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
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二讲政治权力3.政治权力:(1)广义:政治权力就是权力现象与权力行为在政治领域的反映。
(2)狭义:政治权力指的是公共权力,即行为者(个人、群体或组织)在公共事务方面控制社会资源、从事社会活动,实现预期目标、影响相关行为者的能力。
4.政治权力的特征(1)政治权力具有公共性;(2)政治权力垄断了暴力的合法实用;(3)政治权力具有广泛性、深入性、弥散性和强制性的特点。
5.政治权力的来源和基础(1)客观要素:在政治权力形成过程中,外在于政治权力主体的促成因素和条件。
主要包括:①生产资料②物质财③暴力④其他要素(2)主观要素:指在政治权力形成过程中,政治权力主体自身的状况和条件。
主要包括:①能力素质②身份资格③理论与策略④组织6.权力与权威的关系(1)权力:影响他人的一种能力,表现为一种奖惩能力,来源于强制力。
(2)权威:影响他人的一种正当性,来源于理性的说服。
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历史传统等都是权威的表现形式。
(3)联系:⑴都要求服从,都有支配的性质;⑵权威构成了权力的基础,权力的实现要依靠对于权威的运用;(4)区别:⑴对权威的服从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对权力的服从是相对的、有条件的⑵权威通常是不可更改的;而权力则要基于具体的具体的情势,不断地进行资源的重新分化组合,以达到最佳的均衡。
⑶权威的服从不要依靠强制和武力威胁,权力则要以武力为后盾。
7.政治权力的合法性⑴外在客观的合法性,如服从的习惯或习俗,以及强制性的法律;⑵内在主观的合法性,如被统治者发自内心的认为统治者有权指挥他们,而自己则有义务服从统治者;8.政治合法性的类型(1)传统型合法性(2)法理型合法性(3)克利斯玛型(个人魅力型)9. 政治权力有效性与合法性的区别(1)有效性是有条件的,合法性是无条件的;(2)有效性是物质上的,合法性是精神上、信仰上的;(3)有效性依靠的是政治权力对资源的垄断能力,合法性则依靠悠久的历史传统第三讲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1.政治文化:指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
《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自考行政管理专科)
一、氏族制度的特点。 以氏族为核心,原始公社制度有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几种形式。其特
4
点有: 1、氏族内部禁止通婚是氏族制度的根本规则; 2、氏族制度中的决策组织—议事会,是一切成年男女平等表达意见的议
事机构; 3、氏族成员有互相帮助、互相保护的义务。
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三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 1、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与农业的分工。结社会带来了结果和变
齐) 5、把政治解释为围绕政府部门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价
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戴维·伊斯顿“权威性价值分配说”)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的实质和含义的理解。 1、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
经济关系决定的。(经济作用) 2、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政治考虑的不是泛泛的利益关系问题,而是
3、道家(老子、庄子)——用消级无为的手段来进行政治统治,即“无 为而治”。
(二)西方政治学。 1、最早起源于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和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西 方政治学的奠基人) 2、神学政治论——奥古斯汀和托马斯·阿奎那 3、文艺复兴时期被马克思称为新时代第一个政治学家的是——马基雅维 里《君主论》(人性与权力);布丹的《共和六论》,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莫尔《乌托邦》和康帕内拉《太阳城》。 4、17 世纪 18 世纪——天赋人权学说、社会契约理论、分权制衡学说。 5、18 世纪末至 19 世纪末——自由主义和实验主义学说。
了国家,当阶级完全消灭,国家就消亡了。 2、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阶级专政,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生产力发
展,生产关系改变,通过社会变革,国家的阶级性质也就随之改变。 3、国家是个实体物,是社会组织,是机器、工具。
《 政治学概论》复习考试资料
⑤根本条件: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开展。
第三章
13.国家历史类型〔单项选择、名词解释、简答〕★★
国家的历史类型从根本上说是由国家赖以存在的社会经济根底决定的。
〔1〕奴隶制国家:是奴隶主阶级用以压迫和总揽奴隶的工具,它维护的是奴隶制的剥削形式。
〔2〕封建制国家:是封建地主阶级用以压迫和总揽广阔农民的工具,它维护的是封建的剥削形式。
〔5〕系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政党学说。
4.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单项选择、简答、论述〕★★
〔1〕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具体方法: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从具体到一般,从一般到具体;
③理论联系实际;
④阶级分析;
⑤经济分析。
〔2〕政治学的常用具体研究方法
①历史研究法;
②制度研究法;
〔4〕狭义上:政治学要以国家为研究对象,即研究国家的活动、形式、关系及其开展规律等。
〔5〕广义上:政治学以公共权力为研究对象,研究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行为的内容和规律,研究同国家紧密相关的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
3.(宣言)的主要内容〔单项选择、简答、论述〕★★
〔2〕契约论:是近代西方国家最有影响力的关于国家起源的学说,根本观点就是认为国家是人们订立契约的产物。
〔3〕暴力论:认为国家起源于掠夺和制服,是人类群体之间使用暴力的结果。
9.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本质的根本论断〔单项选择、名词解释、填空、简答、论述〕★★★
〔列宁〕国家的定义: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总揽的机器,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迫使一切附属的阶级服从于一个阶级的机器。
政治学概论总复习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政治学概论总复习一、单选:1、西方政治学的奠基人之一的亚里斯多德撰写的名著是《政治学》;2、传统政治观的逻辑起点,认为人性是完善的或者是可以趋于完善的;3、现代西方政治哲学的逻辑起点则认为人性将永远是不完善、有弱点的;4、由孔丘所创立,孟轲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儒家学派,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学派;5、行为主义方法是本世纪以来西方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6、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是政治革命和政治改良7、自由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特征是资产阶级以自由主义的政治方式来统治国家8、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
