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对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经济现象的系统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和应用技巧,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的分析和决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等核心内容。

熟悉宏观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增长理论、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重要概念和原理。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市场中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

具备一定的经济数据处理和经济模型构建能力,以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其对经济问题的敏感度和洞察力。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其能够在经济活动中做出合理的决策。

三、课程内容(一)微观经济学部分1、导论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2、供求理论需求的定义、影响因素和需求曲线供给的定义、影响因素和供给曲线均衡价格的决定和变动弹性理论及其应用3、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的概念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和推导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4、生产者行为理论生产函数和短期生产理论长期生产理论中的等产量曲线和规模报酬成本的概念和分类短期成本曲线和长期成本曲线5、市场结构理论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和均衡完全垄断市场的特点和均衡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和均衡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和模型6、要素市场理论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劳动市场的工资决定土地市场的地租决定资本市场的利息决定7、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一般均衡的概念和实现条件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定理帕累托最优的标准和实现条件8、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市场失灵的原因和表现垄断的管制外部性的治理公共物品的供给信息不对称的解决(二)宏观经济学部分1、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和核算方法国民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名义 GDP 和实际 GDP2、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均衡产出的概念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3、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 模型投资的决定IS 曲线的推导和移动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LM 曲线的推导和移动ISLM 模型的分析4、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和移动总供给曲线的类型和推导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分析5、失业与通货膨胀失业的类型和原因通货膨胀的类型和原因菲利普斯曲线6、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的工具和效果货币政策的工具和效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宏观经济政策的实践7、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的核算和决定因素新古典增长模型内生增长理论经济周期的类型和原因8、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汇率的决定和影响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收支平衡开放经济下的 ISLM 模型和政策效果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系统讲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模型,使学生掌握核心知识。

西方经济学 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  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一、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出发点:稀缺性与资源配置1、稀缺性。

2、资源配置。

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

2、生产者的利润最大化。

三、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均衡价格理论2、效用理论与消费者行为3、生产者行为理论4、市场结构理论5、福利经济理论四、基本的市场竞争模型(一)产权与交换动机。

(二)私人利益。

(三)市场机制。

五、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1、经济人假设2、产权明确3、完全信息4、厂商都是以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标的整体。

六、微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1、奠基时期。

2、建立体系时期。

3、扩充和完善时期。

4、深化时期。

第二节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一、个量研究方法二、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三、均衡分析四、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五、模型分析方法第三节供求分析一、需求分析1、需求2、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3、需求曲线4、需求定律5、需求函数6、需求的决定因素(1)商品本身的价格。

(2)相关商品的价格。

(3)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4)消费者的偏好。

(5)政府的消费政策。

(6)消费者的预期。

二、供给分析1、供给2、个别供给和市场供给。

3、供给曲线4、供给函数5、供给定律6、决定供给的因素(1)商品本身的价格(2)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3)生产要素价格的提高(4)其他商品的价格(5)预期(6)税收政策三、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1、均衡产量2、均衡价格四、弹性分析(一)弹性分析的基本问题1、弹性的定义2、计算(二)需求的弹性分析(三)供给的弹性分析五、价格政策1、支持价格2、限制价格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一节消费者偏好一、效用与效用函数1. 效用2. 总效用3. 边际效用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5.总效用曲线和边际效用曲线二.序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偏好(一)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1.完全性2.可传递性3.非饱和性(二)无差异曲线(三)无差异曲线的特征(四)边际替代率第二节消费可能性曲线与消费者均衡一、消费可能线(预算约束线)二.消费者均衡三.拐角均衡点第三节收入与价格变动时的消费选择一、收入变化与恩格尔曲线二、价格变化及其效应(一)价格变化、均衡变动与需求曲线(二)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三、消费者剩余第四节:显示性偏好与跨时期选择一、显示性偏好1.显示性偏好理论2.显示偏好与显示性偏好公理3.根据显示性偏好理论确定无差异曲线二.跨时期消费选择1.无差异曲线2.预算约束线3.跨时期的消费者均衡4.利率变动与跨时期选择第三章生产者决策理论第一节生产与生产函数一、生产活动与生产函数(一)生产活动与生产要素(二)生产的可能性选择(三)生产函数(四)有关生产技术的基本假定二、短期生产函数与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一)短期生产函数(二)总产量、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三)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三、等产量曲线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一)等产量曲线1.含义2.等产量曲线的特征(1)斜率为负(2)有无数条等产量曲线,不同的等产量曲线代表不同的产量,离原点越远,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引言西方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作为全球经济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意义不可忽视。

