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版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
初2020地理会考复习提纲(答案)
![初2020地理会考复习提纲(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8078b90b4e767f5bcfce78.png)
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初中地理结业考试复习提纲一、地球地图1.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及产生的地理意义。
绕转轴方向周期地理意义地球自转地轴自西向东一天昼夜更替、时差地球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季节变化2.知道经纬线的划分。
纬线经线经纬网纬线经线指示方向东西南北长度关系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等长形状圆圈半圈3.记住特殊的经纬线,理解它们的地理意义(0o纬线、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30o 纬线、60o纬线、90o纬线;0o经线、20oW、160oE)。
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和1800经线同为东西经的分界线。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20oW160oE 。
(0—20oW:在东半球;160oE—180o:在西半球) 0°纬线又叫“赤道”,是南北半球和南北纬的分界线,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南回归线是热带带和南温带带的分界线。
北回归线是热带带和北温带带的分界线。
南极圈是南温带带和南寒带带的分界线。
北极圈是北温带带和北寒带带的分界线。
30o纬线是低纬和中纬的分界线,60o纬线是中纬和高纬的分界线,90o纬线就是南北极点。
(1)、在右图中填出:南北极点的度数;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名称及度数。
(2)、在图中绘出东西半球分界线并填出度数。
(3)、填写五带的名称。
(4)、太阳直射 最北界线: oN (北回归线)最南界线: oS (南回归线) (5)、有太阳直射: 热 带有极昼极夜: 北寒 带、 南寒 带既不能受到太阳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 北温 带 、 南温 带 (6)、写出图中A 、B 两点的经纬度并判断所在半球:A 点:oN ,60oW ,北半球,西半球B 点:oS ,30oE ,南半球,东半球4. 通过经纬线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120° 100° 80° 60° 40° 20° 0° 20° 40°写出图中A 、B 两点的经纬度。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人教版)(20200927092733)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人教版)(20200927092733)](https://img.taocdn.com/s3/m/21abe3904b35eefdc9d3332a.png)
66.5 °
⑸产生的现象:
①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②同一地点,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③同一地点,昼夜长短的变化;
2
160° 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 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⑻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
20° W、160° E。
180°
(西经)
20° 10°
1、地球的自转( P9 中的图 1.15 )
⑴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⑵方向:自西向东。
⑶周期:一天(约为 24 小时)。
⑷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地方时差
2、地球的公转( P11 中的图 1.19 )
⑴含义: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
⑵方向:自西向东。
⑶周期:一年(约为 365 天)。
⑷特点: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是
66.5 °
⑸产生的现象:
①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②同一地点,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③同一地点,昼夜长短的变化;
2
160° 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 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⑻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
20° W、160° E。
180°
(西经)
20° 10°
(东经)
0° 10° 20°
180°
愈向西愈大
愈向东愈大
本 初 子 午 线
( 北 纬 )
赤道
( 南 纬 )
90°
愈
向
北
愈
20°
大
10 °
0° 10°
20°
愈
向
南
愈
大
90°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14篇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435b3151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32.png)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14篇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1一、地图1.地图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
1:1000000的意思是: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一百万厘米。
2.相同图幅,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表示范围越大。
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表示范围越小。
