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作业基础成本法

合集下载

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计算法适应于弹性制造系统 下适时制生产方式,生产组织中作业的可 分辨性极大地增强,同时,企业成本控制 观念和控制手段也都提高到了新的高度。
这种变化要求成本信息不仅要反映企 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还要满足成本控 制和生产分析的要求。当作业成本计算法 将资源、作业、作业中心、制造中心等概 念引入成本控制时,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 作业成本体系。
主要表现在:
首先,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在将间接
费用计入最终产品或服务方面采用单一 的标准,并假定间接费用的支出有助于 生产,这种情况在现代制造业中已发生 改变。
其次,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将间接
费用按直接人工工时或机器工时分配给 最终产品或服务, 必然会导致生产数量
多的产品要负担较多的间接费用,而生 产数量少、批量小的产品则负担较少的 间接费用。显然,这种分配方式在假定 间接费用随产量变动而变动这个前提下 是合适的。而在现代制造业中,产量只 是引起间接费用发生的一个原因而不是 惟一原因,甚至也不再是主要原因。
决策相关性 与
作业成本计算法
1953—1954年,美国会计学者斯托 布斯博士的论文《收益的会计概念》揭 开了全面研究“决策有用性目标”的序 幕,这对作业成本计算理论的形成有重 要意义。
斯托布斯之后,世界各国学者开始关
注并研究这一新的成本计算方法。其中, 美国哈佛大学青年学者罗宾·库珀(Robin Cooper)和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Kaplan) 发表了大量与此相关的论文和专著,并 率先把这种成本计算方法于1988年简称 为ABC(Activity based Costing)。从此, ABC风靡全世界并在理论上趋于成熟。
120000
3.69
商业户
24.58

物流配送中心成本核算手册

物流配送中心成本核算手册

物流配送中心成本核算手册第一章:物流配送中心成本核算概述 (2)1.1 物流配送中心成本核算的意义 (2)1.2 物流配送中心成本核算的原则 (2)1.3 物流配送中心成本核算的方法 (3)第二章:人力资源成本核算 (3)2.1 人力资源成本核算的内容 (3)2.2 人力资源成本核算的方法 (4)2.3 人力资源成本核算案例分析 (4)第三章:运输成本核算 (5)3.1 运输成本核算的内容 (5)3.2 运输成本核算的方法 (5)3.3 运输成本核算案例分析 (5)第四章:仓储成本核算 (6)4.1 仓储成本核算的内容 (6)4.2 仓储成本核算的方法 (6)4.3 仓储成本核算案例分析 (7)第五章:装卸搬运成本核算 (7)5.1 装卸搬运成本核算的内容 (7)5.2 装卸搬运成本核算的方法 (8)5.3 装卸搬运成本核算案例分析 (8)第六章:包装成本核算 (9)6.1 包装成本核算的内容 (9)6.2 包装成本核算的方法 (9)6.3 包装成本核算案例分析 (9)第七章:配送成本核算 (10)7.1 配送成本核算的内容 (10)7.2 配送成本核算的方法 (10)7.3 配送成本核算案例分析 (11)第八章:信息技术成本核算 (11)8.1 信息技术成本核算的内容 (11)8.2 信息技术成本核算的方法 (12)8.3 信息技术成本核算案例分析 (12)第九章:管理费用成本核算 (13)9.1 管理费用成本核算的内容 (13)9.2 管理费用成本核算的方法 (13)9.3 管理费用成本核算案例分析 (13)第十章:财务费用成本核算 (14)10.1 财务费用成本核算的内容 (14)10.2 财务费用成本核算的方法 (14)10.3 财务费用成本核算案例分析 (15)第十一章:物流配送中心成本控制与优化 (15)11.1 物流配送中心成本控制的方法 (15)11.2 物流配送中心成本优化的策略 (16)11.3 物流配送中心成本控制与优化案例分析 (16)第十二章:物流配送中心成本核算案例分析 (17)12.1 典型物流配送中心成本核算案例分析 (17)12.2 物流配送中心成本核算问题与解决方案 (18)12.3 物流配送中心成本核算发展趋势与展望 (18)第一章:物流配送中心成本核算概述1.1 物流配送中心成本核算的意义物流配送中心作为现代物流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其成本核算对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章成本法

