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高度重视小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高度重视小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2-07-27T08:36:59.980Z 来源:《当代教育之窗》2012年第6期供稿作者:陆海泉
[导读] 说话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训练,能够提高学生运用普通话能力,并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陆海泉(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苏虎街实验小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00)
说话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训练,能够提高学生运用普通话能力,并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说话训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就目前来看,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是比较差,当众说话时,多数学生还是畏畏缩缩、期期艾艾。
小学阶段是儿童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加强学生的说话能力,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都有重要的意义。
1.激发兴趣,使学生愿说
1.1 凸现主体——改变从众心理。社会心理学认为:每个人分属一定的群体,群体中的每一个人有共同的“群体意识”。在说话训练中也一样,当大多数人都不说话时,某个想表达意见的人会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足以使他改变观点,迎合多数。但另一个方面,又有实验证明,一旦群体中出现了偏离者,其他人的从众压力会大大下降。因此,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必须以“教”本为“学”本,改“讲”师为“导”师,变“讲”堂为“学”堂。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凸现,从众心理就会慢慢消失,说话的兴趣也就能很快调动起来。
1.2 开而弗达——启动多向思维。在说话训练中,教师应善于开拓学生多条思维之路,让学生从多角度、多方向去思考和探索。这样,学生对说话就能产生新鲜感,并能有话可说。
五年级有一篇许地山的《落花生》,大凡评论它的思想内涵,就是“做人要谦虚”,“有了成绩不要炫耀”之类的。而有一位教师立意却很新,让学生说说“炫耀”的好处,改变传统角度去揭示文章的思想。学生一下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一番讨论,学生讲出了对“炫耀”的各种各样的看法,有一个学生是这么说的:“在现代社会,有了成就应该让别人知道。只有这样,成就才有价值。不能抱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落后观点,因为‘好酒还得勤吆喝’”。
你看,学生由单向思维变为多向思维,兴趣就激发起来了,话也明显增多了。
2.消除顾虑,使学生敢说
2.1 信心激励——敢说的奠基石。有些学生开始有了说话的兴趣,但由于缺乏勇气,还是不敢开口。此时学生正处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思维最积极阶段。教师应以鼓励为主,通过目光、表情或语言,鼓励学生勇敢地说下去。教师激励的话语,会点燃学生自信的火焰。学生也能信心百倍,积极踊跃地发言,无所顾忌地进行口语表达。
2.2 及时夸奖——敢说的催化剂。学生发完言,教师应马上给予充分的评价,并把夸奖寓于评价之中。可能有学生讲得不好,说得不对,这是正常现象,教师切忌批评训斥,讽刺挖苦。不管学生讲得怎样,都应给他们的答案以肯定。这样一来,学生的情绪就始终高涨。下一次,也能勇敢积极地参与到说话训练中。
3.学练并重,使学生会说
3.1 指导正确的方法。学生刚开始的说话能力是在生活中不自觉地习得的。所以,有时说话常常抓不住主要内容,说得不完整、不准确,也常伴有方言、土语等。只有让学生克服这种无头无尾,任意粘连的毛病,学习正确的说话方法,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说话的能力和质量。
如低年级的说话训练,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因势利导,从他们熟悉的学习、游戏、生活为内容,通过各种形式进行说话。从而让学生能听明白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事,养成认真听话的习惯,并练习说一段完整、连贯的话。通过练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养成先听后说,先想后说的良好习惯。
3.2 多管齐下,加强练习。说话训练的途径十分广阔,从课内到课外,从学习到生活,无不与说有关。在实际的说话训练中,可以有选择地加以运用。首先是在语文教学中训练。语文课上,朗读、复述、回答、讨论等都是说的实际训练。教师特别重视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说话训练,引导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发表各自的见解,多进行切磋讨论。这样既培养了阅读能力,又使说话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其次是在日常生活中训练。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都离不开说话,也时时刻刻有练习说话的机会。我们语文教师要做有心人,注意在日常生活中,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联系说话,逐步提高他们的说话能力。
4.掌握技巧,使学生善说
4.1 形成良好的说话习惯。口头语言要求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它以声音为载体,具有稍纵即逝的特点。所以,口头语言的表达有较高的要求。在实际的表达中,许多学生存在着不良的说话习惯,如拉衣角、咬嘴唇,态度不自然等种种现象。教师必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在说话的时候做到口齿清楚、声音适度、落落大方等一系列要求,并在学生的实际说话过程中给予充分指导。
4.2 相机点拨,鼓励标新立异。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发现、强化学生的这种探索精神。在课堂教学中,一旦学生质疑问难,正是训练他们表达能力的最好契机。此时,应让学生独立思考,教师找准机会稍加点拨,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新颖深刻的见解,再让他们雅致精巧地表达,充分运用体态语言,调动听众的情绪。
现代社会呼唤高素质的人才,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使他们真正做到能言善辩,无论是为当前的语文学习奠基,还是为将来踏上社会工作,作用都是无可厚非的。如此,孩子面对成功,无疑又跨近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