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欧洲西部和德国学案(整理好)

合集下载

世界地理欧洲西部与德国精选教案

世界地理欧洲西部与德国精选教案

世界地理欧洲西部与德国精选教案世界地理欧洲西部与德国精选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世界地理欧洲西部与德国精选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世界地理欧洲西部与德国精选教案1教学目标1、对照地图和课文,学生能在图上指出欧洲西部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并能据图说出欧洲西部地理位置的特点。

2、学生运用地形图归纳欧洲西部的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畜牧业生产的关系。

3、学生能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说出欧洲西部气候的特点以及其后对当地发展畜牧业的有利影响。

4、学生能通过实例说出欧洲西部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

教学重难点1、学生运用地形图归纳欧洲西部的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畜牧业生产的关系。

2、学生能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说出欧洲西部气候的特点以及其后对当地发展畜牧业的有利影响。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从图片导入欧洲西部(教师板书)欧洲西部一、(教师板书)工业密集,发达国家集中1、学生自学本小节图文内容,圈画出有关重点,并学会用不同颜色的笔做标注。

重点:文中重要表述;文字进图中;图中圈文字。

2、同学交流,看看谁做得好:……文字圈画有重点:……文字进图中,位置准确:……图中圈文字,是否圈出了其它图片文字中出现的地理事物名称:……3、教师补充:A、人口稠密:B、国家众多:欧洲西部面积约为我国一半,却有30多个国家C、工业发达:我们国家用上亿件服装换回一架空中客车飞机。

哪种产品消耗资源能源多,耗费人力资源多,利润低,哪种产品知识密集,产品利润大?一条分界线:沿芬兰、德国、奥地利、意大利(含以上国家)东侧国家线连线,这条线的西侧多数为发达国家。

4、赛一赛。

完成P53活动。

国家与首都连线。

小组之间的较量,看哪个组正确率高。

【高中地理 世界地理】欧洲西部与德国导学案

【高中地理 世界地理】欧洲西部与德国导学案

课题:欧洲西部与德国【学习目标】1.阅读教材及地图册,识记欧洲西部与德国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2.查阅资料,分析德国农业、工业发展的特点及区位条件。

【学习重点】1.欧洲西部的气候特点及成因。

2.德国农业、工业的特点及区位条件分析。

【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教材和地图册138、139页的相关内容,标注并识记知识点。

2.多画图,多看图、填图,结合地图识记地理事物,分析地理现象。

3.独立完成导学案后,将你存在的问题记在个性笔记栏里,以便对学、群学的时候进行讨论。

【基础梳理】欧洲西部1.阅读教材43-46页,将你认为重要的知识点标注出来。

在阅读的过程中认真思考教材图片旁边的“读图查阅”、“读图思考”、“读图分析”等问题。

2.简述欧洲西部地区的自然、人文地理环境特征。

(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人口、经济等方面阐述)个性笔记3.结合欧洲气候分布图,说明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并延伸至高纬地区的原因。

德国4.阅读教材45-46页,将你认为重要的知识点标注出来。

在阅读的过程中认真思考教材图片旁边的“读图查阅”、“读图思考”、“读图分析”等问题。

5.阐述德国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

(从地理位置、地形、农业、工业、交通等方面分析)6.阅读教材,识记鲁尔区传统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思考:鲁尔区在进行工业布局调整的时候将炼铁厂往西北方向迁移的原因是什么?7.对于欧洲西部,你还知道哪些知识,跟同学们分享一下吧。

(对学群学时小对子之间互相提问,识记知识点,并将自己遗漏的知识点用双色笔补充做好记录)【知识运用】分析欧洲内河航运发达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河流同行能力的因素有哪些?【自我反思】【课堂小结】【当堂检测】1.受大西洋影响,欧洲西部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地中海气候2.关于欧洲西部,说法正确的是()A.本区国家众多,全部都是发达国家B.本区工业以纺织业为主C.北部阿尔卑斯山是人们登山和滑雪的好地方D.酷爱的乳产品和牛羊肉与发达的畜牧业关系很密切3.下列国家中,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A.英国、瑞典B.丹麦、芬兰C.冰岛、德国D.挪威、芬兰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欧洲西部和德国学案(整理好)

欧洲西部和德国学案(整理好)

欧洲西部考纲要求:考纲要求:1、欧洲的地形、气候、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分布。

