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病病理剖检诊断技术在猪病诊断上的应用_陈国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第7期(总第198期) 疾病防治

31

猪病病理剖检诊断技术在猪病诊断上的应用

陈国花 (山东省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 262200)

中图分类号:S852.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3)07-0031-03

要搞好猪病剖检诊断,应熟悉猪的正常组织器官,熟悉猪死亡后尸体的变化,避免把某些死后变化误认为是生前的病理变化;熟悉各种常见病理变化和各种猪病的特征病变,掌握正确的剖检诊断程序及方法,以确保剖检效率和发现有诊断价值的病变,剖检结果应结合病猪发病情况和外部检查情况,才能做出剖检诊断。

猪病诊断技术包括临床诊断、病理剖检诊断和实验室诊断等三大技术。由于很多猪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仅通过临床检查做出诊断是比较困难的,如进行实验室诊断,既要有一定的设备条件,又耗时费力,因此,通过病理剖检,根据组织器官的病变特征来诊断猪病,已成为规模化猪场猪病诊断的重要手段,而且病理剖检诊断方法简单易行,容易操作、掌握,故在生产实际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是猪病防治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之一。笔者认为,要搞好猪病剖检诊断,必须具备如下基本条件。

1 熟悉掌握猪的解剖特点

掌握猪的解剖特点,才能识别猪正常组织器官的大小、色泽、位置和形态,避免病理剖检时将正常组织器官误认成病变组织器官。如下解剖知识应掌握:猪属单胃、偶蹄、杂食动物。皮肤的真皮厚,乳头层的乳头较大,皮下组织含有大量的脂肪细胞,形成较厚的皮下脂肪层,脂肪洁白。肌肉鲜红色,肌纤维细,颈部、臀部、股部肌肉发达;淋巴结呈灰白色。口裂大,唇的活动性小,上唇与鼻连在一起构成吻突(鼻盘),有掘地觅食作用,健康猪的鼻盘湿润。胸腺主要在胸腔内,位于心前纵隔中,除胸部外,颈部也很发达,向前可到喉部。猪肺呈粉红色,分叶明显,可分为尖叶、心叶、膈叶和副叶,在肺外表面,用肉眼可清楚地看到明显的肺小叶。猪脾狭而长,呈紫红色,质地较软,是体内最大的淋巴器官,位于腹前部,胃的左侧。猪胃容积大,达5~8L ,左侧大而圆突,左端形成突出的盲囊,称为胃憩室,在猪胃大弯上有发达的大网膜附着,营养好的个体,网膜含有丰富的脂肪,俗称网油;猪胃黏膜的无腺部很小,仅位于贲门周围,呈苍白色;贲门腺区很大,由胃的左端达中间,呈淡灰色;胃底腺区较小,沿胃大弯分布,呈棕红色;幽门腺区位于幽门部,呈灰白色。

猪小肠全长15~21m ,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十二指肠长40~90cm ,起始部呈乙状弯曲。空肠较长,肠系膜长,活动性大,淋巴结发达,突出明显,肠管卷曲多,形成很多肠袢。回肠短而直,回盲韧带可作为空肠和回肠的分界。猪的大肠分盲肠、结肠和直肠,长约4~4.5m ,直径比小肠粗,大肠各段都有数目不等的肠带和肠袋。盲肠短而管径粗,呈圆筒状。结肠呈螺旋状卷曲形成一个倒立的结肠圆锥。猪肝发达,呈红褐色,分叶明显,在肝的表面,肉眼可见许多多边形的肝小叶。胰呈灰黄白色,近似三角形,位于十二指肠乙状弯曲内。猪肾呈蚕豆形,长而扁,左右肾对称,位于第1~4腰椎横突脂肪囊内,肾表面平滑,在断面上可看到许多乳头,属平滑多乳头肾,肾的外表有一层致密的结缔组织膜,称为被膜,健康肾,被膜容易剥离。被膜下为皮质部,颜色较淡,深部为颜色较深的髓质部,在皮质和髓质部之间可见有大的血管断面。母猪的卵巢一般较大,但大小因其年龄不同有很大差别,4月龄性未成熟前的小母猪卵巢呈椭圆形,表面平滑,性成熟后的卵巢表面有突出的卵泡,呈桑椹状,卵巢囊发达。母猪子宫属双角子宫,子宫角特别长,是子宫体的3倍,子宫角细而弯曲,似小肠,但壁较厚。经产母猪子宫角长度可达150~ 200cm 。公猪的睾丸很大,椭圆形,位于肛门下方的阴囊内。阴茎有乙状弯曲,阴茎头呈螺旋状,包皮口狭窄,背侧有包皮盲囊(或称包皮憩室),里面常聚集有污物。 2 熟悉兽医病理知识,识别各种病理变化

猪发生疫病时,组织器官会出现相应的病理变化,通过对病理变化的识别,可发现猪病线索,为诊断提供依据。猪发生传染病以后,组织器官都出现炎症,特别是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淋巴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往往是病原入侵门户和原发性受害器官,因此,识别这些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特别是出现炎症时的病理变化对发现猪病尤为重要。发生猪传染病时,组织器官一般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变质(变性和坏死)、渗出(渗出浆液、纤维素、红细胞(渗出性出血)、嗜中性粒细胞(化脓))和增生(结缔组织和细胞增生,主要发生后期和慢性炎症)等炎症基本病理变化,尤其是淋巴结、脾、心、肝、肾、肺等器官病理变化尤为明显。因此,要做好猪病剖检诊断,

