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语法重复句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单句和复句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单句和复句](https://img.taocdn.com/s3/m/54128b79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72.png)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单句和复句单句1、单句主谓句:由主谓短语带上一定的语气、语调构成的句子。
(主谓句的具体类型有很多种,我们这里只研究比较常见的主谓宾式和主谓式)例:我们喜欢(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主谓宾式)他[非常]健康。
(主谓式)(他的)病症消失了。
(主谓式)注:主谓宾式的句子中的谓语动词是及物动词。
这样,后面才有可能带宾语;主谓式的句子中的谓语可以是形容词或动词,但动词是不及物动词。
非主谓句:由主谓短语以外的其他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
例;飞机!站住!哦!呜!(我们这里不做研究)结构复杂的单句的分析:一个单句的各个成分都由词来充当,这个句子就简单;如果由复杂短语充当句子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成分,单句就复杂了,它和复杂短语的道理是一样的。
例:1、(我们的)同学来〈自全国各地〉。
2、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
3、[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巩固练习:用符号标出各种句子成分1、严肃地对待文章内容的人一定也在文章形式方面提出严格的要求。
2、我相信,雷锋的榜样不仅给我们指出了正确的生活道路,而且增强了我们同一切旧思想、旧习惯坚决斗争的勇气。
复句(一)复句类型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结构相互独立的单句即分句组成的句子称为复句。
组合复句的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
分句之间有短暂的语音停顿,书面上用逗号或分号表示。
分句之间的关系常用连词、副词以及一部分起关联作用的短语来表示,复句中的分句之间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逻辑事理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解说、目的等类型。
1、并列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并列组合而成的,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或说明相关的几种情况,分句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即A,又B”。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复句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复句](https://img.taocdn.com/s3/m/84ccc228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4d.png)
/
/
//
/
//
/
并列
因果
转折
并列
并列
假设
条件
//
假设
5、①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 ②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 ③也和她说话, ④但笑容却冷冷的了。
6、①周总理的工作是多么繁忙, ②时间是多么宝贵, ③可是他老人家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却挂念着我这样一个普通工人, ④亲自打电话来询问我的情况。
7、①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 ②也不喜欢去看戏, ③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 ④除非是要炫耀一下自己的新衣服。
错用 例:我这里的荷花,由于红色浓,所以花瓣多。
1
01
例:一方面,谦虚使人进步;一方面,骄傲使人落后。
02
例:a、不但免费师范生不收学费,而且每人每月补600元钱。
03
b、如果一位游客不是自告奋勇送我回家,我就会迷失在香山植物园里。
5、错位
滥用
语言的形式 能是美的, 它有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回环的美。这些美都是音乐所具备的, 语言的形式美也可以说是语言的音乐美。在音乐理论中,有所谓的“音乐的语言”;在语言形式美的理论中, 应该有所谓“语言的音乐”。 音乐和语言不是一回事, 二者之间有一个共同点:音乐和语言都是靠声音来表现的。
01
02
承接关系的复句
选择关系的复句
各个分句之间表示事物存在着两种以上可能的情况,其中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或者需要选择或取舍。
如:a、星期天,我们是去郊游呢,还是去图书馆?
