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_组织中的知觉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10
• 总的来说,高自尊被认为是一种正面的特点,所以管理 者应该注意保护下属的自尊,给员工适当的挑战和获得 成功的机会,从而达到激励的目的。单纯的表扬、鼓励 或吹捧并不能真正提高自尊,自尊的主要来源是成功体 验,即通过努力取得成功后,自尊才会有真正的提高。 • 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大多数人对 自己的评价偏低。但是,很多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多 数人的自尊都偏高,表现出用对自己有利的方式知觉自 己的倾向,即自利性偏差。 • 自利性偏差主要有4种表现:
自我概念 自我知觉 社会知觉 人际知觉 自尊
对他人各方面特征称为 人际知觉
一、组织中的社会知觉的种类
• • • • • (一)自我知觉 自我知觉的主要成分是自我概念和自尊。 1.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个体关于自己的信念的集合; 自我概念是人格结构的核心部分,它是个人对自己所有 方面(包括生理、心理等)的知觉和主观认识,这种认 识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是一 个关于自己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多方面的、多层次 的认知评价体系。 • 自我概念由四个部分组成: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 自我和纯自我。
第三篇 认知管理
主要内容
1 组织中的知觉
2
2
组织中的记忆与学习——知识管理
3
组织中的决策
第七章 组织中的知觉
• 知觉是对感觉信息进行主动处理并赋予其含义的过程。 • 在组织管理过程中,管理的对象是人,管理是一个与人 交往、对人产生认识,并与人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3
• 管理双方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可用信息,对个体的需要、
12
• (3)对未来的生活事件盲目乐观。 • (4)人们容易高估自己的观点和缺点的普遍性,同时 低估自己能力和品德的普遍性。
• 自尊偏高所造成的自利性偏差有一定的适应意义。高自 尊的人通常自我感觉良好,更能应日常生活压力,心理 更健康。 • 但是这种偏差也会带来不利影响。研究表明,自利性偏 差在一定程度上会毁掉整个群体。
4
本章内容:
一 • 组织中的社会知觉
5

• 组织中的归因 • 知觉和归因在管理中的 应用

第一节 组织中的社会知觉
6

• 组织中社会 知觉的种类
一、
• 社会知觉的 障碍
• 克服社会知 觉的障碍 三
7
• 社会知觉是指个人在社会实践中对他人、对自己以及对 群体的知觉,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对自己的体貌、个性、能 力等方面特征的知觉过程 称为自我知觉
8
2.自尊
• 自尊是个体对自己做出的评价,即个体的自我价值感。 • 自尊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情境的影响,成功会提高自尊, 而失败会降低自尊。 • 高自尊的个体会对自己持有正面情感,认为自己既有优 点又有缺点,但优点比缺点更重要。 • 低自尊的个体则会对自己的看法比较消极,更多的被他 人对自己的看法所影响。 • 一个人的自尊会影响许多其他的态度,并且对组织行为 有重要意义。 • 高自尊的人们工作更出色,并且对自己的工作更满意。 求职时,他们希望获得更高的职位。
动机以及个性特征等做出迅速有效的判断,进而采取适 当应对措施的过程就是组织知觉加工过程。
• 个体就是通过这一过程对组织中的个体,以及组织本身
进行认识。
想一想
• 知觉和归因对于个体、对于管理者来说有什么意义? • 我们依据什么对他人形成不同的印象? • 我们一般会给他人留下怎样的印象? • 怎样给他人留下一个好印象?
17
我们看到和听到的东西 是 我们想看到和听到的东西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二、社会知觉的障碍(偏差)
• 第一印象(首因印象) • 晕轮效应 • 选择性知觉 • 自我实现的预言
18
• 刻板印象
(一)第一印象
19
• 第一印象也叫做首因效应,是指一个人在同他人初次接 触时所形成的最初印象。它是一个人通过对他人的外部 特征的感知,进而取得对他的动机、情感、意图等方面 的认识,最终形成关于这个人的印象。 • 对某人的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就会影响到人们对他以后 一系列行为的解释。 • 当第一印象影响过于强烈,严重阻碍了准确的印象形成 时,被称为第一印象错误。 • 评价绩效和评估招聘者
(二)人际知觉
13
• 人际知觉是一个“以己度人”的过程,即根据自己的经 验、知识等对他人的信息进行解释。
知觉者的
特点 影响人际
知觉的因素 知觉对象的 特点 情境的特点
1.知觉者的特点
• 熟悉性
14
• 熟悉度过高往往使得认知者倾向于过滤掉那些与已有信念不符合的 信息,从而扭曲了事实的真相。
• 态度
20
• 例如: • 两个员工A和B,A毕业于一所名牌大学,B毕业于一所 普通的大学。 • A给人的第一印象要好于B给人的第一印象。 • 那么, • 在招聘过程中,可能给予A更多的正面评价; • 在评价绩效的时候,即使A的绩效要远远差于B,也可能 对A的糟糕视而不见,并且看不到B的进步。
21
第一印象对招聘面试的影响
11
• (1)人们对积极和消极事件的解释方式不同。(自我 服务偏差) • 他们往往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内在因素, 而把失败归因 于外在环境因素 。 • 如,企业老总认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是由于其领导得当, 而发展滞后是由于市场环境不好等等。 • (2)每个人都认为自己高于平均水平。 • 当人们把自己与别人进行比较时,往往认为自己符合社 会赞许的方面多于平均水平。 • 90%,86%。
• 《丑女无敌》
15
• 知觉对象言语交流方面的特点
• 谈论的主题、音调、口音等
• 知觉对象非言语交流方面的特点
• 面部表情、身体动作和姿势等
• 知觉者还会观察知觉对象的行为,推测其意图。
3.情境的特点
• 交往发生的社会情境 • 办公室or饭店
16
• 情境线索的强度 • 一些情境提供了关于什么是适当行为的强有力的线索。 在这种情境下,我们会假定个体的行为可以被情境所解 释.
• 如:性别的刻板印象
• 情绪
• 高兴与沮丧时的思考方式不一致,并且个体倾向于记住与情绪状态 一致的信息。
• 自我概念
• “同性相吸”:持有正面的自我概念倾向于看到他人的正面属性, 持有负面自我概念则倾向于看到他人的负面特点。
• 认知结构
• 思考问题的方式:看到“内”“外”
2.知觉对象的特点
• 身体外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