本文将介绍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大纲,旨在为学习和教授西方经济学提供一种指导框架。

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介绍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并围绕着市场经济、货币经济、供求关系等核心概念展开教学。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深入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基本原理,从而为日后的经济研究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 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3. 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4. 熟悉货币经济的基本概念和政策调控;5. 理解供求关系和价格形成的基本原理;6. 提高经济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经济学的定义和分类- 西方经济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2. 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 市场经济的定义和特征- 供求关系和价格决定机制- 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3. 货币经济的基本概念和政策调控- 货币的定义和功能- 货币供应和需求- 货币政策和货币市场4. 供求关系和价格形成的基本原理- 供求关系的定义和要素- 价格弹性和消费者行为- 价格形成和市场机制5. 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理论分析- 经济增长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的类型和阶段- 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模型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例演示等。

教师将重点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例和案例分析,启发学生的经济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以期末综合考核为主,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期末考试等。

其中,期末考试将占总成绩的一定比例,鼓励学生全程参与课堂学习和讨论。

六、参考书目1. Samuelson, P. A., & Nordhaus, W. D. (2010). Economics. New York, NY: McGraw Hill.2. Mankiw, N. G. (2015).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Boston, MA: Cengage Learning.3. Krugman, P., & Wells, R. (2014). Macroeconomics. New York, NY: Worth Publishers.结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为日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提供基础。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课程名称:西方经济学(Economics)学时:60—72学时参考教材:1、梁小民主编.西方经济学教程.中国统计出版社(第三版),1998,2、厉以宁主编,西方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0.33、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1999。

84、[美] 萨缪尔森,诺德豪斯著.经济学.萧琛等译,华夏出版社(第16版)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和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依据与方法、手段;帮助学生利用所学到的经济学知识解决真实世界中所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并作出正确选择;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知识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教学主要内容:微观经济部分: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中若干基本假定;市场均衡,供求理论与政府政策;弹性,*蛛网理论;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消费者选择,*不确定性和风险;生产函数,最优投入组合,规模经济;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关市场的均衡;*完全信息博弈;分配理论;*福利经济理论;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部分: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两部门的IS曲线;LM曲线的定义及其推导;通货膨胀;失业的经济学解释;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类型;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法及实践:密切关注经济学前沿及最新发展动态并引入到教学过程之中。

教学方法上通过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平台拓展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主要是课堂教授,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安排二次社会实践活动;二次总结、复习课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

考核方法一般以闭卷考试方式进行。

课程教学内容微观经济学部分第一章西方经济学概述(4—5学时)第一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一词的起源、内容。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引言:西方经济学是指西方国家在经济学领域的理论和研究成果。

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西方经济学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教学大纲旨在介绍西方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于这一学科的基本认识。

1. 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1.1 古典经济学1.2 边际效用理论1.3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2. 需求与供给2.1 需求的概念与弹性2.2 供给的概念与弹性2.3 市场的均衡与失衡3.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3.1 市场经济的特点与优势3.2 计划经济的特点与局限性3.3 市场与计划的比较4. 价格理论4.1 劳动价值论与边际效用理论 4.2 市场竞争与垄断4.3 价格的决定与调节5. 生产与成本理论5.1 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5.2 短期与长期生产函数5.3 成本与生产规模6. 市场结构与产业组织6.1 市场结构与竞争形式6.2 垄断与垄断竞争6.3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7. 货币与银行7.1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7.2 货币供求与货币市场7.3 银行与金融机构8. 经济增长与发展8.1 经济增长的动力8.2 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8.3 经济发展阶段与规律9. 国际贸易与汇率9.1 比较优势与国际贸易 9.2 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9.3 汇率制度与汇率变动10. 经济政策与经济周期10.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10.2 经济周期的特征与理论10.3 政府应对经济周期的手段结语:本教学大纲从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入手,系统地介绍了西方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从供求关系、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价格理论、生产与成本理论、市场结构与产业组织、货币与银行、经济增长与发展、国际贸易与汇率、经济政策与经济周期等方面全面展示了西方经济学的知识体系。

