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落体运动公开课.ppt

合集下载

《自由落体运动》公开课PPT课件

《自由落体运动》公开课PPT课件

2.10cm
2
x2 =1.07cm

3.17cm
3
频 g =0.0027/(1/60)2 =9.72m/s2 x3 = 1.34cm
4

4.51cm
照 闪光时间间隔为1/60秒
x=4 1.61cm
5

6.12cm
6
2021/3/12
9
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公式
vt=gt
x=gt2/2
vt2=2gx
h=H-H’=45m-20m=25m
2021/3/12
H’ H
17
作业: 一矿井深H=125m,在井口每 隔一段时间落下一小球,当第11个小球 刚从井口开始下落时,第一个小球恰好 落到井底。问: (1)每隔多长时间落下一球? (2)此时第3个与第5个小球相距几米?
2021/3/12
18
感谢您的阅读收藏,谢谢!
x= vt ·t/2
△x=gT2
2021/3/12
10
自由落体加速度
一.概念:
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 落体运动中加速度都相同, 叫自由落体加速度(或重力 加速度)。
2021/3/12
11
自由落体加速度
二.大小: 1.在地球上的同一地点自由落 体加速度都相同,但不同的地 点稍有差别。能看出规律吗?
重力加速度 9.780 9.788 9.794 9.794 9.798 9.801 9.803 9.816 9.832
13
自由落体加速度
三.方向:
竖直向下。
2021/3/12
14
自 由 落 体 运 动 的 应 用
2021/3/12
下小 小石为 石块了 块从测 下顶出 落部深 的落度 时下, 间,让 。记一

自由落体运动ppt课件(PPT演示)

自由落体运动ppt课件(PPT演示)

解析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在地球表面附近,自由落体 运动的加速度约为9.8m/s², 这是一个恒定的值,不随物 体质量、形状等因素改变。
解析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 速度和位移计算:时间可以 通过公式t=√(2h/g)计算,其 中h为下落高度,g为重力加 速度;速度可以通过公式 v=gt计算,其中t为下落时间; 位移可以通过公式h=1/2gt² 计算,其中t为下落时间,g 为重力加速度。
更精确的测量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有望出现更精确的测量技术,以进一步提高自 由落体运动的实验精度。
更深入的理论研究
当前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理论研究仍有一定的局限性,未来有望通过更 深入的研究,揭示更多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和性质。
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随着对自由落体运动认识的加深,其应用领域也将进一步拓宽,有望 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4. 打点计时器在纸带 上打下一系列点迹;
实验器材与步骤
6. 选取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用刻度 尺测量各点迹间的距离;
7. 根据测量数据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值。
实验数据分析与结论
数据分析
根据测量得到的位移和时间数据,可以 绘制出位移-时间图像或速度-时间图像, 进一步处理数据可以得到重力加速度的 值。通过对比不同纸带上的数据,可以 分析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5 自由落体运动的常见问题 与解析
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常见问题
01
02
03
04
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是多少?
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 速度和位移如何计算?
哪些因素会影响自由落 体运动?
问题解析与答案
解析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在仅 受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 落的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公开课)(课堂PPT)

自由落体运动(公开课)(课堂PPT)

9
x1 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性质 x2
x3
设计实验方案(二)
x4
也可以用频闪照相来
研究自由落体运动 x5
x6
∵v-t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10
4.自由落体加速度
(1)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 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的加速 度,也叫做重力加速度。用g 来表示。
13
5. 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速度公式
匀变速直线运Βιβλιοθήκη 动v v0 at位移公式
x
v0t
1 2
at
2
位移速度公式 v2 v02 2ax
平均速度公式 v v 0 v 2
vo= 0
a=g
自由落体运 动
v gt
h 1 gt2 2
v2 2gh
v v 2
14
【例1】从离地50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 g=10m/s2,求:(1)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2) 从开始落下的时刻起,在第1s内的位移、最后1s内的 位移;(3)落下一半时间的位移 解析(:1)由公式:h= gt2,得落地时间:
(2)第1s内的位移:h1= gt12= ×10×12=5m
因为前9s内的位移为:h2= gt22= ×10×92=405m
所以最后1s内的位移为:h10=h-h9=500m-405m=95m
(3)落下一半时间即t0=5s,其位移为:h5= ×10×52=125m
15
四. 实际应用(一)--测高度 测高度
(2)方向:竖直向下 (3)大小:与地理位置(高度和纬度)有关
从低处到高处重力加速度在减小; 从两极到赤道重力加速度在减小。 注意:通常取g=9.8m/s2

