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计价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建筑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

建筑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

建筑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建筑计量与计价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理解建筑项目计量计价的重要性。

2. 使学生了解建筑项目中常用的计量单位、工程量计算规则及计价方式。

3. 引导学生掌握建筑项目预算编制的基本步骤,熟悉预算文件的组成。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建筑计量与计价知识,进行工程量计算和预算编制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分析建筑项目预算执行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建筑计量与计价工作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建筑计量与计价在工程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具备建筑计量与计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为未来从事建筑及相关行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建筑计量与计价基本概念:介绍建筑计量与计价的概念、作用及其相互关2. 计量单位与工程量计算:讲解建筑项目中常用的计量单位、工程量计算规则以及不同类型工程的计算方法。

3. 建筑工程计价方法:分析建筑项目计价的基本方法,包括单价法、总价法和综合单价法等。

4. 预算编制与审查:阐述建筑项目预算编制的基本步骤、方法和要求,以及预算审查的流程。

5. 建筑项目预算执行与管理:探讨建筑项目预算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按照以下进度安排:第一周:建筑计量与计价基本概念、计量单位与工程量计算;第二周:建筑工程计价方法;第三周:预算编制与审查;第四周:建筑项目预算执行与管理。

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如下:第一章:建筑计量与计价概述;第二章:计量单位与工程量计算;第三章:建筑工程计价方法;第四章:预算编制与审查;第五章:建筑项目预算执行与管理。

三、教学方法为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和具体的案例,对建筑计量与计价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进行系统讲解,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计量计价课程设计计算书

计量计价课程设计计算书

计量计价课程设计计算书一、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某住宅楼建筑工程
项目地点:XX市XX区
建筑面积:XX平方米
建筑高度:XX米
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承包方式:总承包
工程期限:XX天
质量标准:合格
二、建筑工程量清单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合计(元)
1 土方开挖及回填立方米 XX XX XX
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平方米 XX XX XX
3 外墙涂料平方米 XX XX XX
4 内墙涂料平方米 XX XX XX
5 地面瓷砖平方米 XX XX XX
6 天花板吊顶平方米 XX XX XX
7 水电安装工程项 1 XX XX
8 消防安装工程项 1 XX XX
9 安全文明施工费(不可竞争性费用)项 1 XXX元/建筑面积平方米×XX 平方米 XXX元
三、计量计价分析
根据本项目的特点,我们将对各分项工程的计量计价进行分析。

首先,土方开挖及回填的单价主要由土方开挖、运输、回填等费用组成,具体单价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其次,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单价主要包括钢筋、混凝土、模板等材料的费用,以及人工费、机械费等。

外墙涂料、内墙涂料、地面瓷砖、天花板吊顶等项目的单价主要根据材料的市场价格、人工费等因素确定。

水电安装工程和消防安装工程等项目的单价则根据实际工程量、人工费、材料费等综合确定。

最后,安全文明施工费是一项不可竞争性费用,按照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定进行计价。

建筑工程计量计价课程设计

建筑工程计量计价课程设计

建筑工程计量计价课程设计一、设计背景建筑工程计量计价是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培养建筑工程技术人才的必修课之一。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进行建筑工程量、价计算及预算编制能力,为其今后从事建筑工程管理、设计、施工等方面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

二、设计目标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旨在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建筑工程量测与计价的基本方法和流程;2.熟悉各种常用材料的价格和用量;3.了解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和结算规定;4.掌握使用计量软件进行量测与计价。

三、设计内容1.选题本次课程设计选题为某校新图书馆项目。

2.项目概况该项目位于某校校园内,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

主要由地下室、一层至五层共6层楼组成。

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外立面采用玻璃幕墙。

总造价预算为5000万元。

3.设计要求(1)进行建筑工程量测与计价,包括土方工程、基础工程、主体结构、装饰装修及设备安装等;(2)编制建筑工程概算和预算;(3)制定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和结算规定;(4)使用计量软件进行量测与计价。

