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考制度变迁
恢复高考40年的发展与变化
恢复高考40年的发展与变化1977年,中国恢复了高考制度,这是新中国建立后第一次全国性的高等教育入学考试。
经过40年的发展与变化,高考已成为中国教育体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回顾高考恢复40年来的发展轨迹,探讨其变化并对未来提出展望。
回顾恢复高考的40年,最初的几年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由于历史的特殊因素,整个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异常旺盛,考生数量激增。
此外,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和教育质量的参差不齐也使得高考的开展面临困难。
然而,高考始终保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公开、透明的选拔方式,为广大考生提供了平等的竞争机会。
在高考的推动下,中国的高等教育逐渐得到了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40年来,高考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
从最初的选拔学术能力,到逐渐引入多元化评价体系,高考评价体系不断地完善。
如今的高考已经不仅仅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的检验,还充分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这种变化使得高考更具有包容性和针对性,有利于挖掘和培养学生的特长和潜能。
另一个关键的变化是高考试题的难度逐渐提高。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考试题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升级。
这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基础,还需要他们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对不同场景的能力。
此外,高考试题的改革也使得学生在备考过程中注重思维方法的培养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这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除了改革高考评价方式和试题难度外,教育主管部门还积极推动高考改革。
2014年,教育部发布了《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提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并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变。
随后,各地相继出台政策配套改革,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和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更多地参与实践活动、开展社会实践等。
这些改革为高考评价体系的变革提供了基础,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展望未来,高考的发展仍然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任务。
首先,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仍然是一个关键问题。
高考的公正性需要建立在教育公平的基础之上,需要更多的扩大教育资源的投入,缩小区域之间和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
中国高考制度的变迁
起 参 加 清华 的高 考 。钱钟 书 数
民 国 时期 的高 等 院校 招 生考 法 、 商三科 , 的不考 , 中文和 学考 了 1 , 别 但 5分 要不 是校 长罗家 伦 试 ( 为行 文方便 ,以下一 律 简称 英 文 总是 逃 不 掉 的 ;第 二 类将 来 赏 识钱 钟 书 的 国学 和英 文 ,就 要 “ 考” 高 )施 行 各大 学 自主招 生 的 进 本科 的理 工科 , 则要 考数学 。 政策 , 自为政 , 各 各家 独立 自主命
生, 国文考 试题 目是 《 壶不 苟好 直 隶 省 的分 配 名 额 为 五 名 , 名 境下 ,大 多高 等 学府 基 本上 依 然 卞 报
时论》 题 目出 自《 , 晋书》 。可 是 , 立 的差 不 多 有 三 十 几 个 , 试 先 涮 保持 了 由蔡元 培 、梅 贻 琦等 人 呵 初 志 做 医 生 的 学 生 又 有 几 个 读 过 下 二 十几 个 , 留十 名 , 复试 再 淘汰 护 培 育 出的 现代 大 学精 神 ,在 招
一
高校 单独 自主招 生 的传统 。
1 4 - 2 0 :时 间开始 了” 99 0 5“
件事 。
面, 但也 引发 了关 于 “ 教育 质 量下
大学 文凭 是 否贬值 ” 的激 烈争 17 9 7年 ,新 中国教育 史上 出 降 , 现一个 奇 观 :为尽 速弥补 “ 革” 论 。目前 , 文 扩招 正 如滚雪 球一 般愈
10 9 5年 9月 2日, 隶 总督 元培和蒋梦麟年轻时也曾经参加 己 的府 邸 内考 起 梁实 秋等 十 名 考 直
兼 北 洋 大 臣袁世 凯 等 奏请 立停 科 过科 举 , 元培 还是翰 林 , 作 题 孝 蔡 但他们 生 来 。 一 篇作 文 , 目是 《 悌
高考的发展历史
高考的发展历史高考的发展历史高考,全称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中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以下将从四个方面探讨高考的发展历史。
1.科举制度的起源与演变科举制度起源于中国古代的隋朝,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它最初是用来选拔官员的制度,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科举考试的科目多样,包括文学、历史、哲学、法律等多个领域,为当时的政治和社会发展选拔了大量人才。
在科举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它经历了多次改革和完善。
唐朝的科举考试逐渐规范化,明朝的科举制度则更加严格和刻板。
到了清朝末期,科举制度逐渐暴露出其弊端,为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新中国成立后的高考制度创立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求,中国政府开始建立新的教育体系。
1952年,中国开始实行高考制度,旨在通过统一的考试选拔优秀学生进入高等学校。
初期的的高考制度相对简单,科目设置也比较单一。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高考制度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以适应国家对人才的需求。
3.高考制度的演变过程自1977年以来,中国的高考制度经历了多次改革和调整。
其中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1999年的高校扩招政策,该政策使得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同时,高考的科目设置和考试形式也在不断变化,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了“双一流”建设等重大战略,对高考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考逐渐向多元化和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评估。
