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管理作业及答案完整版
《宏观经济管理研究》作业题答案
《宏观经济管理研究》作业题答案第二讲绪论1、简述市场经济构成的基本要素。
答:市场经济构成的基本要素有:企业、市场、政府。
(1)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和直接创造财富的主体,它是一国的经济基础,也是一国经济活力的源泉。
各类企业和个人,自主经营,自主地作出经济决策,独立承担经济风险。
政府是创造环境的主体——良好的政治环境、文化环境、法治环境、基础设施、市场秩序、信用体系、自然环境。
(2)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具有竞争性的市场体系,所有经济活动都通过市场来进行,并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3)政府不仅是宏观经济的组成,更是宏观经济管理的主体。
2、宏观经济运行受哪二种力的制约?答:(1)宏观经济的运行一方面受到市场机制的内在调节力的制约,即供求关系、价格因素、市场监督制度、卖者之间的竞争、买者的购买行为及组织制度等。
(2)另一方面,受到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外在控制力的制约,即党和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家立法机构制定的法律、法规及国际游戏规则等。
第三讲宏观经济管理系统1、简述构成宏观经济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
答:从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上看,宏观经济管理是一种政府行为,但从实施过程来看,宏观经济管理又不单纯是政府行为,因为宏观经济管理实际上是以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为基本路径。
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实现程度,不仅决定于政府本身,而且决定于政府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
由此看来,政府、市场、企业及其相互关系,就构成了宏观经济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
2、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有哪些?答:(1)维护产权制度(2)维护、整顿、规范市场秩序重建经济信用(3)提供公共产品,增强基本公共服务的力度(4)调节社会总供求关系(5)实施收入再分配职能,促进社会财富公平分配3、为什么政府最有资格,也最具备能力对全社会的经济活动实施宏观管理?答:1、政府是社会组织中超然于各社会群体利益之上的社会组织,是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和代表全社会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公共机构。
宏观经济管理作业答案
一、相机抉择财政政策优缺点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相对于财政自动稳定器而言的,是指政府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状况,主动灵活选择不同类型的反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工具,干预经济运行行为,实现财政政策目标。
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具体包括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
汲水政策是指经济萧条时期进行公共投资,以增加社会有效需求,使经济恢复活力的政策。
汲水政策有四个特点:第一,它是以市场经济所具有的自发机制为前提,是一种诱导经济恢复的政策;第二,它以扩大公共投资规模为手段,启动和活跃社会投资;第三,财政投资规模具有有限性,即只要社会投资恢复活力,经济实现自主增长,政府就不再投资或缩小投资规模。
补偿政策是指政府有意识的从当时经济状况反方向上调节经济景气变动的财政政策,以实现稳定经济波动的目的。
在经济萧条时期,为缓解通货紧缩影响,政府通过增加支出,减少收入政策来增加投资和消费需求,增加社会有效需求,刺激经济增长;反之,经济繁荣时期,为抑制通货膨胀,政府通过财政增加收入、减少支出等政策来抑制和减少社会过剩需求,稳定经济波动。
汲水政策是指在经济萧条时期进行公共投资,以增加社会有效需求,使经济恢复活力的政策。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主要内容是: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大总需求,反经济衰退;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抑制总需求,反通货膨胀;在总供求基本平衡时,实行中性财政政策,主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相机抉择财政政策作用:第一,财政政策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工具和经济手段,对“熨平”经济周期有着重要影响,在宏观调控的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财政政策相机抉择属于一种反周期调节的短期性措施,必须随着作用环境与对象的变化而适时适度进行调整,相机抉择是财政政策的关键所在。
第三,财政政策相机抉择以正确把握经济形势变化为前提,判断越准确,决策越果断,调控越及时,成效越显著。
相机抉择存在的问题:西方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在采用相机抉择法时,会遇到“时滞”问题。
宏观经济学网上作业作业大全附答案
宏观经济学网上作业作业大全附答案宏观经济学内容:在一个由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A)的总和选项: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1、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B、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变动2 、LM线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使A、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3 根据现代关于经济周期的定义,经济周期是指C、GDP增长率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4 如果某人刚刚进入劳动力队伍尚未找到工作,这是属于A、摩擦性失业5 下列因素中,哪一个最可能是引起成本推进通货膨胀的原因C、世界性商品价格上涨6 下列哪一项计入GDP 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7 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曲线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8 如果实现了哈罗德的自然增长率,将使A、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9 下列()应计入GDP中C、家庭主妇购买的面粉10 为提高经济增长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D、推广科学研究成果11 加速原理断定A、GDP的增加导致投资数倍增加13 下列哪种情况不可能同时发生B、需求不足失业和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14 经济增长的标志是C、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15 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下列哪一因素最可能导致通货膨胀D、政府支出不变但税收减少1 在坐标图上,表示收入和消费关系的45度线意味着C、所有的点表示消费等于收入2 在一个由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的总和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3 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D、以上都是4 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5 为提高经济增长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D、推广科学研究成果6 经济增长的标志是C、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7 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下列哪一因素最可能导致通货膨胀D、政府支出不变但税收减少8 为减少经济中存在的失业,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A、增加政府支出9 抑制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应该A、控制货币供应量10 自然失业率C、是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时的失业率11 经济之所以会发生周期性波动,是因为C、乘数和加速数的交织作用12 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13 下列()应计入GDP中C、家庭主妇购买的面粉14 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曲线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15 根据现代关于经济周期的定义,经济周期是指C、GDP增长率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1 