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和思考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及对策随着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和人口迁移的加剧,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亲或一个亲生父母在外务工,长时间不在家陪伴孩子,或者因其他原因导致孩子长期留守在家中,由其他家庭成员或亲戚照顾。
这些孩子在没有得到充分的照顾和教育的情况下成长,面临着身心健康、教育和未来发展等诸多问题,给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带来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从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出发,结合社会实际,探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
一、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1. 身心健康问题由于长时间缺乏家庭关爱和陪伴,留守儿童易产生孤独、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长期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易导致健康问题;另外由于缺乏家庭照料,易发生意外伤害。
而这些问题都会影响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
2. 教育问题留守儿童的学业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缺乏家庭教育与封闭教育、自闭症、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导致成绩下降甚至辍学;某些地区还存在着留守儿童难以享受基本的教育权利的问题。
3. 安全问题缺乏监护和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易受到各种侵害,甚至成为校园暴力、校园欺凌的受害者;长期网络沉迷、被人诱导、未受保护导致安全问题。
4. 未来发展问题由于家庭教育的不足,留守儿童在情感与社交等方面存在缺陷,对于未来的人际关系、职业发展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利影响。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1. 家庭关爱和支持政府应该通过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留守儿童的父母返乡务农,或者在家门口找到就业机会,确保留守儿童能够和父母团聚;加强对留守儿童家庭的帮助和支持,提供技能培训和创业指导,提高留守儿童家庭的经济收入水平,增加对孩子的关爱和抚养。
2. 政府政策支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提高教师待遇,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设施,确保留守儿童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学习条件;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照顾,建立健全留守儿童保护体系,对于违法侵害留守儿童权益行为严肃处理,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和思考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和思考一、何谓农村留守儿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其中一部分孩子随父母涌入城市..但是更多的孩子没有条件随父母流动到城市;只好继续留在在农村..他们由自己的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料;这类未成年的特殊群体称为留守儿童..简言之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或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而被留在老家的那些孩子..二、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记得曾经看过一个留守儿童在他的作文里这样写道:“一个人就是一个家;一个人想;一个人笑;一个人哭..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出去打工了..不知道什么是父爱什么是母爱;就连他们的样子都记不清了....”这是许多留守儿童的心声;读后不免让人揪心..在亲情长期缺失的状态里;这些孩子已经产生了一系列心理、道德、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安全问题..留守儿童虽然有一定的监护人;但父母所委托的监护人如长辈家属、亲戚以及代理家长等;由于年龄、经济、生活等等各方面的原因;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监管..而且他们往往认为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就算尽到了监护责任了;至于其他的事情则是孩子学校的事了..因此在课余和节假日等老师无法监管的情况下;留守孩子则成了绝对自由的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们知道孩子往往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父母不在身边;没有他们直接的关爱和教育;孩子往往易成为某些不法分子的攻击对象;..此外;由于父母不在孩子的身边;孩子缺乏亲情的温暖照顾;导致孩子轻生自杀的案例也不少..第二;心理人格问题..据大部分有关留守儿童的调查显示: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是最突出的问题..由于留守孩子缺乏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机会;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而其他监护人替代不了父母应该要履行的完整的监护职责..所以留守孩子在遇到成功、失败、进步、忧郁、悲愤、孤寂等不同的情形时;没有自己信赖的长辈可以倾诉和指导;往往只能自己处理..尤其当他们遭遇挫折时;他们不愿意与监护人交流;在心理、性格上很容易走上极端;多出现以下方面的问题:1自卑封闭、自暴自弃、缺乏自信;上进心不强..不愿意与人交流、性格内向;不开朗..老师找其谈话容易掉眼泪..2自尊心过强内心较敏感对老师亲友等的管教和批评容易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总感觉有人在欺负他;斤斤计较;不合群..3对父母产生怨恨情绪认为父母为了赚钱而抛弃了自己;对父母的外出不理解;父母回家了甚至故意疏远他们..心理方面;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亲子互动对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第三;道德品行问题..留守儿童一般为学龄前儿童、小学生、初中生;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刻..如果是有祖父母来隔代抚养教育;往往意味着由文盲来抚养孩子;而托付亲戚照管的;亲戚普遍认为不便过多管教或经常盘问;毕竟不是自己的孩子;有的甚至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违法乱纪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有些孩子由于失去父母的监管 ;甚至走上罪恶的深渊.. 第四 ;学习问题..那些有祖父母隔代抚养的孩子;由于爷爷奶奶的文化水平较低;无法在学习上得到帮助和指导..绝大多数农民工选择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让孩子能有条件上好学;接受好的教育;日后有出息;不再走自己的路..但往往事与愿违;当然一部分留守孩子学习认真;但外出父母的期望值过高;孩子学习压力大;一旦遇到挫折就容易一蹶不振;一部分儿童由于自控力差;无人督促学习;再加上受外界的影响;认为学习与否都一样;对学习毫无兴趣;经常发生不完成家庭作业、逃学、辍学等现象..三、如何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不仅会危及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会给农村的教育以及社会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能否解决好这一问题意义重大..这个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真正落实和质量的提高..而这个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合作..从家庭教育角度讲..首先;父母在委托监护人之前;应该慎重考虑被委托人是否具备监护能力;如身体、经济、思想品德状况..如果被委托者年龄很大;身体欠佳;本身的行为能力有限;那么这种委托不但没有意义;甚至有害..其次;父母应该利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对留在老家的孩子的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加以关心、教育和指导;例如多打电话给孩子及委托人、老师等;并向其询问孩子的基本情况...第三; 如果条件允许;尽可能的将孩子带到自己务工的地方上学;让孩子在自己的身边成长..现在国家对于外出的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也一直在采取办法加以解决..第四;父母应善于将自己在外打工的经历以适当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外出打工的父母若能将自己背井离乡的生活的痛苦与磨难;各种吃苦耐劳、拼搏向上的先进事迹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从这个角度讲;父母与子女间的联系不是减弱而是加强了 ..最后;提高父母对孩子教育问题的认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若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品德和优秀的才干;父母是要有奉献精神的..在物质条件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应该多为下一代考虑;多关心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至少应有一位家长留守;这对于孩子的人格的培养和学业成绩都是有益的..