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

合集下载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讲义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讲义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讲义一、工业革命的兴起工业革命,这个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的伟大变革,起源于 18 世纪中叶的英国。

当时,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为工业革命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在农业领域,圈地运动使得大量农民失去土地,被迫进入城市寻找工作,为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同时,海外贸易的扩张和殖民掠夺,为英国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本。

而技术方面的突破更是关键。

纺纱机和织布机的改良,极大地提高了纺织业的生产效率。

尤其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成为了工业革命的标志性发明。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不仅为工厂提供了强大而稳定的动力,还推动了其他行业的机械化进程。

煤炭和钢铁行业也在这个时期取得了重要的发展。

煤炭成为了主要的能源来源,钢铁的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为制造机器和建设基础设施提供了必要的材料。

二、工厂制度的形成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工厂所取代,一种全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应运而生。

工厂制度的出现,首先是由于机器生产的大规模应用。

机器的使用需要集中大量的工人和设备,在一个固定的场所进行生产,这就促使了工厂的形成。

工厂内部有着严格的分工和管理制度。

工人不再像在手工工场中那样,可以独立完成整个产品的制作,而是被分配到不同的生产环节,专门负责某一道工序。

这种分工细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对工人技能的要求,使得经过简单培训的工人也能够迅速上手工作。

工厂主成为了生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他们拥有生产资料,雇佣工人进行劳动,并通过销售产品获取利润。

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工厂主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推动了工厂制度的不断完善。

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一些大型工厂雇佣了数千名工人。

为了便于管理,工厂制定了严格的工作时间、考勤制度和劳动纪律。

工人需要按时上下班,服从工厂的管理和指挥。

三、工厂制度的特点1、规模化生产工厂能够集中大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进行大规模的生产。

这种规模化生产使得生产成本降低,产品数量增加,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高中历史必修2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人教版

高中历史必修2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人教版

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初)
(1) 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加强了世界 各地经济的联系 (2) 表现:
①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多
②国际分工明显:粮食和原料生产集中于亚非拉 ;工业生 产集中于欧美国家和日本等工业化国家
(3)影响:欧美资本主义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
界体系建立
①途径: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瓜分世界
相同点:
都有环境(政权保障)、市、技、劳、 资等方面的前提条件 背景: (都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内容: 都有许多科技创造发明
影响: 生产力、社会结构、国际关系、
本质:都是生产技术和社会关系的变革
• 单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 “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的, 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可 以说已经开始了。”这里所说的“科学时代”是指(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方国家大多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 地,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 A.东方各国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落后 B.资本主义的开放和扩张本性 C.工业革命提高了资本主义的征服能力 D.东方国家继续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西欧出现了与欧亚乃至全球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差别 的一种新的充满活力、扩张性的文明……。欧洲用了四个 世纪(1500—1900年)建立起其在世界范围的统治,而 过了50年这种统治就土崩瓦解。”对材料中文明的“扩 张性”的正确理解是( ) A.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 B.工业革命促进资本 主义发展 C.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世界历史 D.欧洲国家最终确立 世界霸权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 ) A.主要发生在轻工业领域 B.科技含量大为提高 C.使资本主义国家结束殖民扩张 D.确立了资本主义在世界的统治

第11课工业革命

第11课工业革命
推动了机械制造业,冶金业等的革命; 随着汽船和蒸汽机车的发明,出现了交通运输业革命, 联结世界经济的纽带逐渐形成; 蒸汽机的时候用,使工厂规模扩大,加快了城市化进 程;
蒸汽机导致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蕴含了“能源问 题”,加剧了环污染,实际上已向人类昭示了“可 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火车出现后,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就修 建了近万公里的铁路,把各个主要城市连接起 来了。这个现象说明
英国人口结构变化图
100 80
比 60 例 40
20
0
1760年
1851年
年代
工业人口 农业人口
3、工业革命引起社会关系变化:
器制造 ) 3.交通运输:1814年蒸汽机车(火车)和1807年
轮船
蒸汽机是利用水蒸气作为工作介质 的热机。当时蒸汽机的工作原理,都是 利用蒸汽冷凝形成局部真空,而后靠大 气压力做功,实际上是大气压力机。所 以,蒸汽机从科学理论上是起源于对真 空和大气压力的认识。
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应用于纺织业
哈格里夫斯 (纺织工人)
动 力 : 人 力
引发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工业革命开始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与条件 1.政治前提:英国率先确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2.经济条件:市场 资金 原材料 劳动力 技术 3.科学条件:自然科学的发展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1.开始:1765年珍妮纺纱机(棉纺织业) 2.蒸汽时代: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动力,机
A
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
• 工业革命首先出现的领域----棉纺织业
时间
人物
重大发明
影响
1765年 哈格里夫斯 珍妮纺纱机 工业革命开始
1785年 1807年 1814年

什么是工业革命?

