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锻造的基本工序

合集下载

锻造的基本方法

锻造的基本方法

冶金备件锻造的基本方法
A自由锻造
自由锻造的操作方法主要有:(1)镦粗。

它是使毛坯断面增大而高度减小的锻造工序。

常用这种工序制造齿轮,法兰盘等锻件。

(2)镦延。

指被锻工件断面减小,长度增加的一种工序,亦称拔长工序。

用于制造轴类等长件。

(3)冲孔。

冶金备件把坯料冲出透孔或不透孔的工序。

用于扩孔的准备工作。

(4)截断。

截断是在热状态下用凿子进行。

先从一面截,然后翻转工件再断,用尖头凿子除去端部形成的飞刺。

(5)弯曲。

弯曲通常在弯曲机上进行。

坯料弯曲处的加热温度应比其他部位高,以避免弯曲处的截面减小。

(6) 扭转。

冶金备件扭转工序用于锻造实心零件。

零件先在一个平面内锻打,然后旋转一定的角度锻打,例如锻造曲轴。

B模型锻造
模型锻造通常分开式模锻和闭式模锻。

(1)开式模锻。

这种方法在模膛周围的分模面处有多余的金属形成飞边。

也正由于飞边的作用,才促使金属充满整个模膛。

开式模锻应用很广,一般用于锻造较复杂的锻件。

(2)闭式模锻。

在整个锻造过程中模膛是封闭的,其分模面间隙在锻造过程中保持不变。

只要坯料选取得当,所获锻件就很少有飞边或根本无飞边,因而大大节约金属,减少设备能耗。

因制取坯料相当复杂,故闭式模锻一般多用在形状简单的锻件上,如旋转体等。

简述自由锻的基本工序

简述自由锻的基本工序

简述自由锻的基本工序
自由锻是一种常见的锻造方式,其基本工序包括:1.选材;2.预热;3.锻造;4.修整。

1.选材:首先需要选择适合自由锻的坯料,要求坯料具有良好的塑性、韧性和可锻性。

常用的材料有钢、铜、铝等。

2.预热:将选好的坯料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以提高其可塑性和降低锻造难度。

不同材料的预热温度也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3.锻造:在预热好的坯料上施加力量,使其发生塑性变形,从而得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自由锻可以采用单击、重击、连击等不同的锻造方式进行。

4.修整:在锻造完成后,需要对工件进行修整,以去除表面缺陷和不良形状,使其符合工程要求。

常见的修整方式有打磨、切割、冲孔等。

以上就是自由锻的基本工序,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掌握和运用。

- 1 -。

自由锻

自由锻

敷料——为了简化零件的形状和结构、便于锻
造而增加的一部分金属,称为敷料(余块)。
2012-3-25 3-2 自由锻 5
确定坯料质量和尺寸
确定坯料质量G坯 G坯=(1+k)G锻件= G锻件+G烧损+G料头
G----表示质量; G坯----坯料质量 ; G锻件----锻件质量; K----系数;考虑各种损耗(氧化烧损、 切头、冲孔等)。
2012-3-25 3-2 自由锻 12
2012-3-25
典型锻件图
金属压力加工
自由锻
自由锻设备
自由锻——是利用冲击力或静压力,使金 属坯料在上、下两抵铁间产生自由的变形, 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锻件或毛坯的过 程; 自由锻特点:
所用工具通用性大,应用广泛; 对于大型锻件,自由锻是唯一的加工方法:
常用设备:
锤类(冲击力): 压力机(静压力)。
2012-3-25 3-2 自由锻 2
2012-3-25 3-2 自由锻 7
确定坏料直径D 拔长工序(确定坏料直径D坯) 确定锻造比 Y锻;
Y锻(锻造比) = F坯/F锻(拔长前、后横截面积)
钢锭:取Y锻=2.5~3.0 型钢:取Y锻 = 1.3~1.5
确定坯料横截面积 F坯;
F坯= Y锻 * F锻
确定坏料直径D坯
D坯=sqr(4F坯/π)。
2012-3-25 3-2 自由锻 8
确定锻造工序
自由锻件可分为六类:
盘类 轴类 筒类 环类 曲轴类 弯曲类
其形状特性不同,变形工艺不同(见P 111表3-1) 包括:镦粗、拔长、弯曲、冲孔、扭转、切割、 错移 七种基本工序。
2012-3-25 3-2 自由锻 9
确定锻造设备