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讲..学校教育应该成为影响留守儿童成长的主渠道..努力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对此;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优势;特别注意与家长的联系沟通;提高他们对教育的认识..对于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学生;老师要加大家访力度;或通过电话、信件等形式;向家长汇报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疏导..针对留守儿童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工作..同时;学校可以开展围绕反映留守儿童家庭的班会;引导学生形成关于父母外出打工现象的正确认识;也可以邀请有外出打工经历的父母参与班会;通过他们打工经历的讲述;和打工者与学生间的直接交流;使留守儿童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形成正确的生活观..从社会的角度看..留守儿童较之普通儿童只是由于生活环境中约束因素、沟通与指导因素的缺失;而具有一种被周围不良环境影响的更高的可能性..为此;应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学校生活是留守儿童最主要的生活方式之一;所以要加强农村乡镇文化建设;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打击违法经营的网吧、电子游戏室等;根治各种精神污染对孩子的毒化;让农村中小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和熏陶..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不仅对家庭、学校而且对我们整个社会教育体系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目前各项教育远未善学校教育还没有条件深入到留守儿童学校生活之外的情况下;留守儿童的教育任重而道远.. 由于“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年龄;他们的数量、他们的生活和教育状况以及由此带来的对社会的影响;我们理应给予积极地关注..。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境,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教育质量和未来发展。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1、家庭教育缺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家庭教育严重缺失。
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监护人往往只能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在学习和心理上难以给予有效的指导和监督。
许多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关爱、鼓励和引导,容易产生孤独、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
2、学校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的学校普遍存在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如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简陋、课程设置单一等。
部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难以满足留守儿童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此外,学校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特殊关怀也相对不足,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学习成绩不理想由于缺乏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和有效的监督指导,加上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的限制,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往往表现出动力不足、成绩不佳的情况。
他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和支持,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甚至辍学。
4、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感到孤独、无助、自卑,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这些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解决,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
5、安全隐患较大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监管和保护,在生活中面临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他们可能会更容易受到意外伤害、欺凌、拐卖等威胁,同时也可能会因为缺乏正确的引导而误入歧途。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1、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以谋求更好的生活条件。
这使得他们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从而造成了留守儿童的现象。
2、户籍制度限制现行的户籍制度使得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面临诸多困难,如高额的借读费、入学门槛高等,这也导致了许多农民工不得不将孩子留在农村。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监护人为了谋求生计,远离家乡去城市务工,留下儿童由祖辈或其他亲属照顾的一种特殊群体。
这些留守儿童在父母的照顾和陪伴下生活着,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其中教育问题是最为突出的一个方面。
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调查,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
首先,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缺乏监督和照顾: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缺乏监督和照顾,容易产生行为问题。
2.缺乏学习氛围:由于家庭条件限制,留守儿童无法在家中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导致学习成绩不佳。
3.缺少心理关怀:缺少父母的陪伴和鼓励,留守儿童易感到孤独和焦虑,影响心理健康。
4.缺乏文化熏陶:在没有成年人引导的情况下,留守儿童容易接触到负面信息,影响价值观和行为。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1.加强家庭教育:建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为留守儿童的亲属提供培训,提高他们的教育意识和能力。
2.建立学习辅导中心:在农村设立学习辅导中心,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指导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3.开展心理辅导活动:组织心理辅导课程和活动,帮助留守儿童缓解孤独和焦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4.增加文化活动: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课外班,帮助留守儿童接触到正能量的信息,培养积极的价值观和行为。
综上所述,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通过加强家庭教育、建立学习辅导中心、开展心理辅导活动以及增加文化活动等措施,可以有效改善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实现教育的公平与普及。
希望更多人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共同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人纷纷离开了农村,前往城市谋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作为农民工的主要来源,留守儿童也日渐增多,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调查据统计,截至2019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经达到了2479万。
这些孩子大多是由于父母到城镇打工或者外出经商而留在家中照顾老人或由亲戚朋友代为照顾。
这些孩子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包括接受良好的教育的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教育资源匮乏由于很多农村地区的教育条件相对落后,很多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接受基础教育的问题。
很多地方的学校条件十分简陋,教材也很有限,这就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学习效果。
2. 家庭教育环境差由于缺乏成年人的指导和教育,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环境也十分差,很多孩子较早就失去了对知识学习的兴趣与乐趣。
这也反过来进一步影响了孩子的学术成就。
3. 精神健康问题由于缺少家庭的关爱与教育,留守儿童也面临着精神压力较大的问题,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经常感到孤独和无助,在学习和生活中都有很多的难处。
