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人民代表的产生方式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选出代表产生)
间 接 选 举
省、市人民代表大会 (选出代表产生) 县、镇、乡人民代表大会 (直接选举选出代表产生) 选民
人 民 当 家 作 主
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选举 和决定国家领导人
2011年3月全国人大听取和审 议温家宝总理的国民经济预算 工作报告
任免权
决定权
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表 决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国 立法权 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入宪。 图为代表投票的场景
某省人代会上专门 监督权 设置市民旁听席
2008年3月6日晚上 小强在看电视的时候, 在中央台看到了这样的 画面。
请问两会是指哪两会?分 别反映了我国什么制度?
两会 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
政治协商会议
②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部宪法的 性质和所代表的民主广泛性有何根本不同?
前者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宪法,后者是社 会主义宪法。前者是资产阶级民主,后者 是人民民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体验理解探究三
小明的爷爷是莆田市仙游县人,他在1954 年有幸成为全国一届人大的代表,那在当 时他可是县里有名的人物。请你代他说说 怎样一步步当上全国人大代表的?
1)从材料中我国实行怎样的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结合图片和材料分析我国政府为何要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分 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②为了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目 的) 目的:祖国统一、民族 平等、民族团结、共同 发展 ③为了保证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和共同发展, 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目的)
① 材料一反映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什么原则? 有何进步意义? 原则:主权在民、分权制衡 意义:以法律形式否定封建专制制度,是中国近 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宪法,是中国政 治民主化进程中的一座里程碑。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21【教学课件】《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文教 卫生
私营 少数 街道 工 宗教 民族 居民 商业
人 9 6 4 8 53 24 13 13 4 42 数 比 5.11 3.41 2.27 4.55 30.11 13.64 7.39 7.39 2.27 23.86 % % % % % % % % % 例%
史料反映的是我国的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务;制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针政策,并将过渡时期总路线写入宪法中。
5.历史意义 (1)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岳麓书社高中一年级|必修一
岳麓书社高中一年级|必修一
史料 1954年北京西单区第一届人大代表构成统计表
类 驻区 政府 党派 团体 工人 别 机关
岳麓书社高中一年级|必修一
第六单元 .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 21 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岳麓书社高中一年级|必修一
导入新课
此图为开国大典的场景,请同学们思考开国大典是在怎样的 背景下召开的?
岳麓书社高中一年级|必修一
一、开国大典
1.背景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 宜。 自主思考 新中国诞生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政治上,国民党政权被推翻;军事上,人民解放战争已基本结束,国民党军队已基本被消灭;理 论上,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组织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召开。 2.新中国的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毛泽东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 3.意义 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
岳麓书社高中一年级|必修一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1.建立与发展 (1)1954年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选举毛泽东为国 家主席,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2.意义 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昭示着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岳麓版必修一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高二历史复习导学案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学习目标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重难点:政治制度的建设考点梳理(课前预习案)一、新中国的成立1、准备:1949年9月21日在召开政协会议,讨论的有关事宜。
2、成立: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特点: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团结建国的精神和政权特色。
4、意义:1)。
2)。
二、建国初期的民主法治建设1、1954年宪法的颁布1)目的:保障政治上从向顺利过渡,替代《》2)颁布:1954年通过。
3)内容①确立了我国的和原则。
②规定了的权利和。
③规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的方针政策,并将写入宪法。
4)性质:中国第一部类型的宪法。
5)意义:①加强了。
②反映了。
③提高了。
④推动了。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确立: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制度2)运行:①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②和年,又分别召开了二届和三届人大。
③各届人大代表都经全国人民产生,由和社会人士组成。
3)意义:①奠定了。
②规范了。
③昭示着。
3、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基础:中共与团结合作、共同反对专制独裁的历史。
2)指导思想:“、”3)主要形式:。
4)作用:调动了民主人士的热情,开创了、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含义: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全国各民族一律和各民族,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2)确立:①《》明确规定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②作了更明确的规定。
3)实施:①形成了内蒙古、广西、宁夏、五大省级自治区。
②建立了100余个自治州、县,民族自治区建设已初具规模。
4)意义:少数民族实现了,加强了,促进了国家的。
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课堂探究案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之口说出来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名师精编课件(43张)
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构成
了新中国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和“文革” 使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遭到严重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
国加强了民主和法制建设,逐步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并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针,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使民主政 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在国家统一问题上,“一国两制”
(3)意义
①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 ___________________ 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 的新时代。 马克思主义 普遍原理与__________ 中国革命 ②新中国的成立,是____________ 实践 相结合的胜利。 ________
岳麓版 ·必修1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主干线索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民主政治建 设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的颁布,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人民代表大会
构想的提出成功地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海峡两岸关系也有
了新发展。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学法建议 1.结合现实生活分析掌握各种政治制度的内容和运作方 式,深刻领会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增强民主法制 意识。
2.通过对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加深对新中国政治建设内容与意义的理解。 3.从历史的角度来观察和探讨 20世纪中国政治制度的演
变,理解现代中国政治制度与西方政治制度的区别。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岳麓版必修一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课件 (共37张PPT)
材料二、
总人数 民主人士数
政务院 政务院下属 领导成员 机构正副职 21 109 11 49
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什么时 候制定?规定哪些内容?宪法如何 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性质?它的规定 有什么意义?
