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学会创新
创新思维训练——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复习过程
![创新思维训练——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复习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a87a04af5ef7ba0d4b733b2f.png)
龙泉八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一)导入(3mins)
1、脑筋急转弯题(展示ppt):
篮子里有四个苹果,由四个小孩子平
均分,到最后,篮子里还有一个苹果。
请问:他们是怎样分的?
2、听故事,谈感受(4min)
(ppt播放关于阿基米德的动画,小花讲故事)
问题:听了故事,你有什么启发,和同组的
小朋友说一说,然后请各组派一名代表汇
报一下你们组的观点。
讲故事学生发表意见看法老师总结:
同学们刚才对这个故事都谈了自己的感受和看
法,那么老师在这里总结一下大家的观点
(二)如何培养创新思维(13min)
1、创新思维测验
A物品的非传统功能举例
把纸夹在一起
袖扣
耳环
迷你长号模型
用来捅路由器reset键的东西
夹住耳塞线使之不会缠起来
书签
这个测试从几个方面考察你思维的广度:
流畅度- 你能想出多少种用法
原创性- 你能想出多么异乎寻常的用法
(比如“重启路由器”就比“把纸夹在一起”更不寻常)灵活性- 你的答案涉及了多少领域心情放松,面带微笑
播放FLASH
同学们谈谈自己的认识,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并引申出本课核心内容——创新思维
创新测验:多鼓励同学们积极思考,测验结束后给予心理支持,避免学生灰心丧气
同学们,这堂课你们表现很出色,老师很开心,因为看到你们从这节课中学会了许多,你们懂得了什么是创、你们学会了发现生活中的种种创新、甚至学会了运用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老师为你们骄傲,老师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都懂。
第6课学习可以有创意(教案)-苏教版心理健康四年级上册
![第6课学习可以有创意(教案)-苏教版心理健康四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fd567a8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f1.png)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创意学习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创意学习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创意思维运用到日常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教学难点
-创意思维的激发: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想法,这是学生需要突破的第一个难点。
-创意的实际应用:学生往往容易停留在想法层面,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将创意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计划和实施步骤。
-团队合作中的创意交流:在小组合作中,如何平衡个人创意与团队共识,促进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创意融合。
举例:
-通过头脑风暴、思维导图等工具,引导学生自由表达想法,逐步克服思维局限。
-设计“创意行动计划”环节,让学生在提出创意后,进一步规划实施步骤,增强执行力。
-在小组活动中,设置明确的交流规则,如轮流发言、尊重他人意见等,提高创意交流的效率和质量。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学习可以有创意》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学习中有没有遇到过难题,觉得用常规方法很难解决?”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创意学习的奥秘。
在课程总结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创意学习的理解和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我计划在课后布置一些与创意学习相关的实践任务,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
最后,我要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表达和引导方式。在讲授重点难点时,是否能够用更生动、更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进行解释?在引导学生思考时,是否能够提出更具启发性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改进这些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 - 第2课 争做小小发明家 全国通用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 - 第2课 争做小小发明家 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4ad2048e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7d.png)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 - 第2课争做小小发明家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在动手实践中锻炼自主学习和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增强自信心和积极心态。
教学重点•了解发明和创新的概念。
•学习发明家的例子,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进行小小发明家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转化创新想法为具体的实践活动。
•鼓励学生积极尝试和改善自己的创新作品。
教学准备•课件及相关教学资料。
•学生个人或团队使用的材料,如细木工具、机械零件、废弃物品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10分钟)1.讲解发明和创新的概念,介绍一些有名的发明家(如爱迪生、牛顿等)和他们的发明。
2.介绍本节课要进行的小小发明家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创新案例分享(15分钟)1.要求学生自行查找一些有趣的发明案例,并分享给同学。
2.引导学生从发明意图、主要功能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和评论,扩大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对创新的热情。
三、实践活动(50分钟)1.教师或学生自行设计小小发明家实践活动的流程和要求,比如制作简单机械、使用废旧材料进行创意设计等等。
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实践经验和学校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将学生分成小组,学生间相互合作,推动彼此的创意和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小组间或班级间创意大比拼。
3.教师或学生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点评,欣赏和肯定学生的创新成果,在评价中激发学生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兴趣。
四、总结(10分钟)1.让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活动情况,分享感受和思考。
2.总结整个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在学生的答题笔记中记录下学习心得体会。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程中,老师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和创新的概念,介绍学生一些有名的发明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发明创新的认识,而且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实践,增强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自信心。