(或此或彼)
b、我们要么被困难吓倒,要么勇敢地去克服困难。
(非此即彼)
c、与其打扑克,不如去锻炼一下身体。
(取舍选择)
常见关联词语: 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或者……或者……;或许……或许……; 不是……就是……;可能……可能……; 非……则……;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点复句及其类型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点复句及其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fbf713a8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26.png)
关联词语使用
单用
可以单用关联词语“或 者”、“要么”等来表达 选择关系。
双用
可以同时使用两个关联词 语来表达选择关系,如 “不是……就是……”、 “要么……要么……”等。
多用
在多个分句中选择时,可 以使用多个关联词语来表 达选择关系,如“或者…… 或者……或者……”。
举例说明
例子1
你要么今天走,要么明天走,不 能再拖了。
例子4
这部电影不仅让观众捧腹大笑, 而且引发了人们对社会现象的
思考。
06 选择复句
定义及结构特点
定义
选择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 组成,各分句分别说明几种不同的情 况,并表示从中有所选择的复句。
结构特点
选择复句的分句之间常用关联词语连 接,以显示分句间的选择关系。常见 的关联词语有“或者”、“要么”、 “不是……就是……”等。
一面做,一面想。(并列 关系)
03 转折复句
定义及结构特点
定义
转折复句指前后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即后面分句不是顺着前面分句的意思 说下去,而是突然转成同前面分句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说法,后面分句才是说话 人所要表达的正意。
结构特点
常用关联词语连接前后分句,表示语意的转折。
关联词语使用
01
02
03
04 条件复句
定义及结构特点
定义
条件复句是指前一个分句提出条件, 后一个分句说明在这个条件下产生的 结果。
结构特点
条件复句通常由两个分句组成,前一个 分句是条件,后一个分句是结果பைடு நூலகம்条件 分句和结果分句之间用关联词语连接。
关联词语使用
常见的条件关联词语有
“只要......就”,“除非......才”,“除非......否则”等。
多重复句练习题
![多重复句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c56b184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91.png)
多重复句练习题在语言学习中,多重复句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它不仅在口语中频繁出现,而且在书面语中也经常被使用。
多重复句是由两个或更多的分句组成,其中某些分句的内容在前面或后面被重复出现。
这种语言形式对于表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有着重要的作用。
多重复句练习题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练习多重复句,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语言的结构和语法规则,同时还可以提高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
在多重复句练习中,我们需要考虑如何恰当地安排分句的顺序和重复的内容,以便更好地表达思想。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多重复句练习题示例:“他这个人很奇怪,每次到电影院看电影都要带一袋零食,而且总是在电影开始前一个小时就到达电影院门口排队等候。
”这个句子可以被拆分成两个分句:1、他这个人很奇怪,每次到电影院看电影都要带一袋零食。
2、而且总是在电影开始前一个小时就到达电影院门口排队等候。
这两个分句的内容都在第一句话中被重复出现了。
通过练习这种语言形式,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如何恰当地使用语言来表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
多重复句练习题对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练习多重复句,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语言的结构和语法规则,同时还可以提高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多进行这种练习,以便更好地掌握语言。
单句复句练习题句子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根据句子的结构,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单句和复句。
单句是由单个主语和谓语组成的句子,而复句是由两个或多个分句组成的句子。
了解这两种句子的构成和转换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
我们来看单句。
单句的主语和谓语是句子中最基本的元素,它们共同构成了句子的意思。
例如,“小明在读书”(Xiaoming is reading)就是一个单句,其中“小明”是主语,“在读书”是谓语。
然后,我们来看复句。
复句是由两个或多个分句组成的句子,每个分句都有自己的主语和谓语。
例如,“虽然小明很努力地学习,但是他的成绩并不理想”(Although Xiaoming works hard, his grades are not good)就是一个复句,其中包含两个分句:“虽然小明很努力地学习”和“他的成绩并不理想”。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复句类型、多重复句的分析以及关联词的运用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复句类型、多重复句的分析以及关联词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41b99739650e52ea54189825.png)
《复句类型、多重复句的分析以及关联词的运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即将面临中考,语文语法知识的掌握熟而不透,因此,琐碎的知识点复习必不可少。
针对中考涉及到的题型,我在复习课本零散知识点的基础上对学生关联词的灵活运用进行巩固训练,以此强化学生初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的掌握。
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目标1、能够了解掌握复句的类型。
2、能够判断复句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和方法1、指导学生掌握复句的类型。
2、指导学生正确掌握划分复句的方法。
3、练习巩固,正确运用关联词。
三、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能够正确掌握划分复句的方法。
