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M可视化

合集下载

第五章DEM的可视化

第五章DEM的可视化

应用色彩的立体效应建立色层表,使设色具有立体感。
具体选色应适当考虑地理景观色及人们的习惯,如蓝 色表示海底地势、绿色表示平原、白色表示雪山和冰川 等。 分层设色法常与等高线、晕渲等配合使用。
(2)基于高程数据的灰度影像(半色调符号表示法): 当地形以DEM表达时,可以对不同的高程数据赋予不同 的灰度,从而通过不同的色调差异实现二维平面上的三维 地形表达。 该方法的关键是将高程数据转换为灰度域( 0-255 )中 的灰度值(线性内插或非线性内插——取决于地形变化情 况)。 该方法实现简单,但显示层次固定(最大256个),如 果研究区域的高度范围较大,显示的细节层次就越少。
基于遥感影像 基于纹理影像 三种方法的实现过程相似,由于纹理来源不同,其纹理 匹配和几何变换过程不同。
5.2地形一维可视化表达
地形一维可视化表达的基本形式是地形剖面。地形剖面 刻画沿一条直线或曲线在垂直方向上的地形起伏情况。是 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地形起伏表达形式,特别是现状工程如 公路、铁路、渠道等。 制作过程: (1)在等高线图上画一条线; (2)标记等高线与剖面线的交叉点,并记录其高程; (3)以高程为纵轴,距离为横轴,做图。
DEM Hillshade 表达高程(简化的晕渲制作方法)
5.4地形三维可视化表达的理论基础
5.4.1地形(DEM)三维显示的基本流程: (1)DEM三角形分割(TIN不需要此步骤):三角形是最 小的图形单元,大多数图形系统都以三角形作为运算的 基本单元。
格网细化处理:当DEM格网较大时地形模拟容易失真,进行逐层细 化,每次进行二分处理(内插——一变四),细化的终止条件是每 个DEM格网单元在计算机屏幕上的投影面积在4个像素之内。 格网三角划分:DEM的格网三角划分一般采用单对角线或双对角线 剖分法,前者分为两个三角形,后者为4个三角形,对角线交点高程 通过内插算法实现——当格网单元足够细时,不同剖分方案对可视 化效果影响不大。

基于DEM的可视化分析

基于DEM的可视化分析

基于DEM的可视化分析基于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字高程模型)的可视化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GIS)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DEM是一种以离散网络的形式描述地形高程信息的数学模型,通过将地表分割成一个个网格单元,每个单元上记录了地表的高程数值。

首先,数据获取与处理是基于DEM的可视化分析的基础。

DEM数据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包括测量、遥感和插值方法。

一般来说,测量方法是最准确的,但成本较高,适用于小范围的地形数据获取。

遥感方法可以通过卫星或航空影像获取地形数据,适用于大范围的地形数据获取。

而插值方法是利用已有的地形数据进行插值计算,得到更密集的DEM数据。

获取到DEM数据后,还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清洗、填充空洞和滤波处理,以获得更可靠和准确的地形数据。

其次,可视化方法是基于DEM的可视化分析的核心技术。

常用的可视化方法包括等高线图、阴影图、颜色编码图和三维渲染图。

等高线图通过连接相同高程数值的点,形成等高线,直观展示地面起伏。

阴影图是通过根据地形的坡度和方向计算光照效果,产生形象逼真的地表高程图像。

颜色编码图是通过将不同高程数值映射到不同颜色上,展示地形的空间分布特征。

三维渲染图则是将DEM数据转换为三维模型,通过模型的旋转和缩放等操作,使用户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地形的立体形态。

最后,基于DEM的可视化分析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地理学领域,DEM可视化分析可以用于绘制地形图、地貌分析和水资源管理等。

在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方面,DEM可视化分析可以用于评估用地适宜性、地形和土地可持续性分析等。

在环境科学领域,DEM可视化分析可以用于洪水模拟、土地侵蚀评估和自然灾害风险预测等。

此外,基于DEM的可视化分析还在军事、交通、电力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总的来说,基于DEM的可视化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地理信息处理方法,通过将DEM数据转化为可视化图像,使用户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DEM可视化

