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系统安全管理规定(正式)
2023年供热系统安全管理规定
![2023年供热系统安全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ec93fc02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62.png)
2023年供热系统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供热系统运行安全,维护公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供热系统能源利用效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供热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营、维护、管理和改造等活动。
第三条供热系统安全管理的原则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参与、科学决策、依法管理。
第四条供热系统安全管理应当推行科学管理、现代技术、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二章设计与建设第五条供热系统的设计应当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第六条供热系统的建设应当符合设计要求,材料、设备的选择以及施工人员的操作应当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第七条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和能力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进行相应工作,并进行必要的合同管理和质量监督。
第三章运营与维护第八条运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供热系统运行管理制度,确保运行环境、工艺条件和安全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九条运营单位应当对供热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隐患,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第十条运营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供热系统的安全运行。
第十一条运营单位应当组织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
第四章管理与改造第十二条监管单位应当加强对供热系统的监督、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违规行为。
第十三条监管单位应当加强对供热系统运行数据的管理和分析,及时了解系统运行状况,预防事故发生。
第十四条建设单位和运营单位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管理和改造,提高供热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第十五条监管单位应当组织开展安全宣传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六条对于违反本规定的行为,相关单位和个人将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七条违法行为的单位责任主体和个人责任主体应当依法进行追责,责任界定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依法进行处理。
热力点及热力管网安全管理规定范文(4篇)
![热力点及热力管网安全管理规定范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5d857279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92.png)
热力点及热力管网安全管理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热力点及热力管网的安全管理,防止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热力点是指供热单位向用户供应热力的点位,包括锅炉房、换热站、水泵站、热力井等。
第三条热力管网是指供热单位供应热力的输配系统,包括供热主干管道、支线管道、换热设备等。
第四条供热单位应建立健全热力点及热力管网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保证制度的有效执行。
第二章热力点及热力管网的安全管理责任第五条供热单位应设立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热力点及热力管网的安全管理。
第六条热力点的安全管理责任由供热单位的领导班子负责,具体负责人由供热单位确定。
第七条热力管网的安全管理责任由供热单位的生产部门负责,具体负责人由供热单位确定。
第八条热力点及热力管网的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定期接受培训。
第三章热力点及热力管网的安全管理措施第九条热力点及热力管网的安全管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热力设备的安全运行:供热单位应定期对热力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不得存在漏气、漏水等安全隐患。
2. 热力管网的安全运行:供热单位应定期对热力管网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管网的正常运行,不得存在漏气、漏水等安全隐患。
3. 热力点的安全管理:供热单位应对热力点进行定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热力点的安全运行。
4. 热力管网的安全管理:供热单位应对热力管网进行定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热力管网的安全运行。
5. 安全教育和培训:供热单位应定期组织热力点及热力管网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四章热力点及热力管网的安全管理制度第十条供热单位应建立热力点及热力管网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第十一条热力点及热力管网的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1. 热力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要求,设备运行记录要求等。
供热安全管理制度
![供热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4ce2b31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79.png)
供热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供热系统的安全管理,确保供热设备正常运行,保障供热用户的生活及生产用热需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负责供热设备的维护、运行和管理的相关人员,包括供热公司的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操作维护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
第三条供热安全管理主要目标是确保供热系统运行安全、提供健康的供热服务、防止事故发生,减少供热设备的故障停产时间,提高供热设备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第二章供热设备管理第四条供热设备的管理应根据供热系统的特点和情况,制定相关管理措施,并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
第五条供热设备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设计、安装和验收,并有相关资质证明。
对供热设备的维修和改造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
第六条对于新建的供热设备,应先进行试运行和调试,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报告。
第七条供热设备的运行必须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人员应持相关资格证件,并经过专业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八条供热设备的日常检查、保养和维修应有专人负责,保养记录和维修记录应及时做好并保存。
第九条供热设备应定期进行例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和维修。
第十条供热设备的运行参数应定期进行监测和记录,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或异常情况。
第三章安全防范措施第十一条供热设备的周围必须保持通道畅通,设备表面应保持清洁,设备附近应设置明确的安全警示标志。
