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合集下载

机构编制监督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机构编制监督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机构编制监督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机构编制监督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10-12-7 17:30:13] 来源:作者:点击: 65机构编制监督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自治州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监督检查科近年来,我们按照《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及自治区、自治州有关规定,不断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监督检查工作,各项制度逐步健全,协调制约机制初步建立,监督检查举报渠道更趋畅通,全州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稳步推进。

但随着形势发展和工作任务变化,当前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中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当前机构编制管理督查中存在的问题一是重审批、轻监管。

长期以来,我们在机构编制管理问题上,或多或少存在着重审批、轻监管或只注重审批而忽视监管的问题,比较重视机构的撤并、分设,编制的精简、压缩,职能的增加、减少,而忽略了对机构编制政策贯彻落实和机构编制批复方案执行情况等的有效监督。

在实际工作上,机构编制的事前审批固然重要,但事后的监督检查也是绝不可少的。

否则,机构编制管理的随意性就会不断增加,机构编制部门的地位和权威性就会受到一定影响。

二是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虽然,通过我们这些年的不断努力,各部门各单位对机构编制工作的认识越来越高,但还是有一些部门在具体实施工作中,无视“三定”规定的严肃性,不能站在全局的角度看问题,不能自觉地在转变职能、提高队伍素质、提高工作效率上做文章,而是只强调本部门本单位的困难,总想在增设机构、增人增编、增加职数、提升机构规格等方面打主意。

很少有单位主动提出精简机构、减少编制的要求。

有些部门之间仍存在职责不清、职能交叉重复、工作推诿扯皮的问题,有些部门的权力缺乏制约,行政行为不规范、随意性大。

地方机构编制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

地方机构编制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

地方机构编制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一)职责管理不到位,制约协调机制不健全。

一方面,以往的机构改革只注重机构“量”的转变,轻视了机构职责“质”的转变;注重于各部门职责的划分和界定,忽略了各部门运转过程中相互联系、协调合作的必然性。

职责配置上的不科学和协商制约机制的欠缺,导致了现行行政体制中各级政府大而全,职责配置上下一般粗,机构设置上下对口,各行业系统又是封闭运行,集决策、执行、监督于一身,各自为政,权力无法制衡。

另一方面,目前的机构编制工作仍然停留在静止的职责管理上,过于注重职责的界定和职责管理在机构编制等显性要素方面的体现,对各部门实际职能的动态实施缺乏量化的标准管理,忽略了对其责任的监督检查。

往往造成机构编制的调整永远无法适应职能调整的速度,各部门很容易将职能履行不到位归咎于机构编制,归咎于管理体制不顺,从而造成我们工作的被动。

(二)机构设置不规范,监督管理难度大。

随着地方机构编制条例的出台,地方政府工作部门的设置基本上比较规范。

然而,现行行政体制中除工作部门外的其他机构的设置管理,条例并未进行规范。

此处,暂称为非政府工作部门,即地方各级政府直属机构、办事机构、工作部门管理的行政机构、常设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等。

非工作部门在职责配置上,一般不具有独立的行政管理职能和独立的行政主体资格;在机构设置上,因缺乏法制约束和政策规范,往往未经上级政府批准,规避了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机构设置的批准权,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在历次机构改革中名义上精简了政府工作部门,实际上膨胀依旧;在机构管理上,通常与工作部门同级或低半级,甚至与工作部门内设机构同级,往往采取挂靠、合署和挂牌等管理形式,十分混乱;在权力监督上,无须向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负责人不须经本级人大常委会任免,往往游离于本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之外,从而规避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三)区划调整不配套,管理体制不顺。

各级政府层级之间的事权关系,历次机构改革都是重点,不再累赘。

某县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的整改方案

某县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的整改方案

某县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的整改方案引言机构编制管理是组织中一个关键的方面,它涉及到组织结构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然而,在某县的机构编制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县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因此,本文将探讨某县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方案。

问题分析人员配备不合理某县的机构编制存在人员配备不合理的问题。

一方面,一些部门的人员过多,导致资源浪费和工作效率低下。

另一方面,一些重要岗位的人员紧缺,导致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这种不合理的人员配备给县政府的运作带来了困难。

缺乏专业化人员某县的机构编制缺乏专业化人员。

许多岗位一直由一些非专业人员兼任,导致相关工作无法做到专业化。

例如,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由于缺乏专业人员,县政府在推进信息化进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

缺乏监督与考核机制某县的机构编制缺乏监督与考核机制。

这意味着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监督和评估,也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缺乏监督与考核机制也容易使一些工作人员产生懈怠情绪,对工作敷衍了事。

整改方案人员配备优化针对人员配备不合理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进行优化:1.定期进行人员编制的调整,根据各部门工作需求和职责来合理分配人员。

2.加强岗位职责的规范化,避免重复工作和资源浪费。

3.加大对关键岗位的人员招聘和培养力度,确保关键岗位的工作有专业人员负责。

专业化人员培养为解决缺乏专业化人员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招聘、培训等措施吸引专业人才加入。

2.建立专业人员轮岗制度,让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有机会获得专业培训和经验积累。