第五章成本法
100000+100000*1%*12*20=340000
假设银行贷款:甲向银行贷款100000元,借款20年,按年 利息6.55%计算,20年后一次性还本付息多少?
100000*(1+6.55%)20 = 355687
某银行存款的计息方式采用单利,假设其一年期存款的年利率为 5%,为吸引3年期的储户,则3年期存款的单利年利率应大于:
计息期:
由于各部分资金的投入和占用时间不同 土地取得费(含税费) ——开发动工前全部付清,直到开发完成后 ——计息基数:整个土地取得费 ——计息期:整个开发期 土地开发成本(含开发中的税费) ——开发过程中逐步投入,直到开发完成后 ——计息基数:全部开发费 ——计息期:开发期(或资金投入期)的一半。
(三)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是指为组织和管理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所必 需的费用,包括房地产开发商的人员工资及福利费、办 公费、差旅费等,可总结为土地取得成本与开发成本之 和的一定比率。所以,在估价时管理费用通常可按照土 地取得成本与开发成本之和乘以这一比率(例如5%)来 测算。
(四)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是指预售未来开发完成的商品房或销 售已经开发完成后的房地产所必需的费用,包 括广告费、销售代理费等。销售费用通常按照 售价乘以一定比率来测算(例如为开发完成后 的房地产价值的4%)。
费用+销售费用)×投资利润率 =(600+900+50+60)×20%=32.2 金城武,成本利润率=开发利润/(土地取得费用+
建设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投资利息) =32.2/(600+900+50+60+150) =18.3%
【2009年真题】某房地产开发商开发一幢建筑面积10000㎡ 的写字楼,开发完成后销售均价为3000元/㎡,已知取得土 地时楼面地价为1000元/㎡,开发成本和管理费用为1200元/ ㎡,开发成本和管理费用在开发期内均匀投入,开发完成后

作业成本法实践要点知识点总结

作业成本法实践要点知识点总结

作业成本法实践要点知识点总结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需要精确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方法来提高效率、优化决策。

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成本管理工具,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准确的成本信息,帮助企业实现成本控制和效益提升。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作业成本法的实践要点和相关知识点。

一、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 ABC)是一种以作业为基础,通过对作业成本的确认和计量,将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中的成本核算方法。

与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不同,作业成本法认为成本的产生是由作业驱动的,而不是仅仅基于产量或直接人工工时等单一因素。

二、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步骤1、确定作业首先,需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进行详细分析,识别出各项主要作业。

这些作业可以是生产环节中的加工、装配,也可以是管理活动中的采购、销售等。

2、划分作业中心将相关的作业归集到一起,形成作业中心。

作业中心是成本归集和分配的基本单位,其划分应遵循相关性和成本效益原则。

3、确定资源动因资源动因是将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的依据。

例如,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用可以按照机器小时作为资源动因分配到各个作业。

4、归集资源成本到作业中心根据确定的资源动因,将各项资源成本分配到相应的作业中心。

5、确定作业动因作业动因是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的依据。

比如,订单处理的作业动因可以是订单数量。

6、计算作业成本分配率作业成本分配率=作业中心成本总额 ÷作业动因总量7、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根据作业成本分配率,将作业成本分配到各个产品或服务中,从而计算出产品或服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三、作业成本法的优点1、提供更准确的成本信息作业成本法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产品或服务的真实成本,避免了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中由于成本扭曲导致的决策失误。

2、有助于成本控制通过对作业成本的分析,可以找出成本高的作业环节,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成本控制,提高企业的成本效益。