二、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政府需要重视政府需要加强基础教育投入,在教育资源、教材等方面加强支持,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2. 加强学校工作学校需要重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提高教学效果,提高老师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关爱,从而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业成就。
3. 加强社会关注政府和社会各界需要加强向农村和留守儿童教育机构提供物资和捐款的支持,支持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支持。
4. 增强家庭教育环境政府和社会需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环境的支持,鼓励父母和亲人回家尽孝,加强对孩子的关注和照顾,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心理支持。
结语农村留守儿童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大难题,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一直致力于解决的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及问题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民纷纷涌向城市谋求更好的生活,留守在农村的儿童数量逐渐增多。
农村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或一个/两个父母外出务工,儿童留在农村老家由亲属或邻里照顾、教育的一群特殊儿童群体。
据统计,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9000万,他们因为父母的长期外出工作而面临着许多教育问题和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本文将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及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1. 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城市较为匮乏,学校数量少、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设施设备不完善成为农村留守儿童接受良好教育的障碍。
由于学校条件的滞后,农村留守儿童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常常面临质量低劣的教学资源和环境。
2. 家庭教育缺失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的分离导致了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影响力大大减弱,缺乏督促和引导,因此对儿童的教育投入减少,时间管理难以得到保证,孩子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大大降低。
3. 心理健康问题长期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关怀,农村留守儿童易感受到孤独、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
一些留守儿童甚至出现了攻击性、自闭、自虐等行为,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4. 师资力量不足农村地区的师资力量普遍不足,这直接影响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质量。
一些缺乏教学经验和方法的老师很难满足留守儿童的学习需求,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不稳定。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首先应该增加教育资源的投入,包括加大对农村学校的建设力度、提高教师待遇、改善教学条件等,以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
2. 完善监护责任政府应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责任,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制度,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制度,加强对家庭教育的引导和监督,以规范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提升留守儿童的学习动力。
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份,树立正确的自我评价和自尊心,增强自我保护和适应能力。
《2024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范文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使得许多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寻找工作机会。
然而,这一进程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长期外出务工或离异等原因而被迫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
这一群体的数量庞大,他们的成长环境和教育状况引人关注。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1. 数量与分布据统计,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已达到数千万人,主要分布在贫困地区和偏远农村。
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教育资源匮乏,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导致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条件相对恶劣。
2. 生活和学习状况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状况令人担忧。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他们往往缺乏家庭关爱和照顾,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在学习方面,由于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落后,以及家庭教育的缺失,许多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较差,缺乏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三、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1. 经济发展与城乡差距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城乡差距过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寻找工作机会,导致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留守儿童在农村生活和学习。
2. 家庭教育缺失父母长期外出务工或离异,导致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教育和关爱。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家庭教育的缺失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四、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影响1. 对个人成长的影响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关爱和教育,往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自卑、孤独、焦虑等。
这些问题对他们的个人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可能导致他们在学业、生活和社交方面遇到困难。
2. 对社会的影响留守儿童问题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
这一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青少年犯罪、辍学等。
此外,留守儿童问题的存在也制约了国家教育公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
论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和情感分析及对策
论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和情感分析及对策农村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或家长因工作、生活等原因长期外出,留下未成年子女独自在农村居住和生活。
这些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照顾,在心理、情感、教育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本文将深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情感状态以及对策,探讨如何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困境。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1.数量庞大随着城镇化和农村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务工,留守儿童数量逐年增加。
据统计,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已经超过6000万,占农村儿童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2.缺乏家庭关爱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和父母分离,缺乏家庭关爱和照顾,无法享受到家庭温暖和教育指导。
