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设计模板——诗词教学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教案设计 3篇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教案设计 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54fa8e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36.png)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教案设计篇1一、复习检查1、朗读《锄禾》。
2、用自己的话把《锄禾》这首古诗的意思讲一讲。
二、初读指导1、板书课题,领读。
农民什么地方值得人们同情呢?2、教师范读,领读。
(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收闲田农夫粟犹自由拼读,读准字音。
熟记、练写生字。
(2)指导朗读,注意多音字,重音和停顿。
(3)自由读课文,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三、精读训练1、教师介绍粟。
2、学生,弄懂“无”和“犹”的意思。
3、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的所以讲一讲。
同桌试讲,共同纠正。
结合讲解板书:春一粒秋万颗饿死4、检查试讲情况,指名讲解。
5、观察课本上的插图,说说图意。
6、为什么丰收农民还要饿死呢?7、对照板书练习背诵。
四、作业1、画去括号内不恰当的拼音。
2、解释。
3、诗句中“一粒”的“粒”表示(),“万颗”中的“万”表示()。
4、用自己的话讲《悯农》的诗意。
5、背诵《悯农》。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教案设计篇2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借助注解,理解诗句意思。
2、想象诗所描写的情景,体会诗的意境。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教师:诗文画面课件或挂图、怀旧音乐带、相关古诗。
学生:搜集思念家乡的古诗,古诗作者的情况。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一、学习第一首古诗《小池》(一)导入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从1册至今,我们已学过很多古诗,愿意把记得的古诗背一背吗?(抽学生背诵)这些古诗语言简洁,韵律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今天,我们将学习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古诗《小池》。
(板书课题)2?简介杨万里的情况。
3?老师出示挂图或课件,旁白:诗人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小池塘初夏时节的勃勃生机,表达出了对自然风光的一种喜爱之情。
(二)初读诗句,学生质疑1?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抽学生读,分组读,齐读。
3?再读诗句,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4?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讨论解决提出的问题,初知诗句大意。
小学语文古诗诗歌教案万能模板
![小学语文古诗诗歌教案万能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337e14b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8.png)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掌握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古诗的朗读、理解和背诵。
难点:古诗的韵律和节奏的把握,以及情感表达的理解。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古诗教材。
2. 多媒体设备。
3. 相关图片或实物,以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图片、音乐或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喜欢古诗吗?为什么?二、新课导入1. 介绍古诗的背景知识,如作者、时代背景等。
2. 朗读古诗,引导学生注意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三、诗歌理解1. 分段讲解古诗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
2. 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
四、朗读与背诵1.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2. 学生分组朗读,互相纠正,提高朗读水平。
3. 选择学生代表进行背诵,教师点评。
五、拓展延伸1. 介绍与古诗相关的文化知识,如诗词中的历史人物、地理环境等。
2.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古诗,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六、总结与反思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古诗的朗读、理解和背诵方法。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朗读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古诗背诵和创作作业。
3. 家长反馈:了解家长对学生学习古诗的满意度。
教学反思:1. 课后反思教学效果,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备注:1. 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小学古诗教案设计
![小学古诗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7d68750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ad.png)
小学古诗教案设计小学古诗教案设计(通用11篇)古典诗词语虽短,但意境却大,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美育的好题材。
下面是店铺精选的小学古诗教案设计,欢迎参考!小学古诗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诗的意思,了解秋天红叶的特点,体会诗人热爱秋天、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会背诵。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美的意境。
【教学难点】体会诗美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学用具】PPT【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生思考,后交流。
)(教师肯定学生所说)因为有了春、夏、秋、冬,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奇妙、美丽的大自然。
但是秋天,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收获的季节。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的古诗《山行》。
【板题】:山行杜牧二、自主合作,读诗明意。
1、简介作者: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诗人。
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人。
有《樊川文集》。
与李商隐齐名,称“小李杜”。
杜牧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2、自由朗读,读到琅琅上口为止。
3、请生朗读,互相评价。
4、四人小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释及词语手册,合作互助,逐字逐句理解诗文。
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或写下来。
