子洋隧道、合宁铁路亭子山2号隧道、宝中铁路堡子梁隧道等[1,2].因此,隧道掌子面的稳定性问题得到了很多学者和工程界的关注和研究.目前隧道稳定性的研究工作主要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理论解析法、极限平衡法、模型试验、极限分析法等[3-5].数值分析[6,7]主要目的是研究围岩与支护结构的塑性区、应力、应变和位移等变化情况,进而评价隧道开挖稳定性,其中为了细化围岩的安全性,一部分学者提出了隧道屈服接近度的概念;为了得到整体稳定性,把强度折减法应用隧道稳定性分析中.解析法[7]多用于圆形隧道的求解,对于洞室是非圆形时,就需要通过保角变换将单位圆外域映射到洞室外域.在进行围岩稳定性分析时,采用复变函数进行围岩应力与变形计算,能得出弹性解析解;而洞室的映射函数是问题的求解关键.在围岩稳定分析中,解析法适用于边界条件较为简单及围岩不复杂的情况.极限平衡法[8]是将破坏区域划分成若干刚性体,通过建立刚性体之间的静力平衡方程,求解系统的安全系数或外荷载.根据分块不同,又有条分法、瑞典圆弧法等.模型试验方法[9,10]主要有离心模型试验、重力场模型试验和现场试验监测.一些学者应用离心机试验研究了隧道支护压力和变形,用X射线CT扫描技术记录了不同参数下的隧道开挖面破坏形状的三维图像.极限分析[3,11]在岩土的3大问题:边坡稳定性、土压力、地基承载力等方面已有了广泛应用;近几年,也开始应用于隧道的极限支护压力、山岭隧道围岩压力、围岩稳定性等方面[12-15].本文借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强度折减法,分析隧道掌子面的纵向稳定性,得到相应的安全系数,并获得临界的破裂面形状.1 强度折减法分析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原理1.1 强度折减法及掌子面稳定安全系数定义在计算隧道掌子面稳定安全系数时[11],首先按式(1)将围岩强度参数粘聚力c和内摩擦角φ值同时除以一个折减系数F得到一组新的c′,φ′值,然后作为新的材料参数输入,再进行试算;当达到隧道失稳标准时,对应的F被称为隧道掌子面的最小稳定安全系数.(1)式中:F 为折减系数;c为围岩黏聚力;φ为围岩内摩擦角;c′为按F值折减后的黏聚力;φ′为按F值折减后的内摩擦角.1.2 隧道掌子面失稳判据粘聚力c和内摩擦角φ折减多少,才能判断隧道掌子面失稳,是获得隧道掌子面稳定安全系数的关键.相关研究有以等效塑性应变贯通作为临界失稳判据,也有以计算不收敛作为判据的[4,16].本数值模拟分析中以特征部位掌子面中心位移、最大塑性应变和塑性区面积与隧道面积之比的突变性或不收敛性、塑性区是否贯通作为隧道掌子面失稳的判剧[16].2 依托工程概况与数值模拟分析2.1 工程概况与数值模型建立浏阳河隧道位于武广客运专线长沙市东部,捞刀河以南,止于黎托乡平阳村.隧道长度10 115 m,起讫里程DIIK1560+785~DIIK1570+900.模拟分析断面里程位置为DIIK1563+375.该段是V级围岩(物理力学参数,弹性模量80 MPa,泊松比0.38,重度25.2 kN/m3,粘聚力50 kPa,内摩擦角34°),采用3台阶法开挖,初期支护中工字钢采用I20a间距0.6 m,喷射混凝土C25厚25 cm,超前小导管Φ42 mm,长度3.5 m.数值模型见图1,边界条件是顶面和洞内开挖掌子面为自由面,模型左边、右边和模型底面约束方向位移,洞内上部和下部约束法向位移.本文主要是考虑初期支护稳定的情况下,研究掌子面的稳定性及临界破坏形态;同时为简化计算,取二维进行分析.屈服模型采用Mohr-Coloumb准则,强度折减系数如表1所示.为了快速获得临界折减系数,同时减少试算的模型,强度折减系数按0.5进行递增,当发现特征部位的监测指标发生突变,则在该折减系数和上一折减系数之间按0.1的递增进行折减.表1 强度折减系数折减系数1.01.52.02.52.62.72.82.93.03.5c/kPa50.033.325.020.019.218.517.917.216.714 .3φ/(°)34.024.218.615.114.514.013.513.112.710.9注:表中阴影部分表示在2.5和3.0折减系数按照0.1增加图1 数值模型(单位:m)2.2 判据指标随折减系数的变化不同判据指标与折减系数的关系见图2和图3.1)整体上,掌子面中心的位移、最大塑性应变、塑性区面积/隧道面积均随折减系数的增加而增大,但各自增加的梯度不一样,其中塑性区面积增加的梯度最大,这是因为强度指标c和φ直接影响到围岩的屈服准则,c和φ强度指标越低,越易屈服.2)当折减系数大于2.8时,梯度增加的最快,而当折减系数大于2.9时,梯度变缓,特别是对于最大塑性应变和掌子面中心点位移的梯度是随折减系数降低的.因此,可以认为隧道掌子面的稳定安全系数为2.8.图2 不同指标同折减系数的关系曲线图3 不同指标梯度同折减系数的关系曲线2.3 塑性区随折减系数的变化塑性区随折减系数的变化如图4所示.1)塑性区首先是发生在掌子面前方的半圆处,这与开挖面的顶部和底部的约束有关;随着折减系数的提高,塑性区不断向前方扩展,同时向拱顶和底板延伸,拱顶塑性扩展速度要大于底板的;折减系数小于2.0时,只可能出现掌子面小范围的坍塌.2)折减系数2.5时,拱顶上方塑性区贯通,折减系数2.8时,小部分塑性区贯穿到地表,很有可能出现冒顶坍方;折减系数3.5时,此时隧道上方出现大面积贯通地表的塑性区,这很有可能导致大范围的坍塌.同时折减系数3.5时,在掌子面的右下方45°方向也出了一定的塑性应变,这是由于剪切应力所引起的.图4 不同折减系数下塑性区分布形态2.4 围岩临界破坏时形态折减系数为2.8时的围岩位移矢量及沉降图,如图5所示.1)围岩临界破坏时,掌子面附近围岩的速度要比别的地方大的多,最大位移集中在掌子面中心位置,此处也是受隧道开挖周边约束最弱的地方.2)围岩破坏范围在掌子面上部斜上方的一个火焰形状内,坍方未发展至地表.图5 围岩破坏形态3 结果合理性的分析3.1 稳定安全系数合理性分析图6 拱顶沉降时程曲线数值模拟所得的安全系数为2.8,表明掌子面具有较大的安全性,不会发生失稳坍方.