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苗期常见危害
水稻苗期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水稻苗期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方法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常常会遭受各种病害的侵袭,如病毒病、真菌病和细菌病等。
这些病害不仅会降低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还会导致耕地退化和生态环境恶化。
因此,水稻的病害防治是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介绍水稻苗期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1. 水稻纹枯病水稻纹枯病是由细菌引起的病害,它主要在春、秋季发生,多数发生在水稻生长初期。
病株外观呈现叶片黄化、枯萎、卷缩,叶鞘以及秆部裂伤褐变的病状。
其防治措施包括在种子上进行磨菌和盆土消毒,使用对纹枯病抗性强的品种,早灌水、早淹田、早抽穗等。
水稻稻瘟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多发生在连续种植水稻或不良耕作条件下。
病株的外观表现为叶片针状或羽状状黄化,之后变成黄褐色,叶片轻轻一拂即易脱落,使叶鞘变成黑褐色。
其防治措施包括进行耕作松土,病堆地的远离,使用抗稻瘟病的品种,使用化学防治剂等。
水稻条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其特征是在叶片上形成小圆点,呈现银灰色或黄色,形成线条状,最终形成黑色线样。
病程中叶片会变得脆弱、干瘪。
为防治此病,可以在休闲期进行田间清理,采用早插、早育秧等措施,使用抗药品种,及时用药喷洒,使用较低浓度药液。
水稻病毒病由各种病毒引起,主要会影响叶片的生长。
在植株生长后期到抽穗期间,病害易发生。
病害表现为叶片出现斑点或黄化,并出现裂口、变形。
其防治措施包括对接种、操作、田间管理等方面进行管控,使用抗病毒品种,平衡肥水,并注重田间管理。
综上所述,水稻苗期常见病害有纹枯病、稻瘟病、条锈病、病毒病等。
在农民们种植水稻时,应按照农业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科学的田间管理,及时预防和治疗病害,从而达到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水稻旱育秧苗期几种危害的解析
旱育 秧是 我 国北 方稻作 普 遍采 用 的一 种育 秧 模 式 。旱 育秧 在苗 期 常常 因为秧 苗 发病 、 弱 、 苗 根 系生 长不 好等 多种 原 因产 生死 苗 ,或秧 苗 移栽 到 本 田返青 期过 长 出现 大缓 苗现 象等 ,对 水 稻生 产 造成很 大 危 害 , 严重 时甚至 导致 插秧 期无 苗 可插 。 现针对 水 稻苗 期生 长过 程 中种 种原 因所 产 生 的危 害做 如下 解析 :
都有 利 于病 害发 生 。充 分进 行 床土 消毒 、 酸 , 调 盐
水选 种 ,挖渗 水 沟等措 施 可有效 地避 免 该病 的发
覆 土 , 土后 立 即喷 药 , 覆 而后 盖上地 膜 。这 样 的操 作看 起来 没 有 问题 , 实 际上 , 但 问题 恰 恰 出在覆 土
生 。在盐 碱土 地 区 , 出土 壤融 冻 ( 浆 ) , 排 返 水 在秧
刘金海
水 稻 旱 育 秧 苗 期 几 种 危害 a  ̄ 析 - a '
好 苗床 排水 ,按 育 苗不 同时期 要求 保 持棚 内的温
度, 湿度 以不 见蒸 汽 为宜 。苗 床 的控温 标 准为 : 播 种 到 出 苗 2 ~ 2 c ,立 针期 2 ~ 8℃ , 8 3 I 二 52 1叶 1 心
土 的水分 而在 播种 后覆 上一 层 薄膜 。这 层 薄膜 所 起 的作 用 就是 保持 床 土 的湿 度 ,对 温度 几乎 没 有 影响 , 在种 子 出苗后 应该 立 即揭 去 。 由于膜 下 明水
正 确 的操作 是播 种覆 土后 ,待 上返 的水完 全
十种水稻常见病虫害及科学防治方法
十种水稻常见病虫害及科学防治方法病虫害是农业生产进程中的重要危害之一,对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都有较大影响,水稻作为国人赖以生存的主食,其生上进程中也遭到病虫害的庞大影响。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十种水稻常见病虫害以及科学防治方法。
一、稻黑色菌核秆腐病症状:水稻成株期茎基部的一种真菌病害,病菌侵害茎基部叶鞘,形成椭圆形或纺缍形黑色斑,后扩大至全部叶鞘,茎秆上也有大块黑斑,后期的茎基部腐烂,植株青枯,茎腔内有大量小球状黑色颗粒状的菌核。
防治方法:以加强肥水管理为主,结合治虫防病,辅以适时喷药。
二、稻白叶枯病症状:水稻叶部的一种细菌病害,病菌从根、茎、叶部的伤口或水孔侵入稻体,在维管束的导管中繁育危害。
苗期和分蘖期最易受害。
秧苗叶片多表现叶枯症状。
在感染品种上多显现急性凋萎症状,病斑青灰色水渍状,病叶迅速卷曲凋萎,在抗病品种上产生褐色枯斑。
防治方法:选栽抗病品种、避免稻田淹水是防病关键,并结合药剂防治。
三、稻矮缩病症状:稻苗上的一种病毒病害,水稻生育期均可染病,苗期和分蘖期为感病敏锐期,发病越早,缺失越大。
如在苗期发病,病株明显不分蘖,严重矮化;在分蘖期感病,分蘖增多,显现丛生状,病株节部有倒生须根及高节位分枝;在苗期和分蘖期发病,绝大部分不能抽穗,虽有部分主茎尚能抽穗,但大多显现包穗,而且结实率着落。
防治方法:防治传毒介体昆虫是防病的关键。
四、稻恶苗病症状:水稻地上部的一种真菌病害,从秧苗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病。
病株徒长,瘦弱,黄化,通常比健株高3~10厘米,极易辨认。
病株基部节上常有倒生的气生根,并有粉红霉层。
病菌发育适温25℃左右,种子带菌。
防治方法:选用无病种子或播种前用药剂浸种是防治的关键措施。
五、稻纹枯病症状:属于真菌类病害,多显现在水稻分蘖后期至抽穗期,该病害感染部位从最初的水稻茎秆底部逐渐向其他部位蔓延,最严重的会扩大到水稻的稻穗部位。
当水稻根茎部位显现暗绿色水渍状的病斑,且病斑出现由小到大的变化、显现水稻叶片枯死现象时,可以判定是感染了稻纹枯病,要及时针对病害采取措施。
水稻苗期主要病害及防治
水稻苗期主要病害及防治摘要:文章论述了水稻苗期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
关键词:水稻;病害;防治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073-11 水稻苗立枯病水稻苗立枯病是吉林省水稻苗期的主要病害。
