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鸡毒支原体病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规模鸡场支原体MG、MS的危害与防治

规模鸡场支原体MG、MS的危害与防治

2019年第06期支原体,也称霉形体,是一类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其没有细胞壁,能够自我复制,能够通过细菌过滤器(0.22μm ),独特的性质使其获得了单独的分类命名。

其中能够引起鸡发病的支原体主要有鸡毒支原体和滑液囊支原体,英文缩写分别为MG 和MS。

MG 和MS 广泛存在于鸡场中,有的隐性感染,有的发病轻微,死亡率较低,容易被忽视,但与其他病原,如禽流感、新城疫、传支、法氏囊等病毒混合感染,会造成鸡场严重发病,影响生产水平,给鸡场带来重大损失,规模鸡场应该足够重视MG 和MS 的防控。

1MG 和MS 的危害MG 和MS 在鸡场环境中广泛存在,有的在鸡体内存在,但不发病,形成隐性感染,达到适宜的条件开始发病,病原难根除,易反复发病。

雏鸡病情较重,成年鸡发病较轻,可以通过接触水平传播,也可以通过受精、种蛋垂直传播。

据报道鸡毒支原体MG 在鸡场中感染率在50%以上,被认为是鸡场呼吸道病的主要致病原之一,病鸡表现咳嗽、流鼻涕、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等慢性呼吸道病,有的出现眼结膜炎症,面部肿胀等。

MG 病死率较低,但发病或隐性感染可造成鸡的生产能力下降,肉鸡增重下降或体重降低,蛋鸡产蛋下降,育雏率下降等,给鸡场带来严重损失。

MG 发病也可以破坏鸡的呼吸道纤毛和粘膜,产生免疫抑制,与禽流感、新城疫等混合感染,造成严重发病,另外有的鸡场接种一些弱毒疫苗后,鸡免疫系统受到影响,也可以引起MG 的大面积发病。

MS 滑液囊支原体主要引起鸡的腿关节病变,如滑液囊炎、腱鞘炎等症状,可以与新城疫、传支等疫病混合感染引起呼吸道症状。

与呼肠弧病毒混合感染引起关节炎症。

与大肠杆菌等混合感染引起心包炎、气囊炎等症状。

MS 与传染性法氏囊炎混合感染可产生鸡场产蛋下降,产畸形蛋,糙头蛋等。

另外鸡场出现的新城疫等疫病,也可以引发MS 的发病,造成严重损失。

2MG 和MS 的诊断首先应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进行初步判断,然后进行实验室诊断。

