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有答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图形中∠1和∠2是对顶角的是( )A .B .C .D .2.在以下实数1.212, 1.010010001…,2π34中无理数有(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3.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 )A 3=±B .3=C 3=-D 2=- 4.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A .|﹣2|与2B .﹣2C .﹣2与-12D .﹣2 5.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反,那么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是( )A .第一次右拐60°,第二次左拐120°B .第一次左拐60°,第二次右拐60°C .第一次左拐60°,第二次左拐120°D .第一次右拐60°,第二次右拐60° 6.如图,点E 在BC 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D 的是( )A .∠1=∠2B .∠3=∠4C .∠B =∠DCED .∠D +∠DAB =180° 7.已知下列命题:①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②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③互补的两个角一定是一个锐角,另一个为钝角;④在同一平面内,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⑤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A.3个B.2个C.1个D.0个8.如图,AB∥CD,DB⊥BC,∠1=40°,则∠2的度数是()A.40°B.45°C.50°D.60°9=()A.0.006356 B.0.6356 C.63.56 D.635.610.若∠A与∠B的两边分别平行,∠A=60°,则∠B=()A.30°B.60°C.30°或150°D.60°或120°11.如图,AB∥EF,∠C=90°,则α、β和γ的关系是()A.β=α+γB.α+β+γ=180°C.α+β﹣γ=90°D.β+γ﹣α=180°12.如图a是长方形纸带,∠DEF=15°,将纸带沿EF折叠成图b,再沿BF折叠成图c,则图c中的∠CFE的度数是()A.105°B.120°C.135°D.150°二、填空题13.我们规定向东和向北方向为正,如向东走4米,向北走走6米,记为(4,6),则向西走5米,向北走3米,记为_______;14的平方根是.15.将“等角的余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____________16.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D与点B重合,点C落在点处,折痕为EF,若∠ABE=20°,那么∠EFC′的度数为.17.已知,如图,直线a∥b,则∠1、∠2、∠3、∠4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18.如图,∠ABC=∠ACB,AD、BD、CD分别平分∠EAC、∠ABC、∠ACF,以下结论:①AD∥BC;②∠ACB=2∠ADB;③∠ADC=90°-∠ABD;④BD平分∠ADC;⑤∠BDC=1 2∠BAC,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_____ ((填序号)三、解答题19.计算:(1(2)||)﹣2|.20.解下列方程(1)4x 2﹣16=0 (2)(x ﹣1)3=﹣12521.完成下面推理过程如图,已知DE ∥BC ,DF 、BE 分别平分∠ADE 、∠ABC ,可推得∠FDE=∠DEB 的理由:∵DE ∥BC (已知)∴∠ADE= .( )∵DF 、BE 分别平分∠ADE 、∠ABC ,∴∠ADF=12 ,∠ABE=12 .( ) ∴∠ADF=∠ABE∴DF ∥ .( )∴∠FDE=∠DEB . ( )22.若2a-5和a+8是一个正数的平方根,那么这个正数是多少?.23.实数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x ,29y =,求2()x a b x ++的值.24.如图,12180AGF ABC ∠=∠∠+∠=,.()1试判断BF与D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2150∠的度数.BF AC,,求AFG⊥∠=25.数学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它是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也叫无理数,它的整数部分是1,那么有谁能说出它的小数部分是多少”,小明举手回﹣1来表示它的小数部分,张老师夸奖小明真聪明,肯定了他的说法.现请你根据小明的说法解答:(1的小数部分是a b,求a+2b的值.(2)已知,其中x是一个整数,0<y<1,求2x+(y)2018的值.26.如图,已知l1//l2,射线MN分别和直线l1,l2交于点A,B,射线ME分别和直线l1,l2交于点C,D,点P在射线MN上运动(P点与A,B,M三点不重合),设∠PDB=α ,∠PCA=β ,∠CPD=γ .(1)如果点P在A,B两点之间运动时,α,β,γ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2)如果点P在A,B两点之外运动时,α,β,γ之间有何数量关系?参考答案1.D【解析】试题解析:根据对顶角的概念可知,A. B. C 中的∠1与∠2都不符合对顶角的特征,而D 图中的∠1与∠2只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两个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属于对顶角. 故选D.2.B【解析】解:无理数有:1.010010001…,22,π,共3个.故选B . 3.D【解析】解:A 3=,故A 错误;B .3=± ,故B 错误;C 3=,故C 错误;D 2=-,正确.故选D .4.D【解析】解:∵|﹣2|=2,∴|﹣2|与2相等;2=-,∴﹣∵(﹣2)×(﹣12)=1,∴﹣2与﹣12互为倒数;2=,∴﹣2故选D.5.C【解析】试题分析:两次拐弯以后方向相反,那么2次同方向拐弯之和是180°.故选:C.6.B【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直接判定.【详解】选项A中,∵∠1=∠2,∴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A正确;选项B中,∵∠3=∠4,∴AD∥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不能判断AB∥CD,故B 错误;选项C中,∵∠B=∠DCE,∴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C正确;选项D中,∵∠D+∠DAB=180°,∴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故D正确.故选B.【点睛】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不能遇到相等或互补关系的角就误认为具有平行关系,只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才能推出两被截直线平行.7.A【解析】解:①对顶角既要考虑大小,还要考虑位置,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故①错误;②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故②正确;③互补的两个角也可以是两个直角,故③错误;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是平行公理,故④正确;⑤邻补角的平分线的夹角正好是平角的一半,是直角,所以互相垂直,故⑤正确.所以真命题有②④⑤三个.故选A.8.C【解析】【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出∠BCD=∠1=40°,再根据DB⊥BC,得出∠BCD+∠2=90°,通过角的计算即可得出结论.【详解】∵AB∥CD,∠1=40°,∴∠BCD=∠1=40°.又∵DB⊥BC,∴∠BCD+∠2=90°,∴∠2=90°-40°=50°.故选C.【点睛】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垂直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找出∠BCD=∠1=40°.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找出相等(或互补)的角是关键.9.B【解析】解:,=0.6356.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用到的知识点是被开方数向左移动两位,则它的算术平方根向左移动一位.10.D【解析】解:如图(1).∵AC∥BD,∠A=60°,∴∠A=∠1=60°.∵AE∥BF,∴∠B=∠1,∴∠A=∠B=60°.如图(2).∵AC∥BD,∠A=60°,∴∠A=∠1=60°.∵DF∥AE,∴∠B+∠1=180°,∴∠A+∠B=180°,∴∠B=180°﹣∠A=180°﹣60°=120°,∴一个角是60°,则另一个角是60°或12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分两种情况讨论,不要漏解.11.C【解析】【分析】构造辅助线,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建立角之间的关系【详解】延长DC交AB与G,延长CD交EF于H.在直角△BGC中,∠1=90°-α;△EHD中,∠2=β-γ,∵AB∥EF,∴∠1=∠2,∴90°-α=β-γ,即α+β-γ=90°.故选C.【点睛】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C【解析】解:∵四边形ABCD是长方形,∴AD∥BC.∵∠DEF=15°,∴∠EFB=∠DEF=15°,根据折叠得:∠CFE=180°﹣15°﹣15°﹣15°=135°.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能根据折叠性质得出∠CFE=180°﹣3∠EFB 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3.(-5,3);【解析】解:∵向东走为+,向北走为+,∴向西走为﹣,向南走为﹣,∴向西走5米,再向北走3米,记作(﹣5,3).14.±2.【解析】【详解】解:±2.故答案为±2.15.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的余角也相等;【解析】【分析】命题有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通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后面接题设,“那么”后面接结论.【详解】根据命题的特点,可以改写为:“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的余角也相等”,故答案为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的余角也相等.【点睛】考查命题的定义,根据命题的定义,命题有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16.125°【解析】试题分析:Rt△ABE中,∠ABE=20°,∴∠AEB=70°,由折叠的性质知:∠BEF=∠DEF,而∠BED=180°﹣∠AEB=110°,∴∠BEF=55°,易知∠EBC=∠D=∠BC′F=∠C=90°,∴BE∥C′F,∴∠EFC′=180°﹣∠BEF=125°.故答案为125°.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17.∠1+∠4=∠2+∠3【解析】试题分析:如图,作a∥b∥c∥d,则∠2=∠6+∠7,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知∠1=∠5,∠6=∠7,∠4=∠3+∠7,由此可知∠1+∠4=∠5+∠4=∠5+∠3+∠6=∠2+∠3.故答案为∠1+∠4=∠2+∠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公理及其推论,解题关键是合理添加辅助线,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利用等量代换可求解.18.①②③⑤【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得出∠ABC=2∠ABD=2∠DBC,∠EAC=2∠EAD,∠ACF=2∠DCF,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出∠BAC+∠ABC+∠ACB=180°,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得出∠ACF=∠ABC+∠BAC,∠EAC=∠ABC+∠ACB,根据已知结论逐步推理,即可判断各项.【详解】∵AD平分∠EAC,∴∠EAC=2∠EAD,∵∠EAC=∠ABC+∠ACB,∠ABC=∠ACB,∴∠EAD=∠ABC,∴AD∥BC,∴①正确;∵AD∥BC,∴∠ADB=∠DBC,∵BD平分∠ABC,∠ABC=∠ACB,∴∠ABC=∠ACB=2∠DBC,∴∠ACB=2∠ADB,∴②正确;∵AD平分∠EAC,CD平分∠ACF,∴∠DAC=12∠EAC,∠DCA=12∠ACF,∵∠EAC=∠ACB+∠ACB,∠ACF=∠ABC+∠BAC,∠ABC+∠ACB+∠BAC=18 0°,∴∠ADC=180°-(∠DAC+∠ACD)=180°-12(∠EAC+∠ACF)=180°-12(∠ABC+∠ACB+∠ABC+∠BAC)=180°-12(180°-∠ABC)=90°-12∠ABC,∴③正确;∵BD平分∠ABC,∴∠ABD=∠DBC,∵∠ADB=∠DBC,∠ADC=90°-12∠ABC,∴∠ADB不等于∠CDB,∴④错误;∵∠ACF=2∠DCF,∠ACF=∠BAC+∠ABC,∠ABC=2∠DBC,∠DCF=∠DBC+∠BDC,∴∠BAC=2∠BDC,∴⑤正确;即正确的有①②③⑤,故答案为①②③⑤.【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外角性质,角平分线定义,平行线的判定,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主要考察推理能力,有一定的难度.19.(1)1;(2)﹣2.【解析】试题分析:(1)先把各部分利用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化简,再进行计算即可;(2)先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去掉绝对值号,再进行加减运算即可.试题解析:(1)原式=2﹣32﹣12+1=1;(2)原式﹣2.20.(1)x=±2;(2)x=﹣4.【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平方根的定义计算即可;(2)根据立方根的定义计算即可. 试题解析:(1)4x 2=16,x 2=4,x=±2;(2)x ﹣1=﹣5,x=﹣4.21.∠AB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2∠ADE ;12∠ABC ;角平分线定义;DF ∥BE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DE=∠ABC ,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得出∠ADF=12∠ADE ,∠ABE=12∠ABC ,推出∠ADF=∠ABE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DF ∥BE 即可.【详解】∵DE ∥BC (已知),∴∠ADE=∠AB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F 、BE 分别平分ADE 、∠ABC ,∴∠ADF=12∠ADE , ∠ABE=12∠ABC (角平分线定义), ∴∠ADF=∠ABE ,∴DF ∥BE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FDE=∠DEB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故答案是:∠AB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ADE ,∠ABC ,角平分线定义,BE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点睛】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能熟记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是解此题的关键. 22.这个正数为441或49【解析】试题分析:直接利用平方根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试题解析:解:由题可知:①当2a-5=a+8时,解得:a=13,那么a+8=21,∴正数为441;②当2a-5+a+8=0时,解得:a=-1,那么a+8=7,∴正数为49.∴这个正数为441或49.23.3或9【解析】【分析】首先根据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可得:a+b=0,cd=1;然后根据x,y2=9,分别求出x、y的值各是多少,再代入x2+(a+b)y,求出算式的值是多少即可.【详解】解:由题可知:,y2=9则y=3,-3,∴①原式=6+0-1×3=6-3=3∴②原式=6+0-1×(-3)=6+3=9∴式子的值为3或9.【点睛】考查了实数的运算,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在进行实数运算时,和有理数运算一样,要从高级到低级,即先算乘方、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另外,有理数的运算律在实数范围内仍然适用.24.(1)BF∥DE,理由见解析;(2)60°.【解析】【分析】(1)由∠AGF=∠ABC,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GF∥BC,从而可得∠1=∠3,再根据已知条件∠1+∠2=180°,利用等量代换可得∠3+∠2=180°,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即可判定BF//DE;(2)由BF⊥AC,可得∠AFB=90°,根据∠1+∠2=180°,∠2=150°,可得∠1=30°,从而即可求得∠AFG=60°.【详解】(1)BF∥DE,理由如下:∵∠AGF=∠ABC,∴GF∥BC,∴∠1=∠3,∵∠1+∠2=180°,∴∠3+∠2=180°,∴BF∥DE;(2)∵BF⊥AC,∴∠AFB=90°,∵∠1+∠2=180°,∠2=150°,∴∠1=30°,∴∠AFG=∠AFB-∠1=90°-30°=6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5.(1)12;(2)15.【解析】【分析】(1的大致范围,然后可求得a、b的值,然后再求代数式的值即可.(2)先求得x的值,然后再表示出【详解】解:(1)∵22 <7<32a,又∵72 <51<82的整数部分是b为7∴a+2b=12(2)∵,其中x是一个整数,0<y<1,∴x=7,y=6∴2x+(y2018=2×7+2018=14+1=1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估算无理数的大小,求得26.解:(1)γ=α+β;(2)(2)点P在射线AN上时:γ=α-β,点P在射线BM上时γ=β-α,理由见解析.【解析】(1)过点P作PF∥l1,根据l1∥l2,可知PF∥l2,故可得出∠α=∠DPF,∠β=∠CPF,试题分析:由此即可得出结论;(2)点P在A、B两点之外运动时,分点P在MB上运动与点P在AN上运动两种情况讨论.试题解析:解:(1)∠γ=α+∠β,理由:过点P作PF∥l1(如图1).∵l1∥l2,∴PF∥l2,∴∠α=∠DPF,∠β=∠CPF,∴∠γ=∠DPF+∠CPF=∠α+∠β,即γ=α+β;(2)当点P在MB上运动时(如图2).∵l1∥l2,∴∠β=∠CFD.∵∠CFD是△DFP的外角,∴∠CFD=∠α+∠γ,∴γ=β-α;同理可得,当点P在AN上运动时,γ=α-β;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用到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试卷--数学(解析版) (8)