(名词、简答)9、两党制最初产生于英国10、比例代表制是多党制形成的主要制度条件11、经济发展决定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12、主权国家是国际政治中最重要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基本行为主体1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发源地是在西欧14、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由其中一部分最积极的分子所组成,有共同的政治纲领和理论主张,采取共同的行动,为参与、取得和维护政权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重要)15、两党制:指资产阶级民主国家中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取得议会多数席位,或赢得总统选举胜利,而轮流执掌政权的一种政党制度。
二、多选:1、用首先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
持这种政治思想的思想家有:(1)中国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孔子(2)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斯多德(3)近代德国的康德、黑格尔2、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力的活动的思想家有:(1)中国古代的法家思想家,代表人物韩非子(2)意大利的马基雅维里(3)德意志帝国俾斯麦(4)美国哈罗德·拉斯韦尔(5)德为马克斯·韦伯3、在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中,对我国政治生活影响最为深远的是:(1)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政治思想(2)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政治思想(3)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政治思想4、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把慎到的“势”、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融为一体,形成了一整套法家的治国理论。
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
3、国家的起源第一,国家是一个历史现象,它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第二,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第三,国家的作用是缓和冲突,是把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以内。
4、国家产生的三种形式1是雅典国家的产生形式。
2是罗马国家的产生形式。
3是德意志国家的产生形式。
5国家根本区别于氏族组织的主要特征有如下两点:1,国家是按地区划分居民,氏族组织是以血缘关系划分居民。
2,公共权利的设立。
6、剥削思想家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1)神权论神权论亦称君权神授论。
即国家源于神,是根据神的意志建立的,国家的权利来源于神。
(2)契约论契约论的基本论点,即国家是共同协议的结果。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集契约论说之大成。
(3)暴力论暴力论者认为,国家起源于掠夺和征服,是人对人使用暴力的结果。
7、列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定义的具体含义:第一,国家是阶级社会的组织。
第二,国家是统治阶级。
国家的本质就是指国家是哪个阶级的政权,或哪个阶级的专政。
第三,国家是个机器。
9、国家三要素往往从国家主权、领土、居民三个方面来界定国家。
10、国家职能国家职能是国家本质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是国家活动的总方向、基本使命、基本目的,是指全部国家机器的基本职责和整体功能。
国家的政治职能是国家运用暴力、法制等特殊的强制力,控制被统治阶级。
国家的社会职能即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执行对社会公共事物的社会管理职能。
一方面,政治职能是社会职能的前提;另一方面,政治职能又必须以社会职能为基础。
11、国家消亡的条件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的完全消灭,是国家消亡的政治条件;旧社会分工和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差别的消除,是国家消亡的社会条件;全体人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是国家消亡的精神条件;在全世界消灭一切剥削制度,使全人类获得解放,是国家消亡的国际条件;而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国家消亡的最根本条件。
1、国家的历史类型最早是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的,他以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数多少为标准,把国家分为三类:君主国、贵族国、民主国。
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
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的学科,通过对政治制度、政治过程以及政治行为的研究,帮助我们理解政治的本质和运作方式。
在政治学概论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和理论,以及各种政治体系和政治思想。
本文将对政治学概论的复习资料进行总结,帮助读者回顾和巩固相关知识。
一、政治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的学科,它关注的是权力的分配和运用、政府的组织和运作、政治决策的制定和执行等方面。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政治制度、政治过程和政治行为。
政治制度是指一国或一地区的政治组织形式和权力分配方式,如民主制度、专制制度等。
政治过程是指政治决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包括选举、立法、行政等。
政治行为是指人们在政治活动中的参与和表达,如投票、示威等。
二、政治体系和政治思想1. 政治体系政治体系是指一国或一地区的政治组织形式和权力分配方式。
常见的政治体系包括民主体系、专制体系和共产主义体系。
民主体系是指政权由人民选举产生,政府依法行使权力,如美国的总统制。
专制体系是指政权由少数人或一人掌握,政府权力集中,如朝鲜的单一制。
共产主义体系是指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阶级消亡的政治体系,如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2. 政治思想政治思想是关于政治理念和政治行为的理论体系。
常见的政治思想包括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
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由和人权的保护,主张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
保守主义强调传统和秩序的维护,主张有限政府和社会稳定。
社会主义强调社会公平和经济平等,主张公有制和福利国家。
民族主义强调民族利益和民族认同,主张民族独立和民族自决。
三、政治制度和政治过程1. 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一国或一地区的政治组织形式和权力分配方式。
常见的政治制度包括民主制度、专制制度和集权制度。
民主制度是指政权由人民选举产生,政府依法行使权力,如法国的议会制。
专制制度是指政权由少数人或一人掌握,政府权力集中,如沙特阿拉伯的君主制。
政治学概论总复习资料
政治学概论总复习名词解释:1、氏族,是具有血缘亲属关系、同族内部禁止通婚的人们的集团。
2、公共权力,是指武装的人——军队、警察和物质的附属物——监狱和强制机关。
3、契约论,把国家的产生说成是人们相互之间或人民同统治者之间相互订立契约的结果,即国家是共同协议的产物。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集契约说之大成。
