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诊疗应急预案大全
介入诊疗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
![介入诊疗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e353bef9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ce.png)
介入诊疗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为使一旦发生的介入诊疗技术损害得到迅速、有序、妥善的处理,最大限度降低损害程度,保护患者生命健康,减轻医患双方损失,防止严重后果发生,特制定本预案。
一、立即消除致害因素。
技术损害一旦发生,首先发现者应当立即设法终止致害因素;当致害因素的识别和判定有困难时,应当立即呼叫上级医护人员指导处理,不可迟疑拖延。
二、迅速采取补救措施。
密切注意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千方百计采取有效补救措施,降低技术损害后果,保护患者生命健康。
三、尽快报告有关领导。
技术损害一旦发生,都必须立即如实报告。
首先报告上级医师和科主任,情节严重者应当同时报告医务科、主管院领导或者总值班,重大技术损害必须同时报告院长,任何人不得隐瞒或瞒报。
四、组织会诊协同抢救。
患者损害较轻、不致造成严重后果时,立即暂停原医疗技术操作,酌情组织科内会诊,妥善处理(由科主任或现场高年资医师主持)并根据当时具体情况采取适宜应急补救措施。
立即上报科室负责人、医务科,同时做好患者的保护性医疗措施,防止再次或继续发生医疗技术损害。
科室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在十五分钟内组织相关技术专家会诊讨论,研究进一步的补救处理对策和是否继续进行原医疗技术操作。
科室选派技术骨干根据补救对策及时处理患者,操作中应尽量避免或减少其他并发症。
操作后,必须严密观察患者病情,防止发生其他意外情况。
及时按规定整理材料,上报医务科和业务院长。
患者当时有生命危险时,医疗技术操作立即以抢救患者生命为主。
在抢救患者生命的同时立即上报科室负责人和医务科及业务院长。
科室上级医师、技师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在事发地点组织相关技术专家抢救患者生命,同时讨论和采取补救处理对策。
待患者生命危险解除后,再进一步会诊讨论、研究详细补救处理对策。
补救对策应防止发生患者的进一步损害,尽量减少损害和避免发生其他损害后果。
技术操作完毕后,必须派专人严密监护患者病情,防止发生其他意外情况。
及时按规定整理材料、保留标本报医务科及业务院长。
介入治疗应急预案
![介入治疗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27e3f3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73.png)
介入治疗应急预案一、引言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微创的诊疗手段,在现代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如同任何医疗操作一样,介入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突发情况。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制定科学、有效的介入治疗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二、介入治疗常见的突发事件及风险(一)出血在介入操作过程中,可能会损伤血管导致出血。
这可能是穿刺部位的出血,也可能是内脏或血管内的出血。
(二)血栓形成导管、导丝等器械在血管内操作时,可能会引起血栓形成,导致血管阻塞。
(三)过敏反应对比剂、麻醉药物等可能引发患者的过敏反应,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四)心律失常操作过程中对心脏或血管的刺激可能导致心律失常。
(五)感染介入操作属于有创性治疗,存在感染的风险。
(六)器械故障如导管破裂、导丝折断等器械问题。
三、应急组织与职责(一)应急指挥小组由介入科主任担任组长,负责全面指挥和协调应急处理工作。
(二)医疗救治小组由介入科医生和相关科室的专家组成,负责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
(三)护理小组由介入科护士组成,负责协助医生进行救治工作,包括监测生命体征、执行医嘱等。
(四)后勤保障小组负责保障应急所需的物资、设备和药品的供应。
四、应急处理流程(一)术前评估与准备1、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括过敏史、出血倾向等。
2、完善术前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
3、准备好急救药品和设备,如止血药物、抗过敏药物、除颤仪等。
(二)术中突发情况处理1、出血(1)立即压迫止血,同时通知医生。
(2)迅速补充血容量,根据情况进行输血。
(3)必要时进行血管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并采取栓塞等止血措施。
2、血栓形成(1)立即停止操作,给予抗凝治疗。
(2)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如出现肢体缺血等严重情况,及时进行溶栓或手术取栓。
3、过敏反应(1)立即停止使用可疑过敏药物。
(2)给予抗过敏治疗,如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
(3)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
4、心律失常(1)停止操作,观察心律失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介入诊疗应急救援预案
![介入诊疗应急救援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389d63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e3.png)
现场处置与救援
资源调配
根据救援方案,协调和调配各类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 ,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现场处置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置,如现场隔离、人 员疏散、工程抢险等。
救援实施
根据救援方案,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救援实施,确保救援工作的有 效性。
事后处理与总结
清理现场
在救援结束后,组织人员对现场进行清理,恢复 现场秩序。
经验总结
汲取国内外相关突发事件应急救 援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为预案编 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02
介入诊疗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组织架构及职责
1 2
应急救援指挥部
负责全面领导和协调应急救援工作,制定救援 方案,对应急救援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
应急救援专家组
提供专业的医疗救援建议和指导,对应急救援 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握预案内容。
培训内容更新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培训 内容,以适应新情况和新需求
。
培训内容及方式
理论教学
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参训人员掌握预案的 基本原则和应对措施。
模拟演练
通过模拟实际紧急情况,让参训人员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和掌握 应对技能。
培训方式多样化
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提高参训人员的兴 趣和学习效果。
适用对象
该预案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及其所属医护人员、物资储备和运输单位、相关 科研机构和专家等。
编制依据
国家法规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 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 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 件总体应急预案》等相关法规。
行业标准
参照国内外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 ,如《医疗救援应急预案编制指 南》、《医疗救援应急预案实施 指南》等行业标准。
介入科应急预案及流程
![介入科应急预案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2d34a9c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c8.png)