随着水稻湿润育苗、旱育苗的普遍推广,使立枯病逐年加重。
尤其在塑料薄膜温室育苗受害更为严重,常常引起毁苗,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
1.1 症状1.1.1 幼芽腐死稻苗刚出土未出土以前就腐死,芽或根变褐、扭曲、腐烂。
1.1.2 立针茎腐稻苗出土立针至二叶期,叶不展开,呈锥子状,稻苗变黄枯死;茎部软化发褐,用手拔苗易断,并与种子脱离。
1.1.3 卷叶黄枯多发生于三叶期前后,病苗叶卷曲变黄枯死;根发育不好,变褐、根毛少或无根毛(生理性病害)。
1.1.4 打绺青枯在稻苗三叶期前后,叶片打绺、凋萎枯死。
叶心或最上部叶片卷成柳叶状;根变褐、根毛少或无根毛,严重时造成全床稻苗死亡。
1.2 病原发病水稻苗立枯病原有镰刀菌、蠕孢菌、丝核菌,腐霉菌等,均在土壤中存活,也是多种作物苗立枯病、根腐病的菌源。
土壤粘重,通气不良,覆土过厚,苗床酸碱度过高,遇低温、寒流等使幼苗发育缓慢,抵抗力减弱,有利于病菌侵染,引起病害。
1.3 防治方法1.3.1 采取农业保健措施土壤要求肥沃疏松,含有机质多,偏酸性。
不可施用偏碱性人粪尿和草木灰等。
播种量适当均匀,覆土不宜过厚,出苗后注意苗床温度,创造促进幼苗健壮生长的良好条件,抵制病菌侵入,减轻危害。
1.3.2 酸化土壤土壤酸碱度偏低,有利于稻苗生长,不利病菌侵染,酸碱度偏高的床土,采用酸化剂(硫酸等)将酸碱度ph调至4.5~5为宜。
1.3.3 药剂防治播种前,床土用60%敌可松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平方米床面均匀喷浇3公斤药液进行土壤消毒。
稻苗未发病前,于一叶一心期,用60%敌可松湿粉剂1000倍液,每平方米2~3公斤,用喷壶均匀浇洒一次,可防止发病;发病初期用这种方法也可控制发病。
浅谈水稻常见病害及综合防治
Z a i p e i j i s h u随着种植水平的不断提高,水稻是我国最大的农作物病虫害并有逐年增多趋势。
防治难度增大,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水稻的品质,成为阻碍水稻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强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是实现水稻稳产、高产的重要环节。
因此,综合防治水稻病虫害,降低防治成本,提高水稻产量、水稻品质和种植效益,对确保我市水稻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
水稻病害是指叶片和茎上形成暗深色的坏死痕,茎上通常在颈部折断。
真菌通过附着胞侵入也可以通过种子携带。
含氮量高的土壤容易发生病害。
防治病虫害是挖掘水稻增产潜力、提高产量水平的直接有效措施之一。
危害水稻的病虫害种类很多,主要病虫害有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稻黑穗病等。
一、水稻稻瘟病1、发生症状(1)稻瘟病:又名稻热病,按危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穗颈瘟、枝梗瘟、粒瘟等。
(2)苗瘟:基部灰黑色,上部变成棕色,并且不断卷缩到死亡。
湿度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苗瘟。
苗瘟是比较严重的,从分蘖期至拔节期。
(3)节瘟:稻穗节上出现褐色小斑点从而逐渐扩大,使病患部变成黑色容易折断。
发生枯萎白穗的早期形成,仅发生一侧导致茎弯曲。
(4)穗颈瘟:在开始时形成小的褐色斑点,逐步扩展后成褐色,而且也会使稻穗成白穗。
后期发病晚容易造成秕谷,导致枝梗或穗轴到小穗不结实。
(5)谷粒瘟:产生深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的斑点,它可以使水稻稻谷变成黑色。
有些颖壳是无症状的,护颖损坏变成深褐色,导致种子携带细菌。
2、综合防治(1)选育抗病品种选择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最经济、最有效、最根本的措施。
要因地制宜选择高产、稳产、抗病品种淘汰易感品种,做好主要种植品种的提纯、复壮,加快抗病新品种选育。
由于病原菌种的遗传复杂性及致病性的多样性,抗病品种往往在推广后几年内丧失抗性。
因此必须不断更新品种。
(2)提高田间管理①大棚管理控制浇水次数,一般在播种后10-12d浇一次水,整个生育苗期只浇2-3次,苗见绿时及时通风,控制叶鞘生长速度。
水稻主要病害的症状与防治方法
水稻主要病害的症状与防治方法在东北地区,由于气候、土壤、水稻品种、施肥等因素,水稻病害时有发生,苗期主要病害有恶苗病、立枯病、青枯病,成熟期主要病害有稻瘟病、纹枯病、胡麻斑病、叶鞘腐败病、褐变穗病。
现将其主要症状和防治技术叙述如下:(一)苗期病害1、恶苗病这种病害就是农民平时所说的“公稻子”,是危害较重的苗期病害,发生严重时,个别品种发病率高达50%,使田间基本苗数大减,影响产量。
(1)症状水稻发生恶苗病后,最典型症状就是徒长型恶苗,在秧田、本田都可以看到,播种后不久,就出现病株颜色淡黄,生长细长瘦弱,常枯萎死亡,没有枯死的病苗也会比健苗高出l/3,叶和叶鞘都细长,并且根系发育不良,分蘖差。
在本田,插秧后病株仍生长较快,节间明显伸长,节上并且出现倒生根,植株颜色较淡,叶片较正常植株窄,稻秆内生有白色的霉状物,后期会变成淡红色,有的时候会出现黑色的小点。
发病的植株抽穗较早,穗子也较小,并且谷粒也很少,或者根本不结实,生育后期病菌可侵染稻粒表面,在谷粒表面形成浅红色霉层。
(2)防治技术①由于恶苗病主要是以种子传播的,所以在选种时要选用无病种子,具体措施是:不要在发病田及发病田附近的稻田留种,要到正规单位去购种。
②严格进行种子消毒,目前常用的药剂主要是使百克(25%咪鲜胺乳油)或用25%施保克乳油14毫升加4.2%二硫氢基甲烷乳油20毫升浸100公斤种子,药液浸种时必须注意的是液面一定要高出种子层面15~20厘米。
而且药量要足:浸种时间要达到7天,要多翻动。
③不管是在秧田还是本田,发现病株应及时拔掉,防止扩大侵染。
妥善处理病稻草,不能随便乱扔,可集中高温堆沤,严重的火烧。
2、立枯病此病属于真菌性苗期病害。
一般由于土壤消毒不彻底,气候失常(持续低温或气温忽高忽低),苗期管理不当(土壤黏重、偏碱、播种过早、过密、过厚),种子受伤、受冻、浸种过长、活力差等条件,有利于此病发生。
(1)症状秧苗枯黄卷缩,茎基部有红褐色病斑,逐渐枯萎烂死,用手拔苗时,茎基部与根脱离,容易拔断,最先是一簇一簇发病,农民称其为“麻雀窝”或“圈圈病”,逐渐波及整个苗床。
水稻秧苗期几种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水稻秧苗期几种常见病害防治技术俗话说“秧好一半谷,谷好一半秧”。