在实践活动中,老师和同学的点评和评价也促进了学生的交流、反思和进一步提高。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四年级)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四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e954bc0b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a1.png)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一、指导思想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定》和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小型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教学目标总目标:培养和造就具有良好的文明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和卫生习惯,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自立自强的生存、生活能力,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会做人,会求知,会创新,能从容迎接未来挑战的高素质的人才.具体目标:1、能够经常对自己进行“警句长鸣"――一定要做到“守信”与“守时",消除嫉妒心,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充满信心,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勤于思考,不甘落后,走上成功之路.2、使学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友谊,男女同学间怎样进行交往好,如何同老师、同学保持密切的感情联系,有集体荣誉感,并掌握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3、使学生知道遇到困难和挫折应怎么办,自觉地控制和改变不良行为习惯,锻炼自己坚忍不拔的毅力,培养个人灵活应对的品格,初步学会休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学会调适。
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自己、接纳自己,化解冲突情绪,保持个人心理的内部和谐.矫治学生的问题行为,养成正确的适应学校与社会的行为,消除人际交往障碍,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
5、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潜力与特长,确立有价值的生活目标,发挥主动性、创造性,追求高质量、高效率的生活。
三、教学内容:1、立下坚强志―――坚强意志与耐受挫折的教育。
(1)培养坚持不懈、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2)培养学生形成处事果断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控制力.(4)引导学生正确应对挫折与困难.2、浇灌友谊花―――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教育。
(1)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尊重自己、相信自己.(2)学会正常人际交往,与同学、老师、家长良好关系。
小学心理健康创新学习快乐多教案
![小学心理健康创新学习快乐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2a1022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c3.png)
小学心理健康创新学习快乐多教案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困扰,如何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健康成为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教案旨在为小学生提供一种创新的学习方法,通过快乐的方式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和抗压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能力。
4. 培养学生对他人情感的理解和关心。
二、教学内容1. 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探索积极心态的培养方法。
3. 培养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
4. 发展学生对他人情感的理解和关心。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3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过不开心的经历,并让他们思考这些经历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影响。
2. 向学生介绍心理健康的概念,解释它与身体健康的关系以及对个人幸福的重要性。
3. 通过案例分析或小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心理健康问题对人们生活质量的影响。
第二步:探索积极心态的培养方法(4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积极心态的重要性,并通过故事、诗歌或视频展示等方式激发他们的兴趣。
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积极心态经历,并让他们思考这些经历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好处。
3. 组织学生参与积极心态的培养活动,如制作积极心态手抄报、绘制积极心态漫画等。
第三步:培养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50分钟)1. 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情绪,并让他们了解到情绪的自然反应是正常的。
2. 教授情绪管理的方法,如运动、音乐欣赏、呼吸调节等,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情绪。
3. 引导学生探讨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相处的困难,并让他们思考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如倾听他人、尊重他人等。
4. 组织学生进行情境模拟活动,让他们在模拟的情境中应用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的技巧。
第四步:发展学生对他人情感的理解和关心(40分钟)1.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经历,并让他们思考这些行为对他们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健康有什么影响。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三十二课 学会创新(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三十二课 学会创新(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586f78c6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36.png)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三十二课学会创新(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创新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2.团队合作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1. 创新的概念及其重要性1.创新的定义:创新是指在产品、服务、生产过程等方面,采用全新的思路和方法,最终实现更好或更优异的结果。
2.创新的重要性: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对个人和企业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1.积累知识储备:深入了解各种知识,增强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2.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3.学会尝试和创造:敢于尝试新的想法和方法,从而不断创新。