4.古代科举制度与现代高考的对比古代科举制度与现代高考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首先,两者的目的和性质不同。
科举制度是为了选拔官员和人才,而高考则是为了选拔学生进入高等学校。
其次,科举考试与高考的科目设置、考试形式、评估方式等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
科举考试主要考察的是儒家经典和时务策等知识,而高考则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此外,科举制度与高考在教育资源分配、社会影响力等方面也存在差异。
历年高考制度
历年高考制度近年来,高考制度一直是备受关注和争议的话题。
作为中国教育评价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高考涉及到千千万万考生的未来命运。
本文将回顾并探讨历年高考制度的演变和影响。
一、早期高考制度中国高考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49年之后的新中国建立时期。
最早的高考制度在形式和内容上与现在的高考有很大的不同。
1949年至1951年间,高考仅在部分省市进行,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地理、历史等。
高考成绩对入学录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成绩优异者可以进入大学深造,而其他人则只能学习技术或去农村劳动。
二、文化大革命对高考制度的影响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高考制度暂停了近十年。
文化大革命期间,知识分子被打成“走资派”的代表,受到严重的迫害和压制。
大学教育被停止,高中教育也几乎完全瘫痪。
这段时间里,取得高中文凭的价值以及高考录取制度的存在都被摒弃了。
三、改革开放后的高考制度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高考制度在1977年得到恢复。
现代高考制度的主要特点是统一命题、统一阅卷和统一录取。
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和物理、化学、生物等文科和理科科目。
高考成绩被用于评判学生的综合成绩和录取结果。
考生通过高考成绩的高低来选择自己心仪的大学及专业。
四、高考制度的演变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经济的迅速发展,高考制度也在不断变化和完善。
从最早的单一考试制度到如今的综合评价制度,高考制度经历了多次的改革。
在1999年,高考的第一次大规模改革进一步缩小了高考对学生前途和命运的决定性作用。
这次改革引入了综合评价体系,着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潜力。
五、高考制度对社会的影响高考制度的存在和改革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高考制度鼓励和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在高考制度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另一方面,高考制度也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和焦虑感。
为了高考而奋斗成为了许多学生和家庭的主要任务,给了他们巨大的心理负担。
中国高考制度的发展历程
中国高考制度的发展历程
中国高考制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当时中国建国后,教育体制进行了改革,高考制度开始被全面实行。
1952年,全国进行了第一次全民普及升学考试。
1957年,高考正式被命名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高考在1966年到1976年期间中断。
1977年,高考恢复,并出现了一些新的规定和变化。
例如,取消了种族和出生地的限制,增加了对体育和其他方面的笔试内容,调整了分数线和招生计划。
1991年,高考又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调整了科目设置和考试形式。
1999年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改革,取消了语文、数学、外语的统一命题,恢复了开放性问题,重视综合素质评价。
2005年,实行高考统一命题,将外语考试分数纳入总分,取消了所有加分项目,并开始了网上报名和信息管理。
2014年,全国实行高考“3+X”方案,即学生可从3门必修科目和X门选修科目中任选X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考制度也在不断变化和完善。
旧高考和新高考的知识点
旧高考和新高考的知识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制度也在不断改革和发展。
旧高考和新高考作为中国教育制度的转折点,足以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本文将探讨旧高考和新高考的知识点,并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
一、旧高考的知识点旧高考制度在我国实行了几十年,其知识点主要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和政治等学科。
这些学科的知识点覆盖广泛,题型较为灵活。
以语文为例,旧高考要求考生能够掌握文学经典、文言文阅读和作文写作等方面的知识点。
而数学则要求考生熟练掌握代数、几何和数学推理等基础知识点。
其他学科的知识点也涉及到各个相关领域的具体内容。
旧高考的知识点虽然繁多,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由于错综复杂的知识点,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可能会感到压力山大。
其次,旧高考注重记忆和应试技巧,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最后,知识点的灵活性有限,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新兴知识点未能及时包含在旧高考的考试范围之内。
二、新高考的知识点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我国于2017年推出了新高考制度。
新高考的知识点主要围绕素质教育和综合素质评价进行。
新高考的知识点包括文科和理科两个方向。
文科方向主要涉及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和地理等学科的知识点。
而理科方向则涵盖了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的知识点。
除此之外,新高考还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考试内容,例如社会实践、体育锻炼和创新实践等。
新高考的知识点相比于旧高考,更注重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新高考要求学生不仅掌握基础知识,还要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学科交叉的思维方式。
此外,新高考注重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
