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习题课直线、平面平行与垂直分析
2021年高中数学第2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2.1.3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课件11苏教版必修2
2 -1
2 - 1
.当 x1=x2 时,直线 P1P2 没有斜率.
(3)斜率的作用:用实数反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直线的倾斜程
度.
思考
1.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两条直线是否平行或垂直.
2.能根据两条直线的平行或垂直关系确定两条直线斜率的关系.
1
2
1.两条不重合的直线平行与斜率之间的关系
0
2
k
k
1
2
3
3
3
Y
Y
1
(1)
2
X
(2)
2
X
1
(3)
2
X
1
2
L1⊥ L2 k1k2= -1
1
2
【做一做 2】 已知直线 l1,l2 的斜率分别为 k1,k2,且
k1=5,l1⊥l2,则 k2=
.
解析:∵l1⊥l2,∴k1k2=-1.
1
∵k1=5,∴5k2=-1,∴k2=− 5.
题型一
题型二
【变式训练1】 顺次连接A(-4,3),B(2,5),C(6,3),D(-3,0)四点所组
成的图形是(
)
A.平行四边形
B.直角梯形
C.等腰梯形 D.以上都不对
5-3
1
0-3
1
解析:因为 kAB= 2-(-4) = 3 , = -3-6 = 3,
所以 AB∥CD.
0-3
3-5
1
又 kAD= -3-(-4) = −3, = 6-2 = − 2,
2-1
= 0.
题型一
题型二
反思判断两条直线l1与l2平行还是垂直时,当它们的斜率都存在时,
高中数学第2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2.1.3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课件4苏教版必修2
例2.已知两条直线:l1:x+ay+3=0与 l2: ax+4y+6=0,a为何值时,两直线平行?
练习:直线l1:2x+(m+1)y+4=0与l2:mx +3y-2=0平行,求m的值.
例3.求过点A(1,-4),且与直线2x+3y+5=0 平行的直线方程.
注意:与直线Ax By C 0平行的直线可设为:
小结:
1.利用两直线的斜率关系判断两直线的平行关系. ①斜率存在, l1∥l2 k1=k2,且截距不等; ②斜率都不存在. 注:若用斜率判断,须对斜率的存在性加以分类讨论.
2.利用两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判断两直线的平行关系. l1:A1x+B1y+C1=0,l2:A2x+B2y+C2=0,则 l1∥l2 A1B2-B1A2=0,且A1C2-C1A2≠0或B1C2-B2C1≠0 .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两直线平行
课首自学:
1.你知道用什么来刻画直线的倾斜
程度吗?
2.那能否用倾斜角,斜率来刻画两 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呢?
课中共学:
y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b2
O
b1
l2
l1
l2 y
l1
b1
O
x
b2
l2 y
l1
x a2 O
a1 x
结论:
已知直线l1∥l2, ①若l1,l2的斜率存在,
设l1:y=k1x+b1,l2:y=k2x+b2 则k1=k2,且b1≠b2;
-4
o
2
5x
kCD
43 4 2
1 6
-3
●
A
●B
3 4
7
直线、平面垂直的性质基础知识+典型例题答案解析
直线、平面垂直的性质【学习目标】1.掌握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并能解决有关问题;2.掌握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并能解决有关问题;3.能综合运用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垂直、平行的判定和性质定理解决有关问题.【要点梳理】要点一、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1.基本性质文字语言: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所有直线.符号语言:,l m l m αα⊥⊂⇒⊥图形语言:2.性质定理文字语言: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符号语言:,//l m l m αα⊥⊥⇒图形语言:3.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其他性质(1)若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2)若l α⊥于A ,AP l ⊥,则AP α⊂.(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4)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则它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要点诠释:线面垂直关系是线线垂直、面面垂直关系的枢纽,通过线面垂直可以实现线线垂直和面面垂直关系的相互转化.要点二、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1.性质定理文字语言: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符号语言:,,,m l l m l αβαββα⊥=⊂⊥⇒⊥图形语言:要点诠释: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是作线面垂直的依据和方法,在解决二面角问题中作二面角的平面角经常用到.这种线面垂直与面面垂直间的相互转化,是我们立体几何中求解(证)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2.平面与平面垂直性质定理的推论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经过第一个平面内的一点垂直于第二个平面的直线,在第一个平面内.要点三、垂直关系的综合转化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是相互联系的,能够相互转化,转化的纽带是对应的定义、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具体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在解决问题时,可以从条件入手,分析已有的垂直关系,早从结论探求所需的关系,从而架起条件与结论的桥梁.垂直间的关系可按下面的口诀记忆:线面垂直的关键,定义来证最常见,判定定理也常用,它的意义要记清.平面之内两直线,两线交于一个点,面外还有一条线,垂直两线是条件.面面垂直要证好,原有图中去寻找,若是这样还不好,辅助线面是个宝.先作交线的垂线,面面转为线和面,再证一步线和线,面面垂直即可见.借助辅助线和面,加的时候不能乱,以某性质为基础,不能主观凭臆断,判断线和面垂直,线垂面中两交线.两线垂直同一面,相互平行共伸展,两面垂直同一线,一面平行另一面.要让面和面垂直,面过另面一垂线,面面垂直成直角,线面垂直记心间.【典型例题】类型一: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例1.设a,b为异面直线,AB是它们的公垂线(与两异面直线都垂直且相交的直线).(1)若a,b都平行于平面α,求证:AB⊥α;(2)若a,b分别垂直于平面α,β,且cαβ=,求证:AB∥c.【思路点拨】(1)依据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AB⊥α,可先证明线与线的平行.(2)由于此时垂直的关系较多,因此可以考虑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证明AB ∥c.证明:(1)如图(1),在α内任取一点P,设直线a与点P确定的平面与平面α的交线为a',设直线b与点P确定的平面与平面α的交线为b'.∵a∥α,b∥α,∴a∥a',b∥b'.又∵AB⊥α,AB⊥b,∴AB⊥a',AB⊥b',∴AB⊥α.(2)如图,过B作BB'⊥α,则AB⊥BB'.又∵AB⊥b,∴AB垂直于由b和BB'确定的平面.∵b⊥β,∴b⊥c,∵BB'⊥α,∴BB'⊥c.∴c也垂直于由BB'和b确定的平面.故c∥AB.【总结升华】由第(2)问的证明可以看出,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证明线与线的平行,其关键是构造平面,使所证线皆与该平面垂直.如题中,通过作出辅助线BB',构造出平面,即由相交直线b与BB'确定的平面,然后借助于题目中的其他垂直关系证明.举一反三:【变式1】设l,m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是一个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若l⊥m,m⊂α,则l⊥αB.若l⊥α,l∥m,则m⊥αC.若l∥α,m⊂α,则l∥m D.若l∥α,m∥α,则l∥m【答案】B【解析】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高清:空间的线面垂直398999 例3例2.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AB⊥AD,AC⊥CD,∠ABC=60°,PA=AB=BC,E是PC的中点.(1)证明:AE⊥CD;(2)证明:PD⊥平面ABE.【思路点拨】(1)由PA⊥底面ABCD,可得 CD⊥PA,又CD⊥AC,故CD⊥面PAC,从而证得CD⊥AE;(2)由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中线的性质可得AE⊥PC,由(Ⅰ)知CD⊥AE,从而AE⊥面PCD,AE⊥PD,再由 AB ⊥PD 可得 PD⊥面ABE。
2021-2022年高中数学第2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2.1.3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课堂精练苏教版必修
