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一轮复习讲义课件 (1)
202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一轮复习配套PPT课件(人教版)第1篇 自然地理 第7章 自然灾害 第1讲
(2)防御措施 ①工程措施
河段 措施 上游 修水库蓄洪和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中游 利用低洼地建蓄洪工程 下游 整治河道,开挖新河、加固堤坝、疏通河道,加快分洪、泄洪 ②非工程措施 a.科研投入监测和预报;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 b.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宣传教育;加深居民对洪 涝灾害的认识。
分布
主要是热带草原气候区
在我 主要是春旱
主要是伏旱
国的 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是旱灾多发区,其中 分布 华北 地区的旱灾发生最频繁、影响最严重
3.危害
影响种植业 影响畜牧业 引发 水资源
诱发其他灾害
造成农作物大量 减产 ,乃至颗粒无收 影响牧草 生长 ,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 短缺 造成人畜饮水困难,严重时甚至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 稳定 极易引发沙尘暴、 火灾 、虫灾等灾害
答案 (1)D (2)A (3)C
[变式训练] 30°N~40°N夏季的融雪洪水灾害主要分布在何种地形区? 提示 高山、高原地区。
对点训练
考向一 洪涝灾害 (2023·河南百校联考期末)地处干旱、半干旱区的新疆,由于地质地貌条件和植 被条件特殊,一次强降水就很容易引发洪水灾害。下图示意1980—2019年新疆 南部一般性暴雨洪水灾害事件出现次数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3题。
A.尼罗河流域
B.中南半岛 C.北冰洋沿岸 D.亚洲中部
(2)春季与秋季融雪洪水灾害频次差异大,主要是因为( )
①春季地表积雪较多 ②气温变化趋势不同 ③秋季气温低于春季
④秋季雨水少于春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一般认为,混合型洪水比升温型洪水破坏力更强,其理由最可能是( )
高三地理一讲义轮总复习课件地图
高三地理一讲义轮总复习课件地图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为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三册第二章《地图》节。
本节主要内容有:地图的种类、地图的阅读、地图的绘制、地图的运用。
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种类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图的能力。
3. 引导学生了解地图的绘制过程,提高学生绘制地图的技能。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地图的基本种类、地图的阅读和运用。
难点:地图的绘制过程。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地图样品、绘图工具。
学生准备:笔记本、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地图的种类:教师通过PPT展示不同种类的地图,如地形图、气候图、交通图等,引导学生了解各类地图的特点。
2. 地图的阅读:教师讲解地图的阅读方法,如比例尺、图例、坐标轴等,并通过实际地图样品进行讲解。
3. 地图的绘制:教师讲解地图的绘制过程,包括数据收集、绘图软件选择、地图编绘等。
三、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一道地图阅读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题:根据地形图判断某地的海拔高度。
四、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题目:根据气候图判断某地的气候类型。
五、地图绘制实践(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地图绘制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实践题目:绘制一幅简单的学校周边交通图。
六、板书设计(5分钟)教师展示本节课的重点板书设计,包括地图的种类、阅读方法和绘制过程。
七、作业设计(5分钟)1. 作业题目:绘制一幅家乡的自然地图,并简要介绍地图中的主要地理特征。
2. 答案:略。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次教学内容为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三册第二章《地图》节。
本节主要内容有:地图的种类、地图的阅读、地图的绘制、地图的运用。
在这些内容中,地图的阅读和运用是重点,而地图的绘制则是难点。
1. 比例尺:比例尺是表示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的符号。
通过比例尺,我们可以将地图上的距离转换为实际距离,从而更好地理解地图上的信息。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一编必修第一册+选择性必修1第八章自然灾害第一节常见的自然灾害
题点(二) 洪涝灾害的形成与防治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河段略图。考虑分洪需要,该河段没有修筑防洪堤 坝。为改善航运条件,实施了裁弯工程,裁弯后弯曲河道与河流断开,成 为废弃河道。据此完成4~5题。
4.实施裁弯工程前,下列各地受洪涝威胁较大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实施裁弯工程后,①④两地受洪涝的威胁( )
城市 开封 武汉
4—5月 47% 27%
7—8月 35% 56%
全年 20% 19%
1.影响武汉和开封干旱等效频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气温
C.降水
D.河流
2.开封发生旱灾的最主要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造成武汉旱灾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春季气温快速上升
B.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纬度
3—5月
6—8月
9—11月
12—2月
总计
升温 混合 升温 混合 升温 混合 升温 混合 升温 混合
型型型型 型 型 型 型 型型
0°~30°N 0 0 0
0
0
0
0
1
01
30°~40°N 5 24 25 21 0 1 3 12 33 58
40°~50°N 132 151 10 12
1
5 27 49 170 217
2.地震的发生过程
地壳中长期积累的能量,会使地层发生倾斜或弯曲。当超过岩层所能承受 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_断__裂___或错位,使长期积聚起来的能量急剧 地释放出来,并以_地__震__波___的形式传播,引起地面震动。
3.危害
房屋倒塌,道路、管道、通信等基础设施 直接损失
(锁定高考)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1讲经纬网与地图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1讲经纬网与地图考纲导向思维导图考情导引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 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3. 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和注记。