这句话充分说明水稻秧苗素质好坏,直接影响水稻产量的高低。
为此,认真抓好水稻秧苗病害的防治,培育无病壮秧,对实现水稻稳产、高产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针对2011年开春以来,气温不稳,“倒春寒”明显的气候情况下,在水稻育秧期秧苗易诱发各种病害,导致秧苗青枯、立枯、苗稻瘟、白叶枯病等病害的发生危害,造成秧苗病害重、素质差,难以培育无病壮秧,为了认真适时地抓好水稻秧苗期病害的防治技术工作,培育无病、适龄壮秧,确保水稻生产稳步发展,特提出水稻苗期几种常见病害防治技术,供广大农户参照使用。
一、水稻秧苗青枯、立枯病防治水稻秧苗青枯、立枯病是一种常见病害,主要是秧苗受到低温冷害和土壤带菌而诱发的病害。
一是防治秧苗青枯病关键是防止秧苗遭受低温冷害和受冻问题,注意秧苗保温,不受冷冻,就能避免青枯病发生;二是适时用药防治立枯病,它是由真菌性镰刀菌引发的病害,主要通过土壤带菌传播危害,在秧苗一叶一心以后开始发病,药剂防治选用15%立枯净,每亩秧田用100克药剂,兑水50-60千克,在晴天下午三点以后喷施两次,间隔7天一次,效果较好。
二、水稻苗稻瘟防治水稻苗稻瘟是水稻秧田期一种常见病,主要是由种子带菌和带病稻草诱发的病害,苗稻瘟在秧苗三叶期以后开始发病,预防病害要在秧苗三叶期后,选用40%硫环唑,每亩150克,兑水50-60千克,适时预防两次,间隔7天一次,能有效防止苗稻瘟的发生。
三、水稻白叶枯病防治水稻白叶枯病也是水稻秧田期容易发生危害的病害,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它可以通过种子、土壤、带病稻草等传播危害,在大理市洱海湖滨带,常年使用的秧田发病尤为常见,病害在秧苗三叶期开始出现,早期症状为秧尖发红,逐渐加重,扩大为波纹状黄白色条纹病斑,预防病害要适时抓好秧苗三叶期后病害初发期用药,药剂选用5%菌毒清,每亩200毫升,兑水50-60千克,适时预防两次,间隔7天一次,对病害防治效果较好。
水稻苗期病害及稻瘟病
水稻苗期病害
〓防治方法
2.药剂防治
(1)防治立枯病可选用5.5%浸种灵II号5000倍液浸 种;播种覆土后,选用30%土菌消水剂在播前浇透 水后喷雾。
(2)防治绵腐病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洒0.2%硫酸铜 液,喷药时应保持浅水层;或在进水口处用纱布袋 装硫酸铜100~200 g,随着水的流动溶入秧田。
稻瘟病
病斑初呈浅褐色小点,逐渐围绕穗颈、 穗轴和枝梗向上下扩展呈灰黑色,形 成白穗。潮湿时产生灰绿色霉层。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
稻瘟病
★ 症状
穗 颈 瘟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
稻瘟病
★ 症状
谷粒瘟 发生在稻壳和护颖上。病斑
边缘褐色,中部灰白色,椭圆形。后 可蔓延至整个谷粒,呈暗灰色秕粒, 严重时,米粒变黑。
瘟 规则形,针头至绿豆大小,后逐渐发展为
纺锤形,在叶片正、反两面密生灰绿色霉
层。遇干燥天气或经药剂防治后,急性型
病斑转化为慢性型病斑。
稻瘟病
★ 症状
叶 慢性型 典型的稻瘟病病斑,病斑
呈梭形或纺锤型,病斑两端有向外
瘟 延伸的褐色坏死线,病斑中央灰白
色称为崩溃部,边缘褐色称为坏死 部,病斑外常有淡黄色晕圈称为中 毒部,湿度大时,病斑背面产生灰 绿色霉层。
2.镰刀菌 以菌丝、厚壁孢子在病残体上及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时产
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初侵染。在病苗上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 染。
3.丝核菌 以菌丝、菌核在病残体上和土壤中越冬,以菌丝蔓延传播和
菌核随流水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水稻苗期病害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精选种子,适期播种,加强肥水管理,避免用冷 水直接灌溉,掌握“前控后促”和“低氮高磷钾” 的施肥原则。
水稻苗期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B i n g h a i f a n g z h i水稻的栽培和生长受自然条件以及客观因素的影响较大,尤其在水稻苗期容易受到各种病害的影响,导致水稻秧苗发育缓慢,极大地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本文针对水稻苗期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方法进行分析,了解水稻苗期所存在的病害,以及具体的发病特点,采取针对性的防治策略,以此来避免水稻的减产。
一、生理性病害1、生理性烂秧生理性烂秧是水稻苗期常见的病害问题,具体可以分为烂种、烂芽以及烂苗,烂种主要发生在播种之后,水稻种子没有发芽就直接腐烂,极大地影响了水稻的出芽率。
烂芽主要在水稻秧苗生长前期,水稻秧苗下田后,根系不够稳定,秧苗没有转青就开始腐烂,发病初始阶段秧芽开始卷曲变形,水稻秧苗开始逐步枯黄,最后直接停止生长。
发病严重的会使水稻秧苗的根系发生腐烂,发病较轻会随着天气的变暖,自然条件的良好作用,幼芽的根部开始重新长出新芽,并且长出新叶。
烂苗主要是受天气突然变冷所影响,导致秧苗的嫩叶开始枯黄。
生理性烂秧发病主要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在低温缺氧的天气下或是由冷转晴使得温差增大,很容易发生生理性烂秧病。
2、生理性烂秧的防治方法为了降低自然天气对水稻秧苗的影响,在种植过程中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例如:软盘育苗或旱育苗代替水育苗,以此来提高水稻秧苗的适应性,同时要充分做好水稻田间的管理,科学培训幼小秧苗,提升水稻秧苗的抗病性。
除此之外,在水稻播种之前要做好水稻的科学选种工作,积极选择抗病性强的水稻品种,在播种之前进行药物拌种和浸种。
同时,要积极做好田间地水肥管理,充分保证田间水分的湿润度,对于雨季也要积极做好排水工作。
二、营养障碍性发病1、营养障碍性发病的特点营养障碍性发病主要是由于水稻秧苗生长期营养的缺失所导致的,秧苗缺锌会导致苗期心叶基部失绿褪色,叶片中间出现棕色的小斑点,甚至发病严重的叶片还会呈现黄白色,极大地影响了水稻秧苗的生长和发育。
同时缺钾也会导致水稻秧苗矮小,降低水稻秧苗的抗病性,甚至水稻秧苗的叶片会出现淡紫色,叶片逐步发生枯死,这会大大影响水稻苗期的稳定生长。
水稻三大病害的危害症状与防治方法