什么是工业革命?

什么是工业革命?
一、工业革命的定义
工业革命是指 18 世纪末期至 19 世纪中期,欧洲特别是英国逐渐从手
工业到机械制造业转型的历史时期。

二、工业革命的起因
1.科学技术的发展:启蒙运动、实验科学和应用科学的进步,为工业革命的爆发提供了技术基础。

2.工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关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发展,以及清教徒伦理思潮对工业技术发展的推动,也为工业革命的爆发提供了经济基础。

3.资源条件的优越:19 世纪初期,欧洲特别是英国的大量煤炭、铁矿、棉花等资源条件优越,为工厂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1.经济领域的变革:大量的机器代替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大幅提升了生产力和效率。

2.社会生活的改变:工业革命带来了新的城市化和人口增长,也带来了工人的群体化和工人阶级的出现。

3.思想文化的变化:工业革命为启蒙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思想文化变革逐渐适应了工业化的发展,大量科技类的书籍逐渐问世。

4.政治制度的变迁:工业革命在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也为各国的政治制度带来了变革,如英国的民主宪政和美国独立战争。

四、工业革命的启示
工业革命证明了科技进步和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意义。

今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不断变革,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创新和创造,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以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飞速发展。

总结:
工业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巨大变革,为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也在各个领域向人们释放着启示。

伴随着时代变迁,我们需要不断发展和创新,才能真正实现我们对未来的憧憬。

初中历史人教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课PPT

初中历史人教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课PPT

3、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关系的重大变革,产
生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阶 级的矛盾和斗争日益尖锐。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国际关系的变化
4、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世界
局面形成
1840年,英国侵略者向古
老封建的中国发动了鸦片
战争。鸦片战争以后,中
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国家
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
的国家,中华民族开始了
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史蒂芬孙的火 车头拖着一长列客车和货车前进,时速达25公里 。
铁路时代的到来
到1851年时,英 国建成了总长约1万千 米的铁路网。铁路时 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 了更为快捷、廉价、 便利的交通,使生产 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 得更加密切。
史蒂芬孙
积极影响: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 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19世纪早期使用蒸汽机的英国煤矿
大工厂与手工工场的生产有哪些不同?
18世纪末英国工厂场景
生产规模: 手工工场规模小,机器大工厂规模大。 生产技术: 手工工场局限于手工技术,机器大工厂技术成熟。 生产方法: 手工工场分工少,机器大工厂采用标准化流水线作 业,分工细致。 管理制度: 手工工场以家庭为单位生产,管理制度比较自由, 受农时影响大。机器大工厂恰好相反,工厂有集中 的生产场所,生产纪律和严格的管理制度。
改良
1769年,瓦特成功研制。
1785年,改良蒸汽机开始用 作纺织的动力机。
优点:不受时空限制,只
要有原料就可以开
瓦特瓦 特
工,效率高。
蒸汽机的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工业繁盛的英国曼彻斯特
蒸汽时代的英国矿山

近现代世界史工业革命

近现代世界史工业革命

近现代世界史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近现代世界史上的重要事件,它从18世纪末开始于英国,并在随后几十年中迅速传播到欧洲大陆、北美和全球其他地区。

它对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影响深远,为现代化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介绍工业革命的原因、影响和变革。

一、工业革命的原因1.1 科学技术进步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主要依靠手工劳动和农业,技术相对落后。

然而,17世纪开始的科学革命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伟大的科学家如牛顿和伽利略的发现推动了科学知识的快速积累,并为之后机器和工厂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1.2 商业和殖民主义的兴起欧洲的殖民主义和海外贸易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殖民地带来了大量的原材料和财富,同时作为市场也刺激了商品需求的增长。

商业资本和资金的积累为工业革命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1.3 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18世纪是欧洲人口剧增的时期,这对工业革命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人口的增长导致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进而迫使人们寻找替代农村劳动的方式,工业化生产的需求因此加大。

同时,城市化过程加快,成为工业革命的“供给端”。

二、工业革命的影响2.1 经济影响工业革命使得生产方式从手工生产向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转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机器的应用使得制造成本降低,大规模生产和企业扩张成为可能。

由此带动了经济的增长,为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2.2 社会影响工业革命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

随着工厂的兴起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农民纷纷迁徙到城市寻找工作,形成了日益庞大的工人阶级。

