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策的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住房政策变迁的过程
2005 年 5 月 9 日,国务院办公厅下达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 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意见的通知》,这一通知被作“新国八条”
2006 年5月 17 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被称为“国六 条”的房地产业六项调控措施;2006年 5 月 24 日,国务院办公厅下达了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 通知》,这一通知被称作“国十五条”。
1996 年 8 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加强国有住房 出售收入管理的意见》, 同意售房收入全部留归售房单位并用于住房建设和住 房改革。至此, 产权单位进行房改的积极性才得以调动, 公房出售才得以继续 开展。
全面推进阶段
出台停止住房实物分配政策
1998 年 7 月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 知》(以下简称房改通知)的颁布,住房的实物分配被明令停止。住房实物分 配的停止意味着单位与住房供给之间联系的切断,意味着职工将要通过市场来 满足自身的住房需求,意味着单位内住房制度的福利色彩将被最终消除。这样, 我国的住房商品化改革在经历了 20 来年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后便达到了一个 高潮,或者说我国的住房制度改革在经过了 20 来年的历程后从量变进入了质 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住房政策变 迁的过程
根据不同时期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的背景和特征, 可以将 其划分为四个阶段, 即
初步实践阶段( 1980 年 6 月—1994 年 6 月) 综合配套阶段( 1994 年 7 月—1998年 6 月) 全面推进阶段( 1998 年 7 月—2007 年 7 月) 结构调整阶段( 2007 年 8月至--) 。
1991 年的房改政策相对于 1988 年的房改方案在内容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比 如 1991 的房改政策作出了关于全面推进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规定。但是,1991 年房改政策出台的主要意义还不在于政策内容上的变化,而是在于使住房制度 改革受到了重新关注与强调,在于住房制度改革在经历了几年的停顿后得以继 续推进。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与政策变革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与政策变革改革开放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
自1978年以来,中国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的轨道上,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政策变革的背后,有着诸多因素的交织和影响。
一、经济改革: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正面临着计划经济模式带来的种种问题,如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
因此,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举措,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型。
这些改革包括农村经济改革、城镇企业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等。
在农村经济改革方面,中国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农民个体经济的发展。
这一政策使得农民获得了更多的经济自主权,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并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城镇企业改革方面,中国采取了开放政策,吸引外资进入中国市场。
同时,也鼓励国内企业进行改革和创新,提高竞争力。
这些改革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项重要举措。
通过股份制改革、重组和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的国有企业得到了重组和市场化改革,提高了效率和竞争力。
二、外贸政策的变革:走出去的战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外贸政策也发生了重大变革。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主要依靠出口来获取外汇,推动经济发展。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开始实行走出去的战略,积极促进对外投资和开展经济合作。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是外贸政策变革的重要里程碑。
作为世界经济的参与者,中国必须遵守国际贸易规则,改革和开放更多的经济领域。
这一举措使得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更加顺畅,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同时,中国积极推动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亚洲、非洲和欧洲国家的合作。
这些倡议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互联互通,促进了中国与相关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
三、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和知识的引进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通过开放政策吸引了大量外资进入中国市场。
外资的引进不仅提供了资金支持,还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历史演变与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历史演变与发展一、改革开放的背景与形成改革开放政策是中国的一个历史转折点,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
改革开放的形成背景源于中国建国以来经济发展中的困境,中国面临着严重的经济问题与生活贫困的现实,苦难与挫折促使中国政府开始反思和寻找出路。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此次决议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标志着中国自1956年以来的政治路线得到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开始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
二、改革开放政策的历史演变1.第一阶段改革开放政策的第一阶段为1978年至1984年,这一阶段着重于改革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一些突破性的变革,包括稳控价格、承包经营、土地承包、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等一系列农业政策,以及税制、金融、公司法等一系列经济政策。
2.第二阶段改革开放政策的第二阶段为1984年至1992年,这一阶段着重于进行开放、外贸的深化,实行了一系列与外贸有关的开放政策,例如对外开放、扩大对外贸易、外商投资、改革海关、外汇和经济体制改革等。
3.第三阶段改革开放政策的第三阶段为1992年至2001年,这一阶段更加深入地实施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括加快企业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以及房地产开发等方面的政策。
4.第四阶段改革开放政策的第四阶段为2001年至现在,这一阶段着重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政府在经济、贸易和金融市场的开放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成功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三、改革开放政策的发展改革开放政策的发展经历了从初步探索到全面推行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经济体制已从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括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速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农村发展等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果。