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二、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法
立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 力机关。 第八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岁的公民,不分民族、 种族、性别、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制定:1954年,第一届人大召开 2、内容:规定国家性质、政治制度、公民权利等
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1 9 4 9 、 1 0 、一、前提:新中国的成立
1、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时间:1949、9;地点:北平
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致开幕词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会场
毛泽东在写选票
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大会选举毛泽东为国家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 大常委会委员长。根据毛泽东的提名,大会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 理。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3、运行实施:
第二届全国人大(1959)
刘少奇当选为 中华人民共和 国主席
朱德当选为全 国人大常委会 委员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三权 分立制度的根本区别?:
• 行政权力的主体不同(人民代表制度:全 国人民;三权分立制度:资产阶级)
• 活动原则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 集中制;三权分立制度:分权制衡)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课件(共17张PPT)
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 政治的特色。
第22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新中国成立之初,逐渐创建了哪些民 主政治制度?
1、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制度与《共同纲领》
少数民族优惠政策
• 只要是少数民族报考大学都加分。只是各 地加分不一样。在考研的时候,少数民族 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可以享受英语降分的 照顾。 少数民族可以适当的不受计划生育限制。 各少数民族自治区、州、县的行政领导都 是少数民族。 各民族都要选举自己的人大代表。党 合作和政治协商
制度适用范围:
劳新教华疆岩所维寺吾劳举尔教行自学区治员人区人大人大代大选表代举选表举换投活届票动选举
(左)澳门特区12名十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产生 (右)香港特区36名十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产生
2、其确立的意义
(1)奠定了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2) 最高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 做主。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美〕斯蒂夫·弗兰克
国情 历史传统 人民的意愿
放眼世界——思考各国体制
美国:联邦共 和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
求
★和
同 存
中国:人民代 平 表大会制度 共
异
处
尊重 和谐
1. 基本含义:P96
各族欢 聚一堂
2、确立:《共》《宪》
宁夏回族 自治区195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
我国的五个 省级自治区
广西壮族 自治区
1958
少数民族民族自治权
• (1)行使立法权利。 • (2)拥有对国家有关法律的变通执行权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一6.21《新中国的政治建设》课件(共26张PPT)
性质
2、成立:开国大典
3、意义: ①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中国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了人 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
②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 践相结合的胜利。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内容、性质、意义)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2.性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意义:加强人民民主专政,巩固革命和建 设的成果;反映过渡时期的根本要 求;提高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基 础。P92
三、三大政治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1、确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决
2.职权
策
权
和
监
督
权
立 法 权
任免权
监 督 权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确立:1954年宪法 2、发展:
1956年,八字方 针 ——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 3、完善:
1982年,十六字 方针——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肝胆相照, 荣辱与共
一届人大之后,政治协商会议的 职能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行国 家关于社会 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 的建设计划。
5、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建国 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 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 至祈先生命架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 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予以指 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
岳麓版必修一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预习情况检查:
1、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地位分别是怎样的?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2、合作基础:
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历史
3、指导思想: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调动了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热情, 4、意义: 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建国家的新局面。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体会目的和具体措施)?