4.提高判断力:学会分析,判断问题和情境,能够快速地捕捉旁人难以发现的信息,从而得出新的想法和思路。
3. 团队合作的意识1.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团队合作可以更好地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实现更好的结果。
2.学会协调和沟通:在团队中,学会协调和沟通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做好团队工作的需要。
3.接受他人意见: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经验,要学会倾听和接受他人的意见,从而能够更好地完成功能。
四、教学方法1.讲述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性。
2.组织活动:通过组织创新活动,让学生实践创新思维和能力。
3.课后练习:布置课后习题,加强学生对于创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流程时间教学环节5分钟复习上一节课10分钟讲解创新的概念及重要性20分钟组织创新活动10分钟总结创新活动5分钟布置课后习题六、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了解到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性,同时也获得了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基本技能。
通过组织活动,学生进一步加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并且知道了如何在一个团队中,齐心协力,完成一个创新项目。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将会意识到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并且尝试将创新思维和能力应用到实践中去。
心理教育活动创新方案(优秀10篇)
![心理教育活动创新方案(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caa92618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7f.png)
心理教育活动创新方案(优秀10篇)心理教育活动创新方案篇1一、活动目的进一步推动全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普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营造人人关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进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珍爱生命,尊重生命,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活动主题珍爱生命,阳光成长。
三、活动形式1.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活动。
各校可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校报校刊、校园广播以及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开展主题班队会、心理剧展演、制作手抄报及心灵书签、绘制心理漫画、观看心理电影、写心灵成长小论文、初高中毕业班的考试心理辅导讲座等活动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懂得心理健康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事,学会面对困难和挫折,使其健康成长,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2.举办专题讲座。
各校心理健康教师或邀请有关专家对全校师生开展一次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知识专题讲座,普及心理危机预防应对知识,引导学生珍惜生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及生活。
3.做好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
各学校成立校园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小组,制定相关干预方案和校园突发心理危机事件应急工作预案,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于严重心理问题学生进行定期跟踪、动态管理,加大干预力度。
对于超出职责和专业能力范围的,学校要及时转介。
特别是对于有疑似心理疾病的学生,学校应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建议其尽快到专业机构诊断就医。
对经治疗医院认定可以复学的学生,学校应要求家庭提供医院证明,并与家长签订相关协议,做好跟踪援助工作。
该项活动涉及学生个人隐私,务必注意工作方式,重点做好。
4.观看心理健康微课视频。
学校心理健康老师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心理年龄的特点和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确定授课内容,制成微课视频,利用主题班会,组织学生观看微课视频,进行学习讨论,使学生了解更多心理健康常识,掌握解决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的方法。
5.开展家校心理健康知识座谈会或亲子辅导活动。
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班会教案设计
![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班会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eceb9c2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32.png)
尊敬的班主任:您好!我是负责班会教案设计的同学,我为本次班会主题设计了创新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当今社会形势,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次班会将以创新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旨在帮助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问题,增强心理健康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教学目标1、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关注自身心理健康问题。
2、了解及掌握强化自我调节与管理的方法,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3、培养主动关注周围同学及人际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引入:采用课件、图片或视频介绍学生心理健康基本概念、心理健康的重要性2、主体教学:(1)认识自己的情绪通过角色扮演、游戏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意识到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比如:自我介绍中,学生可以简单地表达一下自己最近的心情。
(2)创新自我调节技巧指导学生掌握一些有效的自我调节技巧,如音乐疗法、呼吸法、冥想等,有助于学生在心理压力大的时候缓解情绪。
提醒学生多关注周围同学,如果发现有同学情绪低落可以及时前往安慰。
(3)增强人际沟通技能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对话等活动,锻炼学生交际、沟通的能力,特别是针对班级中有些特别内向的学生,应适当引导他们多加融入班级,认识更多的同学。
三、教学过程1、通过多媒体讲解和简单问答方式介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2、通过一些身体活动,帮助学生放松身心,关注自身情绪状况。
3、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较好方法,并实际操作其有效性。
4、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具体操作,培养主动关注周围同学及人际沟通能力,倡导校园文化,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四、教学后记本班会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打造了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教案以直接而有力的方式呈现给每位同学,用行动扎实实现了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掌握自我调节技巧,提高个人才能。