鸡毒支原体感染的诊治方法

鸡毒支原体感染的诊治方法

鸡毒支原体感染的诊治方法鸡毒支原体的诊治方法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化客头街办畜牧兽医站殷玉仙山西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张娟支原体又称霉形体,是一类缺乏细胞壁,仅由胞浆膜包裹,是具有自体繁殖能力和合成自身大分子微生物中体积最小,构造最简单的原核微生物.广泛存在于人,动物,植物,昆虫体内,在兽医学上是一类重要的病原微生物,主要侵害呼吸道和生殖系统,还能引起关节炎,乳腺炎以及眼部感染.禽支原体中,最常见的有鸡毒支原体,火鸡支原体和滑液支原体.鸡毒支原体感染也称为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为气管炎,气囊炎等症状.1.病原鸡毒支原体在分类学上属于软皮体纲支原体目支原体科支原体属.到目前只发现1个血清型,一般分离株主要侵犯呼吸道.鸡毒支原体有一般支原体形态特征,格兰3.预防对危险因素及早发现有助于腹泻的早期诊断和预防.如能早期诊断并配合防治措施,犊牛腹泻的死亡率会得到有效控制.规范疫苗的接种,给怀孕期的母牛注射用当地流行的致病性大肠杆菌株制成的菌苗,犊牛初生12h后投喂呼吸道,肠道病毒疫苗和冠状病毒I型疫,2—4周龄时接种牛病毒性腹泻症菌苗,另外对于刚出生的犊牛,可以尽早投服预防剂量的抗生素药物,同时给犊牛补铁补硒,使其产生主动免疫,对于防止本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效果.在生产实践中应注意坚持对牛舍,牛栏,牛床,运动场和周围环境用5%福尔马林彻底消毒;防止犊牛受潮和寒风侵袭,乱饮脏水,以减少病原菌的入侵机会;冬春季节注意保暖防寒,防潮湿,勤换垫草;对怀孕母牛要加强产前产后的饲养和护理,要引导犊牛及时吮吸初乳,犊牛饲料要配比适当,断乳期饲料不要突然变化.发现病牛要及时与健康犊牛完全隔离,良好的饲养管理措施是降低犊牛腹泻的最好办法.4.治疗当犊牛刚出现腹泻症状时应减少牛奶喂量,同时补充电勰质,缓解酸中毒,要将口服补液盐加温水调至36aI=一38~C给犊牛饮用,饲喂助消化药,并适当服用抗菌药物.当腹泻严重并有脱水症状时应用葡萄糖盐溶液加抗菌药物, 维生素C静脉输液进行治疗.2011.O2总第207期氏染色阴性,发酵葡萄糖,不水解精氨酸,不从尿素取得能源,对毛地黄皂苷敏感,还原四氮唑,吸附鸡红细胞,溶解绵羊红细胞,不形成膜与斑,具有缓慢运动的能力.鸡毒支原体致病力因株系不同而不一致.有致病力的株经过培养基中传代会很快地失去致病力.即使是有致病力的株,在自然感染的鸡体上也经常不引起症状.有致病力的鸡毒支原体经过卵黄囊接种鸡胚可能导致鸡胚矮小, 水肿,出血,死亡.鸡毒支原体对环境抵抗力弱,离开禽体失去活力.对干热敏感,45cI=1h或50'U20min即被杀死,在水中15℃存活8~18d,4~C存活1020d以上.在阳光紫外线直射下会很快失去活力.一般消毒药可很快将其杀死.对链霉素,四环素族,氯霉素,红霉素,泰乐菌素敏感,对新霉素,多粘菌素,醋酸铊,磺胺类药物有抵抗力,容易产生耐药性.2.流行特点鸡毒支原体感染流行于全世界,我国各地都有发生.根据血清学调查,感染率平均在70%~80%之间.(1)支原体传播方式①水平传播:随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通过飞沫和尘埃经呼吸道感染.被支原体污染的饮水, 饲料,用具也能传播病原.②垂直传播:感染鸡将病原通过卵传染给下一代.用带有支原体的鸡胚制作弱毒苗时,易造成疫苗污染而散播该病.(2)影响鸡毒支原体感染流行的因素①鸡毒支原体感染力随鸡龄增长而减少.小鸡比成年鸡易感,病情表现也更严重.②营养不足.特别是蛋白质和维生素缺乏.③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病毒感染及大肠杆菌混合感染会使呼吸道病症状明显加重,当鸡毒支原体在体内存在时,弱毒疫苗气雾免疫也可能激发该病.④环境作用.寒冷,拥挤,通风不良,潮湿等可促进该病的发生并降低鸡的抵抗力.3.临床症状该病常年发病,寒冷季节居多.人工感染潜伏期为4~21d,自然感染潜伏期的长短与鸡的日龄,品种,菌株及有无并发感染有关.有的感染鸡群不出现症状或直到有并发感染或有诱发因素出现时, 才表现临床症状.幼龄鸡发病时,症状较典型,表现为浆液或浆液黏液性鼻液,使鼻孔堵塞妨碍呼吸,摇头,喷嚏,咳嗽,窦炎,结膜炎和气囊炎.当炎症蔓延至下呼吸道时,则喘气和咳嗽更为显着,并有呼吸哕音.到了后期因鼻腔和眶下窦中蓄积渗出物而引起眼睑肿胀.病鸡食欲不振,生长停滞.肉鸡生长发育缓慢或停顿,逐渐消瘦,经济损失显着.蛋鸡多表现为产蛋率下降,通常会维持在一个低的产蛋水平上,会持续几十天至几个月不发生变化,往往会被养鸡人员所忽视.受精率和孵化率下降,出雏率下降到40%左右,死胚和弱胚增多,且弱雏的气囊炎发生率高.如果发生输卵管炎则可能产出软皮蛋.如果没有并发感染其他疾病,一般死亡率不高,如伴有其他病毒性和细菌性疾病,特别是伴有大肠杆菌感染时,死亡率较高.4.病理变化病变主要出现在呼吸道,有时也出现在输卵管.单纯感染鸡毒支原体的病鸡,鼻孔,鼻窦,气管和肺出现比较多的黏性液体或卡他性分泌物,气管壁轻度水肿.随感染的发展气囊逐渐浑浊,气囊壁出现干酪样渗出物,开始如珠状,严重时成堆成块.眶下窦出现炎症,眶下窦呈现黏性和干酪样渗出物.自然感染的病例多为混合感染,如有大肠杆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参与,则容易见到纤维素性肝周炎和心包炎.组织学变化较为特征,被侵害的组织由于单核细胞浸润和黏液腺的增生而使黏膜显着增厚,黏膜下常见有局灶性淋巴组织增生区(淋巴滤泡反应),以及淋巴细胞,网状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呼吸道的组织损伤表现为纤毛上皮的肥大,增生和不同程度的水肿.在肺部除了肺炎和淋巴滤泡反应外,有时还出现肉芽肿.实验性感染鸡可以造成输卵管炎,并有千酪性分泌物,但自然感染病例并不多见. 5.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以作出初步诊断.在临床上应注意和禽流感,传染性鼻炎,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黏膜型鸡痘以及维生素缺乏症等相区别.要确诊鸡群是否感染了支原体需作病原分离鉴定和血清学试验.(1)血清学反应常用的血清学反应是平板凝集反应,试管凝集反应,血凝抑制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USA).(2)病原支原体的分离分离病原支原体是可靠的诊断方法.分离病原时必须有适于鸡毒支原体生长发育的培养基.通常取气管或气囊的渗出液,鼻甲骨,肺的悬浮液或鼻窦的渗出液均可接种培养基,并用抗鸡毒支原体阳性血清对分离物进行鉴定.常用的鉴定方法有生长抑制试验, 代谢抑制试验和表面荧光抗体试验等,也可以利用血细胞吸附抑制试验进行快速鉴定.(3)鉴别诊断由于鸡毒支原体病的外表症状并不是特有的,要注意与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鼻炎, 滑液支原体感染以及鸡霍乱的鉴别诊断,鉴别诊断时有时可以应用血清学方法,有时可用病原分离的方法.6.预防与治疗目前国内还没有培育成无鸡毒支原体感染的种鸡群,可以说所有鸡场都存在着鸡毒支原体感染,因此必须加强饲养管理,经常清扫,清毒,注意鸡舍的通风换气,及时接种疫苗,预防其他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避免应激的诱因,饲料营养全价,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在生产实践中可以采取下述措施减少损失或净化该病.(1)疫苗免疫接种免疫后可有效地防止该病的发生和种蛋的垂直感染,并减少诱发其他疾病的机会,增加产蛋量.弱毒疫苗既可用于尚未感染的健康小鸡,也可用于已感染的鸡群,免疫保护率在80%以上,免疫持续时间达7 个月以上.灭活疫苗以油佐剂灭活疫苗效果较好,多用于蛋鸡和种鸡.(2)清除种蛋内鸡毒支原体经卵传播是鸡毒支原体的一条重要的传播途径,阻断这条途径是培育无鸡毒支原体鸡群的基础.可以采用抗生素处理和加热法来降低,消除种蛋内支原体.①抗生素处理法:将孵化前的种蛋加温到37℃而后立即放人5~C左右的对鸡毒支原体有抑制作用的抗生素溶液中1520rain;也可以将卵放在密闭容器抗生素溶液中,抽出部分空气,再放人空气使药液进入卵内;或将抗生素溶液注射人卵内.这类方法的缺点是:清除卵内支原体不彻底,增加了某些对抗生素有抗力的细菌的污染机会和影响卵的孵化率.②加热法:对孵化器中的种蛋压人热空气,使温度在12~14h内均匀上升到46.1℃, 后转入正常孵化,可以有效地消灭种蛋内鸡毒支原体,只要温度控制适宜,对孵化率无明显影响.对鸡进行其他传染性疾病进行预防接种活疫苗时,应严格选择无鸡毒支原体污染的疫苗.(3)建立无鸡毒支原体感染鸡群利用鸡毒支原体对不利环境,药物和温度的脆弱性,可以培育无支原体感染鸡群.无鸡毒支原体感染鸡群每只母鸡比普通鸡群鸡平均多生产0.5一lkg蛋.培育无鸡毒支原体感染鸡的主要程序:①选用对支原体有抑制作用的药物降低种鸡群鸡毒支原体的带菌率和带菌强度;②用45~C处理种蛋14h,消灭蛋中的鸡毒支原体;③种蛋小批量孵化,每批100~200 只,减少出雏时相互传染机会;④小群分群饲养,定时进行血清学检查,一旦出现确实的阳性反应鸡,立即淘汰小群.在进行全部程序时,要做好孵化箱,孵化室,用具,房舍等的消毒和隔离工作,防止外来感染.这种程序育成的鸡群, 在产蛋前全部进行一次血清学检查,必须是无阳性反应群才能用作种鸡.当完全阴性反应亲代鸡群所产种蛋,不经过药物或热力处理孵出的子代鸡群,经过几次检测都未出现阳性反应鸡后,可认为已建立无支原体感染鸡群. (4)治疗病初可以试用对鸡毒支原体有抑制作用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土霉素和四环素的用量为每吨饲料400g;泰乐菌素为每4.5L水内加2—3g;北里霉素为每吨饲料内300~500g;泰妙菌素饮水含量为120—500mg/L, 不论饮水或饲料拌服都要连用几天.有条件的可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当并发其他疾病时,要注意对并发症的治疗.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鸡毒支原体感染的诊治

