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_组织中的知觉案例

合集下载

《组织中的知觉》课件

《组织中的知觉》课件

管理知觉的重要性
目前在竞争剧烈的商业环境中,管理知觉是获得 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管理知觉
沟通和反馈
清晰和准确的沟通,和积极 和及时的双向反馈可以有效 改善组织成员的知觉。
建立公平待遇
组织应秉公执法,公正对待 每一个成员,不偏袒某一个 人或群体,以及为公正制定 机制。
增加角色清晰度
为组织成员建立明确的角色 和权利,这可以有效降低认 知失调和知觉偏差。
总结
知觉的重要性
知觉对个体的行为和组织的决策和绩效产生直接 和间接的影响。
行为决策和组织成员互
和行为,影响决策和成
策,包括策略和目标的
动具有重要影响。
果的产生。
设定和反应的选择。
知觉偏差
1
认知失调
当个体的信念、行为或价值理念冲突时,会产生压力和混淆,使得知觉结果呈现 出,知觉会倾向于符合这个标签,而不是客观证据。
3
角色期望
当个体拥有某个特定身份或角色时,他的行为和知觉经常被其他人的角色期望并 塑造。
组织中的知觉
探究知觉如何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以及如何管理它们。
知觉的概述
定义和作用
知觉是个体获取、组织和解释信息的方式,作为认知模式对行为有重要影响。
知觉的类型
知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组织和解释的方式也各不相同。
影响因素
个体差异
社会文化、性别、个性特征等因素会影响个体 知觉的形成和表现。
环境因素
环境的物理条件、气氛、隐喻和符号等对知觉 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组织文化
组织的基本价值观、行为规范和崇尚的特质和 能力对知觉产生重要的影响。
知觉的结果
1 对他人和自己的知

《第七章知觉》ppt课件

《第七章知觉》ppt课件
三维图形的知觉测验 透视错觉实验 知觉恒常性实验 双耳分听实验
第六章知觉
9
第二节 知觉的类型
时间知觉:指个体对客观事件的顺序性和 持续性的反映。
时序知觉:时间的差异阈限〔不同通道〕 时距知觉:
3秒钟内,估计时长比标准时长稍长 3秒附件,时距知觉最准确 3秒钟外,估计时长比标准时长更短
第六章 知觉
1
知觉〔perception〕
是在刺激直接作用于感官时产生的; 是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是人类认知活动过程的开端。
第六章知觉
2
第六章知觉
3
第六章知觉
4
第六章知觉
5
一、知觉的根本问题
知觉不仅是对到达大脑特定区域的感觉系 中神经冲动的简单传递,而且也包括对视 野中外部刺激的内部表征和意识。
第六章知觉
10
第三节 错觉
缪勒-莱尔错觉实验 p 229 表7-3
自变量:箭头长度 箭头张合角度
因变量:错觉量
操作定义:被试自动调节长度,使两条线看上去一 样长。
横竖错觉
第六章知觉
11
第四节 无觉察知觉
盲视是韦斯克兰兹提出的概念,用来描绘没有意 识到知觉存在时盲区〔scotoma〕所产生的视觉 才能。
部世界的内部表征两者之间的匹配过程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六章知觉
7
直接知觉实验
视崖实验:深度知觉是否先天存在
研究对象:6个月大的婴儿、小动物 仪器:视崖 p208 图7-1
颜色知觉研究
材料:彩色光束 vs 灰色光束
根本方法:创造经历信息和刺激信息相矛 盾的情境,别离出刺激信息独立作用时和 有经历信息参与的两种不同知觉。
盲视研究中最著名的神经心理学病例视对DB所做 的研究。

第七章表象知觉表征

第七章表象知觉表征

第一节表象知觉表征表象(Medal‎Image‎)亦称意象。

包括通常所‎说的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

普通心理学‎认为:表象是事物‎形象在头脑‎中的反映,在认知心理‎学中,表象不仅是‎信息加工的‎成果,也是信息加‎工的过程。

表象是一个‎富有特色的‎心理过程,在现代心理‎学发展早期‎曾被关注,但随着行为‎主义心理学‎占统治地位‎,表象在二十‎世纪20年‎代开始曾趋‎沉寂。

在认知心理‎学兴起后,表象的研究‎又重新受重‎视并迅速发‎展,成果也非常‎丰富。

认知心理学‎对“心理旋转”和“心理扫描”的研究,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表象的作用‎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表象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关于表‎象的实验和‎功能的讨论‎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一、表象与知觉‎的机能等价‎认知心理学‎认为,表象与知觉‎的信息表征‎是相似的,二者在机能‎上是等价的‎。

表象与知觉‎机能等价的‎方法是将在‎知觉条件下‎完成的一种‎作业与在表‎象条件下完‎成的同一作‎业进行比较‎,考察二者的‎共同或相似‎情况。

以下的实验‎就是为探索‎考察表象与‎知觉机能等‎价而设计的‎:1.定位实验Podgo‎r ny和S‎h epar‎d(1978)进行的视觉‎定位实验,实验设计了‎三组被试:①知觉-记忆组。

实验中,先用速示器‎给被试呈现‎一个涂有某‎个字母或字‎母组合的栅‎格,然后呈现一‎个带有一个‎测试点的栅‎格,要求被试在‎保持高度精‎确的同时,尽快地判定‎该蓝色的测‎试点示落在‎所呈现的字‎母之内或之‎外,分别用左手‎或右手作出‎按键反应,记录反应时‎。