公开课自由落体运动PPT课件

公开课自由落体运动PPT课件
定值且不变,通常的计算中一般都取g=9.8m/s2,在 粗略的计算中还可以取g=10m/s2。
优秀课件
随 纬 度 升 高 , 重 力 加 速 度 增 大25
正是:物体从空自由下,轻重没有快慢差。 你我一个加速度,共同享受九点八。
优秀课件
26
四、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v0=0,a= g)
1. 速度与时间关系式v = v0+a t → v = g t 2. 位移与时间关系式x =v0 t+ at2/2→ x = g t2/2 3. 位移与速度关系式v2- v20 = 2ax→ v2 = 2 g x

结论:在真空中下落快慢与物体的重量无。关
优秀课件
15
阿波罗登月实验
1971年,阿波罗飞船 登上无大气的月球后,宇 航员特地做了使羽毛和重 锤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的 实验,无数观众从荧屏上 看到,它们并排下落,同 时落到月球表面。
优秀课件
16
结论:
如果物体只受重力作用(空气阻
力可忽略不计时),在同一高度静 止释放不同物体,它们下落的快慢 应该相同,而与物体轻重无关。
优秀课件
17
一.自由落体运动
1. 定义: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 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2. 特点: ⑴ v0 = 0 ;
⑵ 只受重力作用;
3. 如果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 忽 略,静止物体的下落也可以近似看作 自由落体运动。
优秀课件
18
问题:
自由落体运动是什么性质的运动
直观判断 (1)轨迹是直线
优秀课件
32
2、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正确的

(B )
A、重的物体g大 B、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g值一样大 C、g值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 D、g值在赤道处大于北极处

自由落体运动完整ppt课件

自由落体运动完整ppt课件
速度公式
v=gt,其中v是末速度,g是重力加速 度,t是时间。
含义
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即 随着时间的增加,速度不断增大。
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
位移公式
h=1/2gt²,其中h是下落高度,g是 重力加速度,t是时间。
含义
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 正比,即随着时间的增加,位移不断 增大。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的物体, 无论质量大小,它们下落的时间都相 同。
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前景展望
深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微观机制
随着物理学理论的不断发展,未来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微观机制,探索其更 深层次的物理规律。
拓展自由落体运动的应用领域
自由落体运动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未来可以进一步拓展其应用领域,例如在航空航 天、地质勘探等领域的应用。
跨学科研究自由落体运动
在体育运动中,自由落体运动被广泛应用于 计算运动员的跳跃高度和远度等成绩,为比 赛和训练提供准确数据。
05
自由落体运动的拓展与延伸
竖直上抛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的对比
01
02
03
04
运动轨迹
竖直上抛运动是直线运动,自 由落体运动也是直线运动,但
方向相反。
初速度
竖直上抛运动有向上的初速度, 自由落体运动的初速度为零。
通过绘制v-t图像或利用逐差法等方法,分析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求出重力加速度g的值。
实验结论与误差分析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和处理,可以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即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同时,还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g的值。
误差分析
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包括打点计时器的误差、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的摩擦、测 量误差等。为了减小误差,可以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选用精度更高的测量工具等方

2.4自由落体运动 课件(33张PPT)

2.4自由落体运动  课件(33张PPT)