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地理空间定位、方向的判读、两点间距离的计算、最短航线的确定、比例尺的计算;有时也以综合题的形式考查区域地理位置特征的表述。
考点一经纬网及其应用1.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球是一个□5________稍扁、□6________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2. 地球仪、经线与纬线(1)地球仪: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7________,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没有长度、面积和方向、形状的变形,所以从地球仪上观察各种景物的相互关系是整体而又近似于正确的。
地球仪是一个正球体。
(2)地轴与极点: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为地轴,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为极点,地轴指向□8________的为北极点,另一点为南极点。
如下图所示:(3)经线与纬线□9________,两条正对着的经线(经度球仪上,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点为最北点,南极点为最南点;东西方向是相对的,要按照劣弧进行判断。
(4)图解经纬线(5)经度与纬度1416(7)纬度区划分与重要纬线的地理意义①纬度区划分:由赤道向南北两极,以30°划分为低、中、高三个纬度区,0°~30°为低纬,有回归线穿过;30°~60°为中纬;60°~90°为高纬,有极圈穿过。
②重要纬线的地理意义赤道:最长的纬线、纬度的分界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无地转偏向力、全年昼夜等长。
北回归线:太阳直射地表的最北界、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
南回归线:太阳直射地表的最南界、热带与南温带的分界线。
北极圈:北半球极昼极夜的最南界、北温带与北寒带的分界线。
南极圈:南半球极昼极夜的最北界、南温带与南寒带的分界线。
命题探究对接高考命题角度一利用经纬网定“位置”[经典例题]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部分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
2023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件PPT--经纬网、地图和地理信息技术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5分,共50分,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 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基础性—必备知识固根基] 考向1 地图上的位置和距离 (2021·北京高考)我国某镇利用当地主产的粮食制作粮画,打造粮 画小镇。图a是M学校设计的小镇地理位置指示牌,图b是该校设计的四 条“行走的思政课”精华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7.在图中最可能发育河流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根据等高线数值凸高为谷,凸低为脊的原则,③、④处为山 谷,可能发育河流;①、②处为山脊,不可能发育河流,故D项正确。
8.规划在图中修建一座大坝,库区最高蓄水位为250米,则
大坝的高度最合理的是( )
A.40米
B.110米
C.140米
12.突尼斯中南部有利于遥感考古发挥其独特优势,因为这
一区域( )
A.人类活动较多
B.位于沿海地区
C.森林覆盖率高
D.地处荒漠边缘
解析 突尼斯中南部地处撒哈拉沙漠北部边缘地区,地理环境恶
劣,人类难以进行实地的考察,利用遥感技术来获取地表信息,则不
受影响。
[素养1 人地协调观] 考向7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与“3S”技术 (2021·安徽六校高三素质测试)2020年7月26 日,重庆武隆区发生山体滑坡,壅塞乌江支流, 形成堰塞湖,威胁沿河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如图为滑坡示意图。 据此完成13~14题。
19.如果驴友在②处突遇湖水外泄,最佳的逃生方向是( )
A.东北 B.正北
C.东南
D.正南
解析 据图可知,②位于河谷地带,如果驴友在②处突遇湖水
外泄,应向与河谷垂直的两侧高处逃生。结合图中指向标和等高线
地理高三一轮复习《高考总复习》江苏讲义第一部分第一单元第1讲必备基础知识地图
第1讲必备基础知识——地图知考纲明考情理线索1.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与注记2.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以地图为载体,考查等高(深)线和地形剖面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考查频度较高。
考查形式主要是选择题,综合题在背景中呈现不直接设问,隐形考查,难度系数在0.5左右一、地图三要素二、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海拔和相对高度(1)等高(深)线:在地图上海拔(深度)相同的点连成的线。
(2)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如图,C、F两点的海拔分别为800米、600米。
(3)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如图,C、F两点的相对高度为200米。
2.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特征含义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相同同图等距一般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相邻的两条等高线的相对高度是一个定值(等高距)闭合曲线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只是有的不能在一幅图上完全呈现出来一般不相交,重叠为陡崖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疏缓密陡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两条等高线之间间距越大,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缓,反之坡度越陡凸低为高等高线向低值弯曲的中心部位,比两侧海拔高,地形为山脊凸高为低等高线向高值弯曲的中心部位,比两侧海拔低,地形为山谷高于高值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海拔不在两条等高线的数值之间,如①海拔高于200米,而②海拔低于100米低于低值三、地形剖面图地形剖面图是沿地表某一方向的直线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可以直观显示该线上的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它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
