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地理对比表(自已总结-很适用)

合集下载

云南地理知识点总结

云南地理知识点总结

云南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地处北纬21°8'32"~29°15'8"和东经97°31'39"~106°11'47"之间,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

云南省西部和西南部与缅甸接壤,南与老挝、越南毗邻,国境线长4060公里,是国内连接东南亚与亚洲腹地的枢纽和通道。

二、地形地貌云南省地势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特点,自北向南呈阶梯状逐级下降。

地形以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宽谷为界,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

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是云贵高原的组成部分;西部高山峡谷相间,地势险峻,山岭和峡谷相对高差超过1000米。

云南省的最高点位于滇藏交界处的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最低点位于河口县境内南溪河与红河交汇的中越界河处,海拔76.4米。

三、气候特征云南省气候基本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滇西北属高原山地气候。

冬夏温差不大,干湿两季分明,素有“四季如春”的美誉。

省内多数地区年均气温在13~20℃之间,年温差一般为10~15℃。

云南省的年平均降雨量大致为:澜沧江以西1250毫米,毕节、六盘水、宣威、曲靖一带1000毫米,其余地区1125毫米,横断山一带少于1000毫米。

四、自然资源云南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土壤资源、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等。

其中,红壤是省内分布最广、最重要的土壤资源,占全省土地面积的50%,因此云南有“红土高原”、“红土地”之称。

此外,云南省地质资源种类繁多,成矿条件优越,尤以有色金属及磷矿著称,被誉为“有色金属王国”。

五、交通运输云南省的交通运输网涵盖了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云南省的交通运输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地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力支撑。

六、文化特色云南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云南的地域分异

云南的地域分异

云南的地域分异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陲,位于东经97°31′至106°11′,北纬21°8′至29°15′之间,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总面积39.41万平方千米。

全省地势呈现西北高、东南低,自北向南呈阶梯状逐级下降。

东部为滇中、滇东高原,称云南高原,是云贵高原的组成部分,地形波状起伏,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表现为起伏和缓的低山和浑圆丘陵,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地形。

西部高山深谷相间,相对高差较大,地势险峻。

南部海拔一般在1500—2200米。

北部是青藏高原南延部分,海拔一般在3000~4000米左右。

总的地势特征是北高南低, 大致由西北向东南呈阶梯状递降, 地势高差十分悬殊, 从而形成了复杂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

由于云南是一个低纬高原山地为主的省份, 地形海拔高差各异, 又受高原季风气候的影响, 使得气候条件复杂多样且具有显著的特点。

云南气候类型多样, 水平差异复杂, 垂直变化显著。

我国从西沙群岛到东北, 共划分9 个气候带和 1 个高原气候区。

云南除南热带和中热带外, 其余各个气候带和高原气候区并存, 即存在有从海南岛到东北的各种气候带类型。

云南气候基本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型,立体气候特点显著,类型众多、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湿季节分明、气温随地势高低垂直变化异常明显。

滇西北属寒带型气候,长冬无夏,春秋较短;滇东、滇中属温带型气候,四季如春,遇雨成冬;滇南、滇西南属低热河谷区,有一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南,进入热带范围,长夏无冬,一雨成秋。

云南特有的地貌、地形, 境内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 寒、温、热三带俱全。

高纬度与高海拔相结合, 低纬度与低海拔相联系的北高南低的地势, 导致了南北方向的年平均气温差异相当于广东的海南岛到东北长春的温度差异, 其差值之大, 可见一斑。

除前面的地理环境因素外,气候还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这两个的影响。

云南省大气透明度好, 干季晴朗少云, 空气十分干燥, 日照时数多,而雨季多以过程性降水为主, 夜雨多, 长时间连绵阴雨天气较少, 故全省大部分地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大。

云南地理-第三章 地貌环境

云南地理-第三章 地貌环境

第三章地貌环境云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差异常悬殊。

最高点为滇藏交界的德钦县梅里雪山主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 米;最低点在与越南交界的河口县境内南溪河与元江交汇处,海拔仅76.4 米。

两地直线距离为900 千米,高低相差6000 多米。

云南属青藏高原南延部分,地形以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宽谷为界,分为东西两部(见图3-1)。

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地形小波状起伏,平均海拔2000 米左右,表现为起伏和缓的低山和浑圆丘陵,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地形。