5、小组汇报交流。
点拨:⑴山行:在山上行走(谁在山上行走)⑵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⑶寒山:深秋时节的山林(寒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实指秋天的山)⑷斜:在这首诗中应读xié,意思仍当倾斜解释,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⑸白云生处与白云深处的区别:深:浓厚,浓郁;生:生出,存在。
(指有白云缭绕的地方,也说明那地方比较高。
)⑹坐:因为。
爱:真爱,留恋的意思。
⑺霜叶:经霜打过的枫叶。
枫林晚:傍晚时候的枫树林。
⑻红于:比更红——与“红如”区别。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全文5篇)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全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898decc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25.png)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全文5篇)第一篇: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
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掌握生字“焚”,能理解诗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了解作者生平事迹。
2、能力目标:学生能凭借诗歌语言文字,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
结合作者生平及当时时代背景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并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
【教学重难点】1、能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走近古诗。
1、同学们,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朝气蓬勃,弥久不衰。
我们从小一直学古诗,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你还记得哪些诗?(指名吟诵两至三首古诗)2、贺知章写了一首《咏柳》,大家会背吗?(齐背),诗中的“剪刀”可以换成“菜刀”吗?(学生说说理由,教师用“推敲”和“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典故引导学生体味诗歌语言的精炼及韵味)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名的诗——《石灰吟》(板书课题),齐读诗题。
2、了解诗人:《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
于谦(1398-1457),浙江杭州人。
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公元1421年,考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山西、河南巡抚,兵部尚书等职。
为官清正,不畏强暴,深受人民爱戴。
公元1457年,被奸官诬陷杀害,1465年,明朝政府为于谦平反昭雪,并赐谥号为“忠肃”3、释题:吟:吟诵,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如孟郊的《游子吟》、白居易的《暮江吟》、李白的《白头吟》等。
小学古诗教学设计万能模板
![小学古诗教学设计万能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029d584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c1.png)
小学古诗教学设计万能模板一、课程名称:(适用大部分课程教案)二、授课对象: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三、授课时间:45分钟四、授课教师:XX老师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掌握本课古诗的基本内容,理解诗句的含义。
(2)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朗读、默读、背诵和表达能力。
(3)提高学生对古诗中修辞手法和文学特点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3)通过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培养高尚情操。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
六、教学重占和难点1、教学重点:(1)古诗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2)古诗的朗读、默读、背诵和表达技巧。
(3)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文学特点。
2、教学难点:(1)对古诗中复杂句子结构的理解和分析。
(2)古诗朗读、默读、背诵的技巧。
(3)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感悟和审美能力。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1)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或生活实例引起学生对本课古诗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2)通过提问、悬念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相关古诗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知讲授(20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古诗的背景、作者及其创作特点,帮助学生了解古诗的文化内涵。
(2)逐句讲解古诗的句子结构、修辞手法和文学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句含义。
(3)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默读、背诵技巧,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3、合作探究(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古诗中的难点和重点,互相交流心得体会。
(2)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古诗的内(3)开展课堂互动,如角色扮演、古诗接龙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4、巩固练习(10分钟)(1)设计针对古诗知识点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古诗教案设计模板(精选5篇)
![古诗教案设计模板(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0b65e3c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80.png)
古诗教案设计模板(精选5篇)古诗设计模板篇1教学目标:1.能够借助注释读懂并能初步鉴赏温庭筠的诗歌2.鉴赏温庭筠高超的写景状物技巧。
3.继续学习掌握分析诗歌意境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鉴赏温庭筠高超的写景状物技巧。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本诗的“目前之景”和“言外之意”教学方法:诵读与鉴赏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有关意境的知识(一)提问;什么是意境意境,简单地说,就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
“诗言志”,“歌缘情”,诗歌往往不对客观现实作全面具体细致的描绘,而是选取现实生活中最富有特征的片断,描绘出一幅幅感人的生活画面,烘托出与这种画面相吻合的(情调或者说气氛);在这些画面中,有诗人创造的各种艺术形象(人或者事物),并包含着诗人的感情。