4、自由资本主义国家,是指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国家形态,也就是列宁所指的“正常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
5、福利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一整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的一种方式。
6、国家形式,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本阶级的统治而组织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是组织、管理和控制国家机器的制度和体制的总和。
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指中国各族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定期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其负责。
8、国家机构,是组成国家机器的一切,国家机关的总和,包括全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
9、国家元首,就是代表国家主持内外国家事务,充当一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国际政治行为主体。
10 三权分立与制衡的基本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国家权力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种权力,它们分别由三个不的国家机关掌握,各自独立行使,形成鼎立之势,而又互相制约和平衡。
11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
12 大国沙文主义,是指大国在对待小国的关系问题上表现出来的一种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反动资产阶级民族主义。
13 政党,是在阶级的基础上产生的,是特定阶级用来执掌或影响国家政权的工具,是政治社会政治斗争的集中代表。
14 压力集团,是资本主义国家特有的政治术语,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性利益团体,即政治团体。
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
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政治学概论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政治学的研究对象1.政治的含义:国家的活动。
2.政治的实质和含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A.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B.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C.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国家政权问题是政治的根本问题。
国家是政治权力的最终载体。
D.政治活动室科学,是艺术。
3.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政治现象的科学。
第二节政治学的历史发展1.孔孟—儒家政治思想;老庄—道家政治思想(无为之治);韩非—法家政治思想;2.儒家主要典籍《论语》、《孟子》。
法家与儒家相对立。
3.西方的政治学最早发端于古希腊社会,其主要得代表人物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4.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被公认为西方政治学的真正开山之作。
5.神学政治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
6.文艺复兴是西方政治学发生历史性转折的阶段。
7.被马克思称为新时代第一个政治思想家的是马基雅维里,著有《君主论》、《共和六论》8.17-18世纪,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如荷兰(格劳秀斯、斯宾诺莎),英国(霍布斯、洛克),法国(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美国(杰弗逊、潘恩、汉密尔顿),他们的学说构成了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原则的理论基础。
9.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政治研究即是对于权力及拥有权力者的研究。
10.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出现,是政治学说史上的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
简答或论述题11.《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
它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其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理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A.它提出了国家是阶级组织的观点;B.明确指出了人类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的核心是政权问题;‘C.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D.指出无产阶级在政治上不是用共和制来代替君主制,不是简单地要求国家形式的改变,而是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 孙关宏等
� 利益是社会成员结成政治关系,做出政治行为的出发点和动因。人们之所以从事政治活动,其根本 动因在于人们实现自己利益的要求; � 利益是一切社会政治组织及其制度的基础。社会组织及其制度围绕特定利益而建立,同时为那个利 益服务; � 利益是社会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源泉。但是实际中,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往往并不采取直接与利 益相联系的形式,而是通过对于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态度、看法、论述来表达; � 利益运动是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JCH pp52-54
狭义:国家的活动、形式、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广义: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公共权力的活动、形式和关系及其发展规律。GL p16 3.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政治观(解释历史运动的基本动力和发展规律,从社会发展的客观条件来认识社会政治现象, 从社会政治不断发展的过程来认识社会政治现象,并以经验的观察来分析和认识政治现象的本质)+政 治辩证法(把社会政治生活看成一个运动的过程,运用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范畴来从社会政治现 象的普遍联系和发展中去发现政治活动的规律) 具体的: 历史分析法、经济分析法、阶级分析法 GL pp18-19 【具体方法】 传统政治哲学的:先验设定与逻辑推演,从形而上的角度探讨政治生活的目标、精神、真理等准则及 其相应的政体设计。 现代政治科学的:早期,制度研究、历史比较;行为主义,去除价值,数理运用;理性选择理论:个 体出发,经济人假设;新制度主义,从制度的动态运作中探求对政治活动的影响。 【跨学科的】 政治社会学(政治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生物政治学(人的政治行为受到生物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政 治地理学、政治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 、政治经济学、政治 心理学 (政治动机与政治、个性与政治、政治社会化、政治文化与政治行为,etc. 拉斯韦尔)GL pp18-27 4. 中西政治学研究的发展脉络 详见 GL pp27-43