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4分)下列语句写成数学式子正确的是()A.9是81的算术平方根:B.5是(﹣5)2的算术平方根:C.±6是36的平方根:D.﹣2是4的负的平方根:2.(4分)如图,∠1=∠B,∠2=20°,则∠D=()A.20°B.22°C.30°D.45°3.(4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2 B.=﹣3 C.=﹣4 D.=34.(4分)如图,AB∥EF,∠C=90°,则α、β、γ的关系为()A.β=α+γB.α+β+γ=180°C.β+γ﹣α=90°D.α+β﹣γ=90°5.(4分)如图,以数轴的单位长度线段为边作一个正方形,以表示数1的点为圆心,正方形对角线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A,则点A表示的数是()A.B.﹣1+ C.﹣1D.16.(4分)下列实数中,﹣、、、﹣3.14,、0、、0.3232232223…(相邻两个3之间依次增加一个2),有理数的个数是()A.2个B.3个C.4个D.5个7.(4分)如图,已知∠1=∠2,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3=∠4 B.AB∥CD C.AD∥BC D.∠B=∠D8.(4分)∠1与∠2是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同位角,若∠1=50°,则∠2为()A.50°B.130°C.50°或130°D.不能确定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9.(3分)“等角的补角相等”的条件是,结论是.10.(3分)|3.14﹣π|=,﹣8的立方根为.11.(3分)﹣1的相反数是,的平方根是.12.(3分)已知实数a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则化简|1﹣a|+的结果为.13.(3分)如图,将直角三角形ABC沿AB方向平移AD长的距离得到直角三角形DEF,已知BE=5,EF=8,CG=3.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14.(3分)如图,直线m∥n,△ABC的顶点B,C分别在直线n,m上,且∠ACB=90°,若∠1=40°,则∠2等于度.三、解答题(共70分15题:7分,16、17题:8分,18、19、21题9分20、22题:10分)15.(7分)根据下列证明过程填空:已知:如图,AD⊥BC于点D,EF⊥BC于点F,交AB于点G,交CA的延长线于点E,∠1=∠2.求证:AD平分∠BAC,填写证明中的空白.证明:∵AD⊥BC,EF⊥BC (已知),∴EF∥AD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CAD ().∵(已知),∴,即AD平分∠BAC ().16.(8分)求出下列x的值.(1)4x2﹣49=0;(2)27(x+1)3=﹣64.17.(8分)已知:2a﹣7和a+4是某正数的平方根,b﹣7的立方根为﹣2.(1)求:a、b的值;(2)求a+b的算术平方根.18.(8分)如图,AB∥CD,AE平分∠BAD,CD与AE相交于F,∠CFE=∠E.求证:AD∥BC.19.(9分)如图:BD平分∠ABC,F在AB上,G在AC上,FC与BD相交于点H.∠GFH+∠BHC=180°,求证:∠1=∠2.20.(10分)已知如图:AD∥BC,E、F分别在DC、AB延长线上.∠DCB=∠DAB,AE⊥EF,∠DEA=30°.(1)求证:DC∥AB.(2)求∠AFE的大小.21.(10分)已知: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OF平分∠COB,∠AOD:∠DOE=4:1.求∠AOF的度数.22.(10分)在网格上,平移△ABC,并将△ABC的一个顶点A平移到点D处,(1)请你作出平移后的图形△DEF;(2)请求出△DEF的面积.2016-2017学年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4分)下列语句写成数学式子正确的是()A.9是81的算术平方根:B.5是(﹣5)2的算术平方根:C.±6是36的平方根:D.﹣2是4的负的平方根:【解答】解:A、9是81的算术平方根,即=9,错误;B、5是(﹣5)2的算术平方根,即=5,正确;C、±6是36的平方根,即±=±6,错误;D、﹣2是4的负平方根,即﹣=﹣2,错误,故选:B.2.(4分)如图,∠1=∠B,∠2=20°,则∠D=()A.20°B.22°C.30°D.45°【解答】解:∵∠1=∠B,∴AD∥BC,∴∠D=∠2=20°.故选:A.3.(4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2 B.=﹣3 C.=﹣4 D.=3【解答】解:A、原式=2,错误;B、原式=﹣3,正确;C、原式=|﹣4|=4,错误;D、原式为最简结果,错误,故选:B.4.(4分)如图,AB∥EF,∠C=90°,则α、β、γ的关系为()A.β=α+γB.α+β+γ=180°C.β+γ﹣α=90°D.α+β﹣γ=90°【解答】解:延长DC交AB与G,延长CD交EF于H.直角△BGC中,∠1=90°﹣α;△EHD中,∠2=β﹣γ,因为AB∥EF,所以∠1=∠2,于是90°﹣α=β﹣γ,故α+β﹣γ=90°.故选:D.5.(4分)如图,以数轴的单位长度线段为边作一个正方形,以表示数1的点为圆心,正方形对角线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A,则点A表示的数是()A.B.﹣1+ C.﹣1D.1【解答】解:数轴上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由图中可知1和A之间的距离为.∴点A表示的数是1﹣.故选:D.6.(4分)下列实数中,﹣、、、﹣3.14,、0、、0.3232232223…(相邻两个3之间依次增加一个2),有理数的个数是()A.2个B.3个C.4个D.5个【解答】解:有理数有:﹣、﹣3.14,、0、,共5个,故选:D.7.(4分)如图,已知∠1=∠2,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3=∠4 B.AB∥CD C.AD∥BC D.∠B=∠D【解答】解:∵∠1=∠2∴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选:B.8.(4分)∠1与∠2是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同位角,若∠1=50°,则∠2为()A.50°B.130°C.50°或130°D.不能确定【解答】解:∵∠1与∠2是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同位角,两条直线不一定平行,∴∠2不能确定.故选:D.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9.(3分)“等角的补角相等”的条件是如果两个角都是某一个角的补角,结论是那么这两个角相等.【解答】解:等角的补角相等的条件是如果两个角都是某一个角的补角,结论是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故答案为如果两个角都是某一个角的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10.(3分)|3.14﹣π|= π﹣3.14 ,﹣8的立方根为 ﹣2 . 【解答】解:|3.14﹣π|=π﹣3.14,﹣8的立方根为﹣2, 故答案为:π﹣3.14,﹣2.11.(3分)﹣1的相反数是 1﹣ ,的平方根是 ±2 . 【解答】解:﹣1的相反数是 1﹣,的平方根是±2,故答案为:1﹣,±2.12.(3分)已知实数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则化简|1﹣a |+的结果为 1﹣2a .【解答】解:由数轴可得出:﹣1<a <0, ∴|1﹣a |+=1﹣a ﹣a=1﹣2a .故答案为:1﹣2a .13.(3分)如图,将直角三角形ABC 沿AB 方向平移AD 长的距离得到直角三角形DEF ,已知BE=5,EF=8,CG=3.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解答】解:∵RT △ABC 沿AB 的方向平移AD 距离得△DEF , ∴△DEF ≌△ABC , ∴EF=BC=8,S △DEF =S △ABC , ∴S △ABC ﹣S △DBG =S △DEF ﹣S △DBG , ∴S 四边形ACGD =S 梯形BEFG , ∵CG=3,∴BG=BC﹣CG=8﹣3=5,=(BG+EF)•BE=(5+8)×5=.∴S梯形BEFG故答案为:.14.(3分)如图,直线m∥n,△ABC的顶点B,C分别在直线n,m上,且∠ACB=90°,若∠1=40°,则∠2等于130度.【解答】解:∵m∥n,∠1=40°,∴∠3=∠1=40°.∵∠ACB=90°,∴∠4=∠ACB﹣∠3=90°﹣40°=50°,∴∠2=180°﹣∠4=180°﹣50°=130°.故答案为:130.三、解答题(共70分15题:7分,16、17题:8分,18、19、21题9分20、22题:10分)15.(7分)根据下列证明过程填空:已知:如图,AD⊥BC于点D,EF⊥BC于点F,交AB于点G,交CA的延长线于点E,∠1=∠2.求证:AD平分∠BAC,填写证明中的空白.证明:∵AD⊥BC,EF⊥BC (已知),∴EF∥AD (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1=∠DA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E=∠CAD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2(已知),∴∠BAD=∠CAD,即AD平分∠BAC (角平分线定义).【解答】证明:∵AD⊥B C,EF⊥BC,∴∠ADC=∠EFC=90°,∴AD∥EF,(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AGE=∠DAB,∠E=∠DAC,∵AE=AG,∴∠E=∠AGE,∴∠DAB=∠DAC,即AD平分∠BAC.故答案为: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1,∠BAD,∠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2,∠BAD=∠CAD,角平分线定义.16.(8分)求出下列x的值.(1)4x2﹣49=0;(2)27(x+1)3=﹣64.【解答】解:(1)4x2﹣49=0x2=,解得:x=±;(2)27(x+1)3=﹣64(x+1)3=﹣,x+1=﹣,解得:x=﹣17.(8分)已知:2a﹣7和a+4是某正数的平方根,b﹣7的立方根为﹣2.(1)求:a、b的值;(2)求a+b的算术平方根.【解答】解:(1)由题意得,2a﹣7+a+4=0,解得:a=1,b﹣7=﹣8,解得:b=﹣1;(2)a+b=0,0的算术平方根为0.18.(8分)如图,AB∥CD,AE平分∠BAD,CD与AE相交于F,∠CFE=∠E.求证:AD∥BC.【解答】证明:∵AE平分∠BAD,∴∠1=∠2,∵AB∥CD,∠CFE=∠E,∴∠1=∠CFE=∠E,∴∠2=∠E,∴AD∥BC.19.(9分)如图:BD平分∠ABC,F在AB上,G在AC上,FC与BD相交于点H.∠GFH+∠BHC=180°,求证:∠1=∠2.【解答】证明:∵∠BHC=∠FHD,∠GFH+∠BHC=180°,∴∠GFH+∠FHD=180°,∴FG∥BD,∴∠1=∠ABD,∵BD平分∠ABC,∴∠2=∠ABD,∴∠1=∠2.20.(10分)已知如图:AD∥BC,E、F分别在DC、AB延长线上.∠DCB=∠DAB,AE⊥EF,∠DEA=30°.(1)求证:DC∥AB.(2)求∠AFE的大小.【解答】证明:(1)∵AD∥BC,∴∠ABC+∠DAB=180°,∵∠DCB=∠DAB,∴∠ABC+∠DCB=180°,∴DC∥AB;(2)解:∵DC∥AB,∠DEA=30°,∴∠EAF=∠DEA=30°,∵AE⊥EF,∴∠AEF=90°,∴∠AFE=180°﹣∠AEF﹣∠EAF=60°.21.(10分)已知: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OF平分∠COB,∠AOD:∠DOE=4:1.求∠AOF的度数.【解答】解:∵OE平分∠BOD,∴∠DOE=∠EOB,又∵∠AOD:∠DOE=4:1,∴∠DOE=30°,∴∠COB=120°,又∵OF平分∠COB,∴∠COF=60°,又∵∠AOC=∠DOE+∠EOB=60°,∴∠AOF=∠COF+∠AOC,=60°+60°,=120°.22.(10分)在网格上,平移△ABC,并将△ABC的一个顶点A平移到点D处,(1)请你作出平移后的图形△DEF;(2)请求出△DEF的面积.【解答】解:(1)如图所示;=3×4﹣×2×4﹣×2×3﹣×2×1(2)由图可知,S△DEF=12﹣4﹣3﹣1=4.。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分析】根据线段、垂线段的公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补角的性质判断即可.
【解答】解: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真命题;
B、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原命题是假命题;
C、等角的补角相等,是真命题;
D、垂线段最短,是真命题;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许多命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一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形式.
6.(3分)下列各图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对顶角的定义作出判断即可.
【解答】解:根据对顶角的定义可知:只有选项C中的是对顶角,其它都不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对顶角的定义,两条直线相交后所得的只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12(3分).如图,长方形ABCD中,AB=6,第一次平移长方形ABCD沿AB的方向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长方形A1B1C1D1,第2次平移长方形A1B1C1D1沿A1B1的方向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长方形A2B2C2D2,…,第n次平移长方形An-1Bn-1Cn-1Dn-1沿An-1Bn-1的方向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长方形AnBnCnDn(n>2),若ABn的长度为2 026,则n的值为().
2022年七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
数 学试 题
满 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亲爱的同学:沉着应试,认真书写,祝你取得满意成绩!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36分,每小题3分)
1.(3分)49的算术平方根是( )
A.±7B.7C.± D.
华师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初一数学下册测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D.20 道
8.(3 分)定义“*”运算为 a*b=ab+2a,若(3*x)+(x*3)=14,则 x=( )
A.﹣1
B.1
C.﹣2
D.2
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24 分)
9.(3 分)若代数式 m2n3x﹣5 与 n4x﹣3m2 的和为 m2n3x﹣5,则 x=
.
第 1页(共 11页)
10.(3 分)在方程 2x+4y=7,用含 x 的代数式表示 y,则可以表示为
就会迟到 5 分钟.问他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 km?设他家到学校的路程是 xkm,则据题
意列出的方程是( )
A.
B.
C.
D.
7.(3 分)一份数学试卷,只有 25 个选择题,做对一题得 4 分,做错一题倒扣 1 分,某同
学做了全部试卷,得了 70 分,他一共做对了( )
A.17 道
B.18 道
C.19 道
∴某同学共做对了 25﹣6=19 道,
故选:C.
8.(3 分)定义“*”运算为 a*b=ab+2a,若(3*x)+(x*3)=14,则 x=( )
A.﹣1
B.1
C.﹣2
D.2
【解答】解:根据题意(3*x)+(x*3)=14,
可化为:(3x+6)+(3x+2x)=14,
解得 x=1.
故选:B.