第五章成本法

第五章成本法
(8)VB=1200 + 96 + 38.88+ 0.04VB + 19.59+
0.0006VB+0.06VB + 203.17 + 0.0061VB VB=1743.69(元/m2) 重新购建总价 =1743.69×300=52.31(万元) 注:0.25是根据投入期为6个月,即0.5年,假设在半年处一次 性投入,则距估价时点的时间第为五章0.2成5年本法。
第一节 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一、收益还原法的概念
成本法,是求取估价对象在估价时点的重新购建价格和建 筑物折旧,然后将重新购建价格减去建筑物折旧来求取估价对 象价值的方法。
二、成本法的理论依据
生产费用价值论
三、成本法的适用范围
新近开发建设完成的房地产、可以假设重新开发建 设的现有房地产、正在开发建设的房地产、计划开 发建设的房地产
第五章 成本法
第一节 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一、成本法的操作步骤
弄清估价对象房地产的价格构成, 搜集相关资料→测算重新构建价格 →测算建筑物的折旧→求取计算价格
第五章 成本法
第二节 房地产价格的构成
一、土地获得成本
1.市场购买下的土地取得成本
土地使用权购买价格,一般是采用市场法求取,也 可以采用基准地价修正法、成本法求取。 。
管理费用是指房地产开发商为组织和管理房地产开 发经营活动所必要的费用,包括房地产开发商的人员工 资及福利费、办公费、差旅费等
四、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也称为销售成本,是指预售未来开发完成 的房地产或者销售已经开发完成的房地产所必要的费用, 包括广告费、销售资料制作费、样板房或样板间建设费、 售楼处建设费、销售人员费用或者销售代理费

作业基础成本法

作业基础成本法

技术创新对作业基础成本法的影响
自动化与人工智能
随着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企 业将能够更精确地识别和计量作业,提高成 本核算的效率和准确性。
大数据分析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为企业提供更全面的数据支持 ,帮助企业深入挖掘作业成本信息,优化资源配置 。
云计算与物联网
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将为企业提供更灵活、 高效的数据存储和处理方式,降低作业基础 成本法的实施成本。
高成本
作业基础成本法的实施和维护可能需要大 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这对于一些资 源有限的企业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
04
作业基础成本法在企业中的 应用
应用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制造企业
背景介绍
该企业采用传统成本法,导致间接费用分配不合理, 产品成本信息失真。
实施过程
引入作业基础成本法,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作业进行 识别和划分,建立作业中心和作业动因。
加强企业内部培训和沟通,提高员工对作业基础 成本法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建立科学合理的作业划分和动因确定机制,确保 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望未来,随着企业竞争加剧和技术进步,作业 基础成本法将在更多行业中得到应用和推广,为 企业提供更加精细化和准确的成本信息,助力企 业持续发展。
05
作业基础成本法的未来发展
跨部门、跨组织成本管理
企业需要加强跨部门、跨组织的成本管理,以实现整体的成本优化, 作业基础成本法将更加注重跨组织的成本管理。
战略成本管理
企业需要将成本管理上升到战略高度,通过作业基础成本法实现战 略成本管理,以支持企业的战略决策。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确定作业动因
总结词
作业量与产品或服务关联

作业成本法的成本分配基础

作业成本法的成本分配基础

作业成本法的成本分配基础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用于企业成本分配的方法,它通过将成本分配给不同的作业或产品,来确定每个作业或产品的成本。

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思想是将企业的成本与其生产活动相关联,从而更准确地确定成本分配。

在作业成本法中,成本被划分为两个主要类别: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可以直接与特定作业或产品相关联的成本,如直接材料和直接劳动成本。

间接成本是不能直接与特定作业或产品相关联的成本,如间接材料和间接劳动成本。

这些间接成本需要通过一定的分配方法来分配给不同的作业或产品。

作业成本法的成本分配基础是作业。

作业是生产过程中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可以是一个产品、一个服务或一项活动。

每个作业都有其独特的成本驱动因素,这些成本驱动因素可以是作业的数量、时间、面积或其他相关因素。

通过识别和分析每个作业的成本驱动因素,可以更准确地将成本分配给不同的作业。

作业成本法的成本分配过程包括三个主要步骤:确定成本驱动因素、计算成本驱动因素的单位成本、分配间接成本。

首先,需要确定每个作业的成本驱动因素,这要求对生产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和了解。

例如,对于一个制造企业来说,成本驱动因素可能是生产批次的数量或生产线的运行时间。

然后,根据成本驱动因素,计算每个作业的单位成本。

这可以通过将作业的总成本除以成本驱动因素的数量来实现。

最后,将间接成本按照每个作业的单位成本进行分配。

这可以通过将每个作业的单位成本乘以间接成本的总量来实现。

作业成本法的优点是能够更准确地确定每个作业或产品的成本,从而帮助企业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通过将成本与生产活动相关联,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成本的来源和分布情况。

作业成本法还可以提供更准确的产品定价和利润分析,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其经营活动。