3.建立与相关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交流机制,吸引专业人士参与县政府的工作。

监督与考核机制建立为解决缺乏监督与考核机制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全面评估。

2.强化上级对下级的监督与指导,确保工作的规范和高效进行。

3.注重激励和奖惩机制,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机构编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机构编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当前机构编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
问题及对策
当前,机构编制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行政编制总量少。

现有。

级机关行政编制总量与2007年相比,仅增加了6.6%;二是职能与编制不匹配。

2010年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后,。

承接了规划建设执法、违章建筑拆除、建设行政管理等11项职责。

2012年,再次承接了公园、公众厕所、公交客运等个方面的管理职责,但相应下划的行政编制数量少。

三是事业单位总控严。

自2012年起,事业机构、编制数量实行总量控制,机构“撤一建一”、编制“增一减一”成为刚性规定,大幅增设机构和增加编制已不具有可操作性。

建议对策:一是控制总量,盘活存量,提高编制使用效率。

二是“嫁接”新职能,“改造”老机构。

三是建立动态化管理机制。

编制配置超出职能需要的进一步精简;职能消亡的,果断撤销;职能新增、加强的,适度增加。

机构编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机构编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机构编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第一篇:机构编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当前机构编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当前,机构编制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行政编制总量少。

现有。

级机关行政编制总量与2007年相比,仅增加了6.6%;二是职能与编制不匹配。

2010年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后。

承接了规划建设执法、违章建筑拆除、建设行政管理等11项职责。

2012年,再次承接了公园、公众厕所、公交客运等个方面的管理职责,但相应下划的行政编制数量少。

三是事业单位总控严。

自2012年起,事业机构、编制数量实行总量控制,机构“撤一建一”、编制“增一减一”成为刚性规定,大幅增设机构和增加编制已不具有可操作性。

建议对策:一是控制总量,盘活存量,提高编制使用效率。

二是“嫁接”新职能,“改造”老机构。

三是建立动态化管理机制。

编制配置超出职能需要的进一步精简;职能消亡的,果断撤销;职能新增、加强的,适度增加。

第二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浅谈澄迈大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消防安全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消防工作对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防止火灾发生起到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为贯彻总队《海南省公安消防总队“条令条例学习月”活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县消防大队开展了“条令条例学习月”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规范了干部、官兵的言行举止,强化了干部、官兵的法纪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在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大队战斗力的进一步提高。

如何应对、解决消防大队管理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关系到消防大队的社会形象和地位,关系到消防大队内部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到人民的安居乐业和社会和谐。

一、鉴于当前条令条例学习存在的问题,应着重抓好以下四点一是要使条令条例教育走上规范化教育。

如何改变条令条例教育落实不到位的状况,将条令条例教育纳入训练计划,建立计划、备课、测试、检查、讲评等制度,并在时间和经费等方面予以保障,使条令条例教育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第一篇: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近年来,我市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初步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和运行体制。

尤其在2001年全市党政机构改革后,市编委在通过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先后制定了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编办内部进一步整章建制,建立了机构编制审批程序、人员编制异动审批程序和日常审核监督管理程序,使机构编制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为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一些问题和矛盾也在逐步呈现,需要进一步探索和解决。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认识不够,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存在随意性。

机构编制管理的目的在于转变职能、精简机构编制、提高队伍素质、改善人员结构、提高工作效率,而一些部门和单位片面地强调自身利益,以工作任务重、人员少、困难多等客观因素为理由,在增设机构、增加人员编制、提高机构规格等方面做文章。

另一方面,以项目检查、考核、验收等理由对下级部门的机构设置、编制配备等相关问题发文件、打招呼,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条条”干预现象也时有发生,给编制管理部门贯彻落实机构编制政策带来了极大的干扰和困难。

(二)政事不分,行政部门包揽所属事业单位的事务。

随着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职能必须实行政企和政事分开。

近几年来,政府对企业的管理,由直接转变成间接,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来宏观调控和指导经济运行,而政府对事业单位的管理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上。

相当一部分行政主管部门把所属的事业单位当成附属物,对人、财、物、事实行统管统揽,用相当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去管理本应由事业单位自主处理的繁杂事务。

于是,有的部门以工作任务多、编制少为由找领导,为事业单位增配领导职数、增加人员编制、调动工作人员等,致使机关工作政事不分、事业人员臃肿难消。

(三)超编势头难挡,编制控制难度较大。

编制管理调研报告

编制管理调研报告

编制管理调研报告编制管理调研报告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一)一些部门和单位对有关的政策法规认识不够,客观上增加了机构编制管理工作难度。

目前,有些部门和单位不能站在大局的高度看问题,不是在转变职能、精简机构编制、提高队伍素质、改善人员结构、提高工作效率上做文章,而是片面地强调本部门本单位的重要性,以工作任务大、困难多等客观因素为理由,在增设机构、增编增人、提高机构规格等方面打主意。

另一方面,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条条干预现象也时有发生,以各种理由对下级部门的机构设置、编制配备等相关问题批条子、打招呼。

所有这一切给编制部门贯彻落实机构编制管理政策带来了困(二)政事分开尚不彻底,一些行政主管部门还包揽所属事业单位的事务。

随着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职能必须实行政企和政事分开。

近几年来,政府对企业的管理,由直接转变成间接,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来调控经济,指导经济运行,而政府对事业单位的管理很大程度上还存在计划管理模式。