消费者储蓄增多而消费支出减少,则C、GDP和储蓄S都将下降2 自然失业率C、是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时的失业率3 如果由于投资支出下降而导致GDP下降,可预期B、消费C和储蓄S将下降4 在坐标图上,表示收入和消费关系的45度线意味着C、所有的点表示消费等于收入5 LM线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使A、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6 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B、减少和利息率提高7 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曲线B、减少和利息率提高8 一个家庭当其收入为零时,消费支出为3000元,当其收入为8000元时,其消费支出为6000元,在图形上,消费和收入之间成一条直线,则边际消费倾向为A、3/89 下列因素中,哪一个最可能是引起成本推进通货膨胀的原因C、世界性商品价格上涨11 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B、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变动12 通货膨胀是A、货币发行量过多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13 某人正在等待某项工作,这种情况可归类于B、失业14 下列哪种情况不可能同时发生B、需求不足失业和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15 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下列哪一因素最可能导致通货膨胀D、政府支出不变但税收减少1 如果消费函数为c=100+0.8(y-T), 并且税收和政府支出同时增加80亿元,则均衡收入水平将B、增加80亿2 当年计入GNP的消费支出大于当年生产的消费品,表明B、购买了库存产品3 如果实现了哈罗德的自然增长率,将使A、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4 如果某人刚刚进入劳动力队伍尚未找到工作,这是属于A、摩擦性失业5 通货膨胀是A、货币发行量过多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6 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曲线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一个家庭当其收入为零时,消费支出为3000元,当其收入为8000元时,其消费支出为6000元,在图形上,消费和收入之间成一条直线,则边际消费倾向为A、3/87 下列哪种情况不可能同时发生B、需求不足失业和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8 自然失业率C、是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时的失业率9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厂商投资增加将引起B、国民收入增加,同时消费水平提高11 下列哪一项计入GDP 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12 某人正在等待某项工作,这种情况可归类于B、失业13 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入GDP的政府支出是指B、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14 在一个由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的总和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15 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B、减少和利息率提高1、序数效用是指(B )B不同商品之间的效用是可以比较的2、处于不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两点,说明(D )D两种商品的组合不同,但效用水平相同3、在边际效用发生递减时,总效用会(D )D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4、在预算线内的任何一点,说明(B )B消费者没有用完他的全部收入5、在具有最优要素组合时,(C )C产量一定,成本最小6、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B )B主观感受7、对正常利润理解正确的是(D )D是承担风险的报酬8、单位不变成本与产出数量的关系是(D )D与产出数量成反比9、对边际成本理解错误的是(D )D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时,增加产量,利润还可以增加10、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时,(C )C所购物品带来的边际效用与其价格之比相等11、某个大学生上大学四年总共花了30000元,他如果利用这段时间去工作可以获得80000元的收入,则他上大学的机会成本为( C )C800002、某一条无差异曲线由XY=48表示,下列哪两种商品组合处于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C )C X=12,Y=4;X=7.5,Y=6.413、在发生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时,随着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C )C效用增加速度在递减14、实现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C )C此物与他物的每一元的边际效用相等15、正常利润是(B )B经济成本的一部分16、企业家才能的价格是(B )B正常利润17、如果一个企业有两个生产相同产品的工厂,一个规模大,一个规模小,企业生产的原则是(D )D根据每增加一个单位的生产,哪个工厂的边际成本低,在哪个工厂18、一个消费者面临两种商品X和Y的选择,这两种商品都会发生边际效用递减的现象,用基数效用来衡量,X商品最后一个单位的边际效用量为1000,Y商品最后一个单位的边际效用量为500,X和Y两种商品的价格都为20元,你认为,这个消费者(D )D可以增加X商品的消费,减少Y商品的消费而增加的效用19、如果一条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2,横轴为X,纵轴为Y,说明(A )A这个消费者愿意用1个单位的Y换取0.5个单位的X20、一个消费者的效用极大化是指(B )B在收入制约下的效用最大化21、下列对寡头垄断市场描述不正确的是(B )B各寡头的产品可以是不一样的22、下列哪一行业最接近完全垄断行业(D )D电力23、短期内,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当产品价格等于边际成本(B )B企业一定获得最大利润24、工资增加的收入效应(D )D人们将增加对闲暇的需求25、无论是竞争性企业,还是垄断性企业,要扩大产出的情况是(C)C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26、下面对基尼系数描述错误的是(C )C基尼系数主要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27、一个人收入为2000元时,1000元用于消费,当收入增加为2500元时,12000元用于消费,则他的边际消费倾向为( C ) A 0.48 B 0.5 C 0.4 D 0.2528、政府支出乘数(A)A等于投资乘数29、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0.8,那么投资乘数就是(C )A 0.57 B 1.5 C 5 D 430、土地的供给曲线是(C )C一条平行于价格轴的直线31、科斯认为,企业代替市场的原因是(A)A交易成本的降低32、对市场机制理解不正确的是(A)A表现为“看得见的手”33、在企业实行价格歧视时,(C)C市场是相互分离的34、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是(B )A直接需求B派生需求C主要为了解决社会失业35、税收政策将会(D)A提高社会的生产效率B扩大收入差距C提高人们的生产积极性D 稳定社会36、四种市场类型中,单个企业对价格影响最大的是( B )B垄断市场37、保持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将导致(D)D需求量减少38、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未来价格要下降,则对该商品当前需求会(A )A减少39、高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的现象,说明(A)A市场处于一种供大于求的状态40、少数企业垄断和单独垄断企业的主要区别为(A )A企业数目不同41、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可以就是(B )B是一种对最终产品的需求而引发的需求42、政府无论调高或调低价格,其结果(D )D都可能使供求失衡现象持续存在43、一个单独垄断企业,具有很大的垄断权力,所以(D)D三种说法都错44、在以下的基尼系数中,说明了收入分配最不平等(C )A 0.35 B 0.41 C 0.75 D 0.545、相对于市场分配而言,(A )的情况减少了收入或财产分配的不平等状况。
宏观经济学作业与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作业与参考答案宏观经济学作业与参考答案宏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和发展规律。
在学习宏观经济学的过程中,老师常常会布置一些作业来检验学生对于宏观经济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而对于这些作业,学生们往往会遇到一些困惑,不知道如何下手和解答。