考点一等高线地形图上常考的三大应用1.判断气候特征及差异判断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坡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等因素判断判断气候差异气温差异求出高度差,再用气温垂直递减率(0.6 ℃/100 m)计算温度差,地势越高气温越低降水差异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光照差异阳坡多于阴坡,同一种植被在阳坡的分布上界高于阴坡2.判断河流水系、水文特征3.区位选择(1)利用地形图选点点的类型区位要求图示水库坝址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因该处筑坝工程量小且落差大;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以保证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和库容港口港口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即陆域平坦、水域深阔的避风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气象站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方疗养院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等高线稀疏)、向阳坡、背山面水(河、湖、海)、气候宜人、空气清新的地方,且有交通线通过,交通便利宿营地宿营地应避开河谷、河岸,以预防暴雨造成的山洪暴发;避开陡崖、陡坡,以防崩塌、落石造成伤害;应选在地势较高的缓坡或较平坦的鞍部宿营航空港航空港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易排水的地方,还要地质条件好;注意盛行风向并保持与城市有适当的距离等特别提醒地质灾害判断:①在等高线密集的地段容易出现滑坡灾害。
202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一轮复习配套PPT课件(人教版)第1篇 自然地理 第4章 地球上的水 课时规
10.(2023·山东菏泽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第二松花江畔一处傍河区是某生物科技企业的水源地(图1),海拔约150米。为增 加水源供应,研究人员对其进行勘测、分析,发现:该地采水井的井间距和井与井 之间的干扰度有明显相关性(图2);各采水井之间干扰度控制在25%以下,开采井 可正常采水。研究人员规划了井河距离50米、200米的两种新增开采方案。
1.基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C )
A.雨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积雪融水
2.基流径流量3月份比4月份大的原因可能有( B )
①植被需水量较多 ②农业生产灌溉用水量较多 ③植被需水量较少
④农业生产灌溉用水量较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8月份比3月份基流TP负荷量低的原因可能是( D ) A.8月份地表径流量大 B.8月份植物快速生长需肥量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2023·广东梅州一模)2022年夏季以来,多地气候异常。塔克拉玛干沙漠竟
然出现众多新湖泊。下图为塔里木河畔罗布人村寨一带的沙漠湖泊景观
图。据此完成4~5题。
4.新出现的沙漠湖泊中的湖水主要直接来源于( B )
A.高山积雪融水
B.河流水
C.地下水
D.雨水
5.推测上述沙漠湖泊最终会( D )
1 2 3 4 5 6 7 8 9 10
(2023·山东济南实验中学一模)气候暖湿化背景下,青藏高原某内流区因湖泊快速扩 张发生水系重组(邻近湖泊因湖水溢出而形成上下游汇流关系),重组后,甲、丙两湖 盐度明显降低,乙湖盐度变化不大。图1示意该内流区重组后的水系。图2是水系重 组前后甲、乙、丙三湖的水位变化情况(与2000年的水位差)。据此完成6~7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讲地球与地图(PPT版)共54张
考点二 地图三要素与等高线地形图
1.地图三要素 (1)比例尺 ①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②公式:比例尺=图实上地距距离离
③表示形式
形式
举例
文字式 数字式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
1∶500 000或
1 500 000
线段式
④大小比较
a.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所表示范围越大的地图,其比例尺越小。
图示
划分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
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
判定 度数的数值向东增加是东经,向西增加是西经
度数的数值向北增加是北纬,向南增加是南纬
特殊经 0°和180°经线为东西经度的分界线,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界线 30°纬线是中、低纬度界线,60°纬线是中、高纬度界线;23.5°是热带、温带界
(3)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部位和基本特征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根据等高线的特征,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和陡崖等 常见的地形部位。 a.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部位
地形 山顶 洼地 陡崖 山脊 山谷 鞍部
示例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等高线特点 闭合,数值由外向内变大 闭合,数值由外向内变小 等高线重合 凸向低处,一般成为分水岭 凸向高处,一般成为集水区 两个山峰和山谷之间的区域
③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图例和注记 在地图中,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符号和颜色,叫图例;用来说明地 理事物和现象的文字、数字,叫注记。如 1 000 m中“ ”为图例,“1 000m” 为注记。
2.等高线地形图 (1)绝对高度(海拔)和相对高度
(2)等高线和等深线 地图上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叫等高线;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 而成的线,叫等深线。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五章 第1讲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课件 湘教版必修1
母题导入 2.在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在滇、 川、藏 “大三角”地带的丛林草莽之
中,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的古道,这就是 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明文化传播古道
之一的“茶马古道”。据此完成(1)~(2)题。
(1)蕴藏着无尽文化遗产的“茶马古道”已成为世界上自然
风光最壮观、文化特色最神秘的旅游线路,吸引着世界各地
考点一
疑难剖析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特别提示】 我国不同地区受地形影响的聚落分布特点
地区
分布特点
西北干旱地区 多分布在沙漠边缘的山麓绿洲地带
青藏高原
多分布在地势低平的河谷地带
云贵高原
多分布在山间盆地(坝子)
北方平原地区 一般规模较大,呈团聚型、棋盘式,人口较多
南方丘陵山区 一般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人口较少