相当一部分行政主管部门把所属的事业单位当成附属物,对人财物事实行统管,用相当大的人力、精力管理应由事业单位自主处理的繁杂事务。

于是,有的部门以工作任务多、编制少为由找领导,要求增配领导、增加人员,致使机关工作政事不分、人员臃肿难消。

(三)各种因素的超编势头难挡,编制控制难度大。

目前许多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仍然存在超编现象。

如我县县直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及中小学校教职工共超编达300多人。

造成超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上轮机构改革的分流任务尚未完成。

二是政策性安置人员难安排。

主要表现在年复一年的转业军人和城镇退伍兵的安置方面。

这些人大多数企业不愿去,自主择业不敢走,一心一意就要进机关事业单位,因此,机关事业单位超编在所难免。

三是工作需要与人员编制冻结难协调。

近些年来,从上至下都要求编制实行冻结式管理,而有些事业单位随着事业的发展又确实需要进人,无奈之下只能作超编处理。

机构编制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思考

机构编制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思考

和硕县机构编制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思考随着新一轮机构改革工作的全面展开,县机构编制部门单独设置,列党委机构序列,为促进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理顺了体制,创造了契机,打开了新局面。

但在实践中,一些老大难的问题依然存在。

现就我县围绕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以及体制机制保障方面遇到的问题,作以粗浅探讨。

一、基本情况目前我县辖区6乡1镇,总人口70000余人,核定行政机构51个,行政编制620名。

核定事业机构200个,事业编制2051名。

二、主要问题及对策(一)人员编制供给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一是:随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国家给予西部地区更多的政策倾斜,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引向深入,以及内地对口省市的支援,我县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高,发展目标也不断创出新高。

目前我县正在积极争取工业园区项目,园区立项获得通过,必将成为推动我县经济增长的另一支柱。

但同时所需机构、配置人员也为机构编制部门带来巨大压力。

二是:根据自治区商务厅《关于印发自治区流通领域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标准的通知》(新商秩序函…2011‟47号),县级还将设立12312商务举报投诉服务中心、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等机构,需要编制20余人。

三是:我县葡萄产业的增长迅猛,截止2011年底我县葡萄种植面积己达8.5万亩,其中基本农户4万亩,2012年计划新增3万亩葡萄种植任务。

已有瑞峰、芳香等8家葡萄酒企业入驻我县,年产葡萄酒能力近3万吨。

一系列完备的葡萄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但相应的产业技术服务机构还没有建立,成立相应的葡萄产业技术服务中心配备人员需要解决编制15名。

对策:优先保证经济发展工作方面的人员编制我县总体经济实力较弱,不管是在资金项目引进,还是矿产资源等各方面一直排在全州后几位,希望上级部门能够出于扶持照顾经济落后地区的角度,本着经济发展优先考虑的原则,适当增加我县人员编制,调整机构数量,以保证经济发展工作的正常开展。

某县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的整改方案 (2)

某县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的整改方案 (2)

某县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的整改方案引言某县作为一个基层行政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对于提高组织效率、保障工作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我县在机构编制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编制岗位分配不均衡、编制结构不合理、编制数量超标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本文提出了一些整改方案。

问题分析编制岗位分配不均衡当前,我县在机构编制岗位分配方面存在不均衡的问题。

一些部门和单位存在编制过剩的情况,而一些重要岗位则人员不足。

这种不均衡分配导致了工作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问题。

编制结构不合理某些部门和单位的机构编制结构较为复杂,层级过多,存在职责交叉和协调不畅的问题。

这种结构不合理导致决策难以及时执行、工作协调困难等问题。

编制数量超标我县在一些部门和单位的编制数量超过实际需求,造成了编制浪费和财政压力加大的问题。

同时,这也导致了一些重要岗位人员不足的情况。

整改方案优化编制岗位分配针对编制岗位分配不均衡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优化:•综合评估各部门和单位的工作情况和人员需求,合理调整编制岗位数量;•加强岗位需求和人员配备的动态管理,定期进行评估和纠正;•推行灵活编制机制,鼓励部门和单位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岗位调整。

优化编制结构为了解决编制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优化:•清理和整合冗余的部门和单位,减少层级和职能重叠;•设立专门的编制管理部门,统一负责编制结构的规划和优化;•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合作,建立跨部门的工作协调机制。

精确控制编制数量针对编制数量超标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控制:•制定严格的编制管理制度,明确编制数量的上限和下限;•加强对编制数量的监督和检查,重点审查编制增加的必要性;•推行人员流动和交流机制,合理利用现有编制资源。

实施方案步骤一:制定整改方案由县委、县政府组织编制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共同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目标、任务和时间表。

步骤二:开展编制调研对全县各部门和单位的编制情况进行全面调研,了解编制分配情况、结构布局和数量统计等信息。

基层机构编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机构编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县级机构编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后,县级机构编制部门改变了原来的设置模式,成为了党委序列机构。

这一变化,使得编制部门管理的职能更强了,工作力度大了,社会关注度也更高了。

一年多来,县级机构编制管理,在党委和政府工作中发挥了宏观调控职能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形成了良好的局面。

