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实对称矩阵的对角化
§4 对称矩阵的对角化
于是得正交阵
1 0 0 P = ( P1 , P2 , P3 ) = 1 2 0 1 2 − 1 2 0 1 2 2 0 0 −1 P AP = 0 4 0 . 0 0 4
则
利用正交矩阵将对称矩阵化为对角矩阵的步骤为: 1. 求A的特征值 λ1 , λ2 ,, λn ; 2. 由( A − λi E ) x = 0, 求出 A的特征向量; 3. 将特征向量正交化; 4. 将特征向量单位化得 P1 , P2 ,, Pn . 5. 写出正交阵 P = ( P1 , P2 , , Pn ) ,
由于 ξ 1 , ξ 2 , ξ 3是属于 A的3个不同特征值 λ1 , λ2 ,
λ3的特征向量 , 故它们必两两正交 . 第四步 将特征向量单位化 ξi , i = 1,2,3. 令 Pi = ξi
得
− 2 3 23 P1 = 2 3 , P2 = 1 3 , −1 3 − 2 3
2−λ −2 0 A − λE = − 2 1 − λ − 2 = (4 − λ )(λ − 1)(λ + 2) = 0 0 −2 −λ 得 λ1 = 4, λ2 = 1, λ3 = −2.
第二步 由( A − λi E ) x = 0, 求出A的特征向量
对 λ1 = 4,由( A − 4 E ) x = 0, 得 2 x1 + 2 x2 = 0 − 2 2 x1 + 3 x2 + 2 x3 = 0 解之得基础解系 ξ1 = 2 . − 1 2x + 4x = 0 2 3 对 λ2 = 1,由( A − E ) x = 0, 得
− x1 + 2 x2 = 0 2 x1 + 2 x3 = 0 2x ξ 2 = 1 . − 2
线性代数 4-3实对称矩阵的相似对角化
(ii ) 对每一个重特征值λi,求出对应的ri 个线性无关的特 征向量ξ i1 , ξ i 2 , L , ξ iri ; = 1,2, L , m ),由性质知∑ ri = n. (i
i =1 m
(iii ) 用施密特正交化方法将每一个重特征值λi 所对应的 ri 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ξ i1 , ξ i 2 , L , ξ iri ; = 1,2, L , m ) (i 先正交化再单位化为ηi1 ,ηi 2 , L ,ηiri ; = 1,2, L , m ), (i 它们仍为属于λi的特征向量。
Q A对称, A = AT ,
∴ λ1 p1 = (λ1 p1 ) = ( Ap1 ) = p1 T AT = p1 T A,
T T T
(λ 2 p2 ) = λ 2 p1T p2 , 于是 λ1 p p2 = p Ap2 = p
T 1 T 1 T 1
(λ1 λ 2 ) p1T p2 = 0.
Q λ1 ≠ λ2 , ∴ p p2 = 0. 即p1与p2正交.
x1 + x2 + x3 = 0 2 x1 + 2 x2 + x3 = 0 1 1 1 → 1 1 1 → 1 1 0 0 0 1 0 0 1 2 2 1
x2 = x1 α 3 = 1, 1, T ( 0) x3 = 0
对于一般矩阵, 对于一般矩阵,只能保证相异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 量线性无关,但不一定是正交的; 量线性无关,但不一定是正交的;实对称矩阵相异特 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不仅线性无关,而且彼此正交。 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不仅线性无关,而且彼此正交。
T
P = (ξ1 ξ 2
1 2 2 ξ3 ) = 2 1 0 2 0 1
4.4 实对称矩阵的对角化
便有P1APPTAP
注意中对角元的排列次序与P中列向量的排列次序相对应
上页 下页 返回
习题4-3, P154
5 1 2 4 相似 4 设矩阵 A 2 x 2 与 y 4 2 1 4 求x y 并求一个正交阵P 使P1AP
上页 下页 返回
2 1 求An 例4.2设 A 1 2 解 因为|AE|(1)(3) 所以A的特征值为11 23
对应11 解方程(AE)x0 得p1(1 1)T 对应13 解方程(A3E)x0 得p2(1 1)T 于是有可逆矩阵P(p1 p2) 及diag(1 3) 使
上页 下页 返回
小结 :实对称矩阵的性质
定理4.1 实对称阵的特征值为实数
定理4.2 实对称阵的对应于不同特征值的特征向量正交. 设1 2是实对称阵A的两个特征值 p1 p2是对应的特 征向量 若12 则p1与p2正交 定理4.3 设A为n阶实对称阵 是A的特征方程的k重根 则对应特 征值恰有k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定理4.4 设A为n阶实对称阵 则必有正交阵P 使P1APPTAP 其中是以A的n个特征值为对角元的对角矩阵
上页 下页 返回
0 1 1 例4.1 设 A 1 0 1 求正交阵 P 使P1AP为对角阵 1 1 0 解 由|AE|(1)2(2) 得特征值12 231
对应12 解方程(A2E)x0 得基础解系1(1 1 1)T 将1单位化 得 p1 1 ( 1, 1, 1)T 3 对应231 解方程 (AE)x0 即 x1 +x2-x30 2(1 1 0)T 3(1 0 1)T 得基础解系 将2 3正交化、单位化得
上页 下页 返回
0 1 1 例4.1 设 A 1 0 1 求正交阵 P 使P1AP为对角阵 1 1 0
线性代数课件-对称矩阵的对角化
所以正交阵不唯一。
4 0 0 (2) A 0 3 1
0 1 3
4 0 A E 0 3
0
1 2 4 2,
0 1 3
得特征值 1 2, 2 3 4.