因此,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宏观经济学作业的参考答案,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题:请解释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并简要说明如何计算GDP。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体规模和增长速度的重要指标。
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所有居民和企业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计算GDP的方法有三种:产出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产出法是根据各个产业和部门的生产总值来计算GDP。
通过统计各个产业和部门的产出价值,然后将它们加总即可得到GDP。
收入法是根据国内居民和企业的收入来计算GDP。
收入包括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等。
通过统计这些收入的总和,就可以得到GDP。
支出法是根据国内居民和企业的支出来计算GDP。
支出包括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
通过统计这些支出的总和,就可以得到GDP。
第二题:请解释什么是通货膨胀?并简要说明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通货膨胀是指一定时期内货币供应量过多,导致货币失去购买力,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会对经济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首先,通货膨胀会导致消费者的购买力下降。
由于物价上涨,人们需要支付更多的货币来购买同样的商品和服务,这会减少人们的实际消费能力。
其次,通货膨胀会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
由于物价上涨,企业需要支付更高的成本来购买原材料和劳动力,从而降低了企业的利润率。
此外,通货膨胀还会对投资产生影响。
由于物价上涨,人们对未来的物价走势感到不确定,从而减少了对投资的积极性,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最后,通货膨胀还会对固定收入者造成负面影响。
由于物价上涨,固定收入者的实际收入会下降,导致他们的生活水平下降。
宏观经济管理作业及答案完整版
宏观经济管理一、如何看待市场缺陷和政府缺陷?(一)市场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资源起基础性配置作用的内在机制,虽然对市场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但是,市场也不是万能的,自身也存在有缺陷,表现在:(从市场缺陷看宏观经济管理的必要性)1、由于竞争导致垄断。
2、市场本身不能自动平衡外部效应,为了保证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也需要进行宏观经济管理。
3、由于市场经济本身不能保证公共产品的充分供应。
4、由于市场经济本身不能完全保证交易信息的对称性,也需要进行宏观经济管理。
市场经济健康运行—市场有序—公平交易—信息对称。
5、由于市场经济本身不能保证财富公平分配,也需要进行宏观经济管理。
竞争—财富不均衡分配—贫富悬殊。
6、由于市场经济本身实现社会总供求平衡的代价过高,也需要进行宏观经济管理。
经济规律的周期性发展,繁荣—危机—萧条—复苏—繁荣—危机……(二)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管理的行为主体,同样不可能解决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所有问题,也有自身的缺陷,表现在宏观经济管理的局限性:不能弥补和克服市场自发运行的所有缺陷,或举措失当,就会造成人为的经济波动。
1、信息缺口和信息失真对宏观决策的约束。
信息缺口是指决策者在决策的实际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量不全面,存在着缺口,这个缺口对决策的准确度构成的一定影响。
信息失真是指由于技术、体制等原因,形成许多非真实的信息,从而对宏观决策的影响。
2、决策者偏好对宏观决策的影响。
决策者的偏好自觉不自觉的渗透于决策过程,必然影响决策的结果。
3、不同利益群体对宏观决策的干扰。
任何一项宏观决策的形成及变化,一定程度上是不同利益群体政策影响力均衡的结果,这个结果是客观的,但不见得都是合理的。
4、宏观政策“时滞”影响宏观管理的效果。
只要存在政策“时滞”,即使政府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百分之百的正确,也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有效。
5、经济主体的“合理预期”行为对宏观政策产生阻抗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主体都是有理性的“经济人”,而经济人的“合理预期”,常常会使政府的宏观管理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失败。
宏观经济学-作业+答案
《宏微观经济学》作业21、假如某企业在现有的生产要素投入量下,产量为100万件,当所有生产要素投入量同时增加到2倍时,产量为250万件,则该企业生产是(D )。
A. 边际收益=边际成本B. 规模收益递减C. 规模收益不变D. 规模收益递增2、垄断企业能够成为价格的制定者,原因在于(D )。
A. 该行业有许多企业B. 在市场价格下,垄断企业可以销售它希望销售的数量C. 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弹性无穷大D.垄断企业生产了该行业的全部产品3、某完全竞争企业正在生产每日总收益为5000元的产量,这是其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该企业产品的平均成本为8元/单位,边际成本是10元/单位,则该企业的每日产量是(A )。
A. 500单位B. 200单位C. 625单位D. 1000单位4、完全垄断企业短期均衡时(D )。
A. 企业一定能获得超额利润B. 企业一定不能获得超额利润C. 企业只能获得正常利润D. 取得超额利润、正常利润、亏损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5、为了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政府对竞争性行业的厂商的垄断行为(B )。
A. 是提倡的B. 是限制的C. 不管的D. 有条件地加以支持6、已知企业的生产函数是5.05.02k L Q ,说明该企业的生产是规模报酬(B ).A.递减B.不变C. 递增 D .无法确定。
7、如果在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上,AR 小于SAC ,但大于AVC ,则厂商:( B )A.亏损,立即停产B.亏损,但继续生产C.亏损,生产或不生产都可以D.获得正常利润,继续生产8、投资乘数在哪一种情况下较大?( A )A.边际消费倾向较大B.边际储蓄倾向较大C.边际消费倾向较小D.通货膨胀率较高9、边际储蓄倾向若为0.25,则边际消费倾向为( B )A. 0.25B. 0.75C. 1.0D. 1.2510、下列项目哪一项计入GDP ?(D )A.购买一辆旧自行车B.购买普通股股票C.汽车厂买进10吨钢板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11、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是( C )A.一般认为,微观经济学是研究既定(稀缺)资源有效配置的科学,宏观经济学则是研究资源充分利用的科学B.宏观经济分析和微观经济分析是互为前提、互相补充的C.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D.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基本采用相同的分析方法12、下列哪一项不是要素收入?( C )A.业主收入B. 雇员报酬C. 公司转移支付D. 股息E. 租金收入13、根据凯恩斯的理论,( C )与收入水平相关。
安徽省委党校 宏观经济管理 作业及答案
宏观经济管理作业及答案1、简述市场经济构成的基本要素市场经济构成的基本要素:企业、市场、政府。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以市场为主体和直接创造财富的主体。
它是一国的经济基础,也是一国经济活力的源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主经营,自担风险。
政府是创造环境的主体。
这里的环境包括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良好的政治环境,良好的文化环境,良好的法制环境,良好的基础设施,良好的市场秩序,良好的信用体系,良好的自然环境等等。
(2)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
(3)政府对经济活动实施间接宏观调控。
(4)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国情决定的。
改革开放后由于自身发展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多样化,随着改革的演变,逐渐发展出外资企业、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股份制等多种形式,成为典型的混合经济。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既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性选择,也是必然选择。
2、宏观经济运行受哪种二种力的制约宏观经济的运行一方面受到市场机制的内在调节力的制约。
如供求关系,买卖关系,价格因素,市场监督制度,卖者之间的竞争,买者的购买行为及组织制度等的制约。
另外,还受到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外在控制力的制约。
如党和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经济社会发展方案,国际游戏规则等。
