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基础知识总结
2020年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
![2020年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https://img.taocdn.com/s3/m/5de8a7cb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cf.png)
2020年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二基础知识总结XXX1、给加点字注音:分泌()沁园春()百舸()坎坷()拜谒()遏制()竭力()挥斥()干坼()遒劲()酋长()谩骂()散漫()花蔓()惆怅()稠密()绸缪()寥廓()峥嵘()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2、文学常识:词:又叫诗余、长短句、曲子词、乐府,是我国传统的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盛行于宋最初的词都是配合曲调来歌唱的,后来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一种纯粹的文学样式词根据长短来分,有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词的一段叫阙,也叫片。
词牌:古人填词用的曲调的名称,与作品内容无太大关系同一词牌的词结构格式相同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格雨巷1、给加点的字注音:寂寥()彷徨()彳亍()颓圮()舷梯()娴熟()悬崖勒马()弦外之音()按捺()刚毅木讷()方凿圆枘()静谧()猕猴()所向披靡()奢靡()矫揉造作()繁衍()挑衅()2、成语悬崖勒马:比喻临到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弦外之音:比喻言外之意再别康桥青荇()长篙()蒿里行( )枯槁( )浮藻()缫丝()漫溯()晦朔()斑斓()阑干()波澜()笙箫()萧瑟()大堰河—我的保母1、字音大堰河()荆棘()火钵()忸怩()冰屑()凌侮( )叱骂()团箕()赐与()碾了三番()2、字形大堰河/偃旗息鼓凌侮/诲人不倦叱骂/诧异红漆/膝盖豆浆/船桨辗转/碾了三番3、词语童养媳:旧社会中领养人家的女孩做儿媳妇,等儿子长大后结婚,叫XXX养的儿媳妇叫XXXXXX:生长在瓦缝中的野草火钵:用来盛火取暖的瓦盆钵,陶制的器具,形状像盆而小团箕:一种用竹篾或柳条编成的圆形器具,用来盛晒粮食等典押:典和当忸怩不安:形容不好意义或不大方的模样咒语:说希望人不顺利的话天伦叙乐:指家庭骨肉团聚的欢喜4、文学常识XXX(),原名XXX,现代有名诗人作者把个人的悲欢融合到民族和人民的魔难与命运中,施展阐发出对光亮的热烈神往与追求,富有激烈的时期感和现实性,感情深挚,作风独特,是继XXX、XXX等人以后推进一代诗风的紧张诗人诗集有《大堰河》《北方》《归来的歌》等自传性抒怀长诗《大堰河—我的保母》是XXX的成名作XXX退秦师《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XXX所作,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因为《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高中语文必修一基础知识总结(第二单元)
![高中语文必修一基础知识总结(第二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3e5fb34accbff121dc368362.png)
必修一第二单元一、语言基础(一)字音氾南(fán)阙秦(quē) 逢孙(páng) 佚之狐(yì) 秦伯说(yuè) 夜缒而出(zhuì)目眩(xuàn) 濡缕(rú)忤视(wǔ)共其乏困(gōng) 无能为也矣(wéi)变徵(zhǐ) 督亢(kàng) 拊心(fǔ) 燕国(yān) 戮没(mò) 箕踞(jījù)自刎(wěn) 叱骂(chì) 卒起(cù) 樊哙(fán kuài)彘肩(zhì) 瞋目(chēn)刀俎(zǔ) 参乘(shènɡ) 杯杓(sháo) 戮力(lù) 玉玦(jué)飨士卒(xiǎng)奉卮酒(zhī) 毋内诸侯(nà) 鲰生说我(zōu shuì) 眦尽裂(zì) 按剑而跽(jì)数目项王(shuò) 欲王关中(wàng)(二)生难词语贪得无厌: 贪心大,老不满足。
因人成事: 依凭他人办成事情。
过河拆桥: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曾经帮助自己的人抛开。
秦晋之好: 春秋时期,秦、晋两国的国君好几代都互相通婚,后泛指两家联姻。
箕踞: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拊心:搥胸,这里形容非常痛心。
切齿拊心:咬牙捶胸,形容极端痛恨的样子。
又作切齿腐心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图穷匕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毕露发上指冠:形容极度愤怒。
悲歌击筑: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变徵之声:常作悲壮之声。
戮没:杀戮和没收飨:用酒食款待宾客,这里意为犒劳。
劳苦功高:指勤劳辛苦,立下大功。
秋毫无犯:秋毫,秋天鸟兽新长的毛;原指细小的东西都不侵犯,现多形容纪律严明,丝毫不侵犯群众的利益。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别人是刀和砧板,自己是放在砧板上被宰割的鱼和肉。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考知识点-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考知识点-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https://img.taocdn.com/s3/m/9a7335ec866fb84ae55c8d07.png)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考知识点|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高一语文必修一有哪些知识点需要我们掌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起来学习下吧。
