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 按照我对这一传统的理解,我把人文精神 的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 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 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 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 精神; 三,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简单地 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 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 神存在的价值。 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 尊重精神的价值。
特征:
人文本体——人文精神的核心也正是 不同时代和历史背景下使用的人文精神的 概念和内涵有所区别的关键。因此,在不 同的时代,人文精神的特点和重点是不同 的,它反映的是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人们的 价值观、人性观、时代精神的集中反映。 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而 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它是构成一个民 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 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 尺度。
什么 是 人文精神?
1
“人文精神”通常 译作人文主义、人 本主义、人道主义。 它反映的是在特定 时代背景下人们的 价值观、人性观、 时代精神的集中反 映。
核心思想 “人文精神”,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 主义、人道主义。 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 心思想为: 一,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 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 二,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 低; 三,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 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用 天国生活否定尘世生活。
开放精神 批评精神
3
功利精神 实践精神
严格精确的分析精神
虚心接受科学遗产的精神
4
1.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 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卡 尔〃波普尔) 2.“难”也是如此,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 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 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 跃必来,突破随之。---华罗庚(中国) 3.我真想发明一种具有那么可怕的大规模破 坏力的特质或机器,以至于战争将会因此 而永远变为不可能的事情。---诺贝尔(瑞典) 4.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培根 (英国)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认识
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认识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
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
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的凝结和精华,这两种精神既相互差异和区别,又相互依存和补充,共同组成了人类的基本精神文化系统。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两种存在方式,二者是矛盾的统一体,他们对人类文化的创造分剐起着不同的作用,因而仅有其中的一种是不行的,只有这两种思维方式的互补才构成完整的人类思维和文化。
所以,想用其中的任何一2l世纪人类要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和协调发展。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体现了一系列的价值观念、信仰和行为准则,是人类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而当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着大学生科学精神缺位,人文精神缺乏的现象。
高校只有加强对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教育,才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高校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素质。
1.转变教育观念,注重大学生的素质培养。
2.改革不合理的学科设置,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3.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水平。
4.强化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大学生精神家园。
这些都将对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科学技术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贻害人类。科技究竟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取决于人自己,关键在于掌握科学的人如何运用它。科学技术这把钥匙,既可以开启天堂之门,也可以开启地狱之门,究竟开启哪扇门,则有赖于人文精神的指导。科学技术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才能向着最利于人类美好发展的方向前进。人文精神也离不开科学精神。只有自觉地把科学精神内蕴于宏大的人文精神之中,人文精神才更富于清晰性、准确性,才能更好地指导人类实践。人文精神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精神,即科学的人文精神;而科学世界本身也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科学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同时也在追求着人类自身的进步与发展,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创造着精神文明,赋予人类以崇高的理想精神,激励人们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科学精神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活动及其成果的精神积淀,包括尊重科学、重视技术的理性精神,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的严谨态度,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等。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无可替代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等的理解和把握,包括对道德人格、理想信念的追寻,对自由、平等、正义等的渴望,对生死、信仰、幸福、生存意义等问题的反思和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等等。和谐社会建设是以人为主体来展开的,又是为实现人的自身价值服务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还要倡导和培育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之间关系的理解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指的是人类在认识、改造世界的活动过程中能够同时受到两种精神的指引,使得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协调发展,具体表现为科学精神向人文的渗透,又表现为人文精神向科学的融入。
