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艺学】干制
食品加工工艺第五章食品的干制保藏技术
§1.2.2.湿物料的湿热传递过程
脱水的过程实质上是热量和水分的传递过程。
在蒸汽压差的作用下表面水分扩散到空气中
内部水分转移到表面
湿度梯度
温度梯度
热量由表面向内部传递
5.食品的干制保藏技术
§1.2.2.湿物料的湿热传递过程
食品表面
给湿过程
湿热传递过程
食品内部 导湿过程
5.食品的干制保藏技术
温度↑→夹持空气体积↑→压力↑→水分挤向低温处
❖ 水分迁移量
qm md 0 grad
qmθ: 水分湿热传导的流量密度(㎏·m-2·h-1)
δ :热湿传导系数(kg·kg-1·℃-1)
gradθ:温度梯度(℃·m-1)
5.食品的干制保藏技术
§1.2.2.2.导湿过程
❖B点是毛细管水和吸附水的分界点。
旋转式 雾化器
并流双流体 雾化器
喷泉式双流体 雾化器
5.食品的干制保藏技术
喷雾干燥原理示意图
1.空气过滤器 2.加热器 3.热风分配器 4.干燥室 5.过滤器 6.泵 7.离心喷头 8.旋风分离器 9.风机 10.料液槽
废气
5.食品的干制保藏技术
气流干燥
1.鼓风机 2.加热器 3.空气分配器 4.搅拌机 5.螺旋加料器 6.干燥器 7.分级器 8.旋风分离器 9.星型卸料器 10除尘器 11.引风机
5.食品的干制保藏技术
§1.2.湿物料在脱水过程中的湿热传递
§1.2.1影响湿热传递的因素
❖ 食品的表面积
表面积↑,传递速率↑
❖ 干燥介质的温度
温度↑,传递速率↑
❖ 空气流速
流速↑,传递速率↑
❖ 空气相对湿度
食品干制
28.概念:平衡水分、自由水分、吸湿水分、干燥介质、干燥速度、水分率、干燥率、热、内、外扩散食品干制:指在尽可能不改变食品风味前提下,利用各种方法排除食品中水分的过程。
平衡水分:是指在干制过程中不被脱除的水分,具体是指被干燥物料同一定温度和湿度的干燥介质相接触,经过一定时间,物料排除的水分和吸入的水分相等时(物料所含水分相对不变),物料所含的水分。
(即在该干燥介质条件下物料的平衡水分(平衡湿度),只要干燥介质的条件(温度,湿度)不变,相对于这个条件下物料平衡水分就是这种物料的干燥极限,平衡水分的多少受干燥介质温度高低,湿度大小的影响。
)自由水分:是指在干制过程中被脱除的水分,其中绝大部分是游离水分,一小部分胶体结合水。
吸湿水分:由于平衡水分受到干燥介质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所以当干制品脱离干燥条件时,如果贮存或包装不善,往往会发生吸湿使其水分含量升高,这种吸湿的程度就要达到与所处环境状态相适应的含水量,这时物料的水分为吸湿水分。
(吸湿水分的含量受其空气温度与湿度的影响,当物料的水分含量超过吸湿水分时则称为湿润水分。
)干燥介质:在脱除水分时,能吸收容纳水分的物质称为。
(在物料的干燥过程中,我们将带走水分,传递能量的物质称之为干燥介质。
)作用:带走水分,传递能量;常用:空气、惰性气体、过热蒸汽。
干燥速度:指单位时间内绝对含水量的下降值。
水分率:指一份干物质所具有的水的份数M(水分率)=m/100-m干燥率:表示生产一份干制品所需要的鲜原料的份数D=(100-m干)/(100-m鲜)热扩散:水分借助温度梯度沿着热流的方向移动扩散称之为水分的热扩散。
内扩散:当物料表层的水分由于外扩散的作用降低,内部的水分含量大于外部,在物料中就形成了一种“含水量梯度”或称“湿度梯度”这时的物料内部的水蒸气就大于外部的水蒸汽压,促使内层水分向外移动,我们把这种借助“湿度梯度”的作用是水分在物料内部移动的现象叫做水分的“内扩散”。
第四章食品的干制.