西部为横断山脉纵谷区,高山深谷相间,相对高差较大,地势险峻,西南部海拔一般在1500~2200 米,西北部一般在3000~4000 米。

西南部只是到了边境地区,地势才渐趋和缓,这里河谷开阔,一般海拔在800~1000 米,个别地区下降至500 米以下,形成云南的主要热带、亚热带地区。

图3-1 云南省地形图第一节云南地貌的形成云南复杂的地貌现状,是本区地貌发育漫长历史的产物。

决定云南现今地貌特点的地貌发育历史,主要是高原面形成和解体的过程。

其形成的主要脉络为:漫长夷平作用所形成的云南准平原+构造抬升而形成的云南高原+ 高原面抬升的同时,各种因素综合作用所形成的高原面解体过程=云南复杂的地貌现状。

一、夷平过程云南省就其整体而言是一个雄伟的高原。

高原是大面积构造隆起抬升过程中因外动力侵蚀切割微弱的结果。

在这一抬升以前,不论过去地壳发展历史如何,地面一般都经过中生代后期和早新生代的构造宁静和遭受侵蚀的时期,形成低缓的准平原。

云南准平原就是从中生代的燕山运动以后,一直延续到新生代的第三纪的中新世时期,云南大地在经历了漫长的夷平作用过程后,形成的广大的夷平面。

二、抬升过程云南高原是自上新世晚期到更新世开始,由于大规模的构造抬升而形成的。

这个抬升过程奠定了云南现今地貌的总轮廓。

但这个抬升过程是不等的,且抬升过程是间歇性的,总的来说,抬升过程从北向南减少,这决定了云南地势北高南低的总的倾斜。

2021云南中考地理双向细目表

2021云南中考地理双向细目表

2021 云南中考地理双向细目表在2021年的云南省中考中,地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其考试内容和细目表一直备受考生关注。

今天我们将重点讨论2021云南中考地理的双向细目表,深入挖掘其中的考察重点和难点,帮助考生更好地备战考试。

一、自然地理1. 地球与地图在自然地理的细目表中,地球与地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考生需要对地球的基本概念和地图的制作和解读有着清晰的认识。

地图投影、比例尺、图例等概念也是考试的重点内容。

2. 宇宙空间与地球在宇宙空间与地球这一部分,考生需要了解地球的运动规律、季节变化、气候类型等内容。

对于地球自身的结构和特点也需要有清晰的认识。

3. 我国自然地理我国自然地理是整个地理学科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包括了我国地形地貌、水系分布、气候类型等内容。

考生需要熟悉我国地理的基本特征,理解我国自然地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二、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人口与城市是人文地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考生需要了解人口的分布规律、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等内容。

对于城市的发展和规划也是考试的重点内容。

2. 农业与工业农业与工业是人文地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考生需要了解农业生产、农业区位因素、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等内容。

对于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也需要有一定的了解。

3.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涉及到地理学的发展理念和实践,考生需要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实现途径、案例分析等内容。

对于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也需要有清晰的认识。

总结回顾通过对2021云南中考地理双向细目表的深入挖掘,我们可以看出其中的重点考察内容主要包括地球与地图、宇宙空间与地球、我国自然地理、人口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只有深入理解这些内容,考生才能在考试中得心应手。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地理学科的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地理知识的学习不仅能够增加考生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对于地球的热爱和对于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

希望考生在备战地理考试的过程中,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地理知识,做到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云南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云南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云南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云南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亚洲东南部,毗邻越南、老挝和缅甸。

它的地理位置独特,地形复杂多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系统。

在云南地理会考中,常常涉及到以下几个主要的知识点:一、地理位置和范围:云南位于亚洲的东南部,介于北纬21度8分到29度15分、东经97度31分到106度12分之间,东临广西、广东,南连越南、老挝,西邻缅甸,北与贵州、四川接壤。

云南省的总面积约为39.7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4.1%。

二、地势和地形:云南地势高低起伏,山地和高原地区占多数。

云南的地形大致可分为东部低山丘陵区、中部高原区和西部山地区。

东部低山丘陵区主要是武夷山、大别山、元谋丘陵等;中部高原区主要是昆明高原和滇池盆地;西部山地区主要是横断山脉、滇西北高原和三江并流地区。

三、气候和季风:云南气候多样,由于地形的影响,不同地区有明显的气候特点。

云南气候主要可分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高原气候和喜马拉雅山脉气候。

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和东南部,全年气温适宜,雨量充沛;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高原地区,气温较低,气候干燥;喜马拉雅山脉气候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地区,气温严寒,降水较少。

四、水文地理和水资源:云南水文地理复杂,地处亚洲大陆季风和热带年内风向变化的交汇点,有丰富的水文地质条件。

云南的水资源主要来自于江河湖泊和地下水。

云南最重要的江河有滇池、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元江等,这些江河不仅为当地提供了水源,还有利于农业灌溉和发展水电能源。

五、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云南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著名的景点包括丽江古城、大理洱海、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虎跳峡等。

此外,云南还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和森林公园。

云南的生态环境相对较好,拥有众多的物种和植被资源。

六、经济地理和资源开发:云南的农业以粮食、果树和茶叶为主导产业,工业以非金属矿产、有色金属和能源为主导产业。

云南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基地,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石、铜、锌、铝、锡等矿产资源。