二者应当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共同促进人类的成长与发展,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切不可分割开来,否则人类将会面临各种问题。
科学精神应该具备人文意蕴科学精神是使科学探索永远进行下去的精神动力,为人类的幸福提供物质生活保障的源泉力量。
正是有着这样的探索动力,才有爱迪生、贝尔等一系列伟大的发明家日复一日的执着,为人类带来了光明与声音。
而科学精神中的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等都体现着人文的意义。
科学方法主要有实验方法、经验方法等,这些方法都显示了科学的创新精神、求实精神和实证精神,能够让人们树立实事求是、追求理性的思想情操。
一种暂新的科学思想有时能够颠覆一切,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打破了长久以来人们奉为经典的牛顿运动学三大定律,使得人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时间与空间,而其中恰恰体现了爱因斯坦的自信,体现了人对于自我的肯定;而与之成鲜明对比的是物理学家普朗克,他的思想始终禁锢在经典理论之中,对自己做出来的正确的实验结果却加以否认,致使其无法再进一步。
人文精神应该具备科学素养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文精神需要整合科学与人文特质,将科学精神融合于人文精神的内在价值之中。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冷暖无常的人间百态,人与人之间,亲情、友情、爱情的碰撞,需要我们用理性的态度去审慎的面对,才能感受到真正的感情;而社会上出现的种种现象与问题,更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与解决,得出概括性的规律,再推广到整个社会。
而对于人文学科来说,不能一味地追求“浪漫”,追求理想中的境界,应当要具备一定基础的科学观念、现实观念,并将其运用到人文学科的探索之中,否则,只会成为“空想主义”,终究只能“纸上谈兵”,而不切实际。
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两大精神力量,正在积极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他们具有不同的内涵,但是也有共同的特点,他们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
首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科学精神是指以实践为基础,以观察、推理和实验为手段,求真、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追求客观、理性的真理的精神状态。
人文精神是以崇尚文化,弘扬传统,提倡以人为本,以艺术、文学、历史、哲学等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和现实生活的精神。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他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形成了互补作用。
再次,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遵循客观规律的精神力量。
科学精神是以实践为基础,积极追求客观真理,实现科学发展,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人文精神是以文化为基础,积极追求精神规律,发展人文研究,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因此,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遵循客观规律的精神力量,他们的关系是辩证的。
最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科学精神是以实践为基础,求真实事求是,追求客观、理性的真理;人文精神是以文化为基础,弘扬传统,以艺术、文学、历史、哲学等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和现实生活。
科学精神
和人文精神是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总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两大精神力量,它们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达到统一与和谐,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关系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关系 1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
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
科学精神作为人类文明的崇高精神,它表达的是一种敢于坚持科学思想的勇气和不断探求真理的意识,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方面特征。
具体表现为求实精神、实证精神、探索精神、理性精神、创新精神、怀疑精神、独立精神和原理精神。
2人文精神人的生命包括自然生命和文化生命,人文是关于人的文化生命的学问(关于自然生命的学问是科学),所以叫“人文”。
所谓人文精神,简单地说,就是以人为中心,关心人,爱护人。
用现在大家比较普遍说的一句话,就叫人类关怀、生命关怀,这应该说是人文观念的一个核心问题。
一般认为,人文兴起于文艺复兴(以文学和艺术的形式,张扬人的价值,人是衡量一切的尺度)运动,所以称之为“人文”。
在某种意义上,文艺复兴运动就是人性的一次解放运动。
从此以后,承认人、关心人、尊重人、人是衡量一切的尺度就成为一种新的观念。
3人文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始终离不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合力的推动。
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许多问题的解决都不可能只靠自然科学,也不能只靠社会科学。
适应这样的形势发展,就需要愈来愈多的文理兼备的人才。
今日的青年,必须具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然后可以求学问、成事业。
《大学》、《中庸》的大道,重视人文精神,但亦包含科学精神。
西洋文化的发展,提倡科学精神,但亦不能忽视人文精神。
西洋的哲学,本包括伦理学及美学,而求善求美乃是人文精神的基础;西洋的科学,包括求真与求实,故有理论科学、实验科学、应用科学、社会科学,以至工、医、农、商各学科的发展。
什么是科学精神?什么是人文精神?