4.设计步骤(1)确定项目范围和内容;(2)勘察现场,确定建筑地形和地貌情况;(3)编制施工图纸,并进行审查;(4)编制建筑工程概算和预算;(5)制定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和结算规定;(6)使用计量软件进行量测与计价。

四、设计方法1.实地勘察法通过对现场的实地勘察,了解项目的具体情况,包括地形、地貌、用地等信息,为后续的施工图纸编制提供依据。

2.手绘法通过手绘图纸,对项目的各个部分进行标注,明确每一部分的用料和用量,并根据市场价格确定各种材料的价格。

3.软件辅助法采用专业的计量软件,对项目进行精确的量测和计价,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

五、设计成果1.建筑工程量测与计价表格;2.建筑工程概算和预算;3.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和结算规定;4.计量软件使用报告。

六、设计总结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深入了解了建筑工程计量计价的基本方法和流程,掌握了各种常用材料的价格和用量,了解了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和结算规定,并学习了使用计量软件进行量测与计价。

计量计价课程设计论文6

计量计价课程设计论文6

计量计价课程设计论文6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量计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日常生活中的计量计价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计量计价的基本概念、单位和换算方法,了解不同商品的计价方式和技巧。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计量计价原理,对商品进行正确的计量和计价,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计量计价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计量计价工作的重视,增强学生的经济意识和理财能力,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合理消费,提高生活质量。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计量计价的基本原理、计量单位和换算、商品计价方式、价格计算和分析等方面。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章:计量计价概述,介绍计量计价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意义。

2.第二章:计量单位与换算,讲解常用的计量单位、换算方法和应用实例。

3.第三章:商品计价方式,介绍不同商品的计价方式和方法,如单价、总价、成本价等。

4.第四章:价格计算与分析,教授价格的计算方法,如折扣、优惠、税费等,并分析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包括:1.讲授法:教师讲解计量计价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概念。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生活中的计量计价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实验法:安排一定的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计量和计价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计量计价实务》或《计量计价与生活》等适合学生年级的教材。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一些与计量计价相关的参考书,如《现代计量学》、《商品计价与定价》等。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案、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

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

第二章工程造价的组成和计价方法1、建设工程总投资○1建设投资包括: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直接费(直接工程费、措施费)、间接费(规费、企业管理费)、利润、税金】、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土地使用费、与项目建设有关的其他费用、与未来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其他费用)、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建设期利息、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设备购置费(设备原价、设备运杂费)、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2流动资产投资:铺底流动资金2、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非标准设备原价:材料费=材料净重×(1+加工损耗系数)×每吨材料综合价加工费=设备总重量(吨)×设备每吨加工费辅助材料费=设备总重量×辅助材料费指标专用工具费=(材料费+加工费+辅助材料费)×一定百分比废品损失费=(材料费+加工费+辅助材料费+专用工具费)×一定百分比外购配套件费:按设备设计图纸所列的外购配套件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重量,根据相应的价格加运杂费计算包装费=(材料费+加工费+辅助材料费+专用工具费+废品损失费+外购配套件费)×一定的百分比利润=(材料费+加工费+辅助材料费+专用工具费+废品损失费+包装费)×一定的利润率税金: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当期销项税额=销售额×适用增值税率非标准设备设计费:按国家规定的设计费收费标准计算设备运杂费:运费和装卸费、包装费、设备供销部门的手续费、采购与仓库保管费设备运杂费=设备原价×设备运杂费率工具、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设备购置费×定额费率第三章项目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1、项目建设周期各阶段:决策阶段(1、投资意向;2、市场研究与投资机会分析;3、项目建议书;4、初步可行性研究;5、详细可行性研究;6、建设项目决策);设计阶段(1、初步设计;2、投资准备;3、技术设计;4、施工图设计);施工阶段(1、施工组织设计;2、施工准备;3、组织施工;4、生产准备;5、竣工验收);总结评价阶段(1、投产运营和投资回收;2、投资项目后评价)2、项目投资决策对工程造价的影响项目决策的正确性是工程造价合理性的前提;项目决策的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造价高低;投资多少也影响项目的决策;项目决策的深度影响投资估算的精确度和造价的控制效果.3、项目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1项目合理建设规模的确定○2建设地区及建设地点的选择○3技术方案的确定○4设备的选用4、决策阶段造价控制的工作○1进行工程项目的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编制项目建议书;○2进行可行性研究;○3对拟建项目进行市场调查和预测;○4编制投资估算;○5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和社会评价。