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24 分)
19.(10 分)把 2005 个正整数 1,2,3,4,…,2005 按如图方式排列成一个表: (1)如图,用一正方形框在表中任意框住 4 个数,记左上角的一个数为 x,则另三个数 用含 x 的式子表示出来,从小到大依次是 x+1 , x+7 , x+8 ; (2)当(1)中被框住的 4 个数之和等于 416 时,x 的值为多少? (3)(1)中能否框住这样的 4 个数,它们的和等于 324?若能,则求出 x 的值;若不能, 则说明理由.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2)
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24分)1.(3分)计算(﹣2)0+1的结果()A.﹣1 B.0 C.1 D.22.(3分)下列各式,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A.(a﹣1)(a+1)B.(a﹣3)(﹣a+3)C.(a+2b)(2a﹣b)D.(﹣a﹣3)2 3.(3分)一种花瓣的花粉颗粒直径约为0.0000065米,0.000006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6.5×10﹣5B.6.5×10﹣6C.6.5×10﹣7D.65×10﹣64.(3分)若等式(x﹣4)2=x2﹣8x+m2成立,则m的值是()A.16 B.4 C.﹣4 D.4或﹣45.(3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x3•x﹣4=x﹣12B.(x3)3=x6C.2x2+x=x D.(3x)﹣2=6.(3分)如图,在边长为2a的正方形中央剪去一边长为(a+2)的小正方形(a>2),将剩余部分剪开密铺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则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A.a2+4 B.2a2+4a C.3a2﹣4a﹣4 D.4a2﹣a﹣27.(3分)若(x2﹣x+m)(x﹣8)中不含x的一次项,则m的值为()A.8 B.﹣8 C.0 D.8或﹣88.(3分)根据如图所示的程序计算,若输入x的值为1,则输出y的值为()A.2 B.﹣2 C.4 D.﹣4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1分)9.(3分)计算0.1252015×(﹣8)2016=.10.(3分)一个多项式除以2x2y,其商为(4x3y2﹣6x3y+2x4y2),则此多项式为.11.(3分)若2x=3,4y=5,则2x+2y的值为.12.(3分)若﹣5a m+1•b2n﹣1•2ab2=﹣10a4b4,则m﹣n的值为.13.(3分)若x﹣y=2,xy=4,则x2+y2的值为.14.(3分)已知长方体的体积为3a3b5cm3,它的长为abcm,宽为ab2cm,则这个长方体的高为cm.15.(3分)已知x2﹣2x=2,则(x﹣1)(3x+1)﹣(x+1)2的值为.三、解答题(8个小题,共75分)16.(8分)计算(1)(2x+3y)2﹣(2x﹣3y)2;(2)(3m﹣4n)(3m+4n)(9m2+16n2).17.(8分)计算:(1)(x+1)(x2﹣x+1)+6x3+(﹣2x3);(2)(﹣5xy3)2•(﹣x2y)3÷(﹣9x3y2).18.(10分)求下列各式的值:(1)(a2b﹣2ab2﹣b3)÷b﹣(a+b)(a﹣b),其中a=,b=﹣;(2)[(﹣3xy)2•x3﹣2x2•(3xy2)3•y]÷9x4y2,其中x=3,y=﹣1.19.(8分)红光中学新建了一栋科技楼,为了给该楼一间科技陈列室的顶棚装修,计划用宽为x m、长为30x m的塑料扣板,已知这件陈列室的长为5ax m、宽为3ax m,如果你是该校的采购人员,应该至少购买多少块这样的塑料扣板?当a=4时,求出具体的扣板数.20.(8分)已知(x+y)2=64,(x﹣y)2=16,求x2+y2的值.21.(10分)如图,一块半圆形钢板,从中挖去直径分别为x、y的两个半圆:(1)求剩下钢板的面积:(2)若当x=4,y=2时,剩下钢板的面积是多少?(π取3.14)22.(11分)(1)对于任意自然数n,代数式n(n+3)﹣(n﹣4)(n﹣5)的值都能被4整除吗?请说明理由.(2)小明在做一个多项式除以a的题时,由于粗心误以为乘以a,结果是8a4b﹣4a3+2a2,那么你能知道正确的结果是多少吗?23.(12分)仔细观察下列四个等式:22=1+12+2;32=2+22+3;42=3+32+4;52=4+42+5;…(1)请你写出第5个等式;(2)用含n的等式表示这5个等式的规律;(3)将这个规律公式认真整理后你会发现什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24分)1.(3分)(2016春•宝丰县月考)计算(﹣2)0+1的结果()A.﹣1 B.0 C.1 D.2【分析】根据非零的零次幂等于1,可得答案.【解答】解:原式=1+1=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零指数幂,利用非零的零次幂等于1是解题关键.2.(3分)(2016春•宝丰县月考)下列各式,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A.(a﹣1)(a+1)B.(a﹣3)(﹣a+3)C.(a+2b)(2a﹣b)D.(﹣a﹣3)2【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即两数之和与两数之差的积等于两数的平方差,作出判断即可.【解答】解:A、(a﹣1)(a+1),正确;B、(a﹣3)(﹣a+3)=﹣(a﹣3)2,故错误;C、(a+2b)(2a﹣b)属于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故错误;D、(﹣a﹣3)2属于完全平方公式,故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熟练掌握平方差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3.(3分)(2013•西藏)一种花瓣的花粉颗粒直径约为0.0000065米,0.000006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6.5×10﹣5B.6.5×10﹣6C.6.5×10﹣7D.65×10﹣6【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解答】解:0.0000065=6.5×10﹣6;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4.(3分)(2016春•宝丰县月考)若等式(x﹣4)2=x2﹣8x+m2成立,则m的值是()A.16 B.4 C.﹣4 D.4或﹣4【分析】直接利用公式把(x﹣4)2展开后可得m2=42=16,求解即可得到m的值.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解答】解:∵(x﹣4)2=x2﹣8x+16,∴m2=16,解得m=±4.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根据公式的平方项得到方程是求解的关键.5.(3分)(2016春•宝丰县月考)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x3•x﹣4=x﹣12B.(x3)3=x6C.2x2+x=x D.(3x)﹣2=【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合并同类项系数相加字母及指数不变,负整数指数幂与正整数指数幂互为倒数,可得答案.【解答】解:A、同底数幂的乘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加,故A错误;B、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故B错误;C、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C错误;D、负整数指数幂与正整数指数幂互为倒数,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负整数指数幂,熟记法则并根据法则计算是解题关键.6.(3分)(2014•枣庄)如图,在边长为2a的正方形中央剪去一边长为(a+2)的小正方形(a>2),将剩余部分剪开密铺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则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A.a2+4 B.2a2+4a C.3a2﹣4a﹣4 D.4a2﹣a﹣2【分析】根据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小正方形的面积,列式整理即可得解.【解答】解:(2a)2﹣(a+2)2=4a2﹣a2﹣4a﹣4=3a2﹣4a﹣4,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根据拼接前后的图形的面积相等列式是解题的关键.7.(3分)(2016春•苏州期中)若(x2﹣x+m)(x﹣8)中不含x的一次项,则m的值为()A.8 B.﹣8 C.0 D.8或﹣8【分析】先根据已知式子,可找出所有含x的项,合并系数,令含x项的系数等于0,即可求m的值.【解答】解:(x2﹣x+m)(x﹣8)=x3﹣8x2﹣x2+8x+mx﹣8m=x3﹣9x2+(8+m)x﹣8m,∵不含x的一次项,∴8+m=0,解得:m=﹣8.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注意不含某一项就是说含此项的系数等于0.8.(3分)(2010秋•宝应县校级期中)根据如图所示的程序计算,若输入x的值为1,则输出y的值为()A.2 B.﹣2 C.4 D.﹣4【分析】由题意输入x然后平方得x2,然后再乘以2,然后再减去4,若结果大于0,就输出y,否则就继续循环,从而求解.【解答】解:输入x的值为1,由程序平方得,12=1,然后再乘以2得,1×2=2,然后再减去4得,2﹣4=﹣2,∵﹣2<0,继续循环,再平方得,(﹣2)2=4,然后再乘以2得,4×2=8,然后再减去4得,8﹣4=4,∵4>0,∴输出y的值为4,故答案为4.【点评】此题是一道程序题,做题时要按照程序一步一步做,主要考查代数式求值,是一道常考的题型.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1分)9.(3分)(2016春•徐州期中)计算0.1252015×(﹣8)2016=8.【分析】根据指数相同的幂的乘法等于积的乘方,可得答案.【解答】解:原式=(﹣0.125×8)2015×(﹣8)=8.故答案为:8.【点评】本题考查了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利用积的乘方是解题关键.10.(3分)(2008秋•辽源期末)一个多项式除以2x2y,其商为(4x3y2﹣6x3y+2x4y2),则此多项式为8x5y3﹣12x5y2+4x6y3.【分析】根据被除式=商×除式列出算式,再利用单项式乘多项式,用单项式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计算即可.【解答】解:依题意:所求多项式=(4x3y2﹣6x3y+2x4y2)×2x2y=8x5y3﹣12x5y2+4x6y3.【点评】本题考查了单项式除单项式,弄清被除式、除式、商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求解的关键.11.(3分)(2016春•宝丰县月考)若2x=3,4y=5,则2x+2y的值为15.【分析】直接利用幂的乘方运算法则结合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将原式变形,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2x=3,4y=5,∴2x+2y=2x×(22)y=3×5=14.故答案为:1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幂的乘方运算以及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熟练应用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2.(3分)(2016春•宝丰县月考)若﹣5a m+1•b2n﹣1•2ab2=﹣10a4b4,则m﹣n的值为.【分析】直接利用单项式乘以单项式运算法则得出关于m,n的等式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5a m+1•b2n﹣1•2ab2=﹣10a4b4,∴m+1+1=4,2n﹣1+2=4,解得:m=2,n=,则m﹣n=2﹣=.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单项式乘以单项式,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3.(3分)(2016春•盐都区月考)若x﹣y=2,xy=4,则x2+y2的值为12.【分析】把x﹣y=2两边平方,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化简,将xy=4代入即可求出所求式子的值.【解答】解:把x﹣y=2两边平方得:(x﹣y)2=x2﹣2xy+y2=4,把xy=4代入得:x2+y2=12,故答案为:12【点评】此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14.(3分)(2016春•宝丰县月考)已知长方体的体积为3a3b5cm3,它的长为abcm,宽为ab2cm,则这个长方体的高为2ab2cm.【分析】根据题意列出关系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根据题意得:3a3b5÷(ab•ab2)=2ab2(cm);故答案为:2ab2【点评】此题考查了整式的除法,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5.(3分)(2016春•宝丰县月考)已知x2﹣2x=2,则(x﹣1)(3x+1)﹣(x+1)2的值为2.【分析】先利用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展开,然后合并同类项,再利用整体代入的思想解决问题即可.【解答】解:∵x2﹣2x=2,∴x2=2+2x,∴原式=3x2+x﹣3x﹣1﹣x2﹣2x﹣1=2x2﹣4x﹣2=2(2+2x)﹣4x﹣2=4+4x﹣4x﹣2=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利用整体代入的思想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计算时注意符号问题,括号前面是负号时去括号要变号,属于展开常考题型.三、解答题(8个小题,共75分)16.(8分)(2016春•宝丰县月考)计算(1)(2x+3y)2﹣(2x﹣3y)2;(2)(3m﹣4n)(3m+4n)(9m2+16n2).【分析】(1)原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化简,去括号合并即可得到结果;(2)原式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1)原式=4x2+12xy+9y2﹣4x2+12xy﹣9y2=24xy;(2)原式=(9m2﹣16n2)(9m2+16n2)=81m4﹣256n4.【点评】此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以及平方差公式,熟练掌握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17.(8分)(2016春•宝丰县月考)计算:(1)(x+1)(x2﹣x+1)+6x3+(﹣2x3);(2)(﹣5xy3)2•(﹣x2y)3÷(﹣9x3y2).【分析】(1)先由立方公式展开,再利用整式的加减,即可求解;(2)根据单项式的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计算.【解答】解:(1)(x+1)(x2﹣x+1)+6x3+(﹣2x3)=x3+1+6x3﹣2x3=5x3+1(2)(﹣5xy3)2×(﹣x2y)3÷(﹣9x3y2)=25x2y6×(﹣)x6y3÷(﹣9x3y2)=25x2y6×x6y3÷9x3y2=x8y9÷9x3y2=x5y7.【点评】此题是整数的混合运算,解本题的关键是记住整式运算的法则,(2)易出现符号错误.18.(10分)(2016春•宝丰县月考)求下列各式的值:(1)(a2b﹣2ab2﹣b3)÷b﹣(a+b)(a﹣b),其中a=,b=﹣;(2)[(﹣3xy)2•x3﹣2x2•(3xy2)3•y]÷9x4y2,其中x=3,y=﹣1.【分析】(1)先算除法和乘法,再合并同类项,最后代入求出即可;(2)先算除法和乘法,再合并同类项,最后代入求出即可.【解答】解:(1)原式=a2﹣2ab﹣b2﹣a2+b2=﹣2ab,把a=,b=﹣代入﹣2ab=;(2)原式=(9x5y2﹣27x5y7)÷9x4y2=x﹣3xy5,把x=3,y=﹣1代入x﹣3xy5=3﹣3×3×(﹣1)5=12.【点评】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和求值的应用,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9.(8分)(2016春•宝丰县月考)红光中学新建了一栋科技楼,为了给该楼一间科技陈列室的顶棚装修,计划用宽为x m、长为30x m的塑料扣板,已知这件陈列室的长为5ax m、宽为3ax m,如果你是该校的采购人员,应该至少购买多少块这样的塑料扣板?当a=4时,求出具体的扣板数.【分析】根据题意列出关系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把a的值代入计算即可得到具体数.【解答】解:根据题意得:(5a x•3ax)÷(x•30x)=15a2x2÷30x2=a2,则应该至少购买a2块这样的塑料扣板,当a=4时,原式=8,即具体的扣板数为8张.【点评】此题考查了整式的除法,以及代数式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0.(8分)(2016春•宝丰县月考)已知(x+y)2=64,(x﹣y)2=16,求x2+y2的值.【分析】已知等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相加即可求出原式的值.【解答】解:由题意得:x2+2xy+y2=64①,x2﹣2xy+y2=16②,①+②得:2(x2+y2)=80,则x2+y2=40.【点评】此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21.(10分)(2016春•宝丰县月考)如图,一块半圆形钢板,从中挖去直径分别为x、y的两个半圆:(1)求剩下钢板的面积:(2)若当x=4,y=2时,剩下钢板的面积是多少?(π取3.14)【分析】(1)利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图中的大圆半径是;(2)把x=4,y=2代入上式计算即可.【解答】解:如题中图,(1)S剩=.==(2)当x=4,y=2时,S剩=×3.14×2×4=6.28(面积单位).【点评】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1)中注意大圆的半径需从图上得出,注意这里都是半圆.22.(11分)(2016春•宝丰县月考)(1)对于任意自然数n,代数式n(n+3)﹣(n﹣4)(n ﹣5)的值都能被4整除吗?请说明理由.(2)小明在做一个多项式除以a的题时,由于粗心误以为乘以a,结果是8a4b﹣4a3+2a2,那么你能知道正确的结果是多少吗?【分析】(1)将原式展开化简可得4(3n﹣5),根据n是自然数可知原式能被4整除;(2)先根据误乘的结果用除法求出原多项式,再用该多项式除以a可得结果.【解答】解:(1)能,原式=n2+3n﹣(n2﹣5n﹣4n+20)=n2+3n﹣n2+5n+4n﹣20=12n﹣20=4(3n﹣5),因为n是自然数,所以3n﹣5是整数,因此原式能被4整除;(2)根据题意,原多项式为(8a4b﹣4a3+2a2)÷a=16a3b﹣8a2+4a.故正确结果为:(16a3b﹣8a2+4a)÷a=32a2b﹣16a+8.【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式的运算能力,熟练掌握多项式与单项式相乘、除,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是关键也是基础.23.(12分)(2016春•宝丰县月考)仔细观察下列四个等式:22=1+12+2;32=2+22+3;42=3+32+4;52=4+42+5;…(1)请你写出第5个等式;(2)用含n的等式表示这5个等式的规律;(3)将这个规律公式认真整理后你会发现什么?【分析】(1)根据已知规律直接写出第5个等式即可;(2)分析已知等式:左边是(n+1)2,右边是n+n2+n+1,整理即可;(3)整理右边可知:为完全平方.【解答】解:(1)根据已知可以得出:第5个等式为:62=5+52+6;(2)分析已知等式:左边是(n+1)2,右边是n+n2+n+1;所以:(n+1)2=n+n2+n+1;(3)整理(2)得,(n+1)2=n+n2+n+1=n2+2n+1,可化为完全平方公式.【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数字的规律问题,认真观察题中已知,弄清已知数与序数n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分)1.下列运算中,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
