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学第3章 机器人运动学

合集下载

工业机器人运动学

工业机器人运动学

x
P


y

z

w
其中
ax

x w ,by

y w , cz

z w
(3.6)
3.3 机器人运动学的矩阵表示
3.3.2空间向量的表示
x
P


y

z
w
x
y
z
其中 ax w , by w , cz w (3.6)
变量w可以为任意值,w变化,向量的大小也会发生变化,这 与在计算机图形学中缩放一张图片十分类似。如果w大于1, 向量的所有分量都“变大”;如果w小于1,向量的所有分量都 变小。如果w是1,各分量的大小保持不变。
n o a (3.11)
3.3 机器人运动学的矩阵表示
例3.3对于下列坐标系,求解所缺元素的值,并用矩阵来 表示这个坐标系。
? 0 ? 5
F 0.707 ? ? 3 ? ? 0 2

0
0 0 1
3.3 机器人运动学的矩阵表示
解: 显然,表示坐标系原点位置的值5,3,2对约束方程无
《工业机器人基础及应用编程技术》
第3章 工业机器人运动学
总教学目标 1.理解工业机器人的位姿描述和齐次变换 2.掌握齐次坐标和齐次变换矩阵的运算 3.理解连杆参数、连杆变换和运动学方程的求解 4.了解研究动力学的内容及方法,理解速度和力雅可比矩阵
目录页
PAGE OF CONTENT
3.1 引言 3.2 工业机器人机构 3.3 机器人运动学的矩阵表示
1.三个向量 n, o, a 相互垂直
2.每个单位向量的长度必须为1
3.3 机器人运动学的矩阵表示

第三章机器人运动学

第三章机器人运动学

第三章机器人运动学机器人运动学是研究机器人如何在二维或三维空间中进行运动的学科。

它涉及到机器人的轨迹规划、运动控制和路径规划等重要内容。

本章将介绍机器人运动学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模型,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机器人的运动规律和控制原理。

1. 机器人运动学的基本概念机器人运动学是研究机器人位置和姿态变化的学科,包括正运动学和逆运动学两个方面。

正运动学研究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如何由关节变量确定;逆运动学则研究机器人如何通过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来确定关节变量的值。

机器人的运动学建模一般采用DH(Denavit-Hartenberg)参数表示方法。

DH 参数是由Denavit和Hartenberg提出的一种机器人坐标系的选择和旋转轴的确定方法。

通过定义一系列关节坐标系,建立起机器人的坐标系链,并确定各个关节的旋转轴和约定的方向,可以方便地描述机器人的运动学特性。

2. 机器人正运动学机器人正运动学是研究机器人末端执行器位置和姿态如何由关节变量确定的问题。

在机器人的正运动学中,常用的方法有几何法和代数法。

2.1 几何法几何法是一种较为直观的方法,通过对机器人各个关节坐标系的位置和旋转进行推导,得到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

几何法适用于无约束和无外力干扰的情况,可以简单快速地推导出机器人的正运动学方程。

2.2 代数法代数法是一种基于运动学链的代数运算的方法,通过DH参数建立起机器人的坐标系链,并通过矩阵运算推导出机器人的正运动学方程。

代数法在机器人正运动学的推导和计算过程中更具有普适性和灵活性。

3. 机器人逆运动学机器人逆运动学是研究机器人如何通过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来确定关节变量的值的问题。

机器人逆运动学在机器人运动规划和路径控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机器人逆运动学的求解一般采用迭代方法,通过迭代计算来逼近解析解,实现对机器人关节变量的求解。

逆运动学的求解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奇异点和多解的情况,需要通过约束条件和优化方法来处理。

工业机器人课件第3章运动学3

工业机器人课件第3章运动学3

3.6.1 D-H参数法物体
Denavit和Hartenberg于1955年提出了一种为关节链中的每一个杆 件建立坐标系的矩阵方法,即D-H参数法。
1.连杆坐标系的建立
连杆坐标系规定如下(参见图): zi坐标轴沿i+1关节的轴线方向。 xi坐标轴沿zi和zi-1轴的公垂线,且指向离开zi-1轴的方向。 yi坐标轴的方向构成xiyizi右手直角坐标系。
各连杆坐标系建立后,n-1系与n系间变换关系可用坐标系的平移、旋转 来实现。从n-1系到n系的变换步骤如下:
(1) 令n-1系绕Zn-1轴旋转θn 角, 使Xn-1与Xn平行, 算子为 Rot(z,θn)。
(2) 沿Zn-1轴平移dn, 使Xn-1 与Xn重合, 算子为Trans(0,0,dn)。
(3) 沿Xn轴平移an, 使两个坐 标系原点重合, 算子为 Trans(an,0,0)
cosi


sini
0

0
-sinicosi cosicosi
sini
0
sinisini -cosisini
cosi
0
aicosi
aisini

di 1

第2章 工业机器人运动学
实际中,多数机器人连杆参数取特殊值,如αn=0或dn=0,
可以使计算简单且控制方便。
工业机器人运动学
工业机器人连杆参数及其齐次变换矩阵
一. 连杆参数及连杆坐标系的建立 1、连杆参数 描述该连杆可以通过两个几何参数: 连杆长度an和扭角αn。
图 2-10 连杆的几何参数
第2章 工业机器人运动学
描述相邻杆件n与n-1的关系参数的两个参数: 连杆距离dn和连杆转角θn