第二章锻造

第二章锻造
滚压操作时需不断翻转坯料,但不作送进运动。
弯曲模膛:对于弯曲的杆类模锻件,需采用弯 曲模膛来弯曲坯料。坯料可直接或先经其它 制坯工步后放入弯曲模膛进行弯曲变形。
切断模膛:它是在上模与下模的角部组成的一 对刃口,用来切断金属。单件锻造时,用它 从坯料上切下锻件或从锻件上切下钳口;多 件锻造时,用它来分离成单个锻件。
4.模锻圆角半径
模锻圆角:指模锻件中断面形状和平面形状变
化部位棱角的圆角和拐角处的圆角。
作用:圆角结构可使金属易于充满模膛,避免锻
模的尖角处产生裂纹,减缓锻件外尖角处的磨损, 从而提高锻模的使用寿命。同时可增大锻件的强 度。
大小:模锻件外圆角半径(r)取1.5~12mm,内
圆角半径(R)比外圆角半径大 2~3倍。模膛越深 圆角半径的取值就越大。
二、坯料重量和尺寸的确定
坯料重量可按下式计算:
G坯料=G锻件+G烧损+G料头
式中:G坯料——坯料重量; G锻件——锻件重量; G烧损——加热中坯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面因氧化而烧损的重量; 第一次加热取被加热金属重量的2%~3%; 以后各次加热的烧损量取1.5%~2.0%。 G料头——锻造过程中冲掉或被切掉的那部分金属
第4二.2节锻锻造造
锻造:在加压设备及工具作用下,使坯料、 铸锭产生局部或全部的塑性变形,以获得 一定尺寸、形状和质量的锻件的加工方法。
第一节 锻造方法
一、自由锻
定义:指用简单的通用工具,或在锻造设备的上
下砧间直接使坯料变形而获得所需的几何形状及 内部质量锻件的方法。
设备:
锻锤 中小型锻件 液压锤 大型件
适用范围:大批量生产中锻制中小型锻件。
优点:锻件精度高、生产率高、劳动条件好、节

第二节 自由锻

第二节 自由锻
主要用于锻造空心件
透孔、不透孔(盲孔) 开式冲孔 闭式冲孔—反挤压 ※1 开式冲孔,先镦平端面 2 冲通孔时:薄件—面冲通:H/D<0.125 实心单面 冲孔 厚件双面冲: 一面冲2/3δ
反面冲通。
为拔冲头方便,冲孔时洒煤粉。
四) 弯曲: 毛坯弯成一定角度。 外侧受拉 内侧受压 内侧起皱 ※ 弯曲角度不可太大,过大 外侧拉裂
四) 选择锻造设备
根据锻件的尺寸、形状、材料等条件来选择设备种类及 其规格,既保证锻透工件、有较高的生产率,又不浪费 动力,并使操作方便 。
镦粗:G=(0.002~0.003)kF(kg) k为系数,与σb有关,F为锻件镦粗后与工具接触面水平 投影.(mm2) 拔长: G=2.5F (kg) F—坯料横截面面积(cm2) Nhomakorabea2、分类
1)手工锻:砧子,大、小锤,炉子等,小型件。 2 )机器锻:空气锤、蒸汽—空气锤,冲击力 液压机、水压机,吨位大,静压力
(1)锻锤自由锻 利用冲击力使坯料产生塑性变形,只能锻造中小锻件。有 震动。常用设备有: a)空气锤; 其原理是利用压缩空气推动锻锤进行工作;以落下部分质 量来表示锻造能力 ;常用吨位为65~750千克,用于锻造小 型锻件,锻件重量范围是50-1000公斤。 b)蒸汽-空气锤: 其原理是利用一定蒸汽或压缩空气推动锻锤进行工作;常用吨 位为1~5吨,用于锻造中型锻件,锻件重量范围是20-1500公斤。 也是模锻的主要设备(结构略有不同)。
2) 绘制锻件图
锻件图 1. 敷料(余块) 为简化 锻件形状、 便于进行锻造 而增加的一部 分金属。 2. 加工余量 3. 锻件公差
为保证 切削加工的 精度而增加 的尺寸。
允许锻件 尺寸的变化 范围。
锻件图

锻造工艺培训资料

锻造工艺培训资料

文件名称第 1 版核准审批审核编制发布日期实施日期目录一、锻造的概念 (3)1、自由锻 (3)2、模锻 (3)3、胎模锻造 (4)二、锻造的工艺性 (4)1 、自由锻造的工艺性 (4)2、模锻件结构工艺性 (4)三、锻造的加热温度控制 (5)1、加热的目的 (5)2、加热容易产生的缺陷 (5)3、中频感应加热炉 (6)四、锻件质量检验及控制 (7)1、锻件缺陷的分类 (7)2、锻件缺陷产生原因 (7)3、锻件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9)一、锻造的概念在外力的作用下,使坯料产生局部或者全部变形,以获得一定几何尺寸、形状和内部组织的锻件加工方法称为锻造。

锻造普通分为自由锻和模锻两大类。

1、自由锻:利用冲击力或者压力使金属在上锤、下砧之间朔性变形,从而得到所需要锻件的锻造方法。

自由锻造的特点:工艺灵便、成本低、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但精度差、余量大、材料消耗多,生产效率低。