a2•a3=a6B.(a2)3=a5C.(a2b)2=a2b2D。
a3+a3=2a32.若(x-1)=1成立,则x的取值范围是()A。
x=-1B。
x=1C。
x≠1D。
x≠-13.已知x2+kxy+64y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的值是()A。
8B。
±8C。
16D。
±164.如图的图形面积由以下哪个公式表示()A。
a2-b2=a(a-b)+b(a-b)B.(a-b)2=a2-2ab+b2C.(a+b)2=a2+2ab+b2D。
a2-b2=(a+b)(a-b)5.已知am=6,an=10,则am-n值为()A。
-4B。
4C。
0D。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互为补角的两个角可以都是锐角;②互为补角的两个角可以都是直角;③互为补角的两个角可以都是钝角;④互为补角的两个角之和是180°。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②④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分)7.如果xny4与2xym相乘的结果是2x5y7,那么mn= 3.8.某红外线遥控器发生的红外线波长为0.xxxxxxxxm,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据是9.4×10^-7.9.(-)2013·(-3)^2015= -3^2015.10.将4个数a,b,c,d排成2行、2列,两边各加一条竖直线记成|ad-bc|,上述记号就叫做2阶行列式.若|ad-bc|=3,则x= 1.11.如图所示,AC//BD,AE平分∠BAC交BD于点E,若∠1=64°,则∠2的度数为 116°。
12.在下列代数式:①(x-11y)(x+y);②(3a+bc)(-bc-3a);③(3-x+y)(3+x+y);④(100+1)(100-1);⑤(-a+b)(-b+a)中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②和⑤。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一.单选题。
(共40分)1.计算a 2•a 3=( )A.a 8B.a 6C.a 5D.a 92.一个数是0.0 000 016,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是( )A.1.6×10﹣6B.1.6×10﹣7C.1.6×107D.1.6×10﹣83.下列计算结果是a 6的是( )A.a 7-aB.a 2•a 3C.(a 4)2D.a 8÷a 24.下列是负数的( )A.|﹣5|B.(﹣1)2023C.﹣(﹣3)D.(﹣1)0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a 5+a 5=a 10B.(ab 4)4=ab 8C.(a 3)3=a 9D.a 6÷a 3=a 26.下列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A.(a -b )(a -b )B.(a -b )(﹣a -b )C.(a+b )(﹣a -b )D.(﹣a+b )(a -b )7.若多项式x 2+mx+4是完全平方式,则m 的值为( )A.2B.﹣2C.±2D.±48.(2x+a )(x -2)的结果中不含x 的一次项,则a 为( )A.2B.﹣2C.4D.﹣49.下列计算:①(﹣1)0=﹣1;②(﹣1)﹣1=﹣1;③2×2﹣2=12;④3a ﹣2=13a 2;⑤(﹣a 2)m =(﹣a m )2,正确有( ).A.5个B.4个C.3个D.2个10.利用图①所示的长为a ,宽为b 的长方形卡4张,拼成了如图②所示的图形,则根据图②的面积关系能验证的等式为( )A.(a-b)2+4ab=(a+b)2B.(a+b)(a-b)=a2-b2C.(a+b)2=a2+2ab+b2D.(a-b)2=a2-2ab+b2二.填空题。
(共24分)11.计算:2x•(﹣3x)= .12.若N是一个单项式,且N•(﹣2x2y)=﹣3ax2y2,则N等于.13.已知2m=3,2n=2,则22m+n等于.14.若a=2023,b=1,则代数式a2023•b2023的值是.202315.若x-y=3,xy=10,则x2+y2的值为.16.有两个正方形A,B,将B放在A的内部得图甲,将A、B并列放置后构造新的正方形得图乙,若图甲和图乙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为1和12,则正方形A、B的面积之和为.三.解答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 计算32x x ⋅的结果是( )A .9xB .8xC .6xD .5x 2. 计算423(3)a b -的结果是( ) A.1269a b -B.7527a b - C.1269a bD.12627a b -3. 若01x <<:则2x :x1x这四个数中( ) A .1x最大:2x 最小B .x 最大:1x最小C .2x最小 D .x 最大:2x 最小4. 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A 、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B 、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C 、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D 、不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5. 立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有( )(A )-1:0:1 (B )0:1 (C )0 (D )1 6.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ab 2)2=ab 4 B .(3xy )3=9x 3y 3 C .(-2a 2)2=-4a 4 D .(-3a 2bc 2)2=9a 4b 2c 47. 计算20072007532135⎛⎫⎛⎫-⨯ ⎪⎪⎝⎭⎝⎭结果等于( ).A .1-B .1C .0D .2007 8. 在 1.414-::227:3π:3.142:2- 2.121121112…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9. 若实数m 满足0m m -=: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0m ≥ B.0m > C.0m ≤ D.0m <10. 的平方根是[ ]A 0.4B 0.04C ±0.4D ±11. 若4:则估计m 的值所在的范围是 ( )<m <<m <<m <<m <512. 已知不等①、②、③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如图所示:则它们的公共部分的解集是( )A.13x -<≤ B.13x <≤ C.11x -<≤ D.无解13. 已知a <b :则下列不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 A.4a <4b B.a +4<b +4 C.-4a <-4b D.a -4<b -414. 下列不等式: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是( ) A .2(1)42y y y -+<+B .2210x x --<C .111236+= D .2x y x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5. 若,0ac bc c ><:则a______b .16. 不等式2x -1<3的正整数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7. 5m -3是非负数:用不等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18. 925的平方根为 :算术平方根为 .19. 若264x =:则x 的立方根为 .20. 用大小完全相同的100块正方形方砖铺一间面积为25米2的卧室地面:则每块方砖的边长为 .的平方根是 .22. 如果3415x -<:那么3154x <+:其根据是 :如果33a b ->-ππ:则a b <:其根据是 . 23. 若2(1)160x --=:则x = .24.化简:11--= .三、计算题25. (12分)求下列各式的值。
重庆地区专用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题号 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共 48.0 分)1.在方程 3x-y=2 ,,x 2(), -2x-3=0 中一元一次方程的个数为A. 1个B. 2个C. 3 个D.4个2.nn)假如单项式 2x 2y2+2 与 -3y 2-x 2是同类项那么 n 等于(A. 0B.C. 1D. 23. 以下各对数中,知足方程组的是()A. B.C.D.4.假如 2x-7y=8,那么用含 y 的代数式表示x 正确的选项是()A. B.C.D.5.A 种饮料比B 种饮料单价少 1 元,小峰买了 2 瓶 A 种饮料和 3 瓶 B 种饮料,一共花了 13 元,假如设 B 种饮料单价为 x 元 / 瓶,那么下边所列方程正确的选项是()A.B.C.D.6.用白铁皮做罐头盒。
每张铁皮可制盒身 16 个,或制盒底 48 个,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套罐头盒。
现有 15 张白铁皮, 用制盒身和盒底, 能够恰巧配多少套? ()A. 144 套B. 9套C.6套D.15套7. 某牧场,放养的鸵鸟和奶牛一共 70 只,已知鸵鸟和奶牛的腿数之和为196 条,则鸵鸟的头数比奶牛多()A.20只B. 14只C. 15只D.13只8. 察看以下算式的规律21=2, 22=4, 23=8,24=16, 25=32 , 26=64 , 2 7=128, 28 =256,依据上述的规律,你以为2204 的末位数字应当为()A. 2B. 4C. 6D. 89.二元一次方程 3x+2y=15 在自然数范围内的解的个数是()A. 1个B. 2 个C.3个D. 4 个10. 若方程组的解 x 和 y 互为相反数,则 k 的值为()A. 2B.C. 3D.11. 对于 x , y 的方程组的解是二元一次方程3x+2y=14 的一个解,那么 m的值是( )A. 1B.C. 2D.12. 第二十届电视剧飞天奖今年有a 部作品参赛, 比昨年增添了 40%还多 2 部.设昨年参赛的作品有 b 部,则 b 是( )A.B.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 小题,共 24.0 分)14.已知( 2x-4)2+|x+2y-8|=0,则( x-y)2004=______.15.以下图, 8 个同样的长方形地砖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则每块小长方形地砖的面积是______.16. 某水池有甲进水管和乙出水管,已知单开甲注满水池需6h,单开乙管放完整池水需要 9h,当同时开放甲、乙两管时需要______h 水池水量达全池的.17.2mn是对于 x、y 的二元一次方程,则mn=______ .已知 3x -2y =118. 当 m=______时,方程组的解是正整数.三、计算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8.0 分)19.解以下方程组:(1)(2)四、解答题(本大题共7 小题,共70.0 分)20.解以下方程:(1) 4x+3=2 ( x-1) +1(2)-=21.已知方程组与方程组的解同样,求a+b 的值.22. 已知方程组,因为甲看错了方程①中的 a 获得方程的解为,乙看错了方程②中的 b 获得方程组的解为,求 a+b 的值是多少?23.某天,一蔬菜经营户用 60 元钱从蔬菜批发市场批了西红柿和豆角共 40kg 到菜市场去卖,西红柿和豆角这日的批发价与零售价以下表所示:品名西红柿豆角批发价(单位:元 /kg)零售价(单位:元 /kg)问:他当日卖完这些西红柿和豆角能赚多少钱?A 、B两地相距20km,甲从A地向B地行进,同时乙从B地向A地行进,2h后二24.人在途中相遇,相遇后,甲返回 A 地,乙仍旧向 A 地行进,甲回到 A 地时,乙离 A 地还有 2km,求甲、乙二人的速度.25.某牛奶加工厂现有鲜奶9t,若在市场上直接销售鲜奶,每吨可获收益500 元,制成酸奶销售,每吨可获收益 1 200 元,制成奶片销售,每吨可赢利 2 000 元.该厂的生产能力是:如制成酸奶,每日可加工3t,制成奶片,每日可加工1t,受人员限制,两种加工方式不行同时进行,受气温限制,这批牛奶需在 4 天内所有销售或加工完毕,为此,该厂设计了两种方案:方案一:尽可能多的制成奶片,其他鲜奶直接销售;方案二:一部分制成奶片,其他制成酸奶销售,并恰巧 4 天达成.26.为奖赏在演讲竞赛中获奖的同学,班主任派学习委员小明为获奖同学买奖品,要求每人一件.小明到文具店看了商品后,决定奖品在钢笔和笔录本中选择.假如买 4 个笔录本和 2 支钢笔,则需86 元;假如买 3 个笔录本和 1 支钢笔,则需57 元.( 1)求购置每个笔录本和钢笔分别为多少元?( 2)售货员提示,买钢笔有优惠,详细方法是:假如买钢笔超出10 支,那么高出部分能够享受 8 折优惠,若买 x( x>0)支钢笔需要花 y 元,请你求出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 3)在( 2)的条件下,小明决定买同一种奖品,数目超出10 个,请帮小明判断买哪一种奖品省钱.答案和分析1.【答案】A【分析】解:① 3x-y=2 含有两个未知数,故不是一元一次方程;② 是分式方程;③ 切合一元一次方程的形式;④是一元二次方程.只有x=正确.应选:A.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而且未知数的指数是 1(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是 ax+b=0(a,b 是常数且 a≠0).本题主要考察了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指数是 1,一次项系数不是 0,这是这种题目考察的要点.2.【答案】A【分析】解:∵单项式 2x 2y2n+2与 -3y2-nx2是同类项,∴2n+2=2-n,解得 n=0,应选 A .两个单项式是同类项,依据同类项的定义,列方程 2n+2=2-n,解方程即可求得 n 的值.本题是对同类项定义的考察,同类项的定义是所含有的字母同样,而且同样字母的指数也同样的项叫同类项,因此只需判断所含有的字母能否同样,同样字母的指数能否同样即可.3.【答案】B【分析】解:,①+② ×2 得:7x=7,即x=1,将 x=1 代入②得:y=1,则方程组的解为.,应选:B.将各项中 x 与 y 的值代入方程组查验即可获得结果.本题考察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方程组的解即为能使方程组中双方程建立4.【答案】C【分析】解:移项,得2x=8+7y,系数化为 1,得x=.应选:C.第一移项,把含有 x 的项移到方程的左边,其他的项移到方程的右边,再进一步化系数为 1 即可.本题主要考察解方程的一些基本步骤:移项、系数化为 1.5.【答案】A【分析】解:设 B 种饮料单价为 x 元 /瓶,则 A 种饮料单价为(x-1)元,依据小峰买了 2瓶 A 种饮料和 3 瓶 B 种饮料,一共花了 13 元,可得方程为:2(x-1)+3x=13.应选:A.要列方程,第一要依据题意找出题中存在的等量关系,由题意可获得:买 A 饮料的钱+买 B 饮料的钱 =总印数 13元,明确了等量关系再列方程就不那么难了.列方程题的要点是找出题中存在的等量关系,此题的等量关系为买 A 中饮料的钱+买 B 中饮料的钱=一共花的钱 13 元.6.【答案】A【分析】解:设用制盒身的铁皮为 x 张,用制盒底的铁皮为 y 张,依据题意得:,解得:,∴16x=16 ×9=144.应选:A.设用制盒身的铁皮为 x 张,用制盒底的铁皮为 y 张,依据铁皮共 15 张且制作的盒底的数目为盒身数目的 2 倍,即可得出对于 x,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 x 的值,再将其代入 16x 中即可求出 结论 .本题考察了二元一次方程 组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要点.7.【答案】 B【分析】解:设奶牛的头数为 x ,则鸵鸟的头数为 70-x ,故:4x+2(70-x )=196, 解得 x=28, 故 70-2x=14,应选:B .设出奶牛的 头数,表示出鸵鸟的头数,依据鸵鸟和奶牛的腿数之和 为 196 条,列出方程.本题考察了列一元一次方程的 应用,难度不大,在解方程的 时候简单出 错,要注意仔细解答.8.【答案】 C【分析】解:2n的个位数字是 2,4,8,6 四个一循 环,因此 204÷4=51,则 2204 的末位数字与 24 的同样是 6.应选:C .经过察看发现:2n的个位数字是 2,4,8,6 四个一循 环,因此依据 204÷4=1,得出 2204 的个位数字与 24 的个位数字同样,是 6,由此得出答案即可.本题考察学生剖析数据,总结、概括数据规律的能力,要修业生有必定的解题技巧.解题要点是知道个位数字 为 2,4,8,6 按序循环.9.【答案】 C【分析】解:二元一次方程 3x+2y=15 在自然数范 围内的解是:,即二元一次方程 3x+2y=15 在自然数范 围内的解的个数是 3 个.应选:C .依据二元一次方程3x+2y=15,可知在自然数范围内的解有哪几组,从而能够解答本题.本题考察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解题的要点是明确什么是自然数,能够依据题意找到二元一次方程3x+2y=15 在自然数范围内的解有哪几组.10.【答案】A【分析】解:依据题意增添方程 x+y=0 则 x=-y ,将此代入 4x+3y=1 得 y=-1,x=1 ,将 x,y 的值代入第二个方程得: 2kx+ (k-1)y=3,则 2k-(k-1)=3,解得k=2.应选:A.依据 x 和 y 互为相反数增添一个方程 x+y=0,由此三个方程分别求出 x,y,k的值.本题主要考察了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定义.第一理解题意获得第三个方程x+y=0 ,而后将此三个方程联立成方程组求解出 x,y,z 的值.11.【答案】C【分析】解:解方程组,得,把 x=3m,y=-m 代入 3x+2y=14 得:9m-2m=14,∴m=2.应选:C.先解方程组,求得用 m 表示的 x,y 式子,再代入 3x+2y=14,求得 m 的值.先用含 k 的代数式表示 x,y,即解对于 x,y 的方程组,再代入 3x+2y=14 中可得.12.【答案】C【分析】第8页,共 15页∴b=.应选:C.依据等量关系为:昨年作品数×(1+40%)+2=今年作品数,把有关数值代入,整理求得昨年作品数即可.本题主要考察了列代数式,获得昨年作品数与今年作品数的等量关系是解决本题的要点.13.【答案】-1【分析】解:把代入方程组中,得;解,得 m=-1,n=0.故 m+n=-1.第一依据方程组解的定义,将已知的方程组的解代入方程组中,可获得对于m、n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即可得 m 和 n 的值,从而求出代数式的值.主要考察了方程组解的定义,假如是方程组的解,那么它们必知足方程组中的每一个方程.14.【答案】1【分析】解:由题意,得:,解得2004 2004;则(x-y ) =(2-3) =1.先依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出方程组,求出 x、y 的值,而后将它们的值代入(x-y )2004中求解即可.本题考察了非负数的性质:有限个非负数的和为零,那么每一个加数也必为零.215.【答案】300cm【分析】解:设一个小长方形的长为 xcm,宽为 ycm,则可列方程组,解得.2答:每块小长方形地砖的面积是 300cm 2.故答案为:300cm 2.由题意可知本 题存在两个等量关系,即小 长方形的长+小长方形的宽 =40cm ,小长方形的长+小长方形宽的 3 倍=小长方形长的 2 倍,依据这两个等量关系可列出方程 组,从而求出小正方形的 长与宽,最后求得小正方形的面 积.考察了二元一次方程 组的应用,解答本题要点是弄清题意,看懂图示,找出适合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组.并弄清小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关系.16.【答案】 6【分析】解:设水池容积为 1,同时开放甲、乙两管时需要 xh 水池水量达全池的 ,依题意得:( - )x= ,解得 x=6,∴同时开放甲、乙两管时需要 6h 水池水量达全池的 .设 水池容 积为 则 时 注 满时 设 时 1, 甲每小 水池的 ,乙每小 放完水池的 , 同 开放甲、乙两管时需要 xh 水池水量达全池的,用(甲进水速度 -乙出水速度)x= ,列方程求解.