2.政治体制改革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是改革开放的长期任务,中国政府在政治政策方面的改革力度逐渐扩大,例如启动民主改革、扩大群众组织参与、加强基层治理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政策的演变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政策的演变研究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工业政策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时期。
本文将就此展开研究,从多个方面来分析我国工业政策的演变。
一、工业政策的萌芽期改革开放前,中国工业政策以锋利的计划经济为主导,国家对工业进行了全面控制,通过“五年计划”来规划国民经济和工业布局。
国家把财政资金、物资和人力资源优先投向重工业,以大型企业为主导,通过国家的指导和各项规划来控制工业的发展。
但在这个时期,我国工业政策的萌芽期也正在形成。
二、工业政策的初步建立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工业政策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国家逐渐放开了对经济的控制和干预,通过市场力量来调节经济和工业的发展。
此时,我们可以看到工业政策的初步建立。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如《征求意见稿》、《工业立法方案》等,逐渐使社会经济活力得到充分释放。
这些政策除了规范中国的工业经济之外,还为我国的工业政策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中国的工业政策也开始进行市场化改革,将市场机制引入到工业管理中来。
近代化的市场机制,大大提高了工业效率和效益,使产业规模和经济效益呈上升趋势。
这也成为中国工业政策向更为市场化走向的开始。
三、工业政策的现代化1990年代至今,中国工业政策进一步现代化。
中国开始不断调整国有工业,完善市场经济的法规和体制,通过更好地利用市场机制,推动工业的发展。
一方面,中国政府强制完善法律体系和法律政策,进一步推动工业管理现代化。
另一方面,政府还全面深化了各种综合配套政策,加大投资力度,促进产业转移,整合业务和信息的现代化。
同时,中国继续坚持市场化改革,深入发展经济,促进国家竞争力和工业发展。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工业政策开始倾向于互联网经济和新技术产业,提出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如《互联网+电不打广告》等,鼓励企业发展新技术和新产业,并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科技创新支持和科技创新服务等政策。
四、工业政策的问题虽然我国工业政策在近年来在逐步完善和发展,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住房政策变迁的过程
综合配套阶段
国务院于 1994 年 7 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 ( 国发[ 1994] 43号, 简称《房改决定》) , 第一次明确了城镇住房制度改革 的根本目标, 即“建设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城镇住房制度”。很明显, 确保“新”制度的顺利运行,需要建立起一套界定清晰、受法律保护和部门监 督的产权体系,并造就千百万多元化的产权主体作为市场运作的微观基础。由 此, 公房出售再次成为这一时期房改的重点。
这些政策采取了扩大普通商品住房的供应规模、严格控制被动性住房需求、加 大对投机性和投资性购房需求的控制力度、加强对住房市场的监管和对住房市 场交易秩序的整顿措施,以努力防控住房市场的过热问题。
2008年我国的住房市场调控政策从以防控住房市场的过热为导 向转变为以刺激不景气的住房市场为导向。2008 年 10 月 22 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发布了《关于调整房地产交易环 节税收政策的通知》,决定适当减轻个人住房交易的税收负担。
前者的目的在于确立市场化的住房制度,使市场在住房资源的配置中发挥出基 础性的作用;后者的目的则在于弥补住房市场之不足,完善市场化的住房制度, 促使住房经济的平稳运行和住房市场的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政策变化
三、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
• 【时间】:1993年
• 【背景】:1992年,在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 四大精神鼓舞下,全国排除干扰,解放思想,又 掀起了新一轮的经济建设高潮。到1993年上半年, 经济运行的各项指标继续攀升,投资增长过猛, 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进一步加剧, 市场物价水平迅速上升,经济形势十分严峻。 • 【内容】:为了保持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党中 央果断做出深化改革、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 大决策,1993年提出了加强调控的16条措施,其 中财政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增加了 47.39%,有力地平衡了商品供求,保证了物价稳定。
• 六是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平衡国际收支。 • 首先,控制需要大量补贴的产品出口,减少高亏商 品的出口,减少国家对外贸的财政补贴,调整进出 口商品结构;其次,对出口创汇企业实行税收等各 方面的政策倾斜,鼓励扩大生产出口商品,实现国
• 其次,改革企业所得税制度,取消了按所有制形式设置所得 税的做法,对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股份制和 各种形式的联营企业,均实行统一的企业所得税。国有企业 不再执行承包上缴所得税的办法,还取消了所得税前归还贷 款、上缴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国家预算调节基金的 规定。
• 再次,改革个人所得税,建立了统一的个人所得税,个人应 纳税所得在原来六项的基础上又新增加了五项,计税方法上 采取分项征收。
方面通过征集国家预算调节基金限制预算外资
金的规模,合理引导预算外资金的流向;另一
方面鼓励能有效地增加供给的生产投资,限制 “楼、堂、馆、所”及住宅等非生产性投资的规 模。
改革开放前后土地政策的演变
改革开放前新中国土地政策的历史演变(1949一1978)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政策((1949. 10-1956. 9)第一阶段:继续推行土地改革政策(1949. 10一1953春)第二阶段:初步建立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政策(1953. 4一1956. 9)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土地政策(1956. 9一1966. 5)开始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个体农民土地私有制宣告结束。
(1956. 9一1958年底)3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1966.5 -1976. 10)土地政策基本处于停止不前,乃至倒退、混乱或被砸碎的不正常状态。
4徘徊时期的土地政策(1976. 11-1978. 11)比文化大革命时期虽有所好转,但起色不大,突出的特点是徘徊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政策的发展变迁(1978 – 2002)一、人民公社后期的土地政策(1978.12-1982.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全国工作重点的转变和拨乱反正的完成,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2年9月召开标志着人民公社开始解体二、家庭联产承包政策的演变((1978.12-2002.12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前20年是人民公社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土地政策带有浓厚的人民公社色彩,后20多年是改革开放时期家庭承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