机器人学-第3章_机器人运动学

机器人学-第3章_机器人运动学

o
X
由(3-1)式可得运动学约束条件,x&sinq y&cosq 0 平面轮式移动机器人
是所谓的“非完整约束”。物理含义是,机器人不能沿轮轴线方向横移。
设轮距为D,轮半径为r,两轮独立驱动时轮子转速wL,wR 则
v
r 2
wR
wL
,
w
r D
wR
wL
(3-2)
1
v
r 2
wR
wL
,
w
r D
wR
wL
q2 L1
定义参考坐标系{0},它固定在基座上,当第一
个关节变量(q1)为0时坐标系{1}与坐标系{0}重合
,因此建立参考坐标系{0}如图所示,Z0轴与关节1 的轴线重合且垂直于机械臂所在平面。
q1
平面3R机械臂
由于机械臂位于一个平面上,因此所有Z轴相互平
X3
行,且连杆偏距d和连杆转角均为0。该机械臂的DH
动距离分别为lR = rR和lL = rL,
机器人移动距离
l=(lR+lL)/2
方位角变化
q =(lR-lL)/D。
第n步机器人位姿可以按下面公式更新:
qn qn1 q
xn
xn1
l
cos qn1
q
/
2
yn
yn1
l
sin qn1
q
/
2
若已知机器人的初始位姿,根据该递推公式可以确定任意时刻机器
人位姿,比较简单,但因积累误差大,所以长时间不可靠。
相邻连杆间坐标变换公式
建立 {P}、{Q}和{R}3个中间坐标系, 其中{i}和{i-1}是固定在连杆 i 和 i-1 上的固 连坐标系,如图3-13所示。

机器人运动学坐标变换

机器人运动学坐标变换

xi cos x j sin y j 0 z j yi sin x j cos y j 0 z j zi 0 x j 0 y j 1 z j
2017年2月19日星期日
工 业 机 器 人
第3章
3.2.1 直角坐标变换
工 业 机 器 人
第3章
3.1.1 机器人位姿的表示
姿态可h o p(x,y,z) h
o yh y
3.1 机器人的位姿描述

余弦值组成3×3的姿态
矩阵来描述。
cos(x , x h ) cos(x , yh ) cos(x , z h ) R cos(y , x h ) cos(y , yh ) cos(y , z h ) cos(z , x h ) cos(z , yh ) cos(z , z h )
2017年2月19日星期日
工 业 机 器 人
R
x , ij
第3章
3.2.1 直角坐标变换
2、旋转变换
②绕x轴旋转α角的 旋转变换矩阵为:
机器人运动学
zi
3.2 齐次变换及运算
zj
α
0 0 1 0 cos sin 0 sin cos
xj
yj oi oj
xi x j cos y j sin yi x j sin y j cos zi z j
xi
yi
xj
2017年2月19日星期日
工 业 机 器 人
第3章
3.2.1 直角坐标变换
2、旋转变换
机器人运动学
3.2 齐次变换及运算
① 绕z轴旋转θ角 若补齐所缺的有些项,再作适当变形,则有:

机器人学-第三章机器人运动学

机器人学-第三章机器人运动学
fc1 s 23 ec1c 2 p xw fs1 s 23 es1c 2 p yw fc es h p 23 2 zw 1 1
(3.4.2) (3.4.3)
0 c i s i 0 0 0 0 0 1 0 0 0 0 0 1 s i c i s i s i ai c i c i c i c i s i ai s i s i c i di 0 0 1 1 0 0 0 1
Ai称为D-H矩阵
Tn=A1 …Ai…An
机器人机构的正向运动学方程或位姿方程
机器人研究所
空间六自由度机器人
z1 x3 z2 x5 x4 z4 6 2 2 o1 1 h z0 1 o0 0 x0 e x1 3 o 2 x2 3o3 4 z3 4 f o4 o5 5 5 z5 6 d o6 x6
z6
0c1 p yws1 c2 pzw hs2
fc3 pxwc1 p yws1 s2 pzw hc2
由式(3.4.10),得1两个解:
p yw 1 a tan 2 p xw
0 s3 0 c3 1 0 0 0
0 0 0 1
c4 s A4 4 0 0
0 s4 0 c4 1 0 0 0
0 0 f 1
c5 s5 A5 0 0
0 s5 0 c5 1 0 0 0
0 0 0 1
机器人研究所
常用逆运动学公式:
已知条件
cos b
sin a
1 b2 a tan 2 b a a t an 2