水稻三大病害的危害症状与防治方法水稻病害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稻曲病、白叶枯病、稻瘟病。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水稻三大病害的危害症状与防治方法,供种植水稻的朋友们参考。
一、水稻稻曲病稻穗上的主要病害,为害稻穗部分谷粒,每穗发病一粒居多,最多达几十粒。
初见颖壳合缝处露出淡黄色块状物,逐渐膨大,发展到包裹整个颖壳,病粒比健谷大3~4倍,成为黑绿色、表面平滑的菌块,最后开裂,散出墨绿色的粉末。
本病主要在水稻破口抽穗前感病,所以防治适期的重点在破口抽穗前5天左右。
常用防治药剂有:①5%井岗霉素水剂亩用400ml,对水40~50千克喷雾。
②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亩用50克,对水40~50千克喷雾。
二、水稻白叶枯病害叶片,发病一般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初现暗绿色短线状,后迅速沿叶缘或中肋向上下扩展,可顺叶脉伸到叶鞘,形成深黄色长条纹状病斑,最后枯白。
本病在苗期就可发病,因早期发病缓慢,常到抽穗前后始见严重。
因此要在水稻抽穗前防治,特别是出现急性型病斑,有利于发病的气候,以及长期阴雨后加强防治病田及邻近稻田。
常用防治药剂有:①20%叶青双可湿性粉剂,亩用100克,加水50千克喷雾。
②50%消菌灵水溶性粉剂,亩用40克,加50千克喷雾。
③叶枯散500倍液喷雾。
三、水稻稻瘟病1、叶瘟暗绿色,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随后两端稍尖。
一般有急性型病斑或有发病中心出现时,特别是氮肥用量高,生长嫩绿繁茂的稻田,当20穴水稻上在抽穗前整个生长期间所发生的叶瘟病斑总数达400个以上就必须施药防治,以3~5天为间隔期,连续施药2次。
2、穗颈瘟发生在穗颈上,病斑初呈淡褐色,随后围绕穗颈产生褐色或黑褐色的变色部,造成白穗或谷粒不饱满。
防治穗颈瘟主要在水稻孕穗末期和始穗期,尤以始穗期(稻穗刚露出剑叶苞)更为重要。
目前常用防治叶瘟及穗颈瘟药剂有:① 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亩用l00克,加水50千克喷雾。
②40%稻瘟灵可湿性粉剂亩用75ml,加水50千克喷雾。
水稻常见病害及防治
水稻常见病害及防治水稻的全生育期中,常见病害有稻瘟病、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稻曲病等。
(一)稻瘟病水稻从幼苗至抽穗均可发生,按病害在不同生育期和不同部位所表现的症状可分为苗稻瘟、叶稻瘟、节稻瘟、穗稻瘟和谷粒稻瘟5种。
1.主要症状(1)苗稻瘟:病苗在靠近土面的茎基部变灰黑色,上部淡红褐色,使整株幼苗卷曲枯死。
(2)叶稻瘟:在幼苗及成株叶片上均可发病。
有四种不同形状的病斑:A、急性型病斑:一般为椭圆形,也有不规则的,病斑暗绿色,水渍状、密生灰色霉层;B、慢性型病斑:病斑褐色、纺锤形,外围黄色为中毒部,内部褐色为坏死部,中央灰色为崩坏部,天色潮湿时,病斑背面生有灰绿色霉层;C、褐色型病斑:斑点褐色,很小,只局限位于叶脉之间,常见于抗病品种上;D、白点型病斑:斑点白色、近圆形,大小约跨2~4个叶脉。
(3)节稻瘟:主要发生在茎节上,拔节期易发生,初期出现针头大小的褐色小点,后扩展至全节或一部分节变为黑褐色,组织破坏,茎秆易折断。
(4)穗稻瘟:又称穗颈瘟,俗称断脖子病,主要在穗颈及枝梗上发生。
穗颈发病,病斑褐色或灰黑色,从穗颈向上、下蔓延,可长达3~4厘米。
发病早、发病重时,造成白穗,穗颈瘟常会引起穗梗及枝梗折断。
(5)谷粒稻瘟:主要发生在谷粒上,褐色或黑褐色。
2.发生特点病菌在稻草及病谷上越冬,主要通过气流及雨水传播,高温、高湿易发病。
后期偏施氮肥发病重。
3.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如宜香优系列、绵Ⅱ优838等较抗稻瘟病种子;(2)种子消毒,可选用多菌灵、福尔马林、强氯精等进行种子消毒;(3)加强栽培管理,做到合理施肥,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合理密植,合理灌溉等;(4)药剂防治,可选用稻瘟净、三环唑、富士一号、稻康、瘟克等进行喷雾防治,每7天一次,注意交替用药,防治2~3次。
(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1.症状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为害叶鞘。
病斑发生在叶脉间,初为暗绿色水渍状小斑点,扩展后受叶脉限制,形成暗绿色条斑,对光呈透明状,长约10毫米,宽约1毫米,病斑表面常分泌有许多黄色菌脓,干结后呈黄色树胶状小粒。
水稻苗期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水稻苗期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方法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由于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各种病害的影响,导致产量降低甚至死亡。
因此,及时识别并防治水稻的病害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水稻苗期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一、白叶枯病白叶枯病是水稻常见的、常见的、致命的真菌病之一。
它会导致水稻生长发育受阻,导致产量下降。
病菌会在环境中存活多年,并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繁殖。
叶片上的黄色斑点是一种早期症状,随着病情加重,叶片的颜色会变成白色,之后枯萎并脱落。
防治方法:(1)选择耐病品种。
在选品种时,选用抗白叶枯病的品种可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
(2)清除病残体和杂草。
将死亡或感染病害的植株及时清除。
(3)合理灌水。
避免过度浇水以减少病害的传播。
(4)药物治疗。
可以使用三唑酮等专用药物治疗白叶枯病,或用农药进行喷洒。
二、纹枯病纹枯病是由真菌感染的一种叶病。
病菌侵入植物后,会在叶子表面形成紫色或褐色的斑点,之后逐渐融合成大片,并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斑块状。
在严重的情况下,叶子会变黄并逐渐枯死。
(1)及时识别和处理病害。
