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霍克斯及其译作《红楼梦》 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者不同的文化立场和文化语境。
霍克斯在翻译带有汉文化特色的诗家语时,大都 采用归化法,用英文化里的诗雨意象替代汉文化
里特有的诗语意象。 如红楼梦第二十三回的夏夜即事里有这样的诗句:
水亭处处齐纨动,帘卷朱楼罢晚妆
A willow-breeze through crystal curtains blows, in pool-side kiosks light-clad maidens fit, or, dressed
but – looks more like a jia.
霍译:“she doesn’t take after your side of the family, Granny. She’s more like a
物众多, 且人名常语带双关。对于双关语的 翻译,霍克斯在其译本的序言曾写 道:“我自始至终恪守一个原则: 把所有一切—甚至双关语—都译出
个人背景
职业:汉学家
毕业院校:北京 大学、牛津大学
个人贡献
主要成就:翻译 出《红楼梦》
代表作品:第一 个翻译出《红楼 梦》的英文全译 本
简介
大卫·霍克斯(David Hawkes)生于1923年,1945至 1947年间于牛津大学研读中文,1948至1951年间为 北京大学研究生,1959至1971年间于牛津大学担任 中文教授,1973至1983年间成为牛津大学All Souls 学院的研究员。生前为此学院的荣誉研究员。退休
在中国同事吴世昌的鼓励下,霍克斯着手准备《红楼梦》的翻译工作, 英 文版红楼梦封面,霍克斯翻译
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最伟大的小说《红楼梦》,在英语世界还没有一个完 整的英文译本,有的只是节选本,而且,大量的翻译错误充斥其间,最典型 的例子,便是把林黛玉的人名,翻译为“Black Jade”(黑色的玉--黛玉的直 译),吴世昌发现了这个错误,加以严厉的批评,在他的影响下,霍克斯的 翻译便用了正确的翻译人名“Lin Daiyu”。霍克斯和吴世昌先生成为一生的挚
一立场的确立,直接影响着译者的翻译心态和翻译方法。(许 均,2002:66)通过比较《红楼梦》的两种英译本的诗歌翻译(大卫·霍 克斯的译本The Story of the Stone 和杨宪益、戴乃迭的译本A dream of Red Mansions),我们发现在翻译带有汉文化特色的“诗家语”时, 霍克斯主要采用的是归化策略,而杨宪益、戴乃迭则主要采用的是 异化策略。从他们的译作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翻译策略反映出
学术基础
第一,他是世界闻名的汉学大师,对中国文化有着极 其深刻的造诣。20世纪50年代初,霍克斯在中国北京 大学深造,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是大师级的认知和思
考; 第二,霍克斯还是红学大师,他不仅懂中国文化,而 且,专修红学,在红学研究领域,颇为深入,比如,
他对秦可卿就很有研究。
第三,他的母语是英语,这一点在翻译《红 楼梦》过程中,非常难得。一个中国英语专 业的教授博导不可以翻译得好《红楼梦》。 因为英语不是他们的母语。正因为霍克斯有 着这三大点特征,才让他敢于接下《红楼梦》 的英文翻译。
友。
在1970年,霍克斯抓住了和企鹅出版社合作的机会, 全面启动了《红楼梦》120回的全本翻译工作,这时, 他面临一个抉择:极其巨大的翻译工作量,日常的教 学工作。霍克斯知道,他翻译《红楼梦》,是一件开 天辟地的大事,因为西方世界还没有一个全本120回 的英文《红楼梦》。他最后做出了艰难的抉择,辞去 牛津大学中文系主任的教职,全心投入《红楼梦》翻 译,这在国际汉学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还没有一位
2009年7月31日,享年86岁。
大卫•霍克斯与杨宪益《红楼梦 》翻译策略的对比
在翻译界,对译者应选择归化策略还是异化策略一直是翻译理论家 们争论的话题。事实上,是选择归化策略还是选择异化策略取决于 译者所站的文化立场和文化语境。正如许均先生所言,每一个有使 命感的译者,都会在翻译一部作品时明确选择自己的文化立场,而这
大卫•霍克斯及其译作《红楼梦》
介绍流程
大卫•霍克斯
生平简介
红楼梦 中翻译
策略
霍克斯 与杨宪 益翻译 策略对
比
文化构
架下的 翻译
人名翻 译观
概要
个人概况
中文名:大 卫·霍克斯 外文名:
David Hawks 国籍:英国
出生地:英国伦敦 出生日期:1923年7月6日 逝世日期:2009年7月31日
信仰:基督教
正因为有了霍克斯的卓越翻译,才让《红楼 梦》的完整面貌被西方世界说认识,所了解, 大大推动了《红楼梦》的海外传播。
与世长辞
2009年7月31日,英国著名汉学家、 红学家,《红楼梦》最伟大的英
文翻译家大卫·霍克斯(David Hawkes)病逝。霍克斯一生最闪 耀之处,是在人类历史上,第一 个翻译出《红楼梦》的英文全译 本。霍克斯,1923年7月6日——
for bed, by open casements sit.