同时,食品在热空气F中oo,d 食H品2表O 面受热高于它的中心,因 而在物料内部会建立一定的温度差,即温内度部梯水度分。转温移度到梯表面 度将ΔM促使水分(无论是液态还是气态)从高温向低温处转 移水。分这梯种度现象称为导湿温性。
2. 食品干制过程特性 (((123)干干线减随变够内中初不于在分))干制 燥 慢下着,快部的期变水降蒸干食燥过 时 ,降热此,转速食,分率发燥品曲程 , 随,量时从移率品即蒸干,速温线中 食 后当的为而到温加发燥则率度食 品 达达A传恒可表度热)阶食曲曲-品 水 到到B递率以面上转段品线线绝 分 平较热,干维的升化,温对在衡低力干燥持速,为温度水短水水平燥阶表率直水度逐分暂分分B内水可衡速段面大到分上渐和的。含〃部分以干平量率,水于最蒸升上-C迁从维制衡时很此分或高发,升〃C表于时后(移表持恒快时含等值所说。〃面水间,第到面表-率达水量于,吸明D跑分的出一表跑面干〃到分恒水整收水向补关现临降面向水燥最从定分个的分系快界干充率的干分阶高内 , 从 恒 潜 的曲速水燥到干速燥含段值部也表率热转线 下分空表燥率空量:,转就面干(移降)气面阶大气恒水然移是扩燥热来,,中的段于的定分后到说散阶量不几干的速:或速。从乎燥稳表水到段全及速率水等率时速食定面分空温部供率。分直率于,品不足从气度用水快从
湿等温线上寻找。
D 大气压力和真空度
气压下降,水的沸点也相应下降,所以气压愈 低,沸点也愈低,温度不变,气压降低则沸腾 愈加速
E 食品的表面积
操作条件对于干燥的影响
干燥条件 干燥恒率阶段 干燥降率阶 段
空气温度上升 干燥速率增加 干燥速率增 加
空气流速上升 干燥速率增加 无变化 相对湿度下降 干燥速率增加 无变化
合理选用干燥工艺的原则:
食品工艺学 2干制汇编
1.2 脱水加工的类型
依据脱水的程度,脱水加工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产品是液态,其中水分含量较高>15% — —浓缩(concentration)。 如浓缩果汁40~70% ➢产品是固体,最终水分含量低<15% —— 干燥(drying) 。 如桔子粉,奶粉,粉状咖啡
第二章 食品的脱水加工
概述 第一节 食品干藏原理 第二节 食品干燥机制 第三节 干制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第四节 食品的干制方法 第五节 干制品的包装和贮藏
概述
1. 食品的脱水加工( dehydration)
1.1 脱水加工就是从食品中去除水分
日常生活中如日晒稻谷,风干鱼肉,油炸油 条,烤烧饼、面包等,这些加工都会使食品失 去水分,
特点是冷操作,蛋白质不会变性; 如从乳清中回收乳清蛋白;
在本章中所讨论的食品脱水加工是指:
在控制的条件下,通过加热蒸发脱 水的方法,几乎完全地除去食品中的 大部分水分,并尽量使食品的其他性质 在此过程中极小地发生变化,食品被 脱水后水分含量在15%以下,即干燥或 干制。
2. 干燥的目的
降低食品中水分含量; 一般由50~90%减为15%以 下
吸附等温线的加工意义
I单水分子层区和II多水分子层区是食品被 干燥后达到的最终平衡水分(一般在5%以 内);这也是干制食品的吸湿区;
III自由水层区,物料处于潮湿状态,高水 分含量,是脱水干制区
(2) 温度对水分吸附等温线的影响
同一原料随着温度的升高吸附等温曲线向水 分活度增加的方向抬升; 图2-4 (p28) 相同水分含量,水分活度随温度增高而增大 相同水分活度,水分含量随温度降低增大。
食品工艺学(干燥和杀菌)
食品工艺学第三节干燥一、食品干制的基本原理1. 食品水分的吸收和解吸2. 食品干制过程特性(1)干燥曲线–干制过程中食品绝对水分和干制时间的关系曲线–干燥时,食品水分在短暂的平衡后,出现快速下降,几乎时直线下降,当达到较低水分含量时(第一临界水分),干燥速率减慢,随后达到平衡水分。
(2)干燥速率曲线–随着热量的传递,干燥速率很快达到最高值,然后稳定不变,此时为恒率干燥阶段,此时水分从内部转移到表面足够快,从而可以维持表面水分含量恒定,也就是说水分从内部转移到表面的速率大于或等于水分从表面扩散到空气中的速率(3)食品温度曲线–初期食品温度上升,直到最高值——湿球温度,整个恒率干燥阶段温度不变,即加热转化为水分蒸发所吸收的潜热(热量全部用于水分蒸发)–在降率干燥阶段,温度上升直到干球温度,说明水分的转移来不及供水分蒸发,则食品温度逐渐上升。
曲线特征的变化主要是内部水分扩散与表面水分蒸发或外部水分扩散所决定–食品干制过程特性总结:干制过程中食品内部水分扩散大于食品表面水分蒸发或外部水分扩散,则恒率阶段可以延长,若内部水分扩散速率低于表面水分扩散,就不存在恒率干燥阶段。
–外部很容易理解,取决于温度、空气、湿度、流速以及表面蒸发面积、形状等–那么内部水分扩散速率的影响因素或决定因素是什么呢?二、干燥机制温度梯度表面水分扩散到空气中内部水分转移到表面水分梯度 Food H2Oλ干制过程中潮湿食品食品表面水分受热后首先有液态转化为气态,即水分蒸发,而后,水蒸气从食品表面向周围介质扩散,此时表面湿含量比物料中心的湿含量低,出现水分含量的差异,即存在水分梯度。
水分扩散一般总是从高水分处向低水分处扩散,亦即是从内部不断向表面方向移动。
这种水分迁移现象称为导湿性。
λ同时,食品在热空气中,食品表面受热高于它的中心,因而在物料内部会建立一定的温度差,即温度梯度。
温度梯度将促使水分(无论是液态还是气态)从高温向低温处转移。
食品工艺学_干制
(刺孢曲霉、二孢红曲霉)
棉花糖、果冻、糖蜜、粗蔗糖、一些果干、坚果
微生物不增值