政治学概论复习整理
政治学概论复习整理一、导论第一节政治与政治学(一)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对政治的定义道德意义上的界定:政治是对理想生活或社会价值的追求(理想主义)事实意义上的界定:政治是围绕权力展开的活动“去阶级化”的界定:政治是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决策式”界定:政治是公共决策及价值的权威性分配(二)马克思主义对政治涵义的论述1.政治是一种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三)政治的定义: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社会中心、阶级化表述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一)政治学的研究对象1.不同的政治学者对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有不同的看法1)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国家”或“国家活动”2)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权力及其权威性价值分配3)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4)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事务5)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政府及其公共政策6)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一切政治现象7)政治学狭义的研究对象是国家的活动、形式、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广义的研究对象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公共权力的活动、形式和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一般认为,政治学是研究以国家为核心的各种政治现象、政治关系、政治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二)政治学的内容结构第一部分为政治主体(体系):国家、政府、政党和政治团体(组织)第二部分为政治行为过程:政治权力、政治治理、政治参与;第三部分政治体系的动态变迁:政治发展第四部分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意识形态(自由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保守主义等)第五部分政治行为体间关系:国际政治、地方政府第二节政治学的历史发展古典希腊、罗马时期的政治学说自然政治观是这一阶段的基本政治观,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西塞罗中世纪时期的政治学说(5-15世纪)基督教神学政治观是这一时期的基本政治观,代表人物有奥古斯丁和阿奎那近代时期的政治学(权利)(文艺复兴至19世纪中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众多,有马基亚维利、斯宾诺沙、霍布斯、洛克、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杰斐逊、潘恩等等现代时期的政治学(19世纪末至今)1.一般来说,20世纪30、40年代之前的政治学研究可以统称为传统主义政治学2.现代西方政治学发展的另一个方面是行为主义政治学,其代表人物有拉斯韦尔、杜鲁门、西蒙、阿尔蒙德、派伊等人3.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行为主义政治学逐渐向后行为主义政治学嬗变人们对正式政治制度、法律规范的重视,没有关注到对政治现实和政治行为的研究中去,被视为传统政治学的一个主要缺陷。
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
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剥削阶级思想家关于政治的解释(1)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
代表人物:我国古代的孔子、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2)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
代表人物:凯尔逊(3)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利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
代表人物:我国古代的韩非子、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里。
(4)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物的活动。
代表人物: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5)把政治解释为围绕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实现“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
代表人物: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
2、马克思主义对于政治的论断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政治的论述,我们可以将政治的实质和含义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第二,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第三,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利。
第四,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3、政治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4、中国古代政治学儒学的主要典籍是《论语》和《孟子》,它的政治原则为:“礼治”“德治”和“王道”。
法家的代表作《韩非子》,主张“法治”和“霸道”。
道家的代表作《老子》,主张“无为而治”。
5、西方政治学1、西方政治学最早发端于古希腊社会,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是古希腊时代最为著名的思想家,他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提出并论证了“神创等级论”、“正义国家论”的政治理想和主张,他所设想了《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第一个试图将政治问题与伦理问题加以区别的思想家。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被公认为是西方政治学的真正开山之作,他本人也由此而成为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
2、中世纪是西欧社会的黑暗时代,当时的主题是人与上帝以及教会之间的关系,其主导思想是神学世界观。
自考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