一、预案概述介入科作为医院重要的临床科室,承担着多种疾病的介入治疗工作。
为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介入治疗质量,制定本预案,旨在明确介入科在遇到突发情况时的应对措施和流程。
二、组织架构1. 成立介入科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应急预案的执行。
2. 设立应急小组,由科室主任、护士长、医生、护士等组成,负责具体实施应急预案。
三、应急预案1. 患者突发情况(1)患者出现心律失常、血压异常等情况时,立即停止操作,迅速给予患者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等紧急处理。
(2)若患者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立即启动心肺复苏,同时通知相关科室进行抢救。
(3)若患者出现急性过敏反应,立即给予抗过敏药物,同时进行对症治疗。
2. 医疗器械故障(1)发现医疗器械故障,立即停止操作,确保患者安全。
(2)通知设备维护人员,尽快修复故障设备。
(3)在设备故障期间,采取替代方案,确保患者治疗不受影响。
3. 药品、耗材短缺(1)发现药品、耗材短缺,立即通知采购部门进行补充。
(2)在药品、耗材短缺期间,合理调配现有资源,确保患者治疗需求。
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根据上级部门要求,制定应急预案,确保患者安全。
(2)加强科室内部消毒、隔离工作,防止疾病传播。
(3)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确保治疗顺利进行。
四、应急流程1. 患者突发情况(1)发现患者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操作,报告上级医师。
(2)启动应急预案,进行紧急处理。
(3)报告医务处,通知相关科室进行抢救。
2. 医疗器械故障(1)发现医疗器械故障,立即停止操作,报告上级医师。
(2)启动应急预案,通知设备维护人员。
(3)采取替代方案,确保患者治疗。
3. 药品、耗材短缺(1)发现药品、耗材短缺,立即报告上级医师。
(2)启动应急预案,通知采购部门进行补充。
(3)合理调配现有资源,确保患者治疗。
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根据上级部门要求,启动应急预案。
(2)加强科室内部消毒、隔离工作。
介入诊疗应急预案大全(两篇)
![介入诊疗应急预案大全(两篇)](https://img.taocdn.com/s3/m/175ad878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a4.png)
引言:诊疗应急预案在医疗行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提供指导和支持。
本文旨在介绍《介入诊疗应急预案大全》的第二部分,该部分将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诊疗应急预案内容,以适应不同的突发事件需求。
概述:正文内容:一、急救与抢救方案1. 及时判定病情的重要性2. 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和初步处理3. 临床急救技巧的培养和训练4. 多学科团队的合作与协调5. 急救设备的管理与维护6. 急救救护车队的运作与调度7. 监控和评估急救行动的执行情况8. 急救培训资源的整合和利用9. 急救技术的持续创新和发展二、传染病与感染防控方案1. 传染病与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2. 不同传播途径的防控策略3. 传染病和感染控制的流行病学调查4. 应急感染控制队伍的组织与管理5. 感染控制手卫生的有效实施6. 医疗废物管理与处置规范7. 医疗环境消毒与净化措施8. 传染病疫苗与药物的应急储备9. 传染病预警系统的建设与运行三、医疗设备与药品管理方案1. 不同类别医疗设备的管理与维护2. 设备故障处理与维修流程3. 医疗设备调配与分配策略4. 药品采购与储备管理方案5. 应急用药方案与药物配送机制6. 药物库存管理与监测7. 药物过期处理与退回规定8. 制定医疗设备与药品更新计划9. 在应急情况下保障医疗设备供应四、医疗队伍紧急机动与应对方案1. 紧急医疗队伍的构建与管理2. 预先组织好医疗队人员的培训与演练3. 定期召开医疗队伍紧急机动行动演练4. 有效的医疗队员调度与运行控制5. 提供精确的任务指令与行动计划6. 安排医疗队员的休息和补给7. 提供医疗队员心理支持与辅导8. 各类应急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利用9. 针对性培训以提高医疗队应对能力五、信息传播与协调方案1. 建立健全的信息传播系统2. 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方案3. 统一协调各类信息发布4. 保障信息准确与及时传递5. 协调医疗机构与相关部门合作6. 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7. 处理与公众之间的沟通与协调8. 应对传媒压力与媒体关注9. 收集整理应急事件的数据与信息总结:《介入诊疗应急预案大全(二)》的内容广泛而全面,涵盖了急救抢救、传染病防控、设备管理、医疗队伍应对和信息协调等方面。
介入诊疗应急救援预案
![介入诊疗应急救援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642dc5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b1.png)
2023-10-29CATALOGUE目录•介入诊疗应急救援预案概述•应急组织与职责•应急救援队伍与装备•应急响应与处置流程•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与演练•介入诊疗应急救援预案的评估与修订01介入诊疗应急救援预案概述提高医疗质量通过实施介入诊疗应急救援预案,医院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确保患者安全介入诊疗应急救援预案旨在确保患者在接受介入诊疗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援,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增强应急能力介入诊疗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可以增强医院和医护人员的应急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
目的和意义适用于接受介入诊疗的患者,包括但不限于心脏介入、血管介入、肿瘤介入等。
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诊所等。
适用范围工作原则介入诊疗应急救援预案应以患者为中心,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以患者为中心预防为主快速反应协作配合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应注重预防,通过加强培训、定期演练等措施,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意识和能力。
在紧急情况下,应快速启动应急预案,确保救援工作及时、有效。
预案的实施需要医院内部各部门和外部相关机构的协作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完成救援任务。
02应急组织与职责成立应急指挥部,由医院院长担任指挥长,负责全面领导和协调应急救援工作。
配备专业应急指挥人员,包括医疗、护理、后勤保障等部门负责人,确保救援工作的有效实施。
应急指挥机构应急工作小组及职责成立医疗救治组,负责现场紧急救治和转运伤员,确保伤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成立护理救治组,负责为伤者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包括监测生命体征、协助医生救治等。
成立后勤保障组,负责提供必要的物资和设备支持,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应急联络与信息通报机制建立信息通报机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进展情况和救援工作情况。
建立新闻发布机制,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事故信息和救援进展情况,消除不实传言和恐慌情绪。
介入诊疗应急预案大全
![介入诊疗应急预案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f555746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fa.png)
介入诊疗应急预案大全3.术中可嘱患者用力咳嗽,刺激迷走神经,增加心率;4.行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术前预先准备好抢救药品及器材,如阿托品、多巴胺、肾上腺素等,依据心率和血压自行恢复情况,遵医嘱决定是否使用升压药物治疗,并密切监测血压变化。
应急预案是医院应对突发情况的重要措施之一。
针对血压升高、血压下降、躁动和心率减慢等症状,制定了相应的抢救流程和应急预案。