鸡毒支原体感染的诊治

鸡毒支原体感染的诊治摘要鸡毒支原体感染,俗称慢性呼吸道病(CRD),鸡感染后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主要病理变化为鼻腔,气管,支气管和气囊内有粘稠渗出物。

本病的特征是咳嗽,流鼻液,呼吸道啰音。

本文从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某鸡场的发病鸡只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治疗等五个方面,叙述了一例鸡毒支原体感染的诊治过程和体会。

关键词鸡;鸡毒支原体感染;治疗前言鸡毒支原体(MG)是一种接触性的呼吸道传染性病,也叫慢性呼吸道病。

各种年龄的鸡都可感染,尤以4~8周龄鸡最为易感,成年鸡多为隐性感染。

成年鸡多为感染MG的鸡抵抗力下降,易并发或继发大肠杆菌病、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和传染性喉气管炎等疾病。

本病的特征是咳嗽,流鼻液,呼吸道啰音,气管,支气管,气囊内有粘稠渗出物。

气囊变化具有特征性,气囊壁变厚和浑浊。

1发病情况2009年3月16日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某鸡场3600只30日龄肉仔鸡发生了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并伴有拉稀、肿睑、死亡现象。

在3月13日开始发病,由于没有及时确诊,患鸡陆续死亡,户主用泰乐菌素饮水后无明显改善。

3月16日,笔者临诊时已死亡50只,占活鸡的1.38%。

2临床症状病鸡精神萎靡,食欲减少,生长停滞,羽毛蓬松无光泽,表现咳嗽、喷嚏、气管罗音和鼻炎。

呼吸道粘膜水肿,充血增厚、患禽一侧或双侧眶下窦发炎、肿胀,严重时眼睛张不开。

严重堵塞鼻孔,有时鼻孔被粘液混合物堵满,病禽频频摇头急于甩掉,有的病鸡炎症严重气喘和咳嗽更为显著,并伴有呼吸道啰音。

3病理变化纯感染MG的病例,眼观变化主要表现为鼻腔,气管,支气管和气囊内有粘稠渗出物。

气囊变化具有特征性,气囊壁变厚和浑浊,严重者气囊有干酪样渗出物,有如珠状有成堆块。

有一些病理有纤维素性肝周炎和心包炎。

4 诊断4.1临床诊断根据临床症状眼观变化主要表现为鼻腔,气管,支气管和气囊内有粘稠渗出物。

气囊变化具有特征性,气囊壁变厚和浑浊,这几个特征作为诊断的根据[1]。

鸡滑液囊炎支原体防治的研究现状

鸡滑液囊炎支原体防治的研究现状

健康养殖·诊疗86畜牧业环境 2020.06摘 要 :鸡滑液囊炎支原体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禽类疾病,广泛发布于世界各国,每年因此病给养离业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而防控鸡滑液囊炎支原体病对养禽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本文通过对发病原因、发病特点及防治方面进行了综述,以便为临床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鸡;滑液囊炎支原体;防治鸡滑液囊炎支原体是一种由鸡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引起的以渗出性滑液囊膜炎和腱鞘滑膜炎为特征的急性或慢性疾病。

病鸡一般表现为:食欲减少、消瘦、羽毛粗乱、生长缓慢,鸡冠苍白甚至萎缩,严重者趾关节肿大变形、龙骨外侧皮肤增厚、肿胀而不能站立,呈现明显的跛行症状,危害十分严重,现与鸡毒支原体感染一样已遍及全球[1]。

近年来,随着蛋鸡产业规模化的发展,大规模的鸡舍不断涌现,可生产管理参差不齐,尤其是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管理理念相对滞后,在通风保暖上不能很好取舍,使得在春秋季节蛋鸡发生滑液囊支原体的感染和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严重危害养殖业。

1 病因1.1 饲养管理因素鸡滑液囊支原体通常呈隐性感染,如饲料中营养缺乏或搭配不合理就可致使鸡群免疫力下降从而引发疾病;另外在转群、免疫等所造成的应激可促使鸡滑液囊支原体的发生;再者饲养密度过大、鸡舍通风不良、昼夜温差过大等均可促发本病。

1.2 病原因素有资料显示,鸡滑液囊支原体可通过种蛋进行垂直传播,因而种禽场在引种时可引入病原,随之将病原传递到商品代。

但纵观来看,目前鸡群MS的发生仍然主要是以接种被MS污染的疫苗或由于饲养管理不当而致鸡群感染,一旦有大肠杆菌等免疫抑制性病原菌的同时存在时,易感性急剧增高[2]。

2 发病特点(1)本病是由鸡滑液囊炎支原体感染所致,无品种和日龄差异,在4~12周龄多以急性感染发病,而慢性感染则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成鸡多呈隐性感染,其中刚开产或刚达产蛋高峰的鸡发病率偏高。