想一想
如果没有空气阻力的影响,轻重不同 的物体下落的快慢会是什么情况呢?
——如果没有空气阻力的影响,所有 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
自由落体运动: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只受重力、初速度为 0
理想化物理模型
近似条件:空气阻力影响很小时,物体的下落 也可近似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1.78
2.17
2.62
2.95
3.29
/
实验: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a1=9.70 m/s2
实验: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a2=9.67 m/s2
实验: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a3 = 9.66 m/s2
实验: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a1=9.70 m/s2 a2=9.67 m/s2 a3=9.66 m/s2
1.46
1.85
2.32
2.62
2.98
3.42
/
纸带2
0
1
2
3
4
5
6
7
8
t /s
0
0.04
0.08
0.12
0.16
0.2
0.24
0.28
0.32
x /cm
0.00
2.17
5.82
11.04 17.80 26.15 36.18 47.66 60.52
Δx /cm
2.17
3.65
5.22
6.76
8.35
0.00
2.49
6.50
12.05 19.15 27.82 38.31 50.11 63.25
Δx /cm
2.49
4.01

公开课:自由落体运动 P P T课件ppt课件

公开课:自由落体运动 P P T课件ppt课件

平均速度公式
v v0 v 2
自由落体运 动
vt gt
x 1 gt 2 2
vt 2 2gx
vv 2
自由落体运动的应用(一)
测反应 人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经过的时间 时间
用一长米尺,记录下落位移,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和已知 的g值来计算反应时间t
测测你的反应时间
请根据今天所学自由落体运动 知识测测你的反应时间。
演示实验2:
大纸片和小纸团落体运动比较
轻的物体下落快
演示实验3:
粉笔头和小纸团落体运动比较 结论:两者下落快慢基本相同
演示实验4:
质量相同的纸片和小纸团落体运 动比较
结论:纸团下落的更快一些
16世纪以前,人 们对亚里斯多德顶礼膜拜。 直到16世纪末,意大利物理 学家伽利略指出了这种认识 的错误性。著名的比萨斜塔 实验,这个由伽利略做的实 验就是研究这个问题的,并 且他用归谬法、数学推理都 证明亚里斯多德的观点是错 误的。
友情提示:捏尺的 手指应位于尺下部 的0刻度位置,且手 的任何部位不要碰 到直尺.
自由落体运动的应用(二)
测高度
如何测量悬崖、水井的高度
• 2、为了测出井口到井里水面的深度,让 一个小石块从井口下落,经过2.0s后听 到石块落到水面的声音。求:井口到水 面的深度。
⑵ 只受重力作用;
3. 如果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 忽 略,静止物体的下落也可以近似看 作自由落体运动。
问题二:
自由落体运动是什么性质的运动
直观判断 (1)轨迹是直线
(2)运动得越来越快
初速度为零加速直线运动
思考:是变加速?还是匀加速?
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采取什么方式来研究

自由落体运动ppt课件完整版

自由落体运动ppt课件完整版

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方法
01
数据采集
记录小球从不同高度下落时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时间,以及当时的温度、
气压等环境参数。
02 03
数据处理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公式,计算出小球在不同高度下落的加速度, 并求出重力加速度的平均值。同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小球下落高度 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数据分析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验证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以及重力加速度 的存在和大小。同时,还可以通过比较不同高度下落的加速度值,探究 重力加速度与高度的关系。
01
02
03
初速度为0
只受重力的作用
04
05
加速度恒定,等于重力加速 度g
自由落体加速度
定义
自由落体加速度是指物体在自由 落体运动中,单位时间内速度的
变化量。
公式
a = g,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一般 取9.8m/s²(或10m/s²)。
方向
自由落体加速度的方向始终竖直向 下。
初始速度与位移
01
02
通过隔震支座等装置,延长建筑物自振周期,减 小地震时建筑物的加速度反应,从而降低地震对 建筑物的破坏程度。
桥梁设计中的动力学分析
运用自由落体运动原理,分析桥梁在车辆荷载、 风荷载等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确保桥梁的安全性 和稳定性。
体育竞技项目分析
跳高、跳远项目
分析运动员起跳后的自由落体运 动过程,研究如何提高运动员的
06
自由落体运动相关拓展 知识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研究贡献
推翻亚里士多德理论
01
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和逻辑推理,成功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
物体下落速度与重量成正比的理论。
提出自由落体概念