2024版年度最新乡土地理云南地理

2024版年度最新乡土地理云南地理

宣威火腿
宣威火腿是云南的著名特产之一, 以其色泽鲜艳、肉质细嫩、香味 浓郁而享誉中外。
鲜花饼
鲜花饼是一种以食用玫瑰花为馅 料的酥饼,具有香甜可口、花香 四溢的特点,是云南特有的糕点
美食。 12
PART 03
云南乡土地理与生态保护
REPORTING
2024/2/3
13
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01
02
03
退耕还林还草政策
03
滇东南经济区
以文山、红河为中心,毗邻广西、越 南,是云南省面向东南亚开放的重要 门户。
05
04
滇西经济区
包括大理、丽江、迪庆等州市,以旅 游业和生物资源开发为主导产业。
2024/2/3
19
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2024/2/3
优化第一产业
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
提升第二产业
游选择。
2024/2/3
10
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2024/2/3
农业资源条件 云南地形复杂多样,气候类型多样,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得 天独厚的条件。目前,云南的农业产业已形成了以烟草、 茶叶、花卉、水果等为主的特色产业。
农业科技水平 近年来,云南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 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3
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广 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 与度。
2024/2/3
16
未来发展规划
2024/2/3
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01
巩固现有生态环境保护成果,持续加大治理力度。
推动高质量发展
02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双

2021云南中考地理双向细目表

2021云南中考地理双向细目表

2021云南中考地理双向细目表地理科是中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作为文理学科的交叉点,地理学的学习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起着重要作用。

而中考作为初中学生综合素质的一次考核,地理科目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对于即将面临2021年云南中考的学生来说,地理科目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2021云南中考地理科目的双向细目表,以供大家参考。

一、自然地理部分1. 地理位置和地势1) 理解云南省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如云南省位于我国的西南边陲,地处北纬21°08′06″至29°15′03″,东经97°31′82″至106°11′47″之间。

2) 了解云南省的地势特点,掌握云南省山地、高原及盆地等地形特征。

2. 气候1) 掌握云南省的气候特点,如云南省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交错地带,气候多样,而东部地区气候温和,西部地区气候干燥。

2) 了解气候对于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气候对于农业生产、民生和生态环境等的影响。

3. 水文地质1) 了解云南省的水文地质特点,包括河流、湖泊、地下水等的分布情况。

2) 理解地质灾害对于地理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如地震、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危害。

4. 生态环境1) 了解云南省的植被和动植物资源,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 掌握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如环保政策和环境污染治理等。

二、人文地理部分1. 区域文化1) 了解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包括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

2) 理解文化多样性对于地理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包括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

2. 人口与城市1) 了解云南省的人口分布和人口结构特点,理解人口迁移对于城乡发展的影响。

2) 掌握城市化进程对于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影响,包括城市扩张、土地资源紧缺等问题。

3. 区域经济1) 理解云南省的地理环境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如资源型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

云南省的地理概括

云南省的地理概括

云南人文地理
【大渡岗】大渡岗最值得骄傲和最令人向往的当
然就是万亩茶园,茶山一座接一座,数万亩茶园 连成一片,确实令人叹为观止,有人曾这样形容 大渡岗万亩茶园,这是“绿色的大地艺术”,是 “神农的指纹”。如果有兴趣来到这里,不妨感 受一下自己理解中的“神农的指纹” 【勐库茶区】 澜沧景迈山上的万木古茶园是1000 多年以来人工栽培的,但双江勐库大雪山上的万 亩野生古茶树群落,则是目前国内外已发现的海 拔最高、面积最广、密度最大、原始植被保存最 完整的世界第一野生古茶树群落,总面积达1.27 万亩。
民国云南地方政府在派军队北伐、援川,支援全国的同时,初 步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对云南经济的发展起了 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革命的果 实被袁世凯窃取,1915年,袁世凯公然称帝,恢复封建帝 制。云南人民在唐继尧、蔡锷等人的组织下,以敢为天下先的 精神,于1915年12月25日首先发动护国起义,沿四川、 广西两路出兵,声讨帝制复辟。在全国各方的支持下,经过一 年多的艰苦奋战,北洋军阀的统治分崩离析,袁世凯的皇帝梦 被彻底粉碎。
近代以来,云南经济在十分艰难的环境中曲折发展, 1914-1919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曾迎来了 一个短暂的春天,抗日战争前后,云南地方民族资本 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一定的发展,抗 战中一批工厂、学校等由沿海、内地迁来,给云南经 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1949年,全省人口1 595万人。
云南之谜
滇人历史,神秘莫测;滇土文化,玄妙莫辨;滇域地理,
奇幻莫名。大观楼长联品评历史,笔下四题,四题皆谜: “汉习楼船”,有何处昆明之谜;“唐标铁柱”有白国禅 位之谜;“宋挥玉斧”,有划河为界之谜;而“元跨革 囊”,又有世祖止杀之谜…… 当代天问两大谜:生物因何而起?人类何时而生?两 谜谜底,都在滇中。寒武纪生命大爆炸藏在帽天山中;恐 龙起源和灭户之谜藏之谜藏在元谋上那蚌山坡上…… 两大谜底在握,那照叶树林文化起源之谜,华夏文化 起源之谜、稻作文化起源之谜、铜鼓文化起源之谜、茶文 化起源之谜等等,关键之地全锁定在云南。还有最救命的 玉米,最可爱的熊猫,刨根究底,那起源之谜,都与云南 有关……

