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德兰,德国,英国,法国和西班牙的文艺复兴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文艺复兴美术
• 16世纪的德国出现了四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画 家:丢勒、格吕内瓦尔德、克拉纳赫、荷尔拜 因。其中,丢勒最具代表性,成就也最为突出。
阿尔布雷希特· 丢勒 (Albrecht Dü rer)
• 阿尔布雷希特· 丢勒(1471~1528)不仅是16 世纪德国最伟大的艺术家,同时也是欧洲整个 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 位达· 芬奇式的人物,既是版画家也是油画家、 建筑师,水彩画也很有建树。
德国文艺复兴美术
• 德国文艺复兴初期的绘画与雕刻受晚期哥特式 美术中某些因素的影响,宗教祭坛画较为发达。 画在木板上的单幅或多联的祭坛画被安置在肃 穆的教堂中,以增加庄严的气氛。
维茨 (KonradWitz)
• 15 世纪中叶开始,德国美术家表现出对人的 生活环境的关注,喜欢描绘自然环境,人物造 型则强调真实感。 • 画家维茨 (约 1414--1446) 即是这方面的代 表。他的《基督踏海》描绘了博登湖的真实景 色,虽为传统的宗教题材,画面却十分生动自 然。
阿尔布雷希特· 丢勒 (Albrecht Dürer)
• 丢勒继承了本民族的美术传统,又广泛吸取各 家之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在他的 作品中人物形象真实生动,充满了人文主义精 神,即使在宗教画中也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 丢勒曾两次辞谢外国的重金聘请,他认为德国 才是他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基石。
阿尔布雷希特· 丢勒 (Albrecht Dürer)
德尔克· 布茨 (Dirk Bouts)
• 德尔克· 布茨(约1415~1475)是尼德兰北 方画派重要代表之一。他为鲁汶市圣彼得教堂 绘制的祭坛画《最后的晚餐》被认为是尼德兰 宗教绘画中表现世俗生活的典型例子。在画中 波茨既没有根据历史传说,也没有按照宗教说 教来展示事件发生的地点,而是将最后晚餐的 场景大胆地移至15世纪尼德兰市民住宅的餐室 中,世俗气息十分浓郁。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Giovanni Arnolfini and His Bride
• 所有细节的精致刻画是尼德兰特有的细密画传 统画法,而用镜子来丰富画面的空间,正是这 幅画的特色。后来荷兰的风俗画,尼德兰的类 似绘画,都得益于这种画法的启示。
凡 ·埃克兄弟
• 扬· 艾克处理油彩的技巧是卓越的。他改进 凡· 了油画技术,采用含有树脂的稀释油调和颜料, 增强了油画的表现力,长久以来,人们将油画 的发明归功于他。
罗吉尔· 德尔· 凡· 维登 (Rogier van der Weyden)
• 康宾最著名的弟子是罗吉尔· 德尔· 凡· 维登 (1399/1400~1444)。维登早期绘画非常注 重人物的环境细节描写。但他对整体效果的注 意胜过对细节的注意。 • 在维登的画中,细致优雅的造型与柔和的轮廓 使画中的模特儿几乎都获得了一丝贵族气质。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Giovanni Arnolfini and His Bride
• 这幅作品完成于1434年,画家描绘了尼德兰 典型的富裕市民的家庭。室内的陈设和人物的 衣着,包括墙上挂镜的装饰图案画家都作了细 腻的描绘。华贵臃肿的衣饰是尼德兰市民阶层 中富有者的装束。室内的所有细节,如蜡烛、 扫帚、刷子、苹果、念珠以及前景中的小狗, 都带有一定的象征性,它们提示着对婚姻幸福 的联想。人物背后的镜子里,不仅可以看到人 物的背影,而且可以看到画家本人。
• 丢勒在油画、版画等领域留下了丰厚的成果, 以致德国美术史上称他所处的时代为“丢勒时 代”。他的作品体现着鲜明的德意志民族的特 点:坚实、严谨、缜密,不仅气势宏大,而且 富于哲理,画风严谨,素描精确,线条流畅有 节奏感。
阿尔布雷希特· 丢勒 (Albrecht Dü rer)
• 丢勒尤其精于版画创作,他在中世纪版画的基 础上,将人体解剖学、透视远近法引入版画, 以细密而劲利的线条表现形体的明暗和空间层 次,使版画艺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丢 勒数量众多的版画作品中,最著名的是《启示 录》木版组画,其中《四骑士》采用隐喻的手 法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关注与思考,间接 地反映了人民的反宗教情绪。
• 创作于1504年的《三博士来拜》是丢勒一幅 比较重要的宗教主题的油画。这幅作品既体现 《三博士来拜》 出了传统的北欧风格——对细部处理的极端关 注,同时也体现了丢勒在意大利学习的成果, 如前景人物金字塔式的构图以及那位黑人博士 优雅的站姿等。值得注意的是丢勒将其中一位 博士描绘成黑人,这在同类主题的作品中是很 少见的。一方面它表达了对基督崇拜的普遍性, 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丢勒平等的种族观念。