、欧洲的地形、气候、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分布。

2、欧洲的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状况。

、欧洲的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状况。

填图 在欧洲西部图上填注:在欧洲西部图上填注:1、主要经纬线:、主要经纬线:440°N,北极圈,本初子午线,圈,本初子午线,303030°E °E °E2、岛屿:A B C 半岛:D E F 山脉:H G 平原:平原:河流:J K 海、海湾:海、海湾:M 一.地理位置及范围经纬度:经纬度: °W ~ °E, °N ~ °N1.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大部分位于大部分位于 带,无热带,处于西风带 海陆位置:海陆位置: 西半部,北临 ,西临 ,南临2.范围:分为北欧、西欧、中欧、南欧四部分二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特征(1) 、、 为主,世界平均海拔为主,世界平均海拔 的大洲的大洲主要地形:主要地形:平原:北海、波罗的海沿岸,莱茵河以东为平原:北海、波罗的海沿岸,莱茵河以东为 平原、以西为平原、以西为 平原平原 山地: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山地: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 , 本区最高本区最高(2)海岸线曲折,轮廓破碎,多轮廓破碎,多 、 、海峡、内海和海湾;、海峡、内海和海湾; (3)冰川地貌广布;)冰川地貌广布;①挪威西部沿海的①挪威西部沿海的 ②冰川作用为主的②冰川作用为主的(主要分布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阿尔卑斯山南北两侧)北两侧)③ 呈波状起伏④阿尔卑斯山多角峰,宽谷呈波状起伏④阿尔卑斯山多角峰,宽谷2.气候.气候分布分布(1)特征:)特征: 特征显著特征显著特征显著东西差异:西部为东西差异:西部为东西差异:西部为 气候,东部为气候,东部为气候,东部为 气候气候气候南北差异;北部是南北差异;北部是南北差异;北部是 气候,南部是气候,南部是气候,南部是 气候气候气候(3)欧洲西部的气候深受大西洋影响,可从影响气候的因素综合分析本区气候的特点、成因。

欧洲与德国学案

欧洲与德国学案
本区邻国最多的国家(9个)
2、欧洲经济的“火车头”
(1)北部和南部的地形差异:
(2)发达的工业
有利:
不利:
分布:莱茵——鲁尔区:埃森、杜伊斯堡是中心,南部慕尼黑宇航、飞机、微电子
分布特点:工业布局大分散小集中,分布较为均衡,工业由北向南发展
[注意]鲁尔区的兴衰(必修内容)
①丰富的资源
②离矿区近,靠近法国东北部洛林铁矿区
【】:欧洲最大的微电子工业中心,有德国“硅谷”之称
三、自我检测
1.下列关于地中海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A.凡地中海气候7月均炎热干燥B.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º—40º的大陆东岸
C.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D.植被具有耐早特征
2.第二次技术革命后,较早发展起来的工业区是()(双选)
A.英国中部地区和德国鲁尔区B.德国鲁尔区和美国东北部
2、能够分析日本工业的发展条件,以及工业分布的特点和原因。
二、学习重难点
分析日本工业的发展条件,以及工业分布的特点和原因
三、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1、读下图填注标注字母的岛屿、半岛、山脉、河流、内海名称:
A、岛B、岛C、半岛D、半岛E、半岛F、半岛
G、山脉H、山脉
I、河J、河K、河L、海M、海
【合作探究】
(1)国家和地区:有世界最小的国家梵蒂冈
(2)居民:人种为主,人口稠密区沿着煤矿和工业地带分布,略呈“十字型”,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人口增长,匈牙利、德国等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
(3)经济发达地区:大多数国家属于国家,对外贸易发达,其中德国居第一位。
(4)发达的பைடு நூலகம்游业
预习点2:
1、欧洲交通的“十字路口”
一、欧洲西部

世界分区欧洲西部与德国导学案(精品)

世界分区欧洲西部与德国导学案(精品)

---------------------------------------------------------------最新资料推荐------------------------------------------------------世界分区欧洲西部与德国导学案(精品)世界分区欧洲西部与德国导学案第一课时【预习案】一、内容展示[读图识记] 1.主要国家; 2.群岛、岛屿、海峡、海域; 3.北极圈; 4.平原、山脉、河流、运河5.北海石油和航运(一)位置和范围海陆位置:位于欧洲________,北临________,西临________, 南临_______。

1、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2、范围北欧(5 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欧(6 个):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国家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37 个)中欧(8 个):______、 _______、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奥地利、列支敦士登、瑞士南欧(18 个):位于____________山以南,主要分布于_________海沿岸(葡萄牙、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梵蒂冈、圣马力诺、意大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塞尔维亚、黑山、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希腊、罗马尼亚、马其顿、马耳他)(二)自然地理特征:1、海岸线_______:1 / 15世界上最曲折的大洲,多、岛屿和。

主要北部有半岛;半岛南部有________半岛、 ________半岛、 _________半岛主要岛屿________群岛和____岛、西西里岛、撒丁岛、科西嘉岛主要内海北部的________海;南面的______海;东南面的____海、亚得里亚海、爱琴海边缘海_____海、挪威海、巴伦支海海湾__________湾是著名的海湾 2、地形:_______、山地为主,世界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平原:主要分布于____海、 _________海沿岸。

高二地理 欧洲西部与德国学案

高二地理 欧洲西部与德国学案

高二地理欧洲西部与德国学案【学习目标】1、学会通过读图说明欧洲西部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并能在图上指出主要的半岛、岛屿、海湾海峡及内海。

2、了解欧洲西部与德国地理位置、气候类型和水文特征等。

【学习重难点】了解欧洲西部与德国的地理位置、气候类型和水文特征;居民经济和主要国家等。

【问题导学】目标一: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自主学习】一、概述1、位置:⑴纬度:大部分地区位于之间,属于带。

