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教案设计
⼩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教案设计 《数学⼴⾓》是⼈教课标版⼩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学习的内容,本课教学意义在于教会学⽣尝试⽤数学⽅法解决实际⽣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以下是店铺为⼤家准备的⼩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教案设计,仅供参考! ⼩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数学⼴⾓ 教材第134页的例1及136页的1-3题。
⼆教学⽬标 1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优化的⽅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2 .感受到数学在⽇常⽣活中的⼴泛应⽤,尝试⽤数学的⽅法来解决实际⽣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的应⽤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三重点难点 尝试⽤数学⽅法解决实际⽣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四教具准备 投影,天平。
五教学过程 (⼀)导⼊ 1 .出⽰天平教具,提问:这是什么?(天平)你知道天平的作⽤吗?它的⼯作原理是什么? 学⽣介绍⾃⼰对天平的了解,阐述天平的⼯作原理和特点。
天平⼤家都见过吗?有两个托盘,如果两个托盘⾥的物品质量相等,天平就保持平衡,如果不相等,重的⼀端就会… … 轻的⼀端就会… … ,⽼师在学⽣发⾔的基础上,进⼀步阐述天平的⼯作原理。
2 .创设情景,⾃主探索。
( 1 )出⽰钙⽚,提出问题:这⾥有3 瓶钙⽚,其是有⼀瓶少了3 ⽚,你能⽤什么办法把它找出来吗? ( 2 )独⽴思考。
⽼师⿎励学⽣⼤胆设想,积极发⾔。
全班汇报。
⽼师指导学⽣认真倾听并且积极评价各种⽅案:打开瓶⼦数⼀数、⽤⼿掂掂、⽤秤称(你选择⽤什么秤来称)、⽤天平称(⽼师不急于让学⽣说出最佳⽅案,给全班留出思考空间。
) 3 .⾃主探索⽤天平找次品的基本⽅法。
( 1 )引导学⽣探索利⽤天平找次品的⽅法:⼤家猜猜,怎么样利⽤天平找出这瓶少了的钙⽚。
我们可以拿出3 个学具代替钙⽚,想象⼀下,怎样找出少了的这瓶? ( 2 )独⽴思考,有⼀定思维结果的时候组织⼩组交流。
⽼师指导交流⽅法:⼀个⼀个讲,声⾳不要太⼤,能让对⽅听到就可以了,也可以边讲边演⽰,让对⽅可以更清楚… … ( 3 )全班汇报。
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找次品教学设计(共20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找次品教学设计〔共20篇〕篇1: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找次品教学设计教学目的知识技能目的: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的根本解决手段和方法。
过程方法目的: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的: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
教学方法1.加强学生的试验、操作活动。
本节课内容的活动性和操作性比拟强,可以采取学生动手理论、小组讨论、探究的方式教学。
先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充分地操作、试验、讨论、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
活动完成后再让学生分组汇报结果。
2.重视培养学生的猜测、推理才能和探究精神。
引导学生从纷繁复杂的方法中,从简化解题过程的角度,找出最优的解决策略。
引导学生逐步脱离详细的实物操作,转而采用列表、画图等方式进展较为抽象的分析^p ,实现从详细到抽象的过渡。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出示3瓶钙片,说明:在这3瓶钙片中有一瓶少装了几颗,你能帮我找出是哪一瓶少装了吗?学生自由发言。
在同学们说的这些方法中,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最好?为什么?[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要引导学生根据次品的特点发现用天平称的方法最好,知道并不需要称出每个物品的详细质量,而只要根据天平的平衡原理对托盘两边的物品进展比拟就可以了。
]出示天平。
说说怎样利用天平来找出这瓶钙片呢?学生答复后小结:可以把其中的2瓶分别放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中,假如天平平衡那么没放上去的那一瓶少装了;假如天平不平衡那么翘起一端的托盘中所放的那一瓶少装了。
提醒课题: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在一些看似完全一样的物品中混着一个质量不同(轻一点或是重一点)的物品,需要想方法把它找出来,像这一类问题我们把它叫做找次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如何利用天平找次品。
板书课题:找次品[设计意图: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开展程度和已有的知识经历根底之上。
2024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教案
2024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数学广角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思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重点掌握数学广角中的核心概念和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和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法。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与数学广角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数学广角相关知识的探究学习。
鼓励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尝试解决新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讲解与示范教师对重点概念进行详细讲解,并提供典型例题的解题示范。
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培养他们的归纳和概括能力。
课堂练习设计具有层次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及时反馈学生的练习情况,帮助他们发现和纠正错误。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
结合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生动的实例和形象的图表,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
设计互动性强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课堂练习在课堂上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引导。
课后作业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答案,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2023年五年级数学七单元广角教学计划
