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有机化学家
寻找中国有机化学家们的典型事迹
![寻找中国有机化学家们的典型事迹](https://img.taocdn.com/s3/m/31e09233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89.png)
寻找中国有机化学家们的典型事迹
xxx,1915年生于江苏宜兴。
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1949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50-1952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52-1986年任吉林大学教授、校长,1986年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名誉主任。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量子分子科学研究院院士。
xxx教授是中国杰出的化学家,数十年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科学成就。
他创造性地发展和完善了配位场理论及研究方法,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提出和发展分子轨道图形理论的一系列新的数学方法和模型,深化了对化学拓朴规律的认识,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唐敖庆教授还对高分子反应,即缩聚、交联与固化、加聚、共聚与裂解等领域进行了系统研究,获198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991年以后,他重点从事高碳原子簇的研究工作,在对称性、电子结构及稳定性规律方面取得成果。
历史上最伟大的十位化学家
![历史上最伟大的十位化学家](https://img.taocdn.com/s3/m/1234420a581b6bd97f19eae7.png)
历史上最伟大的十位化学家10031012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牛奔一:约瑟夫.普里斯特列约瑟夫·普里斯特利是英国著名的化学家。
他1733年3月13日生于英格兰约克郡兹市郊区的一个名叫菲尔德海德的农庄里。
在气体化学的研究成果中,普里斯特利最重要的是对氧气的发现。
纵观普里斯特利的一生,他37岁起研究气体化学,直到终生。
他曾分离并论述过的大批气体,数目之多超过了他同时代的任何人。
他可以说是13世纪下半叶的一位业余化学大师。
是他发明了带有酸味的气水。
1772年出版了他的小册子《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空气”》,该书深受欢迎,非常畅销,当年就被译成法文。
普里斯特利名扬世界, 1773年他荣获英国皇家学会的铜质奖章。
他对气林化学的研究成果,一是以其强烈的求知欲与非凡的勤奋态度为基础的,二是他得益于自己精湛的实验技能。
为此,皇家学会曾授予他卡普里奖。
他出版过巨著《关于种种空气的实验与观察》(三卷).以后他的研究成果又汇集于《与自然科学各个部门有关的实验与观察》(三卷)。
二:拉瓦锡他为后人留下的杰作是《化学概要》,这篇论文标志着现代化学的诞生。
在这篇论文中,拉瓦锡除了正确地描述燃烧和吸收这两种现象之外,在历史上还第一次开列出化学元素的准确名称。
名称的确立建立在物质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这个基础之上。
而在此之前,这些元素有着不同的称谓。
在书中,拉瓦锡将化学方面所有处于混乱状态的发明创造整理得有条有理。
拉瓦锡的对化学的第一个贡献便是从实验的角度验证并总结了质量守恒定律。
早在拉瓦锡出生之时,多才多艺的俄罗斯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就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他当时称之为“物质不灭定律”,其中含有更多的哲学意蕴。
但由于“物质不灭定律”缺乏丰富的实验根据,特别是当时俄罗斯的科学还很落后,西欧对沙俄的科学成果不重视,“物质不灭定律”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
三:道尔顿化学是在近代兴起的一门学科,无数的科学先驱者为这门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约翰·道尔顿就是其中的一位。
著名有机化学家有哪些
![著名有机化学家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51555019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54.png)
著名有机化学家有哪些戴立信,著名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24年11月13日出生于北平,1947年国立浙江大学毕业。
1953年进入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小编在这里整理了著名有机化学家有哪些,希望能帮助到您。
著名有机化学家戴立信院士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的60多年中,戴立信为中国有机化学的创新发展殚精竭虑、鞠躬尽瘁。
早期,他从事金霉素的化学和提取,改进的提取工艺曾用于工业生产。
他还参与全合成研究,提出用不对称合成方法确定金霉素的绝对构型,推动了研究工作的进展,由于国防任务的需求,全力投入硼氢高能燃料和氟油研究的组织工作。
他曾参与全国火箭推进剂研究规划。
曾向国家建言硝基胍炸药研制,后列入国家规划;曾参与高空摄影胶片的攻关;曾独立开展了硼氢化反应拓展和碳硼烷研究。
1984年,他积30年科研和科技管理之经验和悟性,高瞻远瞩于国际化学发展动向,选择了对医药、农药、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有重要影响的金属催化不对称合成研究,成为我国在这一新领域的开拓者之一。
他取得的一系列科研成果,带动了手性研究在中国的发展,为此2014年手性中国学术会议授予他终身成就奖。
他联合数位院士共同撰写了两份关于绿色能源和聚烯烃工业创新发展院士建议,表现出超前的科学思维和远见。
后一建议在唐勇院士等人的努力下已得到很好的实践,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多项产品正在发展中。