本题考察了列方程解 应用题的能力,依据题意确立进、出水的速度,时间,剩余水量之 间的等量关系. 17.【答案】【分析】解:∵3x2m-2y n=1 是对于 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2m=1,n=1, ∴,∴mn=0.5 ×,故答案为:.依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 义得出 2m=1,n=1,求出 m ,再代入求出 mn 即可.本题考察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定 义,能熟记二元一次方程的定 义的内容是解此题的要点.18.【答案】-4【分析】解:在中,∵x+4y=8,∴x=8-4y>0,∴y<2,∴y=1,x=4,此时 m=-4.故答案为:-4.本题可运用加减消元法,将 x、y 的值用 m 来取代,而后依据 y>0 得出 m 的范围,再依据 y 为整数可得出 m 的值.本题考察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不等式的综合问题,经过把 x ,y 的值用 m 代,再依据 y 的取值判断 m 的值.19.【答案】解:(1)方程组整理得:,① ×3-② ×2 得: 5x=-20 ,即 x=-4 ,把 x=-4 代入①得: y=12 ,则方程组的解为;( 2)方程组整理得:,① ×7-②得: 48y=288 ,即 y=6,把 y=6 代入①得: x=18,则方程组的解为.【分析】(1)方程组整理后,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2)方程组整理后,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本题考察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20.【答案】解:(1)4x+3=2(x-1)+1,4x+3=2 x-2+1 ,4x-2x=-2+1-3 ,2x=-4 ,x=-2;( 2)去分母得:2( x-1) -( x+2 )=3( 4-x),去括号得: 2x-2- x-2=12-3 x,移项得: 2x-x+3x=12+2+2 ,4x=14 ,.【分析】(1)去括号,移项,归并同类项,系数化成 1 即可;(2)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归并同类项,系数化成 1 即可.本题考察认识一元一次方程,能正确依据等式的性质进行变形是解此题的关键.21. 与方程组的解同样,【答案】解:∵方程组∴方程组的解与方程组的解也同样.解方程组得:,把代入方程组,得,因为 2a+2b=-4 ,因此 a+b=-2.【分析】依据两个方程组的解同样,可重组一个只含 x、y 的方程组,求出它们的解,再把解代入含 a、b 的方程,得方程组并求出 a、b 的值.本题考察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解决本题的要点是重组方程组求出 x、y 的值.22. ,【答案】解:∵甲看错了方程①中的 a 获得方程的解为∴把解代入②,得 -52+b=-2 ,解得 b=50 ;∵乙看错了方程②中的 b 获得方程组的解为,∴把解代入①,得 5a+20=15 ,解得 a=-1 .∴a+b=50-1=49 .【分析】别看错了组中的一个方程获得不一样的解,把解分别代入他们没有看甲、乙分错的方程,得新的方程组,求出 a、b.本题考察了方程组的解喜悦义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理解题意得新方程组是解决本题的要点.23.【答案】解:设西红柿的重量是xkg,豆角的重量是ykg,依题意有,解得,40×() =52 (元),答:他当日卖完这些西红柿和豆角能赚52 元.【分析】经过理解题意可知本题的两个等量关系,西红柿的重量 +豆角的重量 =40,1.2 ×西红柿的重量 +1.5 ×豆角的重量 =60,依据这两个等量关系可列出方程组.本题主要考察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要点是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栽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组.24.【答案】解:如图,设甲的速度为x 千米 /小时,乙的速度为y 千米 /小时,由题意得,,解得:,答:甲的速度为 5.5 千米 /小时,乙的速度为 4.5 千米 /小时.【分析】设甲的速度为 x 千米 /小时,乙的速度为 y 千米 / 小时,依据甲乙二人相向而行2 小时相遇(甲乙两人走的行程之和是 AB 的全程),依据题意还可知相遇后,甲 2 小时走的行程 -乙 2 小时走的行程 =2km,据此列方程组求解.本题考察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答本题的要点是读懂题意,设出未知数,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组求解.25.【答案】解:方案一:4×2000+5×500=10500(元)方案二:设xt 制成奶片, yt 制成酸奶,则,因此,收益为 1.5 ××1200=12000 > 10500,因此选择方案二赢利最多.【分析】方案一是尽可能多的制奶片,也就是四天都制奶片,每日加工一吨,可加工 4 吨,剩下的 5 吨鲜奶直接销售;方案二制奶片,也制酸奶.那么包括两个等量关系:制奶片的吨数 +制酸奶的吨数 =9,制奶片的吨数÷1+制酸奶的吨数÷3=4.学生在看到题目字多时候,第一感觉是惧怕,我必定不会做.因此,要有耐心与仔细找到关键话,理解清它的意思,找到打破点,等量关系.比如本题中方案一,方案二的含义.26.【答案】解:(1)设每个笔录本 x 元,每支钢笔 y 元.( 1 分)(2 分)解得答:每个笔录本14 元,每支钢笔15 元.( 5 分)且是整数(2)且是整数(3)当 14x< 12x+30 时, x<15;当 14x=12x+30 时, x=15;当 14x> 12x+30 时, x>15.( 8 分)综上,当买超出 10 件但少于 15 件商品时,买笔录本省钱;当买 15 件奖品时,买笔录本和钢笔同样;当买奖品超出15 件时,买钢笔省钱.(10 分)【分析】(1)分别设每个笔录本 x 元,每支钢笔 y 元列出方程组可得.(2)依题意可列出不等式.(3)分三种状况列出不等式求解.解题要点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找准要点的描绘语,理清适合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和不等式,再求解.第14 页,共 15页。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月考数 学 试 题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编辑人:丁济亮第Ⅰ卷(本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请把正确选项前的代号填在答卷指定位置.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A .平行.B .相交.C .平行或相交.D .平行、相交或垂直2.点P (-1,3)在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3.下列各图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4.如图,将左图中的福娃“欢欢”通过平移可得到图为A .B .C .D .5.下列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A .2xy =.B .6x y z ++=.C .235y x+=. D .230x y -=. 6.若0xy =,则点P (x ,y )一定在A .x 轴上.B .y 轴上.C .坐标轴上.D .原点.7.二元一次方程21-=x y 有无数多组解,下列四组值中不是..该方程的解的是 A .012x y =⎧⎪⎨=-⎪⎩. B .11x y =-⎧⎨=-⎩. C .10x y =⎧⎨=⎩. D .11x y =⎧⎨=⎩. 8.甲原有x 元钱,乙原有y 元钱,若乙给甲10元,则甲所有的钱为乙的3倍;若甲给乙10元,则甲所有的钱为乙的2倍多10元.依题意可得1 2 B . 1 2 A . 1 2 C . 1 2 D .A .103(10)102(10+10x y x y +=-⎧⎨-=+⎩). B .10310210x y x y +=⎧⎨-=+⎩. C .3(10)2(10)x y x y =-⎧⎨=+⎩. D .103(10)102(10)10x y x y -=+⎧⎨+=-+⎩.9.如图,点E 在BC 的延长线上,则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 ∥CD 的是A .∠3=∠4.B .∠B =∠DCE .C .∠1=∠2.D .∠D+∠DAB =180°.10.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A .同位角相等.B .邻补角一定互补.C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D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列不需要写出解答过程,请将结果直接填写在答卷指定的位置.11.剧院里5排2号可以用(5,2)表示,则7排4号用 表示.12.如图,已知两直线相交,∠1=30°,则∠2=__ _. 13.如果⎩⎨⎧-==13y x ,是方程38x ay -=的一个解,那么a =_______.14.把方程3x +y –1=0改写成含x 的式子表示y 的形式得 . 15.一个长方形的三个顶点坐标为(-1,-1),(-1,2),(3,-1),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16.命题“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的题设是 ,结论是 .17.如图,AB CD ∥,BC DE ∥,则∠B 与∠D 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18.如图,象棋盘上,若“将”位于点(0,0),“车”位于点(—4,0),则“马”位于 .19.如图,EG ∥BC ,CD 交EG 于点F ,那么图中与∠1相等的角共有______个.第19题图1FAB CDE G 第18题图 马将车B C E2413D B C 第9题图4321第12题图20.已知x 、y 满足方程组21232x y x y +=⎧⎨-=⎩,则3x +6y +12 +4x -6y +23 的值为 .三、解答题(共40分)下列各题需要在答题卷指定位置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计算步骤.21.(每小题4分,共8分)解方程组:(1)⎩⎨⎧y =2x -3,3x +2y =8; (2)743211432x y x y ⎧+=⎪⎪⎨⎪+=⎪⎩ 22.(本题满分8分)如图,∠AOB 内一点P :(1)过点P 画PC ∥OB 交OA 于点C ,画PD ∥OA 交OB 于点D ;(2)写出两个图中与∠O 互补的角;(3)写出两个图中与∠O 相等的角.23.(本题8分)完成下面推理过程:如图,已知∠1 =∠2,∠B =∠C ,可推得AB ∥CD .理由如下:∵∠1 =∠2(已知),且∠1 =∠CGD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2 =∠CGD (等量代换).∴CE ∥BF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B =∠C (已知),∴∠ =∠B (等量代换).∴AB ∥C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本题8分)如图,EF ∥AD ,AD ∥BC ,CE 平分∠BCF ,∠DAC =120°,∠ACF =20°,求∠FEC 的度数.25.(本题8分)列方程(组)解应用题:一种口服液有大、小盒两种包装,3大盒、4小盒共装108瓶,2大盒、3小盒共装76瓶.大盒与小盒每盒各装多少瓶?第Ⅱ卷(本卷满分50分)四、解答题(共5题,共50分)下列各题需要在答题卷指定位置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计算步骤.26.(每小题5分,共10分)解方程组:(1)33(1)022(3)2(1)10x y x y -⎧--=⎪⎨⎪---=⎩ (2)04239328a b c a b c a b c -+=⎧⎪++=⎨⎪-+=⎩27.(本题8分)如图,在三角形ABC 中,点D 、F 在边BC 上,点E 在边AB 上,点G 在边AC 上,AD ∥EF ,∠1+∠FEA =180°.求证:∠CDG =∠B .28.(本题10分)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三个点A (-3,2)、B (﹣5,1)、C (-2,0),P (a ,b )是△ABC 的边AC 上一点,△ABC 经平移后得到△A 1B 1C 1,点P 的对应点为P 1(a +6,b +2).(1)画出平移后的△A 1B 1C 1,写出点A 1、C 1的坐标;(2)若以A 、B 、C 、D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直接写出D 点的坐标;(3)求四边形ACC 1A 1的面积.29.(本题10分)江汉区某中学组织七年级同学参加校外活动,原计划租用45座客车若干辆,但有15人没有座位;如果租用同样数量的60座客车,则多出一辆,且其余客车刚好坐满.已知45座和60座客车的租金分别为220元/辆和300元/辆.第28题E 第27题图2图1(1)设原计划租45座客车x 辆,七年级共有学生y 人,则y = (用含x 的式子表示);若租用60座客车,则y = (用含x 的式子表示);(2)七年级共有学生多少人?(3)若同时租用两种型号的客车或只租一种型号的客车,每辆客车恰好坐满并且每个同学都有座位,共有哪几种租车方案?哪种方案更省钱?30.(本题12分)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a ,0),B (b ,0),C (-1,2),且221(24)0a b a b ++++-=.(1)求a ,b 的值;(2)①在x 轴的正半轴上存在一点M ,使△COM 的面积=12△ABC 的面积,求出点M的坐标;②在坐标轴的其它位置是否存在点M ,使△COM 的面积=12△ABC 的面积仍然成立,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点M 的坐标;(3)如图2,过点C 作CD ⊥y 轴交y 轴于点D ,点P 为线段CD 延长线上一动点,连接OP ,OE 平分∠AOP ,OF ⊥OE .当点P 运动时,OPDDOE ∠∠的值是否会改变?若不变,求其值;若改变,说明理由.七年级数学试卷参考答案第Ⅰ卷(本卷满分100分)一、1. C2. B3. B4.C5. D6. C7. D8.A9. A10. B二、11. (7,4) 12. 30°13. -1 14.y=1-3x15.(3,2)16.两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这两直线互相平行17.互补18.(3,3)19.2 20.4三、21.(1)21xy=⎧⎨=⎩(2)1212xy=⎧⎨=⎩(每小题过程2分,结果2分)22.(1)如图…………………………………………2分(2)∠PDO,∠PCO等,正确即可;……………………………5分(3)∠PDB,∠PCA等,正确即可.……………………………8分23.对顶角相等……………………………2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分BF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6分BF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8分24.∵EF∥AD,(已知)∴∠ACB+∠DA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分∵∠DAC=120°,(已知)∴∠ACB=60°.……………………………3分又∵∠ACF=20°,∴∠FCB=∠ACB-∠ACF=40°.……………………………4分∵CE平分∠BCF,∴∠BCE=20°.(角的平分线定义)……5分∵EF∥AD,AD∥BC(已知),∴EF ∥BC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6分∴∠FEC =∠ECB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FEC=20°. ……………………………8分25.解:设大盒和小盒每盒分别装x 瓶和y 瓶,依题意得……………1分341082376x y x y +=⎧⎨+=⎩ ……………………………4分解之,得2012x y =⎧⎨=⎩ ……………………………7分 答:大盒和小盒每盒分别装20瓶和16瓶.……………………8分第Ⅱ卷(本卷满分50分)26.(1)92x y =⎧⎨=⎩ ; (2)325a b c =⎧⎪=-⎨⎪=-⎩(过程3分,结果2分)27.证明:∵AD ∥EF ,(已知)∴∠2=∠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分∵∠1+∠FEA=180°,∠2+∠FEA=180°,……………………………3分∴∠1=∠2.(同角的补角相等)……………………………4分∴∠1=∠3.(等量代换)∴DG ∥AB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6分∴∠CDG=∠B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8分28.解:(1)画图略, ……………………………2分A 1(3,4)、C 1(4,2).……………………………4分(2)(0,1)或(―6,3)或(―4,―1).……………………………7分(3)连接AA 1、CC 1;∵1117272AC A S ∆=⨯⨯= 117272AC C S ∆=⨯⨯= ∴四边形ACC 1 A 1的面积为:7+7=14.也可用长方形的面积减去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11472622121422⨯-⨯⨯⨯-⨯⨯⨯=. 答:四边形ACC 1 A 1的面积为14.……………………………10分29.(1)4515x +; 60(1)x -; ……………………………2分解:(2)由方程组451560(1)y x y x =+⎧⎨=-⎩ ……………………………4分解得5240x y =⎧⎨=⎩ ……………………………5分答:七年级共有学生240人.……………………………6分(3)设租用45座客车m 辆,60座客车n 辆,依题意得4560240m n += 即3416m n +=其非负整数解有两组为:04m n =⎧⎨=⎩和41m n =⎧⎨=⎩故有两种租车方案:只租用60座客车4辆或同时租用45座客车4辆和60座客车1辆. ……………………………8分当0,4m n ==时,租车费用为:30041200⨯=(元);当4,1m n ==时,租车费用为:220430011180⨯+⨯=(元);∵11801200<,∴同时租用45座客车4辆和60座客车1辆更省钱.………………10分30.解:(1)∵221(24)0a b a b ++++-=,又∵2210,(24)0a b a b ++≥+-≥, ∴2210(24)0a b a b ++=+-=且 .∴ 210240a b a b ++=⎧⎨+-=⎩ ∴ 23a b =-⎧⎨=⎩即2,3a b =-=. ……………………………3分(2)①过点C 做CT ⊥x 轴,CS ⊥y 轴,垂足分别为T 、S .∵A (﹣2,0),B (3,0),∴AB =5,因为C (﹣1,2),∴CT =2,CS =1,△ABC 的面积=12 AB ·CT =5,要使△COM 的面积=12△ABC 的面积,即△COM 的面积=52 ,所以12 OM ·CS =52,∴OM =5.所以M 的坐标为(0,5).……………6分 ②存在.点M 的坐标为5(,0)2-或5(,0)2或(0,5)-.………………9分 (3)OPD DOE∠∠的值不变,理由如下: ∵CD ⊥y 轴,AB ⊥y 轴 ∴∠CDO=∠DOB=90°∴AB ∥AD ∴∠OPD=∠POB∵OF ⊥OE ∴∠POF+∠POE=90°,∠BOF+∠AOE=90°∵OE 平分∠AOP ∴∠POE=∠AOE ∴∠POF=∠BOF∴∠OPD=∠POB=2∠BOF∵∠DOE+∠DOF=∠BOF+∠DOF=90° ∴∠DOE=∠BOF ∴∠OPD =2∠BOF=2∠DOE ∴2OPD DOE ∠=∠.……………………………12分。