然而,新高考的知识点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新高考注重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但对于具体的知识点要求并未作出详细的规定,给学生备考和学校教学带来了困扰。
其次,新高考的知识点较为宽泛,考生需要掌握的内容增加了,备考难度相应增加。
中国考试发展史
中国考试发展史中国的考试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以下是中国考试发展史的主要阶段:1.古代科举制度:战国时期至汉朝初期:早期的考试主要以贵族子弟为主,注重礼乐、德行。
汉朝中期:实行乡试,选拔具备一定文化水平的人才。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完善,设立了进士科,选拔官吏。
2.宋元明清科举制度的繁荣:宋朝:考试科目逐渐扩大,科举制度日益完备。
元朝:考试取士制度仍然延续,但受到政治体制变革的影响。
明朝: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士人分为进士、举人、贡士等等。
清朝:继续沿袭明代科举制度,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进士为最高等级。
3.科举制度的危机和终结:19世纪末:科举制度逐渐暴露出问题,社会变革的需求逼迫改革。
1905年:清朝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开始进行教育改革。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灭亡,科举制度正式结束。
4.新时期的考试制度: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进行教育改革,试图建立现代教育制度。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进行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建立社会主义教育体制。
1977年:恢复高考,结束了长达十年的高考“中断”时期。
21世纪:高考制度不断调整,各类考试制度逐渐建立,包括职业资格考试、普通话水平测试等。
5.当代考试制度的挑战:公平性问题:高考压力大,考生普遍感到竞争激烈,社会呼吁更公平的选拔制度。
应试教育:存在过多应试教育问题,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亟待加强。
多元化选拔:越来越多的招生机构尝试多元化的招生方式,不仅看重成绩,还注重综合素质。
中国考试制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从古代的科举到现代的多元化选拔方式,每一次改革都反映了社会和教育的发展需求。
考试不仅是选拔人才的手段,也是一个国家教育体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高考制度变迁
中国高考制度变迁首先是高考制度的建立。
在建国初期,中国的教育是实行单一的学制,不分高中、初中、小学,由于经济条件恶劣,没有条件让所有人上学,高等教育的招生也很有限。
直到1952年,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体制开始慢慢规范,高中开始增加,并逐渐设立了普通高等学校。
1952年至1953年,中国进行了第一次全国性的高考,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母语、数学和外语。
高考原本是为了选拔人才,保证每个大学都招收到优质的学生。
这个时期的高考比较简单,没有设定艰难的考题。
第二个阶段是高考制度的改进和完善。
从1953年开始,高考制度逐渐走上了正轨。
高考科目逐渐扩大,考试内容比较全面。
尤其是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高校和高校招生工作几乎停滞不前,因此也没有高考。
直到1977年,高考重新恢复,但却面临了许多挑战。
由于之前长时间没有进行高考招生,招生政策亟待制定,教育资源短缺,高考制度也面临着很多问题。
此后几十年,高考制度经过多次,试图解决问题。
高考科目和内容逐渐扩大并趋于多样化,增加了理科、文科和工科等不同领域的考试科目。
高考的评分也逐渐走向科学化,采取了标准化的评分方法。
第三个阶段是高考制度的进一步。
2001年,高考制度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主要包括增加了对综合素质、文化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能力的考察,取消了理科、文科划分,开设了新的科目如综合科、体育科等。
此次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具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减轻考生的课业负担,提高高考评判的公平性。
这一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和争议。
随后,高考制度在各地继续进行小范围的试点,探索多元化考试和招生模式。
近年来,面对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和的新挑战,高考制度进一步推进。
2024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的实施方案》,提出了高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方案,试图打破单一准入方式对分数的依赖,鼓励多元评价,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和发展的机会。
改革开放40年来高考政策变迁的反思与前瞻
改革开放40年来高考政策变迁的反思与前瞻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高考政策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与发展。
高考这一制度对于中国的教育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和指导意义。
本文将围绕改革开放40年来高考政策的变迁展开讨论,并从多个角度进行反思与前瞻。
首先,我们回顾改革开放初期的高考政策。
1977年,高考恢复,中国宣布恢复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
这一决策意味着中国教育进入了新的时期,人们对于教育机会的追求开始得到了合法的渠道。
高考制度的恢复为中国年轻一代提供了一条改变命运的途径,被视为实现社会流动的重要方式。
然而,在高考政策实施初期,一些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
例如,刻板的分数导向和竞争压力过大等问题困扰着学生和家长。
这种情况在改革开放初期的高考政策中尤为突出,也对教育公平带来了一些隐忧。
因此,高考政策的变迁和改革势在必行。
20世纪80年代,高考制度开始逐渐改革。
根据当时的社会需求和教育现状,高考的主要目标从简单地选拔人才变为培养多样化的人才。
这一变革主要体现在高考科目设置和考试形式上。
高考科目开始扩大,除了语文、数学等主科外,还增加了文综、理综科目,以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和兴趣培养。
同时,高考试卷的内容也逐渐增加了开放性题目,鼓励学生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
改革开放后期,高考政策再度发生较大变化。
2001年,改革开放20年后的高考改革更加深入,全国实行了联考制度。
这一改革突破了省级、地区级高考的限制,高考试卷统一命题、统一判卷、统一录取。
这一改革不仅有效地避免了地方分数线差异过大的问题,同时也加强了高考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然而,任何制度都存在可以完善的空间。
