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小学课堂中教师激励性语言的恰当使用
试论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试论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激励性语言是指通过积极、鼓舞、激励的话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励性语言的运用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果。
本文将探讨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以期为教师提供一些实用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一、激励性语言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1.1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激励性语言可以鼓舞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当教师用肯定和鼓励的语言表达对学生的期望和信任时,学生会感到自己的能力得到了认可,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1.2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励性语言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促进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和激励,学生会更加主动地思考和思考,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2.1 打破传统评价模式传统上,语文教学评价注重错误指正,测验重视考点固定。
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常采用指责、责骂等负面的语言,这种评价方式往往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多地采用激励性语言,注重对学生的肯定和鼓励,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动力。
2.2 提供及时的反馈语文教学中,教师的及时反馈对学生成长至关重要。
通过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反馈,可以激励学生不断地进步和改进。
教师在给予反馈时要注重选择适当的语言,表达亲切、鼓励、信任的态度,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肯定和认可。
2.3 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
教师可以通过激励性语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战胜困难的信心。
当学生遭遇挫折时,教师应及时给予支持和鼓励,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2.4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激励性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文学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用鼓励性语言表扬学生的优秀表现等。
试论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试论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试论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引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而在教育中,语言更是起着桥梁的作用,帮助学生与教师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和互动。
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运用激励性语言,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和进步。
本文将浅谈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激励性语言的基本概念激励性语言是指能够激发学生情感和积极性的语言。
它既能够让学生感到受到尊重和认可,也能够给予学生自信和动力,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
激励性语言具有肯定性、鼓励性、启发性等特点,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充满希望、有目标和动力。
二、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1. 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小学生的自信心对于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以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并给予肯定,能够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潜力产生更大的信心,从而主动参与学习,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
2. 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动力。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通过使用激励性语言,能够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好奇心和兴趣,增加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和团队合作的能力语文学习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更是一个有团队合作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激励性语言,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内心的恐惧和犹豫,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提高团队协作和交流的能力。
三、激励性语言的具体运用方法1. 关注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注重评价学生的努力和进步,而不仅仅局限于成绩的高低。
可以使用肯定性语言,如“你已经做得非常好了,加油!”“你的进步很大,继续努力!”等等,让学生感到自己的付出是被认可和关注的。
2. 提供具体明确的目标和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并给予指导和反馈。
通过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激发他们实现目标的动力。
试论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试论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小学阶段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激励性语言的运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激励性语言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旨在探讨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并分析其效果和实施方法。
一、激励性语言的定义与特点激励性语言是指在语言表达中运用一些积极、鼓励、激发学习兴趣的表达方式,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
激励性语言可以是直接的称赞表扬,也可以是间接的鞭策激励,具有语言简洁、情感真挚、亲切温暖等特点。
二、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1.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激励性语言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可以用激励性语言表达对学生的赞赏和欣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生完成一篇好的作文后,教师可以用激励性语言对学生进行表扬:“同学们,今天我们有一篇非常出色的作文,它的语言生动、形象,内容充实且有深度,作者经过认真思考,字迹工整,用心写作,真的非常好!”这样的表扬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更加努力。
2.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激励性语言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例如,在讲解一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同学们,你们的提问和解答都非常棒,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思考角度和见解,这样的探索和思辨精神非常重要,让我们一起深入思考,共同探索出更多的答案和思考路径。