但在实际中也遇到一些矛盾和问题,给推动编制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

要落实好科学发展观,贯彻好中央精神,使机构编制工作不断健全、完善,管理走上法制化、规范化、信息化的发展轨道,就必须充分重视当前县级机构编制管理中存在的矛盾,并逐步进行解决。

一、县级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矛盾1、行政编制供与求的矛盾。

编制的供应与需求,是一对矛盾体。

一方面,党中央、国务院和要求下大力气严格控制县级机构编制,消化超编人员,另一方面,党政群机关增加人员编制的要求不断。

目前县级行政部门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供需脱节问题,主要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新一轮机构改革中,县一级政府机构的行政编制十分紧张,各部门、各单位都在申请增加编制,编制部门压力很大。

由于编制供需的严重脱节,导致了新设立的单位、职能增加的单位编制不足,政府的派出机构和执法机构普遍使用事业编制的问题。

在编制结构上,也存在着不合理的问题。

一是层级结构失衡,县一级超编较为严重,乡一级则出现空编。

二是党政结构失衡。

目前县级党委机关、其他机关所占人员编制的比例均高于规定的标准,挤占了政府机关的编制,造成了党政之间编制结构比例的失衡。

三是官兵结构失衡。

少数单位官多兵少,个别单位甚至是有官无兵。

部门编制结构失衡、人手紧张,加剧了编制的供求矛盾。

2、单位超编与缺人的矛盾。

在县级部门有一个怪圈,就是单位一方面人员超编,一方面又感到缺人。

乍一看,不可思议,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单位里人员编制不可增加,而那些年龄偏大的人员,有的转入离岗退养,有的是其它原因没有上班,然而他们仍在单位编制之列,只是干事的人少了,因此出现了超编与缺人共存的现象。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对事业单位进行机构编制管理是有效控制财政支出、提高办事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近年来,我办通过实施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控编通知书》、《机构编制管理手册》等制度,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但随着新形势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了我市的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当前事业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市财政对事业单位的支出占财政支出总比重很大,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着我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事业单位设置问题。

事业单位作为国家机关举办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出于社会公益目的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为我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市部分事业单位现在已经不再承担职能或职能严重萎缩,还有部分事业单位从我市的实际来看,根本没有建立的必要,但由于上级部门提出要必须建立,所以我市也只能迎合文件要求,建立这些事业单位。

如果仅仅存在这些单位,倒未尝不可,但存在这些单位,就要安排相应的工作人员,而这些单位有的根本就没有必要建立,还有的职能已经不存在或严重萎缩,所以,安排工作人员也就没有了必要,这样就直接导致我市财政负担和农民负担的增加,影响我市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 1 -2、全额事业单位超编问题。

我市现有全额事业编制***名,实有***人(含离岗人员91人)。

单纯从数字上来看,我市的全额事业单位并不超编。

但是,全额事业编制分为市直全额事业编制、乡镇全额事业编制和教育下属学校全额事业编制等,而且编制不能互相挪用、混用。

现在,我市市直全额事业编制***名,实有在职人员***人(含离岗人员42人),超***人(可能超编的还要多,因为有的人没到编办办理实名登记手续);乡镇全额事业编制**名,实有**人(含离岗人员49人)。

虽然我市的教育下属学校编制并不超编,但由于编制不能混用,所以说,我市的全额事业单位存在超编问题。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调研报告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调研报告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调研报告事业单位不同于行政管理机构,它是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在各级政府组织机构中,事业单位无论在机构数量上还是在拥有人员上都远远多于同级行政机构。

它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作为机构编制部门,加强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管理,此重要性显而易见。

下面,就当前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措施浅略的谈一些看法。

一、存在的问题(一)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欠合理。

首先,在机构设置方面,许多地方对事业单位机构设立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就是不管本地区有不有必要设立,只要有上级文件依据,周边有设立参考,单位有要求就可以设立。

而不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而设,本身职能相近的机构,可以合并的却单设,对要求新设立事业单位缺乏应有的设前调研。

导致机构臃肿重叠,财政负担加重,部分事业机构设立后长期无法正常运行,进人后也无事可做。

其次,在事业单位编制配备上更是无章可循,具体配几名也不是根据单位职责和工作需要来配备,而完全受制于可调编制数和财政供养能力。

因此导致部分事业单位职责多、工作量大而只有1名或几名编制,很难适应工作的需要。

(二)控制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增长难度大。

事业单位机构设立容易撤销难,编制配备容易核销难,事业单位总是设立的多,撤并的少。

许多地方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随意性很大,这就加大了控制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增长的难度。

当前就业压力很大,许多地方设立事业单位在一定程度上说不排除是为了解决地方就业,事业单位成为解决就业及解决行政机构改革安置富余人员和超编人员的一个途径,什么样的人都往事业单位摆放。

再加上我国许多地区总体上就业岗位少,就业渠道单一,进入事业单位,挤进财政拨款笼子是许多待业者的首选。

因此,面对如此社会就业形势,要控制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增长有很大的难度。

(三)事业单位人员和编制管理欠规范。

机构编制执行情况改进建议报告

机构编制执行情况改进建议报告

机构编制执行情况改进建议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分析当前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经过调研和深入分析,我们认为以下方面需要改进。