2023年五年级数学七单元广角教学计划广角教学是一种全面、综合性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下面是2023年五年级数学七单元广角教学计划,共2000字。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角的概念、角的度量和角的分类,并能灵活运用角度的概念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习惯,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角的概念、度量和分类的基本知识点。
2. 教学难点:角的度量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安排1. 第一课时:角的概念引入(30分钟)- 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角来了解角的概念。
- 引入角的定义和角的基本要素。
- 进行角的测量实践活动。
2. 第二课时:角的度量(30分钟)- 学生了解角的度量单位:度和弧度。
-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度和弧度之间的转换关系。
- 进行角度转换的练习与讨论。
3. 第三课时:角的分类(40分钟)- 学生通过复习前两课的知识,掌握角的分类方法。
- 学生通过观察不同的角,进行分类讨论。
- 进行角的分类练习。
4. 第四课时:角的补角与余角(40分钟)- 学生通过观察角的特征,了解补角和余角的概念。
-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计算补角和余角。
- 进行补角和余角的练习与应用。
5. 第五课时:角的问题解决(40分钟)- 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运用角的概念和方法进行解决。
- 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 进行角的问题解决活动。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资源1. 教学方法: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
2. 教学资源:教材、多媒体教学工具、实物角度仪器、实际问题解决材料等。
五、教学评价与分析1. 教学评价方式:观察记录、口头回答问题、练习题考核、实际问题解决评价等多种方式相结合。
五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精品教案(精选15篇)
五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精品教案(精选15篇)五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精品篇1教学过程:一、导入。
1、手引发的思考。
师:伸出你的左手,张开手指,用数学的眼光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师:大家都有一双锐利的数学眼睛,发现手指与间隔之间也有数学。
其实在生活中那些司空见惯的现象,只要用心观察、思考也能发现他们的数学奥秘。
这节课,我们将深入研究类似手指与间隔这样的数学问题。
2、提问:每年的3月12日是什么日子?(点出植树的好处,进行思想教育。
)揭题。
(板书课题)二、新课探究。
1、出示题目:同学们在校园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
一共要栽多少棵树?【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2、学生大胆猜测。
让学生利用学具表格完成对因为长度不定的猜想,展示学生的猜想:(由于长度的不同,学生出现的情况不同,但总是会出现棵数比间隔数多一)理解:“间隔”、“间隔数”、“棵数”。
3、验证,建立数模。
(学生分小组亲自动手验证)棵数和间隔数到底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学生大胆地猜想,并用图示的方法验证。
显示:隔5米种一棵,再隔5米种一棵……,一直画到100米!学生会感觉:这样一棵一间隔画下去,方法是可以的,但太麻烦了,又浪费时间。
引导学生:要研究棵数和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有更简单的方法吗?让学生思考、交流,尝试从简单入手,用“把大数变小数”的方法进行研究,渗透“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4、发现规律。
学生开始动手画图、填表、比较分析,然后展示他们的研究结果,发现在小数据中两端都种的情况下,都有“棵数比间隔数多1”的规律。
师:“棵数比间隔数多1”的规律是同学们用较小的数据研究出来的,如果数据增大,这个规律还成立吗?课件动态演示:一个间隔对应一棵,这样一直对应下去,100个间隔就有100棵,种完了吗?师:如果这条路变得很长很长、无限长,两端都种还有这样的规律吗?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不管数字多大,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最后还要补上一棵才能达到两端都种的结果。
五年级上册教案数学广角
五年级上册教案数学广角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数学广角的概念,了解数学广角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广角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画图、列举、推理等方法,探索数学广角的方法和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 学生能够理解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数学广角的概念及应用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广角的兴趣。
2. 教学概念:介绍数学广角的概念,解释数学广角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实例讲解: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数学广角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第二课时:探索数学广角的方法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发现和运用数学广角。
2. 教学方法:介绍探索数学广角的方法,如画图、列举、推理等。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实例,运用所学的探索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课时:数学广角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数学广角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应用: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数学广角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数学广角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课时:总结与反思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总结数学广角的概念、方法和应用。
2. 教学总结:学生通过思考、交流,总结数学广角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 实践操作: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数学广角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课时:拓展与提高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发现和运用更多的数学广角。