”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态度激励性语言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态度,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足够的信心和动力。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业或表现时,可以用激励性语言表达对学生的肯定和鼓励。
试论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试论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激励性语言的运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动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驱动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心态和建立师生良好关系三个方面探讨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激励性语言可以驱动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而语文作为一门需要阅读、理解、表达等多种技能的学科,学生对其学习兴趣容易产生起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激励性语言可以唤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对阅读和写作的热情。
比如,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课文内容,用情感化的描述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调侃学生,让他们感到快乐和轻松,从而积极参与、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通过运用激励性语言,教师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激励性语言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心态。
学习语文需要积极的心态,而激励性语言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并在遇到困难时保持积极态度。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言行传递积极的信息和态度,启发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信心。
比如,教师可以在学生表现出色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自豪感和满足感;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励他们坚持下去,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
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评价学生作文时使用积极的评价词语,比如“优美”、“精彩”、“充满想象力”等,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努力和进步得到肯定和赞赏,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最后,激励性语言可以建立师生良好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使用激励性语言,教师可以创造积极、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和被关怀。
例如,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使用鼓励性的语言教导学生,以平等和友善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交流;在学生表现好的时候,教师可以赞美学生的努力和成绩,增强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和亲和力。
浅谈在课堂上如何运用激励性评价语言(共五篇)
浅谈在课堂上如何运用激励性评价语言(共五篇)第一篇:浅谈在课堂上如何运用激励性评价语言在课堂上如何运用激励性评价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黄金长一位哲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不会把生命出卖于你,但会为了一条彩色的绶带而把生命奉献于你。
”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见,激励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小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运用激励性语言要做到自然、亲切。
在一些优秀老师的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功,每一个成功者都可以得到激励。
“你提的问题连老师也没有向想到,是个小思想家!”“你和老师想到一块儿了,你真是老师的知音啊!”当孩子发言发得好时,教师由衷地说“你说得比我好,真是好样的。
”其实在我们的课堂上,缺少的就是这种自然、亲切的激励性语言。
根据平时教学的体会和听课的经验,我们教师的激励性语言是相当贫乏的,而且又是极不自然的。
虽然我们已经注意到了激励性语言的重要性,也想在课堂上多用一些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评价学生,但一使用起来就是很别扭,有时就象背天书一样,极不自然,学生听后不仅没有被表扬的感觉,反而心里直犯嘀咕。
其他学生也觉得教师评价不公平,从而对教师的威信产生怀疑。
因此,教师教师的语言要做到自然、亲切。
二、运用激励性语言要做到幽默、谐趣。
幽默是师生关系的的润滑剂。
因为,幽默是显示的是教师的智慧,传递的是教师的关爱,承载的是生动的启示,激活的是愉悦的情感,所以运用幽默的地方,总是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的地方。
一天,一位同学跑进教室的时候,不小心撞到另一位同学身上,结果两个人都摔得四脚朝天,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时我连忙跑过去,拉起他们两个,笑着说:怎么?想比武吗,等以后再练吧。
两人摔得够痛,眼泪都流出来了。
可这时咧了咧嘴,破涕为笑,“没事了”轻松地回到自已的位子去。
浅谈激励性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激励性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圭峰小学:曹丽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励性语言是一门艺术.这是因为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是通过语言来鼓励和激活的。
适时、真切、慷慨地使用一些赞美、激励、启发性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的学习欲望,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刺激学生中枢神经,强化学生的行为,扩大和释放思维能量。
法国教育家第惠斯多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这句话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能适时妙用激励性语言,课堂教学效果会更好.针对于此,接下来我就从三个方面谈一谈我对课堂激励性语言运用的研究结果。
一、课堂激励性语言运用的重要性我们龟峰小学的学生多来自农村或单亲家庭。
他们自小缺乏鼓励关爱,缺乏对学习的主动性和对生活的热情。
他们多数没有目标,没有信仰,对学习没有太大的兴趣.他们的学习基础薄弱,学习习惯比较差,课堂上不愿意展示,课下不愿意复习,对自己要求不高,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思想懈怠、懒散,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脑科学研究的成果表明:“语言在改变大脑化学物质方面有巨大的影响,而且是非常个性化的影响.负面、否定性的语言能产生阻碍大脑有序思考和学习的化学物质,而积极、肯定的语言则能产生帮助脑细胞生长和加强左右半脑交流的有益化学物质,这些物质能让大脑做好准备,有效地处理信息”。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就应该时刻注意用积极的语言建立起有效的反馈机制,从而为学生的学习创建积极的氛围,使他们能建立起一个有利于学习的良性循环的习惯与机制.二、课堂激励性语言运用的形式经过多次调研我校和外校老师的课堂,我总结出了激励性语言运用的几种形式.1.口头语言激励这是课堂中最常用的激励方法.在学生完成任务之前的鼓励、完成过程中的引导和完成任务后的评价,都可以使用口头语言激励法。
“不是聪明使人受到表扬,而是表扬使人变得聪明”。
在我的课堂上,我一般都会用口头表扬对学生进行激励。
只要发现学生出现异常情况,我便忽略孩子正在进行的错误现象,用稍带夸张的语言激励去调控,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保证了课堂的高效率。