第一阶段是大突破阶段(1978. 12-1984. 12 )所谓大突破指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这一阶段的体制特征是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经营制度全而解体,新的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标志的家庭经营体制基本确立。
这一时期,土地政策走过了一个不平凡阶段。
第二阶段是大磨合阶段(1985. 1一1991. 12 )。
所谓大磨合,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处于一个剧烈的分化、改组并重新整合的过程。
这一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处于一个剧烈的分化、改组并重新整合的过程,其体制特征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全面转入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流通领域,向计划经济时期最基本的经济制度之一——“统购统销制度”发起冲击。
改革开放40年我国社会政策的探索与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我国社会政策的探索与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社会政策经历了持续的探索与发展,不断适应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文将从政府角度、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健康等方面来探讨我国社会政策的变革和发展。
一、政府角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在社会政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全面发展。
首先是政府职能的转变,从过去的“包揽一切”转向了“服务型政府”,强调政府应该为市民提供服务和公共产品,而不是过多干预市场。
其次是政府对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更加科学化和内部规范化,社会政策的制定更加强调科学数据和民意调查的使用,政策的实施更加强调透明度和问责制。
政府在社会政策领域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推行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教育和卫生体系等,促进了国家的社会政策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二、社会保障在社会保障领域,我国的政策不断完善和创新。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以“计划生育”和“一孩政策”为主要内容,在人口管理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变化。
改革开放后,我国不断加强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五项基本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建设了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保障了全体人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我国还鼓励发展商业保险和个人储蓄等形式的社会保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教育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教育政策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创新。
我国在教育方面不断加大投入,提高教育质量,不断完善教育体制,发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多样化的教育资源。
我国扩大了中小学义务教育范围,建立了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使更多的人受教育的机会,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卫生健康在卫生健康领域,我国社会政策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卫生健康事业的投入,大力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了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提高了人民的健康保障水平。
从_非均衡_到协调发展_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政策的变迁
2008年第11期《》○徐铁从“非均衡”到协调发展我国是一个国土辽阔、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明显的大国,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由来已久。
建国前,我国现代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新中国成立以后,如何缩小各地区的发展差距,一直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着重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
毛泽东在1956年《论十大关系》中就强调要处理好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从建国初期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我国注重缩小沿海与内地差距,实现区域均衡发展。
这不仅清晰地体现在上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的区域分布上,而且体现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三线”建设的规划布局中。
一、“两个大局”推动东部先富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举行的中央工作会议闭幕式上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第一次提出“先富”思想,指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
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
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
”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是在客观分析我国区域经济状况、反思建国以来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并重新审度国际形势的基础上提出的。
根据邓小平的上述思想,中央对区域发展政策进行了调整,放弃了改革开放以前实施的基于公平但牺牲了效率、具有“平均主义”特征的区域均衡发展政策,充分利用东部沿海地区的优势,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迅速提高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
为了加速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在对其进行投资倾斜的同时,还在这些地区率先实行对外开放:在东南沿海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4个经济特区之后,1984年开放了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在这些城市实行特殊优惠政策;1985年2月,中央决定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的61个市、县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设立海南省并正式设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政策的变化和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政策的变化和调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李培林摘要:本文分析和描述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社会政策的变化和发展,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真正起点实际上是阶级阶层政策的调整,即通过调整利益格局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局面。