0
对 1 2,由A 2E x 0,得基础解系
1 1
1
对 2 3 4,由 A 4E x 0,得基础解系
4 0 0
(1)A 2 1 2, (2) A 0 3 1
0 2 0
0 1 3
解 (1) 第一步 求 A 的特征值
2 2 0
A E 2 1 2 4 1 2 0
0 2 得 1 4, 2 1, 3 2.
第二步 由A i Ex 0,求出A的特征向量
1
2 0,
0
0
3 1.
1
2与3恰好正交 ,
所以 1, 2 , 3两两正交.
再将
1
,
2
,
3单位化,
令p i
i i
i 1, 2, 3得
0
p1 1 2 ,
1
2
1
p2
0
,
0
0
p3 1 2 .
1
2
于是得正交阵
0 1 0
P
p1
,
p2
,
p3
1
2
0 1 2
1
2
01
对 1 4,由A 4E x 0,得
2
2x1 2x2 0 x1 3 x2 2 x3
0
解之得基础解系
1
2 2 .
2x2 4x3 0
1
对 2 1,由A E x 0,得
2
x1 x1
2 x2 2 x3
实对称矩阵的对角化线性代数课件典型实例
虽然目前已经存在多种实对称矩阵对角化的方法,但这些方法可能不适用于某些特殊情况或具有较大的计算复杂度。 因此,需要不断探索新的实对称矩阵对角化方法,以提高计算效率和精度。
扩展实对称矩阵对角化的应用领域
目前实对称矩阵对角化主要应用于自然科学和工程领域。未来可以尝试将其应用到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 等领域,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或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总结词
利用实对称矩阵的对角化,可以求解线性方 程组。
详细描述
对于给定的线性方程组 $Ax = b$,其中 $A$ 是实对称矩阵,我们可以将其对角化。通过 对角化后的矩阵进行求解,可以得到线性方 程组的解。
实例三:矩阵分解和矩阵求逆的实例
总结词
实对称矩阵的对角化可以用于矩阵分解 和矩阵求逆。
VS
详细描述
04
典型实例分析
实例一:二次型的最小值问题
总结词
通过实对称矩阵的对角化,可以找到二次型的最小值。
详细描述
对于给定的二次型 $f(x) = x^T Ax$,其中 $A$ 是实对称矩阵,我们可以将其对角化。通过实对称矩阵对角化, 可以将二次型转换为对角线形式,从而更容易找到最小值。
实例二: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问题
性质
实对称矩阵具有一些重要的性质,如特征值和特征向量都是实数,且存在正交 矩阵P,使得$P^{-1}AP$是对角矩阵。
对角化的概念和重要性
对角化
对角化是将一个矩阵转化为对角矩阵的过程。如果存在一个可 逆矩阵P,使得$P^{-1}AP$是对角矩阵,则称矩阵A可对角化。
重要性
对角化在数学和工程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求解线性方 程组、计算行列式、判断矩阵是否可逆等。此外,对角化还 可以用于解决一些优化问题,如线性回归和主成分分析等。
实对称矩阵的对角化
例4.1
设
A
0 1
1
1 0 1
011 . 求正交阵 P 使P1AP为对角阵.
方阵P为正交阵的充分必要条件
方阵P为正交阵 ÛPTPE PPTE P1PT P的列向量都是两两正交的单位向量. P的行向量都是两两正交的单位向量.
上页 下页 返回
例4.1
设
A
0 1
1
1 0 1
将2 3正交化、单位化得
p2
1 (1, 2
1,
0)T p3
1 (1, 6
1,
2)T .
2
于是P(p1
p2
p3)为正交阵
并且P1AP
1
.
1
上页 下页 返回
二、利用正交矩阵把实对称矩阵化为对称阵的方法
v实对称矩阵对角化的步骤
(1)求出A的全部互不相等的特征值1 2 s
它们的重数依次为k1 k2 ks(k1k2 ksn).