机器人学基础_第3章_机器人运动学

机器人学基础_第3章_机器人运动学
机械手的运动姿态往往由 一个绕轴x ,y 和 z 的旋转 序列来规定。这种转角的 序列,称为欧拉(Euler) 角。 欧拉角: 用一个绕 z 轴 旋转ф角,再绕新的 y 轴 y’旋转θ角,最后绕新的 z 轴z’’旋转ψ角来描述任 图3.2 欧拉角的定义 何可能的姿态。 欧拉变换Euler可由连乘三个旋转矩阵来求得,即 Euler (φ ,θ ,ψ ) = Rot ( z , φ ) Rot ( y,θ ) Rot ( z ,ψ ) (3.3)
Kinematics treats motion without regard to the forces that cause it. Within the science of kinematics one studies the position, velocity, acceleration, and all higher order derivatives of the position variables (with respect to time or any other variable). 从几何学 几何学的观点来处 几何学 理手指位置 手指位置P与关节变量 关节变量 手指位置 L1, L2, θ1 和 θ 2的关系称为 运动学(Kinematics)。 运动学
(3.9)
3.1 Representation of Kinematics Equation of Manipulator
17
3.1 Representation of Kinetic Equation of Robot Manipulator
3.1 Representation of Kinematics Equation of Manipulator
12
3.1.1 Kinetic Pose and Oriented Angle Roll, Pitch, Yaw to represent motion pose

机器人技术基础课件第三章-机器人运动学精选全文完整版

机器人技术基础课件第三章-机器人运动学精选全文完整版
03T 01T12T 23T
如此类推,对于六连杆机器人,有下列矩阵:
06T 01T 12T 23T 34T 45T 56T
3.2 3.2 机械手运动学方程
26
0 6
T
3.1.4 连杆变换矩阵及其乘积
06T 01T12T 23T 34T 45T 56T
机器人运动学方程
此式右边表示了从固定参考系到手部坐标系的各连杆
一个六连杆机械手可具有六个自由度,每个连杆含 有一个自由度,并能在其运动范围内任意定位与定向。 其中三个自由度用于规定位置,而另外三个自由度用 来规定姿态。
8
3.1.1 连杆坐标系
机械手的运动方向
机器人手部的位置和姿态也可以
用固连于手部的坐标系{B}的位姿
来表示
关节轴为ZB, ZB轴的单位方向 矢量α称为接近矢量,指向朝外。
(1) 坐标系{i-1}绕xi-1轴转角αi-1,使Zi-1与Zi平行,算子为Rot(x, αi-1) ; (2) 沿Xi-1轴平移ai-1,使Zi-1和Zi共线, 算子为Trans(ai-1,0,0); (3)绕Zi轴转角θi; 使得使Xi-1与Xi平行, 算子为Rot(z,θi);
(4) 沿Zi轴平移di。使得i-1系和i系重合, 算子为Trans(0,0,di)。
3.2.1 机器人正运动学方程
连杆 i 1
2
3
连杆长 度ai-1
0
a0
a1
连杆偏距 di 0
0
d2
连杆扭角 αi-1 00
00
-900
关节角 θi
θ1(00) θ2(00) θ3(00)
3.2.1 机器人正运动学方程
该3自由度机器人的运动学方程为:

第3章工业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概要

第3章工业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概要

第3章工业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机器人操作臂可看成一个开式运动链,它是由一系列连杆通过转动或移动关节串联而成。

开链的一端固定在基座上,另一端是自由的,安装着工具,用以操作物体,完成各种作业。

关节由驱动器驱动,关节的相对运动导致连杆的运动,使手爪到达所需的位姿。

在轨迹规划时,最感兴趣的是末端执行器相对于固定参考系的空间描述。

为了研究机器人各连杆之间的位移关系,可在每个连杆上固接一个坐标系,然后描述这些坐标系之间的关系。

Denavit和Hartenberg提出一种通用方法,用一个4*4的齐次变换矩阵描述相邻两连杆的空间关系,从而推导出“手爪坐标系”相对于“参考系”的等价齐次变换矩阵,建立出操作臂的运动方程。

称之为D-H矩阵法。

3.1 工业机器人的运动学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目标:理解工业机器人的位姿描述和齐次变换;掌握齐次坐标和齐次变换矩阵的运算;理解连杆参数、连杆变换和运动学方程的求解;教学重点:掌握齐次变换及运动学方程的求解教学难点:齐次变换及运算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步骤:齐次变换有较直观的几何意义,而且可描述各杆件之间的关系,所以常用于解决运动学问题。