这与该地段的现场和监测情况是一致的,如掌子面观察是稳定的,拱顶沉降监测值也较小(见图6),表明强度折减法所得的稳定安全系数较合理.3.2 临界破坏形态的合理性分析Chambon通过离心试验,得到不同埋深下无粘性土的破坏模式如图7a,Mair和Taylor总结已有的试验结果,认为破坏模式如图7b所示[3].浏阳河隧道DIIK1563+375的围岩不是纯粹的无粘性土(如砂土),也不是纯粘土,该地段围岩既有内聚力,也有内摩擦角,同时,按照规范坍落拱判断深浅埋的方法,该地段属于深埋,所以不会坍塌至地表,上方的部分荷载通过拱效应,传递到两侧,破坏形状即没有砂土的陡峭,也不像粘土的范围很大.图7 其他学者提出的围岩破坏形态4 结论1)隧道掌子面的稳定安全系数为2.8,具有较高的安全性.2)围岩从稳定到失稳是一个渐进过程,首先掌子面处围岩发生破坏,然后向前上方扩展,最终破坏范围集中在掌子面斜上方的一个火焰形状内,未发展至地表.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 胡亚峰,董新平,马晓良,等.浅埋软弱地层隧道施工中掌子面稳定性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3,9(6):1368-1373.[2] 宁文国.基于隧道开挖空间效应的掌子面坍塌分析[J].山西建筑,2013,39(28):138-140.[3] 杨峰.浅埋隧道围岩稳定性的极限分析上限法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9.[4] Li Y, Emeriault F, Kastner R, et al. Stability analysis of large slurry shield-driven tunnel in soft clay[J].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09,24(4):472-481.[5] Ibrahima E, Soubra A H, Mollon G, et al. Three-dimensional face stability analysis of pressurized tunnels driven in a multilayered purely frictional medium[J].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15,49(1):18-34.[6] 柳群义,朱自强,钟正强,等.基于Hoek-Brown准则的隧道围岩屈服接近度分析[J].岩土力学,2009,30(8):2247-2251.[7] 张黎明,郑颖人,王在泉,等.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在公路隧道中的应用探讨[J].岩土力学,2007,28(1): 97-102.[8] Nomikos P P, Sofianos A I, Tsoutrelis C E. Symmetric wedge in the roof of a tunnel excavated in an inclined stress field[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 2002, 39(1):59-67.[9] Loganathan N, Poulos H G, Stewart D P. Centrifuge model testing of tunnelling-induced ground and pile deformations[J]. Geotechnique, 2000, 50(3):283-294.[10] Bilotta E, Taylor R N. Centrifuge modelling of tunnelling close to a diaphragm wall[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Modelling in Geotechnics, 2005,5(1):27-41.[11] Chen W F. Limit analysis and soil mechanics[M]. New York: Elsevier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 1975.[12] Lee I M, Nam S W. The study of seepage forces acting on the tunnel lining and tunnel face in shallow tunnels[J]. Tunne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01,16(1):31-40.[13] Lee I M, Nam S W. Effect of tunnel advance rate on seepage forces acting on the underwater tunnel face[J]. Tunne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2004,19(3):273-281.[14] Lee I M, Lee J S, Nam S W. Effect of seepage force on tunnel face stability reinforced with multi-step pipe grouting[J].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04,19(6):551-565.[15] Fraldi M, Guarracino F. Limit analysis of collapse mechanisms in cavities and tunnels according to the Hoek-Brown failure criter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 2009, 46(4):665-673.[16] 安永林,黄勘,彭立敏,等.强度折减法分析隧道整体稳定性[J].公路交通科技,2011,28(3):138-141.。