第十二条供热设备必须配备可靠的安全设备,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并进行定期检修和测试。
第十三条供热设备的电气线路应按照相关电气安全标准进行设计和安装,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防止短路、漏电等安全事故。
第十四条供热设备的供热管道应定期清洗和消毒,防止污垢和细菌滋生,确保供热水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第十五条供热设备的燃料供应和烟气排放必须符合相关环境保护标准,遵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
第四章应急措施第十六条供热设备事故发生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保障供热用户的生活用热需求,并通知有关部门和用户。
供热系统安全管理规定(3篇)
![供热系统安全管理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4de2903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08.png)
供热系统安全管理规定供热系统是指用来提供供暖热水的热能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之一。
为了保证供热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规定。
以下是供热系统安全管理规定的相关内容:一、供热系统的安全管理机构。
1. 城市热力公司应设立供热系统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供热系统的监督、管理和安全工作。
2. 供热系统安全管理部门应设立专职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负责供热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
二、供热系统的设备及安全设施。
1. 供热设备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行业标准,经过合格的安全验收,并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
2. 供热系统应设立相应的安全设施,包括火灾报警系统、烟雾探测器、防火墙等,以确保供热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供热系统的安全检查。
1. 供热系统运行前应进行设备安全检查,包括设备的电气、机械、热力和安全装置等方面。
2. 定期检查供热管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包括检查管道的泄漏情况、阀门的开闭情况等。
3. 定期进行供热系统的安全评估和风险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问题。
四、供热系统的事故处理和应急预案。
1. 供热系统发生事故时,应迅速进行应急处理,采取措施保护供热设备和供热管网的安全。
2. 供热系统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种事故应对措施和责任分工,以保障供热系统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五、供热系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1. 对从事供热系统安全管理和操作的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理方法和操作技能等方面。
2. 定期组织供热系统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六、供热系统的安全监督和检查。
1. 城市热力公司应加强对供热系统的安全监督,包括对供热设备、供热管网和安全设施的检查和评估。
2. 相关部门应定期对供热系统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七、供热系统的安全记录和报告。
1. 供热系统应建立完善的安全记录制度,记录供热设备的检修和维护情况,以及供热系统的安全检查记录。
2. 供热系统应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安全管理情况和问题整改情况,以保证供热系统的安全运行。
供热系统安全管理规定
![供热系统安全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7222c846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7d.png)
供热系统安全管理规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提高,供热系统在城市和农村的普及和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然而,由于供热系统具有较高的能量和较大的风险,必须对其进行安全管理,以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将就供热系统的安全管理规定进行详细讨论。
一、供热系统基本要求供热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运行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和规定。
供热系统应具有以下基本要求:1. 设计合理:供热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供热区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供热设备及管道布局,并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工艺齐全:供热系统应包括热源设备、输配管道、热能计量装置、热表测量装置等,确保供热过程的正常运行和热量计量的准确性。
3. 能效高效:供热系统应具备良好的能源利用效率,确保能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二、供热系统安全管理制度为了确保供热系统的安全运行,需要建立健全供热系统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以下方面:1. 相关规定的制定:制定供热系统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权限,规范操作流程和管理要求。
2. 安全责任制度:明确供热系统各层级的安全责任,确保责任能够切实履行。
3. 安全教育培训:定期开展供热系统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处理各种突发情况。
4. 安全检查与监督:建立定期检查和不定期巡查制度,检查供热系统的各个环节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 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供热系统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级责任、处置流程和应急措施,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和处置。
三、供热设备安全管理供热设备是供热系统的核心部分,其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供热设备安全管理的要求:1. 设备选择与检测:供热设备的选择应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定期进行设备的安全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2. 操作技能要求: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的操作流程和安全要求,并能正确应对设备故障。
3. 技术记录与维护:建立设备的使用记录和维护记录,及时更换老化的设备并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供热运行管理规定(三篇)
![供热运行管理规定(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cbaf1284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4d.png)
供热运行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供热系统的运行管理,保障供热服务质量,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供热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供热系统的运行与管理,包括供热企业、供热设备、供热管网等相关方面。
第三条供热企业应建立健全供热运行管理制度,负责供热系统的运行与管理。
第四条供热运行管理应遵循安全、经济、高效、环保的原则,优化供热服务,提高用户满意度。
第五条供热企业应定期组织供热运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
第二章供热设备的运行与管理第六条供热企业应定期对供热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杜绝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第七条供热设备的更新换代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保持设备的先进性和可靠性。
