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
8.1 图示矩形截面简支梁中的1、2、3、4、5、6点所对应的单元体。 1: ;2: ;3: ; 4: ;5: ;6: 。
图8.1
( C )
8.2由A3钢制成的圆杆受力如图所示。与危险截面A 上a 、b 、c 、d 点分别对应的单元体应是a : ;b : ;c
: ;d : 。
( D )
( C )
( B )
( A )
8.3分别写出与图示平面应力状态单元体上1、2、3、4斜截面对应的方位角:1α: ;2α: ;3α: ;4α: 。
8.4在图示四个切应力中,切应力为负的是( )。
图8.4
( D )
( C )
( B )
( A )
x
8.5在图示单元体中,x σ: ;y σ:
;x τ: ;y τ: 。
8.6图示平面应力状态的单元体及其应力圆如图所示。在图(b )所示的应力圆上与ab 斜截面对应的点是 ,在图(c )所示的应力圆上与ac 斜截面对应的点是 。
( c )
( b )
x
( a )
图8.6
8.7单元体及其应力圆分别如图(a )、(b )所示,试在应力圆上标出与ab 、bc 斜截面所对应的点。
( a )
图8.7
x
8.8平面应力状态的单元体及其应力圆如图所示。ef 斜截面上的正应力和切应力应是( )。 (A )与1D α对应,15MPa ασ=-,8.66MPa ατ= (B )与2D α对应,25MPa ασ=-,8.66MPa ατ= (C )与3D α对应,25MPa ασ=-,8.66MPa ατ=- (D )与4D α对应,15MPa ασ=-,8.66MPa ατ=-
8.9作出图示单向应力状态单元体的应力圆。利用应力圆得出图示α斜截面的应力为ασ= ,ατ= ,以及max τ= ,max τ的作用面和x
x
轴的夹角
1
σ= 。
图8.8
图8.9
x x
图8.10
8.10用应力圆求出图示单向应力状态的
30
σ
︒
= ,
60
σ
-︒
= 。
8.11用应力圆求出图示纯剪切应力状态的
45
σ
︒
= ,
45
σ
-︒
= 。
8.12用应力圆求出图示单元体的主应力
1
σ= ,
2
σ=
,3
σ=
;正负45°斜截面上的正应力
45
σ
︒
= ,
45
σ
-︒
= 。
τ
图8.11
x
图8.12
x
8.13图示单元体α截面上的应力为
α
σ= ,
α
τ= 。
8.14一点处的应力状态如图所示。已知斜面上的正应力为零,切应力
α
τ=20MPa,
两个主应力之和为
13
σσ
+=100MPa。试画出应力圆,并求得
x
σ= ,y
σ= ,
x
τ= 。
图8.13
x
2图8.14
8.15图示各单元体的应力单位均为MPa ,它们的主应力和最大切应力分别是:
(a )1σ= ,2σ= ,3σ= ,max τ= 。 (b )1σ= ,2σ= ,3σ= ,max τ= 。 (c )1σ= ,2σ= ,3σ= ,max τ= 。 (d )1σ= ,2σ= ,3σ= ,max τ=
。
( d )
图8.15
( a )( b )( c )
8.16试用应力圆求图示单元体的1σ= ,
2σ= ,3σ= ,max τ= ;由
x 轴转至1σ方向的夹角0α= ;该单元体是
向应力状态。
8.17图示三个单元体,它们的最大切应力相等的是(
)。图中应力单位为MPa 。
(A )a 和b
(B )b 和c (C )a 和c
(D )a 、b 和c
( c )
( b )
( a )
图8.17
x
8.18下列单元体中,与图示应力圆不相对应的为( )。
图8.18
( A )
( B )
( C )
( D )
8.19图示单元体的主应力1σ= ,2σ= ,3σ= ,最大切应力max τ= 。
8.20图示单元体的最大切应力max τ=
。
图8.20
60M P a
8.21已知图示二向应力状态的主应变1ε、2ε和材料的泊松比μ,则主应变3ε应是( )。
(A )()12μεε+ (B )()12μεε-+ (C )()121μ
εεμ
-
+- (D )
()121μ
εεμ
+-
8.22图示纯剪切应力状态沿z 方向的线应变z ε为( )。
(A )0z ε> (B )0z ε= (C )0z ε≤ (D )不能确定
8.23设图示平面应力状态的0σ≠,0τ≠,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10σ>,20σ=,30σ< (B )10σ≥,20σ=,30σ≤ (C )10ε>,20ε=,30ε< (D )10ε
≥,20ε=,30ε≤
图8.21
图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