松散破碎地段隧道施工掌子面稳定分析及控制

松散破碎地段隧道施工掌子面稳定分析及控制

为 了确 保 施 工安 全 ,隧 道 施 工 中采 取 了 以下 措 施 :
性是 比较安全可靠 的。
(1)进 洞 前 施 作 洞 口长 管 棚 ,保 证 进 洞 安 全 。暗 挖段 采 用 三 台 阶
时I' ̄la
临 时 仰 拱 法 施 工 ,开 挖 采 用 光 面 爆 破 ,V级 围 岩偏 压 强 风化 层 、浅 埋
与初衬及衬砌混凝土 的应变等项 目。其中 DK206+145为 隧道进洞
表 1岩土和地表锚 杆参数
浅埋段 ,DK206+200为松散体的起始段。
1பைடு நூலகம்
分析 ,合理评价浅埋段隧道的施工过程对隧道 的纵 向方 向围岩 的稳
3-5
1.3
定性 ,主要依据 施工现场实 时监 控数据进行稳定性 分析 ,也可对相 图 1为利用有 限元计算 的隧道 开挖作业后 的围岩沉降结果 ,由
似工程指供指导和参考。
图 1可 以发 现 ,隧道围岩沉降大部分 产生在初次支 护之前 ,总体 达
稳定 性 ,取 决于隧道掌子 面的围岩的结构特征 和力学性能 ,如 隧道
的围岩级别 、隧道埋 深 、地下水的影响等 ;二要求 隧道 在掌子面上部
的稳定性 ,隧道 的洞 口段 如果覆盖层较薄 ,进 洞后 如仍是为松 散不
稳定的地层 ,那么 隧道开挖后 ,存在较大 的围岩压力甚至是承 受较
大的偏压 ,那么对围岩的稳定 就造 成很 大的影响。纵向不稳定也给
岩局部夹板岩 。千枚岩 :千枚状构造 ,隐晶质结构 ,夹局部板岩 ,岩层 洞 径范 围为适宜 ,以充分发挥锚 杆的受拉深度 ,在外 测注浆 以注浆
产状 为 1500 800。其 中全风化层为褐黄色 ,原岩风化成土状 ;强风 加固为主,以充分增 强松散破碎地段 围岩的抗剪强度为宜。