戴立信着手不对称合成等国际前沿科学命题研究,不到十年便确立了他在有机化学领域的科学地位,成为上海有机所第十位中科院院士,为我国老科学家学术成长史写下出彩的一页。
戴立信几十年的科研生涯,记载了一位化学家的科学担当和科学忠诚。
成长:幼怀化学梦,浙大得真传戴立信的青少年时代是在日寇侵略的战乱中度过的。
1937年9月,他随父母由北平逃难上海,先后入读几所中学,于1942年由三育中学高三毕业。
当年在三育中学兼课的一位交通大学桂姓讲师讲授的化学课十分贴近日常生活,生动有趣,还穿插着不少有机化学的知识,让戴立信非常着迷。
我国化学家胸怀祖国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故事
![我国化学家胸怀祖国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77f66d60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8e.png)
我国化学家胸怀祖国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故事我国化学家胸怀祖国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故事1. 前言中国是一个拥有众多杰出化学家的国家,这些化学家们以他们的胸怀祖国、艰苦奋斗和勇于创新的故事而闻名于世。
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让我们为他们的成就和精神感到骄傲和敬佩。
本文将介绍一些这样的化学家,并分析他们的故事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影响。
2. 化学家1:屠呦呦屠呦呦是一位世界知名的中国药学家,她以她对青蒿素的研究而闻名于世。
青蒿素是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但在她开始研究之前,世界上对这种药物的了解非常有限。
屠呦呦花费了数十年的时间,在艰苦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研究,最终成功地提取出了青蒿素,并发现了它的治疗效果。
她的贡献使得青蒿素成为了全球抗疟疾的首选药物,挽救了无数生命。
3. 化学家2:屠一山屠一山是中国有机化学家中的传奇人物。
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后,选择留校并长期从事有机合成研究。
屠一山以他对不对称合成的研究而闻名,在这个领域他做出了许多重要的发现和突破。
他的研究在提高有机合成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优化药物合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屠一山通过艰苦的实验和不懈的努力,让中国在有机合成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国际科学界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4. 化学家3:郭永怀郭永怀是中国催化领域的杰出代表,他为催化化学在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郭永怀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后来担任该校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并在该领域开设了国内首个博士生导师制度。
郭永怀对催化剂的设计和制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创新理念和方法,并带领他的团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他的贡献不仅在学术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也为中国的化工产业和环保事业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5. 结论这些化学家的故事展现了他们胸怀祖国、艰苦奋斗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内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推动了中国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的进步。
他们不仅是中国科学家的典范,也是我们的骄傲和榜样。
我国著各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我国著各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https://img.taocdn.com/s3/m/05d3e3f9856a561253d36f01.png)
中 刚化 学 会 常 务 理 事 、剐 秘 书 长 ;上 海 『 1 化 学 化 工 学 会 常 务 理 事 、 副 理 事 长 , 现 为 该 会
名誉 理 事 长 ; I t t : 界 华 人 有 机 化 学 家 会议 卜 日际 细 委会 委 员。
钯 催 化 的 于 吗 啉 衍 生 物 的 合 成 ; 杂 原 子 导 向 的 、钯 催 化 的 、新 选 择 性 的 温 和 羟 氯 化 反 应 以 及方 法 学 研
戴一 信 的 父 亲 戴 臣 水 足 一 位 煤 矿 [程 师 。l 9 3 6 年 时值 抗 日战 争 爆 发 ,戴 、 : 信 就 读 于 北 平 育 英 中 学 一 年 级 , 当 时 由 于 局 势 恶 化 ,他 随 父 母 经 青 岛逃 难至 上 海 祖 父 家 。到
2 O 1 4 年 第1 1 卷 第3 期 ( 总 第6 O 期 )3
上 海 钢 铁 公 司 、华 东 矿 冶 局 工 作 。l 9 5 3 年 在
究 。而 后 工 作 集 中任 立 体 选 择 性 的 合成 官 能 团 化 的 环 氧 化 合 物 和 氮 杂 环 丙 烷 化 合 物 方 面 。 曾有 译 著 如 《 有机化学中的l 上体 化 学 》 等 多部 ,编著 《 有 机 化 学 战 略 研 究 调 报 告》及 《 有 机 合 成 化 学进 展 》两 1 ¨ 5 , 并 在 困 内外重 要 刊物 I : 发 表论 文2 0 0 多 篇 , 近 年 , 他
封 圆 人