在抢救流程中,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给予心理安慰,消除紧张情绪,尽可能排除引起症状的因素,并根据医嘱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在应急预案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做好宣教工作,预先准备好抢救药品和器材,依据患者的情况决定是否使用升压药物治疗,并密切监测血压和心率的变化。
During surgery。
patients can be XXX。
prepare drugs suchas atropine。
dopamine。
XXX based on heart rate and blood pressure recovery。
while also having a XXX.In case of vascular spasm。
closely monitor blood pressure。
heart rate。
and the XXX if a spasm is confirmed。
XXX.For puncture site hematomas。
use manual pressure to。
bleeding and monitor the color of the limb on the puncture side。
If a false aneurysm is present。
perform XXX instruct them to keep the XXX。
XXX.XXX。
XXX and use fish protein to XXX。
administer oxygen。
介入室诊疗应急预案
![介入室诊疗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53a567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c8.png)
一、总则为保障介入诊疗过程中患者的安全,提高介入诊疗质量,确保介入室医护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抢救,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介入室开展的各类介入诊疗手术,包括但不限于冠脉介入、起搏器安置、心内电生理检查与射频消融术、先心病介入封堵术等。
三、组织架构1. 成立介入室诊疗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和实施。
2. 设立应急小组,由科主任担任组长,负责日常应急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3. 各岗位人员明确职责,确保应急预案的顺利实施。
四、应急预案内容1. 术前准备(1)检查设备、器械是否完好,确保手术过程中正常运行。
(2)备齐抢救药品、物品,并进行定期检查和补充。
(3)医护人员熟悉手术操作流程、抢救技术及药品使用方法。
2. 术中应急处理(1)患者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手术,启动应急预案。
(2)术者为主要负责人,指挥现场人员进行抢救。
(3)根据患者病情,采取相应抢救措施,如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抢救药物等。
(4)如抢救无效,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邀请相关科室协助抢救。
3. 术后应急处理(1)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处理。
(2)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抢救。
(3)做好患者病情记录,详细记录抢救过程及用药情况。
五、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设备故障、患者病情突变、抢救流程等。
3. 演练结束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六、预案修订1. 根据实际情况,定期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
2. 如遇重大变化,及时修订预案,确保预案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七、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介入室诊疗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各岗位人员应认真学习本预案,确保熟悉应急处理流程。
3. 如有违反本预案的行为,将按照相关规定追究责任。
医院介入诊疗应急预案
![医院介入诊疗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c96ca5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23.png)
一、总则为提高医院介入诊疗的安全性和效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医院所有介入诊疗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冠状动脉介入、神经介入、肿瘤介入、外周血管介入等。
二、组织架构1. 应急领导小组:由医院院长担任组长,分管院长、医务科、护理部、设备科、药剂科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 应急救援小组:由介入科、心内科、神经内科、急诊科、ICU等科室医护人员组成,负责具体应急工作的实施。
三、应急流程1. 术前准备(1)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病情、病史及过敏史。
(2)术前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如心电图、血常规、凝血功能等。
(3)术前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告知手术风险、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4)术前准备抢救药品、器械及设备,确保其完好备用。
2. 术中应急(1)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
(2)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通知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3)如发生急性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心肌梗死、血管破裂等,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抢救。
3. 术后应急(1)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通知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3)术后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如疼痛管理、伤口护理等。
四、应急物资与设备1. 抢救药品:阿托品、肾上腺素、多巴胺、硝苯地平等。
2. 抢救器械:心脏除颤器、呼吸机、心电图机、血压计、吸痰器等。
3. 介入设备:冠状动脉介入导管、球囊、支架、药物涂层球囊等。
五、应急培训1.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应急知识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对新入职医护人员进行应急知识考核,确保其具备基本的应急处置能力。
3. 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协同作战能力。
六、应急总结与改进1. 应急结束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2. 根据实际情况,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提高应急工作的有效性。
3. 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确保其适用性和可行性。
介入诊疗应急预案(含五篇)
![介入诊疗应急预案(含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2a2ba42c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a7.png)
介入诊疗应急预案(含五篇)第一篇:介入诊疗应急预案介入诊疗应急预案汇编一、血压升高应急预案【抢救流程】严密监测患者血压等生命体征→给予患者心理安慰,消除其紧张情绪,必要时予镇静→尽可能排除引起患者血压升高的因素(焦虑、紧张等)→血压仍持续很高,遵医嘱给予相应降压药(如卡托普利、心痛定、亚宁定等)【应急预案】1.密监测患者血压等生命体征;2.给予患者心理安慰,消除其紧张情绪,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如地西泮等;3.告知患者手术前一晚保证休息,术前排空大小便,尽可能排除术中引起患者血压升高的因素;4.血压仍持续很高,遵医嘱给予相应口服降压药如硝苯地平片,卡托普利等;或静脉给予乌拉地尔等药物控制血压。