统一与稳定。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有何意义?(政治、经济、民族关系)
2、经济上: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3、民族关系上:加强了民族团结。
概念解释:国体、政体
国体,即国家性质,就是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一个阶级 手中。 政体,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 形式来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 英国的国体为“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 英国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
合作探究: 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中美政党制度比较
中国
政党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 制度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政党 执政党、参政党 间 关系
美国
两党制 执政党、在野党 政治竞争轮流执政
Hale Waihona Puke 政治上密切合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宁夏回族 自治区195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
广西壮族自 治区1958
我国的五个 省级自治区
材料一:居于大兴安岭一带鄂伦春 族,由于长期以来的民族压迫,到 解放前夕,只剩一千余人,境遇悲 惨。1951年成立内蒙古鄂伦春自治 旗,鄂伦春族人民迎来了新生活 。 材料二:自治区行使自治权 材料三:1998年,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境内的科索沃地区因民族 矛盾爆发战争。 意义: 2010年12月15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因民族冲突爆发大规模骚乱。 1、政治上: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利于国家的 结合课本内容及材料分析,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ppt课件
域自治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
2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最大特点就是这些民主政 治制度完全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反映了人 民的意愿,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
栏 3 .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集中体现了政党竞争、三权分 目 链 接 立的基本原则。我国的民主政治因国情不同而有自己的特点,
栏 目 链 接
新疆 、广西、宁夏、 ________ 西藏 5 .实施:形成了 ________ 、 内蒙古五大省级自治区,建立了100余个自治州、自治县。
6.意义: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国家的全面发展。
栏 目 链 接
栏 目 链 接
一、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特点及中国民主政治制度 同西 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不同 1 .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
栏 目 链 接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1.宪法的颁布。 社会主义 顺利 (1)目的:保障政治上从新民主主义向 ___________ 过渡,替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颁布: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通过。
栏 目 链 接
(3)内容。 ①确立了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府组织原则。 人民 的权利和义务。 ②规定了________ 建设 的方针政策,并将 ③制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和 ________ 过渡时期总路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入宪法中。
栏 目 链 接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各民主党派 团结合作、共同反对 1.基础:中共与 ______________ 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历史。 互相监督 长期共存 2.指导思想:“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3.主要形式:政治协商。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课件
资产阶级代议制
资本主义私有制 资产阶级 分权与制衡
活动原则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的 根本不同在于( )
A.经济基础不同 B.行使权力的主体不同 C.权力大小不同 D.活动原则不同 试解:________。(做后再看答案,效果更好。)
解题流程:
合作探究1 如何区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
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合作探究2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产
阶级代议制的本质区别?
不同点
经济基础 权力主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
②建立了新一届的国家机构
3 意义: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基本形成了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 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全 国 人 民 代 表 大 会
全 国常 人务 民委 代员 表会 大 会
国 家 主 席
国务院 国家军事委员会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2、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 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之一 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 B.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 C.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第二篇章
民主之魂(三大制度)
2、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 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 建立和完善
由上面图示可知正确答案为 A 项。
答案:A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什么性质的组织?
2012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 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课件]
为什么说新中国的成立 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 践相结合的胜利?
原因:
1.新纪元: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取得了胜利,赢得了民族独立。 2.中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中国革命实践 相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 权的革命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指导下取得的。
二、建国后的法制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目的
2、内容 3、性质 4、意义
项目
背景
《共同纲领》
新中国即将成立时
1954年宪法
社会主义制定即将确立时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用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
制定主体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内容 性质
制定了新中国各项 制度的总原则
国家性质与根本政治制度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 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类型的宪法
(1)经济基础不同: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公有制 ②代议制:私有制
(2)行使权力的主体不同: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 ② 代议制:资产阶级 (3)活动原则不同: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集中制 ② 代议制:三权分立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最具中国特色)
(1)多党合作的基础: 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 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 (2)中共与各民党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 派的关系 (3)多党合作的主 要形式、批导思想
D
②它的颁布大大调动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 极性 ③体现了新民主主义的原则 ④宪法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总结了中国人民 革命胜利的经验
• A ①②③④
岳麓版第21课新中国政治建设
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共同纲领”;新中国的首都、国旗、国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概况,政协的作用和职能、民主派参政的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诞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处理少数民族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过程与方法目标(1)注重文史结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类型的史料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分析方法。
(2)运用历史比较法,引导学生归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三权分立制度的区别。