希望孩子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都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以上为本人班会教案设计,希望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如有不足之处,敬请指正!谢谢。
六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创意无限好》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创意无限好》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b82d20d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06.png)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创意的定义与重要性:创意是思维的火花,是解决问题和创造价值的关键。重点在于使学生明白创意的价值和意义。
举例:通过案例分析,如史蒂夫·乔布斯发明苹果产品,强调创意如何改变世界。
1.增强创新意识:使学生理解创意的重要性,激发其创新潜能,培养勇于尝试、敢于挑战的创新精神。
2.提升思维能力:通过学习创意思维的特点与培养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强化团队协作:在团队合作中,培养学生有效沟通、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4.增进自我认知: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创意潜能,培养自信心,激发内在学习动力。
(4)团队合作中的创意激发与分享:在团队中激发创意,学会倾听、沟通、分享。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举例:开展团队创意竞赛,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会激发和分享创意。
(5)创意与创新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将创意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在于让学生认识到创意创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创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2)掌握创意思维的特点与培养方法:创意思维具有跳跃性、联想性、逆向性和综合性等特点。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进行思考。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三十二课学会创新(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三十二课学会创新(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d744aafa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ea.png)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三十二课学会创新(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创新,为什么需要创新。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3.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创新案例,自主创新。
教学重点:了解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新。
教学准备:PPT、图片、视频、实物展示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出示图片,展示一件有创意的作品或发明,让学生猜测该作品或发明的创意2.让学生回答:什么是创新?为什么需要创新?二、理解1.让学生看一个视频介绍了一名年轻的发明家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梦想。
2.引导学生讨论得出该视频的主题:自主创新能够让我们实现梦想。
3.通过图片、实物等多种形式展示现实中的创新。
4.老师带领学生一同发现现实中的好创意并加以评论。
三、创新实践1.设计一道现实场景中会遇到的问题,并让学生独立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2.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后,展示自己的想法。
3.让学生评价和提出修改意见,再进行完善。
四、总结1.让学生说一说今天学到了什么,能够回答什么是创新,为什么需要创新。
2.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创新思路,为以后的创新实践打下基础。
3.老师对今天的教学进行总结,提出下一步的教学计划。
五、作业1.让学生完成自己的小创新方案,并进行展示。
2.老师根据学生的展示结果,进行评价和给予建议。
教学反思:一、教学效果: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方面,本课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创新实践,学生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实践经验,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创新的理解和认识。
二、不足之处:在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对于一些创新概念和实践中的细节问题理解偏差,导致了教学效果的一定程度的影响。
本教案需要不断修正,以更好地适应真实教学现状。
三年级是心理教育的重要年龄,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积极、阳光、自信的心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学校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
其中第三十二课“学会创新”就是一节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课。
科学用脑心理健康教案
![科学用脑心理健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e7a12a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90.png)
科学用脑心理健康教案下册学习要有创造性一、教学目的教育学生懂得什么是创造,创造并不高深莫测,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与灵感。
知道创造是一个人产生新思想、创造新事物的能力;知道学习中要有创造,这样才能使学习成为快乐的事;学习才能学得好,记得牢。
二、教学准备画好活动内容的圆形图,写上联想内容的纸条、录音机、轻音乐录音带。
三、教学过程导入学文明理:教师讲述课文中有关猴子的寓言故事。
请学生们产一说:如果没有第一只走下树来的猴子,其他猴子能吃到美味的食物吗?。
教师:我们有今天的生活,都是因为人类的创造,我们的一切都离不开创造。
那么创造是不是非常困难,只有天才才能进行创造呢?我们来听听同学讲的故事。
教师:鲁班的故事一定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其实我们的生活周围就有创造。
学习、活动、游戏中都会不创造。
活动明理1、做看谁画得最美的活动。
教师:看到同学伞兵画,感到同学们都很聪明,每一张画都有不同,都有自己的创造。
下面,小兔子遇到了危险,我们来帮助它渡过难关。
2、谁来帮助小兔子。
教师:小兔子脱离了危险,我们也来放松一下。
3、做拆字游戏4、比一比,看谁最先填上数字。
教师:现在我们开展一个创造大比赛,看谁能想得多、想得好、想得妙。
总结全课教师:今天我们做了一些游戏和活动,同学们知道了人的生活离不开创造,每一个人都有创造的能力,在学习中有创造,就可以使我们的学习充满了快乐。
请同学们下课后将书上没有做过的游戏和活动做完,在做这些游戏和活动中,你会变得更聪明,也会员使自己的创造力更强。
要学会宽容一、教学目的:教育学生知道宽容是一种美德;遇事能宽容别人是一种高尚的行为;诚恳、友善、不计较小事、能体谅别人是宽容的表现;学会宽容有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
知道待人宽容是美德,是高尚的行为;遇事不斤斤计较,不做得理不让人的事,愿意成为一个宽容的人。
二、教学准备:录音机、轻音乐录音带、配乐录音故事:“将相和”。