主要设备:蒸汽-空气锤、液压机自由锻造的基本工序:拔长、镦粗、冲孔、切边、弯曲、扭转、错移。

2、模锻:使坯料在模膛内受压变形的方法,在变形过程中,由于模膛对金属坯料流动的限制,金属坯料充满模膛,获得与模膛形状相同的锻件。

模锻的特点:生产效率高、锻件精度高、余量小、操作简单。

模锻的主要设备1) 锤上模锻:蒸汽-空气锤、高速锤。

2) 压力机上模锻:磨擦压力机、曲柄压力机、平锻机、模锻水压机。

锻模结构锤上模锻的锻模是由带有燕尾的上模和下模两部份组成,下模固定在砧座上,上模固定在锤头上,上模和下模均有相应的模膛。

锻模的模膛分为模锻模膛和制坯模膛两大类。

1) 模锻模膛可分为预锻模膛和终锻模膛两种2) 制坯模膛有几种:拔长模膛、滚挤模膛、弯曲模膛、切断模膛,还有镦粗台等。

3、胎模锻造:胎膜锻造是在自由锻造设备上使用胎膜生产模锻件的方法。

普通利用自由锻将坯料初步成型,然后再用胎膜终锻成型。

设备简单,胎膜简单,不需要固定在设备上,适应中小批量生产。

锻造工艺

锻造工艺

一、自由锻只用简单的通用性工具,或在锻造设备上、下砧间直接使坯料变形而获得所需的几何形状及内部质量的锻件,称为自由锻。

1、基本工序可分为拔长、镦粗、冲孔、弯曲等。

拔长:也称为延伸,它是使坯料横断面积减小、长度增加的锻造工序。

镦粗:是使毛坯高度减小,横断面积增大的锻造工序。

冲孔:是利用冲头在镦粗后的坯料上冲出透也或不透孔的锻造方法。

弯曲:采用一定的工模具将毛坯弯成所规定的外形的锻造工序。

2、自由锻的特点及应用特点:工艺灵活性较大,生产准备的时间较短;生产率低,锻件精度不高,不能锻造形状复杂的锻件。

应用:自由锻是大型锻件的主要生产方法。

这是因为自由锻可以击碎钢锭中粗大的铸造组织,锻合钢锭内部气孔、缩松等空洞,并使流线状组织沿锻件外形合理分布。

二、胎模锻胎模锻是在自由锻设备上使用可移动模具(胎模)生产模锻件的一种锻造方法。

特点:与自由锻相比较优点①由于坯料在模膛内成形,所以锻件尺寸比较精确,表面比较光洁,流线组织的分布比较合理,所以质量较高。

②由于锻件形状由模膛控制,所以坯料成形较快,生产率比自由锻高1~5倍。

③胎模锻能锻出形状比较复杂的锻件。

④锻件余块少,因而加工余量较小,既可节省金属材料,又能减少机加工工时。

缺点:需要吨位较大的锻锤;只能生产小型锻件;胎模的使用寿命较低;工作时一般要靠人力搬动胎模,因而劳动强度较大。

应用:胎模锻用于生产中、小批量的锻件。

三、锤上模锻简称模锻,它是在模锻外向锤上利用模具(锻模)使毛坯变形而获得锻件的锻造方法。

特点:与自由锻、胎模锻比较有如下优点①生产效高②表面质量高,加工余量小,余块少甚至没有,尺寸准确,锻件公差比自由锻小2/3~3/4,可节省大量金属材料和机械加工工时。

③操作简单,劳动强度比自由锻和胎模锻都低。

缺点:①模锻件的重量受到一般模锻设备能力的限制,大多在50~70kg以下;②锻模需要贵重的模具钢,加上模膛的加工比较困难,所以锻模的制造周期长、成本高;③模锻设备的投资费用比自由锻大。

第十一章自由锻和模锻

第十一章自由锻和模锻

第十一章自由锻和模锻第一节自由锻自由锻是利用冲击力或压力使金属在上下两个抵铁之间产生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及尺寸的锻件。

1.自由锻的优缺点2.自由锻的设备一、自由锻工序自由锻的工序可分为基本工序、辅助工序和精整工序三大类。

1.基本工序它是使金属坯料实现主要的变形要求,达到或基本达到锻件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艺过程。

如镦粗、拔长、弯曲、冲孔、切割、扭转和错移等。

实际生产中常采用的是镦粗、拔长和冲孔三个工序。

2.辅助工序是指进行基本工序之前的预变形工序。

如压钳口、倒棱、压肩等. 3.整理工序它是在完成基本工序之后,用以提高锻件尺寸及位置精度的工序。

二、自由锻工艺规程的制订制订自由锻的工艺规程包括绘制锻件图,确定变形工步,计算坯料的重量和尺寸,选定设备和工具,确定锻造温度范围和加热、冷却及热处理的方法和规范等。

1.绘制锻件图绘制锻件图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1)敷料如图1l—1(a)所示(2)加工余量(3)锻件公差锻件图的画法如图11—1(b)所示,2.坯料质量及尺寸计算坯料质量可按下式计算;G坯料=G锻件+G烧损+ G烧损式中 G坯料——坯料质量;G锻件——锻件质量;G烧损——加热时坯料表面氧化而烧损的质量.第一次加热取被加热金属的2~3%,以后各次加热取1.5~2.0%,G烧损——在锻造过程中冲掉或被切掉的那部分金属的质量.如冲孔时坯料中部的料芯.修切端部产生的料头等.当锻造大型锻件采用钢锭作坯料时,还要考虑切掉的钢锭头部和钢锭尾部的质量。