一、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第一单元q n(沁)园春分m (泌) m n(漫)江 m n(谩)骂百gě(舸) 寥ku (廓) xi (携 )来zhēng(峥)嵘挥斥方qi (遒)万户h u( 侯 )浪 (遏)飞舟 p ng(彷)徨寂li o(寥) 彳ch (亍) 惆ch ng(怅)凄wǎn(婉) 颓pǐ(圮) 青x ng(荇) 浮zǎo(藻) 漫s (溯 )长gāo(篙) hāo草 (蒿 ) 枯gǎo(槁 ) 斑l n(斓)shēng(笙)箫青tāi(苔 ) 荆j (棘) 火bō(钵) niǔ(忸)怩麦zāo(糟) 发ji o(酵 )d n (炖)肉团jī(箕) 凌wǔ(侮 ) ch (叱)骂踟ch (蹰 )第三单元li o(寥)落长歌d ng(当)哭fěi (菲)薄桀 o (骜) di (喋)血立Pū(仆) 风尘p p (仆仆) l n(赁)屋 n(黯)然 (噩)耗尸h i(骸) chuāng(创)伤浸z (渍) g n(干)练zhǎn(辗)转yǔn (殒)身不x (恤) 作yī (揖) tǎng(倘)使解pōu (剖) 步lǚ(履)谦x n (逊) jiǒng(迥)乎不同bǐng(屏)息叱zh (咤)风云 ch (诧)异 l (莅)临第四单元紫jīng (荆) 花易zh (帜) 停b (泊) 超z i (载) 登zǎi (载)mēng骗(蒙) měng古 (蒙) 婆suō (娑) 梦(噩)xī(嬉)笑zhu n写(撰) ch 菊(雏) zh 息(窒) 绿树成yīn(阴) ō夺(剥)bāo(剥)果皮夏yǎn (衍) l ng堂(弄) 游shu (说) q 据(契)ǎo断(拗) o口(拗) 执ni (拗) d ng(锭)壳hǒng骗(哄)起h ng (哄) 气hōnghōng (哄洪) ru (偌)大污mi (蔑) chuǎi测(揣)chuāi(揣)着挣chu i (揣) y 年(翌) h ng(横)亘 h ng(横)财酝ni ng (酿) zuō(作)坊一鼓zu 气(作)二、辨析下列汉字的字形第一单元沁香分泌谩骂漫江惆怅为虎作伥苍茫沧桑阻遏碣石彷徨惶然惋惜哀婉颓圮杞人忧天祭祀沉淀纸锭绽放彷徨牌坊惆怅稠密丝绸无耻谰言斑斓波澜朔风追溯挑衅河畔碾碎辗转堤堰揠苗助长偃旗息鼓凌侮陵墓棱角忸怩纽扣枢纽心扉雨雪霏霏第三单元精悍陨身不恤屠戮捍卫陨石邮戳演绎枯燥翻译暴躁诧异作揖屋檐叱咤缉拿瞻仰姹紫嫣红编辑赡养第四单元撤离车辙清澈步履木屐废墟嘘寒问暖谄媚陷阱循着遁世黯然谙熟(1)戊戌戍戎戒戊:读w ,注意字形内中空空,注意字义天干第五位,如戊戌。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整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bf62f30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6f.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整理本文将介绍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中所涉及的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文学定义文学是运用语言艺术地再现现实生活、展示人们精神世界的艺术形式。
文学体裁- 诗歌:古体诗、近体诗、民间诗歌- 散文:古代散文、现代散文- 小说:传统小说、现代小说- 戏剧:昆曲、京剧、话剧、音乐剧、电影、电视剧文学修辞- 比喻:用某种形象说法直接点明所要表达的意义,或为使所要表达的思想更加深刻、生动、形象而采用的一种修辞方式。
- 比拟:指用类似事物来比方所要表达的人或事。
- 对比:通过对比两个事物的相似点和差异点,来强调其中一方的某种性质或思想感情。
- 借代:指用不同的词语代替所要表达的意义。
- 排比:用一系列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把几个意义相同或相似的词语排列在一起,以加强修辞效果。
- 暗示:通过合理地安排语言,使句子的字面意义和所表达的深层意义相符合,使读者自己去进行思考和理解。
- 省略:因语言表述方式的特殊需要,可以不按照语法规则来表达完整的语句,让读者推断出上下文的意思。
常用修辞手法- 借景抒情:借助自然景物抒发感情,以表现诗人的心情。
- 擬人:把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赋予生命,以形象化地表现出来,使文章生动、形象。
- 反复:反复使用同一字符、同一词组或同一句式,以达到一种强调作用,让文章更加生动有力。
- 夸张:为了加强语言效果和鲜明的形象,有意或夸大所要表达的内容,使表达更加生动。
- 借物: 把生物或非生物事物当成表达文学情感的形象符号,增强文章中的形象的象征性和艺术性。
本文简要介绍了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中所涉及的文学常识,包括文学定义、文学体裁、文学修辞和常用修辞手法等,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字词整理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字词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4da97c82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f5.png)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字词整理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字词知识整理字词是高中语文必考的基础知识。
下面是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字词知识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单元:词组、字音___:沁园春分,明月松间照。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峥嵘岁月:这是一部让人感到峥嵘岁月的小说,讲述了一个普通人的传奇故事。
___:这座城市拥有万户千门,是中国历史上的古都之一。
挥斥方遒:他挥斥方遒地指出了问题所在,让大家受益匪浅。
___骂:他在船上漫___骂,让人们感到非常不舒服。
携来___:他携来___,让整个湖面变得非常平静。
寥寥无几:这种珍稀动物在野外寥寥无几,非常难得一见。
颓然倒下:他在长时间的奔波之后,终于颓然倒下了。
青荇湖畔:湖畔上长满了青荇,非常美丽。
藻长篙高:这艘船上的藻长篙高,让人们感到非常震撼。
蒿草枯萎:这片草地上的蒿草已经枯萎了,显得非常凄凉。
槁木无情:这些槁木无情地矗立在山间,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箫声咽咽:箫声咽咽,让人们感到非常悲伤。
苔痕上阶绿:这些苔痕上阶绿,显得非常清新自然。
溯洄从之:这条河溯洄从之,一直延伸到远方。
棘矢之伤:他身上的棘矢之伤非常严重,需要尽快治疗。
钵盂相继:这些钵盂相继地排列着,非常整齐。
___作态:他的忸怩作态让人感到非常不舒服。
糟糠之妻:他的妻子是一位糟糠之妻,非常勤劳。
酵母发酵:这些酵母在发酵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炖肉团:这些炖肉团非常香,让人垂涎三尺。
箕山之志:他的箕山之志非常高远,让人们感到非常敬佩。
侮辱他人:侮辱他人是不道德的行为,应该受到惩罚。
叱咤风云:他在商场上叱咤风云,成为了一名成功的商人。
踟蹰不前:他踟蹰不前,让人感到他非常犹豫。
___:舵手指挥着船只,让它顺利地通过了狭窄的水道。
___不断:他的跫音不断地传来,让人们感到非常安心。
___不挂:春帷不挂,让人们感到非常清新自然。
扉页:这本书的扉页非常漂亮,让人一眼就能被吸引。
岚雾弥漫:这座山上的岚雾弥漫,让人感到非常神秘。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https://img.taocdn.com/s3/m/c2efe5c2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d5.png)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高一语文必修一》是由人教版出版的教材,适用于高一年级学生。
本教材主要内容包括文学常识、课文讲解、写作和阅读技巧等方面的知识点。