2. 问题分析2.1 人员编制不合理目前的机构编制存在着人员编制不合理的问题。

一方面,部分部门人员编制过剩,导致资源浪费和财务压力。

另一方面,有些部门却因人员编制不足而无法有效开展工作。

这种人员配置不合理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也限制了组织的发展。

2.2 组织结构冗杂目前的机构编制存在着组织结构冗杂的问题。

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不清,导致工作重复和协同不力。

此外,部分岗位设置过于细分,造成了管理复杂化和冗余。

这种组织结构冗杂给机构带来了管理上的困扰,并妨碍了工作的高效进行。

3. 改进建议3.1 优化人员编制针对人员编制不合理的问题,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审查各部门的人员编制情况,削减冗余岗位,优化资源配置;- 对重要岗位进行评估,确保足够的人员配备,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部门间的协作与沟通,避免资源浪费和工作重复。

3.2 精简组织结构为了解决组织结构冗杂的问题,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进行组织结构优化,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提高工作协同性;- 合并冗余的岗位,降低管理层级,简化组织结构;-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促进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和协作。

4. 结论通过对当前机构编制执行情况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人员编制不合理和组织结构冗杂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优化人员编制和精简组织结构的改进建议。

我们相信,通过实施这些改进措施,将能提高机构的效率和协同能力,进一步推动组织的发展。

地方机构编制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

地方机构编制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

地方机构编制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一)职责管理不到位,制约协调机制不健全。

一方面,以往的机构改革只注重机构“量”的转变,轻视了机构职责“质”的转变;注重于各部门职责的划分和界定,忽略了各部门运转过程中相互联系、协调合作的必然性。

职责配置上的不科学和协商制约机制的欠缺,导致了现行行政体制中各级政府大而全,职责配置上下一般粗,机构设置上下对口,各行业系统又是封闭运行,集决策、执行、监督于一身,各自为政,权力无法制衡。

另一方面,目前的机构编制工作仍然停留在静止的职责管理上,过于注重职责的界定和职责管理在机构编制等显性要素方面的体现,对各部门实际职能的动态实施缺乏量化的标准管理,忽略了对其责任的监督检查。

往往造成机构编制的调整永远无法适应职能调整的速度,各部门很容易将职能履行不到位归咎于机构编制,归咎于管理体制不顺,从而造成我们工作的被动。

(二)机构设置不规范,监督管理难度大。

随着地方机构编制条例的出台,地方政府工作部门的设置基本上比较规范。

然而,现行行政体制中除工作部门外的其他机构的设置管理,条例并未进行规范。

此处,暂称为非政府工作部门,即地方各级政府直属机构、办事机构、工作部门管理的行政机构、常设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等。

非工作部门在职责配置上,一般不具有独立的行政管理职能和独立的行政主体资格;在机构设置上,因缺乏法制约束和政策规范,往往未经上级政府批准,规避了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机构设置的批准权,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在历次机构改革中名义上精简了政府工作部门,实际上膨胀依旧;在机构管理上,通常与工作部门同级或低半级,甚至与工作部门内设机构同级,往往采取挂靠、合署和挂牌等管理形式,十分混乱;在权力监督上,无须向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负责人不须经本级人大常委会任免,往往游离于本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之外,从而规避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三)区划调整不配套,管理体制不顺。

各级政府层级之间的事权关系,历次机构改革都是重点,不再累赘。

机构编制问题整改工作报告

机构编制问题整改工作报告

机构编制问题整改工作报告一、引言机构编制是组织管理的基础,合理的机构编制对于组织的高效运转至关重要。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在机构编制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组织结构不合理、编制过剩等方面。

为了改进机构编制问题,提高组织运作效率,我们组织了一系列整改工作,现将相关工作情况作一详细报告。

二、问题概况1. 组织结构不合理目前,我机构的组织结构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

首先,某些部门职责交叉重叠,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其次,部分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协作,不利于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

2. 编制过剩受历史原因和管理不力的影响,我机构人员编制过多,且大部分工作岗位产出率不高。

这不仅对机构运行造成了一定的负担,同时也浪费了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

三、整改目标针对上述问题,制定以下整改目标:1. 优化组织结构通过精简部门设置,明确职责分工,减少工作重叠,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和沟通,加快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提高组织运作效率。

2. 精简编制根据工作岗位需求和人力资源情况,合理调整编制数量,确保各岗位产出率达到预期目标。

避免编制过剩造成资源浪费和机构负担加重。

四、整改方案1. 优化组织结构(1)重新审视组织结构,消除部门之间的交叉、冗余和重复工作。

(2)制定明确的职责分工,避免工作岗位之间职责模糊。

(3)建立协调机制,定期召开部门间协调会议,加强沟通和协作。

(4)推行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

2. 精简编制(1)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明确工作岗位需求。

(2)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合理调整编制数量。

(3)对岗位产出率低的工作岗位进行重新评估,如有必要,进行合理调整。

(4)完善招聘和选拔机制,确保招聘的人员能够适应工作需求。

五、整改措施及进展情况1. 优化组织结构(1)成立组织优化小组,对现有组织结构进行分析和整改方案制定。

(2)完成组织结构调整和职责分工的制定。

(3)根据调整后的组织结构逐步推进部门间的沟通和协作。

(4)组织开展培训,强化部门间沟通和协作意识。

当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当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当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当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机构编制管理作为国家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行政管理中处于源头和基础地位。