*实验演示②带栅格的表‎象组。

实验中,先用速示器‎给被试呈现‎一个同样的‎、然而示空的‎5×5栅格,同时实验者‎给被试以口‎头指示,让他利用某‎些特定的方‎格想象出某‎个英文字母‎或字母组合‎,这些字母及‎其在栅格中‎的位置与知‎觉-记忆组相同‎,并且要求他‎不要变更字‎母在栅格中‎的位置。

实验心理学《知觉》课件

实验心理学《知觉》课件

二 视知觉
三 听知觉
❖ 听觉量表
▪ a. 音高量表 ▪ 音高是听觉的属性,单位是美(mel)。纯音的音高依
赖于声音震动的频率。可用二分法在可听范围内把音 高从低到高地分成等级,制成一种音高量表。 ▪ b. 等响曲线 ▪ 响度是声波振幅的一种主观属性,由声波的振幅引起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但是它也和声音的频率有关 。等响曲线表示的是响度、音强和音频之间的关系, 即响度水平相同的各种频率纯音的声压级连成的曲线 。
一 知觉研究的基本争论
❖ 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在知觉过程中并存。
一 知觉研究的基本争论
❖ 直接知觉实验
▪ Gibson等(1960):视崖 实验
▪ 证明排除经验的条件下知觉 正常运作,知觉具有先天性
▪ 被试:6个月的婴儿,一天大 的鸡雏、山羊,小老鼠,小 猫
▪ 自变量:视崖、浅滩 ▪ 因变量:被试爬向视崖边缘
二 视知觉
❖ 视错觉
▪ 是指单凭眼睛所见而形成的失真或扭曲的知觉经验。 ▪ a. 运动错觉 ▪ 这里主要指似动现象,是指我们对实际上没有空间位
移的物体所产生的运动知觉现象。 ▪ b. 线条错觉 ▪ 属于一种几何错觉。如缪勒-莱尔错觉。 ▪ c. 自然错觉 ▪ 是自然界里的错觉现象,如月亮错觉。月亮在水平线
▪ 线索间的互动
线索综合;线索优势;线索分离;线索互补
五 时间知觉
❖ 个体对客观事件的顺序性和持续性的反映 ❖ 对时间顺序和时间间隔的知觉
▪ 时序知觉 ▪ 时距知觉
五 时间知觉
❖ 时序知觉
▪ “同时”与不同时 ▪ 来自双耳的声觉信息融合成了来自一个“中央耳”的
信息,这种现象叫做促声融合。但是这个中央耳有些 偏左。 ▪ 听觉通道的“不同时”知觉阈限为2~5毫秒,人的年 龄越大,阈限值就越大,阈限值与声音的强弱有关系 ,但是它不会因为练习而缩短。 ▪ 改用短暂的刺激来刺激皮肤,“不同时”的知觉阈限 扩大到10毫秒;而视觉刺激为20毫秒。

第七章 知觉 实验心理学课件

第七章 知觉 实验心理学课件

• 潘佐错觉(倒V)
• 对比错觉
• 爱因斯坦错觉
• 物理上闪烁的光在主观上引起的感觉介 于闪烁与稳定之间时的频率叫做临界闪光 频率(critical flicker frequency), 或临界融合频率(critical fusion frequency),简写为CFF。
(二)视错觉
• 1、运动错觉
• 2、线条错觉
• 3、自然错觉
• 月亮错觉:是指月亮在刚刚在地平线升 起时看起来比在天顶时要大,而实际上月 亮在两个位置上的大小是相同的(即直径 保持不变),此时月亮大小(S)/距离(D)×57.3o
例如,某人的身高为1.8m,在6m远处形成的视角 α =1.8/6×57.3o = 17.19o

网膜映象: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置的。

如何计算网膜映像的大小?
• 影响视敏度的因素:
• (1)亮度:亮度增加,视敏度增加。
• (2)物体与背景间的对比度
1960)设计的,它表明深度线索的经验会直 接影响到人们对这一测验中各个图片的感知。
• 从内容上来说,测验中这7幅图的每幅图画 都可以包括7个组成部分中的若干个:一只 羚羊、一只大象、一个人、一棵树、一条 路、几座小山和一只正在飞翔的小鸟。见 图7-2。
• (3)知觉恒常性(perceptual constancy)
• (3)视网膜不同部位:锥体细胞对细节分辨起作用, 在锥体细胞集中处(中央凹)视敏度最大。
• (4)视觉适应:明、暗适应
• (5)闪光盲会降低视敏度
• 在明适应的条件下,突然的强光刺激会暂时 降低视敏度,这种现象称为闪光盲。闪光盲也许 是视觉功能的保护性抑制,但是过强的闪光可能 造成永久性损伤。