发现病害后应该及时识别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2)干爽的土壤和合理的肥料。
纹枯病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因此保持土壤干爽,避免过度施肥可以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3)喷洒农药。
使用三唑酮、扑多灵等专业的农药进行喷洒,每隔10到14天进行一次,可以避免病害的扩散。
三、稻瘟病稻瘟病是一种由真菌感染引发的病害,通常在水稻苗期时发生。
其症状包括叶子和茎部深褐色斑点的形成。
病害可以导致植物抗旱、抗寒能力下降,促使枯萎和凋萎。
(1)选用耐病的品种。
如多雄8321、秀林24号等耐病品种。
(2)药物治疗。
使用有效的、适量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三唑酮、多菌灵、茜草碱等。
(3)灌溉防治。
用呋喃丙酮、硫安锌等物质进行灌溉或土壤处理,可以有效控制病害的传播。
四、白粉病白粉病是由病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病害。
病害的症状为植物叶部出现白色斑点和披白色粉末。
病害严重时,叶子变黄并枯萎,导致严重的减产。
水稻苗期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水稻苗期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方法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水稻在苗期往往容易受到各种病害的侵害,严重影响着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为了更好地保护水稻苗期,我们需要了解水稻苗期常见的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一、水稻苗期常见的病害1. 稻苗纹枯病稻苗纹枯病是由纹枯病菌引起的一种水稻病害,主要发生在水稻的幼苗期。
其病征为叶尖或叶缘出现褐色斑块,严重时整个叶片呈黄枯,不仅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还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和发育。
纹枯病还会引起水稻的倒伏,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
2. 稻瘟病稻瘟病是由水稻瘟病菌引起的一种水稻病害,多发生在气温高湿度大的环境中。
其病征为叶面出现黄绿色斑点,逐渐扩大并褐化,最终导致叶片枯死。
严重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和营养吸收,降低水稻的产量。
3. 稻瘿蛾稻瘿蛾是水稻的一种重要害虫,它主要以水稻叶片为食,造成叶片被啃食成孔。
严重的话会导致整个叶片被啃食殆尽,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
稻瘿蛾还会引起水稻的枯黄和凋萎,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
1. 合理选择播种期合理选择水稻的播种期是防治水稻苗期病害的关键。
避开高温多雨的季节,选择气候较为干燥的时间进行播种,可以有效降低水稻苗期病害的发生。
2. 合理施肥水稻苗期适当施用氮肥,可以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降低病害的发生。
但是要注意不要过量施肥,以免造成营养过剩,导致病害的滋生。
3. 间作栽培采取水稻与其他作物的间作栽培方式,可以有效控制水稻病害的发生。
通过轮作栽培,可以减少土壤中病原菌的滋生,从而降低病害发生的概率。
4. 合理灌溉管理在水稻苗期,要合理控制灌溉水量和频次,避免水稻根系过多吸收水分,导致水稻苗期过度生长,容易感染病害。
5. 使用生物防治剂在水稻苗期,可以选择使用一些生物防治剂,如枯草杆菌、木霉菌等,对稻苗病害进行防治。
这些生物防治剂对水稻有较好的保护效果,可以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
6. 合理施用化学药剂如果水稻苗期出现病害,可以适量施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水稻旱育秧苗期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农业技术|四川农业与农机/2018年5期|水稻旱育秧苗期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1稻瘟病(苗瘟)1.1症状及发病条件幼苗基部及其芽鞘上常出现水渍状斑点,使病苗基部慢慢变为灰黑色,类似火烧症状,幼苗上部呈褐色,进而卷缩直至枯死。
当湿度过大时,苗基部还会产生灰色霉层。
稻草和病谷上残留的病原菌越冬后,翌年气温回升至20℃及以上,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容易产生分生孢子,经气流传播,易造成大面积感染。
病菌侵入幼苗所需天数,随气温升高而不断缩短,9℃即可发生入侵,当温度保持在26~28℃时,幼苗仅需4~5d 即可发病。
1.2防治措施选择抗病品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用30%的克瘟散乳油1000倍液浸种1h ,或采用0.5%~1.0%石灰水浸种杀菌后再进行播种。
对苗床土壤进行消毒,可用恶霉灵、敌克松等,能有效减少分生孢子萌发。
在2.0~3.0叶期,选用富士1号、稻不瘟等进行防治。
在揭膜后每公顷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0.75~1.12kg 兑水均匀喷雾。
2立枯病2.1症状及发病条件一是烂芽。
在秧苗出土前发生,种牙呈褐色、腐烂,芽基处有白色或红色霉。
二是针腐。
立针至2.0叶期发生,苗心枯黄,苗基处呈褐色,叶鞘有褐斑,茎基处生有霉层,茎基变软弱,易拔断,时常成簇、成片发生。
三是黄枯和青枯。
3.0叶期前后发生,初期秧苗叶尖不“吐水”渐萎蔫,叶心卷曲,白根少,后期易导致茎部腐烂。
立枯病易蔓延至全畦。
低温、弱苗、病原菌三要素同时具备是立枯病发病的前提,其病原菌包括丝核菌、镰孢菌和腐霉菌等。
该病菌常因苗床不作处理大量存于土壤中,当遇低温,秧苗生理活性下降,病菌大量分裂、繁殖。
2.2防治措施一是改进栽培技术,培育壮苗。
二是对苗床进行消毒处理,在秧苗1.5~3.0叶期用3.5%根复特水剂1000倍液喷淋,每公顷苗床喷淋药液20~30t 。
三是揭膜后结合补水用恶霉灵进行消毒。