3.海拔和相对高度4.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封闭的等高线中心,①周围低,中间高,表示山顶;②周围高,中间低,表示盆地;③两山顶之间的地方是鞍部;④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陡崖;⑤等高线中间高,两侧低的地方是山脊;⑥中间低,两侧高的地方是山谷二、海陆分布和海陆变迁1.地球上71%是海洋,29%陆地,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无论怎样平分地球,任何一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亚欧两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
亚非两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
南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
亚、北美洲以白令海峡为界。
3.海陆变迁原因是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次要原因是人类的活动。
4.七大洲面积大小顺序排列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跨经度最多的洲是南极洲;跨纬度最多的洲亚洲;平均海拔的洲南极洲,平均海拔最低的洲欧洲。
5.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被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内部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比较活跃,世界的火山和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a)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b)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我国位于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6.板块的运动方式:a、碰撞挤压:位于非洲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中海将消失,是由于板块的挤压碰撞;喜马拉雅山的形成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碰撞;科迪勒拉山系(美洲):美洲版块与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挤压碰撞)b、张裂:红海将扩大,是由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作用。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21、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2020地理初中会考会考知识点
![2020地理初中会考会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b7591e5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da.png)
2020地理初中会考会考知识点地理会考知识点汇总地球与地图1.地球的运动分为自转和公转。
自转中心是地轴,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天。
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是昼夜交替和时差。
公转中心是太阳,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大约是一年。
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是季节的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2.经线和纬线是地球上的基本网格线。
纬线以赤道(0°纬线)为界把地球分为南纬(用S表示)和北纬(用N表示),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
纬度向北向南各有90°。
经线以0°经线(又称为“本初子午线”)为界把地球分为东经(用E表示)和西经(用W表示),而划分东半球和西半球的界限是以20 °W和160°E。
经线的形状为半圆,长度相等,指示南北方向;纬线的形状是圆(极点除外),长度是赤道向两极递减,指示东西方向。
3.五带中,终年炎热的是热带,四季变化最明显的地区是北温带和南温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北寒带和南寒带,南北半球的季节是相反的。
4.特殊的经纬线包括赤道(即0°纬线)、0°经线、20°W、160°E、北回归线(23.5°N)、南回归线(23.5°S)、北极圈(66.5°N)和南极圈(66.5°S)。
不同的经纬线将地球划分为不同的地带,如低纬度地区(0°—30°)、中纬度地区(30°—60°)和高纬度地区(60°—90°)。
5.地图上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和图例(地图的语言)。
6.在地图上辨认方向的方法有三种:通常情况下,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辨认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通过指向标来辨认方向,指向标指示北方;在有经纬网地图上,根据经纬线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7.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较比例尺的大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2020会考地理必背重点知识汇总
![2020会考地理必背重点知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a539458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bd.png)
2020会考地理必背重点知识汇总士满河、黑海、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达达尼尔海峡②非洲和欧洲:加纳角、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③北美洲和南美洲:巴拿马地峡④南美洲和南极洲:德雷克海峡⑤欧洲和北极洲:法兰克福群岛⑥亚洲和北极洲:白令海峡13、世界五大洲人口排名: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14、世界三大经济体:XXX、美国、中国15、世界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16、世界自然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意大利17、世界七大奇迹: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阿尔忒弥斯神庙、奥林匹亚神庙、摩索拉斯陵墓、罗得岛巨像、亚历山大灯塔18、世界三大宗教:XXX、XXX、XXX19、世界三大运河: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京杭大运河20、世界三大峡谷:科罗拉多大峡谷、塔拉马卡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1.水路交通要道世界各地有四个重要的水路交通要道,它们分别是:①欧洲和亚洲:土耳其海峡(连接黑海和地中海)、海(世界最大的湖泊);②亚洲和非洲:苏伊士运河(连接地中海和红海);③南美洲和北美洲:巴拿马运河(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④亚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峡(连接太平洋和北冰洋)。