2.什么是科学精神?什么是人文精神?结合中国目前的现状阐述应该如何理解和处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答:科学精神是按照严格的科学研究行为模式建立起来的人的内在心理素质的总和,指的是以物(外在对象)为尺度、追求真实、探索规律的心理特征。
包括有六个方面的基本内涵:探索求知的理性精神、试验验证的求实精神、批判创新的进取精神、互助协作的合作精神、自主竞争的宽容精神和敬业牺牲的献身精神。
人文精神,即是在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的、由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和孕育而成的精神。
它主张以人为主体,强调人的价值尊严,重视对人类处境的无限关怀。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人类认识活动的两种产物或结晶,在人们认识世界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它们就是我们观察世界的一双眼睛。
科学之眼与人文之眼都有自己的内在构造,正是这种内在构造的不同,形成了它们视野中世界图景的差别,以及科学方法科学观念与人文方法人文观念的差异。
如果说,观念引导方法,方法引导观察,观察建构起我们视野中的世界图景,那么精神则是统率这一切的灵魂,是比观念更为隐而不见但又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我们认知活动的东西。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就是贯穿在科学探究和人文研究过程中的精神实质,是展现科学和人文认识活动内在意义的东西。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追求真善美等崇高价值理想的角度有重大差别,对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关注也明显不同。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有其各自内在的局限,其中任一单独方面都不可能完成构建完整的人类科学世界及人自身的使命。
只有两种精神相融合,对世界的把握才能更全面,实践活动才能更自觉。
在新的世纪,对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而言,既充满了机遇,又面临着挑战。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不是指两者合二为一,不是要用一种精神去消解或统帅另一种精神,而是指人类在认识、协调和变革自然的科学技术活动中,或者是在探索人世、处理人世的人文社会活动中,都能够受到两种精神的指引而实现科学技术同人文社会的协调发展。
科学与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最宝贵的两种精神。
这两种精神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升华。
科学精神是人类在追求真理过程中所创造的,是人们追求真理时的科学指导。
科学精神尊重科学技术的价值,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强调依靠科学技术来推动社会发展。
人文精神是人类在认识、完善自身和实现自身需要的过程中形成的,它规范、指导和约束着人类自身的各种活动。
与科学精神相比,它更注重人的价值,强调依靠调动人类自身及其精神力量的作用来推动社会发展。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具有互补性。
科学精神能保证人文精神得到真正的实现,而人文精神则能保证科学精神的正确指向。
要想真正地认识世界,必须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使用综合交汇的方法和视线,这样才能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实现价值的完美统一。
科学精神本身就具有深刻的人文意义。
近代科学的诞生,把人从神权的奴役下解放出来,这本身就充满着人文精神;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把人从繁重的单调劳动下解放出来,同样体现出人文精神。
科学界优良传统中个体所体现的道德观念也是一种宝贵的科学精神。
古往今来,科学界的优秀分子,为真理,为科学,为人类进步而斗争,充满着献身精神,甚至不惜牺牲生命。
他们在科学研究中孜孜不倦,锲而不舍,自甘淡泊,不求闻达,把精力倾注在事业中而不是花费在享乐上。
他们意识到自己从事的科学工作对于社会、人类的责任,积极地参加反对侵略战争、维护和平与人道、保护生态与环境的种种斗争,这一切,都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高度结合的体现。
实际上,迷信和伪科学的盛行,不仅反映了科学精神的不足,同时也反映出人文精神的不足,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科学精神需要人文精神的支撑。
在人文精神中融入现代科学意识,让科学精神充满高度的人文关怀,这才是我们的正确选择。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内涵上相融相通、不可分割摘要:科学精神不仅仅是一个崇高的字眼和响亮的号召。
实际上它是由可实践、可遵循的“客观的依据,理性的怀疑,多元的思考,平权的争论,实践的检验和宽容的激励”这六大要素构成的。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有何区别?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有何区别?
