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学复习提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品学复习提纲

1、掌握现代商品、商品使用价值的含义;商品学的产生与发展。

现代商品整体概念P4:①商品的功能/效用。指商品为满足消费者的一定需要所能提供可靠的、必须的职能或效用,是商品概念的核心;②商品体。是商品功能/效用的载体,商品体能具备哪些性能,由商品体的成分组成和形态结构决定;商品体是由多种不同层次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是商品使用价值形成的客观物质基础;③有形附加物。包括商品名称商标、其注册标记或品牌、商品条码、商品包装及标识、专利标记、商品原产地标志或证明、质量、安全及卫生标志、环境标志、商品使用说明标签或标识、检验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维修卡、购货发票等;④无形附加物。人们购买有形商品时所获得的各种附加服务和附加利益,如提供信贷、免费送货安装、售后保修等。

商品使用价值P7:①商品是个别使用价值与社会规模使用价值。商品使用价值是指商品对于人或社会的正面意义或积极作用,或者说是指商品具有能够满足人或社会需要的能力;②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与消费使用价值;③商品使用价值的两重性;④商品使用价值的静态/动态系统。

商品学的产生与发展:①商品知识汇集阶段。第一本相关书籍:《商业之美》(1175,阿里阿德迪米斯基阿拉伯);《茶经》(公元780年,唐朝陆羽);欧洲商业中心发展迅速:《商品贸易指南》(意大利佩哥罗弟);医药商品和药材是最早系统研究的贸易商品(1553)②商品学诞生阶段。18C初产生于德国,约翰·贝克曼于1793~1800年出版《商品学导论》,创立商品学学科体系,明确研究内容,贝被誉为商品学创始人③19世纪传入东西欧各国、日本、中国等国。商品学诞生后产生两个研究方向:自然科学的商品学(技术论商品学),从自然科学和技术学的观点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研究中心是商品质量;社会科学的商品学(经济商品学),特别是从市场营销和消费需求方面研究与商品质量和品种相关的问题。

2、商品分类概念、原则、方法;商品分类标志的选择原则、常见分类标志;EAN码与UPC码

商品分类概念:根据一定的管理目的,为满足商品生产、流通、消费活动的全部或部分需要,选择适当的商品属性或特征作为分类标志,将一定范围内的商品集合体科学系统地逐次划分为大类中类小类细类乃至品种细目的过程。

原则:①科学性原则。明确目的;明确范围;合理标志;统一名称;②系统性原则。上下层相容;同层并列单元有明确的区别;同一层同一单元内有相同的特性;每种商品在分类体系中只有一个位置;③可延性原则。考虑商品种类的扩大留有余地;④兼容性原则。相关分类体系应建立对应的转换关系;同一领域,上级分类与下级分类相协调;新的分类体系尽可能考虑老的分类体系与多年习惯;⑤整体性原则。要考虑系统整体效益和最优化;要求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方法:①线分类法,也称层级分类法,是指将分类对象按所选定的若干分类标志,逐次地分成相应的若干个层级类目,并排列成一个有层次、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线分类法的一般表现形式是大类、中类、小类和细目等,将分类对象一层一层地进行具体划分,同位类的类目之间存在着并列关系,上位类与下位类之间存在着隶属关系。

②面分类法,又称平行分类法,是指将所选定的分类对象的若干标志视为若干个面,每个面划分为彼此独立的若干个类目,排列成一个由若干个面构成的平行分类体系。面分类法分类时所选用的标志之间没有隶属关系,每个标志层面都包含着一组类目。

实践中常以线为主,以面为辅。

商品分类标志的选择原则:目的性原则;稳定性原则;唯一性原则;逻辑性原则;包容性原则;

常见分类标志:①用途。便于分析和比较同一用途商品的质量和性能,从而有利于生产企业改进和提高商品质量,开发商品新品种,扩大品种规格,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也便于经营者和消费者按需对口交易(多用途不宜)②原材料。使商品分类清楚,能从本质上反映出每类商品的性能和质量特点以及使用、保管特

征(多原料、与原料关系不大不宜)③加工方法。适用于以选用多种加工方法且质量特征特性受工艺影响较大的商品(反之不宜)④化学成分。化学成分不清楚或较复杂或易发生变化以及对商品性能影响不大的商品不宜⑤产地(适宜受产地影响较大)。

●物态、来源、原材料、加工方法、用途等是普通适用的分类标志,它是所有商品种类共有的属性特征。

这分类标志常用作划分商品大类、中类或品类等高层级类目的分类标志。

●化学组成;包装形式;动植物的部位、颜色、形状;加工特点;保藏方法;播种和收获季节以及特殊

的物理化学性质、功率、效率等是局部适用的分类标志,它是指部分商品共有的属性特征,也称特殊分类标志。这些分类标志概念清楚,特征具体易区分,常用于某些商品品种以及规格、型号、式样、花色等商品细目的划分。

EAN码与UPC码: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UCC(Uniform Code Council)于1973年从若干种条码方案中选定了IBM公司提出的条码系统,并把它作为通用产品代码(简称UPC条形码),建立了UPC商品条码应用系统。同年,食品杂货业把UPC商品条码作为该行业的通用商品标识。

197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了欧洲物品编码协会(European Article Numbering Association),简称EAN。1981年,由于EAN组织已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组织,改称为“国际物品编码协会”(International Article Numbering Association),简称EAN International。

EAN码:前缀码+厂商识别代码+商品项目代码+校验码,EAN码源于UPC码并发展了UPC码,UPC码兼容于EAN码。

3、商品品种的含义;质量、品种、效益与使用价值的关系;商品品种发展规律

商品品种的含义:商品品种是指按某种相同特征划分的商品群体,或者是指具有某种(或某些)共同属性和特征的商品群体。

质量、品种、效益与使用价值的关系P64:质量和品种是实现商品使用价值的前提。质量、品种、效益三者是有机统一体,它们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求效益,就必须抓质量,上品种;上品种,不抓质量,品种自然被淘汰;抓质量,不抓品种,质量无法体现;抓质量、上品种而不求效益,生产就失去了目的,质量、品种自行消亡。

商品品种发展规律:商品品种的多样性与统一性规律;商品品种合理增长规律;商品品种新陈代谢规律。

4、商品质量含义及其演变;商品质量有关的术语;不合格与缺陷的区别;产品责任。

商品质量含义:产品(有形商品)或服务(无形商品)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演变:工业社会初期,质量主要指产品性能;第一次扩展:20C60s,质量从单纯产品性能扩展到考虑顾客需求的“适用性”;第二次扩展:从单纯产品质量扩展到包括过程在内的“工作质量”;全面质量管理深入,质量概念从产品质量、工作质量扩展到服务质量,从工商业扩展到整个社会经济领域;即质量从单纯注重产品性能发展到注重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质量相结合、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相结合。

有关术语:①可用性:商品在一随机时刻需要开始执行任务时处于工作和可使用状态的程度,它是可靠性、可维修性和维修保障性综合作用的结果。②可靠性:商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可靠性包括耐用性和设计可靠性。③可维修性:商品在发生故障后能被迅速修好恢复其功能的能力。④安全性:商品在制造、储存和使用中,保证人身与环境免遭危害的程度。⑤使用寿命:产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总工作时间。⑥储存寿命: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商品从开始储存到规定的失效的时间。⑦合格:满足(规定的)要求。⑧不合格:不满足(规定的)要求。⑨合格品:满足全部规定要求的商品。⑩不合格品:不满足规定要求的商品。缺陷:不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故障:商品不能在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