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习题库与答案
刑法基础考试题库及答案
![刑法基础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847554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cf.png)
刑法基础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罪刑法定原则B.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C. 人人平等原则D. 预防犯罪原则答案:D2.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盗窃他人财物C. 捡到遗失物拒不归还D. 误伤他人答案:D3. 以下哪种情况下,行为人可以不承担刑事责任?A. 醉酒后犯罪B. 患有精神疾病,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犯罪C. 被胁迫犯罪D. 犯罪后自首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 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种类包括以下哪些?A. 主刑B. 附加刑C. 罚金D. 没收财产答案:A、B、C、D2. 以下哪些行为属于正当防卫?A. 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B. 为了保护他人人身权利,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C. 为了保护个人财产,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D. 为了保护个人名誉,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答案:A、B、C三、判断题1. 犯罪构成要件包括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
(对/错)答案:对2. 犯罪预备行为,即犯罪行为的准备阶段,不构成犯罪。
(对/错)答案:错四、简答题1. 简述我国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
答:罪刑法定原则是指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不得定罪处刑。
这一原则要求犯罪和刑罚必须有法律的明确规定,不得事后立法,也不得类推适用。
2. 什么是“犯罪中止”?答:犯罪中止是指犯罪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对于中止犯罪的行为人,依法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五、案例分析题案例:张某因与邻居李某发生争执,一怒之下持刀将李某砍伤,造成李某轻伤。
张某在实施伤害行为后,立即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将李某送往医院,并支付了全部医疗费用。
请分析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并说明理由。
答: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造成他人轻伤的,构成故意伤害罪。
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b62c232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d1.png)
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下列哪种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A. 故意伤害他人致人死亡B. 故意放火致人死亡C. 故意投毒致人死亡D. 故意驾驶车辆撞人致人死亡答案:D2. 甲在醉酒状态下驾驶机动车辆,造成交通事故并致人死亡,甲的行为构成:A. 交通肇事罪B. 危险驾驶罪C. 故意杀人罪D. 过失致人死亡罪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行为可能构成贪污罪?A.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B.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C.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D.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索取或者非法收受财物答案:A、B、D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哪些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个人权利的行为?A.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B. 非法搜查他人身体C. 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D. 非法限制他人通信自由答案:A、B、C、D三、判断题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无论造成何种后果,均构成故意伤害罪。
()答案:错误。
故意伤害罪的构成需要达到一定的伤害程度,并非所有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都构成故意伤害罪。
2. 在紧急避险的情况下,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等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答案:正确。
紧急避险是刑法中的一种免责事由,但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
四、简答题1.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累犯的规定。
答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累犯是指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刑罚执行期满不满五年内再次犯罪的行为。
对于累犯,依法应当从重处罚。
2.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正当防卫的法律规定。
答案: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等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刑法题库含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刑法题库含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140fc18be1e650e52ea999e.png)
刑法题库第一章刑法概论一、单项选择题1.刑法有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之分。
广义的刑法包括()。
A、刑法典、单行刑法、司法解释B、刑法典、附属刑法、司法解释C、刑法典、刑诉法典、司法解释D、刑法典、单行刑法、附属刑法2.有权进行司法解释的机关是( )。
A、各级人民法院B、各级人民检察院C、各级司法行政机关D、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二、判断题1.刑法立法解释具有与刑法同等的效力。
()2.我国刑法的整体框架分为总则、分则、附则三个部分。
()3.1997年3月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汉斌所作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订草案)的说明》作为刑法的修订说明,属于宪法解释。
()4.文理解释是指按照立法精神,联系有关情况,对刑法条文从逻辑上所作的解释。