机构编制是“龙头”,是个很敏感的工作。

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我们在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已经摸索出一些成功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如联审工资制度、《机构编制管理证》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入编(减员)通知单》制度、人员编制管理台帐等。

随着新形势的发展,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也应运而生,影响了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部分单位和部门对机构编制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对机构编制管理存在忽视和松懈的情况有些部门和单位对加强新形势下机构编制管理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无视“三定”方案的严肃性,不能站在全局的角度看问题,不能自觉地在转变职能、精简机构编制、提高队伍素质、提高工作效率上做文章,而是只强调本部门本单位的困难,总想在增设机构、增人增编、增职数、提升机构规格等方面打主意。

大都强调本部门本单位的重要性和各种困难,要求增加机构、增加编制,很少有单位提出精简机构、减少编制。

要开展某一项工作,就要设立一个机构,而且动辄要为行政机构;如果行政机构不能设置,就要求设立为财政补助的事业机构,配备相应的人员。

[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http://](二)机构设置的多样性。

除了正式设立的机构以外,还以“合署”、“挂牌”、“挂靠”等形式设置机构。

如农业局增挂牌子的机构有乡镇企业局,经济贸易局增挂牌子的机构有企业工委、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等。

如果仅仅是挂牌、合署或挂靠倒未尝不可,问题是挂牌、挂靠之后,组织部门要相应地配备领导干部。

领导干部配备后,工作人员就显得不够,出现“官多兵少”和人手紧的现象,导致政事职责不分、政事人员混岗情况的产生,甚至直接导致人员超编。

(三)编制管理失之于弱。

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近年来,我市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初步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和运行体制。

尤其在2001年全市党政机构改革后,市编委在通过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先后制定了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编办内部进一步整章建制,建立了机构编制审批程序、人员编制异动审批程序和日常审核监督管理程序,使机构编制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为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一些问题和矛盾也在逐步呈现,需要进一步探索和解决。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认识不够,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存在随意性。

机构编制管理的目的在于转变职能、精简机构编制、提高队伍素质、改善人员结构、提高工作效率,而一些部门和单位片面地强调自身利益,以工作任务重、人员少、困难多等客观因素为理由,在增设机构、增加人员编制、提高机构规格等方面做文章。

另一方面,以项目检查、考核、验收等理由对下级部门的机构设置、编制配备等相关问题发文件、打招呼,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条条”干预现象也时有发生,给编制管理部门贯彻落实机构编制政策带来了极大的干扰和困难。

(二)政事不分,行政部门包揽所属事业单位的事务。

随着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职能必须实行政企和政事分开。

近几年来,政府对企业的管理,由直接转变成间接,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来宏观调控和指导经济运行,而政府对事业单位的管理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上。

相当一部分行政主管部门把所属的事业单位当成附属物,对人、财、物、事实行统管统揽,用相当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去管理本应由事业单位自主处理的繁杂事务。

于是,有的部门以工作任务多、编制少为由找领导,为事业单位增配领导职数、增加人员编制、调动工作人员等,致使机关工作政事不分、事业人员臃肿难消。

(三)超编势头难挡,编制控制难度较大。

目前,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仍然存在部分单位超编现象。

当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当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当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当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机构编制管理作为国家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行政管理中处于源头和基础地位。

机构编制是“龙头”,是个很敏感的工作。

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我们在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已经摸索出一些成功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如联审工资制度、《机构编制管理证》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入编(减员)通知单》制度、人员编制管理台帐等。

随着新形势的发展,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也应运而生,影响了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部分单位和部门对机构编制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对机构编制管理存在忽视和松懈的情况有些部门和单位对加强新形势下机构编制管理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无视“三定”方案的严肃性,不能站在全局的角度看问题,不能自觉地在转变职能、精简机构编制、提高队伍素质、提高工作效率上做文章,而是只强调本部门本单位的困难,总想在增设机构、增人增编、增职数、提升机构规格等方面打主意。

大都强调本部门本单位的重要性和各种困难,要求增加机构、增加编制,很少有单位提出精简机构、减少编制。

要开展某一项工作,就要设立一个机构,而且动辄要为行政机构;如果行政机构不能设置,就要求设立为财政补助的事业机构,配备相应的人员。

(二)机构设置的多样性。

除了正式设立的机构以外,还以“合署”、“挂牌”、“挂靠”等形式设置机构。

如农业局增挂牌子的机构有乡镇企业局,经济贸易局增挂牌子的机构有企业工委、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等。

如果仅仅是挂牌、合署或挂靠倒未尝不可,问题是挂牌、挂靠之后,组织部门要相应地配备领导干部。

领导干部配备后,工作人员就显得不够,出现“官多兵少”和人手紧的现象,导致政事职责不分、政事人员混岗情况的产生,甚至直接导致人员超编。

(三)编制管理失之于弱。

虽然有“编制就是法”的说法,但在实际工作中,编制管理的软弱性随处可见。

按照国家规定,只有军队转业干部可以超编安置。

当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当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当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当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机构编制管理作为国家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行政管理中处于源头和基础地位。

