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测量原理及应用模拟试题
GPS原理及应用题目及答案
![GPS原理及应用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ea91c06294dd88d0d26b61.png)
GPS原理及应用复习题目一.名词解释1二体问题:2真近点角、平近点角、偏近点角:3多路径效应:4无约束平差和约束平差5.章动6.异步观测7.接收机钟差8.周跳9.三维平差10.岁差11.同步观测12.卫星钟差13.整周未知数14.二维平差二.填空题1.GPS工作卫星的地面监控系统包括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
2.GPS系统由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大部分组成。
3.按照接收的载波频率,接收机可分为__________ 和__________接收机。
4.GPS卫星信号由、、三部分组成。
5.接收机由、、三部分组成。
6.GPS卫星信号中的测距码和数据码是通过技术调制到载波上的。
7. 1973年12月,GPS系统经美国国防部批准由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
自1974年以来其经历了、、三个阶段。
8.GPS 卫星星座基本参数为:卫星数目为、卫星轨道面个数为、卫星平均地面高度约20200公里、轨道倾角为度。
9.GPS定位成果属于坐标系,而实用的测量成果往往属于某国的国家或地方坐标系,为了实现两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如果采用七参数模型,则该七个参数分别为,如果要进行不同大地坐标系之间的换算,除了上述七个参数之外还应增加反映两个关于地球椭球形状与大小的参数,它们是和。
10.真春分点随地球自转轴的变化而不断运动,其运动轨迹十分复杂,为了便于研究,一般将其运动分解为长周期变化的和短周期变化的。
11.GPS广播星历参数共有16个,其中包括1个,6个对应参考时刻的参数和9个反映参数。
12.GNSS的英文全称是。
13.载体的三个姿态角是、、。
14、GPS星座由颗卫星组成,分布在个不同的轨道上,轨道之间相距°,轨道的倾角是°,在地球表面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见至少颗卫星,卫星距地面的高度是km。
15、GPS使用L1和L2两个载波发射信号,L1载波的频率是MHZ,波长是cm,L2 载波的频率是MHZ,波长是cm。
GPS测量原理与应用试卷及答案(共5套)
![GPS测量原理与应用试卷及答案(共5套)](https://img.taocdn.com/s3/m/45987198daef5ef7ba0d3c73.png)
第一套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计量原子时的时钟称为原子钟,国际上是以( C)为基准。
A、铷原子钟B、氢原子钟C、铯原子钟D、铂原子钟2.我国西起东经72°,东至东经135°,共跨有5个时区,我国采用( A )的区时作为统一的标准时间。
称作北京时间。
A、东8区B、西8区C、东6区D、西6区3.卫星钟采用的是GPS 时,它是由主控站按照美国海军天文台(USNO)( D )进行调整的。
在1980年1月6日零时对准,不随闰秒增加。
A、世界时(UT0)B、世界时(UT1)C、世界时(UT2)D、协调世界时(UTC)4.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建立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是( C)坐标系。
A、地心坐标系B、球面坐标系C、参心坐标系D、天球坐标系5. GPS定位是一种被动定位,必须建立高稳定的频率标准。
因此每颗卫星上都必须安装高精确度的时钟。
当有1×10— 9s的时间误差时,将引起( B )㎝的距离误差。
A、20B、30C、40D、506. 1977年我国极移协作小组确定了我国的地极原点,记作(B)。
A、JYD1958.0B、JYD1968.0C、JYD1978.0D、JYD1988.07. 在GPS测量中,观测值都是以接收机的( B )位置为准的,所以天线的相位中心应该与其几何中心保持一致。
A、几何中心B、相位中心C、点位中心D、高斯投影平面中心8.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建立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采用的是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元素,其长半径和扁率分别为( B)。
A、a=6378140、α=1/298.257B、a=6378245、α=1/298.3C、a=6378145、α=1/298.357D、a=6377245、α=1/298.09.GPS 系统的空间部分由21 颗工作卫星及3 颗备用卫星组成,它们均匀分布在(D)相对与赤道的倾角为55°的近似圆形轨道上,它们距地面的平均高度为20200Km,运行周期为11小时58分。
gps原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
![gps原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afe276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4c.png)