二、血压下降应急预案【抢救流程】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及心率、血氧饱和度、面色、尿量等情况→因禁食禁饮引起的血压下降,术中可给予持续氧气吸入,多巴胺泵入→行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术前预先准备抢救药品(阿托品、多巴胺、肾上腺素等)【应急预案】1.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及心率、血氧饱和度、面色、尿量等情况;2.做好术前宣教,行颈动脉支架术患者术前一天停服降压药;3.因禁食禁饮引起的血压下降,术中可给予持续氧气吸入;4.行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术前预先准备好阿托品、多巴胺、肾上腺素等药物,依据心率和血压自行恢复情况,遵医嘱决定是否使用升压药物治疗,并密切监测血压变化。
三、躁动应急预案【抢救流程】与病人交流分散其注意力,缓解患者紧张不安的情绪→患者有意识障碍者,必要时可给予适当约束→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及生命体征变化→躁动仍影响操作的进行,可遵医嘱给予镇静安眠类药物(如安定等)【应急预案】1.给予心理安抚,与病人交流分散其注意力,缓解患者紧张不安的情绪;2.患者本身可能有意识障碍者,经过家属同意必要时可给予适当约束;3.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及生命体征变化;4.若躁动仍影响操作的进行,可遵医嘱给予镇静安眠类药物如地西泮、咪达唑仑等。
四、心率减慢应急预案【抢救流程】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及心率、血氧饱和度、面色等情况→对既往有严重心动过缓史的高危患者,加强观察→术中可嘱患者用力咳嗽→行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术前预先,准备好抢救药品及器材(如阿托品、多巴胺、肾上腺素等)【应急预案】1.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及心率、血氧饱和度、面色等情况;2.对既往有严重心动过缓史的高危患者,加强观察;3.术中可嘱患者用力咳嗽(咳嗽可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使心率加快);4.行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术前预先,准备好阿托品、多巴胺、肾上腺素等药物,依据心率和血压自行恢复情况,遵医嘱决定是否使用药物治疗,同时备好除颤器。
介入诊疗技术应急预案
![介入诊疗技术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eb6655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24.png)
一、预案背景介入诊疗技术作为现代医学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神经、肿瘤、妇产科等领域。
然而,由于介入诊疗技术具有创伤小、疗效好等优点,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明确介入诊疗技术风险,提高医护人员对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2. 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抢救;3. 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三、预案内容1. 风险识别与评估(1)术前风险评估:对患者的病史、检查结果、手术风险等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2)术中风险评估: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术中异常情况;(3)术后风险评估:关注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
2. 应急预案(1)术中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遵医嘱给予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必要时进行除颤;(2)心律失常: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必要时进行电复律;(3)出血:立即止血,必要时给予止血药物,如氨甲苯酸、维生素K等;(4)血管破裂:立即进行血管修复或吻合,必要时进行血管移植;(5)导管断裂:立即取出断裂导管,必要时进行血管修复或吻合;(6)药物过敏:立即停用过敏药物,给予抗过敏药物,如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7)感染:给予抗生素治疗,加强伤口护理,预防感染扩散。
3. 抢救流程(1)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手术,通知相关人员;(2)启动应急预案:按照预案内容,迅速采取抢救措施;(3)沟通协调: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告知抢救情况,争取家属理解与支持;(4)记录抢救过程:详细记录抢救过程,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四、预案实施与培训1.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对介入诊疗技术风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2.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3. 完善应急预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补充。
五、预案监督与评估1. 定期对预案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确保预案的有效性;2. 对预案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
介入诊疗应急预案范文(2篇)
![介入诊疗应急预案范文(2篇)](https://img.taocdn.com/s3/m/3f6e0a4a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81.png)
介入诊疗应急预案范文1.住院病人由病房主管医生写介入诊疗申请单并送介入科导管室,接诊医师到病房查看病人后决定诊疗时间;2.介入科接到病房要求介入诊疗的会诊单后,由住院总医师或值班医师尽快到病房会诊,并在会诊单上写明会诊意见,对适合介入诊疗的病人由主管医生写介入诊疗申请单到导管室约定诊疗时间;3.门诊病人须行介入诊疗时,由介入科接诊医师检查是否有介入诊疗的适应症,在排除禁忌症后完善术前检查和预约诊疗时间;4.对确认可以接受介入诊疗的病人,由介入科主管医生向病人或其家属详细介绍介入诊疗的方法、途径、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可预期的效果、术中所用的介入材料及其费用,征得病人或其家属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委托书、一次性医用卫生材料使用协议书。
肿瘤介入治疗的病人应提前确定化疗方案,并将化疗药物及其他术中用药写在预约通知单上,再由病房主管医生下医嘱生药;对各种需放置支架的病人,由介入科主管医生根据精确测量情况提前预定合适的支架;5.住院病人由病房医生携带病历陪同护送到导管室,病情严重或手术复杂时病房医生应全程陪同监护,并待手术结束后护送病人回病房。
每天早晨上班后由总住院医师将当天的手术安排表送到检查室,并按照事先的安排顺序叫病人,急症病人优先。
6.病人到达导管室后,由当班技师详细登记病人的信息,并将知情同意书、委托书、一次性医用卫生材料使用协议书放在病历中;由当班护士安排病人上检查床,接心电监护,打开手术包准备手术,其间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7.手术中医生、护士和技师均应坚守岗位,各事其责;8.手术结束后由手术医生或助手压迫血,并向病人详细交代注意事项,由护士协助包扎止血,非危重和复杂病人介入诊疗结束后可由介入科医生护送病人回病房。
任何时候都不允许让病人自己来、自己回病房;手术医师应及时书写手术记录,技师应及时处理图象、刻录光盘或照片,急症病人应尽快将胶片交给病人;护士应及时结算手术费用、整理房间并安排下一个病人上检查床;9.对单纯接受介入造影检查的病人,手术医师应在____小时内将诊断报告写出由病人家属取回交病房放病历保管;10.对保留导管的病人,手术医师应定期到病房查看,并根据情况及时拔管和包扎止血。
介入相关应急预案
![介入相关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fc4841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1e.png)
一、概述介入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为确保介入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制定介入相关应急预案,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所有介入手术科室,包括但不限于心脏介入、神经介入、血管介入等。
三、组织机构1. 成立介入手术科室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预案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2. 设立应急小组成员,包括主任、护士长、医生、护士等,负责具体实施应急预案。