DEM可视化

DEM可视化
数字地⾯模型DEM可视化专业实训实习报告
实训实习内容:
DEM可视化
1. DEM地形渲染
1.1 DEM⾼程分层设⾊
右击“Properties”----选择“符号系统”---设置“⾊带”
1.2DEM地形晕渲
1.打开“dem-grid”;
2.打开⼯具箱----选择空间分析⼯具---表⾯---⼭体阴影。

1.3 DEM地形组合晕渲
右击“属性”---“显⽰Display”----“透明度Transparency”设置为50%-----确定
2. DEM 3D可视化
2.1 DEM地形明暗等⾼线可视化
(1)由DEM数据⽣成等⾼线
将“dem-grid”—等⾼线,间距20m;
(2) 由DEM数据⽣成坡向数据
将“dem-grid”---“Aspect”;
(3) 将“坡向数据”重分类
在重分类⼯具对话框中将坡向为0-45,225-360的栅格数据重分类为第⼀类,45-225的部分重分类为第⼆类
(4) 将“重分类图”转化成⽮量数据;
(5) 将“重分类后的坡向⽮量数据”与“等⾼线数据”进⾏“叠加中的相交处理Intersect”
(6) 将叠加后数据,右击“属性”利⽤“唯⼀值”显⽰⽅式显⽰。

2.2DEM 3D可视化
在ArcScene中打开数据,右击属性—基本⾼度—在⾃定义表⾯上浮动。

从⽽设置基本⾼度
3.可视性分析
可视分析包括视线分析和可视区域分析。

视线分析是分析观测点和⽬标点连线上哪些部分是可见的,哪些部分是不可见的。

可见部分通常⽤绿⾊表⽰,不可见部分通常⽤红⾊显⽰。

3. 1 ⼀维可视性分析
⾃我评价:。

DEM建模及可视化表达

DEM建模及可视化表达

演示结束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测绘121 吴旭祥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测绘121 吴旭祥
ENVI中的灰度图
由ENVI提取的DEM本身就是含有 高程信息的栅格影像图,本身就具有良 好的可视化能力。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测绘121 吴旭祥
ENVI中的三维可视化表达
首先,载入DEM并打开 在Topographic模块中有 3D Surface View,点击 它并选中相应的DEM文 件。 在接着的对话框中作如 下设置。点击OK。 其中Vertical Exaggeration为高程的 夸张倍数,数值越大, 高程相对越明显。
图像如图所示。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测绘121 吴旭祥
ENVI中的三维可视化表达
首先载入并打开影像。 依次打开Topographic模 块中的3D Surface 当然,也可以在DEM 点击它并选中该影像。 上叠加影像,使其更加直观。 载入相应的DEM。 在接着的对话框中作如 下设置。点击OK。 生成!
DEM建模及可视化表达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测绘121 吴旭祥
DEM建模概述
DEM建立过程就是一个模型建立过程。
从模型论角度来说,数字高程模型就是将源域 表现在另一个域(目标域或DEM)中的一种结构。 建模的目的是对复杂的客体的简化和抽象,并 把对客体的研究转移到模型上来。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测绘121 吴旭祥
ENVI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DEM的可视化增强

DEM的可视化增强

DEM地形可视化自增强技术
一、实验目的
地形可视化技术是GIS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其应用遍及土地管理与利用、虚拟现实、环境仿真、数字城市模拟等众多领域,对地形可视化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二、实验数据
1:10000 DEM数据
三、实验步骤
3.1直接基于高程变换的地形可视化增强技术
1、分层设色
2、高程分带设色
3.2等高线增强技术
3.3基于坡度坡向变化的可视化增强
1、光照晕渲法
2、坡度与光照晕渲叠加
3、坡向与光照晕渲叠加
3.4微观地形形态的可视化增强
平面曲率与光照晕渲叠加
3.5明暗等高线
明暗等高线
3.6微观地形形态的可视化增强1、曲率
平面曲率与光照晕渲叠加
剖面曲率与光照晕渲叠加
2、坡度变率
3、坡向变率
粗糙度= 1 / Cos([slope] * 3.14159 / 180)
四、总结与讨论
此次实验,对于DEM的可视化增强有了深刻的认识,要做到显示的效果很好却需要进行多次的操作,而且此次的实验类容涉及到了以前实验做过的一些操作,巩固了以前所学的操作,也有一些概念得到了新的认识,比如平面曲率,剖面曲率,高程标准差等。