下面将对《高一语文必修一》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第一部分:文学常识1. 文学的定义:文学是通过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包括文学作品和文学创作两个方面。
2. 文学的分类:文学可以根据文学作品的内容、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等来进行分类,如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散文与诗歌、小说与剧本等。
3. 文字学和文学批评学:文字学研究文字的产生、演变和运用规律;文学批评学研究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评价作品的艺术成就和思想性质。
4. 古代文学史:古代文学史是研究古代文学发展历程和作家及其作品的学科,可以根据朝代和文学流派进行划分。
第二部分:课文讲解1. 《阿Q正传》:这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一个懦弱的自负者阿Q的形象,通过阿Q的形象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弱点和精神状态。
2. 《荷塘月色》:这是朱自清先生的作品,描写了作者在荷塘中静静散步的情景,通过塑造荷花和月色的形象,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美的追求。
3. 《春》:这是于谦先生的作品,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动物的活动,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4. 《古诗十九首》:这是课本中收录的古代诗歌作品,包括《静夜思》、《登鹳雀楼》、《江雪》等,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展现了古代诗歌的魅力。
5. 《读书》:这是余光中先生的作品,通过讲述一个读书人的心路历程,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
第三部分:写作技巧1. 描写的技巧:描写是指通过言语描绘事物的形象和状态,可以通过五感的描述、比喻和拟人等手法来丰富描写效果。
2. 叙事的技巧:叙事是指通过叙述事件的情节和人物的行为来表达故事的过程和情感,可以通过时间的顺序、场景的切换和人物的对话等手法进行叙述。
3. 说明的技巧:说明是指通过解释、推理和论证等方式来阐明观点和说明事物的性质、原因和结果,可以通过例证、比较和举例等手法进行说明。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18f375060066f5335a812151.png)
10、梁实秋(1903—1987),现代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代表作品有《雅舍小品》《雅舍谈吃》《看云集》《偏见集》,长篇散文集《槐园梦忆》等。译有《莎士比亚全集》,主编有《远东英汉大辞典》。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7)、郎中:宫廷的侍卫。民间又称医生。
对联为竖行书写,中间不加标点。黏贴时,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2)1、《沁园春长沙》选自《毛泽东诗词选》
2、《相信未来》选自《食指的诗》。食指原名郭路生,生于1948年,中国现代诗人。作品有《海洋三部曲》《这是四点零八分的背景》等。
3、、江河,原名于友泽,生于1949年,北京人,中国现代诗人。作品有《纪念碑》《星星变奏曲》。
4、《十八岁和其他》选自《台湾散文精粹》。作者:杨子,原名杨选堂,生于1923年,广东梅州人。作品有《浸洒的花朵》《感情的花季》。
5、蒋士铨:清代文学家。屠格涅夫;俄国作家。徐志摩:中国现代诗人。吉辛:英国小说家。新月派;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的新诗流派。惠特曼;美国诗人。肖洛霍夫;苏联作家。
6、《我的四季》作者;张洁,生于1937年,辽宁抚顺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爱,是不能忘记的》《城中的翅膀》。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473c88c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42.png)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高中语文必修一的学习是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基础,它涵盖了丰富的文学知识、语言表达技巧以及文化背景理解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对高一语文必修一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
一、古诗文的鉴赏与理解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对于高中生来说,学会鉴赏和理解古诗文是一项基本技能。
在必修一的课程中,学生将接触到不同朝代的诗歌和散文,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风格。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古诗文的基本知识,如诗歌的格律、韵律,散文的体裁特点等。
同时,通过背诵和解读经典诗文,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现代文阅读与写作现代文阅读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修一的现代文涵盖了小说、散文、议论文等多种体裁,通过阅读这些文章,学生可以学习到丰富的语言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应该注重对文章主旨的把握,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并学会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此外,写作技能的培养也是必修一的重点,学生需要通过写作练习,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语言知识与运用语言知识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包括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
在必修一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实词、虚词,了解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表达习惯。
同时,对于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规则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此外,修辞手法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四、文学作品的深入分析必修一的课程中包含了多部文学作品的深入分析,这些作品不仅是文学艺术的典范,也蕴含了深刻的思想内容。