四、应急预案内容1. 突发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处理(1)患者进入导管室后,护士应立即了解患者病情,注意观察神志、皮肤、口唇颜色、肢体温度及生命体征等情况。
(2)导管室应备有足量的手术器械、敷料,每日清点补充,以保证应急使用。
特殊器械及抢救仪器应常规准备,同时备有足量抢救物品及药品。
(3)各类抢救物品、药品、仪器固定放置并保持性能良好,严格交接,以备应急时使用。
(4)立即吸氧,开放两条以上套管针静脉通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全体医护人员均应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熟悉抢救药品的使用方法,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和急救规程。
(5)工作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应急能力,所有相关人员应全力以赴投入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工作。
(6)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安排抢救人员,由科主任统一指挥。
导管室护士密切配合手术医师进行抢救,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使之配合治疗。
(7)做好医疗记录,各班分工负责,忙而不乱,及时报告协调。
2. 突发器械故障(1)发现器械故障时,立即通知器械供应商,同时采取应急措施,如更换备用器械等。
(2)确保手术过程中器械的正常使用,避免因器械故障导致手术中断或患者损伤。
3. 突发停电(1)发现停电情况,立即通知电力部门抢修,同时启动备用电源。
(2)确保手术室内照明、急救设备等正常运行,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4. 突发火灾(1)发现火灾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
介入科应急预案
![介入科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9300ba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67.png)
一、目的为确保介入科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提高介入科的整体应急处理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介入科所有医护人员,包括医师、护士、技术人员等,适用于介入科所有诊疗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
三、组织机构1. 成立介入科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修订、实施和监督本预案的执行。
2. 设立应急小组,由科主任担任组长,负责具体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3. 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应急工作的有序开展。
四、应急响应程序1. 预警与准备(1)密切关注各类突发事件信息,及时了解和掌握可能影响介入科安全的各类风险。
(2)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物资的充足和完好。
(3)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应急响应(1)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应急小组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人员到位。
(2)根据突发事件性质,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3)对突发事件进行初步判断,确定应急处置措施。
3. 应急处置(1)现场救援:根据突发事件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对患者进行救治,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2)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救援工作,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3)对突发事件进行记录和报告,及时向相关部门和领导汇报。
4. 应急结束(1)经评估,确认突发事件已得到有效控制,符合结束条件。
(2)应急小组宣布应急结束,恢复正常工作秩序。
五、应急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物资保障:确保应急物资储备充足,及时补充和更新。
3. 信息保障:建立健全信息报送制度,确保信息畅通。
4. 财务保障:确保应急工作所需经费及时到位。
六、附则1. 本预案由介入科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介入治疗应急预案
![介入治疗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a6f072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31.png)
一、总则1. 介入治疗科室应建立健全介入治疗应急预案,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抢救。
2. 介入治疗医师、护士等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应急预案的内容,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正确处理。
3. 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二、应急预案内容1. 术前准备(1)详细了解患者病史、过敏史,评估患者手术风险;(2)做好患者沟通,消除患者紧张情绪,使其配合手术;(3)术前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4)准备充足的抢救药品和设备,确保应急使用。
2. 术中应急处理(1)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2)若出现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呼吸抑制等情况,立即进行抢救;(3)若发生导管滑脱、血管破裂等紧急情况,立即通知医师,配合进行抢救;(4)术中出现过敏反应,立即停用药物,给予抗过敏治疗。
3. 术后应急处理(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2)若出现发热、疼痛、出血等情况,及时处理;(3)做好患者心理护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三、应急预案实施步骤1. 紧急情况发生时,医护人员应立即进行抢救,同时通知科主任和医务处;2. 科主任和医务处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抢救小组,协调各部门资源,全力抢救患者;3. 抢救过程中,密切记录患者病情变化、抢救措施和用药情况;4. 抢救结束后,召开讨论会,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四、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1.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2. 通过模拟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不断完善应急预案;3. 针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应急预案,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最大效用。
总之,介入治疗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医护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应急预案的重要性,熟练掌握其内容,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抢救。
介入科_应急预案
![介入科_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284e49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cb.png)
一、总则为确保介入科患者生命安全,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介入科所有医务人员、护理人员、医技人员及行政管理人员。
三、组织架构1. 成立介入科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应急预案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指导。
2. 设立应急小组,由科主任担任组长,负责具体应急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3. 明确各岗位职责,确保应急工作有序开展。