工人们遭受着艰苦的劳动条件和低工资,工人阶级开始组织起来争取自己的权益,这推动了劳工运动的兴起。

2.3 政治影响工业革命对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资本主义的兴起推动了资产阶级的崛起。

资本家通过财富积累获得了更多的政治权力,他们借助政府力量维护自己的利益。

与此同时,无产阶级的觉醒也催生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的兴起,为后来的社会变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

③世界格局: a、经济格局:英国成为成为世界工厂; 19世纪以欧美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政治格局:确立欧美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东方从属于西方 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自由资本主义) (同时还有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民族主义等)
材料八: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人们一直在以矿物 燃料的形式(煤、石油、天然火)把各种形态的碳从地 下开采出来,经过燃烧使之转化为热量、H2O(水蒸 气)、C2O、少量的SO2、CH4和其他气体,并释放出来。 --使全球空气中CO2的体积比节节上升,从前工业化时 代的280PPM上升到目前的360PPM。 —J•格里宾《历史焦点》(上卷)
材料六:亚当· 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认为在商品
经济中,看不见的手”的指导下,即通过市场机制自发 作用的调节,各每个人都以追求自己的利益为目的,在 一只 “人为追求自己利益所做的选择,自然而然地会 使社会资源获得最优配置。 ……主张限制政府在经济事务中的操控,让市场 机制发挥调节资源的作用。
自由主义思想(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3)交通领域:
蒸汽机车
富尔顿 轮船
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
时间
1733年
人物
凯伊
重大发明
飞梭
影响
提高织布速度,加速工业 革命的到来
18世纪60年代 哈格里夫斯
珍妮纺纱机 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
改良蒸汽机
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推广
1785年 1807年
1814年
瓦特
富尔顿
史蒂芬孙
蒸汽轮船
蒸汽机车
交通运输进入以蒸 汽为动力的时代
⑴积极:
A、经济: 工业化
①生产力: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使人类进入到了“蒸汽时代”。 ②生产组织形式:传统的手工工场被工厂所取代。 ③经济结构:农业比重减少,工业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④生活方式:工业城市形成,地位日益重要,城市化进程加快,引 起了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B、政治: 民主化

工业革命的发展

工业革命的发展

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业革命是指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在英国首先兴起,然后迅速传播到欧洲大陆和其他国家的一系列由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转变的经济和社会变革。

它带来了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对世界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工业革命的起因、影响和未来展望等方面,阐述工业革命的发展。

一、工业革命的起因1. 科学革命的推动:17世纪的科学革命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伽利略的实验精神和牛顿的自然规律发现,为后来的机器和工业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2. 农业革命的背景:18世纪初,农业革命带来了粮食生产的增长和人口的增加。

这增加了劳动力和市场需求,为工业化提供了充足的源泉。

3. 商业资本主义的崛起:商业资本主义的崛起造成了商业和金融领域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和市场,为工业生产创造了条件。

二、工业革命的影响1. 经济影响工业革命带来了大规模的机器生产和工厂化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机器的运用使得生产速度加快、产品质量提高、成本降低,进一步推动了商品的生产和流通,为市场经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 社会影响工业革命使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化进程加快,形成了庞大的劳动力储备。

同时,机器化取代了大量的手工劳动,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提高了劳动效率,但也导致了许多手工业者失业和贫困。

3. 科技影响工业革命推动了科技的进步,诸如蒸汽机、纺织机械、铁路、电力等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交通运输的便利和大规模生产的实施,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4. 环境影响工业革命的发展也给环境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大规模的工业生产释放了大量的工业废气、废水和废物,导致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

这也迫使人们思考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三、工业革命的未来展望如今,工业革命已经过去几个世纪,但它对世界的影响仍在持续深远。

在当今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科技的迅速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了新一轮的工业革命。

新技术的涌现将会再次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提高生产力,同时也需要我们思考如何平衡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世界史上三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世界史上三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世界史上三次工业革命的异同山东成武二中历史组盛昌华274200世界史上曾进行了三次大的科技革命,下面我们就把这三次科技革命对比一下。

一、开始时间及标志性事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765年的英国,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创造了“手摇珍妮纺纱机”;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870年左右,以冶金、内燃机技术、发电机、电动机、合成化工等部门的技术革新为标志;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标志,还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技术。

二、兴起的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兴起于英国,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为之提供了政治前提;圈地运动为之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贩卖黑奴、对外掠夺为之积累了大量的资本;手工工场时期的自然科学的发展,为之提供了技术条件;“日不落帝国”的建立,为之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这也直接导致了工业革命的发生。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有:1、19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确立,为之提供了政治保障;2、第一次工业革命为科技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自然科学成就日益突出;3、结束分裂和实行改革的国家开辟了国内市场;4、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列强的侵略,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条件有:二战后雅尔塔体系的建立,为之提供了相当稳定的国际环境;各国纷纷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二战期间和战后各国对科技的迫切需要;并且这一时期科技理论也有了重大突破。

