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探析
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 )教学 目标方 面 《 1 学校 体 育 学 》 和 《 育理 论 》 体 等教 科书 中,反 复 强 调 增 强 体 质 和 传 授 “ 基 ” 的任 三
务 ,于是 突 出以 师 为 中心 ,用 机 械模 仿 、课 堂 纪 律 和
的 ,而评 价 的指标 却 是 心血 管 系 统 的生 理 变化 。另 外不 同教学 内容 、不 同组 织 教法 的课 ,学生 课 堂 上 心血 管 系
1 高校体 育教 学现状 分析
1 对实践 课教 学的分 析 _ 1
回顾我 国学校 体 育 的 发展 历 程 ,不难 发 现 原 有 的学
校体育 教育 是在前 苏联 学 校 体 育教 育 体 系 的基 础 上形 成 和发 展起来 的 。根 据前 苏 联 专家 凯 里舍 夫 《 育 教育 理 体 论》 提 出的 “ 特殊认 识 过 程 的体 育 教学 理 论 ”,我 国高
统的生 理反应 与变 化截然 不 同。
集 体行动 等规范 约束 学 生 ,忽 视 学生 对 学 习 内容 进 行 选
择 的条件 与机会 。 ( )教学 方法方 面强 调教 师 在教 学 活 动 中 的主 导 地 2
12 对体 育理 论课教 学的 分析 . 多年来 ,在偏 重 运 动技 术 传 授 、轻 视 理 论知 识 教 学
结 构 ,无 疑 会 从 形 式 上 限 制 其 多 样 化 的 发 展 ,阻 碍 教 学
育思想 ,各学 科课 程改革 和教学 方式 的改进 已成 为必然 。
大环境 的变 化对 体育 教 学 的发 展 也 产 生 了重 大影 响 ,确 实 出现 了一 些 优 秀 的 、顺 应 教 育 改 革 的体 育 教 育 理 念 。 但是 ,在实 际教学 中仍 存 在 着许 多不 足 之处 需 要 我们 去 探索 。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问题及对策探析徐 彬体育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使人充满活力。
我国高校体育改革是为了让在校生充分的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益处,提高大家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为日后的学习生活中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在日后的生活中享受健康人生。
高校体育是针对高校在校生进行的有针对的体育课程训练,增强在校生活力,使在校生得以脱离紧张的学习氛围,这对于高校在校生的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疏导作用,高校体育改革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 高校体育改革高校体育改革是新课改要求下,提出的改革制度,其目的是为了促进高校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高校生身体素质的培养,也是对高校生意志品质的培养,良好的运动可以使高校生变得心胸豁达,开拓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提升团队合作意识。
体育运动不仅是外在的改变,更能改变人内在的心理素质,持续的体育锻炼,可明显缓解高校生在校压力,引导在校生以更积极的状态面对困难与挑战。
高校体育改革还以提高高校生运动知识,运动能力为主要目标,提高运动知识,可以丰富扩展高校生眼界,了解各种体育知识,有助于引发高校生体育兴趣,通过学习体育知识也可以引导高校生找到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为以后养成体育习惯做出前期铺垫。
了解和学习体育运动知识,还可以合理规避潜在的体育运动风险,使高校生明白如何科学运动,如何健康运动,避免因运动方式不当使自身受到伤害。
运用体育知识还可以有用于帮助他人,如援助在体育运动中受伤的人,或是引导体育受伤人群的伤后恢复。
使知识在实践中得到良好的应用。
2 改革面临的问题高校体育改革虽然有序进行,在一部分学校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改革是有阻力的,也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既有客观条件因素,也有学生的主观因素,二者相结合使得高校体育改革面临复杂的,严峻的问题。
2.1网络社会阻碍体育改革网络与体育看似是两不相干的事情,但是在高校体育改革中发现,网络似乎已经成为体育改革的拦路虎,网络时代资讯发达,高校生也享受到了网络带来的福利,高校生的社交手段也慢慢变得多样起来,不再传统社交方式那样,想要进行人际社交就必须要走出家门。
中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和模式试分析
也不一样 .这对我们 国家大学 的体 育基 础虞身体素质 的水平造成 生 的 主体 性 发 展 。 教 育 的 目的 在 于 促 进 人 的 发展 。 但 关 键 是人 的 主 很大 的差距 , 从 我们国家 的高校 体育 的教育状 况来 分析 。 没有打破 体 性 发 展 。 因为 主 体 性 是 人 与 动 物 的根 本 区别 , 它 包 括 自觉 性 、 自 传统 的体育 教育模式 , 体育 老师受传统教育思 想的影响 , 导致教育 主 性 、 自为 性 。 主体 性 的 发 展 在 人 的 发 展 中 起 主 导 作 用 。 学 生 也 是
1 、 现 阶段 我 国 高 校体 育 教 学 的 现 状 和 问题
第一, 没有 先 进 的 教 育 观 念 。 因 为 在 教 学 的观 念 上 存 在 很 大 的 高 校 体 育 教 学 工 作 一 定 要 急 学 生所 急 , 想学生 所想 , 帮学 生所需 。 误差 , 高 校 体 育 教 学 关 注 的就 是 内 涵 的发 展 。 对 于 结 构 的 人 格 化 没 同 时要 充 分 发 挥 学 生 在 教 学 中 的 主 人 翁 作 用 , 采取多种形式 , 调 动
也 是 教 育 体 制 进行 改革 所 必 须 要 求 的 。
如今 , 计 算 机 技 术 以及 网 络 媒 体 技 术 发 展 越 来 越 快 , 在 各体 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实 际意义
第一 , 从 教 学 质 量来 讲 , 首先 , 不 断优化教学 的模式 , 对 不 同的 育 活 动 中都 运 用 了 大 量 的信 息 技 术 。 并且越来越受人 们的关注 . 在
改 革 不 好 在 现 实 教 学 中 落 实 下 去 。第 二 ,没 有 足 够 的 主 体 性 的认 人 并 且 具 有 主 体 性 , 因此 , 体 育 教 学 中所 有 的教 育 活 动都 要对 学 生
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探析
2 世 纪 是 竞 争 的 世 纪 , 争 的关 键 是 “ 才 ” 1 竞 人 . 传 统 上 人们 对 “ 人才 ” 的认 知基 本 同其 掌握 高 科 技 的
有 学 者将 世 界 文化 分 为海 河 流域 文化 和 海洋 流 域 文化 . 者 的显 著 区别 是 海 洋 流 域 文 化 的 人 们 因 两
近期 日本 发动 的侵 略 战 争 可见 一 斑 . 以 中 国为 代 而 表 的海河 流域 文 化 , 因其 生 存 空 间基 本能 自给 自足 ,
所 以人们 就 易满 足 安居 乐 业 的稳 定生 活 , 形成 求 稳 、 求 安定 的保 守 性 格 , 样 在 同 富 有 冒险 精 神 的人 竞 这
1 高校体 育教 育现 状及 成 因 “ 起来重要 , 说 做起 来 次要 , 起 来 不 要 ” 这 句 忙 ,
自身生 存 环境 ( 主要 是 资源 、 活 资料 ) 生 的局 限 , 为寻 求 生存 空 间而 向外 扩 展 , 人们 形成 了 剽 悍 和 富 于 故 冒险精 神 的性 格 . 从 早 期 欧 洲 国家 的 殖 民扩 张 及 这
重 任 , 文 从 造 成 此 现 状 的 原 因入 手 , 出高 校 体 育教 育 改 革 的 重要 性 和 紧 迫性 , 对 其 改 革 作 以探 析 . 本 提 并 关键词 : 高校 体 育教 育 ; 革 ; 析 改 探 中 图分 类 号 : 4 0 G 2 文 献 标 识 码 : A