⑵海陆:欧洲西半部,北临,西临洋,南临海。

2、范围:北欧、西欧、中欧、南欧四部分。

3、轮廓:⑴海岸线。

⑵多半岛、岛屿:①半岛:南三北一:南部:半岛、半岛、巴尔干半岛;北部:半岛。

②岛屿:冰岛、不列颠群岛。

⑶内海:①北部的;②南面的;③东南面的黑海。

⑷边缘海:海、挪威海。

⑸海湾:比斯开湾。

4、地形:⑴类型:以和为主。

⑵分布:①平原:平原、平原,以莱茵河为界。

②山地:山、山。

⑶深受冰川作用的影响。

5、气候:⑴海洋性特征显著。

⑵成因:纬度位置大部分地区位于产之间,属气候海陆分布西临洋,受海洋影响。

大陆轮廓破碎,各地距海,使海洋影响深入。

地形中部为平原,山脉走向利于洋流经过,对沿岸地区起到增加和提高气温的作用⑶分布:①东西差异:西部是气候,东部是气候。

②南北差异:北部是气候,南部是气候。

6、河湖:⑴特征:河网较密,水量充沛且全年流量稳定,河流短小。

⑵主要河流:①多瑙河:发源于国西南部山地,注入,是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②莱茵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北麓,向北注入,流经德国鲁尔区。

⑶湖泊:西北部和阿尔卑斯山南北两侧。

7、国家和居民:⑴国家和地区:①国家众多,面积不大。

②主要国家及分布。

⑵居民:①人种:以人为主。

②分布:人口稠密区略成“ ”字形。

③人口增长: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洲。

⑶经济:①特征:资本主义经济发达地区。

②工业分布:西起英国向东到波兰境内,北起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向南至意大利境内⑷发达的旅游业。

二、主要国家1、英国:⑴西欧的,最早的国家:①工业部门:等。

世界地理欧洲西部与德国教案

世界地理欧洲西部与德国教案

世界地理欧洲西部与德国精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经济发展状况;(2)掌握德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首都及主要城市;(3)了解德国的政治制度、教育体系、经济发展状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分析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2)利用资料查询德国的行政区划、首都及主要城市;(3)采用案例分析法了解德国的政治制度、教育体系、经济发展状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欧洲西部地区的兴趣和好奇心;(2)增强学生对德国的了解,培养友好相处的国际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经济发展状况;(2)德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首都及主要城市;(3)德国的政治制度、教育体系、经济发展状况。

2. 教学难点:(1)欧洲西部的气候特点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德国的政治制度及其运作方式;(3)德国的教育体系及其特点。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1)欧洲西部地图;(2)德国行政区划图;(3)德国首都及主要城市图片;(4)德国政治制度、教育体系、经济发展状况的相关资料。

2. 教学工具:(1)投影仪;(2)计算机;(3)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欧洲西部地图,引导学生关注该地区;(2)提问:同学们对欧洲西部有哪些了解?德国在这个地区中的地位如何?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结合教材,自主学习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经济发展状况;(2)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案例分析:(1)展示德国行政区划图,引导学生了解德国的行政区划;(2)提问:同学们知道德国的首都是哪个城市吗?还有哪些主要城市?(3)让学生结合教材,了解德国的政治制度、教育体系、经济发展状况;(4)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德国的政治制度对其经济发展有何影响?(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欧洲西部与德国导学案

欧洲西部与德国导学案

第八节 欧洲西部和德国[教学目标]1。

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河湖等自然地理特征2。

欧洲西部的工业、农业和旅游业的特点3。

能够分析海洋性气候的成因[导学流程]一、欧洲1.自然地理特征⑴ 位置范围:欧洲西半部,北临_____洋,西临______洋,南临_______海。

⑵ 海岸线曲折:世界上最曲折的一洲,多半岛、岛屿和海湾。

主要半岛北部有_________________、南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岛屿有___________群岛和_____岛,主要内海有北部的________海、南面的__________、边缘海有北海,比斯开湾是著名的海湾.⑶ 地形:平原、山地为主,世界平均海拔______的一洲 平原:北海、波罗的海沿岸,莱茵河以东_______平原、以西_______山地:北部___________山脉、南部_________山脉,________本区最高⑷ 深受大西洋影响的气候气候:西部为__________气候,植被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

南部是____________气候,植被类型__________________。

⑸ 河湖河流特征和成因:本区多______,降水量较多,河网较密,水量充沛,因大陆轮廓_________,又受山岭的限制,不利于长河的形成,河流纬度位置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____________之间,属温带气候 海陆分布西临大西洋,大陆轮廓__________,使海洋影响深入内陆 地形中部为________,山脉________走向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洋流 _________________暖流经过,对沿岸地区起到增温增湿作用分布 分布_________。

主要河流:1.________世界流经国家最多,自西向东注入________。

2.____________世界航运最繁忙,货运量在世界上仅次于密西西比河,自南向北注入_________。

世界地理欧洲西部与德国精选教案

世界地理欧洲西部与德国精选教案

世界地理欧洲西部与德国精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经济发展状况;(2)掌握德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首都及主要城市;(3)了解德国的历史、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观察欧洲西部的自然地理特征;(2)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搜集德国的相关资料,进行比较分析;(3)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欧洲西部和德国的兴趣,增强地理学科素养;(2)培养学生尊重、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的态度;(3)引导学生关注全球发展,提高国际视野。