2. 教学拓展:介绍更多的数学广角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运用。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实例,运用所学的探索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5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5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与反思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集合的思想。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集合的思想。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出示图片师:同学们,今天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朋友,你们看他们是谁?(出示图片)师:这两个你们喜欢吗?那你们喜欢谁呢?(先让学生说一说)师:这样吧,我们调查一下,如果你喜欢松鼠的就用水彩笔把你的姓名写在红色纸片上,如果你喜欢熊的,就把你的姓名写在绿色纸片上,如果你两个都喜欢,你可以在两张上都写上你的姓名。
师:写好了吗?师:为了方便,我们调查一个组好不好,请第二组的同学把你写的贴到黑板上相应的位置。
如果你两个都喜欢的话,可以把你的两个姓名分别贴到他们的下面。
2、学生上来贴图3、观察黑板上贴的情况,问:你发现了什么呢?师: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你发现了什么呢?让学生说说师:那么,喜欢ZIP和ZOOM的一共有多少人呢?学生说(可能有人说12人也可能有人说其他的数)二、探究:1、四人小组合作,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喜欢ZIP和喜欢ZOOM的人数。
师:那么,到底有多少人呢?(如果还有意见,就让一个学生站起来,给全班同学数数,看看到底有多少人?确定12人。
)师:那么,实际是12人,可是计算出来是其他的呢?原因在哪里?生回答师:哪些同学重复计算了,谁上来给大家找一找?请学生上来找出重复的人数,(师:贴哪里?)学生贴师:重复的有6人,算了两次,而实际应该算一次,所以我把他重叠起来。
(教师说着把这6人的纸片重叠起来)师:刚刚,我们把他分成两类这样贴,很容易出错,那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能不能用一些图、表或者自己喜欢的其他方式,把这份名单再整理一下,使我们清楚地看出喜欢ZIP的有哪些人?喜欢ZOOM的有哪些人?两样都喜欢的有哪些人?能不能?生能师:那这样吧,我们四人小组合作,合作之前给大家几点合作建议:出示合作建议:(1)四人小组讨论:说说打算用怎样的图或表来表示?(2)四人小组动手在纸上画出方案。
五年级《数学广角》导学案分析(精选13篇)
五年级《数学广角》导学案分析(精选13篇)五年级《数学广角》导学案分析篇1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中用到的数字编码,体会编码编排的特点。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观察比较的能力。
并通过给自己编身份证,学生亲身感受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初步学会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及结果。
教学重点:了解身份证编码,体会编码编排的特点,学会编码。
教学难点:怎样科学合理地编码。
教学准备:相关及收集有关数字与编码的生活实例,学生课前调查了解自己父母或爷爷奶奶等人的身份证号码。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先板书“1”,问学生:表示什么?(汇报)紧接着,教师在1的左边板书数字1,右边板书数字9得到119。
问:这回又表示什么?(汇报:一百一十九……)还表示什么?如果你发现火灾想报警怎么办?(电话119)可见,数字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下面请同学们想一想,在生活中你都看到了哪些数字编码?师:看来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字编码,那么,这小小的数字编码里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数字编码。
(板书:数字与编码)二、探索学习1、同学们,课前老师请大家收集爸爸、妈妈或家人的身份证,大家都准备了吗?举起来给我看看。
嗯,真不错!2、有谁知道身份证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登记、贷款、存钱、住店、出国…)同学们了解的很多,身份证在我们的生活中的确很重要,它是我国目前唯一的法定个人身份证件,我们要告诉家长一定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绝对不要随便借给他人使用。
3、下面谁能说一说你手中的身份证号码是多少?(汇报)4、引导: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你手中的身份证号码,从身份证号码中你们能获得哪些信息呢?(组内交流、汇报)5、老师揭示身份证编码的秘密:身份证有15位(旧)和18位(新)之分,新增加的在第7、8、18位上。
2023年五年级数学七单元广角教学计划
2023年五年级数学七单元广角教学计划【引言】广角是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学生在几何思维方面的重要基础。
本次教学计划以五年级的数学七单元广角为主题,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广角的概念和性质,并培养他们的几何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广角的概念和性质。
- 学会使用度量角的单位度和弧度。
- 学会计算和应用广角的度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和创造力。
-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增强他们对数学的热爱。
-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信心和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本次教学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一、导入(15分钟)- 利用照片或实物引入广角的概念,鼓励学生观察并描述广角的特点。
- 提问:什么是广角?广角有什么性质?二、概念讲授(30分钟)- 通过解释和示范,向学生介绍广角的概念和性质。
- 引导学生观察实例,并总结广角的特点和性质。
三、度量角的单位(20分钟)- 学生了解度量角的单位—度,并学会使用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测量角度。
- 强调度量角的精确性和准确性,进行角度测量实践活动。
四、计算广角的度量(25分钟)- 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计算出广角的度量。
-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解答,并提供解题方法。
五、应用广角的度量(25分钟)- 学生通过几何图形问题,将所学得的广角知识进行应用。
-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推理,解决实际问题。
六、总结与拓展(15分钟)- 概括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概念和方法。
- 整理并展示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 鼓励学生尝试更多的广角问题,并拓展他们的思维。
【教学方法与手段】- 示范法:通过教师的演示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广角的概念和性质。