课程设计六计量计价

课程设计六计量计价

课程设计六计量计价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量计价的基本概念,理解不同计量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 使学生能够运用计量计价知识,对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合理计价和单位转换。

3. 帮助学生掌握六种常见计量计价方法,并能结合实际情境灵活运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计量计价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据分析与处理技能。

2. 培养学生运用计量计价方法进行商品选购、价格比较等实际操作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经验,共同解决计量计价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计量计价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形成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

2. 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消费观念,懂得计量计价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合理消费。

3. 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感,遵循计量法规,维护公平交易。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用性强的计量计价知识课程,结合学生年级特点和教学要求,以生活实际为背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已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对计量计价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尚需加强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计量计价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关注个体差异,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计量计价基本概念:介绍计量单位、计价方式、计量器具等基本知识,结合课本第二章第一节内容,让学生理解不同计量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 常见计量计价方法:讲解直接计价、间接计价、比例计价、累进计价、分类计价和组合计价等六种计量计价方法,对应课本第二章第二节至第五节内容,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各种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计量计价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课本第二章第六节为例,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计量计价方法进行商品选购、价格比较、消费预算等操作。

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

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

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计量与计价的基本概念,掌握长度、面积、体积等计量单位及其换算。

2. 学生能掌握货币的基本单位和常见面额,熟练进行货币的换算和计算。

3. 学生能运用计量与计价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购物、计量物体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计量工具进行准确的测量,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 学生能运用计算器或心算完成货币的换算和计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认识到计量与计价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2. 学生能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尊重他人意见,提高合作效率。

3. 学生能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养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用性较强的数学课程,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四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应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使教学设计和评估更有针对性,确保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计量单位与换算- 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及换算。

- 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的认识及换算。

- 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的认识及换算。

2. 货币的认识与计算- 货币的基本单位:元、角、分。

- 货币的换算:元、角、分之间的换算。

- 货币的计算:加减乘除运算在货币中的应用。

3. 实际问题解决- 计量物体:运用计量单位进行实际物体的测量。

- 购物问题:运用货币知识解决购物中的计算问题。

- 其他实际案例:结合生活场景,运用计量与计价知识解决问题。

计价与计量教学课程设计

计价与计量教学课程设计

计价与计量教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计价与计量在日常生活及商业交易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计量单位和计价方法,并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3. 学生能够准确运用数学运算进行计价与计量,解决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不同物品进行正确的计量和计价。

2. 学生能够通过实例分析,培养数据比较、计算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计价与计量知识,设计简单的商业交易场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计价与计量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树立公平交易的观念。

3. 学生能够养成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对待计价与计量问题具有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年级特点,结合学生认知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环节,达到课程目标。

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计量单位与换算:介绍长度、面积、体积、质量、货币等基本计量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计价方法:讲解单价、总价、数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进行简单的计价运算。

3. 实际应用: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将计价与计量知识运用到购物、交易等生活场景。

4. 数学运算:训练学生运用加、减、乘、除等运算解决计价与计量问题。

5. 问题解决:培养学生运用计价与计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依据以下教材章节进行组织:1. 教材第三章“计量单位及其换算”;2. 教材第四章“计价方法与应用”;3. 教材第五章“数学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进度安排如下:1. 计量单位与换算(2课时);2. 计价方法(2课时);3. 实际应用(2课时);4. 数学运算(2课时);5. 问题解决(2课时)。

