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 苔藓植物
植物学实验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基本特征
![植物学实验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基本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f6123a13a8956bec0875e338.png)
藓 的 孢 蒴 上 的 蒴 帽
• 葫芦藓成熟孢子体孢蒴
• 葫芦藓孢蒴蒴齿
葫 芦 藓 孢 子 萌 发 形 成 的
原 丝 体 、 芽 体 及 假 根
藓纲其它代表
• 镰叶泥炭藓
波 叶 提 灯
藓
珠
藓
• 大叶藓
万 年
藓
真藓生活史
苔纲的代表种类
▪ 地钱(Marchantia polymorpha L.)
楔叶亚门孢子囊长筒形,5~10枚生孢子叶(孢 囊柄)六角形盘状体的下面
成 熟 孢孢 子子 绿叶 色底 面 及 顶 面
孢子叶切面观
成熟孢子
问荆(Equisetum arvense L.)
真蕨亚门的主要分类特征
▪ 除树蕨外,孢子体仅具根状茎 ▪ 大型叶,具各式脉序 ▪ 幼叶拳卷 ▪ 孢子囊聚集成囊群生孢子叶背面或背缘,多
• 地钱配子体的背腹面
• 地钱配子体剖面观
• 具生殖托的地钱雌雄配子体
• 地钱雄生殖托雌纵剖面
• 地钱精子器
地 钱 雌 生 殖 托 纵 剖 面
• 地钱颈卵器
地 钱 成 熟 孢 子 体
孢 蒴 切 面 局 部
地 钱 胞 芽
地钱生活史
毛 地 钱 的 成 熟 孢 子 体
• 蛇苔雄配子体
3.松叶蕨亚门(Psilophytina):无根,具根状茎、气生茎, 叶鳞片状,2-3个孢子囊聚生,孢子同形。
4.楔叶亚门(Sphenophytina):具根状茎、气生茎,茎具 明显的节,叶轮生成鞘状,孢子囊生于胞囊柄上。
5.真蕨亚门(Filicophytina):大型叶,茎多为根状茎,孢 子囊生于孢子叶的边缘、背面或特化的孢子叶上,聚成各种形 状的孢子囊群。配子体多为背腹性的叶状体。
高中生物实验材料---藓类
![高中生物实验材料---藓类](https://img.taocdn.com/s3/m/34aa7d26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ec.png)
苔藓
苔藓植物是一群小型的高等植 物,没有真根和维管组织的分 化,多生于阴湿环境中。
苔藓植物在不毛之地和受干扰后 的次生生境中担当重要的拓荒者 角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北温带和高山生态系统的水土维持方面有 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泥炭藓等种类在园艺和微缩景观设计有着巨 大价值; 也是广泛用于监测空气污染和作为科学研究 上的模式植物。
因此,其在水土保持、涵养水源、CO2 的固 定和森林更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
苔藓植物对水分、矿质营养等特殊的体表吸收方式,利用孢 子进行远距离传播的能力和多样化的营养繁殖方式,使其能 广泛地分布于除海洋以外的地球上绝大部分生境中。
实验:用高倍显微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实验材料:藓类叶片(或者 菠菜叶、番薯叶),新鲜的 黑藻叶
藓类的叶片为单层 叶肉细胞
制作临时装片,低倍镜观察
注意事项:临时装片中的叶 片不能放干了,要随时保持 有水的状态。
苔藓植物实验报告
![苔藓植物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54ce538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ed.png)
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观察苔藓植物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时间
一、实验目的:观察葫芦藓等常见的苔藓植物,认识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二、材料器材:葫芦藓等苔藓植物,放大镜,显微镜,直尺,镊子,解剖剪,解剖刀,滴管,载玻片,盖玻片,清水
三、实验步骤:
(1)肉眼观察外形、颜色。
(2)分开整簇葫芦藓,直尺测量茎、叶、假根长度。
(3)放大镜观察葫芦藓,认识各部分特征。
(4)剪取孢蒴呈棕褐色的葫芦藓置于载玻片上,用解剖刀切开,倒出内容物,制作临时装片,显微镜观察孢子的形态。
四、实验现象: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
假根
茎
叶
五、注意事项:
(1)观察过程中,使苔藓植物保持湿润;
(2)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清水,然后缓缓放平。
(3)使用显微镜:取拿与安放→对光→安放装片→观察(先下后上)→整理存放。
(4)解剖刀锋利,注意安全,观察完毕后把手洗干净。
(5)有余力可选取部分茎和叶制成临时装片,观察其结构特点。
【当堂检测】
1.最容易找到苔藓的环境是( )
A.向阳干燥、无污染
B.背阴潮湿、无污染
C.背阴潮湿、有污染
D.向阳干燥、有污染。
2.下列关于苔藓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苔藓植物可以用孢子繁殖
B.苔藓植物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苔藓植物用假根吸收水和无机盐
D.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有输导组织
3.根据如图结构可以判断,该植物属于()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裸子植物
1。
实验十三苔藓植物的观察
![实验十三苔藓植物的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043ef29e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91.png)