(2)饲养密度过大,鸡舍通风和保温不当,疫苗免疫,转群等应激因素均可诱发本病。

一株鸡毒支原体致病性研究与药敏试验

一株鸡毒支原体致病性研究与药敏试验
3 结束语
分离得到的一株毒支原体对鸡胚的正常分化会产生 严重影响,使雏鸡的生长速度显著下降,成年鸡产蛋率 显著下降。鸡毒支原体是一种传播速度较快,发病过 程较为缓慢,发病时间较长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该类疾 病经常会和其他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如大肠杆菌 病、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鼻炎混合感染, 表现的临床症状十分复杂,很难清除,会给养殖户带来 巨大经济损失[3]。试验中对分离得到的支原体毒株进行 2种不同浓度的接种试验,结果可知,2组鸡胚均会出现 死亡现象,其中高浓度接种组的死亡率高达100%,低 浓度接种组的死亡率高达70%,解剖还能发现气囊存在 纤维素性渗出物,气管和支气管存在栓塞现象。分离得 到的一株毒支原体具有很强的致病性,会对鸡胚的孵化 率产生很大影响,同时也会直接造成雏鸡的呼吸系统病 变,尤其是在出壳前1~2 d浓度越高鸡胚的死亡速度越 快,病变越明显。在长期疾病防控中,由于不合理的使 用抗生素,使致病原的耐药性显著增强。药敏试验发现 分离得到的一株毒支原体对盐酸沃尼妙林、盐湖索酸泰 妙菌素、强力霉素敏感性最强,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主要 药,但应确保多种药物轮换交替使用,避免长时间使用 一种药物,更需要做好综合性的防控工作。
0 引言
鸡毒支原体病又被称为鸡败血性质原体病,属于一 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具有发病时间长、致死率低的特 点。该类疾病主要造成鸡出现慢性呼吸道症状、气囊 炎,典型的症状是咳嗽、流鼻涕、呼吸啰音。该病会严 重威胁雏鸡生长发育。近年,随家禽养殖产业不断向规 模化方向发展,养殖方式发生显著变化,养殖密度显著 增加,该类疾病的发生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一旦发生 流行,将会严重威胁到鸡群的正常生长发育。鸡毒支原 体病易造成继发感染,表现出复杂的临床症状,给疾病 的诊断工作带来很大难度。文中论述鸡毒支原体的具体 致病性,并筛选出敏感药物进行针对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疗,缩短发病 周期,提高治疗效果。

鸡毒支原体诊断研究新进展

鸡毒支原体诊断研究新进展

养殖 场采 集样 本 14份 ,进 行 了鸡 毒 支原 体 的分 9
离及鉴 定 , 根据 菌落 形态 、 菌体 特征 、 P R试 验 及 C 等鉴定 出 6 9株 阳性 菌 株 。MG 的分 离 鉴 定 是 诊 断本 病的 可靠 方法 , 但操作 较 复杂 。
收 稿 日期 : 0 0 0 — 0 2 1-83
2 0世 纪 3 0年 代 , l n首 次 发 现 了 鸡 体 内 Nes o
支 原体 。随后 发 现 , 对鸡 有 致 病 性 的为 鸡 毒 支
原体( MG) 滑液囊 支 原体 ( c pamasn v— 和 My o l s y o i a , ) 在 我 国以 MG感 染对 家禽养 殖业 造成 的 e MS , 危 害最大 。MG感 染后 病程 长 , 发法是 临床诊 断 支原 体感 染应 用最 普 遍 的方法 , 由于操作 简便 , 适合 于群 体检 测 。 更
2 2 1 血 清 平 板 凝 集 试 验 ( PA) . . S S A 是 应 P
已成 为危 害养 鸡业 生产 的重 要传 染病 之一 。
用最 广泛 的群 体检 测方 法之 一 , 具有快 速 、 操作 简
雏 鸡最 为严 重 引。本病 既 可 以垂 直传播 又 可 以水
平 传播 [ 。 6 ]
2 诊 断 方 法
2 1 鸡 毒 支 原 体 的 分 离 与 鉴 定 .
MG 血清 抗 体 , 果 表 明该 法 的 敏 感 性 是 HI 结 的 4 O倍 以上 , 特 异 性很 高 , 合 大 规 模 清 抗 体 且 适
的监 测 。
林 居 纯等 ( 0 7 7 广 东 、 2 0 )[ 对 四川 及 北京 等 地
区 进 行 流 行 病 学 调 查 , 疑 似 鸡 毒 支 原 体 感 染 的 从

鸡毒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与防治研究进展

鸡毒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与防治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00-06-26 山东农业科学Shan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00年 第4期鸡毒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与防治研究进展牟建青,艾 武,张秀美,王丽丽,宋敏训,李 峰(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济南 250023) 鸡毒支原体(MG )是一种缺乏细胞壁的革兰氏阴性菌,又被称为鸡败血支原体、鸡败血霉形体等。

自1933年Nels on 首先发现了鸡毒支原体至今,人们对它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系统的了解。

MG 感染可引起鸡慢性呼吸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咳嗽、流鼻涕,严重时张口呼吸。

感染MG 的鸡抵抗力下降,易并发或继发大肠杆菌病、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和传染性喉气管炎等疾病。

据统计,MG 感染后,雏鸡的弱雏率增加10%左右,蛋鸡的产蛋率下降10%~20%,肉鸡的体重减少38%。

我国鸡的MG感染阳性率为50%~80%〔1〕。

MG 感染是严重影响集约化养鸡业的重要因素。

本文从诊断防治等方面综述MG 感染的研究成果。

1 诊断方法111 MG 的分离鉴定法MG 的分离鉴定是诊断本病最可靠的方法,也是最经典的方法。

但该方法繁杂、工作量大。

MG 一般为球形、卵圆形,有时为棒状或球杆状。

直径约为012~015μm ,利用瑞氏染色液或姬姆萨染色液染色时呈淡紫色。

分离培养MG 时,培养基中必须加入10%~20%的动物血清。

经过3~5天的培养,MG 会在平板上形成表面光滑、圆形透明、边缘整齐、中心区呈乳头状突起的菌落。

菌落中心嵌入培养基中,呈特殊的荷包蛋状〔2〕。

MG 的生物学特性是利用葡萄糖和麦芽糖,能凝集鸡、火鸡和仓鼠等动物红细胞,这是它与非致病性支原体的主要区别〔3〕。

112 免疫学方法免疫学也是诊断MG 感染的典型方法,根据血清学阳性再结合病史和典型症状,可以在支原体分离鉴定之前作出初步诊断。

常用的免疫学方法有如下三种:(1)平板凝集试验(PA )。

该方法检测血清中的抗体,是生产上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具有快速、方便、敏感、重复性好等优点,但存在非特异性反应和交叉反应,容易出现假阳性。

鸡毒支原体感染病理模型复制

鸡毒支原体感染病理模型复制

鸡毒支原体感染病理模型复制孟冬霞;贺东昌;武果桃;任杰;吴忻;赵娟;孙建刚;张伟业;刘文俊【摘要】16 - day - old chickens were inoculated with MG S6 standard strains of different bacterial concentration, then attacked with Newcastle disease vaccine to induce pathogenesis for a study of establishing MG pathology model by inducing factor of Newcastle disease in field environ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G S6 bacterial concentration of 109 CCU/mL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the MG infection pathological model by spraying Newcastle disease vaccine( I line)5 doses per chicken five clays later.%以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gallisepticum,MG)S。