希望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能够对于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有一个系统和全面的了解,为今后深入研究和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希望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1.1 课程名称:西方经济学1.2 课程编号:ECO1011.3 学分:31.4 授课方式:面授课程1.5 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基础二、课程目标2.1 理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2.2 掌握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及其贡献2.3 能够运用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相关实际问题2.4 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三、教学内容单元一:古典经济学3.1 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概念3.1.1 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3.1.2 大卫·李嘉图的地租理论3.1.3 杰里米·边沁的边际效用理论3.2 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和思想3.2.1 亚当·斯密及其《国富论》3.2.2 大卫·李嘉图及其《政治经济学及财富的性质》单元二:新古典经济学3.3 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概念3.3.1 消费者行为理论3.3.2 企业成本理论3.3.3 市场均衡和竞争理论3.4 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和思想3.4.1 马歇尔及其《经济学原理》3.4.2 瓦尔拉斯及其《纯粹政治经济学纲要》单元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3.5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概念3.5.1 效用理论和边际效用递减定律3.5.2 总需求与总供给3.5.3 政府干预和经济调控3.6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主要代表和思想3.6.1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及其《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单元四: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3.7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概念3.7.1 粘性工资理论3.7.2 高失业平衡理论3.7.3 具有两部门和两个市场的一般均衡理论3.8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主要代表和思想3.8.1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及其《信息和效率:经济与市场的前沿问题》四、教学方法4.1 面授讲授课程内容4.2 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4.3 组织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理论进行实际问题研究4.4 布置课外阅读文献,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研究视野4.5 开展小组项目研究,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研究能力五、课程评估5.1 平时表现:20%包括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5.2 期中考试:30%主要考核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5.3 期末论文:40%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经济问题进行研究,并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5.4 课堂讨论和小组项目:10%考察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和研究能力六、参考教材6.1 Paul A. Samuelson & William D. Nordhaus, Economics,19thedition6.2 Gregory Mankiw,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8th edition七、参考文献7.1 Mark Blaug, Economic Theory in Retrospect, 5th edition7.2 Robert L. Heilbroner & William Milberg, The Making of the Economic Society, 13th edition以上为《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大纲,意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西方经济学发展历程、主要流派及其理论体系。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西方经济学课程类别:选修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学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其中实验学时:0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西方经济学》是一门介绍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体系的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供给与需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成本与收益理论,厂商理论,分配理论,微观经济学理论,宏观经济学理论等。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有关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后续学习打好坚实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1.注意讲清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尤其是对现代性的探讨,要突出重难点,并努力将最新研究成果,最新发展动向与课程有机结合起来。

2.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多媒体教学,展示图片、符号、表情等。

形象直观地让学生进入到审美的情景中。

如此才能做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

3.因学时的限制,很多内容无法一一进行讲解,这就要求学生自学。

学生自学部分,由教师提示,学生自学厚提问,老师课前答疑的方式完成。

4.对重难点的章节处理上,可以在讲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深入思考并提问,也可以采用课堂小组讨论,写读书报告等,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5.本课程为考察课,所以特别重视平时学生的积累,平时和期末成绩的比列要合宜,平时成绩以回答问题为主要考察方式。

期末成绩要对学的的读书报告和课程论文进行综合测评。

三、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高等数学四、课程教学重、难本课程教学重点是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内容,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特点,特别注意经济学原理与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和人们生活中的具体经济现象的结合。