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1、剥削阶级思想家关于政治的解释2、马克思主义对于政治的论断3、政治的含义4、中国古代政治学5、西方政治学6、《共产党宣言》7、政治学的研究方法8、行为主义第二章9、氏族10、原始社会的三次社会大分工11、国家的起源12、国家产生的三种形式13、国家与氏族的区别14、剥削思想家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15、如何理解列宁关于国家的定义16、公共权力(国家权力、政治权力)17、国家三要素18、国家职能19、国家消亡的条件第三章20、国家的历史类型21、革命和改革的区别23、奴隶制国家24、封建制国家25、资本主义国家26、社会主义国家第四、五章27、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展必需具备两个条件:28.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29.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生产关系共同点、不同点30.资本主义本质特征及其表现31、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矛盾日益尖锐化起来,主要表现是:32、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根本特点反映在政权组织结构上的变化就是:33、垄断资本主义家如何利用国家来为其经济利益服务:34、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道路35、和平方式进行革命的条件36、的概念37、新型和新型专政及其相互关系38、我国人民专政的特点39、社会主义国家的特征第六章40、国家形式41、国体与政体的关系42、马克思主义划分政体的标准43、君主制44、制4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6、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容47、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特点48、国家结构形式49、单一制和复合制50、选择国家结构形式的依据和原则51、我国国家结构的形式和特点52、我国多民族国家为什么采取单一制53、民族区域自治54、特别行政区制度第七章55、国家机构定义56、国家机构的组成57、国家机构的主要特点58、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59、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机关60、委托立法权61、违宪审查62、司法独立63、社会主义集中制64、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职权65、我国的司法机关第八章66、民族的概念67、民族问题的根源68、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关系69、民族问题与革命政权的关系(为什么说民族问题是社会政治总问题的一部分)70、民族问题在当代国际政治生活中的作用71、民族运动72、资产阶级民族主义73、资产阶级实行民族压迫政策74、社会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任务和途径75、马克思主义解决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原则是什么76、民族自决权77、民族区域自治78、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第九章79、什么是政党80、政党的特征81、政党的分类82、政党的功能83、资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特征84、资产阶级政党在西方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85、两党制86、两党制的特点87、多党制88、多党制的类型89、压力集团90、压力集团的影响91、无产阶级政党的特征92、无产阶级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93、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94、社会主义政治团体的特征和功能第十章95、政治文化的含义96、政治文化的的功能97、政治文化的分类98、政治文化的结构99、政治社会化100、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的关系101、政治社会化的功能102、政治社会化的途径103、我国政治文化建设应该遵循的主要原则第十一章104、“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间的区别:105、政治发展的动力106、政治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107、革命108、革命的作用109、改革110、政治体制111、政治总格局112、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113、和法制的关系114、法制建设第十二章115、国际政治116、国际政治和国政治的区别117、为什么说主权国家是基本行为主体118、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119、国家主权120、国家主权在国际政治中对国家的意义121、国际组织122、国际组织的分类123、国际政治格局124、战后国际政治格局演变过程125、国际政治基本准则的主要容126、国际法127、国际法的基本特点128、国际法的重要作用第一章1、剥削阶级思想家关于政治的解释:(1)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
政治学概论
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1、如何理解“政治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2、简述马克思主义政治观(1)政治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2)政治是以一定阶级利益和阶级关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关系;(3)政治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4)政治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有其自身运行和发展的规律。
3、简述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1.西方的政治学最早发源于古希腊社会2.中世纪,政治学成为神学统治的思想工具,具有浓厚的蒙昧主义色彩,主要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和阿奎那。
3.文艺复兴是西方政治学发生历史性转折的阶段。
4.15世纪至16世纪,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形成时期5.17世纪至18世纪,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繁荣阶段6.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发展和变革阶段。
7.19世纪后期,资产阶级政治学,已经成为一个拥有众多研究学者的专门学科,包括三个历史阶段:<1>第一个阶段从19世纪末开始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是从法律的角度出来研究国家、政府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宪法成为了政治学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
<2>第二阶段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3>第三阶段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政治学研究方向转变为公共政策的研究,反映了资产经济对于政治学理论研究的新要求。
4、“行为主义政治学是政治学史上的一种有趣现象。
”,为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等层面上的,对人本身的关注较少。