育精 神 、 化 的 内涵 , 是 当做 立 足社会 找 碗 饭 吃 的 文 而
工具 .
12 地 理 区域 文 化 的影 响 根深 蒂 固 .
收 稿 日期 :0 1 0 2 0 — 9—2 0
作 者 简 介 : 亚 杰 (9 l )男 , 南 汝 州 人 , 作 工 学 院 体 育 部 教 师 刘 17 一 , 河 焦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析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析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7-000-01摘要新时期,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伴随着高校扩招及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开始了理论与实践的全面改革,在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及教学意识等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通过对新时期和谐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探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趋势。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改革初探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一)终身教育思想终身教育思想是20世纪60年代初形成于欧洲的一种国际教育思潮,是进入21世纪以来很多国家实行教育改革的一个指导方针。
终身体育是终身教育内涵的扩展和延伸,是终身教育发展的必然。
高校体育应顺应教育发展的潮流,紧扣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与意识进行教学改革,让体育教学能继续提供他们自己所需要地炼身习惯、观念和技能。
任何脱离该指导思想之外的改革,都有违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规律。
(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是1995年6月国务院下发的一项面向21世纪的体育发展战略规划。
它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要求学校“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
高校体育应以此为切入点,围绕着教会学生掌握一二种实用的科学的炼身方法进行教学改革,这是贯彻落实宏观政策的需要,也是新时期高校体育的重点和发展方向。
任何偏离该主题之外的改革,都会将高校体育导入歧途。
(三)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现象,由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探索形成的一套“素质教育”的观念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素质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它推动了近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在教育思想、模式、内容上的进一步深化改革。
高校体育应以此为航标,抓住素质教育中身体素质这一环节进行教学改革,让学生的身体素质真正具有其他素质的载体的功能,并最终成为促进其他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有利因素。
任何偏离该航向之外的改革,都有悖国家关于教育的政策精神。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思路探讨
I U
[
Ch } na Ed u ca t i o n l n no vs t i oi l H @ r 8 l c l
体 育 与艺术研 究
我 国 高校 体 育 教 学 改 革思 路探 讨
刘 继 练 ( 河 套学院 内蒙古 巴彦淖 尔
0 1 5 0 0 0 )
摘 要: 当前我 国高校体 育教 学过程 中存 在 着诸 多问题 , 我 们本着贯彻《 全 国普通 高等学校体 育课程教 学指导 纲要》 的核 心精神 , 对教 学 方式, 课 程设置等 方面进行改革 。 笔者 本着“以人 为本 ” 的理念 , 对 当前我 国高校体 育教 学现状 与问题 分析 , 提 出相关的改革 策略 。 关键 词 : 高校体 育教 学 以人文本 问题 改革 策略 中图分 类号 : G 8 O 7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9 7 9 5 ( 2 o 1 3 ) 1 O ( b ) -O 1 8 8 - 0 1
成绩 为主要任务 , 忽 略 了 学 生 们 在课 堂 中
的主 动参与意识 培养 , 这 种 教学 模 式 严 重
的 理 念 引导 下 , 逐 渐 淡 化 传 统 的 以 竞 技 体 有 完 结 , 受 到部 分 局 限 性 因素 使 其 正 处 于 育为主的教学模式 。 尤 其 要 顺 应 学 生 发展 改 革 进 程 中 。 我 们 说 高 校 体 育 改 革 不 是 一
教学 体 系 , 要 对 每 个 学 生 进 行 有 效 引 导 与 启发 。 确保 课 堂 教学 方 式 的 多 样性 , 让 学 生 步提 升 。 教 师 在 课 堂 中 要 注 重 每 个 学 生 的
展时期。 经 历 了 多年 的 教 学 改革 , 人们 - 一 直 依 旧可 以看 到 课 堂 教 学 较 为 陈 旧 单 一 , 课 个体 能 够 在 自身 现 有水 平 基 础上 实 现 进 一 模式 , 从教学 内容到教学途径 、 方法 , 都在 学 生 们 日常 的 体 育 文 化 生 活 范 围 显 得 狭 合理 要 求 , 鼓 励 学生 进 行 自我 评 价 , 并且 以 不断地变化 , 并且 不 断 冒 出了 新 的名 词 、 观 窄 , 许 多特 殊 体 育运 动 难 以有 效 开 展 , 自身 小组 形 式 来 相 互 进行 评价 。 每 节 课 教 师 都 念、 途 径, 似乎永远不能静止 。 当 前 我 们 对 的 创 新 性 受 到 束 缚 。 高 校 体 育 教 学 改革 的研 究主 要 是 对 其 呈现 的 问 题 进 行 探讨 , 并 找 到 相应 的改 革 策 略 , 打 破 传 统 模式 , 实现 体 育 教学 的健 康 发 展 。 可以 设 置 一 些 游 戏 活 动让 学 生们 感 受 到 体 育运 动 的 乐 趣 , 让 他 们 体 会 到 成 功 的 感 受 与满 足 , 进 而 引 导 学 生 们 增 强 自身 体 育 观 念 与形 成 自觉 体 育 锻 炼 的 良好 习 惯 , 树 立
浅析关于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
浅析关于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摘要高校体育教育既是我高等教育和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体育事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但是在我国社会的转型时期,在素质教育全面化的背景下,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内容、模式、评价体系已逐渐不适应当今学生的发展。
因此,提出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的走向。