2021-2022年高中数学第2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2.1.3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课堂精练苏教版必修1.下列说法:①若直线l1与l2的斜率相等,则l1∥l2;②若直线l1∥l2,则两直线的斜率相等;③若直线l1,l2的斜率均不存在,则l1∥l2;④若两直线的斜率不相等,则两直线不平行;⑤若直线l1∥l2,且l1的斜率不存在,那么l2的斜率也不存在.其中正确的个数是__________.2.与直线垂直的直线的倾斜角为__________.3.已知{(x,y)|ax+y+b=0}∩{(x,y)|x+ay+1=0}=∅,则a,b所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4.已知两点M(2,2),N(5,-2),点P在x轴上,且∠MPN=90°,则P点坐标为__________.5.已知直线l的倾斜角为45°,直线l1经过点A(3,2),B(a,-1),且l1与l垂直,直线l2:2x+by+1=0与直线l1平行,则a+b=__________.6.(1)菱形ABCD的两对角线所在直线的方程分别为(m+1)x+y-2=0和3mx+(m+1) y -4=0,则m的值为__________.(2)直线x+3y-7=0和kx-y-2=0与x轴、y轴正向所围成的四边形有外接圆,则k 的值为__________.7.(1)过原点作直线l的垂线,若垂足为A(-2,3),求直线l的方程.(2)三角形三个顶点是A(4,0),B(6,7),C(0,3),求AB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方程.(3)光线从点M(-2,3)射到x轴上一点P(1,0)后被x轴反射,求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方程.8.求与直线4x-3y+5=0垂直,且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周长为10的直线方程.9.已知A,B,C,D按逆时针方向排列,A(0,3),B(-1,0),C(3,0),求D点的坐标,使四边形ABCD为直角梯形.1.2 ①③中的直线可能重合,②中的直线l1,l2的斜率可能不存在,④⑤正确.2.60°由直线x+y-1=0得,得,即,所以α=60°.3.当a=1时,b≠1;当a=-1时,b≠-1 由题意,知直线ax+y+b=0与x+ay+1=0平行,∴有a2-1=0.∴a=±1.当a=1时,b≠1;当a=-1时,b≠-1.4.(1,0),(6,0) 设P坐标为(x,0),则k PM·k PN=-1,即,∴x=1或x=6.∴P(1,0),P(6,0).5.8 l的斜率为k=tan 45°=1,∴kl1=-1,.∴a=6.由l1∥l2,∴,b=2.∴a+b=6+2=8.6.(1)或-1 (2)3 (1)∵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两条直线的方程的系数满足(m+1)·3m+1·(m+1)=0,即3m2+4m+1=0.解得m=-1或(2)∵四边形有外接圆,∴由圆内接四边形的内对角互补知两已知直线互相垂直.∴1·k+3·(-1)=0,即k=3.7.解: (1)如图,∵,且OA⊥l,∴l 的斜率为. 于是l 的方程为. 整理得2x -3y +13=0.(2)∵,∴与AB 垂直的直线的斜率为,故方程为2x +7y +m =0的形式,代入点C 坐标得m =-21.(也可由点斜式求,由,得2x +7y -21=0.)∴AB 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方程为2x +7y-21=0.(3)如图,由条件可知M 点关于x 轴的对称点M ′(-2,-3)在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上. ∴反射光线的斜率为.∴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y =x -1,即x -y -1=0. 8.解:设所求直线方程为3x +4y +b =0, 令x =0,得,即A ;令y =0,得,即. 又∵三角形周长为10,即OA +OB +AB =10,∴1043b b -+-=.解之得b =±10,故所求直线方程为3x +4y +10=0或3x +4y -10=0.9.解:由直角梯形的知识知,若ABCD 为直角梯形,则必有一边垂直于与它相邻的两边,且这一边与它相对的边不平行,因此可设出点D (x ,y ),将各边斜率表示出来之后,建立斜率之间的关系即可.设所求点D 的坐标为(x ,y ),如图所示,由于k AB =3,k BC =0,∴k AB ·k BC =0≠-1,即AB 与BC 不垂直,故AB ,BC 都不可作为直角梯形的直角腰. (1)若CD 是直角梯形的直角腰,则BC ⊥CD ,AD ⊥CD , ∵k BC =0,∴CD 的斜率不存在,从而有x =3.又k AD =0,∴,即y =3,此时AB 与CD 不平行,故所求点D 的坐标为(3,3).(2)若AD是直角梯形的直角腰,则AD⊥AB,AD⊥CD,∵,,又由于AD⊥AB,∴又AB∥CD,∴,解上述两式可得18595xy⎧=⎪⎪⎨⎪=⎪⎩此时AD与BC不平行.综上,可知使四边形ABCD为直角梯形的点D的坐标为(3,3)或.25616 6410 搐34100 8534 蔴32398 7E8E 纎a30443 76EB 盫~29550 736E 獮31952 7CD0 糐 30528 7740 着21151 529F 功-LD'。
高中数学第2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2_1-2_1.3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练习苏教版必修2
高中数学第2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2_1-2_1.3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练习苏教版必修22.1.3 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A 组基础巩固1.过点(1,0)且与直线x -2y -2=0平行的直线方程是( )A .x -2y -1=0B .x -2y +1=0C .2x +y -2=0D .x +2y -1=0解析:由题意,得所求直线斜率为12,且过点(1,0).故所求直线方程为y =12(x -1),即x -2y -1=0.答案:A2.已知?ABCD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 (0,1),B (1,0),C (4,3),则顶点D 的坐标为( )A .(3,4)B .(4,3)C .(3,1)D .(3,8)解析:设D (m ,n ),由题意得AB ∥DC ,AD ∥BC ,则有k AB =k DC ,k AD =k BC ,所以0-11-0=3-n4-m ,n -1m -0=3-04-1.解得m =3,n =4,所以点D 的坐标为(3,4).答案:A3.若直线x -2y +5=0与直线2x +my -6=0互相垂直,则实数m =( )A .-1B .1 C.12 D .-12解析:由两直线垂直,得12×? ????-2m =-1,解得m =1.答案:B4.与直线y =2x +1垂直,且在y 轴上的截距为4的直线的斜截式方程是()A .y =12x +4 B .y =2x +4C .y =-2x +4D .y =-12x +4解析:因为直线y =2x +1的斜率为2,所以与其垂直的直线的斜率是-12.所以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为y =-12x +4.答案:D5.以A (-1,1),B (2,-1),C (1,4)为顶点的三角形是( )A .锐角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以A 点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D .以B 点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解析:k AB =-1-12+1=-23,k AC =4-11+1=32,所以k AB ·k AC =-1.所以AB ⊥AC ,∠A 为直角.答案:C6.已知过点A (-2,m )和B (m ,4)的直线与直线2x +y -1=0平行,则m 的值为________.解析:k AB =4-m m +2,因为过AB 的直线与2x +y -1=0平行,所以4-m m +2 =-2,解得m =-8. 答案:-87.已知直线l 1:(k -3)x +(4-k )y +1=0与l 2:2(k -3)x -2y +5=0平行,则k =________.解析:因为l 1∥l 2,所以-2(k -3)-2(4-k )(k -3)=0,解得k =3或k =5.经检验k =3或k =5时,l 1∥l 2.答案:3或58.已知点A (-4,2),B (6,-4),C (12,6),D (2,12),下面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AB ∥CD; ②AB ⊥AD; ③AB ⊥BD; ④AC ⊥BD .解析:由题意得k AB =-35,k AD =53,k CD =-35,k AC =14,k B D =-4,所以k AB =k CD ,k AB ·k AD =-1,k AC ·k BD =-1.所以AB ∥CD ,AB ⊥AD ,AC ⊥BD ,①②④正确.又k AB ·k BD ≠-1,所以③错误.答案:①②④9.已知直线l 1经过点A (-2,0)和点B (1,3a ),直线l 2经过点M (0,-1)和点N (a ,-2a ),若l 1⊥l 2,试确定实数a 的值.解:(1)当直线l 1,l 2的斜率都存在,即a ≠0时,直线l 1,l 2的斜率分别是k 1=a ,k 2=1-2a a. 因为l 1⊥l 2,所以a ·1-2a a=-1.所以a =1. (2)当a =0时,k 1=0,k 2不存在,此时l 1⊥l 2.综合(1)(2)知,若l 1⊥l 2,则实数a 的值为1或0.10.若已知直线l 1上的点满足ax +2y +6=0,直线l 2上的点满足x +(a -1)y +a 2-1=0(a ≠0),当a 为何值时:(1)l 1∥l 2;(2)l 1⊥l 2.解:k 1=-a 2,k 2=-1a -1. (1)l 1∥l 2时,k 1=k 2,即-a 2=-1a -1,解得a =2或a =-1.当a =2时,l 1的方程为2x +2y +6=0,即x +y +3=0,l 2的方程为x +y +3=0,则l 1与l 2重合.所以a =-1.(2)l 1⊥l 2时,由k 1k 2=-1,得? ????-a 2? ??-1a -1=-1,解得a =23. 综上可知,a =-1时,l 1∥l 2;a =23时,l 1⊥l 2. B 级能力提升11.在直角坐标平面内有两个点A (4,2),B (1,-2),在x 轴上有点C ,使∠ACB =90°,则点C 的坐标是________.解析:设C (x 0,0),由AC ⊥BC ,得0-2x 0-4·0+2x 0-1=-1,所以x 0=0或x 0=5.答案:(0,0)或(5,0)12.若点A (1,2)在直线l 上的射影为B (-1,4),则直线l 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解析:因为AB ⊥l ,k AB =4-2-1-1=-1,所以k l =1. 又l 过点B ,所以l :y -4=x +1,即直线l 的方程为x -y +5=0.答案:x -y +5=013.已知两点A (2,0),B (3,4),直线l 过点B ,且交y 轴于点C (0,y ),O 是坐标原点,且O ,A ,B ,C 四点共圆,那么y 的值是________.解析:由题意知,AB ⊥BC ,所以k AB ·k BC =-1,即4-03-2·4-y 3-0=-1,解得y =194. 答案:194 14.过点A ? ??0,73与B (7,0)的直线l 1与过点(2,1),(3,k +1)的直线l 2和两坐标轴围成的四边形内接于一个过原点的圆,则实数k 为________.解析:若l 1和l 2与坐标轴围成的四边形内接于一个过原点的圆,则l 1⊥l 2,而kl 1=73-7=-13,kl 2=k +1-13-2=k .而kl 1·kl 2=-1,得k =3. 答案:315.已知直线l 1:x +y -1=0,现将直线l 1向上平移到直线l 2的位置,若l 1,l 2和两坐标轴围成的梯形的面积是4,求l 2的方程.解:因为l 1∥l 2,所以设l 2的方程为x +y -m =0.设l 1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D ,l 2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B ,C ,易得:A (1,0),D (0,1),B (m ,0),C (0,m ).又l 2在l 1的上方,所以m >0. S 梯形=S Rt △OBC -S Rt △OAD ,所以4=12m ·m -12×1×1. 所以m 2=9,m =3. 故l 2的方程是x +y -3=0.。
2021年高中数学第2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2.1.3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课件1苏教版必修2
数学应用
例2.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2,4),B(1,-2),C(-2,3),求: AC边上的高BE所在直线的方程.