实验十三苔藓植物的观察苔藓植物是一群小型的非维管高等植物。
植物体大多有了类似茎叶的分化,但无真根,无维管组织分化,多生活于阴湿的环境中。
苔藓植物的有性生殖器官为精子器和颈卵器,受精卵均发育成胚,生活史类型为配子体发达的异型世代交替,孢子体不能独立生活,寄生于配子体上。
一、实验目的通过对苔藓植物门代表植物的观察,掌握苔藓植物门的特征以及苔纲、角苔纲和藓纲的区别,并比较它们与藻类植物的主要异同,加深对它们在植物界中系统地位的正确理解。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苔藓植物门的特征难点:苔纲、角苔纲和藓纲的区别三、器材与试剂1.植物材料地钱、葫芦藓、地钱叶状体永久制片、地钱雄器托纵切制片、地钱雌器托纵切制片、孢子体纵切制片;角苔属、光萼苔属、小金发藓属的标本。
2。
实验器材显微镜、实体镜、放大镜、载玻片、盖玻片、解剖针、镊子和培养皿等。
3。
实验试剂I2-KI溶液。
四、操作步骤1.葫芦藓(Funaria hygrometrica)属藓纲、葫芦藓科。
是小型的土生藓类。
分布很广,常见于田园、庭院和路边。
①配子体外形取新鲜的配子体或浸制标本,在清水中洗去泥土,测量其高度,用镊子轻轻将植物体分开,辨认茎和叶,注意茎是否有分枝?在观察叶时,要注意叶的形状、分布特点以及排列方式,然后取几片叶作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叶的形状和叶细胞,注意中肋和中肋以外的叶细胞有什么不同?再从植株基部取下一些带假根的部分,作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假根的颜色、形态和细胞组成。
②精子器和颈卵器取已形成生殖器官的葫芦藓的浸制或新鲜材料,用放大镜或实体镜区分雌枝和雄枝。
将雄枝放于载玻片上,在实体镜下用解剖针剥掉雄苞叶,加一滴水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首先区分精子器和侧丝,然后仔细观察精子器的形状、颜色和数目。
轻压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有无精子释放。
注意观察精子的形状和运动。
并用I2—KI液染色观察精子的鞭毛。
用同样的方法观察雌枝顶端的颈卵器,由于在雌枝顶端的颈卵器的数目较少,一般只有1至数个,剥离雌苞叶时应特别仔细。
苔藓蕨类植物的观察实验报告
![苔藓蕨类植物的观察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13231b3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e0.png)
苔藓蕨类植物的观察实验报告
观察实验报告:
目的:观察苔藓蕨类植物的生长特征和结构,了解其生态和适应能力。
实验材料:苔藓和蕨类植物,放大镜或显微镜,盐水。
实验方法:
1.观察苔藓植物:选取一小块苔藓,将其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可以看到,苔藓体呈现出“叶片-茎-根”的结构,叶片比较扁平,根比较薄小。
2.观察蕨类植物:选取一小段蕨类植物茎,清洗后在盐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可以看到,蕨类植物茎呈现“节-叶子-根”的结构,叶子比较大,茎部比较结实,根部呈现细小的形态。
实验结果:
通过对苔藓和蕨类植物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两者在结构和形态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苔藓主要分布在潮湿、极端环境下,而蕨类植物适应性更广,分布地域更加广泛。
结论:
苔藓和蕨类植物都具有一定的生态适应能力和生物学特征,它们有着不同的适应环境和生长方式。
通过对两者的观察可以更好地了解它们在自然界中的生态地位和生态作用。
植物生物学:实验11(苔藓和蕨类)
![植物生物学:实验11(苔藓和蕨类)](https://img.taocdn.com/s3/m/5f08571b31b765ce0508147e.png)
葫芦藓Funnaria
属藓纲葫芦藓科 配子体是茎叶体
孢子体
配子体
葫芦藓的精子器
葫芦藓的颈卵器
2.蕨类植物的观察
取盆栽的肾蕨或铁线 蕨,观察植物体的形 态特征,观察其孢子 囊的着生位置。用镊 子取一孢子囊群放在 载玻片上,滴水封 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孢子囊的形状和构造。 然后轻压盖玻片,把 孢子挤出,观察孢子 的形状和大小。
实验十一 苔藓和蕨 类植物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对苔藓植物门代表植物的外部形态 和内部构造的观察,掌握苔藓植物的主要 特征。
2.通过对蕨类代表植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 构造的观察,掌握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蕨、蕨原叶体装片
三、实验内容及方法
铁线蕨科铁线蕨Adiantum capillus-veneris
取蕨原叶体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观察蕨原叶体 的结构组成,观察其假根、精子器和颈卵器的结 构。
蕨Pteridium aquilinum var. latiusculum
精子器
蕨的原叶体
颈卵器
实验报告
1.绘葫芦藓精子器、颈卵器纵剖面图,注明 各部构造名称。
2.绘蕨的精子囊和颈卵器 。
初中苔藓植物教案
![初中苔藓植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b4d21e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1d.png)