王熙凤因笑道:“况且这通身的气派, 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
孙女。”(第三回)
杨、戴译: She doesn’t take after her father, son -in –law of our Old Ancestress,
后,与其妻子在威尔斯住了几年。
1980年代,将约4500册自己收藏的图书,捐赠给国 立威尔斯图书馆。内容涵盖中国语言文学、历史、
哲学、宗教、戏剧等中、英、日文作品。
翻译之路
1951年,霍克斯回国后,开始了新的研究工作。1959年,36岁的霍克斯发表 了《楚辞》英文版,同一年,他成为牛津大学中文系教授。
汉学家,是为了翻译中国文化而辞职回家。
霍克斯用了10年的时间,翻译了前80回,分别 在1973、1977、1980年出版了英文版《红楼梦》
分册,最后四十回,由霍克斯的女婿汉学家闵 福德完成。由此,西方世界第一部全本120回的 《红楼梦》便诞生了。
霍克斯的《红楼梦》英文版,至今在西方世界 拥有独一无二的经典地位,20世纪80年代四卷 本《红楼梦》英译全本出现之后,20多年内, 还没有一部《红楼梦》新的英译本出现。英国 翻译家戴乃迭和杨宪益合作翻译的《红楼梦》, 在中国内地拥有影响力;而霍克斯版,则在西 方世界一领风骚。
霍克斯在翻译带有汉文化特色的诗家语时,大都 采用归化法,用英文化里的诗雨意象替代汉文化
里特有的诗语意象。 如红楼梦第二十三回的夏夜即事里有这样的诗句:
水亭处处齐纨动,帘卷朱楼罢晚妆
A willow-breeze through crystal curtains blows, in pool-side kiosks light-clad maidens fit, or, dressed
but – looks more like a jia.
霍译:“she doesn’t take after your side of the family, Granny. She’s more like a
物众多, 且人名常语带双关。对于双关语的 翻译,霍克斯在其译本的序言曾写 道:“我自始至终恪守一个原则: 把所有一切—甚至双关语—都译出
个人背景
职业:汉学家
毕业院校:北京 大学、牛津大学
个人贡献
主要成就:翻译 出《红楼梦》
代表作品:第一 个翻译出《红楼 梦》的英文全译 本
简介
大卫·霍克斯(David Hawkes)生于1923年,1945至 1947年间于牛津大学研读中文,1948至1951年间为 北京大学研究生,1959至1971年间于牛津大学担任 中文教授,1973至1983年间成为牛津大学All Souls 学院的研究员。生前为此学院的荣誉研究员。退休
在中国同事吴世昌的鼓励下,霍克斯着手准备《红楼梦》的翻译工作, 英 文版红楼梦封面,霍克斯翻译
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最伟大的小说《红楼梦》,在英语世界还没有一个完 整的英文译本,有的只是节选本,而且,大量的翻译错误充斥其间,最典型 的例子,便是把林黛玉的人名,翻译为“Black Jade”(黑色的玉--黛玉的直 译),吴世昌发现了这个错误,加以严厉的批评,在他的影响下,霍克斯的 翻译便用了正确的翻译人名“Lin Daiyu”。霍克斯和吴世昌先生成为一生的挚
一立场的确立,直接影响着译者的翻译心态和翻译方法。(许 均,2002:66)通过比较《红楼梦》的两种英译本的诗歌翻译(大卫·霍 克斯的译本The Story of the Stone 和杨宪益、戴乃迭的译本A dream of Red Mansions),我们发现在翻译带有汉文化特色的“诗家语”时, 霍克斯主要采用的是归化策略,而杨宪益、戴乃迭则主要采用的是 异化策略。从他们的译作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翻译策略反映出
学术基础