四、应急响应1. 发现患者病情突变或出现意外情况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通知应急小组成员,迅速到达现场,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
3. 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安全。
4. 根据患者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5. 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安全。
五、应急物资及设备1. 配备充足的急救药品、器械和设备,确保应急使用。
2. 定期检查、维护应急物资及设备,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3. 制定应急物资及设备的采购、储存、使用和报废制度。
六、培训与演练1.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2. 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应急预案培训,使其掌握应急处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开展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七、信息报告与沟通1. 严格执行信息报告制度,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处理。
2. 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及时告知病情和抢救情况。
3. 向上级部门报告突发事件,确保信息畅通。
八、总结与改进1. 对应急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2. 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定期评估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确保其有效性。
九、附则1. 本预案由介入科应急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3. 如遇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调整,本预案将相应修订。
介入诊疗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介入诊疗突发事件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f7274d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02.png)
一、总则为保障介入诊疗过程中的患者安全,提高临床救治能力,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我院介入诊疗中心所有介入诊疗操作。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介入诊疗突发事件应急小组,由主任担任组长,副主任担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和医护人员为成员。
2. 应急小组职责:(1)制定和修订应急预案;(2)组织应急演练;(3)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存和调配;(4)负责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和上报;(5)负责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和善后工作。
三、突发事件分类及应对措施1. 术中突发事件(1)出血:立即停止手术操作,给予患者止血、输血等治疗。
如出现活动性出血,应立即进行手术止血。
(2)心律失常:立即给予药物治疗,必要时进行电复律或心脏起搏。
(3)血管栓塞:立即给予溶栓、抗凝等治疗,必要时进行介入取栓。
(4)器官功能衰竭:立即给予相应的器官支持治疗,如呼吸支持、循环支持等。
2. 术后突发事件(1)出血: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给予止血、输血等治疗。
如出现活动性出血,应立即进行手术止血。
(2)感染:给予抗生素治疗,加强伤口护理,预防感染扩散。
(3)器官功能衰竭:给予相应的器官支持治疗,如呼吸支持、循环支持等。
四、应急物资及设备1. 常用抢救药品:止血药、抗凝药、溶栓药、抗心律失常药等。
2. 介入器械:导管、导丝、球囊、支架等。
3. 生命支持设备:呼吸机、心脏起搏器、除颤仪等。
4. 其他应急物资:急救包、氧气、生理盐水、葡萄糖等。
五、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出血、心律失常、血管栓塞、器官功能衰竭等。
六、信息上报1. 发生突发事件时,立即向应急小组组长报告。
2. 应急小组组长负责向上级领导、医务处等部门报告。
3. 如有需要,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七、总结与改进1. 对突发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2. 定期修订应急预案,确保预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介入诊疗应急预案
![介入诊疗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527232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9b.png)
2023-10-28contents •介入诊疗应急预案概述•介入诊疗风险识别与评估•介入诊疗应急预案编制•介入诊疗应急预案实施•介入诊疗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介入诊疗应急预案评估与改进•附录:介入诊疗应急预案范例目录01介入诊疗应急预案概述定义介入诊疗应急预案是指为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事先制定的应急准备和响应方案。
目的确保介入诊疗过程中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降低风险和损失,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定义与目的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卫生行业标准以及医院实际情况编制。
编制依据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协同应对;以人为本,科学高效。
编制原则编制依据与原则适用范围适用于医院介入导管室、心血管内科等涉及介入诊疗的科室。
适用对象包括但不限于医院工作人员、患者及其家属以及其他相关人员。
适用范围与对象02介入诊疗风险识别与评估风险识别方法与流程风险识别方法包括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及借助医疗设备进行影像学检查,从而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
风险识别流程在介入诊疗过程中,应从患者入院开始,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并记录潜在的风险因素。
常见介入诊疗风险由于介入诊疗通常涉及血管穿刺等操作,因此容易造成血管损伤,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出血或血肿等并发症。
血管损伤介入导管可能在血管内造成栓塞或血栓形成,严重时可能引发肺栓塞等严重后果。
栓塞或血栓形成由于介入诊疗涉及到侵入性操作,因此患者容易发生感染,包括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
感染部分患者可能对介入诊疗过程中使用的药物或植入物等产生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根据风险识别结果,对每个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判断其面临的风险程度和可能性。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应急预案,包括预防措施、应急处理措施和后续治疗计划等。
风险评估结果与应用VS03介入诊疗应急预案编制明确预案编制的目的和意义,确保预案与实际介入诊疗需求相符合。
介入应急预案及流程
![介入应急预案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a7f2e0e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9c.png)
一、前言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神经、肿瘤等领域。
为确保介入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制定一套完善的介入应急预案及流程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介入治疗应急预案及流程的详细阐述。