标准菌株不同浓度接种16日龄雏鸡,5d后用鸡新城疫疫苗(I系)诱导发病,对以鸡新城疫为诱导因子的鸡毒支原体野外环境病理模型复制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鸡毒支原体s6攻毒菌液浓度为10^9CCU/mL,攻毒后第5天,用鸡新城疫疫苗(I系)喷雾,5羽份/只,进行激发,可成功复制出鸡毒支原体感染病理模型。

【期刊名称】《中国兽药杂志》【年(卷),期】2012(046)010【总页数】3页(P36-38)【关键词】鸡毒支原体;病理模型【作者】孟冬霞;贺东昌;武果桃;任杰;吴忻;赵娟;孙建刚;张伟业;刘文俊【作者单位】山西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太原030032;山西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太原030032;山西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太原030032;山西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太原030032;山西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太原030032;山西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太原030032;山西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太原030032;山西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太原030032;山西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太原03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8.31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感染常称之为鸡慢性呼吸道病(CRD),是家禽致病性最强、经济损失最大的支原体病[1]。

中药治疗鸡毒支原体病的研究进展

中药治疗鸡毒支原体病的研究进展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0年第12期中药治疗鸡毒支原体病的研究进展孟冬霞,武果桃,任杰(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太原030032)DOI:10.3969/J.ISSN .1671-6027.2010.12.003鸡毒支原体病也称鸡慢性呼吸道病(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CRD),是由鸡毒支原体(M ycoplsma gallisepticum,M G)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呼吸道病,以咳嗽、流鼻涕、呼吸时发出音和窦部肿胀为临床特征。

疾病发展缓慢,病程很长,有的呈隐性感染,在鸡群中可长期蔓延。

既可水平传染,亦可垂直传播。

目前鸡单一慢性呼吸道病很少,多与大肠杆菌病、传染性鼻炎、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引起呼吸道症状的疫病混合感染,对养鸡业危害极大,是影响鸡群增重和生长发育的严重疫病之一。

目前,国内外对CRD 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虽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由于生产中频繁使用大量的抗生素,使M G 对抗生素的敏感性逐渐降低,同时随着人们食品安全的意识加强以及国际残留限量的要求逐年提高,抗生素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中草药因其独特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许多科研工作者进行了中草药治疗鸡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进展。

1中药的优势中药是取自自然界的天然物质,完整保留了它们的自然结构和生物学活性,在治疗鸡毒支原体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1.1自然性中药属于纯天然药物,同时含有多糖、低聚糖、生物碱、甙类、酶类、有机醇、鞣质及多酚类、色素和挥发油等活性成分及淀粉、蛋白质、氨基酸、纤维素、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这是西药所无法比拟的。

1.2多功能性每一种中药均含有十种、数十种甚至上百种有机成分,这就决定了其功能的多样性,如营养作用、调节作用、抗应激作用、抗病原体作用、激素样作用、增强免疫作用等。

1.3双向调节性中药对同一器官组织的不同功能起到双向调节作用,中药可以对免疫功能进行双向调节。

天然药物在种鸡上的应用

天然药物在种鸡上的应用
生泰尔 引领健康养殖新理念
生泰尔欢迎您参观指导!
生泰尔
引领健康养殖新理念
生泰尔
引领健康养殖新理念
天然药物(中药)特色与优势
• 天然药物(中药)具有取材天然、来源广泛、化 学成分组合、作用平稳、功效具有整体性和双向 性、毒副作用小、不易导致病原微生物产生抗药 性,在动物体内不易形成有害残留物质等特点。
• 1、天然性 • 2、不易抗药性 • 3、毒副作用小
生泰尔
引领健康养殖新理念
生泰尔
引领健康养殖新理念
结束语
• 免疫抑制是万病之源、应激是罪魁祸首
• 控制体内外环境、提高免疫能力,减少
应激就是降低了疾病的发生率。
• 天然药物(中药)治未病—未病先防
生泰尔
引领健康养殖新理念
万 吨 级 中 药 提 取 车 间 外 景 图
生泰尔 引领健康养殖新理念
万 吨 级 中 药 提 取 车 间 内 部 图
天然药物(中药)对疾病防控作用
芪黄素、银黄可溶性粉两种天然药物的作用
1、降低各种应激反应 2、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3、提高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机能 4、减少呼吸道病发病率降低支原体 阳性率
生泰尔
引领健康养殖新理念
天然药物(中药)在种鸡生产中的应用
芪黄素与银黄可溶性粉在种鸡生产中的应用
生泰尔
引领健康养殖新理念
芪黄素与银黄可溶性粉(天然康)在后备种 鸡上应用
生泰尔
引领健康养殖新理念
芪黄素与银黄可溶性粉(天然康)在父母代 种鸡上应用
生泰尔
引领健康养殖新理念
芪黄素在增加器官指数实验数据
生泰尔
引领健康养殖新理念
种鸡保健方案
生泰尔
引领健康养殖新理念

关于鸡支原体病的诊断与防治探讨

关于鸡支原体病的诊断与防治探讨

关于鸡支原体病的诊断与防治探讨摘要:鸡支原体病也称为霉形体病,是产生于鸡身上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

鸡一旦有败血支原体的感染,就可能会引起鸡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具体临床表现为咳嗽、流鼻液、气管音及鼻炎。

而滑液囊支原体感染则可能会引起滑囊炎,具体特征有关节变得肿大、走路为跛行等。

该病病程较长,且较易复发,并可能会引起与其他疾病的并发症或者继发感染。

如果雏鸡感染此病就会生长不良,产蛋鸡受到感染将导致产蛋率下降,再加上如今生产性能的下降与发病群用药的增加,将可能会为养殖户带来比较严重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鸡支原体病;诊断;防治;探讨中图分类号:s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219-1鸡支原体病是一种发作于鸡身上并引起呼吸道症状为主的慢性呼吸道病,也被称为鸡慢性呼吸道病。

在临床上感染率与发病率都较高,它会使得鸡群产蛋数量急剧下降,孵化成功率降低,雏鸡生长极为缓慢,肉鸡胴体质量降级等,往往会给养禽业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损失和相当严重的危害。

鸡支原体病单独感染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还比较轻,如果同其他病原如新城疫病毒、法氏囊病毒等混合感染时,就会加重病情,在养殖场所施行的高度集约化、密集型的生产方式更容易加速该病的传播及扩散。