gps原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GPS系统的全称是什么?A. 全球定位系统B. 全球广播系统C. 全球通信系统D. 全球导航系统答案:A2. GPS卫星的轨道高度大约是多少?A. 10000公里B. 20000公里C. 30000公里D. 40000公里答案:B3. GPS接收机至少需要多少颗卫星来确定位置?A. 2颗B. 3颗C. 4颗D. 5颗答案:C4. 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GPS信号的接收?A. 大气层B. 建筑物C. 卫星的运行轨道D. 接收机的电池电量答案:D5. GPS系统最初是为哪个领域设计的?A. 民用B. 商业C. 军事D. 科研答案:C6. GPS定位精度通常可以达到多少米?A. 1米B. 5米C. 10米D. 20米答案:B7. GPS接收机的DOP值代表什么?A. 接收机的电池电量B. 接收机的信号强度C. 定位的精度D. 接收机的使用寿命答案:C8. GPS系统使用的卫星信号频率主要分为哪两类?A. L1和L2B. L1和L5C. L2和L5D. L3和L4答案:A9. GPS接收机的SA技术指的是什么?A. 信号放大技术B. 信号衰减技术C. 选择性可用性D. 信号增强技术答案:C10. GPS系统可以用于哪些应用领域?A. 车辆导航B. 航空导航C. 航海导航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GPS系统可以应用于以下哪些领域?A. 车辆导航B. 航空导航C. 航海导航D. 农业管理E. 军事定位答案:ABCDE2. GPS接收机的误差来源包括哪些?A. 卫星钟差B. 接收机钟差C. 电离层延迟D. 对流层延迟E. 多路径效应答案:ABCDE3. GPS系统的优势包括哪些?A. 全球覆盖B. 定位精度高C. 操作简便D. 应用广泛E. 成本低廉答案:ABCDE4. GPS接收机的DOP值包括哪些类型?A. GDOPB. PDOPC. HDOPD. VDOPE. TDOP答案:ABCDE5. GPS系统可以提供哪些类型的数据?A. 经度B. 纬度C. 高度D. 时间E. 速度答案:ABCDE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GPS系统是由美国国防部开发的。
《GPS测量原理与应用》AB卷及答案
![《GPS测量原理与应用》AB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f4bf1e01f69e3142329467.png)
考试方式:闭卷 考试时间:120 分钟 卷面总分:100 分一、填空(每空 0.5 分,共 10 分) 二 、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8 分)GPS 测量原理与应用试卷 A 卷1、GPS 系统包括三大部分: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用户部分——。
2、GPS 系统的空间部分由颗工作卫星及 颗备用卫星组成,它们均匀分布在个近似圆形轨道上。
3、GPS 工作卫星的地面监控系统包括一个、三个和五个。
4、GPS 卫星位置采用大地坐标系。
5、GPS 系统中卫星钟和接收机钟均采用稳定而连续的时间系统。
6、GPS 卫星星历分为和 。
7、GPS 接收机依据其用途可分为:接收机、接收机和接收机。
8、在 GPS 定位工作中,由于某种原因,如卫星信号被暂时阻挡,或受到外界干扰影响,引起卫星跟踪的暂时中断,使计数器无法累积计 数,这种现象称为。
10、根据不同的用途,GPS 网的图形布设通常有:点连式、 、和 四种基本方式。
选择什么样的组网,取决于工程所要求的精度、野外条件及 GPS 接收机台数等因素。
1、伪距2、GPS 相对定位3、观测时段4、同步观测环5、后处理星历第 1 页 共 6 页第 2 页 共 6 页式中,j 为卫星数,j = 1 , 2 , 3 ,…6、静态定位第 3 页 共 6 页5、减弱电离层影响的措施。
6、简述快速静态定位的作业方式。
三 、简答(每题 6 分,共 36 分)1、简述 GPS 系统的特点2、简述接收机的主要任务。
3、简述无摄运动中开普勒轨道参数。
为何需要同时观测至少4颗GPS卫星?(13分)1、什么是伪距单点定位?说明用户在使用GPS接收机进行伪距单点定位时,4、简述伪距定位观测方程中划横线参数的含义。
四、论述(共23分)( 五 、综合分析(共 13 分) 相邻点的距离约 1 km ,仪器迁移时间约 20-30 分钟,已知接收机的使用序号和机号如下表,要求最少 有三个同 步观测环, 同步观测时间为 1 小时。
GPS测量原理与应用试题1
![GPS测量原理与应用试题1](https://img.taocdn.com/s3/m/ffb366ab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2f.png)
《GPS及现代定位技术》试卷(答题时间100分钟)
班级____姓名____序号___成绩______
一、填空(每空1.5分,共18分)
1、天球坐标系用来表示____的坐标是方便的,而地球坐标系常用来表示____的位置。
2、协调世界时(UTC)采用____时秒长,采用____方法使UTC与世界时(UT1)的时刻相接近。
3、GPS卫星星历包括____星历和____星历。
4、GPS卫星的导航电文包括____、____、____和工作状态信息等。
5、GPS测量作业模式有____、____、____及动态定位等。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1分)
1、恒星时,
2、轨道倾角,
3、GPS导航,
4、同步环,
5、静态相对定位,
6、双差观测值,
7、整周未知数
三、G PS观测数据经基线解算后得到GPS网点的大地坐标属于什么坐标系?
采用什么方法能得到其他坐标系坐标?(10分)
四、绘图说明GPS卫星运动二体问题的轨道参数。
解释轨道参数的物理意义。
(10分)
五、试述伪距法定位中伪距测量的基本原理。
(12分)
六、G PS测量的误差主要有哪些?采用哪些方法可以消除或减弱其影响?(12
分)
七、图示为一GPS网,A、B、C、D为已知国家二等点并测量了其水准高程。
1、2、3、4、5为新布设的三等点。
计划用4台GPS接收机观测,请设计
出观测时段数、重复设站数、重复边数、同步环数、异步环数。
说明如何求GPS点的水准高程。
(17分)
△ A ○1 △B
○2 ○3 ○4
△C ○5 △D。
GPS试题库与答案
![GPS试题库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6aa343e45c3b3567ec8b0b.png)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子午卫星导航系统采用6颗卫星,并都通过地球的南北极运行。
2.按照《规范》规定,我国GPS测量按其精度依次划分为AA、A、B、C、D、E六级,其中C级网的相邻点之间的平均距离为15~10km,最大距离为40km。
3.在GPS定位测量中,观测值都是以接收机的相位中心位置为准的,所以天线的相位中心应该与其几何中心保持一致。
4.按照GPS系统的设计方案,GPS定位系统应包括空间卫星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接收部分。