初中苔藓植物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掌握苔藓植物的生殖特点,理解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2. 苔藓植物的生殖特点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 苔藓植物的生殖过程及受精现象。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实物标本、实验材料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册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台上的苔藓植物,引发学生对苔藓植物的好奇心。
2. 提问:你们对苔藓植物有什么了解?苔藓植物有什么特点?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通过查阅课本,了解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2. 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如无根、无输导组织、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等。
2. 讲解苔藓植物的生殖特点,如生殖离不开水、受精过程等。
3. 讲解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如监测空气污染、生态系统等。
四、实验环节(15分钟)1. 教师演示苔藓植物的受精过程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苔藓植物的受精过程,记录实验结果。
3.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讨论(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什么?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绘制苔藓植物的结构图,加深对苔藓植物的理解。
2. 调查身边的苔藓植物,了解其生活环境及分布情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生殖特点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结合课后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于苔藓的实验报告
![关于苔藓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def0222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74.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苔藓植物的基本形态和结构;2. 观察苔藓植物的生长环境与生长条件;3. 探讨苔藓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二、实验材料1. 苔藓植物样本(选取不同种类的苔藓植物);2. 显微镜;3. 实验室培养皿;4. 玻璃棒;5. 水和营养液;6. 恒温培养箱;7. 纸巾、剪刀、镊子等。
三、实验方法1. 观察苔藓植物的基本形态和结构(1)将苔藓植物样本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叶片、茎、根等结构;(2)记录苔藓植物的叶片、茎、根的形态特征。
2. 观察苔藓植物的生长环境与生长条件(1)选取不同种类的苔藓植物,观察其在自然环境中的生长环境;(2)记录苔藓植物生长的土壤、水分、光照等条件。
3. 探讨苔藓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分析苔藓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2)探讨苔藓植物在土壤形成、水源保护、空气质量等方面的作用。
四、实验步骤1. 观察苔藓植物的基本形态和结构(1)将苔藓植物样本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叶片、茎、根等结构;(2)记录苔藓植物的叶片、茎、根的形态特征,如叶片的形状、茎的粗细、根的形态等。
2. 观察苔藓植物的生长环境与生长条件(1)选取不同种类的苔藓植物,观察其在自然环境中的生长环境;(2)记录苔藓植物生长的土壤、水分、光照等条件。
3. 探讨苔藓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分析苔藓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2)探讨苔藓植物在土壤形成、水源保护、空气质量等方面的作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苔藓植物的基本形态和结构实验结果显示,苔藓植物具有叶片、茎、根等结构。
叶片扁平,茎细长,根细小。
不同种类的苔藓植物在形态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2. 苔藓植物的生长环境与生长条件实验结果显示,苔藓植物生长在潮湿、阴凉的环境中,对水分和光照的要求较高。
不同种类的苔藓植物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有所不同。
3. 苔藓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苔藓植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根系可以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2)苔藓植物可以净化水源,吸收有害物质,提高水质;(3)苔藓植物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苔藓蕨类植物实验报告