《普通心理学题库》第七章 知觉

《普通心理学题库》第七章 知觉

第七章知觉一.单选1.与感觉相比,知觉是个体借助于(过去经验)对来自感受器的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2.以下图片主要反映的视空间知觉现象是(线条透视)3.日初出大如车盖而日中则如盘盖所描述的现象,被称之为(错觉)4.以自己的经验给予解释,并用词汇或概念对其进行命名或归类,赋予其对象一定的意义,这种知觉特性称之为(知觉的理解性)5.当我们的脑海中浮现“这是一个蓝色的碗”的信息时,我们便产生了(知觉)6.知觉者从环境中一个细小的感觉信息开始,将它们以各种方式加以组合,便形成了知觉,这种加工是(自下而上)7.知觉是人对感觉信息的解释过程。

我们对感觉信息的解释,通常采取(假设检验)方式8.“度日如年,一日三秋”这种错觉的产生原因是(情绪态度影响)9.在空间上彼此接近的刺激物更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如,同样的六个。

排成不同的空间模式,更倾向于被组织成三组,而倾向于被组织成两组。

这种现象体现了知觉整体性中的(邻近原则)10.早期的格式塔心理学家强调,知觉的(组织性)是刺激本身的自然特点,是人的先天完形倾向,与过去的经验无关11.当你站在一条砖块铺的路上向远处观察,你就会看见越远的砖块越小,即远处部分每一单位面积砖块的数量在网膜上的像越多,这种现象可以用是空间知觉中的单眼线索的(质地梯度)解释12.晴天看缙云山觉得很近,而阴雨天觉得很远。

这属于空间知觉中的单眼线索中的(空气透视)13.一辆小车,不管我们从远处看,从近处看,从上看,虽然看到的大小不同,但是我们依然知觉它能载人是因为(大小恒常性)14.在知觉事物的时候,我们总要使用一个标准才能进行判断,这个标准叫做(知觉考察系)15.无论在中午或者半晚,香蕉总是被看成黄色,这是由于(颜色恒常性)所致16.利用双眼线索是(深度和距离知觉)的主要途径17.高于(3000赫兹)的声音,两耳强度差大,易于定位18.在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的空间知觉主要依靠(视觉和听觉)19.无对象性的知觉是(幻觉)20.关于对错觉的理解,以下哪些是正确的(是歪曲的知觉)21.先天失明的人即使以后视力恢复也无法通过视觉对曾经触摸过的物体加以识别是因为缺少(早起感觉经验)22.下列属于受情绪影响产生错觉的是(风声鹤唳)23.一扇门无论投射在视网膜上的形状是长方形还是平行四边形,我们都知道它是长方形的,这是由于(形状恒常性)所致24.在观看缺口的圆环,没顶的三角时,心目中仍能将缺少的部分补足,完成一个整体的形象是因为(闭合原则)25.下列选项对于知觉自下而上的加工方式说法正确的是(自下而上的加工又称数据驱动加工)26.下列选项对于知觉自上而下的加工说法正确的是(自下而上的加工又称概念驱动加工)27.下列知觉种类中不属于同一分类方式的是(社会知觉)28.根据知觉中哪一种感受器的活动占主导地位,还可以把知觉分为视知觉、嗅知觉、听知觉以及视听知觉和(触摸知觉)29.(超感知觉)指不以感觉器官为基础即能获得知觉的心理现象30.“月从云中过”反映了哪种似动知觉(诱导运动)31.对知觉理解,下列最恰当的是(知觉是个体将感觉器官的信息转化为有意义对象的心理过程)32.知觉包含了若干相互联系的作用或过程,如(检测)、识别、分辨等等33.以下哪点是感觉与知觉的区别(知觉是以感觉为基础但不以现实刺激为限的高于感觉的感性认识阶段)34.知觉到客观事物的连续性和顺序性就是(时间知觉)35.时间知觉和空间知觉的关系是(相互联系)36.下列关于时间知觉说法错误的是(时距知觉的加工可以用自上而下机制而不可以用自下而上机制)37.以我们最熟悉的昼夜节奏来说,哺乳动物的生物钟位于大脑的(下丘脑)中38.幼儿时间知觉发展的方向是思维参与时间的知觉,即把时间知觉和(时间概念)联系起来39.时间知觉的参照系有: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有机体的各种节律性活动以及(借助计时工具)40.影响时距知觉的因素包括:刺激的物理性质,内部变量以及(认知因素)41.知觉的对象性又叫(选择性)42.不属于知觉组织主要原则的是(发展性原则)43.有时,人们看到夜空中的月亮在云中穿行,这是(诱动现象)44.我们在不同颜色的灯光下看白纸,这张纸依然被知觉成原来的白色,这是因为(颜色恒常性)45.以下说明知觉理解性的是(在听句子“It was found that *eel was on the table”时将 *eel听成 meal)46.根据音笼实验的结果,容易混淆的声音来自(头部正中矢状面)47.一个小物体在大背景中运动和大物体在小背景中运动,哪一种情况速度看起来更是(前者)48.电影、卡通片的制作采用的是以下哪种原理(动景运动)49.当我们注意瀑布一会后,将视线移至旁边的悬崖时,悬崖看起来(向上运动)50.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是(魏特默)51.对于飞行中的子弹,白炽灯的闪烁,我们为什么看不出来(其速度高于人的运动知觉上阈限)52.不同位置的a、b两条线相继呈现,当时间间隔低于0.08秒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同时出现)53.多张连续的静态图像在眼前连续播放,就能使图片中的人物或物体运动,这便是动画的原理,对于每一张图片,我们称之为一帧,通常情况下,形成连续的动作最少需要每秒多少帧(10)54.当一个人长时间盯着瀑布(同49题)55.日常生活中,当你站在一个顺时针快速旋转的风扇面前紧盯扇叶的时候,你会发现什么。