5.在使用GPS软件进行平差计算时,需要选择横轴墨卡托投影投影方式6.从误差来源分析,GPS测量误差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三类:卫星误差,信号传播误差和接收机误差。
7.根据不同的用途,GPS网的图形布设通常有点连式、边连式、网连式及边点混合连接四种基本方式。
选择什么方式组网,取决于工程所要求的精度、野外条件及GPS接收机台数等因素。
8.美国国防部制图局(DMA)于1984年发展了一种新的世界大地坐标系,称之为美国国防部1984年世界大地坐标系,简称WGS-84 。
9.当使用两台或两台以上的接收机,同时对同一组卫星所进行的观测称为同步观测。
10.双频接收机可以同时接收L1和L2信号,利用双频技术可以消除或减弱电离层折射对观测量的影响,所以定位精度较高,基线长度不受限制,所以作业效率较高。
11.在定位工作中,可能由于卫星信号被暂时阻挡,或受到外界干扰影响,引起卫星跟踪的暂时中断,使计数器无法累积计数,这种现象叫整周跳变。
12.PDOP代表空间位置图形强度因子13.GPS工作卫星的主体呈圆柱形,整体在轨重量为843.68㎏,它的设计寿命为7.5 年,事实上所有GPS工作卫星均能超过该设计寿命而正常工作。
14.用GPS定位的方法大致有四类:多普勒法、伪距法、射电干涉测量法、载波相位测量法。
目前在测量工作中应用的主要方法是静态定位中的伪距法和载波相位测量法。
15.在接收机和卫星间求二次差,可消去两测站接收机的相对钟差改正。
gps原理与应用的考试
![gps原理与应用的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2729f2b2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6c.png)
GPS原理与应用的考试一、GPS的原理1.GPS的全称为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2.GPS系统由一组卫星、地面控制系统和用户设备组成。
3.GPS基本原理是利用卫星发射的信号来测量接收器与卫星之间的距离,通过距离的三角定位来确定接收器的位置。
二、GPS的应用1.航空导航:飞机通过接收多个卫星信号来确定飞机的位置和航向,进行自动驾驶和导航。
2.汽车导航:汽车GPS可以提供实时导航、交通信息、道路限速等功能,帮助驾驶者选择最佳路线。
3.手机定位:现代手机配备了GPS芯片,可以提供定位、导航、运动轨迹追踪等功能。
4.物流和地图服务:物流公司可以通过GPS跟踪货物位置,地图服务提供商可以提供实时交通信息、地图导航等服务。
5.野外探险:GPS可以在户外活动中提供定位、导航、轨迹记录,提高安全性和便利性。
三、GPS的工作原理1.GPS系统由24颗卫星组成,这些卫星围绕地球轨道运行。
2.接收器同时接收多颗卫星的信号,并通过测量信号的传播时间来计算接收器到卫星的距离。
3.GPS接收器必须接收到至少4颗卫星的信号才能进行三角定位计算。
4.接收器根据距离计算出的信息,通过数学模型来确定自身的位置坐标。
四、GPS的精度和误差1.GPS的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信号传播时间、卫星的位置、接收器的误差等。
2.天线位置和周围环境也会对GPS的精度产生影响。
3.GPS的精度通常在几米到几十米之间,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更高或更低。
4.GPS的误差来源包括信号传播延迟、大气层影响、卫星时钟不准等。
五、GPS的未来发展1.高精度定位技术的发展,使得GPS在农业、地理测绘、无人机等领域的应用得到了拓展。
2.GPS与其他导航技术的融合,如惯性导航、地图数据等,将提高导航的精度和可靠性。
3.载人航天和深海探测等领域对高精度定位系统的需求,将推动GPS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六、GPS相关考点1.GPS信号的传播原理和测量方法。
GPS原理与应用试卷及答案
![GPS原理与应用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494c30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a3.png)
GPS原理及应用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1、一般来说,空间大地测量包括()、()和()三种技术。
2、GPS系统的三大组成部分分别是:()、()和()。
3、二体问题意义下,人造地球卫星运动的六个正常轨道参数分别是:()、()、()、()、()和()。
4、GPS卫星信号包括()、()和()三种。
5、GPS卫星的星历一般分为两种,它们分别是()和()。
6、从误差来源分析,GPS测量误差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三类:()、()和()。
7、大地测量中常用的三种高程系统分别是:()、()和()。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能得分)1、载波相位单差(测站之间)观测方程的优点有( )。
(A)消除了卫星钟误差的影响; (B)大大削弱了卫星星历误差的影响; (C)大大削弱对流层和电离层折射的影响; (D)消除了接收机钟误差的影响。
2、若在两个测站上同步观测5颗卫星、240个历元,可以组成( )个三差方程。
(A)960; (B)1920; (C)956; (D)2400。
3、载波相位差分GPS的定位方法有( )。
(A)伪距法; (B)求差法; (C)修正法; (D)相位平滑伪距法。
4、GPS网的布设按网的构成形式分为( )。
(A)星形网; (B)点连式网; (C)边连式网; (D)网连式网5、GPS基线向量网平差有三种类型,包括( )。
(A)三维无约束平差;(B)三维约束平差;(C)三维联合平差;(D)空间平差。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2分)1、章动;2、协调世界时;3、异步图形(环);4、静态绝对定位;5、周跳(整周跳变);6、基线向量。
四、简答题(第6题10分,其余各题每题8分,共50分)1、试写出GPS定位测量中测距码伪距测量的基本原理和观测方程。
2、试写出静态相对定位中载波相位的双差(先测站之间求差,后卫星之间求差)观测值方程,并说明该方程可以消除或削弱的误差类型。
3、在载波相位观测量之间求差有何优缺点?4、试简述载波相位差分GPS定位的基本思想。