本文对加快高校体育的改革,对培养大学生健康理念、健康体魄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出现的问题由于我们国家处于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市场经济下各项领域飞速发展,高校体育建设也随之时过境迁,改革开放后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的队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教育体制改革为体育教师队伍的发展创造了了有利的条件。
然而由于经济体制下高校教师队伍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依然影响着人们的观念,使得高校体育教师队伍仍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因此,亚健康的人群越来越多。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亚健康人群在高校中也呈上升的趋势。
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在不断进行之中,同时也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从目前情况看,仍没有彻底摆脱旧的传统教育模式,教学手段单一,导致学生上课兴趣不大,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质量。
体育教学只强调提高学生的体质,而忽略素质教育,脱离“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观念,使学生体育意识淡薄,没有自我锻炼的习惯,从而导致观念滞后。
高校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教学的最高层次,是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养成自我锻炼习惯、培养终身体育的关键时期,是由学校体育教育转化为社会体育的起点,高校体育又是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基础,是我国实现世界体育强国的战略重点和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关键。
新世纪高校体育发展,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加大改革力度,尽快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促进高校体育教学不断前进改革具方案建议(一)加强学生思想性建设,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思想大学生接受体育的最终目的是增强体制,增进健康,而不是以追求更高、更快、更强为目标。
高校体育教育创新与改革研究
高校体育教育创新与改革研究高校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及时调整高校体育教育战略方向,为体育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体育学习提供良好的体育环境。
高校体育教育在内的各个领域都应该进行改革,高校体育教育应在内容、方式、制度等方面深入探寻新的改革之道,以推动高校体育创新改革,促进学生个体积极发展。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创新一、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思路(一)改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思路在体育教学改革中,首先要转变教师原有的教学指导思想,把被动教学转变为主动教学。
主动教学是指既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传统体育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这种旧的体育观念不利于新时期新人才的培养。
(二)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转移教学重心终身体育理念的确立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提高学生的体质外,还应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使他们能够学习科学的健身方法,实现体育自力更生。
长期以来,我们的体育教学强调体育技术的精雕细琢。
其教学重点是教学和掌握体育技术。
另外,教材难度大,不能充分发挥其自主性。
因此,学生的自主活动能力较差。
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
(三)强化体育意识,树立终身体育观学生的体育意识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效益和终身体育理念的确立。
长期以来,高校学生体育意识淡薄。
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让学生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激发他们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把教学与快乐结合起来。
其次,要营造学校体育氛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最后,改革高校体育竞赛制度,多开展小规模、多层次、多项目、智力与体力相结合的竞赛活动。
(四)改革体育教学方法,将竞技体育为主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大纲中竞技体育项目较多,教材难度较大。
其次,每本教材的技术要求太高,环节太细,不同年级教材重复严重。
另外,教材中经常采用“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学生在体育课上的积极性。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模式探析
随着教育体 制的不断 改革 ,各高校 已经设计 出多种教学模式 , 知识传授与兴趣 技能并重 的“ 并列型” , 综合 性教育的“ 一体化模 式” 等等 ,这些教 学模式都在一定 程度上促进 了体 育教学 的发展与进
步, 并取得 了一定 的成绩 。 例如“ 一体化 型” 的教学 模式 , 它 的主要形
统落后 的教学模式 , 发挥学 生的主体作 用 , 努力促 进学生体育 意识 用以指导体 育教学。主要有进行基础讲授和训练 的“ 三基 型” 、 基础
当前高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 不够 。 没有认识到体育教学 的 式是体育课和体育俱乐部 , 把学与用融合在一起 , 融会贯通 , 加强 了
重要性 。在高校 中除了体育专业 的学 生外 , 其他专业学生的体育课 学生体育知识 和技能 的掌握 , 并且提 高了学生 的身 体素质 , 在一定 能够 自觉的进行体育锻炼 。 节数十分少 , 不能够达 到锻炼身体 、 强 化体育意识 的 目的。 而且 由于 程度上使学生形成了体育意识 , 重视程度不够 .所 以很多学校都 占用体育课 的时间开展各种 活动 , 2 . 4 、 灵活 多样 的教学方法 传统 的教学方法十分枯燥 , 教师单纯的对体育知识和技能进行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要 得到有效 的落实就要树 立全新的教学理 育作 为教学的重点 ,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教育 的 目的是 为了
获得更好的发展 。所以高校要 努力提 高教师 的能力素质 , 加强 自身
2 、 完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 的有效对 策
2 . 1 、 加 强 对 体 育教 学 的 重视 程 度
强化 自己的体育技 能, 并 提高 自己的职业 道德 素 要加强高 校体育教学改革 , 并 取得 良好 的效果 。 就要 提高高校 体育 知识的学 习.