春意盎然的风景画两幅。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创新学习快乐多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创新学习快乐多](https://img.taocdn.com/s3/m/0b43c46d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5f.png)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创新学习快乐多近年来,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面对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挑战,学校教育需要创新,为小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创新的小学心理健康教案,让学习变得快乐多。
第一节: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人的心理状态与个体的个性特点息息相关。
因此,认识自己是培养小学生良好心理健康的首要任务。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轮流发言、自我介绍等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培养积极的自我认知。
例如,教师可以邀请学生设计自己的人物形象,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
第二节:情绪管理,快乐表达小学生是情绪表达能力较弱的群体,他们常常不知道如何合理地发泄情绪。
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以更加积极健康的方式表达情感。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可以在课堂中引入情绪管理的小游戏或活动。
例如,在一堂课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触发情绪的场景或情景模拟,要求学生根据情绪复原轨迹来解决问题或找到出口。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了解与情绪相关的适应性和非适应性行为,并学会合理表达自己的情感。
此外,音乐、绘画、戏剧等艺术表达的活动也是培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有效手段。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找到积极的情绪出口,提高自身的情绪稳定性。
第三节:有效沟通,和谐相处社交能力对于小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以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要求学生交流彼此的观点、体验和反馈。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学会倾听、尊重他人,并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伤害他人的感情。
在日常的课外活动中,还可以设立一些团队合作的游戏,提高学生合作的技巧。
同时,教师也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社交活动,提高他们的交往技巧和社交能力。
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精品5篇)
![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精品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3d1340b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6d.png)
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精品5篇)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篇1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使幼儿体验,大家一起玩的快乐。
2、引导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培养幼儿合群、乐群的性格。
活动准备:课件、磁带、录音机。
大型积木、各种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导入: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哪些小动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小动物走路好吗?(小兔、小鸭、乌龟、小猫)我们刚才学了那么多小动物走路,你们高兴吗?小朋友你们喜欢来学校吗?你们每天在园里玩的高兴吗?小朋友,有个叫妞妞的小朋友她也上了,我们一起看妞妞在园玩的快乐吗?(二)基本部分1、出示课件,幼儿观看。
图一、妞妞独自一个人在玩,你们看她在干什么?她和谁在玩?你觉得妞妞一个人玩快乐吗?你喜欢怎样玩?图二、我们看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妞妞怎么了?她为什么生气了?鼓励幼儿想办法:你可以和你的小伙伴商量一下,怎么做才能让妞妞不生气,快乐起来呢?小朋友想的办法真不错,我们看妞妞的小伙伴是怎样做的。
图三、来许多小朋友哄她(对不起,我们不是故意的,你别生气了)妞妞看到小朋友态度那么友好,就原谅了他们,也不生气了。
图四、小朋友们拉起妞妞的手说:"妞妞,和我们一起玩去吧"图五、妞妞和大家一起玩,真快乐呀!2、提问:(1)小朋友你们觉得妞妞一个人玩快乐,还是和小朋友一起玩快乐?(2)你喜欢一个人玩还是和大家一起玩,当你和小朋友玩玩具或做游戏时,不小心碰到了别人或者碰坏了别人刚搭好积木时,怎么办呢?要向别人说:对不起,这样别人才原谅你,喜欢你,才能成为好朋友。
3、教师小结:刚才看了妞妞一个人玩不快乐,也没意思和大家一起才是最快乐的,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玩具,小朋友要和大家一起玩看看是不是很快乐。
4、教师对游戏进行总结,大家一起玩玩具很高兴,大家都成了好朋友,我们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吧!(三)结束部分:孩子们,刚才玩的都很开心,现在我们听音乐一起做《找朋友》游戏,结束。
创新思维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创新思维心理健康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934c36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5d.png)
创新思维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心理问题的识别。
然而,现代教育更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本教案范本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创新思维的训练,让学生在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创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提升自我调节能力。
教案的第一部分是引入。
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个与心理健康相关的小故事或者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接着,教师提出几个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心理健康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创新思维在其中的作用。
接下来是知识讲解环节。
教师系统地介绍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创新思维在解决心理问题中的应用,比如通过创造性思维技巧来缓解压力、提高情绪管理能力等。
教案的第三部分是实践活动。
这一环节是教案的亮点,因为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深化理解。
活动可以包括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形式。
例如,学生可以在小组内模拟面对特定心理问题的场景,并尝试用创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心理健康知识,还能够锻炼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最后是总结反馈环节。