3、简述政府采购的原则(1)党政机关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应当遵循公开透明、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的原则。
(2)应当依法完整编制采购预算和资产配置标准,合理确定采购需求。
(3)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程序,不得违反规定以任何方式和理由指定或变相指定品牌、型号、产地。
(4)应按照采购合同规定的采购需求组织验收。
(5)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应当逐步建立政府采购结果评价制度,对政府采购的资金节约,政策效能,透明程度及专业化水平进行综合客观评价。
4、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有哪些?未来十年,我国既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所以迫切需要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建设上来,要积极推进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宏观经济政策习题带答案
宏观经济政策部分作业一、名词解释宏观经济政策总需求管理总供给管理财政政策补偿性财政政策内在稳定器挤出效应货币政策货币创造乘数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相机抉择二、填空题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2. 需求管理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3.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政府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
4.扩张性财政政策工具包括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包括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5.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是失业保障机制、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以及所得税税收体系。
6. 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出来的货币量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与初始存款量成正比。
7.某银行吸收存款500万元,按规定应留100万元作为准备金,这时的法定准备率应为20% ;通过银行的信货活动,可以创造出的货币额为2500万元。
8.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直接目标是货币供给量,最终目标是总需求。
9.在经济萧条时期,应该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在经济繁荣时期,应该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
10.扩张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贴现率、央行在公开市场购买债卷;紧缩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贴现率、央行在公开市场出售债卷。
三、单项选择题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D )A.稳定通货,减少失业,保持经济稳定地增长;B.充分就业,通货膨胀率为零;C.充分就业,实际工资的上升率等于或超过通货膨胀率;D.同时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2.凯恩斯主义所重视的政策工具是( A )A.需求管理; B. 供给管理; C. 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并重;3.下面哪一项不是经济中的内在稳定器( B )A.累进税率制;B.政府开支直接随国民收入水平变动;C.农业支持方案;D.社会保障支出和失业保险;4.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 A )A.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B.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5.反周期波动(逆经济风向行事)的财政政策为( A )A.经济衰退时应增加政府开支削减税收;B.经济高涨时应增加政府开支削减税收;C.经济高涨时应增加政府开支提高税收;D.经济衰退时应减少政府开支削减税收;6.在(D )情况下,挤出效应更有可能发生A.货币需求对利率具有敏感性,私人部门支出的利率也有敏感性;B.货币需求对利率具有敏感性,私人支出缺乏利率敏感性;C.货币需求对利率缺乏敏感性,私人支出对利率有敏感性;D.货币需求对利率缺乏敏感性,私人支出也缺乏利率敏感性;7.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所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A )A.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 B. 提高准备率;C.提高贴现率并严格贴现条件;8. 下列哪种情况下货币政策将是有效的( C )A.对利率的变动货币需求是敏感的,投资需求并不敏感;B.对利率的变动货币需求非常敏感,投资需求是敏感的;C.利率对货币供给量是敏感的,投资对利率变动是敏感的;D.以上情况都是有效的;9. 在流动陷阱中(C )A.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十分有效;B.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无效;C. 货币政策无效,财政政策有效;D.货币政策有效,财政政策无效;10.下列那种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 C )A.LM陡峭而IS平缓;B.LM垂直而IS陡峭;C. LM平缓而IS垂直;D.LM和IS一样平缓;11.政府支出增加使IS右移K g·G(K g是政府支出乘数),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IS的移动量,则必须是( A )A.LM平缓而IS陡峭;B.LM垂直而IS陡峭;C. LM和IS一样平缓;D.LM陡峭而IS平缓;12.“挤出效应”发生于( A )A.货币供给减少使利率提高,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B.私人部门增税,减少了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C.所得税的减少,提高了效率,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D.政府支出减少,引起消费支出的下降;四、判断题1.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是一致的,只要达到其中一项,也就实现了另一项。
宏观经济管理作业
宏观经济管理1、简述市场经济构成的基本要素。
答:政府、市场、企业。
2、宏观经济运行受哪二种力的制约?答:1.市场机制的内在调节力,如:供求关系、价格规律等;2.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外在控制力。
3、简述政府采购的原则。
答:1.党政机关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应当遵循公开透明、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的原则。
2.应当依法完整编制采购预算和资产配置标准,合理确定采购需求。
3.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程序,不得违反规定以任何方式和理由指定或变相指定品牌、型号、产地。
4.应按照采购合同规定的采购需求组织验收。
5.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应当逐步建立政府采购结果评价制度,对政府采购的资金节约,政策效能,透明程度及专业化水平进行综合客观评价。
4、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有哪些?答:1.维护产权制度。
2.维护、整顿、规范市场秩序重建经济作用。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3.提供公共产品,增强基本公共服务的力度,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4.调节社会总供求关系。
5.实施收入再分配职能,促进社会财富公平分配。
5、论述健全依法决策机制的内容。
答:1.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未经合法性审查或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讨论。
2.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立政府法制机构人员为主体,吸收专家和律师参加的法律顾问队伍。
3.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对决策严重失误或者依法应该及时作出决策,但久拖不决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严格追究行政首长、负有责任的其他领导人员和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6、简述经济周期的概念。
答:经济周期,是指宏观经济在增长中扩张与收缩的交替波动。
它反映的是国民经济在动态增长中出现的扩张-收缩-再扩张的反复的周期性变化。
7、为什么要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答:因为政府与市场关系处理的好,不仅能够保证经济健康发展还能够带来社会和谐和政治清明。