这种缺失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3.教育资源匮乏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少,留守儿童常常面临着教育资源匮乏、学习条件艰苦的情况。
这也给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带来了困难。
4.心理问题增多长期离开父母、家庭的环境,使得留守儿童心理和情感上更容易出现问题,例如情感缺失、自卑、焦虑等。
1.孤独感留守儿童长期缺少家庭关爱和照顾,导致他们产生孤独感,觉得生活无助、无望,情感上孤独空虚。
2.自卑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指导,留守儿童容易产生自卑感,觉得自己与其他孩子有着巨大的差距,缺乏自信。
3.焦虑感长期生活在不稳定的家庭环境中,留守儿童容易产生焦虑感,对未来充满担忧,不能够坦然面对生活的挑战。
4.逆反心理由于长期得不到家庭关爱和教育指导,留守儿童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对家庭、社会产生抗拒情绪。
1.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机构政府部门可以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机构,提供心理咨询、教育指导、生活帮助等服务,帮助留守儿童度过难关。
2.加强农村教育投入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提高教学质量,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3.社区关爱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社区关爱工作,建立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和帮助。
4.加强家庭教育鼓励父母关注和参与留守儿童的成长,加强家庭教育,提高父母的教育水平和育儿能力。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应对策略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应对策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选择了外出务工,这导致了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教育和关爱,面临着诸多教育问题,如学习成绩差、心理问题等。
本文将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应对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一、问题原因1. 缺乏家庭教育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经常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缺乏家庭教育关爱。
在家长不在身边的情况下,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影响学习情绪,甚至出现逃学等现象。
2. 学校教育资源匮乏由于农村学校规模小、条件差,教育资源匮乏。
留守儿童在学习环境与城市孩子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发展。
3. 缺乏心理辅导农村留守儿童长期处于单调的学习生活中,缺乏心理辅导,缺乏释放压力的渠道,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二、应对策略1. 完善留守儿童关爱机制政府应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机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规范留守儿童关爱工作。
加强对留守儿童家庭的扶持力度,鼓励父母在农村务工期间能够尽可能多地回家看望孩子,缓解留守儿童的家庭关爱缺失问题。
2. 加强学校教育资源建设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学校教育资源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学校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建立健全农村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水平,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学习资源。
3. 加强心理辅导工作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工作,建立健全心理辅导机制,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服务。
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协调,引导家长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
4. 发展网络教育资源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方式。
政府和学校可以通过发展网络教育资源,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让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信息,促进留守儿童教育的发展。
5. 加强社会关爱力量社会力量应积极参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帮扶工作,组织志愿者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公益活动,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和生活帮助。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与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与对策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等原因,长期在农村寄宿亲属家中生活的未成年人。
他们的教育现状相对落后,面临许多问题和困境。
下面将从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和对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缺乏家庭陪伴和关爱: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缺乏家庭的陪伴和关爱,心理和情感发展受到影响。
2. 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师资力量不强,教育设施和教学条件较为简陋,影响留守儿童的学习质量。
3. 学习动力不足:由于家庭的缺乏教育关注和鼓励,留守儿童的学习动力较低,容易产生学习厌倦、对学习失去兴趣的问题。
4. 心理健康问题:长期与父母分离,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孤独、焦虑、压抑等心理问题,对学习和生活造成困扰。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2. 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学校和社会机构应该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服务,帮助他们克服心理困扰,增强自信心和适应能力。
3. 加强与父母的联系:学校和家庭应积极建立联系,定期组织家长会,加强对留守家庭的沟通和指导,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问题。
4. 发展农村教育公益项目:政府和社会机构可以联合开展农村教育公益项目,为留守儿童提供公益教育服务,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5. 培养留守儿童的兴趣和特长:学校和社会机构应根据留守儿童的兴趣和特长,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艺术、科技等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相对落后,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改善。
只有通过加强教育资源建设、提供心理辅导、加强与父母的联系、开展公益教育项目等综合对策,才能够有效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水平和生活质量。
论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和情感分析及对策
论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和情感分析及对策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被迫长期留在农村家乡的儿童。
留守儿童的现状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讨论:生活状况和情感状态。
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普遍较为困难。
由于父母长期离开家乡,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精神关怀和监督,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他们的饮食和卫生问题往往被忽视,容易患病。
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有限,留守儿童普遍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影响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
留守儿童容易受到虐待、欺凌和性侵犯等伤害,缺乏安全感。
留守儿童的情感状态较为脆弱。
父母离家外出工作,无法给予留守儿童足够的陪伴和关心,导致留守儿童常感到孤独、无助和失落。
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缺乏亲密的亲子关系,对父母的依赖和期盼无法得到满足,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长期的孤立感和被忽视感,使他们对社会产生不信任心理,容易加入不良群体。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条件。