2、关联词的运用。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准备:教学PPT(呈现练习题)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课本知识点回顾:(因果类复句p29)默读回答问题。
1、从复句的关系看,复句可以分为哪几类?分别是什么?2、如何理解因果类复句?因果类复句主要有哪几种类型?3、如何理解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举例说明4、因果类复句类型判断练习:(个别回答,并做解析)1)因为今天有点头痛,所以不能去上班。
因果复句2)即使你做更多的解释,他也不会相信你。
假设复句3)只要你努力学习,就一定会有收获。
条件复句4)既然你这么得不想做,那么就放弃吧。
因果复句5)不论我们处于何种境地,都要把他人放在先于自己的位置。
条件复句6)如果他没有来,那我们的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假设复句二、非因果类复句的复习课本知识点回顾:(非因果类复句p36)默读回答问题。
1、如何理解非因果类复句?非因果类复句主要有哪几种类型?2、如何理解并列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举例说明3、非因果类复句类型判断练习:(分组抢答,并做解析)1)他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双手却在不停的颤抖着。
并列复句2)他不但在学校里表现优异,而且在社会上也是个有责任感的学生。
递进复句3)导致同学之间不愉快的人,不是你,就是他。
语文语法--复句和关联词
![语文语法--复句和关联词](https://img.taocdn.com/s3/m/b02e8199e009581b6bd9ebd8.png)
⑤如果所有的房屋都设有暖气,人们便不会 对温暖心生感激,而假如你从寒风凛冽的 野外行乞归来,能有一束点燃的取暖柴薪, 你一定会被这难得的温暖所感动。
⑤如果所有的房屋都设有暖气,|| (假设)人们便不会对温暖心生感激, |(并列)而假如你从寒风凛冽的野 外行乞归来,|||(连贯)能有一束 点燃的取暖柴薪,||(假设)你一定 会被这难得的温暖所感动。
假设
• 2、一个人如果不努力把自己的某种思想清清楚楚地写出来,||
(递进)甚至也不努力把这种思想清清楚楚地说出来,|那么这
种思想实际上只是处于混沌的状态中。
假设
• 3、但是,人可以被处死,||(并列)书可以被烧毁,|(转折) 而真理却是杀不死、烧不毁的,||(并列)它愈来愈发出灿烂的 光辉。
• 4、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并列) 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条件)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 |(转折)否则,我们就不能完成项任务。
判断下面复句的类型:
1. 我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选择 2. 我吃饱喝足,坐在沙发上。 连贯 3. 我不是对他说,而是对你说。并列 4. 他待人诚恳,又心地善良。 并列 5. 只有春天的到来,生活里才能开满鲜花。条件 6. 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所以很寂静。因果 7. 要么我们被困难吓倒,要么我们把困难克服。
她一手提着内中一个空的破碗(的)竹篮
补充练习(1)
•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结构 相互独立意义紧密联系有一定 逻辑关系的分句组成的句子。
四、长短句(单句和复句)互改
1、把短句改成长句:
(1)先确立一个句子作主干 (2)再把其他句子改作这一主干句子的定语 (或状语)
他用双手创造了奇迹,十二年时间里,在这荒 山野岭上造成了大片森林,它蒙着如丝细雨,显得 格外郁郁葱葱。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复句的判断与练习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复句的判断与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cc2ced190b4c2e3f57276367.png)
三、反馈练习判断下列复句的类型1、他还不是一个共产党员,还不能参加这样的大会。
(因果)2、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并列)3、他先把介绍信给恒元看了,然后便说这人是怎样一身土气。
(承接)4、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递进)5、孩子飞也似地跑,或者蹲在乌桕树下赌玩石子。
(并列)6、与其说它是城市,还不如说它是渔村更合适。
(选择)7、凉风,即使是一点点,也给了人们许多希望。
(假设)8、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
(条件)9、沙漠地区空气干燥,日光的照射特别强。
(并列)10、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
(并列)11、记者参加了这个会,并且听了著名演员梅兰芳演出的京剧。
(承接)12、我宁可自己多做一些,也不把工作推给别人。
(选择)13、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选择)14、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选择)15、苏林教授一生桃李满天下,但这样年青而又有才华的学生却还是第一个。
(转折)16、既然普洛诃尔说这是野狗,那它就是野狗。
(条件)17、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假设)18、只要有水源,单新疆自治区尚有一亿亩荒地可以开垦。
(条件)19、不论天气是好是坏,运动会都照常举行。
(条件)20、你端起酒碗来说几句,我放下筷子来接几声。
(并列)21、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递进)22、与其碌碌无为地混这一生,不如壮烈地去死。
(选择)23、哥哥嫂嫂既然扔开他像泼出去的水,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假设)24、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就不应该错过。
(假设)巩固练习一、判断下列复句类型1、因为今天下雨,所以他迟到了。
(因果)2、中国是火药的故乡,又是火箭的故乡。
(并列)3、过了那树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初中语文语法复句类型
![初中语文语法复句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23f872dcb84ae45c3a358ca6.png)
分析多重复句,要一看分号,二看关联词语,三看逻辑关系。有分号,就在分号那划一层。如果一个复句没有关联词语,那就看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例如:
