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 鸦片战争》 赛课导学案_2

合集下载

部编八上第1课 鸦片战争 导学案

部编八上第1课 鸦片战争 导学案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英之间,为什么会爆发这场战争?它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也许,英国议会在1840年4月的3天辩论,可以帮助后人考查战争的根源。关于是否 对中国开战,看起来似乎是与两种植物有关的贸易引起的——英国人的鸦片和中国人的茶叶。——《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按照《南京条约》,中国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并开放五个对外通商口岸——广州、福州、宁波、厦门和上海。英国领事可以居留于这些港口,英国商人可以在此租借土地,用于居住和经商。中国还同意实行一种按照价值的5%固定下来的统一关税,若要变动这一关税,须经双方同意。这一条款剥夺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因而控制了中国的国家收入。——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A林则徐B邓世昌C关天培D陈化成
4.马克思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中国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5.范文澜在《中国史纲要》中写道:“鸦片战争和《南京பைடு நூலகம்约》是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奴役的起点。中国……从此发生了根本变化。”这里的“根本变化”主要是指()
(2)写出A、B、C、D、E这五处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名称以及在这次战争中被英国割占的地点F的名称
(3)请写出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2.材料解析:欣赏下列诗歌,回答问题
在近代历史长河中穿行,悲愤在心中燃烧。曾几何时,绚丽开放的罂粟花啊,变得魔鬼般狰狞!隆隆的炮火声,带来了所谓的文明,屈辱的条约啊,让古老的中国,在风雨中飘零。听,那是失去的儿女们,在高呼母亲……
失败原因:昏庸愚昧;落后;武器陈旧。
结果:
(1)1842.8中英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人教部编版初二历史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初二历史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导学案

【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艺1.了解和看法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并由此发起侵略中国的战争的基本史实。

2.了解林那么徐维护中华利益,停止虎门销烟的壮举。

了解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二、进程与方法1.从鸦片战争迸发的缘由、经过、结果、影响的时空坐标中,掌握系统有序的历史知识网络,构成良好的逻辑思想习气。

2.经过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胜缘由的剖析和讨论,提高先生运用史实剖析效果和处置效果的才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过林那么徐虎门销烟及鸦片战争中爱国将领英勇抗敌事迹,培育先生的爱国主义肉体。

【教学重点】林那么徐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教学难点】鸦片战争使中国末尾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情形导入生成效果播放虎门销烟的图片,提问:同窗们,你们知道图片反映的历史事情是什么吗?是谁指导这场伟大的妥协的?自主学习梳理知识一、鸦片走私与林那么徐禁烟1.鸦片战争迸发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

西方曾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时向外停止殖民主义扩张,掠取殖民地。

2.在合理贸易中,中国处于清楚的出超位置。

为了改动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少量走私鸦片。

3.鸦片众多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那么徐为钦差大臣,前住广东查禁鸦片。

4.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

这是中国人民禁烟妥协的伟大成功,显示了中华民族对立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英国发起侵略战争1.中国禁烟的音讯传到伦敦,英国政府悍然支持罪恶的毒品走私,发起侵华战争。

1840年6月,鸦片战争迸发。

2.鸦片战争中,英勇作战牺牲的将拥有关天培和陈化成;3.由于清朝大少数统治者昏庸愚笨,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诚,再加上经济落后,武器落后,战争终以清朝的失败完毕。

三、«南京条约»的签署1.1842年8月,清政府自愿与英国签署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对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鸦片战争导学案(精品文档)_共2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鸦片战争导学案(精品文档)_共2页

第一课《鸦片战争》导学案备课人:刘丞成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授课班级: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鸦片走私的原因及其危害;林则徐虎门销烟。

2.过程与方法:采取学案教学和小组讨论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林则徐维护祖国尊严的爱国精神。

学习重点:林则徐虎门销烟和中英《南京条约》。

学习难点:怎样理解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P2——P4完成以下问题:A林则徐虎门销烟背景: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国家, 为了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为此英国向中国走私 ,给中华民族带来了 ,林则徐上书请求严禁鸦片经过:年月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鸦片在广州当众销毁影响:虎门销烟是,显示了。