DEM截取及三维可视化创建

DEM截取及三维可视化创建

DEM截取及三维可视化操作步骤1、打开arcmap操作界面,点击图标加载高程图像文件,在arccatalog窗口中在根目录下创建格式为polygon(面格式)的shapfile文件,在文件属性窗口命名并点击将投影信息设置为与chinadem110一致;如图所示:2、加载选择高程差异较大区域截取,在Arctool工具箱中选择spatial analyst tool 【空间分析工具】|Extraction【提取】|extract by mask【通过掩膜提取】在属性窗口中设置文件保存路径;如下图所示:3、将DEM数据转换为点数据,在arctools工具箱中选择conversion tools【转换工具】|from raster【从栅格数据】|raster to point【栅格转为点数据】,在属性对话框中选择输入和输出的文件所在路径;4、由点数据生成泰森多边形,在arctools工具箱中选择analysis tool【分析工具箱】|proximity 【邻近分析】|create thiessen polygon【创建泰森多边形】,在属性对话框中设置文件存储位置,并在点击右下角environment在属性框中的general setting【常规设置】|extent【范围】中以截取的DEM高程数据作为模板来设置边界,生成泰森多边形;如下图所示:5、统计分析:在arctools工具箱中选择spatial analyst tool 【空间分析工具】|zonal|zonal statistics as table,在属性对话框中选择文件存储位置并在zonal filed一栏下选择input id作为分析依据;(注:arcgis10.0版本下在主窗口界面出现table 文件,9.3以下版本只出现操作成功的提示)6、对泰特多边形进行join 操作,连接生成的表格。

选中生成的泰森多边形文件右键选择joins and relates|join 选项,在join data 属性窗口中的将input id 作为数据源;7、将连接成功的泰森多边形文件复制到arcscene 操作窗口下,选中该文件右键选择property 打开layer property 属性窗口,在属性窗口中选择extrusion 对话框并如图勾选,点击图标,在expression builder 窗口中如下图选择max 对象作为生成三维立体图形的对象,为了使效果更加的明显,可在expression 中做相应的运算。

出版社版 第5章 DEM的可视化表达

出版社版 第5章  DEM的可视化表达

基于分形的地形三维景观
分形内插DEM 表面过程
基于纹理映射算法的地形三维景观
基于遥感、航空影像的地形三维景观
(航空)正射影像+DEM
基于遥感、航空影像的地形三维景观
(遥感)正射影像+DEM
基于地物叠加的DEM可视化
道路及其附属物与DEM的叠加
基于地物叠加的DEM可视化
建筑物与DEM叠加
第5章 DEM的可视化表达
主要内容
DEM可视化表达概述 地形一维可视化表达 地形二维可视化表达 地形三维可视化表达 地形三维景观模型 地形场景漫游与动画
1. DEM可视化表达概述
2. 地形一维可视化表达
3. 地形二维可视化表达
等高线法
明暗等高线法
根据斜坡所对的光线方向确定等高线的明暗程度;
立体等高线模型
平面等高线
立体等高线
三维线框透视模型
地形三维表面模型
5. 地形三维景观模型
纹理映射
用纹理映射技术将复杂物体的图像粘贴到简单几何体 的表面,置于场景中,在实时显示场景时,还可利用 3D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实现复杂物体随观察方向的改 变而转动的效果。
DEM地形三维场景中的纹理资源
从专业摄影图片中获取。现在已有大量的关于风景名胜、地理人物等方面的
将受光部分的等高线饰为白色,背光部分的等高线
饰为黑色; 地图的底色饰层设色法
分层设色法
地形晕渲法
综合方法
综合方法
4. 地形三维可视化表达
DEM的三角形分割(TIN不需此步); 透视投影变换。即建立地面点(DEM结点)与三维图象 点之间的透视关系,由视点、视角、三维图形大小等参数 确定; 光照模型。建立一种能逼真反映地形表面明暗、彩色变 化的数学模型,逐个计算每像素的灰度和颜色; 消隐和裁剪。消去三维图形不可见部分,裁剪掉三维图 形范围之外的部分; 图形绘制和存储。依据各种相应的算法绘制并显示各种 类型的三维地形图,若需要则按标准的图形图像文件存 储; 地物叠加。在三维地形图上,叠加各种地物符号、注 记,并进行颜色、亮度、对比度等处理。