3.选择锻造工序选择自由锻造工序,主要是根据工序特点和锻件形状来确定,对一般锻件的大致分类及所采用的工序如表11-1所示。

三,自由锻锻件结构工艺性1.1.锻件上具有锥体或斜面的结构,从工艺角度衡量是不合理的如图11—2(a)。

因为锻造这种结构,必须制造专用工具,锻件成形也比较困难,使工艺过程复杂化,操作很不方便,影响设备的使用效率,所以要尽量避免。

应改进设汁,如图ll--2(b)。

自由锻锻造规范

自由锻锻造规范

1 目的对本公司的锻压过程作出具体规定,确保产品的最终质量。

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的自由锻工序。

3 职责生产部负责开发和维护此作业流程,并且确定各设备操作中的负责人4 程序4.1 自由锻工序自由锻工序:基本工序、辅助工序和修整工序。

4.1.1 基本工序使金属坯料产生一定程度的塑性变形,以得到所需形状、尺寸或改善材质性能的工艺过程。

它是锻件成形过程中必需的变形工序,如镦粗、拔长、弯曲、冲孔、切割、扭转和错移等。

实际生产中最常用的是镦粗、拔长和冲孔三个工序。

4.1.1.1镦粗沿工件轴向进行锻打,使其长度减小,横截面积增大的操作过程。

常用来锻造齿轮坯、凸缘、圆盘等零件,也可用来作为锻造环、套筒等空心锻件冲孔前的预备工序。

镦粗可分为全镦粗和局部镦粗两种形式,如图4.1镦粗时,坯料不能过长,高度与直径之比应小于2.5,以免镦弯,或出现细腰、夹层等现象。

坯料镦粗的部位必须均匀加热,以防止出现变形不均匀。

图4.1 镦粗a)全镦粗b)局部镦粗4.1.1.2拔长拔长是沿垂直于工件的轴向进行锻打,以使其截面积减小,而长度增加的操作过程,如图4.2常用于锻造轴类和杆类等零件。

对于圆形坯料,一般先锻打成方形后再进行拔长,最后锻成所需形状,或使用V型砧铁进行拔长,如图4.3图4.2拔长图4.3用V型砧铁拔长圆坯料4.1.1.3冲孔利用冲头在工件上冲出通孔或盲孔的操作过程。

常用于锻造齿轮、套筒和圆环等空心锻件,对于直径小于25mm的孔一般不锻出,而是采用钻削的方法进行加工。

a)在薄坯料上冲通孔时,可用冲头一次冲出。

若坯料较厚时,可先在坯料的一边冲到孔深的2/3深度后,拔出冲头,翻转工件,从反面冲通,以避免在孔的周围冲出毛刺,如图4.4b)实心冲头双面冲孔时,圆柱形坯料会产生畸变。

畸变程度与冲孔前坯料直径D0、高度H0和孔径d1等有关。

D0/d1愈小,畸变愈严重,另外冲孔高度过大时,易将孔冲偏,因此用于冲孔的坯料直径D0与孔径d1之图4.4孔a)薄坯料冲孔b)厚坯料冲孔1-冲头2-坯料3-垫环4-芯料4.2 辅助工序4.2.1 为使基本工序操作方便而进行的预变形工序称为辅助工序(压钳口、切肩等)。

自由锻造的基本工序

自由锻造的基本工序

第三章自由锻造的基本工序3.1自由锻造的基本特征3.1.1.自由锻造的技术特征按自由锻件的外形及其成形方法,可将自由锻件分为六类:饼块类、空心类、轴杆类、曲轴类、弯曲类和复杂形状类锻件。

自由锻应用设备和工具有很大的通用性,且工具简单,所以只能锻造形状简单的锻件,操作强度大,生产率低;自由锻可以锻出质量从不到1kg到200~300t的锻件。

对大型锻件,自由锻是唯一的加工方法,因此自由锻在重型机械制造中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自由锻依靠操作者控制其形状和尺寸,锻件精度低,表面质量差,金属消耗也较多。

所以,自由锻主要用于品种多,产量不大的单件小批量生产,也可用于模锻前的制坯工序。

自由锻造加工与其他加工方法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 改善金属的组织、提高力学性能。

金属材料经锻造加工后,其组织、性能都得到改善和提高,锻压加工能消除金属铸锭内部的气孔、缩孔和树枝状晶等缺陷,并由于金属的塑性变形和再结晶,可使粗大晶粒细化,得到致密的金属组织,从而提高金属的力学性能。