3恶苗病3.1症状及发病条件一般发生于2.5叶期后,秧苗瘦弱细长、苗色淡黄、白根少,病苗靠近地面部分易因产生淡红色或白色霉层而死。
水稻苗期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水稻苗期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方法水稻苗期是水稻生长周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生长状态直接关系到后期的产量和质量。
苗期也是水稻易发生病害的时期,因此及时发现和防治水稻苗期常见的病害对于保障水稻的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水稻苗期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方法,希望对广大农友有所帮助。
一、水稻苗期常见的病害1. 稻瘟病稻瘟病是水稻苗期常见的病害之一,由细菌引起。
稻瘟病的发病初期,叶片上会出现黄绿色的细小斑点,后期逐渐扩大并变为灰绿色。
严重的话,叶片会逐渐枯萎褐烂。
植株生长迟缓,叶片卷曲变形。
稻曲病是由稻曲病菌引起的水稻病害,主要发生在苗期。
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褐色斑点,随后蔓延并与其他斑点相连,形成大片的褐色斑。
受害部位叶片枯死,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
1. 强化田间管理为了防治水稻苗期的病害,首先要做好田间的管理工作。
保持田间的通风透光,避免积水和多余的湿气,有利于减少病害的发生。
及时清理杂草和病害受害的植株,减少传播。
2. 合理施肥施肥过量容易诱发一些病害的发生,因此在水稻苗期要合理施肥,控制氮肥的用量。
适当施用磷、钾等微量元素,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
3. 种植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水稻病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选择抗病性强的水稻品种,可以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4. 合理用药对于已经发生病害的水稻苗期,可以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
但是在使用农药时要注意按照说明书的指导进行,严格控制用药量和用药时间,以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5. 加强监测定期对水稻田进行病害监测,发现病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确保病害得到及时控制。
要加强对水稻生长状态的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避免病害蔓延。
水稻苗期常见的病害对水稻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及时发现和防治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加强田间管理、施肥合理、选用抗病品种、合理用药和加强监测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水稻苗期的病害,保障水稻的生长和发育,为丰收奠定坚实的基础。
水稻苗期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水稻苗期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水稻是中国的大宗作物之一,但是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容易遭受各种病害的侵袭。
下面
是水稻苗期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一、稻纹枯病
稻纹枯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常发生在水稻发芽苗期,主要症状为稻苗叶片上出现
黄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大成长成线状斑点,使叶片上出现黄白色长条状条带,形成稻纹,
最后叶片干枯。
防治方法:选用健康种子,田间清除病害植株,及时旋耕深翻田地,以促
进病菌的自然死亡。
同时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减轻病害的侵害力,及时使用杀菌剂
防治。
二、白叶枯病
白叶枯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一般在水稻幼苗期发作,主要症状为叶片发黄,后变白,叶片边缘腐烂,苗高停长,受重者苗体整体变白,最终干死。
防治方法:田间应该及
时清除病害植株,加强钙镁肥的施用,以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同时在水稻根部撒施菌剂,加强土壤微生物菌群的活性,以帮助水稻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三、赤斑病
赤斑病是由一种革兰氏阳性杆菌引起的病害,常发生在水稻生长初期。
主要症状为稻
叶上出现红色斑点,逐渐变成红色小突起,后形成白色菌落。
防治方法:在种植水稻前,
先进行土壤消毒处理,保证土壤无病害菌,加强植物的养分供给,以提高植物的免疫力,
并及时施用杀菌剂。
五、白粉病
综上所述,水稻苗期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针对不同的病害应采取不
同的防治措施。
为了保障水稻的产量及质量,我们不能放松对水稻病害的防治工作。
水稻苗期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水稻苗期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汇报人:日期:contents •水稻苗期病害概述•水稻苗期病害的发生原因•水稻苗期病害的症状识别•水稻苗期病害的防治方法•防治水稻苗期病害的实践建议•水稻苗期病害防治案例分析目录水稻苗期病害概述01CATALOGUE定义水稻苗期病害是指在水稻苗期,由于病原菌的感染和环境条件的不适宜,导致水稻植株出现生长发育受阻、病害加重甚至死亡的现象。
特点水稻苗期病害具有传播速度快、危害范围广、损失严重等特点,对水稻的高产稳产构成严重威胁。