数学应用
例3.如图在路边安装路灯,路宽MN长为23米,灯杆AB长米,且与灯柱 BM成120 角,路灯采用锥形灯罩,灯罩轴线AC与灯杆AB垂直,当灯柱 BM高为多少米时,灯罩轴线AC正好通过道路路面的中线?(准确到米)
3.利用直线系解题 l1⊥l2,假设l1的方程为Ax+By+C=0,那么l2的方程可设为 Bx-Ay+C=0或-Bx+Ay+C=0.
情境问题
能否利用两直线的斜率关系或直接利用直线的一般式方程来 判断两直线的垂直关系呢?如何判断,又如何利用这一关系解题 呢?
数学建构
两Hale Waihona Puke 线垂直.直线l1⊥l2,①假设l1,l2的斜率均存在,设l1:y=k1x+b1,l2:y=k2x+b2
那么k1·k2=-1;
②l1,l2中有一条直线斜率不存在,
(6 )三条直线的方程分别为:2x-y+4=0,x-y+5=0与2mx-3y+12 =0.假设三条直线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小结
1.利用两直线的斜率关系判断两直线的垂直关系.
2.利用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 l1:A1x+B1y+C1=0,l2:A2x+B2y+C2=0, 那么l1⊥l2 A1A1+B1B2=0.
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2〕
复习回忆
1.利用两直线的斜率关系判断两直线的平行关系 ①斜率存在, l1∥l2 k1=k2,且截距不等; ②斜率都不存在. 注:假设用斜率判断,须对斜率的存在性加以分类讨论.
2.利用两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判断两直线的平行关系 l1:A1x+B1y+C1=0,l2:A2x+B2y+C2=0, 那么l1∥l2 A1B2-B1A2=0,且A1C2-C1A2≠0或B1C2- B2C1≠0 . 3.利用直线系解题 l1∥l2,且l1的方程为Ax+By+C1=0,那么设l2的方程为Ax+By +C =0(C ≠C) ,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常考题型: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复习课)全面版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复习课 )【常考题型】题型一、线面、面面垂直的综合问题【例 1】如图,已知直线a⊥ α,直线 b⊥ β,且 AB⊥ a,AB⊥ b,平面α∩β= c.求证: AB∥ c.[ 证明 ]如图,过点 B 作直线 a′ ∥a, a′与 b 确立的平面设为γ.由于 a′ ∥a,AB⊥a,所以 AB ⊥a′,又 AB⊥b, a′∩ b= B,所以 AB ⊥γ.由于 b⊥β, c? β,所以 b⊥c.①由于 a⊥α, c? α,所以 a⊥c,又 a′ ∥a,所以 a′ ⊥c.②由①②可得c⊥γ,又 AB⊥γ,所以 AB∥c.【类题通法】判断线线、线面的平行或垂直关系,一般要利用判断定理和性质定理,有时也能够放到特殊的几何体中(如正方体、长方体等)而后再判断它们的地点关系.【对点训练】1.如下图:平面α,β,直线a,且α⊥ β,α∩ β=AB,a∥ α,a⊥ AB.求证: a⊥ β.证明:∵a∥α,过 a 作平面γ交α于 a′,则 a∥a′∵a⊥AB ,∴a′ ⊥AB.∵α⊥β,α∩β= AB,∴a′ ⊥β,∴a⊥β.题型二、求点到面的距离 【例2】 已知△ABC , AC =BC =1, AB =2,又已知S 是△ ABC所在平面外一点,SA= SB = 2, SC =5,点P 是 SC 的中点,求点P 到平面ABC的距离.[ 解] 法一: 如下图,连结 PA , PB.易知△SAC ,△ACB 是直角三角形,所以 SA ⊥AC ,BC ⊥AC.取 AB 、 AC 的中点 E 、F ,连结 PF , EF ,PE ,则 EF ∥BC ,PF ∥SA.所以 EF ⊥AC , PF ⊥AC.由于 PF ∩ EF =F ,所以 AC ⊥平面 PEF.又 PE? 平面 PEF ,所以 PE ⊥AC.易证△SAC ≌△SBC.由于 P 是 SC 的中点,所以 PA =PB .而 E 是 AB 的中点,所以 PE ⊥AB .由于 AB ∩ AC =A ,所以 PE ⊥平面 ABC.进而 PE 的长就是点 P 到平面 ABC 的距离.151 2在 Rt △AEP 中, AP =2SC = 2 ,AE =2AB = 2 ,225 1 3所以 PE = AP -AE =4- 2= 2 , 即点 P 到平面 ABC 的距离为3 2.法二: 如下图,过 A 作 AE ∥BC ,过 B 作 BF ∥AC ,交 AE 于点 D ,则四边形 ACBD 为正方形.连结 SD.由于 AC ⊥SA , AC ⊥AD , SA ∩ AD = A ,所以 AC ⊥平面 SDA.所以 AC ⊥SD.又由题意,可知BC ⊥SB.由于 BC ⊥BD ,SB ∩ BD = B ,所以 BC ⊥平面SDB ,所以 BC ⊥SD.又 BC ∩ AC =C ,于是 SD ⊥平面 ACBD .所以 SD 的长为点 S到平面 ABC 的距离.在 Rt△SDA 中易得 SD=SA2-AD 2= 22- 12= 3.由于 P 为 SC 的中点,故点P 到平面 ABC 的距离为13 2SD=2 .【类题通法】求点到面的距离的重点是确立过点与平面垂直的线段.可经过外形进行转变,转变为易于求解的点,等体积法也是求点到平面的距离的常用方法.【对点训练】2.如下图,正四棱柱 ABCD - A1B1C1D1中,底面边长为 2 2,侧棱长为 4, E, F 分别为棱 AB ,BC 的中点, EF∩ BD =G.(1)求证:平面 B1EF⊥平面 BDD 1B1;(2)求点 D1到平面 B1EF 的距离.解:证明: (1)连结 AC.∵正四棱柱 ABCD - A1B1C1D1的底面是正方形,∴AC⊥BD .又 AC ⊥DD 1,且 BD ∩DD 1= D,故 AC⊥平面 BDD 1B1,∵E, F 分别为棱 AB, BC 的中点,故EF ∥AC,∴EF⊥平面 BDD 1B1,∴平面 B1EF ⊥平面 BDD 1B1.(2)解题流程:题型三、折叠问题【例 3】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AD,E是AB的中点,沿 DE 将△ ADE 折起.(1)假如二面角 A- DE -C 是直二面角,求证: AB=AC ;(2) 假如 AB= AC,求证:平面ADE ⊥平面 BCDE .[证明 ] (1)过点 A 作 AM ⊥DE 于点 M,则 AM ⊥平面 BCDE ,∴AM ⊥BC.又 AD= AE,∴M 是 DE 的中点.取BC 中点 N,连结 MN , AN,则 MN ⊥BC.又 AM ⊥BC,AM∩ MN=M,∴BC⊥平面 AMN ,∴AN⊥BC.又∵N 是 BC 中点,∴AB= AC.(2)取 BC 的中点 N,连结 AN.∵AB= AC,∴AN⊥BC.取 DE 的中点 M,连结 MN , AM,∴MN ⊥BC.又 AN∩MN=N,∴BC⊥平面 AMN ,∴AM ⊥BC.又 M 是 DE 的中点, AD= AE,∴AM⊥DE .又∵DE 与 BC 是平面 BCDE 内的订交直线,∴AM ⊥平面 BCDE .∵AM ? 平面 ADE ,∴平面 ADE ⊥平面 BCDE .【类题通法】解决折叠问题的策略(1) 抓住折叠前后的变量与不变量.一般状况下,在折线同侧的量,折叠前后不变,“ 越过”折线的量,折叠前后可能会发生变化,这是解决这种问题的重点.(2) 在解题时认真审察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几何特点的变化状况.注意相应的点、直线、平面间的地点关系,线段的长度,角度的变化状况.【对点训练】3.如下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已知 AD =2AB= 2a,BD = 3a, AC∩ BD= E,将其沿对角线 BD 折成直二面角.求证: (1) AB⊥平面 BCD ;(2) 平面 ACD ⊥平面 ABD .证明: (1) 在△ABD 中, AB= a,AD = 2a, BD =3a,222∴AB +BD =AD ,∴∠ABD = 90°,∴AB⊥BD.又∵平面 ABD ⊥平面 BCD ,平面 ABD ∩平面 BCD =BD ,AB? 平面 ABD,∴AB⊥平面 BCD .(2)∵折叠前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且 AB⊥BD ,∴CD ⊥BD .∵AB⊥平面 BCD ,∴AB⊥CD .又∵AB∩ BD=B,∴CD ⊥平面 ABD.又∵CD ? 平面 ACD,∴平面 ACD ⊥平面 ABD .【练习反应】1.如下图,三棱锥P,A,B 是定点,则动点P-ABC 的底面在平面C 运动形成的图形是(α上,且)AC ⊥PC,平面PAC⊥平面PBC,点A.一条线段B.一条直线分析:选 D∵平面PAC⊥平面PBC,AC⊥PC,AC?平面PAC,且平面PAC∩平面 PBC =∴AC⊥平面 PBC.又∵BC? 平面 PBC ,∴AC ⊥BC,∴∠ACB= 90°,∴动点 C 运动形成的图形是以AB 为直径的圆,除掉 A 和 B 两点,应选 D.2.在三棱锥P— ABC 中,平面 PAC⊥平面角形, PC= 4,M 是 AB 边上的一动点,则PM ABC,∠ PCA = 90°,△ ABC 是边长为 4 的正三的最小值为 ()A.23B.27C.43D.47分析:选B连结CM ,则由题意PC⊥平面 ABC,可得PC⊥CM ,所以 PM=PC 2+CM 2,要求PM的最小值只需求出CM的最小值即可,在△ABC 中,当CM ⊥AB 时CM有最小值,此时有CM=4×32 =23,所以 PM 的最小值为 2 7.3.若组成教室墙角的三个墙面记为α,β,γ,交线记为BA,BC,BD ,教室内一点墙面α,β,γ的距离分别为 3 m, 4 m,1 m ,则 P 与墙角 B 的距离为 ________ m.P 到三分析:过点P 向各个面作垂线,组成以BP为体对角线的长方体.|BP|=32+ 42+ 1=26.答案:264.如下图,平面α⊥平面β, A∈ α, B∈ β, AA′⊥ A′ B′, BB′⊥ A′ B′,且 AA′= 3, BB′= 4,A′ B′= 2,则三棱锥 A— A′ BB′的体积 V= ________.分析:由题意 AA1⊥面A′ BB′,BB′ ⊥面A′ B′A,则三棱锥 A—A′ BB′中,AA′为高,底面△A′ BB′为 Rt△.∴V A-′BB′ =1△′BB′=1×3×1× 2×4= 4.AA′ ·S323答案: 45.如图,已知平面α⊥平面γ,平面β⊥平面γ.α∩ γ= a,β∩γ=b,且 a∥b,求证:α∥ β.证明:在平面γ内作直线c⊥a.∵α⊥γ,α∩ γ= a,∴c⊥α.∵a∥b,∴c⊥b.又∵β⊥γ,β∩ γ= b,∴c⊥β,∴α∥β.你曾落的泪,最都会成阳光,照亮脚下的路。