一、探索对象不同
人文精神强调对人类文化、历史、艺术等方面的探索,关注人类精神
世界的内在价值和意义。
而科学精神则侧重于对客观事实、自然规律
的研究,强调实证、理性和观察。
二、方法论不同
人文精神倡导人文学科的研究方法,如历史研究、人类学观察等,强
调人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
而科学精神则主张科学方法,包括实验、观察、推理等,强调客观性和客观事实的验证。
三、目的和价值取向不同
人文精神追求对人性、精神世界的理解和反思,重视人的情感、道德
和伦理的培养。
而科学精神追求对自然界、宇宙的认知和改造,注重
技术创新和经济效益。
四、影响范围和应用领域不同
人文精神的影响涵盖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如艺术、文学、哲学等,旨
在提升人的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
科学精神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领域有广泛应用,旨在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五、价值取向和终极目标不同
人文精神更注重人类的价值观、人文情感和社会和谐发展,追求人类
精神的升华与和谐。
科学精神更注重实证真理、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追求自然界的认知和改造。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一种相辅相成的精神,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起到重要作用。
一方面,在追求实用主义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科学精神发挥着龙头效应,另一方面,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价值观念更能提升治理和管理体系中社会主义理念的文明核心和科学精神带来的实际效果。
科学精神是一种追求客观性原则、服从客观规律、求真务实、向上创新的精神。
它要求时刻站在客观的位置,客观地观察、分析、思考,不择手段地追求真理,从客观规律中获得可靠的知识;以证据和事实为基础,坚持原子的客观实践,停止臆想、认识片面和偏差,进行客观理性、有序有效的思维活动。
人文精神则是一种弘扬爱国、敬天、教人、仁慈、平等自由、尊重他人、尊重历史和传统、尊重合理权利、关注社会需求、增强文明观念、推进综合发展、增进团结协作和和谐等精神和价值观念。
它鼓励人们凝聚正能量,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演绎波澜壮阔胸怀,双手携手团结共进,关心他人,弘扬公平正义,追求协调发展,用智慧和力量提升我们的民族、人民、国家和世界。
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需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协同作用。
科学精神的客观性、创新性和求真务实性,被用于拓宽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道路;而人文精神的仁爱、平等、自由、理性等理念,可以重新定义和谐生活、优秀文明和可持续社会发展的模式。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的有力互补,赋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明、实效和深远性。
当今社会,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以社会空前的轰动性表现在世人面前。
科技创新促进了实事求是的努力;教育文化行业推进人民所向往的价值和理念;科技创新和文化遗产双重传承更加深入地刺激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之间的紧密联系。
整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利于提升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为实现社会长治久安,一切自然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发展人类的追求创造机会。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第一篇: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人类文化大体可以分为科学与人文两大部分、两大领域。
两种文化分别体现着不同的人类价值追求和精神气质。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这种精神来源于无数科学先驱在科学探讨的路途中所做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求真。
求真,就是相信世界是客观的,相信客观规律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相信人类能通过科学实践和逻辑推理认识客观世界和客观规律。
(2)求实。
求实,即我们常说的务实,追求事物的真实性和实用性。
(3)创新。
创新是科学进步的不竭动力。
科学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任何具体的科学结论都是科学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知识水平上作出的,是有局限性的,所以科学探索活动是永远没有止境的,因为人类发展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知识水平。
(4)存疑。
这也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因素,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
有怀疑才能去探索。
科学所以能够不断突破和创新,就在于它的存疑精神。
因此,科学是宽容的,它与独断论水火不容。
但是,最后的真相却只能有一个。
这些特征都是科学精神的基本特征,所有的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所必备的基本精神,也是保证他们在科学上有所突破的本质精神。
人文精神则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它的表现往往不像科学精神那样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它更多的是借助文学艺术这一平台借以展现。
它是通过创造一个符号世界表达人的情感和价值。
人文精神具有以下特点:(1)追求完美。
如果说科学的目的是求真,那么人文文化就是求善、求美。
科学也求善、求美,但那不是它的直接目的;人文也求真,但那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真,即真诚和真实感,这种真只是一个中介和手段,它不停留在真的境界,它要求的是真善美的统一。