含约 15~20%水分的果干、一些太妃糖与焦糖;蜂蜜
微生物不增值
含约 12%水分的酱、含约 10%水分的调味料
微生物不增值
含约 5%水分的全蛋粉
微生物不增值
含约 3~5%水分的曲奇饼、脆饼干、面包硬皮等
微生物不增值
含约 2~3%水分的全脂奶粉、含约 5%水分的脱水蔬菜、
乳酸杆菌属、足球菌、一些霉菌、
55%(w/w)蔗糖或 12%氯化钠的食品
酵母(红酵母、毕赤氏酵母)
许多酵母(假丝酵母、球拟酵母、 发酵香肠(萨拉米)、松蛋糕、干的干酪、人造奶油、
汉逊酵母)、小球菌
含 65%(w/w)蔗糖(饱和)或 15%氯化钠的食品
大多数霉菌(产生毒素的青霉菌)、 大多数浓缩水果汁、甜炼乳、巧克力糖浆、槭糖浆和
水( III自由水或体相水)
(Ⅰ)单分子层水, 不能被冰冻,不能干 燥除去。水被牢固地 吸附着,它通过水离子或水-偶极相互 作用被吸附到食品可 接近的极性部位如多 糖的羟基、羰基、 NH2,氢键,当所有 的部位都被吸附水所 占有时,此时的水分 含量被称为单层水分 含量, -40℃不能冻 结,占总水量的极小 部分。
1.2 脱水加工的类型
依据脱水的程度,脱水加工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产品是液态,其中水分含量较高>15% — —浓缩(concentration)。 如浓缩果汁40~70% ➢产品是固体,最终水分含量低<15% —— 干燥(drying) 。 如桔子粉,奶粉,粉状咖啡
•依据食品脱水的原理
食品脱水加工类型: 在常温下或真空下加热让水分蒸发,依据食
水是否被利用与水在食品中的存在状态有关。
食品工艺学 第一章 食品干燥保藏
喷雾干燥器由 以下部件组成
❖ 干燥室 ❖ 供料系统 ❖ 热空气干燥系统 ❖ 制品捕集系统
六、冷冻干燥
又称:真空冷冻干燥 升华干燥 冷冻升华干燥 分子干燥
真空冷冻干燥的理论基础
冷冻干燥法和其它干燥法相比具有以下 特点:
❖能较好地保持食品原来的形状 ❖减少食品色、香、味及营养成分的损失,减 少了食品中脂质的氧化。 ❖冻干制品具有多孔结构、速溶性和快速复水 性很好。 ❖在升华过程中溶于水的可溶性物质就地析出。 ❖溶于水的无机盐还均匀地存在。
第一章 食品干燥保藏
几个概念: 1. 食品干藏 脱水制品在它的水分降低到足以防止腐
败变质的水平后,始终保持低水分进行长期贮藏的 过程。 2. 干燥 是在自然条件或人工控制条件下促使食品中 水分蒸发的工艺过程。 3. 脱水 是为保证食品品质变化最小,在人工控制条 件下促使食品水分蒸发的工艺过程。
发展历史
五、喷雾干燥
喷雾干噪是将液态或浆状食品喷成雾状液滴,悬浮 在热空气气流中进行脱水干燥的过程。干燥机塔内保持 真空状态,当细雾与热空气接触时,水分闪蒸悼而食品 变成微粒下落,湿热空气由风机排出。因雾滴具有极大 的表而积,传热传质速度极快,因此下燥时间极短,一 般在2—10s内完成;物科温度低,受热损害小,适宜 于迅敏食品的干燥。
加料方式
四、真空干燥
▪ 真空干燥是利用低压下水的沸点降低的原理,干燥在
高温下易氧化变质、风味易变化的热敏食品。
▪ 真空干燥制品的结构疏松,容易复水。 ▪ 真空干燥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最简单的是真空盘架
式干燥,物料在加热板上传导受热。水分蒸发后被真 空泵或蒸汽喷射器排出,如果蒸汽含有有价值而需要 回收的物质如香精,则必须采用间壁式冷凝器。
1%以下,酶的活性才完全消失。 结论: 干制品在干燥前需要钝化酶。
食品工艺学:食品的干制保藏
(一)、水分活度与微生物的关系
水分活度(Aw):食品在密闭容器内测 得的蒸汽压(p)与同温下测得的纯水蒸汽压 (p0)之比。 Aw值的范围在0—1之间。
Aw值反映了水分与食品结合的强弱及被
微生物利用的有效性。
(一)、水分活度与微生物的关系 1.水分活度与微生物生长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每种微生物均有最适的水分活度 不同微生物耐受的最低Aw值:
小,可以显著地节省包装、储藏和运输费用,并且 便于携带和储运;
第一节、概
1、干燥目的:
述
干制食品常常是救急、救灾和战备用的重要物质。
概
述
2、食品干燥相关概念:
食品干藏 :脱水制品在它的水分降低到足以防止腐败 干燥:是在自然条件或人工控制条件下促使食品中水分 脱水: 是为保证食品品质变化最小,在人工控制条件下 浓缩(concentration)——产品是液态,水分含量
食品工艺学导论
第四章 食品的干制保藏
食 品 的干 燥
1、概述 2、食品干燥保藏的原理
3、干 燥 理 论 基 础
4、常见的干燥方法和技术
5、食品干燥过程中的变化
6、干燥产品包装和贮藏
7、干制品的干燥比和复水性
8、中间水分食品
第一节、概 1、干燥目的:
述
延长贮藏期 -- 经干燥的食品,其水分活性较
中微生物总数会稳步
下降。
2.水分活度与微生物的耐热性 微生物的耐热性与其所处环境的水分活度 有一定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降低水分活度将使微生物的 耐热性增强。
(二)、水分活度与酶的关系 通常水分活度在 0.75~0.95 的范围内酶活性 达到最大。 水分减少时,酶的活性也就下降。只有在 水分降低到1%以下时,酶的活性才会完全消 失。 水分含量越高、酶的失活温度越低。酶在 湿热条件下易钝化。为了控制干制品中酶的 活动,就有必要在干制前对食品进行湿热或 化学钝化处理,以达到酶失去活性为度.