提供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改善农村教育环境,提供有吸引力的教育课程,鼓励更多的教师到农村学校工作,确保留守儿童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
应建立更加完善的留守儿童关爱机制。
加强与留守儿童的家长和家族的联系,提供帮助和指导,引导家庭培养良好的养育方式。
要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权益保护体系,对侵害留守儿童权益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
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应积极参与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
成立关爱留守儿童的志愿者组织,为他们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陪伴,组织丰富有意义的活动,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各级政府也应加强对这些组织的支持和引导。
需要强调的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家庭或单个个体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只有家庭、政府、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发力,才能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留守儿童问题的思考
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复杂且紧迫的社会问题,主要涉及到儿童教育、心理健康、安全保障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思考:一、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留守儿童问题主要是由于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将子女留在家乡由祖父母或其他亲属照顾。
这种现象在中国尤为普遍,特别是在农村地区。
这种家庭结构的改变导致了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从而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二、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1. 教育问题:很多留守儿童所在的地区教育资源匮乏,学校设施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
这导致他们难以接受良好的教育,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2. 心理健康问题: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留守儿童往往容易出现孤独、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这些心理问题会影响他们的性格形成和人际交往能力。
3. 安全保障问题: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或不法侵害。
此外,他们还可能面临拐卖、虐待等风险。
三、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建议1. 政府层面: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学校设施,提高师资水平。
同时,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社会组织等参与留守儿童关爱工作。
2. 家庭层面:父母应尽量将子女带在身边照顾,或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定期回家看望子女。
此外,父母还应加强与子女的沟通,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心理状况。
3. 社会层面:社会各界应关注留守儿童问题,积极参与留守儿童关爱工作。
例如,志愿者可以定期到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和物质帮助。
同时,媒体也应加强对留守儿童问题的报道,提高公众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四、结论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解决的问题。
政府、家庭和社会各界都应承担起各自的责任,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健康、安全、充满关爱的成长环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健康的成长过程。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与思考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与思考随着农村父母离乡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村儿童留守农村而无人照管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
他们失去父母庇护,身心、学习、成长都面临着失管、失教和失衡,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这个群体的关注。
结合此次调查,现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对策,提出如下调查意见。
一、我镇留守儿童基本概况我镇共有77个经济合作社和15个居民小组。
据调查,全镇0至16岁留守儿童220名左右,6岁至14岁的农村留守儿童有103名。
其中46.74%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都外出,在这些孩子中,与祖父母一起居住的比例最高,占32.67%;有10.7%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人一起居住。
这些孩子差不多都是班里的问题学生,学习成绩普遍偏差、作业常常不按时完成、有孤独感和失落感的倾向,不愿与其他同学和小朋友交流、有娇纵、任性等。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在,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我国未来人口和劳动力素质,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关系到城乡社会稳定,因此值得全社会高度关注。
二、我镇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根据留守儿童家庭状况,家庭环境及临时监护人的文化素质,年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 无能为力,只管“吃”的放纵型。
这部分儿童主要是在那些生活条件差、监护人监护能力低的家庭。
这些人群年老、体弱、文化低、见识少、负担重。
他们由于家境不富有,在家得种一大家人的田地、喂养猪牛等,他们天天忙于农活,根本就无暇顾及孩子了。
他们仅仅对孩子煮煮饭、洗洗衣而已,特别到了农忙季节,连吃饭都顾不上,很多孩子就得自己煮饭或挨饿。
许多孩子还承担起家里全部家务事,有时,连几岁地孩子也得下地干活儿。
至于如何教育孩子,对于“听话”的孩子很满意,不听话的孩子只是说说而已。
关心学习更无从谈起。
对于孩子心里想的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感受?都一概不知或是根本没想到要关心。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与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与对策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监护人在农村地区务工或迁移至城市工作,留下未成年子女在家独自生活。
这样的家庭状况给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带来很大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现状1. 教育资源不足农村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城市匮乏。
留守儿童所处的地区教育基础设施陈旧落后,学校条件差,师资力量弱,教学条件不好。
2. 家庭教育缺失留守儿童大部分时间独自生活,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诲。
长期的孤独、寂寞和无人照顾的状态,容易导致孩子情感不稳定和行为问题,对其成长和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3. 学校教育滞后由于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的限制,农村学校在教学质量和水平上很难与城市学校相比。
留守儿童缺少优质的教育环境和平台,学习成绩和思维能力都难以得到全面的提高。
4. 心理健康问题由于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关爱,留守儿童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同时,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和变化也会对孩子造成影响,导致他们产生迷失自我的情况。
对策应加强针对农村家庭的家庭教育宣传和服务,提高家长关注和支持子女教育的意识。
同时,还应该鼓励和支持农村家长参加子女学习和生活的相关活动。
2. 提高教育投入政府应加强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力度,提高学校的学科设置和师资水平。
这样可以为留守儿童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环境和平台。
3. 联合社区组织留守儿童需要得到关注和照顾,因此可以通过社区组织、志愿者服务和家长委员会等途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帮助和服务。
这样可以从多方面保护儿童的生命和健康。
4. 加强社会保障为了缓解农村留守儿童和家庭的困境,社会应该增加对他们的保障,像提供良好的医疗保健、食品安全等,保障儿童的健康和安全。
同时,还可以为他们提供恰当的心理咨询及治疗,让孩子产生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结语留守儿童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需要政府、教育机构和家长共同协作,寻求解决之道。