特征不同:1、从发源地看和国家来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约半个世纪后才开始向其它国家漫延;第二、第三次几乎同时开始于几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2、从发明者看,第一次主要是富有经验的技师和工匠,他们凭借经验和技能为先导,发明成果多是生产经验的总结;第二和第三次多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各种发明都是在精确的自然研究的基础上取得的。

所以第一次科学与技术没有真正结合,但第二次和第三次科学与技术结合的程度越来越紧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历史九年级工业革命知识点

历史九年级工业革命知识点

历史九年级工业革命知识点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要的进步。

它从18世纪末开始于英国,随后迅速在欧洲和北美等地蔓延开来。

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经济结构和社会关系,对我们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背景与起因工业革命的发生有几个主要的原因。

首先,英国在农业革命之后,农业生产大幅度提高,农民失去土地权益,被迫迁徙到城市。

其次,英国具备了独一无二的自然条件和资源,比如丰富的煤炭和铁矿石。

这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银行和保险业的发展,为创业提供了必要的资金和风险保障。

最后,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也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行,比如修建运河和铁路等基础设施。

二、发展与影响工业革命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

在纺织业方面,石炭作为能源替代了传统的风力和水力,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纺织机械化的进程,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铁矿石冶炼和交通运输方面,蒸汽机的应用解决了能源问题,铁路和蒸汽船的出现加快了交通速度和运输效率。

在煤炭和铁矿石开采方面,使用蒸汽机和机器取代了人力和动物力,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工业革命对社会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形成了工人阶级,劳动力供给充足,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但是,工人的生活条件恶劣,劳动强度大,工资低,引发了劳资矛盾和工人运动。

其次,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封建农村和手工业经济逐渐被工业城市和工厂制取代。

这导致了土地所有权和生产资料的重新分配,也加深了城乡差距。

此外,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国际贸易和资本主义的崛起,带来了激烈的竞争和殖民扩张。

三、环境与社会问题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和社会问题。

首先,煤炭和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导致了空气和水污染,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其次,工厂的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使得土地开垦和自然环境退化,引发了生态危机。

同时,工人的劳动条件恶劣,加班加点,儿童劳动现象严重,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平和不稳定。

然而,工业革命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创新和改革。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讲义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讲义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讲义一、工业革命的兴起工业革命,这一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伟大变革,始于 18 世纪 60 年代的英国。

它就像一场悄然降临的风暴,迅速席卷了整个世界。

在当时,英国拥有一系列得天独厚的条件,为工业革命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首先,英国的政治环境相对稳定,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

其次,英国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煤炭和铁矿石,这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

再者,英国的海外殖民扩张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和巨额的财富,刺激了国内的生产需求。

同时,圈地运动使得大量农民失去土地,被迫进入城市成为劳动力,为工厂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

工业革命最初的标志是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

飞梭的发明大大提高了织布的速度,而珍妮纺纱机的出现则使得纺纱效率大幅提升。

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良,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蒸汽机成为了工厂的主要动力来源,取代了传统的水力和风力,使工厂的选址不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二、工厂制度的形成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工厂制度逐渐形成。

在传统的手工工场中,生产主要依靠手工劳动,规模较小,分工也不明确。

而工厂则是一种全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具有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的特点。

工厂的规模通常较大,能够容纳大量的工人和机器设备。

机械化的生产方式取代了手工劳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工厂内部,分工变得更加明确和精细,每个工人只负责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从而提高了劳动熟练程度和生产质量。

同时,工厂实行标准化生产,产品的规格和质量都有了统一的标准,这有助于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工厂制度的形成还带来了一系列的管理变革。

工厂主需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对工人进行管理和监督。

同时,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他们还需要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和改进。

三、工业革命对工厂制度的影响工业革命为工厂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新的机器设备不断涌现,如蒸汽机、纺纱机、织布机等,这些设备的应用使得工厂的生产能力大幅提升。

同时,工业革命还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铁路和蒸汽轮船的出现使得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更加便捷,降低了运输成本,扩大了市场范围。

工业革命出现的原因

工业革命出现的原因

为何工业革命首先出现在英国
第一,英国较早地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政治前提。

经过17
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上半期英国议会制度的确立,《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案》的公布,都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英国的政治统治,扫除了封建主义的障碍。