在经济生活领域,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需要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全面激发市场活力。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宏观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1、什么是宏观经济?宏观经济是指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总表现,包括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构成和比例关系。
宏观经济学的目的是理解整个经济如何运作,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和保持社会稳定。
2、宏观经济的主要指标有哪些?宏观经济的主要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
3、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包括国内企业和外国企业的产值,但不包括国外生产但在国内消费的产值。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体规模和经济增长速度的重要指标。
4、GDP如何计算?GDP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计算:(1)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即贸易顺差); (2)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间接税; (3)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间接税+统计误差。
其中,第三个公式是最常用的GDP计算方法。
5、什么是失业率?失业率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全国劳动力中没有找到工作的人所占比例。
失业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和劳动力市场供需情况的重要指标。
6、什么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通常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即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物价上涨的幅度。
通货膨胀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物价稳定状况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
7、什么是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结构,以及发行国债等手段来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政策。
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包括财政补贴、税收政策和公共支出等。
8、什么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政策。
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包括公开市场操作、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和再贷款等。
9、什么是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某些情况下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导致社会福利损失。
山东省委党校宏观经济管理作业题及答案
山东省委党校宏观经济管理作业题及答案宏观经济管理作业题第一专题一、宏观经济管理局限性的成因主要有哪些方面?答:宏观经济管理作为一种政府行为,有其局限性,并不能完全克服市场自发运行的上述缺陷。
主要原因在于:(一)信息对宏观经济管理决策的约束。
这种约束主要来自于信息缺口和信息失真。
一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受到收集信息的成本限制,政府难以掌握全部信息。
二是信息失真。
原因,由于技术和体制原因,存在许多非真实信息。
这种情况同样会影响决策的正确性。
(二)决策者偏好对宏观经济管理决策的影响。
宏观经济管理决策采用少数人集中决策的方式,其过程和结果受决策者或决策者群体偏好的影响。
(三)利益集团对宏观经济管理决策的干扰。
任何一项决策都不可能对不同的利益群体产生完全相同的经济影响。
不同群体会通过各种方式影响宏观政策的走向。
宏观决策的形成及其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这些利益群体政策影响力博弈均衡的结果。
(四)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存在“时滞”。
一是从出现问题到决策者制定出政策并付诸实施有一个过程,存在时间间隔;二是从实施到政策见效也存在时间间隔,也就是时间差。
这个时间差影响到政策的准确率。
(五)市场主体的“合理预期”行为。
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都是有理性的经济人,他们会分析研究政府政策变化的动态和规律,根据自己的预期采取相应的对策或者防范措施。
这种市场主体对宏观决策进行的合理预期以及在此基础上采取的防范措施,往往使得宏观决策的效力大打折扣甚至失败。
二、论述宏观经济管理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答:(一)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原则。
支配市场经济运行的是市场规律。
政府的主要责任是保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并充分发挥其效率,不能干扰市场正常运行,更不能代替市场,因此,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必须顺应客观规律,让市场机制起基础性的调节作用,把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都发挥好。
(二)宏观经济管理必须在一定的法律规范下进行。
两个方面:一是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要通过一定的法律形式加以保障,明确界定政府的职责范围和管理权限;二是用法律手段规范政府行为,包括政府管理的范围、途径、方式等。
市场经济与宏观经济管理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市场经济与宏观管理网上作业题名词解释第一章1.市场体系:市场体系是指以商品市场为主体,包括各类市场在内的有机统一体,即以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组成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各类型市场的总和。
2.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
或者说资源配置无法达到最佳状态时,就称为市场失灵。
第二章1.宏观经济管理:宏观经济管理是政府及其管理机构代表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利益,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要求,为实现预期的发展目标,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和措施,对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和相应的经济竟是变化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管理过程。
即政府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的全局性和综合性的管理。
第三章1.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是指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按照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管理手段期望国民经济运行达到的理想状态。
第四章:1.经济发展战略:是对较长时期内经济及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生活发展的目标、途径和步骤的总体部署。
2.战略目标:是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是一定时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
3.战略阶段:是战略的时间部署,是一定战略时期为实现战略目标而采取的具体部署。
4.战略布局:是资源配置的空间部署,或者说是经济与社会发展在空间上的战略布署,它是经济布局和社会布局两方面的统一。
5.宏观经济计划:是对包括社会再生产全过程,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国内经济和对外经济活动在内的社会经济总体的计划。
它是国家为了实现一定的发展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国民经济发展主要方面所制定的总体战略部署和安排,是经济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方案。
6.计划指标:是计划内容、目标和任务的具体化和数量表现,反映计划期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规模、速度、结构、效益和效率等总体性特征和状况。
第五章:1.国民经济总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变量在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总规模或总水平,是国民经济总体运动状态在数量上的高度综合表现。