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分析,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从不同角度解读文本,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
在分析文学作品时,学生应该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以及文化传统等因素,全面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五、文化背景与理解文学作品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对于文学作品的学习,不能脱离其文化背景。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02b19ec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6b.png)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知识点总结高中语文是一门涉及面广、知识点多而又重要的学科,是我们整个学业生涯中必修的科目。
而必修一至必修五,就是高中语文的基础内容,覆盖了文学、语言、修辞等各个方面。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会对知识点进行总结,以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些重要的知识。
一、必修一必修一是高中语文的入门课,主要涉及文言文和现代文的阅读、写作等方面。
1.文言文文言文是必修一中的重点之一,需要掌握的关键知识点有:(1)词语辨析(如“与”、“同”、“均”、“俱”等)(2)句子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等)(3)句型分析(如并列句、复合句等)(4)修辞手法(如夸张、比喻等)2.现代文现代文是必修一的另一大重点,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包括:(1)文章结构和内容的分析(2)作文技巧和规范(如段落的写法、标点符号的使用等)(3)修辞手法(如排比、借代等)二、必修二必修二侧重于文学修养,包括文学史、文学作品的鉴赏、文学手法等。
1.文学史文学史是必修二的关键内容,需要理解的知识点包括:(1)文学史的概念和分类(2)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和流派(3)文学作品与时代的关系2.文学鉴赏文学鉴赏是必修二中的重点之一,需要掌握的关键知识点有:(1)文学作品的基本结构和含义(2)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3)文学手法的应用和效果三、必修三必修三主要涉及现代文和文言文的鉴赏、翻译和写作。
1.现代文鉴赏和写作现代文鉴赏和写作是必修三的重点之一,需要掌握的关键知识点有:(1)理解现代文中的主题和立意(2)把握现代文中的论点和论据(3)掌握现代文的写作技巧和规范2.文言文翻译和鉴赏文言文翻译和鉴赏也是必修三的重点之一,需要掌握的关键知识点有:(1)掌握文言文的基本意义和表达方式(2)理解文言文中的单词和成语(3)识别文言文的修辞手法四、必修四必修四是高中语文中难度较大的一门课程,重点关注现代文的鉴赏和写作。
1.现代文鉴赏现代文鉴赏是必修四的重点,需要掌握的关键知识点有:(1)深入揭示现代文的主题和文化内涵(2)掌握现代文的文体特点和表达技巧(3)掌握现代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2.现代文写作现代文写作是必修四的另一大重点,需要掌握的关键知识点包括:(1)写作技巧和规范(2)修辞手法的应用和效果(3)文章结构和内容的分析五、必修五必修五是高中语文中的重中之重,重点关注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整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e6da5bc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ae.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整理一、文学的定义和特点- 文学是通过语言艺术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
- 文学作品通过言辞、形象、节奏等元素来表达主题和情感。
- 文学作品通常有艺术性、真实性和情感性等特点。
二、文学作品的分类1. 散文- 散文是以平实的语言,真实的思想和情感来表达主题的文学形式。
- 散文可分为议论文、叙事文和描写文等不同类型。
2. 诗歌- 诗歌是运用韵律和节奏的语言形式来表达主题和情感的文学形式。
- 诗歌可分为古诗、近代诗和现代诗等不同风格。
3. 小说- 小说是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形象、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的文学形式。
- 小说可分为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等不同长度。
4. 戏剧- 戏剧是通过角色对话和舞台表演来展现情节和思想的文学形式。
- 戏剧可分为悲剧、喜剧和历史剧等不同类型。
三、文学常识1. 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包括先秦文学、汉代文学和唐宋文学等时期的文学作品。
- 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文学作品有《诗经》、《史记》和《红楼梦》等。
2. 现代文学- 现代文学是指20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
- 具有代表性的现代文学作品有《茶馆》、《围城》和《活着》等。
3. 人物形象-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作品中展现剧情和思想的核心。
- 人物形象可通过言辞、行为和心理描写来展示。
4. 意象和象征- 意象是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描述来表达抽象思想和情感。
- 象征是通过具象的事物来代表特定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以上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的整理,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 注意:以上内容为LIA的独立创作,未引用任何无法确认的内容。
高中语文知识点梳理-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知识点梳理与总结
![高中语文知识点梳理-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知识点梳理与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41ace53240c844768eaee05.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知识点梳理与总结第一单元——诗歌一、单元教材及学习重点说明:这个单元主要指导学生鉴赏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