有 机 化 学 无 穷 乐 趣 的殿 堂 。他 曾 多 次 淡起 在 贵 州 就 读 时 的有 机 化 学 实 验 课 ,在 没 有 自来 水 ,没 有 电又 没 有 煤 气 的情 况 下 ,居 然 还 千 方 百 计 地 安 排 了许 多有 机 化 学 实验 ( 不 比 现 在 的实验 内容少 )。
凯库勒。百度百科
![凯库勒。百度百科](https://img.taocdn.com/s3/m/3700dbda7f1922791688e81a.png)
凯库勒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凯库勒凯库勒 (1829 — 1896 年 ), 德国化学家。
1829 年 9 月 7 日生于达姆施塔特。
1848-1851 年进入吉森大学,原先学建筑,后来他多次聆听化学大师李比希的讲演,深受吸引和启发,遂改攻化学,并在李比希的实验室里积极、严谨地进行研究工作,完成了《关于硫酸戊酯及其盐》的实验论文,获得博士学位。
1875 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877 年任波恩大学校长。
1867--1869 年,凯库勒在演讲“关于盐类的结构”和《关于莱 (1 , 3 , 5 一三甲苯 ) 的结构》一文中,发表了有关原子立体排列的思想,首次把原子价的概念从平面推向三维空间。
中文名: 凯库勒外文名: F riedrichA·Kekule国籍: 德国民族: 日耳曼出生地: 德国达姆斯塔德市出生日期: 1829年9月7日 逝世日期: 1896年7月13日 职业: 化学家 毕业院校: 吉森大学 主要成就: 苯的凯库勒式 代表作品: 《芳香族化合物的结构》《关于莱 (1 ,3 5 一三甲苯 ) 的结构》目录 凯库勒的年轻时代 凯库勒的环状碳链理论(FriedrichA·Kekule1829—1896)德国有机化学家。
主要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理论。
在梦中发现了苯的结构简式,被称为一大美谈。
编辑本段凯库勒的年轻时代凯库勒1829年出生于德国的达姆斯塔德市,中学时,就懂四门外语,从小热爱建筑,立志长大后要当一名优秀的建筑大师。
18岁,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吉森大学。
这是德国当时最为著名的一所大学,校园美丽、学风淳朴,更为值得骄傲的是,这所大学还拥有一批知名度极高的教授,而且,允许学生可以不受专业的限制,选择他们喜爱的教授。
凯库勒在上大学前,就为达姆斯塔德设计了三所房子。
初露锋芒的他深信自己有建筑的天赋。
因此,进入吉森大学,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建筑专业,并以惊人的速度很快修完了几何学、数学、制图和绘画等十几门专业必修课。
著名有机化学家蒋锡夔
![著名有机化学家蒋锡夔](https://img.taocdn.com/s3/m/1915053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d5.png)
著名有机化学家蒋锡夔蒋锡夔先生是世界著名物理有机化学家和有机氟化学家,中国物理有机化学和有机氟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参与研制了国防急需的氟橡胶,领衔团队获得了当时空缺4年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小编在这里整理了著名有机化学家蒋锡夔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著名有机化学家蒋锡夔蒋锡夔院士1926年9月5日出生于上海,1947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52年获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凯劳格公司任研究员。
1955年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回到祖国,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和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在美国工作期间,蒋锡夔发明了氟烯与三氧化硫反应合成磺内酯的新反应,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回国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期,蒋锡夔主要致力于国防建设氟材料的研制工作,研制成功了一系列氟橡胶、氟塑料,为祖国的国防工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物理有机化学领域,尤其是在疏水—亲脂作用驱动的有机分子簇集、自卷以及解簇集现象和自由基化学中的取代基自旋离域参数的建立和应用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两项(1999年、2001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一项(2002年),上海市科技功臣(2005年),中国化学会物理有机化学终身成就奖(2011年)等多项奖励和荣誉。
基础教育中西合璧1926年9月5日,蒋锡夔出生在上海。
蒋家原来在南京城里是一个富裕的大家庭,自称“金陵蒋氏”。
在晚清末年,蒋氏家族从南京迁往上海。
他们在上海主要从事房地产业,并且一直经营到20世纪30年代,这是整个蒋氏家族事业最旺盛的时期。
出生在一个殷实富足的家庭里,蒋锡夔的童年过得无忧无虑。
作为国学家、诗人的父亲蒋国榜一直以孔子思想和传统的道德观念来教育蒋锡夔,而曾经是一名非常出色的教育工作者的母亲冯乌孝女士则为儿子精心挑选了上海当时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的特色学校。
世界十大化学家简介
![世界十大化学家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a6e7f0ce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f6.png)
世界十大化学家简介世界十大化学家简介1.勒沙特列(1850-1936),法国科学家勒沙特列一生中的大部分工作都和工程技术有关,唯一重要的化学理论贡献就是化学热力学中的勒沙特列原理,这一原理概括了化学平衡的根本性质。
它甚至可以超越化学,成为和物质能量守恒定律相提并论的,描述自然世界的一般性规律。
伟大的思想不在于他的篇幅,而在于他的深刻。
只有两句话的勒沙特列原理足以使勒沙特列跻身一流化学家的行列。