GPS原理与应用试卷及答案
![GPS原理与应用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86f1ea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69.png)
GPS原理及应用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一般来说,卫星大地测量包括( )、( )、( )、( )、( )和( )六种技术。
2、卫星定位测量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分别是:( )、( )和( )。
3、GPS的地面监控系统按其功能可以分为:( )、( )和( )三种。
4、GPS信号接收机按其用途可以分为( )型、( )型和( )型三种。
5、实时动态GPS测量系统(RTK GPS)构成主要包括三部分:( )、( )和( )。
6、GPS网的布设按网的构成形式分为:( )式、( )式、( )式和( )式四种形式。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能得分)1、与卫星有关的GPS定位误差包括( )。
(A)卫星星历误差; (B)卫星钟误差; (C)接收机钟误差; (D)大气折射误差。
2、GPS静态相对定位之所以需要观测较长时间,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
(A)消除卫星钟误差的影响; (B)削弱卫星星历误差的影响;(C)削弱对流层和电离层折射的影响; (D)正确求解整周未知数N。
3、GPS二维基线向量网平差常采用以下三种平差类型:( )。
(A)二维无约束平差;(B)二维约束平差;(C)二维联合平差;(D)平面平差。
4、用载波相位测量进行精密定位时,整周未知数的确定方法有:( )。
(A)整周未知数的平差待定参数法;(B)三差法;(C)伪距双频法;(D)交换天线法。
5、GPS动态定位的特点有:( )。
(A)用户多样性;(B)速度多异性;(C)定位实时性;(D)数据短时性;(E)精度要求的多变性。
三、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2分)1、岁差;2、卫星星历;3、静态相对定位;4、同步图形(环);5、GPS动态测量;6、局域差分GPS。
四、简答题(第4题11分,其余各题每题8分,共51分)1、试简述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组成以及各部分在导航定位中的作用。
2、试简述将在协议天球坐标系中的卫星坐标转换到协议地球坐标系的基本思路或过程。
GPS测量原理与应用试卷及答案
![GPS测量原理与应用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97b82abed5b9f3f90f1cb2.png)
《GPS测量原理及应用》试卷姓名年级1.计量原子时的时钟称为原子钟,国际上是以()为基准。
A、铷原子钟B、氢原子钟C、铯原子钟D、铂原子钟2.我国西起东经72°,东至东经135°,共跨有5个时区,我国采用()的区时作为统一的标准时间。
称作北京时间。
A、东8区B、西8区C、东6区D、西6区3.卫星钟采用的是GPS 时,它是由主控站按照美国海军天文台(USNO)()进行调整的。
在1980年1月6日零时对准,不随闰秒增加。
A、世界时(UT0)B、世界时(UT1)C、世界时(UT2)D、协调世界时(UTC)4.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建立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是()坐标系。
A、地心坐标系B、球面坐标系C、参心坐标系D、天球坐标系5. GPS定位是一种被动定位,必须建立高稳定的频率标准。
因此每颗卫星上都必须安装高精确度的时钟。
当有1×10— 9s的时间误差时,将引起()㎝的距离误差。
A、20B、30C、40D、506. 1977年我国极移协作小组确定了我国的地极原点,记作()。
A、JYD1958.0B、JYD1968.0C、JYD1978.0D、JYD1988.07. 在GPS测量中,观测值都是以接收机的()位置为准的,所以天线的相位中心应该与其几何中心保持一致。
A、几何中心B、相位中心C、点位中心D、高斯投影平面中心8.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建立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采用的是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元素,其长半径和扁率分别为()。
A、a=6378140、α=1/298.257B、a=6378245、α=1/298.3C、a=6378145、α=1/298.357D、a=6377245、α=1/298.09.GPS 系统的空间部分由21 颗工作卫星及3 颗备用卫星组成,它们均匀分布在()相对与赤道的倾角为55°的近似圆形轨道上,它们距地面的平均高度为20200Km,运行周期为11小时58分。
《GPS测量原理及应用》题库
![《GPS测量原理及应用》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06007d5dbed5b9f3f90f1c72.png)
GPS一、单选题1、GPS卫星星座配置有( D )颗在轨卫星。
A. 21B. 12C. 18D. 242、UTC是指( C )。
A. 协议天球坐标系B. 协议地球坐标系C. 协调世界时D. 国际原子时3、AS政策是指( D )。
A. 紧密定位服务B. 标准定位服务C. 选择可用性D. 反电子欺骗4、GPS定位中,信号传播过程中引起的误差主要包括大气折射的影响和( A )影响。
A. 多路径效应B. 对流层折射C. 电离层折射D. 卫星中差5、一般地,单差观测值是在( A )的两个观测值之间求差。
A. 同卫星、同历元、异接收机B. 同卫星、异历元、异接收机C. 同卫星、同历元、同接收机D. 同卫星、异历元、异接收机6、双差观测方程可以消除( D )。
A. 整周未知数B. 多路径效应C. 轨道误差D. 接收机钟差7、C/A码的周期是( A )。
A. 1msB. 7天C. 38星期D. 1ns9、在GPS测量中,观测值都是以接收机的( B )位置为准的,所以天线的相位中心应该与其几何中心保持一致。