【创新设计】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二)配套练习第2章 习题课(含答案解析)
直线、平面平行与垂直习题课进.2平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及性质进行有关的证明.能熟练应用直线、.1【课时目标】一步体会化归思想在证明中的应用. a 表示平面.γ、β、α表示直线,c、b、 ) 符号语言(性质定理) 符号语言(判定定理位置关系 b ∥a⇒________________,α∥a α∥a⇒________且 b ∥a 直线与平面平行________________,且α∥b,α∥a b ∥a⇒________________,β∥α平面与平面平行⇒β∥α________________,且b⊥l ,a⊥l ________ ⇒α⊥b,α⊥a 直线与平面垂直α⊥l⇒____________ ,a=α∩β,β⊥α, α ⊥a 平面与平面垂直 β⊥α⇒ β⊥b ⇒ 一、选择题、M .不同直线 1 .给出下列命题:β、α和不同平面n n ∥m β∥∥ ;n β∥M ⇒;β⇒∥m α⊂mβ⊥αα⊂m .β⊥M ⇒④ 异面;n ,M ⇒∥m β⊂n (其中假命题的个数为) C 1 .B0 .A3 .D 2 .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2)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1).下列命题中:2(4)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3)行;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其中正确命题的) (个数有 1 .B4 .A3 .D 2 .C α表示直线,b、a.若3) (表示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为;α∥b⇒b⊥a,α⊥a;②b⊥a⇒α∥b,α⊥a① .α⊥b⇒b⊥a,α∥a③ 1 .A0 .D 3 .C 2 .B 垂α平行;②存在无数条直线与平面α:①存在无数条直线与平面P.过平面外一点4其中真命题的垂直,α④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平面平行;α③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平面直;(个数是) .C 2 .B 1 .A4 .D 3 及其边界上运动,并BBCC在侧面P中,点DCBA-ABCD.如图所示,正方体5111111 ) (的轨迹是P,则动点BD⊥AP且总是保持1 C B.线段A1 BC.线段B1的中点连成的线段CC的中点与BB.C11的中点连成的线段CB的中点与BC.D11、PB、PA.已知三条相交于一点的线段6⊥面PH 外,ABC在平面P两两垂直,点PC ) (的ABC是△H,则垂足H于ABC .重心D .垂心C .内心B .外心A 二、填空题,则二面角2=BC,3=AC=AB的三个侧面分别与底面全等,且ABC-D.三棱锥7 .________的大小为D-BC-A,在”正交线面对“.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垂直,那么,称此直线与平面构成一个8”正交线面对“由两个顶点确定的直线与含有四个顶点的平面构成的一个正方体中,的个数是.________在该正方体PAC的中点,则△BD为P中,DCBA -ABCD.如图所示,在正方体911111 ) 填序号(.________各个面上的射影可能是。
直线、平面平行和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P
A
C
Oa
B
2. 过△ABC所在平面 a 外一点 P, 作 PO⊥a, 垂足为 O, 连接 PA,
PB, PC.
(1) 若 PA=PB=PC, ∠C=90, 则 O 是 AB 边的
.
(2) 若 PA=PB=PC, 则 O 是△ABC 的
心.
(3) 若 PA⊥PB, PB⊥PC, PC⊥PA, 则 O 是△ABC的
l
P
l2
l1
O
A
a l3
l4
上斜足以外的一点向平面引垂线 PO, 过垂足 O 和斜足 A 的直线 AO 叫斜线在 平面上的射影. 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 叫做这条直 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
问题 3. (1) 请同学们用一块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放在桌面内, 另外一条 直角边不在桌面内, 请问这另一条直角边与桌面垂直吗?
(2) 用一张有一定硬度的纸将一边对折后又展开,并将所折的边放在桌面上, 看折痕是否垂直桌面? 有不垂直的可能吗?
当A、B、C 不共线时, 折痕DC垂直桌面;
当A、B、C 共线时,ຫໍສະໝຸດ 折痕DC不一定垂直桌面.la. 求证:
(1) 若 l⊥PA, 则 l⊥QA;
(2) 若 l⊥QA, 则 l⊥PA.
P
Q 为垂线段 PQ 的垂足. A 为斜线段 PA 的斜足.
aQ
Al
QA 为斜线 PA 在平面 a 上的射影.
有三条线:
①平面的斜线,
②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
③平面内的一条直线 l.
结论:
如果 l ⊥斜线, 则 l⊥射影; 如果 l⊥射影, 则 l⊥斜线.
la. 求证:
(1) 若 l⊥PA, 则 l⊥QA;
第2章 习题课 直线、平面平行与垂直
习题课 直线、平面平行与垂直【课时目标】 1.能熟练应用直线、平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及性质进行有关的证明.2.进一步体会化归思想在证明中的应用.a 、b 、c 表示直线,α、β、γ表示平面. 位置关系 判定定理(符号语言) 性质定理(符号语言)直线与平面平行 a ∥b 且________⇒a ∥αa ∥α,________________⇒a ∥b 平面与平面平行a ∥α,b ∥α,且________________⇒α∥βα∥β,________________⇒a ∥b直线与平面垂直l ⊥a ,l ⊥b ,且________________⇒l ⊥α a ⊥α,b ⊥α⇒________ 平面与平面垂直 a ⊥α,⇒α⊥βα⊥β,α∩β=a ,____________⇒b ⊥β一、选择题1.不同直线M 、n 和不同平面α、β.给出下列命题:①⎭⎪⎬⎪⎫α∥βm ⊂α⇒M ∥β; ② ⎭⎪⎬⎪⎫m ∥n m ∥β⇒n ∥β; ③⎭⎪⎬⎪⎫m ⊂αn ⊂β⇒M ,n 异面; ④⎭⎪⎬⎪⎫α⊥βm ∥α⇒M ⊥β. 其中假命题的个数为( )A .0B .1C .2D .32.下列命题中:(1)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2)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3)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4)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有( )A .4B .1C .2D .33.若a 、b 表示直线,α表示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为( ) ①a ⊥α,b ∥α⇒a ⊥b ;②a ⊥α,a ⊥b ⇒b ∥α; ③a ∥α,a ⊥b ⇒b ⊥α.A .1B .2C .3D .04.过平面外一点P :①存在无数条直线与平面α平行;②存在无数条直线与平面α垂直;③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平面α平行;④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平面α垂直,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5.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点P 在侧面BCC 1B 1及其边界上运动,并且总是保持AP ⊥BD 1,则动点P 的轨迹是( )A.线段B1CB.线段BC1C.BB1的中点与CC1的中点连成的线段D.BC的中点与B1C1的中点连成的线段6.已知三条相交于一点的线段P A、PB、PC两两垂直,点P在平面ABC外,PH⊥面ABC于H,则垂足H是△ABC的()A.外心B.内心C.垂心D.重心二、填空题7.三棱锥D-ABC的三个侧面分别与底面全等,且AB=AC=3,BC=2,则二面角A-BC-D的大小为________.8.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垂直,那么,称此直线与平面构成一个“正交线面对”,在一个正方体中,由两个顶点确定的直线与含有四个顶点的平面构成的“正交线面对”的个数是________.9.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为BD1的中点,则△P AC在该正方体各个面上的射影可能是________.(填序号)三、解答题10.如图所示,△ABC为正三角形,EC⊥平面ABC,BD∥CE,且CE=CA=2BD,M 是EA的中点,求证:(1)DE=DA;(2)平面BDM⊥平面ECA;(3)平面DEA⊥平面ECA.11.如图,棱柱ABC-A1B1C1的侧面BCC1B1是菱形,B1C⊥A1B.(1)证明:平面AB1C⊥平面A1BC1;(2)设D是A1C1上的点且A1B∥平面B1CD,求A1DDC1的值.能力提升12.四棱锥P—ABCD的顶点P在底面ABCD中的投影恰好是A,其三视图如图:(1)根据图中的信息,在四棱锥P—ABCD的侧面、底面和棱中,请把符合要求的结论填写在空格处(每空只要求填一种):①一对互相垂直的异面直线________;②一对互相垂直的平面________;③一对互相垂直的直线和平面________;(2)四棱锥P—ABCD的表面积为________.13.