()5.根据解释的效力进行区分,刑法的解释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宪法解释。
()6.刑法第94条规定:“本法所称司法工作人员,是指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
”该条关于司法工作人员的解释属于立法解释。
()7.扩张解释是根据立法原意,对刑法条文超过字面意思的解释。
()三、名词解释1.单行刑法2.附属刑法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一、单项选择题1.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相适应。
A、人身危险性和承担的刑事责任B、社会危害性和承担的刑事责任C、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D、犯罪态度和承担的刑事责任2.甲某在打电话时无意中发现电话机旁市检察院的举报箱中露出一封信,随手取出。
发现该信举报该市某局长乙某有受贿4万多元的犯罪事实。
甲某与乙某熟识,便将举报信交给乙某。
乙某当即酬谢甲某8000元现金。
事后,乙某与行贿者串通,并销毁了有关罪证。
( )A、甲某构成敲诈勒索罪B、甲某构成包庇罪C、甲某构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D、甲某不构成犯罪3.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刑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该规定体现了我国刑法的( )。
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
![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f2336f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60.png)
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A. 14岁B. 16岁C. 18岁D. 20岁答案:B2. 根据刑法,下列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盗窃他人财物C. 捡到钱包后归还失主D.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答案:C3. 刑法中规定的“正当防卫”是指:A. 为了使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等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B. 为了报复他人,故意伤害他人身体C. 为了逃避法律追究,故意制造事端D. 为了掩盖自己的犯罪行为,故意损害他人利益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行为属于刑法中的“故意犯罪”?A.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伤害,仍然实施该行为B. 酒后驾驶,造成交通事故C. 为了报复,故意损坏他人财物D. 因疏忽大意,导致他人受伤答案:A、B、C2. 根据刑法,以下哪些情况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刑事责任?A. 犯罪后自首B. 犯罪中止C. 犯罪未遂D. 犯罪预备答案:A、B、C、D三、判断题1. 犯罪预备行为不构成犯罪。
()答案:错误2. 正当防卫行为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答案:错误3.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完成,但犯罪人主动放弃犯罪结果的发生。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刑法中的“犯罪未遂”。
答案:犯罪未遂是指犯罪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行为,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完成全部犯罪行为的状态。
2. 什么是刑法中的“自首”?答案:自首是指犯罪人在犯罪后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五、案例分析题案例:张某因与邻居发生争执,一怒之下将邻居打伤。
经鉴定,邻居的伤势构成轻伤。
请问张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犯罪?应当如何处罚?答案: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根据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具体处罚应根据张某的犯罪情节、悔罪表现等因素综合考虑。
六、论述题1. 论述刑法中关于“正当防卫”的法律规定及其适用条件。
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
![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a86979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88.png)
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下列哪项不属于犯罪的构成要件?A. 犯罪行为B. 犯罪动机C. 犯罪结果D. 犯罪过失答案:B2. 下列关于正当防卫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个人、集体的人身、财产等权利,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进行防御的行为。
B.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C. 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D. 对于正在进行的抢劫,可以采取防卫行为。
答案:B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下列哪种情形不属于故意犯罪?A.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
B. 行为人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依法应当预见并且能够预见的。
C. 行为人由于意外事件,完全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导致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的。
D. 行为人虽然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的。
答案:C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量刑的基本原则?A. 罪刑相适应原则B. 宽严相济原则C. 罪责刑相统一原则D. 罪轻刑重原则答案:D5. 下列关于犯罪未遂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A. 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但由于意外原因未能完成的行为。
B. 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具备犯罪的主观故意,但尚未开始实施犯罪的行为。
C. 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但由于本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得逞的行为。
D. 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实施犯罪后,主动放弃继续实施的行为。