改革开放40年后,我们对高考政策的反思势在必行。
在高考政策的前瞻中,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高考所具有的缺陷,以进一步完善制度,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和个体发展。
首先,我们需要深入研究高考的评价体系。
高考评价体系是高考政策的核心,关系到对学生能力和潜力的准确评估。
当前的高考制度仍然偏重于笔试,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特长。
我国高考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最新文档
我国高考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我国高考制度的发展变迁高考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力,是因为它从一项高校选拔新生的活动,转变成了国家进行教育资源分配的制度。
高考制度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为了有效率地选拔人才,同时以利益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又决定了运用考试结果,即高考成绩来决定是否录取学生。
中国历史上对人才的选拔经历了推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等几个阶段,最后才演变为现行的高考制度。
推举制就是荐举贤才,盛行于夏、商、周时代。
依据个人的德行、才能,冲破了世袭制的贵族血缘体制。
九品中正制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应用的选官制度。
而中国现行高考制度是自1905年科举制度终结后开始发展的; 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办法;1997年,普通高校招生并轨改革;1999年,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而现代“大众化教育”逐渐取代“精英教育”。
现在高校毕业生缺乏必要的技能导致就业困难,引起了人们反思。
因此把握住高考改革的方向促进高考制度和基础教育的发展同时保证公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2现行我国高考制度的优点按照中国目前国情来说,高考制度是一种相对合理的制度。
现行高考制度有以下几种优点:第一是高考相对来说是公平的,统一考试更能够检测出考生的实际课业水平,有利于人才的选拔,也能够激励学生去学习;第二是无论学生家境如何,是贫穷还是富裕,都能参加高考通过个人努力进入大学,实现了保障绝大多数学生受教育的权利;第三是以高考成绩来决定是否录取学生,不仅简单便捷同时消耗比较低的社会成本;同时高考之所以广受大家关注,也是因为它是一条阶层流动渠道。
第四是中国高考也给了中国考生们一粒“后悔药”,假如认为自己高考没有完全发挥实力,还可以选择高考复读这条路。
高考制度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凭借自己的天分和努力来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
第五是高校自主招生制度也对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高校自主招生也的确能选拔出符合学校需要的“专才”。
中国的高考制度
中国的高考制度1. 简介中国的高考制度是指中国国家教育考试中的高中毕业生统一考试,是中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考被广泛认为是中国教育体制的瑰宝,被视为青年学生未来进入大学和事业成功的破门石。
高考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的进化和改革,成为中国教育改革中的关键议题之一。
2. 历史背景中国的高考制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当时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为了选拔人才,政府决定实行中央统一组织的高考制度,以保证选拔过程的公平和公正。
自1977年起,高考开始恢复,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教育制度中的核心考试。
3. 高考科目和评分标准中国的高考科目通常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和文科或理科综合等几个主要科目,具体科目的选择和设置会根据地区和年份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高考的评分标准主要基于考试成绩,通常采用标准的百分制评分体系,其中高分数较高者将有机会进入中国一流大学。
4. 高考的重要性高考在中国社会中具有极高的重要性和社会地位。
中国学生长期以来饱受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影响,高考被视为改变命运、实现社会流动性的关键机会。
因此,无论对学生本人还是家庭来说,高考都代表着一个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5. 高考的影响因素高考的成绩评定通常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估来实现。
虽然学生的努力和才华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因素,但其他因素如家庭背景、地域差异、教育资源分配等也会对高考成绩产生影响。
这些因素不平等的存在,一直是中国高考制度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6. 高考改革与考试压力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在尝试改革高考制度,以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和提高教育质量。
这些改革包括减少考试内容和科目数量、增加综合素质评估等。
尽管高考改革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考试压力问题仍然存在,并需要在更广泛的教育领域进行综合解决。
7. 高考的社会影响高考不仅是考生和家庭的问题,也牵动着整个社会。
高考成绩被广泛用于选拔大学生和招聘员工,因此,高考成绩往往被视为评价个体能力和社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建国后的高考制度
建国后的高考制度中国的高考制度自建国以来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发展,本文将主要从考试科目、考试时间、录取方式、考试内容、录取分数线、考试形式、录取结果和政策变化等方面阐述建国后的高考制度发展历程。
1.考试科目建国初期,高考科目主要涵盖文、理两大学科,包括语文、数学、政治、外语、物理、化学、生物等。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考科目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和调整。
目前,中国高考的考试科目主要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和文理综合等,其中文理综合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等。
2.考试时间建国初期,高考时间并不固定,每年都会有所变化。
自1952年起,高考时间被固定为每年的7月份,一直延续至今。
在2003年,中国曾对高考时间进行了微调,将7月份的第一天改为6月份的7日和8日,以缓解炎热天气对考生考试的影响。