二、介入应急预案1. 人员组织(1)成立介入治疗应急小组,由科主任担任组长,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实施及监督。
(2)明确各成员职责,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响应。
2. 设备与药品(1)配备完善的抢救设备,如除颤仪、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
(2)储备充足的抢救药品,如肾上腺素、阿托品、硝苯地平、硝酸甘油等。
3. 环境准备(1)保持介入导管室环境整洁、通风良好。
(2)备好抢救物品、药品、器械等,确保随时可用。
4. 抢救流程(1)发现患者出现紧急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迅速评估患者病情,采取相应抢救措施。
(3)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
(4)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抢救措施。
三、介入治疗流程1. 术前准备(1)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病史、过敏史、药物使用情况等。
(2)做好术前沟通,告知患者手术风险及注意事项。
(3)术前进行必要的检查,如心电图、血常规、凝血功能等。
2. 术中操作(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2)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介入器械,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3)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发现异常立即处理。
3. 术后观察(1)术后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如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
(2)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是否有出血、肿胀等异常情况。
(3)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术后不适。
四、总结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前景。
制定一套完善的介入应急预案及流程,有助于提高介入治疗的安全性,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在实际工作中,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应急预案及流程,不断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综合介入治疗应急预案
![综合介入治疗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009c46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fe.png)
一、编制目的为保障患者在介入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提高医务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所有介入治疗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心血管介入、神经介入、肿瘤介入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和指挥应急工作,协调各部门、科室的应急行动。
2. 应急办公室:负责应急预案的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和评估。
3. 临床科室:负责患者救治、病情观察、信息报告等工作。
4. 护理部门:负责患者护理、生命体征监测、抢救药品和设备的准备等工作。
5. 医技部门:负责介入治疗设备的维护、调试和抢救药品的储备等工作。
四、应急预案1. 患者术前准备(1)详细询问患者病史,评估手术风险。
(2)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紧张情绪。
(3)术前做好各项检查,确保患者符合手术条件。
2. 介入治疗过程中(1)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
(2)观察患者意识、面色、肢体活动等情况,及时发现异常。
(3)确保患者舒适,避免因操作不当引起疼痛。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3.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1)心搏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同时报告应急领导小组,启动应急预案。
(2)心律失常:立即给予药物治疗,必要时进行电复律。
(3)出血:立即给予止血药物,必要时进行手术止血。
(4)血管栓塞:立即进行溶栓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取栓。
4. 术后观察(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
(2)观察手术部位,预防感染。
(3)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五、应急预案的实施与评估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务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完善应急预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定期评估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
六、附则1. 本预案由医院应急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以上综合介入治疗应急预案的实施,旨在确保介入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安全,提高医务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入诊疗应急预案汇编一、血压升高应急预案【抢救流程】严密监测患者血压等生命体征一给予患者心理安慰,消除其紧张情绪,必要时予镇静一尽可能排除引起患者血压升高的因素(焦虑、紧张等)一血压仍持续很高,遵医嘱给予相应降压药(如卡托普利、心痛定、亚宁定等)【应急预案】1.密监测患者血压等生命体征;2.给予患者心理安慰,消除其紧张情绪,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如地西泮等;3.告知患者手术前一晚保证休息,术前排空大小便,尽可能排除术中引起患者血压升高的因素;4.血压仍持续很高,遵医嘱给予相应口服降压药如硝苯地平片,卡托普利等;或静脉给予乌拉地尔等药物控制血压。
二、血压下降应急预案【抢救流程】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及心率、血氧饱和度、面色、尿量等情况一因禁食禁饮引起的血压下降,术中可给予持续氧气吸入,多巴胺泵入f行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术前预先准备抢救药品(阿托品、多巴胺、肾上腺素等)【应急预案】1.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及心率、血氧饱和度、面色、尿量等情况?;2.做好术前宣教,行颈动脉支架术患者术前一天停服降压药;3.因禁食禁饮引起的血压下降,术中可给予持续氧气吸入;4.行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术前预先准备好阿托品、多巴胺、肾上腺素等药物,依据心率和血压自行恢复情况,遵医嘱决定是否使用升压药物治疗,并密切监测血压变化。
三、躁动应急预案【抢救流程】与病人交流分散其注意力,缓解患者紧张不安的情绪一患者有意识障碍者,必要时可给予适当约束f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及生命体征变化f躁动仍影响操作的进行,可遵医嘱给予镇静安眠类药物(如安定等)【应急预案】1.给予心理安抚,与病人交流分散其注意力,缓解患者紧张不安的情绪2.患者本身可能有意识障碍者,经过家属同意必要时可给予适当约束;3.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及生命体征变化;4.若躁动仍影响操作的进行, 可遵医嘱给予镇静安眠类药物如地西泮、咪达唑仑等。
四、心率减慢应急预案【抢救流程】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及心率、血氧饱和度、面色等情况一对既往有严重心动过缓史的高危患者,加强观察一术中可嘱患者用力咳嗽T行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术前预先,准备好抢救药品及器材(如阿托品、多巴胺、肾上腺素等)【应急预案】1.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及心率、血氧饱和度、面色等情况?;2.对既往有严重心动过缓史的高危患者,加强观察;3.术中可嘱患者用力咳嗽(咳嗽可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使心率加快)?;4.行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术前预先,准备好阿托品、多巴胺、肾上腺素等药物,依据心率和血压自行恢复情况, 遵医嘱决定是否使用药物治疗,同时备好除颤器。