§4.4 实对称矩阵的对角化
一个n阶方阵可以对角化是有条件的, 比如有n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 也就是说并非所有n阶方阵都能对角化 但任何实对称矩阵都是可以对角化的.
§4.4 实对称矩阵的对角化
一、实对称矩阵的性质 二、利用正交矩阵
把实对称矩阵化为对角阵的方法
一、实对称矩阵的性质
v定理4.1 实对称阵的特征值为实数.
设1 2是实对称阵A的两个特征值 p1 p2是对应的特 征向量. 若12 则p1与p2正交.
v定理4.3
设A为n阶实对称阵 是A的特征方程的k重根 则对应特 征值恰有k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v定理4.4 设A为n阶实对称阵 则必有正交阵P 使P1APPTAP
线性代数—实对称矩阵的对角化
T
9
1 − 1 4 例4 将向量组 α 1 = 2 , α 2 = 3 , α 3 = − 1 − 1 1 0 标准正交化. 标准正交化. 解 β1 = α1 , − 1 1 − 1 − 1 4 5 (α 2 , β 1 ) β2 = α2 − β1 = 3 − 2 = 1 , β2 = 1 , ′ ( β1 , β1 ) 1 6 − 1 3 1 1 ′ (α 3 , β 1 ) (α 3 , β 2 ) ′ β3 = α3 − β1 − β2 ′ ′ ( β1 , β1 ) (β 2 , β 2 )
6 1 4 1 − 1 2 − 5 1 ′ = − 1 − 2 − 1 = 0 , β3 = 0 , 1 0 6 − 1 3 1 3 6
10
1 − 1 1 β1 = 2 , β 2 = 1 , β 3 = 0 , ′ ′ − 1 1 1
再单位化, 再单位化
1 1 − 1 1 1 1 γ1 = 2 , γ2 = 0 . 1 , γ3 = 6 2 3 − 1 1 1
n维基本单位向量组 ε 1 , ε 2 , ⋯ , ε n 是两两正交的。 是两两正交的。
ε 1 = (1, 0, ⋯ , 0)T , ε 2 = (0, 1, ⋯ , 0)T , ⋯ ,
ε n = (0, 0, ⋯ , 1)T ,
第四节:实对称矩阵的对角化
−1 1 p1 = −1 3 1
对应
λ2 = λ3 = 1 ,解方程 ( A− I )x = 0
−1 −1 1 1 1 −1 ( A − I ) = −1 −1 1 → 0 0 0 1 1 −1 0 0 0
− P = ( p1 , p 2 , p 3 ) = −
有
−2 0 0 P −1 AP = PT AP = ∧ = 0 1 0 0 0 1
。
,便有
P AP = P AP = ∧
T
−1
∧ 中对角元的排列次序应与
P中列向量的排列次序相对应。 中列向量的排列次序相对应。 中列向量的排列次序相对应
,注意
例1。设 。
0 −1 1 A = −1 0 1 1 1 0
,
求一个正交阵P 使 P−1AP =∧ 求一个正交阵 解:由
( A + 2I ) x = 0
2 −1 1 1 0 1 ( A + 2 I ) = −1 2 1 → 0 1 1 1 1 2 0 0 0
ξ
− 1 = − 1 1
,
得基础解系
1
,将
ξ λi I ) x = 0 的基础解系。得 的基础解系。
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再把它们 正交化、单位化,因 正交化、单位化,
k1 + L + k s = n
故可得n个两两正交的单位特征向量。 故可得 个两两正交的单位特征向量。 个两两正交的单位特征向量
(3)将这 个两两正交的单位特征向量 )将这n个两两正交的单位特征向量 构成正交矩阵P, 构成正交矩阵 ,便有
4-4 实对称矩阵的对角化
4-4 实对称矩阵的对角化一、共轭矩阵及其性质[P179:6-14行 了解] 复习:复数α=a+bi的共轭复数α=a-bi。
定义:对矩阵A=()nm ija ⨯,称A =()nm ija ⨯为矩阵A的共轭矩阵,其中ij a 是ij a 的共轭复数。
性质:对任意矩阵A,B,及任意数λ,有AB =B A ,λλ=A A ,A为实矩阵⇔A =A。
二、实对称矩阵及其性质定义:若实方阵A是对称矩阵,称A为实对称矩阵。
定理4.5 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都是实数。
即:n阶实对称矩阵有n个实特征值(重根按重数计算)。
证明:P179:-12行-P180:8行。
了解。
不证明。
说明:据定理4.5,在研究实对称矩阵的时候,所有特征值和特征向量都是实的。
[看一下P181例4.7,P183例4.8,帮助理解]定理4.6 实对称矩阵的属于不同特征值的特征向量彼此正交。
证明:P180:-13行至-4行,了解。
对比:P158;性质4。
正交向量组必线性无关;但是线性无关的向量组未必正交。
定理4.7 实对称矩阵的属于每一个k重特征值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正好有k个。