教师应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收获,同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激发他们继续探索和实践的动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其次,要创造一个开放和包容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尝试;最后,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使课程生动有趣,易于学生接受。
六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23《创意无限好》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23《创意无限好》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d61c9435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d9.png)
六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23《创意无限好》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创意的重要性,认识到创意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
2. 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创意,将创意应用到学习和生活中。
教学内容1. 创意的概念和重要性2. 创意思维的培养方法3. 创意与生活的关系4. 创意的实践与应用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创意的概念、创意思维的培养方法、创意与生活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创意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创意故事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创意的概念、创意思维的培养方法、创意与生活的关系等知识点。
3. 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创意的理解和经验。
4.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创意实践活动,如创意绘画、创意写作等。
5. 分享: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创意作品,互相学习和交流。
板书设计1. 《创意无限好》2. 副六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3. 教学目标4. 教学内容5. 教学重点与难点6. 教学过程7. 作业设计8. 课后反思作业设计1. 创意绘画:让学生回家后进行创意绘画,将作品带到学校进行分享。
2. 创意写作: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创意的短文,分享他们的创意思维和经验。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如讲解是否清晰、活动是否有效等,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对创意的理解和应用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3. 教师应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运用创意,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引入引入阶段是激发学生兴趣和吸引他们注意力的关键。
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选择一个与创意相关的有趣故事、视频或案例,如介绍一个创新的科技产品、一个独特的艺术作品或一个成功的创业故事。
创造思维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创造思维心理健康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fc8ed1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63.png)
创造思维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首先,教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即通过创造性活动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教学内容应涵盖创造思维的基本理论、心理调适技巧以及相关的实践活动。
具体来说,教案可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引入阶段:通过讲述创新人物的故事或者展示创意产品的例子,激发学生对创造思维的兴趣。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创造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进行创造性工作的基础。
2. 理论学习:向学生介绍创造思维的定义、特点和过程,以及影响个体创造力的心理因素。
通过对这些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创造力的本质和重要性。
3. 实践操作:设计一系列创造性思维活动,如头脑风暴、思维导图制作、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和发展自己的创造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增强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心理调适:教授学生一些简单有效的心理调适方法,如正念冥想、情绪管理技巧等,帮助学生在面对挑战和压力时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
5. 反思总结:在活动的最后,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让他们分享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收获,以及对创造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新认识。
6. 作业布置: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布置相关的阅读材料或写作任务,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和思考创造力与心理健康的联系。
在实施这份教案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营造一个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三是要注重过程而非结果,鼓励学生享受创造的过程,而不是仅仅追求创意的成果。
通过这样的教案设计,我们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还能够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27《发展创新思维》北师大版
![八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27《发展创新思维》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70e87e74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20.png)
八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27《发展创新思维》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创新思维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尝试的精神。
3.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1. 创新思维的定义和特点2. 创新思维的重要性3. 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4. 创新思维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创新思维?为什么我们要发展创新思维?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创新思维的定义和特点。
2. 讲解创新思维的重要性,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三、课堂互动(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培养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实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思维进行解决。