![苔藓蕨类植物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101089a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7d.png)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基本形态结构、生长环境以及生殖方式,掌握显微镜观察方法,并学会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苔藓植物(葫芦藓)、蕨类植物(肾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镊子、解剖针、剪刀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实验台、培养皿、水、酒精、碘液等。
三、实验步骤1. 观察苔藓植物(1)将葫芦藓放在载玻片上,用解剖针轻轻挑取一小块苔藓组织。
(2)在显微镜下观察苔藓组织的横切面,记录其叶片、茎、根的结构特征。
(3)观察苔藓叶片的细胞结构,记录其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等特征。
2. 观察蕨类植物(1)将肾蕨放在载玻片上,用解剖针轻轻挑取一小段蕨类植物组织。
(2)在显微镜下观察蕨类植物组织的横切面,记录其叶片、茎、根的结构特征。
(3)观察蕨类叶片的细胞结构,记录其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等特征。
3. 观察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殖方式(1)观察苔藓植物的孢子囊,记录其形状、大小、位置等特征。
(2)观察蕨类植物的孢子囊,记录其形状、大小、位置等特征。
(3)观察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殖细胞,记录其形状、大小、位置等特征。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苔藓植物(1)叶片:葫芦藓的叶片呈长条形,扁平,细胞壁较厚,细胞质较少。
(2)茎:葫芦藓的茎细长,无节,细胞壁较薄,细胞质较多。
(3)根:葫芦藓的根为假根,无根毛,细胞壁较厚,细胞质较少。
(4)生殖方式:葫芦藓的生殖方式为孢子生殖,孢子囊位于叶片背面,成熟后释放孢子。
2. 蕨类植物(1)叶片:肾蕨的叶片呈羽状复叶,细胞壁较厚,细胞质较多。
(2)茎:肾蕨的茎为根状茎,细胞壁较厚,细胞质较多。
(3)根:肾蕨的根为不定根,细胞壁较厚,细胞质较多。
(4)生殖方式:肾蕨的生殖方式为孢子生殖,孢子囊位于叶片背面,成熟后释放孢子。
五、实验结论1.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均为非种子植物,生殖方式为孢子生殖。
2. 苔藓植物具有叶片、茎、根的结构,但根为假根,无根毛。
苔藓生长的观察实验报告
![苔藓生长的观察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bc2d019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ba.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苔藓植物的生长特点及其生态环境要求。
2. 观察苔藓植物的生长过程,记录其生长周期和变化。
3. 分析影响苔藓植物生长的因素。
二、实验材料1. 苔藓植物(选择生长状况良好的苔藓种类)。
2. 透明塑料培养皿(2个)。
3. 砂纸、剪刀、尺子、标签纸、记号笔等工具。
4. 营养土、清水、黑色塑料袋、温度计等。
三、实验方法1. 将苔藓植物从自然环境中采集,选择生长状况良好的个体,将其放入培养皿中,用剪刀剪去多余的部分,保持培养皿内苔藓植物的生长面积一致。
2. 将培养皿分别标记为A、B,其中A培养皿放置在光照条件下,B培养皿用黑色塑料袋覆盖,模拟黑暗环境。
3. 在A、B两个培养皿中分别加入适量的营养土,用砂纸将培养皿底部磨平,确保苔藓植物能够均匀地铺展在土面上。
4. 将培养皿放置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温度变化。
5. 每天定时观察并记录苔藓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叶片颜色、生长速度、高度等。
6. 观察并记录苔藓植物在光照和黑暗环境下的生长差异。
7. 定期向培养皿中喷洒清水,保持土壤湿润。
8.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苔藓植物的生长状态,如发现病虫害等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对苔藓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记录,以下为实验结果:(1)叶片颜色:在光照条件下,苔藓植物的叶片颜色为绿色,而在黑暗环境下,叶片颜色逐渐变为灰绿色。
(2)生长速度:在光照条件下,苔藓植物的生长速度较快,叶片逐渐展开,而在黑暗环境下,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叶片展开程度较低。
(3)高度:在光照条件下,苔藓植物的高度较高,而在黑暗环境下,高度较低。
2. 分析与讨论(1)光照对苔藓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光照对苔藓植物的生长具有显著影响。
在光照条件下,苔藓植物的叶片颜色、生长速度和高度均优于黑暗环境。
这可能与光照条件下,苔藓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有关。
苔藓植物门实验报告
![苔藓植物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f2e7b7c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be.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苔藓植物的基本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2. 观察苔藓植物在显微镜下的形态特点。
3. 比较苔藓植物与其他高等植物的结构差异。
二、实验材料1. 苔藓植物样本:葫芦藓、墙藓、黑藓等。
2. 显微镜及配套设备。
3. 纸张、铅笔、剪刀、放大镜等。
三、实验方法1. 观察苔藓植物样本,记录其外观形态、生长环境等基本信息。