-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解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广角》教学设计(15篇)
《数学广角》教学设计(15篇)《数学广角》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广角》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数学广角》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教材第109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并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能借助连线、列表等方式梳理信息,学会简单的推理。
3.在简单推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目标解析:学生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已经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本课的学习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体会逻辑推理的含义,学会推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并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教学难点:有条理地表达推理的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一)学生游戏,猜物体验1.“随意”猜。
老师两手握拳,一上一下放好。
让学生猜一猜上面手中有什么礼物?下面手中有什么礼物?2.“犹豫”猜。
教师提示:礼物是橡皮和转笔刀。
让学生再次猜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3.“确定”猜。
继续提示:下面不是橡皮。
(1)学生独自猜测。
(2)同桌交流猜测结果,并说说猜测的理由。
(二)教师小结,揭示课题【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感兴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三个不同层次的猜物活动中,充分体验到推理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领悟新知(一)动态演示,呈现问题教师利用课件动态呈现例1。
先出示“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书,下面三人各拿一本”,再分别出示小红、小丽说的话,最后出示问题。
2023年五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先学后导教案(精选3篇)
2023年五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先学后导教案(精选3篇)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广角的概念,能够准确地理解广角的定义。
2. 能够通过实际情境,运用广角的概念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1. 广角的定义和性质。
2. 广角的测量和计算。
教学难点:1. 运用广角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 理解广角的引申概念。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学生练习册和作业本。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新知识1. 引导学生回想上节课所学的角,复习并激发学生对角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广角吗?请举一个例子。
3. 引导学生理解广角的定义,并通过多个实例展示广角的特点。
步骤二:学习广角的性质1. 教师通过展示示意图,介绍广角的性质。
2. 学生合作讨论,总结广角的性质,并记录在课堂笔记中。
步骤三:计算和测量广角1. 教师通过示范和解释,引导学生如何计算和测量广角。
2. 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相互合作,互相测量和计算广角。
步骤四:广角的应用1. 教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2. 学生在小组中合作探讨,并给出解决方法和答案。
3. 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步骤五:小结和拓展1. 教师进行本节课的小结,并检查学生对广角的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思考广角的应用范围,并展示一些拓展学习资料。
教案二:教学目标:1. 能够准确地理解广角的概念和性质。
2. 学会通过实际情境,解决与广角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1. 广角的定义和性质。
2. 广角的测量和计算。
教学难点:1. 运用广角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学生练习册和作业本。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新知识1.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顾角的定义,激发学生对广角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广角吗?请举一个例子。
步骤二:学习广角的定义和性质1. 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介绍广角的定义和性质。
《数学广角》教学设计(精选14篇)
《数学广角》教学设计(精选14篇)《数学广角》篇1教学任务分析: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9页的“数学广角”其主要的教学内容是简单的排列与组合。
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
传统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这部分内容,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
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就是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最简单的事例,让学生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向学生渗透有关排列与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当然在“摆数”、“握手”等活动中,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互相沟通,也促进知识的互补和互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学生分析:简单的排列组合对二年级学生来说都早有不同层次的接触,如用1、2两个数字卡片来排两位数,学生在一年级时就已经掌握了。
而对1、2、3三个数字排列成几个两位数,不少学生通过平时的奥数辅导都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地排列。
再如组合题中用钱买物品等,学生基本上都能准确地回答出结果。
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在设计本节课时,教学的重点应该偏重于让学生说一说有序排列、巧妙组合的理由,体会到有顺序、全面思考问题的好处。
并在设计“摆数”、“握手”这些活动时难度再稍微提升些,尽量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有事可做。