管理心理学组织中知觉和归因

管理心理学组织中知觉和归因

材料2
詹姆被 描述为 内向冷 淡的形 象
9
实验处理与结果:
处理
认为詹姆有好 认为詹姆不友好
只看材料1 只看材料2 先看材料1,后看材料2 先看材料2,后看材料1
95% 3% 78 % 18%
5% 97% 22 % 82%
10
二、社会知觉的种类 (一)自我知觉 1、自我知觉的主要成分 • 自我概念:个体关于自己信念的集合;
象。
33
•刻板效应
刻板是版画中的术语,指对真实画面进行变形, 以适应刻板的大小; 刻板效应在生活中大量的存在; “南方人都很精明,北方人都很憨厚”
“长沙妹子不可交,面如桃花心似刀” 东北姑娘“宁肯饿着,也要靓着”
34
根据英国《每日邮报》14日援引的一项调 查数据,英国人每天平均要撒4次谎。在此类谎 言的数量和内容上,还存在性别差异男人每天 说5句谎话,而女人只有3句。五分之一的男人 坦言曾对女友撒谎,以获取泡吧和看比赛的机 会。1/4的男人承认曾经违心地告诉女人,她那 套衣服看起来不错。
尽管男人撒谎的次数比较多,但3/4的被调 查者认为女人更善于说谎。如果谁说从来只讲 真话,他一定在说谎。
35
第二节 组织中的归因
一、什么是归因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
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它是 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而又十分重要的认知现象。
二、归因理论的基本思想 “寻求”理解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动因; 因果关系知觉是解释行为的基本原理; 可觉察到的原因是推断动机思维的核心。
信息进行解释的过程。
16
1、影响人际知觉的三大因素 • 知觉者的特征(如态度、自我概念以及思维方
式)
• 被知觉者特征(如身份、地位、身高、衣着、 体重年龄、种族、性别等)

实验心理学讲义07第7讲 知觉

实验心理学讲义07第7讲 知觉
现象。大约有三种情况:纯音掩蔽、噪音掩蔽以及噪音与纯音对语言的掩蔽。 佛莱奇尔(Fletcher,1953)的实验结果如下:(1)掩蔽音强度提高,掩蔽效果随之增
加,而且掩蔽音愈强,它的影响范围也愈大。(2)掩蔽音对于频率相近声音的影响最大。(3) 低频对高频的掩蔽效果大于高频对低频的掩蔽。
2.听觉定位:指利用听觉器官判断发声体的空间方位。主要有三种双耳线索:强度差、 时间差和周相差。
140
120
100 强
度 80
60 分
40
20
0
20 40 100 200 400 1000 4000
20000
2000 10000


图 7-17 纯音等响曲线 (采自 Robinson 和 Dadson,1956)
3.等高线 音高与音频和音强有关,等高线表示音高、音频和音强间的关系,可通过调整法获得。 如图 7-13 所示。
完成。 2.视敏度 视敏度是指分辨物体细节和轮廓的能力,是人眼正确分辨物体的最小维度。视敏度可以
用以下公式计算得到:V(视敏度)=
1 α(视角)
,医学界是用视力表测定视敏度的,图
7-7 列出了视力表常用的几种刺激项目。
C
E
觉察
再认
解象
定位
图 7-8 四种类型的视敏度测试材料 (采自 Riggs,1965c)
3.闪光临界融合频率 闪光融合:一个间歇频率较低的光刺激作用于我们眼睛时,会产生一种一亮一暗的闪烁 感觉,而当每分钟闪光的次数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人眼就不再感到是闪光而感到是一个完全 稳定的或连续的光的现象。 闪光临界融合频率(critical flicker frequency,简称 CFF):闪烁刚刚达到融合时 的光刺激间歇的频率,是人眼对光刺激时间分辨能力的指标。最早是用制成扇形的圆盘在光 源前旋转来测定的。 (二)视错觉 视错觉是指单凭眼睛所见而形成的失真或扭曲的知觉经验。 1.运动错觉 主要指似动现象,即我们对实际上没有空间位移的物体所产生的运动知觉现象。如帕拉 托(Plateau,1833)制造的动景盘,图 7-8 就是一个动景盘的图案.