资产阶级掌权后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促进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工业革命的到来。

第二,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奴隶贸易等手段,最先具备了必要的资本、市场等经济条件。

这一时期,英国不断发动对外战争,进行奴隶贸易,从殖民地掠夺财富。

对内政府还发行大量国债,搜刮国内人民。

这些财富集中在资产阶级的手中,并且转化为工业革命必需的资本。

第三,18世纪以后,英国的手工工场已经发展到十分成熟的阶段,它不仅生产规模大,技术先进,而且分工细致,劳动生产率也很高。

这为机器大工业的诞生创造了必要的技术条件。

同时,工业革命也是以自然科学的进步为基础的。

16世纪末到18世纪初英国出现了不少著名的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如培根、牛顿等,牛顿的力学三大定律为机器的出现解决了许多理论上的问题。

第四,由于圈地运动的开展,英国最先形成了土地所有者——农业资本家——农业工资劳动力者三层式社会结构。

这种结构有利于作为工业革命先导的农业革命的发生;有利于社会财富向工业资本的转化;有利于生产与科研、企业家与科学家的结合;有利于打破封闭型旧教育体制并培养新型技术人才;有利于形成开放型的国内消费模式,促成消费竞争,从而给社会生产造成强大的需求刺激。

综上所述,到18世纪中叶英国已经具备了工业革命所必须的全部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前提,所以,工业革命最早就在英国发生了。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精心整理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1、政治:17世纪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
封建制度,消除了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种种束缚,形成
了君主立宪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为工业
革命创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
2、国际条件:地理大发现,开辟了新航路
10、技术市场: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长期的发展,发达的工场手工
业时期的积累,为大机器生产的出现准备了技术条

11、市场:18世纪英国已为最大殖民国家,开辟了广阔的市场,手
工生产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促使英国发生工业革命。

三次工业革命

三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引进外国先进科学 技术,在科技领域硕果累累。
三次科技革命时中国处于什么历史时期,19、20世纪中国没有把握科技革命大 好机遇的主要原因?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清朝中后期,专制政治和闭关锁国,排斥先进的科技。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对科技革命的态度由排斥到只引进技术,如洋务运动。结果失败了。外国资 本主义国家并不愿意中国强大。
2、第二次:工业布局进一步趋向集中,重工业突飞猛进。
3、第三次:工业布局总体趋势是分散,发达国家以分散为主,发展中国家以集中为主,第三 产业比重上升。
由三次科技革命的后果你可以看出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有何关系?
三次科技革命的后果表明,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直接推动社会的迅速发展。
5.两次工业革命对一些后进国家来说是交叉进行的,这对它们来说( )
A、为其向帝国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 B、为实现传统工业改造创造了条件 C、为其短期内实现跳跃式发展提供了机会 D、为实现社会变革奠定了物质基础 C、为其短期内实现跳跃式发展提供了机会
谢谢
三次科技革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要注意吸收和借鉴人类历史上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经济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 4、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5、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6、科教兴国战略。(重视人才与科技创新)
国际热点:二战期间和战后出现的部分 新科学技术
这六个条件是否完备,优劣状况,综合起来就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速度和水 平。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六大要素:
1、政权保障(前提) 2、市场 3、技术 4、资金 5、劳动力 6、原料

工业革命概述

工业革命概述

工业革命概述工业革命是指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英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经历的一系列技术、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以机器制造和工厂生产的崛起为特征,对现代工业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文将对工业革命的来源、影响和重要性进行概述。

一、背景和起源工业革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英国。

18世纪末,英国发生了农业革命,这一革命带来了农业生产力的飞跃提升,从而释放出了大量的劳动力。

同时,英国还具备了丰富的煤炭和铁矿等矿产资源,这为工业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

二、机器制造的兴起工业革命的标志之一是机器制造的兴起。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机器,用以替代传统的手工劳动。

最著名的例子是由詹姆斯·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它的出现革命性地改变了生产方式。

蒸汽机的应用使得工厂得以利用机器来进行大规模生产,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三、工厂制度的建立随着机器制造的兴起,工业革命还带来了工厂制度的建立。