中国在改革过程中,在20世纪80年代形成“社会发展”的理念,并把社会发展的内容列入国家发展规划,在90年代形成以增进效率为取向的社会政策体系,这一体系包括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社会福利、劳动就业、人口生育、教育医疗、社会流动、城乡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社会政策。
进入新世纪以后,面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拉开和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等一系列新挑战,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逐步形成以社会和谐为取向的促进公平和效率均衡的社会政策新体系。
社会政策通常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的发展战略目标,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配置社会保障和公共福利资源、解决各种民生问题的价值取向、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
社会政策并非从来就有的,它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为解决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而产生的。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前,只有经济统计而很少社会统计,也几乎没有社会政策的观念。
但这并不意味着那时没有社会政策,而是说在改革开放以前,几乎所有的社会政策都被看作政治问题。
实际上,直到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社会政策”这个概念,才第一次被写入中共中央全会的决定,尽管在此之前,人们已经广泛使用这个概念。
与社会政策的概念相近的一个概念是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指国家和政府制定和实施的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进行干预的政策,是一个含义非常广泛的概念。
社会政策可以说是与公共政策的相互交叉的概念,但也有的时候,人们把这两个概念视为大同小异,相互替代使用。
社会政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狭义的社会政策,主要是指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方面的政策,而广义的社会政策是指相对于政治、经济、文化的社会领域的政策。
本文所阐述的改革开放30年的社会政策变化,是从广义上使用社会政策的概念,主要包括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反贫困、环保等方面的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关系政策的演变及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关系政策的演变及启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关系政策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演变及其启示:1. 农村改革政策: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农村改革政策,包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流转等。
这些政策赋予农民更多的土地使用权和决策权,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力。
启示:农村改革政策的实施使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显示出给予农民更多权力和机会的重要性。
2. 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政策: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国逐步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包括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等。
启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目标,需要通过政策和措施来实现,保障农民的合理收入和社会保障权益。
3. 农村发展政策:近年来,我国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对农村的支持和发展。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农业现代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金融支持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 1 -启示:农村发展是城乡关系政策的重要内容,需要加强对农村的投入和支持,提升农村的发展潜力和竞争力。
4. 城乡一体化发展政策:当前,我国提出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城乡要素流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启示: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未来城乡关系政策的重要方向,需要加强城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资源要素的平衡配置和共享,实现共同发展。
以上演变启示着,城乡关系政策的演变应紧密关注农民利益、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发展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在未来的政策制定中,应注重农民权益的保护,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 2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演变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演变过程第一阶段是从1979年到1992年。
这一阶段的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呈现出有效供给不足的特征,资金需求一直有较大缺口,因此财政货币政策配合更多着眼于影响总供给,并且以“松”为主的扩张性政策搭配出现更多。
具体来看,从1979年到1980年,主要表现为两大政策“双松”配合;1981年是财政政策紧,而货币政策松;1982年到1984年,表现为两大政策“双松”配合;1985年则是两大政策“双紧”配合;1986年到1988年,仍表现为两大政策的“双松”配合;1989年到1991年,是两大政策的“双紧”配合;1992年到1993年上半年,再次出现“双松”配合。
该阶段的财政货币政策配合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政策协调的外部环境尚不完善,表现为政策作用的微观主体多是国有企业,并且通常运用行政性手段来完成政策实施。
二是在长期短缺经济环境影响下,政府还缺乏市场经济调控机制应用的经验,表现在两大政策协调方面,一直以直接调控为主,很少用财政和金融中间变量来间接影响经济主体,而且“同松同紧”情况居多,没有更多的多元化政策搭配,这也造成了政策协调的效果不佳,“一放就乱,一抓就死”成为常态。
第二阶段是从1993年到1996年。
该阶段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开始迅速提高,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微观经济主体的活跃程度也在提高。
但与此同时,在有效供给不足的背景下,经济过热也导致了通货膨胀的风险积累。
从1993年下半年到1996年,财政货币政策一直采取“双紧”配合,政策协调目标就是通过紧缩性政策,来控制赤字、减少发债、压缩政府开支、控制货币总投放量等。
与此同时,两大政策配合也逐渐获得制度改革方面的基础,其中1994年的税制和分税制改革逐渐奠定了公共财政的基础,而1995年通过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也使得货币政策制定进一步得以独立。
应该说这期间两大政策的协调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包括调控手段多样化配合、调控技巧改善、驾驭宏观经济能力有所提高,这对于实现经济“软着陆”起到了较大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土地管理政策的历史性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土地管理政策的历史性转变【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管理政策经历了历史性转变,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为农民提供了稳定的土地经营权,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推行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和现代化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的土地管理政策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土地集约利用和保护政策的出台保障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改革为农民提供了安居乐业的土地保障。