五、血管痉挛应急预案【抢救流程】术中严密监测血压和心率,以及患者神经功能情况一给予吸氧,对精神紧张、躁动患者遵医嘱给予神经安定药物一术中预先备好罂粟碱等扩血管药物一当确定发生血管痉挛,暂缓手术,遵医嘱给予解痉药物【应急预案】1.术中严密监测血压和心率, 以及患者神经功能,有无握力下降,肢体功能下降以及头痛等不适情况;2.给予吸氧, 对精神紧张、躁动患者遵医嘱给予神经安定药物;3.术中预先备好罂粟碱等扩血管药物;4.当确定发生血管痉挛后(通过透视或造影),轻的患者可不作处理很快自行缓解,若痉挛持续无缓解, 遵医嘱给予罂粟碱、利多卡因、尼莫地平。
六、穿刺处血肿应急预案【抢救流程】采用指压止血方法—在医生按压的同时,注意观察穿刺侧肢体的颜色T假性动脉瘤行外科手术一安慰患者,嘱其保持穿刺侧肢体制动一局部血肿及淤血者,在术后加强交接应急预案】1.观察穿刺失败后按压是否正确,采用指压止血方法;2.在医生按压的同时,注意观察穿刺侧肢体的颜色,如肢体变紫则告诉医生按压力量是否过大;3.? 假性动脉瘤行外科手术。
4.安慰患者,嘱其保持穿刺侧肢体制动;5.局部血肿及淤血者,在术后加强交接。
七、腹膜后出血应急预案【抢救流程】疑有腹膜后出血,应立即停用抗凝剂并使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一取平卧位,腹胀严重者给予胃肠减压,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吸氧吸痰一可根据情况使用止血药物一相关检查(腹部CT等)一同时进行交叉配血,快速补液,补充血容量,并根据情况给予输血一造影中发现有活动性出血,可使用球囊压迫止血一如以上方法均告失败,应及时用外科方法开放止血【应急预案】1如怀疑有腹膜后出血,应立即停用抗凝剂并使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1mg鱼精蛋白中和100单位肝素,鱼精蛋白一次用量不超过50mg)。
2.一旦确诊腹膜后出血要立即给予平卧位,腹胀严重者给予插胃管达到胃肠减压的目的。
必要时给予灌肠处理。
3.可根据情况使用止血药物,行腹部CT、B 超等相关检查。
4.同时进行交叉配血,快速补液,补充血容量,并根据情况给予输血。
5.如造影中发现有活动性出血,可使用球囊压迫止血,如长时间压迫也不能终止出血,可考虑放带膜支架以封闭出血点。
6.如以上方法均告失败,应及时用外科方法开放止血。
八、脑出血应急预案【抢救流程】术中严密监测血压、心率、神经功能等情况一术中正确肝素化,剂量合理准确 -一旦出现了脑出血,立即遵医嘱给予鱼精蛋白去肝素化-头偏向一侧,抬高床头15-30° ,?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呕吐情况一遵医嘱给予脱水、降压、止血药物一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准确记录出入量-配合医生做好应急抢救准备,必要时做好急诊手术准备应急预案】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患者有脑出血症状(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失语等)时,立即通知医生,做好急救准备;2.术中正确肝素化,剂量合理准确;3.? 一旦出现了脑出血,立即遵医嘱给予中和肝素药物如鱼精蛋白,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并严格控制血压;4.保持呼吸道通畅,头部抬高15- 30°,头偏向一侧,给予氧气吸入;5.遵医嘱给予快速滴入脱水20%甘露醇等降低颅内压、解除脑血管痉挛等抢救药物;6.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血氧饱和度、血糖、肢体活动,适度降低血压在理想水平;7.有呼吸道阻塞者,将下颌向前托起,可应用口咽通气管防止舌后坠;若患者出现呼吸不规则、呼吸表浅呈潮式呼吸等;血氧饱和度逐渐降低时,应协助医生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并做好相应救治工作;8.注意观察呕吐物的性质、颜色及量,并做好记录,有咖啡色呕吐物时,提示上消化道出血,遵医嘱给予对症处理;9.做好急诊手术前的准备,做好抢救记录。
九、造影剂过敏应急预案【抢救流程】术中注意病人反应,将造影剂适当加温至37°可减少反应一若出现过敏样反应应立即停止手术一遵医嘱给予地米5-10mg静推,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和抗组胺药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及时吸出口鼻分泌物,必要时配合医生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做好抢救记录【应急预案】1 .为预防造影剂过敏, 术前应详细了解病史, 对有过敏史患者做好碘过敏试验;2.术中注意病人反应, 将造影剂适当加温至37°可减少反应;3.若出现过敏样反应应立即停止手术;4.遵医嘱给予地米5-10mg静推,应用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药物和抗组胺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异丙嗪等,扩充血容量;5.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及时吸出口鼻分泌物,必要时配合医生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做好抢救记录。
十、空气栓塞应急预案1.应严密观察术中病人的情况(如癫痫、或肢体偏瘫等脑梗塞症状);2.一旦有空气进入脑血管,根据气量多少和累及的血管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症状,严重者有可能致命;3.置患者头低足高左侧卧位,使空气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开肺动脉入口,由于心脏的跳动,空气被混成泡沫,可分次少量进入肺动脉内,逐步被吸收;4.遵医嘱给予吸氧及药物治疗及高压氧治疗;5.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积极配合医生做好应急处理。
十一、支架内血栓形成应急预案1.如果发生血栓,应立即再次测定凝血时间,根据测定结果调整肝素的用量;2.如果在有脑保护已经释放的情况下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脑保护装置也可能是引起血栓形成的原因。
这时,应将脑保护装置放在原位,将1根长2500px或3125px的5F直端或弯端导管放到支架近端对支架内段和保护装置近端进行抽吸. 可将抽吸导管沿着导丝推进;3.如果完全抽吸后血栓仍然存在,可将2mgPTA溶于5ml生理盐水中冲洗血栓。
十二、过度灌注综合症应急预案1.患者出现头痛、头胀、恶心、呕吐、癫痫、意识障碍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同侧颅内出血;2.要求严格控制血压,血压控制在140-110mmHg/70-90mmH;g3.?头偏向一侧,抬高床头1 5- 30°,?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呕吐情况;4.根据病情给予脱水和对症治疗(如给予止痛剂、抗癫痫药物、脑保护剂等)。
十三、迷走反射应急预案1.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心率、心律、血压、呼吸变化;2.一旦出现血压急剧下降、心率小于50次/分、面色苍白,立即遵医嘱给予阿托品1mg静推;3.补液扩充血容量,同医生一起拔鞘,并备齐抢救药品(阿托品、肾上腺素、利多卡因、多巴胺等)。
压迫止血时按压力度以摸到足背动脉为宜,两侧股动脉同时有伤口时,严禁同时拔管按压,紧张、伤口巨痛的患者,必须使患者身心放松,同时可在伤口处皮下注射利多卡因5-100mg;4.拔管30分钟内观察患者神态、面色,询问有无头晕恶心等不适,一旦发生低血压症状,立即救治;5.术后护士鼓励患者早日排尿,协助穿刺肢体移动。
鼓励患者及时进食,同时快速补液,尽快补充血容量,加快造影剂排出。
十四、医疗设备故障应急预案一、目的本预案主要是针对放射科大型医疗设备突发故障时及时调整工作流程,完成相应的医学检查,保证正常的诊疗秩序,杜绝差错,提高服务质量。
二、总则当出现大型医疗设备突发故障时,首先应由相应岗位上机医师和技术人员进行简单处置,内容包括:(1)暂停检查;(2)将患者转移至非工作区域;(3)进行包括重新启动在内的简单故障排除方法。
同时应通知:(1)当天备班科主任;(2)相关技师长;(3)医学工程部。
如简单处置后,设备能够正常运转,则恢复检查流程;如设备无法正常运转,则进入突发故障处置流程。
三、故障处置流程本流程包括:1、设备报修和故障排除环节;2、患者分流环节;3、岗位调整和人员安排环节。
1、设备报修和故障排除由当天该岗位上机医师和技术员上报技师长和医学工程部,由后者向相应的设备供应商报修,同时由后者进行设备故障和维修记录。
本记录应包括:(1)报修设备名称;(2)故障内容:时间、有无诱因、故障状况、报修时间、报修人;(3)设备维修状况、更换零配件、修复时间、工程师、有无保修期限、科室验收人。
2、患者分流在发生设备故障后,由当天该设备上机医师、技术人员和相关护理人员组成现场处置小组,共同完成患者分流和相应解释工作。
小组在故障设备工作区域保留一名工作人员,其他人员应一次陪同患者至其他设备工作区域完成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