第八条供热企业应建立供热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维修记录等信息。
第九条供热设备的维修维护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应落实维修记录和检查表,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
第十条供热设备的设施应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确保供热服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第三章供热管网的运行与管理第十一条供热管网的建设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保证管网的完整性和可靠性,不得存在泄漏等问题。
第十二条供热管网的维修养护应定期进行,及时处理管网中的破损和老化等问题。
第十三条供热管网的防冻工作应做到位,加强保温材料的维护和更新,确保供热服务的可靠性。
第十四条供热管网的日常巡检应做到位,及时发现并处理管网中的问题,防止事故的发生。
第四章供热服务的品质与管理第十五条供热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用户档案,记录用户的基本信息和用热情况,提供个性化的供热服务。
第十六条供热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用户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用户投诉,解决用户问题。
第十七条供热企业应定期组织用户满意度调查,了解用户需求,改进供热服务,提高用户满意度。
第十八条供热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供热服务网络,提供全天候的服务,解决用户的热力需求。
第十九条供热企业应加强与用户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反馈用户意见和建议,改进供热服务。
热力点及热力管网安全管理规定
![热力点及热力管网安全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141b9309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f2.png)
热力点及热力管网安全管理规定热力点及热力管网是城市供热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为了确保热力点和热力管网的安全运行,相关部门和企业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定,以保障供热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文将介绍热力点及热力管网安全管理规定,包括热力点安全管理和热力管网安全管理。
一、热力点安全管理1. 热力点的安全管理责任热力点是供热系统中的重要节点,其安全管理责任由供热公司承担。
供热公司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热力点的安全管理职责,并定期进行安全巡检和隐患排查。
同时,供热公司还应对热力点进行定期维护和设备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2. 热力点的安全设施供热公司应确保热力点的安全设施完备,包括防止漏电、防止火灾和防止燃气泄漏等措施。
热力点应安装防火设施,如灭火器、防火门等,以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此外,供热公司还应对热力点的热力设备和供热介质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3. 热力点的运行监测供热公司应建立热力点的运行监测机制,对热力设备的运行参数和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供热公司可以及时发现运行异常和隐患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和修复。
4. 热力点的应急预案供热公司应制定热力点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行动步骤。
应急预案应包括热力设备故障、系统泄漏、供热中断等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并配备相应的应急设备和救援队伍,以应对突发情况。
二、热力管网安全管理1. 管网的安全监控热力管网是供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管理由供热公司负责。
供热公司应建立管网安全监控体系,实时监测管网的运行状态和管道的压力、温度等参数。
通过监控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供热公司可以及时发现管道泄漏、压力异常等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和处理。
2. 管网的防腐防腐蚀处理由于热力管网长期处于高温和高压环境下,容易受到腐蚀的影响。
供热公司应对管网进行防腐防腐蚀处理,采用合适的材料和涂层,以增强管道的耐腐蚀能力,并定期进行检测和保养。
2024年供热采暖系统管理规
![2024年供热采暖系统管理规](https://img.taocdn.com/s3/m/a08fe7e6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1c.png)
2024年供热采暖系统管理规根据我所了解的情况,我会尽力提供关于2024年供热采暖系统管理规定的内容。
以下是一个大致的草案,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和调整。
2024年供热采暖系统管理规(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供热采暖系统的管理,保障供热采暖安全,提高供热采暖效率,促进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城市和乡村等地区的供热采暖系统管理。
第三条供热采暖系统包括供热设备、供热管网以及相关设施设备。
第四条供热采暖系统的管理应当遵循科学合理、安全高效、节能环保的原则。
第二章供热设备管理第五条供热设备的设计、安装、运行和维护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
第六条供热设备的选择应当根据供热需求,保证供热质量和供热安全,并优先选择能源效率高的设备。
第七条供热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当制定供热设备的管理制度,加强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及时消除设备故障。
第八条供热设备的检测和维修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并且应当建立设备维护记录。
第九条供热设备涉及的新技术、新材料等应当符合国家的技术规定和安全要求。
第三章供热管网管理第十条供热管网的设计、安装、运行和维护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
第十一条供热管网的建设应当考虑供热负荷、输送距离、供热质量等因素,确保供热效果和供热安全。
第十二条供热管网的使用单位应当制定供热管网的管理制度,加强对管网的日常巡检和维护,并及时排除管网故障。
第十三条供热管网的防冻、防爆措施应当得到重视,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并建立管网维护记录。
第十四条供热管网的改造和扩建应当按照相关程序进行,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第四章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第十五条供热采暖系统应当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减少能源消耗。
第十六条供热采暖系统的运行应当符合国家的环境保护要求,控制排放污染物。
第十七条供热采暖系统的管理应当加强用能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第十八条供热采暖系统的改造和升级应当优先考虑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供热采暖系统管理规(3篇)
![供热采暖系统管理规(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04ee4b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0f.png)
供热采暖系统管理规是指对采暖系统的运营、维护和管理进行规范的文件。
下面是一份典型的供热采暖系统管理规草案,总字数约为____字。
第一部分:引言1.1 目的本管理规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供热采暖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保证用户的采暖需求得到满足,并保护环境,节约能源。
1.2 适用范围本管理规定适用于所有供热采暖系统的建设、运营、维护和管理。