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

B中英《南京条约》时间:年至年导火线:根本原因:鸦片战争结果:中英签订了《》内容:①开放为通商口岸;②中国赔款元;③割给英国;④。

战争的影响①。

②。

(二)合作探究:1.有人说,鸦片战争史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引起的,你认为如果没有中国的禁烟运动,英国会发动鸦片战争吗?2.从英国和中国两方面分析,自诩为天朝大国的中国为什么会在战争中失败了?(三)交流展示:(四)达标检测: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A.英国工业革命后急需扩大市场B.中英贸易中,许多白银流入中国C.虎门销烟取得重大胜利D.清王朝日益腐败2.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清朝腐朽的封建制度B.清朝的军备落后C.没有发动群众D.清政府军事组织不力3.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A.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B.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C.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D.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4.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主要依据是()A.中国开放了通商口岸B.自然经济逐步解体C.中国主权遭到破坏D.封建地主剥削依然存在5.近代中国领土丧失开始于()A租借地的开辟 B香港岛的割让 C台湾的丢失 D列强瓜分中国6.英国打开中国市场的手段有以下几种,他们的先后顺序是()①鸦片②廉价的工业品③大炮和军舰A①②③B③①②C②①③D③②①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导学案

《鸦片战争》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林则徐虎门硝烟的时间、过程和历史意义。

2.理解把握鸦片战争的时间、《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3.理解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基础梳理】(自主预习)初读正文、勾划要点、完成填空: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1.背景(1)英国侵略中国的目的:打开中国_______、推销_______、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_______大量外流加剧了中国的贫弱;鸦片还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

2.过程_______作为钦差大臣于1839年3月到达广州开展禁烟运动。

他派人暗访密查,缉拿烟贩,并强迫外商交出鸦片二百多斤。

_______,林则徐下令将收缴的全部鸦片在广州__________当众销毁。

经过二十多天,到6月25日,才销毁完毕。

3.意义虎门硝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_________的坚强意义。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1.鸦片战争(1)原因:罪恶的鸦片走私受到中国抵制,英国政府决定发动侵略战争。

①根本原因:英国要把中国变成它的原料_________和商品_________。

②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硝烟。

2.进程_________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林则徐积极防御,英军无隙可乘,就沿海北上。

那时,清军在福建以北防虚,英军攻陷浙江定海,又继续北上,直逼天津。

道光帝十分惊恐,派直隶总督琦善与英军谈判,后将林则徐撤职查办。

1841年初,英军占领香港岛。

清廷感到有失尊严,又同英军作战。

但战斗一年多,清军节节失利,英舰到达南京长江江面,清廷被迫派人向英军求和。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1、签订及内容①签订时间:_________。

②内容:割_________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 鸦片战争》 优质课教案_2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 鸦片战争》 优质课教案_2

第一课:鸦片战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

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

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唯利是图的本质。

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

汲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点中国从主权独立、领土完整、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虎门销烟和南京条约)教学难点分析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重大变化,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组织学生回顾初一学习情况,联系新学期课改趋势,修订课堂评价办法,并落实到位。

2、指导学生阅读第1页“导入框”。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一、林则徐虎门销烟指导学生阅读本目以及第5页“自由阅读卡·从罂粟到毒品”,讨论回答问题: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原料而侵华,为牟取暴利而走私鸦片。

)2.英国走私鸦片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a.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b.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加重农民负担;c.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d.毒害中国人民身心健康,削弱军队战斗力。

)3.面对着鸦片的危害,林则徐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严厉禁烟)收到什么效果?(将缴获的230多万斤鸦片销毁在虎门,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4、林则徐处理鸦片是烧毁它们吗?(不是)为什么?(因为烧鸦片会产生大量毒烟,造成人们“被动吸毒”,所以才利用生石灰与海水化合反应产生的高温来熔化鸦片,避免污染。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导学案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导学案

第1课鸦片战争【学习目标】1.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主要史实。

2.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3.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活动方案】活动一:自读教材,感知基本史实浏览教材P2~5,,在下面时间轴上相应时间点发生的重大事件,并写在时间轴的下方。

1839年6月3日1840年6月1841年初1842年8月活动二:阅读教材,感受英国侵略者的野心和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

(1)浏览教材P3~4,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2)阅读教材P4,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活动三:了解英国侵略目的,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从1843年起,鸦片贸易实际上完全不受法律制裁,已经变成一种公开的、畅通无阻的贸易。

……据估计,这时期有100多艘专门从事鸦片走私的船只。

材料二19世纪40年代,英国资本家做了这样的估计:“只消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一顶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材料三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说的现象源于哪一历史事件?19世纪时,中国对鸦片走私最为严厉的打击是什么?(2)材料二中,资本家的乐观估计反映了英国侵略中国的什么目的?(3)结合材料三的知识树,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检测反馈】()1.毒品的泛滥,直接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并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巨大威胁。