定义与特点水稻苗期病害包括稻瘟病、纹枯病、恶苗病、细菌性条斑病等多种病害。
种类这些病害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等水稻种植区域。
分布病害种类与分布水稻苗期病害会导致植株生长受阻,苗弱、分蘖减少,甚至出现死苗现象。
生长发育受阻产量下降防治难度大病害严重时会导致单位面积产量大幅下降,同时稻米品质也受到影响。
水稻苗期病害的发生与环境条件、种植技术等多种因素有关,防治难度较大。
03水稻苗期病害的影响0201水稻苗期病害的发生原因02CATALOGUE如稻白叶枯病菌、稻黄化叶病菌等。
细菌如稻瘟病菌、水稻纹枯病菌等。
真菌如水稻条纹叶枯病毒等。
病毒病原菌感染缺乏必要的营养元素,影响水稻正常生长。
不良的土壤条件土壤贫瘠过酸或过碱,影响水稻对营养的吸收。
土壤酸碱度不适过湿或过干,影响水稻的生长和发育。
土壤水分不当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光合作用,导致水稻生长不良。
光照不足湿度过高易引起病害的发生,湿度过低会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
湿度过高或过低不适宜的气候环境施肥不当过多或过少的施肥,都会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
播种密度过大导致水稻生长空间不足,影响生长和发育。
农药使用不当过度使用农药或使用不适合的农药,会对水稻产生药害。
种植管理不当水稻苗期病害的症状识别03CATALOGUE苗瘟病的症状识别苗瘟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水稻苗期病害,主要危害水稻叶片。
在苗期,苗瘟病主要造成水稻叶片出现褐色、水渍状病斑,病斑上会产生灰白色霉层,随着病情加重,叶片会逐渐枯死。
水稻主要病害识别与防治(附图)
水稻主要病害识别与防治(附图)一、真菌性病害1、稻瘟病叶瘟大田症状,稻瘟病为害造成的白穗苗叶瘟褐点型苗叶瘟慢性型叶枕瘟苗叶瘟病斑连片枝梗瘟穗颈瘟稻瘟病又称稻热病,是水稻上为害最重的病害之一,以日照少、雾露持续时间长的山区和气候温和的沿江、沿海地区为重。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稻草和稻谷上越冬,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可分为苗叶瘟、叶瘟、节瘟、叶枕瘟、穗颈瘟、枝梗瘟、谷粒瘟。
以4叶期至分蘖盛期和抽穗期最易感病。
防治方法:1、采取“狠抓两头,巧治中间”的防治措施。
即狠抓苗叶瘟和穗瘟,巧治叶瘟。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的最有效的方法。
水稻生长前期实行浅水勤灌,适时适度烤田,后期干湿交替,促进稻叶老健;2、孕穗破口期(即有5%左右穗出现时,一般2—3天)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
当苗期或分蘖期,稻叶出现急性型病斑或有发病中心的稻田,或周围田块已发生叶瘟的感病品种田和生长嫩绿的稻田,或在孕穗末期叶病率在2%以上、剑叶发病率的1%以上的田块应及时进行喷药。
常发区应在秧苗3—4叶期或移栽前5天喷药预防苗瘟。
穗颈瘟的防治适期在破口期和齐穗期;3、药剂可选用75%三环唑。
叶瘟掌握在初发病期用药,防治穗颈瘟,一定要在破口初期施用。
2、纹枯病纹枯病枯孕穗纹枯病包鞘叶鞘上不规则病斑纹枯病严重为害状纹枯病后期蜂窝状菌核纹枯病是水稻常发且为害重的病害,具有发生面广,大发生率高,为害重,损失大的特点。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稻田里越冬,菌核是最主要的初次侵染源。
早稻中后期和晚稻中前期是纹枯病发生发展的盛期,尤以水稻抽穗前后最烈,以分蘖期和孕穗期最易感病。
纹枯病是高温高湿的病害,也是多肥茂盛嫩绿型病害。
水稻施肥多,生长茂盛嫩绿,天气多雨时,往往发生严重。
长期灌深水,偏施迟施氮肥,造成水稻嫩绿徒长,田间郁闭、湿度增高,都有利于纹枯病的发展蔓延。
防治方法:1、采取“在插秧前消灭菌源,插秧后加强肥水管理,并结合发病初期防治,确保水稻倒三叶完好”的防治策略;2、每季耙田后要打捞漂浮在水面上的菌核,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 技 推 广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2年第6期
水稻苗期常见的危害主要有病害、肥害、药害、其他等几大类。
1 水稻苗期的病害
1.1 立枯病
水稻立枯病是水稻苗期最突出的病害,无论大棚、中棚、地棚育苗,都可发生,轻者稻苗一簇簇青枯而死,重者全床死亡,致使水稻育苗失败,因此防治好立枯病是保证育苗成功的关键一环。
水稻立枯病的症状有很多,我们常说的立枯病主要是黄枯,水稻黄枯病的辨别首先看稻苗心叶尖上有没有水珠或心叶是否变黄,如果早晨稻苗心叶上无水珠,心叶变黄就说明立枯病已经开始发生了;其次是把病苗连根拔出,根和茎的连接处掰开看,茎的中心变黑就是立枯病。
立枯病一般先是心叶不吸水,心叶变黄,严重时整株变黄死亡。
立枯病的发生条件:导致水稻立枯病发生的原因一方面是秧苗素质差,另一方面就是环境条件不适宜。
立枯病的发生主要与气温、土壤酸碱度、土壤湿度和播种量有密切的关系,如果育苗期间连续低温、土壤pH值在7以上、苗床湿度过大或播种量过大时,很容易得立枯病。
水稻立枯病的防治:第一选择苗床地要高爽;第二播前要用霜枯净等药剂拌种;第三要注意通风炼苗;第四要在水稻1叶1心期喷施枯必净等药剂进行防治。
1.2 青枯病
青枯也是立枯病的一种,但青枯病主要是管理不当引起的生理性病害。
管理秧苗时通风少,温度高,浇水多引起稻苗徒长。
秧苗因地上部生长的过快,茎叶蒸发水份能力大于根系吸收水份能力时,造成稻叶打卷的现象,严重时就是青枯病。
防治方法:在苗床管理上要注意多通风、早通风,控制棚内的温度和湿度。
如果秧苗已经徒长,怕稻苗打卷,应采取在早晨出太阳前就开始小通风,晚上要晚盖膜,控制床内温度,以促进稻苗根系生长,让稻苗适应环境,以后慢慢扩大通风的力度。
千万不能因为气温高,就突然进行大通风或中午时揭膜浇水。
如果青枯和黄枯混合发生时,应按照防青枯的方法进行苗床管理,同时还要喷施防治黄枯的药剂。
1.3 恶苗病
恶苗病俗称公稻子,可分为种子发芽时直接侵染的恶苗病和后期侵染的恶苗病两种。
前期种子发芽时侵染的病苗茎杆圆、叶黄,叶与叶的间距长,病苗的株高比正常生长苗高,容易分辨。
后期侵染的病苗底部茎杆不圆,但叶与叶的间距长,秆高,与徒长苗很相似。
后期侵染的病苗心叶叶色呈浅绿色或黄色,病苗不成片间隔出现,而徒长苗则是一个挨一个成片出现且心叶叶色正常。
恶苗病的防治方法:水稻恶苗病的防治主要靠种子消毒来解决。
消毒药可分为浸种、拌种、包衣等,应根据消毒药的要求进行消毒。