(一)复句的类型: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 结构相互独立的单句即分句组成的句子称为复句。组合复句的分句可以是主谓句, 也可以是非主谓句。分句之间有短暂的语音停顿,书面上用逗号或分号表示。分句之间的关系常用连词、副词以及一部分起关联作用的短语来表示,复句中的分句之间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逻辑事理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解说、目的等类型。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4、岳阳楼记(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zhǔ)予作文以记之。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必背内容
1、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分析多重复句的方法
![分析多重复句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097d55c55270722192ef7db.png)
多重复句是一种内部结构严密而又较为复杂的语言单位。
它是考察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较好的语言材料,它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多重复句分句多,层次关系复杂,这就给多重复句的分析带来一定的困难。
一条多重复句如何分析,分析得是否正确是有一些方法的,不过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尽管如此,仍有参考价值,本文介绍几种。
(一)两分法第一重关系是全句要叙述.说明的中心意思,揭示全句的主要矛盾。
因此,第一层的划分,须将全句分做相对完整的两部分,两部分之间可以是因果、条件、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切割时,要密切注视将全句整分为二(有两个以上第一层是并列、选择关系的除外),或切分后有剩余,就要考虑第一重关系的分析是否恰当。
①虽然如此,│②党的领导在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四年却因为陷入了新转折的严重的左倾错误,||③以致不但没有在红军胜利,人民抗日反蒋的有利形因果势下,将革命推向前进,|||④反而使革命受到新的挫折。
递进①②之间转折关系,②③之间因果关系,③④之间递进关系。
那么,哪个是统辖全句的主要关系呢?倘在②③之间划分第一层,全句看做因果两部分,则①是赘余的.游离的;倘在③④之间划分第一层,把全句看成递进关系的两部分,①②两句是赘余的,包括不进去。
所以必须在①与②③④之间划第--层,全句是一个转析关系的复句。
这种分析或检验的方法,不只适用于第一层次,也适用于其它各层次。
但是这种检验方法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的两部分各自或其中之一在结构上不具有相对完整性,固然说明切分有问题,但不能反过来说,只要划出来的两部分在结构上各自具有完整性就证明切分是正确的。
⑵①认真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是必要的,│②没有知识分子||③“四化”因果假设就不能实现。
对这个句子的第一层次划分在②③分句之间或①②分句之间,划出的两部分在结构上都是相对完整的。
但第一种划分是不正确的。
对这类例子,这种检验方法是无能为力的。
(二)换位法所谓换位法,就是看分出来的两部分能不能交换位置,换位后分句之间的关系不变,句子通顺,只不过分句次序由"顺装"变成了"倒装",或反之,说明划分是正确的。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复句讲解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复句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c865293bd0d233d4b04e69a0.png)
初中语法知识复句讲解
初中语文·专题复习·中考
授课人:文小语
2020年10月9日
一、复句
•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
结构相互独立的单句即分句组成的句子称
为复句。组合复句的分句可以是主谓句,
也可以是非主谓句。
•
• 分句之间有短暂的语音停顿,书面 上用逗号或分号表示。分句之间的关 系常用连词、副词以及一部分起关联 作用的短语来表示,复句中的分句之 间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根据分句之 间不同的逻辑事理关系,可以把复句 分为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 假设、条件、等类型。
1、并列复句:
•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并列
组合而成的,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或
说明相关的几种情况,分句之间没有主
次之分,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既A,又
B”。
• 例如: 单丝不递进复句:
•
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
个分句表示意思比前一个分句进了一层。
①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②所以我们有 缺点,③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所以”一词,它统领②、③分句,和①句构成 因果关系。如果我们能够准确地把握统领全句 的关联词和统领部分分句的关联词的关系,就 能较准确地划分出多重复句的层次了。
(三)用符号法分析二重复句
分析二重复句可用符号法,第一层次在分句 之间用“|”表示;第二层次用“‖”表示。 例如:
方的农民,||③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
中不可缺少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因果 递进 • 26、①那时我祖母虽还康健,||②但也分担了些家
务,| ③所以定期便不能多日地归省了。
转折 因果 • 27、①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②不打扫就会积
初中语文语法系列之复句类型PPT课件
![初中语文语法系列之复句类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c2a7ac2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58.png)
复句分类方法
根据分句间的意义关系划分,复 句可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两
大类。
联合复句内各分句间意义上平等, 无主从之分。偏正复句内各分句 间意义有主有从,也就是有正句
有偏句。
• 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是:不但(不仅、 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况且。如:①这种桥不但形 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②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③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 还怕吗?