2.凯库勒(1829-1896),德国化学家苯环,如此美丽的分子,它的对称和谐之美,足以使人陶醉。
凯库勒最早论证了苯的环状结构,为以苯环为基本结构的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开辟了道路,这是有机化学史上里程碑式的成就。
同时,凯库勒还是一位卓越的领导者,他是第一届国际化学会议的发起人的主要组织者,为国际学术交流做了许多重要工作。
另外,他也是一位成功的老师,他的学生之中,有三位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
他本人没有获奖的原因只有一个,他与诺贝尔逝于同年。
3.诺贝尔(1833-1896),瑞典化学家诺贝尔,一位杰出的化学工程师,一位成功的商人,不过至多只能算是二流的化学家,他对于化学理论实在是没有什么重要的贡献。
他大概是化学领域名气最大的人,不过这不是因为他的科学成就,而是因为他的巨额遗产。
现在,全世界的人都把能分到他的遗产看作一项至高的荣誉。
他冒着生命危险,发明了安全炸药,成为人们开山劈石,进行各种工程建设的利器,极大的推动了世界的发展。
同时,这项伟大的发明也被广泛用于战争,可以快速有效地杀伤敌人。
诺贝尔,一个传奇,因为科学成就而获得大量财富,因为处理财富的伟大方式而不朽。
4.范霍夫(1852-1911),荷兰化学家1901年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
1875年,他发表了《空间化学》一文,提出分子的空间立体结构的假说,首创“不对称碳原子”概念,以及碳的正四面体构型假说(又称范霍夫—勒·贝尔模型),这些观点成为立体化学的理论基础。
世界十大化学学家排名
![世界十大化学学家排名](https://img.taocdn.com/s3/m/f482b91c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f9.png)
世界十大化学学家排名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在人类发展历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杰出的化学学家通过其重大的贡献,推动了化学科学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世界十大化学学家并对他们的贡献进行评估。
1. Lavoisier(拉瓦锡耶)安托万-洛朗·拉瓦锡耶(1743年-1794年)被认为是现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在化学元素的定义和质量守恒定律的提出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拉瓦锡耶还对氧气的性质和相关化学反应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化学反应的概念提供了基础。
2. Mendeleev(门捷列夫)德米特里·门捷列夫(1834年-1907年)是化学周期表的创立者。
他根据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将元素按照其原子量进行分类,并预测了一些未知元素的存在和性质。
门捷列夫的周期表成为化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对于理解元素的性质和元素周期性的发现具有重大影响。
3. Curie(居里夫人)玛丽·居里(1867年-1934年)是第一个获得两个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
她和丈夫皮埃尔·居里共同发现了镭和钋元素,并开创了放射性化学研究的新领域。
居里夫人的工作为原子物理和核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贡献。
4. Pauling(保罗·莱纳斯)莱纳斯·保罗(1901年-1994年)是化学结构和化学键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他提出了共价键和价电子理论,并发展了分子轨道理论。
莱纳斯·保罗还研究了蛋白质的结构和DNA的双螺旋结构,为生物化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5. Woodward(伍德沃德)罗伯特·伍德沃德(1917年-1979年)是有机合成化学领域的杰出科学家。
他发展了许多合成反应和方法,成功地合成了多种天然产物和药物,包括维生素B12和双氢叶酸。
伍德沃德的工作对于药物研发和有机合成化学具有重要意义。
6. Fischer(费歇尔)艾米尔·费歇尔(1852年-1919年)是有机化学领域的先驱之一。
全球举世公认的十大顶尖化学家
![全球举世公认的十大顶尖化学家](https://img.taocdn.com/s3/m/657f7621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8f.png)
全球举世公认的十大顶尖化学家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在这个领域,有许多杰出的化学家,他们的贡献不仅对化学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对人类的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全球举世公认的十大顶尖化学家。
1. 门捷列夫 (Dmitri Mendeleev)门捷列夫是现代化学的奠基者之一,他提出了著名的元素周期表,将化学元素归纳为周期性的分类,并预言了尚未被发现的元素。
这一成果被认为是化学领域里的重大突破,也是人类认识元素和化合物的基础。
门捷列夫还在有机化学、热化学、玻璃学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工作对整个化学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弗朗西斯·克里克 (Francis Crick)弗朗西斯·克里克是分子生物学的奠基者之一,他与詹姆斯·沃森合作发现了 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使得人类认识了 DNA 分子的结构和功能,贡献了优秀的科学成果。
这一成果对现代分子生物学及其相关领域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奠定了遗传物质的分析、识别和应用的基础。