《一位女士的肖像》
• 《一位女士的肖像》中的年轻女子端庄地将视 线下垂,避开观者的视线,丰厚的嘴唇与紧握 的双手传达了神经质般的敏感,修剪得极为整 齐的指甲显现出她与身俱来的高贵气质。
罗吉尔· 德尔· 凡· 维登 (Rogier van der Weyden)
• 维登是继扬· 艾克之后最优秀的尼德兰画家, 凡· 由于他的活动,提高了尼德兰画派在欧洲的影 响,也为北方欧洲绘画树立了榜样。维登的代 表作有:《下十字架》、《最后的审判》等。
阿尔布雷希特· 丢勒 (Albrecht Dürer)
• 这是丢勒在木刻方面最重要的代表作,它是为 《圣经》启示录所作的十四幅木刻组画之一。 表现世界末日来临时四位骑士——“征战”、 “战争”、“饥荒”、“死亡”,奉上帝之命 手执象征人类正义与公理的弓箭、天平和铁叉 等,对人类进行审判。四骑士马蹄所到之处, 罪人统统受到了惩罚。画面上尸骸狼藉,惊慌 失措的人们被马蹄踩在地上,内容充满了恐怖 和种种神奇的隐喻。
欧洲诸国的文艺复兴美术
High renaissance
概述
• 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意大利,在其影响 之下,西欧各国也都先后萌发了文艺复兴。由 于地理、历史、民俗传统等诸因素的差异,这 些国家的美术受中世纪哥特式艺术传统的熏陶, 宗教气息十分浓厚。
概述
• 文艺复兴精神在西欧各国更多地体现为对世俗 风情的描绘。与同一时期的意大利相比,它们 的美术作品虽然缺少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所特 有的那种磅礴的气势,但尼德兰、德国、法国、 西班牙等部为欧洲文艺复兴美术的发展做出了 各自的贡献。
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
• 由于尼德兰美术中的雕塑作品现存极少,尼德 兰美术在绘画方面的成就显得相当突出。尼德 兰绘画主要是细密画miniature和祭坛画。 • 细密画miniature
• 在中世纪手抄本的基础上,产生了一种细密画风格, 细到可以在钮扣大小的面积上绘制肖像。这种传统支 配了15世纪的尼德兰绘画,使其长于写实而精于细节 描绘。
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
• 尼德兰一词意为 " 低凹的土地 " ,它所指的
地区,大体包括现今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 和法国东北部。
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
• 尼德兰的美术活动最初与法国有着密切的联系。 14 世纪时有许多尼德兰美术家受雇于法国宫 廷,他们除了将尼德兰的美术风格带到法兰西 外,同时也接受流行于法国的意大利美术风格 的影响。百年战争 (1337--1453) 之后,勃 良第首府迁入佛兰德斯境内,尼德兰文艺复兴 美术开始在改造和发展晚期哥特式艺术的过程 中发展起来。
《根特祭坛画》
ghent altarpiece
• 扇门打开时,画面呈现的是一道色彩更为灿烂 的天国景象。在上层的中央,是比真人更大的 荣登宝座的基督像,在他长袍的褶边上绣着 “王中之王,主中之主”八个字。基督戴着教 皇的冠冕,右手举起赐福,左手握着一根权杖, 脚旁摆着一顶镶嵌着珠宝的皇室王冠。两侧为 圣母和施洗者约翰,在两人旁侧是天使合唱和 乐曲演奏。下半层是祭坛画的主体部分——羔 羊的礼赞。画面具有统一的背景,长满树木的 小山丘环绕着一片苍翠繁茂的草地,画面上的 人物形象生动,充满了节日的气息。
罗伯特· 康宾 Robert Campin
• 与凡· 艾克兄弟同时代的画家罗伯特· 康宾(约 1378~1444) 艺术风格受到细密画和民间艺 术的影响,著名的作品有《受胎告知》、《圣 母子》、《耶稣诞生》等。 • 康平的绘画风格接近于凡· 艾克,而在人物形象 的细节刻画上,比凡· 艾克更细腻。
《受胎告知》
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
• 佛兰德斯是 14 世纪尼德兰美术家主要的活动 区域。在那里他们曾用绘画、雕刻来装饰教堂、 宫廷和市政建筑,但这些作品大多遭到破坏, 遗存极少。
斯吕特(Claus Sluter)
• 14 世纪末,尼德兰出现了著名的雕刻家斯吕
特 (约 135/1360--1405) 。有关他的生平和 早期的美术活动已无从考查,然而他为第戎修 道院所作的精美雕刻《摩西井》,以出色的写 实技巧一直为后世所称道。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Giovanni Arnolfini and His Bride
• 除了《根特祭坛画》以外,扬· 艾克还有一 凡· 系列的传世佳作。在当时的尼德兰,扬· 艾 凡· 克是最有实力和具有崇高地位的画家之一,尤 其是他在1432年完成了《根特祭坛画》以后, 他的艺术创作进入了黄金时期。此时他主要致 力于肖像画的创作,最著名的作品是《阿尔诺 芬尼夫妇像》 .