A、几何中心B、相位中心C、点位中心D、高斯投影平面中心10、岁差和章动旋转变换是用于哪两个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A )。
A、瞬时极天球坐标系与平天球坐标系B、瞬时极天球坐标系与平地球坐标系C、瞬时极天球坐标系与瞬时极地球坐标系D、平天球坐标系与平地球坐标系11、GPS定位的实质就是根据高速运动的卫星瞬间位置作为已知数据,采用(A )的方法,确定待定点的空间位置。
A、空间距离后方交会B、空间距离前方交会C、空间角度交会D、空间直角坐标交会12、根据GPS定位原理,至少需要接收到(B )颗卫星的信号才能定位。
A、5B、4C、3D、213、在以下定位方式中,精度较高的是(C )。
A、绝对定位B、相对定位C、载波相位实时差分D、伪距实时差分14、GPS技术给测绘界带来了一场革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利用GPS技术,测量精度可以达到毫米级的程度B、与传统的手工测量手段相比,GPS技术有着测量精度高的优点C、GPS技术操作简便,仪器体积小,便于携带D、当前,GP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大地测量、资源勘查、地壳运动观测等领域15、与传统的手工测量手段相比,GPS技术具有的特点是(C)A、测量精度高,操作复杂B、仪器体积大,不便于携带C、全天候操作,信息自动接收、存储D、中间处理环节较多且复杂16、GPS测量中,在测区中部选择一个基准站安置一台接收设备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另一台接收机依次到各点流动设站,每点观测数分钟。
gps测量原理及应用期末考试和答案
![gps测量原理及应用期末考试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fa0315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0c.png)
gps测量原理及应用期末考试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GPS测量中,卫星信号的传输速度是()。
A. 299792458 m/sB. 299792458 km/sC. 299792458 m/sD. 299792458 km/s答案:A2. GPS测量中,卫星的轨道高度大约是()。
A. 20000 kmB. 30000 kmC. 40000 kmD. 50000 km答案:B3. GPS测量中,卫星的周期大约是()。
A. 12小时B. 24小时C. 48小时D. 72小时答案:B4. GPS测量中,卫星的轨道倾角大约是()。
A. 0°B. 23.5°C. 45°D. 90°答案:B5. GPS测量中,卫星的轨道形状是()。
A. 圆形B. 椭圆形C. 抛物线D. 双曲线答案:B6. GPS测量中,卫星的信号频率是()。
A. L1, L2, L3B. L1, L2, L3, L4C. L1, L2, L3, L5D. L1, L2, L4, L5答案:C7. GPS测量中,伪距测量的误差主要来源于()。
A. 卫星钟差B. 接收机钟差C. 电离层延迟D. 对流层延迟答案:C8. GPS测量中,载波相位测量的误差主要来源于()。
A. 卫星钟差B. 接收机钟差C. 电离层延迟D. 对流层延迟答案:B9. GPS测量中,相对定位的基本原理是()。
A. 利用双差观测值消除卫星钟差和接收机钟差的影响B. 利用双差观测值消除卫星钟差的影响C. 利用双差观测值消除接收机钟差的影响D. 利用双差观测值消除电离层延迟的影响答案:A10. GPS测量中,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的主要区别是()。
A. 观测时间的长短B. 观测精度的高低C. 观测方法的不同D. 观测设备的不同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GPS测量中,卫星信号的误差来源主要包括()。
2021年GPS测量原理及应用题库
![2021年GPS测量原理及应用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9272bdcf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73.png)
一、单选题(在本题每一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种答案是对的,请把你以为对的答案题号,填入题干括号内。
多选不给分。
每题2分,共20 分)。
1、GPS卫星星座配备有( D )颗在轨卫星。
A. 21B. 12C. 18D. 242、UTC是指( C )。
A. 合同天球坐标系B. 合同地球坐标系C. 协调世界时D. 国际原子时3、AS政策是指( D )。
A. 紧密定位服务B. 原则定位服务C. 选取可用性D. 反电子欺骗4、GPS定位中,信号传播过程中引起误差重要涉及大气折射影响和( A )影响。
A. 多途径效应B. 对流层折射C. 电离层折射D. 卫星中差5、普通地,单差观测值是在( A )两个观测值之间求差。
A. 同卫星、同历元、异接受机B. 同卫星、异历元、异接受机C. 同卫星、同历元、同接受机D. 同卫星、异历元、异接受机6、双差观测方程可以消除( D )。
A. 整周未知数B. 多途径效应C. 轨道误差D. 接受机钟差7、C/A码周期是( A )。
A. 1msB. 7天C. 38星期D. 1ns9、在GPS测量中,观测值都是以接受机( B )位置为准,因此天线相位中心应当与其几何中心保持一致。
A、几何中心B、相位中心C、点位中心D、高斯投影平面中心10、岁差和章动旋转变换是用于哪两个坐标系之间转换( A )。
A、瞬时极天球坐标系与平天球坐标系B、瞬时极天球坐标系与平地球坐标系C、瞬时极天球坐标系与瞬时极地球坐标系D、平天球坐标系与平地球坐标系1.GPS广播星历中不包括…………………………………………………………()GPS卫星六个轨道根数 GPS观测差分改正●GPS卫星钟改正❍GPS卫星健康状态2.如下哪个因素不会削弱GPS定位精度………………………………………()晴天为了不让太阳直射接受机,将测站点置于树荫下进行观测测站设在大型水库旁边●在SA期间进行GPS导航定位❍夜晚进行GPS观测3.GPS卫星之因此要发射两个频率信号,重要目是………………………() 消除对流层延迟 消除电离层延迟●消除多途径误差❍增长观测值个数4.GPS观测值在接受机间求差后可消除……………………………………………()电离层延迟 接受机钟差●卫星钟差❍对流层延迟5.GPS测量中,卫星钟和接受机钟采用是哪种时间系统……………………()GPS时 恒星时●国际原子时❍协调世界时1、GPS定位实质就是依照高速运动卫星瞬间位置作为已知数据,采用(A )办法,拟定待定点空间位置。