七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A.同位角相等B.邻补角一定互补C.相等的角是对顶角D.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2.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 B.相交C.平行或相交D.平行、相交或垂直3.下列各图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A.B. C.D.4.已知,∠1与∠2互为邻补角,∠1=140°,则∠2的余角的度数为()A.30° B.40° C.50° D.100°5.平面内四条直线最少有a个交点,最多有b个交点,则a+b=()A.6 B.4 C.2 D.0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的平方根是1B.6是36的算术平方根C.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满足a⊥b,b⊥c,则a⊥cD.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7.已知,如图,三角形ABC中,∠BAC=90°,AD⊥BC于D,则图中相等的锐角的对数有()A.4对B.3对C.2对D.1对8.如图,点E在BC的延长线上,则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D的是()A.∠3=50°,∠4=50°B.∠B=40°,∠DCB=140°C.∠1=60°,∠2=60°D.∠D+∠DAB=180°9.如图,AB∥EF,BC∥DE,∠B=70°,则∠E的度数为()A.90° B.110°C.130°D.160°10.如图,AB∥CD∥EF,∠ABE=38°,∠ECD=110°,则∠BEC的度数为()A.42° B.32° C.62° D.38°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32分)11.36的平方根是;的算术平方根是.12.用“<”或“>”填空: +1 4.13.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这点到这条直线的.14.把命题“等角的补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15.一个正数的平方根为2﹣m与3m﹣8,则m的值为.16.在同一平面内如图,EG∥BC,CD交EG于点F,那么图中与∠1相等的角共有个.17.如图,已知:∠1=∠2,∠3=108°,则∠4的度数为.18.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同位角的平分线的位置关系是.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58分)19.如图,∠AOB内一点P:(1)过点P画PC∥OB交OA于点C,画PD∥OA交OB于点D;(2)写出两个图中与∠O互补的角;(3)写出两个图中与∠O相等的角.20.求下列各式中的x的值:(1)x2﹣81=0(2)36x2﹣49=0.21.如图,已知∠A=∠F,∠C=∠D,可以证明BD∥CE.在下列括号中填写推理理由证明:∵∠A=∠F∴AC∥DF()∴∠C+∠=180°()∵∠C=∠D∴∠D+∠DEC=180°()∴BD∥CE ().22.小明打算用一块面积为900cm2的正方形木板,沿着边的方向裁出一个长方形面积为588cm2桌面,并且的长宽之比为4:3,你认为能做到吗?如果能,计算出桌面的长和宽;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23.如图,EF∥AD,AD∥BC,CE平分∠BCF,∠DAC=120°,∠ACF=20°,求∠FEC的度数.2015-2016学年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大寨一中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A.同位角相等B.邻补角一定互补C.相等的角是对顶角D.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考点】命题与定理.【分析】分析是否为真命题,需要分别分析各题设是否能推出结论,从而利用排除法得出答案.【解答】解: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故此选项错误;B、根据邻补角的定义,故此选项正确;C、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故此选项错误;D、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命题的真假判断,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判断命题的真假关键是要熟悉课本中的性质定理.2.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 B.相交C.平行或相交D.平行、相交或垂直【考点】平行线.【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根据直线的位置关系解答.【解答】解: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只有两种位置关系,是平行或相交,所以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平行或相交.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两直线的位置关系,需要特别注意,垂直是相交特殊形式,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只有平行或相交两种位置关系.3.下列各图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A.B. C.D.【考点】对顶角、邻补角.【分析】根据对顶角的定义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1与∠2不是对顶角,故A选项错误;B、∠1与∠2是对顶角,故B选项正确;C、∠1与∠2不是对顶角,故C选项错误;D、∠1与∠2不是对顶角,故D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顶角的定义,熟记对顶角的图形是解题的关键.4.已知,∠1与∠2互为邻补角,∠1=140°,则∠2的余角的度数为()A.30° B.40° C.50° D.100°【考点】对顶角、邻补角.【分析】根据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的和等于180°求出∠2,再根据互为余角的两个角的和等于9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1与∠2互为邻补角,∠1=140°,∴∠2=180°﹣∠1=180°﹣140°=40°,∴∠2的余角的度数为90°﹣40°=5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邻补角和余角的定义,是基础题,熟记概念是解题的关键.5.平面内四条直线最少有a个交点,最多有b个交点,则a+b=()A.6 B.4 C.2 D.0【考点】直线、射线、线段.【专题】计算题.【分析】当所有直线两两平行时交点个数最少;交点最多时根据交点个数公式代入计算即可求解;依此得到a、b的值,再相加即可求解.【解答】解:交点个数最多时, ==6,最少有0个.所以b=6,a=0,所以 a+b=6.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交线的交点问题,熟记公式是解题的关键.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的平方根是1B.6是36的算术平方根C.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满足a⊥b,b⊥c,则a⊥cD.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考点】算术平方根;平方根;垂线;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分析】根据平方根的概念、平行公理和平行线的性质判断即可.【解答】解:1的平方根是±1,A错误;6是36的算术平方根,B正确;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满足a⊥b,b⊥c,则a∥c,C错误;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不一定相等,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垂直的定义,正确理解相关的概念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7.已知,如图,三角形ABC中,∠BAC=90°,AD⊥BC于D,则图中相等的锐角的对数有()A.4对B.3对C.2对D.1对【考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和同角的余角相等写出相等的角即可.【解答】解:相等的锐角有:∠B=∠CAD,∠C=∠BAD共2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点E在BC的延长线上,则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D的是()A.∠3=50°,∠4=50°B.∠B=40°,∠DCB=140°C.∠1=60°,∠2=60°D.∠D+∠DAB=180°【考点】平行线的判定.【分析】直接利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判定,即可求得答案,注意排除法在解选择题中的应用.【解答】解:A、∵∠3=50°,∠4=50°,∴∠3=∠4,∴AD∥BC,故错误;B、∵∠B=40°,∠DCB=140°,∴∠B+∠DCB=180°,∴AB∥CD,正确;C、∵∠1=60°,∠2=60°,∴∠1=∠2,∴AB∥CD,正确;D、∵∠D+∠DAB=180°,∴AB∥CD,正确.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此题比较简单,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9.如图,AB∥EF,BC∥DE,∠B=70°,则∠E的度数为()A.90° B.110°C.130°D.16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首先根据BC∥DE,依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求得∠1的度数,然后根据AB∥EF,依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即可求解.【解答】解:∵BC∥DE,∴∠1=∠B=70°,∵AB∥EF,∴∠E+∠1=180°,∴∠E=180°﹣∠1=180°﹣70°=110°.故选B.【点评】本题利用了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0.如图,AB∥CD∥EF,∠ABE=38°,∠ECD=110°,则∠BEC的度数为()A.42° B.32° C.62° D.38°【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由AB∥CD∥EF,∠ABE=38°,∠ECD=110°,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得∠BEF与∠CEF 的度数,继而求得答案.【解答】解:∵AB∥CD∥EF,∠ABE=38°,∠ECD=110°,∴∠BEF=∠ABE=38°,∠CEF=180°﹣∠ECD=70°,∴∠BEC=∠CEF﹣∠BEF=32°.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32分)11.36的平方根是±6 ;的算术平方根是.【考点】算术平方根;平方根.【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和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6)2=36,∴36的平方根是±6;∵()2=,∴的平方根是.故答案为:±6;.【点评】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的定义,是基础题,熟记概念是解题的关键.12.用“<”或“>”填空: +1 >4.【考点】实数大小比较.【分析】首先估算出的取值范围,再进一步确定+1的范围,进一步得出结论解决问题.【解答】解:∵3<<4,∴4<+1<5,所以+1>4.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实数的大小比较,估算的取值范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3.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这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考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分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解答.【解答】解: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这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故答案为:垂线段的长度.【点评】本题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是基础题,熟记概念是解题的关键.14.把命题“等角的补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如果两个角是等角的补角,那么它们相等.【考点】命题与定理.【分析】命题中的条件是两个角相等,放在“如果”的后面,结论是这两个角的补角相等,应放在“那么”的后面.【解答】解:题设为:两个角是等角的补角,结论为:相等,故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如果两个角是等角的补角,那么它们相等.故答案为:如果两个角是等角的补角,那么它们相等.【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将原命题写成条件与结论的形式,“如果”后面是命题的条件,“那么”后面是条件的结论,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找到相应的条件和结论,比较简单.15.一个正数的平方根为2﹣m与3m﹣8,则m的值为 3 .【考点】平方根.【分析】根据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根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0,可得答案.【解答】解:一个正数的平方根为2﹣m与3m﹣8,(2﹣m)+(3m﹣8)=0m=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根,注意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的和为0.16.在同一平面内如图,EG∥BC,CD交EG于点F,那么图中与∠1相等的角共有 2 个.【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找出与∠1相等的角即可.【解答】解:如图,∵EG∥BC,∴∠1=∠2,∠1=∠3,∴与∠1相等的角有2个角.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找出∠1的同位角、内错角是解题的关键.17.如图,已知:∠1=∠2,∠3=108°,则∠4的度数为72°.【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AB∥CD,然后由“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到∠3+∠4=180°,由此易求∠4的度数.【解答】解:如图,∵∠1=∠2,∴AB∥CD,∴∠3+∠4=180°.又∵∠3=108°,∴∠4=72°.故答案是:72°.【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判定是由角的数量关系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线的性质是由平行关系来寻找角的数量关系.18.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同位角的平分线的位置关系是平行.【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可得一组同位角相等即∠FEB=∠GFD,又由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得∠1=∠2,然后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AB∥CD,∴∠FEB=∠GFD,∵EM与FN分别是∠FEM与∠GFD的平分线,∴∠1=∠FEB,∠2=∠GFD,∴∠1=∠2,∴EM∥FN.故答案为:平行.【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性质的应用,注意:平行线的性质有: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58分)19.如图,∠AOB内一点P:(1)过点P画PC∥OB交OA于点C,画PD∥OA交OB于点D;(2)写出两个图中与∠O互补的角;(3)写出两个图中与∠O相等的角.【考点】作图—基本作图;余角和补角;平行线的性质.【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画法画图即可;(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得答案;(3)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答案.【解答】解:(1)如图所示:(2)与∠O互补的角有∠PDO,∠PCO;(3)与∠O相等的角有∠PDB,∠PC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画法,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关键是掌握平行线性质定理;定理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定理2: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定理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0.求下列各式中的x的值:(1)x2﹣81=0(2)36x2﹣49=0.【考点】立方根.【分析】(1)根据移项,可得乘方的形式,根据开方,可得答案;(2)根据移项,等式的性质,可得乘方的形式,根据开方,可得答案.【解答】解:(1)x2=81,x=±9;(2)36x2=49,xx=±.【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根,先化成乘方的形式,再开方运算.21.如图,已知∠A=∠F,∠C=∠D,可以证明BD∥CE.在下列括号中填写推理理由证明:∵∠A=∠F∴AC∥D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DEC =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C=∠D∴∠D+∠DEC=180°(等量代换)∴BD∥CE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专题】推理填空题.【分析】由已知的一对内错角相等,利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出AC与DF平行,再由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D=∠1,而∠C=∠D,等量代换得到一对同位角相等,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得到BD与CE平行.【解答】证明:∵∠A=∠F∴AC∥D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DE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C=∠D∴∠D+∠D EC=180°(等量代换)∴BD∥CE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故答案是: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EC;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等量代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属于推理型填空题,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22.小明打算用一块面积为900cm2的正方形木板,沿着边的方向裁出一个长方形面积为588cm2桌面,并且的长宽之比为4:3,你认为能做到吗?如果能,计算出桌面的长和宽;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考点】算术平方根.