机构编制是“龙头”,是个很敏感的工作。

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我们在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已经摸索出一些成功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如联审工资制度、《机构编制管理证》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入编(减员)通知单》制度、人员编制管理台帐等。

随着新形势的发展,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也应运而生,影响了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部分单位和部门对机构编制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对机构编制管理存在忽视和松懈的情况有些部门和单位对加强新形势下机构编制管理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无视“三定”方案的严肃性,不能站在全局的角度看问题,不能自觉地在转变职能、精简机构编制、提高队伍素质、提高工作效率上做文章,而是只强调本部门本单位的困难,总想在增设机构、增人增编、增职数、提升机构规格等方面打主意。

大都强调本部门本单位的重要性和各种困难,要求增加机构、增加编制,很少有单位提出精简机构、减少编制。

要开展某一项工作,就要设立一个机构,而且动辄要为行政机构;如果行政机构不能设置,就要求设立为财政补助的事业机构,配备相应的人员。

(二)机构设置的多样性。

除了正式设立的机构以外,还以“合署”、“挂牌”、“挂靠”等形式设置机构。

如农业局增挂牌子的机构有乡镇企业局,经济贸易局增挂牌子的机构有企业工委、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等。

如果仅仅是挂牌、合署或挂靠倒未尝不可,问题是挂牌、挂靠之后,组织部门要相应地配备领导干部。

领导干部配备后,工作人员就显得不够,出现“官多兵少”和人手紧的现象,导致政事职责不分、政事人员混岗情况的产生,甚至直接导致人员超编。

(三)编制管理失之于弱。

虽然有“编制就是法”的说法,但在实际工作中,编制管理的软弱性随处可见。

按照国家规定,只有军队转业干部可以超编安置。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机构编制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科学、合理、系统地搞好机构编制管理,对于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工作效率,减轻财政负担,促进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大批事业单位。

科研教育、文化艺术、卫生体育、新闻出版、农林水利、勘察设计和社会福利等事业单位的成长壮大,对于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满足人民文化生活需要,做出了不可缺少的贡献。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事业单位在蓬勃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在机构编制管理和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分析和研究,探索出一条改革的路子。

问题之一宏观失控,微观失调。

一是事业单位在机构设置上缺乏统一性。

有些部门职能相近,能协作的不协作,能合并的不合并,形成了一种你有我也有,各搞一套,自成体系的情况。

其结果导致机构越设越庞大,人员越来越多。

二是机构布局不合理,管理负荷过重,集中在大城市的事业单位过多,其他地方过少。

据统计,中央国家机关平均每个部门直接管辖数十个事业单位,多的高达一百多个。

这些事业单位的人、财、物和工作项目等都要由国家财政直接支付。

这样,不仅巨额的事业经费要由国家财政直接支付,而且加重了国家机关的管理负荷。

地方各级国家机关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一问题。

三是人员结构比例失调。

从事业务工作的人员所占比重小,行政后勤人员比重过大(一般占40%左右,多的占到50%、60%)。

在业务人员中,特别是科研人员中,高、中、初级三种技术人员的构成也不合理。

科研单位的高、中、初三种技术人员的正常比例应为一比三比六,现在一般为一比九比四,致使大批中级人员干初级人员的工作,浪费人才。

在事业单位中,生产操作人员占整个编制总数的比例过小,不利于事业单位的正常发展。

问题之二偏重发展,忽视需要由于过去事业单位一切由国家包揽,其管理基本上靠行政化的管理方式,在实际上往往出现主观因素过多,与实际相脱离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机构编制管理作为国家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行政管理中处于源头和基础地位。

机构编制是“龙头”,是个很敏感的工作。

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我们在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已经摸索出一些成功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如联审工资制度、《机构编制管理证》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入编(减员)通知单》制度、人员编制管理台帐等。

随着新形势的发展,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也应运而生,影响了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单位和部门对机构编制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对机构编制管理存在忽视和松懈的情况
有些部门和单位对加强新形势下机构编制管理的重要意义认识
不足,无视“三定”方案的严肃性,不能站在全局的角度看问题,不能自觉地在转变职能、精简机构编制、提高队伍素质、提高工作效率上做文章,而是只强调本部门本单位的困难,总想在增设机构、增人增编、增职数、提升机构规格等方面打主意。

大都强调本部门本单位的重要性和各种困难,要求增加机构、增加编制,很少有单位提出精简机构、减少编制。

要开展某一项工作,就要设立一个机构,而且动辄要为行政机构;如果行政机构不能设置,就要求设立为财政补助的事业机构,配备相应的人员。

(二)机构设置的多样性。

除了正式设立的机构以外,还以“合署”、“挂牌”、“挂靠”等形式设置机构。

如农业局增挂牌子的机构有乡镇企业局,经济贸易局增挂牌子的机构有企业工委、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等。