已知关节运动学参数,求出末端执行器运动学参数是工业机器人正向运动学问题的求解;反之,是工业机器人逆向运动学问题的求解。

3.1.1 工业机器人位姿描述1.点的位置描述在选定的指教坐标系{A}中,空间任一点P的位置可用3*1的位置矢量表示,其左上标代表选定的参考坐标系。

2.点的齐次坐标如果用四个数组成4*1列阵表示三维空间直角坐标系{A}中点P,则该列阵称为三维空间点P的齐次坐标,如下:必须注意,齐次坐标的表示不是惟一的。

我们将其各元素同乘一个非零因子后,仍然代表同一点P,即其中:,,。

该列阵也表示P点,齐次坐标的表示不是惟一的。

3.坐标轴方向的描述用i、j、k分别表示直角坐标系中X、Y、Z坐标轴的单位向量,用齐次坐标来描述X、Y、Z轴的方向,则有,,从上可知,我们规定:4*1列阵中第四个元素为零,且,则表示某轴(某矢量)的方向。

第03章 机器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

第03章 机器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

教案首页课程名称农业机器人任课教师李玉柱第3章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计划学时 3教学目的和要求:1.概述,齐次坐标与动系位姿矩阵,了解平移和旋转的齐次变换;2.机器人的运动学方程的建立与求解*;3.机器人的动力学*重点:1.机器人操作机运动学方程的建立及求解;2.工业机器人运动学方程3.机器人动力学难点:1. 机器人动力学方程及雅可比矩阵基本原理思考题:1.简述齐次坐标与动系位姿矩阵基本原理。

2.连杆参数及连杆坐标系如何建立?3.机器人动力学方程及雅可比矩阵基本原理是什么?第3章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教学主要内容:3.2 齐次坐标与动系位姿矩阵3.3 齐次变换3.4 机器操作机运动学方程的建立与求解3.5 机器人运动学方程3.6 机器人动力学本章将主要讨论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基本问题。

先后引入了齐次坐标与动系位姿矩阵、齐次变换,通过对机器人的位姿分析,介绍了机器人运动学方程;在此基础上有对机器人运动学方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3.1 概述机器人,尤其是关节型机器人最有代表性。

关节型机器人实质上是由一系列关节连接而成的空间连杆开式链机构,要研究关节型机器人,必须对运动学和动力学知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分析机器人连杆的位置和姿态与关节角之间的关系,理论称为运动学,而研究机器人运动和受力之间的关系的理论则是动力学。

3.2 齐次坐标与动系位姿矩阵3.2.1 点的位置描述在关节型机器人的位姿控制中,首先要精确描述各连杆的位置。

为此,先定义一个固定的坐标系,其原点为机器人处于初始状态的正下方地面上的那个点,如图3-1(a)所示。

记该坐标系为世界坐标系。

在选定的直角坐标系{A}中,空间任一点P的位置可以用3×1的位置向量A P表示,其左上标表示选定的坐标系{A},此时有A P=XYZ P P P ⎡⎤⎢⎥⎢⎥⎢⎥⎣⎦式中:P X、P Y、P Z—点P在坐标系{A}中的三个位置坐标分量,如图3-1(b)。

3.2.2 齐次坐标将一个n维空间的点用n+1维坐标表示,则该n+1维坐标即为n维坐标的齐次坐标....。

第三章_移动机器人运动学

第三章_移动机器人运动学

3.3.2可操纵度 s
对于可操纵的标准轮,通过改变操纵角,可 间接改变机器人的姿态。
• 3.3.2 活动性的程度
活动性表示机器人在环境中直接运动的能力。 限制活动性的基本约束就是加在轮子上的滑动约 束。 滑动约束如前所示为:
在数学上, C 1 ( s ) 的零空间是空间N,使得 对任何N中的向量n, C 1 ( s ) n 0 。为了满足约 束,运动向量 R ( ) I 必须属于投影矩阵 C 1 ( s ) 的零空间。若遵守运动学约束,则机器人的运 动必定总是在该空间N内。 在几何上,利用机 器人的瞬时转动中心,可以同时说明运动学的 约束。
小结:对于小脚轮、瑞典轮和球形轮,由于其内 部的自由度,并未对机器人的运动施加实质上的 约束,即机器人可在全局参考框架下自由运动。 也就是说,只有固定标准轮和可操纵标准轮会对 机器人的运动施加约束。
3.2.4 机器人运动学约束
给定一个具有M个轮子的机器人, 假定机器 人总共有N个标准轮,由Nf个固定标准轮和Ns个 可操纵标准轮组成。βs(t)表示可操纵标准轮的可 变操纵角。βf表示固定标准轮的方向。
将上式求逆,得到特定的差动驱动机器人的运动学方程:
1 0 l 1 0 l 0 1 0
1 J2 1 R ( ) 0
I R ( )