如图,在多面体ABCDEF中,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2EF=2,EF∥AB,EF⊥FB,∠BFC=90°,BF=FC,H为BC的中点.(1)求证:FH∥平面EDB;(2)求证:AC⊥平面EDB;(3)求四面体B-DEF的体积.转化思想是证明线面平行与垂直的主要思路,其关系为即利用线线平行(垂直),证明线面平行(垂直)或证明面面平行(垂直);反过来,又利用面面平行(垂直),证明线面平行(垂直)或证明线线平行(垂直),甚至平行与垂直之间的转化.这样,来来往往,就如同运用“四渡赤水”的战略战术,达到了出奇制胜的目的.习题课直线、平面平行与垂直答案知识梳理a⊄α,b⊂αa⊂β,α∩β=b a⊂β,b⊂β,a∩b=Pα∩γ=a,β∩γ=b a⊂α,b⊂α,a∩b=P a∥b a⊂βb⊥a,b⊂α作业设计1.D[命题①正确,面面平行的性质;命题②不正确,也可能n⊂β;命题③不正确,如果m、n有一条是α、β的交线,则m、n共面;命题④不正确,m与β的关系不确定.] 2.C[(2)和(4)对.]3.A[①正确.]4.B[①④正确.]5.A[连接AC,AB1,B1C,∵BD⊥AC,AC⊥DD1,BD∩DD1=D,∴AC⊥面BDD1,∴AC⊥BD1,同理可证BD1⊥B1C,∴BD1⊥面AB1C.∴P∈B1C时,始终AP⊥BD1,选A.]6.C[如图所示,由已知可得PA⊥面PBC,PA⊥BC,又PH⊥BC,∴BC⊥面APH,BC⊥AH.同理证得CH⊥AB,∴H为垂心.]7.90°解析由题意画出图形,数据如图,取BC 的中点E ,连接AE 、DE ,易知∠AED 为二面角A —BC —D 的平面角. 可求得AE =DE =2,由此得AE 2+DE 2=AD 2. 故∠AED =90°. 8.36解析 正方体的一条棱长对应着2个“正交线面对”,12条棱长共对应着24个“正交线面对”;正方体的一条面对角线对应着1个“正交线面对”,12条面对角线对应着12个“正交线面对”,共有36个.9.①④10.证明 (1)如图所示,取EC 的中点F ,连接DF ,∵EC ⊥平面ABC , ∴EC ⊥BC ,又由已知得DF ∥BC ,∴DF ⊥EC .在Rt △EFD 和Rt △DBA 中,∵EF =12EC =BD ,FD =BC =AB ,∴Rt △EFD ≌Rt △DBA , 故ED =DA .(2)取CA 的中点N ,连接MN 、BN ,则MN 綊12EC ,∴MN ∥BD ,∴N 在平面BDM 内,∵EC ⊥平面ABC ,∴EC ⊥BN .又CA ⊥BN , ∴BN ⊥平面ECA ,BN ⊂平面MNBD , ∴平面MNBD ⊥平面ECA . 即平面BDM ⊥平面ECA .(3)∵BD 綊12EC ,MN 綊12EC ,∴BD 綊MN ,∴MNBD 为平行四边形,∴DM ∥BN ,∵BN ⊥平面ECA ,∴DM ⊥平面ECA ,又DM ⊂平面DEA , ∴平面DEA ⊥平面ECA .11.(1)证明 因为侧面BCC 1B 1是菱形,所以B 1C ⊥BC 1.又B 1C ⊥A 1B ,且A 1B ∩BC 1=B ,所以B 1C ⊥平面A 1BC 1.又B 1C ⊂平面AB 1C ,所以平面AB 1C ⊥平面A 1BC 1.(2)解 设BC 1交B 1C 于点E ,连接DE ,则DE 是平面A 1BC 1与平面B 1CD 的交线. 因为A 1B ∥平面B 1CD ,所以A 1B ∥DE . 又E 是BC 1的中点,所以D 为A 1C 1的中点, 即A 1D DC 1=1. 12.(1)①PA ⊥BC(或PA ⊥CD 或AB ⊥PD) ②平面PAB ⊥平面ABCD(或平面PAD ⊥平面ABCD 或平面PAB ⊥平面PAD 或平面PCD ⊥平面PAD 或平面PBC ⊥平面PAB) ③PA ⊥平面ABCD(或AB ⊥平面PAD 或CD ⊥平面PAD 或AD ⊥平面PAB 或BC ⊥平面PAB)(2)2a 2+2a 2解析 (2)依题意:正方形的面积是a 2,S △PAB =S △PAD =12a 2.又PB =PD =2a ,∴S △PBC =S △PCD =22a 2.所以四棱锥P —ABCD 的表面积是S =2a 2+2a 2. 13.(1)证明 如图,设AC 与BD 交于点G ,则G 为AC 的中点.连接EG ,GH ,由于H 为BC 的中点,故GH 綊12AB .又EF 綊12AB ,∴EF 綊GH .∴四边形EFHG 为平行四边形.∴EG ∥FH .而EG ⊂平面EDB ,FH ⊄平面EDB ,∴FH ∥平面EDB .(2)证明 由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得AB ⊥BC . 又EF ∥AB ,∴EF ⊥BC .而EF ⊥FB ,∴EF ⊥平面BFC . ∴EF ⊥FH .∴AB ⊥FH .又BF =FC ,H 为BC 的中点,∴FH ⊥BC . ∴FH ⊥平面ABCD .∴FH ⊥AC .又FH ∥EG ,∴AC ⊥EG .又AC ⊥BD ,EG ∩BD =G , ∴AC ⊥平面EDB .(3)解 ∵EF ⊥FB ,∠BFC =90°∴BF ⊥平面CDEF . ∴BF 为四面体B -DEF 的高. 又BC =AB =2,∴BF =FC =2.V B -DEF =13×12×1×2×2=13.。
高中数学第2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2.1.3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讲义苏教版必修2
2.1.3 两直线的平行与垂直1.两条直线平行(1)若直线l1:y=k1x+b1,直线l2:y=k2x+b2,则l1∥l2⇔k1=k2且b1≠b2(k1,k2均存在).(2)设l1:A1x+B1y+C1=0,l2:A2x+B2y+C2=0,则l1∥l2⇔A1B2-A2B1=0且B1C2-B2C1≠0(或A1C2-A2C1≠0)思考:两平行直线的斜率是否一定相等.提示:只要斜率存在,则斜率一定相等.2.两条直线垂直(1)如图①,如果两条直线都有斜率且它们互相垂直,那么它们的斜率之积等于-1;反之,如果它们的斜率之积等于-1,那么它们互相垂直.即l1⊥l2⇔k1k2=-1(k1,k2均存在).(2)如图②,若l1与l2中的一条斜率不存在,另一条斜率为零,则l1与l2的位置关系是垂直.①②思考:两直线垂直,则两直线斜率乘积是否一定为-1?提示:两直线斜率存在的前提下,斜率乘积为-1.1.思考辨析(1)若直线l1与l2斜率相等,则l1∥l2. ( )(2)若直线l1∥l2(两条直线的斜率存在,分别为k1,k2),则k1=k2.( )(3)若两条直线的斜率不相等,则两直线不平行.( )[答案](1)×(2)√(3)√2.已知A(2,0),B(3,3),直线l∥AB,则直线l的斜率k=________.3 [k AB =3-03-2=3,k l =k AB =3.]3.与直线x +2y +7=0垂直的一条直线的斜率k =______.2 [直线x +2y +7=0的斜率k =-12,故与其垂直的一条直线的斜率k =2.]4.过点(0,1)且与直线2x -y =0垂直的直线的一般式方程是________.x +2y -2=0 [直线2x -y =0的斜率是k =2,故所求直线的方程是y =-12x +1,即x+2y -2=0.]12(1)l 1的斜率为1,l 2经过点P (1,1),Q (3,3);(2)l 1经过点A (-3,2),B (-3,10),l 2经过点C (5,-2),D (5,5); (3)l 1经过点A (0,1),B (1,0),l 2经过点C (-1,3),D (2,0); (4)l 1:x -3y +2=0,l 2:4x -12y +1=0.思路探究:依据斜率公式,求出斜率,利用l 1∥l 2或l 1,l 2重合⇔k 1=k 2或k 1,k 2不存在判断.[解] (1)k 1=1,k 2=3-13-1=1,k 1=k 2,∴l 1与l 2重合或l 1∥l 2.(2)l 1与l 2都与x 轴垂直,通过数形结合知l 1∥l 2.(3)k 1=0-11-0=-1,k 2=0-32-(-1)=-1,k 1=k 2,数形结合知l 1∥l 2.(4)l 1的方程可变形为y =13x +23;l 2的方程可变形为y =13x +112.∵k =13,b 1=23,k 2=13,b 2=112,∵k 1=k 2且b 1≠b 2,∴l 1∥l 2.判断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1.根据下列给定的条件,判断直线l 1与直线l 2的位置关系. (1)l 1经过点A (2,1),B (-3,5),l 2经过点C (3,-3),D (8,-7);(2)l 1的倾斜角为60°,l 2经过点M (3,23),N (-2,-33). [解] (1)由题意知k 1=5-1-3-2=-45,k 2=-7-(-3)8-3=-45.因为k 1=k 2,且A ,B ,C ,D 四点不共线,所以l 1∥l 2. (2)由题意知k 1=tan 60°=3,k 2=-33-23-2-3= 3.因为k 1=k 2,所以l 1∥l 2或l 1与l 2重合.12(1)直线l 1:2x -4y +7=0,直线l 2:2x +y -5=0; (2)直线l 1:y -2=0,直线l 2:x -ay +1=0;(3)直线l 1经过点⎝ ⎛⎭⎪⎫0,54,⎝ ⎛⎭⎪⎫53,0,l 2经过点⎝ ⎛⎭⎪⎫0,-78,⎝ ⎛⎭⎪⎫76,0. 思路探究:利用两直线垂直的斜率关系判定. [解] (1)k 1=12,k 2=-2,∵k 1·k 2=12×(-2)=-1,∴l 1与l 2垂直.(2)当a =0时,直线l 2方程为x =-1,即l 2斜率不存在,又直线l 1的斜率为0,故两直线垂直.当a ≠0时,直线l 2的斜率为1a,又直线l 1的斜率为0,故两直线相交但不垂直.(3)k 1=0-5453-0=-34,k 2=0-⎝ ⎛⎭⎪⎫-7876-0=34.∵k 1·k 2≠-1,∴两条直线不垂直.1.判断两直线是否垂直的依据是:当这两条直线都有斜率的前提下,只需看它们的斜率之积是否等于-1即可,但应注意有一条直线与x 轴垂直,另一条直线与x 轴平行时,两直线也垂直.2.直接使用A 1A 2+B 1B 2=0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更有优势.2.判断下列各组中的直线l 1与l 2是否垂直:(1)l 1经过点A (-1,-2),B (1,2),l 2经过点M (-2,-1),N (2,1); (2)l 1的斜率为-10,l 2经过点A (10,2),B (20,3);(3)l 1经过点A (3,4),B (3,100),l 2经过点M (-10,40),N (10,40).