2. 将苔藓植物样本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叶片、茎、根等器官的形态结构。
3. 比较苔藓植物与其他高等植物的结构差异,如维管组织、配子体等。
四、实验步骤1. 观察苔藓植物样本外观形态葫芦藓:叶状体呈葫芦状,绿色,生于阴湿环境中。
墙藓:叶状体扁平,绿色,生于墙壁、岩石等阴湿环境中。
黑藓:叶状体扁平,黑色,生于阴湿土壤中。
2. 显微镜下观察苔藓植物器官结构葫芦藓:叶片扁平,叶状体呈葫芦状,无真正的根和茎。
细胞排列紧密,叶状体边缘有密集的细胞,形成边缘细胞层。
墙藓:叶片扁平,叶状体呈扁平状,无真正的根和茎。
细胞排列紧密,叶状体边缘有密集的细胞,形成边缘细胞层。
黑藓:叶片扁平,叶状体呈扁平状,无真正的根和茎。
细胞排列紧密,叶状体边缘有密集的细胞,形成边缘细胞层。
3. 比较苔藓植物与其他高等植物的结构差异苔藓植物与其他高等植物的主要区别在于:(1)维管组织:苔藓植物无真正的维管组织,其茎、叶等器官的细胞紧密排列,形成一定程度的输导组织。
(2)配子体:苔藓植物的配子体世代占优势,其生活史起始于孢子萌发,产生线状的原丝体,进而发育成叶状体或茎叶分化的植物体。
(3)生殖方式:苔藓植物采用孢子繁殖,无种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苔藓植物的外观形态、生长环境等基本信息与实验前预期相符。
2.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苔藓植物器官结构特征与文献资料描述相符。
3. 苔藓植物与其他高等植物的结构差异明显,主要表现在维管组织、配子体和生殖方式等方面。
六、实验结论1. 苔藓植物是一群小型的高等植物,具有独特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初一生物:苔藓植物实验教案设计
![初一生物:苔藓植物实验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267f225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dd.png)
初一生物:苔藓植物实验教案设计苔藓植物实验教案设计一、实验目的通过观察苔藓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形态特征,了解苔藓植物的结构与功能,并初步掌握苔藓植物的培育方法。
二、实验器材苔藓植物、玻璃坩埚、塞子、喷壶、放大镜、显微镜、蚊香灰、石棉网、滤纸。
三、实验流程步骤一:制备苔藓培养基将1g蚊香灰与50ml蒸馏水混合搅拌均匀,过滤得到澄清的蚊香灰溶液。
取适量的澄清蚊香灰溶液放入玻璃坩埚中,加入一些滤纸碎屑,用塞子将玻璃坩埚口封闭,加热至120℃,烘烤3小时。
制得的蚊香灰处理过的培养基为组织培养适宜基础培养基。
步骤二:取材观察苔藓植物在一棵成熟的苔藓植株上,选取一个片体,用显微镜以20倍至40倍的放大率观察其形态特征,如苔藓叶片结构、叶形、叶缘及叶背棕色细胞等。
步骤三:苔藓植株培育将玻璃器皿洗净后,放置石棉网上,滴入一些培养基。
选取1-2个苔藓片体,在显微镜下取出预备好的苔藓片体,将其作为培养物放置于培养基上,密闭培养器内,于暗处调整温度,待苔藓植株生长得到1-2cm高度后,进行观察。
步骤四:观察苔藓植株生长情况在苔藓植株培育过程中,每天观察并记录苔藓植株的生长情况,如叶面、叶缘、根的生长状况等,以此来理解苔藓植物的生态习性。
四、实验原理1、苔藓植物的简介苔藓植物,是一种低等植物,具有约四亿年的漫长生命历程。
其性状特殊、生态复杂,是了解陆地植物的进化、适应、生长规律的重要对象。
苔藓植物是绿色植物界中最原始的植物之一,具有原始性的生长形态和比较完整的生殖生活史。
2、制备培养基通常人们所说的苔藓培养基指用于培养绿色植物,特别是苔藓植物的培养基。
而苔藓培养基的制备在具体操作时,应根据不同的物种和不同的本土环境来选择适宜的培养基。
蚊香灰制得的基础培养基可加入不同的激素成分,如植物生长素、生长抑素、细胞分裂素等,具体需根据苔藓植物所适应的环境和生长特性来选择添加。
3、苔藓植株培育苔藓植株的培育过程中,需要注意环境温度、光照强度及培养基的质量等条件,这些条件的不同会对苔藓植物的生长状况产生影响。
苔藓蕨类和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植物识别实验报告
![苔藓蕨类和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植物识别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97ed4c4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b3.png)
苔藓蕨类和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植物识别实验报告
代表植物识别实验报告:
一、苔藓植物:
1.主要特征:
苔藓植物是地生或树生的非常小型或细小植物。
它们没有真正的根,而是通过叶子或叶基部来吸收水分和养分。
它们不具有木质组织,所以通常比较柔软。
苔藓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过滤水分,调节环境湿度和防止土壤侵蚀。
2.代表植物:
常见的苔藓植物有真莓、细齿藓、长叶藓、灰藓等。
二、蕨类植物:
1.主要特征:
蕨类植物是地生或水生的草本植物。
它们通常根系发达,有茎和叶子。
蕨类植物一般都是耐荫植物,比较喜欢湿润的环境。
蕨类植物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亿万年,并在各种生态系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稳定土壤和提供食物。
2.代表植物:
常见的蕨类植物有铁线蕨、早熟禾、藨草、蕨等。
三、裸子植物:
1.主要特征:
裸子植物包括松树、柏树、落叶松等一些树木。
它们没有产生花的结构,而是通过种子来繁殖。
裸子植物的茎通常比较粗壮,根系也比较发达。
它们喜欢生长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在生态系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代表植物:
裸子植物的代表植物包括松树、柏树、落叶松等。
山西中学苔藓植物标本制作步骤