3.录取方式建国初期,高考录取主要采取“择优录取”的方式,即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和招生计划进行录取。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考录取方式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
目前,中国高考录取采用“平行志愿”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更加注重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
4.考试内容建国初期,高考考试内容主要以学科知识为主,注重知识的记忆和简单应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高考内容逐渐向综合能力测试转变。
在2000年以后,高考逐渐实行“3+X”模式,注重考查考生的能力和素质,引导考生全面发展。
近年来,高考考试内容更加注重考查考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5.录取分数线建国初期,高考录取分数线主要根据文、理科分开划线原则进行录取。
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录取分数线逐渐开始采用“一本、二本、三本”统一分数线的方式进行划定。
近年来,中国高考录取分数线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出现了“自划线”、“校际线”等多种形式的分数线,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院校招生需求。
6.考试形式建国初期,高考主要采取纸笔考试的考试形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高考也逐渐开始采用计算机辅助考试等新型考试形式。
新中国高考制度史研究综述
新中国高考制度史研究综述一、内容综述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选拔人才、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政府于1952年开始实行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制度。
1965年,我国进行了高等教育改革,实行“群众路线”,取消了原有的推荐制,改为统一招生考试。
此后的几十年里,我国高考制度经历了多次调整和改革,逐渐形成了现在的选拔模式。
高考制度的主要目标是选拔优秀人才,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各类专业人才。
通过高考制度,可以实现教育公平,使不同地区、不同背景的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同时高考制度还具有促进教育资源配置优化、提高教育质量、推动社会进步等多重功能。
高考制度的实施主要包括考试组织、考场管理、评卷录取等方面。
在管理层面,我国政府和教育部门对高考制度实行严格的监管,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公开。
此外为了保证高考制度的有效实施,我国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教育评价体系,包括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我国高考制度也在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
近年来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强基计划”、“双一流建设”等方面旨在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同时各地也在探索多元化的招生选拔方式,如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等特殊类型招生。
高考制度对我国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提高了国民素质,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还促进了教育公平和社会进步。
然而高考制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应试教育现象较为严重、升学压力较大等。
因此对于高考制度的评价应该是全面、客观、辩证的,既要看到其积极作用,也要关注其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高考制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高考制度的背景和意义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提高人民的文化科技水平,培养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高考制度应运而生,成为选拔人才、实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高考制度的实施,对于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社会公平、推动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1978年高考制度
1978年高考制度
1978年高考制度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978年高考制度的推出,标志着中国高考制度从此正式建立,为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1978年以前,中国的高等教育招生主要依赖于“内部推荐”制度,即由各级学校自行招收学生。
这种制度导致了高等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很多优秀的学生无法获得进入高校的机会,使得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陷入了困境。
为了改革高等教育的招生制度,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全国统一的高考制度。
高考制度的推出,通过公平的选拔机制,使得每个有志于高等教育的学生都有机会参加高考,实现了高等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1978年高考制度的实施,不仅仅改变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教育体制。
高考制度的推出,使得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更加完善,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持。
同时,1978年高考制度的推出,也引领了中国的教育改革。
在高考制度的基础上,中国的教育体制逐渐完善,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高考制度的实施,推动了中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总的来说,1978年高考制度的推出,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高考制度的实施,使得中国的高等教育更加公平,更加高效,为中国的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高考分省招生制度的历史变迁及其反思
我国高考分省招生制度的历史变迁及其反思自1952年我国实施高考制度以来,高考一直被视为选拔人才、晋升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