2.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是世界上地震和火山活动最剧烈的地带。
3.六大板块世界上的陆地被分为六个大板块,它们分别是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4.人口分布世界人口集中分布于中低纬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例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
而人口稀疏区则包括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湿热的热带雨林等。
5.人口增长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就业困难、居住条件差、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而人口增长过慢则会造成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6.人种分布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以及大洋洲;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
2020最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
![2020最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439b21816fc700abb68fc1b.png)
一、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形状为球体2、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3、经纬线(1)能准确指出五带(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的分布位置(2)东西半球的划分( 20W ,160E )为东西半球分界线4、海拔和相对高度(1)海拔: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2)相对高度:某地高出另一地的垂直距离 (3)A 海拔高度为1000米,B 海拔高度为500,米,A 与B 的相对高度为500米。
20°160°E东半球20°W160°西半球 1000带023.5秋分9.23东至 12.22 春分3.21 夏至6.22 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图一、比例尺和方向1、有指向标的地图中,指向标箭头指向正北方。
2、没有指向标,但有经纬网的地图,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3、既没有指向标有没有经纬网,一般默认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4、比例尺5、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1、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
2、亚洲与非洲分界线为苏伊士运河,北美洲和南美洲分界线为巴拿马运河,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为白令海峡。
3、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较活跃,日本多火山地震是由于其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4、全球划分为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20°N 30°N 40°N(1)A 点经纬度为: (20°N,90°E )(2)点A 在点B 的东南方向。
北美洲 南美洲非洲欧洲亚洲南极洲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洋洲南极洲八年级上册地理会考复习资料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1、2、我国的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面积第3大国家。
次于俄罗斯、加拿大。
3、我国濒临的边缘海从北向南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4、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6、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陆上邻国16个,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隔海相望的邻国有6个,分别为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2020届初中地理会考超全复习资料(PDF版)
![2020届初中地理会考超全复习资料(PDF版)](https://img.taocdn.com/s3/m/af56fb04f01dc281e53af0e0.png)
考试范围及比例:第一部分地球和地图(10%)第二部分世界地理(15%)第三部分中国地理(75%)专题一地球和地图(一)、地球的运动运动方式方向周期产生现象自转自西向东一天即24小时昼夜更替和时差公转自西向东一年(365天)四季变化、五带2020届地理毕业会考复习资料(二)经纬线和经纬度1、特殊经线2、特殊纬线读图3完成下列各问:(1)图中,各点的经纬度分别是:A(50°N、90°W);B(23.5°S、120°W);C(0、30°W);(2)将D点(60°S,30°E)标在图中相应位置。
(3)B在A的西南方向。
C点在B点的东北方向。
(4)在图中相应位置填注五带。
(5)记住特殊的纬线,知道它们的地理意义(0°纬线、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30°纬线、60°纬线、90°纬线)(三)地图1、知道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地图上不同的符号)和注记(地图上的文字和数字)2、能运用地图判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①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指向北方②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③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④利用比例尺量算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会计算,注意统一单位(1千米=100000厘米)⑤能在等高线地图上估算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例:1、图4中,A点海拔高度为210米,B点的海拔高度为190米,C点的海拔高度为230米,B、C两点的相对高度为40米。