第二部分:供热采暖系统的设计与建设2.1 设计原则2.1.1 满足用户需求供热采暖系统的设计应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包括供暖时间、室温要求等。
2.1.2 节能环保供热采暖系统的设计应尽可能采用节能环保的技术,包括使用高效的锅炉、热泵等设备,优化管道布局,减少能量损失等。
2.2 设计要求2.2.1 设计参数供热采暖系统设计应包括热负荷计算、管道布局设计、设备选型等。
2.2.2 安全性供热采暖系统设计应符合相关安全规范和标准,包括锅炉安全规范、管道安全规范等。
第三部分:供热采暖系统的运营管理3.1 运行参数的监测与调整3.1.1 温度监测对供热采暖系统各部位的温度进行监测,及时调整供暖温度,保证用户的室温要求。
3.1.2 压力监测对供热采暖系统的管道和设备进行压力监测,及时处理压力异常,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3.2 设备的维护与保养3.2.1 检查与清洁定期对锅炉、管道、阀门等设备进行检查与清洁,排除故障和污垢,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3.2.2 润滑与维修对供热采暖系统的各种设备进行润滑和维修,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寿命。
3.3 安全管理3.3.1 设备安全定期对锅炉、热交换器等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处理设备的故障和隐患。
3.3.2 管道安全对供热采暖系统的管道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处理管道的泄漏和破损。
第四部分:供热采暖系统的节能措施4.1 设备的优化选择选用高效节能的锅炉、热泵等设备,减少能量损失,提高系统的热能利用率。
4.2 管道的优化布局优化供热采暖系统的管道布局,减少管道的长度和弯头,减少能量损失。
供热安全管理制度
![供热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5516520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52.png)
供热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范围为加强对供热安全管理的监督与管理,提高供热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供热设施的正常运行,保障用户安全用热,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安全管理的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防患于未然。
2.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
3. 整体设计,分层分级监管,运行管理,巡回检查。
4. 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形成合力。
第三章主要任务和责任第一条对供热系统的设计、施工、检验、验收、运行、维护、管理、监督、检测、技术服务,应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执行。
第二条设计要根据热负荷、环境条件等要素,合理确定供热系统的结构、主要参数等。
第三条施工应严格按照图纸施工,不得变通,保证施工质量。
第四条验收时应符合相关标准规范,验收记录应真实准确。
第五条运行定期进行检测、维护,及时处理问题,保证设施处于良好状态。
第六条由市政府设立供热安全监管机构,对供热系统进行全程监管。
第七条所有涉及供热设施的企业应依法履行相关安全管理责任。
第八条政府及执法部门对供热系统的违规行为要切实进行严厉处罚,让违规企业付出法律责任。
第四章技术管理标准第一条设计标准1. 根据环境条件和热负荷确定热力电站的主要参数,如供热负荷、运行方式等,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设计标准确定热力电站的容量和可靠度。
2. 热力电站设计应符合《城市热力供应工程技术规程》相关规定。
第二条施工标准1. 热力电站的机电设备、管道系统的安装应按照规范施工,不得擅自改动设计。
2. 换热器、水泵、阀门、管道等设备设施的检测验收应符合相关规范。
第三条运行管理标准1. 热力电站运行管理应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加强值班管理,及时发现问题。
2. 热态设备应定期进行维保,维保记录真实,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四条监测与评估标准1. 热力电站应安装相关监测设备,定期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对热力电站进行定期评估,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整改,确保设施安全。
第五章安全管理措施第一条设立专业安全管理团队,加强对供热设施的日常检查,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安全档案。
供热系统安全管理规定(4篇)
![供热系统安全管理规定(4篇)](https://img.taocdn.com/s3/m/f455b910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c5.png)
供热系统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供热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保障供热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的生活安全,根据《供热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供热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管理。
第三条供热系统的安全管理应当遵循科学、合理、综合、便捷的原则。
第四条供热系统的安全管理应当注重事前预防、事中应急和事后救援的结合,确保应急处置能够及时有效。
第五条供热系统的责任主体包括供热企业、供热设施管理单位和用户。
第六条供热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应当实行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七条供热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应急演练等活动。
第八条供热系统的安全管理应当重视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和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第二章供热系统的建设与改造第九条供热系统的建设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进行,确保设计、施工质量。
第十条供热系统的改造应当经过专业技术评估和安全评估,确保改造后的系统满足相关要求。
第十一条供热系统的建设和改造应当遵守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相关规定,保护环境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十二条供热系统的建设和改造应当注重节能减排,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第十三条供热系统的建设和改造应当进行试运行和验收,确保系统安全可靠。
第十四条供热系统的建设和改造应当配备完善的监测装置和安全设施,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十五条供热系统的建设和改造应当进行完善的记录和档案管理,包括设计、施工和验收的文件、记录等。
第三章供热系统的运行与维护第十六条供热系统的运行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保证供热的质量和安全。
第十七条供热系统的运行管理应当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流程,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第十八条供热系统的维护保养应当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保养,及时处理故障和隐患。
第十九条供热系统的设施设备应当定期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其安全、可靠、高效运行。
第二十条供热系统的设施设备应当按照要求进行防腐、防冻、防爆等处理,保证其正常运行。
2024年供热系统安全管理规定
![2024年供热系统安全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cac797c0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54.png)
2024年供热系统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加强供热系统的安全管理,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规范供热系统的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供热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营和维护单位以及从事供热系统相关工作的个人。