而在高考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分省招生制度作为其中的一种形式,经历了多次演变和调整。
本文将从历史角度出发,对我国高考分省招生制度的发展与问题进行反思。
我国高考分省招生制度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初期开始实行,也被称为“文化插班生制度”。
其初衷是根据各省市不同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合理分配高等教育资源,以确保更多地区有机会培养优秀人才。
然而,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分省招生制度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首先,高考分数线的差异性导致了不同省份之间录取分数的不公平。
由于全国高考试题相同,但分数线却不同,这使得一些分数偏高的省份的考生录取门槛相对较低,而一些分数偏低的省份的考生则面临较高的录取竞争。
因此,高考分数对于考生而言,不再是一个公平客观的评价标准。
其次,分省招生制度导致了高考报考热点地区之间的倾斜。
由于一些省份的高考录取门槛相对较低,考生和家长普遍认为在这些省份报考更容易被录取。
因此,这些省份逐渐成为高考报考的热点地区。
这导致了高考报名人数的不均衡分布,使得热点地区的高校录取压力剧增,而一些基础较差的冷门地区则面临招生难题。
再次,分省招生制度可能导致部分考生出现重复报考的问题。
由于不同省份的分数线存在差异,一些考生可能会通过不断的报考来寻求更好的录取机会。
这种行为不仅增加了考生和家长的压力,也浪费了社会资源。
同时,这也可能导致考生在不同省份之间作出抉择,从而削弱了家庭和地区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积极性。
面对以上问题,我国高考分省招生制度已经开始进行调整和改革。
从1993年开始,教育部开始实施“平行志愿”招生制度,将不同省份的录取分数线进行调整和统一,以确保录取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此后,我国的高考录取制度经历了多次调整和改革,努力减少分数线的差异,提高高考的公平性。
然而,分省招生制度的问题还并没有完全解决。
高考制度变迁
改革开放后高考制度的变迁:A.政策变迁B.考试制度C.招生制度1.制度的恢复: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
当年有570万人参加,录取人数仅27万人。
2.取消限制:1978年恢复实行全国统一命题。
规定日期统一考试,不再限定录取迎接高中毕业生的比例。
2001年4月2日,教育部宣布取消高考考生年龄和婚姻限制。
3.自主招生:2003年,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被赋予5%的自主招生权。
到2005 年,享有这一自主招生权的高校扩大到了42所。
真正意义上的自主选拔招生始于2006年复旦大学和上海交大。
4.法律保障:1987年4月21日,国家教委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暂行条例》,由此“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实行全国统一考试”这一制度具有了法律效力。
5.大众教育:1999年,教育部试行高考网上录取。
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跨越。
6.考试科目的变化: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沿用了”文革”前的文理分科办法,理科7门课程,文科6门课程。
7.英语走进高考:1978年10月,中国第一本英语学习类杂志《英语学习》复刊。
同年,英语列入了考试科目——“不计总分,但是录取的重要参考”。
至此,除了出身外,英语成绩成为高考录取的另一标准。
1984年,英语正式列入高考科目。
8高考下的新课改:1998年下半年,教育部提出“3+X”的高考科目设置改革方案。
被认为是治疗学生偏科、推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良药”。
9.新课改下的高考方案:科目总分实行省份3+X 750 25省市区3+X+其他750 广东、山东、浙江4+综合630 上海市3+学业水平测试480 江苏省10.考试时间:2000年中国高考在上海、北京、安徽、内蒙古等地,实行春夏两季招生。
2003年,夏季高考时间由传统的7月7日提前到6月7日,使高考告别了酷暑。
11命题形式:统一命题:1978年恢复实行全国统一命题。
规定日期统一考试,不再限定录取应届高中毕业生的比例。
1949—1978:中国高考制度沉浮录
1949—1978:中国高考制度沉浮录1949—1978:中国高考制度沉浮录1949——1978:中国高考制度沉浮录舒云谁说中国古代只有四大发明?活到1300岁的科举考试当然应该是第五大发明了。
中国在世界上最早建立全国统一考试制度,19世纪中叶西方传教士将科举考试传到英国、法国和美国。
逐步形成现代考试制度。
在当今中国,恐怕再也没有比高考对社会各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的事情了。
从1977年到20XX年。
重新恢复的高考在越来越响亮的骂声中走过了30年,连最初向邓小平建议恢复高考的武汉大学教授查全性也在反对高考。
要想知道高考为什么总是寿数未尽,当然要看一看高考的来龙去脉。
一、1952年中国建立了统一考试制度1949年,中国大陆尚未完全解放,高校招生只能各自为政。
报到率很低。
最高75%。
少数高校才勉强达到20%。
1950年,高校招生由各大行政区统一考试,鼓励同一地区的高校联合或相互委托招生。
全国73所公、私立高校联合招生。
大部分一次完成。
而单独招生的高校则几次招生都没有完成招生计划。
1951年。
为保证国家招生计划的完成,部分高校把联合招生扩大为大行政区统一招生。
但各大行政区的生源不平衡,像西北地区缺一半,东北地区也没有招够,又到华东补招,引起华东被录取的学生波动。
1952年,总结了前几年高校招生的经验教训,新中国第一次采取“自愿报名。
统一考试。
择优录取”的统一招生制度。
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各省市、自治区办理。
高考由此成形。
1955年下半年,大学在校生比1947年增加近两倍。
新中国六年时间培养了21.79万名大学毕业生,比旧中国50年的大学毕业生总数还多7000人。
1956年高校招生任务比1955年增加7万多人,招生人数达到17万余人。
可是当年的高中毕业生才15.6万人。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努力完成今年高等学校招生计划》。
除动员当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全部和中专毕业生一部分报考大学外,还必须动员机关干部和小学教师,以及有计划地抽调部分厂矿企业和卫生系统的专业干部报考。
中国高考制度变迁大事记
高考制度变迁大事记1949年高等学校单独招生。
1950年同一地区高校联合招生。
1951年以全国大行政区范围统一招生。
1952年全国统一招生。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废除高考,高校停止招生。
1971年高等学校逐步举办试办班,恢复招生。
招收的新生初中毕业即可,但须经过两年以上劳动锻炼,废除招生考试,改为“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
工农兵大学生由此出现。
1977年6月29日至7月15日,当年第一次高校招生座谈会,讨论参加高考的学生资格。
1977年8月13日至9月25日,当年第二次高校招生座谈会举行,确定高考招生办法。