日趋严重的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灾难,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够摆脱毒品之害。

19世纪时,为扭转对外贸易中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局面而向中国输入鸦片的资本主义国家是A.美国B.英国C.法国D.俄国()2.2010年9月29日,禁毒教育片《大爱化春风——“千人戒毒帮教工程”大扫描》和禁毒教育读本《灵与肉的救赎——广东成功戒毒100例》首映首发式在广州举行。

170多年前,清政府在广东进行的禁毒活动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虎门销烟D.道光帝亲临广东指挥禁毒()3.小明打算实地拍摄反映鸦片战争中英军侵略中国路线的一个专题片,他拍摄的第一站和最后一站应该是A.广东、南京B.广州、北京C.南京、虎门D.广州、虎门()4.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后,有人认为是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导致了这一后果。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鸦片战争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鸦片战争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鸦片战争导学案一、导学目标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经过,掌握重要战役和条约的内容。

二、导学重点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经过重要战役和条约的内容三、导学内容1. 鸦片战争的起因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年至1842年,起因于中国禁止鸦片进口并销毁英国海商的鸦片货物。

中国政府认为鸦片严重破坏中国社会秩序和人民健康,因此采取了这一措施。

然而,英国作为贸易强国,对此进行强烈的反击,导致战争爆发。

2. 鸦片战争的经过鸦片战争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840年至1841年的战争,英国舰队进攻中国沿海城市,在临安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赔偿巨额赔款并开放多个港口。

第二阶段是1841年至1842年的战争,英法联军继续进攻中国,最终中国政府被迫在梅瑞狗屿签订了《南京条约》。

3. 鸦片战争的重要战役和条约(1)第一阶段的重要战役:虎门销烟、垦植岛、舟山战役等。

这些战役都是英国舰队进攻中国沿海城市的过程中发生的。

(2)第二阶段的重要战役:厦门、鸭绿江战役等。

这些战役主要是英法联军对中国的进攻。

(3)《南京条约》:该条约于1842年签订,是鸦片战争的主要条约之一。

根据条约内容,中国政府赔偿大量赔款,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福州、宁波、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

四、导学问题1. 鸦片战争的起因是什么?2. 鸦片战争的两个阶段分别是什么时期?3. 鸦片战争的重要战役有哪些?4. 鸦片战争的主要条约是哪个?其内容有哪些?五、课堂小结在这节课中,我们了解了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经过,掌握了重要战役和条约的内容。

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发了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

通过学习,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反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重要性,牢记历史,珍爱和平。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 鸦片战争导学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 鸦片战争导学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学案一、学习目标:1、(1)虎门销烟的时间、领导人、意义。

(2)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侵略国、结果、影响。

(3)《南京条约》签订时间、内容。

2、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影响。

3、吸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二、探究过程:(一)自主学习: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

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2.1839年,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二百多万斤。

6月在销毁鸦片,虎门销烟的意义3.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英国在攻陷浙江后,又继续北上,直逼天津。

清政府派直隶总督琦善与英军谈判,1841 年初,英军占领。

4.中英《南京条约》时间: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条约。

内容:①割给英国;②赔款;③开放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商定。

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社会,是中国的开端。

(二)小组合作探究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和危害。

2、林则徐采取了哪些禁烟措施?虎门销烟的意义如何?3、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三)拓展延伸结合课内外有关知识,讨论: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你有何感想?三、达标提升:1.2008年6月1日,我国首部《禁毒法》开始施行。

历史上,哪一次禁毒斗争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A 虎门销烟B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C 义和团运动D 抗日战争2.1840年,鸦片战争期间,清朝在位的皇帝是()A 乾隆B 嘉庆C 道光D 咸丰3.规定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4.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义和团运动5.有人说,“近代史开始于南京,结束于南京”,其中“开始于南京”指的是()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太平天国定都于此 C 中华民国的建立6.《南京条约》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的条款是()A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B 赔款2100万元C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D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6、材料解析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随着英国侵略的深入,18世纪,英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导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导学案

初二历史上教案年级八年级学科历史完成日期课型新授课题鸦片战争主备人执教人使用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2.掌握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3.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课文,结合课本图片、史料,掌握和理解课本的基础知识;通过小组讨论,拓展升华基础知识;结合当堂达标题目,及时巩固基础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领悟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提高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点掌握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分组讨论法课时分配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步:导入教师:这就是制成毒品鸦片的植物——罂粟。