然而,作业成本法也有一些局限性。

首先,作业成本法对于成本驱动因素的确定需要详细的数据和分析,这可能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和复杂性。

其次,作业成本法只适用于那些可以明确划分为不同作业的企业,对于流程化生产的企业可能不适用。

管理会计白玉芳第五章作业成本法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知识讲解

管理会计白玉芳第五章作业成本法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知识讲解

第五章作业成本法思考与练习题答案一、思考题1、什么是作业、作业的类型有哪些?答:作业是指企业为了达到其生产经营目标所发生的各项活动,是汇集资源耗费的第一对象,是连接资源耗费和产品成本的中介。

作业的类型包括:(1)投入作业,即为生产产品做准备的有关作业。

包括产品研发和市场调研;招聘和培训员工;购买原材料、零部件和设备等。

(2)生产作业,即与生产产品有关的作业。

包括操作机器或使用工具生产产品;生产过程中搬运产品;储存产品;检查完工产品等。

(3)产出作业,即与顾客相关的作业。

包括销售活动;收账活动;售后服务;送货等。

(4)管理作业,即支持前三项作业的作业。

包括人事、工薪、数据处理、法律服务、会计和其他管理。

2、作业成本计算法下分配间接费用遵循的原则是什么?答:作业成本计算法下分配间接费用遵循的原则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

3、什么是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计算与传统成本计算的区别是什么?答: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核算对象,通过作业成本动因来确认和计量作业量,进而以作业成本动因分配率来对多种产品合理分配间接费用的成本计算方法。

对于直接费用的处理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会计是一致的,两种计算方法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对间接费用的分配不同。

传统成本计算对间接费用分配方法假设间接费用的发生完全与生产数量相联系,并且间接费用的变动与这些数量标准是一一对应的。

因而它把直接人工小时、直接人工成本、机器小时、原材料成本或主要成本作为间接费用的分配标准。

可以说,传统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满足的只是与生产数量有关的制造费用的分配。

,作业成本计算通常对传统成本计算中间接费用的分配标准进行改进,采用作业成本动因为标准,将间接的制造费用分配于各种产品,这也是作业成本法最主要的创新。

作业成本法下分配间接费用遵循的原则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

4、生产作业有哪四种类型?答:生产作业,即与生产产品有关的作业。

包括操作机器或使用工具生产产品;生产过程中搬运产品;储存产品;检查完工产品等。

《成本会计学》教案完整教学版

《成本会计学》教案完整教学版

《成本会计学》教案完整教学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成本会计学》教材第五章“作业成本法”,详细内容涉及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基本原理、应用步骤及其优缺点。

具体章节为5.15.4节。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基本原理和应用步骤。

2. 掌握作业成本法在实际成本核算中的应用。

3. 分析作业成本法的优缺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步骤和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基本原理和优缺点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作业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作业成本法在成本核算中的应用,引发学生的兴趣。

2. 理论讲解:a. 介绍作业成本法的概念。

b. 讲解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c. 阐述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步骤。

3. 例题讲解:a. 演示一个具体的作业成本法计算例题。

b. 引导学生跟随例题进行计算,并解释计算过程中的关键点。

4. 随堂练习:a. 布置一道与例题相似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b.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分析讨论:a. 分析作业成本法的优缺点。

b. 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案例,讨论作业成本法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a. 梳理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b. 强调作业成本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六、板书设计1. 《作业成本法》2. 内容:a. 作业成本法的概念b.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c.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步骤d. 作业成本法的优缺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计算某企业生产产品的作业成本。

b. 分析该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的优缺点。

2. 答案:a. 作业成本计算结果。

b. 优缺点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和应用步骤掌握情况较好,但在实际计算过程中,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今后教学中,需加强对这部分内容的讲解和练习。

2. 拓展延伸:a. 了解其他成本核算方法,如标准成本法、实际成本法等。

成本核算管理方法——作业成本法

成本核算管理方法——作业成本法

个性化的成本核算管理方法——作业成本法摘要:许多产品实际上正在侵蚀着企业的利润,而这却被传统成本提供的信息所掩盖。

传统成本的局限20%的产品创造了225%的利润。

“传统会计往好的说是无用的,往坏的说是功能失调与具有误导作用”。

以传统成本为基础的管理会计正在失去其相关性。

企业界留传80/20法则,认为80%的利润由20%的产品产生,但是当哈佛商学院的卡普兰教授在企业应用作业成本计算系统时,却发现20%的产品竟然产生了225%的利润,他称之为20/225法则,该法则表明:许多产品实际上正在侵蚀着企业的利润,而这却被传统成本提供的信息所掩盖。