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探析摘要随着我国改革步伐的加快及社会的发展,我国高校的体育教育也必须顺应新形势而进行必要的改革。
高校体育改革主要是从树立“健康第一”思想与“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以及评价体系等着手进行改革。
其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自主性,提高学生的体育知识、强健的身魄以及自身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大学体育体育教学探析改革社会的每一次变革都必然会伴随教育中的课程改革,课程的改革也同样反映出社会因变革而改变了对人才需求的标准。
如何深化高校体育的改革,更进一步地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为社会、国家培养出大量的身心健康、品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体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
一、现行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往的高校体育教学中,没有正确认识“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理念,并在在传统教学理念、方式下,没有及时抓住时代发展的脉搏。
(一)缺乏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很多的高校体育教学中都是以教师主体,缺乏对学生需求的关注,导致学生成为被动学习,对体育锻炼不感兴趣。
(二)教学内容繁杂,目的不清过于频繁的体育教学内容的更换交替,不但没有让学生达到学而精,反而形成无一技之长的状态,更没有达到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同时,教学目标也不清晰。
以往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过于侧重对各项运动技能的测评、达标,却没有完成锻炼学生身心素质目的,多数学生只是为了应付体育课上的各种“达标”项目而锻炼,完全丧失了“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和本意。
(三)缺少人文精神的融入现行的体育教学,其目的只是为了让大学生锻炼身体、学习综合性的体育项目,却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方面的素质教育,没有充分利用体育教学在人文精神培养的有利优势。
二、体育教学改革中的理念(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体育教师应正确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学生们所占据的主体地位。
从教学内容与方式上,都应以挖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内在兴趣,提供多种锻炼的自由式平台为主要目的,便于促使学生进入一个宽松、积极的锻炼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并可以全面发挥出学生自身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与实践研究
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与实践研究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学生身心健康教育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高等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教育资源。
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与实践,旨在将体育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将大学体育教育的特点和优势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一、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的必要性从学生身心健康的角度出发,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有其必要性。
高等教育中注重理论研究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任务较重,带来的心理压力也很大。
而运动锻炼可以缓解这种压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
另外,通过体育活动,学生可以提高自尊心、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有助于其全面和可持续的发展。
二、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的现状针对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的现状,可以分析从以下两个方面:1.课内改革当前,大部分高校的课表上仅安排了体育选修课程,缺乏相应的必修课程或综合素质拓展课程。
学生选择课程的自由度很大,但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
因此,需要高等教育机构加强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合理安排课程教学内容和时间,将体育教育融入到课程体系中,使学生能够接受更系统、更专业、更有针对性的体育教育。
2.课外改革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不仅涉及到课内教育,更需要注意课外体育教育的开展。
高校应该积极开展体育文化活动、体育竞赛、体育训练和维护校园体育设施等方面的工作,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健康发展环境。
三、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的应对措施实现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需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1.课内应对加强体育选修课程的规范性,实现课程的反复循环。
体育课程设置应与学生的专业相关联,以满足专业学习的需要。
此外,体育教师应定期召开教学讲座、座谈会,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综合能力的提高。
2.课外应对进一步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和体育竞技活动的开展,例如学生组织的各种体育协会及其举办的赛事和活动等。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创新探索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创新探索摘要:随着当前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日渐完善,人们对于教学的创新也更加重视,在体育教学方面来说也是如此,随着体育意识的逐渐加强,在当前的高校范围内也有着更好的发展机遇,基于此,立足于体育教学在原有环境中的发展问题,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升级,实现全新的教学发展目标。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创新对于各个高校来说,体育教学课程是全部教学任务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有着重要的帮助。