(3)运用调查访问法,充分调动学生课外资源,与课内学习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可建议学生去采访身边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了解他们参政的方式与途径;通过本校少数民族学生景象访问调查,了解我们身边少数民族自治区划制度实施情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三大基本政治制度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是中国历史和现实要求的必然结果;把握新中国建立以来民主建设发展的基本脉络,展望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美好前景;培养学生追求民主的科学精神和为国家民主制度建设而努力的历史责任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民族区域制度的建立。
难点: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及与西方民主制度的区别。
教学过程:(导入):歌曲《歌唱祖国》: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这首歌曲大家应该十分熟悉,它创作于建国初年,表达了作者对于新中国的热爱和期盼,也反映了那个时代大多数人的心声。
人们对新中国的成立,抱有无数的期望,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人。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新中国的设计者是怎样通过制度建设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
我们先了解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新课讲授)下面我们开始本节课的学习——第一目开国大典一、开国大典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资料。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名师公开课市级获奖课件)(18张)
44%
26%
26%
共产党员 工农各界无党派 民主党派
建立 完善
1949年新政协召开初步确立 共产党员 工农各界无党派 民主党 1954年宪法——确立 从图中你得出了什么? 1956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进一步完善。
任务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协商民主
一位民主党派前中央领导人说:“多党合作好比是交 响乐团,在作曲的时候,大家都可以提意见,各民主党派 都应积极参与,最后公认由中国共产党博采众长来定谱。 乐团里有大提琴手、小提琴手等几十上百个演奏家,各有 专长,各有其职,但如果各行其是,乐团就无法奏出和谐 动听的乐曲,关键是要有一个统一的指挥……” 请回答: (1)材料中“统一的指挥” 是谁? (2)“乐团里几十上百个演奏家”指谁? (3)他们的关系怎样? (4)“演奏家”在“乐团”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参政议政 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制
民主特色
课程标准: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 中华人民共 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 民主特色 和国成立 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的
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 前提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主特色 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 主政治的特色。
建立完善 中国民主政 治的特色
(1)阅读教材P92,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怎样建立和完善的? 1949年《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实行; 1954年宪法中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 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开始实施。
任务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依据图表,判 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的性质。 最高权 力机关
人
民
任 立 监 决 免 法 督 定 权 权 权 权
岳麓版高中历史 必修一 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这是第十届全国人大第 一次会议在京召开。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多党合作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 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 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 合作制度的基础,是新中国政治体 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中 国特色。
民主党派简介
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一 开国大典
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内容:讨论建设新中国的有关事宜
2 开国大典 3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毛泽东在第一届 政协会议上介绍国徽 图案。
中国人民政治 协商会议会徽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的颁布
1. 内容: 2. 意义: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1、制度的确立
48.1
香港
1、多党合作的基础 2、合作的指导方针及形式
中共中央提出的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指导思 想是什么?其合作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指导思想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政治协商是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
1、多党合作的基础 2、合作的指导方针及形式 3、多党合作的意义
多党合作的积极意义是什么?建国以 来,全国政协的职能有何变化?
1957年,反右扩大化破坏了多党合作制 度;“文革”时期,政协工作陷于瘫痪。
1982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人民政协迎来了新的春天。
全国人大代表大会的 常设机关常务委员会
全国政协礼堂
人民大会堂
中南海怀仁堂
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基本内容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1、基本内容 2、民族自治区的设立
宁夏回族 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件621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典例1】 1954年宪法的社会主义性质,主要体现在(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国家权力属于全体人民 C.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 D.国家职能 思路导图:
答案:B
第三十三页,共49页。
【考向1】 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 广泛征求意见。当时全民讨论了近三个月,参加讨论的有1.5亿 人,最后由宪法起草委员会整理的意见共138万条。这说明1954 年宪法( )
A.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 B.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区域自治的设想 C.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是《陕甘宁边 区宪法原则》 D.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实行的
第三十七页,共49页。
思路导图:
答案:B
第三十八页,共49页。
【考向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明确规定了中央同民族自 治地方的关系,为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赋予了更大的自主权力和 政策空间,使自治地方政府能够在中央总的路线方针指导下,结 合自治民族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内蒙古自治区主席的这番 话反映了( )
第十二页,共49页。
第十三页,共49页。
5.2009年9月8日下午,来自100多个国家的百余名驻华外交 机构和国际组织的代表,集体参观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 自治区成就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取得 了哪些成就?
提示:①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②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③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但
少数民族要坚持(jiānchí)社会主义制度而并不是实行共和国联邦
制度。
答案:A
第四十页,共49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共17张PPT)
第五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第五十一条 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
——摘自1949年政协会议《共同纲领》
•(二)政党协商建政权
政党协商建政权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自主探究 •古今中外的“妥协”智慧
•(三)民主呈现新特色
•
民Hale Waihona Puke 呈现新特色• 全国人大制度
• 地位:根本政治制度
• 特色:党的领导、块块民主、平凡选举的民主
• 全国政协制度
• 地位:基本政治制度
• 特色:党的领导、条条民主、精英协商的民主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地位:基本政治制度
• 特点:党的领导、片片民主、民族自治的民主
• (四)宪法政治露曙光
《1954年宪法》的形成 1、起草宪法。以俄为师,参考各国,体现国情。 2、各界修宪。八千人讨论,意见五千久。 3、全民修宪。1.5亿人讨论,52万条意见, 4、提交全国人大,获得全票通过。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954年宪法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民族问题、政党关系、民主考量、宪法政治
(一):民族自治安天下
1949年关于新中国的政协会议的油画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自二战以来,全球比较大的纠纷、冲突和战争,因民族原因 引发的占总数的87.73%。
——摘自《对我国民族问题的若干思考》
天下未乱边先乱,天下已定边未定。
• 苏共对中共的建议
• 敌人可用两种说法向工农群众进行宣传,反对你们。一是说你们没
有进行选举,政府不是选举产生的;二是国家没有宪
法。
——斯大林1949年7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的新内疆部藏维事自物吾治尔。区自治区
(二)提出:1949年《共同纲领》;确立:1954年宪法
(三)原因:
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
依据。
2、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是实行民族区
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探讨: 1949年即将成立的新中国,将会构建何种民主制度?