本单元有中国诗歌、外国诗歌,大都是广为传诵的名篇佳作。
主题可以共用一个“情”字来概括:《沁园春长沙》中的革命豪情,《雨巷》中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再别康桥》中对母校的绵绵别情,《错误》中闺中思妇对“归人”的怨情……情感“风景”可谓丰富多样。
教学时,用“情”这根线串起这些看似各不相关的诗歌“珍珠”,学生必收获情感,启迪思想。
这个单元的鉴赏重点是情感与意象。
情感与意象,既是指单元鉴赏重点,也可以说是诗歌鉴赏的主要方法,即:一方面要注意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要分析诗中运用的意象。
下面分别说说这两个方面。
如何体会诗中的情感呢?尤其是如何把握比较含蓄甚至隐晦的诗歌如《雨巷》《断章》等表达的思想情感呢?可主要从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思想生平和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三个方面入手。
欣赏技巧是重要的,但须提醒学生要有意识地增加生活阅历,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文化修养,尤其要广泛阅读中外名诗,培养对诗的感受力和读诗的趣味。
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意象是诗歌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意”即欣赏者的心意、情志,“象”即形象、物象,意象即审美主体眼中的形象或心中的物象,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有形与无形的统一。
具体教学中,要注意区分诗中的描述性意象和比喻性意象(又称为实生活意象和象征性意象)。
描述性意象或实生活意象,在《再别康桥》用得较多,如“云彩”“金柳”“波光”“水草”“星辉”“夏虫”等,而像《雨巷》中的“丁香”“姑娘”、则为比喻性意象或象征性意象,它们表达的诗人思想情感丰富深刻,更吸引人,因而更值得揣摩、品味。
二、复习要点:1、基础知识(字音、字形、词语)。
2、按要求朗诵。
3、诗歌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经历。
4、相关的文学常识。
5、分析意象;发挥想像;感受真情;陶冶性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知识总结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知识总结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bbcaa930b1c59eef9c7b487.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复习【必修一第一单元诗歌知识复习】一、依据拼音写出汉字。
qìn()园春分mì()百gě()zhēng()嵘寥kuò()万户hóu()挥斥方qiú()màn()江màn()骂xié()来浪è()飞舟漪lún()páng()徨寂liáo()惆chàng()凄wǎn()颓pǐ()青xǐng()浮zǎo()长gāo()hāo草()枯gǎo()斑lán()流lán()shēng()箫青tāi()漫sù()荆jí()火bō()niǔ()怩高中语文麦zāo()发jiào()dùn()肉团jī()凌wǔ()chì()骂踟chú()duò()手qióng()音春wéi ()窗fēi()彳chù()雾ǎi()和ǎi()二、辨析以下汉字的字形沁香分泌诅咒漫江难过苍莽沧桑阻遏碣石徘徊惶然浓密痛惜哀婉颓圮祭祀积淀纸锭绽开彷徨牌楼难过助讨为虐丝绸无耻谰言斑斓波涛朔风追忆寻衅河边碾碎展转庸人自扰堤堰揠苗滋长消声匿迹凌侮陵墓棱角腼腆纽扣枢纽心扉雨雪霏霏高中语文三、掌握下边词语的词义峥嵘:挥斥方遒:激扬:徘徊:典押:天伦:颓圮:瓦菲:凌侮:四、近义词辨析1、寥廓:(天空)高原空旷。
辽阔:(土地海洋等)辽远广阔。
2、意气:意志随和概,志趣和性格。
也指因主观偏执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意气相投。
高中语文义气:因为个人关系而甘于肩负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派。
如讲义气。
3、截止:遏止,控制(一般只好是必定程度上的成效)。
遏止:使劲阻挡住。
比如:()不住胸中的怒火。
滔滔大水,不行()。
()对方的攻势。
积淀:指沉到溶液基层的难以溶解的物质,比喻凝集,积累。
积淀:指长时间累积起来的风俗、文化。
2024年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
![2024年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https://img.taocdn.com/s3/m/3c1b6062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e1.png)
2024年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____年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一篇:古代文学常识1. 文言文基本功:古文阅读技巧、词语解释、古文翻译。
2. 古代文学概述:古代文学的发展阶段、主要流派及代表作家。
3. 唐宋词:词的定义、特点、鉴赏方法,唐宋词的代表作品及作者。
4. 宋元话本小说:话本小说的定义、特点,代表作品及作者。
5. 传统戏剧:元曲、元杂剧的特点、代表作品及作者。
6. 古代散文:散文的定义、特点,古代散文的代表作品及作者。
第二篇:古代诗歌鉴赏1. 五言绝句:五言绝句的定义、特点,五言绝句的鉴赏方法。
2. 七言绝句:七言绝句的定义、特点,七言绝句的鉴赏方法。
3. 诗歌写景: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运用修辞手法写景的技巧。
4. 唐人的爱情诗:唐代爱情诗的特点、写情一般技巧。
5. 唐咏史诗:唐代咏史诗的特点、写史的一般技巧。
第三篇:现代文学常识1. 白话文阅读:现代白话文阅读技巧、文学鉴赏方法。
2. 新诗:新诗的定义、特点、鉴赏方法,新诗的代表作家及代表作品。
3. 小说:小说的定义、特点,代表作品及作家,小说鉴赏方法。
4. 戏剧:现代戏剧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品及作家。
5. 散文:现代散文的特点、代表作家及作品,散文鉴赏方法。
第四篇: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的构造方式对比1. 古代诗歌的构造方式: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的构造方式。
2. 现代诗歌的构造方式:自由诗与固定诗的构造方式。
3. 句式与篇章结构: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在句式与篇章结构上的对比。
4. 诗歌语言与意象: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在语言与意象上的对比。