二、教学内容1. 欧洲西部的自然地理特征(1)地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濒临大西洋;(2)气候特点: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3)地形地貌:以平原、山地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2. 欧洲西部的经济特点(1)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以服务业为主导;(2)主要产业:制造业、旅游业、农业等;(3)区域合作组织:欧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欧洲西部的自然地理特征;(2)德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首都及主要城市;(3)德国的历史、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

2. 教学难点:(1)欧洲西部的气候特点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德国在欧洲及全球的地位和作用;(3)德国的文化特点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欧洲西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理位置;(2)提问学生对欧洲西部的了解,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观察欧洲西部的自然地理特征;(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欧洲西部的气候特点及经济特点。

3. 课堂讲解:(1)讲解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经济发展状况;(2)介绍德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首都及主要城市;(3)讲解德国的历史、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

4. 案例分析:(1)分析德国在欧洲及全球的地位和作用;(2)讨论德国的文化特点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世界地理欧洲西部与德国精选教案

世界地理欧洲西部与德国精选教案

世界地理欧洲西部与德国精选教案世界地理欧洲西部与德国精选教案一一、教学目标:掌握欧洲西部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二、课时安排:3课时。

三、课型:新授课。

四、教学重点:欧洲西部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五、教学过程:导入:法国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德国新天鹅堡、勃兰登堡门,英国大本钟、格林尼治天文台,意大利古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图片,引出欧洲西部的学习。

1.欧洲西部的自然地理特征(1)位置与范围经纬度位置:35?N-60?N,10?W-30?E;海陆位置:北接北冰洋,西靠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范围:北欧、西欧、中欧、南欧。

西欧国家(7个):英国(伦敦)、爱尔兰(都柏林)、荷兰(阿姆斯特丹)、比利时(布鲁塞尔)、卢森堡、法国(巴黎)、摩纳哥。

北欧国家(4个):芬兰(赫尔辛基)、瑞典(斯德哥尔摩)、挪威(奥斯陆)、丹麦(哥本哈根)。

中欧国家(8个)、波兰(华沙)、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布达佩斯)、德国(柏林)、奥地利(维也纳)、瑞士、列支敦士登。

南欧国家(17个):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马其顿、阿尔巴尼亚、希腊(雅典)、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意大利(罗马)、梵蒂冈、圣马力诺、马耳他、西班牙(马德里)、葡萄牙(里斯本)、安道尔。

东欧国家(7个):俄罗斯(莫斯科)、爱沙尼亚、拉托尼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

(2)地形:平原、山地为主的地形。

1.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2.地形以平原为主(2/3),山地位于南北两侧地势低平(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南北高,中间低;3.深受冰川影响:北部多峡湾、冰碛湖、冰碛平原;中间平原波状起伏;南部多角峰,冰蚀湖。

(3)气候:海洋性特征显著。

思考1: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面积较大的原因?①纬度位置:35°N——60°N之间,西风带控制;②海陆分布:大陆轮廓破碎,海岸曲折,多内海、边缘海、海湾,使海洋影响深入内地;③地形:多平原,东西走向的阿尔卑斯山利于海洋暖湿气流深入内地;④洋流: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

欧洲西部和德国导学案最终

欧洲西部和德国导学案最终

欧洲地形NO P 绥化七中 高二年级地理学科导学案 编制人:王影 审核人:张国荣授课日期: 月 日 姓名: 班级: 编号:第 周 号欧洲西部导学案【学习目标】1.熟记欧洲西部位置、范围。

2.掌握欧洲西部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河流和湖泊。

3.掌握欧洲西部人文地理特征:工业、农业、矿业、交通和旅游等。

4.掌握本区重点国家(德国等)区域地理特征。

【读右图训练】1.在图中绘制0°经线、50°N 纬线,40°N 纬线,其交汇点位于 英吉利海峡和 伊比利亚 半岛。

2.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地理事物的名称(1)岛屿:A 冰岛 、B 大不列颠岛(2)半岛:C 斯堪的纳维亚 、D 伊比利亚 、E 亚平宁 、F 巴尔干(3)山脉:G 斯堪的纳维亚、H 阿尔卑斯(4)河流:I 伏尔加河 、J 莱茵河 、K 多瑙河(5)海域:L 波罗的海 、M 黑海(6)平原:N 东欧平原 、O 波德平原 、P 西欧平原【基础知识梳理】一、 位置范围1、经纬度位置: 10W-30E ,35N-70N ,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北温_带,小部分属于北温带2、半球位置:_北_ (南半球、北半球)。