山东畜牧兽医 2013年第34卷

32 应能识别出充血、瘀血、出血(渗出性出血)、梗死、水肿、变性、坏死、肿瘤、萎缩、肥大、黄疸(全身组织广泛性黄染)、败血症(血液凝固不良,尸僵不全,全身组织广泛性出血,组织器官发炎、变性、坏死)等常见基本病理变化以及脾炎、淋巴结炎、肺炎、心肌炎、心内膜炎、肝炎、肾炎、胃炎、肠炎等组织器官炎症的病变特征。

3 猪死亡后尸体变化

猪死亡后,受体内存在的酶和细菌的作用,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逐渐发生一系列的死后变化,其中包括尸冷、尸僵、尸斑、血液凝固、尸体自溶与腐败。正确辨认猪死亡后尸体的变化,可以避免把某些死后变化误认为是生前的病理变化。 4 熟悉掌握各种猪病病变特征

要对剖检结果做出正确的判断,必须熟悉掌握猪病知识,特别是各种猪病的特征病变。规模化猪场猪病以传染病最多,发生传染病时往往发生败血症,败血症的病变特征是各种组织器官广泛出血、坏死,但不同传染病,其出血和坏死的病变部位和表现是不一样的,人们经过长期的剖检实践总结,概括出了不同传染病的病变特征。人们总结概括出来的这些病变特征,实践上可作为剖检诊断的指南。如剖检时发现病猪的全身淋巴结肿大,周边出血,红白相间呈大理石样外观;肾颜色变淡,表面有小出血点;脾脏边缘出血性梗死;喉头、会厌软骨、膀胱粘膜有出血点,扁桃体出血坏死,可初步诊断为急性猪瘟;剖检时发现病猪的盲肠、结肠黏膜出现纽扣状溃疡,可初步诊断为慢性猪瘟。剖检出生不久病猪的脑膜充血,脑水肿;肝脏有黄白色坏死灶;肾肿大,有散在出血点;脾肿大,有黄白色坏死结节,可初步诊断为猪伪狂犬病。发现初产母猪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可初步诊断为猪细小病毒病。因此,掌握各种猪病的病变特征,剖检时才能抓住重点,找到诊断的依据和线索。

5 熟悉掌握猪病剖检诊断程序及方法

掌握正确的剖检诊断程序和方法,可帮助发现有利的诊断线索,找到剖检方向和剖检重点,使剖检工作科学化、程序化,避免剖检时有漏检情况发生。因此,按正确的剖检诊断程序及方法进行剖检,才能确保剖检效率和发现有诊断价值的病变。同时,剖检时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临床上具有典型症状的病例,以3~5头为宜,否则剖检的结果可能不准确或代表性不强,不能正确反应猪群的整体状态。 5.1 调查了解病情

在进行尸体剖检前,应先了解病死猪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治疗效果,对病情有个初步的诊断,缩小对所患疾病的考虑范围,对剖检有一定的导向性,可缩短剖检的时间。如病猪身体末端发绀,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剖检的方向和重点应是胸肺。 5.2 外部检查

调查了解病情后,视检病猪天然孔、体表、皮肤、头蹄等,记录并分析所见异常情况。 5.3 内部检查

猪的剖检一般采用背位姿势,为了使尸体保持背位,需切断四肢内侧的所有肌肉和四肢关节的联系,使四肢平摊在地上,借以抵住躯体保持不倒。然后再从颈、胸、腹的正中侧切开皮肤,只在腹侧剥皮。如果是大猪,又属非传染病死亡,皮肤可以加工利用时,建议仍按常规方法剥皮,然后再切断四肢内侧肌肉,使尸体保持背位。

5.3.1 皮下检查 皮下检查在剥皮过程中进行。除检查皮下有无充血、炎症、出血、淤血(血管紧张,从血管断端流出多量暗红色血液)、水肿(多呈胶胨样)等病变外,还必须检查体表淋巴结的大小、颜色,有无出血,是否充血,有无水肿、坏死、化脓等病变。小猪(断奶前)还要检查肋骨和肋软骨交界处,有无串珠样肿大。

5.3.2 剖开腹腔和腹腔脏器的摘出 从剑状软骨后方沿白线由前向后切开腹壁至耻骨前缘,观察腹腔中有无渗出物;渗出液的数量、颜色和性状;腹膜及腹腔器官浆膜是否光滑,肠壁有无粘连;再沿肋骨弓将腹壁两侧切开,使腹腔器官全部暴露。首先摘出肝、脾及网膜,依次为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和直肠,最后摘出肾脏。

6 详细记录剖检结果,做好剖检善后工作

对在剖检时看到的病理变化,要进行客观的描述并及时准确地记录下来,为诊断提供可靠的材料。在剖检记录中还应写明病猪品种、日龄、饲喂何种饲料,疫苗使用情况及病猪死前症状等。剖检工作完成后,要注意把尸体深埋或焚烧。剖检工具、剖检人员的外露皮肤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剖检人员的衣服、鞋子也要换洗,以防病原扩散。

7 结合病猪发病情况和外部检查情况,认真而全面地分析剖检结果,做出初步诊断

剖检结果不能孤立地作为诊断依据,必须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发病情况和外部检查情况,才能做出初步诊断。如发现病猪流产、死胎、木乃伊胎,仅凭这些病变是不能诊断为猪乙型脑炎的,但结合流行特点和发病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