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产生于上世纪初,是与大规模的生产相适应的。

20世纪70年代以后,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产品的更新换代加快,企业的生产特点由大规模、单一品种生产向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使企业的生产设备、生产环境、技术工艺等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加,生产的复杂化以及现代管理技术的运用使得管理作业增多,而直接的生产活动相对减少,这一切使得生产的间接费用呈急剧上升的趋势。

70年代以前,间接费用仅占人工成本的50%-60%,而现在很多企业的间接费用已上升为人工成本的400%-500%。

以少量的人工费用为基础分配大量的制造费用,必然带来成本分配的偏差。

传统成本核算是以数量为基础的,它隐含一个假设:产量成倍增加,所有投入的资源也会成倍增加。

基于这种假定,成本计算中普遍采用产量关联基准分配。

这种基准最常见的表现形态就是材料耗用额、直接工时、设备工时等。

然而,现实企业中资源的消耗与产量不相关的例子比比皆是。

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企业迫切需要新的成本核算方法,在此情况下,作业成本法应运而生。

作业成本法基本原理“成本是无法管理的,只能管理引起成本的作业”。

作业是企业的各种活动,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 ABC)是以作业为中心,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最终计算产品成本的新型成本管理方法,它把企业成本计算深入到作业层次,对所有作业活动追踪并动态反映,为企业决策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

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

1、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即本质)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消耗资源和产品消耗作业为基础前提的,以作业为核算对象,依据资源将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中心,再将作业中心的成本以作业动因为基础追踪到产品成本,从而计算出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2、作业成本法的成因(萌芽)(一)、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缺陷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下,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可以直接归属到各个成本计算对象,而间接费用的处理由两个步骤组成:第一步,将所有间接费用分配到各个成本中心;第二步,将各成本中心的成本分配到各个成本计算对象。

在将按各成本中心归集的间接费用分配给各个产品时,主要以直接人工工时、直接人工成本为分配基础,其他还有如机器工时、产出单位、材料成本和主要成本等。

这种基于数量的分配基础,其合理性取决于间接费用是否完全与生产数量相联系。

在制造费用占全部费用的比重很小、其高低对总成本影响不大的情况下,这种分配方法因简单易懂、资料容易取得而比较合理,产品成本的信息也比较准确。

制造费用大大增加;直接人工工时和直接人工成本的大大降低;与工时无关的费用的快速增加,选用基于工时的标准来分配制造费用,扭曲了成本信息。

更为重要的是,许多间接费用的发生与生产数量并无直接联系,如果仍以单一分配标准分配间接费用,就容易导致产品成本的高估或者低估。

(二)、作业成本法产生的背景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使得制造业的生产环境、技术工艺发生了重大变化。

企业传统的以追求“规模经济”为目标的大批量生产与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不相适应,这就需要以“柔性制造系统”取代传统的大规模生产系统。

所谓“柔性制造系统”,其实质就是在计算机的控制下,企业生产过程能够迅速地由生产一种产品转向另一种产品或者适应产品需求的变化进行单件或小批量生产。

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主要针对规模经济下的大批量生产,“柔性制造系统”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传统成本核算方法赖以存在的基础,它导致企业成本中间接费用急剧增加、直接人工比例越来越少等生产经营的新特征,这对制造费用的合理分配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概念介绍作业成本法是一种计算产品(或服务)成本的方法,以产品制造的过程作为计算成本的基础,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费用按照具体产生的工序分摊到制造的产品上,从而得到产品的成本。

作业成本法是在制造类企业中广泛使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它着力强调的是“成本为产生的”,就是说成本是在生产过程中按照一定的规则确定的。

成本构成作业成本法中,每个作业都会产生一定的成本。

这些成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直接材料成本: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材料的成本,比如木材、机械零部件等。

2.直接人工成本: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人工的成本,比如工人的工资、技术人员的课时费用等。