的影响,又可以满足居民对淡水的需求 B.位于山前平原区,土壤肥沃深厚,便于发展农业 C.位于河流周围,便于从河流中直接获取食物,如各种鱼类 D.以上说法均不合理
考点一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此原始聚落已经有了公共墓地,这是原始的功 能分区。该居民区大部分由山脉和河流包围,加上人工开挖的 壕沟,安全防卫条件得天独厚。河流不但起到安全防卫作用,还 有供水和运输功能。聚落的形成是人类对自然环境长期适应的 结果。该村建在了山前平原区的河间滩地上,便于人们的生产 和生活活动。
预测展望
结合区域自然因素的分布及演变,考查其对聚落分布及演化的 影响。
考点一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疑难剖析
地形是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其对聚落的形态、分布、规模和发
展都具有深刻影响。
影响
表现
原因
高三地理一讲义轮总复习课件地图
高三地理一讲义轮总复习课件地图一、教学内容1. 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与地图》;2. 必修二第六章《区域地理》;3. 必修三第八章《地理信息系统》。
详细内容包括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的投影、各类地图的判读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地图的基本概念,提高地图阅读和运用能力;2. 掌握地图的投影原理,了解不同投影的特点;3. 学会分析各类地图信息,提高空间思维和地理判断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地图的投影原理及其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
教学重点:地图的基本知识、各类地图的判读与应用、GIS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投影设备、地球仪;2. 学具:各类地图、尺子、量角器、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的地理信息,提出问题:“如何从地图上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2. 知识回顾:讲解地图的基本概念、要素和分类,回顾地图投影原理。
3.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使学生掌握地图的判读和应用。
4. 随堂练习:分发地图练习题,学生现场操作,提高地图应用能力。
5. 地理信息系统(GIS)介绍:讲解GIS的基本功能和应用,展示GIS在地理研究中的实际案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地图的投影原理及其分类;(2)分析地图上的地理信息,描述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3)了解GIS的基本功能,举例说明GIS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地图投影原理:将地球表面上的经纬线转换为平面上的直线。
分类:圆锥投影、圆柱投影、方位投影。
(2)我国地理位置特点: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南北跨纬度较广,东西经度差异较大。
(3)GIS基本功能: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空间分析、地图制作。
应用举例: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环境保护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开展地图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地图应用能力;(2)鼓励学生利用GIS软件,进行地理信息分析和地图制作;(3)组织地理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一、地理的概念和研究对象地理是研究地球表层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形成、演变和利用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二、地理的基本内容1.自然地理自然地理是研究地球自然环境的学科,包括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学、生态学等。
地貌学研究地形地貌的形成与类型;气候学研究气候的形成与变化规律;水文学研究地表水、地下水的分布和运动规律;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和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2.人文地理人文地理是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包括人口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农业地理学等。
人口地理学研究人口分布、人口数量、人口迁移与人口问题;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城市地理学研究城市的形成、发展与空间结构;农业地理学研究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三、地理的学科特点1.综合性地理学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要综合运用地质学、气象学、生物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综合分析地球上的各种现象和问题。
2.区域性地理学强调对地理现象和问题的区域性认识,研究地质、气候、生态、人口、经济等在不同区域的特点和差异。
3.动态性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和问题都具有时空特性,强调地理现象和问题的发展变化与演化规律。
四、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重点1.自然地理(1)地球运动与地球的相关概念(2)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壳运动(3)地貌与水文地理(4)气候与气象灾害(5)生物地理与生态环境保护2.人文地理(1)人口与城市(2)经济地理与农业地理(3)交通与通信(4)人地关系与环境保护五、地理知识复习方法1.系统性复习按照教材的章节和内容进行有条理的复习,逐个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整理。
2.归纳总结将教材中的重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复习笔记和知识框架。
3.解题训练通过做习题、模拟试题等形式进行解题训练,提高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查漏补缺在复习过程中,及时查漏补缺,将不熟悉或容易混淆的知识点重新学习和强化。
202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一轮复习配套PPT课件(人教版)第1篇 自然地理 第2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1
三、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 (1)太阳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 核聚变 。 (2)对地球的影响
光和热
2.太阳活动 (1)太阳大气层及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层的结构: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日冕层。