这朵“最美的花”却结出了“罪恶的果”。

因为这朵“小红花”它引起一场战争,而这场战争开始了中国百余年的屈辱史,这场由“一朵小红花引起的战争”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本课内容——鸦片战争。

新授课:个人修订罂粟俗称大烟花第二步:引课示标、明确方向(2分钟):1.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2.掌握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3.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处理方式:齐读学习目标,明确这节课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

第三步:自学指导自学指导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阅读p2-3,完成以下问题,勾画知识点,5分钟)1.鸦片走私的原因2.鸦片的危害3.虎门销烟的时间、地点、意义处理方式:出示如下图片,引导学生从课本上找出中国与英国的差距,从而得出鸦片走私的原因?特别强调根本原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鸦片战争 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鸦片战争 导学案

第一课鸦片战争【学习目标】1、知道林则徐虎门销烟、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认识《南京条约》、《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的签定及其对中国的影响.2、学会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及其与虎门销烟的关系,以及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3、体会林则徐以及其他爱国将士义无返顾反抗侵略的英雄壮举,树立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学习重点及难点】1.林则徐虎门销烟。

2.中英《南京条约》。

【教学过程】环节一:夯实基础,巩固落实一、林则徐虎门销烟:1(1)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头号___________ 。

为了___________ ,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2)在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___________ 。

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无耻地向中国走私 ___________ ,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2、清朝有见识的大臣_______上书道光帝,陈述鸦片的危害,道光帝感到问题严重,就派其到_______ 禁烟。

3、_______年______月_____日,_______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4、_____________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国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领导这场斗争的__________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二、中英《南京条约》:1、_______年_______月,鸦片战争爆发。

2、1841年初,英国占领了_______。

3、_______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____________。

4、《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①开商: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割地:____________________③赔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协定关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导学案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导学案

《鸦片战争》导学案一、学习目标目标1:①能够发现疑点、难点,提出问题;②能够积极回答同学提出的各种问题与疑点。

目标2:掌握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的危害和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过程、影响(重点)目标3:知道19世纪前期中英贸易情况和鸦片战争的过程。

目标4:分析鸦片输入的危害和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难点)目标5: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认识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难点)目标6:通过回顾知识、动手建构知识体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二、自主学习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1.1838年,道光帝派_________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

2.______年6月,这些鸦片再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3.影响: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

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

英国发动侵华战争1.______年6月,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进行武装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2.______年8月,英战舰攻入南京江面,清政府向英军求和。

《南京条约》的签订1.1842年8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___________。

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主要内容:中国割_________给英国;赔款_________银元;开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

3.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共开始沦为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矛盾。

战后,资本主义列强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成为最主要的矛盾。

三、合作探究1.英国侵略中国的目的?2.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哪些危害?3.4.5.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及影响简表。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 鸦片战争》 优质课导学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 鸦片战争》 优质课导学案_0

被破坏,主权受损害,市场被强占,资源被
掠夺,人民负担日益加重等。但是,我们也
要正确认识到鸦片战争在客观上给中国社
会带来的积极变化,如五口通商使中国自然
经济逐渐走向解体,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
济的发展;受鸦片战争战败求和的刺激,爱
国知识分子开始开眼看世界,提出了向西方
学习的新思想,为中国早期的近代化做了思
课件展示:林则徐说法
提问:假如你是清朝统治者,面对鸦片走私 所带来的严峻局势,你将会采取什么措施? 学生各抒己见
讨论探究、拓展思维
课件展示:林则徐虎门销烟
问:虎门销烟有何历史意义?
学生阅读课文整理
回答
提高学生的爱国、家
国情怀
课件展示:战争爆发的原因(根本、直接)
战争爆发的过程(地图展示)
战争的结果(中国战败)
通过战争造成中国损失的思考讨论,引导学生痛则思恨、激发爱国情感,强 化学生的国家主权和国土资源意识;联系香港地区割失和今天重回祖国怀抱的 历史,让学生明白“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使学生从历史的 教训中得到警示,认识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激发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林则徐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 理解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问题导学法
课件展示解答:破坏了中国完整的领土主 权,增加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便利了列强对 中国的掠夺,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拓展学生思维能力
问: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学生阅读回答
课件展示: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 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中国 近代史的开端。
拓展: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学生思考
想准备。
1.人民政府在南京下关静海寺内悬挂了一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鸦片战争》导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鸦片战争》导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鸦片战争》导学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鸦片战争》导学案学科:历史年级:八年级课题:《鸦片战争》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与思考历史问题的态度。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查找资料、归纳整理、分析问题、书写文段等历史学科基本方法和技能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兴趣,增强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自觉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和民族自尊心。