gps原理与应用考试题
![gps原理与应用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7ee18a6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97.png)
gps原理与应用考试题1. 什么是GPS定位原理?GPS定位原理是通过接收GPS卫星发射的无线电信号来确定接收器位置的一种技术。
GPS系统中的接收器同时接收来自多颗卫星的信号,并测量到达接收器的每颗卫星信号传播的时间差。
通过计算不同卫星信号的传播时间差,并结合卫星位置的已知信息,可以得出接收器的位置。
2. GPS定位原理中的时间差测量是如何实现的?时间差测量是通过接收器和卫星之间的信号传播时间差来确定接收器位置的。
接收器中包含一个高精度的时钟来测量信号的到达时间。
卫星发射信号时,将携带有发射时刻的时间戳,接收器接收到信号后,记录下接收时刻的时间戳。
通过比较两个时间戳的差值,即可得到信号的传播时间差。
3. GPS定位原理中的假设条件有哪些?GPS定位原理的假设条件包括:- 假设卫星的位置已知,能够提供精确的位置信息。
- 假设信号传播的速度是恒定的,即光速。
- 假设接收器的时钟是精确且可靠的,能够准确测量时间差。
- 假设信号在空间中传播时不受干扰或衰减。
4. GPS定位应用的主要领域是什么?GPS定位应用的主要领域包括导航、地图服务、车辆追踪、军事应用、气象预报、测绘、航空航天等。
在这些领域中,GPS定位技术提供了实时的位置信息,帮助人们进行导航、定位、追踪等操作。
5. GPS定位技术的优势有哪些?GPS定位技术的优势包括:- 全球覆盖:GPS系统由多颗遍布全球的卫星组成,可实现全球范围的定位服务。
- 高准确性:GPS定位技术能够提供米级或亚米级的位置精度。
- 实时性:GPS系统可以实时获取位置信息,提供迅速的导航和定位服务。
- 多功能性:GPS定位技术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如导航、测绘、军事等。
- 成本效益:与传统的定位技术相比,GPS定位技术更经济实用。
- 易用性:GPS设备操作简单,用户只需准备接收器设备即可进行定位应用。
注意:以上题目均做了修改,以避免有相同的标题文字。
《GPS原理与应用》试卷(共15套)
![《GPS原理与应用》试卷(共15套)](https://img.taocdn.com/s3/m/151fd8b3fad6195f302ba69c.png)
《GPS原理与应用》试卷(共15套)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10分)(1)GPS卫星星座配置有( )颗在轨卫星。
(a) 21 (b) 12 (c) 18 (d) 24 (2)SA政策是指( )。
(a)精密定位服务 (b)标准定位服务(c)选择可用性 (d)反电子欺骗(3)UTC表示( )。
(a)协议天球坐标系 (b)协议地球坐标系(c)协调世界时 (d)国际原子时(4)开普勒定律中第( )定律又称为“面积定律”。
(b) 二 (c) 三 (d)根本没有这条定律 (a) 一(5)GPS定位中,信号传播过程中引起的误差主要包括大气)的影响。
折射的影响和((a)多路径效应 (b)对流层折射 (c)电离层折射 (d)卫星钟差 (6)P码属于( )。
(a)载波信号 (b)伪随机噪声码 (c)随机噪声码 (d)捕获码jjj~,(t),,(t),c[,t(t),,t(t)](7)伪距观测方程 iiij,,D(t),,D(t),(t),其中表示( )。
ionotropi(a)伪距观测量 (b)卫星钟差距离延迟(c)站星几何距离 (d)接收机钟差距离延迟(8)一般地,单差观测值是在( )的两个观测值之间求差。
(a)同卫星、同历元、异接收机 (b)同卫星、异历元、异接收机(c)同卫星、同接收机、异历元 (d)同接收机、异历元、异卫星 (9)双差观测方程可以消除( )。
(a)整周未知数 (b)多路径效应 (c)轨道误差 (d)接收机钟差 (10)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 单基线同一历元的单差观测值是相关的;(b) 单基线两颗卫星时,同一历元的单差观测值是相关的;(c) 单基线两颗卫星时,同一历元间的双差观测值是独立的;(d) 单基线四颗卫星时,不同历元间的双差观测值是独立的。
二、填空题(20分)(1)GPS系统主要由、和三个部分构成。
(2)黄极是指通过天球中心,且垂至于的直线与的交点。
其中靠近北天极的叫,靠近南天极的叫。
GPS原理及其应用试卷及答案四套卷
![GPS原理及其应用试卷及答案四套卷](https://img.taocdn.com/s3/m/757b842c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e4.png)
GPS原理及其应用试卷及答案一、 填空题1.全球定位系统是由空间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和 用户 部分组成的。
其中地面监控部分是由 主控站 、 监测站 、 注入站 、和 通信及辅助系统 组成的。
2.GPS卫星信号是由 载波 、 测距码 、和 导航电文 三部分组成的。
3.GPS卫星是采用 二进制相位调制法 来进行信号调制的。
4.测码伪距观测值所受到的电离层延迟与 总电子含量(TEC) 成正比,与信号频率的平方 成反比。
5.在软件控制下能依次对多个卫星进行观测,且循环观测一次的时间大于20ms的通道称为 序贯 通道。
6.在接收机间求一次差后可消除 卫星钟差 参数,继续在卫星间求二次差后可消除 接收机间的相对钟差 参数,再在历元间求三次差后可消除 双差整周模糊度 参数。
二、 单项选择题1.GPS卫星之所以要发射两个频率的信号,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B 。
A、消除对流层延迟B、消除电离层延迟C、消除多路径误差D、增加观测值个数2.组成宽巷观测值(wide lane)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C 。
A、消除电离层延迟B、提高定位精度C、便于确定整周模糊度D、检核3.未经美国政府特许的用户不能用 D 来测定从卫星至接收机间的距离。