云南自然区划

云南自然区划

云南省自然区划*热带北缘地带本地带处于云南省的南部、西南部和东南部边沿,在省内其总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

北与亚热带南部地带相连,其南面与西南面则以国界连接中南半岛和南亚次大陆的亚洲热带季风区域。

气候特征本地带属于亚洲热带季风气候。

其北界位置在云南省西部北纬25°10′附近,而在本省东部南移到约北纬22°~23°之间,已与我国东南部的热带北界的纬度位置相近。

地貌特征本地带属于中南半岛北部广大的热带季风山原向北延续的部分。

本地带的西部,处于云南省西南部高黎贡山以西,高原受到伊洛瓦底江东侧支流的分割,形成北东—南西向的宽谷盆地与低中山相间的地貌;这以南,有怒江—萨尔温江东侧支流的南丁河和南滚河等谷地;本地带南部有许多海拔较低的山间盆地和河谷;东部的红河及其支流的谷地海拔很低,在400米以下。

水文特征本地带内,由于各地的年降水量都较为丰沛,所以各地的年径流深度和年径流系数都比较高。

但各地差异较大,通常在山地其年值都较高,盆谷地内年值较低,多雨区内较高,少雨区内较低。

植被、土壤特征本地带内主要分布的热带森林植被为热带季节雨林和热带半常绿季雨林,它们都是发育在季风热带北缘的热带森林植被类型。

①热带季节雨林,主要由南亚和东南亚热带雨林植物区系组成。

②半常绿季雨林,是本地带内能表征大气候环境特点的地带性植被类型,其中落叶树种比较多,但上层乔木中仍然混生有较多的常绿树种,是季风热带北缘的特殊的季雨林类型。

本地带的主要土壤类型为砖红壤,其分布范围与季雨林和半常绿季雨林的分布范围基本一致。

该土壤类型在砂页岩、花岗岩、千枚岩、片岩以及石灰岩等各类母岩上都有发育。

*滇南、滇西南低中山盆谷地区本地区包括热带北缘地带内哀牢山以西的范围,总面积约43000平方公里左右。

主要包括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大部分,思茅地区的东南部和西南部边缘,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大部以及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西部边缘等地。

云南省的地理环境

云南省的地理环境

云南省的地理环境云南省的地理环境云南省的地貌,以云南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的宽谷为界,云南全省大致可以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

云南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称云南高原,属云贵高原的西部,云南平均海拔在2000米上下。

云南这里主要是波状起伏的低山和浑圆丘陵,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地貌,其中有著名的云南石林、丘北普者黑、罗平多依河、宜良九乡溶洞、建水燕子洞、泸西阿庐古洞等风景旅游区。

云南西部为横断山脉纵谷区,高山与峡谷相间,云南地势雄奇险峻,其中以三江并流最为壮观。

一般来说,云南西北部海拔在3000米~4000米;云南西南部海拔在1500米~2200米;云南靠边境地区地势渐趋和缓,海拔只在800米~1000米,个别地区下降至500米以下,是云南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之所在。

在全云南省起伏纵横的高原山地之中,断陷盆地星罗棋布。

云南这些盆地又称“坝子”,地势较为平坦,有河流通过,土壤层较厚,多为经济发达区。

云南全省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坝子共有1445个,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坝子有49个,云南最大的坝子在云南陆良县,面积为771.99平方公里。

云南名列前10位的坝子还有:昆明坝(763.6平方公里)、洱海坝(601平方公里)、昭鲁坝(524.76平方公里)、曲沾坝(435.82平方公里)、固东坝(432.79平方公里)、嵩明坝(414.6平方公里)、平远街坝(406.88平方公里)、盈江坝(339.99平方公里)、蒙自坝(217平方公里)。

云南也是一个很大的地质博物馆。

禄丰县的早期侏罗纪地层中曾出土大量蜥脚类恐龙化石,留存较为完整,现已在县城建成恐龙博物馆供游人参观。

另外,澄江县的帽天山更是地质界中的“明星”,因为这里出土了数量多、种类丰富、留存完好的寒武纪多细胞生物的化石,有力地证明了“寒武纪生物大爆炸”的存在。

昆明市东川区也是全国闻名的“泥石流博物馆”,早期这里因为大规模不科学地开采铜矿,再加上气候、地形等原因影响,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泥石流频发地段,泥石流现象比较典型。

云南省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云南省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云南省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云南省位于中国南部,是一个地理上非常独特的省份。

以下是对云南省地理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一、地理位置和边界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部,东经97°31′至106°11′,北纬21°08′至29°15′之间。

它与四个国家和中国的十一个省市接壤,包括缅甸、老挝、越南、印度等国家,以及广西、贵州、四川、西藏、湖南、广东、海南、重庆、湖北、江西和贵州等省市。

这使得云南省成为了中国向南亚和东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

二、地形地貌云南省地形复杂多样,包括高山、高原、盆地、丘陵、河谷等多种地貌类型。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横断山脉和滇池。