1 该病的流行特点1.1 冬春季节感染严重、雏鸡死亡率高该病不分季节,一年四季都可能会发生,但在冬春季节还是流行相对更严重。

其中,四到八周龄的雏鸡是最易受到感染的群体。

一旦雏鸡感染此病后,死亡率会比成鸡高很多,如果是大群饲养的话,雏鸡经常是呈流行性,成鸡则大多为散发。

成年鸡单纯感染该病,往往都是呈慢性经过,会出现产蛋减少、孵化率偏低与无法增重等情况。

1.2 传播途径较广该病传播途径较广,通常都是经过呼吸道排泄物对饲料、空气及饮水所造成污染等接触传播,也可利用带细菌的种蛋垂直进行传播。

1.3 该病较易复发大肠杆菌等并发或者继发感染。

而密度过大的鸡群、寒冷潮湿的鸡舍、维生素a缺乏的饲料等因素都可能对该病的发作起着诱导作用。

鸡毒支原体病及其防治技术

鸡毒支原体病及其防治技术

鸡毒支原体病及其防治技术黄惠兴1,陈明望2,庄晓娜2,郑嘉莹2,李逸飞2,李天宇2通信作者(1.中山市黄圃镇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中山528400;2.中山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中山528400;3.广西大学,广西南宁530004)摘 要:由鸡毒支原体感染引起鸡或火鸡呼吸道症状的疾病称为鸡毒支原体病。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寒冷季节患病率最高。

鸡毒支原体主要通过垂直传播的方式感染下一代,且病禽终生带毒。

该病的发生通常伴随细菌病或病毒病的交叉感染,临床上常出现漏诊或误诊的情况,从而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导致禽类的死亡率显著增高,严重影响养禽业的生产与发展。

阐述了鸡毒支原体的病原学特点、致病机制、流行特点、临床诊断、综合防控等一系列研究进展,对鸡毒支原体的综合防控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鸡毒支原体;流行现状;疫苗;防治EpidemicstatusandcontroltechnologyofmycoplasmagallisepticumHUANGHuixing1,CHENMingwang2,ZHUANGXiaona2,ZHENGJiaying2,LIYifei2,LITianyu2correspondingauthor(1.HuangpuTownAnimalDiseaseControlCente,Zhongshan528400,China;2.ZhongshanAnimalDiseaseControlCenter,Zhongshan528400,China;3.GuangxiUniversity,Nanning530004,China)Abstract:Mycoplasmagallisepticumdisease,alsoknownaschronicrespiratorydisease(CRD),isadiseaseofrespiratorysymp tomsinchickensorturkeyscausedbyMycoplasmagallisepticum(MG).MGappearsperennialperiod,especiallyduringcoldsea sons.Itcanbeinfectedthenextgenerationthroughverticaltransmission.Onceinfected,thepoultrywouldcarryMGtilldeath(allthelives).TheoccurrenceoftheMGisfrequentaccompaniedbybacterialorviralinfections,whichleadtomisseddiagnosisormisdiagnosisinclinicalpracticeconstantly,thuslosttheoptimumtimingfortreatment,resultinginasignificantincreaseinthemortalityofpoultry,whichseriouslyaffectstheproductionanddevelopmentofpoultryindustry.Therefore,thispaperdescribesthepathogeniccharacteristicsandmechanism,epidemiccharacteristicsandepidemicsituationdomesticandoverseas,clinicaldiagno sis,comprehensivecontrolofMG,providingareferenceforthepreventionandcureofMG.Keywords:mycoplasmagallisepticum;epidemicsituation;vaccines;preventionandtreatmentdoi:10.19567/j.cnki.1008-0414.2022.12.027 引言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gallisepticum,MG)又称为鸡败血支原体,可以通过飞沫或垂直传播进入家禽体内,引起家禽产生呼吸道疾病[1],并可使家禽淋巴细胞萎缩坏死,免疫器官受损,产生免疫抑制,容易与其他病原进行混合感染,导致死亡率增高,给全球家禽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2]。

鸡支原体病的防控研究

鸡支原体病的防控研究

XIANGCUNKEJI2017年9月(上)67度,做好环境和禽舍的卫生消毒工作,坚持“全进全出”,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1]。

5.2免疫接种当雏鸭达到7日龄左右时,可对其接种蜂胶佐剂灭活疫苗或鸭疫里氏杆菌油乳灭活疫苗。

实践证明,可以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

缺点是免疫保护期很短,需要进行第二次免疫。

选购疫苗时要注意,由于该病菌的血清型很多,因此所选疫苗应含有基本的几种重要血清型毒株。

5.3药物防治依据药敏试验选择抑菌或杀菌效果好的药物进行防治,比如,氟本尼考、丁胺卡那霉素、磺胺类药物、庆大霉素、喹诺酮类和恩诺沙星等,对该病的防治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1]闫若潜,李桂喜,孙清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指南[M ].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鸡支原体病的防控研究王久媛(朝阳市畜牧兽医监测预警中心,辽宁朝阳122000)[摘要]鸡支原体病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该病病程较长,在我国一些地区发病率高达75%~80%,对养鸡场(户)造成极大的损失。

基于此,本文详细介绍鸡支原体病的防控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鸡支原体病;管饲养理;免疫接种;药物防治[中图分类号]S858.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909(2017)25-67-2鸡支原体病是由鸡毒支原体(亦称鸡败血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 ticum )感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临床症状为流鼻涕、咳嗦、窦炎、气囊炎及结膜炎,呼吸时会发出啰音,发病鸡生长缓慢,严重的生长停滞,而且此病病程较长。

由于人们对该病的重视度不够,在我国一些地区发病率高达75%~80%,对养鸡场(户)造成极大的损失。

为控制该病的发病和流行,必须要坚持预防为主,加强管理,综合防治。

那么就目前的情况,该病的防治不外乎以下几种方法。

1加强管饲养理加强饲养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鸡群流行病的暴发。

管理不佳、应激因素、饲料配比不当以及营养失衡、空气流通不畅、通风效果不佳和气候等自然因素,都可以致使鸡毒支原体感染或促使鸡毒支原体隐性感染鸡发病。

蛋鸡支原体病的诊断与治疗效果观察

蛋鸡支原体病的诊断与治疗效果观察

摘 要:蛋鸡支原体病又被称之为蛋鸡慢性呼吸道疾病,其发展机制主要是因为鸡体内病毒形成的呼吸道疾病中的一种,该病毒传播能力较强,可以在鸡群中迅速传播,对蛋鸡质量及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蛋鸡行业也在快速发展,并且逐渐趋向规模化。

在养殖蛋鸡过程中,疫病的发生逐渐提升。

养殖户常因没有及时发现,采取相应措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本文将探究蛋鸡支原体病的诊断与治疗效果观察,从而确保蛋鸡健康成长。

