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格律诗的拗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格律诗的拗救(讲稿)

近日,受叶吟兄所邀为“中华诗词学院”(网校)的学生讲一次课。因子不甚清楚,不知道该讲点什么好。就在前些日子,一个偶然的机会,路看见赵老师写的一首七律《申雪、赵宏博复出夺冠可谓传奇,为国争光感

下:冰上蝶飞犹梦中,形如双燕影如鸿。

传情足令世人醉,炫技尽呈王者风。

一世同甘缘可贵,半生共苦乐无穷。

复出不负国人望,夺取金牌立首功。

因为是名人博客,评论的人也比较多。看得出来,有的评论是属于懂诗词个评论,让我印象较深。有人说此诗出律44处之多。从赵忠祥老师的其他如“李琰荣光惊六合”、“ 四十春秋从艺忙,豪情仍炽识开张”等来古声韵。那么,以上七律有没有格律的问题呢?回答是肯定的。只不过不个“出”字是出律的。44处出律的说法,显然不负责的说法。也因此,我

谈有关诗词格律拗救的问题。

谈格律诗的拗救之前,我们必须明白以下几个概念:第一,什么是格律

律诗的拗救?

那什么是格律诗呢?格律诗也叫近体诗,它是唐代以来形成的一种诗体

求而区别于古体诗(古风)。我们所说的格律诗,是一个大的“分类”,其中包含了词那么何又为格律呢?说通俗点,格就格式,律就是规律。格律诗就是按照一定的格式成的诗。这个格式和规律,其中包含了压韵、粘对、对仗、拗救等等。而我们今天所要

就是格律诗拗救的问题。

那么什么又是拗救呢?为什么要拗?又为什么要救呢?拗,就是不顺。救,就是补就是不顺了的补救。有拗才救,无拗不救。无拗也谈不上救。这就象我们一个没有生是不需要吃药的。用这个比喻来说,拗就是生病了,救就是吃药打针。当然,这里所说前提都是以格律诗来说的。古体诗(古风)不要求平仄,只要求压韵,因此就不存在

题。

格律诗(近体诗)的格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平仄的问题。说到格律诗,我们有能会这样说:不就是“平平仄仄”的诗吗?不错,就是平平仄仄的诗。那么格律诗的平到底有一些什么样的规律呢?归纳起来,无外乎十二个字“相重相间,要粘要对,有拗

下面,我们就讨论一下“有拗有救”的问题。

在讨论之前,我们还须弄明白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二个是“孤平”的问题。因为我们说的所谓的“救”,大多数都是站在孤平的角度来

我们平时所说的救,也主要是孤平的救。

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也就是说,我们在格律诗的创作中,诗句三、五”位置上的字,可以不论平仄,而“二、四、六”位置上的字,要论平仄。至有这样的结论,在此就不讨论了,大家在创作中,知道有这样一个概念,会用就行了有一点是我们在创作和学习中必须注意的,那就是不能出现诸如三平尾、孤平等诗词人提出此论只适合七言诗句,不适合五言,五言诗为“一三不论,二四分明”,虽然

确的。不过我觉得那是在钻牛角尖而已。

那什么叫孤平呢?说到孤平,诗词界争论颇大,大家观点也不甚相同。这其中,主要一派以王力为代表,我们暂且把这一派叫“除韵一平论”派。他们认为,在格律诗句这个平声字改用了仄声字,那么除了韵脚外,全句就只剩下了一个平声字,必然影响韵之美,因此叫孤平。这种说法虽然受更多人的接受,但是这种说法本身就是矛盾的。仄仄平平”的句子,这是个标准的律句,按照“除韵一平论”的观点,那么这岂不是显然不是孤平。按“除韵一平论”的观点,“仄平仄仄仄平仄”的句子,也不是孤平

却是孤平。显然是矛盾的。

还有一派,主要以启功为代表,我们暂且把这一派叫“两仄夹一平论”派。他在格律诗句中,如果这个平声字改为了仄声字,就会形成前后两个仄声字中间夹一平然影响格律诗音韵之美,因此叫孤平。而这一观点,也有自身的不足之处,比如晁说图》“九龄已老韩休死”,王冕《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格律皆为“仄平仄仄平又如刘因《秋莲》“淡香杳杳欲谁通”,杜甫《绝句》“一行白鹭上青天”,格律皆仄仄仄平平”。显然,以上诸例皆为律句,而非孤平。

我根据作诗多年的经验,以及自己对诗词的理解。综合上面两派的观点,给孤定义:在格律诗句中,离韵脚(或白脚)较近的平声字,若换为仄声字,就会孤立地仄声字夹一平声字(或无平声字),必然影响格律诗音韵之美,因此叫孤平。此定义于,避免了以上出现分歧的情况。如“仄仄仄平平”的句子,就不是多仄夹一平,而是而“仄平仄仄仄平平”的句子,则离韵脚较远,不在孤平范畴。其实,七言的第一个

平可仄,一向不论。

通过前面的准备,下面要讨论拗救的问题,就简单多了。拗救,简单说来有律,那就是“平拗仄救,仄拗平救”。而在实际创作中,一般都是“以平救仄”。下

来说说几种不同情况的拗救。

第一种情况,本句自救。主要是指在“平平仄仄平”的诗句中,如果第一字那么就变为“仄平仄仄平”,这显然属于孤平的范畴。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只需在一平声字,变为“仄平平仄平”,就解决了孤平的问题。因此叫本句自救。我们来看

子(以五言为例,以下皆同):

唐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其中首联“寂寥无所欢”一句,格律为“仄平平仄平”,按照五律格律要求,应该为仄平”,而第一字“寂”为仄声字,为了避免孤平,诗人在第三字补救了一平声字“这样的例子,在格律诗中是很常见的。如崔涂《除夜有怀》“渐与骨肉远,转于童仆平仄平)”。杜荀鹤《春宫怨》“风暖鸟声脆,日高花影重(仄平平仄平)”,贺知偶书》“儿童相间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仄仄仄平平仄平)”等,皆属于此。我

例了。

第二种情况,是对句救。所谓对句救,一般是指“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的句的“仄仄平平仄”的平声字,换成了仄声字的情况。这样的情形有三种,下面分别首先,是第三字换为仄声字,即“仄仄仄平仄”的情况,这属于小拗,也叫半拗,可不救。若要救,则在对句第三字补一平声字,为“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我

面的例子:

例1(半拗对句救)

梅尧臣《鲁山山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