5、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特点有哪些?①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把政治现象理解为一种客观的、按一定规律发展的社会现象,同时又把它看成是一种受各种物质条件制约的,反映一定经济基础状况的相对独立的现象.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不是从现象到现象,而是从决定政治现象的社会生活内在规律和社会经济基础,来研究和把握政治现象的本质,从而科学地揭示人类社会政治活动的基本规律.②阶级性.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把对政治现象的研究与人类的彻底解放密切结合起来,完全是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利益服务的.③革命性.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改造世界的学说.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第19页).这种改造世界的思想赋予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革命性的特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公开宣布废除私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现象.④实践性.体现在理论和实践统一的原则上.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不是抽象的教条,而是科学考察历史和社会的结果,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的理论总结..⑤发展性.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它不是从静态层面上研究各种政治现象,而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来透视和把握政治现象,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和判断一切政治现象.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实践性决定了它的内容必将在不同的时代、社会和文化背景下,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从而使它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并在指导实践活动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身.6、学习、研究政治学有什么意义(1)有助于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2)有助于我们科学的认识当今世界复杂的政治问题(3)有助于学习好政治学专业其他课程(4)有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实践1、学习和研究政治学,有助于我们确立共同的政治理念,广泛地形成政治共识2、学习和研究政治学,有助于我们探索合理的政治安排,合理地规划政治生活。
政治学概论复习大全
一、名词解释1、政治参与:是公民或公民团体影响政府活动的行为。
政治参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民主政治的体现。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后,宪法规定和肯定了公民政治参与的内容和形式。
选举和社团活动是政治参与的最主要方式。
2、政治社会化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实践活动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整治意识和立场的过程。
它是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是社会意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3、政治权力是政治主体对一定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和力量。
它体现在政治主体为实现某种利益或原则的实际政治过程之中。
4、国际政治是指国际社会中各主权国家、国际组织以及各种政治力量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其矛盾运动过程的综合。
5、政治管理就是国家权力按照某种特定的秩序和目标对政治生活进行自觉地、有计划地约束或制约的一定方式。
就是说,通过这种特殊的约束方式使政治生活的各方面都能按照某种既定的秩序和目标来运行和发展二、简答题1、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职能。
答: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职能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2、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媒介。
三、1、论述政党政治的功能答:(1)、是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运动的杠杆和驱动力。
(2)、是西方民主政治制度自我调整的机制。
(3)、有助于实现政治社会化功能。
2、结合实际论述政治改革的作用。
答:政治改革是指统治阶级自觉地健全和完善政治统治体系的过程.能够缓解或消除社会矛盾,促进和保持政局的稳定与社会的稳定。
能够完善和革新政治体系,巩固和加强现存的政治统治。
能够克服政治生活的弊端,促进政治生活正常健康地发展。
能够推动政治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
名词解释就业:就业的含义就是一定年龄阶段内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经营收入所进行的活动。
职务分析:工作分析(JobAnalysis)又称职位分析、岗位分析或职务分析,工作分析是通过系统全面的情报收集手段,提供相关工作的全面信息,以便组织进行改善管理效率。
《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
政治学概论名词解释道德政治观:这种观点主要认为,政治就是统治者治理国家的一种道德原则,这里主要体现在道德上的完善和一种等级制的道德化,让人从道德的层次上接受政治统治的合理性,所以它集中表现在追求个人的道德修养以及政治统治者的道德化的治理。
《君主论》:是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代表作,是一部毁誉参半的作品,同时也是一本不可不读的经典名著。
神权政治论:这种观点主要认为政治是一种上帝安排人世的力量,是对上帝的服从,而君主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因此应无条件的服从世间的君主统治,要承认等级制度的合理性。
这种观点带有很强的神权色彩。
神权政治理论的集大成者是托马斯〃阿奎那。
神权政治理论是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工具,是为了维护当时的政治及社会秩序。
但它是一种主观臆测,经不起推理和实证,并且往往是暴君借神权迫害人民的护身符。
契约论:把国家的产生说成是人们相互之间或人民同统治者之间相互订立契约的结果,即国家是共同协议的产物。
这种学说既用来说明国家起源的必要性,也说明国家内部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关系的合理性。
这是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最有影响的关于国家起源的学说。
公共权力(即国家权力或政治权力):就是在政治关系中,权力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
家长制家庭:家长制家长在家庭成员的关系中和家庭财产的关系中拥有绝对的统治与支配权力的家庭制度。
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父系氏族,经历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个历史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制不断得到完善和系统化,在封建社会的家庭中达到了顶峰,成为封建社会家庭管理的普遍形式。
宗法制:宗法制是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与国家制度相结合,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制度。
法西斯国家:法西斯主义国家出现是资产阶级民主失败的结果。
法西斯政权首先在意大利出现,后来又发展至德国、波兰、奥地利、匈牙利、保加利亚、南斯拉夫、西班牙、芬兰和日本。
法西斯国家的代表是德国、意大利和日本。
法西斯主义的理论基础是“种族论”、“国家至上论”、“领袖权威论”和“生存空间论”。
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
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政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特殊的历史现象。
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冲突,是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通过建立以暴力为基础的国家政权,利用法律这种强制性的手段来调节利益分配,解决社会冲突的活动。