画面或形象,情调或气氛,诗人的感情,这几方面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构成诗中的艺术境界。
(二)“意境类”答题步骤:(1)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并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2)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三)课堂练习阅读下面一首绝句,简要分析此绝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按“意境类”答题步骤作答)(答案)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忙着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二、学习鉴赏《商山早行》(一)作者简介温庭筠:(约812 —约870),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唐宰相温彦博后代。
早年才思敏捷,以词赋知名,然屡试不第,客游淮间。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教案设计一等奖3篇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教案设计一等奖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86c37c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a4.png)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教案设计篇6教材简说本课是唐代和宋代诗人写的两首描写春天的诗,内容和观察角度不同,但都能看出作者用心发现的特点,《草》是一首咏物诗,情景交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宿新市徐公店》描绘的是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所见的生机勃勃的暮春景色。
教学本课,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
学习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
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小朋友们,大家从小到现在一定会背不少诗吧,今天我们就来比比谁会背的多,指名背古诗,不能重复。
二、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或容易读错的字。
(2)结合语言环境自主认读。
(3)教师检查认读情况,随机纠正读音。
注意“荣”不要读成óng;“宿”是多音字,在本课读sù;“疏”要读翘舌音。
(4)小组内相互检查认读情况。
2.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1)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
(2)如果班上有姓徐的同学,或者有的同学认识姓徐的人,就请他教大家识记“徐”这个了。
3.组词识字。
如,宿,住宿、宿舍。
4.以熟字带生字识字,如,离—篱、味—未。
5.写字指导。
(1)巩固音、形。
本课9个字要写的字中平翘舌音的字较多,翘舌音;追(zhu ī)烧(shā)荣(róng);平舌音:菜(cài)宿(sù)。
建议写字前引导学生再次认读这些字,巩固读音。
(2)观察发现。
本课的9个字包含了五种结构,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独体字:未左右结构:枯、徐、烧上下结构:宿、菜上中下结构:荣半包围结构:追、店(3)重点讲解。
未:可以先复习一下“味”字,再指导书写。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教案设计精选3篇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教案设计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b7801a5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1b.png)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教案设计篇9教学目标:1、了解《题西林壁》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弄懂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歌内容。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理解《题西林壁》的内容,体会诗的意境,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总结。
教具准备:投影器。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背诵第一首古诗:《望天门山》。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二、学习第二首诗,板书:题西林壁1、用自己的话说题目的意思。
介绍作者:苏轼2、出示投影片,读初《题西林壁》。
指名朗读,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3、指导学生借助注释逐句理解。
(1)同桌互相解释词句的意思。
(2)在学生讲解的基础上,着重指导以下词语:岭,指连绵起伏的山岭。
峰,巍然耸立的险峰。
远近高低,讲诗人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
2、指名学生讲解全诗大意。
(庐山从正面看,是一道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是一道巍然耸立的山峰。
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会呈现出不同的形象。
不认识庐山的真实面貌,那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
为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原因是什么呢?结合投影思考回答结合这句话体会它蕴含着一个什么道理呢?(讨论发言)(现实生活也是复杂的,如果被表面现象所迷惑,那也旧象身在庐山之中一样,看不清事物的本质,不可能全面的认识事物。
3、指导朗读。
4、学习生字。
(1)说说写“缘”字要注意什么。
(2)书写生字。
三、作业1、背诵《题西林壁》。
2、预习《三峡之秋》。
板书设计:横高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教案设计篇10【教学目标】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有感情朗读并且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难点】突出“远、近、高、低、横、侧”几个字的展示的画面。
通过“莫笑、足”等词语,体会农家的纯普热情、乡间的风光习俗。
关于小学古诗词教案6篇
![关于小学古诗词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5e49e5e2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52.png)
关于小学古诗词教案6篇专题“小学古诗词教案”为你推荐以下内容。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小学古诗词教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没有写的老师就需要抓紧完成了。
只有提前备好教案课件,这样课堂的教学效率才能有大的提升。
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关于小学古诗词教案【篇1】两首古诗在内容上是有联系的,都是写童年生活的。
在学习课文时,既可以把两首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学,体会其内容上的相似之处,感悟童年生活因环境而不同,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又可以重点学一首,放手让学生自学其他一首。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所以两种教学设计都是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学《牧童》可以这样安排教学环节:一、介绍诗人,激发兴趣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