宏观经济学习题(附答案)
第一部分国民收入核算第二部分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三部分 IS-LM模型及政策分析与实践第四部分总供求+失业与通胀+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第一部分国民收入核算一、判断正误并改正1.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各种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
(错)2.在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中,所谓商品只包括有形的物质产品。
(错)包括:物质产品与劳务(goods and services)3.不论是商品数量还是商品价格的变化都会引起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
(错)只有商品数量的变化会引起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是以具有不变购买力的货币单位衡量的国内生产总值,通常是以现行货币单位来表现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的全部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和。
但由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会抬高或降低物价,因而会使货币的购买力随物价的波动而发生变化。
为了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一般是以某一年为基期,以该年的价格为不变价格,然后用物价指数来矫正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而计算出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能准确地反映产量的变动情况。
一般来说,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小于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大于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4.政府的转移支付是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的一部分。
(错)为什么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答: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险税)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
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因为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倒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生活来源才给予救济。
失业救济金发放则是因为人们失去了工作从而丧失了取得收入的机会才给予救济。
政府转移支付和政府购买虽都属政府支出,但前者不计入GDP而后者计入GDP,因为后者发生了实在的交换活动。
比方说,政府给公立学校教师发薪水是因为教师提供了教育工作的服务。
宏观经济管理考试题及答案(注意:只作参考,以胡老师发的考题为准)
宏观经济管理考试题及答案(注意:只作参考,以胡老师发的考题为准)宏观经济管理试题答案(一)一、简答题答案(共4题,每题5分,计,20分)1、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答案:1.维护产权制度;2.维护市场秩序;3.保证公共产品供给;4.调节社会总供求关系;5.促进社会财富公平分配。
2、宏观经济管理基本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关系答案:(1) 宏观经济管理基本目标有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2) 基本目标之间关系:目标之间具有统一性:经济增长是其他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物价稳定是其他目标实现的重要前提,充分就业能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国际收支平衡有利于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
3、经济周期,如何理解绝对周期和增长型周期?答案:经济周期是指因周期性经济危机爆发而使社会再生产呈现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的周期性的运动过程。
绝对周期指经济总量增长或减少这种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现象;增长周期则指经济总量处于增长过程而增长速率有快有慢这种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现象。
4、产业组织政策答案:指政府制定的有关规划、干预和诱导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
主要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布局政策等。
5、扩张性财政政策,宏观经济运行处于何种状态时使用此政策?答案:亦称赤字财政政策,其特点是以扩大有效需求为目的,积极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刺激经济增长。
6、关税措施答案:主要包括进口税、出口税及进口附加税等。
7、日本宏观经济管理模式答案:(1)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2)实行以产业政策为中心的中长期计划管理;(3)以金融政策为中心进行短期调控。
二、辩析题答案(共4题,每题4分,计16分)1、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宏观管理可有可无答案:错。
政府的宏观管理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必构件,是市场缺陷的必要补充,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2、宏观管理必须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答案:对,市场调节是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反映,政府宏调只是顺应规律,克服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宏观管理试题及答案
宏观管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以下哪一项不是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目标?A. 经济增长B. 充分就业C. 物价稳定D. 环境保护答案:D2. 在宏观经济政策中,属于财政政策工具的是:A. 利率调整B. 政府支出C. 货币供应量控制D. 汇率干预答案:B3. 下列哪项不是货币政策的三大传统工具?A. 法定准备金率B. 公开市场操作C. 利率控制D. 汇率政策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4.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A. 国内生产总值(GDP)B. 通货膨胀率C. 失业率D. 国际政治局势答案:A, B, C, D5. 宏观经济管理中,以下哪些措施可以用来刺激经济增长?A. 增加政府支出B. 降低利率C. 提高税收D. 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答案:A, B三、简答题6. 简述宏观经济管理中的“挤出效应”是什么?答案:挤出效应是指政府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来刺激经济时,可能会提高利率,从而减少私人投资,导致总需求增加的效果被私人投资减少的部分所抵消。
7. 描述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答案:通货膨胀会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增加企业成本,扭曲价格信号,可能导致资源配置不当,长期高通胀还可能损害经济稳定性和增长潜力。
四、论述题8. 论述在全球化背景下,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答案: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协调对宏观经济政策至关重要。
首先,它可以减少国际经济摩擦,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其次,通过国际协调,可以共同应对全球性经济危机,如金融危机。
再次,国际协调有助于避免货币战争和贸易保护主义,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
最后,国际协调还有助于推动全球经济治理结构的改革和完善,促进全球经济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五、案例分析题9. 假设某国政府面临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但同时通货膨胀率也居高不下。
请分析该国政府可以采取哪些宏观管理措施来应对这一复杂局面。
投资项目管理师之宏观经济政策通关练习题附答案详解
投资项目管理师之宏观经济政策通关练习题附答案详解单选题(共20题)1. 按功能的不同,市场体系可以划分为商品市场和( )两大类。
A.非商品市场B.资本市场C.动力市场D.生产要素市场【答案】 D2. 商业银行所接受的现金存款以及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称为( )。