食品工艺-食品加工-第一章 食品干藏
u 给湿过程中的干燥速率与热空气的温度 、流速以及食品表面向外部扩散蒸汽的 条件(例如物料表面粗糙度,毛细管多 孔型(物料内部),表面积等有关)
(二 )导湿过程
u固体干燥时,物料内会出现 蒸汽或液态的分子扩散状水 分移动,以及毛细管势能和 其内挤压空气作用下的水分 转移,称为导湿现象。
u 导湿温性和导湿性一样,会因物料水分 的差异(即物料和水分结合状态)而异
u 干制过程中,湿物料内部同时会有水分梯度 和温度梯度存在,因此,水分流动的方向将 由导湿性和导湿温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i总=i湿+i温
u 两者方向相反时(对流干燥): i总=i湿 - i温 u 当i湿﹥ i温 ,水分转移以导湿性为主,而导湿
导湿现象
u导湿过程 是传质过程
,推动力为
浓度差(湿 含量差)。
导湿温现象
1、导湿性
均质物料内水分通常总是 从高水分处向低水分处扩散。
水分梯度:潮湿食品表面水分受热后蒸发, 水蒸气从食品表面向周围介质扩散, 表面湿含量比物料中心的湿含量低,
出现水分含量的差异,即存在水分梯度
水分扩散一般是 从高水分处向低 水分处扩散,亦 即是从内部不断 向表面方向移动 。这种水分迁移 现象称为导湿性
温性成为阻碍因素,水分扩散则受阻。
u 当i湿﹤ i温 ,水分随热流方向转移,并向物 料水分增加方向发展,而导湿性成为阻碍 因素。
u 对流干制时,主要在降率阶段,常会出现导湿温性大 于导湿性(i湿﹤ i温 ),于是物料表面水分就会向它的 深层转移,可是物料表面仍然进行着水分蒸发,以致 它的表面迅速干燥而温度也迅速上升,这样水分就会 转移至物料内部深处蒸发。
食品工艺学 第一章 食品干制
二、食品品质变化的主要因素
微生物和酶是引起食物原 料变质的最主要二个因素
三、食品品质的变化
① 腐败变质—微生物 ② 酶促褐变—酚酶、抗坏血酸酶、过氧化物酶
等 ③ 非酶褐变—羰氨反应、焦糖化反应、Vc自动
氧化反应 ④ 氧化酸败—自动氧化酸败、酶水解酸败 ⑤ 淀粉老化—糊化淀粉重新聚合形成微晶结构 ⑥ 营养成分的降解—维生素降解、蛋白质、氨
H.Hotchkiss
第一章 食品干制和干藏工艺
第一章 食品干制和干藏工艺
一、食品主要成分
1、糖类(碳水化合物) 2、蛋白质和氨基酸 3、脂肪 4、水分 5、维生素
6、矿物质 7、酶 8、色、香、味物质
色素物质 香味物质 风味物质
二、食品品质变化的主要因素
1、生物因素
1)微生物: 微生物污染是引起食物原料
ERH aw 100
各种食品成分蔗糖当量表
成分 蔗糖 乳糖 转化 糖
蔗糖 1.0 1.0 1.3 当量
玉米 糖浆
(45D.E)
0.8
动物 胶
1.3
淀粉 及其 他 多糖类
柠檬酸 及其盐
类
氯化 钠
0.8
2.5 9.0
3、水分活度对食品保藏的影响
1)aw与食品中微生物的关系
2) aw对食品中发生的化学作用的影响 (1) aw对酶反应的影响 (2) aw对非酶褐变的影响 (3) aw对脂肪氧化等变质反应的影响 (4) aw对维生素的影响 3) aw对食品质构的影响
1、食品物料中水分存在状态
游离水——细菌利用、酶反应、化学反应 有效水分(aw) 水分活度( aw )——溶液的水蒸气分压P与
同温度下溶剂(常以纯水)的饱和水蒸气分 压(Po)的比:
研究生复试食品工艺学——干制
研究生复试食品工艺学——干制食品工艺学是研究食品加工的一门学科,其中干制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加工方法之一、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研究生复试中关于食品工艺学-干制的内容。
一、干制的定义与分类干制是指通过去除食物中的水分,使其失去微生物生长和酶活性所需的前提条件,从而达到保质延长、减轻重量、易于保存等目的的一种食品加工方法。
干制可分为气相干制和固相干制两种方式。
二、气相干制气相干制是指将食物中的水分通过加热或换热的方式转化为气态,在干燥室中使食物失去水分的过程。
常见的气相干制方法有热风干燥和真空干燥。
1.热风干燥热风干燥是指将热空气通过干燥室,使食物的水分蒸发。
其特点是操作简单,加热迅速,适用于大量生产。
但由于热空气中含有氧气和水蒸汽,容易导致食物的氧化和质量的下降。
2.真空干燥真空干燥是指将食物放入真空室中,通过减压的方式使食物中的水分蒸发。
真空干燥具有蒸发速度快、保持食物原色原味等优点,适用于对食品质量要求较高的产品。
但真空干燥设备较为复杂,成本较高。
三、固相干制固相干制是指将食物暴露在固定的固体基质上,在大气条件下使食物失去水分。
常见的固相干制方法有晒干、凝膠干燥和冷冻干燥等。
1.晒干晒干是指将食物自然晒干,通过太阳光的照射加速水分的蒸发。
晒干具有简单、无需能源消耗、保持食物原味的优点,但受环境天气的影响较大,不适用于潮湿的气候。
2.凝膠干燥凝膠干燥是指将食物浸泡在凝胶中,通过蒸发凝胶中的水分来实现干燥的过程。
凝膠干燥适用于脆性食品,可以保持食物的形状和质地。
3.冷冻干燥冷冻干燥是指将食物冷冻后,通过减压的方式使冰直接从固态转变为气态,从而使食物失去水分。
冷冻干燥具有保持食物的营养成分和口感的优点,适用于需要保持食物原味的高端产品。