1. 横断山脉:横断山脉是云南省的主要山脉,横贯全境南北,是中国重要的山地景观带之一。

山脉高耸峻岭,拥有许多雪峰和冰川,受到登山和徒步旅行者的喜爱。

2. 滇池:滇池位于昆明市郊,是中国第八大淡水湖。

它是云南省最大的湖泊,也是云南省的标志性地貌之一。

滇池风景秀丽,周围还有许多古建筑和景点。

三、气候云南省气候多样,主要由南亚季风气候和高山气候组成。

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如下:1. 北部:北部地区气候温和,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 中部:中部地区气候凉爽宜人,夏季气温适中,冬季气温较低。

3. 南部:南部地区气候炎热潮湿,夏季多雨,冬季温暖。

四、水资源云南省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主要有长江、怒江、澜沧江和元江等大中型河流。

此外,云南省还有众多湖泊、瀑布和温泉,如大观峰、中甸花湖等,为游客提供了许多观光和水上活动的机会。

五、植被和动物云南省拥有丰富的植被和动物资源。

植被类型主要有森林、草原、湿地和河谷。

常见的动物有金丝猴、大熊猫、亚洲象、孔雀等。

其中,石林和丽江古城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

六、旅游资源云南省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

著名的景点包括丽江古城、大理古城、石林、泸沽湖、普者黑等。

这些景点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成为云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云南地形地貌

云南地形地貌

一、位置和面积云南简称滇,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位于北纬 21°8'32" - 29°15'8" ,东经 97°31'39" - 106°11'47" 之间,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

全省东西最大横距 864.9 公里,南北最大纵距 990 公里,总面积 39.4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 4.1 %,居全国第 8 位。

云南省西部和西南部与缅甸接壤,南部与越南、老挝毗邻,东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贵州省相连,北部同四川省为邻,西北部紧倚西藏自治区。

国境线长 4061 公里,是我国毗邻周边国家最多、边境线最长的省区之一。

云南有 8 个边境地州, 26 个边境县,已开通 11 个国家级口岸、 9 个省级口岸和近百条边境通道,与周边国家乃至东南亚、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交往便捷,是中国沟通东南亚、南亚地区的主要陆上通道,沿边开放条件极其优越。

二、人口、民族及行政区划2001 年末,云南省总人口 4287.4 万人。

除汉族外,人口在 5000 万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有 25 种,其中 15 个为云南独有,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 1/3 。

云南不但少数民族人口众多,而且少数民族种类在全国最多。

此外,云南还是国内跨境民族最多的省份。

25 个少数民族中,有 13 个民族分别跨越中越、中老、中缅边境,境外分布在越南北部、老挝北部和缅甸北部的广大地区,有些民族还延伸到泰国、柬埔寨和印度。

跨境民族多,与周边国家的人民增添了一种亲戚关系,对云南扩大对外开放很有好处。

云南省辖 16 个地、州、市,其中 8 个民族自治州, 5 个省辖市, 3 个地区,共有县级行政单位 128 个,其中 29 个民族自治县。

省会昆明市,其他主要城市有玉溪、曲靖、个旧、大理、楚雄、保山、丽江、思茅、景洪、瑞丽等。

三、地形和地貌云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差异常悬殊。

介绍云南地理

介绍云南地理

介绍云南地理云南地理概述云南位于中国大陆的西南部,是中国的一个内陆省份。

它是中国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多样的民族风情而闻名。

下面将对云南的地理特点进行介绍。

一、地理位置云南省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其地理坐标为东经97°21'至106°11'、北纬21°9'至29°15'之间。

云南东与贵州、广东接壤,南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西与西藏接壤,北与四川接壤。

二、地势地貌云南地势起伏不平,山地、高原和盆地构成了其多样的地貌景观。

其中包括横断山脉、滇池、金沙江、红河等特色地貌。

云南的地势较高,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500米以上,省内还有不少海拔超过4000米的高山。

云南的地质构造活跃,地震较为频繁。

三、气候条件云南气候多样,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影响,云南境内形成了多样的气候带。

东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干燥;西南部属于高原季风气候,夏季凉爽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而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温暖湿润。

由于气候条件适宜,云南省被誉为“四季如春”的天堂。

四、自然景观云南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其中以雄伟壮观的喜马拉雅山脉和云贵高原最为著名。

这里有世界闻名的梯田景区如玉龙雪山、虎跳峡以及香格里拉等;还有世界自然遗产元阳梯田、丽江古城等。

云南的自然景观独特多样,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慕名前来。

五、文化特色云南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这里有25个少数民族,包括彝族、哈尼族、傣族、壮族等。

他们各自保留着独特的传统习俗、服饰和宗教信仰,构成了云南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

在云南,你可以欣赏到彝族的火把节、哈尼族的过水节等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表演。

六、经济发展云南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农业省份,农业资源丰富。

这里以茶叶、烟叶、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出名,农业产值在中国排名前列。

此外,云南也是中国的重要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对于地方经济的贡献也非常大。

云南地理概括

云南地理概括

云南地理概括云南的省情特征是边疆、山区、多民族三位一体。

云南省地处祖国西南边疆,总面积为39.4万多平方公里,全境东西相距864.9公里,南北长990公里。

东部同广西壮族自治区及贵州省为邻,北部与四川省相连,西北部紧倚西藏自治区,处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南面,西部同缅甸接壤,南部与老挝、越南两国毗邻。