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随着育人理念的不断升级,体育素养提升的重要认识,这是当前各个高校需要共同处理的重要议题。
全新的体育教学发展模式是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学习发展需求的基本因素,更是为更好地培养体育人才的关键。
因此,高校需要紧密联合实际,针对当前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不足进行创新式改进,为当代高校提供全新的育人发展思路,为当代学生提供充分的体育学习空间。
一、新时代下高校体育教学概况(一)教育理念创新在现代体育教学理念不断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下,新时代的体育教学理念已经升级为为国家培养体育人才,实现体育强国战略的重要基础,基于此,在原有的培养体育经济水平的基础上深入强化体育核心素养,形成全面健康发展的意识,兼具着体育技能的提升与立德树人呢理念的深入,使当代高校的体育教学为新时代人才培养提供强大支撑[1]。
(二)师资队伍建设在当前高等院校教师队伍逐渐完善的基础上,教师群体的学历水平与专业素养都有着明显的提升,体育教师的也是其中关键的组成部分。
在现代教师队伍的结构组成趋于完善的基础上,高校当中的体育教师群体升级的空间更加广阔。
(三)体育教材建设在新时代人们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逐渐加深,体育教材的改革工作也是关键工作内容,建立在全新的时代背景特点基础上,打破了体育教材在原有发展环境中的局限,更加满足于当前的时代发展需求。
在各个高校当中不断进行体育教材设施的完善,在整体的体育教学方面入手,进行宏观的指导,使得该校的体育教学课程随着设施的完善而持续优化[2]。
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探索摘要:大学阶段是学生体育意识和终身锻炼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本文针对部分高校在体育教学形式、内容上存在的问题,在探析体育意识和锻炼习惯内涵基础上,介绍了济南大学针对学生心理、个性发展特点和意识习惯形成规律所进行的体育教学改革,期望能为我国高校体育改革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高校体育;体育意识;终身体育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发挥着与社会体育衔接的纽带作用,具体体现在树立体育观念、增强体育意识、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塑造全面发展人才等方面。
在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原有的传习式教学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应秉承“以人为本”和“健康为本”两个核心理念,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建立全新的教学模式,使学校体育真正向终身体育、快乐体育和多元化体育方向发展。
一、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现状根据对山东省6所高校大学生进行的关于体育意识、行为的问卷调查显示:在体育课兴趣方面:对上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学生占56%,其中女生占79%;在传统教学模式方面,有67%的学生反映教学内容单调,学习过程被动,不能满足个人的爱好和需求。
在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选项调查中,男生把兴趣放在第一位,考试难易程度放在第二位,教学环境放在第三位;女生把考试的难易程度放在第一位,教学环境放在第二位,兴趣放在第三位。
有37%的学生没有选上自己所喜欢的体育项目,有19%的学生不知道什么项目适合自己;在运动技能掌握程度上,完全掌握1~2项运动技能的男生占18.2%,女生占4.7%,没有掌握任何运动技能的男生占8.4%,女生占12.5%;坚持每周锻炼2次,每次一个小时以上的学生有23%;有94%的学生认可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但其中有53%的学生不知道自己该怎样进行科学锻炼;有34%的学生认为锻炼太辛苦,体育活动对身体的促进作用一时难以见效,特别是一些特体的同学,宁愿节食或吃减肥药控制体重,也不愿意通过体育活动来维持正常的形体;有43%的学生对健康的理解只局限在体重适中,不生病,没有残疾,能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析
‘ 光 体 育 运 动 ' 景 下 高 校 体 育 教 学 改 革 探 析 学 院 , 苏 南 通 南 江 摘 要 :“ 阳光 体 育 运 动 ” 实 施给 高校 体 育 的教 学 带 来 的 了一 场 深 刻 的革 命 。 高校 和 体 育教 师 必 须进 一 步 端 正 指 导 思 想 . 变教 育 观 念 。 文 对“ 光体 育 运 动 ” 罱 下 的 高校 体 育 转 本 阳 背 教 学改 革进 行 了探 析 。 关 键词 : 阳光 体 育 运动 ” 高校 体 育 教 学 教 学改 革 “ 260 ) 2 07
重 要 而 深远 的意 义 。 面对 “ 阳光 体 育 运 动 ” 提 出 的新 要 求 , 所 学 校 体 育 在新 的 形 势 下 要进 一 步 提 高 学 生 的 健康 素 质 ,使 之 养 成 良好 的德 身 习 惯 。这是 我 国学 校 体 育 教 学 改 革 所 面 临 的迫
切任务, 也是 高 校 体 育教 学 研 究 的 重要 内容 。 1 阶 段 高校 体 育 教 学存 在 的 问题 分 析 . 现 11 .高校 体 育教 学培 养 目标 缺 乏体 育 终 身 化 意识 。 社 会 对 现 代 化 人 才 的要 求 越 来 越 高 ,不 仅要 有广 博 的科 学 文化 知 识 , 且 要 有敢 于拼 搏 和 创新 的 精 神 。 代人 才 要 想 而 现 适 应 当代 社 会发 展 的环 境 。就 必 须 有 良好 的心 理 素 质 和 强 健 的 身体 素 质 。 因此 高校 体 育 教 学 的 目标 必须 以培 养 学 生 的 终 身 体育 意 识 为 主线 。 而 。 然 目前 我 国 高校 体 育 教 学 的培 养 目标 仍 停 留在 以掌握 体育 技 术 和 技 能 为 中 心 的 教育 层 面上 ,对 学 生 体育 终 身 化意 识 方 面 重 视 不 够 ,造成 许 多 学 生 离 开 高 校 后 便 与体 育 无 缘 。进 而 使 许 多 人 才 精 英在 人 生 最 辉 煌 的 时 候 便 英 年早 逝 , 国家 和个 人 带 来 了 巨大 的损 失 。 着 我 国对 外 开 给 随 放 步伐 的不 断加 快 , 会 竞争 日趋 激 烈 , 育 教 学 的培 养 目标 社 体 趋 于体 育 终 身化 将 成 为现 代 体 育 教 育 的 主旋 律 。
中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
53中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摘要]本文从借鉴、比较的角度出发分析与讨论了国外部分国家体育教学模式、“传统型”与“俱乐部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形式与特点,并总结出如何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新思路。
[关键词]高校体育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体育教学正在进行着深刻的变革。
其中对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
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理论指导下,围绕着某一主题及涉及的各种因素和关系,对教学结构的组合方式。
本文从借鉴、比较的角度出发对欧美亚部分国家体育教学的横向对比、传统型与俱乐部型教学模式纵向对比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得出如何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结论。