在零件设计时,若正确选用零件的受力方向与纤维组织方向,可以提高零件的抗冲击性能。

(2) 材料的利用率高。

金属塑性成形主要是靠金属的形体组织相对位置重新排列,而不需要切除金属。

(3) 较高的生产率。

锻造加工一般是利用压力机和模具进行成形加工的。

例如,利用多工位冷镦工艺加工内六角螺钉,比用棒料切削加工工效提高约400倍以上。

(4) 锻压所用的金属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塑性,以便在外力作用下,能产生塑性变形而不破裂。

常用的金属材料中,铸铁属脆性材料,塑性差,不能用于锻造。

钢和非铁金属中的铜、铝及其合金等可以在冷态或热态下压力加工。

(5) 不适合成形形状较复杂的零件。

锻造加工是在固态下成形的,与铸造相比,金属的流动受到限制,一般需要采取加热等工艺措施才能实现。

对制造形状复杂,特别是具有复杂内腔的零件或毛坯较困难。

由于锻压具有上述特点,因此承受冲击或交变应力的重要零件(如机床主轴、齿轮、曲轴、连杆等 ) ,都应采用锻件毛坯加工。

第十章 自由锻造工艺

第十章 自由锻造工艺
图10-11 局部镦粗
二.拔长
使毛坯横截面减小而长度增加的锻造工序。
作用: 成形轴杆类锻件; 改善锻件内部质量。
(1)拔长变形特点: 拔长前变形区的长、宽、高分别为:l0、b0、h0。
拔长后变形区的长、宽、高分别为:l、b、h。
送进量l0 相对送进量l0/h0 压下量Δh=h0-h 展宽量Δb=b-b0, 拔长 量Δl=l- l0
理论计算法:根据塑性成形原理建立的公式,算出锻件成形 所需的最大变形力(或变形功),按此选取设备吨位。
经验类比法:在统计分析生产实践数据的基础上,整理出经 验公式、表格或图线,根据锻件某些主要参数(如质量、尺 寸、接触面积),直接通过公式、表格或图线选定所需锻压 设备吨位。
五、制订自由锻工艺规程卡
锻造工艺规程卡上需填写工艺规程制定的所有内容。它包括: 下料方法 工序 火次 加热设备 加热及冷却规范 锻造设备 锻件锻后处理。
第四节
胎模锻造简介
一.胎模锻及工艺特点:
在自由锻设备上采用活动模具成形锻件的方法称为胎模锻。 主要工艺特点:
1.与自由锻比,可以得到较高的锻件精度和较高的生产率; 2.与模锻比,不需要专用的模锻设备,可以在自由锻锤上生产模锻件, 胎模的制造简单、成本低; 3.采用人力操作胎模,劳动强度大; 4.适于小型锻件小批或中批生产。
变形程度表示: 压下量ΔH 镦粗比KH=H0/H
图10-2 平砧镦粗
(1)平砧镦粗:指毛坯在上下两个平砧之间的镦粗
根据镦粗后网格的变形程度分为三个变形区: 区域Ⅰ:难变形区; 区域Ⅱ:大变形区; 区域Ⅲ:小变形区,变形程度介于区域Ⅰ与区域Ⅱ之间。
变形结果:变 形不均匀,易 出现缺陷。

【经典】第三章自锻工艺

【经典】第三章自锻工艺
表面折叠产生原因:纠正坯料棱形截面时过分压下,造成 斜度增加,90°反转再压时,变形部分高径比过大造成折 叠,合理的操作及增加锻件底面平整度可避免。
3.内部横向裂纹 产生原因与防止:拔长大锭料时,进给量大,相对送进量小,拔 长区出现双鼓形,中间锻不透,心部沿轴向出现附加拉应力,引 发裂纹。正确地选择送进量、适当的操作和利用合适工具可避免。
6)复杂形状锻件:如阀体、叉杆、吊环体、十字轴等,根据上述 的锻件工序进行组合,锻造是应合理的选择锻造工序。
基本工序
3-3 自由锻基本工序
镦粗 拔长 冲孔 扩孔 弯曲 错移
等六种工序。
一、镦粗
1)定义:使坯料高度减小而横截面增大的成形工序。
2)镦粗的目的:改变坯料截面积;便于冲孔操作;提高 锻造比的反复镦粗与拔长;减小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
变形时A区金属轴向流动,借助与外端的作用力拉着B区一起伸 长,实现拔长。 A区金属沿切向流动时受B区金属的限制,B区对A 区金属切向流动限制愈强烈,愈有利于拔长。
芯轴拔长受力与变形流动情况
(3)芯轴拔长时易出现问题 内孔裂纹:裂纹产生是由于坯料内壁产生切向拉应力超过材料
强度而形成。压靠时由于芯轴与坯料存在一定间隙,内壁金属受到 弯曲作用使内孔受到切向拉应力或由于压下量过大,温度低,塑性 差造成,采用V型砧和捶击均匀、避免在一处捶击可减少裂纹。
横表面裂纹形成原因与预防:轴心区变形过大,使上下表层金属沿 轴向受附加拉应力造成,对于塑性较差材料和砧面摩擦系数过大时 易形成。改善润滑条件、加大锤砧转角处的圆角可避免。
角裂纹产生原因与预防:矩形坯料拔长,当送进量过大,心部金属 变形过大,拉着表面金属轴向伸长,前后不变形部分的存在使沿轴 向产生附加拉应力,再加上边角部分冷速较快,塑性降低易产生裂 纹。操作上勤倒角,通过倒角变形。消除附加应力。