云南是我国陆地边界线最长的一个省份,边界线长达3207公里,其中,中缅边界1997公里,中老边界500公里,中越边界710公里。

全省与外国接壤的有8个地州、27个县。

从云南全省的位置看,北依广袤的亚洲大陆,南临辽阔的印度洋及太平洋,正好处在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控制之下,又受西藏高原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复杂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

(一)地形地貌云南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

地形一般以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端的宽谷为界,分为东西两部。

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称云南高原,系云贵高原的组成部分,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表现为起伏和缓的低山和浑圆丘陵,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地形。

西部为横断山脉纵谷区,高山深谷相间,相对高差较大,地势险峻,其南部海拔一般在1500-2200米,北部在3000-4000米左右。

只是在西南部边境,地势渐趋和缓,河谷开阔,一般海拔在800-1000米左右,个别地区下降至500米以下,是云南省主要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全省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高,东南低,自北向南呈阶梯状逐级下降,平均每公里降低6米。

全省海拔相差很大,最高点在滇藏交界的德钦县怒山山脉梅里雪山主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最低处是与越南交界的河口县元江出口处,海拔76.4米。

两地直线距离约900公里,高低相差达6000余米,为国内其他省区所少见。

(二)山脉河流云南重要山脉,东部有乌蒙山、五莲峰、梁王山、拱王山、牛首山、六韶山等,均为高原面上的山脉;西部有高黎贡山、怒山、云岭等高大而狭长的山脉,北段山高林密,南段为横断山余脉,主要有云岭余脉哀牢山、无量山,怒山余脉大雪山、邦马山、老别山、高黎贡山的分支和槟榔山等。

云南地理

云南地理

1,云南的地理位置位于北纬21°8"32" -29°15"8" ,东经97°31"39" -106°11"47" 之间'。

云南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相邻,北部与四川省相连,西北隅紧倚西藏自治区,西部同缅甸接壤,南部与:老挝、越南毗连。

从整个位置看,云南北依广袤的亚洲大陆,南临辽阔的印度洋及太平洋。

云南省与邻国的边界线总长为4060公里,其中中缅段为1997公里,中老段为710公里,中越段为1353公里。

2,云南的地理位置的特征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3,云南省行政区划(8市8州129县)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保山市,昭通市,思茅地区(思茅市),临沧地区(临沧县),丽江地区(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县),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市),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六库镇),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4,云南地貌的特点:一是高原呈波涛状。

全省相对平缓的山区只占总面积的10%左右,大面积的土地高低参差,纵横起伏,但在一定范围内又有起伏和缓的高原面。

二是高山峡谷相间。

这个特征在滇西北尤为突出滇西北是云南主要山脉的策源地,形成著名的滇西纵谷区。

高黎贡山为缅甸伊洛瓦底江的上游恩梅开江与缅甸萨尔温江的上游怒江的分水岭,怒山为怒江与老挝湄公河的上游澜沧江的分水岭,云岭自德钦至大理为澜沧江与长江上游金沙江的分水岭,各江强烈下切,形成了极其雄伟壮观的山种骈列、高山峡谷相间的地貌形态。

其中的怒江峡谷、澜沧江峡谷和金沙江峡谷,气势磅礴,山岭和峡谷的相对高差超过1000米,怒江峡谷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峡谷之一。

三是全省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分三大阶梯递降。

滇西北德钦、中甸一带是地势最高的一级梯层,滇中高原为第二梯层,南部、东南和西南部为第三梯层,平均每公里递降6米。

云南地形气候

云南地形气候

地形特点云南地形极为复杂,大体上西北部是高山深谷的横断山区,东部和南部是云贵高原。

最高峰是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的梅里雪山,其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 0米。

最低点是河口县的元江河谷,海拔仅有76.4米。

整个云南西北高、东南低,有84%多的面积是山地,高原、丘陵占10%,仅有不到6%是坝子、湖泊之类。

个别县市的山地比重竟然超过了98%。

气候特点一、类型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

主要受南孟加拉高压气流影响形成的高原季风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

全省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共7个气候类型。

二、特点云南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

其主要表现为:一是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十分明显。

这一现象与云南的纬度和海拔这两个因素密切相关。

这种高纬度与高海拔相结合、低纬度和低海拔相一致,即水平方向上的纬度增加与垂直方向上的海拔增高相吻合的状况,使得各地的年平均温度,除金沙江河谷和元江河谷外,大致由北向南递增,平均温度在5-24℃左右,南北气温相差达19℃左右,表明了“立体气候”的特点。

二是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由于地处低纬高原,空气干燥而比较稀溥,各地所得太阳光热的多少除随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增减外,也受云雨的影响。