![山西中学苔藓植物标本制作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bd1c4ef1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f3.png)
山西中学苔藓植物标本制作步骤
苔藓植物标本制作是一项有趣而有价值的实验活动。
它可以把一种生物物种长久保存,以便未来人们更好地了解它。
在山西中学,制作苔藓植物标本的步骤如下:
首先,准备好苔藓植物标本所需要的材料,比如硅藻土、液态凝胶、干冰块以及装载容器等。
其次,将准备好的硅藻土中放入少量的液态凝胶,以防止动物攻击苔藓植物的根结结构。
第三,把苔藓植物从土地里拔起来,用细蜡将根进一步固定,之后将整个植物置于装载容器内,最后加入干冰块,以保持它们的完整性。
最后,将装载容器贴好密封膜,密封它们,从而实现对苔藓植物标本的有效保护。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完成制作苔藓植物标本的工作。
它有助于帮助我们了解这类优秀的植物物种,让我们在学习旅程中更好地发现自然之美。
苔藓植物
![苔藓植物](https://img.taocdn.com/s3/m/76fd97bb5a8102d277a22f26.png)
第十章苔藓植物苔藓植物是一群形体矮小、结构简单,没有维管组织分化的高等植物。
同真核藻类相比,植物体大多有了类似茎、叶的分化,称为“拟茎叶体”,生殖器官为多细胞结构,且有不育细胞构成的保护或支持结构;受精卵发育形成胚。
已能初步适应陆生环境,但由于仅具假根,植物体内没有维管组织的分化,受精过程离不开水,大多只能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生活史类型为配子体占优势的异形世代交替,孢子减数分裂,孢子体不能独立生活,寄生在配子体上,区别于其他高等植物。
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一、植物体的形态结构(一)配子体小型绿色自养的单倍体植物体,一般较小,一般高为一至数厘米或十几厘米,可分为:·叶状体:没有茎、叶的分化,有背腹之分、内部有或无组织分化,具单细胞假根;·茎叶体:有茎、叶分化但不是真正的茎和叶,体内无明显组织分化,或虽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分化但无维管组织,假根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的茎内组织分化水平不高,无中柱,没有维管束的构造,仅有皮层和中轴的分化,中轴多数由厚壁细胞组成,主要是机械支持作用,输导作用不强叶多数由一层细胞构成,叶上无气孔,进行光合作用,也能吸收水分和养料,叶不具中脉,只有一群狭长较厚的细胞构成类似叶脉的构造,称中肋,主要起机械支持作用(二)孢子体形态简单,绝大多数由孢蒴、蒴柄和基足三部分组成。
基足伸入配子体组织内吸收养料。
二、有性生殖器官和生殖过程苔藓植物的雌、雄生殖器官都是多细胞组成,且具有由多个不育细胞构成的保护壁层。
●精子器:雄性生殖器官,棒状或球形,外有1层不育细胞组成精子器壁,其内精原细胞各自发育成长形弯曲具2条鞭毛的精子;●颈卵器:雌性生殖器官,外形如瓶状,上部狭长,称颈部,由一层不育细胞构成,中间的颈沟内有一串颈沟细胞;下部膨大,称腹部,由多层不育细胞构成.其内有1个腹沟细胞和一个大形的卵细胞。
苔藓植物的无性生殖器官为孢子体上的孢蒴,也是多细胞结构。
孢子细小,适应随风散布,孢子囊内的蒴齿或弹丝有助于孢子的散布;有性生殖为卵式生殖,受精时精子需在有水的条件下游至颈卵器并从颈沟进入,和腹部的卵融合,受精卵不休眠进行分裂形成胚。
第10章苔藓植物
![第10章苔藓植物](https://img.taocdn.com/s3/m/e2baef04f12d2af90242e64a.png)
2、孢子体
基足:埋于配子体内,吸收水分和养分 蒴壁—细胞具叶绿体,能自制养料(半寄 生生活)
孢蒴:
蒴轴
蒴壁最外层为表皮,其细胞角质化,
并有1对保卫细胞组成的气孔。 造孢组织— 可育细胞孢子 不育细胞假弹丝
蒴盖: 1层细胞组成,覆盖于孢蒴顶端
表皮:1层细胞
孢蒴:蒴壶: 蒴壁:多层细胞,有气室和绿色营养丝 孢原组织:孢子母细胞孢子
蒴轴:不育细胞
蒴台: 表皮有气孔,内部有叶绿体的薄壁细胞 ■注:在蒴盖、蒴壶相连处有环带和蒴齿,能进行干湿运动, 帮助孢子的散发。
配子体
蒴帽
基足 蒴柄 蒴盖 由一层细胞构成,覆盖于孢蒴顶端
假根
中肋
(二)孢子体
绝大多数由孢蒴、蒴柄和基足三部分组成。
孢蒴产生孢子;生于蒴柄顶端,基足伸入配子体组 织内吸收营养。 基足——吸取配子体营养
孢子体 蒴柄——支持孢蒴 孢蒴——内含孢原组织
(三)生殖器官
苔藓植物的生殖器官开始出现了由不育细胞
组成的保护层,是对陆生生活的一种适应。 雌性生殖器官为颈卵器,雄性生殖器官为精 子器。
(一)苔纲植物的一般特征 1、形态:叶状体型或具有茎叶分化的茎叶体型(如 光萼苔)。 2、假根单细胞,生于叶状体苔类的腹面或茎叶体型 苔类腹叶的基部。 3、苔类的孢蒴没有颈卵器残壁发育而成的蒴帽。
4、有弹丝,助孢子散发。
5、原丝体不发达。 6、要求较高的温湿条件。
(二)代表植物——地钱
1、配子体 叶状体二叉分枝,绿 色,扁平,有背腹之 分。背面:有气孔 (烟突型,无开闭能 力)。腹面:单细胞 假根和单细胞鳞片
常见的10种苔藓植物
![常见的10种苔藓植物](https://img.taocdn.com/s3/m/485c9442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e2.png)
常见的10种苔藓植物常见的10种苔藓植物有:葫芦藓、黑藓、地钱、大灰藓、大金发藓、万年藓、大羽藓、金发藓、暖地大叶藓、白发藓。
一、葫芦藓葫芦藓比较矮小,是土生的藓类,属于孢子繁殖,植株的长度最高只有3厘米左右,呈鲜绿色。
葫芦藓生长在有机质非常丰富的湿地。
二、黑藓黑藓属于黑藓科,丛生的植物。
一般是紫黑色和灰黑色的。
叶细胞多有粗疣,蒴有假蒴柄,成熟后常纵长四裂。
一般在高山或者寒地裸露的花岗岩石上生长。
三、地钱地钱为苔纲地钱属,孢子植物。
叶状体呈扁平的带状,多回二歧分枝。
颜色为淡绿色或深绿色,长度可达10厘米,边缘略有波曲感,一般交织成片生长。
四、大灰藓植株体型较大,呈绿色,褐绿或黄绿色。
茎匍匐,长达10cm。
多生于林下地面,岩石,树面等地。
五、大金发藓草本丛生植物,雌雄异株。
高度大约在10-30厘米。
叶片呈披针形。
颜色为深绿色,老时呈棕红色或黑棕色。
常分布于山野阴湿山坡。