传统的独立工坊逐渐被机器制造的大型工厂所取代。

工人们离开了家庭作坊,进入工厂进行劳动。

工厂制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机会,但也带来了劳动条件恶劣和工资低下等问题。

四、交通和通信的改善工业革命还带来了交通和通信的改善。

铁路的出现使得商品可以迅速和廉价地运送到各处。

同时,电报的发明和使用,大大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

交通和通信的改善使得商品能够更广泛地流通,市场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

五、社会和经济影响工业革命对社会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

大规模的工厂建设吸引了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涌向城市,形成了庞大的城市人口。

这也带来了城市问题的加剧,包括拥挤、环境污染和社会不公等。

其次,工业革命加剧了社会阶级的分化。

工厂主和工人之间的对立激化,劳工运动兴起,要求改善劳动条件和工资待遇。

这也为后来的工会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奠定了基础。

最后,工业革命也推动了技术和科学的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问题探究二
材料1 材料1
材料1: 材料 :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惊人的 发展。以英国为例, 年到1840年, 发展。以英国为例,从1770年到 年到 年 每个工人的生产率平均提高20倍 每个工人的生产率平均提高 倍,…… 英国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 年的5200万磅, 万磅, 英国原棉消耗量从 年的 万磅 年的45590万磅。生铁产量 万磅。 到1840年的 年的 万磅 生铁产量1720 年为25000吨,1840年增至 年增至139400吨。 年为 吨 年增至 吨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1.开始: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开始:
棉纺业
冶金、采煤 “蒸汽时代” 蒸汽时代”
2.新发展阶段: 2.新发展阶段:动力的革新 新发展阶段 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 交通运输业发展: 交通运输业发展:
蒸汽机车和轮船
3.扩展和完成 3.扩展和完成 扩展: 英国—— ——欧美 1、扩展: 英国——欧美 年左右; 19C中期 英 完成: 1840年左右 2、完成: 1840年左右;法、美19C中期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上 年 英国人史蒂芬孙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 史蒂芬孙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 年 第一条铁路,史蒂芬孙的火车头拖着一长列客车和货车前进,时速达25公里 第一条铁路,史蒂芬孙的火车头拖着一长列客车和货车前进,时速达 公里 。
启示:生产力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启示 生产力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经济发展要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要走“ 经济发展要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要走“可 持续发展” 持续发展”的道路
材料5 材料5
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业资本家大量增加, 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业资本家大量增加,逐渐 形成了工业资产阶级, 形成了工业资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逐渐成为资产阶 级的主导部分。 级的主导部分。工业无产阶级从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 的发明中开始, 19世纪20年代 无产阶级正式形成。 世纪20年代, 的发明中开始,到19世纪20年代,无产阶级正式形成。 掌握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为了获取利润, 掌握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为了获取利润,无情地 剥削无产阶级,尤其是对于童工和女工的残酷压榨, 剥削无产阶级,尤其是对于童工和女工的残酷压榨, 成为工厂出现初期的普遍现象。 成为工厂出现初期的普遍现象。

工业革命的前提与条件

工业革命的前提与条件
探究:为什么技术革新首先出现在棉纺织业中? ①棉纺织业作为一个年轻的工业部门,没有旧传统和行会
的束缚,容易进行技术革新和开展竞争。
②棉纺织品的价格比毛纺织品便宜,市场需求量大,为满 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需要扩大生产规模以增加产量, 所以对技术革新的要求比较迫切。
棉纺织机器的主要发明 时间 1765 1769 1779 发 明 动 力 人 力 水 力 水 力
英国首先出现工业革命的原因
前提 资本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和发展
海外贸易、殖民掠夺等
工场手工业长期的积累 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根本
劳动力 圈地运动
条 件
技术 市场 原料
2.工业革命的进程:
(1)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
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第 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了解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
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工业革命含义
是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的过程。它使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既是生 产技术的革命,又是社会关系的革命;促成 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手工劳动
机器生产
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 1、工业革命的前提与条件: • 【问题探究1】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个 国家?为什么?
3.19世纪上半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
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 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
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高兴,
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 科技:( B )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冲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前,还是一个封建专制的农业国家,以国王为首的封建贵族集团是这个国家的统治者。

全国有人口550万,其中410万人住在农村。

最大的城市伦敦人口也只有20万,其他城市的人口最多也不超过2万。

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原因来解释工业革命能首先在英国发生。

(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威廉在1689年同意接受议会提出的《权利法案》的条件后被议会宣布为英国国王,称为威廉三世。

《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如下:1.国王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2.国王无权废止议会通过的法律;3.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4.人民有请愿权;5.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不得因政治行为拘禁议员;6.必须定期召开议会。

1701年,议会又通过《王位继承法》。

这一法案的实质是《权利法案》的补充。

规定国王的法令必须由有关大臣的签署才能生效,所有大臣必须执行议会的决议,不同意议会的决议,大臣就须辞职。

根据这个法案,大臣便对议会负责而不对国王负责,英国国王变成了“统而不治”的虚君,政权完全落入以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新贵族为主的议会之手,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最终确立。