自 由 锻

自 由 锻

锻压成形
自由锻
1. 自由锻的工序
锻压成形
自由锻
1. 自由锻的工序
锻压成形
自由锻
1. 自由锻的工序
锻压成形
自由锻
1. 自由锻的工序
(2)辅助工序
是为基本工序操作方便而进行的预先变形工序
锻压成形
自由锻
1. 自由锻的工序
(3)修整工序
是用以减少锻件表面缺陷而进行的工序
锻压成形
自由锻
2. 自由锻工艺规程的制订
制定工艺规程、编写工艺卡是进行自由锻生产必不可少的技术 准备工作,是组织生产过程、规定操作规范、控制和检查产品质量 的依据。
自由锻工艺规程的主要内容:根据零件图绘制锻件图,计算坯料 的质量和尺寸,确定锻造工序,选择锻造设备,确定坯料加热规范和填 写工艺卡片等。
锻压成形
自由锻
2. 自由锻工艺规程的制订
机械制造基础
锻造成形
自由锻
利用自由锻设备的上、下砧或一些简单的通用性工具,直接使 坯料变形而获得所需的几何形状及内部质量的锻件,这种方法称为 自由锻
自由锻的应用较为广泛,在重型工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足之处是锻件精度低,生产率低,生产条件差; 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锻压成形
自由锻
1. 自由锻的工序
锻压成形
自由锻
2. 自由锻工艺规程的制订
(2)计算坯料质量及尺寸
材料的密度和坯料质量
坯料的体积
基本工序的类型及锻造比
坯料横截面积、直径、边长
锻压成形
自由锻
2. 自由锻工艺规程的制订
(3)选择锻造工序
根据不同类型的锻件选择不同的锻造工序 一般锻件的大致分类及所用工序如表5.2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自由锻造的基本工序3.1自由锻造的基本特征3.1.1.自由锻造的技术特征按自由锻件的外形及其成形方法,可将自由锻件分为六类:饼块类、空心类、轴杆类、曲轴类、弯曲类和复杂形状类锻件。

自由锻应用设备和工具有很大的通用性,且工具简单,所以只能锻造形状简单的锻件,操作强度大,生产率低;自由锻可以锻出质量从不到1kg到200~300t的锻件。

对大型锻件,自由锻是唯一的加工方法,因此自由锻在重型机械制造中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自由锻依靠操作者控制其形状和尺寸,锻件精度低,表面质量差,金属消耗也较多。

所以,自由锻主要用于品种多,产量不大的单件小批量生产,也可用于模锻前的制坯工序。

自由锻造加工与其他加工方法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 改善金属的组织、提高力学性能。

金属材料经锻造加工后,其组织、性能都得到改善和提高,锻压加工能消除金属铸锭内部的气孔、缩孔和树枝状晶等缺陷,并由于金属的塑性变形和再结晶,可使粗大晶粒细化,得到致密的金属组织,从而提高金属的力学性能。

在零件设计时,若正确选用零件的受力方向与纤维组织方向,可以提高零件的抗冲击性能。

(2) 材料的利用率高。

金属塑性成形主要是靠金属的形体组织相对位置重新排列,而不需要切除金属。

(3) 较高的生产率。

锻造加工一般是利用压力机和模具进行成形加工的。

例如,利用多工位冷镦工艺加工内六角螺钉,比用棒料切削加工工效提高约400倍以上。

(4) 锻压所用的金属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塑性,以便在外力作用下,能产生塑性变形而不破裂。

常用的金属材料中,铸铁属脆性材料,塑性差,不能用于锻造。

钢和非铁金属中的铜、铝及其合金等可以在冷态或热态下压力加工。

(5) 不适合成形形状较复杂的零件。

锻造加工是在固态下成形的,与铸造相比,金属的流动受到限制,一般需要采取加热等工艺措施才能实现。

对制造形状复杂,特别是具有复杂内腔的零件或毛坯较困难。

由于锻压具有上述特点,因此承受冲击或交变应力的重要零件(如机床主轴、齿轮、曲轴、连杆等 ) ,都应采用锻件毛坯加工。

所以锻造加工在机械制造、军工、航空、轻工、家用电器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飞机上的塑性成形零件的质量分数占85%;汽车,拖拉机上的锻件质量分数约占60%~80%。

3.1.2.自由锻造材料及加热特征锻造用材料涉及面很宽,既有多种牌号的钢及高温合金,又有铝、镁、钛、铜等有色金属;既有经过一次加工成不同尺寸的棒材和型材,又有多种规格的锭料;除了大量采用适合我国资源的国产材料外,又有来自国外的材料。