四、干制食品的应用和发展干制食品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首先,干制食品具有较长的保质期和便于储存的特点,可以满足人们对长效保存食品的需求。
其次,干制食品加工过程中去除了水分,使食物变轻,便于运输和销售。
食品工艺学 干制
脱水苹果圈
脱水苹果丁
第二节 干制果蔬的加工意义与原理
干制果蔬的加工意义: • 干制设备可简可繁,简易的生产技术较易掌
握,生产成本比较低廉,可就地取材,当地 加工。 • 干制品水分含量少,有良好的包装,则保存 容易。而且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较 易运输贮藏。 • 由于干制技术的提高,干制品质量显著改进 ,食用又方便。
一、水分:
(一)水是果蔬中的主要成分,一般来说 果品中水分含量在70%—90%,蔬菜为75%-95% 。根据在果蔬中的存在形式这些水可以分为游 离水和结合水。
•
游离水
是以游离状态存在于果蔬组织中的水分。
果蔬中的水分,绝大多数都是以游离水的
形态存在。游离水具有水的全部性质,能
作为溶剂溶解很多物质如糖、酸等。游离
食品被加热,水分被蒸发加 快,干燥速率上升,随着热 量的传递,干燥速率很快达 到最高值;A-----B初期加热 阶段; B---C恒率干燥阶段,水分 从内部转移到表面足够快, 从而可以维持表面水分含量 恒定,也就是说水分从内部 转移到表面的速率大于或等 于水分从表面扩散到空气中 的速率,是第一干燥阶段;
水流动性大,能借助毛细管和渗透作用向
外或向内移动,所以干制时容易蒸发排除
。
结合水
是指通过氢键和果蔬组织中的化学物质相 结合的水分。结合水仅占极小部分,和游离
水相比,结合水稳定、难以蒸发,一般在 -40℃以上不能结冰。结合水不能作溶剂,也 不能被微生物所利用。干燥时,当游离水蒸
发完之后,一部分结合水才会被排除。
即干燥不等于灭酶
二、干制机理及过程
(1)水分梯度ΔM
干制过程中潮湿食品表面水分受热后 首先有液态转化为气态,即水分蒸发, 而后,水蒸气从食品表面向周围介质 扩散,此时表面湿含量比物料中心的 湿含量低,出现水分含量的差异,即 存在水分梯度。水分扩散一般总是从 高水分处向低水分处扩散,亦即是从 内部不断向表面方向移动。
食品工艺学PPT课件(共28单元)干制方法
第四节 食品的干制方法
干制方法可以区分为自然和人工干燥两大类
自然干制: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干制食品的方法:晒干、 阴干、
人工干制:在常压或减压环境中用人工控制的工艺条 件进行干制食品,有专用的干燥设备,如:空气对流 干燥设备、滚筒干燥设备、真空干燥设备 等
B.干端处则与低温高湿空气相遇,水分蒸发缓慢, 干制品平衡水分相应增加,干制品水分难以降到 10%以下;
因此,吸湿性较强的食品不宜选用顺流干燥方式。
两种干燥设备干燥曲线的比较
(3)双阶段干燥设备
基本结构
顺流干燥:湿端水分蒸发率高 逆流干燥:后期干燥能力强,平衡水份低
双阶段干燥:取长补短 特点:干燥比较均匀,生产能力高,品质较好 用途:苹果片、蔬菜(胡萝卜、洋葱、马铃薯 等) 现在还有多段式干燥设备,有3,4,5段等,有 广泛的适应性。
齐。
①喷嘴结构简单、维修方便。 ①喷嘴易堵塞、腐蚀和磨损。
②可采用多个喷嘴(1-12 个) ②不适宜处理高粘度物料。③
提高设备生产能力。③可用于 操作弹性小。
并流、逆流、卧式或立式干燥
机。④动力消耗低⑤制品蓬松
⑥塔径较小。
①可制粒径 5μm 以下的产 ①动力消耗大。②不适宜大型
品,可处理粘度较大的物料。 设备。③粒子均匀性差。
要降低干燥介质的温度,务使食品温度上升到干球温 度时不致超出导致品质变化(如糖分焦化)的极限温度 (一般为90℃)
一般还可降低空气的流速,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如 加入新鲜空气)进行控制。
(4)干燥末期,干燥介质的相对湿度应根据预期干 制品水分含量指标来加以选用。
干燥结束时食品中水分含量大小是达到与当时 介质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相适应的平衡水分。
第三章干制及浓缩食品加工技术
二、干制原理
• (一)食品的水分 • 食品中水分的状态对控制水分蒸发极为重要。 • 新鲜水果中含水量为70-90%,蔬菜中为75-95%,这些 水是以游离水,胶体结合水和化合水三种不同的状态 存在。
– 1. 游离水
• 游离水是果蔬中主要的水分状态,约占含有水量的 70%。游离水是由毛细管力系着的水 ,又称自由水。 其中溶有糖,酸等多种物质,在果蔬组织中呈游离状 态,流动性大,不仅易从表面蒸发,而且借毛细管作 用从内部向外移动,因此,在干燥时容易排除。
二、干制原理
• 在水分蒸发的过程中,空气起热传导作用,也起输送 的作用,将蒸发出的水分输送出去(以蒸汽的形式)。 • 如果外扩散作用≤内扩散作用,产生流汁,内部水分 到达表面不能蒸发,在表面凝结; • 如果外扩散作用≥内扩散作用(如温度过高,风速过 大)易使物料表面产生结壳的现象,将物料表面水分 蒸发的通道阻塞,这种现象叫做外干内湿,或叫糖心。 • 这两种现象都是由于水分梯度的混乱而造成的。
五、干制的工艺
• ㈡升温烘烤 • 不同种类的食品分别采用不同的升温方式。 • ㈢通风排湿 • 一般当烘房内相对湿度达到70%以上,就要 进行通风排湿工作。 • ㈣倒换烘盘 • 使烘房上下部,前后部,左右部的被烘烤 原料受热均匀,干燥程度一致。