地铁计量计价课程设计

地铁计量计价课程设计

地铁计量计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地铁计价的基本原理,掌握不同城市的地铁票价计算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地铁计价问题。

3. 学生了解地铁票价政策,认识到地铁票价与城市交通发展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计价方法,进行简单的地铁票价计算。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实际案例,提出解决方案,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如计算器、地铁计价软件等,辅助解决计价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公共交通的关心和责任感,认识到乘坐地铁的环保意义。

2.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增强对数学学科的兴趣,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意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合作共赢的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数学学科,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地铁计价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好奇心强,善于观察生活,喜欢探索新知识。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设计要贴近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地铁计价原理:介绍地铁票价制定的基本原则,包括里程计价、时间计价等,结合课本中相关的数学知识,如比例、单价计算等。

- 教材章节:数学课本中关于比例的应用、单价计算等内容。

2. 不同城市的地铁票价计算方法:分析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地铁票价计算实例,让学生了解地域差异对票价的影响。

- 教材章节:数学课本中关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3. 地铁票价计算实践: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票价计算,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 教材章节:数学课本中关于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工程计量计价课程设计

工程计量计价课程设计

工程计量计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工程计量计价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如单位工程造价的构成、计量与计价的关系等。

2. 使学生了解我国现行的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并能运用规范进行工程量计算。

3. 帮助学生掌握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方法和技巧,以及工程计价的流程。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进行工程预算编制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在实际工程案例中,运用工程计量计价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项目中进行有效的工程计量计价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树立质量意识,关注工程质量和成本。

2. 增强学生对工程计量计价工作的兴趣,激发学生投身工程建设的热情。

3. 培养学生遵守行业规范,遵循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以案例教学为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的设定旨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工程计量计价的知识体系,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独立完成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和计价工作,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工程计量计价基本概念:包括工程造价构成、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计量与计价的关系等。

教材章节:第一章 工程计量计价概述2. 工程量清单编制方法:介绍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原则、步骤和方法,以及各类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技巧。

教材章节:第二章 工程量清单编制3. 工程量计算:讲解房屋建筑、安装工程等各类工程量的计算方法,以及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教材章节:第三章 工程量计算4. 工程计价方法:介绍工程计价的基本原理、方法及计价依据,包括单价分析和综合单价计算等。

教材章节:第四章 工程计价方法5. 工程预算编制:阐述工程预算的编制流程、方法及注意事项,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

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

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本节“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工程计量的基本原理与计价方法,培养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职业责任意识。

1. 知识目标:- 掌握工程计量与计价的基本概念、原则与方法;- 了解工程量清单的编制过程及注意事项;- 掌握工程计价的步骤,能够运用工程计价方法进行简单工程的计价。

2. 技能目标:- 能够独立完成工程量清单的编制;- 能够运用工程计价方法,进行工程项目的预算编制;- 能够通过团队合作,解决实际工程案例中的计量与计价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工程计量与计价工作的兴趣,增强职业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升沟通与协调能力;-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工程计量与计价在工程项目中的重要性。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了明确的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节“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依据课程目标,选择以下教学内容:1. 工程计量基本原理:包括工程计量的定义、作用、原则及计量方法。

参考教材第二章内容,让学生了解工程计量的基本概念。

2. 工程量清单编制:介绍工程量清单的组成、编制方法及注意事项。

依据教材第三章内容,使学生掌握工程量清单的编制过程。

3. 工程计价方法:讲解定额计价、工程量清单计价等计价方法,并结合教材第四章内容,使学生了解计价的基本步骤。

4. 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典型工程案例,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参考教材第五章内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1. 引言及工程计量基本原理(1课时)2. 工程量清单编制(2课时)3. 工程计价方法(2课时)4. 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及团队合作(2课时)教学内容科学、系统,与教材紧密关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计量计价课程设计计算书