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
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
后来唐代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
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
相信通过这一段导语,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会被大大的激发起来,他们肯定会迫不及待想知道神仙写的诗会是什么样的,这时候我们要投其所好,赶紧进入第二个环节的教学。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这个环节主要通过三次朗读,达到对古诗的初步理解。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牧童》: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诗,正字音。
尤其注意“铺、蓑”的读音。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通过查字典,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
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
4、指名交流,适时点拨。
通过以上的三读,学生对这首古诗有了自己的理解,但是自己的这种理解到底准不准确,这时候需要教师适时的点拨,很自然的进入第三个环节的学习。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这个环节可以分四步进行:1、再读古诗,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可以与人合作。
小学古诗词教案(合集15篇)
![小学古诗词教案(合集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5648986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7f.png)
小学古诗词教案(合集15篇)小学古诗词教案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词,大体把握词意。
2.反复朗诵,品味用词的凝练,理解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词中所表现的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三词客”“八大家”分别指的是谁,大家知道吗?(“三词客”:苏洵、苏轼、苏辙;“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
)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朝词人苏轼的一首词《浣溪沙》,苏轼又叫苏东坡,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
他性格直率开朗,而政治道路不顺。
他写这首词的时候便是因“讥讽朝廷”被贬官至黄州。
下面我们看一下这首词的内容。
二、初读诗词,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读,借助注音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
2.指名读,生评价。
(注意读出节奏、情感)3.范读,齐读。
三、再读诗词,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词,并结合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其中的意思,小组成员间相互讨论帮助,然后请学生代表发言,大家共同补充完善。
(子规——杜鹃鸟;白发——代指老年人;黄鸡——代指时光流逝。
)2.再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词的内容。
(参考:词人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感悟到人生需乐观的哲理。
)3.交流对词意的理解。
(在蕲水的清泉寺游历,清泉寺面对着兰溪,兰溪的水向西流去。
山下兰草初生的幼芽正浸泡在溪水之中,松林间的沙路干净没有泥土。
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杜鹃的啼叫声。
谁说人生不能再回到少年时代?你看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奔流!不要在老年时感慨时光流逝。
)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1)词中有画,让我们轻轻地读读这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山下兰草初生的幼芽正浸泡在溪水之中,松林间的'沙路干净没有泥土。
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杜鹃的啼叫声。
)(2)这几句话写出了清泉寺怎样的特点?(优美的风光和环境)作者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哀怨惆怅)教师结语: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
古诗词教学设计范文(5篇)
![古诗词教学设计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19a0f3d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ca.png)
古诗词教学设计范文(5篇)作为专门给别人教授学问的人民老师,常常需要借助教学设计的帮助,通过规划和布置,对如何实现教学目标做出有创意的决议,从而解决如何教的问题。
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古诗词教学设计范文,多篇可选,欢迎阅读、借鉴并下载。
古诗词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第一课时(《牧童》)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词的意思。
3.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舒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介绍诗人,激发爱好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谁知道“八仙”是哪八个人?今日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
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
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
后来唐代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夫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
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自由读古诗,读通顺,读流利。
2.小组齐读古诗、互评、相互正音。
(注意强调“蓑”字的读音和写法)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
4、同学反馈并质疑。
(师适时板书并回答同学的质疑)铺,铺开。
弄,逗弄。
饱饭,吃饱了饭。
蓑衣:棕或草编织的外衣,用来遮风避雨。
卧月明:躺着观看光亮的月亮。
(三)再读古诗,交流学习1.再读古诗,利用工具书和学习资料进行“小组学习”。
(给同学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2.反馈:你读懂了什么?3.依据同学回答,老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风中模糊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快乐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4.全班齐读此诗。
(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1.老师配乐朗读,同学闭目想象。
2.同学反馈,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小学古文诗词课程设计