教学重难点及思路:1. 教学重点:通过对鸦片战争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与思考历史问题的态度。

导入活动:通过两幅图片展示,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猜测本课的内容。

活动内容一:教师用两幅图片向学生展示,一是英国人参加了一个中国传统的舞狮表演,二是一个插着鸦片的传统中国茶壶。

请同学们接着联想,想一想这两幅图片与今天的课题有什么关系。

导入问题:请同学们在小组讨论后回答,图片中的来宾为什么会插着鸦片茶壶,这其中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活动内容二: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整理自己的观点。

然后,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

教师总结:通过上两次课程的学习,我们都知道鸦片战争这个时期对中国造成了极大的灾难。

那么,这场战争的背后到底有怎样的故事呢?这是我们今天的学习重点。

展示活动:教师提前准备了一些资料与图片,通过多媒体展示,向学生介绍鸦片战争的来龙去脉。

活动内容三: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上关于鸦片战争的叙述。

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1. 鸦片战争的起因是什么?2. 鸦片战争的经过有哪些?3. 鸦片战争的结果如何?4. 鸦片战争对中国有着怎样的影响?教师点拨:学生再次进行小组讨论,寻找答案。

老师辅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思考历史问题的态度。

展示活动:教师将同学们的回答逐一展示在黑板上,进行点评和讨论。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 鸦片战争》 优质课导学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 鸦片战争》 优质课导学案_0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激情导入,诱发兴趣多媒体展示广州十三行对外贸易图片。

广州十三行又称十三洋行,是清朝在广州设立的对外贸易特区,清朝以后,我国实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虽然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中国看不到世界的发展变化,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

那么,外国人是怎样打开我们中国的国门,后来又怎样增设的通商口岸,那要从鸦片战争说起。

师生互动,合作探究一、林则徐虎门销烟1、19世纪上半期的中英贸易(1)19世纪上半期的英国是一个什么样子的状况?(2)中英进出口贸易中,双方的主要状况如何?想一想:中英进出口贸易中,双方的主要状况如何?(走私鸦片)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1,19世纪上半叶,英国经过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头号强国,急于寻找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2,清王朝腐朽落后成为了其侵略的目标。

3,正常的商品贸易不能打开中国的市场,鸦片这种特殊的商品可以谋取暴利。

)2、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的危害(1)白银外流,造成财政危机。

(2)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

(3)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

(4)毒害民众身心,削弱军队战斗力。

(5)民风日下,社会萧条,滋生罪恶。

3、林则徐虎门销烟缉拿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林则徐是民族英雄。

二、中英《南京条约》1、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议一议:有人说“鸦片战争”因林则徐禁烟而起,你同意吗?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大门直接目的:保护鸦片走私借口: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经过第一阶段(1840年6月---1841年5月)(第二阶段1841年6月---1842年8月)2、中英《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内容可归纳为四点,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内容归纳出来。

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第一课,主要分为“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英国发动侵略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三个子目。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主要讲的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为了开辟海外市场、掠夺原料,把侵略扩展的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

但通过正当贸易,英国处于明显出超的不利局面,于是英国往中国贩卖鸦片,以牟取暴利。

中国有识之士认识到鸦片严重的危害性,清政府决定派林则徐禁烟。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主要讲的是英国借机于1840年,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于是中英有了“《南京条约》的签订”,《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学情分析:
本课是中国近代史的第一课,学生兴趣较强。

由于中国近代史离现代时间更加近,因此教师可充分利用照片、视频资料。

其次,从本课开始,中国即将进入被压迫的历史时期,初中学生血气方刚,较为感性。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告诫学生理性爱国,落后会挨打,只有祖国强大了,才能独立自主,爱国应该要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尽自己的一份力。

最后,教师要结合当时的世界历史来教授本课,才能使学生更加全面、理性地理解本课内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中外形势、林则徐禁烟运动,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知道《南京条约》的内容,简单分析其影响,进而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观看影片《林则徐》的片段,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让学生利用地图讲述鸦片战争的过程;设计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理解《南京条约》的危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林则徐敢于反抗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斗争精神;通过学习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认识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的危害及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林则徐虎门销烟。

2.《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危害。

难点: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罂粟花图片]
这是一种美丽的花儿,它鲜丽夺目,娇艳欲滴,它的果实成熟饱满。

可是它却被殖民者用来作为一种武器,将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家拖入了痛苦的深渊。