计量计价课程设计计算书

计量计价课程设计计算书课程设计计算书是对计量计价课程设计过程中各项要素进行详细计算和分析的文档。

通过计算书,可以清晰地了解课程设计中所涉及到的各种数据、指标和计量计价方法,有助于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下面将从课程设计计算书的内容、结构和编写要点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1. 内容:课程设计计算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课程设计的背景和目的:简要介绍课程设计的背景和目的,说明设计该课程的原因和意义。

(2) 课程目标和要求:明确课程设计的目标和要求,包括课程的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和评价要求等。

(3) 课程设置和内容:详细列出课程的设置和内容,包括课程的主要内容、学时安排、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等。

(4) 教学计划和进度:制定课程的教学计划和进度表,包括每个教学环节的内容、时间安排和教学方法等。

(5) 教学资源和条件:列出课程设计所需的教学资源和条件,包括教材、实验设备、教学场所和师资等。

(6) 课程评价和考核:设计课程的评价和考核方式,包括学生的考核指标、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等。

2. 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的结构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封面:包括课程名称、设计人员、设计时间等基本信息。

(2) 目录:列出课程设计计算书的各个章节和内容的目录。

(3) 编写说明:简要说明课程设计计算书的编写目的和要求。

(4) 课程设计计算部分:包括课程设计的各项计算和分析内容。

(5) 结论和建议:对课程设计的计算和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和提出建议。

(6) 参考文献:列出课程设计计算书中所涉及的参考文献和数据来源。

3. 编写要点:在编写课程设计计算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 数据准确性:课程设计计算书中的数据和计算结果必须准确无误,不能出现错误和偏差。

(2) 逻辑清晰:课程设计计算书的内容和结构要求逻辑清晰,各部分之间要有明确的逻辑关系和内在联系。

(3) 统计分析:课程设计计算书需要进行统计分析和计算,包括课程的学时安排、教学资源的配置和学生的评价等。

计量计价课程设计目录

计量计价课程设计目录

计量计价课程设计目录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量计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工程量和造价计算。

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工程量计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熟悉造价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3.了解工程造价管理的相关知识。

4.能够使用工程量计算软件进行简单的工程量计算。

5.能够根据设计图纸和工程量计算规则,编制工程量清单。

6.能够根据工程量和材料价格,进行工程造价计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工程造价行业的兴趣和责任感。

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计量计价的基本原理、工程量计算、造价计算和工程造价管理四个部分。

具体安排如下:1.计量计价的基本原理:介绍工程量计算和造价计算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原理。

2.工程量计算:讲解工程量计算的基本规则和方法,包括土建工程、安装工程和装饰工程等。

3.造价计算:介绍造价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步骤,讲解工程量清单编制和造价计算的方法。

4.工程造价管理:讲解工程造价管理的含义、目的和基本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计量计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熟悉工程量计算和造价计算的实际情况。

4.实验法:使用工程量计算软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的计量计价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参考书籍,扩展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生动展示计量计价的相关概念和实例。

4.实验设备:配备工程量计算软件和相关的实验设备,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计量计价课程设计结论

计量计价课程设计结论

计量计价课程设计结论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量计价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理解其在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中的应用。

2. 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计量计价工具,运用相关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数据分析。

3.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计量计价制度,认识计量单位、计量器具及其检定、校准等方面的知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计量计价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技能。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形式,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运用计量计价知识进行创新设计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计量计价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3. 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让学生明白计量计价的公正、公平和重要性,培养诚信、守法的价值观。

本课程结合计量计价学科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课程目标,并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取得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计量计价基本概念:介绍计量、计价、计量单位等基本概念,使学生了解计量计价的基础知识。