(2)超越性。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之间的关系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之间的关系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一个整体的一部分,它们不仅没有相互冲突,而且相互促进,共同起到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
科学精神是一种以科学探索为本质特征的文化思维,它追求真理,求索实践,追求物质精神双重发展,以有效控制与利用自然资源为目标,推动人类实现持续发展的宏伟蓝图;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文自然为核心的国家文明,它强调对爱国友好、对人权责任、对维护共同安全、对可持续发展计划的敬仰,并关注人文艺术、文学审美和价值取向,提升人类精神群体的共同理想。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互相需要,共同起到决定性作用。
任何经济或社会发展都是以科学技术为原动力的,以科学技术来实现完善的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可以把人类把进步的理念消化润物无声,为新的思想输出提供舞台;人文精神可以使大家努力实现共同的目标,实现科学发展的顺利实现。
一方面,科学精神的输入大大的激发了人文精神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人文精神也为科学精神提供了更加深刻的社会效应和内涵。
总而言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支柱,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发挥着重要作用。
只有在“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有机结合下,人类文明才能得到持续发展,才能实现自由、平等、和谐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
科学精神强调逻辑思维、实证方法、实验验证等,以求真、求实、求知为核心,探索自然科学
的问题;而人文精神则注重人类文化、道德、历史、艺术等领域的研究,
以人为本,探索人们的情感、价值和生存意义。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科学和人文都关注人类的经验和实践。
科学是以实证和实验方
法来探寻世界的经验和规律,而人文则强调个体的生存和历史经验的传承。
科学和人文所涉及的知识是相互交织的,都来自于人类的实践和经验。
第二,科学与人文的研究目的都是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促进人的
自我实现。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实际的问题,增加人类的福祉,而人文
研究的目的则是探索人类的文化、历史和价值,从而推进人类的精神和文
化发展。
第三,科学和人文的方法和思维方式也有共同之处。
科学需要运用逻辑、实证和实验等方法,而人文也需要运用批判性的思维、文献和历史资
料等研究方法。
两者相互借鉴、相互补充,不断推进人类知识和文化的发展。
因此,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二者的协作与结合是促进人类全面进步的重要合力。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1、科学精神及其内涵科学精神贯穿于整个科学发展历史过程之中,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科学精神是人类文明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是在人类文明进程当中逐步发展形成的。
科学精神源于近代科学的求知求真精神和理性与实证传统,它随着科学实践的不断发展,内涵不断丰富。
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
在本质上,科学精神表现为约束科学家及其活动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
从文化渊源上看,科学精神的形成源于西方文化传统中理性思维的发展以及重视经验和自然的哲学传统。
1.1 理性精神科学认识过程是以人与自然的对立为前提,以对象性的自然界作为指向和尺度,其目标是如实地反映人之外的客观世界。
科学认识往往借助于逻辑的、数学的和实验的等理性手段,以求达到对自然世界的严密把握。
科学认识尽量排除认识过程中主观性因素的干扰,即使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也要严格地以客观规律为前提。
因此,科学精神首先是一种求真务实的理性精神,是对人类理性认识能力的信心与崇尚,也就是关于世界的合理性或者可理解性的信念。
理性是与感性知觉情感和欲望相对的一种能力是人类认识过程中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是人类知和行的指南,它不仅使每个时代的人们懂得了己知与未知、可知与不可知的界限及相互关系,更为重要的,它还是人们判断社会实践可行与不可行、正确与错误的基本思维依据。
正是基于对理性认识力量的信念,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规律进行了永无止境的追求与探索,从而使人类逐渐从愚昧走向文明,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从这种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理性的发展史。
1.2 求知精神科学活动的基本特征就是永无止境地探索未知、追寻真理。
科学的探索活动本质上是理性的活动,是科学家在预设的思想蓝图和概念框架的引导下,有目标地向未知王国进军的高度自觉的活动。
科学精神是一种求知精神、真理精神,也是一种寻求智慧的精神。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认识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思想宝库中的重要财富,对个人与社会的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
科学精神能通过科学知识的创造、普及和传播,提高人的智慧、增强人们抵御愚昧和野蛮的能力、推进社会行为方式的文明化。
人文精神是现代文明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社会发展成熟的基本标志。
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种精神,人类的实践才更才更自觉。