政治学是研究人类政治活动的规律性的一门科学。
任何一种政治学说,都是某些阶级的利益和意志的直接反映。
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意识形态色彩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体系的根本特征,在于它是建立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的基础之上的学说,它集中地反映了人类社会中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和要求。
第一节政治学研究对象政治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领域,是研究政治现象产生的原因、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古希腊:城邦,城市国家。
亚里士多德:国家的活动。
中国古代:主要是统治的意思。
古往今来主要分两种观点:(一)历史上剥削阶级思想家以及当代西方政治学者的解释。
(二)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一)对政治的解释共分五种:(1)道德观点,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
(2)法律现象,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
(3)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
(4)“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
(5)围绕着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
(二)对政治的本质和含义归纳:(1)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2)实质:是阶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政治的基本特性。
(3)核心:是政治权力,政治权力的中心问题是国家。
(4)活动:是科学、艺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来研究它。
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提示了政治现象的范围,主要有两点:一是时间范围。
二是界定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的标准。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活动的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
国家政治是所有阶级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是政治上层建筑的主体。
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神权论:又称君权神授论,认为国家权力来源于神或上天的一种理论。
2、君主论:作者马基雅维里。
在书中提出政治关系的基础是财产关系的论断,从国家的目的出发,第一次提出政治问题和伦理问题在性质上的根本区别。
3、一党制:是一个国家由一个政党独占政权的政党制度。
(一个国家的政权完全掌握在单一的一个政党手中,法律上和事实上不允许其他政党存在或与之争夺政权。
)4、弹劾权:是资本主义国家议会监督政府的一项职权,即议会对政府高级官员个人的犯罪或严重失职行为进行控告和制裁,追究法律责任,罢免其职务或判罪。
5、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是统治阶级根据自身需要对国家政权结构的设计,是最高政权机关内部权力分配的形式。
6、福利国家:福利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完善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调节缓和阶级矛盾,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维护垄断资本利益和统治的方式。
7、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国家不可分割的领土之内,在最高国家机关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民族自治地方,以实行自治的民族成员为主组成自治机关,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行使自治权利,遵照国家总方针、政策,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的事务,并积极参加全国的政治生活。
8、公共权利:是指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并作为社会整体的代表,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
9、政治文化:是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
10、单一制:是将国土按地域划分为若干行政单位,具有统一主权的国家结构形式。
又可分为中央集权型和地方分权型两种。
简答题1、简述资本主义国家司法机关违宪审查权的含义及其审查类型。
(1)违宪审查是司法机关审查和裁决国家机关的行为是否违反宪法,审查对象包括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法令,政府根据法律颁布的行政法规、发布的行政命令以及采取的行政措施。
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全
第二讲政治权力3.政治权力:(1)广义:政治权力就是权力现象与权力行为在政治领域的反映。
(2)狭义:政治权力指的是公共权力,即行为者(个人、群体或组织)在公共事务方面控制社会资源、从事社会活动,实现预期目标、影响相关行为者的能力。
4.政治权力的特征(1)政治权力具有公共性;(2)政治权力垄断了暴力的合法实用;(3)政治权力具有广泛性、深入性、弥散性和强制性的特点。
5.政治权力的来源和基础(1)客观要素:在政治权力形成过程中,外在于政治权力主体的促成因素和条件。
主要包括:①生产资料②物质财③暴力④其他要素(2)主观要素:指在政治权力形成过程中,政治权力主体自身的状况和条件。
主要包括:①能力素质②身份资格③理论与策略④组织6.权力与权威的关系(1)权力:影响他人的一种能力,表现为一种奖惩能力,来源于强制力。
(2)权威:影响他人的一种正当性,来源于理性的说服。
信仰、风俗习惯、历史传统等都是权威的表现形式。
(3)联系:⑴都要求服从,都有支配的性质;⑵权威构成了权力的基础,权力的实现要依靠对于权威的运用;(4)区别:⑴对权威的服从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对权力的服从是相对的、有条件的⑵权威通常是不可更改的;而权力则要基于具体的具体的情势,不断地进行资源的重新分化组合,以达到最佳的均衡。
⑶权威的服从不要依靠强制和武力威胁,权力则要以武力为后盾。
7.政治权力的合法性⑴外在客观的合法性,如服从的习惯或习俗,以及强制性的法律;⑵在主观的合法性,如被统治者发自心的认为统治者有权指挥他们,而自己则有义务服从统治者;8.政治合法性的类型(1)传统型合法性(2)法理型合法性(3)克利斯玛型(个人魅力型)9. 政治权力有效性与合法性的区别(1)有效性是有条件的,合法性是无条件的;(2)有效性是物质上的,合法性是精神上、信仰上的;(3)有效性依靠的是政治权力对资源的垄断能力,合法性则依靠悠久的历史传统第三讲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1.政治文化:指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学概论复习参考
一名词解释
1单一制:单一制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指由若干不享有独立主权的一般行政区域单位组成统一主权国家的制度,和复合制相对。
(单一制下,国家主权高度统一,最高权力中央掌控,地方权力由中央授予,只有一部现行宪法和一套统一的法律体系,国家有统一的立法,行政,司法系统。
国民有统一的国籍身份。
)
2联邦制:联邦制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政治实体结合而成的国家结构形式。
(联邦制下,国家主权由联邦和各组成单位共享,联邦政府对外代表国家主权,中央权力源于各成员实体授予,中央与地方权限在联邦宪法中有较明确划分国家有统一的宪法和基本法律,但在联邦宪法和基本法范围内,联邦各成员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