A.派生存款B.本位存款C.原始存款D.活期存款【答案】 C3. 下列关于规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国家总体规划和地方总体规划分别由同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B.国家总体规划只是编制本级有关政策和年度计划的依据C.编制社会发展规划的出发点要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D.同级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起草国家总体规划和地方总体规划【答案】 C4. 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0%,耕地面积只占全世界耕地面积的( )。
A.9.5%B.5%C.15%D.20%【答案】 A5. “提高全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法制化水平”运用的是( )手段。
A.行政B.经济C.科技D.法律【答案】 D6. 为避免政府投资决策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结合实际( )。
A.建立评估论证制度B.实行项目决策听证制度C.编制发展建设规划D.实行决策前的公示制度【答案】 C7. ( )是一定时期内利息与贷出资金额的比率,体现借贷资金增值的程度。
A.借贷率B.利息C.利息率D.收益率【答案】 C8. 所谓( )是指商业银行所接受的现金存款以及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
A.原始存款B.派生存款C.累进存款D.商业存款【答案】 A9. ( )是投资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
A.同定资产投资规模B.在建投资规模C.基金投资规模D.年度投资规模【答案】 B10. 按( )划分,债券市场可以划分为国内债券市场和国际债券市场。
A.债券发行地点的不同B.债券的交易方式的不同C.债券的运行过程D.市场的基本功能【答案】 A11. 设立产业投资基金须经( )核准,申请经核准后,方可进行募集工作。
宏观经济学试题与答案(完整版)
一、请解释下列概念(每题3分,共151. GDP2.均衡产出3.资本积累的“黄金率水平”4.流动性偏好5.通货膨胀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的总和。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 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2.下列项目中,()不是要素收入。
A.总统薪水;B.股息;C.企业对灾区的捐献;D.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
3.一个家庭当其收入为零时,消费支出为2000元;而当其收入为6000时,其消费支出为6000元。
在图形上,消费和收入之间成一条直线,则其边际消费倾向为()。
A.2/3;B.3/4;C.4/5;D.1;4.假设消费者在T年(退休前)时预计退休后每年可得额外的退休金10 000元,根据生命周期假说,该消费者与原来相比较,将()。
A. 在退休前不改变,退休后每年增加10 000元消费;;B. 在退休前增加10 000元消费,退休后不再增加消费;C. 以T年起至生命结束每年增加消费10 000元;D. 将退休后可得到的退休金额均匀地用于增加T年以后的消费中。
5.如果灵活偏好曲线接近水平状,这意味着().A.利率稍有变动,货币需求就会大幅度变动;B.利率变动很大时,货币需求也不会有很大变动;C.货币需求丝毫不受利率的影响;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6.投资往往是易变的,其主要原因之一是().A.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的预期;B.消费需求变化得反复无常以至于影响投资;C.政府开支代替投资,而政府开支波动剧烈;D.利率水平波动相当剧烈。
,净税收T=20,投资I=70-400r,净税收增加10单位使IS曲线7.若消费函数为C=40+0.8Yd().A.右移10单位;B.左移10单位;C.右移40单位;D.左移40单位.8.中央银行有多种职能,只有()不是其职能.A.制定货币政策;B.为成员银行保存储备;C. 发行货币;D. 为政府赚钱9.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左下方、LM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D.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10.在下述何种情况下,会产生挤出效应().A.货币供给的下降提高利率,从而挤出了对利率敏感部门的私人支出;B.对私人部门税收的增加引起私人部门可支配收入和支出的下降;;C. 政府支出增加使利率提高,从而挤出了私人部门的支出;D.政府支出的下降导致消费支出的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管理一、如何看待市场缺陷和政府缺陷?(一)市场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资源起基础性配置作用的内在机制,虽然对市场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但是,市场也不是万能的,自身也存在有缺陷,表现在:(从市场缺陷看宏观经济管理的必要性)1、由于竞争导致垄断。
2、市场本身不能自动平衡外部效应,为了保证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也需要进行宏观经济管理。
3、由于市场经济本身不能保证公共产品的充分供应。
4、由于市场经济本身不能完全保证交易信息的对称性,也需要进行宏观经济管理。
市场经济健康运行—市场有序—公平交易—信息对称。
5、由于市场经济本身不能保证财富公平分配,也需要进行宏观经济管理。
竞争—财富不均衡分配—贫富悬殊。
6、由于市场经济本身实现社会总供求平衡的代价过高,也需要进行宏观经济管理。
经济规律的周期性发展,繁荣—危机—萧条—复苏—繁荣—危机……(二)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管理的行为主体,同样不可能解决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所有问题,也有自身的缺陷,表现在宏观经济管理的局限性:不能弥补和克服市场自发运行的所有缺陷,或举措失当,就会造成人为的经济波动。
1、信息缺口和信息失真对宏观决策的约束。
信息缺口是指决策者在决策的实际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量不全面,存在着缺口,这个缺口对决策的准确度构成的一定影响。
信息失真是指由于技术、体制等原因,形成许多非真实的信息,从而对宏观决策的影响。
2、决策者偏好对宏观决策的影响。
决策者的偏好自觉不自觉的渗透于决策过程,必然影响决策的结果。
3、不同利益群体对宏观决策的干扰。
任何一项宏观决策的形成及变化,一定程度上是不同利益群体政策影响力均衡的结果,这个结果是客观的,但不见得都是合理的。
4、宏观政策“时滞”影响宏观管理的效果。
只要存在政策“时滞”,即使政府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百分之百的正确,也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有效。
5、经济主体的“合理预期”行为对宏观政策产生阻抗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主体都是有理性的“经济人”,而经济人的“合理预期”,常常会使政府的宏观管理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失败。
二、谈谈你对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理解和认识。
(一)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宏观经济管理主体做出宏观经济管理决策、制定宏观经济管理政策、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管理,所要实现的基本结果和预期。
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目标体系的演变:改革开放以前,主要注重设置产品产量等具体指标。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十四大以后,进一步调整并逐渐完善。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规定了宏观调控的四个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一直至今。
(二)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目标:1、经济增长——用经济增长率表示。
经济增长率应根据一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具体条件而定。
一般认为,在发展中国家:1-3%的增长率为低速增长;4-5%为中速增长;6-10%为高速增长;10%以上为超高速增长。
2、物价稳定——指物价水平在一个合理区间内变动。
物价稳定的基本标志:物价指数年自发的上涨幅度保持在2-3%以内,一般不应超过5%。
考虑到价格的结构性调整可保持在5-7%以内;如果考虑加速增长的一些特殊因素,也不能突破两位数。
3、充分就业——充分就业目标是在一定的工资水平和现有设备得到充分利用的条件下,把失业率控制在一定水平之下。
充分就业是经济稳定、繁荣和社会公平的标志,但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实现百分之百的就业或绝对消灭失业。
4、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目标是保持一定时期内(一般按年度计)整个国家的国际经济关系中收入与支出的基本平衡。
(三)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目标之间的关系1、目标的统一性。