【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可得一个元二次方程,根据解方程,可得长方形的边长,根据长方形的边长与正方形的边长的比,可得答案.【解答】解:能做到,理由如下设桌面的长和宽分别为4x(cm)和3x(cm),根据题意得,4x×3x=588.12x2=588x2=49,x>0,x==7∴4x=4×7=28 (cm) 3x=3×7=21(cm)∵面积为900cm2的正方形木板的边长为30cm,28cm<30cm∴能够裁出一个长方形面积为588 cm2并且长宽之比为4:3的桌面,答:桌面长宽分别为28cm和21cm.【点评】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开平方是求边长的关键,注意算术平方根都是非负数.23.如图,EF∥AD,AD∥BC,CE平分∠BCF,∠DAC=120°,∠ACF=20°,求∠FEC的度数.【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推出EF∥BC,根据平行线性质求出∠ACB,求出∠FCB,根据角平分线求出∠EC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推出∠FEC=∠ECB,代入即可.【解答】解:∵EF∥AD,AD∥BC,∴EF∥BC,∴∠ACB+∠DAC=180°,∵∠DAC=120°,∴∠ACB=60°,又∵∠ACF=20°,∴∠FCB=∠ACB﹣∠ACF=40°,∵CE平分∠BCF,∴∠BCE=20°,∵EF∥BC,∴∠FEC=∠ECB,∴∠FEC=2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平行公理及推论,注意:平行线的性质有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2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所有和数轴上的点组成一一对应的数组成()A .整数B .有理数C .无理数D .实数2.下列图形中,可以由其中一个图形通过平移得到的是()A .B .C .D .3.如图,从直线EF 外一点P 向EF 引四条线段P A ,PB ,PC ,PD ,其中最短的一条是()A .P AB .PBC .PCD .PD4.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25=±5B .√(-6)2=-6C .√-273=-3D .-√9=35.如图中,∠1的同位角是()A .∠2B .∠3C .∠4D .∠56.在实数0,-√3,√2,﹣2中,最小的是()A .﹣2B .-√3C .√2D .07.已知,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AB 于点O ,∠BOD =35°.则∠COE 的度数为()A .35°B .55°C .65°D .70°(7题)(8题)(9题)8.将一把直尺与一块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若∠1=40°,则∠2的度数为()A .50°B .110°C .130°D .150°9.如图,圆的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该圆上的点A 与数轴上表示﹣1的点重合,将圆沿数轴滚动1周,点A 到达点A ′的位置,则点A ′表示的数是()A .π﹣1B .﹣π﹣1C .﹣π﹣1或π﹣1D .﹣π﹣1或π﹢110.如图所示是一个数值转换器,若输入某个正整数值x后,输出的y值为4,则输入的x值可能为()A.1B.6C.9D.10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11.(3分)√9的算术平方根等于.12.(3分)如图,AB∥CD,∠ABD的平分线与∠BDC的平分线交于点E,则∠1+∠2=.13.(3分)把无理数√17,√11,√5,-√3表示在数轴上,在这四个无理数中,被墨迹(如图所示)覆盖住的无理数是.(12题)(13题)(15题)14.(3分)定义新运算:对于任意有理数a,b,都有a⊕b=a(a﹣b)+1,等式右边是通常的加法、减法及乘法运算,比如:2⊕5=2×(2﹣5)+1=2×(﹣3)+1=﹣6+1=﹣5,则(﹣3)⊕4的值为.15.(3分)如图(1)是长方形纸条,∠DEF=20°,将纸条沿EF折叠成如图(2),则图(2)中的∠CFG 的度数是.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75分)16.(8分).计算(1)2√3-|√3-√5|;(2)-√36+√214+√273.17.(8分)求下列各式中的x的值:(1)(3x+2)2=16;(2)12(2x﹣1)3=﹣4.18.(8分)在下面的括号内,填上推理的根据,如图,AF⊥AC,CD⊥AC,点B,E分别在AC,DF上,且BE∥CD.求证:∠F=∠BED.证明:∵AF⊥AC,CD⊥AC,∴∠A=90°,∠C=90°().∴∠A+∠C=180°,∴AF∥CD().又∵BE∥CD.∴AF∥BE().∴∠F=∠BED().19.(10分)如图所示,数轴的正半轴上有A、B、C三点,表示1和√2的对应点分别为A、B,点B到点A 的距离与点C到点O的距离相等,设点C所表示的数为x.(1)请你写出数x的值;(2)求(x-√2)2的立方根.20.(9分)如图,AB∥CD,∠1:∠2:∠3=1:2:3,说明BA平分∠EBF的道理.21.(10分)如图,AB ∥DG ,∠1+∠2=180°,(1)求证:AD ∥EF ;(2)若DG 是∠ADC 的平分线,∠2=150°,求∠B 的度数.22.(10分)已知√1-2??3与√3??-23(y ≠0)互为相反数,求2??+1的值.23.(12分)如图,AB ∥CD ,P 为定点,E ,F 分别是AB ,CD 上的动点.(1)如图1,求证:∠P =∠BEP+∠PFD ;(2)如图2,若M 为CD 上一点,∠FMN =∠BEP ,且MN 交PF 于点N ,请判断∠EPF 与∠PNM 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如图3,移动E 、F 使得∠EPF =90°,作∠PEG =∠BEP ,则∠AEG 与∠PFD 有什么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西平县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1.(3分)所有和数轴上的点组成一一对应的数组成()A .整数B .有理数C .无理数D .实数【解答】解:所有和数轴上的点组成一一对应的数组成实数,故选:D .2.下列图形中,可以由其中一个图形通过平移得到的是()A .B .C .D .【解答】解:∵只有B 的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符合平移的性质,属于平移得到;故选:B .3.(3分)如图,从直线EF 外一点P 向EF 引四条线段PA ,PB ,PC ,PD ,其中最短的一条是()A .P AB .PBC .PCD .PD【解答】解:从直线EF 外一点P 向EF 引四条线段PA ,PB ,PC ,PD ,其中最短的一条是PB ,故选:B .4.(3分)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25=±5B .√(-6)2=-6C .√-273=-3D .-√9=3【解答】解:A 、√25=5,故此选项错误;B 、√(-6)2=6,故此选项错误;C 、√-273=-3,正确;D 、-√9=-3,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 .5.(3分)如图中,∠1的同位角是()A.∠2B.∠3C.∠4D.∠5【解答】解:由同位角的定义可知,∠1的同位角是∠4.故选:C.6.(3分)在实数0,-√3,√2,﹣2中,最小的是()A.﹣2B.-√3C.√2D.0【解答】解:因为0,√2分别是0和正数,它们大于﹣2和-√3,又因为2>√3,所以﹣2<-√3所以最小的数是﹣2故选:A.7.(3分)已知,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于点O,∠BOD=35°.则∠COE的度数为()A.35°B.55°C.65°D.70°【解答】解:∵OE⊥AB于点O(已知),∴∠AOE=90°(垂直定义).∵直线AB,CD相交于点O,∠BOD=35°(已知),∴∠AOC=35°(对顶角相等).∴∠COE=∠AOE﹣∠AOC=90°﹣35°=55°.故选:B.8.(3分)将一把直尺与一块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若∠1=40°,则∠2的度数为()A.50°B.110°C.130°D.150°【解答】解:∵EF∥GH,∴∠FCD=∠2,∵∠FCD=∠1+∠A,∠1=40°,∠A=90°,∴∠2=∠FCD=130°,故选:C.9.(3分)如图,圆的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该圆上的点A与数轴上表示﹣1的点重合,将圆沿数轴滚动1周,点A到达点A′的位置,则点A′表示的数是()A.π﹣1B.﹣π﹣1C.﹣π﹣1或π﹣1D.﹣π﹣1或π﹢1【解答】解:∵圆的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此圆的周长=π,∴当圆向左滚动时点A′表示的数是﹣π﹣1;当圆向右滚动时点A′表示的数是π﹣1.故选:C.10.(3分)如图所示是一个数值转换器,若输入某个正整数值x后,输出的y值为4,则输入的x值可能为()A.1B.6C.9D.10【解答】解:A.将x=1代入程序框图得:输出的y值为1,不符合题意;B.将x=6代入程序框图得:输出的y值为3,不符合题意;C.将x=9代入程序框图得:输出的y值为3,不符合题意;D.将x=10代入程序框图得:输出的y值为4,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共5小题,满分15分,每小题3分)11.(3分)√9的算术平方根等于√3.【解答】解:√9的算术平方根=√3,故答案为:√312.(3分)如图,AB∥CD,∠ABD的平分线与∠BDC的平分线交于点E,则∠1+∠2=90°.【解答】解:∵AB∥CD,∴∠ABD+∠CDB=180°,∵BE是∠ABD的平分线,∠ABD,∴∠1=12∵DE是∠BDC的平分线,∠CDB,∴∠2=12∴∠1+∠2=90°,故答案为:90°.13.(3分)把无理数√17,√11,√5,-√3表示在数轴上,在这四个无理数中,被墨迹(如图所示)覆盖住的无理数是√11.【解答】解:∵墨迹覆盖的数在3~4,即√9~√16,∴符合条件的数是√11.故答案为:√11.14.(3分)定义新运算:对于任意有理数a,b,都有a⊕b=a(a﹣b)+1,等式右边是通常的加法、减法及乘法运算,比如:2⊕5=2×(2﹣5)+1=2×(﹣3)+1=﹣6+1=﹣5,则(﹣3)⊕4的值为22.【解答】解: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得:(﹣3)⊕4=﹣3×(﹣3﹣4)+1=﹣3×(﹣7)+1=21+1=22.故答案为:22.15.(3分)如图(1)是长方形纸条,∠DEF=20°,将纸条沿EF折叠成如图(2),则图(2)中的∠CFG 的度数是140°.【解答】解:∵AD∥BC,∴∠DEF=∠EFB=20°,由折叠可得:∠EFC=180°﹣20°=160°,∴∠CFG=160°﹣20°=140°,故答案为:140°.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73分)16.(8分).计算(1)2√3-|√3-√5|;(2)-√36+√214+√273.【解答】解:(1)原式=2√3-√5+√3=3√3-√5;(2)原式=﹣6+32+3=-32.17.(8分)求下列各式中的x的值:(1)(3x+2)2=16;(2)12(2x﹣1)3=﹣4.【解答】解:(1)3x+2=4或3x+2=﹣4,解得x=23或x=﹣2;(2)(2x﹣1)3=﹣8,2x﹣1=﹣2,x=-12.18.(8分)在下面的括号内,填上推理的根据,如图,AF⊥AC,CD⊥AC,点B,E分别在AC,DF上,且BE∥CD.求证:∠F=∠BED.证明:∵AF⊥AC,CD⊥AC,∴∠A=90°,∠C=90°(垂线的定义).∴∠A+∠C=180°,∴AF∥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又∵BE∥CD.∴AF∥BE(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F=∠BE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解答】证明:∵AF⊥AC,CD⊥AC,∴∠A=90°,∠C=90°(垂线的定义).∴∠A+∠C=180°,∴AF∥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又∵BE∥CD.∴AF∥BE(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F=∠BE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故答案为:垂线的定义;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9.(10分)如图所示,数轴的正半轴上有A、B、C三点,表示1和√2的对应点分别为A、B,点B到点A 的距离与点C到点O的距离相等,设点C所表示的数为x.(1)请你写出数x的值;(2)求(x-√2)2的立方根.【解答】解:(1)∵点A、B分别表示1,√2,∴AB=√2-1,即x=√2-1;(2)∵x=√2-1,∴原式=(??-√2)2=(√2-1-√2)2=1,∴1的立方根为1.20.(9分)如图,AB∥CD,∠1:∠2:∠3=1:2:3,说明BA平分∠EBF的道理.【解答】证明:设∠1、∠2、∠3分别为x°、2x°、3x°,∵AB∥CD,∴由同旁内角互补,得2x°+3x°=180°,解得x=36°;∴∠1=36°,∠2=72°,∵∠EBG=180°,∴∠EBA=180°﹣(∠1+∠2)=72°;∴∠2=∠EBA,∴BA平分∠EBF.21.(10分)如图,AB∥DG,∠1+∠2=180°,(1)求证:AD∥EF;(2)若DG是∠ADC的平分线,∠2=150°,求∠B的度数.【解答】证明:(1)∵AB ∥DG ,∴∠BAD =∠1,∵∠1+∠2=180°,∴∠2+∠BAD =180°,∴AD ∥EF ;(2)∵∠1+∠2=180°,∠2=150°,∴∠1=30°,∵DG 是∠ADC 的平分线,∴∠GDC =∠1=30°,∵AB ∥DG ,∴∠B =∠GDC =30°.22.(10分)已知√1-2??3与√3??-23(y ≠0)互为相反数,求2??+1的值.【解答】解:∵√1-2??3与√3??-23(y ≠0)互为相反数,∴1﹣2x+3y ﹣2=0,解得2x =3y ﹣1,则2??+1=3??-1+1??=3,即2??+1??的值是3.23.(12分)如图,AB ∥CD ,P 为定点,E ,F 分别是AB ,CD 上的动点.(1)如图1,求证:∠P =∠BEP+∠PFD ;(2)如图2,若M 为CD 上一点,∠FMN =∠BEP ,且MN 交PF 于点N ,请判断∠EPF 与∠PNM 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如图3,移动E 、F 使得∠EPF =90°,作∠PEG =∠BEP ,则∠AEG 与∠PFD 有什么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解答】解:(1)如图1,过点P作PG∥AB,则∠1=∠BEP.又∵AB∥CD,∴PG∥CD,∴∠2=∠PFD,∴∠EPF=∠1+∠2=∠BEP+∠PFD,即∠EPF=∠BEP+∠PFD;(2)∠EPF=∠PNM.理由如下:由(1)知,∠EPF=∠BEP+∠PFD.如图2,∵∠FMN=∠BEP,∴∠EPF=∠FMN+∠PFD.又∵∠PNM=∠FMN+∠PFD.∴∠EPF=∠PNM;(3)∠AEG=2∠PFD.理由如下:如图3,∵由(1)知∠1+∠2=90°.∴∠1=90°﹣∠2.又∵∠1=∠3,∴∠4=180°﹣2∠1=180°﹣2(90°﹣∠2)=2∠2,即∠AEG=2∠PFD.。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月考数学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第Ⅰ卷(本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请把正确选项前的代号填在答卷指定位置.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A .平行.B .相交.C .平行或相交.D .平行、相交或垂直2.点P (-1,3)在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3.下列各图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4.如图,将左图中的福娃“欢欢”通过平移可得到图为A .B .C .D .5.下列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A .2xy .B .6x y z .C .235y x.D .230x y .6.若0xy,则点P (x ,y )一定在A .x 轴上.B .y 轴上.C .坐标轴上.D .原点.7.二元一次方程21xy 有无数多组解,下列四组值中不是..该方程的解的是A .012xy.B .11x y.C .10x y.D .11x y.8.甲原有x 元钱,乙原有y 元钱,若乙给甲10元,则甲所有的钱为乙的3倍;若甲给乙10元,则甲所有的钱为乙的2倍多10元.依题意可得12B .12A .12 C .12D .A .103(10)102(10+10x y x y ).B .10310210x y x y .C .3(10)2(10)x y xy .D .103(10)102(10)10x y x y .9.如图,点E 在BC 的延长线上,则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 ∥CD 的是A .∠3=∠4.B .∠B =∠DCE .C .∠1=∠2.D .∠D+∠DAB =180°.10.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A .同位角相等.B .邻补角一定互补.C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D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列不需要写出解答过程,请将结果直接填写在答卷指定的位置.11.剧院里5排2号可以用(5,2)表示,则7排4号用表示.12.如图,已知两直线相交,∠1=30°,则∠2=__ _.13.如果13yx ,是方程38x ay 的一个解,那么a =_______.14.把方程3x +y –1=0改写成含x 的式子表示y 的形式得.15.一个长方形的三个顶点坐标为(-1,-1),(-1,2),(3,-1),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16.命题“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的题设是 ,结论是.17.如图,AB CD ∥,BC DE ∥,则∠B 与∠D 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18.如图,象棋盘上,若“将”位于点(0,0),“车”位于点(—4,0),则“马”位于.19.如图,EG ∥BC ,CD 交EG 于点F ,那么图中与∠1相等的角共有______个.第19题图1FABCDEG第18题图马将车ABCDE2413A DBEC第9题图4321第12题图。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共10小题,共30分)1. 在下面各数中,−√5,-3π,12,3.1415,√643,0.1616616661…,√9,√8无理数个数为( ) A.4个 B.3个 C.2个D.1个2. 如图,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65∘,则∠2的度数为( )A.15∘B.35∘C.25∘D.40∘3.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36=±6B.√(−3)2=−3C.√8=4D.(√−83)3=−84. 如图,在下列给出的条件下,不能判定AB ∥DF 的是( )A.∠A+∠2=180∘B.∠A=∠3C.∠1=∠4D.∠1=∠A5.下列语句中,真命题有( )①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②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③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④对顶角相等;⑤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0,1A.2个B.3个C.4个D.5个6.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点C,D分别落在C,D的位置上,EC交AD于点G,已知∠EFG=58∘,则∠BEG等于( )A.58∘B.116∘C.64∘D.74∘7.直线a上有一点A,直线b上有一点B,且a∥b.点P在直线a,b之间,若PA=3,PB=4,则直线a、b之间的距离()A.等于7B.小于7C.不小于7D.不大于78.