第五篇:现代新表达形式分析1. 新闻报道与特写报道:新闻报道的定义及特点,特写报道的定义及特点。
2. 读后感与观后感:读后感的写作要求与技巧,观后感的写作要求与技巧。
3. 书信:书信的种类与格式,书信的写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4. 广告语:广告语的构造特点,广告语的鉴赏方法。
5. 网络语言与宣传文案:网络语言特点与宣传文案的写作技巧。
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套笔记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套笔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1e957be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1e.png)
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套笔记整理第一章文学常识
1. 文学的定义与特点
- 文学是人类表达思想、情感和体验的艺术形式。
其特点包括:言之有物、形象生动、感情真实、语言优美等。
2. 文学的分类
- 古代文学:包括诗、词、曲、文言小说等。
- 现代文学:包括小说、散文、戏剧、新闻文学等。
3. 修辞手法的运用
- 比喻: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类比,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 拟人:将非人化的事物赋予人的特质,增强表达效果。
- 夸张:夸大事物的程度,以突出表达的效果。
- 排比:通过列举相同句式的词语或句子,使文章结构紧凑、
语言生动。
第二章修辞技巧
1. 修辞的基本概念
- 修辞是指通过运用特定的语言技巧,使文本更加富有感染力
和表现力的手法。
2. 修辞手法的分类与应用
- 比喻:通过类比两个不同的事物,以引发读者的共鸣与思考。
- 拟人:将非人化的事物赋予人的特质,使其更加生动形象。
- 夸张:夸大表达的内容,以吸引读者的注意。
- 对偶:通过对称排列的语句或词语,使文章更加朗朗上口。
- 反问: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发读者思考与回答。
第三章唐诗宋词欣赏
1. 唐诗的特点与风格
- 唐诗以骨骼清奇、意境深远、表达精炼为特点。
分为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两种形式。
2. 宋词的特点与风格
- 宋词以婉约细腻、感情真挚、意境深沉为特点。
对爱情、自然和人生等主题表达深入。
以上是高中语文必修一的全套笔记整理,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与我联系。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1a8f56a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84.png)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导语】进入高中后,很多新生有这样的心理落差,比自己成绩优秀的大有人在,很少有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心理因此失衡,这是正常心理,但是应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作者高一频道为正在努力学习的你整理了《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整理》,期望对你有帮助!1.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整理词类活用予分当引决(名词作状语,按名分)诡踪影(形容词作动词,神秘,隐藏)草行露宿(名词作状语,在草丛里,在露天)道海安、如皋(名词作动词,取道)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词作动词,为……作序)去今之墓而葬焉(名词作动词,修墓)其疾病而死(名词作动词,患疾病)缇骑按剑而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名词作动词,抚慰)众不能堪,而仆之(动词使动用法,使……倒地)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名词作动词,用盒子装)不敢复有株治(动词作名词,连累治罪的事情)不能容于远近(形容词作名词,远近的百姓)则尽其天年(形容词作动词,享尽)人皆得以隶使之(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奴仆那样)安能屈豪杰之流(动词使动用法,使……屈身)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名词作动词,作记)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驻军、驻扎在函陵)邻之厚,君之薄也(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削弱)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动词使动用法,使……亡)越国以鄙远(名词意动用法,以……为鄙,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阙秦以利晋(动词使动用法,使……侵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益)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名词作状语,在东方、在西方;名词使动用法,使……为边疆)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名词作状语,向西)间至赵矣(名词作状语,从小路)卒廷见相如(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上)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名词作动词,走上前)怒发上冲冠(名词作动词,向上,竖起)臣乃敢上璧(名词作动词,献上)舍相如广为传(名词作动词,安置住宿)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名词作动词,穿,怀里藏着)赵王鼓瑟(名词作动词,弹)秦御史前书曰(名词作动词,走上前)左右欲刃相如(名词作动词,用刀杀)臣舍人相如止臣曰(使动用法,使……止,禁止)宁许以负秦曲(使动用法,使……承当)归璧于赵(使动用法,使……归)臣请完璧归赵(使动用法,使……完全)大王必欲急臣(使动用法,使……急,逼迫)秦王恐其破璧(使动用法,使……破)未尝有坚明束缚者也(使动用法,使……坚明,坚守,恪守)毕礼而归之(使动用法,使……完毕)且庸人尚羞之(意动用法,以……为羞)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 