3.多党制:是指两个以上竞争性政党并立角逐政府权力的政党制度。
4一党制:是指国家政权完全由一个政党单独掌握,在法律上和事实上都不允许其他竞争性政党存在的制度。
5两党制:是指由两个主要政党占据统治地位并互相竞取政府权力的政党制度。
6竞争性政党制度:一国的政党通过竞争总统职位或议会议席的方式执掌政权的政党体制模式。
它包括两党制、有限多党制、极端多党制和一党独大多党制。
7非竞争性政党制度:一国的政权通过法律规定由某个特定的政党执掌,不存在其它的政党或其它政党不得与执政当争夺政权的政党制度。
它包括一党制和一党领导制。
8政府首脑指一国政府或内阁的领导,名称各有不同,如“国务院总理”,“内阁总理(大臣)”,“首相”,“部长会议主席”等等。
9国家元首:是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
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10利益集团:又称为压力集团,是指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
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和行为的政治性团体。
二简答题
1民主政体的特征
a议会制度,选举制度和政党制度是民主政体根本的制度保障。
(现代民主实现形式是代议制民主,该形式下,立法权威和政治权威全部或主要掌握在自由选举而来的议会手中。
议会被认为是民意的最直接代表。
议会有选举产生,自由公正和定期的选举被认为是判断政体是否民主的基本前提。
竞争性的健全的政党制度存在使得民意更好整合和表达)
b立法,行政和司法个权力部门的功能分离。
(为避免“权力导致腐败,不受制约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立法部门,行政部门和司法部门必须实现功能上的分离从而保护个人权力免受侵害。
三种权力相互制衡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健全)
c国家与公民社会的有良性结构性张力。
(公民社会是在国家控制之外的个人和集团之间自愿构成的社会自治系统,具有多元性,开放性和竞争性,和政府之间是完全平等的法律主体,并对政府权力构成积极的制约)
d 意识形态上倡导多元并存,个人权利至上。
现代民主政体反对任何一种意识形态统摄整个社会,主张保留自由竞争,平等对话的政治空间,个人权利不受政治权力无端侵害。
2威权政体的特征
a在对社会控制程度上威权政体明显弱于极权政体。
(与极权政体对经济社会生活全面干预和控制不同,威权政体中,虽然民众的权利常常遭受政府压制,但政府通常允许甚至鼓励有限的民间经济活动。
社会由此获得一定的自制空间。
)
b在意识形态方面,由于缺乏较系统的现代思想体系,威权体制下的权力精英常常借助民族主义,同时辅之以本土文化中的某些资源,作
为凝聚人心,巩固自身权利正当性的主要手段。
c经济发展方面,威权政体常常采用非市场和超经济手段发展经济。
(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和资源掠夺,加之战后不平等的世界格局,使得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薄弱,市场发育不全,使得政府全面介入经济过程获得机会而且成为必要。
)
3政党的功能:对当下中国政党制度的思考。
a政党可以主导或影响政治过程。
在我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主导中国政治过程。
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参政议政,并进行监督政府部门的工作,影响着我国的政治过程。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对推进我国民主化进程有重大作用。
b政党的存在有利于民众利益的表达和整合。
现代社会民众数量规模的巨大和利益要求的复杂决定了不可能每个公民的利益都能够直接传达到国家政权系统中,而只能通过一定的中介加以转换。
政党在现代政治体系中充当了这一中介,把民众的利益诉求加以整合从而传达到国家政治体系中。
当下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吧民众的利益诉求加以整合,并通过法定形式上升为国家意志。
c推动政治社会化。
政党在将利益整合到政治系统中时也在传播政治游戏规则。
如:学习培训,政治实践,社会政治动员等。
d 政治录用和精英输送。
现代国家需要有能力的人或集团来掌控政权,治理国家事务。
政党需要培养训练党员的参政能力,培养政治精英。
4政治参与的功能和意义
a对作为政治参与主体的公民来说,政治参与发挥着重要的政治学习功能。
公民通过政治参与可以培养独立的理性判断能力,民主意识,发挥自身的政治作用,培养对政治的兴趣。
b平等的政治参与是政治系统汲取合法性的重要途径。
合法性是政治
系统存在并维持长久的基石。
一个参与渠道畅通,能够以系统内大多数民众的利益和意愿为依归的政治系统必然增强其统治的生命力。
c政治参与是在国家与社会间建立权力平衡机制的“杠杆”。
政治参与使得国家权力收到一定限度的制约,以避免国家权力强大的扩张惯性最终吞噬整个社会的自组织系统和自治能力。
“民主的政治参与可以在国家和社会之间稳妥地矫正政府的行动与公民的意愿和选择之间的矛盾。
”
5 民主政体的文化基础。
a 民主政体下,政治系统赖以立基的主要依据在于民众对该系统中“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结构之内在合理性的信仰。
现代民主政治体系中,民众对系统的支持取决于公正的选举和他们在制定和执行法律时是否遵守既定的宪法和法律程序。
b 民主政体下的公民对自己在政治过程中的影响力有较强的自信。
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影响国家的政治事务。
并不断采取政治行动,将积极参政视为良好公民的重要条件。
c 由于民主政体的开放性和参与主体的多元性,使得人们在公共政策的倾向上表现出明显的渐进性和保守主义色彩。
6政治社会化的途径
在现代社会中,公民政治社会化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a 家庭。
家庭在塑造人的政治人格,价值观念,政治态度等方面起关键作用。
在长期潜移默化中,尤其是父母的政治观念影响这子女。
平等的家庭关系对于潜在的参与性价值观和“政治功效”意识的社会化发挥着重要作用。
b 学校。
学校是专门的,系统化的而且强有力的政治社会化机构。
学校通过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和政治教育,塑造学生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初步的规范知识。
培养政治心理和政治思维方式。
c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使政治事件引人注目和传播某种政治观念,政治态度,和政治情感。
d 政治组织。
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团和政党组织也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利益集团能够集中政治要求,交流政治信息,并极力将其诉求纳入政治过程。
政党则宣传政治纲领和政策主张,力图使自己的政治观念和政治信仰为多数社会成员接受。
组织培训,参加竞选都为公众提供了参与政治的机会和可能。
e此外,还有教会,工作场所,各种形式的社群等等都是政治社会化的途径。
三,论述题。
1 民主政体作为一种不太坏的政体的内在因素。
政体是一种国家政权组织的抽象概括,现代民主政体一般具有以下特征:议会制度,选举制度和政党制度为制度保障;立法行政司法各权利部门的功能独立与分离;国家与公民社会存在良性的结构性张力;意识形态上的多元化。
相对于君主专制政体,极权与权威政体,现代民主政体是一种不太坏的政体。
这主要表现在避免暴政,保障公民权力,发挥社会积极自治,稳定社会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
现代民主政体之所以有如此长处是因为有如下内在质素;一,民主政体第一次完成了国家的合法性与制度的合法性的分离与良性互动,并将政治系统合法性建立在取得其治下民众的信任和支持上。
与君主专制政体,极权政体和威权政体下的个人魅力型不同,现代民主政体的合理性,合法性属于法理型。
这就避免了由于个人魅力的丧失而导致的政局混乱。
二,民主政体相对其他政体有较高程度的开放性。
能够通过某种体制化途径将民众的政治诉求纳入政治过程。
与其他政体模式在政治上不同限度的排他性不同,民主政体是一个相对开放的政治系统。
这有利于社会矛盾的调节,避免体制外大规模暴力事件的发生。
三,民主政体在国家各权力之间建立了法制化的运行规则,与专制政体和极权,威权政体中权力不受限制或较少限制不同,民主政体中政治权力的运用有较为明确的规则系统,从而抑制了政治权力自身强大的扩张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