六、干制方法
根据为干燥提供能量的加热介质的类型分为: 根据为干燥提供能量的加热介质的类型分为: • 自然干制: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干制食品 自然干制: 直接接触干燥机,热空气提供干燥作用; ①直接接触干燥机,热空气提供干燥作用; 的方法,如晒干、风干、阴干等。 的方法,如晒干、风干、阴干等。 间接接触干燥机,热传递通过次生机制; ②间接接触干燥机,热传递通过次生机制; 红外或高频干燥机,由辐射能量提供热量; ③• 人工干制:在常压或减压环境中用人工 ; 红外或高频干燥机,由辐射能量提供热量 人工干制: 冷冻干燥,水分通过低压固-气过渡态( ④冷冻干燥,水分通过低压固-气过渡态(升 控制的工艺条件干制食品, 控制的工艺条件干制食品,如流化床干 华)而除去。 而除去。 干燥设备。 喷雾干燥等,需专用的干燥设备 燥、喷雾干燥等,需专用的干燥设备。
05食品工艺学导论——食品干燥
食品中水分存在的形式
1. 结合水(束缚水)
化学结合水、吸附结合水、结构结合水 、 渗透压结合水
2. 游离水(自由水)
7
水分活度(Aw):食品在密闭容器内测得的蒸汽 压(p)与同温下测得的纯水蒸汽压(p0)之比。 Aw值的范围在0~1之间。
Aw值反映了水分与食品结合的强弱及被微生 物利用的有效性。
17
三、 水分活度与其它变质因素的关系 1.水分活度与氧化作用的关系 水分活度在很高或很低时,脂肪都易
发生氧化,水分活度在0.3~0.4之间 时酸败变化最小。
18
水分活度对氧化反应的影响
0.2
0.4
0.6
0.8
Aw
在低水分活度下,水的加入明显干扰了氧化反应的进行,这部
分水被认为Ⅰ能结合氢过氧化物,干扰了它们的分解,于是阻
微生物不增值
含约 12%水分的酱、含约 10%水分的调味料
微生物不增值
含约 5%水分的全蛋粉
微生物不增值
含约 3~5%水分的曲奇饼、脆饼干、面包硬皮等
微生物不增值
含约 2~3%水分的全脂奶粉、含约 5%水分的脱水蔬菜、
含约 5%水分的玉米片、家庭自制的曲奇饼、脆饼干
大多数新鲜食品的水分活 度在0.99以上,适合各种微生 物生长。大多数重要的食品腐 败细菌所需的最低aw都在0.9 以上。只有当水分活度降到 0.75以下,食品的腐败变质才 显著减慢;若将水分降到0.65, 能生长的微生物极少。一般认 为,水分活度降到0.7以下物 料才能在室温下进行较长时间 的贮存。
0.5 0.4 0.3 0.2
在此范围内的最低水分活度一般所
在此水分活度范围的食品
能抑制的微生物
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志 极易腐败变质(新鲜)食品、罐头水果、蔬菜、肉、
食品工艺学-第二章
表 不同蒸发方式的蒸汽消耗
蒸汽消耗(Kg/Kg蒸发水)
效数 1 2 3 不带二次蒸汽压缩 1.1 0.3 0.4 带二次蒸汽压缩 0.6 0.4 0.3
3. 蒸发设备
4. 蒸发对食品的影响
• 风味
– 风味物质损失
• 解决方法包括A将浓缩物与部分新鲜物料混合,以 提高风味;B风味物质回收
– 风味劣变
• 同时,食品在热空气中,食品表面受热 高于它的中心,因而在物料内部会建立 一定的温度差,即温度梯度。温度梯度 将促使水分(无论是液态还是气态)从 高温向低温处转移。这种现象称为导湿 温性。
1. 导湿性
水分梯度 若用W绝 表示等湿面湿含量或水分含量 (kg/kg干物质),则沿法线方向相距Δn 的另一等湿面上的湿含量为W绝+Δ W绝 , 那么物体内的水分梯度grad W绝 则为: grad W绝= lim ( Δ W绝 /Δn)= W绝/ n
二、干燥机制
温度梯度 T M-ΔM M 水分梯度 表面水分扩散到空气中
T-ΔT
内部水分转移到表面
Food H2O
• 干制过程中潮湿食品食品表面水分受热 后首先有液态转化为气态,即水分蒸发, 而后,水蒸气从食品表面向周围介质扩 散,此时表面湿含量比物料中心的湿含 量低,出现水分含量的差异,即存在水 分梯度。水分扩散一般总是从高水分处 向低水分处扩散,亦即是从内部不断向 表面方向移动。这种水分迁移现象称为 导湿性。
第一节 食品干藏原理
1. 水分活度 f aw = —— f0 —— 食品中水的逸度 —— 纯水的逸度
我们把食品中水的逸度和纯水的逸度之比 称为水分活度。 水分逃逸的趋势通常可以近似地用水的蒸 汽压来表示,在低压或室温时,f/f0 和 P/P0之差非常小(<1%),故用P/P0来 定义aW是合理的。
食品的干制
二、影响干燥的因素
干燥速度的快慢对于成品的品质起决定性的作用,当其 它条件相同时,干燥越快越不容易发生不良变化,干制品的品 质就越好。
干制的速度在很大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以下因素: (一)内在因素
即原料的种类及状态。 (二)外在因素
1. 干燥介质的温度 通常,干燥介质是热空气,它有两个作用,一是向原料 传热,原料吸热后使所含的水分汽化;二是把原料的水气扩散 到室外。
三、食品原料在干制过程中的变化
1.体积缩小,重量减轻。 2.颜色的变化。 3.营养成分的变化。 4.风味上的变化。
四、干制食品的贮藏条件
相对湿度35%以下,最好5~10%; 温度条件﹤20℃,最好﹤10℃; O2条件:采用抽O2充N2的形式进行包装;包装中加入抗氧 化剂效果更佳。 包装容器:多用复合薄膜的软包装。