即,如果A是实对称矩阵,0λ是A的一个k重特征值,那么(0λE-A)X=0的基础解系恰好含有k个向量。
结论:依据定理4.7和定理4.6:n阶实对称矩阵有n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故实对称矩阵必可对角化。
三、任意实对称矩阵A,总可以求出一个正交矩阵P,使P-1AP=PTAP为对角形,且主对角线上元恰好是A的全部特征值。
[熟记] 原理:P181:3-10行 了解步骤:P186:-15行-P187:1行 掌握例4.7 (类型:3阶实对称矩阵有3个互不相同的特征值[讲])解:A E -λ=λλλ20212022--=86323+--λλλ=)82)(1(2---λλλ =)4)(2)(1(-+-λλλ[系数和为0,有根λ=1,有一次因式(λ-1),作长除法或综合除法]A的全部特征值为:λ1=-2,λ2=4,λ3=1。
4-4 实对称矩阵的相似对角化
得同解方程组
x2 2 x3 , x1 x3 ,
1 特征向量为 2 1
解
1
| E A | 2 1
2
1 2
4
2
1
0 2 0
1 2
( 2) 2 1
2
1 2
( 6) ,
2
则 A 的特征值为 1 6, 2 3 0. 对于 1= 6 有
则有
1 0 0 6 0 0 T P AP 0 2 0 0 0 0 . 0 0 0 0 0 3
令
作业
P255 1 1,4 2
阵 P ( P 的列向量顺序与已规定的特征值顺序必须 是一致的 ),则有
1 T P AP
. n
例 5.9 设
1 2 1 A 2 4 2 , 1 2 1
P T AP P 1 AP 对角阵 . 求正交阵 P,使
定理 5.8 A 为实对称矩阵,则必有正交阵 P,使
PT AP P 1 AP = 对角阵 .
实对称正交相似于对角阵的步骤为: (1) 求| E – A |=0 的全部特征值 1 , , n ; (2) 对每个i ,求ξ
i
,使 (i E A) i 0;
(3) 如无重根,只需将每个ξi 单位化即可 . 如有重根, 对属于重根的几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正交化,再单位化; (4) 将全部规范正交化的特征向量放在一起,构成矩
实对称矩阵的正交对角化
实对称矩阵的正交对角化摘要:实对称矩阵一定可以对角化,并且可以要求相似变换矩阵是正交矩阵,即实对称矩阵可以正交对角化。
本文对该正交矩阵的构成进行了说明,并做了详细的解释。
关键词:实对称矩阵;正交对角化;特征值;特征向量;正交规范化作为数学基础课之一,线性代数是最抽象、最难的一门课。
线性代数的难点在于不同章节之间隐藏的联系,只有把这种联系在各个章节之间打通,才能真正地学好线性代数。
在学习的过程中,基础要扎实,遇到问题要寻根究底,对于一些证明过程要真正弄明白。
如果对一些本来就比较难的部分,证明过程解释的比较粗糙,学生就会对内容感觉似是而非,从而导致学生基础不牢,只能靠死记硬背。
因此,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对一些重点内容进行必要的解释。
本文就实对称的正交对角化,正交矩阵的构成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希望能帮助学生真正地理解这部分内容。
Th设A是实对称矩阵,则A可正交对角化,即存在正交矩阵P,使P-1AP=PTAP=∧。
下面说明正交矩阵的求解过程:先求一般的相似变换矩阵P1,然后由P1构造正交矩阵P,使P仍然是相似变换矩阵。
(1)由|A-λE|=0求A的k(k≤n)个不同的特征值λ1,λ2,…,λk,重数分别为n1,n2,…,nk,则■ni=n。
(2)对于A的每一个ni重特征值λi,由(A-λiE)x=0求基础解系Ii――含ni个向量。
Ii:αi1,αi2,…,αini则Ii为A的对应于特征值λi的ni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令P1=(I1,I2,…,Ik),则P1可逆,且P-11AP1=∧=diag(■,■,…,■)。
(3)对上述每组基础解系Ii分别进行正交规范化得向量组Ji。
Ji:ei1,ei2,…,eini则Ji为A的对应于特征值λi的ni个长度为1且两两正交的特征向量。
说明:由施密特正交化过程,Ii:αi1,αi2,…,αini正交化得:βi1=αi1,βi2=αi2-■βi1,…,βil=αil-■■βim(l=2,3,…,ni)规范化得,eil=■(l=1,2,,…,ni)从上述过程易知,向量组Ji可由向量组Ii表出,即Ji中的任何向量都是αi1,αi2,…,αini的线性组合,从而一定是A的对应于特征值λi的特征向量。
第四节 实对称矩阵的对角化
4. 令P (11,12 ,L ,1r1 ,L , s1,L , srs ), 则P为正交阵且有 PT AP=P1AP diag(1Er1 , 2Er2 ,L , s Er s ) .