如图,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将其中的一个三角形沿着点B到C的方向平移到△DEF的位置,AB=10,DO=4,平移距离为6,则阴影部分面积为()A.24B.40C.42D.489.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是a,则下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是( )A.√a2+1B.√a+1C.a+1D.√a+110.如图,AB∥CD,∠BED=130∘,BF平分∠ABE,DF平分∠CDE,则∠BFD=()A.135∘B.120∘C.115∘D.110∘二.填空题(共5小题,共15分)11.比较大小:√7+1_______3(填“>”、“<”或“=”).12.如图,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E、F,EG平分∠BEF,若∠1=72∘,则∠2=_______度.13. 珠江流域某江段江水流向经过B 、C 、D 三点拐弯后与原来相同,如图,若∠ABC =120∘,∠BCD=80∘,则∠CDE =_______度.14. ∠1与∠2有一条边在同一直线上,且另一边互相平行,∠1=60∘,则∠2= _______ . 15. 如图,将面积为3的正方形放在数轴上,以表示实数1的点为圆心,正方形的边长为半径,作圆交数轴于点A 、B ,则点A 表示的数为______.三.解答题(共8小题,共55分)16. (1)计算:√9−√1253+|1−√5|+√214 (5分)(2)解方程:(2x-1)2=25 (5分)17. 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AOC ,OF ⊥OE 于O ,且∠DOF=75∘,求∠BOD 的度数.(6分)18.已知2a+1的平方根是±3,5a+2b-2的算术平方根是4,求3a-4b的平方根.(7分)19.如图,已知AB∥CD,∠A=∠D,求证:∠CGE=∠BHF.(7分)20.已知实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下,化简|a|+|b|+|a+b|−√(c−a)2−2√c2(7分)21.根据下表回答问题:(8分)(1) 272.25的平方根是________ (2分)(2) √259.21=_______,√27889=_______,√2.6244=_______ (3分)(3) 设√270的整数部分为a,求﹣4a的立方根.(3分)22.直线AB∥CD,点P在两平行线之间,点E、F分别在AB、CD上,连接PE,PF.尝试探究并解答:(10分)(1) 若图1中∠1=36∘,∠2=63∘,则∠3=_________;(2分)(2) 探究图1中∠1,∠2与∠3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分)(3) ①如图2所示,∠1与∠3的平分线交于点P1,若∠2=α,试求∠EP1F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3分)②如图3所示,在图2的基础上,若∠BEP1与∠DFP1的平分线交于点P2,∠BEP2与∠DFP2的平分线交于点P3…∠BEPn-1与∠DFPn-1的平分线交于点Pn,且∠2=α,直接写出∠EPnF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3分)参考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共10小题)第1题:【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是无理数,-3π是无理数,是分数,是有理数,3.1415是有理数,=4是有理数,0.1616616661…是无理数,是有理数,是无理数.故选:A.第2题:【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直尺的两边互相平行,∠1=65°,∴∠3=65°,∴∠2=90°-65°=25°.故选:C.第3题:【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A、,故原题计算错误;B、,故原题计算错误;C、,故原题计算错误;D、,故原题计算正确;故选:D.第4题:【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解:A、∵∠A+∠2=180°,∴AB∥DF,故本选项错误;B、∵∠A=∠3,∴AB∥DF,故本选项错误;C、∵∠1=∠4,∴AB∥DF,故本选项错误;D、∵∠1=∠A,∴AC∥DE,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第5题:【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①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是真命题;②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是假命题;③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是假命题;④对顶角相等是真命题;⑤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0,1是假命题,故选:A.第6题:【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AD∥BC,∴∠AFE=∠FEC=58°.而EF是折痕,∴∠FEG=∠FEC.∴∠BEG=180°-2∠FEC=180°-2×58°=64°.故选:C.第7题:【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如图,当点A、B、P共线,且AB⊥a时,直线a、b之间的最短,所以直线a、b 之间的距离≤PA+PB=3+4=7.即直线a、b之间的距离不大于7.故选:D.第8题:【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ABC沿着点B到C的方向平移到△DEF的位置,平移距离为6,∴S△ABC=S△DEF,BE=6,DE=AB=10,∴OE=DE﹣DO=6,∵S阴影部分+S△OEC=S梯形ABEO+S△OEC,=S梯形ABEO=×(6+10)×6=48.∴S阴影部分故选:D.第9题:【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是a,∴这个自然数是a2,∴相邻的下一个自然数为:a2+1,∴相邻的下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是:,故选:A.第10题:【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如图,过点E作EM∥AB,过点F作FN∥AB,∵AB ∥CD ,∴EM ∥AB ∥CD ∥FN ,∴∠ABE+∠BEM =180°,∠CDE+∠DEM =180°, ∴∠ABE+∠BED+∠CDE =360°,∵∠BED =130°,∴∠ABE+∠CDE =230°, ∵BF 平分∠ABE ,DF 平分∠CDE , ∴∠ABF =∠ABE ,∠CDF =∠CDE ,∴∠ABF+∠CDF = (∠ABE+∠CDE)=115°,∵∠DFN =∠CDF ,∠BFN =∠ABF ,∴∠BFD =∠BFN+∠DFN =∠ABF+∠CDF =115°. 故选:C .二.填空题(共5小题) 第11题:【正确答案】 > 无 【答案解析】∵2<<3,∴3<+1<4, 即+1>3,故答案为:>. 第12题:【正确答案】 54 无【答案解析】∵AB ∥CD ,∴∠BEF=180°﹣∠1=180°﹣72°=108°,∠2=∠BEG , 又∵EG 平分∠BEF ,∴∠BEG=12∠BEF=12×108°=54°, 故∠2=∠BEG=54°. 故答案为:54.第13题:【正确答案】 20 无【答案解析】过点C作CF∥AB,已知珠江流域某江段江水流向经过B、C、D三点拐弯后与原来相同,∴AB∥DE,∴CF∥DE,∴∠BCF+∠ABC=180°,∴∠BCF=60°,∴∠DCF=20°,∴∠CDE=∠DCF=20°.故答案为:20.第14题:【正确答案】 60°或120°无【答案解析】如图:当α=∠2时,∠2=∠1=60°,当β=∠2时,∠β=180°-60°=120°,故答案为:60°或120°.第15题:【正确答案】1−√3无【答案解析】∵正方形的面积为3,∴圆的半径为,∴点A表示的数为.故答案为:.三.解答题(共8小题)第16题:【正确答案】解:原式=3﹣5+﹣1+.【答案解析】见答案。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1某某中学初某某届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120分钟完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题后的表格内)。
1、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是:A 、整数B 、有理数C 、无理数D 、 实数2、在下列各数10.10100142π--, , ,中,无理数的个数有:A 、1B 、2C 、3D 、43、同一平面内的四条直线若满足a ⊥b ,b ⊥c ,c ⊥d ,则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A 、a ∥d B 、b ⊥d C 、a ⊥d D 、b ∥c4、如图,AB ∥CD ∥EF ,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1+∠3=180°B 、∠1+∠2=∠3C 、∠2+∠3+∠1=180°D 、∠2+∠3-∠1=180°5、如图,点E 在AC 的延长线上,给出下列条件:⑴∠1=∠2 ⑵∠3=∠4 ⑶∠A =∠DCE ⑷∠D =∠DCE ⑸∠A +∠ABD =1800⑹∠A +∠ACD =1800.其中能判断AC ‖BD 的条件的有: A 、⑴⑶⑹ BD 、⑵⑷⑸6、如图,直线l 1 ∥l2,点A 、B 、E 在直线l 2上,点C 、D 在直线l 1上,已知AE :AB =1:4。
如果△ACE 的面积为3cm 2,则△BDE 的面积为:A 、6cm2B 、9cm 2C 、12cm 2D 、15cm 27、若53+的小数部分是a, 53-的小数部分是b ,则a +b 的值为:A 、0B 、1C 、-1D 、2 8、如图,在数轴上1A 、B , A 是线段BC 的中点,则点C 所表示的数是:A .2B 2C 1D .1二、9、 49的平方根是_____,0.09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2)3(-的平方根是______.10、化简绝对值23- +23+=11、例举一个大于0而小于1的无理数: .12、如图,AO ⊥BO,O 为垂足,∠AOB: ∠BOC =3:2,则∠BOC =________;∠AOC =_______ 13、如图,BC ⊥AC,C 为垂足,BC =8cm,AC =6cm,AB =10cm,则点B 到AC 的距离是_____cm, 点A 到BC 的距离是_____cm, 点C 点AB 的距离是_____cm 。
七年级数学下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七年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如图;若∠1=35°;则∠2= ;∠3= . 2.如图;AC ⊥BC ;C 为垂足;CD ⊥AB ;D 为垂足;BC=8;CD=4.8; BD=6.4;AD=3.6;AC=6;点A 到BC 的距离是 ; A ;B 两点间的距离是 . 3.把命题“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 .4.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A 平分∠EOC ;∠EOC=80°;则∠BOD= .5.如图;已知直线a ∥b ;∠4=40°;则∠2= .6.如图;直线AB ∥CD ;EF 交AB 于点M ;M N ⊥EF 于点M ;MN 交CD 于点N ;若∠BME=125°;则∠MND= .7.如图;已知∠1=70°;∠2=110°;∠3=80°;则∠4= .8.如图;AB ∥CD ;BC ∥DE ;则∠B 与∠D 的关系是 .9.小强将两把直尺按如图所示叠放;使其中一把直尺的一个顶点恰好落在另一把直尺的边上;则∠1+∠2 = 度.10如图;DH ∥EG ∥BC ;且DC ∥EF ;则图中与∠1相等的角有 个.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下列各图中;∠1和∠2是对顶角的是( )12.如图;点A 到直线CD 的距离是指哪一条线段的长( )D C B AE O D C BA c b a 42DE D C BA 21F G H E D CB A 12121DC BA 21D CB A 43D 1C 1B 1A 1D C B A 521FE D C B A 431题图 2题图 4题图 5题图 6题图 8题图 9题图 10题图B D13.下列四组图形中;有一组中的两个图形经过平移;其中一个能得到另一个;这组图形是()14.如图;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B∥CD的是()A. ∠1=∠2B. ∠2=∠4C. ∠1=∠3D. ∠B+∠BCD=180°15.在如图所示的长方体中;和棱AB平行的梭有()16.在如图;已知∠1=∠2;∠3=∠4;求证:AC∥DF;BC∥EF.证明过程如下:∵∠1=∠2(已知);∴AC∥DF(A.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5(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又∵∠3=∠4(已知)∴∠5=∠4(C.等量代换);∴BC∥EF(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上述过程中判定依据错误的是()三、解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7.如图;离河岸不远处有一个村庄;村民到岸边取水;怎样走最近?这什么?如果要到码头乘船;怎样走最近?为什么?18.O;∠1=∠2;∠3:∠1=8:1;求∠4的度数.村庄12题图14题图15题图16题图A B C D19.如图;已知AB ∥CD ;∠1=50°;BD 平分∠ADC ;求∠A 的度数.20.一个角的补角是这个角的余角的3倍;求这个角的度数.四、解答题(每小题6分;共12)21.如图;已知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在括号内为下面各小题的推理填上适当的根据.(1)∵a ∥b ;∴∠1=∠3( ); (2)∵∠1=∠3;∴a ∥b ( );(3)∵a ∥b ;∴∠1=∠2( ); (4)∵a ∥b ;∴∠1+∠4=180°( ); (5)∵∠1=∠2;∴a ∥b ( ); (6)∵∠1+∠4=180°;∴a ∥b ( ).22.如图;已知∠AOB=152°;∠AOC=∠BOD=90°;求∠COD 的度数.五、解答题(每小题7分;共14分)23.如图所示;BE 是∠ABC 的平分线;∠1=∠2;试说明DE ∥BC.D C B A 1D C B AO E D C B A 2119题图21题图 23题图 22题图24.如图;C 点在B 处的北偏东85°方向;A 点在C 处的北偏西45°方向;求∠BCA 的度数.六、解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25.已知:如图AB ∥CD ;BE ∥CF.试说明:∠1=∠4.26.如图;原来是重叠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将其中一个三角形沿BC 方向平移BE 的距离;就得到此图形;求阴影部分面积(单位:厘米).七、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7.如图;EF ∥AD ;∠1=∠2;∠BAC=80°.求∠AGD 的度数.北北E D C B A F E D CB A 432158F E C B G FE D CB A 32124题图 25题图 26题图 27题图28.如图;已知AB ∥CD ;猜想图1、图2、图3中∠B ;∠BED ;∠D 之间分别有什么关系?请分别用等式表示出它们的关系;并证明.E DC B A ED CB A E DC B A 28题图 图1图2 图3参考答案°;35°;2.6;10;3.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8. ∠B+∠D=180°°;10.5个;11.A;12.C;13.D;14.D;15.A;16.B;17.如图所示:村民取水AB最近;理由:垂线段最短;到码头AC最近;理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AC18. ∠4=36°;°°21.(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5)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6)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23. ∵BE是∠ABC的平分线;∴∠1=∠EBC∵∠1=∠2∴∠2=∠EBC∴DE∥BC°;25. ∵AB∥CD∴∠ABC=∠BCD∵BE∥CF∴∠2=∠3∴∠ABC-∠2=∠BCD-∠3∴∠1=∠4.26. ∵AB=DE=8;DH=3∴HL=5∴阴影部分的面积是(5+8)×5÷27. ∵EF∥AD∴∠1=∠2∵∠1=∠2;∠1=∠3∴∠2=∠3∴DG∥AB∴∠DCA+∠BAC=180°∴∠AGD=180°-80°=100°28.图1:∠B+∠D=∠BED;图2:∠B-∠D=∠BED;∠D=∠B+∠DEBFF 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七年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如图,若∠1=35°,则∠2= ,∠3= . 2.如图,AC ⊥BC ,C 为垂足,CD ⊥AB ,D 为垂足,BC=8,CD=4.8, BD=6.4,AD=3.6,AC=6,点A 到BC 的距离是 , A ,B 两点间的距离是 . 3.把命题“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改写成“如果……,那么……”
的形式为 .
4.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A 平分∠EOC ,∠EOC=80°,则∠BOD= .
5.如图,已知直线a ∥b ,∠4=40°,则∠2= .
6.如图,直线AB ∥CD ,EF 交AB 于点M ,M N ⊥EF 于点M,MN 交CD 于点N ,若∠BME=125°,则∠MND= .
7.如图,已知∠1=70°,∠2=110°,∠3=80°,则∠4= .
8.如图,AB ∥CD ,BC ∥DE ,则∠B 与∠D 的关系是 .
9.小强将两把直尺按如图所示叠放,使其中一把直尺的一个顶点恰好落在另一把直尺的边上,则∠1+∠2
= 度.
10如图,DH ∥EG ∥BC ,且DC ∥EF ,则图中与∠1相等的角有 个.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下列各图中,∠1和∠2是对顶角的是( )
12.如图,点A 到直线CD 的距离是指哪一条线段的长( )
A.线段AC
B.线段CD
C.线段AB
D.线段BD D C B A E O D C B A c b a 42D E D C B
A 21F G H E D C
B A 12121D
C B A 21
D C B A 43D 1C 1B 1
A 1D C
B A 521F E D
C B A 431题图 2题图 4题图 5题图 6题图 8题图 9题图 10题图
B D 14题图 16题图
13.
下列四组图形中,有一组中的两个图形经过平移,其中一个能得到另一个,这组图形是()14.如图,下列条件中能判定
AB∥CD的是()
A. ∠1=∠2
B. ∠2=
∠4 C. ∠1=∠3 D. ∠B+∠BCD=180°
15.在如图所示的长方体中,和棱AB平行的梭有()
A.3条
B.4条
C.5条
D.6条
16.在如图,已知∠1=∠2,∠3=∠4,求证:AC∥DF,BC∥EF.证明过程如下:
∵∠1=∠2(已知),
∴AC∥DF(A.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5(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又∵∠3=∠4(已知)
∴∠5=∠4(C.等量代换),
∴BC∥EF(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上述过程中判定依据错误的是()
三、解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7.如图,离河岸不远处有一个村庄,村民到岸边取水,怎样走最近?这什么?如果要到码头乘船,怎
样走最近?为什么?
18.O,∠1=∠2,∠3:∠1=8:1,求∠4的度数.
19.如图,已知AB∥CD,∠1=50°,BD平分∠ADC,求∠A的度数.
村庄
D C
B
A
1
12题图15题图
A B C D
19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