本课程教学难点是掌握经济学在不同时期、不同思想家之间的关联及其特定内涵。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以讲授为注,讨论为辅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现代教学手段。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2学时)1.教学内容(1)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3)境界学的研究方法。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汇率决定理论
购买力平价说、利率平价说与国 际收支说
国际借贷说、国际投资利益分配 说与货币供求说
国际金融危机与政策
货币危机、债务危机与银行危机
国际收支理论
弹性论、吸收论与货币论
国际金融合作与政策协调
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体系改 革与区域金融合作
国际投资理论与实务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05
04
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 种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和网络教学 手段。
02 微观经济学基础
需求与供给理论
需求理论
阐述需求的概念、影响需求的 因素、需求函数和需求定理。
供给理论
介绍供给的概念、影响供给的 因素、供给函数和供给定理。
均衡价格理论
分析均衡价格的形成和变动, 探讨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 作用。
环境经济学
研究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探讨如何 实现可持续发展。
ABCD
实验经济学
通过实验室实验来研究经济行为和决策过程,以 验证或推翻传统经济理论。
发展经济学
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摆脱贫困、实现经济增长和 社会发展的途径和策略。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知识掌握程度
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包括基本概念、理论框架 和分析方法等方面。
运行、政策制定及国际经济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03
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助于培养分析
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析方法 。
能力目标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本大纲的制定依据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主办的财经各专业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的管理人才。

西方经济学是财经类各专业必修的共同基础课,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财经类的专业课程及将来从事经济工作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分析和运用现代经济学知识,即根据实际情况有分析地把这些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为达到上述目的,适应远程教育教学需要,《西方经济学》教材应反映当代世界经济学的最新进展,力争做到视野开阔、资料丰富、论述精辟、语言简洁、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使学员在学习中能够一书在手,别无所求。

二、本课程的基本任务《西方经济学》是财经类各专业的基础课。

通过教学使学员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使学员对当代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并能结合实际分析与应用,为以后其他课程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对象高中毕业以上,从事财经类专业学习的成人学员.四、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进行.了解: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知道,对其中所涉及到的内容理解。

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有较深入的理解,并把握。

重点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够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同时能灵活地进行分析和运用到实际中。

五、预修课程:《经济数学》、《政治经济学》。

六、教学环节1。

音像课:这是广播电视大学传授教学内容的重要媒体,使学员获取知识的重要载体。

本课程采取录像教学媒体。

它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文字教材为基础,结合案例,以专题形式主要讲述本课程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配合主教材讲述本课程的思路、方法,帮助学员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2.面授辅导:这是广播电视大学学员接触教师、解决疑难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弥补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缺少双向交流的有效途径。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本科)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本科)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418811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课程学时数:51学时课程学分:3学分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一、课程说明1、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为国家教学部规定的经济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经管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通过该课程学习,要求学生在了解西方经济学总体概况的前提下,掌握西方经济学中微观和宏观两部分的基本理论。

2、课程基本要求:1、初步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看问题,分析问题。

2、对实际中的经济问题有初步的分析能力与解决能力。

3、对经济中建模的能力有所培养。

二、(一)绪论本部分要求掌握欲望、稀缺性、选择、机会成木、经济、经济学、常量、变量、外生变量、内量变量、存量、流量等基本概念,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四个假设;熟悉西方经济学的几种分析方法:微观分析、宏观分析、结构分析、静态分析、动态分析、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等;了解西方经济学分支及流派。

1、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学的定义2、西方经济学的若干基本假设3、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4、经济量的有关概念5、西方理论经济学的分支(二)需求、供给和价格本部分要求掌握需求、供给、均衡价格、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供给弹性、替代弹性、交叉弹性等概念;熟悉局部静态结构均衡理论,影响需求、供给的因素,影响弹性的因素,价格理论的应用(支持价格、限制价格);了解供求定理的例外情形,奢侈品、必需品、劣等品等概念。

1、需求2、供给3、第三节局部均衡的决定4、政府干预与市场均衡5、弹性概念6、需求的价格弹性7、需求的其他弹性8、供给弹性(三)效用论和消费者行为理论本部分要求掌握基数效理论、序数效用论及其相关概念与假设,消费者均衡模型,无差异曲线及其性质,预算约束线,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及其图示计算等;熟悉消费者剩余, 边际替代率MRSxy,边际效用递减律、偏好的含义,收入消费线及其与恩格尔曲线间的转换,价格消费线及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1、基数效用理论2、序数效用理论3、消费者选择4、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四)生产与成本理论本部分要求掌握生产函数、技术系数、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 LK,等成本线,规模报酬等概念,掌握一种要素投入和其它投入时的生产规律(包括规模报酬递减律MRT LK递减律等)最优投入组合模型;了解脊线、生产经济区域、生产阶段的划分等。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和任务西方经济学是教育部规定的全国高校经济类专业八门核心课程之一,是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金融数学方向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