高中物理必修1《自由落体运动》(共24张)PPT课件

高中物理必修1《自由落体运动》(共24张)PPT课件

.
21
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际应用(二)
做一做
.
22
.
23
小结
一. 自由落体运动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二.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 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a=g
3.自由落体运动运动规律—公式
1) 位移 公式
x
v0t
1 at 2 2
2) 速度 公式 vt v0 at
空气阻力有关!
.
4
那么无空气的条件下,会怎样呢?
阅读教材:演示实验
真空管试验
没有空气时,物体下落时只受重力作用, 下落的一样快
.
5
.
6
.
7
一、自由落体运动
• 定义: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
始下落的运动 (在有空气的空间
里,如物体重力远远大于所受空气 阻力,此阻力可忽略不计,则物体 下落的运动也可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vt2v02 2ax
v v0 v 2
vt2 2gx
v v 2
.
18
练习:
1.以下对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D)
A.物体开始下落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 B.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增加,加速度保持不变; C.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和加速度同时增大; D.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的变化率是个恒量.
地点
赤道 广州 武汉 上海 东京 北京 纽约 莫斯科 北极
纬度
0° 23°06' 30°33' 31°12' 35°43' 39°56' 40°40' 55°45'
90. °

自由落体运动25张ppt(全文可看)

自由落体运动25张ppt(全文可看)

通过测量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和 时间,可以验证位移-时间关系 式,并求出重力加速度g的值。
速度-时间关系式
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为:v = g * t,其中v为速度,g为 重力加速度,t为时间。
该公式表明,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即速度随时间的增加 而线性增大。
通过测量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和时间,可以验证速度-时间关系式,并求 出重力加速度g的值。同时,也可以利用该公式计算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 度。
自由落体运动25张ppt(全文 可看)
目 录
• 自由落体运动基本概念 •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 自由落体运动实例分析 • 自由落体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 • 自由落体运动与其他运动形式比较 • 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设计与操作 • 自由落体运动相关问题研究及展望
01 自由落体运动基 本概念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动力学等问题。
建筑设计安全考虑
01
高层建筑抗风设计
在高层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风荷载对结构的影响。自由落体运动的原
理可以帮助工程师计算风荷载作用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2 03
地震工程
地震时地面运动可以看作是一种复杂的自由落体运动。通过研究地震波 的传播规律和结构物的动力响应,可以实现抗震设计和地震灾害的预测 与评估。
测量重力加速度
自由落体仪
使用自由落体仪可以测量重力加 速度,通过测量物体下落的时间 和距离,利用公式计算得出重力
加速度的值。
伽利略斜面实验
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发现自由落 体运动的规律,并测量了重力加 速度的值。该实验为后来的自由
落体研究奠定了基础。
地球重力场模型
基于自由落体运动的观测数据, 科学家们建立了地球重力场模型, 用于研究地球形状、内部结构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位移公式
x
v0t
1 2
at 2
位移速度公式 v2 v02 2ax
平均速度公式 v v0 v 2
vo= 0
a=g
自由落体运 动
v gt
h 1 gt 2 2
v2 2gh
vv 2
【例1】从离地50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 g=10m/s2,求:(1)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2) 从开始落下的时刻起,在第1s内的位移、最后1s内的 位移;(3)落下一半时间的位移 解析(:1)由公式:h= gt2,得落地时间:
2.伽利略的观点
1. 16世纪,意大利的 科学家伽利略用假设的方法 巧妙地推翻了这种观点。
2. 实验:在比萨斜塔 用实验证明了这种观点(?)
1590年,传说伽利略在 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 同时落地”的著名实验,从 此推翻了亚里斯多德“物体 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 学说,纠正了这个持续了 1900年之久的错误结论。
(2)第1s内的位移:h1= gt12= ×10×12=5m
因为前9s内的位移为:h2= gt22= ×10×92=405m
所以最后1s内的位移为:h10=h-h9=500m-405m=95m
(3)落下一半时间即t0=5s,其位移为:h5= ×10×52=125m
四. 实际应用(一)--测高度 测高度
实验3:
把半张纸片捏成纸团,将纸团和一张展开的完整的 纸片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
原因: 空气阻力对运动快慢有影响
牛顿管
注意:观察实验 得出结论 抽气后,就排除了 空气阻力 的影响 现象:___在__真___空__中__同___时__落__地_______ 结论:_在__真___空__中__下___落__快__慢___与__物__体___的__重__量___无__关___
900
重力加速度 9.780 9.788 9.794 9.794 9.798 9.801 9.803 9.816 9.832
特点:g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大;赤道处最小,两极最大
随 海 拔 高 度 升 高 , 重 力 加 速 度 减 小
5. 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速度公式
匀变速直线运 动
v v0 at
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有一种“傻瓜”照相机,其光圈 (进光孔径)随被拍摄物体的亮度自动
A
调节,而快门(曝光时间)是固定不变
的。为估测该照相机的曝光时间,实验
B
者从某砖墙前的高处使一个石子自由落
下,拍摄石子在空中的照片如图所示。
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
条模糊的径迹。
月球上物体 下落的实验
锤子 羽毛
知识链接: 1971年,乘坐阿波罗15号飞船登月的宇航员大
卫·斯科特(David Scott)将一把锤子和一根羽毛带上了 月球,在没有大气的月球上做了有趣的自由落体试验。 通过电视直播,全球观众看到的结果当然是轻柔的羽 毛和沉重的铁锤同时落到月球表面。
三 . 自由落体运动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2.5 自由落体运动
一. 历史的回顾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重的快!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前384—322)
亚里士多德通过对大量的
物体自由下落的观察,直接得 出结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 下落的快,即“重快轻慢”。 由于他在学术界的崇高地位, 且该结论符合生活经验,这种 论断流传了近2000年。
1.定义: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 始下落的运动
注意:在有空气的空间里,如物体 重力远远大于所受空气阻力,此阻 力可忽略不计,则物体下落的运动 也可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2.特点:(1)物体只受重力作用 (2)物体由静止开始下落
3.运动性质:
探究:自由落体 运动的运动性质
设计实验方案(一)
用打点计时器研 究自由落体运动
x1 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性质 x2
x3
设计实验方案(二)
x4
也可以用频闪照相来
研究自由落体运动 x5
x6
∵v-t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4.自由落体加速度
(1)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 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的加速 度,也叫做重力加速度。用g 来表示。
H = gt2
……①
……②
解①、②两式得:t=4s H=80m
四. 实际应用(二)
测反应