试论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试论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既是学生习得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渠道,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然而,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缺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的方法。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激励性语言,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从激励性语言的定义、特点以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
激励性语言的定义和特点激励性语言是指以积极、鼓舞人心的方式对他人进行言辞上的激励和鼓励的语言。
它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向上。
激励性语言强调积极、乐观的态度,鼓励对困难保持积极心态,以克服困难。
2.鼓舞人心。
激励性语言注重激发人的内在动力,以正能量的方式鼓舞人们坚持努力和追求梦想。
3.精准明确。
激励性语言直击人们的内心需求,给予确切的表扬和指导,使人们能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有针对性地改进自己。
4.活泼形象。
激励性语言在表达方式上尽量生动活泼、具有形象感,以更接地气的方式鼓励他人,增强记忆效果。
第二部分。
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1.在激发学习兴趣方面。
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在朗读时加入表情、声效等元素,使课文更生动有趣;通过讲述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通过赞赏学生的创意作文和演讲,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
2.在潜能激发方面。
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潜能开发。
教师可以通过赞赏学生表现出色的语文才能和优秀作品,鼓励他们保持并发展这方面的潜能;提供更多有趣、充满创造性的写作题目,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在自信心培养方面。
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可以通过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更加有信心;通过与学生进行个体或小组交流,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成果,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4.在提高表达能力方面。
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试论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试论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如今的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对于语文学科的重视也越来越高。
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课程之一,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业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动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激励性语言是十分必要的,它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一、激励性语言对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激励性语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赞美、鼓励等方式使用激励性语言,使学生体验到成功和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动力。
例如,当学生上课时表现出色时,教师可以用肯定的语言鼓励他们,并告诉他们他们的进步是值得肯定的。
这样一来,学生会感到被重视并且更有信心去面对学习,进而愿意投入更多精力去学习语文。
二、激励性语言对学生自信心的塑造激励性语言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他们对自己往往缺乏自信,容易产生自卑情绪。
在这个时候,语文教师使用激励性语言可以帮助学生重视自己的优点和潜力,增强自信心。
例如,当学生在写作时展现出特别出色的创造性思维时,教师可以用肯定的语言赞扬他们的创新能力,并告诉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会变得更加强大。
这样一来,学生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自信,勇敢地面对语文学习中的挑战。
三、激励性语言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激励性语言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学生的学习态度对于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激励性语言可以帮助学生正确树立学习态度,激发他们良好的学习动力。
例如,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用鼓励的语言告诉他们付出努力一定会有所回报,并且提醒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
这样一来,学生就会积极投入学习,对学习充满信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体的运用可以有很多方式。
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肯定性评价,赞扬学生的优点和进步。
例如,当一个学生在口语表达能力方面有所提升时,教师可以直接告诉他他的进步是非常显著的,并且在让他发言时更加积极鼓励他。
试论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试论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语文教育是小学教育的核心,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动力产生重要影响。
一、激励性语言的概念与作用激励性语言是指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学习积极性的语言表达方式。
激励性语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产生更高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
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激励性语言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例如,它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通过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形象鲜明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文学作品中的精彩片段,展示作品的艺术魅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通过使用肯定的语言表达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例如,教师可以用积极向上的语言表达,肯定学生的学习成绩,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运用激励性语言,适时给予学生正面的鼓励和肯定,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例如,在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可以用鼓励的语言表达,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就,让学生产生获得自信的感觉。
4.激发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运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激发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