1
1 2 0 1 2l
1 2 0 1 2l
0 J 1 2 0 0
• 瞬时转动中心 ICR (instantaneous center of rotation)
在任何给定时刻,轮子必定沿着半径为R的 某个圆瞬时的运动,使得那个圆的中心处在零运 动直线上,该中心称为瞬时转动中心。它可以位 于沿零运动直线的任何地方。

机器人学基础第3章

机器人学基础第3章

3.1 坐标系的建立方法
机器人的连杆均可以用以上四个参数ai-1、αi-1、di 、θi 来进行描述。对于一个确定的机器人关节来说, 运动时 只有关节变量的值发生变化, 其他三个连杆参数均为保 持不变。用ai-1、αi-1、di 、θi 来描述连杆之间运动关系 的规则称为Denavit-Hartenberg 参数, 简称D-H 参 数。
3. 3 典型机器人的正运动举例
机器人的D - H 参数表
3. 3 典型机器人的正运动举例
由机械臂的坐标系可以计算得到相邻两坐标系之间
的变换矩阵
, 其中
3. 3 典型机器人的正运动举例
则可以计算出机械臂末端相对于基坐标系的位姿矩 阵为:
3. 3 典型机器人的正运动举例
其中:
3. 3 典型机器人的正运动举例
3. 3 典型机器人的正运动举例
作出该机器人的机构简图并建立连杆坐标系。
3. 3 典型机器人的正运动举例
写出D - H 参数表
3. 3 典型机器人的正运动举例
可以计算出各相邻两坐标系之间的齐次变换矩阵:
3. 3 典型机器人的正运动举例
由于关节2 是移动关节, 其关节变量为d2。由 可计算出该机器人的正运动学方程为:
3. 3 典型机器人的正运动举例
例3. 3 如图所示为日本川崎公司制
造的RS10N 型工业机器人, 它具有典型的工业机器人构 型, 共有6 个自由度, 其中 前3 个关节决定机器人末端 的位置, 后3 个关节轴相交 于一点,决定机器人末端的 姿态。
3. 3 典型机器人的正运动举例
机器人的连杆坐标系建立, 由于坐标系{6} 的原点位 于腕部,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 直观地描述机器人末端执行 器的位置, 通常在机器人末 端点处建立一个与坐标系 {6} 姿态完全相同的工具 坐标系, 即坐标系{7}。

机器人学基础_第3章机器人运动学

机器人学基础_第3章机器人运动学

移动连杆坐标系的建立
移动连杆坐标系的规定:
• 坐标轴Zi:与i+1关节的轴线重合; • 坐标轴Xi:沿移动关节i轴线与关节i+1轴线的公垂线,指向i+1关节; • 坐标轴Yi:按右手直角坐标系法则确定; • 坐标原点Oi: (1)当关节i轴线和关节i+1轴线相交时,取交点; (2)当关节i轴线和关节i+1轴线异面时,取两轴线的公垂线与关节i轴
动到使其原点与连杆i坐标系原点重合的地方。 • (4) 绕Xi旋转αi角,使Zi–1转到与Zi同一直线上。 • 连杆i–1的坐标系经过上述变换与连杆i的坐标系
重合。如果把表示相邻连杆相对空间关系的矩阵 称为A矩阵,那么根据上述变换步骤,从连杆i到 连杆i–1的坐标变换矩阵Ai为

(3.13)
• 同理,对联轴器的齐次坐标变换矩阵有 •
• 手部的位置矢量为固定参考系原点指向手 部坐标系{B}原点的矢量P,手部的方向矢 量为n、o、a。于是手部的位姿可用4 4 矩阵表示为


nX oX a X PX
T
nY
oY
aY
PY
nZ 0
oz 0
aZ 0
PZ 1
• 思考:
• ①说明位姿矩阵的左上角3×3矩阵的几何 意义。
• ②分别说明n, o, a, P的几何意义。
a1 = l 1 =100
a2 = l 2 =100
旧课复习与总结
转动连杆坐标系的建立
• 坐标轴Zi:与i+1关节的轴线重合; • 坐标轴Xi:沿连杆i两关节轴线的公垂线,指向i+1关节; • 坐标轴Yi:按右手直角坐标系法则确定; • 坐标原点Oi: (1)当关节i轴线和关节i+1轴线相交时,取交点; (2)当关节i轴线和关节i+1轴线异面时,取两轴线的公垂

机器人学-运动学部分(2006)