图4⑤、根据地势判断,河流的流向为:自西向东。
⑥、根据比例尺计算出,图中两山顶之间的实地距离为千米。
[比例尺为1:200000专题二世界地理一、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及主要特点(1)在图5甲中填出各大洲的名称;图5甲(2)在图5乙中,填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各大洲分界线的名称。
地理会考必背知识点2020
![地理会考必背知识点2020](https://img.taocdn.com/s3/m/0d33a78e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7c.png)
地理会考必背知识点2020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是近似地球椭球体形状,不是完全的球体。
•地球的结构由内到外分为了地核、地幔和地壳。
•地球内部由岩石和金属组成,地壳是岩石层。
2. 地球的运动•地球具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旋转,自转一周需要24小时。
•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公转一周需要365天。
3. 大气圈和气候•大气圈是地球表面上空被气体包围的部分。
•大气圈分为不同的层,从地球表面到高空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臭氧层等。
•气候是指长时间内某个地区的气象条件的统计结果。
4. 水资源•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水、流入江河湖海等。
5. 风和降水•风是大气中气压差引起的气体运动。
•风的方向由气压差决定,气压差越大,风速越大。
•降水是指大气中水蒸气凝结为水滴后从云中落下来的现象。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 人口和人口迁移•人口是指某个地区的居民数量。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搬迁到另一个地区的现象。
•人口迁移可以分为农村向城市的农民工流动、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等。
2. 城市化和城市规划•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面积扩大,城市人口增加的过程。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未来的发展进行规划和设计。
•城市规划需要考虑人口规模、交通、环境保护等因素。
3. 经济地理•经济地理研究地理空间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
•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主要受到地理条件的制约。
•地理条件对农业、工业、交通等经济活动有很大影响。
4. 区域规划和资源开发利用•区域规划是指对一定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土地利用、资源开发等进行规划的过程。
•资源开发利用是指对地区内的自然资源进行开采和利用。
•区域规划和资源开发利用需要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
5. 基础设施和交通•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桥梁、水电站、通信网络等,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2020年地理会考复习资料
![2020年地理会考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9260dca581b6bd97e19ea95.png)
2020级地理会考复习资料七年级上册地球地图考点(10分)地球运动绕转中心方向周期产生现象(地理意义)自转地轴自西向东大约1天昼夜交替、时差、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公转太阳大约1年(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四季变化、五带形成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1)地球公转到图中A点所示时间:6月22日,节气:夏至日。
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此时北半球的昼夜情况是昼最长、夜最短;地球公转到图中B点所示时间:9月23日,节气:秋分日。
这一天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此时北半球的昼夜情况是昼夜平分;地球公转到图中c点所示时间:12月22日,节气:冬至日。
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此时北半球的昼夜情况是昼最短、夜最长。
地球公转到图中D点所示时间:3月21日。
这一天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此时北半球的昼夜情况是昼夜平分。
(2)从图中看: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3)由A到B点北半球昼夜长短如何变化?昼渐短,夜渐长,昼长夜短。
(4)由B点到c点太阳直射点如何移动?由北向南。
(5)公转到D点时,南半球是秋季(季节)(6)由上可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南北回归线上一年直射1次,北回归线之间的任何地方一年有两次直射。
赤道上每天昼夜平分,春分和秋分这两天全球昼夜平分。
考点2:知道经纬线的划分,记住特殊的经纬线,知道他们的地理意义(0°纬线、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30°纬线,60°纬线,90°纬线;0°经线、20°W、160°E。
);通过经纬线定义长度圆弧形状指示方向纬线与赤道平行的圆圈不等圆圈东西方向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又叫子午线相等半圆南北方向(3)经纬度判定:东增东经,西增西经;北增北纬,南增南纬。
(4)五带的划分:在(图一)中的相应位置填注地球五个温度带。