例如,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独特观点,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运用激励性语言时需注意的问题1.注意表达方式的灵活性教师在运用激励性语言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和语言形式,以提高学生的接受度。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于激励性语言的接受程度有所不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宜的表达方式。
2.注意肯定与批评的平衡教师在使用激励性语言时,要注重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绩,但也不能忽视对学生的批评和指导。
试论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试论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激励性语言是指具有积极正向的效果的语言,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习效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激励性语言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下学习,提升语文教学的效果。
本文将围绕试论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展开探讨。
一、激励性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语文是一门比较技术含量较高的学科,需要学生不断的练习和掌握,才能提高语文水平。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难题、挫折等困难,如果教师能够及时给予激励性语言,就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快乐地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激励性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激励性语言可以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学生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对自己的学习也会更加投入,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常常需要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教师可以通过激励性语言的方式来鼓励学生,让他们坚持学习下去,不断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3. 提高学生的领悟和创新能力:激励性语言可以带给学生一种积极、开放的心态,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同时也能够带给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激励性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运用激励性语言,达到有效地激励学生的目的:1.赞扬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在语文学习中,有些学生学习成绩比较好,但也有些学生学习成绩较差。
对于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赞扬学生的努力和进步,给予他们鼓励。
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改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能力。
2.给予学生正确的反馈在语文学习中,学生的作文和语文阅读都需要教师给予反馈。
教师给予的反馈应当是客观的、具体的,并且要给予正确的指导和鼓励,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努力和进步被肯定。
小学语文如何运用激励性语言
小学语文如何运用激励性语言小学语文如何运用激励性语言语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语言交流方式之一,也是学校教育中必修的科目之一。
作为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点阶段,如何运用激励性语言,激发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1. 使用肯定性语言语文学习中,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之一就是大力肯定他们的努力和成绩。
教师可以使用随时随地可以使用的肯定性语言,例如:“太好了!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你今天的表现真棒!”、“一看就是用心做的!”,利用语言的积极性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的投入和认真的面对语文课程。
2. 注重多元化课程设计教师在语文课程设计中可以充分考虑多种学习方式和多样化的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力,例如绘画、观察、阅读、想象等方法,这也是针对教师的一种挑战。
多元化的之课程、革新的课堂设计与活动、和勤奋学习的态度才能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带来更好的效果。
3. 注重提升学习乐趣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课程设计和多样化的语文活动,来提高学习的趣味性。
例如,采用文学竞赛、单词押韵、讽刺幽默等多种有趣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创新的方式进行语文教育,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能动性。
4. 互动与交流互动和交流是语文课程中相当重要的部分,通过小组讨论、辩论、口语表演等多样化活动,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感受课程的内容,并积极参与到其中来。
同时,教师举办看戏比赛、朗诵比赛、阅读比赛等活动,调动学习者的兴趣,鼓励学生与教师积极互动交流以提高学习效果,这些互动交流方式可以激励学生走向成功。
5. 激发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活动、豁达想象、创意表达等多元化的呈现方式来激发孩子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阅读、自主写作、自主表达、自主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并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结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只是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知识,更要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教育中的快乐,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的同时,激励学生继续学习。
浅谈小学教师的课堂激励用语
浅谈小学教师的课堂激励用语马克思曾说过:“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在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语言贯穿整个课堂,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们教学的成败。
作为教师要把自己的教学语言打造成一门艺术,树立自己的语言风格,用幽默诙谐来靠近学生,以激励为原则,把话说到学生的心窝里。
一、教师在激励性语言的使用上不要吝啬,让任何学生都得到鼓励心理学家伯利纳通过实验证明:受到鼓励的学生学习劲头足,主动性很强,自信心十足,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教师的激励性语言还可以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成功。
当然,教师也要把握好这一门语言艺术,在不吝啬激励的同时更要注意避免盲目激励。
二、教师的激励性语言要有层次,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激励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予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因此,在课堂上更要注意因材施教地使用激励性语言。
在激励学生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激励,要准确,有层次,夸到点子上,把话说到学生的心坎上。
这样做既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了他们的学习信心,又在更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达到乐学的目的。
三、教师的激励性语言要正确,让学生感受到真诚的评价激励性语言是教育的法宝,评价要以事实为依据,激发学生长久的内在的积极性,善于发现值得激励的地方,避免廉价的表扬,不能毫无根据地大加评价。
因此教师的激励性语言要正确。
四、教师的激励性语言要照顾到大多数学生教师需要注意的就是自己的激励性教学语言要照顾到大多数学生。