机器人学-运动学部分(2006)

关节坐标系的建立原则
原点Oi:设在Li与 Ai+1轴线的交点上 Zi轴:与Ai+1关节轴 重合,指向任意 Xi轴:与公法线Li 重合,指向沿Li由 Ai轴线指向Ai+1轴线 Yi轴:按右手定则
• • • •
Ai+1
Ai-1
Ai
i
yi zi xi oi yi 1
li
zi 1

li 1
0 0 1 0
0 0 0 1
1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1 d i 0 0 1 0
0 1 0 0
0 0 1 0
li 0 0 1
0 1 0 cos i 0 sin i 0 0
D-H关节坐标系建立原则
机器人关节坐标系的建立主要是为了描述机器人各杆件和终 端之间的相对运动,对建立运动方程和动力学研究是基础性 的工作。 为了描述机器人各杆件和终端之间转动或移动关系,Denavit 和Hartenberg于1955年提出了一种为运动链中每个杆件建立 附体坐标系的矩阵方法(D-H方法) ,建立原则如下: 右手坐标系 原点Oi:设在Li与Ai+1轴线的交点上 Zi轴: Xi轴: Yi轴: 与Ai+1关节轴重合,指向任意 与公法线Li重合,指向沿Li由Ai轴线指向Ai+1轴线 按右手定则
解1:
已知 摄T物 T1 , 摄T机 T2 , 求机T物
有:机T物 机T摄
1 0 0 - 1 0 0 0 0

T物 T2)T1 ( -1
y
o z
x
0 10 0 1 0 1 0 20 1 0 0 10 - 1 10 0 0 - 1 9 0 1 0 0 0 1

机器人运动学建模

机器人运动学建模
1)连杆i-1的长度a(i-1) :
关节轴线i-1和关节轴线i 的公法线长度;
2)连杆i-1的扭角α(i-1):
关节轴线i-1和关节轴线i的夹角; 指向为从轴线i-1到轴线i。
◆两关节i和i-1的轴线平行时
α(i-1) =0 ◆两关节i和i-1的轴线相交时
a(i-1)=0,指向可任意规定。
例:
i-1
Y i+1 Z i+1
d i+1
X i +1 a i+1
θi +1
原点O取为XZ的交点; Zi和Zi+1 相交时,其交点为{i}原点, Zi和Zi+1 平行时,{i}原点取在使偏置为零处。
3、利用连杆坐标系可以明确定义连杆参数为:
Z(i - 1)
Y(i -1)
a(i - 1 ) X(i -1) α( i - 1)
⎥ ⎥




⎣0 0 0 1 ⎦
例1:
Z1
Z0
Y1 Y0
X0 X1
a0
i
a(i-1) α(i-1) di
1
0 00
2
a0 0 0
3
a1 -90 0
4
(末端 )
0
0 d2
θi θ1(0) θ2(0) θ3(0)
0
Z
4
Z2
X4
Y2
Z
3
Y4
d2
X2
X3
Y3
a1
D-H参数表
i
a(i-1) α(i-1) di
30T =01T 21T 32T
=
⎢⎢0 ⎢0
1 0
0 1
0

第三章机器人运动学PPT课件

第三章机器人运动学PPT课件
用一组关节变量(di或i)来描述。这组变量通常称为关节矢量或关节坐标,
由这些矢量描述的空间称为关节空间。
• 正向运动学:关节空间末端笛卡儿空间,单射 • 逆向运动学:末端笛卡儿空间关节空间,复射
不同的关节空间,相同的 末端笛卡儿空间
关节空间与末端笛卡儿空 间映射关系
第三章 机器人的运动学
3.1 工业机器人运动学
,它的齐
次坐标就是
,即满足Px=ωPx/ω,Py=ωPy/ω,
Pz=ωPz/ω(ω是非零整数)。可以看出,在三维直角坐标系中,
由于ω取值的不同,一个点的齐次坐标的表达不唯一。
齐次坐标不仅可以规定点的位置(ω为非零整数),还可以
用来规定矢量的方向(第四个元素为零时)。列向量
(
)表示空间的无穷远点,a,b和c称为它的方向
单位主矢量相对于坐标系{A}的方向余弦组成:
xB
yB
zB
xA
yA
zA
其中:co scoxB s ,xA ()
既表示了刚体F在{A}系中的方位,也描述了{B}系在{A}系中的 姿态。
3.1.2.2 坐标变换
一、坐标平移
如图3-5,坐标系{B}与{A} 方向相同,但原点不重合。
图3-5 坐标平移
此式称为平移方程。其中 是B系中的原点在A系中的表示。
0
0
0
1
1
1
给定坐标系{A},{B}和{C},已知{B}相对{A}的描述为 ,
{C}相对{B}的描述为
AP A BTBP BPC BTCP APC ATCP
,则有
APA BTC BTCP
CATABTCBT
从而定义复合变换