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下列哪些情形可以认定为自首?A. 犯罪嫌疑人自愿向司法机关或者其他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
B. 犯罪嫌疑人在被追捕过程中,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
C. 犯罪嫌疑人在司法机关未发现其犯罪事实之前,主动交代自己的罪行的。
刑法学-题库
![刑法学-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0ede6404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8a.png)
刑法学-题库1、刑法的阶级本质是由()决定的。
A、执政党的性质B、政体C、国家的阶级本质D、国体答案: C2、《刑法》第65条第1款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除处。
"这一刑法条文中的"但书"所表述的情况是()。
A、前段的例外B、前段的递进C、对前段的补充D、对前段的限制答案: C3、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
A、主客观相一致B、罪责自负C、罪责刑相适应D、刑法人道主义答案: C4、我国现行刑法一共是()条。
A、 192条B、 452条C、 189条D、 552条答案: B5、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的()。
A、适用我国刑法B、可以适用我国刑法C、有条件地适用我国刑法D、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不适用我国刑法答案: A6、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相同点有()。
A、都是有益于社会的合法行为B、都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C、都会在客观上造成一定的损害D、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实施的答案: ABC7、我国刑法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负刑事责任。
A、杀人B、抢劫C、强奸D、绑架答案: ABCD8、有权执行刑罚的特定机构包括()。
A、公安机关B、检察机关C、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D、人民法院答案: ACD9、刑罚的目的是()。
A、全面预防B、一般预防C、特殊预防D、部分预防答案: BC10、对(),不适用死刑。
A、已经自然流产的审判时怀孕的妇女B、已经人工流产的审判时怀孕的妇女C、已经自然分娩的审判时怀孕的妇女D、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女青年答案: ABCD11、我国最新修订的刑法的特点?答案:答:我国新修订的刑法具有以下特点:(1)新刑法是一部统一的、比较完备的刑法典。
刑法学题库简答题练习题
![刑法学题库简答题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019b848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63.png)
刑法-题库1、决定行为社会危害性轻重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答案:社会危害性的轻重大小主要决定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决定于行为侵犯的客体,即行为侵犯了什么样的的社会关系。
二是决定于行为的手段、后果以及时间、地点。
犯罪的手段是否凶狠,是否残酷,使用不使用捶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危害性。
三是决定于行为人的情况及其主观因素,如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故意还是过失,有预谋或没预谋;动机、目的的卑劣程度;偶尔犯罪还是累犯、惯犯。
这些情况在社会心理上的影响是不同的,所以它对社会危害性程度也是起制约作用的。
2、简述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区别。
答案:犯罪客体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并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犯罪对象是指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犯罪行为所作用的客观存在的具体人或者具体物。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联系在于:作为犯罪对象的具体人是具体社会关系的主体或承担者,作为犯罪对象的具体物是具体社会关系的物质表现。
犯罪行为作用于犯罪对象就是通过犯罪对象即具体抽或人来侵害一定的社会关系。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区别在于:犯罪客体决定犯罪性质,犯罪对象则未必,仅从犯罪对象分析某一案件,并不能辨明其犯罪性质。
犯罪客体是任何犯罪的必要构成要件,犯罪对象则仅仅是某些犯罪的必要构成要件。
任何犯罪都会使犯罪客体受到危害,犯罪对象则不一定受到损害。
犯罪客体是犯罪分类的基础,犯罪对象则不是。
3、简述自然人成为犯罪主体应当具备的条件。
答案: (1)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
(2)达到了法定的刑事责任年龄。
我国对人的刑事责任年龄作了如下区分:①无刑事责任时期,12周岁以下的。
②相对刑事责任时期,已满12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
只对故意杀人、故意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负刑事责任。
③减轻刑事责任时期,满12 周岁不满18周岁的。
④满16周岁的,完全刑事责任时期。
(3)具备了刑事责任能力。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须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
![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a3fb60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90.png)
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哪项不属于犯罪的构成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行为D. 犯罪结果答案:D2. 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多少?A. 14周岁B. 16周岁C. 18周岁D. 20周岁答案:B3. 下列哪项不是刑法中规定的刑罚种类?A. 管制B. 拘役C. 有期徒刑D. 罚款答案:D4.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哪种犯罪行为不适用死刑?A. 故意杀人B.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C. 贪污数额特别巨大D.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答案:C5. 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预备行为是否构成犯罪?A. 是B. 否C. 视情况而定D. 部分构成犯罪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6.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哪些行为属于犯罪?A. 盗窃B. 诈骗C. 故意伤害D. 非法拘禁答案:ABCD7. 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包括哪些?A. 管制B. 拘役C. 有期徒刑D. 无期徒刑答案:ABCD8.