为一学期课程,主要内容为微观经济学。

该课程较全面地描述了微观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以及这些理论、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运行机制和方法、调控的手段等,从而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知识。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微观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以及这些理论、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运行机制和方法、调控的手段等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经济运行中所需的环境、条件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学生辨析经济理论和解决经济发展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掌握: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效用论,生产论,成本论,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理解: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供给,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了解:一般均衡论、福利经济学。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理论与案例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手段拟采用PowerPoint多媒体教学。

(四)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西方经济学》与《数学分析》、《高等代数》、《金融学》等均有较密切的联系。

(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教材: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第四版)(微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教学参考书:1、黎诣远主编,《西方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2、Friedman. 《Microeconomic Policy Analysis. New York》,McGraw-HillInc.,1984(弗里德曼.《微观经济政策分析,纽约》,麦格劳-希尔公司,1984年)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引论什么是西方经济学,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对西方经济学应持有的态度,为什么学习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一、宏观经济学1.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a.供给与需求b.生产与收入c.消费与投资d.通货膨胀与失业e.货币与金融市场2.宏观经济政策a.财政政策b.货币政策c.外汇政策d.经济增长政策e.稳定政策二、微观经济学1.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a.供求定律b.生产要素市场c.市场结构与竞争d.价格与效率e.政府干预2.市场失灵与公共选择a.市场失灵的类型b.政府的角色与限制c.公共选择理论d.非完全竞争市场e.资源配置的效率与公平三、实证经济学1.经济数据与变量分析a.数据的来源与处理b.经济变量的定义与测量c.多元统计分析方法d.经济模型的建立与检验e.时序与面板数据分析2.经济政策的评估与预测a.政策效果的评估方法b.经济预测的基本原理c.模型的选择与建立d.利率、汇率与金融市场e.市场结构与竞争政策四、经济思想史1.古代与中世纪经济思想a.古希腊与罗马经济思想b.基督教与封建经济c.商业革命与资本主义思想d.古典经济学的崛起e.马克思主义经济学2.现代经济学派的形成与发展a.新古典主义经济学b.行为经济学c.实证与理论结合的新经济学d.制度经济学e.新制度主义经济学五、国际经济学1.国际经济关系与体系a.国际贸易与投资b.跨国公司与全球化c.国际货币体系d.国际金融与金融危机e.发展经济学与全球贫困总结:《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二)旨在通过系统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实证经济学、经济思想史和国际经济学等核心领域的知识。

本文涵盖了上述五个大点,并为每个大点的小点提供了详细的阐述。

通过本大纲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获得深入的经济学知识,并掌握其应用技术,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经济问题。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1、课程性质西方经济学课程是经济类专科学生应该学习的一门基础课,4学分,《西方经济学》运用与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完全不同的理论逻辑和数学模型推导,揭示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以及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居民实现满足极大化,政府机构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实现充分就业,保证国民经济的良性运行的条件、机制和手段。

西方经济学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员的理论思维、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西方经济学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

本课程对于没有经济学基础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更好的掌握这门课,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是非常必要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还应该注意完成一定的课后习题,这有助于学生对于问题的进一步理解。

各分校的老师应该注重在授课过程中尽量能够结合实例,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学生理解经济学比较深奥的理论,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任课教师还可自编一定的习题,让学生通过做题目来理解书本中的内容。

3、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本课程分为微观与宏观两部分。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以及相关的微观经济政策;宏观部分的基本内容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及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

二、课程的教学层次在课程中,对教学内容分成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要求。

对于书中案例分析、参考资料部分的部分,以学生自学为主,不作考试要求。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与教学过程建议一、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建议1、本课程的教学以学生学习文字教材的基本内容为主,系统全面地学习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各教学点应聘请有一定经验的经济学的教师进行面授辅导;2、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帮助学生讲解一些习题及关键的案例;3、整个教学过程中,各教学点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学生书面作业3—4次,教师应该批改,对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在公开场合予以纠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西方经济学是关于现代市场经济的经济学,它用一套独特的方法、工具和概念,建立了反映市场经济中经济规律的理论,是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主要专业基础课。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所开设的《西方经济学》课程,主要内容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由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所组成。