3.制造费用:制造过程中所需要的费用,比如设备折旧费、电费、水费、耗材费等。

计算步骤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步骤如下:1.确定作业:确定一项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工序,也就是一个具体的作业。

2.确定成本驱动因素:确定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的产生量,以及制造费用如何适用于作业。

3.计算并累积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将每个作业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成本累积起来。

4.计算和分配制造费用:按照划定的成本驱动因素将制造费用分配到各个作业中。

5.计算单位成本:将每项作业的成本总和除以作业产出的单位数,从而计算出每个单位产品的成本。

优点和缺点作业成本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每一项产品制造过程中的成本,能够更加精细地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能够及时发现不适宜的生产过程和生产资源,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手段。

缺点在于,作业成本法计算可能出现产量偏差和价格波动的情况,会影响成本预算准确性,还需要大量的数据分析和,需要进行相关培训和指导。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制造类企业中的成本计算方法。

它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费用按照具体产生的工序分摊到制造的产品上,从而得到产品的成本。

作业成本法有其优点和缺点,企业在选择成本计算方法时,应该根据自身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作业基础成本法

作业基础成本法

作业基础成本法作业基础成本法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用于计算和分析企业的作业成本。

它将经济活动分解为一系列的作业,并为每个作业分配成本,从而更好地了解作业的成本结构和效益。

作业基础成本法的核心思想是将企业的成本与具体的作业相关联。

一个作业可以是生产一种产品、提供一项服务或完成一个项目等,可以是一个独立的任务,也可以是一系列相关的任务。

通过将成本分配给每个作业,企业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每个作业的成本构成,为决策提供依据。

作业基础成本法的基本步骤如下:第一步是确定作业。

企业需要明确其经济活动中的各个作业,这可以通过分析生产流程、服务过程或项目任务来实现。

作业应该具有相对独立性,以便于成本分配和分析。

第二步是确定作业成本驱动因素。

作业成本驱动因素是影响作业成本的主要因素,可以是生产数量、工时、设备使用时间等。

通过确定作业成本驱动因素,可以更准确地将成本分配给各个作业。

第三步是分配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与特定作业直接相关的成本,可以直接归属于该作业,如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等。

分配直接成本时,需要根据作业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合理分配。

第四步是分配间接成本。

间接成本是无法直接归属于特定作业的成本,如间接人工、间接材料、设备折旧等。

分配间接成本时,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如作业驱动成本池、作业驱动成本分配基数等。

第五步是计算作业成本。

通过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分配给各个作业,可以计算出每个作业的总成本。

这些成本可以用于作业绩效评估、定价决策、资源配置等。

作业基础成本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更准确地了解作业的成本结构和效益,为决策提供依据。

它可以帮助企业识别不同作业的盈利能力,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作业基础成本法还可以帮助企业评估作业绩效,激励员工,并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支持。

然而,作业基础成本法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

首先,确定作业和作业成本驱动因素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其次,作业基础成本法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包括作业的成本和成本驱动因素的数据,对于一些复杂的作业,数据的获取和处理可能较为困难。

第五章作业成本法-PPT精选.ppt

第五章作业成本法-PPT精选.ppt

3
国家级精品课程
二、企业为何需要精确的成本系统
• 作业成本法这一在二十年前(1987)几乎未听说 过的方法目前已被象戴尔、通用汽车、丰田、许 继电器这样的公司作为常规方法采用。
• 加工制造业、商业零售、批发、金融、保险、医 疗卫生、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咨询 机构等)、政府部门、公用事业单位。
国家级精品课程
第五章 作业成本法
第一节 作业成本法概述 第二节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作业成本法的一般程序 第四节 作业管理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1
国家级精品课程
[本章学习目的]
本章重点理解作业成本法的概念与基本 内容,了解作业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理解 作业成本管理的基本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 可以对作业成本法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11
国家级精品课程
四、资源动因
• 资源动因,就是资源被各种作业消耗的方式和 原因,它反映作业中心对资源的消耗情况,是 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中心的标准。
• 例如,如果人工方面的费用主要与从事各项作 业的人数相关,那么,就可以按照人数来向各 作业中心(作业成本库)分配人工方面的费用。 在这里,从事各项作业的人数,就是一个资源 动因。
作业动因
产品 产品1
产品2
作业成本库 (调整机器)
产品n
国家级精品课程
第二节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一、资源 二、作业 三、资源动因 四、作业动因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7
一、资源
国家级精品课程
• 资源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消耗的人 力、物力、财力。
• 就制造业而言,资源包括直接材料、直接 人工、各种间接费用;