砂-黏复合地层中隧道掌子面的稳定性研究

砂-黏复合地层中隧道掌子面的稳定性研究

砂-黏复合地层中隧道掌子面的稳定性研究
胡健
【期刊名称】《建筑机械》
【年(卷),期】2024()5
【摘要】针对砂土与黏土交替的复合地层中隧道开挖易诱发掌子面及周边地层变形较大甚至失稳等问题,文章以某车站横通道工程为依托,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分析了开挖过程中超前小导管支护下的掌子面变形特性,并探讨了开挖步长、超前小导管的倾角及长度对掌子面稳定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掌子面中心处的整体变形大于周边部位;变形会随着开挖步长增大而增大;存在最优的超前小导管的倾角和长度,使得掌子面变形最小。

研究成果可指导采用超前小导洞支护的隧道工程施工,对施工参数的优化有参考意义。

【总页数】5页(P189-193)
【作者】胡健
【作者单位】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55.49
【相关文献】
1.砂卵石地层矿山法施工隧道掌子面稳定性评价方法
2.饱水砂性地层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分析
3.富水砂-黏复合地层大断面暗挖隧道的施工力学特性
4.砂卵石地层盾构
隧道掌子面稳定性理论分析5.基于拟静力法下复合地层盾构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掌子面稳定性控制理论研究摘要:随着现代交通的快速发展,地下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深埋、长大及偏压隧道的需求也日益增大。

隧道在施工过程中频繁地遇到各种复杂的地质情况,而其隧道在穿越各种地层时也将遇到各种地质灾害。

面对这种情况,隧道掌子面稳定性控制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掌子面周围土体及围岩、支护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预测检测技术进行粗略地总结,对掌子面稳定性研究现状进行探讨,从中总结出掌子面稳定性研究的进步与不足之处。

关键词:隧道掌子面稳定性支护技术预测与检测信息处理1前言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其60%的全国面积属于山区和高原地区。

在修建山区铁路时,隧道工程是必不可少的。

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隧道工程的技术水平也跟着提升了。

尤其是在隧道现代化设计理念的提出,以及现代化机械设备和施工新技术的不断创新,实现了隧道工程的跨越式进步,其集中体现在城市地铁、长大深埋隧道、过江过海隧道等各类用途的地下工程及隧道工程。

20世纪将成为人类向地下方向发展的世纪。

而隧道工程的技术也将不断发展创新,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新技术的挑战。

隧道工程的发展正面临着开挖技术、支护技术和施工组织等方面的技术性问题。

但是隧道工程实际上还是一个地质工程,在隧道的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地质环境,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也就产生了各种地质难题。

比如,隧道在软弱破碎带时,其围岩具有稳定性差、受力复杂等特点,常常会形成软弱围岩大变形等地质灾害。

而且围岩受力普遍复杂,围岩的应力分布及变化情况复杂,在隧道施工中都存在很多困难,常常造成塌方等安全事故。

因此针对隧道施工的特点及地层围岩变形特性可知,隧道开挖面的稳定性是十分重要的。

而一直以来,国内外的隧道工程因为掌子面失稳而发生的事故也屡见不鲜。

国内的如2011年4月20日,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甘青段小平羌隧道在进行初期支护施工时,发生拱部局部坍塌,掌子面发生坍塌事故,坍塌部位距隧道洞口约300米,塌陷纵深长约13米,塌方土石约200-300立方米,造成12名现场作业人员被困;雅泸高速的泥巴山隧道,在隧道施工时,由于地下水的软化和腐蚀使得围岩强度下降且围岩内应力不断加大,致使钢拱架扭曲严重,甚至断裂,最后造成了长达20m的大塌方;国外的如日本惠那山隧道发生掌子面坍塌的事故。

在未来几年里,我国将新开工的铁路、公路隧道工程将越来越多,因此隧道工程将穿越更多的破碎、松散的软弱围岩或土质层。

尤其是对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大断面浅埋软弱围岩隧道,在开挖过程中,掌子面的失稳问题给人们带来了惨痛的教训。

对掌子面稳定性的控制研究越来越迫切。

2掌子面稳定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2.1有关隧道掌子面的研究在隧道开挖之后,掌子面的失稳已成为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对隧道工程的建设具有严重的影响。