考点3:知道地图三要素:地图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考点4:能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人教版介绍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人教版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2f866f1e6137ee06eef91864.png)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人教版介绍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人教版一1. 当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北纬23°26ˊ和南纬23°26ˊ之间来回移动。
2. 只有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才能见到太阳直射头顶的景象。
这个地区获得的太阳光热是全球最多的,称为热带。
南极圈以南、北极圈以北地区,太阳高度很小,可以观察到极昼和极夜现象,得到的太阳热量极少,气温很低,称为寒带。
南北回归线到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区,得到的光热介于热带和寒带之间,气温也较适中,一年四季分明,称为温带。
3. 分类:热带,北寒带,南寒带,北温带,南温带4. 南北回归线之间是热带5. 南回归线到南极圈之间是南温带6. 南极圈到南极点是南寒带7. 北回归线到北极圈是北温带8. 北极圈到北极是北寒带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人教版二1. 子午线也叫经线,是在地面上连接两极的线,表示南北方向。
经线和垂直于它的纬线构成地球上的坐标既经纬网。
2.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的位置都可以用一条经线和纬线的交叉点来表示。
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
科学家把开始计算经度的一条经线「0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1884年的10月1日,在美国的华盛顿召开了国际会议。
10月23日,大会通过一项决议向全世界各国政府正式建议,采用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子午仪中心的,作为计算经度起点的本初。
从0°经线算起,向东划分0°~180°,为东经度,向西划分0°~180°.为西经度,1953年,格林尼治天文台迁移到东经0°20′25″的地方,但全球经度仍然以原址为零点计算。
3. 在英国伦敦有一条本初,0度。
本初又称“首”或“零”也就是0°经线,是地球上计算经度的起算经线。
本初制定和使用是经过变化而来的。
本初从本初起,分别向东和向西计量地理经度,从0度到180度。
1884年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会议决定,采用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旧址埃里中星仪作为时间和经度计量的标准参考,称为本初。
初中地理会考总复习资料 人教新课标版
![初中地理会考总复习资料 人教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09cea7b4a0116c175f0e4848.png)
初中地理会考总复习资料初一上册与同学们谈地理1、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⑴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⑵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⑶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书籍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2、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③综合地分析问题;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经、纬线的特点:①特殊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 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 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②特殊经线 0º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 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 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 20°W ——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160°E ——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 、160°E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人教版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
1、入海变性冷高压西部的平流雾
一般说来,如系统越厚变性、越大,就越有利于在系统的西部区域形成平流雾。
这种平流雾多见于春季,一般出现在海陆交界地区。
2、太平洋高压西部的平流雾
入夏以后,太平洋高压脊向西北伸展,如果这脊西缘正好伸至中国国沿海地区,则有利于沿海地区出现平流雾。
由于太平洋高压脊
是暖性深厚系统,维特时间较长,所以受影响的平流雾范围广,厚
度大。
而且持续时间长,短则1-2天,长则5-6天或超过6天。
3、气旋和低槽东部的平流雾
江淮气旋引起的平流雾,主要出现在黄海沿岸,黄河气旋引起的平流雾;主要出现在渤海沿岸;西南低压槽引起平流雾,主要出现在
珠江口以东的华东和华南沿岸。
总结:上述三类平流雾出现时,沿海地区850毫巴和70O毫巴高度上都有暖平流。
如果暖平流的厚度太薄,出现平流雾的可能性就
较小。
锋前的平流雾:静止锋、冷锋前面或低压槽中的偏南风流场
利于暖湿空气的输送,往往会有平流雾出现。
欧洲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欧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滨大西洋的属海地中海和黑海。
大陆东至极地乌拉尔山脉,南至
马罗基角,西至罗卡角,北至诺尔辰角。
东部以乌拉尔山脉、乌拉
尔河、里海、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达达尼
尔海峡同亚洲分界;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西北隔格陵兰海、丹麦
海峡与北美洲相对。
2.面积面积1016万平方千米(包括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
的6.8%,仅大于大洋洲,是世界第六大洲。
4、自然环境:
欧洲大陆是亚欧大陆伸入大西洋中的一个大半岛,是世界上海岸线最曲折复杂的一个洲,切割最为厉害。
多半岛、岛屿、港湾和深
入大陆的内海。