3. 路易斯·巴斯德 (Louis Pasteur)路易斯·巴斯德是微生物学、发酵和疫苗制造领域的奠基者,他提出了巴斯德理论,证明了微生物对生命的重要性,证明了发酵过程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对抗微生物引起的疾病提供了基本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
他开发了多种疫苗,使得人们对各种疾病免疫,这一成果对人类健康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4. 林纳斯·鲍林 (Linus Pauling)林纳斯·鲍林是有机化合物和生物大分子领域的研究先锋。
他提出了共价键理论,概括了有机化合物的本质,同时也对生物大分子的结构起到了重大影响。
鲍林还对氨基酸序列的确定和蛋白质结构的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在化学领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5. 张择端 (Zhang Qiao-shen)张择端是中国化学家界的杰出人物,在面向化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都有杰出贡献。
十大化学家评选
![十大化学家评选](https://img.taocdn.com/s3/m/142ef519cc7931b765ce155a.png)
世界十大化学家评选部分化学家参考名单1.勒沙特列(1850-1936),法国科学家勒沙特列一生中的大部分工作都和工程技术有关,唯一重要的化学理论贡献就是化学热力学中的勒沙特列原理,这一原理概括了化学平衡的根本性质。
它甚至可以超越化学,成为和物质能量守恒定律相提并论的,描述自然世界的一般性规律。
伟大的思想不在于他的篇幅,而在于他的深刻。
只有两句话的勒沙特列原理足以使勒沙特列跻身一流化学家的行列。
2.凯库勒(1829-1896),德国化学家苯环,如此美丽的分子,它的对称和谐之美,足以使人陶醉。
凯库勒最早论证了苯的环状结构,为以苯环为基本结构的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开辟了道路,这是有机化学史上里程碑式的成就。
同时,凯库勒还是一位卓越的领导者,他是第一届国际化学会议的发起人的主要组织者,为国际学术交流做了许多重要工作。
另外,他也是一位成功的老师,他的学生之中,有三位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
他本人没有获奖的原因只有一个,他与诺贝尔逝于同年。
3.诺贝尔(1833-1896),瑞典化学家诺贝尔,一位杰出的化学工程师,一位成功的商人,不过至多只能算是二流的化学家,他对于化学理论实在是没有什么重要的贡献。
他大概是化学领域名气最大的人,不过这不是因为他的科学成就,而是因为他的巨额遗产。
现在,全世界的人都把能分到他的遗产看作一项至高的荣誉。
他冒着生命危险,发明了安全炸药,成为人们开山劈石,进行各种工程建设的利器,极大的推动了世界的发展。
同时,这项伟大的发明也被广泛用于战争,可以快速有效地杀伤敌人。
诺贝尔,一个传奇,因为科学成就而获得大量财富,因为处理财富的伟大方式而不朽。
4.范霍夫(1852-1911),荷兰化学家1901年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
1875年,他发表了《空间化学》一文,提出分子的空间立体结构的假说,首创“不对称碳原子”概念,以及碳的正四面体构型假说(又称范霍夫—勒·贝尔模型),这些观点成为立体化学的理论基础。
著名有机化学家有哪些
![著名有机化学家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26af53e8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32.png)
著名有机化学家有哪些有机化学是一门研究碳基化学物质的科学,它对人类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所以,在有机化学界,有很多著名的科学家,他们都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接下来,我将向大家介绍几位著名的有机化学家。
1. 艾利里奥·贝尔特齐(ElielI.Beilstein)艾利里奥·贝尔特齐是一位德国的有机化学家,他生于1826年,在1865年至1869年间,他编写了一本名为《有机化学手册》(HandbuchderOrganischenChemie)的百科全书,它的影响在有机化学界非常重要,成为了有机化学的标准参考书。
2. 弗里德里希·维勒斯(Friedrich August Kekule)弗里德里希·维勒斯在生于1829年,在他的生命中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他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称为六元环理论,这个理论为有机化学为理论奠定了基础,它将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区分开来,并开创了有机化学结构理论的发展。
3. 威廉·珀金(WilliamPerkin)威廉·珀金生于1838年,在1856年至1868年间,他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最终获得了一种叫做紫色染料的物质,这种染料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工业中。
紫色染料的发现被视为有机化学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4. 约瑟夫·普林格尔(JosephPriestley)约瑟夫·普林格尔生于1733年,在他的生命中,他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他成功地从二氧化碳中分离出了氧气,这项发现的意义无需赘言。
他使用草酸分解法制取乙酸和丙酸,这些发现为化学家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5. 罗伯特·博尔曼(RobertBohrmann)罗伯特·博尔曼又称为“有机化学之父”,他在研究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他在1920年左右提出了反应机制的概念,这个概念使得化学家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反应的本质,以及如何进行更优秀的实验。