![小学古文诗词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504f228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74.png)
小学古文诗词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古文诗词,让学生掌握古文的基本阅读能力,理解古文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对古文诗词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指定的古文诗词。
2.理解古文诗词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结构。
3.了解古文诗词的基本背景和历史。
4.能够运用古文诗词中的词汇和句式进行简单的表达。
5.能够分析和解读古文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6.能够进行古文诗词的欣赏和评价。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对古文诗词的兴趣和热爱,提高文化素养。
2.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3.培养对文学艺术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小学阶段的古文诗词为主,包括《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等经典古文诗词。
具体教学大纲如下:1.古文诗词的基本概念和背景介绍。
2.《弟子规》的学习,包括背诵和理解其中的教育和道德观念。
3.《三字经》的学习,包括背诵和理解其中的知识和价值观。
4.《百家姓》的学习,包括背诵和理解其中的姓氏文化和历史。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包括:1.讲授法:教师对古文诗词的基本概念和背景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建立基础知识。
2.讨论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古文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3.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一些具体的古文诗词案例,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深入理解古文诗词的特点和魅力。
4.实验法:通过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让学生亲身体验古文诗词中所描述的场景和情感,增强学习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适合小学阶段的古文诗词教材,如《古文诗词精选》等。
2.参考书:提供一些相关的参考书籍,如《古文诗词鉴赏辞典》等,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入研究。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文诗词。
诗词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
![诗词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bdf54ac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ad.png)
诗词教学设计诗词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诗词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诗词教学设计1目标:1、读懂诗句,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感情。
2、背诵古诗。
重点:体会诗中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万物苏醒,充满生机与活力,许多诗人都曾在诗中赞美过春天,你们还记得哪些描写春天的诗?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板书:江畔独步寻花,它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二、初读古诗1、介绍作者,了解写作背景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杜甫的情况。
(杜甫唐朝大诗人,称为诗圣,他的一生跌荡起伏,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不安后,杜甫来到了成都锦江边的草堂居住,过上了安宁的日子,这一年春天来了,江水的歌唱,鸟儿的叫声,吸引着他走出草堂,一路上他被春天的美景所打动,写下了这组江畔独步寻花共七首,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注意把字音读准,做到字字响亮,字正腔圆。
点评:读得声音响亮。
字音咬得真准,尤其是这个簇字,是一个平舌音。
3、我们说古诗与音乐一样也有节奏美,现在就请同学们再读一读,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可以试着用做记号。
点评:读得不错,听出来了吗?她在哪儿停顿了。
一起试着读一读。
4、光把字音读谁,句子断对,还远远不够,要想把诗读出它的韵味来,必须要理解古诗。
回忆学习古诗有哪些方法。
(板书:联系上下文,图文结合,查注释,补省略,换词序,了解背景,联系上下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了解古诗内容,读懂诗句,体会诗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理解“蹊”、“留连”、“戏”、“娇”等词语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3、感受春天的美丽和生机,领悟诗歌所描绘的优美意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词语,读懂诗句,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理解诗义。
诗词五首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诗词五首课程设计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60d35a9f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44.png)
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诗词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2.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3. 学会欣赏和创作不同风格的诗词作品。
4. 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创作能力。
课程内容:一、课程导入1. 介绍诗词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
2. 阐述诗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二、诗词五首鉴赏1. 第一首诗词:《登鹳雀楼》- 鉴赏要点:诗歌意境、修辞手法、作者情感。
- 课后作业:模仿《登鹳雀楼》的风格,创作一首五言绝句。
2. 第二首诗词:《静夜思》- 鉴赏要点:诗歌结构、意象运用、作者心境。
- 课后作业:根据《静夜思》的意境,创作一首五言律诗。
3. 第三首诗词:《江南春》- 鉴赏要点:诗歌描绘的江南景色、情感表达、语言风格。
- 课后作业:以江南春为主题,创作一首七言绝句。
4. 第四首诗词:《江雪》- 鉴赏要点:诗歌意境、象征手法、作者情感。
- 课后作业:模仿《江雪》的意境,创作一首五言绝句。
5. 第五首诗词:《将进酒》- 鉴赏要点:诗歌风格、豪放情感、修辞手法。
- 课后作业:以饮酒为主题,创作一首七言绝句。
三、诗词创作技巧讲解1. 诗歌结构:了解绝句、律诗、排律等不同诗歌形式的特点。
2. 意象运用:学习如何运用自然景物、历史典故等意象表达情感。
3. 语言风格:分析不同风格诗歌的语言特点,如豪放、婉约、清新等。
4. 修辞手法:讲解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四、课程总结与反思1. 回顾五首诗词的鉴赏要点,总结所学知识。
2. 学生分享创作心得,教师点评并提出改进建议。