国外体育教学的对比由于政治、经济及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体育教学模式在国外高校的形式与实现方法并不尽同,各有特色。
以下通过对比分析借鉴其精髓。
1.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
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学校体育观念及体育教育理论的反映。
调整着每个国家整体教育与学校体育教育的关系,使社会对合格人才身体的、精神方面的需要得以实现。
日本:培养身心健全发展、富有责任感的新一代是当今日本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核心。
在这一核心目标的制约下,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形态:“主治体论”、“运动文化论”、“快乐体育论”等。
美国:美国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基本格调是:使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以借助健全的身体素质更好地进行生话和服务于社会。
2.体育课程目标。
体育课程目标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更影响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成效,并对体育教学内容、教材的选择、教法的采用及教学过程的组织起着引导作用。
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对体育俱乐部的通常理解是:体育俱乐部是指体育爱好者以增进健康和增强体质、体验体育的乐趣、促进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提高自身道德意志品质等为目的的自由结合、自主运营的体育活动组织。
1.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的特点与组织形式。
浅析高校体育的教学改革
器材 也相 对简 单,运 动 比较简 单 ,强度不 安排 一些 学生 感兴趣 的内容 ,加 强学 生意 知识 的教育 , 重要 的是 体育文 化 的形成 。 更 大 。调 查 中, 在 大 学 生 只 有 9% 的人 知 志 品质 的培养 ,提 高课堂 的 教学质 量 ,培 有 8. 的教 师认 为没 有文 化 ,也就 成不 2 6% 6
古人云 “ 之一鱼” 授 ,不 如 “ 之 一 授
”的指 导思想 ,全 面提升 人才 的各 项素 了 “ 重实 践,轻 理论 ”的倾 向。体育 教 学
质 ,但 目前 的高校 体 育教育 的现 状却 令人 只强 调提 高学 生 的体 质 , 而忽 略素质 教育 , 堪 忧 。因此 ,加强 高校 体育 的教 育改 革势 脱离 “ 健康 第一 ” “ 身体育 ”的观念 , 和 终
惯 ,从 而 导致 观 念 滞 后 。 其次 ,大 部 分 好 的体 育锻炼 习惯 。通 过有 意识 地开展 一 些健 康 的体育 活动 , 以使 学生身 心健 康 , 可 大学 生对体 育教 学 内容选 择不满 ,从 小 学 体验 到运 动 的乐趣 ,又 有利 于学 生形成 良 到大 学都 是 田径 、篮 球 、排球 等 ,没有 太 好 的体 验意 识和价 值观 ,树 立终 身体育 的 大 的兴趣 ,大 部分大 学生 都希 望 能学 习一 观 念 ,促使 学生 身心全 面发 展 ,而且对 促 些具有 延续 性活 动价 值 ,能够适 应职 业所 进 学生 体育 知识 、技术 、技 能 的学 习,扩 需 , 应社 会性 发展 的运动 项 目, 网球 、 适 如 大 学生 的知 识领域 ,提 高学 生 的身体 体育 台球 ,交 际舞等 ,以提高 生活 情趣 ,发 展 素 质 、运动 能力 以及 自我锻 炼能 力等有 重 情商 。 要 的现 实意义 。 2 世 纪 是 科 学 技 术 革 命 迅 猛 发 展 的 1 校 园体 育文 化活 动 ,不 仅能 够锻炼 身 时代 ,加速 培养 高素 质 、高质 量 的人才 是 体 ,而 且能 适应 当前 市场经 济条 件下 的各 我 国社 会 主 义 现 代 化 建 设 发 展 的 前 提 保 种 竞争 ,培养 他 们坚 强的意 识 、积极进 取 障 。近年 来高校 体育 教育 的 改革在 不断 进 的精神 ,保 持乐 观 向上 的情 绪 。对学 生有 行之 中 ,同时 也取得 了很 多成 绩 ,但从 目 着 潜移 默化 的熏 陶作 用 ,有 利于 培养 学生 前 情 况 看 ,仍 没有 彻底 摆 脱 旧 的 传 统 教 不怕 困难 、勇于 攀登 科技 高峰 的精神 和集 育模 式 ,教学 手段 单一 ,导致 学 生上课 兴 体 主义 、爱 国主 义精神 。 趣不 大 ,影响 了体育 教 学 的质 量 。应该 多 其次 ,在体 育教 学 中既注重 体育 基本
高校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探析
活 、生 存 能 力 ,社 会适 应能 力 ,道 德 品 质 的修 养 ,个 性 的形 成 与
培 养 等方 面 ;然后 才 是 身体 素 质 。因此 ,学 校 体 育教 学 改 革首 先
要 从转 变体 育 教 育思 想 观 念 出 发 ,摒弃 传 统 教育 中 以机械 灌 输 的 方 式来 传 播 体 育 基本 知 识 、技术 、技 能 的 应试 教 育 模 式 。要 以促 进 学生 全 面发 展 为前 提 ,从学 生 的心理 发 展 需要 出发 ,从 学 生 已 形 成 的认 识 水 平 和 特点 出发 ,引导 学 生进 行 创 造性 探 索 ,充 分 挖 掘 学生 的潜 在 能 力 ,使 他 们 的思 想 道 德 、文 化 素质 和 身体 心 理 素 质 在 体 育教 学 中得 到提 高 。通过 转 变 教育 思 想 观念 ,使学 生 掌 握 定 的 体 育知 识 技 能技 术 ,并使 学 生 的思 维 能 力 、记 忆力 、观察
背景 ,也是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向深层次探索素质教育内涵 的重要 标 志和 体 现 。素 质 教 育 通过 科 学 的教 育 途 径 ,充 分发 展 人 的 天赋
条 件 ,提 高人 的各 种 素 质水 平 ,使 其 得 到全 面 、充分 、和 谐 的 发 展 ,是 与现 代 社 会 可 持 续 发 展 相 呼 应 的 发 展 教育 观 。 以人 为 本 、
本科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之探析
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终身体育观念的影响 ,世界学校体育
教育改革的方 向发生 了根本性的变化。许 多国家都进行了以终 身体育为指导思想 的教学 实验和改革 。 日本 和美 国在 2 O世纪 7 O年代就提倡 培养学生终 身从事体 育活动的兴趣 和能力 ,鼓 励 学生 自觉 参加体育 活动 ,使体育逐 渐生 活化 。终身 体育思
2 0 年 第 2 期 08 4
企业 科 技与发展
Ent r ie e prs Sc e e i nc And Te hnol y & D e e opm e c og vl nt
NO .4 00 2 ,2 8
( 总第 2 6期 ) 4 Fra bibliotek( u uai l N . 6 C m l v y O2 ) te 4
想 的提 出 ,意味着体 育教育 效果周期 的延 长 ,学校体 育不仅 对 学生在校 期间 的生 活发生重 要影 响 ,而且 还将让体 育活动
成 为学生毕 业后其家 庭生活 、业余生 活等重要 内容 。故终身 体 育作 为现 代学校体 育教育 的思潮 ,是 当今 高校体育 教育 的
一
充分体现大学教学的特点 ,注重体育文化 的挖掘 ,加强健身方 法 的传授和终身从事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 ,高校体育教学才能
【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思路