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哪些情形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A. 自首B. 立功C. 犯罪中止D. 犯罪未遂答案:ABCD9. 我国刑法规定的附加刑包括哪些?A. 罚金B. 剥夺政治权利C. 没收财产D. 驱逐出境答案:ABCD10.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哪些情形不构成犯罪?A. 正当防卫B. 紧急避险C. 过失犯罪D. 意外事件答案:ABD三、判断题11. 我国刑法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错)答案:对12. 我国刑法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对/错)答案:对13. 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错)答案:对14. 我国刑法规定,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法考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
![法考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f30b40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37.png)
法考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项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A. 甲在与乙争吵后,情绪激动,失手将乙推倒,导致乙头部撞击地面死亡。
B. 甲在与乙争吵后,情绪激动,故意将乙推倒,导致乙头部撞击地面死亡。
C. 甲在与乙争吵后,情绪激动,失手将乙推倒,但乙并未受伤。
D. 甲在与乙争吵后,情绪激动,故意将乙推倒,但乙并未受伤。
答案:B2. 下列哪种情形不属于正当防卫?A. 甲在遭受乙的攻击时,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反击乙,造成乙轻伤。
B. 甲在遭受乙的攻击时,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反击乙,造成乙轻伤。
C. 甲在遭受乙的攻击时,为了保护他人的生命安全,反击乙,造成乙轻伤。
D. 甲在遭受乙的攻击后,为了报复乙,故意伤害乙,造成乙轻伤。
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1. 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公共财物。
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他人财物。
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单位财物。
D. 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公共财物。
答案:A、C2. 以下哪些情形可以构成诈骗罪?A. 甲以虚假的合同骗取乙的财物。
B. 甲以虚假的合同骗取乙的信任,但并未骗取财物。
C. 甲以虚假的合同骗取乙的财物,但数额不大。
D. 甲以虚假的合同骗取乙的财物,数额巨大。
答案:A、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题)1.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轻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对)2.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对)3. 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对)4.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对)5. 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刑法总论题库及答案
![刑法总论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2d4e024afe04a1b171de55.png)
刑法总论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按照共同犯罪是否有组织形式可以把共同犯罪分为〔〕。
•A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B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C一般共同犯罪和特姝共同犯罪・D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正确答案C• 2.•犯人王某被判处无期徒刑,执行8年后减为15年有期徒刑,后来在执行4年后被假释,那么其假释的考验期限应为〔〕。
・All年・B10年•C7年•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 3.•关于不作为及不作为犯罪的正确表述是〔〕。
•A不作为表现为身体静止・B不作为犯罪是过失犯罪・C不作为犯罪可以分为纯粹不作为犯和不纯粹不作为犯・D不作为犯的社会危害性比作为犯要小•正确答案C• 4.・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是〔〕。
・A过失•B间接成心・C直接成心或者间接成心・D间接成心或者过失•正确答案D• 5.•对于单位犯罪〔〕。
•A以双罚制为原那么,单罚制为例外・B以单罚制为原那么,双罚制例外・C一律实行双罚制・D—律实行单罚制•正确答案A•犯罪未遂中的"犯罪未得逞〞是指〔〕・A犯罪行为没有实现行为人的主观目的•B犯罪行为没有发生危害结果•C犯罪行为没有实行完毕•D犯罪行为没有完全符合刑法分那么规定的特左犯罪构成要件・正确答案D•7.・对罪责刑相适应原那么内容的完整表述是〔〕。
•A刑罚应与犯罪行为相适应•B刑罚应与犯罪人个人情况相适应・C刑罚应与犯罪客观危害相适应•D刑罚既应与犯罪行为相适应,又要与犯罪人个人情况相适应•正确答案D•8.•张三持刀追杀李四,王五路过,见状举棍打伤了李四。
王五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成心伤害罪•D防卫过当・正确答案A•9.•又聋又哑的人犯罪〔〕。
•A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分・B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分・C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分•D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分•正确答案A•10.・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刑法规立的减轻处分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题目及解答一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题目及解答一](https://img.taocdn.com/s3/m/112d42b4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70.png)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题目及解答一一、选择题1. 下列属于特殊主观方的是()。
A. 故意B. 过失C. 故意和过失D. 直接故意正确答案:D2. 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A. 客观要件B. 主观要件C. 结果要件D. 所有选项都正确正确答案:D3. 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罪的行为客观上要求()。
A. 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B. 限制对方的人身自由C. 违背法定程序D. 惩罚犯罪分子正确答案:B4. 非法侵入住宅罪的客观要件包括()。