关键词:蛋鸡支原体病;诊断;治疗效果支原体广泛遍布在鸡体内,通常蛋鸡不会发生病变。

蛋鸡体内支原体发生病变,通常是由于季节、饲养方式、禽类流行病毒等因素影响。

一般在冬季,蛋鸡病原体病变发生几率大,因为冬季空气质量低,昼夜温差大,有毒有害物质增多,从而造成蛋鸡患支原体病。

1 蛋鸡支原体病症状蛋鸡支原体病在发生后,蛋鸡会出现打喷嚏、咳嗽、张嘴呼吸、打呼噜以及甩鼻等表现,在夜晚会清楚的听见病鸡由支气管内发出咯咯的声音,首先呼吸道发出湿罗音,然后发出干性啰音。

一些病鸡会发生关节肿胀,严重将发生关节滑液囊炎,不利于蛋鸡行走。

病鸡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产蛋量较低,并对鸡蛋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病鸡蛋壳较为粗糙,鸡蛋极易损坏。

另外,有少部分病鸡会因为呼吸困难而发生窒息死亡[1]。

选择几只刚因支原体病死亡的蛋鸡开展实验,将蛋鸡解剖后,蛋鸡支气管内存有大量浆液状分泌物,呼吸道中的黏膜二为潮红颜色,并有充血水肿的情况。

并且,死亡蛋鸡卵巢肿大,输卵管内还存有未成形的鸡蛋,死亡蛋鸡其他重要脏器官并没有出现实质性的病变情况。

2 蛋鸡支原体病的诊断第一,进行细菌分离培养。

选择死亡蛋鸡中支气管分泌物,将其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上,温度设置为37℃,在培养基内培养48h 后,会形成透明、圆形、形似露珠的病菌群落。

使用40倍显微镜进行观察,表面如玻璃一样光滑,将菌落中心深埋在液体培养基内,表现致密的圆形并突起状,深埋一段时间后,突起位置呈现棕黄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0年第12期中药治疗鸡毒支原体病的研究进展孟冬霞,武果桃,任杰(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太原030032)DOI:10.3969/J.ISSN .1671-6027.2010.12.003鸡毒支原体病也称鸡慢性呼吸道病(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CRD),是由鸡毒支原体(M ycoplsma gallisepticum,M G)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呼吸道病,以咳嗽、流鼻涕、呼吸时发出音和窦部肿胀为临床特征。

疾病发展缓慢,病程很长,有的呈隐性感染,在鸡群中可长期蔓延。

既可水平传染,亦可垂直传播。

目前鸡单一慢性呼吸道病很少,多与大肠杆菌病、传染性鼻炎、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引起呼吸道症状的疫病混合感染,对养鸡业危害极大,是影响鸡群增重和生长发育的严重疫病之一。

目前,国内外对CRD 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虽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由于生产中频繁使用大量的抗生素,使M G 对抗生素的敏感性逐渐降低,同时随着人们食品安全的意识加强以及国际残留限量的要求逐年提高,抗生素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中草药因其独特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许多科研工作者进行了中草药治疗鸡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进展。

1中药的优势中药是取自自然界的天然物质,完整保留了它们的自然结构和生物学活性,在治疗鸡毒支原体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1.1自然性中药属于纯天然药物,同时含有多糖、低聚糖、生物碱、甙类、酶类、有机醇、鞣质及多酚类、色素和挥发油等活性成分及淀粉、蛋白质、氨基酸、纤维素、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这是西药所无法比拟的。

1.2多功能性每一种中药均含有十种、数十种甚至上百种有机成分,这就决定了其功能的多样性,如营养作用、调节作用、抗应激作用、抗病原体作用、激素样作用、增强免疫作用等。

1.3双向调节性中药对同一器官组织的不同功能起到双向调节作用,中药可以对免疫功能进行双向调节。

1.4毒副作用小中药所含成分均为生物有机物,相对于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毒副作用小。

1.5不易产生抗药性中药成分复杂和多靶点的作用机理,使细菌不易产生耐药性。

因为中药治病主要是通过扶正去邪,调整阴阳,提高动物免疫力,从而消灭病原体,使其恢复平衡。

1.6增强动物机体的免疫力中药所含有的多糖、甙类、生物碱、挥发油等多种生物有效成分能够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地增强动物机体的免疫力。

1.7整体调节性中药是多种成分的复合体,在作用机制上以整体调节为主。

中药对动物机体有激素样作用和适应原样作用。

近期的研究表明,中药免疫调节剂在体内的作用不仅与免疫系统的作用有关,而且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作用也密切相关。

在神经内分泌与免疫系统之间有一个由多种神经递质、激素和免疫活性物质(如细胞因子)构成的完整调节网络,共同维持机体免疫功能,使其处于稳定的平衡状态(健康状态)。

2鸡毒支原体感染的辩证论治分析鸡毒支原体病由鸡毒支原体感染所致。

其发病机理为鸡感染鸡毒支原体后,气管及支气管的粘膜及其上纤毛严重破坏而脱落,其分泌功能和纤毛排斥异物痰液的功能严重受损,使痰液无法排除而沉积到细支气管末端及肺泡中,最终使部分肺组织(尤其于肺边缘)肉变、硬变、坏死,从而临床上出现呼吸困难,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喷嚏、流泪、咳喘、呼噜、鼻炎、流涕、眼睑、鼻窦肿胀等。

多呈慢性经过。

本病常因继发感染和环境恶化(如拥挤、空气污浊不洁、维生素缺乏营养不良、寒冷等)使机体抵抗力降低,正气受损时病情加重。

故环境恶化、饲养管理不良、机体抵抗力降低常为本病的诱因。

根据中医理论分析,急病多实,慢病多虚,同时又多以环境恶化、饲养管理不良、寒冷、机体抵抗力下降,正气受损为诱因,据此本病应属虚证范畴,但根据病理变化,肺组织的肉变、硬变、坏死及咳喘等症状,又是邪实的表现。

故综上分析,本证属正虚邪实,故治则应扶正祛邪,以补肺润肺以扶正,宣肺平喘、理气化痰、清热解毒以祛邪。

3中药在治疗鸡毒支原体病上的应用3.1中药种类3.1.1清热类药金银花、连翘、板蓝根、黄药子、白药子、穿心莲、鱼腥草清热解毒药等;栀子、知母、石膏、胆酸等清热降火药;黄连、黄柏、黄芩等清热燥湿药。

专论与综述6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0年第12期3.1.2解表药麻黄、防风等辛温解表药;薄荷、牛蒡子等辛凉解表药。