展望未来,需要加强土地管理政策的精细化和综合化,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助力实现农村振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改革开放、土地管理政策、历史性转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土地承包制度、土地流转政策、城乡统筹发展、土地集约利用、宅基地制度、推动作用、未来趋势。
1. 引言1.1 改革开放以来土地管理政策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土地管理政策经历了一系列的历史性转变,对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土地是农村经济的基础,土地管理政策的变革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利益。
改革开放以来土地管理政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土地管理政策的变革为农村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保障。
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让农民有了稳定的土地承包权,激发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推行,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土地要素的流动性,有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产业化。
城乡统筹发展的土地管理政策也为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
通过合理规划和利用城乡土地资源,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实现了城乡经济的互补性,拉动了农村地区的发展,并减少了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土地管理政策的重要性在于为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和支撑,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了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这些历史性转变为中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未来的土地管理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有力借鉴和倡导。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环境政策的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环境政策的演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环境政策经历了多次调整和改进,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效。
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农村环境的改善,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不同阶段入手,介绍我国农村环境政策的演变。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村环境政策改革开放伊始,我国农村环境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农村污染严重、资源浪费严重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在改革开放初期进行了针对性的政策调整和改革。
1984年,中国政府颁布了《土壤保护法》,这是我国农村环境领域的第一部专门立法,对土壤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起到了积极作用。
国家还扶持了一系列农村环境保护项目,加大了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为改善农村环境奠定了基础。
二、农村环境政策的调整与完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环境问题逐渐凸显,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村环境问题,政府开始加大农村环境方面的政策调整与完善。
1996年,国务院颁布了《农村环境保护条例》,明确了政府、社会和企业在农村环境保护中的责任和义务,为农村环境政策的完善提供了法律保障。
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文件,逐步建立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长效机制,推动了农村环境治理的深入开展。
三、新时代农村环境政策的新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农村环境政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国家提出了农业农村全面改革的战略部署,农村环境政策也在这一背景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升级。
2018年,《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计划》发布,明确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举措,为农村环境治理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引导和激励农民更加积极地参与农村环境治理,不断完善农村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
四、展望未来农村环境政策的走向展望未来,我国农村环境政策的发展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环境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农村环境保护的法治化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公共政策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公共政策变迁陈潭(中南大学公共政策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处于大变革、大转型时代的30年,是中国经济增长和制度成长的30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众所周知,这种社会主义变革和转型主要体现为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宏大转轨,展示了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的治理逻辑,凸显了体制转轨与政策变迁中的中国模式和独特经验。
一、中国改革30年来公共政策变迁的基本阶段考察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和制度演变历程,中国改革30年来的公共政策变迁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公共政策动员化阶段(1978-1992)。
这一阶段开始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解放运动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开放宏观政策,一直到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个阶段是一个政策动员、政策试错和政策学习的阶段,是传统的公共政策体制遭遇困境和走向突破的阶段,也是中国公共政策宏观环境下的内在要求与外在刺激形成的模仿和借鉴过程,更是公共政策获取经验和新知的演变历程。
中国改革是从农村率先突破的,中国公共政策变迁毫无疑问离不开农村政策的突破和创造。
1978年,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创农业“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由此引发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主要目标的体制改革和创新。