一.选择近代资本主义民主?(第一小组)
要求: 1请从历史原因、国情、政权性质、制度优缺点……角度中选择 一个说明新中国不走资本主义民主的原因。 2.在10分钟内准备,查看资料、学案、讨论等得出结论。 3.成果形式包括两种:3分钟代表表述,另提交一份书面材料, 可以是300字内文字,也可以是表格或者漫画材料等。
2、各民族 大杂居、小聚居 的人口分布格局,是实行民族 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
(四)意义
实现了 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国家的 全面发展。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基本内容:在国家的宁统一夏领回导族下,实现全国各民最族早一:律平等 和各民族大最团迟结:,在一些少数自民治族区聚居的地方实行区19域47自年治,,内设立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基本内容: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和各民族大团结,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
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使少
数民族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
物。 (二)提出:1949年《共同纲领》确立:1954年宪法
自主学习
(三)原因:
自查自纠
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
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
西藏自治区简称藏,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
首府拉萨市。自治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1965年9月成立自治区。
白族
壮族
回族藏族朝Fra bibliotek族蒙古族
苗族
满族
黎族
土家族
高山族
瑶 族
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四成果展示.两会现场(学生活动)
课堂小结
新
中 政权建设:
国
新中国的成立
的
政
法制建设:
治
1954年宪法
建 设
民主制度建设
人民代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民族区域 大会制度 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自治制度
练一练
1.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宪法起草委员会。宪法起草委员会由32人 组成,除中共外,民革、民盟、民建各2 位,其余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各1位。这 一举措( )
二.选择苏联一党专政民主?(第二小组)
要求: 参考以上第一小组要求。
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 西方议会制
人民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
最高检察院 最高法院 国务院
比较项目 同
经济基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资产阶级代议制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代议制民主
社会主义公有制
资本主义私有制
权力主体 组织原则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练一练
3.以下为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发 展相关的三幅图片,如果根据说明给这三
C 幅图片确立一个最佳的主题,这个主题应
该是(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B.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繁荣 C.民主政治的光辉历程 D.人民代表,百姓的代言人
全国人民 民主集中制
资产阶级 分权制衡
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材料一: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 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 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 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 不同的声音 。
——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
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图
执政党与参 政党
亲密友党 关系
中国民主同盟
(民盟) 中国民主建国会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民建)
(民革)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台盟) 中国共产
中国民主促进会 (民进)
党
九三学社
中国农工民主党 (农工党)
中国致公党
基本特征: 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 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二:西方的政党制度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 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 共事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了保持社会的和谐。要大合唱, 就要有指挥,这个指挥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都只有中国共 产党才能胜任。唱大合唱,就要有主旋律,这个主旋律就是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域自治的现实条件。
广西壮族
(四)意义
自治区
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国家 的全面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成立于1947年
5月1日,面积118万平方公里,首府呼和浩特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
齐市。1955年10月1日成立自治区。新疆地域 辽阔,自然资源丰富。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首府南宁市。
A.初步确立多党合作制度 B.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C.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 D.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略
练一练
2.建国初期,中国民盟主席张澜说“ 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 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 一个最高权力机关,这是理论与实际一致
A 的一种新制度。”这个新制度是指( )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 大会堂隆重开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 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 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人民的选择:构建何种民主制度?
民主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追求。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 的生命,民主是必须要的。”(邓小平) 从古希腊的民主,到近代欧美的资产阶级代 议制民主,再到苏联的苏维埃民主… … 探讨: 1949年即将成立的新中国,将会构建 何种民主制度?
内蒙古自治区 成立六十周年
世界并不太平,我们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 请记住好好学习,增强本领,共圆一个中国梦!
遂溪三中 历史科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