条件连词的种类
常见的条件连词有“只要”、 “除非”、“只有”等。
条件连词的使用
在使用条件连词时,需要注意前 后分句的逻辑关系和语序。一般 来说,条件连词应放在前一分句 的句首或句中,后一分句则表达
相应的结果。
条件连词的省略
在某些情况下,为了语言的简洁 和流畅,可以省略条件连词,但 需要根据上下文和语境来判断。
转折关系的表达方式
通过转折连词来表达转折关系,如“但是”、“尽管”等。
转折连词使用技巧
转折连词的分类
根据转折连词的语义和用法,可以将其分为“重转”、“轻转”、“弱转”等几类。
转折连词的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转折连词时,需要注意前后分句的语义关系,确保转折连词的使用符合语境和 表达的逻辑。
典型错误分析与纠正
条件关系的定义
条件关系是指某个结果的出现必 须依赖于某个或某些条件的满足。
条件关系的表达
在条件复句中,通常使用“只 要......就”,“除非......才”,“只 有......才”等来表达条件关系。
中学语文语法知识辅导完整讲稿之十二:多重复句 (定义、分析法)
![中学语文语法知识辅导完整讲稿之十二:多重复句 (定义、分析法)](https://img.taocdn.com/s3/m/9c906fb9a6c30c2258019e43.png)
中学语文语法知识辅导完整讲稿之十二:多重复句(定义、分析法)编者:崔学峰第十二讲:多重复句一、什么是多重复句复句的“重”指的是层次。
从层次的多少划分,复句可分为基本复句和多重复句两种:基本复句也叫一重复句,只有一个结构层次,一般情况之下,都是由两个分句组成的,但并不是凡是一重复句就只有两个分句。
如并列复句、顺承复句,即使有三、四个分句,也只有一个层次。
这一点跟联合词组、连谓词组扩展的情况是相通的。
如: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死它,严寒冻不坏它。
(三个分句并列构成的一重复句)狂风、洪水、严寒(三个词并列构成的并列短语)多重复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结构层次的复句叫多重复句。
二、多重复句构成的条件1.要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分句组成的。
注意: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分句组成的句子并非都是多重复句。
例如:他胸怀宽大,他心地坦白,他无私无畏。
——并列树上飞下来一只鸟,叽叽喳喳叫了几声,又向天空飞去。
——顺承暑假里,我们或者去海南,或者去深圳,或者去昆明。
——选择2.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结构层次。
江水很深,││水流又急,│只身游过去是很危险的。
并列因果至少有三个分句,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层次,否则就不是多重复句,实际上就是复句中套复句。
复句有几个层次,就叫几重复句,因此,有二重复句、三重复句、四重复句等。
但要注意,这种关系是组合在一起的,而不是包含在一起的。
如:他后来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枝很好看的鸟毛,我也曾送给他一两次东西,但从此没有再见面。
(二重复句)中国人民将会看见,中国的命运一经掌握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分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
(多重复句做宾语的单句)二重复句的特点二重复句是由一般复句直接扩展而成的,这是二重复句同三重复句等多重复句相区别的特点之所在。
例如:它不需要谁来施肥。
(单句)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多重复句
![多重复句](https://img.taocdn.com/s3/m/9f052abf866fb84ae55c8d1c.png)
❖
❖ 什么是说明文的科学性呢?| (解说)就是如实地 反映客观事物。||| (并列)反映得正确就是科学; 反之,就是不科学的。|| (解说)所谓如实地反映 客观事物,主要指把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性说 得准确明白,给读者以正确无误的认识。
例2复句虽说有四个分句,但同在一个层次上,都是顺 承关系,所以不是多层复句。
分析多重复句的前提条件
1、要正确认识关联词语的作用
①无论在社会上不准人家革命,还是在党内不准犯错误的 同志改正错误,都是不好的。
②即使是对犯了严重错误的青少年,我们教育工作者也不 但不应该歧视他们,还应该耐心地帮助他们认识错误,改正错 误。
状‘ ’
〈〉
左右
占两字符
占一字
上 上 字格居中央
标字间
位 角角
不出现在行首
置
前后两半各占一
字,前半不出现
字格居中处
在行尾,后半不
出现在行首。
·—
标字下
个别标点的说明:
1、连接号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北京—成都新型空调列车自即日起开始运营。
语的位置) 我们既然决定要修改这本书,所以得赶快研究修改的原则。 不管天气如此变化多端,天池仍是一片沉静,渺渺湖水……
第九节 句群
❖ 我不觉对茶花沉吟起来。茶花是美啊。凡是生活中美的 事物都是劳动创造的。是谁白天黑夜,积年累月,拿自己的 汗水浇着花,像抚育着自己儿女一样抚育着花秧,终于培养 出这样绝色的好花?应该感谢那为我们美化生活的人。
语文语法(复句)
![语文语法(复句)](https://img.taocdn.com/s3/m/770209beec3a87c24028c44e.png)
一、复句概说