第一,他是世界闻名的汉学大师,对中国文化有着极 其深刻的造诣。20世纪50年代初,霍克斯在中国北京 大学深造,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是大师级的认知和思
考; 第二,霍克斯还是红学大师,他不仅懂中国文化,而 且,专修红学,在红学研究领域,颇为深入,比如,
他对秦可卿就很有研究。
第三,他的母语是英语,这一点在翻译《红 楼梦》过程中,非常难得。一个中国英语专 业的教授博导不可以翻译得好《红楼梦》。 因为英语不是他们的母语。正因为霍克斯有 着这三大点特征,才让他敢于接下《红楼梦》 的英文翻译。
友。
在1970年,霍克斯抓住了和企鹅出版社合作的机会, 全面启动了《红楼梦》120回的全本翻译工作,这时, 他面临一个抉择:极其巨大的翻译工作量,日常的教 学工作。霍克斯知道,他翻译《红楼梦》,是一件开 天辟地的大事,因为西方世界还没有一个全本120回 的英文《红楼梦》。他最后做出了艰难的抉择,辞去 牛津大学中文系主任的教职,全心投入《红楼梦》翻 译,这在国际汉学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还没有一位
2009年7月31日,享年86岁。
大卫•霍克斯与杨宪益《红楼梦 》翻译策略的对比
在翻译界,对译者应选择归化策略还是异化策略一直是翻译理论家 们争论的话题。事实上,是选择归化策略还是选择异化策略取决于 译者所站的文化立场和文化语境。正如许均先生所言,每一个有使 命感的译者,都会在翻译一部作品时明确选择自己的文化立场,而这
大卫•霍克斯及其译作《红楼梦》
介绍流程
大卫•霍克斯
生平简介
红楼梦 中翻译
策略
霍克斯 与杨宪 益翻译 策略对
比
文化构
架下的 翻译
人名翻 译观
概要
个人概况
中文名:大 卫·霍克斯 外文名:
David Hawks 国籍:英国
出生地:英国伦敦 出生日期:1923年7月6日 逝世日期:2009年7月31日
信仰:基督教
正因为有了霍克斯的卓越翻译,才让《红楼 梦》的完整面貌被西方世界说认识,所了解, 大大推动了《红楼梦》的海外传播。
与世长辞
2009年7月31日,英国著名汉学家、 红学家,《红楼梦》最伟大的英
文翻译家大卫·霍克斯(David Hawkes)病逝。霍克斯一生最闪 耀之处,是在人类历史上,第一 个翻译出《红楼梦》的英文全译 本。霍克斯,1923年7月6日——
for bed, by open casements sit.
王熙凤因笑道:“况且这通身的气派, 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
孙女。”(第三回)
杨、戴译: She doesn’t take after her father, son -in –law of our Old Ancestress,
后,与其妻子在威尔斯住了几年。
1980年代,将约4500册自己收藏的图书,捐赠给国 立威尔斯图书馆。内容涵盖中国语言文学、历史、
哲学、宗教、戏剧等中、英、日文作品。
翻译之路
1951年,霍克斯回国后,开始了新的研究工作。1959年,36岁的霍克斯发表 了《楚辞》英文版,同一年,他成为牛津大学中文系教授。
汉学家,是为了翻译中国文化而辞职回家。
霍克斯用了10年的时间,翻译了前80回,分别 在1973、1977、1980年出版了英文版《红楼梦》
分册,最后四十回,由霍克斯的女婿汉学家闵 福德完成。由此,西方世界第一部全本120回的 《红楼梦》便诞生了。
霍克斯的《红楼梦》英文版,至今在西方世界 拥有独一无二的经典地位,20世纪80年代四卷 本《红楼梦》英译全本出现之后,20多年内, 还没有一部《红楼梦》新的英译本出现。英国 翻译家戴乃迭和杨宪益合作翻译的《红楼梦》, 在中国内地拥有影响力;而霍克斯版,则在西 方世界一领风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