2.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提出解决方案,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学生作业和练习完成情况3.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学资源:1. 教学PPT2. 相关案例材料3. 创新思维训练题目教学建议:1. 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2.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3. 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学生进行改进。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精选6篇)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6893d0b7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42.png)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精选6篇)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为进一步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学生个人关注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的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大石中心小学计划开展为期一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一、活动宗旨通过组织设计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性强、针对性强的活动为载体,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营造一种关注心理健康、重视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普及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和谐心灵的理念,为学生搭建起锻炼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平台,全方位的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活动主题沐浴心育阳光健康快乐成长三、活动时间贯穿学年第二学期四、活动内容活动一:心理健康活动启动仪式(3月份)1、宣布心理健康活动启动2、学校领导讲话——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目的、意义和基本要求3、学生代表发言活动二:“懂得感恩勇敢表达”(4月份)结合“三八节”“母亲节”为教育契机,围绕“感恩”主题,为了让学生懂得感恩,并勇于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面向全体学生收集绘画、制作贺卡、手抄报等优秀作品。
一到三年级可以是以“给妈妈画一张画(做一张贺卡)”的方式进行;四到六年级则可以做感恩主题的手抄报。
要求先在本班内展示评比,每班再上送5份学校参评。
(评比时间:第十周前)活动三:心理主题黑板报比赛(5月份)各班还有楼梯的黑板报以“沐浴心育阳光健康快乐成长”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
一二年段以学生的学习为内容,比如: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学习习惯,怎样让孩子们快乐学习;三四年段以如何调节情绪,快乐每一天,或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为内容;五六年段以沟通、互动、和谐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内容。
学校统一组织评比。
活动四:播放心理教育主题电影(六一节当天)电影艺术的独特魅力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并对学生心理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利用欢度六一节的时间,播放心理电影,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积极健康的引导。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五课 创造力---发散思维训练|辽大版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五课 创造力---发散思维训练|辽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bc32b64d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38.png)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五课创造力—发散思维训练|辽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创造力的概念和重要性;2.学习怎样发掘自己的创造力;3.训练发散思维,提高自己的创造力;4.学会用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2.1 创造力的概念及重要性1.创造力是指人们通过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行为,创造出新的观念、概念、技术和产品的能力。
2.创造力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3.创造力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通过训练可以提高创造力。
2.2 发掘自己的创造力1.建立自信心,相信自己有创造力;2.接受挑战和失败,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思路;3.关注周围的事物,探索隐藏的规律和连接;4.练习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5.勇于创新和创造,尝试突破现有的局面。
2.3 发散思维训练1.定义问题,明确目标和要求;2.搜集更多的信息和材料;3.进行思维导图或头脑风暴,列出尽可能多的解决方案;4.对各个方案逐一分析评估,再选择最适合的方案;5.修改并完善方案,付诸实践并持续完善。
三、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可信的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创造过程;2.问答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了解创造力的概念和重要性;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创意和经验,提高发散思维的训练效果;4.实践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流程4.1 导入(5分钟)小朋友们,今天的课程是关于创造力的训练。
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创造力,为什么创造力很重要。
4.2 学习(15分钟)1.了解创造力的概念和重要性;2.学习怎样发掘自己的创造力;3.学习发散思维训练的步骤和方法。
4.3 讨论(15分钟)1.小组讨论发散思维,重点是如何收集信息和材料,以及如何评估方案的优缺点;2.每个小组分享总结的讨论成果。
4.4 实践(20分钟)1.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小创造任务,例如设计一面标志牌或者一个小游戏;2.对小组的创意进行分组讨论和评估,然后再进行修改和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会创新(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
一、教学目的:
1、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什么是创新,怎样创新。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七巧板录音带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曾经有位哲人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丰富的想象力使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社会更需要我们的创新精神。
今天这堂课,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分享创新的快乐!