第三条安全目标供热系统的安全目标是确保供热过程的连续稳定和安全可靠,预防事故的发生,减少事故损失,保护公众利益。
第四条管理原则供热系统的安全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依法经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风险管控和信息化管理的原则。
第二章设计和施工第五条设计要求供热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满足热能供应质量和供热安全的要求。
第六条施工要求供热系统的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质量合格,防止施工中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第七条环保要求供热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应遵循环境保护要求,减少污染物排放,优化能源利用,提高能源效率。
第三章运营和维护第八条运营管理供热系统的运营管理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确保设备、设施和工艺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第九条巡检和维护供热系统的巡检和维护应按照相关规定要求进行,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及时处理故障和异常情况。
第十条安全教育供热系统的运营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一条应急预案供热系统的运营单位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保护公众生命财产安全。
第四章监督与管理第十二条监督部门市区政府应设立专门的供热安全监管部门,负责对供热系统的安全管理进行监督和管理。
第十三条日常检查供热安全监管部门应定期对供热系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对于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供热系统,应暂停运营。
第十四条安全评估供热安全监管部门应对供热系统进行定期的安全评估,评估结果作为监督管理的依据。
第十五条处罚措施对于违反规定的供热系统运营单位和个人,供热安全监管部门可以采取警告、罚款、停产整顿等处罚措施,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供热系统安全管理规定范文(3篇)
![供热系统安全管理规定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7e2d786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e8.png)
供热系统安全管理规定范文供热系统是城市重要的公共设施之一,它直接关系着广大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安全。
为了确保供热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稳定,制定并严格执行供热系统安全管理规定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旨在规范供热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供热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一、总则1. 本规定适用于我区所有供热系统的安全管理,包括供热设备的安全管理、供热管网的安全管理、供热站场的安全管理等。
2. 供热系统的安全管理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
3. 供热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由供热管理单位负责,相关责任人应履行相应的职责,确保供热系统的安全。
二、供热设备的安全管理1. 供热设备应具备安全可靠的性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设备的选择、安装、使用、维护等环节要按规定执行。
2. 对于供热设备的维修和更换,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并确保操作规范、安全可靠。
3. 改造、扩建或新建供热设备时,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设计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并有专业人员进行施工和验收。
4. 定期对供热设备进行检测、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稳定。
三、供热管网的安全管理1. 供热管网的设计和施工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并由专业人员进行施工和验收。
2. 对于供热管网的维修和更换,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并确保操作规范、安全可靠。
3. 对于供热管网的漏水、冻裂等问题,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并报相关部门备案。
4. 定期对供热管网进行检测、清洗和维护,确保管网的畅通和安全性。
5. 对于供热管网的违法接装和私拉乱接等行为,应及时进行整治,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四、供热站场的安全管理1. 供热站场的选址、建设和运行必须符合相关规定,确保供热站场的安全稳定运行。
2. 供热站场的消防设施和安全设备要保持完好并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
3. 供热站场的相关人员要经过岗前培训和资格考核,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
供热系统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供热系统安全生产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2b54217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5f.png)
为加强供热系统安全生产管理,保障供热设施安全运行,预防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地区所有供热企业、供热设施及从事供热工作的单位和个人。
三、安全责任1. 供热企业是供热系统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
2. 供热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工作直接负责。
3. 供热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四、安全管理措施1.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1)供热设施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设施安全可靠运行。
(2)对供热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检验,确保设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加强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2. 人员安全管理(1)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正确操作设备。
(3)建立健全员工安全考核制度,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3.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1)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2)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台账,确保隐患整改到位。
(3)对重大安全隐患,应立即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并采取临时控制措施。
4. 应急管理(1)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职责和措施。
(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发生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事故得到有效控制。
五、监督检查1. 供热企业应定期开展安全生产自查自纠,确保安全生产措施落实到位。
2. 上级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供热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3.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供热企业负责解释。