本课程的设置在于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现代西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理解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和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必要性及其方法,了解现代经济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培养和提高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当前国际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的能力。

二、本课程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西方经济学》是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一门核心课程和主要专业基础课,该门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其他经济学后续课程的教学效果以至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教学的质量有重要影响。

为了更好地体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本课程教学采用尹伯成主编的《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同时参考国内外最新优秀经济学教材,如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使学生不仅能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还能够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以及学会运用理论分析身边的经济学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学习关于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越来越重要。

学习《西方经济学》课程,使学生能够运用经济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更加深刻地理解国家关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

三、本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1、使学生掌握好“三基”,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准确理解记忆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了解课程的理论体系,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2、使学生认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和增强学生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经济领域相关问题的能力。

3、为学生奠定正确的思想立场观点和经济学理论基础,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学生学习本课程应掌握的方法与技能本课程强调训练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增强分析实际经济问题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在教师授课、学生做习题、专题讨论、考试等主要环节上都努力体现这个目标性特征。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高等数学,后续课程有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学、劳动经济学等课程。

总体而言,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核心课程。

六、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目的要求第一章导言:经济学基础(共4学时)1、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稀缺性的含义,知道人类社会的基本经济问题,要求理解什么是西方经济学;知道经济学十大原理,了解经济学研究内容的概况,掌握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了解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含义,知道经济学家如何运用科学方法和经济学家在制定政策中的作用。

2、教学内容1)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学时)2)经济学十大原理(2学时)3)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学时)3、教学重点和难点1)稀缺性与基本经济问题2)经济学十大原理3)经济理性主义4)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5)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6)假设与经济模型7)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4、本章思考题1)怎样理解西方经济学的是在研究资源稀缺状况下,如何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科学2)简述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3)经济学家如何运用科学方法研究问题4)你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有哪些5)如果一国实际产量位于生产可能性曲线之内,那么,该国的经济状况如何6)什么是理性人假定为什么要把它作为经济学的分析前提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行为都是符合理性的吗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共6学时)1、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需求、需求函数和需求曲线的含义,知道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和需求规律,要求理解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区别;掌握供给、供给函数和供给曲线的含义,知道影响供给量的因素和供给规律,要求理解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的区别;掌握均衡价格的含义,理解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掌握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种类及计算公式,知道影响需求价格弹性大小的因素,理解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掌握供给价格弹性的含义、种类及计算公式,知道影响供给价格弹性大小的因素;了解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恩格尔定律;掌握均衡价格和弹性原理的应用:分析实际经济问题。

2、教学内容1)需求和需求的变动(1学时)2)供给和供给的变动(1学时)3)均衡价格(2学时)4)需求和供给的弹性理论(1学时)3、教学重点和难点1)需求(供给)函数、需求(供给)曲线和需求(供给)规律2)需求(供给)量变动与需求(供给)变动的区别3)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4)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种类及计算公式5)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6)供给价格弹性的含义、种类及计算公式4、实践教学环节(1学时)1)习题讨论(学时)2)案例分析(学时)5、本章思考题1)影响需求的因素和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哪些2)用图形分别说明需求量变化和需求变化、供给量变化与供给变化的区别。

3)“谷贱伤农”的道理何在4)用图形分析说明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

5)判断正误:“经济学书籍今年价格比上年上升20%,但销售量却比去年上升30%,说明经济学书籍需求弹性为+,不符合需求法则。

”6)说明薄利多销的经济学原理。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共4学时)1、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效用、基数效用、序数效用的含义,知道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基本假设和理论结构;要求了解需求曲线背后的消费者行为,并从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中推导出需求曲线加深对需求定律的理解;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应了解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两种研究方法以及二者的关系。

2、教学内容:1)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基本假设和理论结构(1学时)2)基数效用论(1学时)3)序数效用论(1学时)3、教学重点和难点1)效用、基数效用、序数效用的含义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3)边际效用分析。