夏季,最热天平均温度在19-22℃左右;冬季,最冷月平均温度在6-8℃以上。

年温差一般为10-15℃,但阴雨天气温较低。

一天的温度变化是早凉,午热,尤其是冬、春两季,日温差可达12-20℃。

三是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

全省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100毫米,但由于冬夏两季受不同大气环流的控制和影响,降水量在季节上和地域上的分配是极不均匀的。

降水量最多是6-8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

11月至次年4月的冬春季节为旱季,降水量只占全年的10-20%,甚至更少。

不仅如此,在小范围内,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降水的分布也不均匀。

云南地理环境概述

云南地理环境概述

云南地理环境概述云南省位于东经97°31′至106°11′,北纬21°8′至29°15′之间,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属低纬度内陆地区(图1—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全省东西最大横距864。

9km,南北最大纵距990km.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与四川省相连,西北部紧依西藏自治区,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

云南是全国边境线最长的省份之一,国境线长达4060km,其中,中缅边界1997km,中老边界710km,中越边界1353km。

国境线上有25个边境县.全省国土总面积39.4万km2,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4.1%,居全国第8位.全省辖16个州市,其中有8个民族自治州、8个地级市,下辖13市辖区、11县级市、76个县和29个自治县,共129个县级行政单位,省会昆明市。

其他主要城市有玉溪、曲靖、个旧、蒙自、大理、楚雄、文山、保山、瑞丽、普洱、临沧、昭通、景洪、瑞丽等。

图1-错误!未定义书签。

-1 云南省区位(1)地形地貌云南地处中国大陆西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南缘与西南部云贵高原的结合部位,是一个低纬度、高海拔、山地高原为主的边疆内陆省份。

全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呈梯级状逐级下降,高差很大。

从北到南,坡降为6‰,平均每公里下降6m。

其中西北部最高,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山地像张开的手指,由西北顺着地势分别向东、东南、南、西南和西等方向伸展,相对坳陷的地方,由河谷和陷落盆地组成.降至边缘地带,残余高原面或破碎的低山的海拔仍在1000m 以上,河谷谷底、陷落的盆地则在1000m以下。

省内最高点为德钦县怒山山脉的梅里雪山卡格博峰,海拔6740m;最低点为河口南溪河与元江汇合处,海拔76.4 m。

最高点和最低点直线距离不到900km,高差达6663.6m。

云南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山地(高山、中山、低山)、高原、丘陵、盆地(坝子)、平原(河谷冲积平原)等地貌类型,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分布也十分广泛.滇中、滇南和滇西南地区外力以河流作用为主,在砂页岩及岩浆岩、变质岩等分布区,分别塑造出不同形态的山地与河谷。

云南的地理位置及其特征

云南的地理位置及其特征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

云南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相邻,北部与四川省相连,西北隅紧倚西藏自治区,西部同缅甸接壤,南部与:老挝、越南毗连。

从整个位置看,云南北依广袤的亚洲大陆,南临辽阔的印度洋及太平洋。

云南省与邻国的边界线总长为4060公里,其中中缅段为1997公里,中老段为710公里,中越段为1353公里。

云南省气候特点云南地处低纬高原,由于大气环流的影响,冬季受干燥的大陆季风控制,夏季盛行湿润的海洋季风,属低纬山原季风气候。

全省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高原气候区共七个气候类型。

云南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

其主要表现为:一是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十分明显;二是年温差小、日温差大三是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

在我国,每个省的名称,都有独特的历史地理渊源。

云南之名虽然出现得早,始于西汉,是全国省名中最早的一个,但其最初为县名,后为郡名,唐代中央王朝封南诏王为“云南王”,“云南”一词才成为较大地域的名称,元代正式设立了云南行省后,正式成为省级行政区名称。

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朝在今祥云云南驿设云南县,属益州郡。

县名来历有二:一因山得名,即县西北百数里有终日与云气相连的云山,县在其南,故名云南;二因祥瑞征兆得名。

传说汉武帝梦见吉祥彩云现于白岩(今弥渡红岩),县在其南,故名云南。

蜀汉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三路进军南征,“杀高定,降孟获,会师滇池”,改益州郡为建宁郡,继而置祥云郡,治所在云南县(今祥云云南驿),以今祥云一带为中心,辖青岭(今大姚)、弄栋(今姚安)、邪龙(今巍山)、叶榆(今大理)、遂久(今丽江)、姑复(今永胜)。

西晋时又合并了永宁(今宁蒗)和云平(今宾川)两县。

在300年里,云南县一直是滇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937年,南诏亡,段思平建大理国后设云南睑、品甸睑。