二、听故事,谈启发:听听阿基米德的故事,你一定会有所启发。
有请我们的小小故事家。
(一生讲故事,并放动画)故事内容简介:同学们,你们知道阿基米德吗?他呀,是古希腊伟大的科学家。
他从小就喜欢听故事,这些故事也极大的激发了他的想象力。
他喜欢听别人对某个问题的争论,并且敢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每天,都有许多疑问在脑子里转悠:“为什么大海总是咆哮不停?为什么大船会浮在海面行走?……”有时他的小脑袋瓜里还会迸发一些奇妙的新想法。
有一天,他看见农民们正在把尼罗河里的水运到高处灌溉农田。
他想:如果有一种东西,使水能够自动从低处向高处流,那该多好啊!于是,回到家里,他冥思苦想,反复测算,终于发明了螺旋抽水机。
使水能从低处往高处流,这在当时,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后来,阿基米德还创立了著名的关于浮力的学说“阿基米德定律”。
他也被后人誉为“力学之父”。
听了故事,你有什么启发,和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
请各组派一名代表汇报一下你们组的观点。
师小结:同学们刚才各抒己见,老师这里总结一下大家的观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像阿基米德那样,勤观察,多思考,还要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想象力,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这样我们也会象阿基米德那样,成为有成就的人,成为伟大的人。
三、那么,究竟什么是丰富的想象力,我们该怎样创新呢?看了以上的小品表演,也许你会更加明了。
(几生表演《如此创新》) 时间:一个早上
地点:校园
人物:学生和老师
情景:……
你们看了表演,明白了什么叫创新,该怎样创新了吧!
四、测一测
好!让我们休息一下,一起到“智慧之窗”的百宝镜照一照,看看自己的思维有什么特点吧!请看课件。
得了4分以上的同学请举手,恭喜你,你是个具有创新思维的孩子。
五、想一想
得分高的同学不要骄傲,得分低的同学也不要气馁,因为分数并不重要,下面的智力体操,不仅可以使你大开眼界,还可以培养你的创新思维。
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随老师一起去创新的天空中翱翔。
1、看下面的一组图形,你能想到一些什么事物,什么场景,想的越多越好。
2、听音乐想象。
老师这里有一首曲子特别好听,想不想听一下。
音乐好听吗?老师看你们专注的样子,很好奇,想问问你们,听音乐时,想到了什么?(音乐,鸭子拌嘴)
3、下面,我们来开展一次智力拼图比赛,看哪一组同学拼的图最有创意,最与众不同。
生拼图,并说说自己的创意。
(学生拿出七巧板按小组拼)
看图编故事,看谁想的最好,最有想象力。
4、异想天开:结合生活实际,你能谈谈你有那些创新的想法和设计
展示一些科技节小发明小制作。
5、全课总结:
同学们,这堂课你们表现很出色,老师欣喜的看到你们具备了创新人才的素质,你们不仅懂得了什么是创新,还学会了创新,不仅有丰富的想象力,还有创新意识。
老师为你们骄傲。
神奇的大自然正等待你们去探索,宇宙的奥秘等待你们去揭开,老师坚信,通过努力,你们中间也许会出现第二个爱迪生,第二个阿基米德,你们相信吗?让我们在美妙的歌声中结束这堂课吧!(师放歌曲《天地之间》,生边唱边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