6. 雷·侯德尔(R. B. Woodward)雷·侯德尔出生于1917年,在有机化学的研究领域做出了极为出色的成就。
盘点新中国杰出的二十位有机化学家
![盘点新中国杰出的二十位有机化学家](https://img.taocdn.com/s3/m/6d443312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ad.png)
盘点新中国杰出的二十位有机化学家
中国甾体化学和有机微量分析的奠基人——庄长恭
中国生物有机化学的先驱者——汪猷
中国元素有机化学的开拓者——杨石先
中国有机化学的先驱——袁翰青
中国有机化学合成科目的奠基人——黄鸣龙
原北京化学试剂研究所副所长——纪育沣
原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蒋明谦
原中国化学会理事——邢其毅
中国炸药制造工艺学科的奠基人——周发岐
中国金属有机化学的开拓者——黄耀曾
中国自由基化学的奠基人——刘有成
中国有机氟化学的奠基人之一——黄维垣
中国有机氟化学的奠基人之一——蒋锡夔
原中国化学会理事——袁承业
原北京市化学会理事长——张滂
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戴立信
原河南省化学生物与有机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吴养洁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陆熙炎
原《有机化学》主编——陈庆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主任——林国强。
世界上最伟大的化学家排名
![世界上最伟大的化学家排名](https://img.taocdn.com/s3/m/06b20f60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83.png)
世界上最伟大的化学家排名1. 道尔顿(John Dalton)英国化学家道尔顿可以被认为是化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他通过实验,证明了现代原子论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并且由不同的元素组合而成。
2. 门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发明了化学元素周期表。
他的创新和发明使化学家们找到了一种将化学元素有条理地组织起来的方法,大大促进了这个领域的发展。
3. 林纳斯 (Carl Linnaeus)林纳斯是一位瑞典博物学家、生物学家和植物学家,被称为“现代生态学之父”。
他创建了一个分类系统,被广泛使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分类。
4. 珀金 (William Henry Perkin)珀金是一位英国化学家,被认为是现代有机化学的奠基人。
他发明了第一个合成染料,推动了纺织、农业和医学领域的发展。
5. 华尔兹曼(Walther Nernst)德国物理化学家华尔兹曼是热力学和电化学的开拓者,发明了能导致化学反应的电动势的概念。
他的研究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了化学反应和能量在化学过程中的转换。
6. 波谷理(Robert Boyle)英国化学家波谷理是现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发现了很多气体的特性,如空气中的氧、二氧化碳和氧气。
他也是第一个在瓶子里制造真空的人。
7. 斯托克斯(George Gabriel Stokes)爱尔兰物理学家斯托克斯创立了流体力学这一领域,并发现了极化、色散和散射等现象。
他的工作成为了同行们的标志,为很多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8. 坎佩拉(Antoine Lavoisier)法国化学家坎佩拉发现了氧气,并发明了现代化学分析实验的方法。
他的发现,使我们对氧气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并极大地推动了化学实验的发展。
9. 波尔(Niels Bohr)丹麦物理学家波尔提出了原子结构的理论,并发现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原则。
他的发现使我们对原子的本质、电磁场、量子力学作用和波粒二象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为现代有机化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化学家
![为现代有机化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化学家](https://img.taocdn.com/s3/m/8b8fa890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8b.png)
为现代有机化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的化学家
1. 罗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伍德沃德被公认为是现代有机化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在有机合成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开发了许多新的合成方法和策略,其中包括伍德沃德-霍夫曼规则和逆合成分析法等。
2. 赫尔曼·施陶丁格:施陶丁格是一位德国化学家,他在 20 世纪初期对有机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提出了分子结构理论,这一理论对于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机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3. 保罗·萨巴蒂尔:萨巴蒂尔是一位法国化学家,他在有机化学领域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特别是在反应机理和立体化学方面。
他发现了许多新的反应和合成方法,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概念。
4. 理查德·施罗克:施罗克是一位美国化学家,他因在烯烃复分解反应方面的研究而获得了 2005 年诺贝尔化学奖。