【 中圈分类号] 87 【 G 0 文献标识码 】 【 A 文章编号] 7— 6820 )4 03- 2 1 4 08 082- 2i 0 6 (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体育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学生体魄,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高校体育课多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要求学生在大学初级阶段选修体育课.而体育课的主要目的是在传授基本的体育健康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基本技能,最终增强学生的健康体质.随着现代生活压力的增大,人们的健康状况也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兴趣爱好趋于稳定,在这阶段加强体育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意识.然而,我国教育体制长期忽视素质教育,对体育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从小学到大学的应试教育,导致大家对理论文化知识的偏执追求,把体育锻炼当成小事,长期如此,就形成了忽视逃避体育锻炼的情况,进入大学以后,难免依旧忽视体育的重要性.并且,高校体育教育大多继续沿用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落后于社会的发展.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是当前高校教育改革必须面对的重要一环.1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1.1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了解不够,热情较低一项针对大学男女生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进行体育锻炼的频次非常低,对体育课更是提不起兴趣来,也没有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调查显示,慢跑是大学男女生都比较经常选择的体育运动,其中男生占45%,女生占60%,篮球、足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次之.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平时比较偏爱简单易行的有氧运动,而没有有意识的锻炼自己的多种体育技能,可见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热情不够高.调查还显示,大部分学生知道体育锻炼能够增强体质,但很少有人来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心里健康及社会性健康的重要影响,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不足.这表明,大学生对体育的理解停留在技能层面上,没有上升到文化层面,这可能是受我国偏重竞技体育的影响.其实,体育是一种文化,不但在学校,在社会在人的一生中都是如此,加强体育锻炼时对生命的一种尊重.由此可见,高校应该加强对体育文化的传播.另外,大学生对课堂上可供选择的体育项目比较不满,他们大都希望学习一些对生活甚至以后的工作比较有用的运动,比如健身操、国标舞、网球、台球等等,对传统的体育项目热情则比较低.1.2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1.2.1体育教学观念落后长期以来体育教学被放到学生教育的次要位置,高校对体育教育的投入和重视不足,导致体育教师和学生的热情不足.高校在体育教学上,大都沿用传统的技能训练的观念,只专注于对学生体育技能的训练和考核,而没有注意到对体育文化的宣传.这造成了学生的错误观念,将体育锻炼看成是短期投入,只要成绩合格就可以,而没有认识到体育锻炼其实是一项长期工作,是终身都要养成的习惯.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探析孙殿恩(德州学院体育学院,山东德州253023)摘要:高校体育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加强,高校体育教育也备受关注.当前,我们倡导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观念,希望加深学生对体育的理解,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大部分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相对落后于社会的发展,需要进行改革创新,以满足社会对高校体育教育的期望,培养出更加优秀健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关键词: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教学评价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6-0168-03Vol.28No.6Jun.2012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第28卷第6期(下)2012年6月168--1.2.2体育教学内容单一在传统体育教学中,田径、球类、体操等项目在各年级教学中重复出现.近些年,高校在体育改革中逐渐逐渐增加了许多新的项目,但是在教学中存在简单模范、不求甚解的现象,只是对这些体育项目进行表面的教授,没有实际效果,最后只能放弃向项目的情况不在少数.这些情况严重阻碍了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步伐,最后导致在教学中还是一味追求技能训练,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1.2.3教学方式陈旧课堂教学是真正授之以渔的平台,教学方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然而,很多高校的教师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这一点,在平时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教学模式固化.课堂教学大都采用集中讲解,集中训练的方式,形成了讲解-示范-训练-评论的机械化教学形式,一切以教师为中心,造成课堂沉闷、缺少乐趣.这种填鸭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导致教师的敷衍式教学,学生的敷衍式学习,学生对知识不求甚解.其次,教学手段落后.随着科学的发展,教学中涌现了许多多媒体平台.但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却较少用到.其实,体育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积极采用现代的教学手段,这样有利于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可以将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1.2.4教学评价体系不合理教学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和对教师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方式直接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时,偏重对技能水平、出席情况的考核,而没有注意到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理解、技能锻炼等方面的进步;在对教师考核时,偏重对学习效果的考核,忽视部分教师对课堂改革的努力.更有部分院校直接忽视对教师教学的考核.这都不利于提高学生和教师对体育课的热情,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学的长远发展.1.3教师队伍建设不够完善由于高校体育教师大都在上学期间就确定了自己的职业方向,所以出现教师只专门练习几种单一的体育项目的情况.虽然专业化程度较高,但是复合型能力却不足.现代教育讲究培养全方面的、复合型人才,而这些教师在这方面表现的力不从心.