凡 ·埃克兄弟 (Van Eyck Brother)
• 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最初的奠基人是凡 ·埃克 兄弟。他们绘制的《根特祭坛画》 (1415-1433) 是尼德兰早期文艺复兴美术中著名的 杰作。
《根特祭坛画》 ghent altarpiece
• 这幅祭坛画是15世纪尼德兰最早、最大、最优秀的绘 画作品之一。画上每一个细节都致力于传达宗教意义, 阐述着救赎的教义。 • 这幅祭坛画由20面画板所组成,其中16面位于扇门上。 扇门的外面的左右下方,分别描绘着真人大小的捐赠 人,他们跪在福音书作者和施洗者的面前,恭敬而虔 诚。在他们的上方,大天使加百列正在对圣女宣告她 将生下救主,如同两位男预言家和两位女预言家所预 言的一样,这四位预言家则出现在扇门的最上层。中 间画面的窗户外,是当时最典型的尼德兰城镇风光。
《基督踏海》
• 德国文艺复兴美术应该说以版画成就最为突出, 对整个欧洲的美术都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施恩告尔 (Martin Schongauer)
பைடு நூலகம்• 这时期有名的美术家还有施恩告尔 (1445/1450--1491) 等。
施恩告尔 (Martin Schongauer)
• 在早期名画家中,施恩告尔的铜版画居于领导 潮流的地位。他的后继者,德国文艺复兴大师 丢勒则使铜版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斯吕特(Claus Sluter)
• 《摩西井》作于 1395--1403 年间,原是一 个巨大的十字架的基座,呈六边形,每边装饰 有比真人还大的先知雕像。其中有手执诫律的 摩西,魁伟庄严的大卫以及秃顶的以赛亚等人。 这些人物雕像个性鲜明,艺术手法简洁写实。 饱满健壮的形体,流畅飘逸的线条,使其成为 尼德兰雕刻艺术中的上乘之作,并给绘画艺术 以有力的影响。
德国文艺复兴美术
• 德国文艺复兴美术发端于 15 世纪,滞后于同 时期的意大利与尼德兰美术。这主要是因为德 国当时依然处于封建割据状态,微弱的王权不 能给这些极分散的城市以有力的保护,哥特式 美术依然占居主要地位。 1420 年至 1540 年间,德国出现了文艺复兴,一些经济发达的 城市成为诸地方美术流派的中心。
《根特祭坛画》 ghent altarpiece
• 这是一幅天堂的景象,在天堂中所有美丽的植物都茁 壮地成长。画家精确地描绘出各种植物,以致于从植 物学的角度都可以辨认出它们。在画面的地平线上是 高耸的教堂塔楼,它们象征着天国,所有受上帝救赎 的人将在那里会聚,并一起作礼拜。在画面的中央, 上帝之羔羊站在一座祭坛上,鲜血从它的胸口流入一 只圣餐杯。在前景中的喷泉上铭刻着“这是生命之水 的喷泉,出自上帝的宝座”。在《羔羊的礼赞》两侧 的画板上,公正的法官、基督教战士、隐士以及巨人 圣克里斯多佛领导朝圣者越过粗糙的地面正走向草地。
《三博士来拜》
• <四使徒>是丢勒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他创作这 幅作品时,德国的农民战争刚刚结束。丢勒试 图通过描绘基督教的四个圣徒,即约翰、彼得、 保罗、马可,表达自己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 和要求伸张正义、谴责邪恶的思想,体现了鲜 明的人文主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