2. 计量单位及其换算:讲解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以及长度、面积、体积、质量等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3. 计量器具及其使用:介绍常见计量器具的分类、原理、使用方法,如电子秤、卷尺等。

4. 计量误差与数据处理:分析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讲解减小误差的方法,以及计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技巧。

5. 计量计价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结合生活实际,分析计量计价在购物、生产、科研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6. 计量法律法规及诚信教育:学习我国计量法律法规,强调诚信计量,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

教学内容按照以下教学大纲进行安排和进度:1. 第1周:计量计价基本概念、计量单位及其换算。

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过程

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过程

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过程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计量与计价的基本概念,掌握常用的计量单位及其换算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的计量与计价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3. 学生能掌握价格的形成机制,了解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计量工具进行简单的计量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计算器等工具,进行价格的计算和比较,提高计算技能。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计量与计价知识,培养对生活中数学应用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增强自信心。

3. 学生能够认识到计量与计价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养成节约资源、合理消费的良好习惯。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实用性较强的数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计量与计价的基本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和认知能力,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充满好奇,但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践活动来巩固知识。

教学要求:1. 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

3. 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运用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计量单位与换算- 常用计量单位:米、千克、升、元等;- 单位换算:长度、质量、体积、货币等换算关系。

2. 计量工具的使用- 认识常见的计量工具:尺子、天平、量杯等;- 实际操作:运用计量工具进行测量和比较。

3. 价格的计算与比较- 价格的概念:单价、总价、折扣等;- 价格计算:单价×数量=总价;- 价格比较:单价、总价、性价比等分析方法。

4. 供求关系与价格变动- 供求关系的概念:供不应求、供过于求;- 价格变动: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实际案例分析:市场价格变动现象。

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依据

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依据

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依据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计量与计价的基本概念,掌握常用的计量单位和货币单位;2. 学会运用计量工具进行测量,并能准确读取数据;3. 掌握基本的计价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价格计算。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物体长度、面积、体积等;2. 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熟练进行价格计算;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计量与计价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动手实践的习惯;3.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严谨治学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用性较强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所在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基础,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注重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达成学习目标。

二、教学内容1. 计量单位与计量工具:介绍长度、面积、体积、质量等基本计量单位,学习使用尺子、天平、量筒等计量工具。

教材章节:第一章 计量的基本概念与单位2. 计量方法与应用:学习测量物体长度、面积、体积等的方法,掌握实际应用中的计量技巧。

教材章节:第二章 计量方法与实际应用3. 计价原理与计算:介绍货币单位、价格计算方法,学习简单的价格计算和货币换算。

教材章节:第三章 计价原理与计算方法4.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所学计量与计价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材章节:第四章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计量单位与计量工具的学习;第二周:计量方法与应用的学习;第三周:计价原理与计算的学习;第四周: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总结与巩固。

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河南

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河南

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河南一、引言计量与计价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涉及到计量和计价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

在河南省,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掌握计量与计价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针对河南省的实际情况,提供一个全面详细的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

二、课程设计目标1. 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计量与计价知识和技能;2.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合作与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计量基础知识1. 计量单位及其换算;2. 计量误差及其处理方法;3. 测量仪器的选择和使用。

2. 计价基础知识1. 成本概念及其组成要素;2. 成本核算方法;3. 定价策略及其影响因素。

3. 实践案例分析1. 根据实际案例进行测量数据处理和成本核算;2. 利用定价模型进行产品定价。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计量与计价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2. 实践操作在实验室或企业实践环节中,引导学生进行测量和成本核算实验,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五、教学评估1. 平时成绩评估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小组讨论等方面的评估。

2. 期末考试评估设计一份综合性的考试,考察学生对计量与计价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材选择根据河南省高等教育规划和教育部门要求,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教学大纲要求的教材。