位于 (东半球、西半球)。

3、海陆位置:北临 北冰洋 ,西临 大西洋,南隔 地中海与非洲相望,东南隔 土耳其海峡与_亚洲相望。

海岸线曲折:世界上最曲折的一洲,多半岛、岛屿和海湾。

主要半岛:北部 斯堪的纳维亚 ,南部自西向东有 伊比利亚 、 亚平宁、 巴尔干 。

主要岛屿:有不列颠群岛、冰岛、爱尔兰岛、撒丁岛、西西里岛、科西嘉岛(法国)。

主要内海:北部的 波罗的海 、南面的 地中海 、东南面的 黑海 。

边缘海:北海。

海湾:比斯开湾,挪威峡湾。

重要的海峡:a 、直布罗陀海峡 b 、英吉利海峡 c 、丹麦海峡探究:波罗的海的盐度最低的原因:地中海石油污染严重的原因:北海:丰富的海底油气资源;北海渔场形成的原因: 北大西洋暖流和东格陵兰寒流交汇形成 。

欧洲西部与德国教案

欧洲西部与德国教案

欧洲西部与德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2)掌握德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经济状况和主要城市;(3)了解德国的历史背景、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观察和分析,掌握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和德国在其中的位置;(2)利用网络资源和书籍,搜集德国的经济、文化和旅游信息;(3)通过小组讨论和报告,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欧洲西部和德国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和国家的态度;(3)培养学生热爱旅游、探索世界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2)德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经济状况和主要城市;(3)德国的历史背景、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

2. 教学难点:(1)德国的行政区划和各级政府机构;(2)德国的经济体系和发展现状;(3)德国的文化特色和代表性人物、事件。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地图、图片、书籍、网络资源等;2. 教室布置:挂出欧洲西部和德国的地图,摆放相关图片和资料;3. 小组分工:提前分组,分配任务,让学生准备报告。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2)提问:你们知道德国在哪个国家吗?它有哪些特点?2. 新课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了解德国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2)介绍德国的经济状况、主要城市和历史文化背景;(3)讲解德国的文化特色,如音乐、建筑、哲学等;(4)展示德国的旅游资源,如柏林、慕尼黑、科隆等。

3.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德国的经济、文化和旅游特点;(2)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口头报告。

4. 总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2)强调德国在欧洲西部的重要地位;(3)鼓励学生热爱旅游、探索世界。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绘制一幅德国地图,标注出主要城市和旅游景点;2. 请学生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最感兴趣的德国城市或景点;3. 请学生搜集有关德国经济的资料,了解其发展现状和优势产业。

欧洲西部与德国教案

欧洲西部与德国教案

欧洲西部与德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2)掌握德国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3)了解欧洲西部的旅游资源,并能运用到实际旅行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观察、图片展示、实例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对欧洲西部及德国的认识;(2)运用比较法,分析德国在欧洲西部地区的地位和作用;(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独立思考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欧洲西部和德国的兴趣,增强对地理学科的热情;(2)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关注国际交流的意识;(3)提高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

二、教学内容:1. 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1)地理位置:欧洲西部的定义、范围和周边国家;(2)自然环境:气候特点、地形地貌、河流湖泊等。

2. 欧洲西部的人文特点(1)人口分布:人口密度、人口构成、城市化水平;(2)文化特色:语言、宗教、传统节日、饮食习惯等;(3)社会福利: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

3. 德国的基本情况(1)地理: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2)政治:政体、政党制度、外交关系;(3)经济: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对外贸易;(4)文化:语言、宗教、教育、科技、体育等。

4. 德国在欧洲西部地区的地位和作用(1)政治地位:欧盟、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的地位;(2)经济地位:欧洲经济大国、欧元区成员国;(3)文化地位:欧洲文化中心之一、世界文化遗产丰富。

5. 欧洲西部的旅游资源(1)著名景点:巴黎、罗马、伦敦等;(2)旅游特色:滑雪、海滨、田园、古城等;(3)旅游攻略:交通、住宿、美食、购物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德国的基本情况及在欧洲西部地区的地位和作用;欧洲西部的旅游资源及攻略。

2. 教学难点:欧洲西部的自然环境对人文发展的影响;德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欧洲西部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西欧与德国导学案

西欧与德国导学案

第七节 欧洲西部与德国【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1、欧洲西部的地形、气候、河流特征2、德国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自主学习】位置:欧洲 部,北临 洋,西临 洋,南临 海 多内海、 海、海湾 类型:以 和 为主分布:平原: 平原、 平原 山地: 山、 山 受 作用影响 主要河流: 河(欧洲流经国家最多河流) 河特征: 主义经济发达地区经济 工业分布:密集的工业地带是“ ”字形工农业都比较发达的法国 世界重要的 生产国和出口国 西南部与地中海沿岸盛产 以巴黎为中心的 盆地是重要工业区 南欧有阳光灿烂的地中海海边景区和沙滩浴场 有利条件 北欧有曲折、幽深的峡湾 发达的旅游业 中部有高耸的阿尔卑斯山 (了解) 希腊雅典的巴台农种庙旅游点 意大利罗马的古斗兽场和水城威尼斯 奥地利的音乐之都维也纳 位置:欧洲陆上“十字路口”(本区邻国最多国家)居民:本区人口最多国家,以德意志人为主,多信仰 教 地形与农业部门:机械制造,化学、采煤、钢铁纺织等发展条件:有利与不利 有利:丰富煤炭资源,便利水陆运输条件,雄厚科技(鲁尔区) 不利:石油、 、有色金属靠国外进口 分布 莱茵一鲁尔区 较为平衡 南部慕尼黑(新兴工业区) :首都、 城市领土: 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英法间有英吉利海峡气候:温带 气候 农业: 业发达【合作探究】读欧洲西部地区图回答(1)写出字母A 、B 、F 所代表的海区名称A B F 。