A.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B. 未经许可C. 惩罚犯罪分子D. 所有选项都正确正确答案:D5. 犯罪的刑罚种类包括()。
A. 主刑B. 附加刑C. 剥夺政治权利D. 所有选项都正确正确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
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是两种不同的主观故意形态。
故意犯罪是指犯罪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具有犯罪性质,但仍然故意实施犯罪行为的情形。
而过失犯罪是指犯罪人在明知或应知的情况下,由于疏忽、粗心或疏于管理等原因,未能采取必要的注意措施,致使犯罪结果发生的情形。
2. 简述非法侵入住宅罪的构成要件。
非法侵入住宅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
客观要件包括: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和未经许可。
主观要件是犯罪人的故意,即犯罪人明知自己的行为是非法的,并有意实施非法侵入住宅的行为。
3. 什么是犯罪的主体?犯罪的主体指的是犯罪行为的实施者,即犯罪人。
犯罪人可以是自然人或者法人,只有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才能成为犯罪主体。
4. 简述犯罪的刑罚种类。
犯罪的刑罚种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是对犯罪人直接施加的刑罚,如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死刑等。
附加刑是在主刑之外对犯罪人的其他权利进行限制或剥夺,如剥夺政治权利、罚金、没收财产等。
5. 简述犯罪的构成要件。
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
客观要件是指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客观行为和客观结果。
主观要件是指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时的主观故意或过失。
2024年新刑法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2024年新刑法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946465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f2.png)
2024年新刑法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含各题型)一、单选题1.甲欠乙10万元不归还,乙反复催讨,某日,甲持凶器闯入乙家,殴打乙致其重伤,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选项是正确的。
A、故意伤害罪B、抢劫罪C、非法侵入住宅罪D、抢夺罪参考答案:A2.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某类犯罪的,都以累犯论处,此类犯罪不包括()。
A、邪教组织犯罪B、恐怖活动犯罪C、危害国家安全犯罪D、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参考答案:A3.李某(17周岁)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在审判阶段,李某有悔罪表现,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民法院可以对李某宣告缓刑B、人民法院应当对李某宣告缓刑C、如果宣告缓刑,判决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考验期2日D、以上都不对参考答案:B4.农民涂某在秋季某日午夜,拿着锯子到离村三里远的队有林中偷锯松树。
涂某在林中锯树的声音被同队另一过路的农民李某听见。
因月色暗淡,看不见锯树人,李某便向发出声音的地方走去。
当走到距离锯树处两丈远时,树正好锯断,倒下并砸在李某的头部,致李某重伤。
本案中,涂某构成()。
A、故意杀人罪B、过失致人重伤罪C、不构成犯罪D、故意伤害罪参考答案:C5.关于假释与数罪并罚的相关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犯强奸罪被判有期徒刑9年,执行5年后被裁定假释,在假释考验期满后,发现甲在强奸罪判决宣告以前还有抢劫罪没有得到处罚。
因此,应该撤销对甲的假释,依照数罪并罚原则进行处理B、乙犯爆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在执行过程中被减刑2年,如果乙实际服刑6年以上,可以假释C、丙犯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刑满释放后4年内又犯聚众斗殴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在执行4年后,对丙可以假释D、丁犯交通肇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执行3年后被裁定假释,在假释考验期满后,发现丁在考验期内犯有盗窃罪,应当撤销对丁的假释,根据先减后并原则数罪并罚参考答案:D6.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我国《刑法》规定的()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我国《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刑法试题答案
![刑法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44d75c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2d.png)
刑法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刑法中所称的“故意”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A. 明知并希望发生某种结果B. 明知并放任发生某种结果C. 预见到可能发生某种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D. 对行为后果不关心答案:B2. 下列哪种情形不属于正当防卫?A. 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侵害行为B. 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C. 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D. 防卫行为造成不应有的损害,但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答案:C3. 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A. 14周岁B. 16周岁C. 18周岁D. 20周岁答案:C4. 下列关于共同犯罪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 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直接参与实施同一犯罪行为的情况B. 共同犯罪中,主犯是指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C. 共同犯罪中,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D. 共同犯罪中,教唆犯是指教唆他人犯罪的人,但不需要对犯罪结果负责答案:D5. 贪污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C. 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造成国家或集体重大损失D. 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A. 因争执殴打他人致轻伤B. 酒后驾车不慎撞伤行人C. 医生因疏忽大意给病人造成重伤D. 因误会推搡他人导致其摔倒受伤答案:A、C2. 根据我国刑法,哪些情形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A. 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B. 犯罪后积极抢救被害人,取得显著效果的C. 犯罪分子自愿认罪认罚的D. 犯罪后主动退赃、赔偿被害人损失的答案:A、B、C、D三、判断题1. 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由于意外原因导致犯罪结果没有发生,构成未遂犯。