对此国内外的学者已做了不少研究,但对隧道掌子面的稳定性研究还不够完善,而且施工现场的地质岩体状况复杂。

目前的研究工作状况如下:李斌等【1】在极限埋深计算时,用摩尔-库伦准则推导出的公式得出计算结果。

再通过影响因素分析和FLAC3D有限元差分软件建立模型,模拟结果从而得到掌子面上的塑性分布情况。

通过以上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掌子面的弹塑性状态可以通过摩尔-库伦准则确定,同时在此基础上可以采用新意法分类;通过内聚力对极限埋深计算的研究,可知围岩的物理力学参数对极限埋深有明显的影响,因此同一级别的围岩之间的极限埋深存在差异;掌子面为弹性区时,新意法分类为A类,处于稳定状态,不需要对其进行超前加固;当埋深大于极限埋深时,掌子面处于塑性区,随着埋深增加而范围加大,需要超前加固措施。

郭桃明等【2】通过使用ADINA8.3进行数值分析,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从而得出台阶长度与掌子面纵向位移关系、核心土长度与掌子面纵向位移关系、核心土形状与掌子面纵向位移关系、台阶长度与隧道纵向塑性区关系、台阶长度与隧道横向塑性区关系等的函数图形。

通过各图像之间的比较与分析,他们研究发现台阶长度对软弱围岩隧道掌子面的稳定有重要作用,且在台阶长度取0.618D(D=10.6m)时,掌子面最稳定,而这一点与隧道衬砌要及早封闭相呼应。

其次,核心土越长,宽度越大,那么核心土与掌子面交线处的纵向位移越小,即掌子面越稳定。

他们在研究中发现核心土长度与台阶长度同为0.618D 时,掌子面最稳定。

但是在控制拱顶下沉及拱腰水平收敛方面,台阶长度和核心土的长度、宽度所起的作用不明显。

袁飞等【3】通过建立三维弹塑性非线性方法模拟施工过程来分析偏压黄土连拱隧道施工时左右主洞的掌子面间距的合理数值。

以山西离石连拱隧道为研究对象,运用FLAC3D软件进行数值计算,并对隧道施工过程三维数值模拟。

经过计算结果对比分析,得出掌子面纵向间距对开挖面空间效应、左右洞在施工时的相互影响及中隔墙的变形的影响及关系。

他们研究发现:左洞开挖时开挖面的围岩影响区的范围与右洞开挖对左洞围岩影响区的范围都为开挖面前后前方1D (未开挖)和后方1.5D(已开挖),其中D=10m。

其次,左洞开挖会让中隔墙逆时针向左倾斜,二右洞开挖会纠正倾斜,但仍然会留有向左倾斜。

因此中隔墙的倾斜会随着左右掌子面的间距增大而增大,且3D为开挖面之间的合理间距。

Mair【4】等给出了粘土和砂土隧道工作面破坏机理的概念解释图。

他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在粘土中,从隧道仰拱到上部及两侧变得比隧道直径宽;但在砂土中,其扩展基本上是沿着垂直拱部方向从隧道至地表,呈烟囱状。

由上述可知,围岩的各种物理力学性质、掌子面附近的土体状况对掌子面的稳定性有重要的作用。

此外,国内的研究开始通过ADINA8.3及FLAC3D等软件从二维转向三维数值模拟,可以对隧道施工过程进行动态地模拟,并从得出所研究的数值结果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三维数值模拟将在以后的隧道工程研究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2.2掌子面的支护技术支护技术主要是通过锚杆喷射混凝土及其它辅助支护技术,来提高围岩的强度指标,从而提高围岩本身的自承能力,充分发挥对围岩的加固作用,组成围岩-支护体系。

各国学者也对其进行了各种研究及实验,改进甚至创新了支护技术。

王复明等【5】通过ANSYS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在有无管棚支护下隧道开挖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通过记录管棚对节点位移、掌子面节点应力及掌子面周边节点应变影响的数据,并岁数据进行绘图、对比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管棚支撑开挖区土体的三维受力状态,同时将应力传递到掌子面支护后部区域和掌子面前方未开挖区域,以此减小了掌子面及其前方区域的应力及应变,从而增强掌子面的稳定性。

张军伟【6】等针对我国城市隧道及客运隧道建设时遇到的坍塌事故频发的现状,对全粘结锚杆对掌子面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浏阳河隧道工程的现场施工过程的研究,他们对全粘结型玻璃纤维锚杆与带挖核心土体粘聚力C、弹性模量E及内摩擦角φ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与分析。