第一节组织中的知觉

第一节组织中的知觉

评价刻板印象
• 优点: 节省认知资源 • 缺点: 准确性差,忽略了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三、克服社会知觉的障碍
(一)识别和面对刻板印象 (二)根据客观因素评价他人 (三)避免匆忙做判断
3.选择性知觉
指人们在某一具体时刻只是以对象的部分特征作 为知觉的内容。以自身的兴趣、背景、经验及态 度选择解释他人或事项。
• 从齐人失斧看管理中的选择性知觉 • 齐国有个人家的斧头不见了,他总怀疑是领居家
的儿子偷的。他不论怎么看,领居家的儿子都鬼 鬼祟祟,行迹可移。后来有一天,失斧的人在自 家院里挖坑时从土里把斧头挖出来了。当他再看 邻居儿子的一举一动时,感到没有哪一点和先前观 察的一样。 失斧的人感慨地说: “幸好找到了斧头, 要不然邻居的儿子一辈子都要受到怀疑了。”
4.自我实现预言
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指的是以没有确凿证据 的预言为契机,唤起一种新的行动,这种行动最 终使起初的预言变为现实。
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一个热爱雕塑的人物。 他曾经对着自己雕出的美女像神魂颠倒,痴迷不 已。后来美女雕像竟化为真人,与他相爱相亲。 皮格马利翁效应也被总结为:“说你行,你就行, 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利皮革马翁效应案例.doc
2. 晕轮效应
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 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 其他品质的现象。
• 世界上最著名的“晕轮效应”案例应该就俄国 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了,他狂热地爱上了被称为 “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丽,并且和她结了婚。 娜坦丽容貌惊人,但与普希金志不同道不合。普 希金为她债台高筑,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求职 过程中巧用“晕轮效应”.doc
普遍性,同时低估自己能力和品德的普 遍性

组织行为学人际知觉

组织行为学人际知觉
(1)确立概念 (2)编码 (3)传递 (4)接受 (5)译码 (6)应用
人际沟通程序
干扰
发送者
信息
编码
信息
渠道
信息
译码
信息
接受者
反馈
第二节: 第二节:人际知觉
个体在和他人沟通的过程中,要观察了解 对方的外貌长相、人格特征、行为意向以及双 方的人际关系状况,这一过程就是人际知觉。 一、印象形成 对他人形成印象是人际知觉的关键环节,印象的 好坏直接影响双方的沟通过程与人际关系。
第二节: 第二节:人际知觉
二、知觉偏差 (三)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指的是某人或某事的近期表现在头脑中占据 优势,从而改变了对该人或该事的一贯看法。 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是相对应的两种效应。首因效应 一般在较陌生的情况下产生影响,而近因效应一般在较熟 悉的情况下产生影响。两者都是对人或事的片面了解而主 观臆断,使得决策信息失真 。
第二节: 第二节:人际知觉
二、知觉偏差 受多种因素影响,知觉会产生偏差。常见 的偏差有: (一)晕轮效应 当知觉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印象后, 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是晕 轮效应。
第二节: 第二节:人际知觉
二、知觉偏差 (二)刻板印象 是指人们对某个群体中的人形成的一种概括 而固定的看法。 (三)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 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新的信息的解释,这就是 首因效应。
第七章 人际沟通
第一节: 第一节:沟通原理 第二节:人际知觉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三节:人际关系
第一节: 第一节:沟通原理
沟通是思想、事实、信念、态度和感受等 的传递与接收。沟通的目的是让接收者理解发 送者所要传递的信息。 如果是沟通有效的,它将在两人之间建立 一座桥梁以使他们共享认识与感受。

组织行为学中知觉的含义及过程的案例

组织行为学中知觉的含义及过程的案例

组织行为学中知觉的含义及过程的案例
一、生活实例:
1.投射作用:“我”将自己喜欢的事物介绍给身边的亲人、朋友,并让他们和我一起做仅仅是我个人喜欢的事。

2.临时工虽遭遇的组织不公平现象:假期兼职,因学生身份致使工资待遇、例会参与等多方面遭遇不公平对待。

3.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同一份作业,如果有分数评比或奖惩措施、时间限制,会使我更有学习劲头。

4.兴趣与行为:亲自填报的志愿,选择的专业,即使在学习中遇到相同的困难,依旧乐于坚持。

5.群体:同一份学科任务,因有效的群体协作会是“我”更有安全感。

团队队友的鼓励也会让我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满足自身对于尊重和认同的需要。

二、具体阐述:
实例1:投射作用:是指个体将自己不喜欢或不能承受但又是自己具有的冲动、动机、态度、行为转移到他人或周围事物上,认为他人或周围事物也有这样的动机和行为。

实例2:首先有组织不公平,包括:分配不公平、程序不公平、互动不公平;其次选择性知觉和情绪成为了有效沟通的阻碍;最后,单一的技能要求和低任务完整性均使我降低了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满意程度。

启示:通过学习“组织行为学”让我的自我认知能力有了进一步的
提升。

组织行为学在现实生活中,通过人的行为、情绪和心理来间接性的计划、组织、领导个人及群体的行为。

以团队协作为例,组织行为学的某些概念是我能够清晰地了解到,要想成为群体中的管理者,就应当做到决策、计划和控制,要明白如何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如何加强团队的凝聚力、协作能力。

此外,学习组织行为学可以让我们去理解生活中的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从而让我们增添生活的幸福感。

《组织行为学知觉》课件

《组织行为学知觉》课件
员工对组织目标和价值观的知觉会影响其工作绩效。如果员工认同组织的目标和价值观,他们更可能为实现这些目标和价值观而努力工作。
1
2
3
通过明确和传达组织目标和价值观,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工作与组织目标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绩效。
通过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帮助员工提高他们的技能和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绩效。
知觉的偏差
03
由于认知局限和心理因素等原因,人们往往会出现知觉偏差,导致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不准确。了解知觉偏差有助于纠正认知偏差,提高判断和决策的准确性。
01
进一步探究知觉的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完善知觉理论体系。
深化知觉理论的研究
02
将知觉理论应用于实践,探索其在组织管理、领导力、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领导者应该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鼓励员工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员工的工作表现和绩效评估结果,促进员工的工作改进和提升。
领导者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决策,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改进自己的领导风格和方法,提高员工的感知和认同度。
领导者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知觉能力,了解组织行为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相关知识,掌握员工需求和期望的洞察技巧。
领导者可以参加培训课程、研讨会和工作坊等活动,与其他领导者交流经验和心得,分享成功案例和最佳实践,共同提高领导力水平。
05
CHAPTER
知觉与员工行为
员工对工作环境的知觉也会影响工作满意度。舒适、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员工对薪酬和福利的知觉是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员工认为他们的薪酬和福利合理且公平,他们更可能对工作感到满意。
主观因素如心理预期、情绪状态、个人经验等;客观因素如光线、角度、遮挡等。