[解] (1)直线l 1的斜率k 1=2-(-2)1-(-1)=2,直线l 2的斜率k 2=1-(-1)2-(-2)=12,k 1k 2=1,故l 1与l 2不垂直.(2)直线l 1的斜率k 1=-10,直线l 2的斜率k 2=3-220-10=110,k 1k 2=-1,故l 1⊥l 2.(3)l 1的倾斜角为90°,则l 1⊥x 轴. 直线l 2的斜率k 2=40-4010-(-10)=0,则l 2∥x 轴.故l 1⊥l 2.1.如图,设直线l 1与l 2的倾斜角分别为α1与α2,且α1<α2,斜率分别为k 1,k 2,若l 1⊥l 2,α1与α2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提示] α2=90°+α1.因为三角形任意一外角等于不相邻两内角之和.2.已知A (-4,3),B (2,5),C (6,3),D (-3,0)四点,若顺次连接A ,B ,C ,D 四点,试判定四边形ABCD 的形状.[提示] 四边形ABCD 为直角梯形,理由如下: 如图,由斜率公式得k AB =5-32-(-4)=13,k CD =0-3-3-6=13, k AD =0-3-3-(-4)=-3,k BC =3-56-2=-12, ∵k AB =k CD ,AB 与CD 不重合.∴AB ∥CD ,又k AD ≠k BC ,∴AD 与BC 不平行. 又∵k AB ·k AD =13×(-3)=-1,∴AB ⊥AD ,故四边形ABCD 为直角梯形.【例3】 已知点A (2,2)和直线l :3x +4y -20=0,求: (1)过点A 和直线l 平行的直线方程; (2)过点A 和直线l 垂直的直线方程.思路探究:利用两直线平行和垂直的条件求解或利用与已知直线平行与垂直的直线系方程求解.[解] 法一:∵3x +4y -20=0,∴k l =-34.(1)设过点A 与l 平行的直线为l 1.∵kl 1=k l =-34,∴l 1的方程为y -2=-34(x -2),即3x +4y -14=0.(2)设过点A 与l 垂直的直线为l 2.∵k l kl 2=-1,∴⎝ ⎛⎭⎪⎫-34×kl 2=-1,∴kl 2=43.∴l 2的方程为y -2=43(x -2),即4x -3y -2=0.法二:(1)设与直线l 平行的直线方程为3x +4y +m =0, 则6+8+m =0,∴m =-14,∴3x +4y -14=0为所求.(2)设与直线l 垂直的直线方程为4x -3y +n =0, 则8-6+n =0,∴n =-2, ∴4x -3y -2=0为所求.两直线平行或垂直的应用(1)求与已知直线平行或垂直的直线.此类问题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利用平行与垂直的条件求斜率,进而求方程;二是利用直线系方程求解,与已知直线Ax +By +C =0平行的直线系方程为Ax +By +D =0(C ≠D ),垂直的直线系方程为Bx -Ay +D =0.(2)由直线平行或垂直求参数的值,此类问题直接利用平行和垂直的条件,列关于参数的方程求解即可.3.(1)已知四点A (5,3),B (10,6),C (3,-4),D (-6,11),求证:AB ⊥CD ; (2)已知直线l 1的斜率k 1=34,直线l 2经过点A (3a ,-2),B (0,a 2+1),且l 1⊥l 2,求实数a 的值.[解] (1)证明:由斜率公式得:k AB =6-310-5=35, k CD =11-(-4)-6-3=-53,则k AB ·k CD =-1,∴AB ⊥CD . (2)∵l 1⊥l 2,∴k 1·k 2=-1, 即34×a 2+1-(-2)0-3a =-1, 解得a =1或a =3.1.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的判定条件,会利用斜率判断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难点是利用斜率判断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2.本节课要重点掌握的规律方法 (1)判断两条直线平行的步骤.(2)利用斜率公式判断两条直线垂直的方法. (3)判断图形形状的方法步骤.3.本节课的易错点是利用斜率判断含字母参数的两直线平行或垂直时,对字母分类讨论.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若两直线斜率相等,则两直线平行 B .若l 1∥l 2,则k 1=k 2C .若两直线中有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另一条直线的斜率存在,则两直线相交D .若两直线斜率都不存在,则两直线平行C [A 中,当k 1=k 2时,l 1与l 2平行或重合,错误;B 中,若l 1∥l 2,则k 1=k 2或两直线的斜率都不存在,错误;D 中两直线可能重合.]2.过点(3,6),(0,3)的直线与过点(6,2),(2,0)的直线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 垂直 [过点(3,6),(0,3)的直线的斜率k 1=6-33-0=2-3;过点(6,2),(2,0)的直线的斜率k2=2-06-2=3+ 2.因为k1·k2=-1,所以两条直线垂直.]3.已知直线(a-1)x+y-1=0与直线2x+ay+1=0平行,则实数a=________.2[由已知,得(a-1)a-2=0,解得a=-1或a=2,当a=-1时,两直线重合,故a =2.]4.已知直线l1:ax+3y=3,l2:x+2ay=5,若l1⊥l2,求a的值.[解]直线l1:ax+3y-3=0,直线l2:x+2ay-5=0.∵l1⊥l2,∴a×1+3×2a=0,即a=0.。
必修二立体几何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线面垂直判定及性质练习
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线面垂直判定及性质练习一、线面平行判定及性质1.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点Ο、D分别是AC、PC的中点,求证: OD//平面PABDOCBAP2.如图,ABCD是平行四边形,S是平面ABCD外一点,M为SC的中点. 求证:SA∥平面MDB.3.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M、N分别是AB,PC的中点,若ABCD是平行四边形,求证:MN//平面PAD4.已知E 、F 、G 、H 为空间四边形ABCD 的边AB 、BC 、CD 、DA 上的点,且EH∥平面BDC .求证:EH ∥BD .H G FE D BAC练习5.正方形ABCD 交正方形ABEF 于AB ,M 、N 在对角线AC 、FB 上,且M ,N 是对角线AC 、FB 的中点.求证://MN 平面BCE6.如图,S 是平行四边形ABCD 平面外一点,,M N 分别是,SA BD 上的点,且SM AM =NDBN, 求证://MN 平面SBC二、面面平行判定及性质1.2.PMN D 1C 1B 1A 1D CA三、线面垂直判定及性质1.已知E ,F 分别是正方形ABCD 边AD ,AB 的中点,EF 交AC 于M ,GC 垂直于ABCD 所在平面.求证:EF ⊥平面GMC .M E ABCD G2.在三棱锥P ABC -中,AC BC =,ABP 为正三角形,D AB 记是的中点.求证:AB PCD ⊥平面.3.如图AB 是圆O 的直径,C 是圆周上异于A 、B 的任意一点,⊥PA 平面ABC .求证:BC ⊥平面P AC .4.在长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底面ABCD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侧棱21=AA ,EAC B P是侧棱1BB 的中点。
求证:AE ⊥平面11A D E .A综合题: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侧棱垂直于底面,AB BC ⊥,12,1AA AC BC ===,E 、F 分别为11A C 、BC 的中点.(1)求证:AB ⊥平面11B BCC ;(2)求证:1//C F 平面ABE ;(3)求三棱锥E ABC -的体积. C 1B 1A 1FE C BA。
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2.2.3.2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练习(含解析)新人教B版必修2
对应学生用书P57知识点一 两直线垂直的条件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2.2.3.2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练习(含解析)新人教B 版必修21.直线l 1,l 2的斜率是方程x 2-3x -1=0的两根,则l 1与l 2的位置关系是( )A .平行B .重合C .相交但不垂直D .垂直答案 D解析 设l 1与l 2的斜率分别为k 1,k 2,则由韦达定理知k 1k 2=-1,所以l 1与l 2互相垂直,故选D .2.若直线x -2y +5=0与直线2x +my -6=0互相垂直,则实数m =________.答案 1解析 根据题意知,当m =0时,两直线不会垂直,故m≠0,则直线x -2y +5=0与直线2x +my -6=0的斜率分别为12和-2m .由两直线垂直得12·-2m=-1,故m =1.知识点二 利用垂直求直线方程 A .3x +2y -1=0 B .3x +2y +7=0C .2x -3y +5=0D .2x -3y +8=0答案 A解析 直线2x -3y +4=0的斜率为23,由题设知,直线l 的斜率为-32.由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得直线l 的方程为y -2=-32(x +1),即3x +2y -1=0.知识点三对称问题光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答案 x +2y -4=0解析 由题意得,射出的光线方程为y -3=12(x -2),即x -2y +4=0,与y 轴交点为(0,2),又(2,3)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2,3),∴反射光线所在直线过(0,2),(-2,3),故方程为y -2=3-2-2x ,即x +2y -4=0. 