(2)B 海区沿岸各国畜牧业发达的主要自然因素是,该区居民在夏季喜爱到F 海区 旅游的自然原因是 。

(3)E 国拟建一个大型的葡萄酒生产基地,应在该 国的北部或南部建 ,其原因是 。

(4)C 国东北部和中部的新兴工业区,逐渐形成了以中小企业集聚的 为独特的发展模式,形成了一个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 ——信息网络。

在独立经营密切协作的基础上,实现了规模经济生产。

(5)D 国鲁尔工业区的主要传统工业部门是 (填代号)①石油 ②煤炭 ③钢铁 ④机械 ⑤飞机制造 ⑥电力20世纪50年代后,鲁尔工业区开始衰弱,到60年代开始进行综合整治和规划,其整治的措施有 ; ;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高二区域地理《欧洲西部与德国》导学案

高二区域地理《欧洲西部与德国》导学案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毛泽东 编号:gswhdlbx —011 文华高中高二地理区域地理 《欧洲西部与德国》导学案 班级 组名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1.熟记欧洲西部自然地理特征:位置、地形、气候、河流和湖泊。

2.掌握欧洲西部人文地理特征:国家、工业、农业、矿业、交通和旅游等。

3.了解本区重点国家德国的区域地理特征。

重点难点1.熟记欧洲西部自然地理特征:位置、地形、气候、河流和湖泊。

2.掌握欧洲西部人文地理特征:国家、工业、农业、矿业、交通和旅游等。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图示法学习过程一、西欧【填图训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绘制0°经线、50°N 纬线,40°N 纬线,其交汇点位于 海峡和 半岛。

2.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地理事物的名称(1)岛屿:A 、B(2)半岛:C 、D 、E、F(3)山脉:G 、H(4)河流:I 、J 、K(5)海域:L 、M(6)平原:N 、O 、P(一)、位置1、纬度位置:大致在__________至 ________之间,位于 半球。

经度位置:大致在__________至 ________之间,位于 半球。

2、海陆位置:欧洲西部西临_________ 洋,北临__________洋,南隔________海与非洲相望,东南隔土耳其海峡与 ___________洲相望。

(二 )、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⑴欧洲西部的地形类型:以________、_________为主。

世界平均海拔最______的一洲.平原: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沿岸,以________为界分为波德平原和西欧平原。

山地:主要分布在北部、南部。

北部有_________山脉,南部有_________山脉.阿尔卑斯山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挤压而形成的。

⑵海岸线曲折:世界上最曲折的一洲,多半岛、岛屿和海湾。

高中地理欧洲西部与德国教案

高中地理欧洲西部与德国教案

高中地理欧洲西部与德国教案第一篇:高中地理欧洲西部与德国教案第三章欧洲第一节欧洲西部与德国学习目标1、主要的地形单元及地形特征。

2、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其成因。

3、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分布。

4、德国重要的地理位置5、德国鲁尔区的位置及发展条件。

知识内容欧洲西部位置欧洲西部位于亚欧大陆的西岸,面积约占欧洲的一半左右。

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面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

海岸线十分曲折欧洲西部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海峡、内海、边缘海和海湾。

主要的半岛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

主要的岛屿有大西洋中的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和冰岛,地中海中的西西里岛、撒丁岛等。

主要的海峡有直布罗陀海峡和英吉利海峡。

主要的内海有黑海、亚得里亚海和波罗的海。

主要的边缘海有北海。

主要的海湾有比斯开湾。

平原、山地为主的地形本区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

欧洲西部政区图平原主要分布在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莱茵河以东部分叫波德平原,莱茵河以西部分叫西欧平原。

平原的部分地区因有古代冰川冰碛物的堆积,地形波状起伏,有低缓的波状丘陵。

本区北部和南部山地分布较广。

北部有纵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主要有横贯东西的阿尔卑斯山脉,它的支脉延伸到三大半岛。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湖泊众多。

半岛西侧有许多崖壁陡峭、幽深曲折的峡湾,这也是冰川作用所形成的地形。

南部阿尔卑斯山是年轻的褶皱山,峰峦挺拔,山顶终年积雪。

意法边境上的勃郎峰海拔4807米,是本区最高山峰。

山脉两侧也散布着一些湖泊,它们是很久以前由阿尔卑斯山地冰川作用形成的。

欧洲西部地形图深受大西洋影响的气候欧洲西部大部分地区位于40°N~60°N之间,受中纬西风带控制。

这里大陆轮廓破碎,海洋深入陆地,各地距海近,使本地区受海洋影响大;中部以平原为主,再加上阿尔卑斯山脉呈东西走向,有利于来自大西洋上的西风深入内陆;北大西洋暖流从沿岸经过,对沿岸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第七节 欧洲西部和德国(学案 )