可以选择《计量与计价导论》、《计量与计价原理》等教材作为主要参考书。

七、课程设计进度安排根据课程设计目标和内容,制定详细的进度安排。

一般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1. 第一周:引言及课程设计目标介绍;2. 第二周:计量基础知识讲解;3. 第三周:计量实践操作;4. 第四周:计价基础知识讲解;5. 第五周:计价实践操作;6. 第六周:案例分析及小组讨论;7. 第七周:教学评估及总结。

八、教学资源1. 实验室设备和仪器提供适当的实验室设备和仪器,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计量计价课程设计问题

计量计价课程设计问题

计量计价课程设计问题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计量计价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工程量和造价计算。

具体包括:1.知识目标:了解计量计价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流程;掌握工程量计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熟悉造价计算的基本原理和公式。

2.技能目标:能够独立完成一般性工程量的计算和造价估算;能够运用计量计价软件进行工程量和造价的计算。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计量计价工作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工程建设和造价管理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计量计价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

具体安排如下:1.计量计价的基本概念:介绍计量计价的定义、分类和流程,使学生了解计量计价工作的基本内容。

2.工程量计算:讲解工程量计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掌握工程量计算的规律和要点。

3.造价计算:阐述造价计算的基本原理和公式,让学生了解造价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4.计量计价软件应用:介绍计量计价软件的功能和操作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软件进行工程量和造价计算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章节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包括:1.讲授法:讲解计量计价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计量计价的实际应用。

3.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软件操作实验,提高学生运用计量计价软件进行计算的能力。

4.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章节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计量计价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和教学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4.实验设备:准备计量计价软件和相关设备,方便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总结

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总结

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总结目录一、内容概览 (2)1.1 课程设计背景 (2)1.2 课程设计目的 (3)1.3 课程设计范围 (4)二、课程设计原则与方法 (5)2.1 课程设计原则 (6)2.2 课程设计方法 (7)三、课程内容体系构建 (8)3.1 计量基础知识 (9)3.2 计价理论与方法 (11)3.3 计量与计价综合应用 (11)四、课程设计实施过程 (13)4.1 设计准备阶段 (14)4.2 设计实施阶段 (15)4.3 设计总结阶段 (16)五、课程设计成果展示 (17)5.1 课程设计作品展示 (18)5.2 课程设计评价与反馈 (20)六、课程设计反思与改进 (20)6.1 课程设计成功之处 (22)6.2 课程设计不足之处 (23)6.3 课程设计改进建议 (24)七、结语 (25)7.1 课程设计总结 (25)7.2 对未来课程设计的展望 (27)一、内容概览本课程设计主要围绕计量与计价的核心知识点展开,结合理论与实践教学,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这一关键技能。

课程内容涵盖了从基本的计量单位、计量属性到复杂的计量方法,以及计价原则、计价方法的应用等多个方面。

在理论教学部分,我们注重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讲解,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使学生深入理解计量与计价的理论基础。

我们还引入了最新的行业标准和规范,确保学生所学知识与时俱进。

实践教学环节则更加注重实操能力的培养,我们安排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模拟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们还与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计量与计价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更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1 课程设计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计量与计价课程在现代经济管理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计量与计价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运用计量经济学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工程计量计价课程设计

工程计量计价课程设计

一.工程概况(1)建设地点:xx市区(2)承包方式:包工包料。

甲方不提供预付款(备料款)(3)水文地质:地面以下8m以内为湿陷性黄土,最高水位距地面3m。

(4)基础用Mu10红砖,M7.5水泥砂浆砌筑, 0.000以上内外砖墙用多孔砖、过梁承重粘土多孔砖,M7.5混合砂浆砌筑砌筑工程采用32.5水泥。

(5)及木门窗,系由本公司混凝土预制构件和木材加工厂制作,汽车运入工地安装,运距均为5km。

(6)C30,混凝土垫层采用32.5水泥。

(7)采用保温钢木大门,单层玻璃木窗,调和漆两遍。

(8)根据《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GB/T 14040-2007),预应力多孔板(先张法)采用型号YKB12.6-33-5A,钢筋ф5以内5.113kg/块,C30混凝土0.1543m/块。