同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设计时也要做到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环节,灵活处理教材。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3.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组合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难点: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准备:三只小动物的头像、两顶小雨伞图片、上锁的大门图片、纸条、实物投影仪等。
2023年五年级数学七单元广角教学计划
2023年五年级数学七单元广角教学计划广角教学是一种注重启发性和探究性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下面是一个关于2023年五年级数学七单元广角教学计划的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教学内容:数学七单元——平面图形运动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平面图形的转动、翻转和平移,并能够用适当的词语进行描述。
2.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判断和描述转动、翻转和平移后的图形位置和形状。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平面图形卡片、运动棋盘、投影仪、电脑、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2. 教学材料:数学课本、练习册、考试卷。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与导入1. 导入: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呈现一些具有不同形状的平面图形,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它们的特点。
2. 引入:通过与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平面图形在空间中的运动特点,并导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平面图形运动。
第二课时:转动1. 导入:通过实物呈现转动的过程,让学生观察并感受转动的特点。
2. 引导:利用平面图形卡片,让学生进行转动实验,并观察图形在转动过程中的变化。
3. 讲解:通过投影仪或多媒体教学课件,讲解转动的定义、性质及表示方式。
4. 操练:给学生练习题,巩固转动的概念与表示方式。
第三课时:翻转1. 导入:让学生观察并探讨镜子翻转的特点。
2. 引导:通过平面图形卡片,让学生进行翻转实验,并观察图形在翻转过程中的变化。
3. 讲解:通过投影仪或多媒体教学课件,讲解翻转的定义、性质及表示方式。
4. 操练:给学生练习题,巩固翻转的概念与表示方式。
第四课时:平移1. 导入:让学生观察并感受平移的特点。
2. 引导:通过运动棋盘等工具,让学生进行平移实验,并观察图形在平移过程中的变化。
3. 讲解:通过投影仪或多媒体教学课件,讲解平移的定义、性质及表示方式。
4. 操练:给学生练习题,巩固平移的概念与表示方式。
五年级数学广角教案
五年级数学广角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途径,自主探索和发现图形中的规律,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平面图形的拼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发现平面图形拼组的规律,学会用简单的图形拼出复杂的图形。
2. 第二课时:平面图形的面积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学会用图形面积解决实际问题。
3. 第三课时:立体图形的认识教学内容:让学生认识常见的立体图形,学会用立体图形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物体。
4. 第四课时:立体图形的展开与折叠教学内容: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掌握立体图形的展开与折叠方法,学会用立体图形解决实际问题。
5. 第五课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规律。
2. 运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结合直观演示法,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 采用实践操作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 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精美的PPT,辅助课堂教学。
2. 学习材料: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材料,如图片、卡片等。
3. 实践活动材料:为学生准备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如剪刀、胶水等。
4. 作业设计:布置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六、教学计划1. 第一周:平面图形的拼组,学会用简单的图形拼出复杂的图形。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教案、教学设计
1.生活情境引入:以学生们熟悉的校园生活为背景,提出问题:“同学们,如果我们要举行一次班级联欢会,我们需要安排座位,有多少种不同的座位安排方式呢?”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排列组合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展示:通过动画或图片,展示不同的座位安排方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讲授新知
1.排列组合概念:讲解排列与组合的定义,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两者的区别,如穿衣服的顺序与选择零食的种类等。
2.解题方法:介绍图表法、树状图法等解题方法,让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进行求解。
3.事件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讲解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概念,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判断事件的类型。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简单的排列组合原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排列组合问题。
2.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够判断事件的发生是确定还是不确定。
3.熟练运用图表、树状图等工具,整理和分析数学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必做题:
-请学生完成课本上对应的练习题,包括排列组合的基础题和实际问题。
-选择两道与事件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相关的题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2.选做题:
-提供一组稍微有难度的排列组合问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挑战。