(2)四大影响
电离层 极光
磁暴
实践应用
1.我国航天事业的骄傲——“天宫”空间站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开启为期5个月的在轨驻留,其间他 们将在“天宫”空间站开展平台维护与照料、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舱 段转移等工作以及空间科学实验、技术试验。 (1)在太空中沿预定轨道运行的“天宫”空间站属于哪类天体? 提示 卫星。 (2)对宇航员出舱活动影响最明显的因素是什么? 提示 太阳活动。
考向二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下图为1964—2015年我国江淮地区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的相关系数分 布图。读图,完成3~4题。
3.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 D ) A.在湖北省的东南部呈正相关 B.在安徽省的大部分地区呈负相关 C.在图中西北部的相关性最小 D.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东北部 4.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 B ) A.江淮地区梅雨强度增大 B.通信卫星信号易受干扰 C.漠河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D.耀斑爆发强度减弱
(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
自身条件主要指适宜的温度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和液态水的
存在。
地球原始大气并不适宜生命生存
思维拓展·再提升 地球大气对生命存在和发展有何作用? 提示 ①厚厚的大气层可以减少小天体对地表的撞击。②大气对太阳辐射 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使地表昼夜温差不大。③氧气可供生物 呼吸,臭氧等可以使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
本课结束
图1 图2
与浙江省相比,当地布局光热发电场的优势区位因素有( ) ①土地 ②太阳辐射 ③劳动力 ④电网分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篇自然地理第6章第3讲课时1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课件
1.影响新西兰自然带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C )
A.降水差异 B.海陆位置 C.热量差异 D.光照不同
2.新西兰南岛东部温带草原带形成的关键原因是( D )
A.受信风带影响 B.有暖流经过
C.沙漠广布
D.位于背风坡
解析 第1题,新西兰北部为亚热带气候,南部为温带气候,故影响新西兰自然 带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热量差异,和降水无关;新西兰面积小,光照差异 不大;新西兰属于岛屿,面积小,海陆位置对自然带影响小。第2题,新西兰南 岛东部温带草原带形成的关键原因是位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形成 草原气候,新西兰南岛东侧为寒流;东侧无沙漠。
3.秦岭“超级垂直带”所在区域的自然特征是( D ) ①植被种类丰富 ②地势高差不明显 ③气候过渡性强 ④各垂直带均 衡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4.山地桦林对“超级垂直带”起重要作用,因为其具有强大的( A ) A.耐寒性 B.耐热性 C.耐旱性 D.耐湿性
解析 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秦岭主峰太白山发育了世界上最宽的山地落叶 阔叶林垂直带,从海拔500~600米的基带向上一直延伸到海拔2 800米左右, 被称为“超级垂直带”。读图可知,该地植被种类丰富,地势高差明显,①正 确,②错误,A、B错误;该山地垂直自然带种类丰富,兼具南北差异,说明具 有过渡性,③正确;各垂直自然带发展不均衡,④错误。故选D。第4题,随着 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山地桦林依旧占据重要地位,体现的是山地桦林具有 强大的耐寒性,A正确。
实践应用 1.探索澳大利亚的热带落叶混交林 澳大利亚西北部沿海狭窄地带分布有热带落叶混交林。研究表明,该地热 带落叶混交林是在末次冰期时迁移扩散至此。下图示意澳大利亚西北部 热带落叶混交林的分布。
(1)该区域的热带落叶混交林种群最可能源自哪里? 提示 马来群岛。 (2)限制该区域热带落叶混交林向内陆扩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提示 水分。
202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一轮复习配套PPT课件(人教版)第1篇自然地理第4章地球上的水第1讲水循环
目录索引
强基础必备知识
基础落实
一、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及特点
根本原因在于水的三态变化
类型
主要环节
特点
海上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环节最多
蒸发、 降水
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热量输 送有重要意义
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最重要的循环,使陆地水得到
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
说出修建梯田对流域地表径流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命题解读 以黄土高原修筑梯田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命题,贴近生产实际,教 会学生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环境,有利于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养成
调用知识 修筑梯田增加下渗量,从而减少地表径流量
信息:东沟通过修建梯 解读:修建梯田后,使梯田所在区域坡度
信息解读 田等措施进行治理,西 变小 ,水流速度变慢,下渗量
第3题,降低植被覆盖率会导致气候失衡,生态恶化,A错误;为回补中下游地 区的缺水问题应设法增加水源补给,进行生态调水、补水,以缓解缺水问 题,B正确;人工降雨只能解决短时缺水问题,对中长期缺水问题影响很小,C 错误;降低流域两端高差工程量大,且会破坏地表生态环境,D错误。
考向二 水平衡 (2023·广东梅州二模)研究表明,河北白洋淀湿地地表水位的控制因素包括 河流补给、降雨补给、生态补水、蒸散发、渗漏、下游放水等,地下水位 动态变化则与降雨入渗、地表水补给、侧向径流和人工开采等因素有关。 下图为白洋淀地表水和地下水位动态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1)影响淮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提示 空气湿度。
(2)图中M地年均陆面蒸发量比蒸发皿蒸发量大还是小?为什么? 提示 小。因为该地降水量小于蒸发皿蒸发量,所以陆面蒸发量比蒸发皿蒸 发量小。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三章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大气受热过程课件(人教版)(32张PPT)
命题视角(二) 生活中的逆温现象及其影响
归纳法学习
[典例] (2021·广东高考)辐射逆温是低层大气因地面强烈辐射冷却导致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黄河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 000多米,冬季辐射逆温现象多发。据此完成(1)~(3)题。