1982年元旦,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1991年举行的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提出把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我国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一项基本制度长期稳定下来,并不断充实完善。
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一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演变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演变过程第一阶段是从1979年到1992年。
这一阶段的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呈现出有效供给不足的特征,资金需求一直有较大缺口,因此财政货币政策配合更多着眼于影响总供给,并且以“松”为主的扩张性政策搭配出现更多。
具体来看,从1979年到1980年,主要表现为两大政策“双松”配合;1981年是财政政策紧,而货币政策松;1982年到1984年,表现为两大政策“双松”配合;1985年则是两大政策“双紧”配合;1986年到1988年,仍表现为两大政策的“双松”配合;1989年到1991年,是两大政策的“双紧”配合;1992年到1993年上半年,再次出现“双松”配合。
该阶段的财政货币政策配合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政策协调的外部环境尚不完善,表现为政策作用的微观主体多是国有企业,并且通常运用行政性手段来完成政策实施。
二是在长期短缺经济环境影响下,政府还缺乏市场经济调控机制应用的经验,表现在两大政策协调方面,一直以直接调控为主,很少用财政和金融中间变量来间接影响经济主体,而且“同松同紧”情况居多,没有更多的多元化政策搭配,这也造成了政策协调的效果不佳,“一放就乱,一抓就死”成为常态。
第二阶段是从1993年到1996年。
该阶段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开始迅速提高,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微观经济主体的活跃程度也在提高。
但与此同时,在有效供给不足的背景下,经济过热也导致了通货膨胀的风险积累。
从1993年下半年到1996年,财政货币政策一直采取“双紧”配合,政策协调目标就是通过紧缩性政策,来控制赤字、减少发债、压缩政府开支、控制货币总投放量等。
与此同时,两大政策配合也逐渐获得制度改革方面的基础,其中1994年的税制和分税制改革逐渐奠定了公共财政的基础,而1995年通过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也使得货币政策制定进一步得以独立。
应该说这期间两大政策的协调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包括调控手段多样化配合、调控技巧改善、驾驭宏观经济能力有所提高,这对于实现经济“软着陆”起到了较大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评价政策_演变、特征及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评价政策_演变、特征及展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评价政策:演变、特征及展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的教育评价政策也经历了多次演变。
这些政策旨在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提供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
本文将介绍我国教育评价政策的演变过程、特征,同时对未来进行展望。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教育评价政策主要集中在“统一笔试”上。
这种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考察,主要通过单一笔试形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虽然这种方式简单直接,但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并且对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学习压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评价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于是,我国的教育评价政策发生了转变。
1990年代,实施“分层次、多元化”的评价政策,逐渐开始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
这一时期的教育评价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开始引入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考试、口试、实验报告、作品展示等。
到了21世纪初,我国的教育评价政策再次发生了调整。
2001年,实施了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推行素质评价制度,强调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个性发展。
此时,教育评价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近年来,我国教育评价政策进一步向素质评价和综合评价发展。
201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的评价理念,要求注重学生的基本技能、社会实践能力、学科领悟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同时,评价方式也更加灵活多样,除了传统的考试评价外,还引入了课堂表现评价、个性发展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等。
不过,我国的教育评价政策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评价形式还过于侧重考试分数,学生仍然面临过多的升学压力。
另一方面,评价结果与教育质量不够紧密关联,教育评价的内涵有待进一步丰富。
此外,评价方式的科技化应用也值得进一步推进,以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土地承包政策的发展过程申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土地承包政策的发展过程申论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土地承包政策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逐渐形成了现今的发展模式。
下面我将简要阐述这一过程。
第一个阶段是1978年至1984年的农村经济改革阶段。
在这个阶段,农村经济改革成为国家的重要任务,对农村土地承包政策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和探索。
党中央提出了“包产到户”的政策,取消了集体经济一切形式的经营,确立了农民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
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农村经济焕发了活力,农民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农村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
第二个阶段是1984年至2008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阶段。
在这个阶段,土地承包经营制度进一步完善,并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结合,推动了农村农业生产的发展。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措施,加强了农业科技支持和农业机械化推进,提高了农民的生产能力和收入水平。
同时,农民合作社的发展也成为这一阶段的重要特点,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经济协作平台和服务保障。
第三个阶段是2008年至今的农业现代化建设阶段。
在这个阶段,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农业的支持和扶持,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举措。