因此,研究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问题,在当代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科学精神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所具有的意识和态度,是科学工作者应有的态度、信念、气质、品质、责任感、使命感的总和,是促进科学活动的精神动力。
它由三要素构成。
首先,普遍怀疑是科学精神的出发点。
在科学研究中,人们把是否可重复性实验作为科学理论与科学假说、科学猜想、伪科学区别的最根本标准。
只有可以用重复性实验证明的理论才能作为科学的理论,反之,只能作为科学的假说、科学的猜想或者被排除在科学之外。
因此,科学精神的基本点就是怀疑。
事实上,科学最先就是靠怀疑意识从原始的宗教、神话和迷信中独立出来的。
其次,批判的理性是科学精神的灵魂。
科学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人们超越现有的理论,而要创新,科学家必须拥有批判的理性。
从科学发展史看,正是靠张扬批判的理性,才使近代以来的科学获得革命性的突破。
无论是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超越、还是爱因斯坦超越牛顿、非线性科学超越线性科学,概莫能外。
再次,宽容是科学精神不可或缺的因素。
科学首先起源于人类探索自然奥秘的活动,由于自然奥秘的无穷性决定了科学探索必然是漫长的永无止境的过程;同时由于自然奥秘是多层次的,已知的东西里包含着未知的成分。
这决定了科学家必须有宽容的品格。
科学精神,是求真求实的精神。
凡是科学家,必具备科学精神。
凡是研究科学的青年,必须学习此种精神。
有了科学精神必会发现及重视科学方法,而科学方法,可以应用到一切日常生活、日常事务,乃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事业。
科学精神是求真理、求实在。
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认识与改造自然、认识与改造自我的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观念、方法和价值体系,是贯穿在科学探索和人文研究过程中的精神实质,是展现科学和人文活动内在意义的东西它们在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不断滋生与满足中逐步成长起来,不断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具有的意识和态度,是人类进行科学探索的不竭精神动力,只有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科学研究才能不断获得突破,科学技术才能取得持续进步,大力弘扬科学精神, 高度视和努力推进科学技术发展能使和谐社会建设获得强大的物质墓础,促进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夯实夯牢“经济基础”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无可替代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人文精神是指人类对人世的探求和对人世活动的理想、价值追求。
它包含丰实的内涵:对道德信念、道德人格的看重和追寻,对自由、平等、正义等重大价值的渴望和呼唤,对人的尊重和对人的主体性的祈盼和离扬,对生死、信仰、幸福、生存意义等问题的反思和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思想的两个维度和人类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两种精神指向。
它们的均衡发展是人类社会全面持续进步的保证。
这意味着,在生活实践中 既要看到它们相互区别的一面 又要看到它们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一面 自觉把二者统一起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求 要满足这一要求,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大力弘扬科学精神,自觉遵循和运用客观规律 同时,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把社会建设的目标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转到坚持以人为本 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来 创新科技价值观念 使科技政策、科研工作以及科技成果的开发运用由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转变为同时注盆生态环境效益和追求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考虑其对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影响 推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相互学习与借鉴,促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发展与萦荣,培养造就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辩论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辩论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彼此可以互为补充。
人
文精神强调的是关注人的道德、文化、历史和哲学方面,以探究人类
的本质和意义。
而科学精神则强调的是通过理性思考、实证研究来探
究自然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在辩论中,有些人认为人文精神更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人们理
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文化多样性和道德伦理观念。
而科学精神则
只是专注于实验和数据,不够关注人类作为一个社会化的生物个体的
本质和需求。
但也有人认为科学精神更为重要,因为它可以提供一种精密而系
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有效促进人类和社会的发展。
它可以
用来发掘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的知识,解决疾病、环境问题和资源短
缺等实际难题。
总体来说,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辩论其实是在强调两者在人的
认知和思考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
作为人工智能,我们无需做出取舍,而是需要将两者融合起来,形成一种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和思考方式。