经济增长是其他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物价稳定是其他目标实现的重要前提;充分就业能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国际收支平衡有利于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
2、目标的矛盾性。
一是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的矛盾。
经济增长本身有很大可能排斥非熟练个人的就业机会。
二是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的矛盾。
在某些特定时期经济增长可能会带来物价的过快上涨。
三是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
经济加速增长需要机器、原料、技术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如果进口多,而出口少,或出口多,而进口少,就会出现国际收支失衡。
四是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的矛盾。
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
三、分析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点和成因。
(一)经济周期是指因周期性的经济扩张和收缩的波动,而使社会再生产呈现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的周期性的运动过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10个周期,其中第十个经济周期从2000年至2009年已结束,目前进入了第十一个周期。
(二)改革开放前后比较,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有几个明显的特点:第一,波动幅度(上下波动的差)不同。
改革前的5个周期,除第1个周期振幅为9.9个百分点以外,其余均在10个百分点以上。
改革后的4个周期,除第2个周期(1982-1990)振幅高于10个百分点(11.4个百分点)以外,其余均小于10个百分点。
第二,波动的高度(每个周期内波峰年份的经济增长率)不同:改革前5个周期波动的平均高度为16.5个百分点,改革后为13.7个百分点。
第三,波动的深度(每个周期内波谷年份的经济增长率)不同:改革前5个周期波动的平均深度为-5.1%,改革后平均为5.5%。
表明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性质已经由古典型(周期内出现负增长)转为增长型(周期内没有负增长)。
第四,波动的平均位势(周期内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不同:改革前为5.9%,改革后为9.6%,表明中长期的经济增长水平明显提高。
第五,波动的扩张长度(周期内扩张期的长度)不同:改革前平均为1.8年,改革后平均为2.8年,特别是从第9和第10个周期看,出现明显延长的趋势,表明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明显增强。
(三)第十轮经济周期的新特点。
本轮经济周期从2000年——2009年,GDP增长率(%)在8.3%——13%之间。
与前9轮相比,其上升阶段从2000年到2007年持续7年,在8%以上至13%左右的适度增长区间内平稳较快地运行。
这表明,我国经济周期出现了新的波动形态,即经济周期波动的上升阶段大大延长,经济在上升通道内,持续平稳高位运行。
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周期波动史上从未有过的现象。
(五)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成因一是农业与经济周期波动。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和人口大国,农业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相当明显。
农业主要通过产品、要素和市场等途径对经济波动产生影响。
二是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周期波动。
在工业化进程中,大规模的投资与经济周期波动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在经济扩张阶段,投资的急剧扩张带动工业生产的急剧扩张。
在经济收缩阶段,投资的减少与生产的下降又紧密相联。
三是经济结构与经济周期波动。
总量矛盾的深层基础是结构问题,经济结构失衡与调整是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深层原因。
四是经济体制、经济政策与经济周期波动。
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也是影响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因素。
经济体制因素包括:(1)在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供给严重制约需求,经济上升的驱动力常常是需求膨胀(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膨胀),表现为需求主导型的经济周期波动。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则是供给主导型的经济周期波动。
五是对外经济关系与经济周期波动。
随1着我国对外经济依存度的上升,对外经济关系也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产生直接影响。
四、谈谈我国治理经济周期波动的对策措施。
在进行完前十轮经济周期波动后,我国在2009年及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了“一揽子计划”,到2009年第二季度后有效遏制了经济增长急速下滑的态势,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总体回升向好。
2009年经济增长率为9.2%,2010年经济增长率回升到10.3%,高于2009年,从而进入了新一轮即第十一轮经济周期。
如果宏观调控把握得好,第十一轮经济周期有可能延续第九、第十轮经济周期的长度,走出一个十年左右的“中程周期”。
(一)把握好新一轮周期的波形。
从我国已有10个经济周期的波形上看,主要有三种波动模式:一是“大起大落型”。
二是“大起缓落型”。
三是“缓起急落型”。
在新一轮经济周期,我们应该争取实现一种新的良好的波动模式——“缓起缓落型”。
这就是既要缓起,也要缓落。
在周期上升阶段,要尽可能延长时间地缓起;在周期下降阶段,要平稳小幅缓落。
(二)把握好新一轮经济周期的适度增长区间。
从基年经济增长率的位势来看,2011年和“十二五”时期的起点较高,继续加速上升的空间不大。
宏观调控的侧重点是使经济走稳,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
在本轮经济周期内,预计我国经济会出现总体缓慢下降的趋势,步入一个较长时期的“次高速经济增长时期”。
年平均增长率将由未来三年的9%左右逐步回落,到2020年之后降为7.5%左右。
(三)治理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政策措施。
从当前我国经济状况看,2011年前三个季度GDP分别增长9.7%、9.5%、9.1%,基本稳定在9%之上。
说明我国在经济周期运行之初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是基本正确的,国民经济总体运行良好。
第四季度和明年,我国要把握好“顺周期”和“逆周期”政策措施的有机结合,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防止经济出现硬着陆或二次探底。
一要审时度势,相机抉择地选择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目前我们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1)保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和实施力度的稳定性。
我国目前处于经济启动初期和巩固期,不确定因素很多,积极的财政政策仍需要坚持,并保持足够的力度,防止经济大起大落。
(2)注意财政支出政策和税收政策的协调。
目前,我国财政收入年均增长在30%以上,而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对税负过重问题反映比较强烈,再加上货币政策的收紧,企业经营比较困难。
因此,我们在运用财政扩张政策时,要注意结构性的税收减免政策来刺激投资和消费,防止税收政策对财政支出政策的“对冲”影响。
(3)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
今年,我国为防止通货膨胀形势恶化,采取了稳健的货币政策。
特别是今年连续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又从9月5日起扩大了存款保证金的缴存范围,不断收缩货币流动性。
下一步,在外需萎缩压力和内需尚未有效启动,而通货膨胀暂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货币政策要增强灵活性和针对性,发挥好调控作用。
(4)保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统一和协调。
稳定经济、启动经济要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机协调起来综合考虑。
同时,还要注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松紧搭配。
二要实施以产业结构升级为主的产业政策。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
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产业集聚,促进区域产业分工。
三要更加积极的促进就业政策和中性偏松的国际收支政策。
四要实施以扩大内需为抓手的消费政策。
五要积极、稳健的推进城市化进程等。
五、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内涵是什么?其影响因素各有哪些?(一)社会总供给(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