()答案:正确2. 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后,刑罚执行完毕前,再次故意犯罪的,应当认定为累犯。
()答案:错误3. 盗窃罪的客体必须是有形的财物。
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
![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1f9135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a1.png)
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下列哪项不属于犯罪的构成要件?A. 犯罪行为B. 犯罪故意C. 犯罪结果D. 犯罪动机答案:D2. 甲因不满乙的批评,故意将乙打成轻伤。
甲的行为构成:A. 故意伤害罪B. 故意杀人罪C. 故意毁坏财物罪D. 非法拘禁罪答案:A3. 以下哪种情况下,行为人可以不承担刑事责任?A. 行为人年满18周岁B. 行为人患有精神疾病,但在行为时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C. 行为人未满16周岁D. 行为人醉酒后犯罪答案:C4. 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刑法中的“正当防卫”?A. 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进行反击B. 为了保护个人财产,对正在进行的盗窃行为进行反击C. 为了保护他人人身安全,对正在进行的暴力行为进行反击D. 为了报复,对已经停止侵害行为的人进行攻击答案:D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哪种行为构成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D.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答案:D6. 行为人甲因疏忽大意,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造成严重后果。
甲的行为构成:A. 故意杀人罪B. 故意伤害罪C. 重大责任事故罪D. 非法经营罪答案:C7.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受贿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D.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答案:A8.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走私罪?A. 非法携带武器入境B. 非法携带毒品入境C. 非法携带珍贵文物出境D. 非法携带动植物入境答案:B9.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A.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他人个人信息B. 非法使用他人个人信息C. 非法泄露他人个人信息D. 非法篡改他人个人信息答案:A10.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A. 未经许可,擅自从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活动B. 未经许可,擅自从事一般性经营活动C. 未经许可,擅自从事非经营性活动D. 未经许可,擅自从事公益性质的活动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故意杀人罪?A. 故意杀害他人B. 故意伤害他人致死C. 故意放火致人死亡D. 故意投毒致人死亡答案:A, B, C, D12. 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A. 未经批准,擅自设立金融机构B. 未经批准,擅自发行股票C. 未经批准,擅自发行债券D. 未经批准,擅自吸收公众存款答案:A, B, C, D13. 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诈骗罪?A. 以虚构事实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B. 以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C. 以威胁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D. 以利诱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答案:A, B14. 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侵犯著作权罪?A.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其作品B.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行其作品C.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出租其作品D.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答案:A, B, C, D15. 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非法经营罪?A. 未经许可,擅自从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活动B. 未经许可,擅自从事非法经营活动C. 未经许可,擅自从事限制经营活动D. 未经许可,擅自从事禁止经营活动答案:A, C, 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犯罪预备行为不构成犯罪。
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
![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34dee1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e0.png)
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
- A. 14周岁- B. 16周岁- C. 18周岁- D. 20周岁2. 以下哪项行为不构成故意杀人罪?()- A. 故意致人死亡- B.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 C. 过失致人死亡- D. 意外事故致人死亡3. 我国刑法规定,犯罪预备行为的处罚原则是()。
- A. 从轻处罚- B. 减轻处罚- C. 免于处罚- D. 与实施犯罪同等处罚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诈骗罪?()- A. 通过虚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 B. 通过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 C. 通过威胁手段,迫使他人交付财物- D. 通过暴力手段,迫使他人交付财物2. 我国刑法中,以下哪些情形可以适用缓刑?()- A. 犯罪情节较轻- B. 有悔罪表现- C. 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D. 犯罪后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三、判断题1.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实施完毕,但犯罪人主动停止了犯罪行为。