供热运行安全管理制度
![供热运行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7b6c533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49.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供热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障供热服务质量,防止供热事故发生,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本供热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供热公司所有供热设施、设备、运行操作人员以及与供热运行安全相关的各项工作。
第三条供热运行安全管理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实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成立供热运行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供热运行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五条管理领导小组职责:1. 制定供热运行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2. 组织开展供热运行安全检查和事故调查处理;3. 负责供热运行安全培训和教育;4. 对供热运行安全工作进行考核和奖惩。
第六条各部门职责:1. 生产部门:负责供热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2. 技术部门:负责供热系统的设计、改造和技术研发,提高供热运行安全水平;3. 安全部门:负责供热运行安全监督、检查和事故调查处理;4. 质量部门:负责供热服务质量的监控和提升;5. 人事部门:负责供热运行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和奖惩。
第三章安全管理措施第七条供热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1. 定期对供热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检修,确保其安全可靠;2. 对新安装、改造的供热设施、设备,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验收;3.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设备,立即停用并采取措施整改。
第八条供热运行操作人员的安全管理:1. 对新进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其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2. 定期对运行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考核,提高其安全意识;3.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运行操作安全。
第九条供热运行安全管理:1. 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 加强安全监控,确保供热系统运行安全;3. 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四章奖惩第十条对在供热运行安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第十一条对违反供热运行安全规定,造成事故或安全隐患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供热安全管理制度
![供热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968950c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ce.png)
供热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供热系统的安全运行,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供热系统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供热系统是指提供供热服务的设施和设备,包括供热锅炉、供热管道、供热设备等。
第四条供热安全管理是指对供热系统进行安全运行管理,包括设备、设施的监控、维护和检修、事故的防范和处理等。
第五条供热系统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经过专业培训和考试。
第六条供热系统管理人员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安全操作规程和本制度,履行供热系统安全管理职责。
第七条供热单位应建立健全供热安全管理体系,确保供热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八条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是供热单位的重要任务,必须加强制度的执行与监督。
第九条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供热系统的监督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处理。
第十条出现供热设备故障、泄漏等紧急情况时,供热单位应按照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处置。
第二章供热设备安全管理第十一条供热设备应定期进行巡检,检查设备运行状态、温度、压力等参数。
第十二条供热设备运行参数异常时,应立即停机检修,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第十三条供热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应定期进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四条供热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应由具备资质的维修人员进行,确保操作规范。
第十五条供热设备的报废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禁止私自拆除和转让。
第三章供热管道安全管理第十六条供热管道的日常巡检应定期进行,检查管道是否有损坏、泄漏等情况。
第十七条供热管道的保温材料应定期检查,如有老化、掉落等情况应及时更换。
第十八条供热管道跨越道路和河流时,应设立警示标志,保证通行安全。
第十九条供热管道施工和维修过程中应严禁使用明火作业,确保施工安全。
第二十条供热管道的保护应加强,防止地下管道被损坏。
第四章供热安全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第二十一条供热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事故预防机制。
第二十二条供热单位应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供热采暖系统管理规范(正式)
![供热采暖系统管理规范(正式)](https://img.taocdn.com/s3/m/69bb4a41102de2bd9705883e.png)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供热采暖系统管理规范(正式)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2595-42 供热采暖系统管理规范(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供热企业(单位)的岗位职责、规章制度建设和标准化管理、运行管理、维修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服务管理、经营管理和档案信息管理等工作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与锅炉房、热力站、室外供热管线和室内采暖系统的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为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6811工业锅炉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与监测CJJ/T88城镇供热系统安全技术规程JB/T10354工业锅炉运行规程DB11/097低硫散煤及制品DB11/139锅炉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81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DB11/T466供热采暖系统维修管理规范3管理工作总体目标3.1供热企业(单位)应在保障供热质量的同时,规范对采暖用户的服务。
供热公司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供热公司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a25392e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2a.png)