只有在全社会的努力之下,留守儿童才有机会享受到 proper 的教育和生活质量。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现状及对策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现状及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父母选择到城市工作,而将孩子留在农村。
这就导致了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这其中不乏因安全问题而遭受伤害的情况。
本文将主要从农村留守儿童安全现状和对策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留守儿童安全现状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在农村地区,由于长辈的疏于监管和教育,农村留守儿童面临各种安全隐患,包括身体受伤、迷路、被拐、遭受虐待等。
面对这样的安全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处于一个相对被动的状态。
因此,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监管和教育,不但要加强长辈的职责意识,也需要青少年及时获取知识和技巧,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1.加强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农村留守儿童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由于大部分留守儿童都是由爷爷奶奶、外婆外公等老年人照顾,家长需要加强家庭教育,明确教育目标、守护责任、监督孩子行为,同时教育孩子如何保护自己,指导孩子建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安全观念。
学校教育也是农村留守儿童安全的重要措施。
学校教育应该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安全问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教育,如交通安全、防范溺水、防范迷途、防范被拐、防范烧伤等。
3.开展家校沟通与合作家校合作是教育的必要环节之一。
学校应该积极发挥教育监督、引导家庭教育的作用;在学生家庭遇到紧急情况时要及时与家长联络,共同制定方案,在确保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将事态解决。
4.加强社会安全宣传社会是农村留守儿童安全的另一个保障体系,社会力量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如加强社区安全防范宣传、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和夏令营等活动,创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总而言之,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协同合作,帮助留守儿童建立正确的安全观念和自我保护能力,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的研究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1.1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逐年增加。
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缺乏足够的关爱和陪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孤独感、自卑感、焦虑感、抑郁感等。
1.2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1)家庭教育缺失:父母在外打工,无法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导致孩子在性格、习惯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2)社会交往能力不足:由于缺乏与同龄人的交往,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相对较弱,容易产生孤独感。
(3)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农村留守儿童往往缺乏应对能力,容易产生自卑感和焦虑感。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对策研究2.1 加强家庭教育引导(1)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家庭教育的扶持力度,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帮助农村家庭解决实际困难,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2)社会各界要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积极开展关爱活动,为他们提供心理援助和生活帮助。
2.2 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1)学校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心理素质。
(2)社区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社会交往机会,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3 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1)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
(2)社会各界要积极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服务的提供,共同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三、结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
通过加强家庭教育引导、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等措施,我们相信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会得到有效改善,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大量劳动力进城务工;教育就面临一个新的问题——留守儿童教育..受农村整体经济、文化及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等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教育状况不尽如人意;问题愈发凸显;令人堪忧;成为和谐社会构建中一个“不和谐”的音符..那么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哪些呢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一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差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对孩子往往会产生负疚感;多采取物质+ 金钱的方式;来弥补孩子精神上的缺失;使留守儿童养成胡乱花钱、奢侈浪费、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气;极易形成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错误思想认识..二心理孤僻、抑郁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聚少离多;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引导教育;他们渴望亲情;渴望父母能在他们身边;当孩子的情绪情感发生变化时;由于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和引导;容易产生自卑、孤僻、敏感、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影响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这些心理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使他们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社会;都经常出现一些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行为;这些行为常常超越道德、法律底限..三学习态度不端正“读书无用论”现象普遍留守儿童受年龄和身心发展的限制;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加之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念;使父母往往忽视孩子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导致留守儿童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读书无用论”现象较为普遍..四法制观念淡漠、道德失范现象增多农村“留守儿童”大多跟祖辈一起生活;由于文化层次较低;对孩子比较纵容溺爱;只求孩子平安无事;在物质上不亏待孩子;而对孩子精神上的需要、道德习惯的养成少有关注..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行为出现偏差;道德失范现象严重;主要表现为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甚至染上了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的恶习;更有甚者干脆成为了社会上失足青年的打手和帮凶;逐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法制观念极为淡薄..二、留守儿童中存在问题成因的分析一艺术教育的缺失;使儿童阶段的创造力发展受限;而创造力又影响孩子解决实际生活或学习问题的能动性;观察环境和自主创造的主动性不足;可导致社会适应困难..留守儿童的社会心理发展尚处于无法自知自控的早期阶段;该阶段的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将来的社会适应能力..乡村学校艺术教育资源有限;孩子们的学习模式较一元化..