土地承包政策的核心目标转变为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政府推动农村土地流转,鼓励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此外,政府还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民的组织力量和协作能力。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土地承包政策经历了从初步尝试到系统完善的发展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不断调整政策,逐步推进农村经济改革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也需要注意,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农村劳动力外流,土地承包政策还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政策的发展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政策的发展变迁专业:农业推广姓名:曹洪彬学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政策的发展变迁摘要:近年来有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政策发展演变的研究日渐升温。
为进一步推动这一工作,本文从人民公社后期的土地政策、家庭联产承包政策、土地管理政策等几个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土地政策发展变化进行了介绍、分析与探讨,希望对未来土地政策的制定、执行与调整有所参考。
关键词:改革开放;土地政策;发展演变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土地政策发生了历史性的变迁。
为了便于分析研究,我们将从人民公社后期的土地政策、家庭联产承包政策、土地管理政策这三个角度对1978年12月至2002年12月的24年的土地政策变迁进行论述,从而勾勒出这一期间土地政策的基本轮廓及其体系。
一、人民公社后期的土地政策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实现了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从此,中国社会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这期间,国家陆续制定了一些土地政策。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有:1978年12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
有关土地方面的政策规定有:保护人民公社各级所有权;国家和集体建设占用土地,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办理,并尽量不占耕地;农村土地包括宅基地一律不准出租和买卖;农田基本建设以改土治水为中心,遵循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原则,认真搞好规划,有步骤地进行统一治理,建设高产稳产农田;大力改良土壤,定期进行土壤普查,建立土壤档案,根据土壤状况采取改良措施;不断改善水利条件,搞好水土保持;耕种由集体分配的自留地。
1978年12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
主要内容有:不允许无偿调用和占用生产队的劳力、土地、牲畜、机械、资金;社员自留地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补充部分;继续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制度;不准破坏森林、草原、水产资源,不准妨碍蓄洪泄洪;基本建设要节约用地,尽量不占少占耕地;尽快制定土地法;运用现有大城市力量,逐步建设卫星城镇和小城镇;加强党和政府对农业的领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21
【时间】: 时间】 2008年12月 2008年12月 背景】 【背景】: 2008年下半年 2008年下半年 全球金融海啸 爆发后, 爆发后,中国 经济增长明显 减速, 减速,经济下 行压力加大。 行压力加大。
22
【内容】:积极财政政策 内容】 1.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及适度宽松货币 1.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及适度宽松货币 政策、促进农业发展、 政策、促进农业发展、推进经济结构 调整、深化改革、维护社会稳定等。 调整、深化改革、维护社会稳定等。 2.十大重点产业振兴计划 涉及钢铁、 十大重点产业振兴计划, 2.十大重点产业振兴计划,涉及钢铁、 汽车、造船、石化、轻工、纺织、 汽车、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 色金属、装备制造、电讯等产业. 色金属、装备制造、电讯等产业. 3.截至2009年 截至2009 3.截至2009年7月,相关部委还推出了 江苏沿海地区、关中天水经济区、 江苏沿海地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广 西北部湾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 西北部湾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 珠海经济特区等地区性的产业升级投 资刺激计划。 资刺激计划。在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出 台后, 台后,管理层继续出台大量区域振兴 计划, 计划,从不同的方面不断振兴经济发 细化振兴内容, 展,细化振兴内容,必然对后市经济 起到新的促进作用。 起到新的促进作用。 效果】 对遏制经济快速下滑、 【效果】:对遏制经济快速下滑、稳 定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发挥了积极的 作用。 作用。
10
【内容】: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治理经济 内容】 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 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 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 实行了紧缩财政、紧缩信贷的“双紧” 针。实行了紧缩财政、紧缩信贷的“双紧” 政策。 政策。 1.大力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大力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2.控制社会消费需求 控制社会消费需求 3.紧缩中央财政开支 紧缩中央财政开支 4.进行税利分流试点和税制改革 进行税利分流试点和税制改革 效果】 双紧”的财政货币政策实施后, 【效果】:“双紧”的财政货币政策实施后, 经济过快增长得到了控制, 经济过快增长得到了控制,物价迅速回落到 正常水平,需求膨胀得到化解, 正常水平,需求膨胀得到化解,固定资产投 资的结构有所调整, 资的结构有所调整,产业结构不合理状态有 所改变。但是,由于“双紧” 所改变。但是,由于“双紧”的财政货币政 使企业在流动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 策,使企业在流动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 生产难以正常运转,经济效益明显下降。 生产难以正常运转,经济效益明显下降。随 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快速回落, 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快速回落,居民收入的增 幅也有一定的下降, 幅也有一定的下降,市场不同程度地出现了 疲软,财政困难也日益加剧。 疲软,果】 实践证明, 从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取得 了良好的效果。 了良好的效果。1996年,国 年 民经济较为平稳地回落到适 度增长的区间, 度增长的区间,成功地实现 了“软着陆”,既有效地抑 软着陆” 制了通货膨胀, 制了通货膨胀,挤压了过热 经济的泡沫成分, 经济的泡沫成分,又保持了 经济的快速增长 ,形成了 高增长、低通胀” “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 局面,成为我国宏观调控的 局面, 成功典范。 成功典范。
8
9
【时间】:1988年9月 时间】 1988年 【背景】:从1984年后期开始,国 背景】 1984年后期开始, 年后期开始 民经济过热的迹象又逐步显现, 民经济过热的迹象又逐步显现,社 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差额不断扩 大,投资消费高速增长,价格总水 投资消费高速增长, 平大幅攀升。 平大幅攀升。为满足社会固定资产 投资增长的要求和解决企业流动资 金短缺的问题, 金短缺的问题,国家不断扩大财政 赤字,而为弥补赤字, 赤字,而为弥补赤字,银行超量发 行货币,又加剧了物价指数上升。 行货币,又加剧了物价指数上升。
23
24