第七章知觉

第七章知觉

第七章知觉第一节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直接知觉一,观点:把知觉看作是从环境中提取相关信息的直接过程。

二、理论支持三、1,知觉的刺激物说:四、格式塔心理学:人们的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并不是对各部分的简单总和。

五、韦特海默:形状恒常性六、结论:知觉具有独立于网膜影像之外的整体属性(完形)七、吉布森:”完形”应是刺激的”完形”,提出了真正意义上的知觉的刺激物说。

八、他认为自然界的刺激是完整的,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人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对作用于感官的刺激产生与之相对应的直接知觉经验。

九、2.认知心理学:自下而上加工十、Lindsay & Norman(1977) :数据驱动加工十一、是从组成图形或事物的最简单的、最基本的成分开始的。

十二、三、实验支持十三、视崖实验(Gibson和Walk,1960)十四、证明排除经验的条件下知觉正常运作,知觉具有先天性十五、被试:6个月的婴儿,一天大的鸡雏、山羊,小老鼠,小猫十六、自变量:视崖的深浅(“视崖”/“浅滩”)十七、因变量:婴儿爬向视崖边缘的行为(爬/不爬)十八、两者都为离散变量,只能进行定性研究。

十九、结论:他们有深度知觉间接知觉一,观点:间接知觉论不否认直接知觉的存在经验信息和刺激信息相互协调,共同作用经验信息和刺激信息相互矛盾,经验信息通常占主导基本研究方法:创造经验信息和刺激信息相矛盾的情境二、理论支持1. 赫尔姆霍兹:知觉经验论2. 假设检验说:Bruner(1957) & Gregory(1970):过去经验的最主要功能是提供假设,而知觉是一种包含假设检验的过程3. 认知心理学:自上而下加工Lindsay & Norman(1977) :概念驱动加工较高级的、整体的和抽象的水平影响低级的操作和运行。

三,实验支持1. 不可能图形刺激与经验发生冲突时,知觉系统要受到理智的修正,体现知觉的间接性。

它可以分离经验信息独立作用时和刺激信息独立作用时的两种不同的知觉结果。

第七章 组织中的知觉

第七章 组织中的知觉

(2)每个人Βιβλιοθήκη 认为自己高于平均水平: 我们常常把自己想像得比别人好、比别人强。我们 常常觉得我们和别人不太一样,但别人应该和我们 一样。 90%的商业经理认为自己的业绩优于同级经理的水 平; 86%的人把自己的工作成绩评价为高于平均水平; 70%的人认为他们的能力比平均水平高; 80%的人认为他们的情感控制比平均水平高; 90%的人认为他们的道德水平比平均水平高。
(1)自我概念
自我(self-consciousness),是我们对 自己的整体意象或意识。它包括所有 对“我”的知觉、感受、信念和评价。
六种不同的自我观点
所有的人都有六种不同的自我观点:
我是谁? 我认为我是谁? 別人认为我是谁? 我想人们认为我是谁? 我想成为谁? 人们想要我成为谁?
自我
主我 I
主我是积极地知 觉和思考的自我
宾我 Me
宾我是被注意、思 考或知觉的客体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用术语经验自我指代 人们对于他们自己的各种各样的看法,并将 经验自我的不同部分分成三类: 物质自我:指的是真实的物体、人或地点 社会自我:指的是我们如何被他人看待和承 认。包括所拥有的各种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 精神自我:是我们的内部自我或心理自我。 它代表了我们对于自己的主观体验—我们对 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
人们的行为是以他们 对现实的知觉为基础 的,而不是以现实的 本身为基础的.

一、组织中社会知觉的种类 (一)自我知觉 自我知觉的主要成分是自我概念和自尊。 自我概念是个体关于自己的信念的集合; 自尊则是个体对自己的评价及其带来的情绪体 验。个体对自己的认识有多种来源,包括社会 化、角色认知、对自己行为的观察、他人的反 馈、与他人的比较、经历过的重要事件等。