时间



h
1 2
gt 2

反 应
t 2h

g

人从发现情况到做出反应所需的时间叫反应时间
1.思考一下,测定反应时间的原理是什么?
原理: 人的反应时间等于直尺下落的时间 2.如何操作,需要读哪些数据?
四. 实际应用(三)--测曝光时
(2)方向:竖直向下
(3)大小:与地理位置(高度和纬度)有关 从低处到高处重力加速度在减小; 从两极到赤道重力加速度在减小。
注意:通常取g=9.8m/s2 粗略计算时可取g=10m/s2
重力加速度的数值 g /(m/s2)
地点 赤道 广州 武汉 上海 东京 北京 纽约 莫斯科 北极
纬度 00
23006’ 30033’ 31012’ 35043’ 39056’ 40040’ 55045’
h
1 2
gt 2
比如测一口井的深度, 测山涯、房的高度等 等.
四. 实际应用---测高 度
【例1】为了测出井口到井里水面的深度,让一个小石块 从井口落下,经过2s后听到石块落到水面的声音。求井 口到水面的大约深度(不考虑声音传播所用的时间)。
解:由题意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t=2s,g取9.8m/s2
一样快!
3.爱因斯坦评价:
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 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 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爱因斯坦
真正的物理学开始了……
二. 探究影响落体运动快慢因素
实验1:
将一粉笔头和一张展开的纸片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
实验2:
把一张纸片捏成纸团,将纸团和一张展开的纸片从 同一高度自由下落
所以 h 1 gt 2 1 9.8m / s2 (2s)2 19.6m
2
2
四. 实际应用(一)--测高度
【例2】从某一高塔自由落下一石子,落地前最后一 秒下落的高度为塔高的7/16,求塔高?
分析:石子的下落可以近似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因此可以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来求解本问题
解法一:设石下落的总时间为t,塔高为H, 则下落距离为塔高的9/16时经过时间(t-1),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公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