第五章 DEM的可视化表达

第五章 DEM的可视化表达
8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5.3 地形二维可视化表达
明暗等高线法 明暗等高线法:又称为波乌林法,由波乌林于1895年提 出,基本理论为: 根据斜坡所对的光线方向确定等高线的明暗程度 (阴坡面和阳坡面); 将受光部分的等高线饰为白色,背光部分的等高 线饰为黑色; 地图的底色为灰色。 这种等高线地图利用受光面和背光面的白黑明暗对比, 产生阶梯状的三维视觉效果
7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5.3 地形二维可视化表达
等高线法 格网DEM和TIN提取等高线基本步骤: ① 内插等高点:线性内插-在所有格网边或三
角形边内插判断出所有的等值点(指定等高线的 高程)。
② 追踪等高线:也称为等值点追踪:是指按一
10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5.3 地形二维可视化表达
明暗等高线法
明暗等高线的两个关键问题: ① 利用明暗等高线法表示地貌,坡向是决定明暗变化的唯一因素; ② 明暗等高线地图以灰色为底色,以黑、白二色为等高线的着色。
四、地形三维可视化表达
五、地形三维景观模型
六、 地形场景漫游与动画
2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5.1概述
地形可视化概念 地形可视化主要研究基于DEM的地形显示、简化、仿真 等内容,是计算机图形学的一个分支,属于科学计算可视 化的范畴。

测绘技术中如何进行地形模拟与可视化

测绘技术中如何进行地形模拟与可视化

测绘技术中如何进行地形模拟与可视化地形模拟与可视化是现代测绘技术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模拟和可视化地形,可以更好地理解地貌特征与地理环境,达到有效利用地理信息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测绘技术中地形模拟与可视化的方法和应用。

一、数字高程模型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简称DEM)是进行地形模拟与可视化的基础数据。

DEM是基于地表高程数据构建的数字化地形模型,可以用来表示地表的高程信息。

DEM的建模方法包括光学影像摄影测量、激光雷达测量和雷达测高等。

地面上的每个点都可以通过DEM来表示其高程值,从而构建出地形的数字化模型。

二、地形模拟方法1. 蓝图模型法蓝图模型法是一种常用的地形模拟方法,通过将地形绘制在平面上,实现对地形特征的准确描述。

该方法需要测量地形的精确数据,并根据比例尺绘制在蓝图上,使人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地形的形貌与分布。

蓝图模型法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和环境监测等领域。

2. 三维可视化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是一种将地形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生成三维模型,并通过计算机图形技术实现真实感显示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直观地展示地形的立体特征,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地势变化。

三维可视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地理教育和城市规划等领域。

三、地形可视化应用1. 地形分析地形模拟与可视化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分析地形的特征和规律。

通过DEM和三维可视化技术,可以实时显示地形数据,并进行地形分析与研究。

地形分析在地质勘探、环境评估和水资源管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地形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2. 地形导航地形模拟与可视化在地形导航中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实时显示地形数据,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势的起伏和道路的走向,从而提高导航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地形导航广泛应用于军事作战、地理探测和交通规划等领域,对社会的发展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3. 城市规划地形模拟与可视化对城市规划有着重要影响。

DEM分析与可视化-第6章

DEM分析与可视化-第6章

(2) 基本方法

定义结构体与数组:
typedef struct { float x; float y; float z;
BOOL flag;
}POINT; POINT ptMax[nMax]; 数组ptMax用于记录脊线的侯选特征点, POINT ptMin[nMin]; 数组ptMin用于记录谷线的侯选特征点
2 2
2

显然依此方法计算得到的路径长度是沿地形表 面计算出的长度,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平面距 离,因此该值与实际长度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距离量算
三、剖面积、表面积与体积计算
1、剖面积

根据工程设计的线路,可计 算其与DEM各格网边交点Pi (Xi,Yi,Zi),则线路剖 面积为
Z i Z i 1 S Di ,i 1 2 i 1
DEM分析与可视化
江文萍
jiangwenping2008@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012.12
第六章 三维地形的空间操作
与分析
一、点的空间信息查询