A、C/A码B、Ll 载波相位观测值C、载波相位观测值D、Y码4.利用广播星历进行单点定位时,所求得的站坐标属于 C 。
A、1954北京坐标系B、1980年西安坐标系C、WGS-84D、ITRF5.在一般的GPS 短基线测量中,应尽量采用 C 。
A、单差解B、三差解C、双差固定解D、双差浮点解三、 名词解释1、整周跳变:在载波相位测量中,整周计数是[]0,i t t 时间段内的累积值,()r F φ则是一个瞬时观测值,观测时若由于卫星信号被挡等原因而引起累积工作中断,则当信号恢复跟踪后整周计数将会丢失N Δ,这种()Int φ出错()r F φ正确的现象称整周跳变。
2、接收通道:跟踪、量测、处理卫星信号的设备,由无线电元器件、数字电路等硬件和常用软件组成,一个接收通道在同一时间内只能接收一个卫星信号,据工作方式不同,可分为序贯通道、多路复用通道、多通道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PS原理及应用》模拟试题(1)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子午卫星导航系统采用6颗卫星,并都通过地球的运行。
2.按照《规范》规定,我国GPS测量按其精度依次划分为AA、A、B、C、D、E六级,其中C 级网的相邻点之间的平均距离为15~10km,最大距离为km。
3.在GPS定位测量中,观测值都是以接收机的相位中心位置为准的,所以天线的相位中心应该与其中心保持一致。
4.按照GPS系统的设计方案,GPS定位系统应包括部分、部分和部分。
5.在使用GPS软件进行平差计算时,需要选择投影方式6.从误差来源分析,GPS测量误差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三类:,和。
7.根据不同的用途,GPS网的图形布设通常有式、式、网连式及边点混合连接四种基本方式。
选择什么方式组网,取决于工程所要求的精度、野外条件及GPS接收机台数等因素。
8.美国国防部制图局(DMA)于1984年发展了一种新的世界大地坐标系,称之为美国国防部1984年世界大地坐标系,简称。
9.当使用两台或两台以上的接收机,同时对同一组卫星所进行的观测称为。
10.双频接收机可以同时接收L1和L2信号,利用双频技术可以消除或减弱对观测量的影响,所以定位精度较高,基线长度不受限制,所以作业效率较高。
11.在定位工作中,可能由于卫星信号被暂时阻挡,或受到外界干扰影响,引起卫星跟踪的暂时中断,使计数器无法累积计数,这种现象叫。
12.PDOP代表13.GPS工作卫星的主体呈圆柱形,整体在轨重量为843.68㎏,它的设计寿命为年,事实上所有GPS工作卫星均能超过该设计寿命而正常工作。
14.用GPS定位的方法大致有四类:多普勒法、伪距法、射电干涉测量法、。
目前在测量工作中应用的主要方法是静态定位中的伪距法和载波相位测量法。
15.在接收机和卫星间求二次差,可消去两测站接收机的改正。
在实践中应用甚广。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GPS卫星的导航电文2. 同步观测环3.静态定位4.GPS全球定位系统5.岁差三、问答题(60分)1.试述WGS—84坐标系的几何定义(8分)2.如何减弱多路径误差(8分)3.简述GPS网的布网原则(9分)4.试分别写出测距码伪距观测方程和载波相位伪距观测方程(标明各个符号的含义),并比较它们的异同。
(10分)5. GPS技术设计中应考虑哪些因素?(10分)6.结合专业知识,论述GPS在GIS中的应用(15分)《模拟试题(1)参考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南北极2)40 3)几何4)空间卫星地面监控用户接收5)横轴墨卡托投影6) 与GPS卫星有关的误差与卫星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与接收机有关的误差7) 点连边连8) WGS—84 9)同步观测10)电离层折射11)整周跳变12)空间位置图形强度因子13)7.5 14)载波相位测量法15)相对钟差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GPS卫星的导航电文答:GPS卫星的导航电文是用户用来定位和导航的数据基础。
它主要包括:卫星星历、时钟改正、电离层时延改正、工作状态信息以及C/A码转换到捕捉P码的信息。
2. 同步观测环答:三台或三台以上接收机同步观测所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
3.静态定位答:如果在定位时,接收机的天线在跟踪GPS卫星过程中,位置处于固定不动的静止状态,这种定位方式称为静态定位。
4.GPS全球定位系统答: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个空基全天候导航系统,它由美国国防部开发,用以满足军方在地面或近地空间获取一个通用参照系中的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的要求。
5.岁差答:在日月引力和其他天体引力对地球隆起部分的作用下,地球自转轴方向不再保持不变,这使春分点在黄道上产生缓慢的西移现象,这种现象在天文学中称为岁差。
三、问答题(60分)1.试述WGS—84坐标系的几何定义(8分)答:坐标系的原点是地球的质心,Z轴指向BIH1984.0定义的协议地球极(CTP)方向,X轴指向BIH1984.0的零度子午面和CTP赤道的交点,Y轴和Z、X轴构成右手坐标系。
2.如何减弱多路径误差(8分)答:多路径误差不仅与反射系数有关,也和反射物离测站的距离及卫星信号方向有关,无法建立准确的误差改正模型,只能恰当地选择站址,避开信号反射物。
例如:(1)选设点位时应远离平静的水面,地面有草丛、农作物等植被时能较好吸收微波信号的能量,反射较弱,是较好的站址。
(2)测站不宜选在山坡、山谷和盆地中。
(3)测站附近不应有高层建筑物,观测时也不要在测站附近停放汽车。
3.简述GPS网的布网原则(9分)答:为了用户的利益,GPS网图形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GPS网的布设应视其目的,作业时卫星状况,预期达到的精度,成果的可靠性以及工作效率,按照优化设计原则进行。
(2)GPS网一般应通过独立观测边构成闭合图形,例如一个或若干个独立观测环,或者附合路线形式,以增加检核条件,提高网的可靠性。
(3)GPS网内点与点之间虽不要求通视,但应有利于按常规测量方法进行加密控制时应用。
(4)可能条件下,新布设的GPS网应与附近已有的GPS点进行联测;新布设的GPS网点应尽量与地面原有控制网点相联接,联接处的重合点数不应少于三个,且分布均匀,以便可靠地确定GPS网与原有网之间的转换参数。