3.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五)总结归纳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排列组合的规律,以及事件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判断方法。
五年级 教案数学广角
五年级教案数学广角教案标题:五年级教案-数学广角教案目标:1. 理解和运用数学广角的概念;2. 能够用数学广角解决实际问题;3.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数学广角的概念和性质;2. 运用数学广角解决实际问题;3.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运用数学广角解决复杂问题;2.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黑板、白板、书籍等;2. 学生准备:教材、练习册、笔、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引入数学广角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2. 提问学生:你们对广角有什么了解?你们有没有见过或使用过广角?二、讲解与实践(15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等方式讲解数学广角的概念和性质,包括广角的定义、度量单位等;2. 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实践测量广角的方法和步骤;3. 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完成练习并互相检查答案。
三、拓展与应用(20分钟)1. 教师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数学广角的知识解决问题;2. 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并解决问题;3. 学生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巩固与评价(10分钟)1. 教师布置相关的练习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2. 教师在课堂上抽查学生的答案,并对学生的解题过程进行评价和指导;3.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测验或游戏,检验学生对数学广角的掌握程度。
五、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数学广角的重要性;2. 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和困惑,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3. 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应用数学广角的知识。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一步探究数学广角的性质和应用,拓展数学思维;2. 学生可以参与数学竞赛或活动,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3. 学生可以应用数学广角的知识,设计和制作一些实际的测量工具或模型。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讲解、实践、拓展和评价等环节,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广角的概念和应用。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和掌握“栽树的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理解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但是在解决复杂问题时,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对生活中的植树问题可能有一些初步的了解,但不一定能够用数学的方法来解释和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栽树的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和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栽树的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2.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操作等活动,探索并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课件展示一些实际的植树场景,如道路两旁植树、公园里植树等,引导学生关注植树问题。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栽树的棵数和间隔数有什么关系吗?”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关于栽树的问题,如:“如果要在一条长为100米的路边植树,每隔5米植一棵,需要植多少棵树?”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问题。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关于植树的实际问题,并解答问题。
然后各组汇报并展示成果。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栽树的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还可以应用到哪些问题上?”让学生举例说明,如植树节活动安排、园林景观设计等。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栽树的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关于植树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回家解答。
五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教案doc 教案目录: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2 过程与方法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2.2 教学难点三、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3.2 教学手段四、教学内容与步骤4.1 导入新课4.2 教学内容的展开4.3 巩固练习4.4 小结与拓展五、作业布置与课后反思5.1 作业布置5.2 课后反思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数学广角的概念,能够运用数学广角解决实际问题。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理解数学广角的概念,掌握运用数学广角解决问题的方法。
2.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广角,并运用数学广角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数学卡片等辅助教学。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广角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教学内容的展开4.3 巩固练习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4 小结与拓展五、作业布置与课后反思5.1 作业布置设计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广角问题,让学生课后思考。