在三维地形图上可以查询任意一点的地 面空间坐标。对于隐藏面可以通过不同 视角的三维图来查询。 这一功能的完成实际上已经实现了三维 地形图上任意一点与地面点的一一对应。 是进行其他空间操作与地形分析的基础。
叉积(矢量积)的计算
nx=aybz-azby ny=azbx-axbz nz=axby-aybx
将逼近面平移,使其通过原点,则式(1) 简化为: Ax+By+Cz=0 (3) 因为有ax=d ay=0 ay=0 by=d 所以(2)式简化为: A=-daZ B=-dbz C=d2 (3)式成为 –dazx-dbzy+d2z=0 即 azx+bzy-dz=0 因为其法矢量可以写成成为 {az,bz,-d}

DEM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及应用

DEM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及应用

常见层次细节模型 四叉
常见层次细节模型
实时的最优自适应网格(ROAM): 在对地形进行三维显示时,依据视点的位置和视线的方向等 多种因素,对于表示地形表面的三角形片元进行一系列的基于三 角形二叉剖分分裂与合并,最终形成和原始表面近似且无缝无叠 的简化连续三角化表面。
Dem数据组织
DEM库采用金字塔结构存放多种空间分辨率的地形数据,同一分辨率 的栅格数据被组织在一个层面内,而不同分辨率的地形数据具有上下的垂 直组织关系:越靠近顶层,数据的分辨率越小,数据量也越小,只能反映 原始地形的概貌;越靠近底层,数据的分辨率越大,数据量也越大,更能 反映原始地形详情。
数据分块调度
视觉平滑
模型层次切换时,采用几何形状过渡方法形成视 觉的光滑过渡 ,即将新增点随视点的拉近从起始位置 逐渐移动到最终位置。
层次细节模型示例
动态层次细节模型的不足
矢量叠加操作缺乏准确的高程依据。
遍历整个场景 地形数据的预处理, 时间开销较大。
参与绘制 的三角形具体数 量难以估算。
LOD
视点 所在区域 地形较为 平坦时, 影响视觉 效果。
Lever=1 顶点 左邻接区 右邻接区 Lever=2 1
左子树
左顶点 中点
右子树 右顶点
2
3
底部邻接区域
Lever=3 5 4 6 7
地形裂缝
裂缝的产生: 在建立地表模型时,如果只是单纯孤立地绘制各个分块,而 不考虑它们之间的联系,那么就会出现块间的“裂痕”现象。 产生原因: 相邻分块在公共边上的处理方式不一致。
三维渲染图元
顶点法向量
3D中使用顶点法向量计算光源和表面间的夹角,对 多边形进行着色。
平面正方向
3D中每个面有一个垂直的法向量。该向量的方向由 定义面顶点的顺序及坐标系统是左手系还是右手系决定。 表面法向量从表面上指向正向面那一侧,如果把表面水 平放置,正向面朝上,背向面朝下,那么表面法向量为 垂直于表面从下方指向上方,这个就是平面正方向

DEM分析与可视化-第4章_图文

DEM分析与可视化-第4章_图文
分割-合并算法 逐点插入算法 三角网生长算法
分割-合并算法(分治算法)
Shamos 和 Hoey 首先提出了分割 - 合并算法的思想 ,Lee 和 Schachter将分治算法思想应用于D-三角网的生成, 并表明该算法的 时间复杂度为O (N logN )。 分割-归并法的基本思路是,递归地分割点集至足够小, 使其易 于生成三角网, 然后把子集中的三角网合并, 经优化生成最终的三角网.
二、Delaunay三角网的性质
1)给定离散点集的D-三角网是唯一的; 2)三角网的外边界构成了点集P的凸多边形“外壳”; 3)空外接圆性质:没有任何点在三角形的外接圆内部,反 之,如果一个三角网满足此条件,那么它就是Delaunay三角网。 4)最大的最小角度性质:在由点集V所能形成的三角
网中,D-三网的建立方法
一、基本准则
Delaunay三角形产生准则的最简明的形式是:任何 一个Delaunay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内部不能包含其它任何点 [Delaunay 1934]。
Lawson [1977]提出了一 个 局 部 优 化 过 程 LOP ( Local Optimization Procedure)方法。
第四章 不规则三角网结构DEM的建立
1 2 3 4 5 6 7 8
X Y Z X Y Z X Y Z X Y Z X X X X Y Y Y Y Z Z Z Z
6 1
1 3 2 5 5 6 7 7 4 8
2
顶点
邻接三角形
4 3
1 2 3 4 5 6 7 8
1 5 6 1 4 5 1 2 4 2 5 4 4 3 3 6 5 7 4 4 8 8 8 7
从结构上讲, TIN是一典型的矢量数据结构。它主要通过节 点(地形采样点)、三角形边和三角形面之间的关系来显式或 隐式地表达地形散点的拓扑关系,因此设计一个高效的、结 构紧凑的、维护方便的TIN存储与组织结构对TIN的应用与 库的维护是至关重要的。 TIN的基本单元三角形的几何形状直接决定着TIN应用质量。 由于地形的自相关性,相互愈接近的地形采样点,其之间 的关联程度愈大; 同时,理论与实践均证明,狭长的三角形其插值精度比规 则的三角形插值精度可信度要低。