第七节 欧洲西部和德国(学案 )

第七节 欧洲西部与德国(学案)考纲要求1、欧洲西部以平原、山地为主的地形。

2、海洋性显著的气候。

3、欧洲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分布。

4、德国重要的地理位置及鲁尔区的位置和发展条件。

【情景导入】 【学导结合】※填图识记※1、在图中画出:40°N 、北极圈 0°、 30°E 经线2、填注: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北海、挪威海、比斯开湾、英吉利海峡、直布罗陀海峡3、填写图中字母代表地理事物的名称(1)岛屿:A 、 B (2)半岛:C 、D 、E 、F (3)山脉:G 、H (4)河流:J 、 K(5)海域:L 、M(6)平原:O 、P一、自然地理特征 1、位置范围(1)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40°N 以北的 地区海陆位置:亚欧大陆西部,北临 洋、西临 洋、南临 海 (2)范围:包括北欧、西欧、南欧、中欧四部分 2、地形(1)地形以 和 为主;世界平均海拔 的大洲主要地形:平原:莱茵河以西为 平原、以东为 平原山地:北部 山脉、南部 山脉,本区最高峰(2)地势 高, 低;欧洲地形NOP分布(3)海岸线曲折,轮廓破碎,多、、海峡、内海和海湾。

主要半岛北部有、南部有、、,(4)冰川地貌广布;①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的②冰川作用形成的,③呈波状起伏④阿尔卑斯山多角峰,宽谷3、气候(1)气候特征①以气候为主;②气候的性特征显著③气候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大。

(2(3)由于距海远的近的差异,欧洲西部地区自西向东:降水逐渐,年温差逐渐。

(4)地中海沿岸属于气候,植被类型,特点:。

4.河流与湖泊(1)主要河流:①多瑙河:全长2850 m 发源于德国西南部的山地,注入,欧洲流经国家最多(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等9国)的一条国际性河流,也是世界上干流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②莱茵河:源自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脉北麓,流经德国工业区,向北注入(荷兰鹿特丹);被称为“黄金水道”,是欧洲乃至世界航运最繁忙的河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洲西部
考纲要求:
1、欧洲的地形、气候、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分布。

2、欧洲的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状况。

填图在欧洲西部图上填注:
1、主要经纬线:40°N,北极
圈,本初子午线,30°E
2、岛屿:A
B
C
半岛:D
E
F
山脉:H
G
平原:
河流:J K
海、海湾:
M
一.地理位置及范围
经纬度:°W~°E, °N~°N
1.地理位置大部分位于带,无热带,处于西风带
海陆位置:西半部,北临,西临,南临
2.范围:分为北欧、西欧、中欧、南欧四部分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特征
(1)、为主,世界平均海拔的大洲
主要地形:
平原:北海、波罗的海沿岸,莱茵河以东为平原、以西为平原分布
山地: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本区最高
(2)海岸线曲折,轮廓破碎,多、、海峡、内海和海湾;
(3)冰川地貌广布;
①挪威西部沿海的②冰川作用为主的(主要分布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阿尔卑斯山南北两侧)
③呈波状起伏④阿尔卑斯山多角峰,宽谷
2.气候
(1)特征: 特征显著
东西差异:西部为 气候,东部为 气候 南北差异;北部是 气候,南部是 气候
(3)欧洲西部的气候深受大西洋影响,可从影响气候的因素综合分析本区气候的特点、成因。

)自西向东:降水逐渐 ,年温差逐渐 。

3.河流与湖泊
(1)河流特征:河网 ,水量 ,因大陆轮廓曲折,又受山岭的限制,不利于长河的形成,河流短小 (2)主要河流:
①多瑙河:全长2850 m 发源于德国西南部的山地,注入 ,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性河流,也是世界上干流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主要流经的国家有哪九个?
②莱茵河:源自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脉北麓,流经德国 工业区,向北注入 (荷兰鹿特丹);被称为“黄金水道”,是欧洲乃至世界航运最繁忙的河流。

③运河:莱茵—多瑙河运河、基尔运河(北海---波罗的海运河) (3)湖泊:主要分布在 (多为 作用形成)。

千湖之国是
(4) 分析欧洲西部内河航运发达的原因.
三.人文特征 1、国家和居民
(1)国家和地区:有世界最小的国家
(2)居民: 人种为主,人口稠密区沿着 分布,略呈“十字型”,人口自然增长率 , 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 2、欧洲经济发展的条件:
有利: 不利: 3农业
(1)乳畜业
分析欧洲西部乳畜业发达的原因:
原因: (2) 地中海式农业,园艺业
地中海沿岸地区,适宜 、 、 和葡萄等果树的栽培,是欧洲主要的亚热带水果产区。

(3)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和 交汇)—— 渔业发达,如挪威、冰岛、丹麦等。

b
鹅卵石
葡萄树
图5
00
(4) 瑞典等国 资源丰富,林业发达。

3、资源短缺:除英国的石油资源外,其余国家的资源都需要大量进口。

冰岛地热资源丰富,首都雷克雅未克称为“无烟城市”。

4、工业:以制造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其中 居第一位。

5、旅游业发达
合作探究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个
题。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