(对/错)2. 犯罪未遂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开始实施,但由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
(对/错)四、案例分析题某日,甲在超市购物时,见乙的钱包落在了收银台,甲将钱包捡起并据为己有。
事后,乙发现钱包丢失,通过监控录像发现是甲所为,遂报警。
甲的行为构成何罪?五、简答题请简述我国刑法中关于正当防卫的相关规定。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B2. C3. A二、多项选择题1. A B2. A B C D三、判断题1. 错2. 对四、案例分析题甲的行为构成侵占罪。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侵占罪是指将他人遗失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五、简答题正当防卫是指为了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个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对正在进行的非法侵害行为,采取的必要的防卫行为。
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但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判断正误(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刑法的解释按解释的效力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与学理解释。
( )2.凡在我国领域以内犯罪的,都适用我国刑法。
( )3.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基本特征之一,因此,只要某一行为不违反刑法,即使该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也不得以犯罪论处。
( )4.犯罪构成要件是指与犯罪有关的一切主客观事实特征的总和。
( )5.犯罪对象是社会关系的物质体现或承担者,因此,与犯罪客体一样,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
( )6.危害行为的时间、地点和方法,对所有犯罪而言,都非必要要件。
( )7.对已满14不满18岁的人犯罪的,无论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有多严重,都必须予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 )8.间接故意犯罪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都以危害结果的实际发生为构成要件。
( )9.犯罪时未满18岁的人不适用死刑,包括不得适用死刑缓期2年执行。
( )10.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人,揭发同案犯或供述其共同犯罪行为的,构成立功。
( )11.在法条竞合的情况下,应当一律按照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选择适用的法条。
( )12.无论是否参加间谍组织,只要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都构成间谍罪。
( )13.对放火罪而言,只要着手实施了放火行为,将目的物点燃,使公共安全处于危险状态,即使没有造成实际的危害结果,也应视为放火罪既遂。
( )14.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产品,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但未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的,应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定罪处刑。
( )15.强奸罪的对象既可以是14周岁以上的妇女,也可以是不满14周岁的幼女。
( )16.甲某路见乙某酒醉,心生歹意,趁机将乙某包内1000元取走,甲某属于以其他强制方法抢劫公私财物,应以抢劫罪论处。
( )17.对传授犯罪方法的,应以共同犯罪中的教唆犯追究刑事责任。
( )18.受国有单位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手段占有公共财物的,构成贪污罪。
( )19.因被勒索而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对行贿人,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 )20.徇私枉法罪既可以发生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也可发生在民事诉讼过程中。
二、单项选择(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在溯及力问题上,我国刑法采用的原则是( )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C.从旧兼从轻原则D.从新兼从轻原则2.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A.犯罪的同类客体B.危害行为的形式C.犯罪对象的特点D.行为人的主观心态3.王某曾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刑罚执行了4年后,王某又在狱内犯故意伤害罪,应判处有期徒刑10年,按照刑法数罪并罚的规定,对王某应在下列哪一幅度内决定应执行的刑罚。
( )A.22—12年B.20—12年C.18—10年D.20—10年4.一般情况下,妨害公务罪的犯罪方法是( )A.欺骗方法B.胁迫方法C.暴力、威胁方法D.暴力、威胁或其他方法5.下列犯罪中,可以由单位构成的犯罪是( )A.伪证罪B.非法经营罪C.劫持航空器罪D.滥用职权罪6.张某夫妻二人将自己出生仅两天的女婴卖给某阔商作为养女,其行为性质属于( )A.拐卖儿童罪B.遗弃罪C.无罪D.拐骗儿童罪7.下列哪一种情况不得适用假释( )A.教唆犯B.主犯C.累犯D.惯犯8.在下列说明犯罪客观方面的事实特征中,属于所有犯罪构成必要要件的是( )A.危害行为B.危害结果C.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D.危害行为和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9.某医院护士陈某冒充医生在外长期行医,最终导致患者刘某被误诊而死亡,对陈某应以下列何罪论处( )A.医疗事故罪B.过失致人死亡罪C.非法行医罪D.过失以其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10.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医用器材罪是( )A.行为犯B.举动犯C.结果犯D.危险犯三、多项选择(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包括( )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C.刑罚人道原则D.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2.根据主观罪过的不同,立法把犯罪分为( )A.故意犯B.国事犯C.过失犯D.常人犯3.下列哪些犯罪只能由作为构成( )A.抢劫罪B.敲诈勒索罪C.故意杀人罪D.诬告陷害罪4.不能犯未遂包括( )A.工具不能犯未遂B.对象不能犯未遂C.时间不能犯未遂D.地点不能犯未遂5.刑事责任消灭的法定事由包括( )A.追诉时效届满B.行为人死亡C.缓刑考验期满D.刑罚被赦免6.下列哪些情形不属于累犯( )A.前罪或后罪其中之一不是故意犯罪B.在前罪判决执行中又犯新罪C.前一故意犯罪执行完毕后5年内发现原判决漏判了另一故意犯罪D.