所锻材料大多数是已列入国家标准的,也有不少是研制、试用及推广的新材料。

众所周知,产品的质量往往与原材料的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对锻造工作者来说,必需具有必备的材料知识,要善于根据工艺要求选择最合适的材料。

加热的目的是为了降低锻造变形力和提高金属塑性。

但加热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如氧化、脱碳、过热及过烧等。

准确控制始锻及终锻温度,对产品组织与性能有极大影响。

根据热源不同,在锻压生产中金属的加热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火焰加热火焰加热是利用燃料(煤、油、煤气等)燃烧所产生的热能直接加热金属的方法。

由于燃料来源方便,炉子修造较容易,费用较低,加热的适应性强等原因,所以应用较为普遍。

缺点是劳动条件差,加热速度较慢,加热质量较难控制等。

(二)电加热它是利用电能转换为热能来加热金属的方法。

与火焰炉加热相比,它具有很多优点;升温快(如感应加热和接触加热),炉温易于控制(如电阻炉),氧化和脱碳少,劳动条件好,便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缺点是对毛坯尺寸形状变化的适应性不够强,设备结构复杂,投资费用较大。

3.1.3.自由锻造的锻后冷却特征锻件的冷却是指锻件从终锻温度出模冷却到室温,它是锻造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如果冷却方法选择不当,有可能将其粗大的锻造组织遗传给其后的热处理组织或影响以后的热处理组织,也可能由于应力过大造成裂纹或产生白点影响产品质量,甚至使锻件报废。

因此,选择冷却方法,制订冷却规范对于防止锻件缺陷是非常重要。

坯料在加热过程中会产生内应力,同样,锻件在冷却过程中也会引起内应力。

由于锻件冷却后期温度较低而呈弹性状态,因此冷却内应力的危险性比加热内应力更大。

内应力有温度应力、组织应力和锻造变形不均匀引起的残余应力。

钢中非平衡组织具有遗传性已被人们认识。

所谓钢的组织遗传性是指原始的非平衡组织(马氏体,贝氏体和魏氏组织等)在一定的加热条件下,所形成的奥氏体晶粒继承和恢复原始粗大晶粒的现象。

例如渗碳钢20CrMnTi锻件,当锻后空冷至室温得到由铁素体、珠光体、魏氏组织及贝氏体等所组成的混合组织时,加热到930℃渗碳后降温至850℃淬火仍出现大奥氏体晶粒,呈明显的组织遗传性,但若锻后在特别的冷却箱里冷却,得到铁素体和珠光体的混合组织,经渗碳淬火后,组织明显细化,不再出现组织遗传性。

所以终端后采用控制冷却,获得接近平衡的组织,是防止组织遗传性的有效办法。

按照冷却速度的不同,锻件的冷却方法主要有:在空气中冷却;在灰箱或砂箱中冷却,冷却;在保温坑中冷却;在炉内冷却。

3.2自由锻的基本工序3.2.1.概述任何一个锻件的成形过程,都是由一系列变形工步所组成的。

自由锻工序一般可分为:基本工序、辅助工序和修整工序三类。

(1)基本工序指能够较大幅度地改变坯料形状和尺寸的工序,也是自由锻造过程中主要变形工序。

如镦粗、拔长、芯棒拔长、冲孔、扩孔、马架扩孔、弯曲、剁切等工步。

(2)辅助工序指在坯料进入基本工序前预先变形的工序。

如钢锭倒棱、压钳把、阶梯轴分段压痕等工步。

(3)修整工序指用来精整锻件尺寸和形状使其完全达到锻件图纸要求的工序。

一般是在某一基本工步完成后进行。

如镦粗后的鼓形滚圆和截面滚圆、端面平整、弯曲较直等工步。

任何一个自由锻锻件的成形过程中,上述三类工序中的各工步可以单独使用或穿插组合使用。

自由锻件在基本工序的变形中,均属敞开式、局部变形或局部连续变形。

了解和掌握自由锻基本工序的各个工步中的金属流动规律和变形分布,对合理制订锻件自由锻工艺规程,准确分析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3.2.2.镦粗使毛坯高度减小、横断面积增大的锻造工序叫做镦粗。

在坯料上某一部分进行的镦粗叫做局部镦粗。

镦粗用于:由横断面积较小的毛坯得到横断面积较大而高度较小的锻件;冲孔前增大毛坯横断面积和平整毛坯端面;提高下一步拔长时的锻造比;提高锻件的力学性能和减少力学性能的异向性;反复进行镦粗和拔长可以破碎合金工具钢中的碳化物,并使其均匀分布。

镦粗和局部镦粗的主要方法和用途见表3-1表3-1镦粗的方法和用途序号名称简图用途1 平砧间镦粗用于镦粗棒料和切去冒口,底部后的锭料2 在带孔的垫环间镦粗用于锻造带凸座的齿轮,突缘等锻件。