作为教师,我们要力争让每一名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爱与关注。
因此面对大多数的学生,教师可从其多方面的表现进行关注,从多方面立体地评价学生,让每个人都尝到被肯定的喜悦滋味。
在评价过程中要尽量作到公平、全面,照顾到大多数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教师的激励性语言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而且是一门艺术,教师不但要多鼓励、激励得有层次,激励得正确,更要照顾到大多数同学,用最恰当的激励让学生心中充满温暖,温暖就是学生前进的动力。
小学语文运用激励性语言的方法
小学语文运用激励性语言的方法(一)针对性运用激励性语言新课改背景下,更强调因材施教的教学,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激励性语言时,必须按照这一要求做到针对性运用。
小学阶段,学生间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再加上年龄小、好动等特点,故教师在选择激励性语言时,要坚持因人而异的原则,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选用。
简单来说,教师要事先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对其生活学习情况全方位、多角度地去调查,条件允许的学校可建立相关档案,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针对性的激励评价,从根源上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和教学质量。
(二)合理运用口头激励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行为等,教师要及时予以赞许表扬,特别是对学生的进步要充分肯定,多使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提高,但激励的同时也要使用批判性语言,从学生层面来说,合理批判也是一种激励。
比如,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出现失误时,教师要适当地进行批判并引导其改正,让学生重归正途,更好地开展学习。
通常情况下,运用激励性语言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踊跃发言,活跃课堂学习氛围。
传统教学模式下即便学生知道答案,往往也不会举手回答,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突破传统教学束缚,充分灵活科学地运用激励性语言,引导鼓励其向其他同学分享正确答案。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要避免直接生硬的点评,而是以激励性语言尊重其观点,以此增强其奋发上进的精神和学习积极性。
(三)运用肢体激励语言教学中可以运用的激励性语言并非指单纯的口头语言,同时还包括肢体语言,这两种语言相对而言,后者更形象具体,能够极大地活跃教学氛围,充分和谐课堂环境。
比如,对于学生正确的学习行为,教师可带着微笑向其投以和蔼期许的目光;对于需改进的行为,则微笑摇头以示告诫。
通常情况下,课堂教学中并非每位学生都会高度集中注意力,这时如果教师点名批判,无疑会破坏教学氛围,不但将对该学生造成不利影响,甚至还会对其他学生造成影响,故而教师可选择走向学生,并以眼神告诫鼓励其用心学习。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励性语言的重要作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励性语言的重要作用对于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激励性语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激励性语言是指能够鼓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语言方式。
它能够激励学生增强自信心、发挥潜力、克服困难,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激励性语言的定义、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以及有效使用激励性语言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浅谈。
首先,激励性语言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用鼓励和赞扬的话语来引导学生。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优点和进步进行肯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比如,当学生写作文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优秀之处给予赞美,比如“你的文章用词准确,表达清晰,逻辑严密,写得很有思维深度!”这样的话语能够让学生感到自豪和满足,从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信心。
激励性语言还可以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不怕犯错。
教师要告诉学生,犯错误是正常的,只要勇于改正,就能够不断提高。
这样的鼓励和支持能够培养学生勇敢尝试和主动思考的习惯。
其次,激励性语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学习语文是一项需要持久努力和积极学习的任务。
只有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才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有趣的故事、启发性的问题和趣味性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感到学习语文是一种有趣和有意义的事情,从而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此外,激励性语言还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学习语文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过程,学生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障碍。
这时,教师可以使用鼓励性语言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只要你努力去克服,就能够战胜它们。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比如“你可以尝试将问题分解成小块,逐步解决它们。
”这样的鼓励性语言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解决问题的信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为了有效地使用激励性语言,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方法。
语文(心得)之课堂激励用语及其在小学课堂里的使用要求浅析
语文论文之课堂激励用语及其在小学课堂里的使用要求浅析一、课堂激励用语概述课堂激励用语是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情况,及时、恰当地激发鼓励学生,以唤起学生内在的动力,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语言。
新课程改革号召充满人文关怀和生命活力的课堂,强调尊重赏识,教师要相信学生的发展潜力,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成长氛围。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课堂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学生的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教学语言。
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由此可见,课堂激励用语符合新课程改革和课程目标的精神和标准,是应该被全面学习和应用的课堂语言技术。
在课堂教学上,教师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帮助、引导和教育学生完成教育教学内容、实现教育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表现情况,受教育的效果也是各不相同。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每个人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都需要别人的鼓励;在出色地完成任务后,都渴望别人给予应得的承认。
”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给予学生鼓励和承认,而这种鼓励和承认的方式多来自教师的语言。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也是一种什么也替代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
在课堂上,教师激励的言语就像激水扬波的风车,为学生的成长插上腾飞的翅膀;而教师打击的话语就像一堵灰色的墙,在学生的心中蒙上沉重的阴影。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摒弃那些打击和责骂学生的话语,而要用鼓励和指导的语言来唤起学生内心对自己的激励和评价,使学生向教育教学目标奋进。