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设云南行省,改云南睑为云南州,属大理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资源
(1)动植物资源:云南地处中低纬、地形复杂以及立体气候影响,是中国动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素有“动物王国”和“植物王国”之称。(2)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大省,特别是有色金属和稀有矿物享有盛名,素有“有 色金属王国”之称;其中铅锌矿储量居全国第一位。(3)水能资源:水能资源主要蕴藏在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大水系。(4)旅游资源:云南的旅游资源以多样性、独特性和民族性著称。 云南省著名的旅游景区。①昆明滇池、石林;②西双版纳;③大理;④丽江;玉龙雪山、古城;⑤三江并流;⑥腾冲火山地热;⑦德宏:瑞丽江-大盈江;⑧建水;⑨宜良九乡;⑩思茅;大黑山等。
农业
主要经济作物:天然橡胶、烤烟、甘蔗和茶叶。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及原因:(1)云南省自然灾害特点:灾种多、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损失重。(2)云南省主要自然灾害:①地震,由于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运动的影响,地震灾害频发,居全国各省市区之 首。②旱灾,云南发生频度最高、影响面最广、成灾面积最大的自然灾害。③泥石流,云南省是全国受泥石流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云南省山地较多,地形陡峻,降水集中,在植被破坏严重的地区,泥石流频繁发生。④ 滑坡。
地形
云南省地形、地势特点:山区省份,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点位于西北部的德钦县梅里雪山主峰卡格博峰(6740米),最低点是东南部的河口县南溪河与元江汇合处(76.4米)。 主要地形区及分布:(1)一般以云岭东侧的宽谷低地和元江谷地为界,分为:西部横断山地区和东部滇东高原。 (2) 滇东高原:起伏和缓,石灰岩分布广泛,喀斯特地貌发育,有著名的“世界地质公园”及“世界自 然遗产”石林;边缘地带由于河流的切割地形破碎。 (3)星罗棋布的“坝子”:坝区总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6%,却是全省重要的人口聚居区和农业区。
工业 交通 人文
工业概况:重要支柱产业:烟草、生物资源开发产业、旅游业、矿产业、水电业等。 主要铁路干线。贵昆铁路、成昆铁路、南昆铁路、内昆铁路、昆河铁路等。 公路:(1)省内联系主要高速公路:昆曲、昆玉、昆石、昆楚、昆武。(2)昆曼(昆明-曼谷)
(1)历史文化名城:高原明珠——昆明;南诏故国——大理;东巴源地——丽江:文献名邦——巍山;滇南邹鲁——建水。(2)百强城市和宜居城市:云烟之乡——玉溪;入滇门户——曲靖。(3)魅力名镇:极边古镇 ——和顺;民族风情名镇——建塘;人居环境名镇——束河;黎明之城——景洪。(3)以有色矿产命名的城市:锡都--个旧;铜都--东川 昆明发展规划(1)昆明将围绕滇池实施“一湖四片”、“一湖四环”工程,把昆明建设融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森林式、园林式,可持续发展的高原湖滨特色生态城市。(2)“一湖四片”,一湖指:滇池,四片 指:北城区,东城区,南城区,西城区。 主要发展规划: (1)滇池流域生态保护和治理规划:治理滇池主要有环湖截污和环湖生态工程。 (2)道路交通网规划:(1)云南“七出省、四出境”的大通道公路规划目标,将为国家实施桥头堡战略奠定坚实基础。(2)高海 高速,东绕城高速,环湖公路相继完工通车,轻轨、地铁的修建,以及昆明的”四条环线,十七条射线 “的规划建设,将有力解堵昆明。

位置



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东南部内陆,但距东南面的太平洋和西南方的印度洋较近。 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南部,属于低纬度地区;云南省轮廓像一只蹲着的公鸡。 在祖国的位置及相邻省份和国家: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跨云贵高原西南部,是全国陆地国界线最长的省份之一。东部与贵州、广西相邻,北部以金沙江与四川隔江相望,西北隅紧倚西藏;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 南交界。 (1)面积约39.4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8位。(2)简称“云”或“滇”。
领土组成
行政人口
云南省的人口分布特点:分布不均匀,呈东部密集,西部稀疏;坝区密集,山区稀疏的特点。 民族特点:(1)云南是中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人口在4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25个;云南境内独有的少数民族有是有15个 。(白族、哈尼族、傣族、僳僳族、佤族、纳西族、拉祜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摩梭人)、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2)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 等。
河流湖泊
(1)六大水系:金沙江、伊洛瓦底江、怒江、澜沧江、元江、南盘江,其中南盘江、元江发源于云南境内。(2)重要河流:①金沙江。金沙江在滇西北穿越横断山区时与澜沧江和怒江向南平行流淌,形成“三江并流 ”,而后至丽江石鼓乡,受岩石阻挡转了个一百多度的大弯折而向滇东北,形成“长江第一湾”;②澜沧江,被称为“东方多瑙河”。③怒江流出国称萨尔温江,注入印度洋。④南盘江是珠江的源头。 云南省众多的高原湖泊:(1)云南省高原湖泊众多。(2)主要湖泊:①滇池,是云南面积最大的湖泊,是我国第六大淡水湖。被誉为"高原明珠";②洱海,云南第二大湖。③抚仙湖,云南省第三大及最深的湖泊,是我国第 二深水湖。
气候
(1)季风气候显著。(2)垂直差异明显,气候类型多样。由于地处低纬地区,地势北高南低,各地海拔差异大,地形复杂多样,形成垂直差异显著的立体气候,常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现象;因地处高原, 在海拔1500-2000米的地区又有“四季如春,遇雨成冬”的气候。(3)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4)降水充沛,干湿分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