实验章七

实验章七

37
线索间的互动
距离差异的感受性是每一种线索所产生的感受性的算 术总和: 1 1 1 1 D D1 D2 D3 线索间的交互
线索综合 线索优势 线索分离 线索互补 线索平均 线索再解释
38
线索综合 线索综合:两个或更多的深度线索结合可以提 高深度敏感性。 线索优势:发生冲突时,一个会超载另一个, 占据主导地位(P395,图7-35a) 线索分离:每个线索都被解释成来自不同的物 体 线索互补:相互补充,如当双眼视差无法起作 用时,几何透视便可发挥更大的作用 线索平均:作用相互抵消。 线索再解释:用于解决线索冲突
第七章 知觉 Perception
章节
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 视知觉和听知觉 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 无觉察知觉
2
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
历史渊源 直接知觉实验 间接知觉实验
3
历史渊源
直接知觉论
知觉的刺激物说—人只需要借助刺激信息,而无需 借助经验,就能产生有关刺激的直接知觉(Gibson, 1950, 1966, 1979).
22
听觉基本实验
听觉掩蔽实验
纯音对纯音掩蔽 噪音对纯音掩蔽 噪音和纯音对语音掩蔽
听觉定位
依据三条双耳线索:强度差, 时间差和周相差
可见言语
语图仪:将复合音或语言分析为组成成分频率,显示 频率—强度—时间形式变化的仪器 可见言语的转化原理
23
音乐知觉
基频缺失
乐音由基音和泛音组成,基音频率最低,泛音频率是基音的整 数倍,基音的频率就称为基频,乐音的音高和基音的音高很相 似 基频缺失:当将基音从整个音乐中去除后,乐音音高仍和原来 的基音音高很相似 基频缺失现象的解释

组织行为学(知觉)

组织行为学(知觉)

b.需要和动机
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符合人们动机的事物,常常被人们当作知觉 对象。
c.知识和经验
内行与外行对事物感知的深度有很大的差别。
d.个性特征
人们的个性、气质、性格特征都会对知觉产生影响。例如多血质的 人群对事物感知速度快,而抑郁质的人群则对事物感知细致入微。
e.环境与文化
不同环境与文化背景即使感知的同类事物,也会有不同的评价。
8
知觉
这两条线一样长吗?
(箭形错觉)
组织行为学
这两条线是平行 的直线吗?
(赫尔琴错觉)
9
知觉
知,相似性 知觉恒常性
组织行为学
交叉的平行线?
10
知觉
组织行为学
黄月亮和蓝月亮 ?
同眼不同色
11
知觉
反复无常的心
组织行为学
怀特效应 灰色物体在被白色物体 包围时看上去更为暗淡, 被黑色物体包围时则显 得更为明亮
2
知觉

组织行为学
知觉对于组织行为研究的重要性
人们的行为是以他们对现实的知觉为基础 的,而不是以现实本身为基础。这个世界是人 们知觉到的世界,这对行为十分重要。
员工总是根据他听说老板说
了什么,而不是老板实际说了 什么来回答问题。
同一个团队的成员可能被一
个同事认为工作非常努力,但 另一个同事却认为他很懒惰。
7
知觉

组织行为学
影响知觉的因素
形状大小(身材高矮的判断) 强度变化(颜色深浅,黑红给人以重的感 觉;蓝、绿给人以轻的感觉;深色衣着使 人显瘦,浅色使人变宽等) 对比变化(强度是对比的结果)
知觉对象:



动与静变化(动态、活跃性事物易被察觉)

知觉组织案例

知觉组织案例

知觉组织案例
知觉组织是一家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科技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智能化的解决方案。

作为知觉组织的文档创作者,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知觉组织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成功案例。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关于知觉组织在医疗领域的案例。

知觉组织利用其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出了一款能够辅助医生诊断疾病的智能医疗系统。

这个系统可以通过分析患者的医学影像资料,辅助医生快速准确地诊断病情,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这个系统已经帮助了许多医生提高了诊断的水平,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好的支持。

其次,知觉组织在金融领域也有着成功的案例。

在金融风控方面,知觉组织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出了一套智能风控系统。

这个系统可以通过对客户的信用记录、交易数据等进行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控制风险,保障资金安全。

这个系统的应用,不仅提升了金融机构的风控能力,也为客户提供了更加安全和可靠的金融服务。

此外,知觉组织还在智能驾驶领域有着不俗的表现。

知觉组织的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在多个城市进行了实地测试,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通过对车辆周围环境的感知和分析,自动驾驶系统可以实现车辆的自主导航和避障,大大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未来,这项技术有望为城市交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减少交通事故,缓解交通拥堵,提升出行效率。

总的来说,知觉组织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无论是在医疗、金融还是智能驾驶领域,知觉组织都展现出了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知觉组织将会在更多领域取得更加卓越的成就,为人类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 (3)对未来的生活事件盲目乐观。 • (4)人们容易高估自己的观点和缺点的普遍性,同时 低估自己能力和品德的普遍性。
• 自尊偏高所造成的自利性偏差有一定的适应意义。高自 尊的人通常自我感觉良好,更能应日常生活压力,心理 更健康。 • 但是这种偏差也会带来不利影响。研究表明,自利性偏 差在一定程度上会毁掉整个群体。
11
• (1)人们对积极和消极事件的解释方式不同。(自我 服务偏差) • 他们往往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内在因素, 而把失败归因 于外在环境因素 。 • 如,企业老总认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是由于其领导得当, 而发展滞后是由于市场环境不好等等。 • (2)每个人都认为自己高于平均水平。 • 当人们把自己与别人进行比较时,往往认为自己符合社 会赞许的方面多于平均水平。 • 90%,86%。
第三篇 认知管理
主要内容
1 组织中的知觉
2