5.2 课后反思教师应及时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6.1 课堂评价6.2 课后评价七、教学资源7.1 教材资源7.2 网络资源八、教学时间与安排8.1 课时安排8.2 教学进度计划九、教学实践与案例分析9.1 教学实践9.2 案例分析十、教学改进与措施10.1 教学改进10.2 措施六、教学评价6.1 课堂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回答问题的情况以及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数学广角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教材,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和掌握“在直线上植树,棵数与段数的关系”,以及“在封闭线路上植树,棵数与段数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对数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还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理解问题的本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学规律,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在直线上植树和封闭线路上植树的棵数与段数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在直线上植树和封闭线路上植树的棵数与段数的关系。
2.教学难点: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找出问题的本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好教学方案。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了解植树问题。
3.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图片、问题案例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植树场景,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在直线上植树,棵数与段数的关系是什么?”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得出结论:棵数=段数+1。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这个结论的含义,并解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年级数学广角教案
五年级数学广角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经历探索图形镶嵌成平面图案的过程,感受平面镶嵌的特点。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简单的平面镶嵌的方法,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内容1. 平面镶嵌的概念及特点。
2. 简单平面镶嵌的方法。
3. 实际生活中的平面镶嵌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平面镶嵌的特点及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并掌握平面镶嵌的方法。
(2)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操作、交流、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平面镶嵌的特点及方法。
3. 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镶嵌图案,如地砖、天花板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案有什么特点?它们是如何拼接在一起的?2. 探索新知:(1)教师简要介绍平面镶嵌的概念及特点。
(2)学生分组讨论,探索简单平面镶嵌的方法。
3. 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平面镶嵌练习题,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评价。
4. 应用拓展:(1)教师出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镶嵌问题,如教室地砖的铺设、花园的规划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6. 布置作业: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一些有关的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正确率,分析学生的掌握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第134页例1、例2。
二、教材简析:
《找次品》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
现实生活生产中的“次品”有许多种不同的情况,有的是外观与合格品不同,有的是所用材料不符合标准等。
这节课的学习中要找的次品是外观与合格品完全相同,只是质量有所差异,且事先已经知道次品比合格品轻(或重),另外在所有待测物品中只有唯一的一个次品。
“找次品”的教学,旨在通过“找次品”渗透优化思想,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优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运用它可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本节课以“找次品”这一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观察、分析、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画图、推理与合作交流验证等学习方法,探究找次品的策略,能够借助抽象记法对“找次品”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经历由多样化到优化的思维过程。
2、通过讨论、探究、逻辑推理等活动,寻找次品的优化方法,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经历数学方法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提炼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
经历观察、猜测、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
五、教学难点:
体会解决问题有多种策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学会运用最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
六、教具准备:小圆形卡片若干个、每小组一张记录纸
七、教学设计:
一、初步认识“找次品”的基本原理
1、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出示南昌七城会的图标,介绍情况:会徽创意的含义是通过运动、力量、激情、由既似运动场跑道、又像吉祥的彩虹勾构出数字“7”,生动表达第七届城运会的深刻内涵:彩虹横跨,放飞和平,喜迎八方来宾,友谊和希望在这里相聚,鲜花锦簇,神采飞扬,展示出体育竞技的搏击与魅力,以红、绿、黄三色渲染,彰显出南昌这座充满希望的革命历史名城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地域特征。
飞鸽将带着南昌的蓬勃发展和第七届城运会热烈、欢庆、祥和、团结、圆满的信息飞向全国,飞向世界、飞向千家万户。
师:这里有三个乒乓球,其中一个要轻一些,是次品,你能想办法把它找出来吗?