他们发现全粘结型玻璃锚杆加固核心土体后对待挖核心土体粘聚力C、弹性模量E及内摩擦角φ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增强了核心土体的稳定性,从而降低了隧道拱顶的沉降量,减少了对地表上建筑物的影响。

同时,全粘结型玻璃锚杆可以减少掌子面的水平位移、隧道的预收敛变形及收敛变形,从而阻止掌子面的坍塌。

日本的Hirohisa【7】根据玻璃纤维锚杆全断面预加固工法的基本原理,结合离心机试验,得出了不同的待挖核心土的预加固方式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

由上述可知,掌子面的支护技术主要是通过各种超前支护对掌子面的位移、所受应力及应变进行控制,从而达到增强掌子面的稳定性的目的。

2.3掌子面信息处理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各个领域与计算机技术结合都能开拓出更好的发展前景。

当然,隧道工程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也同样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国内外的学者对隧道工程的信息处理技术展开了研究,对隧道工程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王洋等【8】通过三维岩体不接触测量技术,取得一些岩体宏观结构的数字图像和节理几何形态空间分布信息。

在离散元方法的基础上,使用自行开发的GeoSMA-3D系统建模,对掌子面区域节理信息解译并对隧道开挖进行模拟,快速识别关键的块体。

同时研究开挖面施工中岩体的运动形式及垮落形态,记录并分析开挖面施工中岩体的变形全过程。

最后,通过整理分析数值计算结果为岩体破坏提供符合实际的手段。

叶英【9】等通过基于隧道掌子面地质信息数字编录识别技术,,并结合隧道工程的实际情况,研究隧道围岩可视化分析预报技术与岩体结构图像模式识别技术,提供了认识围岩的新环境和手段,同时某些数据也可在日后成为围岩分类的定量指标。

最终,在此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形成一套自动识别软件,为岩体提供必需的研究资料。

由上述可知,通过研究信息处理技术,并结合现场施工的数据及资料,形成一系列自动识别系统,为以后隧道研究和施工建设提供必要的手段和信息。

2.4掌子面稳定性的预测及检测技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开挖面的预测及检测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但对于如何更好地获得开挖面的一些信息及状况还有待研究。

国内外学者通过现代技术与隧道工程结合,研究了一系列预测及检测的技术。

孙明磊【10】等为了更准确地掌握在施工过程中隧道掌子面前方岩体的挤压变形,通过使用国外T-REX滑动测微计对贵广铁路天平山隧道进行了现场研究验证。

他们通过实验数据与现场围岩的变形情况比较分析,发现T=REX滑动测微计适用于挤压变形明显的软岩大变形区,不适合稳定性好的岩体区,同时该仪器构造简单、安装量测方便、量测数据较精确。

崔芳【11】等针对大华岭隧道工程,在分析探地雷达工作原理及方法的基础上,对完整岩体、破碎岩体、膨胀岩体及富水岩体等典型图像的特征进行机理分析。

由于各类岩体和介质的几何结构差异大,雷达回波对上述地质情况变化较显著,利用雷达的特性对隧道掌子面前方地质超前预报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无损检测的局限,致使雷达图像有多解性,要提高预报的准确性,还需通过别的手段来综合分析。

苏茂鑫【12】等发现可以利用瞬变电磁法对掌子面前方低阻夹层的探测进行研究。

通过建立在全空间理论上的瞬变电磁等效导电平面法,进过遗传算法的计算,同时结合视纵向电导及其微分成像对隧道掌子面前方低阻夹层展开相应的模拟及研究。

研究发现瞬变电磁的电压衰减曲线、视纵向电导曲线、视电阻曲线及视纵向电导微分成像都能很好地反映掌子面前方低阻夹层的情况。

由上述可知,通过一些机械和现代化科技的特性,可以很好地反映掌子面及其前方地质的一些状况及资料,从而避免及预防了隧道施工中的一些突发事故。

3总结本文通过一些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内容及成果,粗略地讲述了隧道掌子面稳定性的控制研究现状。

首先,可以知道研究发现掌子面附近及前方的土体或岩体、围岩的各种物理力学性质等对掌子面的稳定性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