数字高程模型第五讲:DEM可视化表达共56页

数字高程模型第五讲:DEM可视化表达共56页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数字高程模型第五讲:DEM可视化表达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八、DEM可视化

八、DEM可视化

DEM可视化一、一维可视化A、剖面图1、将“规则格网DEM、散点DEM、TIN、等高线”中的“dem-grid”数据加载进工作空间,并在自定义—工具条—中将“3D Analyst”工具条加载进来。

2、点击“3D Analyst”工具条上的线插值图标,在dem-grid上画一条剖面线,画好后,点击创建剖面图图标,生成剖面图。

可以右键该剖面图—属性,对该剖面图进行相关的整饰修改。

3、第2步是根据绘制的一条3维线来生成的剖面图,下面介绍一下由2维线如何生成剖面图。

4、先新建一个线图层,并在图上绘制一条折线,如下图所示。

把线离散化成点,数据管理工具—要素—要素折点转点,对提取出的点赋xy坐标和z值。

数据管理工具—要素—添加XY 坐标,赋Z值,Spatial Analyst 工具—提取分析—值提取至点,可以打开属性表,查看一下xyz是否都已赋值。

生成剖面图。

属性表中点击表选项图标—创建图:二、二维可视化A、等高线的生成1、3D Analyst 工具—栅格表面—等值线:B.DEM高程分层设色数据采用“dem-grid”,操作据书上P92的“1. DEM高程分层设色”进行。

C.地形晕渲数据采用“dem-grid”,操作据书上P93的“2. DEM地形晕渲”进行。

D. DEM地形组合晕渲数据采用“dem-grid”,操作据书上P95的“3. DEM地形组合晕渲”的第8步进行。

(1-7步是B、C的生成)E.明暗等高线数据采用“dem-grid”,操作据书上P97的“1. DEM地形明暗等高线可视化”进行。

三、三维可视化A、等高线、规则格网DEM、TIN的3D可视化数据采用“dem-grid”,操作据书上P100的“2. DEM 3D可视化”进行。

B、基于遥感影像的三维显示1、将”遥感DEM”中的dem.tif和yx添加进arcmap中。

2、将第1步添加进的两个图层复制到arcscene中,右击scene图层—场景属性—坐标系,点击导入—选择dem.tif,并将导入的坐标系选中,点击“确定”。

DEM数据可视化在地震应急中的应用

DEM数据可视化在地震应急中的应用

DEM 数据可视化在地震应急中的应用摘要: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ElevationModel 简称DEM )是通过一组有序数值阵列对地面海拔高度数字描述的实体地面模型,是数字地形模型(DigitalTerrainModel ,简称DTM )的一个子集。

并可通过对DTM 数字处理得到其他各种地形特征值。

DTM 是描述包括高程在内的各种地貌因子,如坡度、坡向、坡度变化率等因子在内的线性和非线性组合的空间分布,其中DEM 是?我坏氖?字地貌模型,通过对DEM 数据处理可派生出坡度、坡向及坡度变化率等地貌特性。

基于AR.CGIS 技术平台,对DEM 数据进行处理建模,可以得到地形真实情景再现,为震后应急指挥人员、工作人员了解震区的地貌、地形提供直接的数据支撑。

关键词:数字高程(DEM );ARCGIS ;地震应急;地形渲染引言数字高程模型(DEM )是在传统地图等高线、地貌符号及地形标注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技术生成的一种展现地貌形态的数字化产品。