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

图5a 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

图5b 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

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
(1)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葡萄的地形、气候条件。

(12分)
(2)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暖石堆积的原因。

(8分) (3)简述乙地气候类型和特点,并说明气候条件以及葡萄种植园地表鹅暖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16分)
德国
1、欧洲西部陆路交通十字路口
(1)欧洲大陆上“十字路口”,本区邻国最多的国家(9个)
(2)北部和南部的地形差异:地势高低,呈阶梯状。

北部是平原,地势,气候、土壤,宜于发展,粗放经营;中部谷地和宽广的山地,宜于;南部高原和阿尔卑斯山脉,宜于
(3)德国境内的河流主要有运河有、
河流的水文特征是
2、发达的工业
(1)现代化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欧洲经济实力最强,贸易额居世界前列
(2)分布:莱茵——:埃森、杜伊斯堡是中心;南部:宇航、飞机、微电子(3)分析德国鲁尔工业区发展的有利条件、衰退的原因及调整的措施
有利条件
衰退的原因
调整的措施
3、主要城市
:德国首都,位于东部,是全国最大城市
:位于易北河下游,最大港口城市和造船中心
:德国最大航空港,铁路枢纽和化学工业城市,世界重要金融中心
:南部工业中心,德国宇航、飞机、微电子工业中心,啤酒之都
【能力提升】
1.(2010山东卷)(25分)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的进程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

我们应以其他国家区域发展的历史为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图8为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左上方为鲁尔工业区A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表1为沪宁杭工业区B地四个年份主要经济指标表。

读图、表回答问题。

(1)说明A地气候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分析影响该地谷物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

(8分)
(2)2010年春季B地冷锋频繁过境,气温较常年偏低。

试绘出冷锋剖面示意图(要去绘出锋面和冷、暖气团运动的方向。

)(2分)
(3)对比分析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优势,完成表2内容(6分)
工业区
区位条件
鲁尔工业区沪宁杭工业区自然条件水资源、土地资源丰富
交通内河航运、陆地、航空等运输方式多样,
方便快捷
内河航运、陆地、航空
和_ _等运输方式齐全,方
便快捷
市场市场广阔市场广阔
劳动力劳动力丰富,成本较低(4)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再繁荣,其发展经验对沪宁杭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
有哪些启示?(3分)
(5)B地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我国东部地区中小城市发展的范例额,据图8表1,分析该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6分)
2.(2009江苏卷)图8为欧洲四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图9是该区域某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经营方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1~3题。

1.面向城市市场,商品化和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a B.b C.c D.d
2.若图9中箭头线q表示产品流量最大,则该经营方式对应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a B.b C.c D.d
3.m、n两地均盛产葡萄。

两地相比,m地的区位优势是
A.交通便捷 B.市场广阔 C.鲜果上市早 D.技术条件好
3(2011.江苏)图1为北非简图,图2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

读图回答问题。

(14分)
图1
图2
(1)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是。

试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

6分)
(2)乙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

(3分)
(3)该地区大多数城镇分布在沿海的原因有。

(3分)
(4)影响该地区陆路交通布局的主要因素有。

(2分)
答案:(2010全国一卷)36.(36分)
(1)甲地位于(南北向的)河谷中,灌溉(和排水)条件好;葡萄生长季节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葡萄成熟季节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

(2)乙地位于罗纳河出山口附近。

河流出山口前,穿行于峡谷,水流急,可携带砾石;河流出山口后,流速变缓,携带的砾石首先在此处堆积。

(3)乙地(临地中海)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葡萄生长季节光照、热量充足。

鹅卵石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利于地表水下渗,防止土壤水分蒸发);鹅卵石白天增温快,夜间降温也快,增大气温的日较差,利于糖分积累
(2010山东卷)26.(25分)
(1)温带海洋性气候(2分);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受暖流的影响
(2分)夏季气温较低(2分);日照较少(2分)。

(2)(2分)
(3)○1煤炭资源、谁资源丰富(2分);○2海洋运输(2分);○3劳动力素质较高(2分)
(4)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保护生态环境。

(答对一个要点即可得1分,本小题满分不得超过3分。


(5)工业发展迅速(2分);利用外资,产品大量出口(2分);受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交通便捷(2分)。

(2009江苏卷)14、a为地中海农业,b为混合农业,c为乳畜业,d为游牧业,面向城市市场,商品化和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乳畜业,所以答案C
15、根据题目要求应选择混合农业,答案B
16、m地比n地纬度低,热量条件好,因而鲜果上市早,答案C
(2011.江苏)27.(14分)
(1)降水:甲地降水多.主要在冬半年;乙地全年降水少。

气温:乙地全年高于甲地;乙地年较差大于甲地甲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湿润的西风带影响;乙地常年受副热带高压、信风控制
(2)热量资源丰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灌溉水源
(3)地势较为平坦;气候比较适宜;便于利用海洋资源和发展海上航运
(4)聚落;矿产资源;地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