在前罪缓刑期间又犯新罪7.我国刑法分则法定刑的规定形式包括( )A.只规定最高限度B.只规定最低限度C.既规定最高限度,又规定最低限度D.规定两种以上主刑或者两种以上主刑并规定附加刑E.援引其他条款的法定刑8.下列哪些行为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A.某甲从国外购得价值200余万元的黄金运输进境,偷逃应交税款100万元B.钱某在内海收购走私汽车价值500万元,贩买后得利200万元,没有合法证明C.王某为走私柴油的犯罪人提供资金800万元,致其走私偷逃应缴税额达260余万元D.李某走私香烟货值300余万元,偷逃关税额达170余万元9.洗钱罪的上游犯罪包括( )A.毒品犯罪B.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C.走私犯罪D.恐怖活动犯罪10.下列行为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的有( )A.使用伪造的信用卡B.伪造信用卡C.盗窃信用卡并使用D.恶意透支四、名词解释(5个,每个3分,共15分)1.属人原则2.刑事责任能力3.时效中断4.量刑5.工程重大责任事故罪五、简答题(共15分)1.什么是刑法?广义的刑法由哪几部分组成?(7分)2.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构成特征是什么?六、论述题(15分)简述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异同?七、案例分析题(15分)被告人傅某,男,25岁,某建筑公司工人。
赖某,男,20岁,职业同上。
2001年8月上旬,傅、赖在某工地多次议论去某县武警中队驻地盗窃枪支。
傅说自己在那里当过几年兵,地形熟悉,知道枪支存放地点,放枪的地方不上锁,枪支管理比较松,于是二人商定由傅进入,赖在围墙外接应。
同月16日午饭后,由傅带路,两人乘车于当晚7时左右到达某县,下车后二人直往武警中队驻地,当走到驻地围墙外时,傅发现与当年他在这里当兵时的情况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墙外有住户,墙里灯光明亮,似有人在施工。
傅、赖二人在围墙外的马路上走了一个来回,傅对赖说,“今晚肯定有加岗,进不去,那就算了吧”。
赖表示赞同。
于是二人欲返回。
回去班车已过,二人为了回家,趁无人将路边一价值8000 余元的摩托车锁撬开,推行了约300米后,被失主发觉追赶,后被抓获。
二人遂交待了他们的所有行为。
问:对傅某、赖某的行为应如何处理?为什么?一、判断正误(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刑法的司法解释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对刑法的含义所作的解释。
(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空间效力及于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在内的所有中国领域。
( )3.应受刑罚惩罚性是一切犯罪的基本特征之一,因此对任何犯罪行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免除刑罚处罚。
( )4.危害结果是犯罪行为对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物质损害。
( )5.聋哑人和盲人犯罪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6.对尚未开始或已经结束的不法侵害行为进行防卫的,是防卫不适时,造成严重后果的,应负刑事责任。
( )7.在犯罪预备过程中,自动停止犯罪的,也构成犯罪中止。
( )8.团伙犯罪,即集团犯罪。
( )9.牵连犯属于实质上的数罪,但不以数罪并罚,而只能按从一重罪处断的原则,按照其中一罪从重处罚。
( )10.对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对在审判前的羁押期间作了人工流产的怀孕妇女,也不能适用死刑。
( )11.前罪或后罪有一个是过失的,都不构成累犯。
( )12.刑法第128条第1款规定,“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该条的罪状方式为引证罪状。
( )13.资敌罪是指战时供给敌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资敌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
( )14.劫持航空器罪的对象为正在飞行当中的航空器。
( )15.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主观方面只能表现为故意。
( )16.事前与上游犯罪分子通谋,事后实施了洗钱行为的,不构成洗钱犯罪。
( )17.假冒注册商标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同时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和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 )18.区分故意伤害致死与过失致人死亡的关健在于查明行为人有无伤害他人身体的故意。
( )19.重婚罪的主体不限于已经有配偶的人。
( )20.构成窝藏、包庇罪,行为人与被窝藏或被包庇的人,必须事先没有通谋,否则对行为人应以他人所犯之罪的共犯论处。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我国公民某甲在国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应判处的法定刑幅度为2年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 )A.应当予以追究B.不应当予以追究C.可以不予追究D.如果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就可以不追究2.某一危害行为在下列哪些情况下不认为是犯罪( )A.情节轻微或危害不大的B.情节显著轻微或者危害不大的C.情节轻微并且危害不大的D.情节显著轻微并且危害不大的3.根据刑法的规定,破坏交通工具罪的对象是( )A.火车、汽车、电车、拖拉机B.汽车、电车、船只、摩托车C.电车、船只、航空器、火车轨道D.船只、航空器、火车、汽车、电车4.甲带邻居家5岁的小孩乙去河里游泳,因没有看管好孩子,致使乙在河里溺水死亡。
甲应负不作为犯罪的刑事责任。
甲不作为犯罪中的义务来源是( )A.法律的直接规定B.职业上或业务上的要求C.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D.先前行为引起的义务5.假冒注册商品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 )A.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B.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C.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D.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6.王某等五人因与李某有仇,某天深晚,将李某家三亩弥猴桃树全部砍死,造成直接损失达5万余元,其行为构成( )A.破坏生产经营罪B.故意毁坏财物罪C.滥伐林木罪D.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7.下列哪一种情况属于法定的一罪( )A.想象竞合犯B.连续犯C.结合犯D.牵连犯8.死刑只适用于( )A.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B.罪恶重大且屡教不改的犯罪分子C.罪行严重且民愤极大的犯罪分子D.民愤极大、情节恶劣的犯罪分子9.李某误认为男童肖某为女童而欲实施强奸行为,当发现是男童后又对之实施了鸡奸行为,其行为构成( )A.强奸罪(未遂)B.猥亵儿童罪C.强奸罪(未遂)和猥亵儿童罪D.侮辱罪10.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借到M国探亲的机会滞留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