二社会认知偏差;使留守儿童在升学阶段无法预知社会环境的变化;无法适时地调整自己的学习心态和生活习惯;若无主动探索外部世界的自主习惯;他们将面临巨大的心理落差..乡村学校由于教学资源不足、教学观念传统;常忽视引导孩子主动认知外部世界..课本知识呈献给孩子的世界较为平面;孩子的好奇心也无法被持续刺激..通过艺术教学;他们就可能会被艺术魅力引导;主动学习新知和体验学习乐趣的欲望也被激发出来..三留守儿童和父母间或祖父母间的代际沟通缺乏;导致他们个性孤僻、表达被动、沉默自闭等心理问题;与周围人沟通是孩子与世界积极互动的重要渠道;沟通习惯影响心理平衡能力的成熟..在部分乡村学校;留守儿童面临着贫穷、欺负、歧视等问题;当他们的心理诉求无法得到正向回馈;便逐渐萌发了习得性无助;不再信任环境;选择关闭自己.. 通过艺术的启发;孩子们将更喜欢对外界表现自己;和别人做情感上的沟通..四留守儿童的学习动机模糊、学习心态较复杂;因为父母和稍年长的兄长们在外大多从事低技能和机械式的劳务;留守儿童不敢期待大梦想;甚至在升学压力前无法自我激励;学习动机和学习心态会影响儿童的未来的职场发展..三、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家庭、学校、社会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形成的三个重要因素;因此必须从这三方面入手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一重视亲情关怀;强化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他们对于孩子的个性发展、人格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要在思想上使父母充分认识到思想品德教育在子女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改变重物质轻精神;重智育轻德育的传统观念;在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多的关注其思想、行为及心理的发展变化;使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其次;要加强父母与子女、学校、代管人之间的沟通;强化父母在子女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了解子女在学习、思想、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动态;做到早发现、早沟通、早解决;使孩子从小就能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第三;要发挥家庭教育在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针对当前我国农民工家长家庭教育知识缺乏的特点;输入地政府可以通过开办“农民工家长学校”;加强对农民工的家庭教育指导;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懂得如何与孩子沟通;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情感交流;扭转留守儿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劣势..二转变教育理念;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也是留守儿童最聚集的地方;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学校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德育课的教学活动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第二;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软硬件设施..重视农村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接受再教育的机会;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发挥他们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作用..三营造健康向上的的育人环境;形成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氛围第一;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相关的政策;切实履行政府职能;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实质上是这些孩子在家庭教育、保护和亲情上缺失的问题;要从源头上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通过法律、政策和制度的不断完善保障农民工和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长期性的问题;需要职能部门的长期不懈努力..第二;发挥大舆论的导向作用;加强宣传;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帮助农村留守儿童;为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水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第三;清理整顿校园周边小环境;营造和谐的社会大环境..良好的外部环境可以使留守儿童免受不良风气的影响;对他们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民工进城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城市化、市场化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期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因此;家庭、学校、社会应该齐抓共管;把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做好..。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和思考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和思考一、何谓农村留守儿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其中一部分孩子随父母涌入城市。
但是更多的孩子没有条件随父母流动到城市,只好继续留在在农村。
他们由自己的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料,这类未成年的特殊群体称为留守儿童。
简言之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或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而被留在老家的那些孩子。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记得曾经看过一个留守儿童在他的作文里这样写道:“一个人就是一个家,一个人想,一个人笑,一个人哭。
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出去打工了。
不知道什么是父爱什么是母爱,就连他们的样子都记不清了。
”这是许多留守儿童的心声,读后不免让人揪心。
在亲情长期缺失的状态里,这些孩子已经产生了一系列心理、道德、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安全问题。
留守儿童虽然有一定的监护人,但父母所委托的监护人如长辈家属、亲戚以及代理家长等,由于年龄、经济、生活等等各方面的原因,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监管。
而且他们往往认为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就算尽到了监护责任了,至于其他的事情则是孩子学校的事了。
因此在课余和节假日等老师无法监管的情况下,留守孩子则成了绝对自由的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我们知道孩子往往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父母不在身边,没有他们直接的关爱和教育,孩子往往易成为某些不法分子的攻击对象,。
此外,由于父母不在孩子的身边,孩子缺乏亲情的温暖照顾,导致孩子轻生自杀的案例也不少。
第二,心理人格问题。
据大部分有关留守儿童的调查显示: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是最突出的问题。
由于留守孩子缺乏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机会,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而其他监护人替代不了父母应该要履行的完整的监护职责。
所以留守孩子在遇到成功、失败、进步、忧郁、悲愤、孤寂等不同的情形时,没有自己信赖的长辈可以倾诉和指导,往往只能自己处理。
尤其当他们遭遇挫折时,他们不愿意与监护人交流,在心理、性格上很容易走上极端,多出现以下方面的问题:(1)自卑封闭、自暴自弃、缺乏自信,上进心不强。
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
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随着城市化和农村人口减少,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走出家园,移居城市或外地谋生。
这导致了一些子女被迫留在乡村,由爷爷奶奶或其他家庭成员照顾,他们被成为“留守儿童”。
这些孩子的生育环境经常比其他孩子差,他们长期忍受着与父母的分离痛苦,随之而来是各种行为问题和自我身份认同感缺失。
因此,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亟需一系列有效措施。
一,留守儿童现状分析1. 缺乏家庭陪伴由于父母需要远离家乡谋生,在城市生活,留守儿童几乎整个童年时期都是孤独的。
因此,独处时间多,在生活和学习方面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如心理上的抑郁和学习上的挑战。
这导致留守儿童很难正常成长,会受到诸如攀比、打架等有害行为的影响,不良社会行为对其产生负面影响。
2. 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通常缺乏相应的家庭教育,只能得到较少的关心和引导。
在这种情况下,留守儿童常常由老人或其他家庭成员照顾,但他们的年龄大多比孩子年龄大得多,教育孩子更困难。
3. 学习环境和资源差异大与城市孩子相比,留守儿童的教育环境和资源要差很多。
在农村,学校和图书馆的设施不完善,教学质量也不高。
而城市的孩子,他们有更多的资源,例如更优质的学校、更先进的教育设备和更多的文化活动。
这导致留守儿童更难与其他孩子竞争。