要更好地使用课堂激励用语,教师必须了解课堂激励用语的以下几大特性。
(一)课堂激励用语的启发性课堂激励用语是学生行为的镜子,使学生看着自己在镜中的影像,启发学生得知自己的行为是什么样子的,并通过听到映射到他们身上的感觉,了解自己的情感。
试论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试论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而激励性语言的运用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从激励性语言的定义、特点以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一、激励性语言的定义和特点激励性语言是指通过鼓励、称赞、肯定等方式激发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语言表达方式。
激励性语言的特点包括:积极向上、鼓舞人心、尊重他人、充满自信等。
二、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1.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表达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表达思想。
例如,教师可以说:“同学们,你们一定能够提出很好的问题和见解,不要害怕表达自己的观点,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做得很棒!”这样的激励性语言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激发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
2.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就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激励性语言来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就,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例如,教师可以说:“小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好,语言流畅,观点独特,你一定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请继续保持努力!”这样的肯定和鼓励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成就,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
3.倡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质疑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激励性语言倡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质疑。
例如,教师可以说:“同学们,这篇课文中的一个观点你们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请勇敢地提出来,让我们一起讨论。
”这样的激励性语言能够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勇于表达自己意见的勇气,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4.鼓励学生勇于突破和创新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勇于突破和创新。
例如,教师可以说:“同学们,不要害怕犯错误,只有勇于尝试和突破,才能够有新的发现和创造。
”这样的激励性语言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培养他们敢于冒险和尝试新方法的能力。
5.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和合作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和合作。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激励性语言运用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激励性语言运用概要:在素质教育改革过程中,教师应该紧跟改革潮流,不能墨守成规,应该研究素质教育改革,从而不断探究,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际的教学经验,努力为学生带来最好的学习体验以及愉悦的学习享受,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激励性教学方法在素质教育改革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语言掌握并熟练应用。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激励性语言与小学生沟通,能够让学生更加有效率的听课,事半功倍,学习过程也会轻松、愉悦。
所以,足以可见运用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激励性语言在教学中的应用也是有技巧的,也必须要适当应用才能发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笔者对如何使用激励性语言结合自身经验做出如下的观点总结。
1.激励性语言教学方式的主要内涵激励性的语言即是正面的、鼓励的、夸奖的语言。
激励性语言教学方法是将激励性语言融合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激励性语言制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以及与学生进行交流。
作用激励性语言即是对小学生的肯定和鼓励,它能够使学生表现出对学习积极性,甚至能够展现学生的一些未知潜力。
激励性语言给小学生带来的正面的能量,不仅能够促进小学生自发自主的学习还能够让学生对自身进行肯定,有利于把孩子培养的有自信心,有利于小学生以后的发展。
如果对小学生进行很多的批评教育或者言辞严厉,小学生会对自身能力进行否定,不仅不利于小学学习,还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
激励性语言教学方法适用于小学生的语文教学,这是符合小学生心里特点的教学方法,是科学的,合理的。
小学生很看中老师的鼓励和夸奖,且小学生有竞争意识或者说是攀比,这些学生心里都是鼓励性语言教学方法实施的前提条件。
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加上对鼓励性语言的熟练掌握和适当应用,教师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2.激励性语言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要作用2.1实现了教学的互动化,营造了活跃的教学氛围严厉的言辞会将课堂气氛沉闷化,过于严厉会让学生不敢发表自己的想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和自信心。
浅谈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摘要:激励性语言是课堂教学中激励学生的常用手段。
小学生正处于兴趣和自信心养成的重要时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将激励性语言融入其中,可以增进师生情感,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
所以,许多教师都主张进行赏识教育,用激励性语言发掘学生的潜能。
为此,文章以小学语文教学为背景,就如何运用激励性语言优化课堂教学成效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激励性语言所谓激励性语言指以激发人、鼓舞人为目的的能够给人以激励和信心的话语。
教学实践证明,激励性语言在教学中有着积极的应用价值和作用。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掘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成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
激励性语言因为在学生热情发掘中有着显著的作用,也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激励性语言来鼓舞学生,开发学生的潜能呢?一、注意激励性语言的针对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激励性语言去启发、激励学生,可以满足学生的成就感,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还可以拉近师生距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快乐学习、高效学习。
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经常会使用激励性语言来激励学生。
但是,在运用激励性语言时,许多教师都存在着随意、缺少针对性的问题。
如在点评学生的表现时,许多教师对学生的点评通常是“做得好”、“非常不错”等等。
这种缺少针对性、不关注学生个性差异的表达方式,无法走进学生的内心,也无法激起学生的情感。