吾得兄事之(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常以身翼蔽沛公(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沛公军霸上(名词作动词,驻扎)道芷阳间行(名词作动词,取道)籍吏民(名词作动词,登记)范增数目项王(名词作动词,用眼示意)素善留侯张良(形容词作动词,与……友善)此其志不在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地方)沛公今事有急(形容词作名词,危急的事)豪毛不敢有所近(形容词作动词,接触,感染)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名词使动用法,使……为王)臣活之(动词使动用法,使……活)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动词使动用法,使……随从)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动词使动用法,使……纳入)拔剑撞而破之(动词使动用法,使……破)秋水时至(名词作状语,按时)顺流而东行(名词作状语,向东)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名词作状语,朝东,向东)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意动用法,以……为少;以……为轻)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形容词作名词,美景)众闻则非之(形容词作动词,指责、非难)上为政者得则罚之(名词作状语,在上)以亏人自利也(使动用法,使人亏)从而誉之(名词作动词,称赞)2.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古今异义1、室仅方丈(方丈,古:一丈见方今:庙宇里的住持)2、墙常常而是(常常,古:到处今:常常)3、余自束发(束发,古:表示儿童今:扎头发)一词多义1、始室始洞然(副词,才)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副词,起初,起先)2、过日过午已昏(动词,偏过)大母过余曰(动词,探望)从轩前过(动词,经过)3、置顾视无可置者(动词,放置)内外多置小门(动词,设置)4、而余扃牖而居(连词,表修饰)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连词,表并列)墙常常而是(连词,表修饰)某所,而母立于兹(通“尔”,代词,你的)呱呱而哭泣(连词,表修饰)5、为始为篱,已为墙(动词,扎/砌)轩东故尝为厨(判定词,是)庭中通南北为一(判定词,是)吾从板外相为应对(介词,为,给)余稍为修萁(介词,为,给)6、以以当南日(连词,表目的,用来)能以足音辨人(介词,凭借)执此以朝(相当于“而”,连词,表修饰)7、谓且何谓阁子也(叫做)妪每谓余曰(告知,对……说)8、一庭中通南北为一(整体)先妣尝一至(副词,时而)9、日不能得日(阳光)日过午已昏(太阳)一日,大母过余曰(天,一昼夜为日)10、先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在……之前)先大母婢也(去世的,已故的)11、前前辟四窗(名词作状语,在前方)从轩前过(前面)12、之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助词,的)他日汝当用之(代词,指象笏)儿之成(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顷之(助词,调解音节)13、西东犬西吠(名词作状语,向西边)室西连于中闺(西边)14、得不能得日(照到)得不焚(能够)15、已日过午已昏(副词,已经)已为墙(副词,不久)16、当以当南日(挡住)他日汝当用之(应当)17、然室始洞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然余居于此(连词,然而,但是)18、书借书满架(书籍)或凭几学书(写字)19、食小鸟时来啄食(食品)欲食乎(吃)20、大大类女郎也(副词,很,非常)先大母婢也(大母,双音节词,指祖母)21、所某所而母立于兹(地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动词前的指导代词,……的……)22、从吾从板外相为应对(介词,由,自)从余问古事(动词,跟从)23、自余自束发(从,由,介词)自语曰:“……”(自己,代词)24、归吾妻来归(动词,女子出嫁)吾妻归宁(动词,返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二、复习范围:语文课本中注了音的字词及练习(《能力培测》)中出现过的字词
2、 字形
B 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留恋 流连忘返 厉害 利害得失 B.质疑 不容置疑 符合 随声附合 C.变换 变幻莫测 旁证 旁征博引 D.株连 珠联璧合 大意 微言大义
3、正确使用词语——实词
1、(2001年全国)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 D 是 ①这位发言人 指出,美方对这次撞机事件必须承担全部责任, 向中国人民作出交代,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②尽管这只是一次 ,但民警与保安的迅速出击,表明本市第 一个进入校园的电子保安报警系统已经成功地开通了。 ③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 日本年轻一 代对本国历史的认识偏离事实。 A.庄重 演练 引导 B.郑重 演示 引导 C.庄重 演示 导致 D.郑重 演练 导致 分析: 考察的是异音近义词。 庄重,指人的言语、举止不轻浮;郑重:指严肃认真。 演练,侧重于操练;而演示,侧重于显示使人认识。 引导,侧重于指引和导向,有方向有目标;而导致,侧重于引起不好 的结果。
D 4、(2004年全国)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 是 ( ) ①岗位培训改变了旨在学校接受教育的状况,一个人离开学校并不意味着 学习的______。 ②由于环境污染和一些人为的原因,著名的阿尔巴斯白山羊绒的品质正在 逐步地________。 ③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再次走上熟悉的大街小巷,_______想起 许多童年的往事。 A.终止 蜕化 难免 B.中止 退化 难免 C.中止 蜕化 不免 D.终止 退化 不免
2、因“义”辨字:有些字字音相同或相近,导致误用。我们可以根据字义来发现别 字。例如: 惨(残)无人道 残(惨)酷无情 披星戴(带)月 以逸待(代)劳 卑躬(恭)屈膝 英雄辈(倍)出 一筹(愁)莫展 川(穿)流不息 浪费(废)金钱 绝(决)对服从 侯(候)门如海 却(缺)之不恭 陈词滥(烂)调 无耻谰(滥)言 遮天蔽(避)日 缄(箴)口不言 一劳永逸(易) 直截(接)了当 蜕(退)化变质 元(原)气大伤 改弦易张(章) 步人正轨(规) 行踪诡(鬼)秘 阴谋诡(鬼)计 尚待商榷(确) 刻(克)苦耐劳 迫不及(急)待 稍(少)纵即逝 貌合(和)神离 兢兢(竞)业业 一切就绪(序) 随声附和(合) 和(合)盘托出 歪风邪(斜)气 挑拨是(事)非 书写潦(了)草 枉(妄)费心机 手头宽裕(余) 出奇制(致)胜 铤(挺)而走险 气喘吁吁(嘘) 真知灼(卓)见 利(厉)(哀)声叹气 向(想)往光明 认识肤(浮)浅 扬长(常)而去 稍事耽(担)搁 清澈(彻)见底 贡(供)献巨大 称(趁)心如意 墨守成(陈)规 并行不悖(背) 三番(翻)两次 翻(反)云覆雨 宽宏(洪)大量 声音洪(宏)亮 哄(轰)堂大笑 卑躬屈(曲)膝 惨绝人寰(环) 漫(满)山遍野 富丽堂皇(黄) 张皇(慌)失措 观摩(磨)教学 碑帖临摹(摩) 礼尚(上)往来 不计(记)其数 招摇撞(装)骗 艰(坚)难困苦 大多雷(类)同 披(批)沙拣金 动辄(则)得咎 变本加厉(利) 贻(遗)笑大方 事过境(景)迁 星罗棋(旗)布 湮(淹)没不闻 毛骨悚(耸)然 乔(巧)装打扮 浏(流)览一遍 蹚(淌)水过去 化学反应(映) 反映(应)意见