生:能。
师:可以怎么找啊?
生:略。
(数一数掂一掂用天平称等等)
师:刚才有同学说用天平称一称,天平大家见过吗?
生:见过。
师:想一想,用天平称物体时有几种情况?
生:两种情况。
(请学生演示)
师:那么,怎样通过天平称的方法找出次品乒乓球呢?
生:口述方法。
(同时课件演示)
师:(揭示课题)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着一个质量不同的,或是轻一点或是重一点的物品,需要想办法把它找出来,像这一类问题我们把它叫做“找次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如何使用天平“找次品”。
(板书课题:找次品)二、初步认识“找次品”的基本方法
小组合作:从5个乒乓球中找出较轻的次品,至少用天平称几次一定能找到?(课件展示)(合作要求:用5个圆片当乒乓球,在稿纸上画出简易天平。
你们是怎样称的?称了几次?)指名汇报,同时用课件演示。
根据学生的回答用图示法板书学生的操作步骤:
5(2 2 1)→2(1 1)2次
5(1 1 1 1 1 )2次
观察思考: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到这个次品呢?(板书:一定至少)
小结:在5瓶乒乓球中找到一个次品有2种方法,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出,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三、归纳策略,体会最优
(1)出示例2:在9个网球中有一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你能用天平把它找出来吗?至少需要几次要就一定能找出这个次品来,可以怎么称?
师:称之前,我们要先想想怎么分。
注意听好要求:以四人为一小组,利用手中的学具进行操作,然后把你称法用快捷记法记录下来,在小组互相说一说。
比比看,哪个小组想的方法最多!
教师巡视指导。
(2)请学生展示方法并说明,教师帮助整理称法。
(3)课件出示:
9(4,4,1)4(2,2)2(1,1)……3次
9(3,3,3)3(1,1,1)……2次
9(2,2,2,2,1)2(1,1)……3次
9(1,1,1,1,1,1,1,1,1)……4次
(4)师:从9个网球中找出1个次品,至少要称几次,一定能找到?(2次)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选择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生:第2种,因为它最简便。
师:好,我们来看第二种方法。
它是把9个网球分成了几份啊?(3份)第一种也是分成了3份,为什么称的次数要多一些呢?
生:因为它没有平均分。
师:为什么平均分成3份,称的次数最少呢?(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种和第二种方法,称一次后,次品所在的范围,通过比较得出平均分成3份的方法最好!
板书:平均分成3份
四、猜想和验证
(l)提出猜测:那么,当物品的数量是3的倍数时,是不是只要平均分成3份的方法都能保证找出次品而且所需次数一定最少呢?我们来猜一猜。
(2)学生猜想:不一定或一定。
(3)要验证猜想我们应该怎么办?
用能平均分成3份的数试验一下。
为了方便验证,我们选取比较小的数12来试验一下。
根据我们的猜测可以把12怎么分?(学生口述称的过程)我们再来看看别的分法能不能让称的次数更少。
还有哪些分法?(2,2,2,2,2,2) (6,6) (5,5,2) (3,3,3,3)……
(4)学生选择一种分法在纸上进行分析。
(5)全班汇报,引导学生比较:有没有比平均分成3份的方法称的次数更少的了?
生:没有。
师:引导学生观察每种方法称一次,最坏的可能次品所在的范围。
3、假如物品的数量不能平均分成3份的话,又该怎么分才能保证找出次品的次数最少呢?
4、有20零件,其中19个质量相同,另有1个是次品,比其他的零件略重一些。
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这个次品?
5、总结:这样看来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时候,当待测物品的数量是3的倍数时,我们把它平均分成3份,能保证称的次数一定最少而且找出次品。
那说明我们刚才的猜想是正确的。
20 3份(7、7、6)3次
五、“规律”的应用
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招聘副总裁:在81个零件中找一个较轻的次品,最少称几次保证能找到?
(五)交流收获,总结全课:
谈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