4)预算约束如何代表消费者可以承受的选择5)如何用无差异曲线代表消费者的偏好6)消费者的最优选择是如何决定的7)消费者如何对收入变动和价格变动作出反应4、实践教学环节(1学时)1)习题讨论(学时)2)案例分析(学时)5、本章思考题1)无差异曲线有哪些基本特征2)基数效用论者是如何推导需求曲线的3)已知某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1和商品2的收入为540元,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1=20元和P2=30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3X1X22,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应各是多少每年从中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4)根据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若MU1/P1≠MU2/P2,消费者应如何调整两种商品的购买量为什么若,i=1、2,又应如何调整为什么5)根据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在MRS12>P1/P2或MRS12<P1/P2时,消费者应如何调整两种商品的购买量为什么第四章企业和生产理论(共4学时)1、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厂商的有关概念,区分长短期关系;掌握短期生产规律和不同生产阶段的特点;运用等产量曲线分析,掌握厂商在长期生产中实现最优生产要素组合的均衡条件。

2、教学内容1)企业及其目标(学时)2)生产函数(学时)3)短期生产函数(2学时)4)长期生产函数(1学时)3、教学重点和难点1)企业产生的原因及其组织形式2)生产函数与生产中的短期与长期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4)生产的三阶段与合理投入量、生产的经济区域5)等产量曲线与边际技术替代率6)最优生产要素组合原则7)规模报酬的三种类型以及规模报酬变化的原因4、本章思考题1)为什么边际技术替代率会出现递减现象2)已知生产函数为Q=min(L,4K),求:a.当产量为32时,L与K值分别是多少b.如果生产要素的价格分别为PL=2,PK=5,则生产100单位产量时的最小成本是多少3)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劳动的价格w=2,资本价格r=1。

求:(1)当成本C=3000时,企业实现最大产量时的L、K和Q的均衡值。

(2)当产量Q=800时,企业实现最小成本时的L、K和C的均衡值。

4)用图说明短期生产函数的TPL曲线、APL曲线和MPL曲线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5)为了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或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如果企业处于MRTSLK>w/r,或者MRTSLK<w/r时,企业应该如何调整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以达到最优的要素组合为什么第五章成本理论(共4学时)1、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机会成本的含义,知道沉没成本,要求理解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知道短期成本的分类及含义,掌握短期成本曲线及其相互关系,理解短期成本变动的决定因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了解长期成本的分类及含义,掌握长期成本曲线及其相互关系,了解长期成本函数与短期成本函数的关系,理解长期成本变动的决定因素: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2、教学内容:1)成本与成本函数(1学时)2)短期成本函数(1学时)3)长期成本函数(1学时)3、教学重点和难点1)机会成本与沉没成本2)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3)短期成本曲线及其相互关系4)短期成本变动的决定因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5)长期成本曲线及其相互关系6)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4、实践教学环节(1学时)1)习题讨论(学时)2)案例分析(学时)5、本章思考题1)假设某产品的边际成本函数为MC=3Q2-30Q+100,当生产10单位产品时,总成本为1000。

试求:a.固定成本的值。

b.总成本函数、总可变成本函数,以及平均成本函数和平均可变成本函数。

2)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0.5L1/3K2/3,已知资本投入量K=50,资本的总价格为500,劳动的价格PL=5。

求:a.劳动的投入函数L=L(Q)。

b.求总成本函数、平均成本函数和边际成本函数。

3)试用图说明短期成本曲线相互之间的关系。

4)试用图从短期总成本曲线推导长期总成本曲线,并说明长期总成本曲线的经济含义。

5)试用图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推导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并说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经济含义。

6)试用图从短期边际成本曲线推导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并说明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的经济含义。

第六章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共6学时)1、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厂商和市场的类型,知道厂商收益,要求理解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知道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条件,掌握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理解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了解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了解垄断市场的特点及形成原因,知道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掌握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理解价格歧视。

2、教学内容1)厂商决定产量的利润最大化原则(1学时)2)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2学时)3)完全垄断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2学时)3、教学重点和难点1)厂商和市场的类型2)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3)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市场的基本条件4)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5)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6)价格歧视4、实践教学环节(1学时)1)习题讨论(学时)2)案例分析(学时)5、本章思考题1)为什么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MR=MC2)完全竞争市场有哪些基本特征3)用图说明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形成及其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