二、利用正交矩阵将实对称矩阵对角化的方法
利用正交矩阵将对称矩阵化为对角矩阵的步骤为:
1. 由特征方程 E A 0解得 A的所有特征值, 设所有的 不同的特征值为1,L ,s;
2. 对每个i分别求出齐次线性方程组 (iE A) X 0 的 基础解系 , 设之为i1,i2,L ,iri (i 1, 2,L , s);
第二步 由iE A X 0,求出A的正交的特征向量组
对 1 2,解齐次线性方程组2E A X 0,由
1 2 2 1 2 2
2E
A
2
2
4 4
4
4
0 0
0 0
0
0
得基础解系
2 2
1
1
,
2
0
.
0
1
对1,
正交化得
2
2
1
=1
=
1
,
0
2
=2
2 , 1,
1 1
1
=
2 5
4 5
1
.
对 3 7,解齐次线性方程组7E A X 0,由
8 2 2 0 18 18
7E
A
2
2
5 4
4
5
2
0
5 9
4
9
1
0
4-4 实对称矩阵的对角化习题评讲
4-4 实对称矩阵的对角化习题评讲14、求正交矩阵P,使P-1AP成为对角矩阵,其中A为(1)⎥⎥⎥⎦⎤⎢⎢⎢⎣⎡210131012; (2)⎥⎥⎥⎦⎤⎢⎢⎢⎣⎡----114441784817 解(1):A E -λ=210131012-------λλλ=210131)2(02--------λλλλ=21131101)2(-------λλλ=21023011)2(------λλλ=2123)2(-----λλλ=2111)4)(2(----λλλ=)4)(2)(1(---λλλA的特征值为:λ1=1,λ2=2,λ3=4。
对λ1=1,解方程组(E-A)X=0,由E-A=⎥⎥⎥⎦⎤⎢⎢⎢⎣⎡-------110121011→⎥⎥⎥⎦⎤⎢⎢⎢⎣⎡----110110011→⎥⎥⎥⎦⎤⎢⎢⎢⎣⎡-000110101, 通解为:⎩⎨⎧-==3231x x x x (x3任意),基础解系为:ξ1=(1,-1,1)T。
单位化,得属于λ1=1的单位特征向量e1=T⎪⎪⎭⎫⎝⎛-313131。
对λ2=2,解方程组(2E-A)X=0,由2E-A=⎥⎥⎥⎦⎤⎢⎢⎢⎣⎡-----010111010→⎥⎥⎥⎦⎤⎢⎢⎢⎣⎡010010111→⎥⎥⎥⎦⎤⎢⎢⎢⎣⎡000010101, 通解为:⎩⎨⎧=-=32310x x x x (x3任意),基础解系为:ξ2=(-1,0,1)T。
单位化,得属于λ2=2的单位特征向量e2=T⎪⎭⎫⎝⎛-21021。
对λ3=4,解方程组(4E-A)X=0,由4E-A=⎥⎥⎥⎦⎤⎢⎢⎢⎣⎡----210111012→⎥⎥⎥⎦⎤⎢⎢⎢⎣⎡---210012111→⎥⎥⎥⎦⎤⎢⎢⎢⎣⎡---210210111→⎥⎥⎥⎦⎤⎢⎢⎢⎣⎡--000210101, 通解为:⎩⎨⎧==32312x x x x (x3任意),基础解系为:ξ3=(1,2,1)T。
单位化,得属于λ3=4的单位特征向量e3=T⎪⎪⎭⎫⎝⎛616261。
Ch5.4实对称矩阵的相似对角化
在物理和工程中的应用
量子力学中的哈密顿算子
在量子力学中,哈密顿算子是一个实对称矩阵,其相似对角 化在求解薛定谔方程等量子力学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结构动力学分析
在工程中,结构动力学分析需要考虑结构的振动和响应,通 过将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相似对角化,可以简化计算过程并 提高计算精度。
04 实对称矩阵的相似对角化 方法
ch5.4实对称矩阵的相似对角化
目 录
• 引言 • 实对称矩阵的相似对角化 • 实对称矩阵相似对角化的应用 • 实对称矩阵的相似对角化方法 • 实对称矩阵的相似对角化实例
01 引言
实对称矩阵的定义
实对称矩阵
如果一个矩阵A的所有元素都是实数,且A的转置矩阵A'等于其本身,即$A'=A$,则称A为实对称矩阵。
三阶实对称矩阵的相似对角化实例
总结词
三阶实对称矩阵可以通过相似变换化为对角矩阵,需要找到三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详细描述
对于三阶实对称矩阵,需要找到三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并构造一个可逆矩阵,使得 该矩阵与原矩阵相似。通过求解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可以找到这三个特征向量,并利用
它们构造可逆矩阵。
n阶实对称矩阵的相似对角化实例
实对称矩阵的相似对角化可以用于矩阵分解,如QR分解、SVD分解等,这些分 解在解决线性代数问题中具有广泛应用。
在微分方程中的应用
线性常微分方程组的求解
通过将微分方程组的系数矩阵相似对角化,可以将问题转化为求解一系列一阶常 微分方程组,简化求解过程。
稳定性分析
通过将线性时变微分方程组的系数矩阵相似对角化,可以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和动 态行为。
定义
如果存在一个可逆矩阵P,使得$P^{1}AP=B$,则称矩阵A与B相似。
第4.4节 实对称矩阵的对角化
注 ①实对称矩阵A的重特征值对应的正交特征向量组的取法 不唯一,故Q不唯一; ②由于实对称矩阵A的不同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必正交, 故只需对对应于同一特征值的线性无关的向量正交化即可.