供热公司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经营目标根据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供热公司的经营目标是提供安全、高效、环保的热力供应服务,满足用户的需求。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供热公司所有员工、管理层及相关合作企业。
所有人员都必须遵守供热公司的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第三条安全意识供热公司强调安全至上,全员参与的原则,要求员工具备安全意识,履行各自的安全责任,确保供热工作的安全可靠。
第四条监督与检查供热公司将建立健全的监督与检查机制,定期对员工的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规程的有效实施。
第二章供热操作规程第五条供热设备维护1.供热公司对供热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并建立台账以备查。
2.维修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维修技能,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六条热力管网管理1.供热公司建立管网巡检制度,对各个管段进行定期巡检,及时发现并处理管网漏损和破损。
2.管网密封、绝缘等工作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认可和验收。
第七条供热运行管理1.供热公司建立供热运行管理制度,规定各设备的运行参数和安全限制。
2.运行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操作规程,严格按照规程操作,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八条热量测量与计费1.供热公司建立热量测量与计费管理制度,确保对用户供热量的准确测量和计费。
2.测量设备必须经过定期校准和检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第九条安全培训与考核1.供热公司建立安全培训与考核机制,对新员工进行系统的安全培训,并定期对在岗员工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和考核。
2.考核合格率低于标准的员工需进行再培训,并按照规定的考核要求再次进行考核。
第十条应急预案1.供热公司建立应急预案,对各类突发事件进行预案制定和演练。
2.各部门必须熟悉应急预案,明确各人员的责任和任务,并按照预案要求进行演练。
第十一条安全防护设施1.供热公司建立安全防护设施管理制度,定期对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
2.对发现的安全设施问题,必须及时上报并进行处理。
供热系统安全管理规定
![供热系统安全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ba95bca6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4e.png)
供热系统安全管理规定一、总则1. 为了确保供热系统的安全运行,保障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管理规定。
2. 本管理规定适用于供热系统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和检测,以及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二、设计规定1. 供热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2. 设计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资质和经验,设计方案应经有关部门审核和批准。
三、施工规定1. 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施工人员,施工过程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
2. 施工单位应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和合格证明文件的完整性。
3. 施工过程中,应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四、运行规定1. 运行单位应配备合格的运行管理人员,确保供热系统的正常运行。
2. 运行人员应熟悉供热系统的特点和操作规程,能够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3. 供热系统的运行记录应详实、准确,并做好备份。
4. 定期进行系统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并修复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五、维护规定1. 维护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维护人员,维护过程应符合相关要求。
2. 维护人员应进行定期培训,掌握最新的维护技术和方法。
3. 维护单位应建立完善的维护记录,及时更新和修订维护手册。
六、检测规定1. 检测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检测人员,检测过程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
2. 检测单位应定期对供热系统进行全面检测,发现问题及时给出处理意见。
3. 检测报告应详细、准确,包括检测结果和建议的改进措施。
七、责任和义务1. 设计单位应对设计方案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负责,并及时配合相关部门的审核和批准工作。
2. 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并保证人员安全。
3. 运行单位应对供热系统的安全运行负责,并及时采取措施处理运行中的问题。
4. 维护单位应对供热系统的定期维护和维修负责,并及时更新相关记录和手册。
5. 检测单位应对供热系统的检测结果负责,并给出准确的改进意见和措施。
供热公司供暖安全管理制度
![供热公司供暖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ac5578d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13.png)
一、总则为保障供热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确保广大用户的供暖需求得到满足,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供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公司供暖安全工作的全面领导和决策。
2. 设立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日常安全生产管理、监督检查和事故处理。
3. 各部门、班组设立安全生产责任人,负责本部门、本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三、安全生产责任制1. 公司领导对供暖安全工作负总责,各部门、班组负责人对本部门、本班组的供暖安全工作负直接责任。
2.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确保责任到人。
四、供暖设施安全管理1. 定期对供暖设施进行检查、维护、保养,确保设施完好。
2. 对供暖管道、阀门、水泵、换热器等关键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加强供暖设施保温,防止管道冻裂。
4. 对供暖设备进行防爆、防漏电、防腐蚀等安全措施,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五、供暖运行安全管理1. 严格执行供暖运行操作规程,确保供暖运行安全。
2. 供暖运行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熟悉操作规程,掌握设备性能。
3. 加强供暖运行过程中的监控,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处理。
4. 供暖运行期间,严格执行值班制度,确保及时响应和处理各类突发事件。
六、消防安全管理1. 严格执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2. 定期检查消防设施,确保完好有效。
3. 加强用火、用电、用气等安全管理,防止火灾事故发生。
七、应急预案与事故处理1. 制定供暖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报告、应急响应、处置和恢复等程序。
2. 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发生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上报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八、监督与检查1.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定期对各部门、班组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检查。