1. 什么是复句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分句 组成。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片面地只强调读书,而不关心政治;或者片面地只强 调政治而不努力读书,都是极端错误的。 蓝蓝的天空,巍巍的群山,火红的战旗。 2.复句的特点 复句的各分句之间一般有停顿,书面上用逗号或分号表示, 句末有较大的语音停顿。 3.关联词语的运用 复句之间有关联词语的叫关联法,不用关联词语表达分句 间结构关系的叫意合法。
‖ ‖
②
少科学家认识了真理, 并且坚持了真理,
(递进)
③结(因果果被) 愚昧的统治者杀死、烧(并死列, ) ┃ 他④们的学说、著作也被禁止、焚毁。
复句十复句
练习:
①
1.决不要企图掩饰自己知识上的缺
②
陷, ┃即使用最大胆的推测和假设去掩饰, ‖(③并也列是) 要不得的。
(假设)
(并列) (选择)
①
②
例句:
①
②
1.不管鸟的翅膀多么完美, ┃如果不凭
(条件)
‖
③
借空气, 鸟就永远不能飞到高空。
(假设)
单句十复句
例句:
如2果.不① 认识这一点,
‖
②
学术的进步、
(假设) ③
提高就会受到损害,┃因此, 学术研
(因果)
究工作者也必须抱谦虚、谨慎、严
肃、认真的态度。
复句十单句
例句:
①
介宾短语
3.在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中, 有不
岛之城。 ( 并)列
4.这个比喻不但贴切,而且很美。 ( 递进)
5. 他既然这样想,就把事情弄大了。( 因)果
分析下边几个句子: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复句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复句](https://img.taocdn.com/s3/m/2f8a0747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7.png)
REPORTING
• 复句基本概念与特点 • 并列复句 • 转折复句 • 条件复句 • 递进复句 • 总结与拓展
目录
PART 01
复句基本概念与特点
REPORTING
复句定义及作用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的句子。
复句中的各个分句之间一般有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分号பைடு நூலகம்冒号表示;复句前后有 隔离性语音停顿,书面上用句号或问号,叹号表示。
何况、乃至”等。
02
用法
03
04
连接词或短语:如“老师和学 生”、“唱歌和跳舞”等。
连接分句:如“他不仅会唱歌, 而且还会跳舞。”、“这个苹 果不仅大,而且还红。”等。
并列复句语气和语调
语气
并列复句的语气一般比较平缓,各分句之间语气一致,没有轻重缓急之分。
语调
并列复句的语调一般比较平稳,各分句之间语调相同或相似,没有明显的升降 变化。在朗读时,应注意各分句之间的停顿和连接,保持语气的连贯和流畅。
用法
在转折复句中,连词一般放在前一分句 的句尾,表示轻微的转折语气;重在后 一分句,指出与前面分句意思上的相对、 相反或部分相反。
转折复句中前后分句关系
前后分句意思相对或相反
前一分句表达一个意思,后一分句则
前后分句意思上的递进
前一分句表达一个意思,后一分句则
表达与前一分句意思相对或相反的意
在前一分句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或强
思。例如,“虽然他很努力,但是没
调。例如,“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
有取得好成绩。”
德也高尚。”
前后分句意思部分相反
前一分句表达一个意思,后一分句则
现代汉语语法(复句)
![现代汉语语法(复句)](https://img.taocdn.com/s3/m/f9a8e917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a4.png)
现代汉语语法(复句)现代汉语语法(复句)第四章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由于内容相关联,可以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比较大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叫“复句”。
复句里的每一个单句,称为复句内部的“分句”。
例如:① 你来了,我就走。
② 老师讲课,学生听课,家长在一旁观摩。
③ 因为天气冷,所以我穿了棉衣。
上面都是复句,第①③是两个分句,第②是三个分句。
一、复句的一些特点:1、要从结构上,而不是从长短上,判断单句或复句有人以为,每个复句内部,包含两个以上单句(即分句),那么复句一定要比单句长些,这种理解是错误的。
有的复句较长,而有的却很短,比单句还短。
请看下例:老师规定,男生扫地女生擦玻璃。
(单句)这是个单句。
然而削掉四个字,句子变短,却是复句了。
男生扫地,女生擦玻璃。
(复句)可见,决不可片面的从句子的长短判断单句、复句,一定要从句子的内部结构上判断。
请指出下列句子,哪个是单句,哪个是复句:①我知道,这火柴灭了的时候,您就会不见了。
()②河水向东流着,空气里充满了干谷的香味。
()③外国朋友招待我们,大家在一起热烈地谈笑。
()④我们在请教别人问题的时候,应当虚心。
()2、复句内部的各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
例如:① 白云飘动,阳光灿烂。
② 天气暖和,下着小雨。
③ 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