课程实施:1. 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诗词鉴赏要点和创作技巧。
2. 学生鉴赏:组织学生集体鉴赏五首诗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创作实践:鼓励学生课后创作诗词,提高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4. 互动交流:鼓励学生课堂提问,教师与学生互动解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情况等。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创作作品,评价其文学素养和创作能力。
小学诗词教案模板及范文
![小学诗词教案模板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63cff2a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3d.png)
一、教案模板【课题】《(诗词名称)》【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节课诗词的朗读技巧。
(2)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
(3)背诵并默写诗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吟诵,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诗词的热爱之情。
(2)引导学生感受诗词中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1. 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
2. 学会诗词的朗读技巧。
【教学难点】1. 理解诗词中的意境。
2. 背诵并默写诗词。
【教学准备】1. 诗词原文。
2. 诗词背景资料。
3.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诗词的背景和作者。
2. 学生自由朗读诗词,感受诗词的韵律。
二、新课学习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词的字词、句式、修辞手法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词的理解。
3. 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强调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三、朗读技巧指导1. 教师示范朗读诗词,强调重音、节奏、停顿等。
2. 学生跟读,练习朗读技巧。
3. 学生分组进行朗读比赛,提高朗读水平。
四、背诵与默写1.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背诵诗词。
2. 学生进行默写练习,巩固所学。
3. 教师检查学生的背诵和默写情况,给予反馈。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六、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诗词。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1.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 加强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范文课题:《静夜思》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会《静夜思》的朗读技巧。
(2)理解《静夜思》的基本内容。
(3)背诵并默写《静夜思》。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吟诵,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诗词课程教案模板
![小学语文诗词课程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089ccb5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fa.png)
一、课程名称《古诗欣赏与朗诵》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代诗词的基本知识,包括诗词的起源、发展、特点等。
2.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的能力。
4. 通过学习古诗,让学生体会古代诗人的情感,感受诗词的意境。
三、教学重点1. 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掌握古诗的基本表达手法。
2. 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3. 体会古诗的意境,感受古代诗人的情感。
四、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和诗句。
2. 感受古诗的意境,体会古代诗人的情感。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教学挂图。
2. 生字卡片。
3. 古诗文本。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古诗的起源、发展、特点等基本知识。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读古诗吗?为什么?二、学习古诗1. 教师出示古诗文本,引导学生阅读。
2. 解释古诗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和诗句。
3. 学生朗读古诗,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
三、讨论交流1.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2. 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古诗?谁能为大家朗诵一首?2. 学生自由朗诵古诗,教师点评。
二、学习新诗1. 教师出示新古诗文本,引导学生阅读。
2. 解释古诗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和诗句。
3. 学生朗读古诗,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
三、讨论交流1.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2. 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古诗?谁能为大家朗诵一首?2. 学生自由朗诵古诗,教师点评。
二、总结提升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古诗的特点和鉴赏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古诗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三、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朗诵和鉴赏。
2. 次日课堂上,学生分享自己的朗诵和鉴赏心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课程设计模板——诗词教学
小学诗词一般教学模式
(包括古诗词,现代诗,儿童诗,童谣等)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操作建议:配乐,教师描绘画面;猜谜引入;复习背诵学过的古诗;课件出示诗歌描绘的情景;谈话、创设情景导入。
【环节二】着眼全诗,感知诗意
操作建议:教师着眼全诗,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全诗有关的概略性信息,初步感知诗意。
从插图感知诗意。
从诗题入手感知诗意。
从已有的知识入手,感知诗意。
【环节三】解读诗句,再现形象
操作建议:指导学生学习诗歌的词语和句子,深化对全诗的理解,纠正初步感知时可能出现的偏差。
抓住关键词句,通过想象,实现语言符号到头脑中的形象转化。
调动自己的生活知识,把一些隐含在字里行间的内容挖掘出来,把“碎片”还原成完整的形象。
通过联想领悟诗歌的弦外之音,象外之旨。
【环节四】进入诗境,领悟诗情
操作建议:进入诗境可以借助以下方法:朗读入境。
复述入境。
表演入境。
在学生入境生情后,立即趁热打铁,有感情地朗读,甚至背诵诗歌,以加深对诗人情感的体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