第二节 干制的工艺
工艺流程: [ 原料选择 → 整理分级 → 洗涤 → 去皮去核
→ 切分 →护色(热烫或化学处理)] → 干燥(自 然或人工干燥)→ 成品 →均温回软 → 包装。
一、原料的选择及处理
1. 原料的选择 2. 原料的处理
(1) 洗涤,去皮,去核,切分 (2) 热烫(即为热处理) (3) 硫处理
热烫的作用: ① 破坏酶活性,防止因酶氧化而产生的褐变以及Vc的进
一步氧化。 ② 热烫可使细胞内原生质发生凝固,失水和细胞壁分离,
增加了膜的透性,促使细胞组织内水分蒸发,加快干燥速度, 干制品复水时也容易重新吸水,并可使组织柔韧,不易破碎。
③ 经过热烫空气被排除,含叶绿素的原料,色泽更加鲜 艳,不含叶绿素的原料成为半透明状,使成品更加美观。
(二)食品干燥机理
1. 外扩散作用 食品在干燥初期,首先是原料表面的水分吸热变为蒸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Ⅱ)多层水,主要 通过水-水和水-溶质 氢键同相邻分子缔合,
为可溶性组分的溶液, 大部分多层水在-40℃ 不被冻结,I+II的水 占5%以下
(Ⅲ)自由水或体相水,是食 品中结合的最弱,流动性最大 的水,主要是在细胞体系或凝 胶中被毛细管液面表面张力或 被物理性截留的水,这种水很 易通过干燥除去或易结冰,可 作为溶剂,容易被酶和微生物 利用,食品容易腐败,通常占 95%以上;
水( III自由水或体相水)
(Ⅰ)单分子层水, 不能被冰冻,不能干 燥除去。水被牢固地 吸附着,它通过水离子或水-偶极相互 作用被吸附到食品可 接近的极性部位如多 糖的羟基、羰基、 NH2,氢键,当所有 的部位都被吸附水所 占有时,此时的水分 含量被称为单层水分 含量, -40℃不能冻 结,占总水量的极小 部分。
吸附等温线的加工意义
I单水分子层区和II多水分子层区是食品被 干燥后达到的最终平衡水分(一般在5%以 内);这也是干制食品的吸湿区;
III自由水层区,物料处于潮湿状态,高水 分含量,是脱水干制区
(2) 温度对水分吸附等温线的影响
同一原料随着温度的升高吸附等温曲线向水 分活度增加的方向抬升; 图2-4 (p28) 相同水分含量,水分活度随温度增高而增大 相同水分活度,水分含量随温度降低增大。
表2-2 常见食品中水分含量与水分活度的关系
Food Ice 0℃ Ice -10℃ Ice -20℃ Ice -50℃ Fresh meat
Bread
Marmalade Wheat flour
Raisin Macaroni
Boiled sweets
Biscuuits Dried milk
Potato crisps
减小食品体积和重量; 一般重量变为原来的 1/8~1/2左右,节省包装、贮藏和运输费用,带来 了方便性;
为了食品的贮藏和延长保藏期;这就是干燥保藏 例如奶粉、粮食干燥、许多著名的土特产如红枣、 柿饼、葡萄干、金花菜、香菇、笋干等都是干制 品
3. 食品干燥保藏
是指在自然条件或人工控制条件下,使食品 中的水分降低到足以防止腐败变质的水平后 并始终保持低水分可进行长期贮藏的方法。
0.2
0.4 Aw 0.6
0.8
呈倒S型,开始随水分活度增大上升迅速,到0.3左右后
变得比较平缓,当水分活度上升到0.6以后,随水分活度
的增大而迅速提高。Aw<0.15才能抑制酶活性
(3)水分活度对氧化反应的影响
0.2
0.4 Aw
0.6
0.8
Aw在0.4左右时,氧化反应较低,这部分水被认为能结合氢过氧化物,干扰 了它们的分解,于是阻碍了氧化的进行。另外这部分水能同催化氧化的金属 离子发生水化作用,从而显著地降低了金属离子的催化效率。当水分超过0.4 时,氧化速度增加。认为加入的水增加了氧的溶解度和使大分子溶胀,暴露 更多的催化部位,从而加速了氧化。
贺氏菌属、克霍伯氏菌属、芽孢杆 鱼以及牛乳;熟香肠和面包;含有约 40%(w/w)蔗
菌、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一些
糖或 7%氯化钠的食品
酵母
沙门氏杆菌属、溶副血红蛋白弧菌、 一些干酪(英国切达、瑞士、法国明斯达、意大利菠
肉毒梭状芽孢杆菌、沙雷氏杆菌、 萝伏洛)、腌制肉(火腿)、一些水果汁浓缩物;含有
金黄色葡萄球菌、大多数酵母菌属 水果糖浆、面粉、米、含有 15~17%水分的豆类食物、
(拜耳酵母)SPP、德巴利氏酵母菌 水果蛋糕、家庭自制火腿、微晶糖膏、重油蛋糕
嗜旱霉菌(谢瓦曲霉、白曲霉、 果酱、加柑橘皮丝的果冻、杏仁酥糖、糖渍水果、一
Wallemia Sebi)、二孢酵母
些棉花糖
耐渗透压酵母(鲁酵母)、少数霉菌 含有约 10%水分的燕麦片、颗粒牛扎糖、砂性软糖、
(3)不同食品吸附等温曲线形状不同
食品的组分或成分不同,会影响水分含量和水 分活度之间的关系 图1-3-1
(4) 加工对食品水分吸附等温线的影响
食品在脱水过程中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之间的关系 就是水分解吸的过程,为解吸的吸附等温线;
Moisture content (%) Water activity
100
1.00
100
0.91
100
0.82
100
0.62
70
0.985
40
0.96
35
0.86
14.5
0.72
27
0.60
10
0.45
3.0
0.30
5.0
0.20
3.5
0.11