同理得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6)
如果已知一个表示任意旋转的齐次变换,那么就能够 确定其等价欧拉角。
3.2 机械手运动方程的求解
21
3.2.2 滚、仰、偏变换解
直接从显式方程来求解用滚动、俯仰和偏转表示的变 换方程。 RPY变换各角如下:
atan2(n y , n x ) 180 atan2(n z , cn x sn y ) atan2( sa x ca y , so x co y )
0
T6 0T1 (1 )1T2 (2 )2T3 (3 )3T4 (4 )4T5 (5 )5T6 (6 )
3.1 机器人运动方向的表示
5
3.1.1 运动姿态和方向角
用横滚、俯仰和偏转角表示运动姿态 另一种常用的旋转集合是横滚(roll)、俯仰(pitch) 和偏转(yaw)。
图3.3 用横滚、俯仰和偏转表示机械手运动姿态
3.1 机器人运动方向的表示 6
3.1.1 运动姿态和方向角
对于旋转次序,规定:
1
(3.16)
3.1 机器人运动方向的表示
15
3.1.3 连杆变换矩阵及其乘积
如果机械手与参考坐标系的相对关系是由变换 Z 来 表示的,而且机械手与其端部工具的关系由变换 E 表示,那么此工具端部对参考坐标系的位置和方向 可由变换 X 表示如下:
可求得:
X ZT6 E
T6 Z 1 XE 1
(3.52)
3.2 机械手运动方程的求解
22
3.2.3 球面变换解
把求解滚、仰和偏变换方程的技术用于球面坐标表示 的运动方程。 球面变换的解为:
atan2( p y , p x ), 180 atan2(cp x sp y , p z )
r s (cp x sp y ) cp z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2 机械手运动方程的求解
18
3.2.1 欧拉变换解
用双变量反正切函数确定角度 在求解时,总是采用双变量反 正切函数atan2来确定角度。 atan2提供二个自变量,即纵坐 标和横坐标,见图3.8。当 π≤θ≤ π,由atan2反求角度时, 同时检查y和x的符号来确定其 所在象限。这一 函数也能检验什么时候x或y为 0,并反求出正确的角度。 atan2的精确程度对其整个定义 域都是一样的。
(3.17)
3.1 机器人运动方向的表示
16
3.2 机器人运动方程的表示
3.2.1 欧拉变换解
基本隐式方程的解