2. 各部门、班组定期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供热系统安全管理规定
(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2326-70 供热系统安全管理规定(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定对公司供热系统的运行、检修、用户侧的安全管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明确了供热系统障碍、严重异常和异常认定原则,信息报送、考核与处罚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与供热系统有关的单位。
1 总则
1.1 为了提高公司供热安全可靠性,防止发生低温供热和供热事故,根据国家、行业及地方政府有关供热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并结合公司生产实际,编制本规定。
1.2 本规定所指的供热系统是指从汽轮机抽汽口第一道法兰开始至用户侧供热母管(含母管)或用户侧第一道进汽门(含阀门本体)止,包括管网设备、
换热站、供热控制系统及其它相关设备。
1.3 公司所管辖的供热系统每两年应组织开展一次安全性评价,评价标准依据集团公司《热电企业供热安全可靠性评价标准(试行)》执行。
1.4 热电公司是供热系统的归口管理单位,每年负责审查《供热合同》和《用热安全协议》的签订情况,明确供、用双方权利和义务,负责热负荷预测管理和现状调查,定期向热用户开展用热安全宣传工作。
1.5 公司安监室负责供热系统的安全监察,组织供热系统人身伤害事故分析;公司生产部负责供热系统的设备管理监督,组织重大设备消缺和设备事故分析。
1.6本规定所列的供热系统障碍、严重异常和异常认定标准是公司《障碍、严重异常和异常认定办法》的补充,两个制度可配合使用,不重复考核。
1.7本规定由公司安监室负责制订、解释和修订,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供热运行安全管理要求
2.1 发电部是供热系统的运行部门,应建立、健全各供热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供热安全保障体系,健全供热设备运行规章制度,制定供热安全工作目标及保证措施,负责供热设施日常安全保卫和消防管理。
2.2 所有供热管道沿线应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空中架设的供热管道应设立限高警示标志,并定期对警示标志进行维护,发现有缺失或不足应及时补充、完善。
2.3 供热系统运行部门每日应定期对供热管网进行安全巡查,发现隐患,应立即组织排除,一类及以上的设备缺陷应向生产部报告,存在可能造成人身伤害的隐患应同时向安监室报告。
2.4 运行部门每年应根据热电公司提供的热负荷现状调查情况进行热平衡计算,计算结果应满足备用热源可靠性的要求,对于计算结果不能满足要求时,应有事故预想方案,并经主管领导批准后实施。
2.5除正常检修和事故处理外,不得无故停止供
热或降低供热参数,由于不可预见的原因减少或停止供热时,必须及时向热电公司汇报,由热电公司与用户进行协商解决。
2.6供热系统计划检修应提前72小时,临时故障检修应提前4小时通知热用户,并立即组织抢修,尽快恢复供热。
2.7每两年应对供热系统各类事故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并按计划开展供热系统事故应急演练工作。
3 供热检修、维护安全管理要求
3.1安装公司是供热系统的维护单位,应建立健全供热系统设备台账,健全供热设备检修规程,组织设备消缺和事故抢修,并建立消缺和检修记录,认真执行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有关规定。
3.2 供热计量器具维护、检修应实行规范管理,关口计量装置的发生故障时,应立即组织消缺,当热用户对关口计量装置准确度有异议时,应及时向热电公司报告,并由热电公司委托第三方检定。
3.3 供热管网安装、技改等工作外委时,应在供
热管道安全保护范围内进行施工作业。
施工时,委托单位应派员到施工现场监护。
3.4供热管网安装、技改前,安装单位应将拟进行的供热管网设备的安装、技改情况书面告知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理部门后,方可施工。
3.5供热管网新装或技改工程完工后,应先经过监督检验合格后,再通知热电公司组织验收,发电部、生产部、安监室和热用户应当参与验收工作,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供热管网工程验收合格后,有关资料应按规定归档。
3.6新安装的供热管道在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30日内,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理部门登记。
3.7供热管道监督检验、定期检验、形式试验和无损检测应当由经核准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进行。
4 用户侧安全管理要求
4.1 热电公司应定期走访热用户,并向热用户进
行用热安全宣传,必要时可集中组织培训。
4.2 供热系统运行部门巡检员应认真履行巡查职责,发现任何单位和个人有下列行为时,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
(1)在供热管道、支(吊)架上加装设施或有其他损坏供热设施的行为。
(2)在供热管道周围堆放杂物、垃圾等。
(3)在供热管道保护范围内进行挖坑、掘土、打桩等施工作业。
(4)破坏、侵占供热设施。
(5)其他危及供热管网基础和损坏供热管道及设施的行为。
4.3 热用户应遵守地方政府有关安全用热的规定,不得有下列行为:
(1)擅自连接或者隔断供热实施;
(2)擅自增加或者减少供热管线或者散热器;
(3)擅自安装热水循环装置或者放水装置;
(4)擅自改变热用途;
(5)其他损害供热设施或者影响供热质量的行为。
4.4 供热管网、标志、井盖、阀门、仪表等设施,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热电公司同意,不得擅自改变、拆卸或者移动。
确需改动的,必须向热电公司同意,并取得政府有关部门的同意,补偿相关费用后,方可改动。
5 供热系统障碍、异常的认定原则
供热系统设备发生重伤及以上人身事故、一般及以上设备事故、因本部门责任造成的严重社会影响的安全生产事件时,参照集团公司《电力安全生产工作奖惩管理办法(A版)》的规定,对责任部门及责任人进行考核和处罚,障碍、异常按以下规定认定:
5.1 供热系统一类障碍
(1)发生全厂对外供热中断,或少供热达60%及以上,且持续时间超过2小时。
(2)供热系统设备损坏,修复时间超过3天或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0万元及以上。
5.2 供热系统二类障碍
(1)因误动、误碰、误操作引起用户管线停止运行。
(2)除计划检修外,供热备用设备无法投入备用,且在24小时内无法恢复。
(3)全厂供热设备异常运行,发生少供热达40%及~60%,且持续时间超过2小时。
(4)供热运行中安全门拒动,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5)供热流量计故障不能在4小时内恢复计量的。
(6)供热系统设备损坏,修复时间超过2天或直接经济损失达到5~10万元。
5.3 供热系统严重异常
(1)供热管线受严重水击,造成设备损坏。
(2)全厂供热设备异常运行,发生少供热达20%及~40%,且持续时间超过2小时。
(3)供热流量计故障不能在3小时内恢复计量的。
(4)供热系统设备损坏,修复时间超过2天或直接经济损失达到2~5万元。
(5)备用供热设备投入运行后出现故障,且无法在6小时内恢复正常。
5.4 供热系统异常
(1)除有特殊要求外,供热参数偏离正常值±10%范围,未造成少送热,但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
(2)全厂供热设备异常运行,发生少供热达10%~20%,且持续时间超过2小时。
(3)供热流量计故障不能在2小时内恢复计量的。
(4)供热系统设备损坏,损失达到2万元及以下。
(5)备用供热设备无法投入运行,且无法在3小时内恢复正常。
6 信息报送规定
6.1供热系统在安装、运行、检修及调试中发生各类设备及人身不安全情况,应于当班进行初步分析,内容包括:不安全情况发生的前后状况及有关技术参数等原始资料,相关资料应录入公司“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中。
6.2供热系统发生异常及以上的不安全情况,涉及的部门在三天内组织分析,分析结果录入“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规章制度样本| RULES REGULATIONS
6.3 发生一类障碍及以上不安全事件时,应按公司《安全生产信息报送规定》填报。
7 奖惩规定
7.1供热系统设备发生重伤及以上人身事故、一般及以上设备事故或由本部门责任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安全生产事件时,依照集团公司《电力安全生产工作奖惩管理办法(A版)》规定进行考核。
7.2供热系统发生本规定所列的障碍、异常、未遂,按照据公司《障碍、异常、未遂认定办法》进行考核。
7.3 发现或避免供热系统重大设备隐患,按公司《安全生产奖惩实施细则》进行奖惩。
7.4 用户供热参数不符合要求,造成索赔金额达到2万元及以上,考核责任部门2000~20000元。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
第11页/总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