3.欧洲地形总的特点是冰川地形分布较广,高山峻岭汇集南部。
是平均海拔最低的一洲。
阿尔卑斯山脉横亘南部,是欧洲最高大的
山脉,山谷冰川发育,主峰勃朗峰海拔4807米。
欧洲北部有斯堪的
纳维亚山脉。
平原和丘陵主要分布在欧洲东部和中部,里海北部沿
岸低地在海平面以下28米,为全洲最低点。
南欧和北欧的冰岛多火山,地震频繁。
4.河流:欧洲的河流,分布很均匀,河网稠密,水量较充足,多短小而水量充沛的河流。
欧洲最长的河流是伏尔加河,长3690千米。
多瑙河为第二大河,长2850千米。
5.湖泊:欧洲是一个多小湖群的大陆,湖泊多为冰川作用形成,
6.气候:欧洲大部分地区地处北温带,气候温和湿润。
西部大西洋沿岸夏季凉爽,冬季温和,多雨雾,是典型的海洋性温带阔叶林
气候。
东部因远离海洋,属大陆性温带阔叶林气候。
东欧平原北部
属温带针叶林气候。
北冰洋沿岸地区冬季严寒,夏季凉爽而短促,
属寒带苔原气候。
南部地中海海沿岸地区冬暖多雨,夏热干燥,属
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
欧洲的人文环境:
1.居民:欧洲是人口密度最大的一洲。
城市人口约占全洲人口的64%,在各洲中次于大洋洲和北美洲,居第三位。
2.欧洲的人口分布:以西部最密,莱茵河中游谷地、巴黎盆地、比利时东部和泰晤士河下游每平方千米均在200人以上,欧洲绝大
部分居民是白种人(欧罗巴人种)。
居民分属下列语系:印欧语系。
3.宗教:居民多信天主教、基督教新教和东正教等。
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市西北角的城中之国梵蒂冈,是世界天主教中心。
4.自然资源:欧洲的矿物资源以煤、石油、铁比较丰富。
比较重要的还有天然气、钾盐、铜、铬、褐煤、铅、锌、汞和硫磺等。
阿尔巴尼亚的天然沥青世界著名。
西部沿海为世界著名渔场。
6.地理区域:在地理上习惯分为南欧、西欧、中欧、北欧和东欧五个地区。
1.欧洲西部气候特点:
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东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北部则是极地气候,南部为地中海气候。
2.欧洲河流特点:
河网密布,水量充沛,河流短小。
欧洲西部地形特点:
欧洲西部主要以平原为主,但仍可分为三大地形区:北部山地地区,中部平原地区,南部高原地区。
4.欧洲主要工业区:
巴黎工业区位于法国北部;鲁尔区位于德国南部;米兰、都灵、热那亚位于意大利北部;伦敦位于英国南部。
阿尔卑斯山旅游的繁荣的原因:
1.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
2.便利的交通条件和旅游设施。
6.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
梵蒂冈城国,国土面积0.44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小的主权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国家之一。
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城西北角的梵蒂冈高地上,四面都与意大利接壤,是一个“国中国”。
领土包括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宫和梵蒂冈博物馆等。
梵蒂冈是政教合一的国家。
教皇是梵蒂冈的首脑,有最高立法、司法、行政权。
教皇自称“基督在世代表”,是世界天主教徒的精神
领袖。
梵蒂冈人口572人,其中320名女性,252名男性。
主要为
意大利人。
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俄罗斯
俄罗斯联邦,地跨欧亚两大洲,国土面积1700万平方公里,俄
罗斯属温带和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凉爽,
春秋季节甚短。
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大陆的北部,其欧洲领土的大
部分是东欧平原。
北邻北冰洋,东濒太平洋,西接大西洋,西北临
波罗的海芬兰湾。
陆地邻国西北面有挪威、芬兰,西面有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西南面是乌克兰,南面有格
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东南面有中国、蒙古和朝鲜。
东
面与日本和美国隔海相望。
海岸线长37653公里。
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多瑙河
多瑙河是欧洲第二长河。
它发源于德国西南部的黑林山的东坡,自西向东流经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塞尔维亚、
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在乌克兰中南部注入黑海。
它流经
9个国家,是世界上干流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之一。
支流廷伸至瑞士、波兰、意大利、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捷克以及斯洛文尼亚、
摩尔多瓦等7国,最后在罗马尼亚东部的苏利纳注入黑海,全长
2850千米。
欧洲西部主要地理信息:
2.欧洲西部的工业以制造业为主,工业分布密集自英国向东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到意大利,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
工业密集区。
3.发达的畜牧业:本区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大西洋东岸,北冰
洋南岸,地中海北岸),常年受西风影响,形成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
性气候,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多汁牧草,草场广布,本区
的人们把牧草称为“绿色金子”。
荷兰、丹麦是著名的乳畜大国。
4.主要平原(西欧平原、波德平原、多瑙河下游平原)、河流(莱
茵河、多瑙河)、山脉(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亚平宁山脉、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岛屿(大不列颠岛)、半岛(南部自西向东依次为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海及海峡(黑海、土耳其海峡、爱琴海、亚得里亚海、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比斯开湾、英吉利海峡、北海、波罗的海)。
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
5.本区绝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
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内陆及伊比利亚半岛内部为温带大陆气候,阿尔卑斯山脉为高原山地气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