六、万年藓植物体粗大呈树形,地下茎匍匐横生,具假根及膜质鳞状小叶。
地上茎直立,多分枝,高达15-20cm,分枝密布绿色鳞毛。
七、大羽藓大羽藓是羽藓科,羽藓属的。
体形比较大,一般是绿色或黄绿色,当植株变老后呈褐绿色。
匍匐茎。
茎叶卵形或卵状心形,叶边多背卷;枝叶和小枝叶卵形或长卵形,内凹。
叶片披针形,边缘具有长纤毛。
八、金发藓金发藓,在酸性而湿润的针叶林林地,该种多成大片生长,并常与灰藓属或白发藓属植物混生。
九、暖地大叶藓暖地大叶藓是一种重要的药用苔藓植物,对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
十、白发藓白发藓,白发藓科,白发藓属,植物体密集,垫状丛生,苍白至灰绿色。
针阔混交林或阔叶林下常见。
实验苔藓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
![实验苔藓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24437fd1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32.png)
实验苔藓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一、实验目的了解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及生殖方式;二、实验内容苔藓植物形态结构特征及生活史的观察;三、实验材料苔藓植物:地钱(Funaria hygrometrica),葫芦藓(Funaria hygrometrica)等。
四、实验用品显微镜、解剖镜;放大镜、解剖针、镊子、刀片、钢笔、铅笔、小尺、培养皿、载玻版、盖玻片、滴瓶、清水等。
五、实验方法(一)苔藓植物形态结构特征及生活史的观察1、地钱(Marchantia polymorpha)(1)地钱的配子体(如图:5-1)(采集地点:阴湿的墙脚、水沟边上、井内。
)①配子体的形态:植物体是配子体,扁平二叉分枝的叶状体,匍匐生长,上面叫背面,深绿色。
生有杯状的胞芽杯,杯里生长许多无性生殖的胞芽。
从胞芽杯中挑出胞芽,置载玻片上,加水,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
可见其细胞分为含叶绿体细胞、贮藏脂肪的细胞、着生假根的细胞三种,含叶绿体细胞内有多个叶绿体颗粒,呈绿色,贮藏脂肪的细胞黄褐色,着生假根的细胞无色。
叶状体的下面叫腹面,生有许多细长、白色的假根,假根两旁生有紫色鳞片。
地钱是雌雄异株植物。
雌株上产生雌生殖托。
雌生殖托是在一个柄的顶端生有若干指状芒线组成的星状体,芒线间的两侧有颈卵器,芒线通常下卷,使颈卵器倒悬在芒线之间。
雄株上生雄生殖托,雄生殖托是在一个柄的顶端生有一个八芒的盘状体,在盘状体的上部生有若干小腔,每一个小腔里有一个精子器。
②配子体的构造:取地钱叶状体横切,将其切片置显微镜下观察,区分各部分:上表皮:一层细胞,其间有气孔,气孔里有烟囱状构造,不能关闭。
气孔之下是气室,各室之间是单层、含叶绿体较少的细胞构成的室壁。
同化组织:气室底部有许多含叶绿体较多的细胞,壁薄,排列疏松,不整齐,常有几个细胞连成丝状分枝,下端固着,顶端游离。
贮藏(薄壁)细胞:同化组织之下是多层薄壁细胞,体大、横生、排列紧密,含叶绿体少许或无,这些细胞中含淀粉、油滴、水分等物质。
苔藓植物教案
![苔藓植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5fa768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1c.png)
苔藓植物教案苔藓植物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葫芦藓的形态结构和生殖等特点,进而了解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对自然界的意义。
2.通过对葫芦藓的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实验能力。
3.通过对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思维能力。
4.通过了解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科学的价值观;通过了解葫芦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特点,使学生树立植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葫芦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殖的特点,是学生了解苔藓植物主要特征的基础,同时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苔藓植物虽然比藻类植物高等,但还是只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不能摆脱水的限制,使它在进化上所处的位置仍然比较低等。
因此,葫芦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殖的特点及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对学生理解苔藓植物在进化上的位置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这两部分知识应确定为重点。
2.难点分析:葫芦藓生殖器官的结构比较复杂,又由于受到条件限制,不易观察到,所以这部分知识应确定为难点。
葫芦藓的受精过程离不开水,这点与绿色开花植物受精过程不需要水这个条件有很大不同,因此,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加之,葫芦藓的受精过程不易观察到,所以,这部分知识也应确定为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一、本课题参考课时为一课时。
二、教学过程:1.引言:请学生观察玻璃缸内的水绵和盆栽的葫芦藓(或小墙藓)提出问题: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何不同?当学生答出:水绵生活在水中,葫芦藓生活在陆地上时,再给学生出示葫芦藓的生境图,使他们了解到葫芦藓生活于陆地上阴湿的地面和背阴的墙壁上,并引导他们答出这些毛茸茸像绿色绒毯一样的植物在植物界中属于苔藓植物,从而引出苔藓植物的课题。