3.1.3化痰止咳平喘药贝母、桔梗、半夏等化痰药;款冬花、杏仁、枇杷叶、百部等止咳平喘药。

3.1.4补养药甘草等补气药;麦冬等滋阴药。

3.1.5祛湿药秦艽等祛风湿药;茵陈等利湿药。

3.1.6理血药郁金等活血祛瘀药。

3.1.7安神开窍药蟾酥等开窍药。

3.2中药剂型3.2.1纯中药制剂(1)汤剂张根祥等用鱼腥草、连翘、黄芩、板蓝根、贝母、麻黄、款冬花、甜杏仁、桔梗、枇杷叶、姜半夏和生甘草组成方剂,煎汤口服,对慢性呼吸道病(CRD)有效率达98.5%。

李光华用黄连、黄柏、黄芩、栀子、黄药子、白药子、大黄、款冬花、贝母、知母、郁金等煮水以红糖为引饮服,治疗鸡霉形体继发大肠杆菌的发病鸡600只,服用上方一剂后次日即见食欲有所增加,喘鸣声减弱,连续用药4d,食欲恢复正常,症状消失且未见复发。

徐贵林等选方《元亨疗马集》中的“济世消黄散”(黄连、黄柏、黄芩、栀子、黄药子、白药子、大黄、款冬花、知母、贝母、郁金、秦艽、甘草水煎饮服),治疗感染鸡霉形体的病鸡6300例,连用5d 后均痊愈。

(2)散剂浙技呼康散是由板蓝根、鱼腥草、百部、连翘等十几种中草药组成的散剂,汪财生对其疗效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表明,该散剂治疗CRD 疾病效果明显,见效快,治愈率高达97.14%。

包慧芳等对中药神草百毒散进行了药效学试验,认为该方对CRD 病鸡治愈率达93.75%,保护率达到81.82%。

显著高于土霉素、红霉素的治愈率。

王小民等应用克呼散(麻黄、杏仁、石膏、金荞麦根(土大黄)、鱼腥草、黄芩、连翘、穿心莲、牛蒡子、甘草、桔梗、金银花、半夏、板蓝根),研末拌料治疗40208只发生鸡败血霉形体病的仔鸡,均痊愈。

(3)冲剂王丽平等用南京药械厂兽药分厂研制的纯中药制剂—呼舒冲剂对鸡大肠杆菌(O2株)和霉形体(S6毒株)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对人工合并感染大肠杆菌和霉形体鸡的体内药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呼舒较恩诺沙星的体外抗菌活性强。

呼舒对人工感染大肠杆菌和霉形体混合感染有较好的疗效,可显著降低病鸡的死亡率、气囊病变率和抗体反应阳性率,提高增重,且疗效优于恩诺沙星。

3.2.2中西药复方制剂罗筑鸣等用金荞麦、火炭母、板蓝根、麻黄、桔梗、穿心莲、梅叶冬青、甘草、薄荷、胆酸和防风等组方,添加2%强力霉素,制成中西药复方制剂。

对人工感染CRD 进行治疗,治愈率达到84%,比纯中药治疗组和枝原净治疗组均高12个百分点。

张希兵等报道,肌肉注射庆大霉素、口服复方甘草片,治疗CRD 的效果显著。

马林等报道,复方支原霸冲剂治疗CRD 的效果优于环丙沙星,有效率达到93%。

曾振灵等以黄连、黄芩、鹅不食草、茵陈、连翘、金银花和培氟沙星组成中西药复方制剂,对鸡败血霉形体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治愈率达到94.1%,比单独使用培氟沙星高27个百分点。

周振新等用广西中和兽药厂研制生产的蟾酥桔虎散(主要含有烟酸诺氟沙星以及蟾酥、桔梗、虎杖)对自然感染慢性呼吸道病(CRD )的鸡群,按0.2g/kg.bw 拌料治疗,结果表明:用药4d 后,蟾酥桔虎散总有效率为90.0%,效果优于对照药物镇喘散(66.7%)和烟酸诺氟沙星(66.7%);各治疗组的增重优于不给药阳性对照组。

4问题与展望综上所述,中药因其独特的优势(高效、低毒、无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在治疗鸡慢性呼吸道病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使炎症部位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得以改善,抑制炎症渗出和限制炎症发展;解毒、镇痛和修复受损组织;促进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活动的加强;增强机体抗应激能力)。

它既可单独组方,替代目前使用的某些抗生素和化药进行治疗,且治疗效果不亚于西药;也可与某些化药共同使用,提高它们的作用效果。

故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和良好的市场前景。

但目前研究中主要存在一些问题,如:中药防治鸡慢性呼吸道病的作用机理不清晰,包括中药作用途径、靶位点;中药防治鸡慢性呼吸道病的物质基础不十分清楚;中药的化学成分复杂,各成分之间又存在着相互的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有产生一些微量新成分的可能。

这就要求科研人员必须借助现代仪器设备和先进实验技术,进一步分析研究中药方剂有效成分(多种)及各种有效成份之间的优化组合、药理学研究,进一步研制新剂型,创制新工艺,开发出优质、高效、安全、稳定、可控的防治鸡慢性呼吸道病的中草药新制剂。

参考文献[1]黎济申.鸡毒支原体病的免疫与防治技术[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6.3,(54).[2]甄永臣,等.目前鸡慢性呼吸道病发生的特点及防治对策[J].河南畜牧兽医,2004.25(9):28-29.[3]石乔,等.中药治疗鸡毒霉形体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06.33(4):45-46.[4]韩建忠.中药“甘胆口服液”的质量标准及其对鸡毒支原体防治效果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6,2.[5]谢仲权,等主编.天然植物饲料添加剂生产技术与质量标准[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10.[6]付秀花.中草药的免疫增强作用[J].畜牧与兽医,2002.34(8):40-42.[7]朱连勤,等.中药防治鸡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的研究现况与展望[J].中兽医学杂志,2003,113(4):35-39.[8]李光华.鸡霉形体继发大肠杆菌病的中草药防治[J].畜禽业,2000(1):55.[9]徐贵林,等.济世消黄散治疗鸡慢性呼吸道病[J].中国家禽,2001,23(19):44[10]包慧芳,等.中药神草百毒散防治鸡慢性呼吸道病试验[J].中国兽医科技,2000,30(5):25-27.[11]王丽平,等.呼舒对鸡大肠杆菌和霉形体混合感染的药效试验[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1,2:16-18.[12]曾振灵,等.中西药复方制剂对鸡败血霉形体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药效观察[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0,1:14-15.[13]周振新,等.蟾酥桔虎散治疗鸡慢性呼吸道病的试验报告[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3,4:10-11.专论与综述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