1.5
0.08
2. 水分活度对食品保藏性的影响
(1)水分活度和微生物生长活动的关系 (2)水分活度对酶活力的影响 (3)水分活度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含约 5%水分的玉米片、家庭自制的曲奇饼、脆饼干
水分活度对细菌生长及毒素的产生的影响
Aw<0.85微生物生长受抑制。水分活度较 高的情况下微生物繁殖迅速,
水分活度对霉菌生长的影响
0.2
0.4 Aw 0.6
0.8
1.0
Aw<0.65霉菌被抑制,在0.9左右霉菌生长最 旺盛。
(2)水分活度对酶活力的影响
第二章 食品的脱水加工
概述 第一节 食品干藏原理 第二节 食品干燥机制 第三节 干制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第四节 食品的干制方法 第五节 干制品的包装和贮藏
概述
1. 食品的脱水加工( dehydration)
1.1 脱水加工就是从食品中去除水分
日常生活中如日晒稻谷,风干鱼肉,油炸油 条,烤烧饼、面包等,这些加工都会使食品失 去水分,
水分活度对褐变反应的影响
0.2
0.4
0.6
0.8
Aw
3 食品中水分含量(M)与 水分活度Aw之间的关系
食品中水分含量(M)与水分活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称为该食品的吸附等温线
(1)水分吸附等温线,BET吸附等温线,S形,
第一转折点前(水分含量< 5%),单分子层吸附水( I 单层水分); 第一转折点与第二转折点之间,多分子层吸附水( II多层水分); 第二转折点之后,在食品内部的毛细管内或间隙内凝结的游离
(1)水分活度和微生物生长活动的关系
大多数新鲜食品的水分活 度在0.98以上,适合各种微 生物生长(易腐食品)。大 多数重要的食品腐败细菌所 需的最低aw都在0.9以上, 肉毒杆菌在低于0.95就不能 生长。只有当水分活度降到 0.75以下,食品的腐败变质 才显著减慢;若将水分降到 0.65,能生长的微生物极少。 一般认为,水分活度降到 0.7以下物料才能在室温下 进行较长时间的贮存。
•依据食品脱水的原理
食品脱水加工类型: 在常温下或真空下加热让水分蒸发,依据食
品组分的蒸汽压不同而分离去除水分至固体 或半固体; 如干燥或干制 依据食品分子大小不同,用膜来分离水分; 如超滤、反渗透等, 主要是用于浓缩
超滤浓缩原理
分子筛的原理:不同大小的分子对具有一定 孔径大小的膜其通透性不同,小分子比大分 子更容易通过膜,水分子是食品中最小的分 子之一,用适当孔径的膜在外加压力下,就 可以实现浓缩,
但是有些操作并不仅仅是为了去除水分, 应还有其他的作用,如油炸是为了脆,烤是为 了香脆或酥,因而人们不认为这些操作是食 品脱水的一种主要形式.
1.2 脱水加工的类型
依据脱水的程度,脱水加工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产品是液态,其中水分含量较高>15% — —浓缩(concentration)。 如浓缩果汁40~70% ➢产品是固体,最终水分含量低<15% —— 干燥(drying) 。 如桔子粉,奶粉,粉状咖啡
食品中水分活度与微生物生长关系(表)
范围 aw
1.0~0.95
0.95~0.91
0.91~0.87 0.87~0.80
0.80~0.75 0.75~0.65 0.65~0.60
0.5 0.4 0.3 0.2
在此范围内的最低水分活度一般所
在此水分活度范围的食品
能抑制的微生物
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志 极易腐败变质(新鲜)食品、罐头水果、蔬菜、肉、
这样的干制食品在室温下一般可达到一 年或一年以上
这种方法是从自然界各种现象中认识和从实 践中得到的,如稻谷、 麦子、玉米、豆类、 水果、蔬菜等。
4. 食品干藏的历史
是一种最古老的食品保藏方法。
我国北魏在《齐民要术》一书中记载用阴干 加工肉脯的方法。
在《本草纲目》中,用晒干制桃干的方法。 大批量生产的干制方法是在1795年法国,将
片状蔬菜堆放在室内,通入40℃热空气进行 干燥,这就是早期的干燥保藏方法,差不多 与罐头食品生产技术(1810年)同时出现。
5.食品干藏的特点
自然干制,简单易行、因陋就简、生产费用 低;但时间长、受气候条件影响;
人工干制,不受气候条件限制,操作易于控 制,干制时间显著缩短,产品质量显著提高; 但需要专用设备,能耗大,干制费用大;
乳酸杆菌属、足球菌、一些霉菌、
55%(w/w)蔗糖或 12%氯化钠的食品
酵母(红酵母、毕赤氏酵母)
许多酵母(假丝酵母、球拟酵母、 发酵香肠(萨拉米)、松蛋糕、干的干酪、人造奶油、
汉逊酵母)、小球菌
含 65%(w/w)蔗糖(饱和)或 15%氯化钠的食品
大多数霉菌(产生毒素的青霉菌)、 大多数浓缩水果汁、甜炼乳、巧克力糖浆、槭糖浆和
我们把食品中水的逸度与纯水的逸度 之比称为水分活度 AW(water activity)
1. 水分活度
f
—— 食品中水的逸度
Aw = ——
f0
—— 纯水的逸度
水分逃逸的趋势通常可以近似地用水的蒸汽
压来表示,在常压(低压)或室温时,f/f0 和P/P0之差非常小(<1%),故用P/P0来定 义AW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