浸种和消毒一起进行时一定要注意必须每天翻动一次,而且浸种时,水面应高出稻种10cm以上,浸种期间累计积温应达到100℃以上。
秧田发病率小于10%时应在移栽前拔净病苗后再移栽。
发病率超过10%时最好不要插到本田中。
本田发现病苗应及时拔除,拔除的病株应埋在远离稻田的地方。
1.4 烂秧
发病原因:苗床地势低洼、地凉、水凉、气温低造成的。
发病特征:秧苗根系发黑,无新根,秧苗的基部变黑褐色,严重时变黑发粘烂掉。
防治方法:育苗期间避免沟灌或过水,特别是遇到低温天气时更应该注意。
如发病及时施用波尔多液。
2 水稻苗期肥害
2.1 肥烧苗
症状:整床或一块块不出苗或长的高矮不齐。
受肥害的苗根系短、黑,不扎根,严重时出苗后立针期或长到2叶后停止生长并从第1叶开始向上变黄。
防治方法:遇到这样的苗,在不受冻害的前提下,尽可能早揭膜、大揭膜,白天反复浇水,晚上盖膜。
直到使苗床的肥洗掉一部分,促进稻苗扎根,等到稻苗发新根后再进行正常管理。
2.2 多磷症
苗床上施用磷肥过多时,秧苗的第1片叶开始变成褐色,严重时第2叶的叶尖也变成褐色,但一般对秧苗生长影响不大。
3 水稻苗期药害
3.1 丁扑合剂药害
症状:超量使用丁扑合剂的情况下,秧苗从第1叶的叶尖开始变白。
轻者第1叶变白,重者第2叶也变白,甚至还出现全株变白死亡,但丁扑合剂药害稻苗不出现畸型。
防治方法:发生丁扑合剂药害的苗床水份大时,促进根系吸收药的能力强,加重药害的发生。
所以发生丁扑合剂药害时,要严格控制苗床水量,多通风,促进根系生长,提高秧苗素质来加强抗药能力,施用促进根系发育的药物,培育深层根,减轻药害发生程度。
3.2 苗床调制剂的药害
有些苗土调制剂中含有控制生长的矮壮素类药剂,这些药剂用量适当,气候适宜时,有控制秧苗徒长的作用,促进根系发育的功能。
如果使用量大,使用不均匀或产品中药的含量过大时,苗床则出现一块块秧苗长势缓慢,严重时还出现秧苗叶短,叶与叶的间距小,稻叶深绿,株高矮等畸形苗。
这类药害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解药,只能靠多浇水来稀释药的浓度,多通风来降低温度促进扎根,或适当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液面肥来促进生长。
3.3 旱田除草剂药害
有些农户误用头一年打旱田药后没有洗干净的喷壶封闭水田苗床,就会出现秧苗的叶对生,叶色浅绿或黄,没
水稻苗期常见危害
高德泉1,刘英灿2
(1.九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九台市营城街道办事处农业站,吉林九台 130500)
·170·
农 技 推 广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2年第6期
有新根等畸形苗。
如果秧苗已长出叶后误用了旱田除草剂后没有洗干净的喷壶打其他药时,上部稻叶上就有褐色小斑点或中间白色边缘褐色的大斑点。
这类药害目前也没有特效的解药,只能是加强通风,低温管理促进稻苗扎根,适当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液面肥来促进生长,并尽可能降低苗床的水份,减少秧苗对药的吸收。
4 苗期其他危害
4.1 苗床底水不足苗
播种时如果苗床底水不足,苗床出苗不齐,水蒸汽在塑料膜上结水后向有防风绳的低处流下后掉到床上,出苗就好,其他部分出苗不好。
4.2 烤苗
烤苗是指床内温度过高,发生茎叶发黄的现象。
在苗床里加盖平铺双层膜育苗时多出现烤苗现象。
如果发生烤苗现象,不要轻易毁苗,只要生长点不死,每平方米追1俩硫铵和生根剂后在30℃以下的温度下,保证适当湿度,促进稻苗生长,待稻苗长出2叶后开始进入正常管理。
4.3 冻苗
症状:开始稻叶变成水浸状的浓绿色,太阳晒后就变黄变白。
防治方法:当天气预报气温达到0℃以下时,在低温前一天浇水可有效地减轻冻害发生。
发生冻害后,可以每平方米追施1两硫铵和生根剂,在30℃以下温度下,保证适当湿度,促进稻苗发新叶,等稻苗长出2叶后再进入正常管理。
4.4 风扫苗
症状:正常通风练苗情况下,遇到大风,通风口附近风直接吹到稻叶,稻叶瞬间失水造成叶尖打卷,而后枯死。
风扫苗一般表现为,通风口附近,徒长苗的最大叶的叶尖开始失水打卷,而后干枯发白死亡。
风扫苗和青枯病的区别是风扫苗根系发育正常,只有叶尖打卷。
而青枯病是几乎整个植株的叶片都打卷。
黄瓜霜霉病俗称黑毛、火龙、跑马干,各地普遍发生,是危害黄瓜最严重的病害之一,通过多年实践我们采取以下绿色防控技术,对防治黄瓜霜霉病取得了一定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变温管理
早上拉开草苫后,放风排湿半小时,然后紧闭棚室,将棚温迅速提到28℃以上。
温度上升到30℃时开始放小风,上午将温度控制在28~32℃,午后如果棚温继续升高,可加大放风量,将温度降到20~25℃。
入夜后,前半夜将温度控制在18~20℃,后半夜将温度控制在14℃以下。
2 适时浇水
根据天气、土壤墒情和苗情适时浇水。
浇水时间应选在晴天上午,可小水勤浇,切忌大水漫灌。
浇水后马上关闭棚室,将温度提高到32℃,在此温度下维持1h,然后放风排湿。
3 改善栽培条件
大棚应尽量选用无滴膜。
无滴膜透光性好,可避免棚膜结露,提高棚内的温度,降低棚内的湿度。
也可在棚室后墙上张挂反光幕,增强棚内的光照,提高棚内的温度。
此外,还可在行间铺撒干草,以避免土壤水分蒸发,降低棚内的湿度。
4 高温闷棚
进入4月后,如果发现病株,可选晴天上午密闭棚室,将温度升到45℃并保持2h,以杀灭棚内的病菌。
为了防止霜霉病的发生,每周可闷棚1次,闷棚后适当放风,放风量先小后大。
需要注意的是,闷棚前的一天必须浇水。
5 营养防治
黄瓜进入生长中后期后长势明显减弱,植株体内汁液中的氮糖含量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植株最易发生霜霉病,此时,可叶面喷施氮糖液,以补充营养。
氮糖液可用白糖、尿素、水按1∶0.5∶100的比例配制,每隔5天喷1次,连喷5次。
6 培育壮苗
最好采用野生的南瓜嫁接育苗。
用这种南瓜苗嫁接的黄瓜根系发达,抗逆性强,不易发生霜霉病。
除了选择以上措施预防霜霉病外,每天早上还应在田间仔细查看,发现病叶后立即摘除并采取防治措施,将病害消灭在萌芽状态。
7 化学防治
发现病害有蔓延趋势,马上采取化学药剂防治,目前对霜霉病防治较好的农药有:72%杜邦克露,72.2%普力克水剂、60%氟马·锰锌可湿性粉剂、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66.8%霉克多可湿性粉剂、52.5%抑快净水分散粒剂、68.75%银法利悬浮剂、50%氟啶胺悬浮剂等。
温室黄瓜霜霉病绿色防控技术
时永刚1,张作果2
(1.辽宁省建平县农村经济合作管理局,辽宁建平 122400;
2.辽宁省建平县榆树林子镇农业站服务站,辽宁建平 122400)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