例2 设3阶实对称矩阵A的特征值为 1 0, 2 3 1,
A对应于1的特征向量为1 (0,1,1)T ,求A.
第4.4节
实对称矩阵的对角化
一、实对称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二、实对称矩阵的对角化
一、实对称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定理1 (1) 实对称矩阵A的特征值都是实数;
(2) 实对称矩阵A的对应于不同特征值的特征向量相互正交;
(3) 实对称矩阵A的每个k重特征值恰好有k个对应于此特征值的 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证 (2) 设1, 2为A的两个不同特征值,1,2为对应的特征向量, 即 Ai = ii ( i = 1,2).
例如
1 2 2 A 2 1 2 是实对称矩阵,其特征值 5, 1. 1 2 3 2 2 1 1 对应特征值5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只有一个 1 1 ; 1
对应特征值1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一定有两个
解 A为实对称矩阵,故A必可对角化,对应于二重特征 值2= 3=1的特征向量应该有两个,设为2,3, 则2,3
都与1正交.
T 设与1正交的向量为 ( x1 , x 解得方程组的基础解系为 2 0 , 3 1 . 0 1
1 1 得 x1 x2 x3 , 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为 1 1 , 2 0 . 0 1
当3 3,解(3 E A) x 0.由
2 1 1 1 0 1 3 E A 1 2 1 0 1 1 1 1 2 0 0 0
第四章三节实对称矩阵的对角化
对于λ2 = 6,解齐次方程组(6E − A) X = 0,得对应的特征向量 将α3 单位化,得
α3 = (1,2,2)T
α3 1 2 2T γ3 = =( , , ) α3 3 3 3
令矩阵
2 2 − 5 − 3 5 4 1 Q = (γ1,γ 2 ,γ3 ) = − 5 3 5 5 0 3 5 −1 则 Q AQ = Λ
n 定理4.11 设α1,α2 ,L,αs (s ≥ 2)是R中的一个线性无关的向量组, 定理
令 β1 = α1
T α2 β1 β2 = α2 − T β1 β1 β1 T T α3 β1 α3 β2 β3 = α3 − T β1 − T β2 β1 β1 β2 β2
L L L L L L
T T T αs β1 αs β2 αs βs−1 βs = αs − T β1 − T β2 −L− T βs−1 β1 β1 β2 β2 βs−1βs−1
第三节 实对称矩阵的对角化
一、向量的内积
定义4.3 定义4.3 在R 中,设向量α = ( a1, a2 ,L, an ) , β = ( b , b2 ,L, bn ) . 1
n
T T
实数 α β = ab + a2b2 +Lanbn = ∑abi称为向量 α和 的内 β 1 1 i i=1 积,记作(α,β ).