二,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1. 政策上的改变政府要提高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并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需要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卫生健康以及教育等方面的保障。
政府还应该加大对留守儿童社会福利的投入力度。
2. 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善对于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首先要解决的是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善。
政府可以推出带薪留守政策,让留守农民工享受同等待遇,实行定期工资发放。
这样便可让让留守儿童得到更优质的生活与教育资源。
3. 强化社区服务社区应该为留守儿童提供相应的帮助,例如可以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举办教育和培训、组织体育活动。
同时,可以把留守儿童和城市的孩子联接起来,让留守儿童有机会与他人交往,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和思考
一、何谓农村留守儿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其中一部分孩子随父母涌入城市。
但是更多的孩子没有条件随父母流动到城市,只好继续留在在农村。
他们由自己的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料,这类未成年的特殊群体称为留守儿童。
简言之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或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而被留在老家的那些孩子。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记得曾经看过一个留守儿童在他的作文里这样写道:“一个人就是一个家,一个人想,一个人笑,一个人哭。
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出去打工了。
不知道什么是父爱什么是母爱,就连他们的样子都记不清了。
”这是许多留守儿童的心声,读后不免让人揪心。
在亲情长期缺失的状态里,这些孩子已经产生了一系列心理、道德、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安全问题。
留守儿童虽然有一定的监护人,但父母所委托的监护人如长辈家属、亲戚以及代理家长等,由于年龄、经济、生活等等各方面的原因,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监管。
而且他们往往认为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就算尽到了监护责任了,至于其他的事情则是孩子学校的事了。
因此在课余和节假日等老师无法监管的情况下,留守孩子则成了绝对自由的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我们知道孩子往往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父母不在身边,没有他们直接的关爱和教育,孩子往往易成为某些不法分子的攻击对象,。
此外,由于父母不在孩子的身边,孩子缺乏亲情的温暖照顾,导致孩子轻生自杀的案例也不少。
第二,心理人格问题。
据大部分有关留守儿童的调查显示: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是最突出的问题。
由于留守孩子缺乏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机会,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而其他监护人替代不了父母应该要履行的完整的监护职责。
所以留守孩子在遇到成功、失败、进步、忧郁、悲愤、孤寂等不同的情形时,没有自己信赖的长辈可以倾诉和指导,往往只能自己处理。
尤其当他们遭遇挫折时,他们不愿意与监护人交流,在心理、性格上很容易走上极端,多出现以下方面的问题:(1)自卑封闭、自暴自弃、缺乏自信,上进心不强。
不愿意与人交流、性格内向,不开朗。
老师找其谈话容易掉眼泪。
(2)自尊心过强内心较敏感对老师亲友等的管教和批评容易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
总感觉有人在欺负他,斤斤计较,不合群。
(3)对父母产生怨恨情绪认为父母为了赚钱而抛弃了自己,对父母的外出不理解,父母回家了甚至故意疏远他们。
心理方面,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亲子互动对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三,道德品行问题。
留守儿童一般为学龄前儿童、小学生、初中生,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刻。
如果是有祖父母来隔代抚养教育,往往意味着由文盲来抚养孩子;而托付亲戚照管的,亲戚普遍认为不便过多管教或经常盘问,毕竟不是自己的孩子,有的甚至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违法乱纪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有些孩子由于失去父母的监管,甚至走上罪恶的深渊。
第四,学习问题。
那些有祖父母隔代抚养的孩子,由于爷爷奶奶的文化水平较低,无法在学习上得到帮助和指导。
绝大多数农民工选择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让孩子能有条件上好学,接受好的教育,日后有出息,不再走自己的路。
但往往事与愿违,当然一部分留守孩子学习认真,但外出父母的期望值过高,孩子学习压力大,一旦遇到挫折就容易一蹶不振;一部分儿童由于自控力差,无人督促学习,再加上受外界的影响,认为学习与否都一样,对学习毫无兴趣,经常发生不完成家庭作业、逃学、辍学等现象。
三、如何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不仅会危及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会给农村的教育以及社会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能否解决好这一问题意义重大。
这个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真正落实和质量的提高。
而这个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从家庭教育角度讲。
首先,父母在委托监护人之前,应该慎重考虑被委托人是否具备监护能力,如身体、经济、思想品德状况。
如果被委托者年龄很大,身体欠佳,本身的行为能力有限,那么这种委托不但没有意义,甚至有害。
其次,父母应该利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对留在老家的孩子的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加以关心、教育和指导,例如多打电话给孩子及委托人、老师等,并向其询问孩子的基本情况。
.
第三,如果条件允许,尽可能的将孩子带到自己务工的地方上学,让孩子在自己的身边成长。
现在国家对于外出的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也一直在采取办法加以解决。
第四,父母应善于将自己在外打工的经历以适当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
外出打工的父母若能将自己背井离乡的生活的痛苦与磨难,各种吃苦耐劳、拼搏向上的先进事迹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从这个角度讲,父母与子女间的联系不是减弱而是加强了。
最后,提高父母对孩子教育问题的认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
若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品德和优秀的才干,父母是要有奉献精神的。
在物质条件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应该多为下一代考虑,多关心他们的成长与发展。
处于义务教育
阶段的孩子至少应有一位家长留守,这对于孩子的人格的培养和学业成绩都是有益的。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讲。
学校教育应该成为影响留守儿童成长的主渠道。
努力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形成合力。
对此,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优势,特别注意与家长的联系沟通,提高他们对教育的认识。
对于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学生,老师要加大家访力度,或通过电话、信件等形式,向家长汇报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疏导。
针对留守儿童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工作。
同时,学校可以开展围绕反映留守儿童家庭的班会,引导学生形成关于父母外出打工现象的正确认识;也可以邀请有外出打工经历的父母参与班会,通过他们打工经历的讲述,和打工者与学生间的直接交流,使留守儿童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形成正确的生活观。
从社会的角度看。
留守儿童较之普通儿童只是由于生活环境中约束因素、沟通与指导因素的缺失,而具有一种被周围不良环境影响的更高的可能性。
为此,应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学校生活是留守儿童最主要的生活方式之一,所以要加强农村乡镇文化建设,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打击违法经营的网吧、电子游戏室等,根治各种精神污染对孩子的毒化,让农村中小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和熏陶。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不仅对家庭、学校而且对我们整个社会教育体系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目前各项教育远未善学校教育还没有条件深入到留守儿童学校生活之外的情况下,留守儿童的教育任重而道远。
由于“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年龄,他们的数量、他们的生活和教育状况以及由此带来的对社会的影响,我们理应给予积极地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