5.已知点A(2,3)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为B(-2,7),求直线l 的方程.解 由题意可知,直线l 为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易求线段AB 的中点坐标为(0,5),又k AB =7-3-2-2=-1,∴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的斜率为k =-1k AB=1.又∵直线l 过点(0,5),∴直线l 的方程为y -5=x -0,即x -y +5=0.对应学生用书P57一、选择题1.下列命题:①若两条不重合的直线的斜率相等,则它们平行;②若两直线平行,则它们的斜率相等;③若两直线的斜率之积为-1,则它们垂直;④若两直线垂直,则它们的斜率之积为-1.其中正确的为( )A .①②③④ B.①③C .②④ D.以上全错答案 B解析 当两直线l 1,l 2的斜率k 1,k 2都存在且不重合时,l 1∥l 2⇔k 1=k 2,l 1⊥l 2⇔k 1k 2=-1,故①③正确;当两条不重合的直线都与x 轴垂直时,它们平行,其斜率不存在,故②错误;当两直线中一条直线与x 轴平行(或重合),另一条直线与x 轴垂直时,它们垂直,但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故④错误.2.以A(-1,1),B(2,-1),C(1,4)为顶点的三角形是( )A .锐角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以A 点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D .以B 点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答案 C解析 k AB =-1-12--1=-23,k BC =4--11-2=-5,k AC =4-11--1=32,因为k AB ·k AC =-1,所以三角形是以A 点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3.已知四边形ABCD 中,点A(1,2),B(4,-1),C(6,1),D(5,2),则该四边形是( )A .矩形B .平行四边形C .直角梯形D .正方形答案 C解析 k AB =k CD =-1,知AB∥CD;k AD =0,k BC =1,知四边形为直角梯形.4.已知直线l 1:mx +y -2=0和l 2:(m +2)x -3y +4=0与两坐标轴围成的四边形有外接圆,则m 的值为( )A .1或-3B .-1或3C .2或-12D .12或-2 答案 A解析 由题意得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所以m(m +2)+1×(-3)=0,解得m =1或m =-3.5.已知点A(-2,-5),B(6,6),点P 在y 轴上,且∠APB=90°,则点P 的坐标为( )A .(0,-6)B .(0,7)C .(0,-6)或(0,7)D .(-6,0)或(7,0)答案 C解析 由题意可设点P 的坐标为(0,y).因为∠APB=90°,所以AP⊥BP,且直线AP 与直线BP 的斜率都存在.又k AP =y +52,k BP =y -6-6,k AP ·k BP =-1,即y +52·⎝ ⎛⎭⎪⎫-y -66=-1,解得y =-6或y =7.所以点P 的坐标为(0,-6)或(0,7).二、填空题6.已知直线ax +3y -12=0与直线3x -y +b =0互相垂直,且相交于P(4,m),则b =________.答案 -283解析 由ax +3y -12=0与3x -y +b =0互相垂直,∴a=1,∴x+3y -12=0,又P(4,m)为交点.将P(4,m)代入上述直线中,得4+3×m-12=0.∴m=83,∴交点为4,83代入3x -y +b =0中, ∴3×4-83+b =0,∴b=-283. 7.已知A(7,-4),B(-5,6),则过AB 中点且垂直AB 的直线方程的一般式是________. 答案 6x -5y -1=0解析 AB 的中点为(1,1),直线AB 的方程为5x +6y -11=0,∵所求直线垂直于AB ,∴设其方程为6x -5y +m =0,又此直线过AB 的中点(1,1),代入得m =-1,所以直线方程为6x -5y -1=0.8.垂直于直线3x -4y -7=0,且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6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答案 4x +3y +12=0或4x +3y -12=0解析 因为所求直线与直线3x -4y -7=0垂直,故可设为:4x +3y +d =0,分别令x =0和y =0,得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分别为-d 3,-d 4,所以S =12×⎪⎪⎪⎪⎪⎪-d 3×⎪⎪⎪⎪⎪⎪-d 4=d 224=6,解得d =±12,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4x +3y +12=0或4x +3y -12=0.三、解答题9.已知点B(2,1),另外在直线y =x 及x 轴上各找一点,使这三点构成的三角形的周长最小.解如图所示,点B(2,1)关于直线y =x 的对称点B 1的坐标为(1,2),点B 关于x 轴的对称点B 2的坐标为(2,-1),连接B 1B 2,与y =x 和x 轴的交点分别为D ,C ,显然此时△BCD 的周长最小,且其最小值为B 1B 2的长度,由两点式得B 1B 2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 +12+1=x -21-2,即3x +y -5=0.由⎩⎪⎨⎪⎧ 3x +y -5=0,y =x 得D ⎝ ⎛⎭⎪⎫54,54. 在3x +y -5=0中,令y =0,得x =53,即C ⎝ ⎛⎭⎪⎫53,0.所以点D 与点C 为所求的点.10.已知A ⎝⎛⎭⎪⎫1,-a +13,B ⎝ ⎛⎭⎪⎫0,-13,C(2-2a ,1),D(-a ,0)四点.当a 为何值时,直线AB 和直线CD :(1)平行?(2)垂直?解 k AB =-13+a +130-1=-a 3, k CD =0-1-a -2+2a =12-a(a≠2). (1)k AB =k CD ,∴-a 3=12-a,即a 2-2a -3=0. ∴a=3或a =-1.当a =3时,k AB =-1,k BD =0+13-3=-19≠k AB . ∴AB 与CD 平行不重合.当a =-1时,k AB =13,k BC =1+134=13, ∴AB 与CD 重合.当a =2时,k AB =-23,k CD 不存在. ∴AB 和CD 不平行.∴a=3时,直线AB 和直线CD 平行.(2)由-a 3·12-a =-1,解得a =32. 当a =2时,k AB =-23,直线CD 的斜率不存在. ∴直线AB 与CD 不垂直.∴a=32时,直线AB 与CD 垂直.。
必修二立体几何线面垂直、面线垂直、线面平行判定及性质练习
必修二立体几何线面垂直、面线垂直、线面平行判定及性质练习
1. 线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
线段与平面垂直的条件有两种:
- 条件1:线段的两个端点一定在平面上。
- 条件2:线段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
性质:
-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所有线段都平行。
- 如果一条线段与平面垂直,在平面上的投影就是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
2. 面线垂直的判定及性质
面与线段垂直的条件有两种:
- 条件1:线段在平面上。
- 条件2:线段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
性质:
- 如果面与一条线段垂直,那么这条线段与面的交点是线段的中点。
3. 线面平行的判定及性质
线段与平面平行的条件有两种:
- 条件1:线段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平行。
- 条件2:线段的方向向量在平面上。
性质:
- 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所有线段都平行。
- 如果一条线段与平面平行,在平面上的投影与线段重合。
以上是关于立体几何中线面垂直、面线垂直、线面平行的判定条件及性质的练内容。
总结了垂直和平行的判定条件和性质,有助于理解立体几何中线面关系的特性和规律。
通过练,我们可以加深对几何概念的理解并提高解题能力。
希望这份练习对你有所帮助!。
必修第二章直线和平面平行练习课课件
a
//
a // b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性质: (1).线面平行 直线和平面没有公共点; (2).线面平行 直线和平面内无数条直线平行; (3).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l //
l
l
//
a
a
例1: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一个平面,这条直 线就与这个平面内的任意直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例3:已知:如图 l ,a // ,a // .
求证:a // l .
思考: 如图:一块矩形形状形状 的太阳能吸光板安装在呈 空间四边形形状的支撑架 上.矩形EFGH的四个顶点 分别在空间四边形ABCD 的边上.已知AC=a,BD=b. 问:E、F、G、H在什么位置时,吸光 板的吸光量最大?
A.平行 B.异面 C.相交或异面 D.不相交
例2:如图,已知 P是
平行四边形 ABCD 所在
平面外一点,M 为 PB
的中点.
MAC
求证:PD //平面 M A C .
变题: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
点 M,N分别是PAB和PDC的重心.