鉴于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在运用激励性语言时,教师要注意激励性语言的针对性,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来激励学生。
如在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为了了解学生对文本的把握情况,教师提出了几个问题,如作者眼中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碰壁”原意是指什么?在本文中,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在帮助拉车夫后,作者问伯父问题,他半天没有说话?在学生回答问题时,针对内向的学生,教师可以说:“这次回答得真响亮,大家都听见了,希望你下次再接再厉,让大家都能听到你的标准答案。
浅淡小学课堂中教师激励性语言的恰当使用
浅淡小学课堂中教师激励性语言的恰当使用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运用语言形式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准确生动的语言,能始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
教师用语与课堂学习效率是密切相关的。
激励性语言是教师口语艺术中最富有激情,同时也是运用极其广泛的一种教学语言。
这种语言一般从正面入手,运用期待、赏识、引导、谅解、表扬等方式来加强学生的信心,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思维,是一种关怀性的教育语言。
如果激励性语言运用得当,则可以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接受着情感因素的正面影响,从而大大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然而,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发现,我们的小学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语言的同时,却走进了多种误区,存在着滥用、错用激励性语言,或是运用的时机不准确,方法不恰当等问题。
因此,本人将试着从几个方面,浅论小学课堂中教师运用激励性语言的几点反思。
以期能够优化教师的课堂用语,并真正发挥小学课堂中教师引导者与促进者的作用。
[关键词]激励性语言存在的问题恰当运用引言:曾经听过多次这样的课,授课教师自始至终不断地学生说:“你真棒!”“你太聪明了!”“大家给他掌声。
”“我很欣赏你。
”之后,课堂上响起了掌声,孩子得到了奖品。
可再细看被表扬的人,往往没有流露出极大的喜悦,之后的表现也并未更积极。
与学生打了十年的交道,让我了解到每一个儿童都渴望着被他人欣赏与肯定。
为什么有的课堂上学生对于激励无动于衷?是什么原因使我们的课堂激励性语言没能发挥出其该有的作用呢?我们的教师的激励性语言真正都说对、用对了吗?一、当前小学课堂中,使用激励性语言的几个误区1、滥用激励性语言激励性语言的优势是明显的,它可以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是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催化剂。
正因为如此,在一时间,课堂上的溢美之词不绝于耳,“你真棒”“你太了不起了”“你真是天才”……甚至错了也还来一个“安慰奖”。
时间一长,往往会发现:教师的表扬依然热情洋溢,而学生的反应却日趋冷漠淡然。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恰当运用激励性语言评价的两点做法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恰当运用激励性语言评价的两点做法嫩江四小枫傲在参加工作的这十余年中,我先后听过很多节校内外小学语文公开课,自己也教了很多年不同年级的语文课。
在与同事交流或静下心来自我反思时,总有一种强烈的感受:在语文课堂中,特别是在师生互动时,教师的激励性语言评价过于单调,有时甚至在学生答题不完整或思路不正确时教师根本就没有任何激励性语言评价。
其实如果恰当地运用激励性语言评价,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有利于让学生树立自信心。
在我校承担“小学课堂激励性语言评价研究”这一课题研究任务的几年中,通过在课堂中的不断摸索和实践,我归纳出了两点不太成熟的做法,真心地希望专家能给予批评和指正。
1、换位法我现在所教的班级是在他们刚上四年级时我才接手的。
在教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学生们的拼音普遍掌握得不够好。
在反复地纠正和训练中,渐渐地我感觉到学生们把拼音当成了一种负担,机械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提不起任何学习兴趣。
后来,我转换了自己的角色。
在一节写字课中,我故意把一个生字的拼音写错,当然,不要太明显。
我记得写的字是“虐”,这个字的正确读音应该写成(nüè),我在黑板上写成了(nuè),然后,我让同学们看黑板先介绍字形和写法,然后指着拼音让他们跟我一起读,在读第二遍时,有一个同学站起来了,说:“老师,这个字的拼音您写错了”。
我故做不解状,这时同学们的注意力全吸引过来了,七嘴八舌地告诉我错在哪儿。
在他们的指导下,我把错误改正了。
同学们的脸上都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这时我恰当地对他们做了激励性语言评价:你们的拼音水平己经在老师之上了,我真高兴。
其实拼音并不难,只要细心、多练,它对我们来说就是“小菜一碟”。
2、转移法有的同学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常常是“不知所云”。
有这样一节课:大家都在共同处理课后题第1题,可班级一个叫张强的孩子眼睛却直直地望着窗外,我喊他的名字叫他读题。
他站起来慌慌张张地端起书来就读第2题,同学们哄堂大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淡小学课堂中教师激励性语言的恰当使用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运用语言形式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准确生动的语言,能始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
教师用语与课堂学习效率是密切相关的。
激励性语言是教师口语艺术中最富有激情,同时也是运用极其广泛的一种教学语言。
这种语言一般从正面入手,运用期待、赏识、引导、谅解、表扬等方式来加强学生的信心,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思维,是一种关怀性的教育语言。
如果激励性语言运用得当,则可以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接受着情感因素的正面影响,从而大大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然而,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发现,我们的小学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语言的同时,却走进了多种误区,存在着滥用、错用激励性语言,或是运用的时机不准确,方法不恰当等问题。
因此,本人将试着从几个方面,浅论小学课堂中教师运用激励性语言的几点反思。
以期能够优化教师的课堂用语,并真正发挥小学课堂中教师引导者与促进者的作用。
[关键词]激励性语言存在的问题恰当运用引言:曾经听过多次这样的课,授课教师自始至终不断地学生说:“你真棒!”“你太聪明了!”“大家给他掌声。
”“我很欣赏你。
”之后,课堂上响起了掌声,孩子得到了奖品。
可再细看被表扬的人,往往没有流露出极大的喜悦,之后的表现也并未更积极。
与学生打了十年的交道,让我了解到每一个儿童都渴望着被他人欣赏与肯定。
为什么有的课堂上学生对于激励无动于衷?是什么原因使我们的课堂激励性语言没能发挥出其该有的作用呢?我们的教师的激励性语言真正都说对、用对了吗?一、当前小学课堂中,使用激励性语言的几个误区1、滥用激励性语言激励性语言的优势是明显的,它可以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是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催化剂。
正因为如此,在一时间,课堂上的溢美之词不绝于耳,“你真棒”“你太了不起了”“你真是天才”……甚至错了也还来一个“安慰奖”。
时间一长,往往会发现:教师的表扬依然热情洋溢,而学生的反应却日趋冷漠淡然。
这是因为,长时间将单一的评价手段运用于固定对象,很容易使学生的心理达到了饱和。
过分夸张的表扬也使学生感到教师言语的“言不由衷”。
表扬毫无原则的给予,使其丧失了应有的价值。
2、错用激励性语言有的教师的激励用语言过其实,一个学生的作文写得不错,老师对他说:“你写得太棒了,你富有创造力,我愿做你的第一位读者。
继续努力下去,你以后一定是个文豪……”小小的进步给予如此奢侈的夸奖,一下子抬得这么高,下一次他进步更大怎么办?再者,激励语言不能回避客观存在的错误。
在一堂课上,老师让同学们想像狂风吹过柳树林的景象。
一位学生说:“一阵狂风吹过,白桦树微微晃动,树叶慢慢地落下来,湖面上荡起层层涟漪。
”听了这位学生的发言之后,老师不假思索地说:“你真棒!你的想像具体、合理,很好!”有常识的人一看便知,这是偏离了生活实际的常识性错误。
教师这样不加辨别地一味叫好,也许会使学生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还有,对学生的表扬不能含糊不清。
有教师在课堂对于学生的回答会简单地说:“好。
”然后示意该生坐下,接着让其他学生继续发言。
老师没有给予学生单独的评价。
最后,老师说:“大家说得都很好,讨论就到这里。
”好在哪里呢?十分含糊。
这让学生难以从老师的评价信息中分出优劣、明确方向。