今天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一起回到一个半世纪以前的岁月,去回忆那先进与落后并存,文明与野蛮同在的悲怆时代。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1课:鸦片战争(显示标题)。

【讲授新课】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2—3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9世纪上半期的英国是什么样的状况?中英进出口贸易中,双方的主要状况如何?
生: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

为了开辟海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清前期中英贸易情况——中国出超,英国入超,英国处于贸易逆差地位) 19世纪上半期,在中英进出口贸易中,英国向中国输出呢绒、布匹,但很难卖出去,相反,它从中国购买大量的茶叶、生丝等,销路旺盛。

在中英两国贸易中,许多白银流入中国。

师:同学们请看:英国输入中国的呢绒、布匹都是机器生产的产品。

这一时期,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

机器生产逐渐取代了手工劳动。

大量的产品被制造出来,本国民众消费不了,只能到国外去寻找市场。

中国由于地大人多,且又经济落后,自然成了英国的目标。

我们再看中国当时的情况。

中国输往英国的是茶叶、生丝、瓷器。

中国当时是以封建经济为主,其特点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除了一些生活必需品外,中国的农民和市场发生联系很少。

因此,外国商品进来之后没有市场。

而中国的茶叶、瓷器、丝绸等在英国却非常受欢迎。

这样英国大量的白银流入了中国,它不能容忍这种不利处境的继续,开始想办法改变这种状况。

师:英国资产阶级是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的?
生:英国发现,从事毒品鸦片的贸易,可以牟取暴利,就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

引导学生阅读第3页,让学生分析讨论: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答案提示:财政危机、政治更加腐败、军队战斗力下降)
师:面对鸦片的输入所造成的严重危害,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多媒体展示林则徐:“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和虎门销烟图](指出林则徐禁烟的决心)
师指导:请同学们看课本相关内容,了解林则徐的生平及主要政绩,试着评价林则徐虎门销烟。

大家可以通过讨论来掌握。

生:林则徐是福建侯官人。

任湖广总督期间,就在汉口、长沙等地捉拿烟贩,设禁烟局,收缴烟土、烟枪,配制戒烟药丸,勒令吸食者限期戒烟,取得明显成效。

林则徐到广州后,强迫外商交出鸦片110多万千克。

6月3日至25日,林
则徐下令将收缴的鸦片全部销毁。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师: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

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生:不对。

虎门销烟只是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借口,这场战争的爆发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多媒体课件展示“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教师据图讲述鸦片战争的经过。

(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

英军沿海北上攻陷浙江定海,又继续北上,直逼天津。

道光帝将林则徐革职查办,改派直隶总督琦善与英军谈判。

1841年初英军占香港岛。

清同英作战,1842年失败。

英舰到达南京长江江面,清廷被迫派人向英军求和。

)
师:鸦片战争以大清王朝的失败而结束,其实当时英国派往中国作战的士兵前后不过万人,而清王朝派往南方作战的兵力超过10万人,但却打了败仗,其原因有哪些?
学生讨论后回答:①清朝政治制度腐朽(根本原因);②清朝大多数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③中国国力衰弱;④经济落后,武器落后等。

师总结:英国是当时世界上第一强国,这样一个拥有先进生产力和近代战争武器的英国在同清王朝的较量中明显处于优势地位,这也决定了社会制度、生产力落后的清王朝在鸦片战争中必然失败的命运。

“落后就要挨打”是鸦片战争留给国人最深刻的历史教训。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师: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多媒体课件展示《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五口通商: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
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关税协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税款,双方协议
教师引导学生,逐条归纳内容,并分析其危害后,教师总结归纳:
割地:严重损害中国的领土主权。

赔款:不但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也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五口通商:使东南沿海门户大开,损害了中国的贸易主权。

协定关税:这表明关税税率中国自己不能做主决定,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同时,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以“利益均沾”为借口,纷纷效尤。

这样,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就落入到所有与中国通商的资本主义国家手中。

《南京条约》是近代历史上外国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国的领土、关税、贸易主权遭到破坏。

师:引导学生阅读第7页正文部分内容,并提问:《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侵略者又强迫中国签订了哪些条约?有什么样的危害?
生: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英国通过《虎门条约》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国和法国通过条约,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师:《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名义上是独立的国家,但是其自主政治已开始遭到外来干预,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课堂小结】
鸦片战争前,中国在政治上是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经济上是男耕女织式的自然经济,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列强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中国人民开始肩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

因此,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70多年过去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

因为我们的国家正在逐渐强大,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更应该正视和反思她曾经屈辱的历史。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