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内阁制的形成和近代议会制度的确立,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它适应了英国国内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成为在英国发展资本主义和进行工业革命的根本保证。

(2)资本原始积累的完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大量的只有人身自由而无生产资料的雇佣劳动者;二是将大量的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并转化为资本。

创造这两个条件的过程,就是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资本原始积累与后来的资本积累不同,前者是发生在资本主义大生产建立之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前提和出发点。

后者是发生在资本主义大生产过程中。

所以把前者叫做资本的原始积累,后者称为资本积累。

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圈地运动、殖民掠夺、在国内实现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例如国债制度、创建银行和股份公司、严密的税收制度三个途径完成的。

(3)对外贸易自16世纪下半叶起,英国政府就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为了发展贸易,英国政府大力扶植造船业,支持在海外成立特权贸易公司。

其中影响最大的有1600年英国在印度成立的东印度公司和1670年在北美成立的哈德逊公司。

英国在印度采取的是强迫式贸易。

如强迫印度农民种鸦片,输出到各国取得高额利润,中国也是受害国。

英国低价收购印度大米,再卖给其他国家,获取暴利。

英国殖民者对于美洲和澳洲殖民地的土著,一方面进行残酷的消灭屠杀,另一方面进行掠夺式的贸易。

1670年英国在北美创立的哈德逊公司,到1720年,其收入增加了7倍。

英国就是这样通过强迫和掠夺的贸易,使大量的财富和货币源源不断地流回国内。

由此可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近一百年问,英国政府通过圈地运动、海外殖民掠夺、强盗式贸易、贩卖奴隶和对国内人民的剥削,完成了扩大资本主义生产的两个先决条件——大批的自由劳动力与大量资本。

(4)生产技术已经成熟早在15世纪,英国农村的半农半工的手工业就非常普遍,最初主要是毛纺织业。

到15世纪末,穿梭于城乡之间的呢绒商人为了加快生产速度,逐渐地把单独的家庭手工业联系起来,形成了早期的毛织业手工工场。

这种手工工场有分散的和集中的两种形式。

在16世纪时,分散的手工工场占主导地位。

英国手工工场的扩大和技术的进步,与来自欧洲其他国家的大量工匠移民有密切关系。

在中世纪末期,法国、尼德兰等国的手工业技术水平超过英国,拥有大量的技术熟练工匠。

但是,不断发生的宗教战争,使大批新教徒遭到迫害,因此,许多信奉新教的熟练工匠逃亡到英国避难。

这些技术熟练的工匠涌人英国之后.对于改良和革新英国的手工业技术,起了很大的作用。

随着英国圈地运动的深入,丧失土地的农民日益增多,为英国大商人提供了大量的具有各种技能的廉价劳动力,于是集中的手工工场逐渐地发展起来。

至于分散的手工工场就更为普遍了。

所有这些,意味着英国资本主义结构已经在封建社会内部成熟。

英国手工工场在18世纪普遍地扩大起来。

手工工场发展的结果,使技术分工更加精细,操作分成各种细节,从而使专门工作日益精巧、熟练。

这样就出现了适宜于各种专门工作的细小而简单的生产工具,同时也出现了高度熟练的技术工人与非熟练工人的区别。

手工工场分工的发展,把工具改良成为许多只适合专门动作的工具,因而提供了把这些工具联结在一起成为机器的可能性。

此外.手工工场讲练了大批有技术、有经验的工人,他们积累的生产经验也直接推动了各种机器的发明。

所有这些,为发明机器创造了物质前提。

其次,当时英国手工工场的生产尚不能适应广大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技术改革成为迫切需要,这就提出了发明机器的历史任务。

(5)自然科学的进步机器的发明必须以自然科学的进步为基础。

16世纪以前,整个欧洲都受到宗教神学和经院哲学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到16世纪末17世纪初,英国资产阶级已经成熟,在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下,人们的思想获得解放,在自然科学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其中影响最大的有弗兰西斯-培根(1561年—1626年)。

他既是哲学家,也是自然科学家。

培根认为哲学的任务,就是要深入到自然界去,研究和反映自然界,从中获得知识,以推动科学和技术的进步。

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

在培根看来,知识并不像经院哲学那样只是空谈,严重地脱离实际,更不能被宗教信仰所代替,知识之所以成为力量,就在于它能起到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作用,促进生产的发展。

培根提倡认识自然要通过科学实验。

他认为,实验是观察、认识和形成知识,得到新发现的最有效方法。

培根的思想对英国自然科学家产生积极影响,活跃了17世纪英国自然科学领域,解放了生产力。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这个时期除英国之外,整个欧洲在自然科学方面也都取得了很多成果,对英国自然科学的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