他的工作为有机合成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策略,对于药物、材料和其他领域的研究都有重要的影响。
这些化学家的工作为现代有机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们的贡献对于我们理解和应用有机化学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10个化学家的故事
![10个化学家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2cecfc004a1b0717fd5dd64.png)
10个化学家的故事: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1834-1907)是俄罗斯伟大的化学家,自然科学基本定律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创始人。
(元素周期表创始人--门捷列夫简介由查字典化学网整理)1841年,7岁的门捷列夫进了中学,他在上学的早几年就表现出了出众的才能和惊人的记忆力,他对数学、物理学和地理发生了极大的兴趣。
1850年,门捷列夫进入中央师范学院学习,在大学一年级,门捷列夫就迷上了化学。
他决心要成为一个化学家,为了人类的利益而获得简单、价廉和“到处都有”的物质。
他各门功课都学的很扎实,在课外还阅读各种科学文献,20岁那年,门捷列夫的第一篇科学论著《关于芬兰褐廉石》发表在矿物学协会的刊物上,在研究同晶现象方面完成了巨大和重要的研究。
1855年,门捷列夫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师范学院,曾担任中学教师,后来门捷列夫在彼得堡参加硕士考试,并在说有的考试科目中都获得了最高的评价。
在他的硕士论文中,门捷列夫提出了“伦比容”,这些研究对他今后发现周期律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两年后,23岁的门捷列夫被批准为彼得堡大学的副教授,开始教授化学课程,主要负责讲授《化学基础》课。
在理论化学里应该指出自然界到底有多少元素?元素之间有什么异同和存在什么内部联系?新的元素应该怎样去发现?这些问题,当时的化学界正处在探索阶段。
年轻的学者门捷列夫也毫无畏惧地冲进了这个领域,开始了艰难的探索工作。
1860年门捷列夫在德国卡尔斯卢厄召开第一次国际化学家代表大会,会议上解决了许多重要的化学问题,最终确定了“原子”、“分子”、“原子价”等概念,并为测定元素的原子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次大会也对门捷列夫形成周期律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861年门捷列夫回到彼得堡,重担化学教授工作。
虽然教学工作非常繁忙,但他继续着科学研究。
门捷列夫深深的感觉到化学还没有牢固的基础,化学在当时只不过是记述零星的现象而已,甚至连化学最基本的基石——元素学说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初中化学化学家及其成就
![初中化学化学家及其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97ef655f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0d.png)
初中化学化学家及其成就1. 引言化学家是研究物质性质和变化的专家,对于人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初中化学家及其重要的贡献。
2. 化学家1:玛丽·居里玛丽·居里是一位伟大的化学家,被誉为放射性物质的先驱。
她与丈夫皮埃尔共同发现了镭,也因此成为了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
她的贡献不仅仅在于发现新元素,还在于她对放射性的研究,为后来的科学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3. 化学家2:亨利·莫埃特亨利·莫埃特是一位著名的法国化学家,被誉为有机化学之父。
他提出了有机化合物碳原子的四价理论,为有机化学奠定了基础。
他的贡献不仅对科学研究有着重要影响,也为化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4. 化学家3:迈克尔·法拉第迈克尔·法拉第是一位著名的美国化学家,他的研究成果对纳米科技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提出了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在纳米材料的合成和应用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的工作为纳米科技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 结论初中化学家在化学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们的研究带动了科学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们应该研究和尊重这些伟大的化学家,不断追求科学知识,为人类的未来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以上就是初中化学家及其成就的相关内容。
参考文献:- 张斌, & 周全虎. (2010). 玛丽·居里与镭的发现.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32(2), 15-19.- 李华刚. (2008). 亨利·莫埃特的生平与贡献. XX化学, 12(1), 30-33.- 王志远. (2015). 纳米科技的进展与展望. 高新技术与产业, 2(3), 11-15.。
中外著名化学家
![中外著名化学家](https://img.taocdn.com/s3/m/ba6213ef9e31433239689329.png)
1.门捷列夫德米特里·门捷列夫,19世纪俄国化学家,他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就此发表了世界上第一份元素周期表。
2.道尔顿约翰·道尔顿,英国科学家,在19世纪初把原子假说引入了科学主流。
他所提供的关键的学说,使化学领域自那时以来有了巨大的进展。
3.拉瓦锡拉瓦锡拉瓦锡,法国著名化学家,“燃烧的氧学说”的提出者。