(1)冬季易加强辐射逆温的地形是
()
A.山峰
B.平原
B.100米
C.350米
D.150米
3.当某地大气发生逆温现象时
()
A.空气对流更加显著
B.抑制污染物向上扩散
C.有利于大气成云致雨
D.减少大气中臭氧的含量
解析:第1题,图中所示垂直温度梯度(℃/100米)并不是气温,而是上升 一个单位高程后气温的变化值,正负表示温度升高或降低,只要垂直温
度梯度等于或大于零,说明随高度的增加温度上升,这就属于逆温现象。
命题点全训 下图为甲、乙两地某时段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箭头反映了能量传递 的方向及大小(箭头越粗,表示能量越大)。读图完成1~2题。
1.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①⑤
B.②⑦
C.③⑧
D.④⑥
2.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热力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
()
A.甲地的年太阳辐射量较小,与②大小有关
底或盆地,加强了因辐射冷却作用而形成的逆温效应,故冬季在谷地或盆
地易形成辐射逆温,C正确。山峰被周围大气包围,山峰与大气的接触面
小,大气的交换频繁,山峰地面温度降低对周围大气影响较小,不易形成 逆温,A错误。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冬季易受冷空气影响而多大风,大气流 动性强,不易形成逆温,B错误。丘陵海拔较低,地形起伏平缓,空气流动 性也较强,不易形成逆温,D错误。故选C。第(2)题,黄河源地区辐射逆温 出现时地面温度低,一天中日出之前气温最低,再加上晴朗无风,空气流 动性差,近地面大气易受冷地面的影响,D正确;日落前后、正午时刻地面 温度较高,近地面大气气温较高,A、B错误;浓云密雾,大气逆辐射强, 不会发生地面强烈辐射冷却,C错误。故选D。第(3)题,黄河源地区冬季地 面温度低,气流冷却下沉,地面冷空气堆积,导致辐射逆温多发,B正确; 锋面气旋、准静止锋均多上升气流,容易形成降水,而逆温出现时大气较 稳定,A、C错误;冬季气温低,热力对流弱,D错误。故选B。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第四章第一节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课件(湘教版)(62张PPT)
东北地区
西北干旱、 永久性积雪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高原山地气候区,河流
半干旱地区 和冰川融水 发源于高大山体,山体海拔高于当地雪线
和青藏地区
(2)依据径流变化过程判断。 ①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量与降水变化一致。 ②冰川融水补给取决于气温,径流高峰在夏季。 ③地下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平稳。 ④湖泊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使径流变化较小。 ⑤春季有明显汛期的河流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蒸发
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大
人类活动
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
(5)影响下渗的因素。
(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 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 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流众多, 储存有众多的地下水。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正向利用。 ①修建水库,能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 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量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 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②跨流域调水,能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 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答案】❶碎石 ❷下渗 ❸降水 ❹地下淡水 ❺地下咸水 ❻倒灌 ❼升高 ❽大 ❾集水 (1)B (2)D
[核心归纳] 1.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自然因素 (1)影响蒸发的因素。
(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 海洋上空的水汽—风—带海—信陆——风热—带力—、性—西质—风差—带异—、形—极成—的 地——东季—风风—带→ 陆地 (3)影响降水的因素。
③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能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 减少地表径流。
④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多地下径流。 ⑤实施人工增雨,能加大降水量。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全套课件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1课时 地球与地图
考点突破
考点一 地球和地球仪 基础梳理
1.地球
? ?
形状:两极①稍扁、赤道②
略鼓
的椭圆形球体
? 大小:平均半径③ 6 371 km
2.地球仪
纬线:都是④ 圆 ,长度自赤道向两极 ?
? ⑤ 递减 ,指示⑥ 东西 方向
纬线(度)?? 纬度:自⑦ 赤道 向南北各分作90°
②水文特征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 成瀑布;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和所处的迎风 坡、背风坡有关,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 (2)判断气候特征 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变化,山地应考 虑迎风坡、背风坡的区别。盆地、谷地不易散热, 易出现大气污染事件,盆地有时也容易引起冷空 气的滞留等。
(1)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 ( )
A.东北—西南向 B.东西向
C.西北—东南向 D.南北向
(2)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 )
A.上、下部均陡峭
B.上部较陡,下部较缓
C.上、下部均平缓
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
解析 第(1)题,山脊处的等高线向地势较低处(等 高线上的数字注记较小)凸出,可先据此确定山脊,然 后根据一般的定向方法确定其走向。第( 2)题,等高 线密集,表明坡度陡峭;反之则意味着比较平缓。图示 山体西北坡等高线上密下疏。 答案 (1)A(2)B
考点二 地图
基础梳理 地图 1.地图概念
2.基本要素
概念:表示 _图__上__距__离__比__实__际__距__离__ ? ? 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 ?
表示方法:
数字 式、
? ?
