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课 荆轲刺秦王-(教师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荆轲刺秦王

一、知识积累与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荆轲.(kē)拜谒.(yè)戮.没(lù)揕.其胸(shèn)

B.偏袒.(tǎn)扼.腕(è)怯懦.(ruò)樊於.期(wū)

C.猝.然(cuì)忤.逆(wǔ)拊.心(fǔ)变徵.声(zhǐ)

D.瞋.目(c hēn)箕.踞(jī)目眩.(xuàn)被八创.(c huāng)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形声字重点记忆“统读字”,形似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题中A项,揕(zhèn);B项,懦(nuò);C项,猝(cù)。故选D。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使以闻大王使:派遣

B.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双手捧着

C.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兵:士兵

D.秦王复击轲,被八创.创:伤

【答案】C

【解析】兵:兵器。

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A.秦王必说见臣

B.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C.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

D.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答案】C

【解析】A项,说——悦;B项,反——返;D项,卒——猝。

4.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卒.起不意,尽失其度②卒.皆夜惊恐

③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④轲自知事不就.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D.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

【答案】B

【解析】①通“猝”,突然;②戍卒;③登上;④完成,成功。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相同的一项是

A.今行而无信

..,则秦未可亲也

B.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曰

C.此臣日夜切齿

..拊心也

D.樊将军以穷困

..来归丹

【答案】C

【解析】A项,“无信”,今义,不讲信用;古义,没有信物。B项,“流涕”,今义,流鼻涕;

古义,流眼泪。C项,“切齿”古今同义词。D项,“穷困”,今义,贫穷;古义,处境艰难,走投无路。

6.下列各句中,句式特征和例句相同的一组是

例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A.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B.贤能为之用

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D.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答案】B

【解析】B项和例句皆为被动句,A项,定语后置句,C项,状语后置句,D项,判断句。

7.依据词类活用情况,下列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函.封,燕王拜送于庭

A.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B.又前.而为歌

C.皆白衣冠

...以送之

D.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答案】A

【解析】A项和例句都是名词作状语;B项,方位名词作动词;C项,名词作动词;D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8.下列对文中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虽欲长侍足下”,足下,对对方的尊称,译为“您”。属于历史词,现已不再使用。

B.“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金,先秦甚至秦汉时期,白银还没有成为货币,“金”就是铜。

C.“至易水上,祭祖,取道”,祖,临行时祭祖先,是古时常见的一种送行仪式,这里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D.“为变徵之声”,变徵,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答案】C

【解析】祖:临行祭路神。

9.下列各项中全都反应荆轲“性格刚毅”的一项是

①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②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③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1

④荆轲怒,叱太子。

⑤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⑥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A.①③⑥B.①②④C.②③⑤D.④⑤⑥

【答案】D

【解析】文言文信息筛选的题目,大多是人物性格分析,答题时注意题干的要求是“什么人”的“什么”品质,还要注意有没有“直接表现”等字样,注意运用排除法作答。还有是某人的什么做法,某人做事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的分析分析,答题方式和人物性格分析

10.下列各项中全都反应太子丹“不忍”的一项是

①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②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③驰往,仗尸而哭,极哀。

④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⑤乃令秦武阳为副。

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A.①③⑥B.②③⑥C.①④⑥D.②④⑥

【答案】A

【解析】文言文信息筛选的题目,大多是人物性格分析,答题时注意题干的要求是“什么人”的“什么”品质,还要注意有没有“直接表现”等字样,注意运用排除法作答。还有是某人的什么做法,某人做事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的分析分析,答题方式和人物性格分析类似。

11.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荆轲计划周密:首先提出用樊於期的人头和督亢地图换取秦王的信任,然后到秦国面见秦王说燕国不敢抵抗,甘心臣服,秦王听后十分高兴。

B.荆轲处乱不惊:秦王在咸阳宫接见荆轲和秦武阳,秦武阳胆怯露出破绽,荆轲巧妙周旋,没有被秦王和群臣发现,才得以进献地图,使计划能继续进行。

C.荆轲勇猛异常:荆轲面对秦王毫无惧色,行刺过程的几个动作“取”——“发”——“把”

——“持”——“揕”一气呵成,迫使秦王惊慌失措,险些丧命。

D.荆轲视死如归:荆轲被击倒后仍然用匕首掷击秦王,受八处剑伤后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没有一点畏惧的心理。

【答案】A

【解析】A项,“说燕国不敢抵抗,甘心臣服”是蒙嘉。

12.参照下面的示例,为《刺客列传》中的荆轲、太子丹写一句评价语,要求囊括事实,评价中肯。

示例:高渐离:闹市击筑,为人庸保,敢廷朴秦王,肝胆相照真知音。

荆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子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参考示例:荆轲:论剑不称,相搏而逃,终孤身刺秦,易水萧萧侠名传。

太子丹:质秦受辱,有胆少谋,虽刺秦未成,暴虐嬴政亦胆寒。

【解析】拟写人物评语,需要在把握人物生平事迹的基础上,对该人物的主要事迹和品质进行概括,对其精神进行颂赞;语言力求凝练生动。

二、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6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1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略:掠夺,夺取

B.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信物

C.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购:购买

D.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深:狠毒,刻毒

【答案】C

【解析】购:重金征求,悬赏。

1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B.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焉用亡郑以.陪邻

C.臣左手把其.袖君知其.难也

D.伏尸而.哭,极哀因人之力而.敝之

【答案】B

【解析】B项,“以”均为连词,表目的;A项,介词,被/动词,给予;C项,代词,他的/代词,那;D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写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连用“破”“虏”“收”“进”

“略”“至”六个动词,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