第五章作业成本法

第五章作业成本法

业务动因、持续动因和强度动因
• 。 ①业务动因通常以执行的次数作为作业动因,并假定执行每次作业的成本 (包括耗用的时间和单位时间耗用的资源)相等 ②持续动因是指执行一项作业所需的时间标准。 当不同产品所需作业量差异较大的情况下,例如,如果检验不同产品所耗用 的时间或长、或短,则不宜采用业务动因作为分配成本的基础,而应改用持 续动因作为分配的基础。否则,会直接影响作业成本分配的准确性。 持续动因的假设前提是,执行作业的单位时间内耗用的资源是相等的。以持 续动因作为分配基础,分配不同产品应负担的作业成本,其计算公式如下: 某产品应分配的作业成本=分配率×该产品耗用的作业(小时) ③强度动因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将作业执行中实际耗用的全部资源单独归 集,并将该项单独归集的作业成本直接计入某一特定的产品。强度动因一般 适用于某一特殊订单或某种新产品试制等 在上述三类作业动因中,业务动因的精确度最差,但其执行成本最低;强度 动因的精确度最高,但其执行成本最昂贵;而持续动因的精确度和成本则居 中。
成本分配强调可追溯性

作业成本法认为,将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有三种不同的形 式:直接追溯、动因追溯和分摊。 作业成本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强调以直接追溯或动因 追溯的方式计入产品成本,而尽量避免分摊方式。即作业 成本法的成本分配主要使用直接追溯和动因追溯。 (1)直接追溯,是指将成本直接确认分配到某一成本对 象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可以实地观察的。 (2)动因追溯,是指根据成本动因将成本分配到各成本 对象的过程。生产活动中耗费的各项资源,其成本不是都 能直接成本对象的。对不能直接追溯的成本,作业成本法 则强调使用动因(包括资源动因或作业动因)追溯方式, 将成本分配到有关成本对象(作业或产品)。采用动因追 溯方式分配成本,首先必须找到引起成本变动的真正原因, 即成本与成本动因之间的因果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作业基础成本法及其要素
(一)作业基础成本法
▲作业基础成本法最早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 教授科.斯托布斯提出。1988年美国哈佛大学的库珀 和卡普兰对作业基础成本法进行了较为完整的论述。 ▲作业基础成本法是以作业为基础,通过对成本动因 的分析计算产品生产成本,并为企业作业管理提供更 相关、准确的成本信息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第五章 作业基础成本法
第五章作业基础成 本法
教师:韩志丽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重点掌握如何运用 作业基础成本法进行成本计算,明确作业基础 成本法的要素,了解作业基础成本法的意义和 局限性。
上海立信会计学
第五章作业基础成本法
No Image
学习重点和难点
●作业基础成本法的运用 ●作业基础成本法的要素
上海立信会计学
第五章作业基础成本法
◆作业从对企业价值创造的作用可以分为增值作业 和非增值作业。 ◆从成本核算的目的出发,作业可以分为:单位级 作业、批次级作业、产品级作业、管理级作业。
单位级作业,是指每一单位产品至少要执行一次的 作业。如加工、组装等。 批次级作业,同时服务于每批产品或许多产品的作 业,如生产前机器调试、成批产品转移至下一工序 的运输、成批采购等 。 产品级作业,指服务于某种型号或样式产品的作业。 例如,产品设计、产品生产工艺规程制定、工艺改 造、产品更新等。 管理级作业,为支持和管理生产活动而进行的作业。
上海立信会计学
第五章作业基础成本法
作业
◆作业是企业为了实现经营目标、完成既定任务而 进行的一项活动或一项工作。作业基础成本法中的 作业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进行的某项 生产经营活动或某道生产工序。比如,机器制造企业 中有材料采购作业、材料剪裁作业、零件加工作业、 质量检验作业和装配作业等。 ◆作业是作业成本管理的核心要素。企业可以从不 同的角度出发,对作业进行不同的分类。按作业所完 成的职能可将其分为后勤作业、生产作业、质量作 业和协调作业等。
上海立信会计学
第五章作业基础成本法
成本对象