文字 式
线段式、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地图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地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的第一单元“地图”的相关内容。
具体涉及教材的第一章“地理学与地图”的1.1节“地图的识别与使用”,详细内容包括地图的基本概念、地图的分类、地图的投影、地图的符号与注记以及地图的阅读与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概念,了解不同类型的地图及其应用。
2. 培养学生熟练阅读和分析地图的能力,提高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3. 使学生掌握地图投影的基本原理,理解地图符号与注记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地图的投影、地图符号与注记的理解。
教学重点:地图的分类、阅读与分析,以及地图投影的基本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图投影仪、各类地图模板、地球仪、教学PPT。
2. 学具:地图册、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地图投影仪展示我国地形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地图上的地理信息,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理论讲解(15分钟)介绍地图的基本概念、分类、投影、符号与注记等内容,结合教材详细讲解。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典型例题,讲解地图阅读与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地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地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学习心得。
7. 课堂小结(5分钟)布置作业,提醒学生课后复习。
六、板书设计1. 地图的识别与使用地图的基本概念地图的分类地图的投影地图的符号与注记2. 地图的阅读与分析地图阅读方法地图分析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地图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解释地图投影的基本原理。
2. 答案:(1)地图的基本概念:地图是地理信息的图形表达,用于表示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人文现象及其相互关系。
地图的分类:自然地图、人文地图、社会经济地图、专题地图等。
(2)地图投影的基本原理:将地球表面上的经纬线转换为平面上的直线或曲线,以保持地图的形状、面积、方向等方面的正确性。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大气的运动之气压带、风带
(1)推测夏季亚洲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南时,对印度半岛季风环流的影响。 【提示】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南时,印度半岛的高压势力范围较小。 【答案】 西南季风减弱。 (2)说明夏季亚洲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南导致中亚降水增加的原因。 【提示】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南时,中亚低压势力强盛,根据低压的相关知识回 答即可。 【答案】 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南时,中亚低压势 力强盛,中心气流上升,西南风势力强盛,使阿 拉伯海的水汽输送量增加,中亚降水增多。
(2)推测“秋老虎”“独爱”重庆的原因。 【提示】“秋老虎”为持续高温、晴朗的天 气,因此“秋老虎”最怕冷空气和降水。
【答案】 受地形影响,冷空气不易进入;距海 较远,受台风影响小。
情境2 卡卡杜国家公园 卡卡杜国家公园位于澳大利亚北部,受气候影响,景观多样,一年中不断更换
着自己的“容颜”。下表示意当地原住居民对一年内季节的划分。
(2)分析“咆哮西风带”海况恶劣的主要原因。 【提示】根据西风带的特征和位置推断海况恶劣的原因。 【答案】 西风带位于温带地区,常年以西风为主,风速较大,且雨雪天气变化频 繁,常出现狂风巨浪的情况,因此海况恶劣。
情境2 副热带急流 副热带急流是对流层上层强而窄的高速气流带。副热带天气系统是动力成因下
4. 图示高空西风( A ) A. 向南移动最远到30°N附近 B. 南北移动是地球自转引起的 C. 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D. 南侧是副极地低压
【解题思路】 图示高空西风为中纬度地区上空的气流,随全球气压带、风带南移 最远可到30°N附近,A对;全球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是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影响 的结果,而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是地球公转引起的,B错;高空西风的形成主要受 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C错;中纬西风南侧是副热带高压带,D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限时规范特训3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证实,太空探测器“旅行者1号”已经飞出太阳系,成为首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造物体,向寻找地外文明又迈进了一步。
读下图完成1~2题。
1.材料中比“太阳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在天体系统层次图中的位置,正确的是()A.A B.BC.C D.D2.下列关于“太阳系中迄今为止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叙述不正确的是()A.太阳系中地球有稳定的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B.地球自转周期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昼夜温差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产生适合生命生存的大气D.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1~2.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D是地球,C是地月系,B 是太阳系,比太阳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A是银河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构成总星系,它是目前人类能够观测到的宇宙范围。
第2题,地球产生适合生命生存的大气是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有适宜的温度,并保证地球上有液态水的存在。
答案:1.A 2.C[2019·山东济南一中月考]读图,完成3~4题。
7.影响岛上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海陆位置B.纬度与地形C.纬度与洋流D.地形与洋流8.我国决定将西昌航天发射中心场址迁到A,其主要因素可能是()A.发射窗口大B.国防安全需要C.利于运输、发射大型火箭D.晴朗天气多7~8.解析:第7题,年太阳总辐射量与纬度、海拔、云量等相关,该岛上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是东北部低,西南部较高,是受纬度和地形影响。
第8题,西昌位于内陆地区,是考虑国防安全的需要,而A地位于海岛,利于大型火箭的运输,且纬度低,更有利于利用地球的自转速度发射大型火箭。
答案:7.B8.C[2019·天津模拟]下图为某区域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
读图回答9~10题。
9.甲地日照时数远比乙地高,其主要原因是()A.平均太阳高度大B.海拔高,大气稀薄C.气候干燥,晴天多D.甲地比乙地白昼时间长10.关于丙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终年高温多雨B.终年炎热干燥C.主要为热带雨林景观D.主要为热带草原景观9~10.解析:第9题,根据经纬度及轮廓可知,图示是非洲部分地区,甲是北非高原,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燥,晴天多,日照时数较长;乙是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多阴雨天气,日照时数相对较少。
C选项正确。
第10题,丙是东部的埃塞俄比亚高原,纬度低,但海拔高,气温较低,形成热带草原气候,为热带草原景观。
D 选项正确。