具体包括:1、劳动知识青年和应届高中毕业生都可以报名;2、具有高中毕业的文化程度才可以报名,而且必须通过大学入学考试;3、政治审查主要看本人表现,破除唯“成分论”;4、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正式恢复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制度。
据统计,当年的报考人数570万,录取人数27万人,录取率4.7%。
1977年11月3日,教育部、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出《关于1977年招收研究生的通知》。
“文化大革命”期间长期中断的招收培养研究生的工作从此开始恢复。
1979年,高等学校单独招生。
1978年,教育部门的统计显示,当年全国就有570万人参加了高考,录取了27万人,录取比例为27:1。
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
规定在中央部门或国防科工委系统所属的某些院校,按一定比例实行面向农村或农场、牧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行业的定向招生。
1985年,教育部规定:可以从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数国家计划外的自费生。
一向由国家“统包”的招生制度,变成了不收费的国家计划招生和收费的国家调节招生同时并存的“双轨制”。
同年,从美国引进标准化考试,并于当年首先在广东省进行了英语、数学两科的试点。
1985年以后,高考改革的总体趋势向减少高考科目方向发展。
我国高考制度的历史演变及其对现代高考改革的启示
后, 10 年 ( 于 95 清朝光绪三十一年) 举行最后一科进
士 考试 为止 , 历 了一千 三百 多年 。我 国 近代 第一 所 经
具 有高 等教 育性 质 的学 堂是 19 8 5年 由盛宣 怀 先生 仿
和独 立 大学 , 共有 4 所 高校 参加 。 战后 期 因形势紧 1 抗 急曾被 迫终 止 了统一考 试 。14 抗 战胜 利 后 , 95年 因受 内战等环 境 的 限制 , 大学 仍实行 单独 招考 。 各
一
、
我 国高 考制度 改 革 的历史 回顾
我 国是 考试 制度 的 发源地 。 国 的科 举考 试制 度 我 从 隋 朝 大 业 元年 (0 65年) 开始 实行 , 10 到 94年 清 朝 政 府在 张之 洞等 人 的主 持下颁 行 了 ( ( 学 堂章 程》 奏定
学) 、浙 江 大学 和 武 汉大 学 三 校试 办 联 合 招生 ,9 9 13 年 改 由教 育 部统 一 命题 、 一考 试 , 统 当年 参加 统 考 的
效 西 方模 式 在 天津 建 立 的 北 洋大 学 堂 ( 天津 大 学 前 身) 它 也成 为我 国近 现代 高考 制度 的发 端 。 考试 发 , 从 展 史 来看 , 代 高 考制 度 不 是 市场 经 济 的产 物 , 不 现 也 是计 划经 济 的标 签 , 一 高考是 招 生考试 发 展 到一 定 统
收 稿 日期 :0 1 0 — 9 2 1- 5 2
公、私立大学实行 以全国大行政区范围的统一招生。
15 92年开 始 到 17 97年恢 复 高考 前 , 国的 高考 经历 我
基金项 目: 福建教育 学院 2 l 年 资助课题 (0 1 一 6 1 ) 男, 1 7一 , 福建永定人 , 福建教育学院 图书资料信 息中心副研 究员, 士。 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高考制度的变迁一.背景从先秦时期选士、养士制到两汉时期的察举制,从魏晋时的九品中正制到隋唐时期日趋成熟的科举制,选拔人才的制度几经变迁,成为一个国家制度体系中的必不可少的一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的面貌。
时至今日,国家仍为人才选拔制度仍在不停地改革和变迁之中,高考制度就是人才选拔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The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简称高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港、澳、台除外)高校最重要的入学考试。
高考可以说是每想要进入高等学府的学子的一条必经之路,作为科举制度某种程度上的延续,继续承担着选拔人才的重要角色,虽面临众多争议,但不得不承认,高考作为一种高校选拔人才的制度,可能是当代社会中最公平,公正,公开的制度,它不问出身,不讲人情,只将学习的能力作为考核的标准,因此承担了众多寒门学子获取高等教育的希望。
现在的我们,都曾从这项制度中收益,也饱受过这项制度的煎熬,每一次高考制度的变迁都牵动着全国近千万考生及家长的心,作为一项关系到整个社会的人才选拔制度,高考制度也进行了诸多变迁,每一次的制度变迁都经历了无数次的博弈。
二.变迁的历程1)综述: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于1952年实行,于1966年废除,于1977年恢复,恢复后又几经变迁。
2)时间轴1.高考制度的雏形:1936年,中国的100多所大学采取自主命题的方式进行招生,学生可报多所大学,也可能被多所大学同时录取。
自主招生的大学在招收学生上还是相对宽松和灵活,破格录取的例子也有许多,如钱钟书数学成绩仅有15分却因其文采被北大录取。
1949年高等学校单独招生。
1950年同一地区高校联合招生。
1951年以全国大行政区范围统一招生。
2.正式建立:1952年6月,中国建立起来全国统一高等学校招生制度。
3.废除:1966年废除高考。
4.逐渐恢复:1971年,高等学校逐步举办试办班,恢复招生。
招收的新生初中毕业即可,但须经过两年以上劳动锻炼。
废除招生考试,改为“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
“工农兵大学生”就是该非常时期的产物。
5.正式恢复:1977年,邓小平主持恢复高考。
参加考试的总人数达一千一百六十余万之多。
著名导演张艺谋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考生。
6.恢复高考后的一系列改革措施1981年,理科中增加了生物科。
1983年,“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政策出台,政策规定某些中央隶属的高校应按一定比例面向农村,牧场等艰苦地区招生。
同年,英语成为高考科目之一,以原始分计入总分。
1984年,特殊专业(艺术类等)招生实行统考+单考开始。
1985年,“双轨制”产生,不收费的统招生和收费的“自费生”共存。
同年,在广东高考中的英语和数学科目中试点标准化考试。
上海率先取得自主命题权,实行3+1方案(语数外加任选)。
在北京大学等43所高校试点保送生制度。
1985年以后,将理科7门、文科6门各减为3+2共5门。
1989年8月,标准化考试逐步在全国推行。
1994年,取消生物地理科目文科考察语数外和政治历史,理科考察语数外加物理化学。
1996年,“双轨制”取消,开始“并轨”招生,高校学费开始增加。
1997年,普通高校招生并轨改革。
1999年,高考扩招开始,广东首先试行“3+X”改革方案,生物、地理重新列入高考。
网上录取开始实施。
英语听力考试开始列入高考范围。
规定保送生都必须参加综合能力测试。
2000年,国家不再包揽师范专业学费,也开始实行收费,招生并轨改革完成。
“统一高考,分省命题”高考方式开始实施。
很多省份开始实施春季高考制度,现多数省份已经废除。
2001年,取消对高考考生年龄和婚姻的限制。
2003年,高考时间提前一月,定为6月7、8、9日。
教育部批准首批22所高校开展自主招生试点。
2010年2月,提出逐步形成分类考试、多元录取、综合评价的考试招生制度。
异地高考开始试点。
2014年,部分省份取消英语听力考试。
3)对于变迁过程的总结高考制度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牵动着千百万民众的切身利益,肩负着众多学子尤其是农村学子对于未来的希望,这也注定了高考制度几经波折,不断变迁的命运。
从建立到废除再到重新恢复,从各高校各自为政自主命题到全国统一命题再到现在的各省自主命题,从只以成绩高低录取到保送生、推荐生和自主招生制度的建立,从开始时的报名表到现在的网上报名,网上录取……高考从制度层面到科技层面,不断演化,变迁,逐渐变呈现出了今天的样子。