β1 = α1 = (−2,1,0)T
4 2 4 T T β2 = α2 − T β1 = (−2,0,1) − (−2,1,0) = (− , − ,1) 5 5 5 β1 β1
T T a2 β1
再将向量 β1, β2单位化,得
γ1 =
β1 2 1 = (− , ,0)T β1 5 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实对称矩阵的对角化一、实对称矩阵的定义:如果矩阵A 满足:①A 是对称矩阵,即T A A =;②矩阵A 中所有元素都是实数(事实上,我们目前接触到的矩阵的元素都是实数,全体实数与全体虚数(如a bi +,0b ≠就是虚数)组成复数集)。
那么,称矩阵A 就是实对称矩阵。
注意,因为实对称矩阵就是对称矩阵,而对称矩阵是对方阵而言的,故实对称矩阵必须是方阵。
二、实对称矩阵的性质:① 实对称矩阵必可对角化。
(一般的矩阵,也就是非实对称矩阵,可对角化是有条件的,全书P372页说的很清楚)② 特征值全是实数,特征向量都是实向量。
(关于这一点是没有考点,这只是单纯地作为一条性质提出来的)③ 不同特征值的特征向量相互正交。
(这一点很重要,对于一般矩阵而言,不同特征值的特征向量线性无关,不能保证不同特征值的特征向量正交。
注意向量正交的定义:设12,a a 为n 维列向量,1212211212,(,)0,T Ta a a a a a a a a a ⇔===⇒正交线性无关)④ 假设i λ是实对称矩阵A 的k 重特征值,那么对应于特征值i λ必有k 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即齐次线性方程组()0i E A x λ-=的基础解系的向量个数为k ,()i n r E A k λ--=。
(对于一般矩阵,若i λ是该矩阵(非实对称矩阵)的k 重特征值,那么对应于特征值i λ的线性无关向量最多为k 个,即齐次线性方程组()0i E A x λ-=(这里的A 为非实对称矩阵)的基础解系的向量个数最多为k 个,即()i n r E A k λ--≤)三、基本情况说明:考虑到考研数三的实际情况,加上为了更加清晰地阐述该问题,我这里论述的实对称矩阵是一个4阶矩阵,在此就不长篇大论一般情况(即A 为n 阶矩阵),希望你从这个特殊例子中看出一般情况。
A 为4阶矩阵,其特征值为1λ、2λ、3λ(3λ为二重特征值)。
特征值1λ对应的特征向量为1a ,即111Aa a λ=,明显11k a (10k ≠)也为1λ对应的特征向量;特征值2λ对应的特征向量为2a ,即222Aa a λ=,明显22k a (20k ≠)也为2λ对应的特征向量; 特征值3λ对应的两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为3a 、4a (因为3λ为二重特征值,所以它必有2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明显3a 、4a 的线性组合3344l a l a +(34,l l 不全为0)也是特征值3λ对应的特征向量。
根据实对称矩阵性质的第二点,这些特征向量之间的关系满足:1122113344223344(,)(,)(,)0k a k a k a l a l a k a l a l a =+=+=(10k ≠、20k ≠、34,l l 不全为0)注意3a 、4a 一定线性无关,但是不一定正交,那么3344(,)l a l a (34,l l 都不为0)的值不一定为0。
上面1122(,)k a k a 、113344(,)k a l a l a +、223344(,)k a l a l a +、3344(,)l a l a 都表示内积。
四、实对称矩阵的对角化全书P372的矩阵相似对角化的方法适合所有矩阵,那么根据该方法,我们构造矩阵P ,令112233443344(,,,)P k a k a k a k a l a l a =++,(12,k k 都不为0,34,k k 不全为0,34,l l 不全为0,向量3344k a k a +与向量3344l a l a +线性无关,即33340k k l l ≠),那么一定有121123333000000(,,,)00000P AP diag λλλλλλλλ-⎡⎤⎢⎥⎢⎥==⎢⎥⎢⎥⎣⎦(向量3344k a k a +和向量3344l a l a +线性无关的充要条件是33340k k l l ≠,133443344334433442,,0x k a k a l a l a k a k a l a l a x ⎛⎫++⇔++= ⎪⎝⎭线性无关齐次线性方程组()只有零解3313334334433443444244(,)0,((,))2kl x k l a a r k a k a l a l a r a a k l x k l ⎛⎫⎛⎫⎛⎫⇔=⇔++== ⎪⎪ ⎪⎝⎭⎝⎭⎝⎭只有零解(),由于34(,)2r a a =,所以3344kl k l ⎛⎫⎪⎝⎭必然满秩,33340k k l l ≠)为什么我把矩阵P 构造成112233443344(,,,)P k a k a k a k a l a l a =++这种形式,而不是像全书上构造成简单的1234(,,,)P a a a a =。
我先说明这种构造的合理性。
把矩阵P 构造成112233443344(,,,)P k a k a k a k a l a l a =++这种形式的合理性说明:由上面的第三点——基本情况说明里面的论述,可以知道:112233443344,,,k a k a k a k a l a l a ++(12,k k 都不为0,34,k k 不全为0,34,l l 不全为0)这四个向量必然分别是特征值1233,,,λλλλ对应的特征向量,如果向量3344k a k a +和向量3344l a l a +线性无关,那么P 可逆,且11233(,,,)P AP diag λλλλ-=。