在地震灾区滑坡量、堰塞湖蓄水量、土地利用规划、水利工程规划、土方工程计算、洪水淹没区、植被分界线等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意义。

其分辨率是描绘地形清晰程度的的重要指标,决定其应用的范围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具有信息系统空间专业形式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以采集、存储、管理、处理、检索、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与空间数据和地理分布相关数据的计算机空间信息系统,是分析和处理地理数据的通用技术。

AreGis 是目前用户最多、应用领域最广的GIS 软件平台。

ArcGis 软件中的交互式制图、空间处理和分析工具、2 维和3 维动画等模块,可实现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地图发布、3 维数字情景展示等功能。

1.DEM 数据下载与处理(对下载的多有网站进行描述)本文在美国NASA 数据网站,分别下载30m 和90m 分辨率的DEM 数据进行不同范围的数据处理。

DEM误差可视化方法分析与研究

DEM误差可视化方法分析与研究

第36卷第3期测绘科学Scienc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Vol.36No.3作者简介:齐晓飞(1985-),男,内蒙古赤峰人,硕士生,研究方向:数字地图制图与空间数据质量控制。

E-mail:yuming1220@收稿日期:2009-09-16DEM误差可视化方法分析与研究齐晓飞①,王光霞①,崔秀飞②,李志远③(①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郑州450052;②65014部队,沈阳110027;③68011部队,兰州730020)【摘要】可视化技术为DEM误差的分析处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目前,DEM误差可视化的方法主要有误差地图法、等高线套合法、二维图表法及多维可视化法等。

面对DEM误差的多源性,如何合理的区分和使用可视化方法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文研究了当前主要DEM误差可视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并在圆形平行坐标系方法基础上融合DEM误差,提出了一种处理多因子误差关系的可视化方法,为今后的DEM误差可视化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DEM;误差;可视化;圆形平行坐标系【中图分类号】P2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07(2011)03-0169-031引言数字高程模型(DEM)是地理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地形分析的核心数据。

然而DEM的各种误差却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DEM的质量,严重降低了DEM相关产品的可信度。

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关于DEM精度评估做了大量的研究与实验,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1]。

但对于DEM的精度分析,仅用传统的数理统计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地图图谱的方法或地图代数的方法都难以直观形象地描述DEM误差,甚至有些多种误差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很难用数理统计方法描述出来。

可视化是一种视觉比较技术,它将数据误差的不确定性以可见的方式直观地展示在用户面前,将数据误差不确定性与地图制图、GIS空间分析正确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地面模型DEM可视化专业实训实习报告
实训实习内容:
DEM可视化
1. DEM地形渲染
1.1 DEM高程分层设色
右击“Properties”----选择“符号系统”---设置“色带”
1.2DEM地形晕渲
1.打开“dem-grid”;
2.打开工具箱----选择空间分析工具---表面---山体阴影。

1.3 DEM地形组合晕渲
右击“属性”---“显示Display”----“透明度Transparency”设置为50%-----确定
2. DEM 3D可视化
2.1 DEM地形明暗等高线可视化
(1)由DEM数据生成等高线
将“dem-grid”—等高线,间距20m;
(2) 由DEM数据生成坡向数据
将“dem-grid”---“Aspect”;
(3) 将“坡向数据”重分类
在重分类工具对话框中将坡向为0-45,225-360的栅格数据重分类为第一类,45-225的部分重分类为第二类
(4) 将“重分类图”转化成矢量数据;
(5) 将“重分类后的坡向矢量数据”与“等高线数据”进行“叠加中的相交处理Intersect”
(6) 将叠加后数据,右击“属性”利用“唯一值”显示方式显示。

2.2DEM 3D可视化
在ArcScene中打开数据,右击属性—基本高度—在自定义表面上浮动。

从而设置基本高度
3.可视性分析
可视分析包括视线分析和可视区域分析。

视线分析是分析观测点和目标点连线上哪些部分是可见的,哪些部分是不可见的。

可见部分通常用绿色表示,不可见部分通常用红色显示。

3. 1 一维可视性分析
自我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