另外,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但是却不能及时改革创新,每堂课都是固定的教学模式甚至教学内容,使自己的教学思维陷入固定条框之中,教学质量下降.1.4体育教学投入不足由于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导致学校的在校人数不断增加,给高校的教学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由于高校体育教学投入不足,没有及时增加体育设备,夸大运动场地,导致本来就不足的体育教学资源更加捉襟见肘.学生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更加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这种情况长期的不到解决,致使很多学生逃避体育锻炼,原本的体育器材也得不到有效的利用.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2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策略2.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教育改革,观念先行.学校的教育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全体教师和学生中树立正确的观念是改革的基础,能够为改革提供不竭的动力.没有创新改革的观念,是不可能产生创新行为的,所以高校应该大力改革,革除束缚学校教学改革的旧的观念,建立起符合社会发展的新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校体育教育改革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终身受益.要转变长期以来忽视体育教育的现状,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引导学生在课内外都参加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要鼓励教师进行积极的教学改革,而不是一味裹足不前,消极被动.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积极投入生活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2.2更新教学内容,构建科学的学科课程体系我们知道,传统的体育教材偏重对运动技能的讲解,缺少对体育文化的阐述,并且教材缺乏趣味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更加重视体育运动,也更加认定体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而对于文化的阐释,如果仅仅停留在运动技能方面,便有些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了.所以,体育教学中首先要选择有群众基础的,符合时代发展的优秀教材,摒弃陈旧的教学内容.并且,应该开设一些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的体育项目,比如网球、国标舞等等,以便于将校内体育延伸到以后的生活中.体育的魅力在于娱乐身心,所以应该增加一些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样的体育教学才具有长远的生命169--力.2.3改革教学方式,采用现代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过于机械,是一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兴趣爱好以及学校教育资源,有层次有系统的帮学生制定锻炼计划,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不一定非要采用集中练习的方式,可以采用分组竞赛的方式,或者组织游戏学习,寓教于乐的同时还能增加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体育教学比较灵活,适合在场外进行,教师恰巧可以利用这一点,组织多样的活动方式比如去参加体育俱乐部的活动.在课外,教师应该积极为学生组织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比赛中交流锻炼心得;课上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建立新型互动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总之就是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兴趣,然后将体育锻炼带到生活中去.2.4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学习结果最终要经过考核衡量.通过考试,直接检测学生对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自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因为它简便易行.但是,学生的水平是受自身条件影响的,比如接受到的教育,平时的锻炼习惯,而短时间的体育学习并不能摆脱长期的影响,所以说对于一些基础较差但又非常努力的学生这种考试是不公平的,会严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和锻炼热情.因而,我觉得高校应该将考核放在教学的过程中,淡化甄别内容,细化评价内容,肯定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及点滴的进步.或者可以采取分段式考核方法,依据学生基础不同给予不同形式的考核.并且应该将进步指数、健康指标都列入评价指标.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照顾到每个学生的,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是教学的主力军,要想实现教学改革,必须首先提高教师的素质,培养教师的新精神.首先,应该建立教师考核制度.高校长期忽视对教师的教学考核,致使长期付出辛勤努力的教师得不到肯定,而一味固步不前的教师却纷纷窃喜,这势必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打击教师进行改革创新的积极性.所以,高校应该建立完善教师教学成果的考核制度,肯定教师的每一份努力.其次,要加强教师的职业培训,鼓励教师参加进修,加强学术交流,交换教学心得,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最后,要提高教师的准入门槛,积极引进高素质复合型教学人才,调整教师队伍结构.3小结高校体育课程要想取得长远发展,必须与时俱进,锐意改革.体育教学的创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有利于推动其他学科的教学改革,改善高校教学的整体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将体育锻炼寓于生活中,形成全社会崇尚体育的良好风气.在社会各界不断改革创新的今天,我们相信只要高校锐意进取,不畏困难,长期坚持改革,在实践中寻找突破,就一定会寻找到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体育教学模式,推动高校教育的长远发展.———————————————————参考文献:〔1〕林志超.面向21世纪高校体育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2〕宗湖,李明.学校体育测评和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3〕奚大勇.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太原师范学院专科学校学报,2001(3).〔4〕丁宝龙.终身体育与主体性教育[J].山东体育科技,2004(4).〔5〕程俊迈.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分析及其发展趋势[J].体育科学研究,2002(4).〔6〕夏峰.让学生都喜欢上体育课[J].中国学校体育,2001(5):1.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