(5)GPS网点,应利用已有水准点联测高程。
4.试分别写出测距码伪距观测方程和载波相位伪距观测方程(标明各个符号的含义),并比较它们的异同。
(10分)伪距观测方程dr ion:电离层延迟改正;dr trop:对流层延迟改正。
载波相位伪距观测方程:载波相位观测值(cycle);:载波波长(m):站星距(m);c :真空中的光速(m/s):接收机钟差(s);:卫星钟差(s):对流层折射(m);:电离层折射(m):卫星星历误差(m);:整周模糊度(cycle);t :观测历元时刻。
5. GPS技术设计中应考虑哪些因素?(10分)答:技术设计主要是根据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测量任务书和GPS测量规范来进行的。
它的总的原则是,在满足用户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物资、人力和时间的消耗。
在工作过程中,要考虑下面一些因素:(1)测站因素;(2)卫星因素;(3)仪器因素;(4)后勤因素。
6.结合专业知识,论述GPS在GIS中的应用(15分)《GPS原理及应用》模拟试题(2)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按照GPS系统的设计方案,GPS定位系统应包括部分、部分和部分。
2.在使用GPS软件进行平差计算时,需要选择投影方式3.从误差来源分析,GPS测量误差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三类:,和。
4.根据不同的用途,GPS网的图形布设通常有式、式、网连及边点混合连接四种基本方式。
选择什么方式组网,取决于工程所要求的精度、野外条件及GPS接收机台数等因素。
5.VDOP代表6.当地球自转360°时,卫星绕地球运行两圈,环绕地球运行一圈的时间为小时58分。
地面的观测者每天可提前4min见到同一颗卫星,可见时间约为小时。
这样,观测者至少能观测到4颗卫星,最多可观测到11颗卫星。
7.利用GPS进行定位有多种方式,如果就用户接收机天线所处的状态而言,定位方式分为定位和定位;若按参考点的不同位置,又可分为定位和定位。
8.GPS定位的实质就是根据高速运动的卫星瞬间位置作为已知的起算数据,采取的方法,确定待定点的空间位置。
9.GPS信号接收机,按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型、和等三种。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GPS全球定位系统2.星历误差3.SA技术4.伪距三、问答题(60分)1.简述GPS网的布网原则(12分)2.什么是相对论效应?(8分)3.简述卫星大地测量的作用。
(10分)4.简述GPS卫星的主要作用。
(10分)5.结合专业知识,论述GPS在GIS中的应用(20分)《GPS原理及应用》模拟试题(2)参考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空间卫星地面监控用户接收2)横轴墨卡托投影3)与GPS卫星有关的误差与卫星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与接收机有关的误差4)点连边连5)垂直分量精度因子6)11 57)静态动态单点相对8)空间距离后方交会9)导航测地型授时型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GPS全球定位系统答: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个空基全天候导航系统,它由美国国防部开发,用以满足军方在地面或近地空间获取一个通用参照系中的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的要求。
2.星历误差答:实际上就是卫星位置的确定误差。
星历误差是一种起始数据误差,其大小主要取决于卫星跟踪站的数量及空间分布、观测值的数量及精度、轨道计算时所用的轨道模型及定轨软件的完善程度等。
3.SA技术答:其主要内容是:(1)在广播星历中有意地加入误差,使定位中的已知点(卫星)的位置精度大为降低;(2)有意地在卫星钟的钟频信号中加入误差,使钟的频率产生快慢变化,导致测距精度大为降低。
4.伪距答:GPS定位采用的是被动式单程测距。
它的信号发射时刻是卫星钟确定的,收到时刻则是由接收机钟确定的,这就在测定的卫星至接收机的距离中,不可避免地包含着两台钟不同步的误差影响,所以称其为伪距。
三、问答题(60分)1.简述GPS网的布网原则(12分)答:为了用户的利益,GPS网图形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GPS网的布设应视其目的,作业时卫星状况,预期达到的精度,成果的可靠性以及工作效率,按照优化设计原则进行。
(2)GPS网一般应通过独立观测边构成闭合图形,例如一个或若干个独立观测环,或者附合路线形式,以增加检核条件,提高网的可靠性。
(3)GPS网内点与点之间虽不要求通视,但应有利于按常规测量方法进行加密控制时应用。
(4)可能条件下,新布设的GPS网应与附近已有的GPS点进行联测;新布设的GPS网点应尽量与地面原有控制网点相联接,联接处的重合点数不应少于三个,且分布均匀,以便可靠地确定GPS网与原有网之间的转换参数。
(5)GPS网点,应利用已有水准点联测高程。
2.什么是相对论效应?(8分)答:GPS卫星在高20200km的轨道上运行,卫星钟受狭义相对论效应和广义相对论效应的影响,其频率与地面静止钟相比,将发生频率偏移,这是精密定位中必须顾及的一种误差影响因素。
模拟试题(5)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20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开始研制多普勒卫星定位技术进行测速、定位的卫星导航系统,叫做子午卫星导航系统2.当利用两台或多台接收机对同一组卫星的同步观测值求差时,可以有效的减弱电离层折射的影响,即使不对电离层折射进行改正,对基线成果的影响一般也不会超过1ppm,所以在短基线上用单频接收机也能获得很好的定位结果。
3.图形强度因子是一个直接影响定位精度、但又独立于观测值和其它误差之外的一个量。
其值恒大于1,最大值可达100,其大小随时间和测站位置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