组织中的记忆与学习——知识管理
3
组织中的决策
第七章 组织中的知觉
• 知觉是对感觉信息进行主动处理并赋予其含义的过程。 • 在组织管理过程中,管理的对象是人,管理是一个与人 交往、对人产生认识,并与人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3
• 管理双方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可用信息,对个体的需要、
(二)人际知觉
13
• 人际知觉是一个“以己度人”的过程,即根据自己的经 验、知识等对他人的信息进行解释。
知觉者的
特点 影响人际
知觉的因素 知觉对象的 特点 情境的特点
1.知觉者的特点
• 熟悉性
14
• 熟悉度过高往往使得认知者倾向于过滤掉那些与已有信念不符合的 信息,从而扭曲了事实的真相。
• 态度
• 《丑女无敌》
15
• 知觉对象言语交流方面的特点
• 谈论的主题、音调、口音等
• 知觉对象非言语交流方面的特点
• 面部表情、身体动作和姿势等
• 知觉者还会观察知觉对象的行为,推测其意图。
3.情境的特点
• 交往发生的社会情境 • 办公室or饭店
16
• 情境线索的强度 • 一些情境提供了关于什么是适当行为的强有力的线索。 在这种情境下,我们会假定个体的行为可以被情境所解 释.
8
2.自尊
• 自尊是个体对自己做出的评价,即个体的自我价值感。 • 自尊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情境的影响,成功会提高自尊, 而失败会降低自尊。 • 高自尊的个体会对自己持有正面情感,认为自己既有优 点又有缺点,但优点比缺点更重要。 • 低自尊的个体则会对自己的看法比较消极,更多的被他 人对自己的看法所影响。 • 一个人的自尊会影响许多其他的态度,并且对组织行为 有重要意义。 • 高自尊的人们工作更出色,并且对自己的工作更满意。 求职时,他们希望获得更高的职位。
9
10
• 总的来说,高自尊被认为是一种正面的特点,所以管理 者应该注意保护下属的自尊,给员工适当的挑战和获得 成功的机会,从而达到激励的目的。单纯的表扬、鼓励 或吹捧并不能真正提高自尊,自尊的主要来源是成功体 验,即通过努力取得成功后,自尊才会有真正的提高。 • 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大多数人对 自己的评价偏低。但是,很多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多 数人的自尊都偏高,表现出用对自己有利的方式知觉自 己的倾向,即自利性偏差。 • 自利性偏差主要有4种表现:
20
• 例如: • 两个员工A和B,A毕业于一所名牌大学,B毕业于一所 普通的大学。 • A给人的第一印象要好于B给人的第一印象。 • 那么, • 在招聘过程中,可能给予A更多的正面评价; • 在评价绩效的时候,即使A的绩效要远远差于B,也可能 对A的糟糕视而不见,并且看不到B的进步。
21
第一印象对招聘面试的影响
动机以及个性特征等做出迅速有效的判断,进而采取适 当应对措施的过程就是组织知觉加工过程。
• 个体就是通过这一过程对组织中的个体,以及组织本身
进行认识。
想一想
• 知觉和归因对于个体、对于管理者来说有什么意义? • 我们依据什么对他人形成不同的印象? • 我们一般会给他人留下怎样的印象? • 怎样给他人留下一个好印象?
自我概念 自我知觉 社会知觉 人际知觉 自尊
对他人各方面特征称为 人际知觉
一、组织中的社会知觉的种类
• • • • • (一)自我知觉 自我知觉的主要成分是自我概念和自尊。 1.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个体关于自己的信念的集合; 自我概念是人格结构的核心部分,它是个人对自己所有 方面(包括生理、心理等)的知觉和主观认识,这种认 识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是一 个关于自己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多方面的、多层次 的认知评价体系。 • 自我概念由四个部分组成: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 自我和纯自我。
17
我们看到和听到的东西 是 我们想看到和听到的东西
二、社会知觉的障碍(偏差)
• 第一印象(首因印象) • 晕轮效应 • 选择性知觉 • 自我实现的预言
18
• 刻板印象
(一)第一印象
19
• 第一印象也叫做首因效应,是指一个人在同他人初次接 触时所形成的最初印象。它是一个人通过对他人的外部 特征的感知,进而取得对他的动机、情感、意图等方面 的认识,最终形成关于这个人的印象。 • 对某人的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就会影响到人们对他以后 一系列行为的解释。 • 当第一印象影响过于强烈,严重阻碍了准确的印象形成 时,被称为第一印象错误。 • 评价绩效和评估招聘者
• 如:性别的刻板印象
• 情绪
• 高兴与沮丧时的思考方式不一致,并且个体倾向于记住与情绪状态 一致的信息。
• 自我概念
• “同性相吸”:持有正面的自我概念倾向于看到他人的正面属性, 持有负面自我概念则倾向于看到他人的负面特点。
• 认知结构
• 思考问题的方式:看到“内”“外”
2.知觉对象的特点
• 身体外表
4
本章内容:
一 • 组织中的社会知觉
5

• 组织中的归因 • 知觉和归因在管理中的 应用

第一节 组织中的社会知觉
6

• 组织中社会 知觉的种类
一、
• 社会知觉的 障碍
• 克服社会知 觉的障碍 三
7
• 社会知觉是指个人在社会实践中对他人、对自己以及对 群体的知觉,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对自己的体貌、个性、能 力等方面特征的知觉过程 称为自我知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