◆成本对象是指需要对其进行成本计量和分配的项 目,如产品、服务、客户、部门、项目或作业等等。 例如,如果我们想知道生产一辆家用轿车得花多少钱, 那么成本对象是家用轿车。 ◆在作业基础成本法下,作业是一个组织内部分工的 基本单元,因此,作业是重要的成本对象。
上海立信会计学
第五章作业基础成本法
上海立信会计学
第五章作业基础成本法
案例:ABC的运用
◆据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的调查,超过一半(54%) 的公司用作业基础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 来进行超出会计职能范围的决策;在使用ABC的公司中, 89%的公司认为其实施成本是值得的。 ◆那么,哪些公司会采用ABC法? 调查显示:扭曲成本的可能性越大,企业就越可能采用 ABC法。间接费用占总成本的比率高的公司往往使用 ABC法。采用ABC法的公司比不采用ABC法的公司对成本 信息的决策有用性的评价更高。 ◆事实上,作业基础成本法的出现,正是对传统成本管 理的缺陷作出的反应,也是传统成本管理走向战略成本 管理的重要步骤。
上海立信会计学
第五章作业基础成本法
▲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是作业基础成本法的基本 思想。其广泛运用的方法是两阶段模型。 第一阶段将资源成本按资源动因分配到作业,第二阶段将 作业成本按作业动因分配到产品。
资源动因
作业动因
资源
作业
产品
消耗
消耗
上海立信会计学
第五章作业基础成本法
(二)作业成本的要素
◆作业成本要素是构成作业基础成本核算摸型的元素, 它们按照一定规则组合在一起形成作业成本核算模 型。 ◆作业基础成本核算模型涉及的五大核算要素是:资 源、作业、成本对象、价值链(作业链)和成本动因。
上海立信会计学
第五章作业基础成本法
资源
◆资源作为一个概念,外延非常广泛,涵盖了企业所有 价值载体,包括物料、能源、设备、资金和人工等。 ◆在作业基础成本法中的资源,实质上是指为了产 出作业或产品而进行的费用支出,即各项成本费用 总体。
上海立业基础成本法的产生
◆当非产量相关的间接成本在总间接费用中占比较 高,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差异化程度较大时,传统成 本核算会严重扭曲产品成本的信息。 ◆由于作业基础成本法能够提供更加详细、精确和相 关的成本信息,从而替代了传统成本核算法。
上海立信会计学
第五章作业基础成本法
上海立信会计学
第五章作业基础成本法
传统成本法的弊端
◆但是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自动化程度的提 高,间接费用数额不断增加。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会 导致产量大但科技含量低的产品成本被高估,而产 量低科技含量高的产品被低估,这会错误报告产品 成本,导致错误的产品线决策、不切实际的定价和 无效的资源配置。 ◆特别是许多成本与产量无关,调整成本、设计成本 等,此时将产量作为成本动因分配间接费用是不恰 当的。
第五章作业基础成本法
上海立信会计学
传统成本计算程序图
直接材料
直接追溯
直接人工
间接费用
直接追溯

按职能单位归集
车间/部门成本库
按产量基础 动因分配

上海立信会计学
第五章作业基础成本法
一、作业基础成本法的产生
传统的成本计算中,首先将间接费用分配到一个职能 性单位,建立一个车间或部门的成本库,然后,再将每个成 本库中的成本按单一的产量基础动因分配到产品。其中 产量基础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或直接工时等。 其分配基础是间接费用与产品产量高度相关,因此在 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作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技术稳定 而且产量变动范围有限、间接费用总额占全部费用的比 重较小、成本管理对成本资料的要求不高的情况下该方 法是适用的。
上海立信会计学
第五章作业基础成本法
PM公司的成本计算制度
◆PM公司是一家汽车零配件制造商。公司有3条生产 线。1997年公司的成本计算表明3条生产线年亏损额 在13.8-20.2万美元。公司领导难以接受这样的事实, 聘请咨询机构重新评价。 ◆评价采用作业成本核算制度,结果表明:重型印 模配件每年亏损110万美元,而其他印模和车体外装 产品每年获利10万美元和50万美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