注意到1234(,,,)P a a a a =是112233443344(,,,)P k a k a k a k a l a l a =++的一种特殊情况。
五、施密特正交化方法的意义说明考研数三对Schmidt 正交化方法的考察,最多涉及三个向量,因此,我在这里只说明3个向量的Schmidt 正交化。
1a ,2a ,3a 线性无关令11a β=,2122111(,)(,)a a βββββ=-,313233121122(,)(,)(,)(,)a a a βββββββββ=--。
其实不需要严格的证明,通过观察,我们就会发现1β,2β,3β都是1a ,2a ,3a 的线性组合。
注意正交化后的1β,2β,3β是两两正交的。
假设1a ,2a ,3a 都是实对称矩阵A 的关于某一个特征值的i λ的三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因为1β,2β,3β都是1a ,2a ,3a 的线性组合,那么1β,2β,3β也是实对称矩阵A 的关于同一个特征值的i λ的三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六、把矩阵P 构造成112233443344(,,,)P k a k a k a k a l a l a =++这种形式的意义说明矩阵112233443344(,,,)P k a k a k a k a l a l a =++(12,k k 都不为0,34,k k 不全为0,34,l l 不全为0,向量3344k a k a +与向量3344l a l a +线性无关,即33340k k l l ≠)包含了所有情况。
在矩阵112233443344(,,,)P k a k a k a k a l a l a =++中令111k a =,221k a =,331k a =,40k =,43333434333(,)(,)(,)(,)a a a a l a a a a a a =--,44343331(,)(,)l a a a a a a =- 那么得到的矩阵Q 是矩阵112233443344(,,,)P k a k a k a k a l a l a =++的一种特殊情况:431234312333434333(,)1111(,,,()(,)(,)(,)a a Q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注意,在这里对34,a a 运用了Schmidt 正交规范化方法,所以此时的矩阵Q 就是一个正交矩阵,即TQ Q E =,1T Q Q -=(矩阵的每一个列向量都是单位向量,且列向量两两正交,无需证明,行向量也满足都是单位向量,且两两正交)。
由于矩阵Q 满足11233(,,,)Q AQ diag λλλλ-=,而1T Q Q -=,那么由11233(,,,)Q AQ diag λλλλ-=可得:1233(,,,)T Q AQ diag λλλλ=七、化二次型为标准型的问题的等价问题 对于二次型(n 元二次方程)12(,,,)T n f x x x x Ax =,其中A 为实对称矩阵,我们的目的是要通过坐标变换(即找到一个可逆矩阵Q ,令y Qx =,注意这里对Q 的表述仅仅是可逆矩阵,没有说找一个正交矩阵——当然正交矩阵也是可逆矩阵,因为我们在这里的目的仅仅是作坐标变换,作坐标变换的矩阵必须是可逆矩阵),把二次型12(,,,)T n f x x x x Ax =化为标准型22212121122112212(,,,)(,,,)0000(,,,)00y QxTT T n n n nn n n f x x x x Axf y y y y Q AQy y y y y y y y y y ηηηηηη==⇔==+++⎡⎤⎛⎫ ⎪⎢⎥ ⎪⎢⎥= ⎪⎢⎥ ⎪⎢⎥⎣⎦⎝⎭坐标变换(12,,,n ηηη为n 个实数)这个问题等价的表述就是:对于实对称矩阵A ,找到一个可逆矩阵Q ,使得12(,,,)T n Q AQ diag ηηη=。
注意,这里的Q 不是唯一的,这里的12,,,n ηηη随着Q 的不同而取不同的值,特别的,如果这里的Q 选择的是上面第六点中的431234312333434333(,)1111(,,,()(,)(,)(,)a a Q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那么这里的12,,,n ηηη依次取对应的12,,,n λλλ。
八、化二次型12(,,,)T n f x x x x Ax =为标准型具体步骤:(1) 根据||0E A λ-=求出n 阶实对称矩阵A 的所有特征值i λ(2) 通过解齐次线性方程组()0i E A x λ-=求出每一个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i a(3) 把一重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单位化,把k 重(2k ≥)特征值对应的k 个特征向量规范正交化,得到n 个两两正交的单位向量i r(4) 构造矩阵Q ,令12(,,,)n Q r r r =。
明显Q 是正交矩阵,即T Q Q E =,1T Q Q -=(5) 作坐标变换,令x Qy =,那么12121122222121122(,,,)(,,,)0000(,,,)00QyTT T n n n n nn n f x x x x Axf y y y y Q AQyy y y y y y y y y λλλλλλ==⇔=⎡⎤⎛⎫ ⎪⎢⎥ ⎪⎢⎥==+++ ⎪⎢⎥ ⎪⎢⎥⎣⎦⎝⎭坐标变换x其中,12,,,n λλλ为对应的n 个特征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