求证:MN // 平面 ABCD
P
M B
A
NC D
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有且只有以下三种:
位置关系 公共点 符号表示 图形表示
直线a在平
面内
直线a与平
面平行
没有公共 点
a a A a //
b a
b
A a
b a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
(1).直线和平面没有公共点
线面平行;
(2).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a
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线、平面平行与垂直
1.能熟练应用直线、平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及性质进行有关的证明.2.进一步体会化归思想在证明中的应用.
a 、
b 、
c 表示直线,α、β、γ表示平面. 位置关系 判定定理(符号语言) 性质定理(符号语言)
直线与平面平行 a ∥b 且________⇒a ∥α
a ∥α,________________⇒a ∥
b 平面与平面平行
a ∥α,
b ∥α,且________________
⇒α∥β
α∥β,________________⇒a ∥b
直线与平面垂直
l ⊥a ,l ⊥b ,且________________
⇒l ⊥α a ⊥α,b ⊥α⇒________ 平面与平面垂直 a ⊥α,
⇒α⊥β
α⊥β,α∩β=a ,____________
⇒b ⊥β
一、选择题
1.不同直线M 、n 和不同平面α、β.给出下列命题:
① ⎭⎪⎬⎪⎫α∥βm ⊂α⇒M ∥β; ② ⎭
⎪⎬⎪
⎫m ∥n m ∥β⇒n ∥β; ③ ⎭⎪⎬⎪⎫m ⊂αn ⊂β⇒M ,n 异面; ④
⎭
⎪⎬⎪⎫α⊥βm ∥α⇒M ⊥β. 其中假命题的个数为( )
A .0
B .1
C .2
D .3
2.下列命题中:(1)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2)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3)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4)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有( )
A .4
B .1
C .2
D .3
3.若a 、b 表示直线,α表示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为( ) ①a ⊥α,b ∥α⇒a ⊥b ;②a ⊥α,a ⊥b ⇒b ∥α; ③a ∥α,a ⊥b ⇒b ⊥α.
A .1
B .2
C .3
D .0
4.过平面外一点P :①存在无数条直线与平面α平行;②存在无数条直线与平面α垂直;③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平面α平行;④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平面α垂直,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5.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点P 在侧面BCC 1B 1及其边界上运动,并且总是保持AP ⊥BD 1,则动点P 的轨迹是( )
A .线段
B 1C
B.线段BC1
C.BB1的中点与CC1的中点连成的线段
D.BC的中点与B1C1的中点连成的线段
6.已知三条相交于一点的线段P A、PB、PC两两垂直,点P在平面ABC外,PH⊥面ABC于H,则垂足H是△ABC的()
A.外心B.内心C.垂心D.重心
二、填空题
7.三棱锥D-ABC的三个侧面分别与底面全等,且AB=AC=3,BC=2,则二面角A-BC-D的大小为________.
8.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垂直,那么,称此直线与平面构成一个“正交线面对”,在一个正方体中,由两个顶点确定的直线与含有四个顶点的平面构成的“正交线面对”的个数是________.
9.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为BD1的中点,则△P AC在该正方体各个面上的射影可能是________.(填序号)
三、解答题
10.如图所示,△ABC为正三角形,EC⊥平面ABC,BD∥CE,且CE=CA=2BD,M 是EA的中点,求证:
(1)DE=DA;
(2)平面BDM⊥平面ECA;
(3)平面DEA⊥平面ECA.
11.如图,棱柱ABC-A1B1C1的侧面BCC1B1是菱形,B1C⊥A1B.
(1)证明:平面AB1C⊥平面A1BC1;
(2)设D是A1C1上的点且A1B∥平面B1CD,求A1D
DC1的值.
能力提升
12.四棱锥P—ABCD的顶点P在底面ABCD中的投影恰好是A,其三视图如图:
(1)根据图中的信息,在四棱锥P—ABCD的侧面、底面和棱中,请把符合要求的结论填写在空格处(每空只要求填一种):
①一对互相垂直的异面直线________;
②一对互相垂直的平面________;
③一对互相垂直的直线和平面________;
(2)四棱锥P—ABCD的表面积为________.
13.如图,在多面体ABCDEF中,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2EF=2,EF∥AB,EF⊥FB,∠BFC=90°,BF=FC,H为BC的中点.
(1)求证:FH∥平面EDB;
(2)求证:AC⊥平面EDB;
(3)求四面体B-DEF的体积.
转化思想是证明线面平行与垂直的主要思路,其关系为
即利用线线平行(垂直),证明线面平行(垂直)或证明面面平行(垂直);反过来,又利用面面平行(垂直),证明线面平行(垂直)或证明线线平行(垂直),甚至平行与垂直之间的转化.这样,来来往往,就如同运用“四渡赤水”的战略战术,达到了出奇制胜的目的.
习题课直线、平面平行与垂直答案
知识梳理
a⊄α,b⊂αa⊂β,α∩β=b a⊂β,b⊂β,a∩b=Pα∩γ=a,β∩γ=b a⊂α,b⊂α,a∩b=P a∥b a⊂βb⊥a,b⊂α
作业设计
1.D[命题①正确,面面平行的性质;命题②不正确,也可能n⊂β;命题③不正确,如果m、n有一条是α、β的交线,则m、n共面;命题④不正确,m与β的关系不确定.] 2.C[(2)和(4)对.]
3.A[①正确.]
4.B[①④正确.]
5.A[
连接AC,AB1,B1C,
∵BD⊥AC,AC⊥DD1,
BD∩DD1=D,
∴AC⊥面BDD1,∴AC⊥BD1,
同理可证BD1⊥B1C,
∴BD1⊥面AB1C.
∴P∈B1C时,始终AP⊥BD1,选A.]
6.C[
如图所示,由已知可得PA⊥面PBC,PA⊥BC,又PH⊥BC,
∴BC ⊥面APH ,BC ⊥AH . 同理证得CH ⊥AB ,∴H 为垂心.] 7.90° 解析
由题意画出图形,数据如图,取BC 的中点E , 连接AE 、DE ,易知∠AED 为二面角A —BC —D 的平面角.
可求得AE =DE =2,由此得AE 2+DE 2=AD 2. 故∠AED =90°. 8.36
解析 正方体的一条棱长对应着2个“正交线面对”,12条棱长共对应着24个“正交线面对”;正方体的一条面对角线对应着1个“正交线面对”,12条面对角线对应着12个“正交线面对”,共有36个. 9.①④
10.证明 (1)如图所示,
取EC 的中点F ,连接DF ,∵EC ⊥平面ABC , ∴EC ⊥BC ,又由已知得DF ∥BC ,∴DF ⊥EC .
在Rt △EFD 和Rt △DBA 中,
∵EF =1
2EC =BD ,
FD =BC =AB , ∴Rt △EFD ≌Rt △DBA , 故ED =DA .
(2)取CA 的中点N ,连接MN 、BN ,则MN 綊1
2EC ,
∴MN ∥BD ,∴N 在平面BDM 内,
∵EC ⊥平面ABC ,∴EC ⊥BN .又CA ⊥BN , ∴BN ⊥平面ECA ,BN ⊂平面MNBD , ∴平面MNBD ⊥平面ECA . 即平面BDM ⊥平面ECA .
(3)∵BD 綊12EC ,MN 綊1
2EC ,
∴BD 綊MN ,
∴MNBD 为平行四边形,
∴DM∥BN,∵BN⊥平面ECA,
∴DM⊥平面ECA,又DM⊂平面DEA,
∴平面DEA⊥平面ECA.
11.(1)证明因为侧面BCC1B1是菱形,所以B1C⊥BC1.
又B1C⊥A1B,且A1B∩BC1=B,
所以B1C⊥平面A1BC1.又B1C⊂平面AB1C,所以平面AB1C⊥平面A1BC1.
(2)解设BC1交B1C于点E,连接DE,则DE是平面A1BC1与平面B1CD的交线.
因为A1B∥平面B1CD,所以A1B∥DE.
又E是BC1的中点,所以D为A1C1的中点,
即A1D
DC1
=1.
12.(1)①PA⊥BC(或PA⊥CD或AB⊥PD)②平面PAB⊥平面ABCD(或平面PAD⊥平面ABCD或平面PAB⊥平面PAD或平面PCD⊥平面PAD或平面PBC⊥平面PAB)③PA⊥平面ABCD(或AB⊥平面PAD或CD⊥平面PAD或AD⊥平面PAB或BC⊥平面PAB)
(2)2a2+2a2
解析(2)依题意:正方形的面积是a2,
S△PAB=S△PAD=1
2a 2.
又PB=PD=2a,∴S△PBC=S△PCD=2
2a
2.
所以四棱锥P—ABCD的表面积是S=2a2+2a2.
13.
(1)证明如图,设AC与BD交于点G,则G为AC的中点.连接EG,GH,由于H 为BC的中点,
故GH綊1
2AB.
又EF綊1
2AB,∴EF綊GH.∴四边形EFHG为平行四边形.∴EG∥FH.而EG⊂平面EDB,FH⊄平面EDB,
∴FH∥平面EDB.
(2)证明由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得AB⊥BC.
又EF∥AB,∴EF⊥BC.
而EF⊥FB,∴EF⊥平面BFC.
∴EF⊥FH.∴AB⊥FH.
又BF=FC,H为BC的中点,∴FH⊥BC.
∴FH⊥平面ABCD.∴FH⊥AC.
又FH∥EG,∴AC⊥EG.又AC⊥BD,EG∩BD=G,∴AC⊥平面EDB.
(3)解∵EF⊥FB,∠BFC=90°∴BF⊥平面CDEF.
∴BF为四面体B-DEF的高.
又BC=AB=2,∴BF=FC=2.
V B-DEF=1
3×
1
2×1×2×2=
1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