【时间】:2010年 时间】 2010年 内容】 【内容】:中国将继续实行积 极的财政政策。 极的财政政策。 1.更加注重推进结构调整和发 1.更加注重推进结构调整和发 展方式的转变, 展方式的转变,切实提高经济 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把保持经 济平稳较快的发展与调整结构 结合起来, 结合起来,大力支持推进结构 调整, 调整,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结构 优化的基础上, 优化的基础上,促进区域协调 发展。 发展。 2.更加注重扩大内需 更加注重扩大内需, 2.更加注重扩大内需,特别是 消费需求, 消费需求,切实保持经济平稳 较快增长。 较快增长。 3.更加注重保障民生 更加注重保障民生, 3.更加注重保障民生,切实推 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4.更加注重深化财税改革 更加注重深化财税改革, 4.更加注重深化财税改革,切 实增强财政经济发展的内在动 力和活力。 力和活力。 5.更加注重加强财政科学化 更加注重加强财政科学化、 5.更加注重加强财政科学化、 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 金的绩效。 金的绩效。
1
2
3
4
【时间】:1979年 时间】 1979年 背景】 【背景】:经济出现 过热现象及引发的财 政赤字严重、 政赤字严重、投资需 求和消费需求双膨胀 物价持续上涨、 物价持续上涨、外贸 逆差增加等问题。 逆差增加等问题。
5
【内容】:中央提出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内容】 中央提出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的八字方针。 的八字方针。 1.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 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 1.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平衡国际收支 2.改革财政体制 实行“分灶吃饭” 改革财政体制, 2.改革财政体制,实行“分灶吃饭”,促进各级财政实现收支平 衡 3.压缩基建规模 控制投资需求。控制消费需求,压缩各项开支。 压缩基建规模, 3.压缩基建规模,控制投资需求。控制消费需求,压缩各项开支。 稳定市场, 稳定市场,平抑物价 4.增加农业 轻工业投资,提高消费品供给能力。 增加农业、 4.增加农业、轻工业投资,提高消费品供给能力。 效果】 通过宏观调控,基本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 【效果】:通过宏观调控,基本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物价稳定 和信贷平衡的预期目标。但由于经济调整中紧缩的政策力度过大, 和信贷平衡的预期目标。但由于经济调整中紧缩的政策力度过大, 经济增长率从1980年的7.8%降到1981年的5.2% 1980年的7.8%降到1981年的5.2%。 经济增长率从1980年的7.8%降到1981年的5.2%。
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主,在扩大投资、 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主,在扩大投资、刺 激消费、鼓励出口、拉动经济增长、 激消费、鼓励出口、拉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 结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结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成功地抵御了 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 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得 到根本性的改善。 到根本性的改善。通货紧缩的趋势得到了有效 遏制,社会需求全面回升, 遏制,社会需求全面回升,经济结构调整稳步 推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推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6
7
【时间】:1982年 时间】 1982年 背景】 【背景】:国民经济出现下滑
【内容】:1982年开始实行宽松的财 内容】 1982年开始实行宽松的财 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放松 银根,继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银根,继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对企 业实行利改税, 业实行利改税,调动企业和地方的生 产积极性,增加有效供给, 产积极性,增加有效供给,缩小总供 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差距。 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差距。 效果】 1982年开始 年开始, 【效果】:从1982年开始,国内生产 总值增长速度逐步回升, 总值增长速度逐步回升,当年增长 9.1%,增幅较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 3.9个百分点 9.1%,增幅较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 1983年加快到10.9%。 年加快到10.9% 1983年加快到10.9%。
16
【内容】:为了扩大需求,从1998年7月开始, 内容】 为了扩大需求, 1998年 月开始, 国家实施了积极财政政策。 国家实施了积极财政政策。 1.增发国债 增发国债, 1.增发国债,加强基础设施投资 2.调整税收政策 支持出口、 调整税收政策, 2.调整税收政策,支持出口、吸引外资和减轻 企业负担 3.增加社会保障 增加社会保障、 3.增加社会保障、科教等重点领域的支出 4.充分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充分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4.充分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提高 城市居民个人消费能力 5.支持经济结构调整 支持经济结构调整, 5.支持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国有企业改革 6.加大治理乱收费力度 加大治理乱收费力度, 6.加大治理乱收费力度,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 7.实行 债转股” 实行“ 7.实行“债转股” 效果】 1998年至2002年的财政宏观调控 年至2002年的财政宏观调控, 【效果】:1998年至2002年的财政宏观调控,
17
【时间】:2004年 时间】 2004年 背景】 【背景】:扩大内需 取得显著效果后, 取得显著效果后,经 济运行中又出现了投 资需求进一步膨胀, 资需求进一步膨胀, 贷款规模偏大,电力、 贷款规模偏大,电力、 煤炭和运输紧张状况 加剧, 加剧,通货膨胀压力 加大,农业、交通、 加大,农业、交通、 能源等薄弱环节以及 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服务业投 入严重不足等新问题, 入严重不足等新问题, 结构问题依然是我国 国民经济中的深层次 矛盾与问题。 矛盾与问题。
11
12
【时间】:1993年 时间】 年 背景】 【背景】:1992年,在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鼓舞下,全 年 在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鼓舞下, 国排除干扰,解放思想,又掀起了新一轮的经济建设高潮。 国排除干扰,解放思想,又掀起了新一轮的经济建设高潮。到1993年 年 上半年,经济运行的各项指标继续攀升,投资增长过猛, 上半年,经济运行的各项指标继续攀升,投资增长过猛,基础产业和基 础设施的“瓶颈”制约进一步加剧,市场物价水平迅速上升, 础设施的“瓶颈”制约进一步加剧,市场物价水平迅速上升,经济形势 十分严峻。 十分严峻。 内容】 为了保持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党中央果断做出深化改革、 【内容】:为了保持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党中央果断做出深化改革、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大决策, 年提出了加强调控的16条措施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大决策,1993年提出了加强调控的 条措施, 年提出了加强调控的 条措施, 其中财政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中财政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1.改革财政体制,调整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 改革财政体制, 改革财政体制 调整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 2.实行税利分流,规范政府与企业的分配关系。 实行税利分流, 实行税利分流 规范政府与企业的分配关系。 3.进行大规模的税制改革。 进行大规模的税制改革。 进行大规模的税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