也许每次变迁都面临着诸多争议,但是制度的变迁本就是曲折前进的,每一次制度的变迁最初的目的都是朝着更高效,更公平的方向演进的,尽管每次的结果并不都是尽如人意。
三.制度变迁的原因高考作为一种教育制度,一头连接着高校和政府,一头连接着中学与民众,其变迁涉及到诸多群体的切身利益。
高考制度的变迁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由政府来主导其变迁的历程。
然而,政府作为制度的供给者,在进行制度变迁时也会经过诸多考量,文化传统,效率与公平的权衡,政治因素,经济基础,社会的反响以及各利益相关者的博弈,都左右着政府的政策,影响着高考制度的变迁。
1)文化传统1.中国能够成功建立起高考制度,其原因之一就是持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使得考试的思维观念已经深入人心,通过考试进入高等学府的方式是中国千百年来的一种文化传统,考试在社会公众的心目中是一种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选拔方式,能够为民众所广泛接受,拥有很好的群众基础。
2.自主招生制度之所以饱受争议,正是因为中国社会深受儒家文化和宗法制度的熏陶,人情关系的无处不在,原本作为选拔特殊人才工具的自主招生考试和保送生,推荐生制度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录取标准较为模糊,和监督不力,由于缺乏明确标准和有效监督,容易出现寻租,致使走后门现象的出现,使得此项制度丧失其效率而失灵。
2)社会反响与民众呼声很多高考制度改革的原因便是民众的呼声的推动,而这种呼声往往也只能代表某一阶层的愿望因而缺乏系统性考量,导致政策的反复多变。
1.1985年后,将理科7门、文科6门各减为3+2共5门, 1994年,取消生物地理科目的制度变迁,其原因便在于要为学生减负的群众呼声,同样,由于取消生物地理考试后所导致的生物地理知识的匮乏,1999年,生物、地理重新列入高考。
2.统一高考实行几年后,中学教育逐渐向应试教育转变,许多中学都仅以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仅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得民众对于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由此产生了保送生,自主招生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旨在选拔综合素质高或在某一领域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才,社会的呼声催生了高考制度的变迁。
3. 2001年,取消对高考考生年龄和婚姻的限制也是考虑到不同年龄段的人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才实施的。
4. 2003年,高考时间提前一月,以及异地高考制度的提出也是出于人性化的考虑。
5.被认为是更科学合理的标准分制度之所以在中国高考制度中屡次提及却未得到广泛应用,其原因也在于人们普遍认为原始分简单易懂,方便查阅,而标准分不够直观的认知。
3)效率与公平的权衡高考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一个最重要的衡量其优劣的指标便是公平与效率,没有公平,这项制度也就没有存在的根基,也就不会为人们所接受。
没有效率,这个涉及千百万人的大型制度也就无法顺利运转,高考制度的变迁几经变迁的根本原因也就在于这两个矛盾的权衡取舍,是高考制度变迁的内生性的动力。
1.自主招生,保送生制度建立的初衷是选拔特殊人才,以提高效率,然而由于缺乏标准和监督,致使作假和寻租,有损公平,因此饱受诟病,处在不断改革的状态当中。
2.1983年,“定向招生,定向分配”政策以及少数民族加分等政策出台也源于公平考量。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差距,东西部发展水平的差距越来越显著,过大的差距也引起了高考制度公平性的担忧。
因此,给予农村和边缘地区等教育水平较低的地区以政策上的支持,以保证公平。
4)政治因素文化大革命期间高考制度的取消以及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高考制度的恢复都隐含了政治上的考量。
文革期间,为响应“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的政治纲领,提倡劳动,认为知识分子带有剥削阶级不劳动,不问政治,只钻研学问的特性,知识分子被发配到农村劳动,是以高考制度也被取消,这都是出于政治因素。
同理,文化大革命后,恢复高考,不仅具有教育上的意义,同时也具有政治上的目的,“不是简单地恢复了一个考试的制度,而是社会公平与公正的重建,是公平公正原则的重要制度设计和社会实践”。
5)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高考作为上层建筑的一种,也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建立统一的高考制度,减少了各高校自主命题,自主招生的成本,从而使得高等教育以较低的成本得到更广泛的普及,也为国家节省了教育经费,以此来看,建立统一高考制度也是出于经济因素的考量。
随着经济发展,接受高等教育已不再成为普通家庭的沉重负担,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增长,由此高考扩招成为高考改革的重要举措。
国家财力增强,经济问题不再成为高考制度的主要制约因素,分省命题、自主招生等政策应运而生,视频巡考、网上阅卷,网上报名和录取等技术手段相继投入应用,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高考制度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效能,推进了新形势下的高考制度变迁。
6)利益集团的博弈制度变迁也离不开各利益相关者的博弈,1985年“双轨制”产生,由此也产生了“自费生”的制度,这种制度的产生明显是有悖于公平原则的,但他依然作为高考的制度存在了12年之久,究其原因,还在于利益集团的博弈。
能够充当自费生的多是城市中家境较为富裕或家人具有权势的学生,这种制度损害了以农村学生为代表的广大贫穷学生的利益,但由于“数量悖论”的存在,这些少数利益集团的更容易左右制度的制定,而占多数的贫困学生却难以组织,为自己争取利益,也无法对制度的制定者施加影响,致使自费生制度的存在。
小结:宏观环境总是在不断的变化当中,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一系列因素都可能打破制度本身的平衡,从而不断变迁。
作为一项关乎千百万人利益的制度,高考制度不可能保持一成不变,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才是常态。
同时,高考制度的变迁也是为了实现更多人对于公平与效率的追求,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
四.制度变迁的影响高考制度变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反作用与社会环境。
高考制度设立之初,给予了众多寒门学子以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使得从前对于他们来说遥不可及的大学走下神坛。
更多的农村孩子将用功读书视作改变自己甚至整个家族命运的出路,也确实有许多优秀学子从此“跳出农门”,走向社会的各个岗位。
高考制度的变迁深刻影响了中学的教育方向,进而可能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知识水平。
高考以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标准,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应试教育的产生,不少中学为追求升学率,可能只片面地追求学生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