答案:9.C10.D[2015·山东卷,7~8]日照时数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时间。
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
下图为图们江流域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柱状图。
完成11~12题。
11.该流域日照时数在7月出现低谷的影响因素是()A.云量B.海拔C.下垫面D.正午太阳高度12.日照百分率为一个时段内某地日照时数与理论上最大的日照时数的比值(%)。
该流域3月份的日照百分率约为()A.53% B.62%C.70% D.78%11~12.解析:第11题,本题考查气候特征,图们江流域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7月份处于雨季,云量大,日照时数少,A项正确。
第12题,本题考查太阳辐射、地球运动。
3月21日,太阳直射赤道,昼长为12小时,3月份日均理论日照时数以12小时计算,月日照时数约为372小时,读图可知,3月份实际日照时数约为230小时,230/372≈62%,B项正确。
答案:11.A12.B云量是以一日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
完成13~14题。
13.据图中信息判断()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C.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D.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于丁地14.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形B.季风C.纬度位置D.海陆位置13~14.解析:第13题,读图可知,甲地数值在50~52之间,乙地在64~66之间,即乙地平均云量大于甲地,故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大于乙地,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丙地数值在46~48之间,则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大于丙地;丁地等值线较丙地密集,故云量空间变化应大于丙地。
故B正确。
第14题,乙地等值线向较低处弯曲,表明乙地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比两侧大。
该处为雅鲁藏布江谷地,为西南季风的通道,因而云雨量比两侧多,故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地形。
答案:13.B14.A[2019·河南八市测评]光照强度指单位面积上所接受可见光的能量,单位为勒克斯(Lux或Lx)。
下图为昆明植物园(102°30′E)内一栋四层建筑的三层东侧靠南的办公室某月室内光照的时空分布图,据此完成15~17题。
15.该月最有可能为()A.4月B.6月C.8月D.2月解析:图示靠南窗户光照时间小于12小时,说明昆明该日昼长小于12小时,即昼短夜长,则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最可能是2月。
答案:D16.该办公室室内光照的分布特征为()A.光照强度与距窗户的距离没有关系B.一天中光照强度最大值出现在当地正午时刻C.同一时刻,距窗户越远,光照强度越小D.上午光照强度大于下午解析:由图可知:同一时刻,距窗户距离越远光照强度越小,则C正确、A错误。
图示光照强度最大值出现在北京时间15时左右,即当地(102°30′E) 14时左右,且下午光照强度大于上午,则B、D 错误。
答案:C17.据统计数据,该办公室8月上旬比5月中旬光照强度弱,其影响因素可能为()A.昼夜长短B.太阳高度C.大气状况D.植被覆盖率解析:昆明受西南季风影响,8月份比5月份云雨多,云层会削弱太阳辐射强度,故C正确。
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昆明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经计算可知,8月上旬昆明昼长、正午太阳高度与5月中旬相差不大,则可排除A、B两项;昆明为亚热带季风气候,5月与8月的植被覆盖率相差不大,则排除D项。
答案:C[2019·昆明模拟]2013年3月5日,太阳剧烈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发光现象,太阳表面还催生了一团炽热气体,该气体以每小时322万千米的速度向火星挺进。
读图,回答18~19题。
18.图文材料中显示的太阳活动类型主要是()A.黑子和耀斑B.黑子和太阳风C.耀斑和太阳风D.耀斑和日珥19.下列关于在太阳剧烈活动时期采取的保护措施,可行的是()①适当调控人造卫星的运行②尽量减少室外活动③关闭所有通信设施④关闭所有大型发电设施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8~19.解析:第18题,图中太阳表面异常增亮的部分为耀斑,太阳表面催生并向火星挺进的气体为太阳风。
第19题,太阳剧烈活动时,其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影响电离层,从而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故应适当调控人造卫星的运行;此外,为了减小影响,应尽量减少室外活动;关闭所有的通信设施和所有大型发电设施显然是不现实的。
答案:18.C19.A下图为1954~2005年我国江淮地区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的相关系数分布图。
读图,回答20~21题。
20.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A.在湖北省的东南部呈正相关B.在安徽省的大部分地区呈负相关C.在图中西北部的相关性最小D.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东北部21.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A.江淮地区梅雨强度增大B.通信卫星信号易受干扰C.漠河地区出现极昼现象D.耀斑爆发强度减弱20~21.解析:第20题,从图中可知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在湖北省东南部呈负相关,在安徽省大部分地区呈正相关,在图中中部地区相关性最小,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东北部,即安徽省北部。
第21题,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太阳活动最强,耀斑爆发强度增加,易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即通信卫星信号易受干扰。
极昼与地球公转和自转运动相关;不同地区梅雨强度与黑子相关度不同。
答案:20.D21.B[2019·阳泉模拟]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读图,回答22~23题。
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地核B.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增加而增快C.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D.乙波无法通过地幔23.图中的X处为()A.莫霍界面B.古登堡界面C.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D.内核与外核交界22~23.解析:第22题,根据深度和波速大小、变化分析,①为地壳和地幔,②为外核;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下降;乙波为横波,可以通过地幔。
第23题,X为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即古登堡界面。
答案:22.B23.B[2019·武昌区调研]读“秀丽的黄果树瀑布景观图”,完成24~25题。
24.该图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外部圈层的个数是()A.2个B.3个C.4个D.5个25.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解析:第24题,该景观为黄果树瀑布图,瀑布属于水圈,图中瀑布周围有茂密的植被和大量的岩石同时还有清新的空气,因此图示景观体现了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
故选C。
第25题,地球外部圈层中只有水圈是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A错;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图中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B 对;生物圈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结果,C 错;地球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能,D错。
答案:24.C2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