④ 蓝天,远树,金黄色的麦浪。
3、复句中的分句,有时候可以省略某些成分,主要是省略主语。
例如:① 我们在第一节听了语文课,在第二节听了数学课。
② 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③ 我看了一下答完的卷子,没什么错误,就交上去了。
——这三个复句中,后面的几个分句缺主语,这是因为前面有了,后面不说也不会产生误解,所以就把这些重复的成分省略了。
④ 推着车子走了几步,他才觉得身上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⑤ 看到他一天天恢复健康,我很高兴。
——这两个复句中,前面的分句缺主语,这是因为后面有了,前面的分句不说也不会发生误解,所以省略了这些重复的成分。
部编版中考语文语法知识专题复习之五优秀PPT_复句
![部编版中考语文语法知识专题复习之五优秀PPT_复句](https://img.taocdn.com/s3/m/d80c9910050876323012129f.png)
单用关联词语:或、或者、还是、宁可、 宁肯、还不如。
搭配用的:是A,还是B;要么A,要么B; 不是A,就是B;也许A,也许B;与其A,不 如B;与其A,宁可B;宁愿A,也不B;宁可A, 也B。
(四)、转折复句
转折复句由两个有转折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 个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来, 而是转到相反的意思上去。这类复句常用“虽然 (尽管、固然)……,但是(可是、 却)……”“然而”“不过”等关联词语。例如:
1、如果你愿意,我就陪你去白云山看看。 2、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 攻自破了。
还有一种假设复句,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 现某种情况,并先退让一步,承认它为事实,后 一个分句说出一个跟假设的情况不相应的结果。 常用”即使(纵然、哪怕、就算)……, 也……“的格式。例如:
即使工作再困难些,他也不会退缩的。
既然懂得了时间的可贵,就从今天开始不浪费一分一 秒。
单用关联词语:因此、因而、所以、以致、致使、 从而、既然、由于 搭配用的:因为A,所以B;由于A,因而(所以) B;既然A,就(那么,那就)B;之所以A,是因 为B。
(六)、假设复句
假设复句一般由两个有假设关系的分句组成, 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 分句说明由这种情况产生的结果。常用的关联词 语有“如果”“假如”“倘若”“要是”等,它 们常和副词“就”“便”等配合使用。例如:
单用关联词语:也、又、还、同样、同 时、以及、另外、一面、另一方面。 搭配用的:不是A,而是B;是A,不是B; 既A,又B;一面A,一面B;一会儿A,一 会儿B;一边A,一边B;有时A,有时B; 也A,也B。
(二)、递进复句
递进复句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 个分句表示的意思比前一个分句进一层。分句间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更”“而且”“甚至”“尤 其”“特别”“何况”“不但(不仅、不只、不 光)……,而且(并且、也、还、甚至)……” 等。例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组合方式:根据复句组合方式的不同,可 以把它分为两大类:
• ①由单句直接组合而成的,如:
• 例句1:我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 :例句2:老师走进教室,来到讲台前,认真 地讲起课来。
• ②借助虚词组合成的,如:
• 例句1:我们不仅要专心听讲语法:一重复句
1.复句的定义: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 成分的分句组成。
2.复句特点:
分句是结构上类似的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法单位。
3.复句的标点特征: 复句中的各个分句之间一般有停顿,书面上用逗号, 分号或冒号表示;复句前后有隔离性语音停顿,书面上
用句号或问号,叹号表示. 4.一重复句:只有两个分句的句子叫一重复句
①如果老王不能前去,那就让我去吧。
②即使天塌下来,这件事也得继续做完。
(七).因果复句,前面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分句说 出结果,可分为说明因果和推论因果。说明因果 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另一分句说明由这个原因产 生的结果,因和果是客观事实。
常用关联词有:因为(因)……所以(便)……, 由于……因而……,因此,故此,故而,之所 以……是因为……。推论因果一个分句提出一个 依据或前提,后一分句由此推出结论,结论是主 观判定的,不一定是事实。常用关联词有:既然 (既是)……就(那就、便、又何必)……。如:
①衣服只要干净整齐,越朴素穿着越称心。
②只有具备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的胆识,才能昂首阔步于成功的大道之上。