(9)窗上过梁,构件尺寸2480x240x180mm除特殊说明外,钢筋锚固长度HPB300为30d,HRB400为35d,搭接长度按 1.2倍的锚固长度计算,屋面梁箍筋加密区为2000mm。

(10)除特殊说明外,钢筋锚固长度HPB300为30d,HRB400为35d,搭接长度按1.2倍的锚固长度计算,屋面梁箍筋加密区为2000mm。

二.建筑用料三.砖混厂房设计说明及图纸。

(1)设计图纸(2)2004年《陕西省建筑、装饰工程消耗量定额》、2009年《陕西省建筑、装饰工程价目表》及配套的《参考费率》。

(3)与定额配套的调价和税费文件。

(4)按照陕建发【2011】277号文件,综合人工单价;建筑功程由原42元/工日调整为55元/工日;装饰工程由原50元/工日调整为65元/工日。

(5)除附表1-1中材料外,其余材料价格同《陕西省建筑、装饰工程价目表》中的价格。

附表1-1 主要材料价格表(6)本工程暂列金额为3000元。

(7)本工程工期短,不考虑价格上涨的风险。

设计报告:一.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二、措施项目清单三、其他项目清单四.计日工表五.规费、税金项目清单10 010********* 垫层 m 3 13.10476.44 176.8 17.73 13.84 8.85 21.7911 010********* 地圈梁 m 3 16.098 76.44 204.76 17.73 15.27 9.78 20.1212 010********* 构造柱 m 3 13 010********* 矩形梁 m 314 010********* 圈梁 m 3 15 010********* 雨篷梁 m 3 16 010********* 过梁m 3 17 010********* 挑檐m 32.45876.44160.7717.7315.529.93114.0918 010********* 雨篷m 3 19 010********* 坡道垫层 m 2 0.882 0.13 9.94 2.30 0.63 0.40 15.19 20 010********* 地面垫层 m 3 5.767 0.87 66.5 15.4347 4.23 2.70 15.56 21 010********* 砾石预应力混凝土m 37.81661.74229.1423.0616.0410.2643.5322 010********* 现浇圆钢10以内t0.500 728.28 4636.82 42.19 276.00176.7611720.1923 010********* 现浇螺纹钢ф10以内 24 010********* 预制圆钢ф10以上 t1.075 329.28 4882.88 114.32 272.18174.12 5370.02790725 010********* 预制螺纹钢ф10以上 26 010********* 先张法预应力钢筋 t 0.259 782.04 5548.95 74.52 327.32 209.39 26803.9327 010********* 空心板坐浆灌缝 m 3 7.70 292.74 404.17 18.33 36.54 23.38100.6728 010********* 预制过梁坐浆灌缝 m 3 0.96 111.30 134.10 7.0912.90 8.25 285.0429 010********* 空心板运输 m 3 7.8 178.08 21.75 981.33 60.3538.61164.11 30010*********预制过梁运输m 30.98106.6491.301239.78 73.46 46.99 1589.96七.措施项目费用(综合单价)分析表八.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表九.措施项目清单计价表十.其他项目清单计价表十一.计日工计价表十二.规费、税金项目清单计价表十三.单位工程造价汇总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投标总价招标人:
工程名称:
投标总价(小写):
(大写):
投标人:
法定代表人:
或其授权人:
编制人:
编制时间:年月日
工程
工程量清单
工程造价
招标人:咨询人:
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
编制人:复核人:
编制时间:年月日复核时间:年月日
说明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与计价表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与计价表
措施项目清单与计价表
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
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
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
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
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
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
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
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
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
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
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
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
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
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
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
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
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
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
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
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
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
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
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
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
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
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
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
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
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
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
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
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
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
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
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
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
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
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
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
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
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