如果仅仅是挂牌、合署或挂靠倒未尝不可,问题是挂牌、挂靠之后,组织部门要相应地配备领导干部。

领导干部配备后,工作人员就显得不够,出现“官多兵少”和人手紧的现象,导致政事职责不分、政事人员混岗情况的产生,甚至直接导致人员超编。

(三)编制管理失之于弱。

虽然有“编制就是法”的说法,但在实际工作中,编制管理的软弱性随处可见。

按照国家规定,只有军队转业干部可以超编安置。

但在实际工作中,组织部门在领导班子调整时,超编配备领导干部;人事部门在机构撤并、调整时,由于人员分流难度较大,让超编人员暂时在岗。

有的部门由于人员结构(年龄、专业、职务等)的原因,缺少专业人员或年轻干部,在招考或调剂时,超编配备。

更有甚者,一些部门、乡镇及其下属事业单位,视编制规定而不见,大量使用临时性人员。

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寻找原因。

客观上,目前社会事务方面新的工作很多,一项工作的开展总得有一个机构来管
理,造成机构增加(包括行政的挂牌机构和事业的实体机构)。

由于目前领导干部能上不能下的情况没有根本改变;或者由于目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机构撤并之后,人员分流有较大的难度;或者由于目前公务员队伍中专业结构不合理等原因,不得不适当补充一部分年纪轻、学历高、专业性强的人员,造成有的单位人员超编配备。

主观上,由于有的部门和少数领导机构编制观念不强,在人员配备特别是领导干部配备上,不能严格执行核定的编制数,造成机构增加,人员超编。

二、解决办法及对策
机构编制是龙头,也是个很敏感的工作,编办作为党委、政府的工作部门,要通过机构编制法制化建设,积极构建“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控制、把关、协调、监督作用,加强对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职能、机构、编制、人员结构等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和跟踪服务,更大程度地发挥机构编制部门的主要职责和职能。

(一)严格维护“三定”方案的严肃性,建立和形成机构编制管理完整的法律体系
严格执行“三定”方案,对于保持机构和人员编制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必须坚决维护其权威性和严肃性。

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得以任何方式自行调整和改变“三定”中关于主要职能、内设机构、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的规定。

从事机构编制管理的人员都知道,在机构编制管理中,有一句话叫做“编制就是法”。

光从这句话来讲,编制就是法不错;但从这句话也反映出机构设置管理的法治性不强,而“编制就是法”这句话的落实也有较大的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经济社会各项管理特别是经济管理方面的法制建设进展很快,并且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相对于其它各项工作,机构编制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进展不大,或者说立法进程滞后,使机构编制管理部门长期以来不能依法行使自己的职能,它的行政行为更多是体现上级领导的意图,而非完整的法律意志。

我们对前几次机构改革的反思,其中一条就是靠不具备法律效力的行政手段来推行的,这就不可避免地在机构编制管理上打下了人为因素的印记。

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那样,人们“往往把领导的讲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说的话,就叫‘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跟着变”。

如果领导人之间意见分歧,常常使机构编制部门陷入无所适从的两难境地。

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保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其它部门的正常长期运作,机构编制管理方面的立法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进一步调整各级政府机构设置,理顺职能分工,实现政府职责、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

”这为加快推进机构编制立法进程,实现机构编制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指明了方向。

(二)继续完善机构编制管理约束机制
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它涉及到组织、人事、财政等各个部门。

机构编制是财政部门拟定财政预算和核拨经费的主要依据,财政预算控制是机构编制约束的有效手段。

进一步完善机构编制、人员工资与财政预算相互制约机制,要以编制为基础,在机构编制部门审核批准的机构和编制的限额之内,核定人员、工资和经费,办理调配、录用、社会保险、工资福利、户口迁移等手续。

进一步完善和强化编制、人员、工资一体化管理的、相互配套制衡的刚性约束工作机制。

加快电子化进程,财政局和编办可以实行机构编制、人员工资、财政预算等微机联网,建立数据库,实行人员编制与财政预算同步监测、动态管理。

(三)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管理监督机制
一是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部门监督检查职能。

机构编制管理部门要全面转变习惯于主要抓具体审批和执行的做法,克服和扭转“弱监督、软监督、虚监督甚至无监督”问题,加强监督职能,健全完善监督检查程序和手段。

如可以结合年终统计和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及年检,对各单位的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在机构编制部门内部形成强力有效的机制和制度优势,实现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的制度化、经常化,把监督检查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日常业务职能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二是建立群众公开监督制度。

群众监督是最广泛、最有力的监督。

建立机构编制数据库,实行编制实名制和“阳光编制”,定编定岗到人,将财政供养人员情况置于广大干部职工的监督之下。

如机构编制部门对不涉及国家秘密的工作原则、审批程序、机关事业单位的定编定岗定员情况等,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开;机构编制部门通过聘请社会监督员等方式,广泛征求人民群众意见;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制度等等,进一步落实和扩大群众对机构编制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防止和杜绝“暗箱”操作等违法违纪行为,营造加强机构编制监督的良好氛围。

三是强化领导干部的编制意识,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

县乡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是执行机构编制纪律的第一责任人,负有对本地区、本单位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的直接责任。

可以视具体情况,建立健全相应的配套措施,如制定相应的年度考核方案,将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纳入各乡镇、各部门领导班子及成员的年度实绩考核目标;纪检、监察、编制、审计部门对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实施同步监督,发现和接举报有违规操作行为的,及时、迅速地介入调查,一经查实,坚决处置到位;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离任时,编办对其任职期间内机构编制管理情况进行审查,发现有违反编制纪律的,实行追
究制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