判断复句类型 ①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②我们不是要空话,而是要行动 ③吃过了饭,老秦跟小福去场里打谷子 ④我们宁可挨批评,也不能昧着良心去搞假呀 ⑤我们几个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理,他竟然一句也没听进去。 ⑥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⑦几房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 ⑧由于病魔缠身,两次体检未通过,他只好第二次踏进补习
①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②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
(二)承接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 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 几件事情。分句之间有先后顺序。
常用关联词语有:就,便,才,又,于是,然后, 接着,首先(起初)……然后……,从而。
①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坡,回到草 房。
②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颈是巧 妙绝伦。
(四).选择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 出两件或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 分句之间就构成选择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是:与其……不如……,宁可……也 不……,或者……或者……,不是……就是……, 要么……要么……,或许……或许……,可 能……可能……,也许……也许……
②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然后又问到有关革命 形势的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军的动静。
。
(三)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 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是:不但(不仅、不只、不 光)……而且(还,也,又)……,尚 且……何况(更不用说,还)……,况且。 如:
①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
6.主要有八种类型:
(一)并列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 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 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
主要关联词语是:既……又……,还,也,同样, 不是……而是……,是……不是……,同时,一 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有 的……有的……。如:
班的门槛。 ⑨我们除非预先作了准备,这次行动绝无成功的可能。 ⑩不管人员是不是齐整,我们都得赶往阵地。
①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男儿,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 死。!
②武松这一去,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 别无选择。
(五).转折复句,后一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 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作了一个 转折,说出同前一分句相反、相对或部分 相反的意思来。分句之间构成转折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有:虽然(虽、尽管)……但 是(但、可是、却、而、还是)……,但 是,但,然而,只是,不过,倒,竟然。 如:
①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 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
②哥哥嫂嫂既然扔开他像泼出去的水,他又何必恋 恋不舍呢?
(八)条件复句,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 后一个分句说明这个条件一旦实现所要产 生的结果。
常见关联词语有:只要……就……,只 有……才……,除非……才(不)……, 无论(不管,不论)……都……。如:
①他小小年纪,胆量可不小啊。
②虽然我一见便知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 上的闰土了。
(六).假设复句,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 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出假设情况一旦实现产生 的结果。两个分句之间是一种假定的条件与结果 的关系。
常见的关联词语是:如果(假如、倘若、若、要是、 要、若要、假若、如若)……就(那么、那、便、 那就)……,即使(就是、就算、纵然、哪怕、 即便、纵使)……也(还、还是)……,再…… 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