Euler( , , ) T
(3.23)
由式(3.4)和(3.23)得到:
n x o x a x n o a y y y nz oz a z 0 0 0 p x ccc ss ccs sc cs scc ss scs cc ss py pz sc ss c 1 0 0 0 0 0 0 1
RPY ( , , ) Rot ( z, ) Rot ( y, ) Rot ( x, )
(3.4)
式中,RPY表示横滚、俯仰和偏转三旋转的组合变换。也 就是说,先绕 x 轴旋转角 ψ ,再绕 y 轴旋转角θ,最后绕 z 轴旋角ф 。
3.1 机器人运动方向的表示
7
3.1 机器人运动方程的表示
3.1 机器人运动方向的表示
4
3.1.1 运动姿态和方向角
用旋转序列表示运动姿态
机械手的运动姿态往往由 一个绕轴x ,y 和 z 的旋转 序列来规定。这种转角的 序列,称为欧拉(Euler) 角。 欧拉角用一个绕 z 轴 旋转ф 角,再绕新的 y 轴 旋转θ角,最后绕新 z 的 图3.2 欧拉角的定义 轴旋转ψ 角来描述任何可 能的姿态,见图3.2。 在任何旋转序列下,旋转次序是十分重要的。
3.1 机器人运动方向的表示 13
3.1.3 连杆变换矩阵及其乘积
广义变换矩阵 按照下列顺序建立相邻两连杆i 1与i之间的相对关系。 (1) 绕 zi1 轴旋转 i 角,使 xi 1 轴转到与 xi 同一平面内。 (2) 沿 zi1 轴平移一距离 di ,把 xi 1 移到与 xi 同一直线上。 (3) 沿 i 轴平移一距离 a i 1 ,把连杆i 1 的坐标系移到使 其原点与连杆 n 的坐标系原点重合的地方。
用柱面坐标表示运动位置 用柱面坐标来表示机械手手臂的位置,即表 示其平移变换。如图3.4(a)所示,
图3.4 用柱面坐标和球面坐标表示位置
.2 运动位置和坐标
用球面坐标表示运动位置 用球面坐标表示手臂运动位置矢量的方法。这个方法 对应于沿轴平移,再绕轴旋转角,最后绕轴旋转角, 如图3.4(b)所示,即为:
(3.24)
第三章 机器人运动学
17
3.2.1 欧拉变换解
得到9个隐式方程,如下:
nx c c c s s n y s c c c s nz s c ox c c s s c o y s c s c c oz s s ax c s a y s s az c
(3.58)
3.2 机械手运动方程的求解
23
3.3 PUMA 560机器人运动方程 3.3.1 PUMA 560运动分析
PUMA 560是属于关节式机器人,6个关节都是转 动关节。前3个关节确定手腕参考点的位置,后3 个关节确定手腕的方位。 各连杆坐标系如图3.9所示。相应的连杆参数列于 表3.1。
第三章 机器人运动学
24
3.3.1 PUMA 560运动分析
(a ) 结构图
(b) 坐标图
图3.9 PUMA 560机器人的连杆坐标系
25
3.3 PUMA机器人运动方程
3.3.1 PUMA 560运动分析
表3.1 PUMA 560机器人的连杆参数
3.3 PUMA机器人运动方程
26
3.3.1 PUMA 560运动分析 据式(3.16)和表3.1所示连杆参数,可求得各连 杆变换矩阵如下:
3.1.2 运动位置和坐标 一旦机械手的运动姿态由某个姿态变换规定之后,它在 基系中的位置就能够由左乘一个对应于矢量p的平移变换 来确定:
1 0 T6 0 0
0 0 1 0 0 1 0 0
px py [某姿态变换] pz 1
(3.6)
第三章 机器人运动学
8
3.1.2 运动位置和坐标
图3.5 转动关节连杆四参数示意图
3.1 机器人运动方向的表示 12
3.1.3 连杆变换矩阵及其乘积
机器人机械手上坐标系的配置取决于机械手连杆连接的 类型。有两种连接——转动关节和棱柱联轴节。现在来 考虑棱柱联轴节(平动关节)的情况。图3.6示出其特征 参数 , d和 。
图3.6 棱柱关节的连杆的参数示意图
图3.8 反正切函数atan2
3.2 机械手运动方程的求解
19
3.2.1 欧拉变换解
用显式方程求各角度 要求得方程式的解,采用另一种通常能够导致显式解 答的方法。用未知逆变换依次左乘已知方程,对于欧 拉变换有:
Rot( z, ) 1T Rot( y, ) Rot( z, )
(3.37) (3.38)
c 5 0 4 T5 s 5 0 s 5 0 c 5 0 0 1 0 0 0 0 0 1
c 6 0 5 T6 s 6 0
s 6 0 c 6 0
0 1 0 0
0 0 0 1
各连杆变换矩阵相乘,得PUMA 560的机械手变换 矩阵:
Sph( , , r ) Rot ( z, ) Rot ( y, )Trans(0,0, r )
(3.9)
式中,Sph 表示球面坐标组合变换。
3.1 机器人运动方向的表示
10
3.1 机器人运动方程的表示
3.1.3 连杆变换矩阵及其乘积 广义连杆 相邻坐标系间及其相应连杆可以用齐次变换矩阵来表 示。要求出操作手所需要的变换矩阵,每个连杆都要 用广义连杆来描述。在求得相应的广义变换矩阵之后, 可对其加以修正,以适合每个具体的连杆。
机器人学基础
国家级《智能科学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机器人学”课程配套教材 蔡自兴 主编
2009
第三章 机器人运动学 3.1 机器人运动方程的表示 A矩阵:一个描述连杆坐标系间相对平移和旋 转的齐次变换 。 T矩阵:A矩阵的乘积 。 对于六连杆机械手,有下列T矩阵 :
T6 A1 A2 A3 A4 A5 A6
Rot( y, ) 1 Rot( z, ) 1T Rot( z, )
式(3.37)的左式为已知变换的函数,而右式各元素或者 为0,或者为常数。
3.2 机械手运动方程的求解
20
3.2.1 欧拉变换解
求解方程,整理之后确定其等价欧拉角:
atan2(a y , a x ), 180 atan2(ca x sa y , a z ) atan2( sn x cn y , so x co y )
(3.1)
一个六连杆机械手可具有六个自由度,每个连 杆含有一个自由度,并能在其运动范围内任意 定位与定向。
机器人学基础 2
3.1 机器人运动方程的表示 3.1.1 运动姿态和方向角 机械手的运动方向
原点由矢量p表示。 接近矢量a:z向矢量 方向矢量o:y向矢量 法线矢量n:它与矢量 图3.1 矢量n,o,a和p o和a一起构成一个右手 矢量集合,并由矢量的交乘所规定:n = o a。
(3.15)
可得连杆变换通式为 :
c i s c i 1 Ti i i 1 s i s i 1 0 s i c i c i 1 c i s i 1 0 0 s i 1 c i 1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