2.葫芦藓:(1)事先准备好新鲜的葫芦藓,分小组让学生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葫芦藓的形态和颜色,用尺子测量一下它的高度,并提出问题讨论:①葫芦藓植株呈什么颜色?植株平均高度是多少?②葫芦藓的假根与绿色开花植物的根相同吗?③葫芦藓的茎与叶与绿色开花植物的茎与叶相比较有何特点?(2)组织学生在认真观察、讨论的基础上回答出:葫芦藓植株颜色为绿色,植株的高度约为1~3厘米;它没有像绿色植物那样的真根,只有假根,假根只起固定植物体的作用,不起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所以葫芦藓的假根与绿色植物的根有很大的不同;葫芦藓有茎和叶,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这些地方是与绿色开花植物相同的特点,但是葫芦藓的茎比较柔弱、叶又小又薄,而且茎和叶中都没有输导组织,这些都是区别于绿色植物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地钱为雌雄异株植物,雌雄株上 形成雌、雄生殖托。
地钱叶状体切面图
.地钱配子体剖面观
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地钱还可以 形成胞芽,进行 营养繁殖。胞芽 生于叶状体背面 中肋上的芽杯中。 雌雄植物体均可 产生胞芽。胞芽 与母体性别相同。 地钱胞芽杯
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地钱胞芽杯
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雄生殖托圆 盘状,内有 许多精子器 腔,在腔内 生有精子器。 精子器卵圆 形,壁由1层 细胞构成, 内有许多具 两条鞭毛的 精子。
地钱雄生殖托
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地钱雄生殖托
孢子
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地钱生活史
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藓纲的一般特征:
配子体有茎、叶的分化。无背腹之分。 孢蒴内有蒴轴、无弹丝。成熟时多盖裂。 原丝体发达,可发育成多个植物体。
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葫芦藓
植物体有茎、叶分化。 叶丛生。叶片除中肋外, 均为单层细胞。 茎由表皮、皮层和中 轴3部分组成。中轴并非 真正的输导组织。 为雌雄同株植物,雌 雄生殖器官生于不同枝 上。
雌枝
雄枝
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颈卵器着 生在枝顶 端。有长 柄。
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雄器苞中有 精子器和侧 丝。精子器 棒状,内有 具两条鞭毛 的精子。
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精子借助水游到颈卵器附近,进入颈卵器, 与卵结合形成合子,合子在颈卵器内发育成 胚,,胚再发育成孢子体。 孢子体由孢蒴、蒴柄、基足3部分组成。孢 蒴外有蒴帽。孢蒴由蒴盖、蒴壶和蒴台组成。 蒴壶最外层有1层表皮细胞。表皮以内为多 层细胞形成的蒴壁,蒴壁中有较大的细胞间隙, 称气室。蒴壶中央为蒴轴。 蒴壶和蒴盖相接临处有环带,内侧生有蒴 齿。
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苔藓植物
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目的 1. 掌握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2. 掌握苔纲与藓纲的主要区别。 3.了解苔藓植物在植物界系统演化中 的地位。 4.了解高等植物与低等植物的区别。
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材料和用品
地钱叶状体横切永久制片、地钱雌生殖 托纵切永久制片、地钱雄生殖托纵切永 久制片、葫芦藓雌生殖枝纵切永久制片、 葫芦藓雄生殖枝纵切永久制片等等。显 微镜、擦镜纸。
地钱胞芽
雌生殖托 伞形,下 垂8—10 条指状芒 线,在芒 线间生有 倒悬的颈 卵器。颈 卵器外有 薄膜包围, 称蒴苞。
地钱雌生殖托
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地钱雌生殖托
地钱雌生殖托
颈卵器为瓶状,分 为颈部和腹部,颈部 的外壁由1层细胞组成, 中央有一串颈沟细胞。 腹部由多层细胞组成。 中央有1卵细胞。卵细 胞与颈沟细胞之间为 腹沟,有1腹沟细胞。
葫芦藓孢子体
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葫芦藓孢子体
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孢子成熟后, 由孢蒴中散 出,发育成 原丝体。原 丝体由绿丝 体、轴丝体 和假根组成。
原丝体上形成配子体
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报告
1.绘地钱叶状体横切细胞结构图 2.绘葫芦藓雌生殖枝或雄生殖枝纵 切简图。
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内容与方法
苔纲一般特征
配子体为叶状体或有茎、叶分化。多 为背腹式。孢子体无蒴轴、无蒴齿。孢 蒴内有弹丝,原丝体不发达。以地钱为 例。
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地钱为绿色分叉的叶状体,平铺 于地面。
上面表皮有斜方形 网纹,网纹中央有 白点。下面有假根 和鳞片。植物体前 端凹口处有顶端细 胞,是地钱的生长 点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