当锻件直径较大,凸座直径很小,而且所用的毛坯直径比凸座的直径要大得多时采用3 在漏盘或模子内局部镦粗用于锻造带凸座的齿轮和长杆类锻件的头部和凸缘等。

这时凸座的直径和高度都较大(一)平砧镦粗坯料完全在上下平砧间或镦粗板间进行的镦粗称为平砧镦粗。

通过采用对称面网格法可以观察到坯料在平砧镦粗后其内部变形的情况(图3-1)从对试件变形前后网格的测量和计算可以看出镦粗时坯料内部的变形是不均匀的。

图3-1 平砧镦粗是变形分布与应力状态Ⅰ—难变形区;Ⅱ—大变形区;Ⅲ—小变形区;εb—高度变形程度;εr—径向变形程度在常温下镦粗时产生这种变形不均匀的原因主要是工具与毛坯端面之间摩擦的影响。

在平砧热镦粗毛坯时,产生变形不均的原因除工具与毛坯接触面的摩擦影响外,温度不均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与工具接触的上、下端金属由于温度降低快,变形抗力大,故较中间处的金属变形困难。

按变形程度大小大致可分为三个区;第Ⅰ区域—难变形区,受端面摩擦影响,变形十分困难;第Ⅱ区域—大变形区,坯料中段,受摩擦影响小,应力状态有利于变形;第Ⅲ区域—小变形区,变形程度介于区域Ⅰ和区域Ⅱ之间。

由于以上原因,使第Ⅰ区金属的变形程度小和温度低,故镦粗钢锭时此区铸态组织变形不易破碎和再结晶,结果,仍保留粗大的铸态组织。

而中间部分(即第Ⅱ区域)由于变形程度大和温度高,铸态组织被破碎和再结晶,形成细小晶粒的锻态组织,而且锭料中部的原有孔隙也被焊合了。

由于第Ⅱ金属变形程度大,第Ⅲ区变形程度小,于是第Ⅱ区金属向外流动时便对第Ⅲ区金属作用有径向压应力,并使其在切向受拉应力。

愈靠近坯料表面切向拉应力愈大。

当切向拉应力超过材料当时的强度极限或切向变形超过材料允许的变形程度时,便引起纵向裂纹。

低塑性材料由于抗剪切的能力弱,常在侧表面产生45°方向的裂纹。

对不同高度高径比尺寸的坯料进行镦粗时,产生鼓形特征和内部变形分布均不相同:短毛坯(H/D≤0.5)镦粗时,按变形程度大小也可分为三区,但由于相对高度较小,内部各处的变形条件相差不太大,内部变形较一般毛坯(H/D=0.8~2.0)镦粗时均匀些,鼓形度也较小。

这时,与工具接触的上、下端金属也有一定程度的变形,并相对于工具表面向外滑动。

而一般毛坯镦粗初期端面尺寸的增大主要是靠侧表面的金属翻上去的。

镦粗较高的毛坯(H/D≈3)时,常常先要产生双鼓形(图3-2 ),上部和下部变形大、中部变形小。

在锤上、水压机上或热模锻压力机上镦粗时均可能产生双鼓形,而在锤上镦粗时双鼓形更容易产生。

毛坯更高(H/D>3)时镦粗时容易失稳而弯曲,尤其当毛坯端面与轴线不垂直,或毛坯有初弯曲,或毛坯各处温度和性能不均,或砧面不平时更容易产生弯曲。

弯曲了的毛坯如不及时校正儿继续镦粗则要产生折迭。

为了减小镦粗时的鼓形,提高变形均匀性,在锻造生产中可以采取以下工艺措施:(1)侧凹坯料镦粗侧凹坯料镦粗时在侧凹面上产生径向压应力分量,可以明显改善镦粗时的变形效果,避免侧表面纵向开裂,减小鼓形使坯料变形均匀。

(图3-3)图3-3侧凹坯料镦粗变形过程(2)软金属垫镦粗坯料置于两软金属垫之间进行镦粗,以减小端面摩擦的影响,从而减小镦粗时的难变形区,使坯料变形均匀。

(3)降低设备工作速度当设备的工作速度降至0.01mm/s以下时,适当润滑,鼓形现象几乎不发生。

(在实际生产中很少采用)(4)叠料镦粗主要用于扁平的圆盘类锻件(图3-4)。

图3-4叠料镦粗变形过程(5)反复镦粗与侧面俢直在镦粗坯料产生鼓形时,可以通过圆周侧压将鼓形俢直。

再继续镦粗。

(圆料镦粗常用工艺措施)镦粗的一般规则、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⑴被镦粗坯料的高度与直径(或边长)之比应小于2.5~3,否则会镦弯(图3-5a)。

工件镦弯后应将其放平,轻轻锤击矫正(图3-5b)。

局部镦粗时,镦粗部分坯料的高度与直径之比也应小于2.5~3。

⑵镦粗的始锻温度采用坯料允许的最高始锻温度,并应烧透。

坯料的加热要均匀,否则镦粗时工件变形不均匀,对某些材料还可能锻裂。

⑶镦粗的两端面要平整且与轴线垂直,否则可能会产生镦歪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