二、辨析别字的方法 1、因“音”辨字:有些字字形相近,但读音不同,我们只要读准字音, 就不难发现别字。例如: 全家迁徙(徒) 偃(揠)旗息鼓 揠(偃)苗助长 戊(戍)戌政变 雨声淅(浙)沥 堕(坠)落腐化 刚愎(腹)自用 万事亨(享)通 打躬作揖(辑) 玷(沾)污清白 歃(插)血为盟 赡(瞻)养父母 草菅(管)人命 火中取栗(粟) 狙(阻)击敌人 如火如荼(茶) 杳(沓)无音信 缄(箴)口不言 鬼鬼祟祟(崇) 大学肄(肆)业 肆(肄)无忌惮 签字盖戳(戮) 戳(戮)穿阴谋 戮(戳)力同心 辰巳(己)午未 恬(括)不知耻 向隅(偶)而泣 惴惴(揣)不安 稗(裨)官野史 纵横捭(俾)阖 大有裨(稗)益 病入膏肓(盲) 针灸(炙)疗法 计划缜(慎)密 缀(掇)句成文 此系赝(膺)品
2、(2003年全国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C ①报载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女士近年多次________北京大学,为推动孙中山 研究做出了贡献。 ②北京市政府对城市建设布局做出了________,在2008年前将每年增加800 万平方米的绿地。 ③邓亚萍现在留给大家的印象,________日渐成熟的仪表风度,________ 依然保留的拼搏精神。 A.莅临 计划 不仅是/而且是 B.莅临 规划 不是/ 而是 C.亲临 规划 不仅是/而且是 D.亲临 计划 不是/ 而是 评析: 既考实词,又考虚词。实词考察的是异音近义词。虚词考察的易混关联词。 莅临,指上级到下层,是敬词。 规划,指更长远更全面的发展计划。 不是……而是……,表示平列;不仅是……而且是……,表示递进。
解题: D组中“滇池” (diān),“嗔怒” (chēn);“缜密” (zhěn), “精卫填海” (tián),“谨小慎微”(shèn)。 A组中“盐碱”的“碱”和“减员增效”的“减”;
B组中“弹药”的“弹”和“肆无忌惮”的“惮”;B组有一个字音的差别
是声调不同,即“殚精竭虑”的“殚”(dān),与“肆无忌惮”的“惮”(dàn) 。
“损坏”指程度较轻的破坏损失; “毁坏”指性质较严重的破坏
7、“领会”和“领略”(辨别词义方法之一:比较搭配对象) “领会”和“领略”,都有理解、认识、体会的情况。但前者着重指理性 上的理解体会,适用于抽象事物,而后者可指情感上的体验与欣赏,也可 与“风光”“风味”连用。 8、“维持”与“保持” “ 维持”与“秩序”“生活”“状态”等词搭配, “保持”则与“水土”“记录”“清洁”“ 联系”等词搭配。
分析:其中“随声附合”应为“随声附和”。因为“随声附和”是“跟 着人家的意思,依从应和”的意思,其中的“和”是“唱和”的“和”, 与同组的“符合”的意思不同,所以把“附和”写成“附合”不但意思 不对,事实上也根本没有这样一个词语。
A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部署 备受青睐 恰如其分 可望而不可即 B.报道 伶牙利齿 群贤毕至 一年之计在于春 C.揣度 共商国是 唾手可得 冒天下之大不违 D.通谍 猝不及防 大相径庭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分析: A其中各个词语中都没有错别字,但有一定干扰的是“部署”容 易误写成 “步署”,“备受青睐”容易误写成“倍受青眯”,“恰如其分”容易误 写成“恰如其份”,“可望而不可即”当然是正确的写法,不过现在也有 另一种较常见的写法是“可望而不可及”(《现代汉语词典》:“„即’也作 及”),所以“即”反而有可能被认为是错别字。
1 字音
2002年高考题: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盐碱 箴言 呼喊 减员增效 感激涕零 B.阐述 弹药 禅让 肆无忌惮 殚精竭虑 C.束缚 薄荷 簿册 赤膊上阵 博大精深 D.滇池 嗔怒 缜密 精卫填海 谨小慎微 D
分析: 命题意图:“读音读半边”现已成为造成汉字字音误读的一个比较普遍的 现象,形声字辨识也是中学语文教学中语音学习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 。
3、因“形”辨字:有些字字音相同、字形相近,由此导致的别字最难辨认。我们可以 运用“六书”知识,通过辨别形旁来识别。例如: 和蔼(霭)可亲 出类拔萃(粹) 鞠躬尽瘁(粹) 运筹帷幄(握) 殚(惮)精竭虑 天崩地坼(折) 中流砥(抵)柱 一张一弛(驰) 民生凋敝(蔽) 举行宴(晏)会 欢度(渡)春节 明辨(辩)是非 赤膊(博)上阵 鼓噪(躁)而进 精神涣(焕)散 脉络(胳)分明 无礼谩(漫)骂 风靡(糜)一时 望风披靡(糜) 心灰(恢)意懒 漠(莫)不关心 矫揉(柔)造作 风雨如晦(诲) 脍(烩)炙人口 墨(默)守成规 金瓯(殴)无缺 功亏一篑(匮) 既(即)然如此 味同嚼蜡(腊) 呕(沤)心沥血 蓬(篷)荜生辉 梳妆(装)打扮 痴心妄(忘)想 敷衍(演)塞责 瑕(暇)瑜互见 声闻遐(暇)迩 安(按)装安排 黯(暗)然销魂 相形见绌(拙) 断壁颓垣(桓) 咄咄(拙)逼人 辩(辨)证法 飞扬跋(拔)扈 虎视眈眈(耽) 销赃(脏)灭迹 庸庸碌碌(录) 工程竣(峻)工 怙恶不悛(俊) 不卑不亢(抗) 恶意诅(咀)咒 苦心孤诣(旨) 言谈诙(恢)谐 孺(儒)子可教 耳濡(儒)目染 含辛茹(如)苦 不可思议(义) 杯盘狼藉(籍) 可做蓝(篮)本 篮(蓝)球健将 纰(批)漏百出 自暴(曝)自弃 厉(励)行节约 劳动锻炼(练) 即(既)使如此 一枕黄粱(梁) 感情融洽(恰) 赳赳(纠)武夫 恰(洽)如其分 寥寥(廖)无儿 前倨(踞)后恭 龙盘虎踞(据) 提纲挈(携)领 顷(倾)刻之间 列出提(题)纲 面面俱(具)到 编纂(篡)字典 罄(磐)竹难书 不屑(宵)一顾 睡眼惺(醒)松 绿树成荫(阴) 一望无垠(银) 敲诈(榨)勒索 举世震(振)惊 栩栩(诩)如生
B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璀璨(càn) 憧(chōng)憬 饮鸩(zhèn)止渴 B.凝(ní ng)固 分泌(bì ) 孜(zī)孜不倦 C.蹊(qī)跷 省(xǐng)悟 穷形尽相(xiàng) D.端倪(ní ) 宝藏(zàng) 未雨绸缪(móu) “分泌”的“泌”应读mì ,不读bì 。这是个多音字,河南省有个县叫“泌 阳”,就读作Bì Yáng。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差chā 差错 误差 差强人意 差可告慰 B、解jiě 解决 押解 浑身解数 不求甚解 C、塞sè 堵塞 边塞 闭目塞听 敷衍塞责 D、提tí 提炼 提防 提纲挈领 耳提面命 一、复习建议:
C组中“赤膊上阵”的“膊”和“博大精深”的“博”。
2003年高考题: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宦官 豢养 盥洗 患得患失 风云变幻 B、莅临 乖戾 官吏 呕心沥血 不寒而栗 C、翌日 对弈 肄业 苦心孤诣 雄关险隘 D、羡慕 汗腺 霰弹 谄媚阿谀 借花献佛
B
命题意图:异形同音汉字的误读同样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也是中学 语文教学中语音学习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 其中“莅(临)”、“(乖)戾”、“(官)吏”“呕心(沥)血”和“不寒而 (栗)”的读音都是lì 。 A组中的“盥(guàn)洗’’,不读作huàn; C组中的“雄关险隘(ài)‟‟,不读作yì ; D组中的“谄(chǎn)媚阿谀’’,不读作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