那么,在我们的小学课堂上教师究竟该如何适时适当地运用激励性语言呢?二、激励性语言的恰当运用1、不同时机,善用激励。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掌握运用激励性语言的一些策略,而且应该把握好运用激励性语言的时机,及时适时地表扬、鼓励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激励性语言的作用。
(1)在学生质疑时激励“学起于思,思起于疑”。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科学而深刻的质疑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新知的一把金钥匙。
传统观念认为知识是静止的、独立于个体存在的,但实质上并非如此。
学生对于新知的学习不应只是被动的将书本知识进行简单复制,而要主动建构新知,并在建构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思维,培养自己的情感。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激励性语言无疑为学生质疑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2)在学生闪现智慧的火花时激励每个学生都具有发展成有用之人的潜能,教师一定要像园丁爱护小树苗一样呵护他们。
作我们总有突发奇想和自己的“灵感”闪现的时候。
作为教师,一定要善于帮助他们去捕捉。
有时,学生有价值的想法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那是因为受到认知的局限。
教师要站得高些,看得远些。
及时鼓励和鞭策他们,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找到自信。
(3)在学生出现困难时激励教师做到这一点,对于绝大多数孩子都是有意义的。
因为,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的内容多数是他们未知的部分,都需要他们“摸着石头过河”,因此,学生在学习时遇到困难是非常正常的。
这时,教师就要发挥好激励和引导的作用,帮助学生跨过自己心理的障碍和思维上的“坎儿”。
(4)在小组合作时激励《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学的主要方式。
”伴随着新一轮课程的改革,小组合作学习正日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组织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却发现:高段的学生不愿意合作,低段学生不善于合作。
面对这一情况,就需要教师进行适时适当的激励。
如“比一比哪个小组最懂得合作”,“看看哪个小组配合得最默契!”虽然从目前的阶段来说,我并没有更有效的方法能解决课堂合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但我想,即使是一个赞许的目光或者一句真诚的表扬,都能使每个学生真切地体验到教师对他们的期望,从而表现认真学习的态度。
2、不同对象,个性激励。
在《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师的课堂教学要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根据不同的评价目标,尤其是对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应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例如一些有进步愿望,但能力、自信较差的学生,教师应采用谅解式激励语,体谅他们的难处。
可以亲切地说:“你知道吗?你这次比上一次做得更好!”“你已经非常尽力了,不要急,效果要慢慢显现出来。
”“学习也像龟兔赛跑,暂时的落后不要紧,只要你咬紧牙关,迎头赶上,最后的胜利还是属于你的!”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勤奋学习,使他们对老师产生特别亲近的感情。
这种特殊的师生情感,很容易转化为良好的学习动机,使他们心里乐意接受老师的安排,并心甘情愿地按老师所期望的要求去做,使自身潜力得到最有效的开发。
对一个学习不错,但平时很少说话的学生在被老师指名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引起全班同学的大笑,这时教师可以说:“你坐下吧!以后要注意听别人的发言。
”如果是这样平淡的评价,这个学生可能就再也没有回答问题的信心了。
若换成“老师相信你一定会说,咱们大家等他再思考一下,好吗?”这样的评价,对学生既是一种信任,又是一种鼓励,学生可能会由此而敢于说话了。
学生都有其自身的不同特点,因此我们应该做一个细心的教师,找准每位学生的“独特之外”,个性化地对学生作出积极的评价,正确客观地评价学生,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进取。
3、不同方法,巧用激励。
在教学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灵活运用以下的几种激励性方法,以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
(1)竞争激励法。
这个方法在低段课堂中是常用的,效果也比较突出。
教师常会说:“比一比,看哪一个同学最守纪律?”“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一个同学做得最好?”“别大意,别人正准备超过你们呢!”通过小组竞争、个人竞争等方式,鼓励学生的勇气,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本领,激发其学习的热情、上进心和自信心,使学生在超越他人、战胜他人的过程中享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
(2)目标激励法。
在教学中为学生设置可达到的目标,让目标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使其经过一定的思考后能够实现目标,这也具有明显的激励作用。
因为目标是刺激人们引起需要的一种诱因,它能给人带来希望,使人产生争取达到目标的强烈愿望,促使人们不断去努力,通过努力以实现目标,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实际教学中,教师既可在授课之初明确提出目标,使之贯穿整堂课。
也可在某个教学环节中提出阶段目标,激励学生完成课堂任务。
(3)榜样激励法。
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榜样具有示范性、生动性和鲜明性,有了榜样,不仅学有方向,赶有目标,而且学起来看得见,摸得着,说服力大,号召力强。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以小见大,准确树立榜样,为教学服务。
其实,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根据课堂生成,适时适机地灵活使用激励性语言,这是由课堂教学的随机性和多变性决定的。
三、运用激励性语言的几个注意事项当然,要想把激励性语言用得巧、用得妙,使之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教师在使用激励性语言的时候,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l、公开与私下相结合。
对一些低年级的学生,公开表扬效果较好,而对一些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在身旁低声称赞可能比在全班面前表扬更令他感到愉快,因为这样做会避免他陷入被同学议论、讥讽的尴尬。
除与学生个别沟通时进行激励外,有时在人多的场合,教师同样可以在走动中使用耳语、轻声告白、暗示等方法激励学生,使师生关系更融洽,形成一种互尊、互爱的良好氛围。
2、激励与批评相结合。
教育教学中当个别学生出现行为偏差时,应予以适当的批评,应坚持“建立和谐关系”和“适度批评”相一致的教育原则,鼓励为主、批评为辅,使学生既要明白自己的错误所在,又能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也是一种尊重,学生行为出现偏差,教师的严格要求是一种终极关怀,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尊重。
3、个体与全体相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的创新思路、独特见解出现时,教师应及时使用激励性语言,树立学生身边的榜样。
同时也更要注意大部分学生的表现,让每一个学生都感觉到自己是被重视的、被关注的,这样可以使激励的价值得到“增值”,使更多的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学会用“赏识”的目光看待世界,看待自己和别人的成功,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认为,只要在真正需要的时候使用,只要激励性语言在使用之后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那么这就是学生真正需要的激励性语言。
总结我们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激励性语言的运用。
在《学习的革命》一书指出:“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
”激励性语言,正是以激励为手段,以语言为载体,充分显示出它在教学中的功能。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感受,给予更多的激励,鼓励多方面的心灵交流,将教师对学生的爱、信任和期待通过激励性的语言诉诸学生的感官。
这样,不仅能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还能活跃课堂氛围,不断推进学生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