如何培养自己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官员的腐败除腐蚀政治、搞垮经济外,对社会的法治和精神思
想都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16
一、为何重提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一)科学精神的缺失
(二)人文精神的失落
17
(二)我国人文精神的失落
我国人文精神是否出现滑坡乃至失落? ❖人文精神的失落是不争的事实 ❖失落了人之为人的理性自觉,失落了人之为
人的社会责任,失落了人之为人的精神修养 与精神理想。
41
(二)人文和人文精神
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异:
(1)研究对象不同
自然科学的对象是自然界,主要研究人与自然
的关系。
人文科学的对象是人或人类社会,侧重于研究
人在自然、社会中生存的状况以及人对自己生存
状况的自觉。
42
(二)人文和人文精神
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异:
(2)研究内容不同
自然科学的内容是以外向型为特征,自然科学家
世界——无偶像、无禁区、无顶峰。
38
二、如何理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一)科学和科学精神
(二)人文和人文精神
39
(二)人文和人文精神
1.人文及其特点
让·皮亚杰:“在人们通常所称的‘社会科学’与
‘人文科学’之间不可能做出任何本质的区别,因为显
而易见,社会现象取决于人的一切特征,其中包括心理
生理过程。反过来说,人文科学在这方面或那方面也都
30
(一)科学和科学精神
2.科学精神的内涵
中国古语: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
则大进,不疑则不进。” “疑者觉悟之机也。”
31
(一)科学和科学精神
2.科学精神的内涵
波普尔:“科学家之所以成为 科学家,并不在于他掌握无法反 驳的真理,而在于他采取无所顾 忌的批判态度和坚持不懈地对真 理的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两种不同形态,二者是人类文明飞升的双翼。
“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和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求真;人文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个人和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求善。
”在人类社会的改造建设中,只有将二者并重,才能保证发展实践的正确取向和成功。
关键字: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互补、统一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关系
1、科学精神及其内涵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
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
《科学真理与科学规范》中谈到科学精神:“什么是科学精神?简单说科学精神就是: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真理和捍卫真理。
具体说来科学精神包括求实精神、创新精神、怀疑精神、宽容精神等几个方面。
其中最主要的是求实与创新。
不求实就不是科学,不创新科学就不会发展。
怀疑精神与宽容精神是派生出来的,而且两者不可偏废。
单纯怀疑和单纯宽容都是不足取的,而且容易引向邪门歪道。
”
科学精神是人类文明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是在人类文明进程当中逐步发展形成的。
科学精神源于近代科学的求知求真精神和理性与实证传统,它随着科学实践的不断发展,内涵不断丰富。
科学精神集中体现为追求真理,崇尚创新,尊重实践,弘扬理性。
科学精神倡导不懈追求真理的信念和捍卫真理的勇气。
科学精神坚持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尊重学术自由,用继承与批判的态度不断丰富发展科学知识体系。
科学精神鼓励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鼓励知识的创造性应用,尊重已有认识,崇尚理性质疑。
科学精神不承认有任何亘古不变的教条,科学有永无止境的前沿。
科学精神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要求对任何人所作的研究、陈述、见解和论断进行实证和逻辑的检验。
科学精神强调客观验证和逻辑论证相结合的严谨的方法,科学理论必须经受实验、历史和社会实践的检验
2、人文精神及其内涵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
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
人文精神的内涵:
一: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价值追求”,提倡人文精神与科学性的相容性,关怀的中心是现实生活中人的身心全面价值的体现.
二:人文指“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事物”,其核心是贯穿于人们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文模式、审美情趣,亦即人文精神,认为人文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活动的内在灵魂与生命。
三:人文精神是把人的文化生命和人的文化世界的肯定贯注于人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之中,强调人的文化生命的弘扬和人的文化世界的开拓,促进人的进步、发展和完善。
四:人文精神是人类不断完善自己、拓展自己、提升自己,自己从“自在的”状态过度到“自为”的状态的一种本事。
五:人文精神是“一种关注人生真谛的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它包括对人的个性和主体精神的高扬,对自由、平等和做人尊严的渴望,对理想、信仰和自我实现的执著,对生命、死亡和
生存意义的探索等。
3、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二者是融通互动、互动共生的。
科学和人文的关系实质是真与善的关系。
真与善的关系正是当代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关心的核心问题。
首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是人类精神不可或缺的内在组成部分,是人类实践必不可少的精抻动力,也是适应未来时代要求的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精神品格。