例如,波兰的天文学家尼古拉·哥白尼(1473年—1541年)创立“太阳中心说”;法国的数学家勒内·笛卡儿(1596年—1650年)发明了解析几何;意大利的科学家伽里列奥·伽利略(1564年—1642年)在动力学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英国科学家伊萨克·牛顿(1643年—1727年)继承和发展了伽利略的科学突破,并在许多领域取得重大成果。

恩格斯说:“牛顿由于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而创立了科学的天文学,由于进行了光的分解而创立了科学的光学,由于创立了二项式定理和无限理论而创立了科学的数学,由于认识了力的本性而创立了科学的力学。

”在这些科学成果中,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大定律,对自然科学的发展,对工业革命的兴起都产生了巨大和直接的影响。

这个时期取得的自然科学成果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了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

(6)指导变革的新经济学理论每当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诞生的时候,反映到意识形态方面,总是要有新的经济学理论为先导。

这种新学说为新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大声疾呼,宣传它的优越性,指导人们走上新的生活。

新的经济学理论在巩固和发展新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工业革命开始之前和开始之初,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就已经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工业革命的到来做了大量的舆论工作。

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国内外市场迅速扩大。

随着社会财富的增长,就不再单纯表现为货币的积累,而且也表现为生产的增长,表现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社会物质财富的不断扩大。

因此,工业资产阶级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和限制生产。

随着资产阶级利益的重心从流通领域向生产领域的转移,重商主义学说趋于崩溃,新的经济学说产生了。

这种新的经济学说就是产阶级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它是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在思想上的反映。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亚当·斯密(1723年—1790年)的经济学。

亚当·斯密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作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文译本名为《国富论》)。

这本书可以说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第一部系统而完整的著作,是工业资产阶级利益在思想上的体现。

它对工业革命的蓬勃展开起到极大的鼓动作用。

《国富论》的出版,为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提供了理论根据。

它对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成为工业革命时代到来的号角。

(7)新兴产业的出现英国的毛织业是十三四世纪由尼德兰工人引进的。

此后几百年间,毛纺织业在英国城乡广泛地发展起来,成为英国的民族工业。

16世纪中叶,英国羊毛织品的输出占全部输出商品的80%。

到17世纪初,羊毛品的制造业已普及到全国,大约有1/5的人口从事这项事业。

此外,有一些与行会无关的新企业,如棉纺织业、采煤、制铁、玻璃和造船等行业也都发展起来。

到了17世纪初期,英国集中的手工工场和分散的手工工场已经极为普遍。

但是,英国工业生产品的质量在当时还不及西欧的某些国家。

那时,英国的粗毛呢还要到荷兰进行最后的加工。

英国的冶金业、采矿业和采煤业,在16世纪到17世纪刚刚起步。

就矿石开采的数量和加工的技术而言,在17世纪前半叶,英国还不如捷克和瑞典,某些工业部门的生产水平也不如法国。

不过,英国资本主义的发生与成长有其本身的特点,就是资本主义关系深入农村,使英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遭到剧烈的破坏,为资本主义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18世纪,虽然毛织业在英国是最发达的工业,但这种工业是从封建社会后期发展起来的,受政府严格控制,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本来是为了保证质量,维护民族工业在世界市场上的信誉,但是在达到这个目的的同时,也严重阻碍了毛纺织业技术的更新。

使这个行业的生产过程僵化、定型,成为一个保守的、毫无生气的、传统的生产部门。

而英国棉纺织业则不同,它是一个新兴的工业部门。

英国棉纺织业是1588年由尼德兰技工引进的,到17世纪才在兰开夏建立生产中心。

在此之前,它的生产基地散布予农村,不受行会和政府法规的约束,也不存在生产上的清规戒律,没有传统的阻碍。

因此,棉织业具有良好的技术改新环境。

18世纪以前,英国棉织业的原料主要靠进口,生产技术相当落后,在国际市场上产品质量不及印度,同类产品的价格比印度的贵50%—60%,英国棉织业的处境十分艰难。

英国棉织业为了求得生存,为了抵制印度棉布,就只有努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的竞争力。

因而,进行技术革新势在必行。

其次,棉织品适宜于普通大众日常穿着,且价格较毛织品低廉,属于低档商品,国内外市场的前景十分广阔。

可见,棉织业更适合于发明新机器,推广新技术,创造新产品。

所以,到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首先从新兴的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开始了。

工业革命的过程是发明促进发明,各工业部门发生连锁反应。

从轻工业到重工业,从工作机到发动机,互相促进、互相推动,最后形成一个机器生产的完整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