他根据化学实验的经验,用清晰的语言阐明了质量守恒定律和它在化学中的运用。
是他所提出的新观念、新理论、新思想,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因而后人称之为近代化学之父。
4.钱永健钱永健,汉族,祖籍浙江杭州,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堂侄。
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一,美国生物化学家。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圣地牙哥加利福尼亚大学生物化学及化学系教授。
5.侯德榜侯德榜侯德榜,中国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
侯德榜一生在化工技术上有三大贡献。
第一,揭开了苏尔维法的秘密。
第二,创立了中国人自己的制碱工艺——侯氏制碱法。
第三,他为发展小化肥工业所做的贡献。
6.黄鸣龙黄鸣龙,有机化学家。
毕生致力于有机化学的研究,特别是甾体化合物的合成研究,为我国有机化学的发展和甾体药物工业的建立以及科技人才的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
7. 张青莲院士张青莲张青莲,江苏常熟人,无机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辅仁、清华、北京等大学教授,中国质谱学会首届理事长。
长期从事无机化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对同位素化学造诣尤深,是中国稳定同位素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他对中国重水和锂同位素的开发和生产起过重要作用。
晚年从事同位素质谱法测定相对原子质量的研究8.袁翰青袁翰青,有机化学家、化学史家和化学教育家。
长期从事有机化学研究、中国化学史研究以及科技情报研究的领导和组织工作,中国科学史事业的开拓者。
9.李方训李方训李方训,物理化学家和教育家。
长期从事电解质溶液性质及理论的研究,对格林亚试剂的反应机理,离子在水溶液中的物理化学性质,如离子熵、离子的极化和半径以及混合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活度系数等,做出了贡献。
有机化学家的故事
![有机化学家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02d97932b160b4e777fcf55.png)
有机化学家的故事1 .贝格曼( T.O.Bergman , 1725--1784 ,瑞典化学家)贝格曼是舍勒的友人,研究过有机物如甘油等。
他是著名的分析化学和矿物学家。
编写过一些书。
2 .葛梅林( L.Gmelin, 1788--1853 ,德国化学家)葛梅林是海德尔堡大学教授。
发现铁氰化钾( 1822 )、牛磺酸( 1824 )、克酮酸及玫琮酸( 1825 )、血红素和胰酶(与 Tiedemann 合作, 1826 ),引入酯和酮的名称( 1848 ),编写过大部头的《化学手册》。
葛梅林说, \只有碳是有机化学物的基本元素。
\将有机化合物简单定义为碳化合物。
\凯库勒说: \因此,我们把有机化学定义为碳化合物的化学。
但这个定义没有表示出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真正区别。
对于我们这门学科,人们给了它有机化学这一个历史悠久的名称,而我们把它称为碳化合物的化学则更为方便。
\3 .舍勒( Carl Wilhelm Scheele, 1742--1786 ,瑞典化学家)舍勒索 742 年生于当时瑞典波莫瑞尼亚的首府施特腊尔宋特。
他生活在错误的燃素论在化学界盛行时代,可是在实验方面却发现了很多新的实验事实。
他十三岁起就在药房当学徒,做药剂师,学习化学,一直从事药物的提炼和配制工作,所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加上他长期勤奋工作,发现了不少新物质。
例如从酿酒副产物酒石中析离出酒石酸( 1770 ),从酸牛乳中析离出乳酸( 1780 ),从尿中析离出尿酸( 1780 ),从酢桨草中析离出草酸( 1776 ),从柠檬中析离出柠檬酸( 1784 ),从苹果中析离出苹果酸( 1785 ),从五培子中析离出没食子酸( 1786 ),将没食子酸加热又得到焦性没食子酸。
当时舍勒主要是利用这些酸的钙盐和铅盐难溶于水的特性,令酸形成钙或铅盐沉淀下来,用无机酸酸化便得有机酸。
又发现了酪蛋白( 1780 )和甘油( 1783--1784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E.J.Corey
By~~~应化092
科里,美国化学家,创建 了独特的有机合成理论— 逆合成分析理论,使有机 合成方案系统化并符合逻 辑。他根据这一理论编制 了第一个计算机辅助有机 合成路线的设计程序,于 1990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60年代科里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有机合成法-逆合成分析法,为 实现有机合成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逆合成分析法是从小分子 出发去一次次尝试它们那构成什么样的分子--目标分子的结构 入手,分析其中哪些化学键可以断掉,从而将复杂大分子拆成 一些更小的部分,而这些小部分通常已经有的或容易得到的物 质结构,用这些结构简单的物质作原料来合成复杂有机物是非 常容易的。他的研究成功使塑料、人造纤维、颜料、染料、杀 虫剂以及药物等的合成变得简单易行,并且是化学合成步骤可 用计算机来设计和控制。 他自己还运用逆合成分析法,在试管里合成了100种重要 天然物质,在这之前人们认为天然物质是不可能用人工来合成 的。科里教授还合成了人体中影响血液凝结和免疫系统功能的 生理活性物质等,研究成果使人们延长了寿命,享受到了更高 层次的生活。
Thank you !
获得奖项
E.J.科里已收到40多个奖项,包括鲍林主要奖 项(1973年),富兰克林奖章(在化学方面) (1978年),沃尔夫化学奖(1986年),国家科 学奖章(1988年),日本国际奖(1989年),诺 贝尔经济学奖( 1990年),罗杰亚当斯奖(1993 年)和普里斯特利奖(2004年)。 截至2008年, 他先后被授予来自各地,包括牛津大学(英国), 剑桥大学(英国),以及世界其他各著名大学的 19个荣誉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