其次,我们倡导的学习和普及科学文化,既是科学化的人文,又是人文化的科学。
再次,从某种意义上看,科学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精神,这是因为,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为追求知识和真理而奋斗,为人类的福祉和自由面努力,所体现的正是最根本的文化精神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交融
1、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历史沿革
谈科学精神不能不提人文精神。
在中国这两者是在相对的情况下提出并对比的。
上面之所以把科学精神作较窄的理解,也是为了与人文精神对照。
科学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虽然很重要,但决不是全部。
科学对世界、人生有一定的解释权,但不是全部,至少现在不是,
将来也不太可能(保守的估计)。
简单说,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是从一个母体中诞生的,都与文艺复兴有关,它们两者是伙伴而非敌人。
但后来,随着学科的大发展、大分化,科学与人文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在某些方面这两条道路发生了一定冲突(许多还是一致的)。
于是才有了两者高低的讨论,才有呼唤一种精神反对另一种精神的声调。
但是如果细致观察会发现,反对另一方时,人们并不是先将对方作一个较好的界定,而常常是任意歪曲对方,给对方安上莫须有的罪名,然后再加以批判。
这虽是学术争论惯用的伎俩,但在讨论这两种精神时此伎俩表现得尤其突出。
人文精神强调人之为人的尊严,人只能是目的而非手段。
具体讲人文精神也有两条:1)人生而平等(现实中绝对不是这样),应当努力捍卫个体或者少数派生存的多样性和价值观的多样性。
多样性的个体或少数派构成了人类群体,并保证了人类社会文化的丰富性。
这一条意味着自由高于民主。
个体的丰富性才保证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2)人的价值高于一切,保证人的肉体与精神的自然生存至关重要。
这一条意味着,杀人或者致人不能思想,是最大的犯罪。
人文精神还可以加上许多条,我想到只是这两条最重要。
这样规定,是有意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重叠的部分都去掉了。
实际上这两种精神都是正面的,都是人们所需要的。
我做上述不成熟的描述,只是尽可能使它们各司其职。
作为理想情况,作为一个现代人,就要努力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要求做人做事。
但它们都是一些规范,现实中很复杂,反例太多了。
一些人科学精神强一些,人文精神弱一些;一些人正好相反。
也有极端的,科学精神极强,人文精神几乎是零,反之亦然。
这在现实中都不难找到典型的例子。
大家不妨考虑一下中国的名人,为他们分分类。
两者都强的人,不太多,却是应当提倡的,我们教育也应当向这两种精神倾斜。
中国传统文化既缺乏科学精神,也缺乏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与人为精神统一交融并不容易,科学与人文从分隔、分裂要走向互补、交
融,将是一个漫长的、艰难的、在不断争论中前进的过程。
科学和人文的分离、分隔是一种历史现象、国际现象,其产生有必然性。
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哲学经历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化与发展。
柏拉图的“理念”论和亚里士多德的“目的”和“形式”说的出现,使人文学异化为神学, 造成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双重压抑乃至泯灭。
文艺复兴时期,启蒙思想家大力倡导古希腊哲学的理性传统和人文精神,全面清理了宗教神学对人本主义的反动,重新唤起了对人类自身的关怀,把个人从封建宗法关系中解脱出来,使人类自身获得了解放,从而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启蒙精神中获得了统一。
同样在近代西方哲学发展史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也经历了分裂与弥合的过程,从新
康德主义者文德尔班和李凯尔特时期的科学与入文的分裂以及科学理性的单向度发挥,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现而使科学与人文精神得以真正的辩证整合,这是一个艰辛的历程。
2、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交融
科学精神是在实践中服从真理、坚持真理、追求真理的求真、求实的自觉意识。
人文精神是以尊重人、爱护人、关注和促进人民、人类利益和社会进步为核心的求善、求美的自觉意识。
如果说科学给人以力量,人文就给人以方向。
本来在我们人类精神世界当中,科学、艺术、人文,它是一个整体。
那么随着人类的发展,科学专业化了,艺术专业化了,人文专业化了,有时候往往反而把它割裂开来了。
所以现在,我们就要提倡科学和人文的结合,科学艺术和人文的结合。
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完整,既有理性,又有感性。
科学可以理解为外,而人文可以理解为内。
外是内的一种形式上的表现。
而内是外的产生的动力。
所谓“内外兼修、文理兼容”,就是这个道理。
中宣部原副部长龚育之说:“我们提倡的人文精神应当是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我们提倡的科学精神应当是充满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
这就是现代的科学精神同人文精神的相互渗透、交融和统一。
”
三、科学精神与人为精神统一的重要性
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第一,是维护执政资源、提高执政能力的需要。
第二,是发展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
第三,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世界潮流的需要。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许多新问题的解决都不可能只靠自然科学或只靠社会科学。
适应这样的形势发展,愈来愈需要培养文理交融的人才。
总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的灵魂,是科学文化的生命,是推动科学文化生生不息向前发展的取之不尽的精神动力。
二者有机统一的结合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不竭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